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9320A -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9320A
CN117769320A CN202311836193.XA CN202311836193A CN117769320A CN 117769320 A CN117769320 A CN 117769320A CN 202311836193 A CN202311836193 A CN 202311836193A CN 117769320 A CN117769320 A CN 117769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electrode layer
reflective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361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龙
申晓斌
李�根
苏冬冬
张大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Yunnan Chuangshiji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Yunnan Chuangshiji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Yunnan Chuangshiji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361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93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9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9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金属层,与各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多个反射电极层,在层叠方向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的高度不同;以及出射各个子像素对应颜色光线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与所述反射电极层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同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二过孔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硅基显示产品多为弱微腔结构产品,即通过小开口率+彩膜层+透镜阵列增益实现高亮规格,但同时存在视角小以及电学性能差等缺点,故急需开发强微腔结构以增加开口率以及去除透镜工艺,以改善视角和电学性能等短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金属层,与各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多个反射电极层,在层叠方向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的高度不同;
以及
与所述反射电极层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电极层,同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电极层包括蓝色反射电极层、红色反射电极层和绿色反射电极层,
在层叠方向上,所述蓝色反射电极层距离所述衬底的高度小于所述红色反射电极层距离所述衬底的高度,所述红色反射电极层距离所述衬底的高度小于绿色反射电极层距离所述衬底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电极层包括:
位于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反射电极;
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远离衬底一侧的第二反射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反射电极的反射率优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的反射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二过孔电连接,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反射电极层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电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形成重叠投影,
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重叠投影之间,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反射电极层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过孔的过孔边缘具有第二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形成重叠投影,
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重叠投影之间,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过孔的过孔边缘具有第一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相邻的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填充在所述间隙中的阻隔层,所述阻隔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
所述像素界定层界定的子像素的像素界定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中,
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阻隔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以及覆盖所述阻隔层相邻的第一电极层的部分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
第一界定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第二界定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第三界定层,
所述第二界定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三界定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
所述第三界定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界定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
在第一过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界定层、所第二界定层以及所述第三界定层在衬底的正投影的重叠投影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界定层界定的像素界定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为多边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多边形结构的两个边界形成的顶角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界定层在所述衬底正投影的水平宽度为:
所述第一界定层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f、所述第二界定层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e、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界定层的边缘的距离d1、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径a、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阻隔层的边缘的距离b、所述阻隔层的间隙距离c、所述阻隔层的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的边缘的距离d2、所述第一界定层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f、以及所述第二界定层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e之和;
在非第一过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界定层在所述衬底正投影的水平宽度为:
所述第一界定层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f、所述第二界定层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e、所述阻隔层的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d2、所述阻隔层的间隙距离c、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d2、所述第一界定层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f、以及所述第二界定层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e之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彩膜层,和
