CN118424608A - 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424608A CN118424608A CN202410566748.1A CN202410566748A CN118424608A CN 118424608 A CN118424608 A CN 118424608A CN 202410566748 A CN202410566748 A CN 202410566748A CN 118424608 A CN118424608 A CN 1184246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manifold
- communicating
- assembly
- plug
- connecting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781 tooth socke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07—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 G01M3/2815—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using pressure measureme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22—Test plugs for closing off the end of a pip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25—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esting of engines or engine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旨在解决当前排气歧管气密检测功能性单一的技术问题,包括气密检测箱体;所述气密检测箱体内部低端轴向穿设有辅助机台;所述辅助机台两侧活动设置有用于对排气岐管铸件一端限位支撑的固定架;所述辅助机台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排气岐管铸件另一端限位支撑的二级辅助托举组件。本发明通过两种检测方式适配高价值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逐渐的精准检测工作,以及对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的高效检测工作从而丰富该装置的实际实用的功能性,同时两种检测方式有效适配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及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各自构造上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气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气歧管是一个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它连接发动机气缸体和排气总管,具有分歧的管路,用于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其主要作用是汇集各气缸工作后的废气,然后将其送到排气管和消声器,最终排入大气中。对排气歧管的主要要求是尽量减少排气阻力,并避免各缸之间相互干扰。当排气过分集中时,各缸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干扰,即某缸排气时,正好碰到其他缸未排净的废气,这会增加排气阻力,进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排气歧管时,需要使各缸的排气尽量分开,每缸一个分支或者两缸一个分支,并且每个分支应尽量加长并独立成型,以减少不同管内气体的相互影响。排气歧管的材料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满足强度和耐热性的要求,目前普遍使用的排气歧管有铸铁歧管和不锈钢歧管两种类型。有些高性能的赛车甚至采用不锈钢管来制造排气歧管,以进一步提高性能。
对于排气歧管铸件最直观类别就是单缸排气歧管及多缸排气歧管,分别应用于单缸发动机及多缸发动机。
对排气歧管进行气密性检测是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性能稳定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排气歧管气密性检测方法:
浸水法:这是传统的检测方法,将排气歧管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漏气。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方法逐渐被更先进的检测技术所替代。
涂抹法:在排气歧管的疑似漏气部位涂抹肥皂水或其他检测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精度和效率相对较低。
差压法气密性检测:这是目前流行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测试时,首先需要将排气歧管放入检测设备中,并进行压紧、封堵等预处理。然后,启动差压式气密性检测仪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通过比较标准体积和测量体积在充气后的压力变化来检测泄漏。测试完成后,传感器会测量两端的压差,从而判断排气歧管的气密性。这种方法精度高、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制造和维修行业。
直压检测方式:采用直压式气密性检测设备对排气歧管进行充气,并实时观察压力表指示的压力值变化。如果压力值在预设时间内保持稳定,说明排气歧管气密性良好;如果压力值下降,则可能存在漏气问题。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直观,适用于大批量的排气歧管检测。
传统对于排气歧管进行气密性检测装置多仅通过上述其中一个适配的检测装置或方法进行使用,其功能单一,如通过直压检测装置来对多缸排气歧管首先该检测方式流程相对检测精度低,对于相对具有高价值的多缸排气歧管铸件气密标椎上下误差造成影响,且通过差压法气密性检测装置来对多缸排气歧管铸件可有效降低缸排气歧管铸件具有多个歧管且通道弯曲变化造成的检测误差大的情况,通过差压法气密性检测装置来检测单缸排气歧管主要影响检测效率,且检测误差较大,通过直压检测装置来检测单缸排气歧管相对来说单缸排气歧管内部通道弯曲情况良好,且检测时间短,便于批量检测,因此,如何提出一种组合式气密检测装置,可具有多功能性,以适配多缸排气歧管的高精度差压法检测操作以及单缸排气歧管的高效批量检测操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当前对于排气歧管气密检测功能性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气密检测箱体;所述气密检测箱体内部低端轴向穿设有辅助机台;所述辅助机台两侧活动设置有用于对排气岐管铸件一端限位支撑的固定架;所述辅助机台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排气岐管铸件另一端限位支撑的二级辅助托举组件;所述辅助机台另一端设置有对排气岐管铸件输出端封堵的基础堵头组件;其中,所述二级辅助托举组件、基础堵头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架形成对排气岐管铸件夹持固定的夹具结构;所述空气泵机布置于所述气密检测箱体上;其中,所述气密检测箱体装配间隙处均通过密封条密封处理,且,气密检测箱体两侧活动设置有用于活动闭合开启的密闭仓门;其中一个所述密闭仓门上相对所述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位置设置有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所述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包括基板组件、线性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连通基管组件、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