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6480A -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6480A
CN118016480A CN202410338708.1A CN202410338708A CN118016480A CN 118016480 A CN118016480 A CN 118016480A CN 202410338708 A CN202410338708 A CN 202410338708A CN 118016480 A CN118016480 A CN 118016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xis direction
movable contact
movabl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387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文广
殷剑锋
李方能
钟叔明
江子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387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16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16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6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其中,接触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沿X轴方向布设的接触件组;接触件组包括沿Y轴方向相对设置的动触件组和静触件组;每个动触件组沿Z轴方向布设至少两个适于并联的动触件,各动触件中部分为控弧动触件;控弧动触件相较于其他动触件沿Y轴方向的接触行程更短,以使控弧动触件相较其他动触件更晚与静触件组分断;相邻的动触件组之间控弧动触件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电控部分和继电器包括上述接触单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相之间更不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继电器,其包括用于控制外部电路通断的电控部分。电控部分包括推动卡、接触件组和弹性件组。推动卡由衔铁驱动沿Y轴方向运动。接触件组包括动触件和两个静触件,两个静触件沿X轴方向布设,并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动触件由推动卡推动沿Y轴方向抵触或远离两个静触件,当动触件抵触两个静触件时,两个静触件之间导通;当动触件远离两个静触件时,两个静触件之间关断。该动触件一般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过流桥和与过流桥固接并沿X轴方向布设的两个动触点。两个动触点对应两个静触件设置。静触件上设有与动触点沿Y轴方向对应的静触点。弹性件组一般设置于推动卡与接触件组之间,其在动触件抵触两个静触件时储能,并在动触件远离两个静触件时释能。通过设置弹性件组,动触点在经历接触行程抵触对应的静触点后,推动卡得以进一步沿Y轴方向运动并压缩弹性件组,从而具有超行程。这种继电器的好处在于,动触件与静触件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动触件接触行程的两倍,因此,这种继电器具有更好的耐压性。在这里,接触行程是指动触件远离两个静触件时,动触点与对应的静触点沿Y轴方向的距离。
将这种结构应用至控制两相以上交流电时,每一个接触件组用于控制其中一相的通断,从而形成需要至少两个接触件组的接触单元。申请人发现,当接触单元的各接触件组沿X轴方向布设时,异相之间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其在各接触件组沿X轴方向布设时,异相之间更不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接触单元,其包括至少两个沿X轴方向布设的接触件组;所述接触件组包括沿Y轴方向相对设置的动触件组和静触件组;每个动触件组沿Z轴方向布设至少两个适于并联的动触件,各动触件中部分为控弧动触件;控弧动触件相较于其他动触件沿Y轴方向的接触行程更短,以使控弧动触件相较其他动触件更晚与静触件组分断;相邻的动触件组之间控弧动触件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
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动触件沿X轴方向设有两个动触点;所述静触件组对应两个动触点包括两个静触件;所述静触件设有与动触点对应的静触点;所述动触件的接触行程为动触件组沿Y轴方向远离静触件组时,该动触件的动触点与对应的静触点之间的距离。
第三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电控部分,其用于控制外部电路通断,其包括推动卡、弹性件组、限位件和如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接触单元;所述弹性件组和所述限位件均与动触件组数量相同且对应;所述弹性件组沿Y轴方向位于推动卡与动触件组之间;所述限位件相对推动卡固定并在动触件组远离静触件组时沿Y轴方向抵接各动触件以限定各动触件的接触行程。
第四技术方案基于第三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推动卡具有超行程,控弧动触件的接触行程与其他动触件的接触行程之间的差值小于推动卡的超行程。
第五技术方案基于第四技术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设有适于抵接所有其他动触件的凸起。
第六技术方案基于第五技术方案,其还包括与限位件数量相同且对应的连接件;各连接件与推动卡嵌件注塑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件沿Z轴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出推动卡,所述限位件与连接件的两端适配并固接。
第七技术方案基于第六技术方案,其中,每一动触件组中动触件的数量为两个;同一连接件的两端形状不同,相邻连接件的两端颠倒设置。
第八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继电器,其包括容置件、磁路部分和如第三至第七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控部分;所述磁路部分驱动所述推动卡沿Y轴方向运动。
第九技术方案基于第八技术方案,其还包括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沿X轴方向分隔相邻的接触件组;所述容置件与所述推动卡两者之一与第一分隔件固接,两者另一设有供第一分隔件沿Y轴方向插入的插槽。
第十技术方案基于第九技术方案,其包括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沿X轴方向位于接触单元的两侧;所述第二分隔件与所述容置件或所述推动卡固接。
