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24385B - 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工装及脱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工装及脱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024385B CN118024385B CN202410273644.1A CN202410273644A CN118024385B CN 118024385 B CN118024385 B CN 118024385B CN 202410273644 A CN202410273644 A CN 202410273644A CN 118024385 B CN118024385 B CN 1180243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section
- variable cross
- lower movable
- movable m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8—Cores; Mandrels
- B28B7/30—Cores; Mandrels adjustable, collapsible, or expand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8—Cores; Mandrels
- B28B7/285—Core pull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 E01D2/04—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of the box-girder ty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工装及脱模方法,涉及预制公路小箱梁施工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多组相互连接的主体模块,位于两端的两个主体模块外侧面连接有连接模块,连接模块外侧端连接有变截面模块,变截面模块外侧端连接有端部模块;其中变截面模块和连接模块配合串联端部模块和主体模块,通过设计模块化组合的内模,应对前后缩口变形的结构变化,在变形处设置变截面模块进行塑造缩口的连接结构,将前端缩小的端部与后端的主体连接,并且各模块之间能够快速的连接,组装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公路小箱梁施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工装及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制公路小箱梁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中预制公路小箱梁的结构也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变化,目前,工程上大多使用前后缩口加厚,提升强度的预制公路小箱梁结构,在对前后缩口变形的预制公路小箱梁进行预制加工时,使用的传统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多采用零散分块组合模式,安装效率低,且各部分之间一般采用螺栓连接,不具备液压系统,完全由人工与现场吊机配合逐一安装及拆除,脱模时,需要人工进入箱室内拆除模板,且需要其他辅助工具进行脱模,由于小箱梁内部空间狭小,工人进入操作非常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从收模到立模所需时间长,效率低下,并且反复安拆导致整个内模的安全风险高、部件易损坏、模板易变形等,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影响了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通过设计模块化组合的内模,使各模块之间能够快速的连接,解决组装效率不高的问题;
提供一种脱模工装,辅助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辅助脱模;
提供一种脱模方法,通过在内模内部设置液压系统,能够自动收模,无需工人进入拆卸内模,节省时间,解决工人进入操作非常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进行脱模的时候配合设计的脱模工装,通过外界的牵引,内模整体拉出,节省运输时间,解决收模到立模所需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无需反复整体拆装,整个内模使用寿命延长,解决施工成本增加,施工进度受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包括多组相互连接的主体模块,位于两端的两个主体模块外侧面连接有连接模块,连接模块外侧端连接有变截面模块,变截面模块外侧端连接有端部模块;