所述基板组件布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密闭仓门上;所述线性驱动机构布置于所述基板组件底端;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布置于所述基板组件边侧;若干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呈线性等间距转动布置于所述基板组件基板组件上;所述内连通管组件活动布置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内部;所述外连通管活动布置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外部;且,所述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分别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啮合连接;且,所述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构成对向传动结构;其中,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具有单一轴向泵给通道状态及多段径向泵给通道状态;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同步驱动若干所述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同步正向旋转工作,且所述外连通管与所述基板组件啮合端活动连接,使所述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对向远离移动,所述外连通管来对连通基管组件中端表面径向设置的若干排出孔进行封堵工作,且所述内连通管组件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内部连通,形成对单缸排气岐管铸件直压检测内部泵气的单一轴向泵给通道状态;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同步驱动若干所述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同步反向旋转工作,且所述外连通管与所述基板组件啮合端活动连接,所述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对向靠近移动,所述外连通管滑动移动来致使连通基管组件中端表面径向设置的若干排出孔开启,且内连通管组件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封堵,形成对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差压检测的多段径向泵给通道状态。
优选地,所述基础堵头组件包括推杆A及堵头A;所述推杆A布置于所述辅助机台另一端;所述堵头A螺接于所述推杆A活动端,且,所述堵头A内部轴向开设有泄压孔A;且,所述堵头A径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泄压孔A连通的泄压孔B,且,所述泄压孔B位于所述气密检测箱体外部。
优选地,所述基板组件包括安装基板及从动轮;所述安装基板布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密闭仓门上,其中,所述安装基板一侧设置有延伸架,且,所述延伸架内部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穿槽,其中,所述穿槽内部设置有啮合凸起;若干所述从动轮通过轴承座转动布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且,所述从动轮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键凸起。
优选地,所述线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桁架及推杆B;所述驱动桁架布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一侧,且,所述驱动桁架相对所述穿槽位置设置有转动座;两个所述推杆B通过安装座布置于所述驱动桁架两端连接所述安装基板。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伺服驱动电机;两个所述伺服驱动电机通过安装座布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两侧,且,所述伺服驱动电机端部设置有同步轮,且,两个所述同步轮通过驱动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通基管组件包括连通基管主体、闭合块、中心传动齿轮及堵头D;所述连通基管主体滑动布置于所述从动轮内,且,所述连通基管主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键凸起相适配的键槽,其中,所述连通基管主体输入端通过转动座与所述驱动桁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连通基管主体由延伸部A、键接部、正多边形部构成,且,所述延伸部A输入端设置有压力计;其中,所述正多边形部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径向连通孔;所述闭合块呈钝角结构铰接布置于所述径向连通孔上;若干所述中心传动齿轮呈环形等间距铰接布置于所述正多边形部上;所述堵头D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布置于所述正多边形部端部。
优选地,所述内连通管组件包括内调节管主体及堵头C;所述内调节管主体活动布置于所述正多边形部内部;其中,所述内调节管主体由驱动部、连接部及延伸部B构成;所述驱动部外壁相对所述中心传动齿轮位置设置有齿槽A;且,所述驱动部内壁呈沙漏状,且,所述连接部横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连通基管主体输出端内壁与所述连接部外壁相适配;所述堵头C通过活动杆滑动布置于所述驱动部内部,且,所述堵头C通过弹簧与所述驱动部弹性连接;且,所述堵头C呈纺锤状,且,所述堵头C与所述驱动部流通输入端内壁与所述堵头C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外连通管活动套设于所述连通基管主体外壁,且,所述外连通管内部相对所述中心传动齿轮位置设置有齿槽B,且,所述外连通管内壁相对远离所述堵头D一端阴角处为顿角结构,其中,所述外连通管外表面开设有适配槽,且,所述适配槽由呈直线结构的保持槽及呈螺旋结构的啮合槽构成;且,所述保持槽位于所述啮合槽端部。
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搭载紧固处理:通过辅助机台来分别对所需检测排气岐管铸件上下两端进行限位支撑工作,并通过二级辅助托举组件来对排气岐管铸件一端底部进行支撑,且二级辅助托举组件具有斜面以便于对不同长度高度的规格的排气岐管铸件进行接触;
S200、二级调节处理: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二级调节工作:
通过人工手动旋转堵头A致使推杆A与泄压孔B重合,来对泄压孔B与泄压孔A进行封堵,致使泄压孔A无法与外部连通,并通过推杆A冲程工作致使堵头A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出端接触封堵;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二级调节工作:
通过人工手动旋转堵头A致使推杆A与泄压孔B错位,使得泄压孔B与泄压孔A连通,致使泄压孔A与外部连通,并通过推杆A冲程工作致使堵头A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出端接触封堵;