所述彩膜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调光层,用于调整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各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形成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多个反射电极层,在层叠方向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的高度不同;
在反射电极层上形成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电极层,同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电极层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第一电极层通过第一过孔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该结构设计能够在不需要增加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工序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反射电极层的悬浮产生的寄生电容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8依次示出制作本发明图1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示意图;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非过孔位置处的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显示面板的强微腔(Strong Cavtiy)结构大多通过红绿蓝(RGB)像素对应的阳极层的厚度差异化设计或者界定子像素的像素界定层的垫层高度差异化两种方式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实现具有强微腔结构的硅基显示产品。
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10;
设置在衬底10上的第一金属层20,与各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与所述第一金属层20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多个反射电极层30,在层叠方向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10的高度不同;以及
出射各个子像素对应颜色光线的发光器件,
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与所述反射电极层30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有机发光层(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电极层(图中未示出),同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一过孔51电连接,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二过孔52电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层为阳极,第二电极层为阴极。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将各个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设置于不同高度位置实现强微腔效应,提高显示面板的电学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电极层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第一电极层通过第一过孔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该结构设计能够在不需要增加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工序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反射电极层的悬浮产生的寄生电容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并没有选择对第一电极层40进行设计,较对第一电极层40设计存在的对蓝色子像素的微腔敏感器件的影响较大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影响蓝光出光从而影响整体亮度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是通过对反射电极层30的位置进行设计,不会对蓝色子像素的出光产生影响,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为硅基显示面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孔52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反射电极层30靠近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反射电极层30靠近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通过所述第二过孔52形成电连接。
本实施中,第二过孔52设置在反射电极层30的下表面,也即,反射电极层30的上表面没有过孔,通过该设置能够降低第二过孔对反射电极层30的反射率影响,从而提升显示亮度,提高显示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反射电极层30包括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红色反射电极层31R和绿色反射电极层31G,
在层叠方向上,所述蓝色反射电极层31B距离所述衬底10的高度小于所述红色反射电极层31R距离所述衬底10的高度,所述红色反射电极层31R距离所述衬底10的高度小于绿色反射电极层31G距离所述衬底10的高度。
通过该设置,考虑到彩色显示时红色光、绿色光以及蓝色光的波长结合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到阴极(图中未示出)的腔长,本发明实施例将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高度设置为最低高度、红色反射电极层31R次之、绿色反射电极层31G为最高高度,实现最优的发光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金属层20为多层层叠结构,例如在从衬底10至第一电极层40的层叠方向上,第一金属层20为钛铝钛的层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信赖性和导电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0靠近所述衬底10一侧的多个互相绝缘的金属连接层(图中未示出),相互绝缘的金属连接层之间通过连接过孔53进行导电,通过多个金属连接层的桥接设计,降低走线复杂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反射电极层30包括:
位于靠近所述衬底10一侧的第一反射电极;
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远离衬底10一侧的第二反射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反射电极的反射率优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的反射率。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电极层30为双层结构,不同于第一金属层20的三层层叠结构,本实施例将反射电极层30远离衬底10一侧的表面设置为反射率较高的表面,通过该设置,能够提高子像素的光线向下入射后的反射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也就是说,蓝色反射电极层31B包括蓝色第一反射电极311B和蓝色第二反射电极312B,红色反射电极层31R包括红色第一反射电极311R和红色第二反射电极312R,绿色反射电极层31G包括绿色第一反射电极311G和绿色第二反射电极312G。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二过孔52电连接,所述第二过孔52贯穿所述反射电极层30靠近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0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金属层20和反射电极层30之间绝缘设置,通过第二过孔52实现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和第一金属层20的电连接。在红色子像素的位置处,蓝色反射电极层31B和与蓝色反射电极层31B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二过孔52连接,红色反射电极层31R和与红色反射电极层31R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二过孔52连接,绿色反射电极层31G和与绿色反射电极层31G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二过孔52连接。
通过该设置,能够防止反射电极层30和第一金属层20之间处于悬浮状态存在寄生电容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显示面板的电学性能的不良,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金属层20上设置第二过孔52与反射电极层30进行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设置在不同高度,利用在第一金属层20上设置不同高度的绝缘层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金属层20上覆盖有第一绝缘层61,红色子像素的第一金属层20设置在第一绝缘层61上,连接红色子像素的第一金属层20和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第二过孔52贯穿第一绝缘层61。
