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87711A - 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87711A CN118187711A CN202410626442.0A CN202410626442A CN118187711A CN 118187711 A CN118187711 A CN 118187711A CN 202410626442 A CN202410626442 A CN 202410626442A CN 118187711 A CN118187711 A CN 1181877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rod
- point position
- track
- moving trolle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6247 magnetic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6
- 241000220259 Rapha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5000006140 Raphanus sativus var sativ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129 oil wel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9/00—Handling rods, casings, tubes or the like outside the borehole, e.g. in the derrick; Apparatus for feeding the rods or cables
- E21B19/14—Racks, ramps, troughs or bins, for holding the lengths of rod singly or connected; Handling between storage place and boreh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修井用管杆输送技术领域,是一种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和第二小车驱动机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设置且第二轨道的坡度大于第一轨道的坡度,第二轨道位于第一轨道的下侧,第一轨道上通过第一小车驱动机构滑动安装有能在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移管小车。本发明设计巧妙,通过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管杆承接座来运输管杆,管杆和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前后错位,便于对管杆上滴落的油污进行回收,管杆上的油污不会滴落至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上,降低动力猫道油污清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修井作业技术领域,是一种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猫道主要用于在修井作业时完成抽油杆、油管(简称管杆)的起下作业,现有的动力猫道在起下管作业时,管杆位于猫道框架的正上方,管杆上的油污直接滴落至猫道框架上,不仅污染了现场环境,还必须经常对猫道框架上的油污进行清理以保证动力猫道能正常运行,由此增加了动力猫道清理成本。
如申请号为CN201720687022.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能够自由调节角度的修井动力猫道,其包括移动小车、通过转轴连接在移动小车末端的V型槽、设置在V型槽中的钻杆、移动小车上设置的猫道底座、移动小车底部设置的移动轮、滑移小车另一端与举升液压缸相连、举升液压缸另一端安装在V型槽末端、设置在V型槽两端下方的移动小车上的用于顶出钻杆的顶出机构、一端固定在移动小车内部,另一端与举升液压缸相连的滑移液压缸。该修井动力猫道在起下管杆时,管杆被承托在V型槽上,V型槽又位于移动小车、举升液压缸、滑移液压缸、滑移小车等部件的正上方,无法对管杆上的油污进行收集,由此管杆上的油污会滴落到整个修井动力猫道上,不仅污染了现场环境,由此增加了动力猫道的油污清理成本。
申请号为CN201721270443.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钻修井的动力猫道机,其包括:底座、机架,用于将管件移动至猫道机的上管机构,所述上管机构包括两个上管杆、两个钩子、用于连接两个钩子的连杆和用于驱动连杆转动的驱动油缸,所述两个上管杆的自由端相对,其连接端均转动连接于机架底部;两个上管杆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与连杆相平行;所述两个钩子分别固接于连杆两端,所述连杆穿装于机架上,且位于上管杆上方;所述驱动油缸一端固接于底座上,另一端与连杆相连通过活塞杆伸缩驱动连杆转动;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前支撑臂、后支撑臂、主臂、滑轨、驱动主臂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前支撑臂一端铰接于滑轨下表面,另一端铰接于底座上且通过液压缸驱动其伸缩;所述后支撑臂一端铰接于底座上,另一端铰接于滑轨末端;所述主臂滑动连接于滑轨内且与驱动装置相连;和用于接收管件的落管机构,所述落管机构包括两个下管杆,所述下管杆转动连接于机架顶部,且两个下管杆分别位于两个钩子的一侧。该动力猫道机在起下管杆时,管杆位于滑轨、主臂正上方,无法对管杆上的油污进行收集,由此管杆上的油污会滴落到整个动力猫道机上,不仅污染了现场环境,由此增加了动力猫道机的油污清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动力猫道存在不便于对管杆上滴落的油污进行收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动力猫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和第二小车驱动机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设置且第二轨道的坡度大于第一轨道的坡度,第二轨道位于第一轨道的下侧,第一轨道上通过第一小车驱动机构滑动安装有能在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移管小车,第一移管小车上设有位于第一轨道前侧的用于承接管杆一端的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轨道上通过第二小车驱动机构滑动安装有能在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上设有位于第二轨道前侧的用于承接管杆杆身的第二管杆承接座。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一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油管一端的第一油管承接座或/和用于承接抽油杆一端的第一抽油杆承接座,第二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油管管身的第二油管承接座或/和用于承接抽油杆杆身的第二抽油杆承接座;第一油管承接座和第一抽油杆承接座可切换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上,第二油管承接座和第二抽油杆承接座可切换安装在第二移管小车上。
上述第一油管承接座具有用于夹紧油管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油管的张开状态,第一轨道上设有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一最高点位置之间的第一次低点位置和第一次高点位置,当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时,第一油管承接座均处于张开状态,当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次高点位置和第一次低点位置之间时,第一油管承接座均处于夹紧状态;第二油管承接座具有用于夹紧油管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油管的张开状态,第二移管小车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第二油管承接座能在夹紧状态和张开状态间切换。
上述第一轨道上设有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一最高点位置之间的第二次高点位置和第二次低点位置,第一抽油杆承接座能于第一移管小车在第二次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时拉动抽油杆一起移动;第二抽油杆承接座具有用于夹紧抽油杆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抽油杆的张开状态,第二移管小车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第二抽油杆承接座能在夹紧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上述动力猫道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磁粉离合器、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一链条,第一轨道上设有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上缠绕有第一链条,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磁粉离合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磁粉离合器的输出端和第一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一移管小车和第一链条连接;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二链条,第二轨道上设有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上缠绕有第二链条,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二移管小车和第二链条连接;控制器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信号连接。
