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68199A -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68199A
CN118168199A CN202410093234.9A CN202410093234A CN118168199A CN 118168199 A CN118168199 A CN 118168199A CN 202410093234 A CN202410093234 A CN 202410093234A CN 118168199 A CN118168199 A CN 118168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hannel
orifice
heat exchange
flow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32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32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68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68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68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2Details of 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集成装置,包括多个板片,多个板片堆叠形成冷凝部和补气增焓部;补气增焓部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冷凝部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第三流道的出口能够与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第三流道的出口能够与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本申请中,通过板片堆叠形成冷凝部和补气增焓部,结构紧凑,可减小换热集成装置的占用空间。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占用空间较少的热管理系统。

Description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冷凝器和补气增焓器均固定于流道板,通过流道板的内部通道实现连通。流道板的设置使得实现冷凝器和补气增焓器之间的连通更加简单,但由于流道板需要设置内部通道且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压性,因此流道板的体积较大,从而使得换热集成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减小占用空间的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换热集成装置,其包括:多个板片,所述多个板片堆叠形成冷凝部和补气增焓部;所述补气增焓部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冷凝部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能够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能够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
本申请中,通过板片堆叠形成冷凝部和补气增焓部,结构紧凑,可减小换热集成装置的占用空间。
第二方面,一种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和上述换热集成装置,所述热管理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增焓入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流道的入口连通。
本申请中,通过板片堆叠形成各部件,各部件的出口和其他部件的入口连通,压缩机的补气增焓入口与第二流道的出口连通,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三流道的入口连通,换热集成装置占用空间较小,从而使得热管理系统的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一实施例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圈Q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圈R处的放大图;
图15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圈U处的放大图;
图17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集成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7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18所示,换热集成装置7包括沿着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堆叠的多个板片,每个板片大致呈片状,每个板片大致呈矩形形状,换热集成装置7可为板式换热器。可选的,在与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有板片的投影的轮廓重合,即,所有板片的外轮廓尺寸相同。所有板片按照预设的规则堆叠好后,可一次性完成焊接,可简化工艺,且外观整齐。换热集成装置7的长度方向与板片的堆叠方向垂直,板片的堆叠方向即为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