第十一技术方案基于第十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申请人发现,由于同一动触件的两个动触点的过流方向相反,因此,接触单元的各接触件组沿X轴方向布设的情况下,在动触件组中各动触件与静触件组分断时,受相斥的洛仑兹力影响,电弧容易沿X轴方向向两侧溢出,一旦相邻的接触件组溢出的电弧接触,就使得异相之间短路。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中,由于同一动触件组中各动触件适于并联,通过设置接触行程更短的控弧动触件,使控弧动触件相较其他动触件更晚与静触件组分断,因此电弧在控弧动触件处发生,而不易在其他动触件处发生。由于相邻的动触件组之间,控弧动触件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因此电弧沿X轴方向向两侧溢出时,相邻的接触件组产生的电弧沿Z轴方向错位而不易接触,异相之间不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第三技术方案中,通过相对推动卡固定的限位件抵接各动触件以限定各动触件的接触行程,能够更方便控制各动触件的接触行程。
第四技术方案中,由于控弧动触件的接触行程与其他动触件的接触行程之间的差值小于推动卡的超行程,因此当超行程结束时,所有动触件所受的弹性件组的弹性力均相同。在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且承受故障大电流的情况下,所有动触件均不容易与静触件组脱开,因此能够保证继电器的负载能力。
第五技术方案是第四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在限位件设置适于抵接其他动触件的凸起,使得其他动触件相较于控弧动触件更远离静触件组。
第六技术方案中,连接件与推动卡嵌件注塑一体成型,使限位件更容易相对推动卡固定,且限位件刚性更强,对动触件的限位效果更好。
第七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同一连接件的两端形状不同,能够在各连接件形状完全相同且各限位件形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只要相邻连接件的两端颠倒设置,形成防呆设计,当每一动触件组中动触件的数量为两个时,能够确保相邻的动触件组之间,控弧动触件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
第八技术方案具有其所引入的第三至第七技术方案的电控部分的技术效果。
第九技术方案中,第一分隔件分隔相邻的接触件组,且第一分隔件能够沿Y轴方向插入插槽中,因此当动触件组与静触件组之间拉电弧时,相邻的接触件组的电弧更不易接触并导通,因此异相之间更不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第十技术方案中,在接触单元沿X轴的两侧设置第二分隔件,能够使接触单元沿X轴方向两侧的接触件组拉电弧时,不易对沿X轴方向位于接触单元外侧的其他部件造成损坏,从而增加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第十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均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增加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和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中继电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中盖体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中磁路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线圈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实施例中衔铁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中衔铁组件在第一位置处于磁保持状态时磁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线圈组件刚收到第一脉冲电信号时磁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衔铁组件运动至动触点抵触静触点时磁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衔铁组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磁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衔铁组件在第二位置处于磁保持状态时磁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线圈组件刚收到第二脉冲电信号时磁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中衔铁组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磁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电控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16为实施例中推动卡、衔铁组件和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7为实施例中三个连接件的前视图;
图18为实施例中接触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19为实施例中导磁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中电控部分除静触件组外的其他部件立体分解图;
图21为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立体图;
图22为实施例中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23为图22的A-A向剖视图;
图24为图23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25为图23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26为实施例中衔铁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D-D向剖视图;
图28为图27的E部局部放大图;
图29为实施例中衔铁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的F-F向剖视图;
图31为图30的I部局部放大图;
图32为图29的G-G向剖视图;
图33为图32的J部局部放大图;
图34为图29的H-H向剖视图;