上述第一轨道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和支撑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前后两侧,支撑板的后侧与前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移管小车包括第一车架,对应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位置的第一车架上设有上下三组第一行走轮组,其中两组第一行走轮组和后侧板滚动接触,剩余一组第一行走轮组和前侧板滚动接触,每组第一行走轮组均包括左右两个第一行走轮,第一车架上设有两个与支撑板的顶面滚动接触的第二行走轮,两个第二行走轮前后交错设置,第一车架的前端伸出至支撑板的前方。
上述动力猫道还包括底座和举升液压油缸,第一轨道下端和底座铰接,第二轨道下端和底座滑动连接,第二轨道上端和第一轨道铰接,举升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底座铰接,举升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和第一轨道铰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包括动力猫道和上下管机构,上下管机构用于在当第一移管小车和第二移管小车分别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将管杆放入或退出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下管机构包括升降翻转台,升降翻转台包括基座、管杆承托台和剪叉支架,剪叉支架包括中部铰接的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管杆承托台上设有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上滑槽,第一剪叉臂、第二剪叉臂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和管杆承托台铰接,且第一铰接轴可滑动地设置于上滑槽中,基座上设有下滑槽,第一剪叉臂、第二剪叉臂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三铰接轴、第四铰接轴和基座铰接,且第四铰接轴可滑动地设置于下滑槽中,下滑槽包括水平段和上升段,第四铰接轴沿水平段前后滑动时管杆承托台进行竖直升降动作,第四铰接轴沿上升段上下滑动时管杆承托台进行翻转动作;还包括用于驱动第四铰接轴沿下滑槽滑动的升降驱动机构。
上述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还包括升降调节架、升降平台和管排架,升降调节架包括至少两根左右间隔设置的管杆承托杆,管杆承托杆的后端位于管杆承托台的前端后侧,管杆承托杆的后端的顶部设有管杆止挡块,每根管杆承托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用于驱动管杆承托杆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动力猫道通过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管杆承接座来承接管杆,管杆和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前后错位,便于对管杆上滴落的油污进行回收,管杆上的油污不会滴落至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上,降低动力猫道油污清理成本。
2.动力猫道不仅可用于输送油管,还可用于输送抽油杆,功能多样,在起油管、抽油杆作业中,第一油管承接座、第一抽油杆承接座可分别拉动油管、抽油杆移动,进而无需通过人工来拉动油管、抽油杆放平,实现了自动化起下油管、抽油杆,节约了用人成本。
3.较现有猫道机中通过举升液压油缸来升降管杆而言,本申请通过链式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分别沿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上下移动来升降管杆,动作精度高,另外较现有猫道机中举升液压油缸在升降管杆时需将用于承托管杆的伸缩式滑轨进行一起升降而言,本申请的动力猫道只需驱动第一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上下移动,能耗低。
4.本申请的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可实现管杆在动力猫道上的自动化上下管,及管杆在井口和管排架之间的自动化运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五在承接有油管且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五在承接有油管且第二移管小车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五在承接有油管且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五在第一油管承接座、第二油管承接座分别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上时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五中的第一油管承接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五中的第一油管承接座的立体图。
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五中的第二油管承接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五在承接有抽油杆且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五在承接有抽油杆且第二移管小车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五在承接有抽油杆且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五在第一抽油杆承接座、第二抽油杆承接座分别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上时的立体图。
附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五中的第一抽油杆承接座的立体图。
附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五中的第二抽油杆承接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现有抽油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三、四、五中第一轨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升降翻转台未竖向抬升时的立体图。
附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升降翻转台未竖向抬升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升降翻转台竖向抬升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升降翻转台向上翻转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第一轨道,2为第二轨道,3为第一移管小车,4为第二移管小车4,5为第一油管承接座,6为第二油管承接座,7为第一抽油杆承接座,8为第二抽油杆承接座,9为升降翻转台,10为底座,11为举升液压油缸,12为油管,13为抽油杆,19为管杆承托杆,20为升降驱动装置,21为升降平台,22为管排架,23为承接底板,24为管杆挡板,25为承接竖板,101为底板,102为前侧板,103为后侧板,104为支撑板,105为第一约束导轨,106为第二约束导轨,107为第三约束导轨,131为杆体,132扳手夹持段,133为台肩,134为接箍;301为第一车架,302为第一行走轮,303为第二行走轮,501为第一安装板,502为固定轴,503为第一套管,504为第二套管,505为萝卜头,506为油管夹板,507为第一约束杆,508为第二约束杆,509为防滑齿,601为第一固定夹臂,602为第一活动夹臂,603为油管夹持空间,604为第一压缩弹簧,605为第一电磁铁,606为第一吸附部,701为第二安装板,702为承接框,703为台肩挡板,704为接箍拨板,705为第三约束杆,706为第四约束杆,707为限位块,708为触发齿,709为触发器,801为第二固定夹臂,802为第二活动夹臂,803为抽油杆夹持空间,804为第二压缩弹簧,805为第二电磁铁,806为第二吸附部,901为基座,902为管杆承托台,903为第一剪叉臂,904为第二剪叉臂,905为上滑槽,906为下滑槽,907为第一铰接轴,908为第二铰接轴,909为第三铰接轴,910为第四铰接轴,911为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17所示,该动力猫道包括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和第二小车驱动机构;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均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设置且第二轨道2的坡度大于第一轨道1的坡度,第二轨道2位于第一轨道1的下侧,第一轨道1上通过第一小车驱动机构滑动安装有能在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移管小车3,第一移管小车3上设有位于第一轨道1前侧的用于承接管杆一端的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轨道2上通过第二小车驱动机构滑动安装有能在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移管小车4,第二移管小车4上设有位于第二轨道2前侧的用于承接管杆杆身的第二管杆承接座。
