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8292A - 便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8292A
CN117738292A CN202410002699.9A CN202410002699A CN117738292A CN 117738292 A CN117738292 A CN 117738292A CN 202410002699 A CN202410002699 A CN 202410002699A CN 117738292 A CN117738292 A CN 117738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pipe
drain
space
toil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026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谷昭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x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386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339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386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3390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386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8607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386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6589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l Corp filed Critical Lix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738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8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02Water-closet bowls ; Bowls with a double odour seal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good siphonic action; siphons as part of the bow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13Parts or details of bowls; Special adaptations of pipe joints or couplings for use with bowls, e.g. provisions in bowl construction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ste-water from the bowl in the flushing pipe or cistern, provisions for a secondary flushing, for noise-reduc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13Parts or details of bowls; Special adaptations of pipe joints or couplings for use with bowls, e.g. provisions in bowl construction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ste-water from the bowl in the flushing pipe or cistern, provisions for a secondary flushing, for noise-reducing
    • E03D11/14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bowl to the wall, e.g. to a wall outle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13Parts or details of bowls; Special adaptations of pipe joints or couplings for use with bowls, e.g. provisions in bowl construction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ste-water from the bowl in the flushing pipe or cistern, provisions for a secondary flushing, for noise-reducing
    • E03D11/16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bowl to the floor, e.g. to a floor outle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13Parts or details of bowls; Special adaptations of pipe joints or couplings for use with bowls, e.g. provisions in bowl construction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ste-water from the bowl in the flushing pipe or cistern, provisions for a secondary flushing, for noise-reducing
    • E03D11/17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bowl to the flushing pi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3/00Flushing devices operated by pressure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flushing valves not connected to the water-supply main, also if air is blown in the water seal for a quick flushing
    • E03D3/10Flushing devices with pressure-operated reservoir, e.g. air cha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1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using flushing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8Devices in the bowl producing upwardly-directed sprays; Modifications of the bowl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s ; Bidets; Combinations of bowls with urinals or bidets; Hot-air or other devices mounted in or on the bowl, urinal or bidet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一种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并且固定于卫生间的地面;排水管路,其设置有构成封水存留部的上升管路,并且与所述便钵部的底部连接;蓄压装置,其在侧视图中,配置于在所述上升管路的后方与所述上升管路在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且在所述排水管路的下方与所述排水管路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设置的配置空间,将液体向所述便器本体供给,空洞部,其设置于所述便钵部的后方,并且收纳有功能组件;一对外侧壁部,其在内侧设置有所述空洞部,在左右空出间隔配置;上侧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空洞部,向上开放;后侧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空洞部,使所述上侧开口部向后开放。