本实施例中,换热集成装置7包括冷凝部1和补气增焓部8,冷凝部1和补气增焓部8沿换热集成装置7的长度方向排布,冷凝部1具有第三流道S1和第四流道S2,第三流道S1与第四流道S2相互隔离,第三流道S1的出口与储液腔21的入口连通,第四流道S2与储液腔21相互隔离。第三流道S1和储液腔21均用于流通制冷剂,第四流道S2用于流通冷却液,在冷凝部1中,制冷剂可以与冷却液换热,制冷剂加热冷却液。
第三流道S1包括第十二孔道11和多个第五板间通道(图中未标示),第四流道S2包括第十三孔道12、第十四孔道13和多个第六板间通道(图中未标示),第十二孔道11和储液腔21分别与第五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第十三孔道12和第十四孔道13分别与第六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第五板间通道和第六板间通道相互隔离。
补气增焓部8具有第一流道S7和第二流道S8,储液腔21的出口与第一流道S7的入口连通,储液腔21的出口与第二流道S8的入口连通。第一流道S7和第二流道S8均用于流通制冷剂,在补气增焓部8中,第一流道S7中的制冷剂与第二流道S8中的制冷剂换热。
第一流道S7包括第一孔道81、第二孔道82和多个第一板间通道(图中未标示),第二流道S8包括第三孔道83、第四孔道84和多个第二板间通道(图中未标示),第一孔道81和第二孔道82分别与第一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第三孔道83和第四孔道84分别与第二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第一板间通道和第二板间通道相互隔离。
换热集成装置7的多张板片包括多个第一板A和多个第二板B,沿板片的堆叠方向,第一板A与第二板B交替堆叠。第一板A的第一孔口H10和第二板B的第一孔口H10层叠形成第一孔道81,第一板A的第二孔口H11和第二板B的第二孔口H11层叠形成第二孔道82,第一板A的第三孔口H12和第二板B的第三孔口H12层叠形成第三孔道83,第一板A的第四孔口H13和第二板B的第四孔口H13层叠形成第四孔道84。
换热集成装置7还包括中间换热部4,参照图1至图4,中间换热部4具有第五流道S5和第六流道S6,第五流道S5与第六流道S6在中间换热部4中相互隔离,第一流道S7的出口与第五流道S5的入口连通,第五流道S5的出口与第七流道S3的入口连通,第七流道S3的出口与第六流道S6连通,第六流道S6的出口与换热集成装置7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五流道S5和第六流道S6均用于流通制冷剂,第五流道S5的制冷剂与第六流道S6的制冷剂为同一回路中流动在不同区间段的制冷剂,在中间换热部4中,第五流道S5的制冷剂可以与第六流道S6的制冷剂换热。
第五流道S5包括第六孔道41、第七孔道42和多个第三板间通道(图中未标示),第六流道S6包括第八孔道43、第九孔道44和多个第四板间通道(图中未标示),第三板间通道与第四板间通道在中间换热部4中相互隔离。
补气增焓部8还具有第五孔道85,第一板A和第二板B均包括第五孔口H14,第一板A的第五孔口H14和第二板B的第五孔口H14层叠形成第五孔道85,第四开口54连通第五孔道85和分流部5的内腔。第五孔道85与中间换热部4的第五流道S5连通。顶板E还具有第六孔口E4,第六孔口E4与第五孔道85连通。
换热集成装置7的多张板片还包括多个第三板C、多个第四板D、一个顶板E、一个中间板F和一个底板G。沿板片的堆叠方向,第三板C与第四板D交替堆叠,第一板A、第二板B和顶板E位于中间板F的一侧,第三板C、第四板D和底板G位于中间板F的另一侧,第一板A、第二板B和中间板F位于顶板E的同侧,第三板C、第四板D和中间板F位于底板G的同侧。顶板E、中间板F、多个第一板A和多个第二板B堆叠形成冷凝部1、储液部2、补气增焓部8及蒸发部3,底板G、中间板F、多个第三板C和多个第四板D堆叠形成中间换热部4。
可选的,沿板片的堆叠方向,顶板E、中间板F、底板G、第一板A、第二板B、第三板C与第四板D的投影的轮廓重合。
第三板C和第四板D均包括第七孔口K1、第八孔口K2、第九孔口K3及第十孔口K4,第三板C的第七孔口K1和第四板D的第七孔口K1层叠形成第六孔道41,第三板C的第八孔口K2和第四板D的第八孔口K2层叠形成第七孔道42,第三板C的第九孔口K3和第四板D的第九孔口K3层叠形成第八孔道43,第三板C的第十孔口K4和第四板D的第十孔口K4层叠形成第九孔道44。第六孔道41、第七孔道42、第八孔道43、第九孔道44沿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第六孔道41和第八孔道43的一侧开口被底板G封堵,另一侧开口被顶板E封堵。第七孔道42一侧开口被中间板F封堵,另一侧的开口设于底板G。第九孔道44的一侧开口被底板G封堵,另一侧的开口设于顶板E。储液部2和蒸发部3位于中间板F的一侧,中间换热部4位于中间板F的另一侧,如此设置,可以缩短第五流道S5与第一流道S7之间的连通路径,以及第六流道S6和第七流道S3之间的连通路径,有利于小型化。
换热集成装置7还包括储液部2和蒸发部3,储液部2具有储液腔21,储液腔21用于储存制冷剂。冷凝部1、储液部2、补气增焓部8及蒸发部3沿换热集成装置7的长度方向排布,冷凝部1、储液部2、补气增焓部8及蒸发部3位于中间换热部4的厚度方向的同侧。
蒸发部3具有第七流道S3和第八流道S4,第七流道S3与第八流道S4相互隔离。第七流道S3用于流通制冷剂,第八流道S4用于流通冷却液,在蒸发部3中,制冷剂可以与冷却液换热,制冷剂从冷却液中吸热。
第七流道S3包括第十五孔道31、第十六孔道32和多个第五板间通道(图中未标示),第八流道S4包括第十孔道33、第十一孔道34和多个第六板间通道(图中未标示),第十五孔道31和第十六孔道32分别与第五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第十孔道33和第十一孔道34分别与第六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第五板间通道和第六板间通道相互隔离。