其中变截面模块和连接模块配合串联端部模块和主体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主体模块包括主体纵梁,主体纵梁两侧分别设置有主体下动模一和主体下动模二,主体下动模一顶部铰接有主体上动模一,主体下动模二顶部铰接有主体上动模二,且主体下动模一和主体上动模一之间活动设置有主体斜向油缸一,主体下动模二和主体上动模二之间活动设置有主体斜向油缸二,且主体纵梁与主体下动模一和主体下动模二之间设置有主体联动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主体联动结构包括开设在主体纵梁上的多个主体滑槽,主体滑槽中滑动设置有主体水平油缸,主体水平油缸的两端分别与主体下动模一和主体下动模二底部连接,且主体下动模一和主体下动模二内侧面底部均设置有主体连接基座二,主体纵梁两侧对称设置有主体连接基座一,主体连接基座一与主体连接基座二通过主体连接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变截面模块包括倾斜设置的变截面纵梁,变截面纵梁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的变截面下动模一和变截面下动模二,变截面下动模一和变截面下动模二的倾斜趋势是由端部模块向主体模块外放式倾斜,变截面下动模一上方铰接有变截面上动模一,变截面下动模二上方铰接有变截面上动模二,变截面上动模二与变截面下动模二之间活动设置有变截面斜向油缸二,且变截面下动模一与变截面上动模一之间活动设置有变截面斜向油缸一,变截面纵梁与变截面下动模一和变截面下动模二之间设置有变形联动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变形联动结构包括开设在变截面纵梁上的变截面滑槽,变截面滑槽中滑动设置有变截面水平油缸,变截面水平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变截面下动模一和变截面下动模二连接,变截面下动模一和变截面下动模二底部内侧设置有变截面连接基座二,变截面纵梁两侧设置有变截面连接基座一,变截面连接基座一与变截面连接基座二之间连接有变截面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端部模块包括端部纵梁,端部水平油缸两端连接有端部下动模一和端部下动模二,端部下动模一顶部铰接有端部上动模一,且端部下动模一和端部上动模一之间活动设置有端部斜向油缸一,端部下动模二的顶部铰接有端部上动模二,端部上动模二与端部下动模二之间活动设置有端部斜向油缸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其特征在于,主体模块、连接模块、变截面模块和端部模块内部均可拆卸设置有快拆丝杆,快拆丝杆包括下端部和上端部,上端部顶端设置有上连接座,下端部的底部设置有下卡接部,下端部和上端部铰接在一起,且一端均设置有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脱模工装,辅助上述的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快速脱模,脱模工装包括支撑组件和托架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竖向千斤顶,竖向千斤顶顶部连接有顶升钢管,顶升钢管顶部设置有顶升滚轮,托架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等间距设置有侧向限位板,且侧向限位板转动设置在支架上,每个侧向限位板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引导辊一,支架顶部且位于引导辊一正下方转动设置有引导辊二,支架中对应设置有多组托架千斤顶,托架千斤顶顶部连接有托架滚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防偏组件,防偏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顶部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上转动设置有移动基座,移动基座两侧对称设置有斜撑,安装架顶部两侧活动连接有调节筒,且两个斜撑另一端与对应的调节筒铰接,两个调节筒内部均设置有伸缩弹簧,调节筒外侧端滑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头部设置有导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脱模工装,用于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的脱模;
该脱模方法为:
启动内模的液压系统,带动内模收缩,将竖向千斤顶移动至对应预制公路小箱梁的泄水孔下方,启动竖向千斤顶,带动顶升钢管上升,顶升钢管带动顶升滚轮顶在纵梁系统的底面,顶升设定距离,之后启动托架组件的托架千斤顶,带动托架滚轮上升,托架滚轮上升至与纵梁系统中端部纵梁底面齐平,外界牵引设备牵引整体的内模移动,端部模块通过顶升滚轮、引导辊一、引导辊二和托架滚轮运动引导,当变截面模块进入托架组件时,随着变截面模块前进对应位置的托架千斤顶依次收缩,带动托架千斤顶回落,回落至与引导辊二齐平,直至主体模块进入托架组件,所有的托架千斤顶均回落至与引导辊二齐平,牵引设备继续牵引内模移动,直至整个内模被拖出,待内模全部脱出后,侧向限位板翻转一百八十度,给内模展开预留空间,待内模在托架组件上展开后进行板面的清理、打磨及涂抹脱模剂;
其中液压系统包括主体斜向油缸一、主体斜向油缸二、主体水平油缸、变截面斜向油缸一、变截面斜向油缸二、变截面水平油缸、端部斜向油缸一、端部斜向油缸二和端部水平油缸;纵梁系统包括主体纵梁、连接部纵梁、变截面纵梁和端部纵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主体模块、连接模块、变截面模块和端部模块的相互组合形成内模,多模块式内模,方便适应各种公路小箱梁结构,并且模块化的结构之间连接方便,节省安装时间,可根据需求变化长度,适应更多的梁型要求,且设置有液压系统,进行内模的脱模动作,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收模、立模的周期从而提高了工效。
2、本发明通过设置快拆丝杆,通过上连接座固定稳定连接,采用下卡接部对应卡接,使得拆卸时间缩短,且方便安装时和拆卸后折叠,减小运输的障碍,提高安装拆卸的效率。