图35为图34的K部局部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继电器;2、容置件;3、磁路部分;4、电控部分;5a、第一分隔件;5b、第二分隔件;6、壳体;7、盖体;8、接触腔;9a、第一安装槽;9b、第二安装槽;10a、第一定位槽;10b、第二定位槽;11、线圈组件;12、衔铁组件;13、线圈架;14、线圈绕组;15、信号输入端子;16、铁芯;17、轭铁;18、屏蔽罩;19、第一轭铁;20、第二轭铁;21、磁驱动端;22、第一磁驱动端;23、第二磁驱动端;24、永磁件;25、衔铁;26、第一永磁件;27、第二永磁件;28、第一磁极;29、第二磁极;30、第一衔铁;31、第二衔铁;32、彼此交叉的部分;33、吸合部;34、第一吸合部;35、第二吸合部;36、第三吸合部;37、第四吸合部;38、推动卡;39、连接件;40、接触单元;41、导磁体组;42、弹性件组;43、限位件;44、容置部;45、连接部;46、连接柱组;47、连接柱;48、插槽;49、连接端;50、第一连接端;51、第二连接端;52、接触件组;53、动触件组;54、静触件组;55、动触件;56、过流桥;57、动触点;58、第一动触点;59、第二动触点;60、静触件;61、第一静触件;62、第二静触件;63、静触点;64、第一静触点;65、第二静触点;66、第一导磁体组;67、第二导磁体组;68、第一导磁体;69、第二导磁体;70、本体;71、延伸部;72、弹性件;73、连接架;74、弹性支撑部;75、弹性臂;76、连接孔;77、限位部;78、装配部;79、避让孔;80、凸起;81、第一装配孔;82、第二装配孔;83、控弧动触件;84、其他动触件;L、接触行程;L1、第一接触行程;L2、第二接触行程;M、超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除实施例外的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仅是指具有上述方向之一的特征与具有另一方向的特征彼此垂直,并不要求其必须按照实施例中介绍的“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实施。在实施例中,X轴方向垂直于Y轴方向也垂直于Z轴方向。其中,X轴方向可分为左和右,Y轴方向可分为前和后,Z轴方向可分为上和下。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或“相对固定”,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设有”意指位于其后的技术特征是位于其前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接触行程”是指动触件组远离静触件组时沿Y轴方向动触件的动触点与对应的静触点之间的距离。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超行程”是指在接触件组的所有动触件的动触点均抵触对应的静触点后,衔铁组件与推动卡沿Y轴方向继续运动的行程。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暂时形成”是指由脉冲电信号形成的磁驱动端的极性随着脉冲电信号的消失而消失。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反转”是指线圈组件本次接收到的脉冲电信号与上次接收到的脉冲电信号电流方向不同时,本次暂时形成的磁驱动端的极性与上次暂时形成的磁驱动端的极性相反。当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对于磁保持继电器而言,如果线圈组件本次接收到的脉冲电信号与上次接收到的脉冲电信号电流方向相同,则本次接收到的脉冲电信号是无控制意义的,继电器的状态将不会改变。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颠倒设置”是指相邻的连接件的姿态为本连接件的姿态绕沿Y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180度而成。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继电器1。继电器1用于接收电信号以控制外部电路通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继电器1为磁保持继电器,其通过接收脉冲电信号以控制外部电路通断。本实施例中,脉冲电信号可分为第一脉冲电信号和第二脉冲电信号。第一脉冲电信号对应地用于控制外部电路导通,第二脉冲电信号对应地用于控制外部电路关断。继电器1在接收到第一脉冲电信号后,从关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在第一脉冲电信号消失后,继电器1保持在导通状态,直至接收到第二脉冲电信号;继电器1在接收到第二脉冲电信号后,从导通状态切换到关断状态,在第二脉冲电信号消失后,继电器1保持在关断状态,直至接收到第一脉冲电信号。本实施例中,外部电路为三相交流电。继电器1需要同时控制三相的通断。在其他实施例中,继电器1也可以不是磁保持继电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继电器1包括容置件2、磁路部分3、电控部分4、两个第一分隔件5a和两个第二分隔件5b。
参见图1、图3和图4,图1、图3和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容置件2。本实施例中,容置件2用于容置磁路部分3、电控部分4、第一分隔件5a和第二分隔件5b。如现有技术,容置件2由绝缘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采用塑料注塑成型而成。如图1所示,容置件2包括壳体6和盖体7。
壳体6用于容置磁路部分3、电控部分4和分隔件5。如图3所示,壳体6沿Y轴方向的前部设有三个接触腔8。三个接触腔8沿X轴方向布设。相邻的接触腔8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槽9a,第一安装槽9a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一安装槽9a均朝上开口,用于装设对应的第一分隔件5a。沿X轴方向位于两侧的接触腔8的外侧设有第二安装槽9b,第二安装槽9b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安装槽9b均朝上开口,用于装设对应的第二分隔件5b。
盖体7用于遮蔽壳体6沿Z轴方向向上的开口。盖体7与壳体6固接。本实施例中,盖体7与壳体6卡接。如图4所示,盖体7朝向壳体6的表面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10a和两个第二定位槽10b。两个第一定位槽10a沿Z轴方向与两个第一安装槽9a对应,用于定位对应的第一分隔件5a。两个第二定位槽10b沿Z轴方向与两个第二安装槽9b对应,用于定位对应的第二分隔件5b。
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磁路部分3。磁路部分3用于接收脉冲电信号,其根据脉冲电信号驱动电控部分4中的部分部件相对另一部分部件沿Y轴方向直线运动,使电控部分4得以控制外部电路导通或关断。如图5所示,磁路部分3包括线圈组件11和衔铁组件12。
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组件11。如图6所示,线圈组件11包括线圈架13、线圈绕组14、信号输入端子15、铁芯16、两个轭铁17和屏蔽罩18。线圈架13与壳体6固接。线圈架13沿X轴方向延伸并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中心孔。线圈架13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挡墙。线圈绕组14缠绕于线圈架13上并位于两个挡墙之间。因此,线圈绕组14的轴线也沿X轴方向延伸。线圈绕组14的两个接线端连接两个信号输入端子15,两个信号输入端子15用于接受脉冲电信号。两个信号输入端子15固接于线圈架13的挡墙,并沿Z轴方向贯穿壳体6。铁芯16置于线圈架13的中心孔内并沿X轴方向延伸。两个轭铁17均由导磁材料制成。两个轭铁17分别为第一轭铁19和第二轭铁20。两个轭铁17分别与铁芯16的两端固接,两个轭铁17远离铁芯16的另一端分别形成磁驱动端21。两个磁驱动端21分别为第一磁驱动端22和第二磁驱动端23,其中第一磁驱动端22形成于第一轭铁19,第二磁驱动端23形成于第二轭铁20。本实施例中,两个轭铁17均呈L形,其较长的臂的端部与铁芯16的端部固接,其较短的臂彼此相向地延伸形成磁驱动端21。两个磁驱动端21沿X轴方向布设并均沿X轴方向延伸,以对衔铁组件12沿Y轴方向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向前运动限位,也对衔铁组件12沿Y轴方向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向后运动限位。屏蔽罩18相对线圈架13固定并由顺磁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屏蔽罩18盖设于线圈组件11的其他部分上。屏蔽罩18用于使线圈组件11的其他部分不容易受外界磁场的干扰,也用于使线圈组件11的其他部分的磁场不容易干扰外界。