参照图5至图10,第一板A和第二板B均具有第十二孔口H1、第十三孔口H2、第十四孔口H3、第十五孔口H4、第十六孔口H5、第十七孔口H6、第十八孔口H7、镂空孔H8、第一孔口H10、第二孔口H11、第三孔口H12及第四孔口H13,第一板A的第十二孔口H1和第二板B的第十二孔口H1层叠形成第十二孔道11,第一板A的第十三孔口H2和第二板B的第十三孔口H2层叠形成第十三孔道12,第一板A的第十四孔口H3和第二板B的第十四孔口H3层叠形成第十四孔道13,第一板A的第十五孔口H4和第二板B的第十五孔口H4层叠形成第十五孔道31,第一板A的第十六孔口H5和第二板B的第十六孔口H5层叠形成第十六孔道32,第一板A的第十七孔口H6和第二板B的第十七孔口H6层叠形成第十孔道33,第一板A的第十八孔口H7和第二板B的第十八孔口H7层叠形成第十一孔道34,镂空孔H8沿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贯穿板片,第一板A的镂空孔H8和第二板B的镂空孔H8层叠形成储液腔21,第十二孔道11、第十三孔道12、第十四孔道13、第十五孔道31、第十六孔道32、第十孔道33、第十一孔道34、第一孔道81、第二孔道82、第三孔道83及第四孔道84均沿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延伸。
储液部2和补气增焓部8相邻设置,储液部2的入口23、第一流道S7的入口和第二流道S8的入口位于多个板片的同一侧。储液腔21位于顶板E与中间板F之间,根据换热集成装置7的设计的不同,储液部2的出口可设于中间板F与镂空孔H8对应的区域,或,设于顶板E与镂空孔H8对应的区域。具体地,顶板E与镂空孔H8对应的区域为实体板片,中间板F与镂空孔H8对应的区域为实体板片,除储液部2的出口外,顶板E封堵储液腔21的一侧,中间板F封堵储液腔21的另一侧。
每个第一板A的正面与相邻的第二板B的反面相对设置,同一第一板A的反面与另一个相邻的第二板B的正面相对设置。第五板间通道、第五板间通道和第一板间通道位于第二板B的正面与相邻的第一板A的反面之间,第六板间通道、第六板间通道和第二板间通道位于第二板B的反面与另一个相邻的第一板A的正面之间。
根据换热集成装置7的设计的不同,若与顶板E相邻的板片为第一板A,顶板E的反面与该第一板A的正面之间形成第六板间通道、第六板间通道和第二板间通道;若与顶板E相邻的板片为第二板B,顶板E的反面与该第二板B的正面之间形成第五板间通道、第五板间通道和第一板间通道。同样的道理,根据换热集成装置7的设计的不同,与中间板F相邻的板片可以为第一板A,也可以为第二板B。
本实施例中,第十二孔道11、第十三孔道12、第十四孔道13、第十孔道33、第十一孔道34、第一孔道81、第三孔道83和第四孔道84的一侧开口被中间板F封堵,另一侧的开口设于顶板E,用于与外部空间连通。第十五孔道31、第十六孔道32和第二孔道82一侧开口被顶板E封堵,另一侧的开口设于中间板F。储液部2的出口设于顶板E,例如,顶板E具有第二十孔口E1,储液部2的出口为第二十孔口E1,第二十孔口E1设于顶板E,第二十孔口E1与第一开口51连通。顶板E还具有第十一孔口E2和第十九孔口E3。第十一孔口E2与第一孔道81连通,第十九孔口E3与第三孔道83连通。第十五孔道31的对外接口、第十六孔道32的对外接口及第二孔道82的对外接口均设于中间板F,即,设于换热集成装置7的同侧,可以缩短第七流道S3与第一流道S7之间的连通路径,有利于小型化。
顶板E、中间板F、第一板A和第二板B均包括第一板部P1、第三板部P3和第四板部P4,顶板E和中间板F均包括第二板部P2。第一板A的第一板部P1、第二板B的第一板部P1、顶板E的第一板部P1和中间板F的第一板部P1堆叠形成冷凝部1。第一板A的镂空孔H8、第二板B的镂空孔H8、顶板E的第二板部P2和中间板F的第二板部P2堆叠形成储液部2。第一板A的第三板部P3、第二板B的第三板部P3、顶板E的第三板部P3和中间板F的第三板部P3堆叠形成蒸发部3。第一板A的第四板部P4、第二板B的第四板部P4、顶板E的第四板部P4和中间板F的第四板部P4堆叠形成补气增焓部8。
第一板A、第二板B、顶板E和中间板F均包括第一凸筋T1,第一凸筋T1位于冷凝部1和储液部2之间。第一板A、第二板B、顶板E和中间板F均包括第二凸筋T2,第二凸筋T2位于储液部2和补气增焓部8之间。第一板A、第二板B、顶板E和中间板F均包括第三凸筋T3,第三凸筋T3位于蒸发部3和补气增焓部8之间。在顶板E和中间板F,第一板部P1和第二板部P2之间通过第一凸筋T1连接,第二板部P2和第四板部P4之间通过第二凸筋T2连接,第四板部P4和第三板部P3之间通过第三凸筋T3连接。在第一板A和第二板B,镂空孔H8位于第一凸筋T1与第二凸筋T2之间,第一凸筋T1远离第二凸筋T2的一侧与第一板部P1连接,第二凸筋T2远离第一凸筋T1的一侧与第四板部P4连接,第四板部P4和第三板部P3之间通过第三凸筋T3连接。
在第一板A和第二板B,第十二孔口H1、第十三孔口H2和第十四孔口H3设于第一板部P1,第十五孔口H4、第十六孔口H5、第十七孔口H6及第十八孔口H7设于第三板部P3。第一孔口H10、第二孔口H11、第三孔口H12及第四孔口H13设于第四板部P4。第二板B的第一板部P1的正面与第一板A的第一板部P1的反面之间形成第五板间通道,同一第二板B的第一板部P1的反面与另一个第一板A的第一板部P1的正面之间形成第六板间通道。第二板B的第三板部P3的正面与第一板A的第三板部P3的反面之间形成第五板间通道,同一第二板B的第三板部P3的反面与另一个第一板A的第三板部P3的正面之间形成第六板间通道。第二板B的第四板部P4的正面与第一板A的第四板部P4的反面之间形成第一板间通道,同一第二板B的第四板部P4的反面与另一个第一板A的第四板部P4的正面之间形成第二板间通道。
每个第三板C的正面与相邻的第四板D的反面相对设置,同一第三板C的反面与另一个相邻的第四板D的正面相对设置,第三板间通道位于第四板D的正面与相邻的第三板C的反面之间,第四板间通道位于第四板D的反面与另一个相邻的第三板C的正面之间。根据换热集成装置7的设计的不同,与中间板F相邻的板片可以为第三板C,也可以为第四板D;与底板G相邻的板片可以为第三板C,也可以为第四板D。
本实施例中,通过中间板F实现第五流道S5与第一流道S7的连通,以及第六流道S6和第七流道S3的连通。具体地,中间板F具有第一通孔F1、第二通孔F2、第三通孔F3和第四通孔F4,第一通孔F1、第二通孔F2、第三通孔F3和第四通孔F4分别沿中间板F的厚度方向贯穿中间板F。第三板C的第七孔口K1、第四板D的第七孔口K1及第一通孔F1在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一通孔F1连通第六孔道41和第二孔道82。第一板A的第五孔口H14、第二板B的第五孔口H14及第二通孔F2在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二通孔F2连通第五孔道85和中间换热部4的第五流道S5。第三板C的第九孔口K3、第四板D的第九孔口K3、第一板A的第十六孔口H5、第二板B的第十六孔口H5及第三通孔F3在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三通孔F3连通第八孔道43和第十六孔道32。第三板C的第十孔口K4、第四板D的第十孔口K4、第一板A的第一连通孔口H9、第二板B的第一连通孔口H9及第四通孔F4在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第四通孔F4连通第九孔道44和第二连通孔道22。中间板F既用于构成冷凝部1、储液部2、补气增焓部8和蒸发部3,也用于构成中间换热部4,还可实现两个空间的连通,尽可能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结构,换热集成装置7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型化。