3、本发明进行整体抽拔,内模现场组装成整体后,收模和立模均可由液压系统传动,进行整体展开及收缩,无需工人进入小箱梁内部拆除内模。内模滑入外置托架组件后,自动展开,即可进行模板的清理、打磨及脱模剂涂抹,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收模、立模的周期从而提高了工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端部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端部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变截面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变截面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连接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主体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主体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快拆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内模立模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内模脱模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支撑组件支撑内模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托架组件托住内模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托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防偏组件位置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防偏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18是本发明防偏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19是本发明牵引脱模状态示意图一;
图20是本发明牵引脱模状态示意图二;
图21是本发明牵引脱模状态示意图三;
图22是本发明牵引脱模状态示意图四;
图23是本发明牵引脱模状态示意图五。
图中:1、主体模块;10、主体纵梁;101、引导槽;102、导珠;11、主体下动模一;12、主体上动模一;13、主体上动模二;14、主体下动模二;15、主体斜向油缸一;16、主体斜向油缸二;17、主体丝杆一;18、主体水平油缸;19、主体丝杆二;110、主体连接基座一;111、主体连接杆;112、主体连接基座二;113、主体滑槽;2、连接模块;20、连接部纵梁;21、连接部下动模一;22、连接部上动模一;23、连接部上动模二;24、连接部下动模二;3、变截面模块;30、变截面纵梁;31、变截面下动模一;32、变截面上动模一;33、变截面上动模二;34、变截面下动模二;35、变截面斜向油缸一;36、变截面斜向油缸二;37、变截面丝杆一;38、变截面水平油缸;39、变截面丝杆二;310、变截面连接基座一;311、变截面连接杆;312、变截面连接基座二;313、变截面滑槽;4、端部模块;40、端部纵梁;41、端部下动模一;42、端部上动模一;43、端部上动模二;44、端部下动模二;45、端部斜向油缸一;46、端部斜向油缸二;47、端部丝杆一;48、端部水平油缸;49、端部丝杆二;410、端部滑槽;5、支撑组件;51、限位钢架;52、矩形防偏转钢柱;53、横移小车;54、竖向千斤顶;55、顶升钢管;56、顶升滚轮;561、引导斜边;6、托架组件;61、侧向限位板;62、引导辊一;63、引导辊二;64、托架千斤顶;65、托架滚轮;7、防偏组件;71、固定架;72、安装架;73、操作孔;74、调节螺杆;75、调节筒;76、伸缩弹簧;77、支撑杆;78、导轮;79、斜撑;710、移动基座;711、旋转把手;8、快拆丝杆;81、下端部;82、上端部;83、上连接座;84、下卡接部;85、固定部;800、预制公路小箱梁;801、泄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制公路小箱梁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中预制公路小箱梁的结构也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变化,目前,工程上大多使用前后缩口加厚,提升强度的预制公路小箱梁结构,在对前后缩口变形的预制公路小箱梁进行预制加工时,使用的传统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多采用零散分块组合模式,且各部分之间一般采用螺栓连接,不具备液压系统,完全由人工与现场吊机配合逐一安装及拆除,脱模时,需要人工进入箱室内拆除模板,且需要其他辅助工具进行脱模,由于小箱梁内部空间狭小,工人进入操作非常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从收模到立模所需时间长,效率低下,并且反复安拆导致整个内模的安全风险高、部件易损坏、模板易变形等,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影响了施工进度。