本实施例中,线圈组件11受脉冲电信号激励反转两个磁驱动端21暂时形成的极性。本实施例中的“暂时形成”是指由脉冲电信号形成的磁驱动端21的极性随着脉冲电信号的消失而消失。本实施例中的“反转”是指线圈组件11本次接收到的脉冲电信号与上次接收到的脉冲电信号电流方向不同时,本次暂时形成的磁驱动端21的极性与上次暂时形成的磁驱动端21的极性相反。本实施例中,如前已述,脉冲电信号可分为第一脉冲电信号和第二脉冲电信号。第一脉冲电信号对应地用于控制外部电路导通,第二脉冲电信号对应地用于控制外部电路关断。本实施例中,第一脉冲电信号和第二脉冲电信号为电流方向相反的电脉冲。本实施例中,为了介绍方便,设定线圈绕组14由第一脉冲电信号激励形成第一磁场,并使第一磁驱动端22暂时具有N极极性,而使第二磁驱动端23暂时具有S极极性。在第一脉冲电信号消失后,第一磁驱动端22和第二磁驱动端23不具有由第一磁场产生的极性。相反,线圈绕组14由第二脉冲电信号激励形成第二磁场,并使第一磁驱动端22暂时具有S极极性,而使第二磁驱动端23暂时具有N极极性。在第二脉冲电信号消失后,第一磁驱动端22和第二磁驱动端23不具有由第二磁场产生的极性。
参见图7,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衔铁组件12。衔铁组件12由线圈组件11驱动沿Y轴方向运动,其运动可分为从较后的第一位置向较前的第二位置的运动和从较前的第二位置向较后的第一位置的运动。衔铁组件12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继电器1处于关断状态,外部的三相交流电中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连接关断。衔铁组件1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继电器1处于导通状态,外部的三相交流电中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连接导通。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衔铁组件12包括两个永磁件24和两个衔铁25。两个永磁件24均由被充磁的磁钢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永磁件24也可以采用其他永磁材料,例如钕铁硼永磁铁。本实施例中,两个永磁件24分别为第一永磁件26和第二永磁件27。本实施例中,两个永磁件24均具有极性固定的两个磁极,两个磁极分别为第一磁极28和第二磁极29,第一磁极28和第二磁极29极性相反。两个永磁件24的第一磁极28极性相同。本实施例中,为了介绍方便设定第一磁极28为N极,第二磁极29为S极。本实施例中,两个永磁件24沿X轴方向布设。每个永磁件24的两个磁极沿Y轴方向布设。其中,第一永磁件26的第一磁极28沿Y轴方向在前,第二磁极29沿Y轴方向在后,第二永磁件27的第一磁极28沿Y轴方向在后,第二磁极29沿Y轴方向在前。两个衔铁25分别为第一衔铁30和第二衔铁31。第一衔铁30与两个永磁件24的第一磁极28固接,第二衔铁31与两个永磁件24的第二磁极29固接。两个衔铁25在垂直于Z轴方向的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彼此交叉,且彼此交叉的部分32沿Z轴方向间隔设置。每个衔铁24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吸合部33,其中第一衔铁30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吸合部34和第二吸合部35,第一吸合部34沿X轴方向在左侧,沿Y轴方向在前部,第二吸合部35沿X轴方向在右侧,沿Y轴方向在后部;第二衔铁31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吸合部36和第四吸合部37,第三吸合部36沿X轴方向在右侧,沿Y轴方向在前部,第四吸合部37沿X轴方向在左侧,沿Y轴方向在后部。本实施例中,衔铁组件12整体沿X轴方向延伸,且其X轴方向的尺寸大于Y轴方向的尺寸。
参见图8至图14,图8至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磁路部分3的运作原理。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衔铁组件12沿X轴方向位于两个轭铁17与铁芯16连接的长臂之间。第一磁驱动端22沿Y轴方向位于第一吸合部34和第四吸合部37之间;第二磁驱动端23沿Y轴方向位于第三吸合部36和第二吸合部35之间。
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衔铁组件12在第一位置处于磁保持状态时磁路部分3的状态。如图8所示,衔铁组件12在第一位置处于磁保持状态时,第一吸合部34吸合第一磁驱动端22,第三吸合部36吸合第二磁驱动端23。
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组件11刚收到第一脉冲电信号时磁路部分3的状态。此时,线圈绕组14由第一脉冲电信号激励产生第一磁场,使第一磁驱动端22暂时具有N极极性,并使第二磁驱动端23暂时具有S极极性。由于第一磁驱动端22与第一吸合部34极性相同均为N极,因此第一磁驱动端22对第一吸合部34产生磁斥力;由于第二磁驱动端23与第三吸合部36极性极同均为S极,因此第二磁驱动端23对第三吸合部36产生磁斥力,使线圈组件11推动衔铁组件12从第一位置沿Y轴方向向第二位置运动。
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衔铁组件12由线圈组件11驱动运动至电控部分4中所有动触点57均抵触对应的静触点63时(之后会详述)磁路部分3的状态。此时,第四吸合部37与第一磁驱动端22之间以及第二吸合部35与第二磁驱动端23之间均存在间隙,该间隙的距离使得衔铁组件12具有超行程M,所谓超行程M是衔铁组件12得以在所有动触点57均抵触静触点63后继续向前运动直至到达第二位置的行程。
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衔铁组件1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磁路部分3的状态。衔铁组件12经历超行程M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一磁驱动端22对第四吸合部37沿Y轴方向的运动限位,使第四吸合部37吸合第一磁驱动端22;第二磁驱动端23对第二吸合部35沿Y轴方向的运动限位,使第二吸合部35吸合第二磁驱动端23。如图11所示,衔铁组件12刚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脉冲电信号和第一磁场还未消失,第一磁驱动端22仍暂时具有N极极性,第二磁驱动端23仍暂时具有S极极性。