底板G、第三板C和第四板D均包括第五板部P5,第三板C的第五板部P5、第四板D的第五板部P5、底板G的第五板部P5和中间板F堆叠形成中间换热部4。
在第三板C和第四板D,第七孔口K1、第八孔口K2、第九孔口K3和第十孔口K4均设于第五板部P5,第四板D的第五板部P5的正面与第三板C的第五板部P5的反面之间形成第三板间通道,同一第四板D的第五板部P5的反面与另一个第三板C的第五板部P5的正面之间形成第四板间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0,换热集成装置7包括分流部5,分流部5具有分流功能,分流部5用于实现制冷剂的分流。分流部5与顶板E密封连接,分流部5位于顶板E远离其他板片的一侧。分流部5可以为分流阀。
分流部5具有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分别与分流部5的内腔连通,第一开口51为分流部5的入口,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为分流部5的出口。储液腔21的出口与第一开口51连通,第一流道S7的入口与第二开口52连通,第二流道S8的入口与第三开口53连通。具体地,第一开口51连通储液腔21和分流部5的内腔,第二开口52连通第一孔道81和分流部5的内腔,第三开口53连通第三孔道83和分流部5的内腔。第一开口51和第二开口52位于分流部5的同一侧,第三开口53位于分流部5的与第一开口51所在一侧相邻的一侧,分流部5与顶板E密封连接。
分流部5还具有第四开口54,第四开口54与分流部5的内腔连通,分流部5控制第四开口54的通断,第五流道S5的入口与第四开口54连通。第四开口54位于分流部5的与第一开口51的同一侧。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分流部5实现储液部2和补气增焓部8的连通,缩短连通路径,有利于小型化。
换热集成装置还包括第一节流部14,第一节流部14具有第五开口141和第六开口142,第五开口141和第六开口142分别与第一节流部14的内腔连通,第一节流部14具有节流能力。第三开口53与第五开口141连通,第二流道S8的入口与第六开口142连通。中间换热部4具有第一连通孔道45,第一连通孔道45沿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连通孔道45贯穿中间换热部4的厚度方向的两侧,第一连通孔道45在中间板F和底板G均形成有开口。第一连通孔道45、第五流道S5及第六流道S6在中间换热部4中相互隔离,第一连通孔道45连通第六开口142和第七流道S3的入口。第一节流部14与顶板E密封连接,第一节流部14与分流部5密封连接。第一节流部14可以为节流阀或膨胀阀,例如电子膨胀阀。
换热集成装置7还包括第二节流部15,第二节流部具有第七开口151和第八开口152,第七开口151和第八开口152分别与第二节流部15的内腔连通,第二节流部15具有节流能力;第五流道S5的出口与第七开口151连通,第七流道S3的入口与第八开口152连通。第二节流部15与底板G密封连接,第二节流部15可以为节流阀或膨胀阀,例如电子膨胀阀。
第三板C和第四板D均包括第二连通孔口K5,第三板C的第二连通孔口K5和第四板D的第二连通孔口K5层叠形成第一连通孔道45。中间板F具有第五通孔F5,第五通孔F5沿中间板F的厚度方向贯穿中间板F。底板G具有第七通孔G1和第八通孔G2,第七通孔G1和第八通孔G2分别沿底板G的厚度方向贯穿底板G。
第三板C的第八孔口K2、第四板D的第八孔口K2、第七通孔G1及第七开口151在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七通孔G1连通第七孔道42和第七开口151。第三板C的第二连通孔口K5、第四板D的第二连通孔口K5、第一板A的第十五孔口H4、第二板B的第十五孔口H4、第五通孔F5、第八通孔G2及第八开口152在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五通孔F5连通第一连通孔道45和第十五孔道31,第五通孔F5连通第一连通孔道45和第八开口152。为了便于换热集成装置7的安装,以及便于换热集成装置7和其他部件的连接,换热集成装置7靠近底板G的一侧无孔道的开口,换热集成装置7的所有对外的接口均设置于顶板E。与换热集成装置7相连接的外接管路均位于靠近顶板E的一侧,底板G一侧便于实现换热集成装置7的安装。
为了将第六流道S6的出口延续至顶板E,储液部2具有第二连通孔道22,第二连通孔道22沿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二连通孔道22贯穿储液部2的厚度方向的两侧,第二连通孔道22在中间板F和顶板E均形成有开口。第二连通孔道22与储液腔21在储液部2中相互隔离,第二连通孔道22与第九孔道44连通。
第一板A和第二板B均包括第一连通孔口H9,第一板A的第一连通孔口H9和第二板B的第一连通孔口H9层叠形成第二连通孔道22。中间板F具有第四通孔F4,第四通孔F4沿中间板F的厚度方向贯穿中间板F。第三板C的第十孔口K4、第四板D的第十孔口K4、第一板A的第一连通孔口H9、第二板B的第一连通孔口H9及第四通孔F4在换热集成装置7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第四通孔F4连通第二连通孔道22和第九孔道44。
本申请的换热集成装置7包括七种板片,先按照设计要求,冲压出七种板片,然后按照预设的规则将板片堆叠好,通过一次焊接工艺,即可制备出换热集成装置7,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部P1、第三板部P3和第五板部P5除设置孔口的部分外均为平板。可选的,在冲压步骤中,可以在板片上形成凸点、人字波等结构,或者,冲压形成U形流的凸筋,以便于加强换热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2,热管理系统主要用于通常对冷量和热量进行管理,以便满足整车范围内的冷量和热量的需求,如舱内空间的制冷/制热需求、电机的冷却需求、电池的加热/冷却需求等。其中,一部分冷量/热量是通过如运行制冷剂循环回路、启动加热器、冷却液自身携带冷量等方式供给的,一部分热量是通过如回收其他部分的冷量/热量的方式获得的。其中,将热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部件进行集成,便可成换热集成装置7。