基于此,本发明如图1-图23所示,设计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并配以脱模工装,以及在应用内模和脱模工装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脱模方法,通过设计模块化组合的内模,应对前后缩口变形的结构变化,在变形处设置变截面模块3进行塑造缩口的连接结构,将前端缩小的端部与后端的主体连接,并且各模块之间能够快速的连接,组装效率较高,并在内模内部设置液压系统,能够自动收模,无需工人进入拆卸内模,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进行脱模的时候配合设计的脱模工装,通过外界的牵引,内模整体拉出,节省收模运输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且无需反复整体拆装,整个内模使用寿命延长,节省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实施例1
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应用于各种长度的前后缩口变形的预制公路小箱梁,如30m长度的预制公路小箱梁。
如图1所示,该内模包括多组相互组装连接的主体模块1,各主体模块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根据需要预制公路小箱梁的长度设定主体模块1的组数,位于两端的两个主体模块1外侧面连接有连接模块2,连接模块2外侧端连接有变截面模块3,变截面模块3外侧端连接有端部模块4,其中变截面模块3的形状根据端部模块4和主体模块1之间的截面结构设定。
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的主体模块1包括位于底部的主体纵梁10,主体纵梁10两侧分别设置有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其中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内侧面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布的主体连接基座二112,在主体纵梁10长度方向两侧也对称设置有多组主体连接基座一110,多组主体连接基座一110通过主体连接杆111与对应位置的主体连接基座二112连接,其中主体连接杆111与主体连接基座一110和主体连接基座二112均为转动连接,主体连接杆111设置多组,且主体纵梁10与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之间还设置有多组主体丝杆二19,其中同一侧的主体丝杆二19与主体连接杆111交错设置,在主体纵梁10上开设有多个主体滑槽113,主体滑槽113中滑动设置有主体水平油缸18,主体水平油缸18的两端分别与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底部连接,其中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顶部分别铰接有主体上动模一12和主体上动模二13,在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上动模一12之间活动设置有主体斜向油缸一15,在主体下动模二14和主体上动模二13之间活动设置有主体斜向油缸二16,主体斜向油缸一15伸缩,带动主体上动模一12在主体下动模一11上收展,同理主体斜向油缸二16收缩,带动主体上动模二13在主体下动模二14上收展,进一步的立模时在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上动模一12之间以及主体下动模二14和主体上动模二13之间均设置有主体丝杆一17,用于立模时进行支撑固定,提高内模的稳定性。
相邻两个主体模块1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其中两个主体纵梁10之间采用连接板配合螺栓进行固定,保证组合后的多组主体模块1稳固。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位于主体模块1外侧的连接模块2包括与主体纵梁1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纵梁20,在连接部纵梁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下动模一21和连接部下动模二24,其中连接部下动模一21顶部铰接有连接部上动模一22,连接部下动模二24顶部铰接有连接部上动模二23,且连接部下动模一21与对应的主体下动模一11连接,连接部下动模二24与对应的主体下动模二14连接,连接部上动模一22和连接部上动模二23分别与对应的主体上动模一12和主体上动模二13连接,在安装立模后,可在连接模块2内部设置主体丝杆二19和主体丝杆一17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不同斜交角度的梁型,连接模块2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更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变截面模块3包括倾斜设置的变截面纵梁30,该变截面纵梁30与连接部纵梁20通过连接板配合螺栓固定连接,变截面纵梁30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的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其中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的倾斜趋势是由端部模块4向主体模块1外放式倾斜,其中变截面纵梁30靠近端部模块4和主体模块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变截面滑槽313,在变截面滑槽313中滑动设置有变截面水平油缸38,变截面水平油缸38的两端分别与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连接,且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底部内侧设置有变截面连接基