Description

便器装置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20年12月22日,申请号为202080088909.0,发明名称为“便器装置以及便器素坯的铸造成型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便器装置。
背景技术
对第一公开的背景进行说明。存在将向便器本体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组装入便器装置的情况。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案了一种便器装置,其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排水管路,其与便钵部的底部连接;组装有蓄压装置,其作为液体供给装置,能够对清洗水蓄压。该蓄压装置配置于与便器排水路相比避开下侧的空间,即与便钵部相比靠近后方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7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146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欧洲特许申请公开第323195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欧洲特许申请公开第305406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8-326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09-217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7-128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发明者认识到在实现便器装置的小型化的基础上,对于专利文献1的所公开的技术来说具有改良的余地。
第一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便器装置的小型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的第一公开的一种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该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并且固定于卫生间的地面;排水管路,其设置构成封水存留部的上升管路,与所述便钵部的底部连接;蓄压装置,其在侧视图中,配置于在所述上升管路的后方与所述上升管路在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且在所述排水管路的下方与所述排水管路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设置的配置空间,将液体向所述便器本体供给;空洞部,其设置于所述便钵部的后方,并且收纳有功能组件;一对外侧壁部,其在内侧设置有所述空洞部,在左右空出间隔配置;上侧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空洞部,向上开放;后侧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空洞部,使所述上侧开口部向后开放。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3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本体与周边构造的一部分一同表示的侧剖视图。
图4是将图3的便器本体与周边构造的一部分一同表示的俯视图。
图5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本体与周边构造一同表示的背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构成图。
图7是表示图2的B-B剖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本体与功能装置一同表示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位区域和低位区域的俯视图。
图10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真空断路器的剖视图。
图10B第一实施方式的真空断路器的其他剖视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分割区域的说明图。
图12是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2的D-D剖视图。
图14A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二管路构成部件的剖视图。
图14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管路构成部件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素坯的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铸造成型的中间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7是示意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将对象设备配置于右侧状态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处于图17的状态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处于图17的状态的便器装置的背视图。
图20是表示处于图17的状态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9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22是图21的E-E剖视图。
图23是表示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排水路拆下排水插口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准方向的说明图。
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对象设备配置于左侧状态的俯视图。
图26是表示处于图25状态的便器装置的背视图。
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28是表示图27的F-F剖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2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构成图。
图30是第二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1是第三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2是第四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3是从与图28同样的视点观察第五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观察图。