热管理系统的各个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制冷剂系统和冷却液系统,制冷剂系统和冷却液系统相互隔离不连通。制冷剂系统中流通制冷剂,冷却液系统流通冷却液,制冷剂可以是R134A或二氧化碳或其它换热介质,冷却液可以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或其他冷却介质。
本申请中,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6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换热集成装置7,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换热集成装置7的结构进行调整,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以换热集成装置7包括分流部5、第一节流部14和第二节流部15为例进行说明。
冷凝部1和蒸发部3分别用于实现制冷剂和冷却液的换热,中间换热部4用于实现同一回路中的两处制冷剂的换热。补气增焓部8用于实现同一回路中的两处制冷剂的换热。第一流道S7、第二流道S8、第三流道S1、第七流道S3、第五流道S5和第六流道S6连接于制冷剂系统,第四流道S2和第八流道S4连接于冷却液系统。压缩机6的出口与换热集成装置7的第十二孔道11连通,压缩机6的入口与换热集成装置7的第二连通孔道22连通,压缩机6的补气增焓入口与换热集成装置7的第四孔道84连通。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为全回路系统,根据是否开启补气增焓功能开启,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分为两种情况。
如图1所示,当换热集成装置7的补气增焓功能开启时,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如下:从压缩机6的出口流出,经冷凝部1的第三流道S1、储液部2的储液腔21、分流部5的第一开口51、分流部5的内腔,此后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分为两路,一路从分流部5的第二开口52流出,经补气增焓部8的第一流道S7、中间换热部4的第五流道S5、第二节流部15的第七开口151、第二节流部15的内腔、第二节流部15的第八开口152、蒸发部3的第七流道S3、中间换热部4的第六流道S6,进入压缩机6的入口;另一路从分流部5的第三开口53流出,经第一节流部14的第五开口141、第一节流部14的内腔、第一节流部14的第六开口142、补气增焓部8的第二流道S8,进入压缩机6的补气增焓入口。
如图2所示,当换热集成装置7的补气增焓功能关闭时,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如下:从压缩机6的出口流出,经冷凝部1的第三流道S1、储液部2的储液腔21、分流部5的第一开口51、分流部5的内腔、分流部5的第四开口54、中间换热部4的第五流道S5、第二节流部15的第七开口151、第二节流部15的内腔、第二节流部15的第八开口152、蒸发部3的第七流道S3、中间换热部4的第六流道S6,进入压缩机6的入口。
参照图1至图18,热管理系统处于运行状态,且换热集成装置7的补气增焓功能开启时,换热集成装置7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如下:制冷剂从第十二孔道11流入换热集成装置7,顺着多个第五板间通道流向储液腔21;流经储液腔21后,从第二十孔口E1、分流部5的第一开口51进入分流部5的内腔,此后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分为两路,一路从分流部5的第二开口52流出,从第十一孔口E2进入第一孔道81,顺着多个第一板间通道流向第二孔道82,从第一通孔F1进入第六孔道41,顺着多个第三板间通道流向第七孔道42;然后依次流经第七通孔G1和第七开口151后进入第二节流部15的内腔,通过第二节流部15实现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第八开口152、第八通孔G2、第一连通孔道45、第五通孔F5后进入第十五孔道31,顺着多个第五板间通道流向第十六孔道32;然后从第三通孔F3进入第八孔道43,顺着多个第四板间通道流向第九孔道44;然后从第四通孔F4进入第二连通孔道22,最后流出换热集成装置7;另一路从分流部5的第三开口53流出,经第一节流部14的第五开口141流入第一节流部14的内腔,通过第一节流部14实现节流,然后从第一节流部14的第六开口142、第十九孔口E3进入第三孔道83,顺着多个第二板间通道流入第四孔道84,最后流出换热集成装置7。
参照图2至图18,热管理系统处于运行状态,且换热集成装置7的补气增焓功能关闭时,换热集成装置7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如下:制冷剂从第十二孔道11流入换热集成装置7,顺着多个第五板间通道流向储液腔21;流经储液腔21后,从第二十孔口E1、分流部5的第一开口51进入分流部5的内腔,从分流部5的第四开口54流出,从第六孔口E4进入第五孔道85、第六孔道41,顺着多个第三板间通道流向第七孔道42;然后依次流经第七通孔G1和第七开口151后进入第二节流部15的内腔,通过第二节流部15实现节流;节流后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第八开口152、第八通孔G2、第一连通孔道45、第五通孔F5后进入第十五孔道31,顺着多个第五板间通道流向第十六孔道32;然后从第三通孔F3进入第八孔道43,顺着多个第四板间通道流向第九孔道44;然后从第四通孔F4进入第二连通孔道22,最后流出换热集成装置7。
冷凝部1用作水冷冷凝器,用于加热冷却液。蒸发部3用作水冷蒸发器,用于降低冷却液温度。中间换热部4用作中间换热器,用于实现较高温制冷剂与较低温制冷剂的换热。储液部2用作储液器,可以存储制冷剂。冷却液系统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本申请不予限制。