如图5所示,蓝色反射电极层31B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62,红色反射电极层31R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62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红色反射电极层31R和第一金属层20的第二过孔52贯穿了第一绝缘层61和第二绝缘层62;
如图5所示,红色反射电极层31R上覆盖有第三绝缘层63,绿色反射电极层31G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63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蓝色子像素对应的绿色反射电极层31G和第一金属层20的第二过孔52贯穿了第一绝缘层61、第二绝缘层62以及第三绝缘层63,从而形成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不同高度的腔长结构,实现显示面板的强微腔结构设计。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反射电极层30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0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形成重叠投影,所述第二过孔52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30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0重叠投影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反射电极层30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过孔52的过孔边缘具有第二距离,使得第二过孔52和反射电极层30能够完全搭接,保证电连接性能。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反射电极层30的端部和第二过孔52的过孔边缘之间的第二距离Overlap h2≥0.05μm。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电极层30包括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红色反射电极层31R以及绿色反射电极层31G,也就是说,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端部和对应的第二过孔52的过孔边缘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第二距离,红色反射电极层31R的端部和对应的第二过孔52的过孔边缘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第二距离,绿色反射电极层31G的端部和对应的第二过孔52的过孔边缘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第二距离。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二过孔52的管控孔径设置为≤0.5μm。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金属层20靠近衬底10一侧的连接过孔53可参考反射电极层30的端部和第二过孔52之间的第二距离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绿色反射电极层31G上覆盖有第四绝缘层64,第一电极层40设置在第四绝缘层64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极层40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0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形成重叠投影,所述第一过孔51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40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0的重叠投影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金属层20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过孔51的过孔边缘具有第一距离Overlap h1,示例性的,第一距离Overlap h1≥0.05μm,所述第一电极层40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过孔51的过孔边缘具有第三距离b,示例性的,第三距离b≥0.15μm,使得第一过孔51和第一电极层40、以及第一过孔51和反射电极层30的端部能够完全搭接,保证电连接性能。
在对应于不同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层40和第一金属层2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过孔51,因此每一第一过孔51的第二距离、第三距离的设置均符合上述设计,保证显示面板的电连接性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各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也就是说,第四绝缘层64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为水平表面,各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设置在第四绝缘层64的水平表面上,通过该设置能够保证形成在第一电极层40上的有机发光层由于高度差导致的发光器件漏电或者阴极穿刺的不良,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性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相邻的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填充在所述间隙中的阻隔层70,所述阻隔层7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电极层4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阻隔层70用于隔断不同子像素的驱动电路,阻隔层70和第一电极层40的厚度一致,保证膜层表面平整。
并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层40的厚度相同,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强微腔结构是通过不同高度的反射电极层30实现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膜层表面平整,有机发光层蒸镀后形成的发光器件稳定可靠、信赖性较佳。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相邻的第一电极层40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25-0.4μm,相比相关技术的相邻的第一电极层40之间的间隙距离为1μm的结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第一电极层40的设计面积,从而提高显示区的开口率,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80,
所述像素界定层80界定的子像素的像素界定孔84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层40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中,
所述像素界定层80在所述阻隔层7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以及覆盖所述阻隔层70相邻的第一电极层40的部分表面。
本实施例中,像素界定层80在衬底10的正投影形成图案化的像素界定孔84,像素界定孔84内漏出第一电极层40远离衬底10一侧的表面,像素界定孔84内蒸镀发光器件。本实施例的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反射电极层30,并未对第一电极层40所在位置的结构进行变化,因此,像素界定层80的厚度一致,像素界定孔84内的有机发光层的制程相同,不会出现有机发光层的厚度不同导致显示效果较差的不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像素界定层80包括:
第一界定层81;
设置在所述第一界定层81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表面的第二界定层82;
设置在所述第二界定层82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表面的第三界定层83,
所述第二界定层82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三界定层83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
所述第三界定层83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界定层81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
在第一过孔51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过孔51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界定层81、所第二界定层82以及所述第三界定层83在衬底10的正投影的重叠投影中。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界定层80为多个层叠结构形成的工字型结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层包括导电介质层,工字型结构的像素界定层用于断开不同子像素之间的导电介质层。