起管作业时,第一移管小车3和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处于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高点位置,通过吊卡提起管杆上端,并将管杆下端放置在第一管杆承接座上,第一移管小车3在管杆重力作用下或在第一小车驱动机构驱动作用下沿第一轨道1向下移动,第一管杆承接座随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管杆逐渐倾倒放平,当管杆倾倒至第二管杆承接座上时,吊卡松开管杆上端,第一移管小车3沿第一轨道1继续向下移动,第二移管小车4沿第二轨道2向下移动,随着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不断下移,管杆不断倾倒放平,当第一移管小车3和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移动至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将管杆从动力猫道上退出转移放置至管排架22上,优选的,当第一移管小车3由第一最高点移动至第一最低点位置、第二移管小车4由第二最高点位置移动至第二最低点位置时,被承接的管杆由倾斜状态倾倒放平至水平状态,且管杆能向上退出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管杆承接座。
下管作业时,第一移管小车3和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处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将管杆一端放置在第一管杆承接座上,将管杆杆身放置在第二管杆承接座上,第一移管小车3沿第一轨道1向上移动,第二移管小车4沿第二轨道2向上移动,管杆逐渐向上倾斜,当第二移管小车4移动至第二最高点位置时,吊卡抓取管杆上端并向上提起管杆,管杆脱离第二管杆承接座,而管杆下端仍被承接于第一管杆承接座上,然后第一管杆承接座随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沿第一轨道1向上移动,当第一移管小车3移动至第一最高点位置时,吊卡继续提起管杆使管杆下端脱离第一管杆承接座。
较现有猫道机通过举升液压缸、可伸缩的滑道来输送管杆而言,本申请通过可分别沿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上下移动的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管杆承接座来承接输送管杆,整个起下管作业过程中,管杆和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保持前后错位,管杆上油污不会滴落至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上,降低了动力猫道油污清理成本,现场使用时,只需在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管杆承接座下方的地面上放置一集油盘,就能对管杆滴落的油污进行回收,保护了现场环境。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具体的,该动力猫道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磁粉离合器、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一链条,第一轨道1上设有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上缠绕有第一链条,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磁粉离合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磁粉离合器的输出端和第一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一移管小车3和第一链条连接;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二链条,第二轨道2上设有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上缠绕有第二链条,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二移管小车4和第二链条连接;控制器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信号连接。第一小车驱动机构、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均为链式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沿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上下移动来升降管杆,动作精度高,另外当管杆自重足够时,无需通过第一小车驱动机构仅靠管杆自重就可驱动移管小车自第一最高点位置处下移,防止管杆上端再与吊卡脱离前管杆下端与第一管杆承接座脱离。
如附图5、17所示,第一轨道1包括底板101、前侧板102、后侧板103和支撑板104,前侧板102和后侧板103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01的前后两侧,支撑板104的后侧与前侧板10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移管小车3包括第一车架301,对应前侧板102和后侧板103之间位置的第一车架301上设有上下三组第一行走轮组,其中两组第一行走轮组和后侧板103滚动接触,剩余一组第一行走轮组和前侧板102滚动接触,每组第一行走轮组均包括左右两个第一行走轮302,第一车架301上设有两个与支撑板104的顶面滚动接触的第二行走轮303,两个第二行走轮303前后交错设置,第一车架301的前端伸出至支撑板104的前方。由此第一移管小车3为第一管杆承接座提供了足够的用于承接管杆的支撑力。
如附图1-3、5、9、11-13所示,该动力猫道还包括底座10和举升液压油缸11,第一轨道1下端和底座10铰接,第二轨道2下端和底座10滑动连接,第二轨道2上端和第一轨道1铰接,举升液压油缸11的缸体与底座10铰接,举升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和第一轨道1铰接。由于不同油井的井深不同、井口装置高度不同,所以不同油井在起下管杆时升降管杆的高度也不同,本申请通过举升液压油缸11来调整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的倾斜角度,由此适用于不同油井的起下管作业,适用性强。
优选的,第一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油管一端的第一油管承接座5和用于承接抽油杆一端的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第二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油管管身的第二油管承接座6和用于承接抽油杆杆身的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第一油管承接座5和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可切换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3上,第二油管承接座6和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可切换安装在第二移管小车4上。当第一油管承接座5和第二油管承接座6分别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3和第二移管小车4上时,动力猫道用于输送油管;当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和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分别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3和第二移管小车4上时,动力猫道用于输送抽油杆,即本申请可实现油管、抽油杆起下作业。
如附图1-8所示,第一油管承接座5具有用于夹紧油管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油管的张开状态,第一轨道1上设有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一最高点位置之间的第一次低点位置和第一次高点位置,当第一移管小车3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时,第一油管承接座5均处于张开状态,当第一移管小车3位于第一次高点位置和第一次低点位置之间时,第一油管承接座5均处于夹紧状态;第二油管承接座6具有用于夹紧油管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油管的张开状态,第二移管小车4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第二油管承接座6能在夹紧状态和张开状态间切换。
现有猫道机在进行起油管作业中,在油管的下端放置在承接部分后,是依靠油管的自重推动承接部分沿滑道下移从而倾倒放平油管的,然而当油管的倾斜角度减小至某一角度时,该角度一般小于30度,此时单靠油管重力已经无法克服承接部分受到的摩擦力来推动承接部分继续下移,因此需要人工操作来拖动油管放平;而本申请在进行起油管作业时,初始时,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高点位置,第一油管承接座5、第二油管承接座6分别处于张开状态,通过吊卡提起油管并将油管下端放置在第一油管承接座5上,依靠油管的自重推动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在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过程中油管逐渐倾倒放平,当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至第一轨道1上的第一次高点位置时,第一油管承接座5夹紧油管,第一次高点位置可根据需求具体设置,具体以当第一移管小车3位于第一次高点位置时油管的倾斜角度位于30度至35度之间为条件,然后依靠油管的自重推动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当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经过第一轨道1上某一感应位置时,具体的,该感应位置上设有一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和控制器信号连接,由此当第一移管小车3经过该接近开关时,接近开关给控制器发生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第一油管承接座5拉动油管继续倾倒放平,即无需人工拉动油管倾倒放平,当油管倾倒放平至第二油管承接座6上时,第二油管承接座6夹紧油管,吊卡松开油管上端,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二移管小车4下移,此时油管被第一油管承接座5、第二油管承接座6夹紧,随着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沿着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继续下移,油管继续被倾倒放平,当第一移管小车3移动至第一轨道1上的第一次低点位置时,第二移管小车4移动至第二轨道2上的第二最低点位置,此时第二油管承接座6由夹紧状态切换为张开状态,解除对油管的夹紧作用,然后第一小车驱动机构继续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至第一轨道1上的第一最低点位置,此时第一油管承接座5也处于张开状态,即可退出油管。