图34是表示第五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构成图。
图35是表示第六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6是第六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背视图。
图37是表示第七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8A是表示第八变形例的高位区域和低位区域的俯视图。
图38B是表示第九变形例的高位区域和低位区域的俯视图。
图39是第十变形例的分割区域的说明图。
图40是表示第十一变形例的第二配管连接部周围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1是表示第十二变形例的排水插口周围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2是示意性表示第十三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背视图。
图43是表示第十四变形例的便器装置的一部分的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第二公开的背景进行说明。存在在便器本体的便钵部的后方设置收纳有功能组件的空洞部的情况。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案了一种具备固定于卫生间的地面的便器本体的落地式的便器装置。在该便器装置中,便器本体的左右侧壁部和后壁部构成空洞部。
本申请发明者认识到在实现落地式的便器装置的小型化的基础上,对于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来说具有改良的余地。
第二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落地式的便器装置的小型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的第二公开的一种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一种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固定于卫生间的地面;空洞部,其设置于所述便钵部的后方,收纳有功能组件;一对外侧壁部,所述空洞部设置在其内侧,其左右空出间隔配置;上侧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空洞部,朝上开放;后侧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空洞部,使所述上侧开口部朝后开放。
第二公开的其他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其他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固定于卫生间的地面;空洞部,其设置于所述便钵部的后方,收纳有功能组件;一对外侧壁部,所述空洞部设置在其内侧,其左右空出间隔配置,其自身的后端部与所述卫生间的壁部抵接。
对第三公开的背景进行说明。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和便钵部的上端开口部开口的上表面部,在便钵部的后方形成后方空间。该便器本体的上表面部通过与水平面平行的平坦面构成。
在污物等的物体堵塞排水管路的情况下,存在从便钵部的溢出缘(后述)溢出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果从便钵部的溢出缘溢出的水流入后方空间,则其清扫变得麻烦。这是由于,与便器本体的前方和侧方的空间相比,后方空间存在狭窄的部分。本申请发明者认识到在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技来说存在改良的余地。
第三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从便钵部的溢出缘溢出的水流入后方空间的情况的技术。
用于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的第三公开的一个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该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便钵部;便器本体,其具有所述便钵部的上端开口部开口的上表面部,在与所述便钵部相比靠近后方处形成后方空间;溢出缘,其由所述便钵部的上端开口部构成;高位区域和低位区域,其是为使所述溢出缘具有高低差而设置于所述上表面部的高位区域和低位区域,所述低位区域以能够越过所述溢出缘的低位部分的方式而使溢出水不经过所述后方空间地将其引导所述便器本体的外部。
对第四公开的背景进行说明。便器装置通常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排水管路,其与便钵部的底部连接。排水管路通常具有设置有封水存留部的管路构成部件,管路构成部件具备与配管部件连接的配管连接部。在专利文献4的便器装置中,在配管连接部的内侧相比靠近上游侧形成封水存留部的水路形成面的顶部。
本申请发明者认识到在实现便器装置的小型化的基础上,对于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技术来说存在改良的余地。
第四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便器装置的小型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的第四公开的一个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该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排水管路,其与所述便钵部的底部连接;管路构成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排水管路,设置有封水存留部;配管连接部,其设置于所述管路构成部件,与配管部件连接;所述封水存留部的水路形成面的顶部,其设置于所述配管连接部的内侧。
对第五公开的背景进行说明。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排水管路,其与便钵部的底部连接;水箱,其贮存向便器本体供给的清洗水。该水箱配置于与便器排水路相比避开下侧的空间,即与便钵部相比靠近后方的空间。
本申请发明者认识到在实现便器装置的小型化的基础上,对于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技术来说存在改良的余地。
第五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便器装置的小型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的第五公开的一个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一个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落地式的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排水管路,其与所述便钵部的底部连接;管路构成部件,其是构成所述排水管路的管路构成部件,具有与下游侧的配管连接部件连接并且向后延伸的配管连接部;上升管路,其设置于所述排水管路并且成为封水存留部的一部分;配置空间,其设置于在所述上升管路的后方与所述上升管路在前后方向重叠,并且,在所述排水管路的下方与所述上升管路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水箱,其配置于所述配置空间。
第五公开的其他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其他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壁挂式的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排水管路,其与所述便钵部的底部连接;上升管路,其设置于所述排水管路并且成为封水存留部的一部分;配置空间,其设置于在所述上升管路的后方与所述上升管路在前后方向重叠,并且,在所述排水管路的下方与所述上升管路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水箱,其配置于所述配置空间。
