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6321A - 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96321A CN117796321A CN202311848049.8A CN202311848049A CN117796321A CN 117796321 A CN117796321 A CN 117796321A CN 202311848049 A CN202311848049 A CN 202311848049A CN 117796321 A CN117796321 A CN 1177963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lture medium
- culture
- tissue culture
- seedlings
- survival 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2—Culture media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本发明以草炭土、蛭石和秸秆炭为基质,以基础培养基、ABT、IBA、蔗糖、琼脂和菌剂为复合培养基,制备得到了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在茶树组培苗生根培养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根长、株高等关键参数,并降低组培苗的病害侵扰,为后续的移栽打下坚实的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背景技术
茶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传统的茶树繁殖方式周期长,生长速度慢,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茶树,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现有的茶树组培苗培养基质中,往往存在营养成分不足、生长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导致组培苗成活率不高。因此,开发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茶树组培苗高成活率的培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包括基质和复合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基质由草炭土、蛭石和秸秆炭按照质量比1~2:3~5:1~2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ABT、IBA、蔗糖、琼脂和菌剂。
优选的,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WPM培养基或DKW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ABT的用量为0~1.0mg/L,且不为0。
优选的,所述IBA的用量为0~1.0mg/L,且不为0。
优选的,所述蔗糖的用量为10~30g/L。
优选的,所述琼脂的用量为6~8g/L。
优选的,所述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5~10mL/L。
当菌剂为多种菌混合而成时,按照等体积比混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一种上述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将草炭土、蛭石和秸秆炭灭菌后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IBA、蔗糖、琼脂和菌剂加入基础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所述复合培养基浇透所述基质即得所述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进一步的,所述蛭石的粒径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秸秆炭的粒径为5~10mm。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三:提供一种上述培养基质在茶树组培苗培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一般组培苗培养基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补充外源物质以解决培养中后期外源物质浓度不足的问题,而本发明中,利用芽孢杆菌不仅达到了抑菌和防病的效果,加速养料矿质化,将养分由无效态和缓效态变为有效态和速效态,还能利用其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外源物质促进组培苗的生根,提升组培苗的成活率,不需在培养中后期补充浇灌外源物质,使得培养过程更加简单便捷。
本发明在基质中加入了秸秆炭,利用秸秆炭的吸附作用为芽孢杆菌提供优良的生长代谢环境,同时能够吸附营养物质为芽孢杆菌的生长代谢提供能量,减少生物菌剂的损失,为中后期由芽孢杆菌代谢提供外源物质作出了保障工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培养基质,茶树组培苗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成活率显著提高,对于提高茶树组培苗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5~10mL/L。
当菌剂为多种菌混合而成时,按照等体积比混合。
巨大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AB 209224,菌含量不低于109cfu/mL。
胶冻样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KB 20082790,菌含量不低于109cfu/mL。
枯草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JB 2008238,菌含量不低于109cfu/mL。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蛭石的粒径选用1~3mm,秸秆炭的粒径选用5~10mm。其中秸秆炭为玉米秸秆炭、小麦秸秆炭或水稻秸秆炭。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草炭土、蛭石和秸秆炭通过高温灭菌,灭杀其中的有害病原菌和虫卵等物质。
实施例1
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的制备:
将草炭土、蛭石和水稻秸秆炭灭菌后,按照1:5: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0.75mg/L)、IBA(0.75mg/L)、蔗糖(30g/L)、琼脂(7g/L)和菌剂(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用量为10mL/L)加入WPM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实施例2
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的制备:
将草炭土、蛭石和水稻秸秆炭灭菌后,按照1:5: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1.0mg/L)、IBA(1.0mg/L)、蔗糖(30g/L)、琼脂(7g/L)和菌剂(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用量为10mL/L)加入WPM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实施例3
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的制备:
将草炭土、蛭石和水稻秸秆炭灭菌后,按照1:5: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0.5mg/L)、IBA(0.5mg/L)、蔗糖(30g/L)、琼脂(7g/L)和菌剂(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用量为10mL/L)加入WPM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实施例4
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的制备:
将草炭土、蛭石和水稻秸秆炭灭菌后,按照1:5: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0.25mg/L)、IBA(0.25mg/L)、蔗糖(30g/L)、琼脂(7g/L)和菌剂(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用量为10mL/L)加入WPM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实施例5
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的制备:
将草炭土、蛭石和水稻秸秆炭灭菌后,按照1:4: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1.0mg/L)、IBA(0.75mg/L)、蔗糖(30g/L)、琼脂(7g/L)和菌剂(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用量为10mL/L)加入DKW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实施例6
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的制备:
将草炭土、蛭石和水稻秸秆炭灭菌后,按照1:5: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1.0mg/L)、IBA(0.5mg/L)、蔗糖(30g/L)、琼脂(7g/L)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10mL/L)加入WPM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实施例7
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的制备:
将草炭土、蛭石和水稻秸秆炭灭菌后,按照1:5: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0.5mg/L)、IBA(1.0mg/L)、蔗糖(30g/L)、琼脂(7g/L)和菌剂(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10mL/L)加入WPM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复合培养基中未加入菌剂,具体步骤包括:
将草炭土、蛭石和水稻秸秆炭灭菌后,按照1:5: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0.75mg/L)、IBA(0.75mg/L)、蔗糖(30g/L)和琼脂(7g/L)加入WPM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基质中未加入秸秆炭,具体步骤包括:
将草炭土和蛭石灭菌后,按照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0.75mg/L)、IBA(0.75mg/L)、蔗糖(30g/L)、琼脂(7g/L)和菌剂(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等体积比混合,用量为10mL/L)加入WPM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复合培养基浇透基质即得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试验例
以“云抗14号”继代苗为原材料,“云抗14号”是1987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21-1987。选用培养2~3个月的继代苗,切取带顶芽、苗高2cm的单芽为生根试验材料。
芽苗接种在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培养基质上,先在培养基质上打出小孔,再将芽苗插入培养基质的孔中,插入深度为苗高的50%,接种后,轻轻敦实培养基质,确保芽苗基部与培养基质接触良好,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每个重复30株芽苗,培养结果如表1所示。
培养条件:温度为25±1℃,光照度1000lx培养前20天,20天后光照度调整为2000lx继续培养40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光照时间为10h/天,空气湿度85%。
表1中生根率即为组培苗的成活率,生根率=成活株数/总株数;芽苗黄化=黄化株数/总株数。
根长为组培苗的地下部分,每个重复随机选取5株,测量地下部分的长度,取平均值即为根长。
株高为组培苗的地上部分,每个重复随机选取5株,测量地上部分的长度,取平均值即为株高。
表1
由于实施例与对比例均未在培养过程中添加碳源及外源物质,对比例1出现芽苗黄化现象是由于缺少碳源导致,其他处理因为添加了菌剂,菌剂的生长代谢为芽苗提供了生长所需的碳源,因此未出现芽苗黄化现象。
由对比例和实施例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培养基质在组培苗生根培养过程中,生根率能够达到96%以上,并且组培苗患病率低于对比例1,根长株高均有显著改善,为后续移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质包括基质和复合培养基;
所述基质由草炭土、蛭石和秸秆炭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ABT、IBA、蔗糖、琼脂和菌剂;
所述菌剂为芽孢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中草炭土、蛭石和秸秆炭的质量比为1~2:3~5: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WPM培养基或DKW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ABT的用量为0~1.0mg/L,且不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IBA的用量为0~1.0mg/L,且不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蔗糖的用量为10~30g/L;所述琼脂的用量为6~8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杆菌包括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5~10mL/L。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培养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将草炭土、蛭石和秸秆炭灭菌后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将ABT、IBA、蔗糖、琼脂和菌剂加入基础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培养基;
利用所述复合培养基浇透所述基质即得所述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的粒径为1~3mm;所述秸秆炭的粒径为5~10m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培养基质在茶树组培苗培养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48049.8A CN117796321B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48049.8A CN117796321B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96321A true CN117796321A (zh) | 2024-04-02 |
CN117796321B CN117796321B (zh) | 2024-07-12 |
Family
ID=90432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48049.8A Active CN117796321B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9632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931740A (zh) * | 2024-09-28 | 2024-11-12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快繁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应用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6877A (zh) * | 2010-12-04 | 2011-07-20 | 徐贵阁 | 绿色生物育苗基质 |
CN103288563A (zh) * | 2013-06-27 | 2013-09-11 | 重庆拓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良土壤的茶树专用复合微生物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US20130287829A1 (en) * | 2000-10-04 | 2013-10-31 | Paul Edward Stamets | Controlling insects and arthropods using preconidial mycelium and extracts of preconidial mycelium from entomopathogenic fungi |
CN105850684A (zh) * | 2016-04-27 | 2016-08-17 | 凌云县长生仙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含改性生物炭的铁皮石斛种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34706A (zh) * | 2016-06-28 | 2016-11-23 | 贵州江口净园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树的育苗方法 |
CN106893599A (zh) * | 2017-02-22 | 2017-06-27 | 安徽帝元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添加3‑吲哚丁酸改性的土壤改良剂用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制作方法 |
AU2018100547A4 (en) * | 2017-10-11 | 2018-05-24 |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A peanut-specific fertilizer prepared from peanut stalk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
CN109041851A (zh) * | 2018-06-11 | 2018-12-21 | 安徽省兰香缘农业生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轻基质栽培方法 |
CN109275569A (zh) * | 2018-11-27 | 2019-01-29 | 广西玉林市华睿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
CN109479601A (zh) * | 2018-11-28 | 2019-03-19 | 太湖县栗树农林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 油茶的种植方法 |
CN110604059A (zh) * | 2019-10-17 | 2019-12-24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一种油茶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 |
CN110692375A (zh) * | 2019-10-15 | 2020-01-17 | 晴隆县沙子镇果苗园艺基地 | 一种提高柚子香甜味的种植方法 |
CN110946054A (zh) * | 2019-10-15 | 2020-04-03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一种茶树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753472A (zh) * | 2021-01-11 | 2021-05-07 |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 | 一种茶树的扦插育苗方法 |