本申请热管理系统为全回路系统,可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泄漏率更低,更有利于制冷剂系统的集成。使用集成度较高的换热集成装置7,使得热管理系统的占用空间较小。
本申请中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管路连接,两个部件之间可以仅设有管路,也可以两者之间除管路外还设有阀装置或其他部件。同样的,本申请中两个部件之间的“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通过管路实现连通,两个部件之间可以仅设有管路连通,也可以两者之间还设有阀装置或其他部件后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板片,所述多个板片堆叠形成冷凝部和补气增焓部;
所述补气增焓部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冷凝部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能够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能够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片包括多个第一板和多个第二板,沿所述换热集成装置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交替堆叠,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具有第一孔口、第二孔口、第三孔口及第四孔口,所述第一孔口堆叠形成第一孔道,所述第二孔口堆叠形成第二孔道,所述第三孔口堆叠形成第三孔道,所述第四孔口堆叠形成第四孔道,所述第二板的正面与所述第一板的反面之间形成第一板间通道,同一所述第二板的反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板的正面之间形成第二板间通道;
所述第一流道包括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二孔道和所述第一板间通道,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所述第三孔道、所述第四孔道和所述第二板间通道,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四孔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片还包括一个顶板和一个中间板,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四孔道的开口位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孔道的开口位于所述中间板,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四孔道及所述第二孔道另一侧被封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片还堆叠形成中间换热部,所述冷凝部和所述补气增焓部位于所述中间换热部的厚度方向的同侧,所述中间换热部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五流道和第六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五流道的入口连通;
所述补气增焓部还具有第五孔道,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包括第五孔口,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五孔口和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五孔口层叠形成所述第五孔道,所述第五孔道与所述第五流道连通,所述顶板具有第六孔口,所述第六孔口与所述第五孔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片还包括多个第三板、多个第四板和一个底板;沿所述换热集成装置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交替堆叠,所述顶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中间板的一侧,所述底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位于所述中间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顶板的同侧,所述中间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侧;
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均具有第七孔口、第八孔口、第九孔口和第十孔口,所有所述第七孔口堆叠形成第六孔道,所有所述第八孔口堆叠形成第七孔道,所有所述第九孔口堆叠形成第八孔道,所有所述第十孔口堆叠形成第九孔道,所述第四板的正面与所述第三板的反面之间形成第三板间通道,同一所述第四板的反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三板的正面之间形成第四板间通道;
所述第五流道包括所述第六孔道、所述第七孔道和所述第三板间通道,所述第六孔道和所述第七孔道分别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所述第六流道包括所述第八孔道、所述第九孔道和所述第四板间通道,所述第八孔道和所述第九孔道分别与所述第四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所述第六孔道的两侧均被封堵,所述第八孔道的两侧均被封堵,所述第九孔道的开口位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七孔道的开口位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七孔道和所述第九孔道另一侧被封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片还堆叠形成储液部和蒸发部,所述储液部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储液腔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蒸发部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七流道和第八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七流道的入口连通;