对第六公开的背景进行说明。专利文献6公开了一种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排水管路,其与便钵部连接;低水箱,其附属于便器本体;给水软管,其连接外部的止水栓和低水箱。
本申请发明者在对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技术进行探讨时,得到了下述新的认识。止水栓的配置位置根据便器装置的设置位置变化。以此为起因,存在相对于便器本体的左右中心位置在左右两侧分别配置低水箱和止水栓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初始的专利文献6的构造中,存在以通过卫生间的壁部和排水管路之间的空间的方式配置给水软管的情况。因此,需要事先预见配置给水软管而在排水管路的后方确保空间。伴随上述情况,便器装置的前出尺寸(后述)的小型化存在上限。
以上的问题并不限于便器装置具备给水软管的情况。详细地说,是通过给水软管等绳索状部件将附属于便器本体的附属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所共通的问题,期望该问题的改善。
第六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便器装置的前出尺寸小型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的第六公开的一个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该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排水管路,其与所述便钵部的底部连接;附属于所述便器本体的附属设备,其相对于所述便器本体的左右中心位置在左右方向的一方侧配置;绳索状部件,其将相对于所述左右中心位置在左右方向的另一方侧配置的对象设备与所述附属设备连接,以在左右方向横穿与所述排水管路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对第七公开的背景进行说明。专利文献7公开了一种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外周壁,其包围便钵部;引出孔,其形成于外周壁部;配线等的绳索状部件,其从外周壁部的内侧通过引出孔向外部引出。
本申请发明者在进行探讨时,得到以下新的认识。在初始的专利文献7的构造中,在便器装置的外周壁部,在上下方向无段差的平稳连续的部位处形成引出孔。因此,在从外部观察便器装置时,容易看到引出孔,因而导致设计性的降低。
第七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便器装置的设计性的技术。
用于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的第七公开的一个方案是一种便器装置。该方案的便器装置具备: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外周壁部,其包围所述便钵部;段差部,其朝下设置于所述外周壁部的下部;附属设备,其附属于所述便器本体;绳索状部件,其连接外部的对象设备和所述附属设备;引出孔,其形成于所述外周壁部中所述段差部下方的范围,供从所述外周壁部的内侧向外部引出的所述绳索状部件通过。
以下,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相同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地对构成要素进行省略、放大、缩小。附图是配合附图标记的方向观察的。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固定”、“连接”、“抵接”来说,只要没有特别明示,除了两者直接满足所提及条件的情况之外,也包含经由其他的部件满足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的第一的独创点进行说明。参照图1、图2。便器装置10具备:便器本体14,其具有便钵部12;排水管路16,其与便钵部12连接;液体供给装置18,其向便器本体14供给液体;便座20和便盖22,其安装于便器本体14。
以下,对于便器装置10的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使用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进行说明。该方向是指,前后方向X、左右方向Y和上下方向Z。前后方向X、左右方向Y是水平方向,与以通常的姿势落座于便座20的落座者的前后左右对应。上下方向Z是铅垂方向。
参照图3~图5。本实施方式的便器本体14以陶器为材料。便器本体14的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树脂等。便器本体14是西洋式大便器,除了用于接收污物的便钵部12之外,还具备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部开口的上表面部24。本实施方式的便器本体14是配置于卫生间的地面F上的落地式,其固定于地面F。
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具备包围便钵部12的外周壁部26。本实施方式的外周壁部26作为便器本体14的一部分设置于便器本体14。本实施方式的外周壁部26包围排水管路16和液体供给装置18,从外部遮蔽其包围对象(例如便钵部12等)。外周壁部26在将便器本体14固定于卫生间之前的状态下,暴露于外部空间。
外周壁部26以从便钵部12的前方经由便钵部12的左右两侧而与便钵部12相比向后方延伸的方式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外周壁部26在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外周缘部连续。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通过将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载置于地面F上而被地面F支承。
便器装置10具备设置于便钵部12的后方的第一空洞部28。第一空洞部28左右空出间隔配置并设置于暴露于外部空间的一对外侧壁部30的内侧。一对外侧壁部30由外周壁部26构成。也可以认为第一空洞部28设置于外周壁部26的内侧。一对外侧壁部30与便器本体14一体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洞部28被后述的分隔部件32分隔为上下。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洞部28由一对外侧壁部30以及构成第一空洞部28的下壁部的第一分隔部34构成。除此之外,第一空洞部28由设置于一对外侧壁部30的内侧的一对第一内壁部36以及从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垂下的第二内壁部38构成。第一内壁部36的上端部与外侧壁部30连接。第一内壁部36的下端部与第一分隔部34连接。第一内壁部36的前端部与第二内壁部38连接。
便器装置10具备设置于便钵部12的下方的第二空洞部40。第二空洞部40除了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和第一分隔部34之外,还由从便钵部12的下表面垂下的第二内壁部42构成。第二内壁部42的下端部与外周壁部26连接。
回到图2。排水管路16与设置于建筑物的排水管44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管44埋入卫生间的地面F。排水管路16具备设置于便器本体14的便器排水路46。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管路16进一步具备连接便器排水路46和排水管44的排水插口48以及连接便器排水路46和排水插口48的连接配管50。
在排水管路16设置构成封水存留部52的上升管路54。上升管路54随着朝向下游侧而上升,并且向后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便器排水路46。在封水存留部52贮存阻断排水管路16内的空气的流动的封水56。