进行下油管作业时,初始时,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第一油管承接座5、第二油管承接座6分别处于张开状态,将油管一端放置在第一油管承接座5上,将油管管身放置在第二油管承接座6上,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启动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由第一最低点位置向上移动至第一次低点位置,第一油管承接座5夹紧油管,第二油管承接座6由张开状态切换为夹紧状态,第一小车驱动机构继续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上移,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二移管小车4上移,当第二移管小车4上移至第二最高点位置时,通过吊卡抓取油管上端,第二油管承接座6由夹紧状态切换为张开状态,吊卡抓取油管上端并向上提起油管,油管脱离第二油管承接座6,此时油管下端仍位于第一油管承接座5上,第一小车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上移,当第一移管小车3移动至第一最高点位置时,第一油管承接座5处于张开状态,吊卡继续提起油管使油管下端脱离第一油管承接座5。
由此在起油管作业时无需再通过人工来拉动放平油管,节约了人工成本。
如附图1-8所示,具体的,第一油管承接座5包括第一安装板501、固定轴502、第一套管503、第二套管504、萝卜头505、油管夹板506、第一约束杆507和第二约束杆508,第一安装板501可拆卸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3上,固定轴502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01上并沿前后向设置,固定轴502外侧转动套装有第一套管503和第二套管504,第一套管503和第一安装板50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二套管504和第一安装板50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一套管503上设有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设置的用于插入至油管内的萝卜头505,第二套管504上设有位于萝卜头505的下侧用于与萝卜头505配合夹紧油管的油管夹板506,萝卜头505与油管夹板506之间的间距大于油管的壁厚,萝卜头505和油管夹板506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分别设有防滑齿509,第一套管503上设有第一约束杆507,第二套管504上设有第二约束杆508,对应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一次低点位置之间位置的第一轨道1上设有第一约束导轨105和第二约束导轨106,第一移管小车3由第一次低点位置向第一最低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一约束杆507在第一约束导轨105的约束作用下带动萝卜头505顺时针翻转,第二约束杆508在第二约束导轨106的约束作用下带动油管夹板506顺时针翻转;第二油管承接座6包括第一固定夹臂601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第一固定夹臂601呈竖向可拆卸安装在第二移管小车4上,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中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中部铰接,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之间形成油管夹持空间603,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下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604;对应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的第二轨道2上分别设有一第一接触端子,第二移管小车4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当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第二接触端子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触端子接触,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下部设有与第二接触端子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铁605,第一活动夹臂602上设有用于与第一电磁铁605吸附的第一吸附部606。根据需求,第一弹性复位件和第二弹性复位件均可为扭簧或拉簧,第一接触端子与一控制开关串联后与电源连接,控制开关和控制器信号连接。
起油管作业时,初始时,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高点位置,萝卜头505呈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状态,第二移管小车4上的第二接触端子和对应第二最高点位置的第二轨道2上的第一接触端子接触,控制开关闭合,第一电磁铁605处于通电状态,第一吸附部606和第一电磁铁605克服第一压缩弹簧604的作用力吸附在一起,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相远离,第二油管承接座6处于张开状态,通过吊卡提起油管并将油管下端套在萝卜头505外侧,依靠油管的自重推动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在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过程中油管逐渐倾倒放平,油管倾倒放平过程中带动萝卜头505顺时针向下翻转,萝卜头505与油管夹板506逐渐靠近,当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至第一轨道1上的第一次高点位置时,萝卜头505与油管夹板506配合夹紧油管,此时油管的倾斜角度位于30度至35度之间,然后依靠油管的自重推动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在油管继续倾倒放平过程中,萝卜头505与油管夹板506在第一弹性复位件和第二弹性复位件弹性势能作用下始终保持夹紧油管的状态,当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经过第一轨道1上某一感应位置时,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第一油管承接座5拉动油管继续倾倒放平,当油管倾倒放平至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之间形成油管夹持空间603时,控制开关断开,第一电磁铁605断电,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相靠近以夹紧油管,第二油管承接座6夹紧油管,吊卡松开油管上端,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二移管小车4下移,此时油管被第一油管承接座5、第二油管承接座6夹紧,随着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沿着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继续下移,油管继续被倾倒放平,当第一移管小车3移动至第一轨道1上的第一次高点位置时,第二移管小车4移动至第二轨道2上的第二最低点位置,第二移管小车4上的第二接触端子和对应第二最低点位置的第二轨道2上的第一接触端子接触,控制开关再次闭合,第一电磁铁605再次通电,第一吸附部606和第一电磁铁605克服第一压缩弹簧604的作用力吸附在一起,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相远离,第二油管承接座6再次处于张开状态,解除对油管的夹紧作用,然后第一小车驱动机构继续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第一移管小车3由第一次低点位置向第一最低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一约束杆507在第一约束导轨105的约束作用下带动萝卜头505顺时针翻转,第二约束杆508在第二约束导轨106的约束作用下带动油管夹板506顺时针翻转,萝卜头505逐渐远离油管内壁,油管夹板506逐渐远离油管外壁,当第一移管小车3移动至第一最低点位置时,萝卜头505完全从油管内脱出,第一油管承接座5脱离油管,此时油管可向上退出动力猫道。