图1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衔铁组件12在第二位置处于磁保持状态时磁路部分3的状态。如图12所示,当第一脉冲电信号消失后,第一磁场消失,第一磁驱动端22和第二磁驱动端23不再具有由第一磁场产生的极性,但第四吸合部37仍吸合第一磁驱动端22,第二吸合部35仍吸合第二磁驱动端23。
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组件11刚收到第二脉冲电信号时磁路部分3的状态。如图13所示,此时,线圈绕组14由第二脉冲电信号激励产生第二磁场,使第一磁驱动端22暂时具有S极极性,而使第二磁驱动端23暂时具有N极极性。由于第一磁驱动端22与第四吸合部37极性相同均为S极,因此第一磁驱动端22对第四吸合部37产生磁斥力;由于第二磁驱动端23与第二吸合部35极性相同均为N极,因此第二磁驱动端23对第二吸合部35产生磁斥力,使线圈组件11推动衔铁组件12从第二位置沿Y轴方向向第一位置运动。
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衔铁组件12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磁路部分3的状态。衔铁组件12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过程中,第一磁驱动端22对第一吸合部34沿Y轴方向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运动限位,使第一吸合部34吸合第一磁驱动端22;第二磁驱动端23对第三吸合部36沿Y轴方向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运动限位,使第三吸合部36吸合第二磁驱动端23。
当第二脉冲电信号消失后,第二磁场消失,第一磁驱动端22和第二磁驱动端23不再具有由第二磁场产生的极性。此时,衔铁组件12如图8所示在第一位置处于磁保持状态。
参见图15,图1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电控部分4。电控部分4用于控制外部电路通断,本实施例中电控部分4用于控制三相交流电通断。如图15所示,电控部分4包括推动卡38、三个连接件39、接触单元40、三个导磁体组41、三个弹性件组42和三个限位件43。
参见图16,图1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推动卡38、衔铁组件12和三个连接件39。推动卡38由磁路部分3驱动沿Y轴方向运动。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推动卡38与衔铁组件12和三个连接件39嵌件注塑一体成型。推动卡38包括用于容置衔铁组件12的容置部44和用于容置连接件39的连接部45。容置部44与连接部45彼此连为一体。当衔铁组件12被容置于容置部44时,衔铁组件12除四个吸合部33外,其余部分均被包裹于容置部44中。容置部44沿X轴方向的尺寸大于沿Y轴方向的尺寸。本实施例中,四个吸合部33均沿X轴方向从容置部44伸出,并用于与两个磁驱动端21相互作用。连接部45沿X轴方向延伸。沿X轴方向,容置部44相对连接部45位于中间位置。连接部45朝前的连接面上设有三个连接柱组46,三个连接柱组46沿X轴方向布设,并分别朝向对应的接触腔8。每个连接柱组46设有两个连接柱47。两个连接柱47沿Z轴方向布设。相邻的连接柱组46之间设有插槽48,插槽48供第一分隔件5a沿Y轴方向插入。
参见图16和图17,图16和图1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三个连接件39。如图16所示,三个连接件39均与推动卡38嵌件注塑一体成型。如图17所示,三个连接件39沿X轴方向布设。连接件39用于与对应的限位件43连接,以使限位件43相对推动卡38固定。每个连接件39沿X轴方向的位置与连接柱组46沿X轴方向的位置相同。本实施例中,三个连接件39形状完全相同。每个连接件39沿Z轴方向延伸。连接件39的两端伸出推动卡38形成两个连接端49。两个连接端49彼此形状不同,分别为第一连接端50和第二连接端51。本实施例中,沿X轴方向位于两侧的两个连接件39中,第一连接端50在上,第二连接端51在下;沿X轴方向位于中间的连接件39中,第一连接端50在下,第二连接端51在上。因此,相邻的连接件39的两个连接端49颠倒设置。
参见图18,图1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接触单元40。本实施例中,接触单元40用于实现对三相交流电的通断控制。如图18所示,接触单元40包括三个接触件组52。三个接触件组52沿X轴方向布设,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接触腔8中。每个接触件组52包括沿Y轴方向相对设置的一个动触件组53和一个静触件组54。动触件组53适于沿Y轴方向抵触或远离静触件组54,以对应地使三相交流电的其中一相导通或关断。每个动触件组53包括沿Z轴方向布设的两个动触件55。两个动触件55在动触件组53抵触静触件组54时并联。两个动触件55沿Z轴方向彼此间隔设置。每个动触件55设有过流桥56和两个动触点57。过流桥56沿X轴方向延伸并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制成。两个动触点57沿X轴方向布设并均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制成。两个动触点57与过流桥56固接并分别位于过流桥56朝向静触件组54的正面沿X轴方向的两侧。两个动触点57分别为第一动触点58和第二动触点59,其中第一动触点58沿X轴方向位于左侧,第二动触点59沿X轴方向位于右侧。当动触件组53抵触静触件组54时,电流从其中一个动触点57经过流桥56流至另一动触点57。静触件组54用于与三相交流电的其中一相电连接并与壳体6固接。每个静触件组54对应两个动触点57包括两个静触件60。两个静触件60沿X轴方向布设并分别连接电源和负载。两个静触件60分别为第一静触件61和第二静触件62。第一静触件61沿X轴方向位于左侧并与第一动触点58沿Y轴方向相对,第二静触件62沿X轴方向位于右侧并与第二动触点59沿Y轴方向相对。两个静触件60均设有与动触点57对应的静触点63,其中,第一静触件61设有两个第一静触点64,两个第一静触点64与两个动触件55的两个第一动触点58分别对应并沿Y轴方向相对。第二静触件62设有两个第二静触点65,两个第二静触点65与两个动触件55的两个第二动触点59分别对应并沿Y轴方向相对。当动触件组53沿Y轴方向抵触静触件组54时,两个静触件54通过两个动触件55导通,使电源与负载导通,如上所述,此时两个动触件55并联;当动触件组53沿Y轴远离静触件组54时,两个动触件53沿Y轴方向远离两个静触件54,使电源与负载关断。
参见图19和图20,图19和图2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导磁体组41。导磁体组41用于在继电器1被故障大电流冲击时,动触件组53不易与静触件组54脱离,以避免动触点57与静触点63之间拉出破坏性电弧。本实施例中,导磁体组41的数量为三个,并沿X轴方向布设。每个导磁体组41与接触件组52对应。如图19所示,每个导磁体组41包括第一导磁体组66和第二导磁体组67。第一导磁体组66相对动触件组53固定,第二导磁体组67相对静触件组54固定。如图20所示,第一导磁体组66包括两个第一导磁体68,两个第一导磁体68沿Z轴方向间隔布设。每个第一导磁体68设有本体70和两个延伸部71。本体70沿Z轴方向延伸,并位于过流桥56背离静触件组54的背面。两个延伸部71从本体70沿Z轴方向的两端沿Y轴方向向前延伸,并分别跨越过流桥56的上方和下方。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磁体68固接于对应的过流桥56。如图19所示,第二导磁体组67包括第二导磁体69,第二导磁体69被包裹于壳体6形成的绝缘体中,并位于两个静触点63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磁体69沿Z轴方向延伸。当动触件组53沿Y轴方向抵触静触件组54时,延伸部71的前端沿Y轴方向靠近第二导磁体69。