座二312,变截面纵梁30两侧设置有变截面连接基座一310,变截面连接基座一310与变截面连接基座二312之间连接有变截面连接杆311,变截面连接杆311与变截面连接基座一310与变截面连接基座二312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变截面下动模一31上方铰接有变截面上动模一32,变截面下动模二34上方铰接有变截面上动模二33,变截面上动模一32和变截面上动模二33均是侧面倾斜,顶面水平结构,在变截面上动模二33与变截面下动模二34之间活动设置有变截面斜向油缸二36,且变截面下动模一31与变截面上动模一32之间活动设置有变截面斜向油缸一35,通过变截面斜向油缸一35和变截面斜向油缸二36带动变截面上动模一32和变截面上动模二33收展,如主体模块1内部一致,立模时在变截面上动模二33与变截面下动模二34之间以及变截面下动模一31与变截面上动模一32设置有变截面丝杆一37,在变截面纵梁30与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之间设置有变截面丝杆二39,进行支撑固定,提高内模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端部模块4包括端部纵梁40,端部纵梁40与变截面纵梁30固定连接,端部纵梁40中部设置有端部滑槽410,端部滑槽410中滑动设置有端部水平油缸48,端部水平油缸48两端连接有端部下动模一41和端部下动模二44,且端部下动模一41和端部下动模二44对称设置在端部纵梁40两侧,端部下动模一41顶部铰接有端部上动模一42,且在端部下动模一41和端部上动模一42之间活动设置有端部斜向油缸一45,用于控制端部上动模一42的收展,在端部下动模二44的顶部铰接有端部上动模二43,端部上动模二43与端部下动模二44之间活动设置有端部斜向油缸二46,控制端部上动模二43的收展,进一步的立模时,在端部下动模一41和端部上动模一42之间以及端部上动模二43与端部下动模二44之间设置有端部丝杆一47,在端部纵梁40与端部下动模一41和端部下动模二44之间设置有端部丝杆二49,维持内模的稳定。
通过主体模块1、连接模块2、变截面模块3和端部模块4的相互组合形成如图1所示的内模,多模块式内模,方便适应各种公路小箱梁结构,并且模块化的结构之间连接方便,节省安装时间,可根据需求变化长度,适应更多的加工要求,且设置有液压系统,进行内模的脱模动作,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收模、立模的周期从而提高了工效。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快安装拆卸的效率,本实施例设置有快拆丝杆8,代替各个模块之间的支撑丝杆,如图9所示,该快拆丝杆8包括下端部81和上端部82,在上端部82顶端设置有上连接座83,在下端部81的底部设置有下卡接部84,通过上连接座83固定稳定连接,采用下卡接部84对应卡接,使得拆卸时间缩短,同时下端部81和上端部82铰接在一起,且一端设置有固定部85通过螺栓固定,方便安装时和拆卸后折叠,减小运输的障碍。
实施例3
一种脱模工装,辅助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快速脱模;
其中该脱模工装包括支撑组件5、托架组件6和防偏组件7,支撑组件5设置在预制公路小箱梁800底部泄水孔801位置,通过多个设置的支撑组件5在内模收缩之后对内模进行顶升,方便整体内模的牵引移出。
如图12和图13所示,支撑组件5包括安装在地面的竖向千斤顶54,在竖向千斤顶54外围设置有四个限位钢架51,四个限位钢架51之间设置有矩形防偏转钢柱52,用于防止顶升偏移,竖向千斤顶54顶部连接有顶升钢管55,顶升钢管55顶部设置有顶升滚轮56,且顶升滚轮56尺寸小于顶升钢管55外径,避免对进入泄水孔801造成干涉。
进一步的如图19所示,托架组件6设置在脱模的首端,对牵引出的整体内模起到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托架组件6包括支架,在支架上等间距设置有侧向限位板61,侧向限位板61设置有多组,对称设置在支架顶部两侧,且侧向限位板61转动设置在支架上,且每个侧向限位板61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引导辊一62,在支架顶部且位于引导辊一62正下方转动设置有引导辊二63,进一步的在靠近预制公路小箱梁800一侧的支架中对应设置有多组托架千斤顶64,托架千斤顶64顶部连接有托架滚轮65,且每组托架千斤顶64与对应位置的引导辊一62和引导辊二63配合设置,对内模进行支撑引导。
进一步的如图16-图18所示,防偏组件7设置在脱模的尾端,与内模连接,实现脱模移动过程中放置内模产生偏斜;该防偏组件7包括固定在尾部的端部纵梁上的固定架71,在固定架71顶部连接有安装架72,安装架72正面和背面开设有操作孔73,方便人工操作,进一步的在安装架72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74,在调节螺杆74上螺纹安装有旋转把手711,旋转把手711上转动设置有移动基座710,移动基座710两侧对称设置有斜撑79,且两个斜撑79铰接在移动基座710上,其中安装架72顶部两侧活动连接有调节筒75,两个斜撑79与对应的调节筒75铰接,两个调节筒75内部均设置有伸缩弹簧76,其中调节筒75外侧端均滑动设置有支撑杆77,支撑杆77底部与伸缩弹簧76连接,实现弹性伸缩,进一步的在支撑杆77头部设置有导轮78,进行辅助移动;
在进行脱模之前,首先通过旋转旋转把手711,带动移动基座710上升,移动基座710上升挤压两个斜撑79,两个斜撑79张开,推动两个调节筒75张开,张开到设定角度后,进行脱模,整个内模被牵引前进时,防偏组件7进入预制公路小箱梁800内部,根据内壁的变化,支撑杆77在调节筒75中伸缩,使导轮78始终与内壁贴合,防止移动的内模的偏移。
实施例4
一种脱模方法,应用于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快速脱模,且使用实施例3中的脱模工装。