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具有第十二孔口、第十三孔口和第十四孔口,所有所述第十二孔口堆叠形成第十二孔道,所有所述第十三孔口堆叠形成第十三孔道,所有所述第十四孔口堆叠形成第十四孔道,所述第二板的正面与所述第一板的反面之间形成第五板间通道,同一所述第二板的反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板的正面之间形成第六板间通道;
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具有第十五孔口、第十六孔口、第十七孔口、第十八孔口及镂空孔,所有所述第十五孔口堆叠形成第十五孔道,所有所述第十六孔口堆叠形成第十六孔道,所有所述第十七孔口堆叠形成第十孔道,所有所述第十八孔口堆叠形成第十一孔道,所述第二板的正面与所述第一板的反面之间形成第五板间通道,同一所述第二板的反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板的正面之间形成第六板间通道,所述第一板的所述镂空孔、所述第二板的所述镂空孔、所述顶板和所述中间板堆叠形成所述储液部;
所述第三流道包括所述第十二孔道和所述第五板间通道,所述第十二孔道与所述第五板间通道连通,所述第四流道包括所述第十三孔道、所述第十四孔道和所述第六板间通道,所述第十三孔道和所述第十四孔道分别与所述第六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所述第七流道包括所述第十五孔道、所述第十六孔道和所述第五板间通道,所述第十五孔道和所述第十六孔道分别与所述第五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所述第八流道包括所述第十孔道、所述第十一孔道和所述第六板间通道,所述第十孔道和所述第十一孔道分别与所述第六板间通道的两侧连通;
所述第十二孔道、所述第十三孔道、所述第十四孔道、所述第十孔道及所述第十一孔道的开口位于所述顶板,所述第十五孔道和所述第十六孔道的开口位于所述中间板,所述第十二孔道、所述第十三孔道、所述第十四孔道、所述第十五孔道、所述第十六孔道、所述第十孔道及所述第十一孔道另一侧被封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部具有第一连通孔道,所述第一连通孔道贯穿所述中间换热部厚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连通孔道、所述第十二孔道及所述第十三孔道在所述中间换热部中相互隔离,所述第一连通孔道连通所述第七流道的入口。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七孔口、所述第四板的所述第七孔口及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换热集成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六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五孔口、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五孔口及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换热集成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五孔道和所述第五流道,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九孔口、所述第四板的所述第九孔口、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十六孔口、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十六孔口及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换热集成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八孔道和所述第十六孔道;
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包括第一连通孔口,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口和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口层叠形成第二连通孔道,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十孔口、所述第四板的所述第十孔口、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口、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口及所述第四通孔在所述换热集成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九孔道和所述第二连通孔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均包括第二连通孔口,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二连通孔口和所述第四板的所述第二连通孔口层叠形成第一连通孔道,所述中间板具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沿所述中间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中间板,所述底板具有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所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分别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底板;