S300、三级调节处理: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旋转闭合具有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的密闭仓门,通过推杆B回程工作致使驱动桁架同步带动连通基管组件、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移动,且使得堵头D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封堵,且根据实际情况闭合其余连通基管主体与空气泵机管道连接的控制阀门,仅留堵头D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的控制阀门开启,致使气密检测箱体内部形成外溢腔体;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两个密闭仓门,通过推杆B回程工作致使驱动桁架同步带动连通基管组件、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移动,且使得其中一个堵头D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封堵,且根据实际情况闭合其余连通基管主体与空气泵机管道连接的控制阀门;致使气密检测箱体内部形成内压腔体;
S400、连通调节: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连通调节:
基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啮合凸起位于适配槽与啮合槽连接处,通过伺服驱动电机驱动同步轮带动驱动带旋转同步带动从动轮进行旋转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连通基管组件整体进行旋转工作,通过旋转配合啮合凸起使外连通管的啮合槽与啮合凸起螺纹啮合产生线性移动作用力,使外连通管移动调节,来挤压闭合块一端对径向连通孔进行封堵工作,同时通过中心传动齿轮与齿槽A啮合旋转驱动内连通管组件进行相对运动,通过内连通管组件与外连通管进行相对远离工作,在弹簧回弹复力的作用下初始时期堵头C对内连通管组件通道进行封堵闭合,持续移动时通过活动杆拖拽堵头C实现内连通管组件内部通道与内调节管主体的连通;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
基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连通调节:通过啮合凸起位于啮合槽远离适配槽上,通过伺服驱动电机驱动同步轮带动驱动带旋转同步带动从动轮进行相对旋转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连通基管组件整体进行旋转工作,通过旋转配合啮合凸起使外连通管的啮合槽与啮合凸起螺纹啮合产生线性移动作用力,使外连通管移动调节,来挤压闭合块另一端对径向连通孔进行开启工作,同时通过中心传动齿轮与齿槽A啮合旋转驱动内连通管组件进行相对运动,当内连通管组件与外连通管进行相对靠近运动时内调节管主体移动带动弹簧移动,通过弹簧及活动杆同步推动堵头C与连通基管主体接触,当内调节管主体持续移动致使弹簧压缩,使得内调节管主体与堵头C另一端紧密贴合来对连通基管主体轴向通道进行封堵;
S500、检测工作:通过空气泵机工作,将空气按照良品件操作流程同时时间同泵给量及速度来对将空气分别泵入外溢腔体或内压腔体;泵给结束后,通过分次对照观察压力计数值与良品件记录参数判断该排气歧管的气密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基础堵头组件实现基础堵头组件与气密检测箱体外部连通,再通过线性驱动机构回程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相对靠近多缸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并进行封堵,通过空气泵机来对气密检测箱体内部泵入计量后的空气,致使气密检测箱体内部形成高压状态,若该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具有缝隙,气密检测箱体内部高压气体会从缝隙处输送至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内,并从基础堵头组件排出,同时该方式检测精度高对于此类相对价值较高的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可有效保持产品的售卖的质量;本发明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基础堵头组件实现基础堵头组件与气密检测箱体外部不连通,并对单缸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进行封堵工作,再通过线性驱动机构回程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相对靠近多缸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并进行封堵,然后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整体旋转调节,并基于外连通管与基板组件啮合,致使外连通管在旋转过程中产生位移的情况,并通过外连通管的位移来对连通基管组件中端,致使中端表面径向设置的若干排出孔闭合,且内连通管组件同步移动致使内连通管组件与连通基管组件连通,配合空气泵机来对单缸排气岐管铸件内部进行泵入空气致使单缸排气岐管铸件内部形成高压状态,若单缸排气岐管铸件具有缝隙单缸排气岐管铸件内部会逐渐进行释压造成压力变低,且该方式对于此类相对结构简单的缸排气岐管铸件操作效率高,便于批量连续检测工作;通过上述两种检测方式适配高价值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逐渐的精准检测工作,以及对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的高效检测工作从而丰富该装置的实际实用的功能性,同时两种检测方式有效适配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及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各自构造上的特点。
2.本发明通过人工旋转调节堵头A可是泄压孔A与泄压孔B进行连通通断控制,以适配两种操作方式所需;同时可通过推杆A的冲程工作致使堵头A与排气歧管输出端贴合,形成封堵效果。
3.本发明通过推杆B回程工作来驱动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整体与排气歧管输入端的靠近贴合,同时配合内连通管组件来对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形成基础封堵效果。
4.本发明通过伺服驱动电机驱动同步轮带动驱动带旋转同步带动从动轮进行旋转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整体进行旋转工作,通过旋转配合啮合凸起来控制外连通管水平方向运动调节,形成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相对靠近移动以及相对远离移动的调节所需,以适配两种检测方式的基础调节驱动所需。
5.本发明通过连通基管主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键凸起相适配的键槽,来实现连通基管主体进行线性伸缩以及从动轮可同步对连通基管主体进行旋转运动。
6.本发明通过外连通管线性调节运动来驱动中心传动齿轮进行旋转调节,并通过中心传动齿轮与齿槽A啮合旋转驱动内连通管组件进行相对运动,当内连通管组件与外连通管进行相对靠近运动时内调节管主体移动带动弹簧移动,通过弹簧及活动杆同步推动堵头C如图10所示与连通基管主体接触,当内调节管主体持续移动致使弹簧压缩,使得内调节管主体与堵头C另一端紧密贴合来对连通基管主体轴向通道进行封堵,同理通过内连通管组件与外连通管进行相对远离工作,在弹簧回弹复力的作用下初始时期堵头C对内连通管组件通道进行封堵闭合,持续移动时通过活动杆拖拽堵头C实现内连通管组件内部通道与内调节管主体的连通,以适配两种检测操作的调节所需。
7.本发明通过外连通管内壁相对远离所述堵头D一端在线性活动过程中可对闭合块进行挤压旋转调节,通过旋转方向的不同实现对径向连通孔封堵操作,通过开启以及闭合径向连通孔适配两种检测操作的调节所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气密检测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气密检测箱体内部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基础堵头组件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基板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连通基管组件、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连通基管组件、内连通管组件、外连通管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多缸排气岐管铸件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单缸气岐管铸件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密检测箱体;2、辅助机台;3、固定架;4、基础堵头组件;5、空气泵机;6、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7、基板组件;8、线性驱动机构;9、旋转驱动机构;10、连通基管组件;11、内连通管组件;12、外连通管;13、二级辅助托举组件;