进行下油管作业时,初始时,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相远离,第二油管承接座6处于张开状态,将油管水平放置在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之间形成油管夹持空间603,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启动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从第一最低点位置向第一次低点位置移动,萝卜头505向油管内移动,萝卜头505与油管夹板506之间的间距不断缩小,当第一移管小车3上移至第一次低点位置时,萝卜头505与油管夹板506刚好夹紧油管,此时对第一电磁铁605断电,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在第一压缩弹簧604的作用力下相靠近以夹紧油管,第二油管承接座6夹紧油管,然后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二移管小车4上移,随着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沿着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继续上移,油管被不断抬升且上端不断向上倾斜,当第二移管小车4移动至第二最高点位置时,通过吊卡抓取油管上端,此时第二移管小车4上的第二接触端子和对应第二最高点位置的第二轨道2上的第一接触端子接触,第一电磁铁605通电,第二油管承接座6切换为张开状态,吊卡继续提起油管,油管与第二油管承接座6脱离,第一小车驱动机构继续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上移,由于油管倾斜角度越来越大,萝卜头505不断逆时针向上翻转,萝卜头505与油管夹板506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当第一移管小车3上移至第一最高点位置时,油管夹板506与油管外壁分离,萝卜头505与油管夹板506解除对油管的夹紧作用,此时通过吊卡继续提起油管就可使油管下端脱离第一油管承接座5。
如附图9-15所示,第一轨道1上设有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一最高点位置之间的第二次高点位置和第二次低点位置,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能于第一移管小车3在第二次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时拉动抽油杆一起移动;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具有用于夹紧抽油杆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抽油杆的张开状态,第二移管小车4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能在夹紧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如附图9-15所示,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包括第二安装板701、承接框702、台肩挡板703、接箍拨板704、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约束杆705、第四约束杆706,第二安装板701可拆卸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3上,第二安装板701顶部转动安装有呈前后向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的用于承接抽油杆的接箍的承接框702,承接框702和第二安装板701之间设有第三弹性复位件,第三弹性复位件具有驱使承接框702相对第二安装板701进行逆时针翻转的趋势,第二安装板701顶部设有与承接框702的底部相抵以阻止承接框702逆时针翻转的限位块707,承接框702的右端设有台肩挡板703,台肩挡板703上设有用于容纳抽油杆的扳手卡持段的开槽,开槽的宽度小于抽油杆的台肩的外径,承接框702内转动安装有接箍拨板704,接箍拨板704上连接有第三约束杆705,对应第一最高点位置的第一轨道1上设有第三约束轨道,第一移管小车3向第一最高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三约束杆705在第三约束导轨107的约束作用下带动接箍拨板704向上翻转以将抽油杆的接箍向上抬起,承接框702上连接有第四约束杆706,对应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次低点位置之间位置的第一轨道1上设有第四约束导轨,第一移管小车3由第二次低点位置向第一最低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四约束杆706在第四约束导轨的约束作用下带动承接框702顺时针翻转,以使当第一移管小车3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时,抽油杆可向上退出承接框702;承接框702内转动安装有触发齿708,触发齿708和承接框702之间设有第四弹性复位件,第二安装板701上设有触发器709,触发齿708能于抽油杆的接箍放置在承接框702内时被抽油杆的接箍下压靠近触发器709,触发器709和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包括第二固定夹臂801和第二活动夹臂802,第二固定夹臂801呈竖向可拆卸安装在第二移管小车4上,第二固定夹臂801的中部和第二活动夹臂802的中部铰接,第二固定夹臂801的上部和第二活动夹臂802的上部之间形成抽油杆夹持空间803,第二固定夹臂801的下部和第二活动夹臂802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二压缩弹簧804;对应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的第二轨道2上分别设有一第一接触端子,第二移管小车4上设有第二接触端子,当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第二接触端子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触端子接触,第二固定夹臂801的下部设有与第二接触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铁805,第二活动夹臂802上设有用于与第二电磁铁805吸附的第二吸附部806。
如附图16所示,现有抽油杆包括杆体131、设置在杆体131两端的扳手夹持段132、与扳手夹持段132连接的台肩133与台肩133连接的接头及连接在接头上的接箍134,抽油杆的扳手夹持段132的横截面外轮廓为正方形,由此便于扳手卡持;现有猫道机在进行起抽油杆作业中,在抽油杆的接箍放置在承接部分后,由于抽油杆自重小,仅靠抽油杆自重无法推动承接部分沿滑道下移从而倾倒放平抽油杆,因此需要人工操作来拖动抽油杆放平;而本申请在起抽油杆作业时,初始时,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高点位置,第二移管小车4上的第二接触端子和对应第二最高点位置的第二轨道2上的第一接触端子接触,第二电磁铁805通电,第二吸附部806和第二电磁铁805克服第二压缩弹簧804的作用力吸附在一起,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相远离,第二油管承接座6处于张开状态,通过吊卡提起抽油杆并将抽油杆的接箍放置在承接框702内,抽油杆的接箍下压触发齿708使触发齿708靠近触发器709,触发器709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启动,第一小车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抽油杆逐渐倾倒放平,抽油杆的扳手夹持段132向台肩挡板703倾倒,当第一移管小车3移动至第二次高点位置时,此时抽油杆的接箍位于承接框702内,抽油杆的扳手夹持段132位于台肩挡板703的开槽内,由于开槽的宽度小于抽油杆的台肩的外径,所以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随第一移管小车3下移时会拉动抽油杆一起移动,第二次高点位置可根据需求具体设置,具体以当第一移管小车3位于第二次高点位置时抽油杆的倾斜角度位于30度至35度之间为条件,随着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抽油杆继续倾倒放平,承接框702也在抽油杆的重力作用下克服第三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沿顺时针向下翻转,当抽油杆倾倒放平至第二固定夹臂801的上部和第二活动夹臂802的上部之间形成油管夹持空间603时,使第二电磁铁805断电,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在第二压缩弹簧804的作用力下相靠近以夹紧抽油杆,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夹紧抽油杆,吊卡松开抽油杆上端,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二移管小车4下移,随着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沿着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继续下移,抽油杆继续被倾倒放平,当第一移管小车3移动至第二次低点位置时,第二移管小车4移动至第二最低点位置,第二移管小车4上的第二接触端子和对应第二最低点位置的第二轨道2上的第一接触端子接触,第二电磁铁805再次通电,第二吸附部806和第二电磁铁805克服第二压缩弹簧804的作用力吸附在一起,第二固定夹臂801的上部和第二活动夹臂802的上部相远离,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再次处于张开状态,解除对抽油杆的夹紧作用,然后第一小车驱动机构继续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继续下移,第一移管小车3由第二次低点位置向第一最低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四约束杆706在第四约束导轨的约束作用下带动承接框702顺时针翻转至水平状态,抽油杆也倾倒放平至水平状态,此时抽油杆可向上退出承接框702;具体的,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次低点位置和第二次低点位置重合,第一约束导轨105和第四约束导轨为同一条导轨。