参见图20,图2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组42。弹性件组42与动触件组53数量相同且对应。本实施例中,弹性件组42的数量为三个并沿X轴方向布设。弹性件组42沿Y轴方向位于推动卡38与动触件组53之间,并在动触件组53抵触静触件组54时储能,而在动触件组53远离静触件组54时释能。弹性件组42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72。弹性件72可以与对应的动触件组53中的动触件55数量相同且对应,也可以不相同且不对应。本实施例中,每个弹性件组42中,弹性件72的数量为一个。弹性件72设有彼此连为一体的连接架73和至少一个弹性支撑部74。连接架73相对推动卡38固定并设有连接孔76。连接孔76与对应的连接柱组46中连接柱47的数量相同且对应,本实施例中,连接孔76的数量为两个并沿Z轴方向布设。连接柱47与连接孔76沿Y轴方向滑动配合,以限制连接架73垂直于Y轴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柱47插接于两个连接孔76中,使连接架73除具有沿Y轴方向的自由度外,其余方向均无自由度。本实施例中,每个弹性件72的弹性支撑部74与对应的动触件组53中动触件55的数量相同且对应,当然数量也可以不相同且不对应。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部74的数量为两个并沿Z轴方向布设。各动触件55装设于对应的弹性支撑部74。本实施例中,每个弹性支撑部74包括两个弹性臂75,两个弹性臂75分别从连接架73沿X轴方向的两侧延伸而出,并至少部分倾斜地沿Y轴方向远离推动卡38。两个弹性臂75的自由端分别与过流桥56的背面固接,且与过流桥56固接的位置分别位于第一动触点58和第二动触点59沿Y轴方向的背面。
参见图20和图21,图20和图2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三个限位件43。限位件43与动触件组53数量相同且对应,本实施例中,限位件43的数量为三个并沿X轴方向布设。限位件43与对应的连接件39固接,因此,限位件43相对推动卡38固定。限位件43在动触件组53远离静触件组54时沿Y轴方向抵接对应的动触件组53中各动触件55,以限定各动触件55的接触行程L。动触件55的接触行程L是指当动触件组53远离静触件组54时,动触件55的动触点57与对应的静触点63之间的距离。同时,限位件43还通过沿Y轴方向抵接各动触件55,使弹性件组42的连接架73沿Y轴方向相对推动卡38固定。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三个限位件43形状完全相同。如图21所示,限位件43设有限位部77和两个装配部78。限位部77用于限制动触件组53中各动触件55的接触行程L,具体地,限位部77适于在动触件组53远离静触件组54时沿Y轴方向向后抵接各动触件55。限位部77沿Z轴方向延伸并设有三个避让孔79,三个避让孔79沿Z轴方向布设,并用于供第一导磁体组66的各延伸部71沿Y轴方向伸出。相邻的避让孔79之间的部分形成抵接部,抵接部适于沿Y轴方向抵接动触件55。本实施例中,两个抵接部其中之一设有凸起80。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凸起80冲压成型,使限位部77朝向静触件组54的正面在凸起80的位置形成凹坑。如图21所示,两个装配部78从限位部77沿Z轴方向的两端沿Y轴方向延伸,两个装配部78其中之一设有第一装配孔81,其中另一设有第二装配孔82。第一装配孔81与第二装配孔82形状不同。第一装配孔81适于与第一连接端50适配并固接,第二装配孔82适于与第二连接端51适配并固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装配孔82沿Z轴方向更靠近凸起80。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沿X轴方向位于两侧的两个限位件43的第一装配孔81在上,第二装配孔82在下,以与对应的连接件39适配并固接,并使凸起80位于较下的位置;沿X轴方向位于中间的限位件43的第一装配孔81在下,第二装配孔82在上,以与对应的连接件39适配并固接,并使凸起80位于较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不适于被凸起80顶抵的动触件55称为控弧动触件83,适于被凸起80顶抵的动触件称为其他动触件84。由此可知,沿X轴方向位于两侧的两个动触件组53中,控弧动触件83沿Z轴方向位于其他动触件84的上方;沿X轴方向位于中间的动触件组53中,控弧动触件83沿Z轴方向位于其他动触件84的下方。从而使相邻的动触件组53之间控弧动触件83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
参见图22至图26和图29,图22至图26和图2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分隔件5a和第二分隔件5b。如图23至25所示,第一分隔件5a和第二分隔件5b均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陶瓷材料。第一分隔件5a用于沿X轴方向分隔相邻的接触件组52,以使相邻的接触件组52形成的电弧不易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a与壳体6固接,并被固定于第一安装槽9a和第一定位槽10a之间。第二分隔件5b与壳体固接,并被固定于第二安装槽9b和第二定位槽10b之间。如图26所示,第一分隔件5a沿X轴方向位于相邻的两个接触件组52之间。在动触件组53远离静触件组54时,第一分隔件5a沿Y轴方向插入推动卡38对应的插槽48中。如图29所示,在动触件组53抵触静触件组54时,第一分隔件5a沿Y轴方向进一步伸入推动卡38对应的插槽48中,以使相邻接触件组52形成的电弧更不易接触。如图26和图29所示,两个第二分隔件5b沿X轴方向分别位于接触单元40的两侧,以避免沿X轴方向位于接触单元40两侧的接触件组52拉电弧时,对外侧的其他部件造成损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a也可以与推动卡38固接,而将插槽48设置于壳体6上,其效果也与本实施例基本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分隔件5b也可以与推动卡38固接。
参见图26至图28,图26至图2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衔铁组件12处于第一位置时接触单元40的状态。如图28所示,衔铁组件12处于第一位置时,动触件组53沿Y轴方向远离静触件组54,此时,限位件43沿Y轴方向向后顶抵对应的动触件组53中的两个动触件55,其中,其他动触件84被凸起80顶抵,因此其第一动触点58与第一静触点64之间的距离较远形成第一接触行程L1;控弧动触件83未被凸起80顶抵,因此其第一动触点58与第一静触点64之间的距离较近形成第二接触行程L2。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行程L1与第二接触行程L2的差值小于推动卡38及衔铁组件12的超行程M。