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八孔口、所述第四板的所述第八孔口及所述第七通孔在所述换热集成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第七通孔连通所述第七孔道,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二连通孔口、所述第四板的所述第二连通孔口、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十五孔口、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十五孔口、所述第五通孔及所述第八通孔在所述换热集成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第五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道和所述第十五孔道,所述第八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道。
10.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所述热管理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增焓入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流道的入口连通。
CN202410093234.9A 2024-01-23 2024-01-23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8168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3234.9A CN118168199A (zh) 2024-01-23 2024-01-23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3234.9A CN118168199A (zh) 2024-01-23 2024-01-23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68199A true CN118168199A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47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3234.9A Pending CN118168199A (zh) 2024-01-23 2024-01-23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681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6475A (zh) 换热装置及空调设备
JP2001021287A (ja) 熱交換器
US20240034122A1 (en) Valve set integrated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CN118168199A (zh)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8168369A (zh) 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8168370A (zh) 换热设备及热管理系统
CN118168372A (zh) 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8168200A (zh)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8168383A (zh) 换热设备及热管理系统
CN118328597A (zh) 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8347190A (zh) 换热设备及热管理系统
CN108731307A (zh) 一种叠片式冷凝器
CN118168380A (zh) 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8168381A (zh) 换热集成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8168382A (zh) 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7029316A (zh) 换热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118168176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117006740A (zh) 换热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116804495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116804520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US20240300300A1 (en) Heat exchange system and vehicle
CN221527439U (zh) 中间换热器、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KR100596012B1 (ko) 일체형 열교환기용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일체형열교환기
CN116804522A (zh) 热管理集成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215765874U (zh) 冷凝器、空调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