在排水管路16,在与上升管路54相比靠近下游侧处设置随着朝向下游侧而下降的下降管路58。本实施方式的下降管路58随着朝向下游侧而铅垂向下延伸,设置于排水插口48。
在排水管路16设置连接上升管路54和下降管路58的连接管路60。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管路60随着朝向下游侧而向后直线延伸,设置于连接配管50。
排水管路16具备构成排水管路16的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是连接配管50。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具备设置于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的下游侧端部的筒状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第一配管连接部66与第一配管部件64连接。第一配管部件64与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相比配置于下游侧。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配管部件64是排水插口48。第一配管连接部66通过插入第一配管部件64的上游侧端部(后述的上游侧连接部68)的内侧来与第一配管部件64连接。
排水管路16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向后延伸(也参照图3)。由此,能够通过使便器本体14在前后方向X移动,而相对于预先配置于便器装置10的配置预定位置的第一配管部件64插入/移除第一配管连接部66。也就是说,通过像这样使便器本体14移动,而能够使第一配管连接部66相对预先配置的第一配管部件64连接。因此,在相对预先配置的第一配管部件64进行第一配管连接部66连接作业中,不用将便器本体14从地面F大幅举起。其结果为,能够得到良好的操作性。
排水插口48具备:上游侧连接部68,其与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连接;下游侧连接部70,其与排水管44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排水插口48具备:上游侧配管72,其设置有上游侧连接部68;下游侧配管74,其设置有下游侧连接部70;调节管76,其连接上游侧配管72和下游侧配管74。
在上游侧连接部68形成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所插入的插入口68a。本实施方式的插入口68a由设置于上游侧连接部68的弹性部件69形成。弹性部件69使用弹性体构成。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经由弹性部件69,与排水插口48的上游侧连接部68防水连接。
排水插口48分别被收纳于便器装置10的第一空洞部28和第二空洞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插口48的上游侧配管72收纳于第一空洞部28,排水插口48的调节管76和下游侧配管74收纳于第二空洞部40。
在调节管76设置在前后方向X延伸的直管部76a。调节管76通过将直管部76a插入而与下游侧配管74连接。排水插口48能够以使上游侧连接部68和下游侧连接部70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的方式对其前后方向的长度进行调整。这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调节管76的直管部76a的一部分切断,而对其直管部76a的前后尺寸进行调整来实现。由此,能够通过配合便器本体14和排水管44的位置,对上游侧连接部68和下游侧连接部70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来扩大能够应对的排水芯的范围。这里的“排水芯”是指,从卫生间的地面F直立的壁部W(以下,称为卫生间壁部W)至排水管44的上游端开口部的中心线CL1的距离。
便器装置10具备喷射排出部80,其从喷射口80a朝向排水管路16的下游侧喷出水。喷射排出部80从在排水管路16的内壁面开口的喷射口80a向后喷出水。
参照图6。便器装置10具备:给液路90,其将从给液源供给的液体向便器本体14供给;开闭阀92,其设置于给液路90;止回阀94,其与开闭阀92相比设置于给液路90的上游侧。便器装置10具备:分流路96,其在与开闭阀92相比的上游侧从给液路90分流;蓄压装置98,其经由分流路96连接于给液路90;真空断路器100,其与开闭阀92相比设置于给液路90的下游侧。在后叙述真空断路器100的详细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给液源是上水道。向给液路90供给作为液体的清洗便器本体14的水(以下称为清洗水)。开闭阀92是电磁阀、电动阀等的电气驱动阀,在无图示的控制部的控制下能够开闭给液路90。
蓄压装置98是向便器本体14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18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18能够贮存从给液路90供给的液体,并将自身贮存的液体向便器本体14供给。液体供给装置18贮存作为液体的便器清洗用的清洗水。液体供给装置18具备长条状的本体102(也参照图5),本体102的长轴呈直线状延伸。本体102成为贮存从给液路90供给液体的水箱。蓄压装置98具备:隔膜等的划分部件108,其将本体102内划分为主室104和副室106;螺旋弹簧等的施力部件110,其对划分部件108施加向主室104的容积变小的方向的力。
在开闭阀92处于闭阀状态时,液体能够从给液路90经由分流路96流入蓄压装置98的主室104。蓄压装置98能够利用流入主室104的液体的静水压与施力部件110的施加力抵抗而通过划分部件108活动来逐渐增大主室104内的液体贮存量。蓄压装置98能够利用施力部件110的施加力对主室104内的液体蓄压。在蓄压装置98的开闭阀92处于开阀状态时,能够通过施力部件110的施加力使划分部件108活动,而将蓄压状态的液体从主室104经由给液路90向便器本体14供给。由此,从给液源供给的液体与通过蓄压装置98蓄压的液体汇合,而能够通过给液路90将大压力的液体向便器本体14供给。
参照图2、图5、图7。在图5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仅位于液体供给装置18的上方的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在侧视图中,在上升管路54的后方与上升管路54在前后方向X重叠的位置处,并且,在排水管路16的下方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Z重叠的位置设置第一配置空间112。在第一配置空间112配置液体供给装置18的本体102的至少一部分。这里的“侧视图”是指,从图2的视点观察的情况,也就是与从左右方向Y观察为同一意思。这谈及类似这样特定的视点时,与外部构造和内部构造无关,而是指从该视点观察时的各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配置空间112设置于便器装置10的第一空洞部28的内侧。
第一配置空间112设置于排水管路16的水路顶部314(后述)的下方。第一配置空间112在侧视图中设置于上升管路54和下降管路58之间。
在排水管路16的内部水路306(后述)中,以封水存留部52的内上表面的最深部位为P1,以其最深部位P1的正下的部位为P2,部位P1和部位P2的上下方向中的中央部位为P3。液体供给装置18的本体102以在侧视图中与内部水路306的前述的中央位置P3相比至少一部分位于上方的方式设置。本体102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侧视图中与喷射口80a的下端位置P4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设置。本体102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侧视图中与排水管路16的封水存留部52的下端位置P5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设置。