401、推杆A;402、堵头A;4021、泄压孔A;4022、泄压孔B;
701、安装基板;7011、延伸架;7012、啮合凸起;702、从动轮;7021、键凸起;
801、驱动桁架;8011、转动座;802、推杆B;
901、伺服驱动电机;9011、同步轮;902、驱动带;
1001、连通基管主体;1002、键槽;1003、径向连通孔;1004、闭合块;1005、中心传动齿轮;1006、堵头D;
1101、内调节管主体;1102、齿槽A;1103、堵头C;
1201、齿槽B;1202、适配槽;1203、保持槽;1204、啮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参见图1至图12,包括气密检测箱体1;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低端轴向穿设有辅助机台2;辅助机台2两侧活动设置有用于对排气岐管铸件一端限位支撑的固定架3;辅助机台2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排气岐管铸件另一端限位支撑的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辅助机台2另一端设置有对排气岐管铸件输出端封堵的基础堵头组件4;其中,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基础堵头组件4、两个固定架3形成对排气岐管铸件夹持固定的夹具结构;空气泵机5布置于气密检测箱体1上;其中,气密检测箱体1装配间隙处均通过密封条密封处理,且,气密检测箱体1两侧活动设置有用于活动闭合开启的密闭仓门;其中一个密闭仓门上相对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位置设置有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6;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6包括基板组件7、线性驱动机构8、旋转驱动机构9、连通基管组件10、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基板组件7布置于其中一个密闭仓门上;线性驱动机构8布置于基板组件7底端;旋转驱动机构9布置于基板组件7边侧;若干连通基管组件10呈线性等间距转动布置于基板组件7基板组件7上;内连通管组件11活动布置于连通基管组件10内部;外连通管12活动布置于连通基管组件10外部;且,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分别与连通基管组件10啮合连接;且,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与连通基管组件10构成对向传动结构;其中,连通基管组件10具有单一轴向泵给通道状态及多段径向泵给通道状态;旋转驱动机构9同步驱动若干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同步正向旋转工作,且外连通管12与基板组件7啮合端活动连接,使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对向远离移动,外连通管12来对连通基管组件10中端表面径向设置的若干排出孔进行封堵工作,且内连通管组件11与连通基管组件10内部连通,形成对单缸排气岐管铸件直压检测内部泵气的单一轴向泵给通道状态;旋转驱动机构9同步驱动若干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同步反向旋转工作,且外连通管12与基板组件7啮合端活动连接,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对向靠近移动,外连通管12滑动移动来致使连通基管组件10中端表面径向设置的若干排出孔开启,且内连通管组件11与连通基管组件10封堵,形成对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差压检测的多段径向泵给通道状态。本发明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基础堵头组件4实现基础堵头组件4与气密检测箱体1外部连通,再通过线性驱动机构8回程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相对靠近多缸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并进行封堵,通过空气泵机5来对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泵入计量后的空气,致使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形成高压状态,若该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具有缝隙,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高压气体会从缝隙处输送至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内,并从基础堵头组件4排出,同时该方式检测精度高对于此类相对价值较高的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可有效保持产品的售卖的质量;本发明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基础堵头组件4实现基础堵头组件4与气密检测箱体1外部不连通,并对单缸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进行封堵工作,再通过线性驱动机构8回程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相对靠近多缸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并进行封堵,然后通过旋转驱动机构9驱动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整体旋转调节,并基于外连通管12与基板组件7啮合,致使外连通管12在旋转过程中产生位移的情况,并通过外连通管12的位移来对连通基管组件10中端,致使中端表面径向设置的若干排出孔闭合,且内连通管组件11同步移动致使内连通管组件11与连通基管组件10连通,配合空气泵机5来对单缸排气岐管铸件内部进行泵入空气致使单缸排气岐管铸件内部形成高压状态,若单缸排气岐管铸件具有缝隙单缸排气岐管铸件内部会逐渐进行释压造成压力变低,且该方式对于此类相对结构简单的缸排气岐管铸件操作效率高,便于批量连续检测工作;通过上述两种检测方式适配高价值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逐渐的精准检测工作,以及对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的高效检测工作从而丰富该装置的实际实用的功能性,同时两种检测方式有效适配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及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各自构造上的特点。
具体的,基础堵头组件4包括推杆A401及堵头A402;推杆A401布置于辅助机台2另一端;堵头A402螺接于推杆A401活动端,且,堵头A402内部轴向开设有泄压孔A4021;且,堵头A402径向开设有若干与泄压孔A4021连通的泄压孔B4022,且,泄压孔B4022位于气密检测箱体1外部。本发明通过人工旋转调节堵头A402可是泄压孔A4021与泄压孔B4022进行连通通断控制,以适配两种操作方式所需;同时可通过推杆A401的冲程工作致使堵头A402与排气歧管输出端贴合,形成封堵效果。