进行下抽油杆作业时,初始时,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第二固定夹臂801的上部和第二活动夹臂802的上部相远离,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再次处于张开状态,将抽油杆的接箍放置在承接框702内,并使得抽油杆的扳手卡持段位于台肩挡板703的开槽内,将抽油杆的杆身放置在第二固定夹臂801的上部和第二活动夹臂802的上部之间形成油管夹持空间603,第二电磁铁805断电,第一固定夹臂601的上部和第一活动夹臂602的上部在第二压缩弹簧804的作用力下相靠近以夹紧油管,第二油管承接座6夹紧油管,然后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上移,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二移管小车4上移,随着第一移管小车3、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沿着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继续上移,抽油杆被不断抬升且上端不断向上倾斜,当第二移管小车4移动至第二最高点位置时,通过吊卡抓取抽油杆上端,此时第二移管小车4上的第二接触端子和对应第二最高点位置的第二轨道2上的第一接触端子接触,第二电磁铁805通电,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切换为张开状态,吊卡继续提起抽油杆,抽油杆与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脱离,第一小车驱动机构继续驱动第一移管小车3上移,当第一移管小车3接近第一最高点位置时,第三约束杆705与第三约束轨道接触,第三约束杆705在第三约束导轨107的约束作用下带动接箍拨板704向上翻转以将抽油杆的接箍向上抬起,此时通过吊卡继续提起抽油杆就可使抽油杆的接箍脱离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优选的,台肩挡板703和承接框70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铰接,台肩挡板703和承接框702之间连接有驱使两者抵靠在一起的第五弹性复位件,由此当在抽油杆的台肩被台肩挡板703阻挡而导致抽油杆的接箍无法脱离承接框702时,台肩挡板703能够在抽油杆的台肩拉力作用下克服第五弹性复位件作用力顺时针向下翻转,从而解除对抽油杆的台肩的阻挡作用,保证下抽油杆作业中抽油杆能顺利脱离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
第一次高点位置、第一次低点位置、第二次高点位置、第二次低点位置的位置可根据需求设置;当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次高点位置和第一次低点位置时,第一油管承接座处于夹紧油管状态;当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二次高点位置和第二次低点位置时,油管的扳手卡持段均被卡持在第一抽油杆承接座的开槽内,即第一抽油杆承接座处于卡持抽油杆状态;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最高点和第一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8米,第一次高点位置和第二次高点位置重合,两者与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均为5米,第一次低点位置和第二次低点位置重合,两者与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均为0.3米。
优选的,第二移管小车4上设有用于承托管杆的弹性缓冲托架。管杆在落至第二管杆承接座前先落至弹性缓冲托架,通过弹性缓冲托架对管杆下落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对第二管杆承接座、管杆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二:如附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仅在于:第一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油管一端的第一油管承接座5,第二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油管管身的第二油管承接座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油管承接座5和第二油管承接座6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三:如附图9-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仅在于:第一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抽油杆一端的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第二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抽油杆杆身的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抽油杆承接座7和第二抽油杆承接座8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四:如附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仅在于:第一管杆承接座包括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3上的承接底板23和设置在承接底板23顶部的开口朝右的匚字形管杆挡板24;第二管杆承接座包括竖向安装在第二移管小车4上的承接竖板25,承接竖板25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承接管杆的管杆放置槽18。根据需求,管杆挡板24的开口宽度大于油管端部的外径,起下管杆时,管杆一端放置在承接底板23上且位于管杆挡板24内,管杆杆身放置在管杆放置槽,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管杆承接座其不仅能用于承接油管,还可用于承接抽油杆。
实施例五:如附图1-15、19-22所示,该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包括动力猫道和上下管机构,上下管机构用于在当第一移管小车3和第二移管小车4分别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将管杆放入或退出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由此实现动力猫道的自动上下管杆作业。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15、19-22所示,上下管机构包括升降翻转台9,升降翻转台9包括基座901、管杆承托台902和剪叉支架,剪叉支架包括中部铰接的第一剪叉臂903和第二剪叉臂904,管杆承托台902上设有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上滑槽905,第一剪叉臂903、第二剪叉臂904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907、第二铰接轴908和管杆承托台902铰接,且第一铰接轴907可滑动地设置于上滑槽905中,基座901上设有下滑槽906,第一剪叉臂903、第二剪叉臂904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三铰接轴909、第四铰接轴910和基座901铰接,且第四铰接轴910可滑动地设置于下滑槽906中,下滑槽906包括水平段和上升段,第四铰接轴910沿水平段前后滑动时管杆承托台902进行竖直升降动作,第四铰接轴910沿上升段上下滑动时管杆承托台902进行翻转动作;第二剪叉臂904的底部位于第一剪叉臂903的底部的后侧,水平段的前端和上升段下端连接;第四铰接轴910沿水平段向前滑动时管杆承托台902竖直上升,第四铰接轴910沿水平段向后滑动时管杆承托台902竖直下降;第四铰接轴910沿上升段向上滑动时,管杆承托台902的后端相对于管杆承托台902的前端被抬起,第四铰接轴910沿上升段向下滑动时,管杆承托台902的后端相对于管杆承托台902的前端被放下;上升段呈圆心与第三铰接轴909的中心轴线共线的圆弧形;上下管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四铰接轴910沿下滑槽906滑动的升降驱动机构。
升降翻转台9安装位置为当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分别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升降翻转台9位于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两者之间。
起管杆作业时,初始时,第四铰接轴910位于水平段的后端,管杆承托台902位于行程最低点位置,当承接有管杆的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分别移动至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管杆刚好被承托在管杆承托台902上,然后升降驱动机构启动开始驱动第四铰接轴910由水平段的后端向水平段的前端移动,管杆承托台902由行程最低点开始竖向抬升,进而向上抬升管杆,当第四铰接轴910移动至水平段的前端时,此时管杆已向上退出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然后升降驱动机构继续驱动第四铰接轴910沿上升段由下向上滑动,管杆承托台902绕第三铰接轴909向上翻转使管杆从管杆承托台902上滚落。
下管杆作业时,初始时,第四铰接轴910位于水平段后端,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管杆承托台902竖向抬升至最高点后,将管杆放置在管杆承托台902上,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管杆承托台902竖向下降,将管杆向下放置在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上。
如附图1-15、19-22所示,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911和驱动传动轴91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的驱动部件,第一剪叉臂903和第三铰接轴909固定连接,传动轴911和第三铰接轴909固定连接且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升降翻转台9为至少两台,所述的至少两台升降翻转台9左右间隔设置;相邻两台升降翻转台9的第三铰接轴909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根传动轴911,驱动部件包括线性推杆和连接杆,线性推杆铰接在一固定位置处的,连接杆的一端和线性推杆的活塞杆铰接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和其中一根传动轴911固定连接。由此一组线性推杆就可驱动多台升降翻转台9同步动作,根据需求,线性推杆为电动推杆或气缸。