液体供给装置18的本体102以从第一配置空间112向左右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方式设置。能够认为本体102在背视图中,以从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Z重叠的部位向左右方向Y突出的方式设置。本体102向左右方向Y的至少一侧突出即可。
对于液体供给装置18的本体102来说,将其长边方向朝向左右方向Y配置。该条件满足于以相对于左右方向Y的方向轴线长边方向的方向轴线的夹角角度为30°以下的方式配置本体102的情况。由此,与使本体102的长边方向配合排水管路16的上升管路54(参照图2)的流动方向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便器装置10中本体102所占部位的上下尺寸和前后尺寸小型化。由此,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的前后尺寸和上下尺寸的小型化。
对以上的第一独创点的效果进行说明。
(A1)上升管路54的后方的第一配置空间112通常容易成为难以配置构成便器装置10的其他构成设备的死角。在上升管路54和下降管路58之间设置第一配置空间112的情况下,该第一配置空间112特别容易成为死角。由于在这样容易成为死角的第一配置空间112配置液体供给装置18,与将液体供给装置18配置于其他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的小型化。
作为液体供给装置18的配置位置,是与便器排水路46相比避开下侧的空间,能够认为是与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的上部相比靠近后方的第三配置空间116(参照图5)。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必在这样的第三配置空间116配置液体供给装置18,因而不必为了避免与该液体供给装置18的干涉而将其他的构成设备(例如后述的功能组件152)的位置上下错开。由此,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全体的上下尺寸的小型化。
作为液体供给装置18的配置位置,能够考虑排水管路16的封水存留部52的底部52a(参照图2)的下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必在这样的排水管路16的底部52a的下方配置液体供给装置18,而能够在该处配置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因而提高关于排水管路16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左右方向两侧的部位通常容易成为难以配置构成便器装置10的其他构成设备的死角。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18以从第一配置空间112向左右方向Y突出的方式设置,配置于这样容易成为死角的部位。因此,与将液体供给装置18配置于其他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的小型化。
接下来,对关于第一的独创点的其他特征进行说明。参照图2。在液体供给装置18的下方设置用于配置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的第二配置空间118。第二配置空间118在与液体供给装置18相比靠近下方设置于便器本体14和地面F之间。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配置空间118以从排水管路16的封水存留部52的底部52a朝向后方而变大的方式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配置空间118设置于便器装置10的第二空洞部40的内侧。
(A2)通过将第二配置空间118设置于液体供给装置18的下方,而能够实现在其下方配置排水管路16的设计。因此,提高关于排水管路16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A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将排水插口48的一部分配置于第二配置空间118。因此,能够使排水插口4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调整量仅延长第二配置空间118的部分,而能够扩大能够应对的排水芯的范围。
参照图2、图7。便器装置10具备分隔第一配置空间112和第二配置空间118的第一分隔部34。第一分隔部34作为便器本体14的一部分设置于便器本体14。在第一分隔部34形成使第一配置空间112和第二配置空间118贯通的贯通孔120,在该贯通孔120插入贯通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这里的“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是指,前述的排水管路16的下降管路58。本实施方式的贯通孔120是向后开放的凹孔。第一分隔部34具有:第一壁部分34a,其从与排水管路16的上升管路54相连而从上升管路54向下延伸;第二壁部分34b,其从第一壁部分34a的下端部向后延伸。
便器装置10具备配置于液体供给装置18的下侧,载置有液体供给装置18的载置部122。本实施方式的载置部122通过第一分隔部34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载置部122作为便器本体14的一部分设置于便器本体14。液体供给装置18在载置于载置部122的状态下,使用无图示的螺钉等经由固定部件126而固定于载置部122。液体供给装置18配置于从地面F空出间隔的位置,经由载置部122被便器本体14支承。
(A4)由此,能够仅通过将液体供给装置18载置于载置部122而将液体供给装置18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能够在将液体供给装置18的重量预置于载置部122的状态下将其固定于液体供给装置18。将这些结合,能够得到液体供给装置18的设置时良好的操作性。
参照图3。前述的第一配置空间112是便器排水路46和第一分隔部34,也就是说,设置于便器排水路46和载置部122之间。便器装置10以使液体供给装置18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在能够水平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X)进出地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排水插口48从排水管路16取出时,能够像这样使液体供给装置18进出。这里的“能够在水平方向进出”,不仅是指液体供给装置18的进出方向沿着水平方向,也指与铅垂方向成分相比水平方向成分更大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液体供给装置18的进出方向为前后方向X的例子进行说明。
液体供给装置18伴随相对于载置部122的滑动而能够进出可能。液体供给装置18通过设置于第一空洞部28的出入口124而能够进出。该出入口124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配置空间112向后开放,能够使液体供给装置18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从后方进入。出入口124在便器装置10的第一分隔部34和分隔部件32之间设置于第一空洞部28。出入口124的左右尺寸与液体供给装置18的本体102的长边尺寸相比大。这里的左右尺寸是指沿着出入口124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长边尺寸是指沿着本体102的长边方向的尺寸。
(A5)由此,能够在保持便器本体14放置于地面F的状态下,将液体供给装置18载置于载置部122。因此,在将液体供给装置18载置于载置部122的情况下,不用将便器本体14举起或上下颠倒,而能够得到良好的操作性。
(A6)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与第一配置空间112相比配置于上方。第一配管连接部66与设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后方的第一配管部件64(本实施方式中为排水插口48)连接。因此,在将第一配管部件64从排水管路16取出时,如前述那样,能够使液体供给装置18在水平方向进出。由此,在将液体供给装置18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情况下,可以不必从便器本体14的下侧将液体供给装置18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操作性。