如图8所示,在水平方向上,第一界定层81的宽度大于第三界定层83的宽度大于第二界定层82的宽度,换句话说,以第二界定层82的端部为基准,第一界定层81的两侧端部较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端部向水平方向具有延长部分,第三界定层83的两侧端部较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端部向水平方向具有延长部分,第一界定层81的延长部分大于第三界定层83的延长部分,从而形成了“工”字型结构,基于该设置,在像素界定层80中进行有机发光层的导电介质层的蒸镀时,利用该“工”字型结构的像素界定层80能够切断相邻像素的导电介质层,实现不同子像素的区里驱动控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示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像素界定层80界定的像素界定孔84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为多边形结构,示例性的,所述多边形结构为图9所示的六边形,又例如,多边形结构还可包括矩形、五边形、三角形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界定孔84的结构设计,不同于相关技术的小开口率的弱微腔结构、通过透镜阵列增益显示亮度的方案,相关技术的弱微腔结构结合透镜阵列的方案下,由于透镜阵列的工艺需求,像素界定孔84的正投影多为矩形或椭圆形,以便形成透镜阵列,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取消透镜阵列的设计,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不限制像素界定孔84必须为类圆形结构,通过该设置,在同等圆形面积下具有更高的开口率,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微腔结构的开口率能够较相关技术的开口率从35%提升至56%。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界定孔84优选为正投影为多边形,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界定孔84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还可为圆形、椭圆形结构,多边形结构为优选实施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过孔51和所述第二过孔52在所述衬底1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多边形结构的两个边界形成的顶角位置处,通过该设置,能够减小第一过孔51和第二过孔52的开口区对第一电极层40的平坦度影响,因此,在俯视方向上,第一过孔51和第二过孔52设置在多边形的顶角位置处,并且如图8所示,在层叠方向上,第一界定层81在衬底10的正投影覆盖第一过孔5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以及覆盖第二过孔52在衬底10的正投影,利用第一界定层81进行覆盖包覆,保证膜层表面平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过孔51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界定层81在所述衬底10正投影的水平宽度为:
所述第一界定层81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一侧边缘的距离f、所述第二界定层82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一侧边缘的距离e、所述第一过孔51和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边缘的距离d1、所述第一过孔51的孔径a、所述第一过孔51和所述阻隔层70的边缘的距离b、所述阻隔层70的间隙距离c、所述阻隔层70的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边缘的距离d2、所述第一界定层81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f、以及所述第二界定层82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e之和。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界定层81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一侧边缘的距离f为0.1μm~0.15μm;
所述第二界定层82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一侧边缘的距离e为0.05~0.1μm;
所述第一过孔51和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边缘的距离d1大于等于0.15μm;
所述第一过孔51的孔径a小于等于0.5μm;
所述第一过孔51和所述阻隔层70的边缘的距离b大于等于0.15μm;
所述阻隔层70的间隙距离c为0.25~0.4μm;
所述阻隔层70的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边缘的距离d2为大于等于0.15μm,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
也就是说,对应于第一过孔51位置处的第一界定层81的最小宽度为:a+b+c+d1+d2+2*e+2*f=1.65μm。
如图10所示,在非第一过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界定层81在所述衬底10正投影的水平宽度为:
所述第一界定层81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一侧边缘的距离f、所述第二界定层82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一侧边缘的距离e、所述阻隔层70的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一侧边缘的距离d2、所述阻隔层70的间隙距离c、所述阻隔层70的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d2、所述第一界定层81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f、以及所述第二界定层82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e之和。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界定层81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一侧边缘的距离f为0.1μm~0.15μm;
所述第二界定层82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83的一侧边缘的距离e为0.05~0.1μm;
所述阻隔层70的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82的边缘的距离d2大于等于0.15μm,
所述阻隔层70的间隙距离c为0.25~0.4μm,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
也就是说,对应于非第一过孔位置处的第一界定层81的最小宽度为:c+2*d2+2*e+2*f=1.0μ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4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彩膜层,和
所述彩膜层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调光层,用于调整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光层的设置,能够在保证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开口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调光层为透镜阵列,透镜阵列包括从衬底10向彩膜层方向凸起的凸起弧面,透镜阵列的透镜参数根据预设出光角度确定。本实施例的透镜阵列的功能不同于相关技术的透镜阵列,相关技术的透镜阵列与开口率较小的弱微腔结构结合后,起到提高显示亮度的作用,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微腔结构具有较大的开口率,无需提高显示亮度,利用透镜阵列实现出光角度控制。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制作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10上形成第一金属层20,所述第一金属层20与各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20上形成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多个反射电极层30,在层叠方向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10的高度不同;
在所述反射电极层30上形成出射各个子像素对应颜色光线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与所述反射电极层30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有机发光层(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电极层(图中未示出),其中,同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一过孔51电连接,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二过孔52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经工艺制程后形成的显示面板将各个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设置于不同高度位置实现强微腔效应,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电极层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第一电极层通过第一过孔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该结构设计能够在不需要增加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工序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反射电极层的悬浮产生的寄生电容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电学性能。