CN113767850A (zh) * | 2021-10-15 | 2021-12-10 | 上海培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油茶增殖及生根的方法及其应用 |
CN114902882A (zh) * | 2022-05-10 | 2022-08-16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增强茶树生根能力的扦插育苗方法 |
CN115968786A (zh) * | 2023-02-16 | 2023-04-18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CN116784152A (zh) * | 2023-01-03 | 2023-09-22 | 隆回县优异茶树苗木繁育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高存活率的茶树苗种植方法 |
-
2023
- 2023-12-29 CN CN202311848049.8A patent/CN1177963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87829A1 (en) * | 2000-10-04 | 2013-10-31 | Paul Edward Stamets | Controlling insects and arthropods using preconidial mycelium and extracts of preconidial mycelium from entomopathogenic fungi |
CN102126877A (zh) * | 2010-12-04 | 2011-07-20 | 徐贵阁 | 绿色生物育苗基质 |
CN103288563A (zh) * | 2013-06-27 | 2013-09-11 | 重庆拓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良土壤的茶树专用复合微生物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CN105850684A (zh) * | 2016-04-27 | 2016-08-17 | 凌云县长生仙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含改性生物炭的铁皮石斛种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34706A (zh) * | 2016-06-28 | 2016-11-23 | 贵州江口净园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树的育苗方法 |
CN106893599A (zh) * | 2017-02-22 | 2017-06-27 | 安徽帝元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添加3‑吲哚丁酸改性的土壤改良剂用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制作方法 |
AU2018100547A4 (en) * | 2017-10-11 | 2018-05-24 |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A peanut-specific fertilizer prepared from peanut stalk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
CN109041851A (zh) * | 2018-06-11 | 2018-12-21 | 安徽省兰香缘农业生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轻基质栽培方法 |
CN109275569A (zh) * | 2018-11-27 | 2019-01-29 | 广西玉林市华睿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
CN109479601A (zh) * | 2018-11-28 | 2019-03-19 | 太湖县栗树农林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 油茶的种植方法 |
CN110692375A (zh) * | 2019-10-15 | 2020-01-17 | 晴隆县沙子镇果苗园艺基地 | 一种提高柚子香甜味的种植方法 |
CN110946054A (zh) * | 2019-10-15 | 2020-04-03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一种茶树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604059A (zh) * | 2019-10-17 | 2019-12-24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一种油茶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 |
CN112753472A (zh) * | 2021-01-11 | 2021-05-07 |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 | 一种茶树的扦插育苗方法 |
CN113767850A (zh) * | 2021-10-15 | 2021-12-10 | 上海培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油茶增殖及生根的方法及其应用 |
CN114902882A (zh) * | 2022-05-10 | 2022-08-16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增强茶树生根能力的扦插育苗方法 |
CN116784152A (zh) * | 2023-01-03 | 2023-09-22 | 隆回县优异茶树苗木繁育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高存活率的茶树苗种植方法 |
CN115968786A (zh) * | 2023-02-16 | 2023-04-18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娟等: "生物炭对幼龄茶苗生长的影响", 贵州茶叶, vol. 44, no. 2, 15 June 2016 (2016-06-15), pages 1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931740A (zh) * | 2024-09-28 | 2024-11-12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快繁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96321B (zh) | 2024-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39535B (zh) | 一种黄瓜育苗专用活性生物基质产品 | |
CN1843073B (zh) | 设施蔬菜菌根苗的生产方法 | |
CN103468620B (zh) | 一株微白黄链霉菌及其在防治黄瓜霜霉病方面的应用 | |
CN104818233B (zh) | 一株含死谷芽孢杆菌及其制备的功能型蔬菜育苗生物基质 | |
CN114521479A (zh) | 一种基于微生物促生和空气整根的二段式烟草育苗方法 | |
CN110616172A (zh) | 一种具有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功能的芽孢杆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7796321B (zh) | 一种提高茶树组培苗成活率的培养基质 | |
CN114051932A (zh) | 一种以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高效快繁体系的方法 | |
CN103159570A (zh) | 一种固体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55445A (zh) | 一种石榴种子处理液 | |
CN114231452B (zh) | 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的土壤改良方法 | |
CN112063552B (zh) | 防治芦笋枯萎病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2080052B (zh) | 一株促进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木霉菌株fs10-c及其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7859615A (zh) | 一种提高水稻产量的肥料运筹方法 | |
CN110938549B (zh) | 一种促进圆齿野鸦椿容器苗生长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447538B (zh) | 一种以潘氏冰灯玉露花序轴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 | |
CN110683875A (zh) | 一种预防烤烟青枯病的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0301335A (zh) | 西红花的侧芽繁育球茎的培养法 | |
CN116622517B (zh) | 利用非洲哈茨木霉防治藜麦真菌病害及促进藜麦生长的方法 | |
CN119344151B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菌肥防治青钱柳病害的栽培方法 | |
CN109722395A (zh) | 一种增强草坪生长能力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05765A (zh) | 一种提高半夏块茎养分与药材品质的菌剂接种方法 | |
CN114456966B (zh) | 用于防治黄瓜枯萎病的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141970B (zh) |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 |
CN119344151A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菌肥防治青钱柳病害的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