管杆承托台902的后部顶面为凹陷的用于承托管杆的圆弧面,管杆承托台902的前部顶面为由后至前由下至上倾斜的斜面,圆弧面的前端和斜面的后端平滑过渡连接。起管杆时,管杆承托台902在进行竖向升降时,管杆后侧被圆弧面阻挡,管杆前侧被斜面阻挡,由此管杆不会在管杆承托台902上滚动,而当第四铰接轴910沿上升段向上滑动时,管杆承托台902绕第三铰接轴909的中心轴线向上翻转使斜面从由后至前由下至上倾斜转变为由后至前由上至下倾斜,从而解除对管杆的阻挡作用,管杆可从管杆承托台902上滚落。
如附图1-15、19-22所示,上述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还包括升降调节架、升降平台21和管排架22,升降调节架包括至少两根左右间隔设置的管杆承托杆19,管杆承托杆19的后端位于管杆承托台902的前端后侧,管杆承托杆19的后端的顶部设有管杆止挡块,每根管杆承托杆19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用于驱动管杆承托杆19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20。升降调节架、升降平台21和管排架22由后至前依次设置在上下管机构的前侧,起管杆作业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20使得管杆承托杆19呈前低后高状,升降平台21处于低点位置,管杆由管杆承托台902依次滚落至管杆承托杆19、升降平台21上,并最终放置在管排架22上;下管杆作业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20使得管杆承托杆19呈前高后低状,将管杆从管排架22上取下放置在升降平台21上,升降平台21向上抬升管杆后将管杆滚动至管杆承托杆19,管杆被管杆止挡块阻挡由此依次前后排列在管杆承托杆19上,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管杆承托台902竖向抬升,斜面与最后侧一根管杆接触,最后侧一根管杆在被向上抬升的同时沿斜面滚动至圆弧面底部,从而脱离管杆承托杆19,而紧邻最后侧一根管杆的管杆因被管杆承托台902前端面阻挡,仍位于管杆承托杆19上,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管杆承托台902下降,将最后侧一根管杆向下放置在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上。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猫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和第二小车驱动机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设置且第二轨道的坡度大于第一轨道的坡度,第二轨道位于第一轨道的下侧,第一轨道上通过第一小车驱动机构滑动安装有能在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移管小车,第一移管小车上设有位于第一轨道前侧的用于承接管杆一端的第一管杆承接座,第二轨道上通过第二小车驱动机构滑动安装有能在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移管小车,第二移管小车上设有位于第二轨道前侧的用于承接管杆杆身的第二管杆承接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猫道,其特征在于第一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油管一端的第一油管承接座或/和用于承接抽油杆一端的第一抽油杆承接座,第二管杆承接座为用于承接油管管身的第二油管承接座或/和用于承接抽油杆杆身的第二抽油杆承接座;第一油管承接座和第一抽油杆承接座可切换安装在第一移管小车上,第二油管承接座和第二抽油杆承接座可切换安装在第二移管小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猫道,其特征在于第一油管承接座具有用于夹紧油管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油管的张开状态,第一轨道上设有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一最高点位置之间的第一次低点位置和第一次高点位置,当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最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时,第一油管承接座均处于张开状态,当第一移管小车位于第一次高点位置和第一次低点位置之间时,第一油管承接座均处于夹紧状态;第二油管承接座具有用于夹紧油管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油管的张开状态,第二移管小车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第二油管承接座能在夹紧状态和张开状态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猫道,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上设有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一最高点位置之间的第二次高点位置和第二次低点位置,第一抽油杆承接座能于第一移管小车在第二次高点位置和第一最低点位置之间移动时拉动抽油杆一起移动;第二抽油杆承接座具有用于夹紧抽油杆的夹紧状态和用于放入或退出抽油杆的张开状态,第二移管小车位于第二最高点位置、第二最低点位置时,第二抽油杆承接座能在夹紧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动力猫道,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猫道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小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磁粉离合器、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一链条,第一轨道上设有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上缠绕有第一链条,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磁粉离合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磁粉离合器的输出端和第一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一移管小车和第一链条连接;第二小车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二链条,第二轨道上设有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上缠绕有第二链条,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二移管小车和第二链条连接;控制器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动力猫道,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和支撑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前后两侧,支撑板的后侧与前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移管小车包括第一车架,对应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位置的第一车架上设有上下三组第一行走轮组,其中两组第一行走轮组和后侧板滚动接触,剩余一组第一行走轮组和前侧板滚动接触,每组第一行走轮组均包括左右两个第一行走轮,第一车架上设有两个与支撑板的顶面滚动接触的第二行走轮,两个第二行走轮前后交错设置,第一车架的前端伸出至支撑板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动力猫道,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猫道还包括底座和举升液压油缸,第一轨道下端和底座铰接,第二轨道下端和底座滑动连接,第二轨道上端和第一轨道铰接,举升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底座铰接,举升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和第一轨道铰接。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猫道的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猫道和上下管机构,上下管机构用于在当第一移管小车和第二移管小车分别位于第一最低点位置和第二最低点位置时,将管杆放入或退出第一管杆承接座和第二管杆承接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管机构包括升降翻转台,升降翻转台包括基座、管杆承托台和剪叉支架,剪叉支架包括中部铰接的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管杆承托台上设有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上滑槽,第一剪叉臂、第二剪叉臂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和管杆承托台铰接,且第一铰接轴可滑动地设置于上滑槽中,基座上设有下滑槽,第一剪叉臂、第二剪叉臂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三铰接轴、第四铰接轴和基座铰接,且第四铰接轴可滑动地设置于下滑槽中,下滑槽包括水平段和上升段,第四铰接轴沿水平段前后滑动时管杆承托台进行竖直升降动作,第四铰接轴沿上升段上下滑动时管杆承托台进行翻转动作;还包括用于驱动第四铰接轴沿下滑槽滑动的升降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调节架、升降平台和管排架,升降调节架包括至少两根左右间隔设置的管杆承托杆,管杆承托杆的后端位于管杆承托台的前端后侧,管杆承托杆的后端的顶部设有管杆止挡块,每根管杆承托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用于驱动管杆承托杆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26442.0A CN118187711B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26442.0A CN118187711B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87711A true CN118187711A (zh) | 2024-06-14 |