如图10、图11和图14以及图19-图23所示,上述的脱模方法为;
混凝土达到收模要求后,人工拆除内模内部的丝杆(该丝杆可以为普通丝杆或快拆丝杆8),启动内模的液压系统,带动内模收缩(在收模的过程中先收各个模块内部的斜向油缸,再收各个模块中的水平油缸,实现内模整体的收缩,展开时如图10所示,收缩后如图11所示),收缩后的内模仅纵梁系统与预制公路小箱梁800内部底面接触,将竖向千斤顶54移动至对应泄水孔801下方,启动竖向千斤顶54,带动顶升钢管55上升,顶升钢管55带动顶升滚轮56顶在纵梁系统的底面,顶升设定距离(该距离大于端部模块4的底面与主体模块1底面之间的落差),之后启动托架组件6的托架千斤顶64,均带动托架滚轮65上升,托架滚轮65上升至与纵梁系统中端部纵梁40底面齐平,外界牵引设备牵引整体的内模移动,端部模块4通过顶升滚轮56、引导辊一62、引导辊二63和托架滚轮65运动引导,当变截面模块3进入托架组件6时,随着变截面模块3前进对应位置的托架千斤顶64依次收缩,带动托架千斤顶64回落,回落至与引导辊二63齐平,直至主体模块1进入托架组件6,所有的托架千斤顶64均回落至与引导辊二63齐平,牵引设备继续牵引内模移动,直至整个内模被拖出,待内模全部脱出后,侧向限位板61翻转一百八十度,给内模展开预留空间,待内模在托架组件6上展开后可进行板面的清理、打磨及涂抹脱模剂。
上述的液压系统为主体斜向油缸一15、主体斜向油缸二16、主体水平油缸18、变截面斜向油缸一35、变截面斜向油缸二36、变截面水平油缸38、端部斜向油缸一45、端部斜向油缸二46和端部水平油缸48的组合系统。
纵梁系统为主体纵梁10、连接部纵梁20、变截面纵梁30和端部纵梁40的组合系统。
采用上述脱模方法进行整体抽拔,内模现场组装成整体后,收模、立模均可由液压系统传动,进行整体展开及收缩,无需工人进入小箱梁内部操作。内模滑入外置托架组件6后,自动展开,即可进行模板的清理、打磨及脱模剂涂抹,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收模、立模的周期从而提高了工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辅助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快速脱模的脱模工装,其特征在于,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包括多组相互连接的主体模块(1),位于两端的两个主体模块(1)外侧面连接有连接模块(2),连接模块(2)外侧端连接有变截面模块(3),变截面模块(3)外侧端连接有端部模块(4);
其中变截面模块(3)和连接模块(2)配合串联端部模块(4)和主体模块(1);
主体模块(1)包括主体纵梁(10),主体纵梁(10)两侧分别设置有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主体下动模一(11)顶部铰接有主体上动模一(12),主体下动模二(14)顶部铰接有主体上动模二(13),且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上动模一(12)之间活动设置有主体斜向油缸一(15),主体下动模二(14)和主体上动模二(13)之间活动设置有主体斜向油缸二(16),且主体纵梁(10)与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之间设置有主体联动结构;
主体联动结构包括开设在主体纵梁(10)上的多个主体滑槽(113),主体滑槽(113)中滑动设置有主体水平油缸(18),主体水平油缸(18)的两端分别与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底部连接,且主体下动模一(11)和主体下动模二(14)内侧面底部均设置有主体连接基座二(112),主体纵梁(10)两侧对称设置有主体连接基座一(110),主体连接基座一(110)与主体连接基座二(112)通过主体连接杆(111)连接;
变截面模块(3)包括倾斜设置的变截面纵梁(30),变截面纵梁(30)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的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的倾斜趋势是由端部模块(4)向主体模块(1)外放式倾斜,变截面下动模一(31)上方铰接有变截面上动模一(32),变截面下动模二(34)上方铰接有变截面上动模二(33),变截面上动模二(33)与变截面下动模二(34)之间活动设置有变截面斜向油缸二(36),且变截面下动模一(31)与变截面上动模一(32)之间活动设置有变截面斜向油缸一(35),变截面纵梁(30)与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之间设置有变形联动结构;
变形联动结构包括开设在变截面纵梁(30)上的变截面滑槽(313),变截面滑槽(313)中滑动设置有变截面水平油缸(38),变截面水平油缸(38)的两端分别与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连接,变截面下动模一(31)和变截面下动模二(34)底部内侧设置有变截面连接基座二(312),变截面纵梁(30)两侧设置有变截面连接基座一(310),变截面连接基座一(310)与变截面连接基座二(312)之间连接有变截面连接杆(311);
主体模块(1)、连接模块(2)、变截面模块(3)和端部模块(4)内部均可拆卸设置有快拆丝杆(8),快拆丝杆(8)包括下端部(81)和上端部(82),上端部(82)顶端设置有上连接座(83),下端部(81)的底部设置有下卡接部(84),下端部(81)和上端部(82)铰接在一起,且一端均设置有固定部(85),通过螺栓固定;