当动触件组53由推动卡38驱动沿Y轴靠近静触件组54时,由于第二行程L2较第一行程L1小,因此,控弧动触件83先抵触两个静触件60。当控弧动触件83抵触两个静触件60时,两个静触件60通过控弧动触件83导通。
当推动卡38沿Y轴方向继续靠近静触件组54,使其他动触件84也抵触两个静触件60时,限位件43向前运动并不再顶抵控弧动触件83。与控弧动触件83连接的弹性支承部74压缩并储能。
此后,衔铁组件12和推动卡38带动限位件43继续沿Y轴方向向前运动进入超行程M,限位件43不再顶抵其他动触件84,与其他动触件84连接的弹性支承部74也压缩并储能。
参见图29至图33,图29至图33示出了衔铁组件12处于第二位置时接触单元40的状态。当第四吸合部37和第二吸合部35分别被两个磁驱动端21限位时,衔铁组件12和推动卡38的超行程M结束处于第二位置。如图31所示,衔铁组件12处于第二位置时,动触件组53沿Y轴方向抵触静触件组54,两个动触件55的第二动触点59均顶抵第二静触点65。如图33所示,此时,同一动触件组53中的两个动触件55均未被限位件43顶抵,同一弹性件组42中的两个弹性支撑部74的压缩行程相同,两个弹性支撑部74向对应的动触件55施加的弹性力相同。
参见图34和图35,图34和图35示出了衔铁组件12处于第二位置时导磁体组41的状态。如图35所示,此时,由于过流桥56的电流方向为X轴方向,因此在第一导磁体68与第二导磁体69之间形成磁回路,从而使第一导磁体68与第二导磁体69相互吸引。电流越大,第一导磁体68与第二导磁体69之间的吸力越大,并且如上所述,此时由于两个动触件55所受的弹性力相同,因此两个动触件55与两个静触件60之间的作用力也相同,因此两个动触件55均不易脱离两个静触件60。
当动触件组53由推动卡38驱动沿Y轴方向远离静触件组54时,首先是限位件43沿Y轴方向向后运动,直至凸起80顶抵其他动触件84,此过程中两个弹性支承部74伸展并释能。
随着推动卡38继续沿Y轴方向远离静触件组54,凸起80带动其他动触件84与两个静触件60分断,此时由于控弧动触件83仍抵触两个静触件60,因此其他动触件84与两个静触件60之间不会拉电弧,此过程中与控弧动触件83连接的弹性支承部74继续伸展并释能。
随着推动卡38沿Y轴方向继续远离静触件组54,限位件43抵接控弧动触件83并带动控弧动触件83与两个静触件60分断,此时控弧动触件83的两个动触点57与对应的静触点63之间将拉出电弧。由于第一静触件61与第二静触件62通过电弧及控弧动触件83导通,且沿X轴方向两侧的电流方向相反,因此电弧受相斥的洛伦兹力影响而沿X轴方向向两侧延伸。由于相邻的两个动触件组53中控弧动触件83沿Z轴的位置不同,因此相邻的两个接触件组52拉出的电弧不易接触。由于第一分隔件5a的阻隔,相邻的两个接触件组52拉出的电弧更不易接触,异相之间不容易短路。
随着推动卡38沿Y轴方向继续远离静触件组54,两个动触件53远离静触件组54,电弧熄灭,直至衔铁组件12处于如图26所示的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同一动触件组53中各动触件55适于并联,通过设置接触行程L更短的控弧动触件83,使控弧动触件83相较其他动触件84更晚与静触件组54分断,因此电弧在控弧动触件83处发生,而不易在其他动触件84处发生。由于相邻的动触件组53之间,控弧动触件83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因此电弧沿X轴方向向两侧溢出时,相邻的接触件组52产生的电弧沿Z轴方向错位而不易接触,异相之间不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相对推动卡38固定的限位件43抵接各动触件55以限定各动触件55的接触行程L,能够更方便控制各动触件55的接触行程L。
本实施例中,由于控弧动触件83的第二接触行程L2与其他动触件84的第一接触行程L1之间的差值小于推动卡38的超行程M,因此当超行程M结束时,所有动触件55所受的弹性件组42的弹性力均相同。在继电器1处于导通状态且承受故障大电流的情况下,所有动触件55均不容易与静触件组54脱开,因此能够保证继电器1的负载能力。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限位件43设置适于抵接其他动触件84的凸起,使得其他动触件84相较于控弧动触件83更远离静触件组54。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9与推动卡38嵌件注塑一体成型,使限位件43更容易相对推动卡38固定,且限位件38刚性更强,对动触件55的限位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同一连接件39的两端形状不同,能够在各连接件39形状完全相同且各限位件43形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只要相邻连接件39的两端颠倒设置,形成防呆设计,当每一动触件组53中动触件55的数量为两个时,能够确保相邻的动触件组53之间,控弧动触件83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a分隔相邻的接触件组52,且第一分隔件5a能够沿Y轴方向插入插槽48中,因此当动触件组53与静触件组55之间拉电弧时,相邻的接触件组52的电弧更不易接触并导通,因此异相之间更不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本实施例中,在接触单元40沿X轴的两侧设置第二分隔件5b,能够使接触单元40沿X轴方向两侧的接触件组52拉电弧时,不易对沿X轴方向位于接触单元40外侧的其他部件造成损坏,从而增加继电器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a和第二分隔件5b均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增加第一分隔件5a、第二分隔件5b和继电器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继电器1相比摆动式磁保持继电器而言,衔铁组件12由相对线圈组件11摆动转换为相对线圈组件11直线运动。因此不存在摆动式磁保持继电器摆动行程的径向分量的损失。可以让继电器1的空间利用率更高,能够为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动触件55与静触件60之间的安全距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本实施例中的继电器1相较于其他直动式磁保持继电器而言,由于两个磁驱动端21沿X轴方向布设,同时衔铁组件12的直线运动方向是垂直于X轴方向的Y轴方向,不会让继电器1在一个方向(无论是X轴方向还是Y轴方向)上需要很长的长度,可以让继电器1更容易适应有限的空间,能够为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动触件55与静触件60之间的安全距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导磁体组41,使继电器1被故障大电流冲击时,动触件组53更不易与静触件组54脱离,避免因两者脱离产生破坏性拉电弧,能够增加继电器1的耐压能力和寿命。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接触单元,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两个沿X轴方向布设的接触件组(52);所述接触件组(52)包括沿Y轴方向相对设置的动触件组(53)和静触件组(54);每个动触件组(53)沿Z轴方向布设至少两个适于并联的动触件(55),各动触件(55)中部分为控弧动触件(83);控弧动触件(83)相较于其他动触件(84)沿Y轴方向的接触行程(L)更短,以使控弧动触件(83)相较其他动触件(84)更晚与静触件组(54)分断;相邻的动触件组(53)之间控弧动触件(83)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动触件(55)沿X轴方向设有两个动触点(57);所述静触件组(54)对应两个动触点(57)包括两个静触件(60);所述静触件(60)设有与动触点(57)对应的静触点(63);所述动触件(55)的接触行程(L)为动触件组(53)沿Y轴方向远离静触件组(54)时,该动触件(55)的动触点(57)与对应的静触点(63)之间的距离。