现以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S1、在衬底10上形成第一金属层20,所述第一金属层20与各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从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层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金属层20为钛铝钛(Ti/Al/Ti)的三明治结构,第一金属层20远离衬底10一侧的钛材料层为位于中间的铝材料层和形成在第一金属层20上的第一绝缘层61之间的平坦层和缓冲层,且该三明治结构具有良好的信赖性。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形成第一金属层20之前,还在衬底10上形成多个互相绝缘的金属连接层,相互绝缘的金属连接层之间通过连接过孔53与第一金属层20连接,利用多个金属连接层的桥接设计,降低走线复杂度。
S3、在所述第一金属层20上形成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多个反射电极层30,在层叠方向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10的高度不同。
由于各个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具有不同高度,现以形成水平位置在最低高度的蓝色反射电极层31B为示例进行说明:
利用PECVD(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第一金属层20上整面沉积第一绝缘层61,示例性的,第一绝缘层61的成分为SiOx。
通过Photo Mask(光掩模工艺)经曝光、显影、刻蚀工艺形成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第二过孔52,沉积金属钨(W)将第二过孔52填充满,采用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将多余厚度的钨去除,至此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第二过孔52成型,形成如图3所示的层结构,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第二过孔52的管控孔径≤0.5μm。
整面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第一反射电极(钛)沉积在第一绝缘层61上,然后再第一反射电极上沉积第二反射电极(铝),通过Photo Mask(光掩模工艺)曝光、显影、刻蚀形成红色子像素的蓝色反射电极层31B,从而形成图4所示的层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蓝色反射电极层31B与第二过孔52完全搭接,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端部与第二过孔52的端部之间的第二距离Overlap h≥0.05μm。
对于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红色反射电极层31R,以及蓝色子像素对应的绿色反射电极层31G,重复上述蓝色反射电极层31B的工艺过程从而形成如图5所示的高度不同的反射电极层30。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蓝色反射电极层31B上形成第二绝缘层62,对第二绝缘层62进行开孔形成对应于红色反射电极层31R位置处的第二过孔52,在第二过孔52中填充导电金属后,形成红色反射电极层31R的第一反射电极311R和第二反射电极312R。
进一步的,在红色反射电极层31R上形成第三绝缘层63,对第三绝缘层63进行开孔形成对应于绿色反射电极层31G位置处的第二过孔52,在第二过孔52中填充导电金属后,形成绿色反射电极层31G的第一反射电极311G和第二反射电极312G。在绿色反射电极层31G上形成第四绝缘层64保证膜层平坦,从而形成图5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S5、在所述反射电极层30上形成出射各个子像素对应颜色光线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与所述反射电极层30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有机发光层(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电极层(图中未示出),其中,同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40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一过孔51电连接,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30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20通过第二过孔52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该过程如下:
利用掩膜工艺对第四绝缘层64进行曝光、显影、刻蚀形成贯穿第四绝缘层64、第三绝缘层63、第二绝缘层62、第一绝缘层61的第一过孔51,第一过孔51延伸至第一金属层20远离衬底10一侧的上表面。
在第一过孔51中填充导电金属,采用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将多余厚度的导电金属去除,从而形成图6所示的层结构示意图。因为不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过孔51为同一制程,故第一过孔51规格可以进行相同管控,示例性的,第一过孔51的孔径尺寸≤0.5μm,各个绝缘层(第四绝缘层64、第三绝缘层63、第二绝缘层62、第一绝缘层61)的厚度≤300A;且各个反射电极层30的端部与第一过孔51的边缘间距g为0.05μm,参见图6所示。
在第四绝缘层64上整面Dep沉积形成覆盖第四绝缘层64、覆盖第一过孔51的第一电极层40的材料层,通过曝光显影刻蚀形成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层40,相邻子像素之间的第一电极层40具有间隙。然后通过LHC(横向高度补偿)工艺利用SiOx材料将第一电极层40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形成阻隔层70,形成如图7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极层40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表面形成具有“工字型”结构的像素界定层80,从而形成如图8所示的层结构示意图。
像素界定层80的第一界定层81、第二界定层82以及第三界定层83的尺寸可参见前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在像素界定孔84中形成有机发光层,以及在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可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金属层,与各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多个反射电极层,在层叠方向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的高度不同;以及
出射各个子像素对应颜色光线的发光器件,
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与所述反射电极层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
其中,同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二过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极层包括蓝色反射电极层、红色反射电极层和绿色反射电极层,
在层叠方向上,所述蓝色反射电极层距离所述衬底的高度小于所述红色反射电极层距离所述衬底的高度,所述红色反射电极层距离所述衬底的高度小于绿色反射电极层距离所述衬底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极层包括:
位于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反射电极;
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远离衬底一侧的第二反射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反射电极的反射率优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的反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过孔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反射电极层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反射电极层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通过所述第二过孔形成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形成重叠投影,
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重叠投影之间,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反射电极层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过孔的过孔边缘具有第二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形成重叠投影,