位于主体模块(1)外侧的连接模块(2)包括与主体纵梁(1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纵梁(20),在连接部纵梁(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下动模一(21)和连接部下动模二(24),其中连接部下动模一(21)顶部铰接有连接部上动模一(22),连接部下动模二(24)顶部铰接有连接部上动模二(23),且连接部下动模一(21)与对应的主体下动模一(11)连接,连接部下动模二(24)与对应的主体下动模二(14)连接,连接部上动模一(22)和连接部上动模二(23)分别与对应的主体上动模一(12)和主体上动模二(13)连接,为了适应不同斜交角度的梁型,连接模块(2)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脱模工装包括支撑组件(5)和托架组件(6),支撑组件(5)包括竖向千斤顶(54),竖向千斤顶(54)顶部连接有顶升钢管(55),顶升钢管(55)顶部设置有顶升滚轮(56),托架组件(6)包括支架,支架上等间距设置有侧向限位板(61),且侧向限位板(61)转动设置在支架上,每个侧向限位板(61)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引导辊一(62),支架顶部且位于引导辊一(62)正下方转动设置有引导辊二(63),支架中对应设置有多组托架千斤顶(64),托架千斤顶(64)顶部连接有托架滚轮(65);
还包括防偏组件(7),防偏组件(7)包括固定架(71),固定架(71)顶部连接有安装架(72),安装架(72)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74),调节螺杆(74)上螺纹连接有旋转把手(711),旋转把手(711)上转动设置有移动基座(710),移动基座(710)两侧对称设置有斜撑(79),安装架(72)顶部两侧活动连接有调节筒(75),且两个斜撑(79)另一端与对应的调节筒(75)铰接,两个调节筒(75)内部均设置有伸缩弹簧(76),调节筒(75)外侧端滑动设置有支撑杆(77),支撑杆(77)头部设置有导轮(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快速脱模的脱模工装,其特征在于,端部模块(4)包括端部纵梁(40),端部纵梁(40)中部设置有端部滑槽(410),端部滑槽(410)中滑动设置有端部水平油缸(48),端部水平油缸(48)两端连接有端部下动模一(41)和端部下动模二(44),端部下动模一(41)顶部铰接有端部上动模一(42),且端部下动模一(41)和端部上动模一(42)之间活动设置有端部斜向油缸一(45),端部下动模二(44)的顶部铰接有端部上动模二(43),端部上动模二(43)与端部下动模二(44)之间活动设置有端部斜向油缸二(46)。
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快速脱模的脱模工装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脱模方法为:
启动内模的液压系统,带动内模收缩,将竖向千斤顶(54)移动至对应预制公路小箱梁(800)的泄水孔(801)下方,启动竖向千斤顶(54),带动顶升钢管(55)上升,顶升钢管(55)带动顶升滚轮(56)顶在纵梁系统的底面,顶升设定距离,之后启动托架组件(6)的托架千斤顶(64),带动托架滚轮(65)上升,托架滚轮(65)上升至与纵梁系统中端部纵梁(40)底面齐平,外界牵引设备牵引整体的内模移动,端部模块(4)通过顶升滚轮(56)、引导辊一(62)、引导辊二(63)和托架滚轮(65)运动引导,当变截面模块(3)进入托架组件(6)时,随着变截面模块(3)前进对应位置的托架千斤顶(64)依次收缩,带动托架千斤顶(64)回落,回落至与引导辊二(63)齐平,直至主体模块(1)进入托架组件(6),所有的托架千斤顶(64)均回落至与引导辊二(63)齐平,牵引设备继续牵引内模移动,直至整个内模被拖出,待内模全部脱出后,侧向限位板(61)翻转一百八十度,给内模展开预留空间,待内模在托架组件(6)上展开后进行板面的清理、打磨及涂抹脱模剂;
其中液压系统包括主体斜向油缸一(15)、主体斜向油缸二(16)、主体水平油缸(18)、变截面斜向油缸一(35)、变截面斜向油缸二(36)、变截面水平油缸(38)、端部斜向油缸一(45)、端部斜向油缸二(46)和端部水平油缸(48);纵梁系统包括主体纵梁(10)、连接部纵梁(20)、变截面纵梁(30)和端部纵梁(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273644.1A CN118024385B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工装及脱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273644.1A CN118024385B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工装及脱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24385A CN118024385A (zh) | 2024-05-14 |
CN118024385B true CN118024385B (zh) | 2024-11-12 |
Family
ID=90989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273644.1A Active CN118024385B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工装及脱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0243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145310B (zh) * | 2024-11-14 | 2025-03-04 | 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u型水利渡槽内模自动拆模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1751A (zh) * | 2011-04-02 | 2011-09-21 |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 不对称箱梁液压内模 |