进一步的,基板组件7包括安装基板701及从动轮702;安装基板701布置于其中一个密闭仓门上,其中,安装基板701一侧设置有延伸架7011,且,延伸架7011内部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穿槽,其中,穿槽内部设置有啮合凸起7012;若干从动轮702通过轴承座转动布置于安装基板701,且,从动轮702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键凸起7021。
再进一步的,线性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桁架801及推杆B802;驱动桁架801布置于安装基板701一侧,且,驱动桁架801相对穿槽位置设置有转动座8011;两个推杆B802通过安装座布置于驱动桁架801两端连接安装基板701。本发明通过推杆B802回程工作来驱动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整体与排气歧管输入端的靠近贴合,同时配合内连通管组件11来对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形成基础封堵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旋转驱动机构9包括伺服驱动电机901;两个伺服驱动电机901通过安装座布置于安装基板701两侧,且,伺服驱动电机901端部设置有同步轮9011,且,两个同步轮9011通过驱动带902连接。本发明通过伺服驱动电机901驱动同步轮9011带动驱动带902旋转同步带动从动轮702进行旋转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整体进行旋转工作,通过旋转配合啮合凸起7012来控制外连通管12水平方向运动调节,形成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相对靠近移动以及相对远离移动的调节所需,以适配两种检测方式的基础调节驱动所需。
值得注意的是,连通基管组件10包括连通基管主体1001、闭合块1004、中心传动齿轮1005及堵头D1006;连通基管主体1001滑动布置于从动轮702内,且,连通基管主体1001表面设置有与键凸起7021相适配的键槽1002,其中,连通基管主体1001输入端通过转动座8011与驱动桁架801转动连接;其中,连通基管主体1001由延伸部A、键接部、正多边形部构成,且,延伸部A输入端设置有压力计;其中,正多边形部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径向连通孔1003;闭合块1004呈钝角结构铰接布置于径向连通孔1003上;若干中心传动齿轮1005呈环形等间距铰接布置于正多边形部上;堵头D1006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布置于正多边形部端部。本发明通过连通基管主体1001表面设置有与键凸起7021相适配的键槽1002,来实现连通基管主体1001进行线性伸缩以及从动轮702可同步对连通基管主体1001进行旋转运动。
值得介绍的是,内连通管组件11包括内调节管主体1101及堵头C1103;内调节管主体1101活动布置于正多边形部内部;其中,内调节管主体1101由驱动部、连接部及延伸部B构成;驱动部外壁相对中心传动齿轮1005位置设置有齿槽A1102;且,驱动部内壁呈沙漏状,且,连接部横截面呈梯形结构,且,连通基管主体1001输出端内壁与连接部外壁相适配;堵头C1103通过活动杆滑动布置于驱动部内部,且,堵头C1103通过弹簧与驱动部弹性连接;且,堵头C1103呈纺锤状,且,堵头C1103与驱动部流通输入端内壁与堵头C1103形状相适配。本发明通过外连通管12线性调节运动来驱动中心传动齿轮1005进行旋转调节,并通过中心传动齿轮1005与齿槽A1102啮合旋转驱动内连通管组件11进行相对运动,当内连通管组件11与外连通管12进行相对靠近运动时内调节管主体1101移动带动弹簧移动,通过弹簧及活动杆同步推动堵头C1103如图10所示与连通基管主体1001接触,当内调节管主体1101持续移动致使弹簧压缩,使得内调节管主体1101与堵头C1103另一端紧密贴合来对连通基管主体1001轴向通道进行封堵,同理通过内连通管组件11与外连通管12进行相对远离工作,在弹簧回弹复力的作用下初始时期堵头C1103对内连通管组件11通道进行封堵闭合,持续移动时通过活动杆拖拽堵头C1103实现内连通管组件11内部通道与内调节管主体1101的连通,以适配两种检测操作的调节所需。
值得强调的是,外连通管12活动套设于连通基管主体1001外壁,且,外连通管12内部相对中心传动齿轮1005位置设置有齿槽B1201,且,外连通管12内壁相对远离堵头D1006一端阴角处为顿角结构,其中,外连通管12外表面开设有适配槽1202,且,适配槽1202由至少一个呈直线结构的保持槽1203及呈螺旋结构的啮合槽1204构成;且,保持槽1203位于啮合槽1204端部。本发明通过外连通管12内壁相对远离堵头D1006一端在线性活动过程中可对闭合块1004进行挤压旋转调节,通过旋转方向的不同实现对径向连通孔1003封堵操作,通过开启以及闭合径向连通孔1003适配两种检测操作的调节所需。
实施例2: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搭载紧固处理:通过辅助机台2来分别对所需检测排气岐管铸件上下两端进行限位支撑工作,并通过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来对排气岐管铸件一端底部进行支撑,且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具有斜面以便于对不同长度高度的规格的排气岐管铸件进行接触(辅助机台2、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均为丝杆螺套结构,为现有技术,故不做过多赘述,且内调节管主体1101、外连通管12分别与连通基管主体1001连接缝隙处理均通过橡胶条进行密封处理);
S200、二级调节处理: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二级调节工作:
通过人工手动旋转堵头A402致使推杆A401与泄压孔B4022重合,来对泄压孔B4022与泄压孔A4021进行封堵,致使泄压孔A4021无法与外部连通,并通过推杆A401冲程工作致使堵头A402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出端接触封堵;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二级调节工作:
通过人工手动旋转堵头A402致使推杆A401与泄压孔B4022错位,使得泄压孔B4022与泄压孔A4021连通,致使泄压孔A4021与外部连通,并通过推杆A401冲程工作致使堵头A402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出端接触封堵;
S300、三级调节处理: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旋转闭合具有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6的密闭仓门,通过推杆B802回程工作致使驱动桁架801同步带动连通基管组件10、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移动,且使得堵头D1006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封堵,且根据实际情况闭合其余连通基管主体1001与空气泵机5管道连接的控制阀门,仅留堵头D1006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的控制阀门开启,致使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形成外溢腔体;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两个密闭仓门,通过推杆B802回程工作致使驱动桁架801同步带动连通基管组件10、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移动,且使得其中一个堵头D1006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封堵,且根据实际情况闭合其余连通基管主体1001与空气泵机5管道连接的控制阀门;致使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形成内压腔体;
S400、连通调节: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连通调节:
基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啮合凸起7012位于适配槽1202与啮合槽1204连接处,通过伺服驱动电机901驱动同步轮9011带动驱动带902旋转同步带动从动轮702进行旋转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整体进行旋转工作,通过旋转配合啮合凸起7012使外连通管12的啮合槽1204与啮合凸起7012螺纹啮合产生线性移动作用力,使外连通管12移动调节,来挤压闭合块1004一端对径向连通孔1003进行封堵工作,同时通过中心传动齿轮1005与齿槽A1102啮合旋转驱动内连通管组件11进行相对运动,通过内连通管组件11与外连通管12进行相对远离工作,在弹簧回弹复力的作用下初始时期堵头C1103对内连通管组件11通道进行封堵闭合,持续移动时通过活动杆拖拽堵头C1103实现内连通管组件11内部通道与内调节管主体1101的连通;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
基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连通调节:通过啮合凸起7012位于啮合槽1204远离适配槽1202上,通过伺服驱动电机901驱动同步轮9011带动驱动带902旋转同步带动从动轮702进行相对旋转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整体进行旋转工作,通过旋转配合啮合凸起7012使外连通管12的啮合槽1204与啮合凸起7012螺纹啮合产生线性移动作用力,使外连通管12移动调节,来挤压闭合块1004另一端对径向连通孔1003进行开启工作,同时通过中心传动齿轮1005与齿槽A1102啮合旋转驱动内连通管组件11进行相对运动,当内连通管组件11与外连通管12进行相对靠近运动时内调节管主体1101移动带动弹簧移动,通过弹簧及活动杆同步推动堵头C1103与连通基管主体1001接触,当内调节管主体1101持续移动致使弹簧压缩,使得内调节管主体1101与堵头C1103另一端紧密贴合来对连通基管主体1001轴向通道进行封堵;
S500、检测工作:通过空气泵机5工作,将空气按照良品件操作流程同时时间同泵给量及速度来对将空气分别泵入外溢腔体或内压腔体;泵给结束后,通过分次对照观察压力计数值与良品件记录参数判断该排气歧管的气密性。
本发明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密检测箱体(1);所述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低端轴向穿设有辅助机台(2);所述辅助机台(2)两侧活动设置有用于对排气岐管铸件一端限位支撑的固定架(3);所述辅助机台(2)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排气岐管铸件另一端限位支撑的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所述辅助机台(2)另一端设置有对排气岐管铸件输出端封堵的基础堵头组件(4);其中,所述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基础堵头组件(4)、两个所述固定架(3)形成对排气岐管铸件夹持固定的夹具结构;所述空气泵机(5)布置于所述气密检测箱体(1)上;
其中,所述气密检测箱体(1)装配间隙处均通过密封条密封处理,且,气密检测箱体(1)两侧活动设置有用于活动闭合开启的密闭仓门;
其中一个所述密闭仓门上相对所述排气岐管铸件输入端位置设置有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6);
所述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6)包括基板组件(7)、线性驱动机构(8)、旋转驱动机构(9)、连通基管组件(10)、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
所述基板组件(7)布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密闭仓门上;
所述线性驱动机构(8)布置于所述基板组件(7)底端;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9)布置于所述基板组件(7)边侧;
若干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呈线性等间距转动布置于所述基板组件(7)基板组件(7)上;
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活动布置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内部;
所述外连通管(12)活动布置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外部;
且,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分别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啮合连接;且,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构成对向传动结构;
其中,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具有单一轴向泵给通道状态及多段径向泵给通道状态;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9)同步驱动若干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同步正向旋转工作,且所述外连通管(12)与所述基板组件(7)啮合端活动连接,使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对向远离移动,所述外连通管(12)来对连通基管组件(10)中端表面径向设置的若干排出孔进行封堵工作,且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内部连通,形成对单缸排气岐管铸件直压检测内部泵气的单一轴向泵给通道状态;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9)同步驱动若干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同步反向旋转工作,且所述外连通管(12)与所述基板组件(7)啮合端活动连接,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对向靠近移动,所述外连通管(12)滑动移动来致使连通基管组件(10)中端表面径向设置的若干排出孔开启,且内连通管组件(11)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封堵,形成对多缸排气岐管铸件差压检测的多段径向泵给通道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堵头组件(4)包括推杆A(401)及堵头A(402);
所述推杆A(401)布置于所述辅助机台(2)另一端;所述堵头A(402)螺接于所述推杆A(401)活动端,且,所述堵头A(402)内部轴向开设有泄压孔A(4021);且,所述堵头A(402)径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泄压孔A(4021)连通的泄压孔B(4022),且,所述泄压孔B(4022)位于所述气密检测箱体(1)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组件(7)包括安装基板(701)及从动轮(702);
所述安装基板(701)布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密闭仓门上,其中,所述安装基板(701)一侧设置有延伸架(7011),且,所述延伸架(7011)内部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穿槽,其中,所述穿槽内部设置有啮合凸起(7012);
若干所述从动轮(702)通过轴承座转动布置于所述安装基板(701),且,所述从动轮(702)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键凸起(70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桁架(801)及推杆B(802);
所述驱动桁架(801)布置于所述安装基板(701)一侧,且,所述驱动桁架(801)相对所述穿槽位置设置有转动座(8011);
两个所述推杆B(802)通过安装座布置于所述驱动桁架(801)两端连接所述安装基板(7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9)包括伺服驱动电机(901);