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重叠投影之间,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过孔的过孔边缘具有第一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相邻的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填充在所述间隙中的阻隔层,所述阻隔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
所述像素界定层界定的子像素的像素界定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中,
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阻隔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以及覆盖所述阻隔层相邻的第一电极层的部分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
第一界定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第二界定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第三界定层,
所述第二界定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三界定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
所述第三界定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界定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
在第一过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界定层、所第二界定层以及所述第三界定层在衬底的正投影的重叠投影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界定的像素界定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为多边形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多边形结构的两个边界形成的顶角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过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界定层在所述衬底正投影的水平宽度为:
所述第一界定层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f、所述第二界定层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e、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界定层的边缘的距离d1、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径a、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阻隔层的边缘的距离b、所述阻隔层的间隙距离c、所述阻隔层的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的边缘的距离d2、所述第一界定层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f、以及所述第二界定层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e之和;
在非第一过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界定层在所述衬底正投影的水平宽度为:
所述第一界定层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f、所述第二界定层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e、所述阻隔层的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的一侧边缘的距离d2、所述阻隔层的间隙距离c、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d2、所述第一界定层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f、以及所述第二界定层另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三界定层的另一侧边缘的距离e之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彩膜层,和
所述彩膜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调光层,用于调整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
14.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显示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各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形成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多个反射电极层,在层叠方向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的高度不同;
在所述反射电极层上形成出射各个子像素对应颜色光线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与所述反射电极层绝缘设置的与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同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同一子像素对应的反射电极层和对应的第一金属层通过第二过孔电连接。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显示面板。
CN202311836193.X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7693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36193.XA CN117769320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36193.XA CN117769320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9320A true CN117769320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12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36193.XA Pending CN117769320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93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914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26301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5477963B2 (ja) 透過型カラー有機el表示装置
CN111864116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4004089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14621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70003458A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JP2010153070A (ja) El装置、el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9461838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223541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2208432B (zh) 透射式彩色有机el显示装置
US2022019028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299855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48615B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掩膜板、显示基板及装置
CN109755281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13014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776932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2022005229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7004997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3991030A (zh)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KR10229462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11029387A (zh) 一种oled基板的制作方法、基板、显示装置和掩模板
CN11845074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WO2023173375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221670333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