CN207224257U (zh) * | 2017-09-07 | 2018-04-13 |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 |
CN211116026U (zh) * | 2019-11-28 | 2020-07-28 | 成都常信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动转向的台车 |
CN117656224A (zh) * | 2023-12-28 | 2024-03-08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26731A (ja) * | 1992-06-11 | 1994-05-10 | Ujima Seisakusho:Kk |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型装置 |
CN111421656B (zh) * | 2020-05-26 | 2024-12-13 |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抽拉式小箱梁液压内模及收模方法 |
CN112092161B (zh) * | 2020-10-08 | 2025-03-14 | 山东淄博环宇桥梁模板有限公司 | 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 |
CN112265114B (zh) * | 2020-10-23 | 2021-11-23 | 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预制箱梁模板及应用该模板的施工方法 |
-
2024
- 2024-03-11 CN CN202410273644.1A patent/CN1180243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1751A (zh) * | 2011-04-02 | 2011-09-21 |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 不对称箱梁液压内模 |
CN207224257U (zh) * | 2017-09-07 | 2018-04-13 |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 |
CN211116026U (zh) * | 2019-11-28 | 2020-07-28 | 成都常信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动转向的台车 |
CN117656224A (zh) * | 2023-12-28 | 2024-03-08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24385A (zh) | 2024-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93472B (zh) | 一种适用于并列隧道中主洞和支洞施工的衬砌台车 | |
CN118024385B (zh) | 一种快脱式预制公路小箱梁内模、脱模工装及脱模方法 | |
CN105442838A (zh) | 一种短线匹配预制u形节段梁模板及其收模方法 | |
CN105909278A (zh) | 一种组合式自动控制的模架及使用方法 | |
CN207944955U (zh) | 隧道加宽段二衬台车 | |
CN111421656B (zh) | 一种整体抽拉式小箱梁液压内模及收模方法 | |
CN208844612U (zh) | 一种直墙拱顶式明挖隧道主体施工移动模架 | |
CN111749270B (zh) | 一种混凝土管廊内模就位及脱模方法 | |
CN111075480B (zh) | 一种自倾式侧墙模板台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489101A (zh) | 一种混凝土小箱梁液压控制自动折叠内模 | |
CN113586089A (zh) | 一种隧道施工辅助台车 | |
CN111733872B (zh) | 一种管廊施工方法 | |
CN206386132U (zh) | 隧道浇筑混凝土用快速支模脱模装置 | |
CN211547809U (zh) | 一种管廊用快速支撑模架 | |
CN111749269A (zh) | 一种内模模架结合托举小车进行管廊衬砌施工的方法 | |
CN117681306A (zh) | 一种自抬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 | |
CN218265924U (zh) | 一种隧道施工辅助台车 | |
CN212671805U (zh) | 一种分体式液压台车 | |
CN215907870U (zh) | 一种隧道施工辅助台车 | |
CN111636478B (zh) | 一种混凝土管廊施工用机械化设备 | |
CN212358376U (zh) | 一种混凝土管廊施工用机械化设备 | |
CN211228182U (zh) | 一种涵洞台车 | |
CN214301676U (zh) | 一种闸室输水廊道施工装置 | |
CN115142667B (zh) | 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080501U (zh) | 一种适用于小半径弯道的衬砌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