CN118187711B CN118187711B (zh) | 2024-07-19 |
Family
ID=91403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626442.0A Active CN118187711B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87711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83366A (en) * | 1990-12-04 | 1993-02-02 | Longyear Company | Rod handler apparatus |
CA2508998A1 (en) * | 2005-06-01 | 2006-12-01 | Pragma Engineering Ltd | Pipe-handling apparatus |
CA2807464A1 (en) * | 2009-08-04 | 2011-02-10 | T&T Engineering Services, Inc. | Pipe stand |
WO2013173459A1 (en) * | 2012-05-16 | 2013-11-21 | Vtk Llc | Tubular pipe handling apparatus having a chassis. an inclined plane. a tray with an extension and side racks. related rack lifting means and support and lifting legs |
CN104265207A (zh) * | 2014-09-12 | 2015-01-07 |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油缸起升式陆地动力猫道 |
CN205858216U (zh) * | 2016-05-16 | 2017-01-04 | 李传宝 | 一种液压举升式动力猫道机 |
CN107013173A (zh) * | 2017-06-14 | 2017-08-04 | 青岛泰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由调节角度的修井动力猫道 |
CA3013399A1 (en) * | 2018-08-03 | 2020-02-03 | Brandon Bullock | Catwalk fluid and ground protection recovery system |
CN212563132U (zh) * | 2020-08-28 | 2021-02-19 | 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有滑车的猫道 |
CN112878932A (zh) * | 2019-12-01 | 2021-06-01 | 张洪新 | 一种油井作业起下管柱自动滑车装置 |
CN213869775U (zh) * | 2020-11-17 | 2021-08-03 | 西安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钻/修井作业抽油管杆存储清洗维护系统 |
CN215332723U (zh) * | 2021-07-25 | 2021-12-28 | 西安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修井作业管杆智能伸缩输送装置 |
CN115807631A (zh) * | 2021-09-13 | 2023-03-17 | 中油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修井作业动力猫道 |
CN116411831A (zh) * | 2022-06-01 | 2023-07-11 | 长江大学 | 一种可快速搬家的油管排管供管装置 |
-
2024
- 2024-05-20 CN CN202410626442.0A patent/CN1181877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83366A (en) * | 1990-12-04 | 1993-02-02 | Longyear Company | Rod handler apparatus |
CA2508998A1 (en) * | 2005-06-01 | 2006-12-01 | Pragma Engineering Ltd | Pipe-handling apparatus |
CA2807464A1 (en) * | 2009-08-04 | 2011-02-10 | T&T Engineering Services, Inc. | Pipe stand |
WO2013173459A1 (en) * | 2012-05-16 | 2013-11-21 | Vtk Llc | Tubular pipe handling apparatus having a chassis. an inclined plane. a tray with an extension and side racks. related rack lifting means and support and lifting legs |
CN104265207A (zh) * | 2014-09-12 | 2015-01-07 |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油缸起升式陆地动力猫道 |
CN205858216U (zh) * | 2016-05-16 | 2017-01-04 | 李传宝 | 一种液压举升式动力猫道机 |
CN107013173A (zh) * | 2017-06-14 | 2017-08-04 | 青岛泰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由调节角度的修井动力猫道 |
CA3013399A1 (en) * | 2018-08-03 | 2020-02-03 | Brandon Bullock | Catwalk fluid and ground protection recovery system |
CN112878932A (zh) * | 2019-12-01 | 2021-06-01 | 张洪新 | 一种油井作业起下管柱自动滑车装置 |
CN212563132U (zh) * | 2020-08-28 | 2021-02-19 | 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有滑车的猫道 |
CN213869775U (zh) * | 2020-11-17 | 2021-08-03 | 西安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钻/修井作业抽油管杆存储清洗维护系统 |
CN215332723U (zh) * | 2021-07-25 | 2021-12-28 | 西安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修井作业管杆智能伸缩输送装置 |
CN115807631A (zh) * | 2021-09-13 | 2023-03-17 | 中油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修井作业动力猫道 |
CN116411831A (zh) * | 2022-06-01 | 2023-07-11 | 长江大学 | 一种可快速搬家的油管排管供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87711B (zh) | 2024-07-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30988B2 (en) |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vehicles onto conveyor | |
CN111088954B (zh) | 一种送甩三根钻采管柱的动力猫道机 | |
US11649127B2 (en) |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paper rolls | |
CN104609196B (zh) | 一种自动上下靠模设备 | |
CN110409334A (zh) | 一种安全锥自动收放车 | |
CN118187711B (zh) | 动力猫道及修井用管杆输送装置 | |
CN210395160U (zh) | 一种安全锥自动收放车 | |
CN116215977B (zh) | 一种钢管齐平装置 | |
JP2008184268A (ja) | 昇降移載装置 | |
CN207876652U (zh) | 一种推板上料机 | |
CN118187710B (zh) | 管杆取送装置 | |
CN211770049U (zh) | 板材棒材输送平台 | |
CN214247246U (zh) | 一种具有勾料功能的猫道支腿以及采用其的动力猫道 | |
CN111038938B (zh) | 一种单根管杆转移装置及方法 | |
CN112302549B (zh) | 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支腿托架系统以及采用其的动力猫道 | |
CN217538626U (zh) | 新型管杆输送机 | |
CN114890178A (zh) | 件货货物整车自动一体式卸车方法、系统以及作业方法 | |
JP5109181B2 (ja) | 管体搬送装置 | |
CN220617441U (zh) | 一种连续上料的后推送装置 | |
CN219195510U (zh) | 一种钢轨防翻防溜装置 | |
CN115321103B (zh) | 一种原矸充填综采工作面吊挂运输机 | |
JPH07101507A (ja) | 移載装置 | |
CN118187708B (zh) | 动力猫道 | |
CN220880960U (zh) | 一种管材自动下料机 | |
CN216862743U (zh) | 一种翻转传送装置、直线拖运装置和管桩笼筋自动输送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