(A7)连接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和第一配管部件64的部位与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和第一配管部件64的其他部位相比容易大径化。在这样的部位存在的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如前述那样,与第一配置空间112相比配置于上方。因此,可以不在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后方设置容易大径化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根据该情况,与将排水管路16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后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第一配置空间112在前后方向X拓宽。
接下来,对便器装置10的第二独创点进行说明。参照图2~图4、图7。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具备搭载于便器本体14的功能装置150。功能装置150具备功能组件152、收纳功能组件152的壳体154。功能组件152是附随于便器本体14的用于发挥规定功能的设备。本实施方式的功能组件152是除了前述的给液路90和分流路96的一部分之外,使开闭阀92、止回阀94和真空断路器100一体化的阀门单元153。在图7中,为了便于说明,示意性地表示给液路90和分流路96。功能组件152除此之外,例如,可以是对落座于便座的落座者的局部进行清洗的局部清洗装置,向落座者吹附干燥风而使其干燥的干燥装置,吸引便钵部12内的臭气而进行脱臭的脱臭装置,向便器本体14供给清洗泡的给泡装置等。
壳体154具备固定于便器本体14的底板155和从上方以覆盖底板155的方式安装于底板的箱盖156。功能组件152固定于底板155。
便器装置10具备收纳有功能组件152的至少一部分的前述的第一空洞部28。第一空洞部28的内部空间被分隔部件32划分为收纳功能组件152的第三配置空间116和收纳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的第四配置空间117(参照图5)。第四配置空间117与第三配置空间116相比设置于下侧,包含前述的第一配置空间112。作为功能组件152的阀门单元153使壳体154的底板155向下贯通,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三配置空间116。由此,功能组件152的至少一部分被第一空洞部28遮蔽,而能够实现设计性的提高。
在第一空洞部28设置使第三配置空间116向上开放的上侧开口部160。上侧开口部160在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开口。本实施方式的功能组件152在侧视图中,以使上侧开口部160横贯上下的方式设置。
在第一空洞部28设置使上侧开口部160向后开放的第一后侧开口部162。第一后侧开口部162使配置有功能组件152的第三配置空间116向后开放。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后侧开口部162使收纳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的第四配置空间117也向后开放。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后侧开口部162通过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的后端部、第一内壁部36的后端部和前述的第一分隔部34的后端构成。
便器装置10具备收纳排水插口48的前述的第二空洞部40。在第二空洞部40设置使其内侧的第二配置空间118向下开放的下侧开口部164,在该下侧开口部164的内侧,配置有排水插口48的一部分。下侧开口部164通过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的下端部构成。
在第二空洞部40设置有使下侧开口部164向后开放的第二后侧开口部166。第二后侧开口部166使配置有排水插口48的第二配置空间118向后开放。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后侧开口部166除了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的后端部之外,也通过前述的第一分隔部34的后端部构成。也能够认为第二后侧开口部166通过一对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和第一分隔部34的后端部构成。
不在第一空洞部28设置使第一空洞部28的内部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三配置空间116、第四配置空间117)和外部空间在前后方向X分隔的后壁部。可以认为第一空洞部28在背视图中以不覆盖收纳于第一空洞部28的功能组件152和排水插口48的一部分而向外部露出的方式设置。不在第二空洞部40设置使第二空洞部40的内部空间(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配置空间118)和外部空间在前后方向X分隔的后壁部。能够认为第二空洞部40以不覆盖收纳于第二空洞部40的排水插口48的一部分而使其向外部露出的方式设置。这里所说的外部空间是指,在处于将便器本体14固定于卫生间之前的状态时,在所提及的空洞部28、40的后方,设置于便器装置10的外部的空间。
便器本体14在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与卫生间壁部W抵接的状态下固定于地面F。在实现上述情况的基础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接下来说明的固定部件170。
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空出间隔配置一对固定部件170。一对固定部件170配置于便器本体14的一对外侧壁部30的内侧。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170具备配置于地面F上的地固定部170a和从地固定部170a直立的接受部170b,作为全体呈L字状。地固定部170a通过第一螺钉部件172固定于地面F。在接受部170b钉入贯通便器本体14的外侧壁部30的第二螺钉部件174。便器本体14经由固定部件170和螺钉部件172、174固定于地面F。
回到图2。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缓冲材料176(也参照图1)与卫生间壁部W抵接。该缓冲材料176例如是使用发泡聚乙烯泡沫等的树脂发泡体的片状体。缓冲材料176用于遮挡通过卫生间壁部W和外侧壁部30之间的异物从外部空间的侵入。
缓冲材料17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壁部30的上下方向的全范围中,设置于避开后述的凹口部178的范围。缓冲材料176至少配置于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和卫生间壁部W之间。缓冲材料176例如相对于第一空洞部28、第二空洞部40的内部空间也配置于后方。除此之外,缓冲材料176相对于壳体154也配置于后方。然而,缓冲材料176也可以不配置在上述部件的后方。
对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的设置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将排水插口48与预先配置的排水管44连接。接下来,通过使便器本体14移动,而将与便器本体14一体化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与排水插口48连接。
在这里,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便器本体14的第二空洞部40设置使下侧开口部164向后开放的第二后侧开口部166。因此,通过使便器本体14向后移动,能够通过便器本体14的第二后侧开口部166而在下侧开口部164内配置排水插口48。在进行该作业的基础上,仅通过靠近地面F的部位就能够使便器本体14移动。因此,不用将便器本体14从地面F大幅举起,而能够得到良好的操作性。