3.一种电控部分,其用于控制外部电路通断,其特征是,包括推动卡(38)、弹性件组(42)、限位件(43)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单元(40);所述弹性件组(42)和所述限位件(43)均与动触件组(53)数量相同且对应;所述弹性件组(42)沿Y轴方向位于推动卡(38)与动触件组(53)之间;所述限位件(43)相对推动卡(38)固定并在动触件组(53)远离静触件组(54)时沿Y轴方向抵接各动触件(55)以限定各动触件(55)的接触行程(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控部分,其特征是,所述推动卡(38)具有超行程(M),控弧动触件(83)的接触行程(L)与其他动触件(84)的接触行程(L)之间的差值小于推动卡(38)的超行程(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控部分,其特征是,所述限位件(43)设有适于抵接所有其他动触件(84)的凸起(8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控部分,其特征是,还包括与限位件(43)数量相同且对应的连接件(39);各连接件(39)与推动卡(38)嵌件注塑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件(39)沿Z轴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出推动卡(38),所述限位件(43)与连接件(39)的两端适配并固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控部分,其特征是,每一动触件组(53)中动触件(55)的数量为两个;同一连接件(39)的两端形状不同,相邻连接件(39)的两端颠倒设置。
8.一种继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容置件(2)、磁路部分(3)和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部分(4);所述磁路部分(3)驱动所述推动卡(38)沿Y轴方向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分隔件(5a);所述第一分隔件(5a)沿X轴方向分隔相邻的接触件组(52);所述容置件(2)与所述推动卡(38)两者之一与第一分隔件(5a)固接,两者另一设有供第一分隔件(5a)沿Y轴方向插入的插槽(48)。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分隔件(5b);所述第二分隔件(5b)沿X轴方向位于接触单元(40)的两侧;所述第二分隔件(5b)与所述容置件(2)或所述推动卡(38)固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分隔件(5a)和所述第二分隔件(5b)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
CN202410338708.1A 2024-03-22 2024-03-22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Pending CN118016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38708.1A CN118016480A (zh) 2024-03-22 2024-03-22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38708.1A CN118016480A (zh) 2024-03-22 2024-03-22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6480A true CN118016480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5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38708.1A Pending CN118016480A (zh) 2024-03-22 2024-03-22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164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0064B2 (en) Switching device
CN110100292B (zh) 电磁继电器
US20120175345A1 (en) Electromagnetic contractor
CN112309775B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配电盒、动力电池总成与车辆
JPH07235248A (ja) プランジャ型電磁継電器
EP4030458A1 (en) Direct current contactor and automobile
JP6168785B2 (ja) 有極電磁継電器
US8901445B2 (en) Magnetic contactor
JP2023546233A (ja) 高い沿面距離を有する超小型リレー
JP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CN115836375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8016480A (zh)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CN111295729B (zh) 电磁继电器和电磁装置
WO2019167825A1 (ja) 接点装置モジュール、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WO2022117077A1 (zh) 一种继电器
JP7357193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8039413A (zh) 一种运动部件、磁保持继电器和电表
CN219842931U (zh) 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
CN117976471A (zh) 一种接触部分、继电器和电表
CN118136463A (zh) 一种继电器
CN118136464A (zh) 一种继电器和电表
CN118448216A (zh) 一种继电器和电表
CN220796597U (zh) 继电器
CN118136467A (zh) 一种磁路部分、磁保持继电器和电表
CN220774174U (zh) 灭弧系统和直流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