两个所述伺服驱动电机(901)通过安装座布置于所述安装基板(701)两侧,且,所述伺服驱动电机(901)端部设置有同步轮(9011),且,两个所述同步轮(9011)通过驱动带(902)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基管组件(10)包括连通基管主体(1001)、闭合块(1004)、中心传动齿轮(1005)及堵头D(1006);
所述连通基管主体(1001)滑动布置于所述从动轮(702)内,且,所述连通基管主体(1001)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键凸起(7021)相适配的键槽(1002),其中,所述连通基管主体(1001)输入端通过转动座(8011)与所述驱动桁架(801)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连通基管主体(1001)由延伸部A、键接部、正多边形部构成,且,所述延伸部A输入端设置有压力计;
其中,所述正多边形部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径向连通孔(1003);
所述闭合块(1004)呈钝角结构铰接布置于所述径向连通孔(1003)上;
若干所述中心传动齿轮(1005)呈环形等间距铰接布置于所述正多边形部上;
所述堵头D(1006)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布置于所述正多边形部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通管组件(11)包括内调节管主体(1101)及堵头C(1103);
所述内调节管主体(1101)活动布置于所述正多边形部内部;
其中,所述内调节管主体(1101)由驱动部、连接部及延伸部B构成;
所述驱动部外壁相对所述中心传动齿轮(1005)位置设置有齿槽A(1102);
且,所述驱动部内壁呈沙漏状,且,所述连接部横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连通基管主体(1001)输出端内壁与所述连接部外壁相适配;
所述堵头C(1103)通过活动杆滑动布置于所述驱动部内部,且,所述堵头C(1103)通过弹簧与所述驱动部弹性连接;
且,所述堵头C(1103)呈纺锤状,且,所述堵头C(1103)与所述驱动部流通输入端内壁与所述堵头C(1103)形状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通管(12)活动套设于所述连通基管主体(1001)外壁,且,所述外连通管(12)内部相对所述中心传动齿轮(1005)位置设置有齿槽B(1201),且,所述外连通管(12)内壁相对远离所述堵头D(1006)一端阴角处为顿角结构,其中,所述外连通管(12)外表面开设有适配槽(1202),且,所述适配槽(1202)由呈直线结构的保持槽(1203)及呈螺旋结构的啮合槽(1204)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搭载紧固处理:通过辅助机台(2)来分别对所需检测排气岐管铸件上下两端进行限位支撑工作,并通过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来对排气岐管铸件一端底部进行支撑,且二级辅助托举组件(13)具有斜面以便于对不同长度高度的规格的排气岐管铸件进行接触;
S200、二级调节处理: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二级调节工作:
通过人工手动旋转堵头A(402)致使推杆A(401)与泄压孔B(4022)重合,来对泄压孔B(4022)与泄压孔A(4021)进行封堵,致使泄压孔A(4021)无法与外部连通,并通过推杆A(401)冲程工作致使堵头A(402)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出端接触封堵;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二级调节工作:
通过人工手动旋转堵头A(402)致使推杆A(401)与泄压孔B(4022)错位,使得泄压孔B(4022)与泄压孔A(4021)连通,致使泄压孔A(4021)与外部连通,并通过推杆A(401)冲程工作致使堵头A(402)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出端接触封堵;
S300、三级调节处理: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旋转闭合具有组合式封堵通断系统(6)的密闭仓门,通过推杆B(802)回程工作致使驱动桁架(801)同步带动连通基管组件(10)、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移动,且使得堵头D(1006)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封堵,且根据实际情况闭合其余连通基管主体(1001)与空气泵机(5)管道连接的控制阀门,仅留堵头D(1006)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的控制阀门开启,致使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形成外溢腔体;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两个密闭仓门,通过推杆B(802)回程工作致使驱动桁架(801)同步带动连通基管组件(10)、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移动,且使得其中一个堵头D(1006)与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输入端接触封堵,且根据实际情况闭合其余连通基管主体(1001)与空气泵机(5)管道连接的控制阀门;致使气密检测箱体(1)内部形成内压腔体;
S400、连通调节:
若对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连通调节:
基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啮合凸起(7012)位于适配槽(1202)与啮合槽(1204)连接处,通过伺服驱动电机(901)驱动同步轮(9011)带动驱动带(902)旋转同步带动从动轮(702)进行旋转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整体进行旋转工作,通过旋转配合啮合凸起(7012)使外连通管(12)的啮合槽(1204)与啮合凸起(7012)螺纹啮合产生线性移动作用力,使外连通管(12)移动调节,来挤压闭合块(1004)一端对径向连通孔(1003)进行封堵工作,同时通过中心传动齿轮(1005)与齿槽A(1102)啮合旋转驱动内连通管组件(11)进行相对运动,通过内连通管组件(11)与外连通管(12)进行相对远离工作,在弹簧回弹复力的作用下初始时期堵头C(1103)对内连通管组件(11)通道进行封堵闭合,持续移动时通过活动杆拖拽堵头C(1103)实现内连通管组件(11)内部通道与内调节管主体(1101)的连通;
若对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三级调节工作:
基于单缸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连通调节:通过啮合凸起(7012)位于啮合槽(1204)远离适配槽(1202)上,通过伺服驱动电机(901)驱动同步轮(9011)带动驱动带(902)旋转同步带动从动轮(702)进行相对旋转工作,致使内连通管组件(11)、外连通管(12)及连通基管组件(10)整体进行旋转工作,通过旋转配合啮合凸起(7012)使外连通管(12)的啮合槽(1204)与啮合凸起(7012)螺纹啮合产生线性移动作用力,使外连通管(12)移动调节,来挤压闭合块(1004)另一端对径向连通孔(1003)进行开启工作,同时通过中心传动齿轮(1005)与齿槽A(1102)啮合旋转驱动内连通管组件(11)进行相对运动,当内连通管组件(11)与外连通管(12)进行相对靠近运动时内调节管主体(1101)移动带动弹簧移动,通过弹簧及活动杆同步推动堵头C(1103)与连通基管主体(1001)接触,当内调节管主体(1101)持续移动致使弹簧压缩,使得内调节管主体(1101)与堵头C(1103)另一端紧密贴合来对连通基管主体(1001)轴向通道进行封堵;
S500、检测工作:通过空气泵机(5)工作,将空气按照良品件操作流程同时时间同泵给量及速度来对将空气分别泵入外溢腔体或内压腔体;泵给结束后,通过分次对照观察压力计数值与良品件记录参数判断该排气歧管的气密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66748.1A CN118424608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66748.1A CN118424608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24608A true CN118424608A (zh) | 2024-08-02 |
CN118424608B CN118424608B (zh) | 2024-10-22 |
Family
ID=92306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566748.1A Active CN118424608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42460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492859A (zh) * | 2025-01-17 | 2025-02-21 | 山西蓝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检测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59566A (ja) * | 1995-12-08 | 1997-06-20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エンジンのリークテスト方法 |
KR102066705B1 (ko) * | 2019-06-14 | 2020-01-15 | (주)오리엔탈정공 | 엔진 흡기라인 누설 검사 장치 |
CN110823464A (zh) * | 2019-12-13 | 2020-02-21 | 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KR20200069095A (ko) * | 2018-12-06 | 2020-06-16 | 마점래 | 브레이크 호스 검압장치 |
CN111473926A (zh) * | 2020-04-10 | 2020-07-31 | 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 | 歧管气密性检测设备 |
CN212158932U (zh) * | 2020-04-10 | 2020-12-15 | 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 | 歧管气密性检测用定位夹具 |
CN113720539A (zh) * | 2021-11-04 | 2021-11-30 | 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歧管气密性检测设备 |
CN217654685U (zh) * | 2022-03-21 | 2022-10-25 | 重庆百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岐管水下密封检测设备 |
-
2024
- 2024-05-09 CN CN202410566748.1A patent/CN1184246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59566A (ja) * | 1995-12-08 | 1997-06-20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エンジンのリークテスト方法 |
KR20200069095A (ko) * | 2018-12-06 | 2020-06-16 | 마점래 | 브레이크 호스 검압장치 |
KR102066705B1 (ko) * | 2019-06-14 | 2020-01-15 | (주)오리엔탈정공 | 엔진 흡기라인 누설 검사 장치 |
CN110823464A (zh) * | 2019-12-13 | 2020-02-21 | 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CN111473926A (zh) * | 2020-04-10 | 2020-07-31 | 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 | 歧管气密性检测设备 |
CN212158932U (zh) * | 2020-04-10 | 2020-12-15 | 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 | 歧管气密性检测用定位夹具 |
CN113720539A (zh) * | 2021-11-04 | 2021-11-30 | 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歧管气密性检测设备 |
CN217654685U (zh) * | 2022-03-21 | 2022-10-25 | 重庆百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岐管水下密封检测设备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492859A (zh) * | 2025-01-17 | 2025-02-21 | 山西蓝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检测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24608B (zh) | 2024-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424608B (zh) | 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104089769B (zh) | 往复式液体减振器模拟试验装置 | |
CN104568397A (zh) | 一种低温阀门多功能自动性能测试装置 | |
CN111594429B (zh) | 一种叶片式可变排量油泵的空气介质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
CN108414165A (zh) | 一种阀门测量试压装置 | |
CN110823464A (zh)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114383782A (zh) | 一种液压系统管接头气密性测试方法 | |
CN108518334B (zh) | 一种变转速压缩机自调节宽频气流脉动衰减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834207A (zh) | 一种新型阀门压力测试诊断装置 | |
CN117073931A (zh) | 一种充气嘴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117072889A (zh) | 一种化工管道防泄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7505134U (zh) | 一种波纹管的密封试验装置 | |
CN216843674U (zh) | 液压封堵装置 | |
CN115096562A (zh) | 基于阀门可靠性试验的法兰夹、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 | |
CN116735110A (zh) | 一种汽车零件检测台 | |
CN212963861U (zh) | 一种汽车动力转向器油封泄漏检测装置 | |
CN210923312U (zh) | 罐底耐压测试装置 | |
CN115683584A (zh) | 一种传动拉杆拉力试验工装及试验方法 | |
CN119827161B (zh) | 一种用于发动机缸体磨损的测试装置 | |
CN118688009B (zh) | 一种机电模块化多管径群管打压装置及自动打压方法 | |
CN217156116U (zh) | 一种衬塑复合加厚钢管压力测试设备 | |
CN117490940B (zh) | 一种橡胶密封件泄压检测装置 | |
CN207647799U (zh) | 一种汽车水泵总成泄露试验夹具 | |
CN222635729U (zh) | 一种二三级进气阀的气密检测装置 | |
CN118533404A (zh) | 一种电机驱动器气密性测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