对以上的第二独创点相关的效果进行说明。
(B1)在第一空洞部28设置向上开放的上侧开口部160。因此,与在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上配置功能组件152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落地式的便器装置10全体的上下尺寸的小型化。
假设,在功能组件152的后方在第一空洞部28设置后壁部的情况下,受到成型工序的干燥导致的收缩的影响,容易在该位置产生大的偏差。特别是,该问题容易在陶器制的便器本体14设置第一空洞部28的情况下产生。因此,为了吸收第一空洞部28的后壁部的位置的偏差,需要在第一空洞部28的后壁部和功能组件152之间确保多余的空间(以下,称为偏差吸收空间),因此会导致便器装置10全体的前后尺寸的大型化。
(B1)对于该点来说,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空洞部28设置使上侧开口部160向后开放的第一后侧开口部162。因此,在不用在功能组件152的后方设置偏差吸收空间之外,还不用设置第一空洞部28的后壁部。因此,能够实现第一空洞部28的后壁部和偏差吸收空间部分的落地式的便器装置10的前后尺寸的小型化。
(B2)便器本体14在使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与卫生间壁部W抵接的状态下固定。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和卫生间壁部W之间的垃圾从外部空间的侵入。根据该情况,垃圾难以在便器装置10和卫生间壁部W之间积存。因此,容易将它们之间维持为清洁的状态。
假设,在没有使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与卫生间壁部W抵接的状态下,垃圾容易积存在它们之间。因此,在将它们之间维持为清洁的状态的基础上,还至少必须确保插入清扫工具的前后尺寸,而导致卫生间壁部W至便器装置10的前端部的前出尺寸的大型化。
对于该点来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使便器装置10和卫生间壁部W之间维持为清洁的状态的基础上,不需要在它们之间插入清扫工具,因而不需要确保它们之间的尺寸。根据该情况,能够在使便器装置10和卫生间壁部W之间维持为清洁的状态的基础上,实现便器装置10的前出尺寸的小型化。
像这样,在使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抵接于卫生间壁部W的情况下,不能够大幅改变便器本体14相对于卫生间壁部W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因此,即使排水芯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出现偏差,通过改变便器本体14的位置,也不能应对该偏差。对于该点来说,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具备排水插口48。因此,即使在类似这样的不能改变便器本体14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排水插口48来应对排水芯位置的偏差。该应对如前述所述,能够通过调整排水插口4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来实现。除此之外,该应对能够通过对相对于排水插口48的上游侧连接部68的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的插入量进行调整来实现。
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经由缓冲材料176与卫生间壁部W抵接。因此,即使在相对于卫生间壁部W的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的位置存在偏差,也能够通过缓冲材料176吸收该偏差,而能够应对便器装置10的位置的偏差。这里的便器装置10的位置的偏差是指,例如相对于卫生间壁部W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面不平行而倾斜的情况。
接下来,对第二的独创点相关的其他特征进行说明。参照图2。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在侧视图中,设置于与功能装置150的后端部150a在前后方向对齐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功能装置150的后端部150a由壳体154构成。
由此,在使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与卫生间壁部W抵接的基础上,能够避免仅功能装置150先与卫生间壁部W接触的情况,而能够实现功能装置150的保护。在得到同样的效果的基础上,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在侧视图中,可以设置于与功能装置150的后端部150a相比靠后方的位置。
参照图1、图2。在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形成使本便器装置10的内部空间(第二配置空间118)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凹口部178。凹口部178朝后开放。本实施方式的凹口部178形成于左右的外侧壁部30的各自下侧部分514(后述)的后端部。本实施方式的凹口部178形成于外侧壁部30的下端部,也向下开放。
该凹口部178能够作为插入贯通以横贯便器装置10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方式配置的被插入贯通物180的空间利用。这里的被插入贯通物180是指,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于卫生间壁部W的物体,详细地说是踢脚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在使便器装置10与卫生间壁部W抵接时,通过使便器装置10向后活动,而能够容易地在该凹口部178的内侧将被插入贯通物180插入贯通的优点。除此之外,该被插入贯通物180例如可以是给水管和给电线的任一个。
参照图2、图7。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具备配置于排水管路16和功能组件152之间的第二分隔部182。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分隔部182由与便器本体14分体设置的板状的分隔部件32构成。在分隔部件3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设置使分隔部件32的一部分弯折构成的被固定部32a。被固定部32a与构成便器本体14的第一空洞部28的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内壁部36)抵接,通过利用螺钉部件等的紧固件进行紧固来与便器本体14成一体化。
第二分隔部182在第一空洞部28的内部,将配置有排水管路16的第四配置空间117和配置有功能组件152的第三配置空间116分隔为上下。在第二分隔部182设置在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向上凹陷的第一凹部182a。在第一凹部182a的内侧,配置有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排水插口48的上游侧配管72。在第一凹部182a的左右两侧形成向下凹陷的第二凹部182b。在第二凹部182b的内侧配置功能组件152的一部分。功能组件152配置于俯视时相对于排水管路16在左右方向Y重叠的位置。
通过该第二分隔部182,能够避免功能组件152和排水管路16的接触而导致的向排水管路16施加外力的情况,而能够路回避排水管路16从排水管44露出的情况。伴随该情况,能够避免向功能组件152施加多余的外力的情况,而能够实现功能组件152的保护。
参照图3、图5。在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形成从上侧开口部160至下侧开口部164连续的连续开口部186。连续开口部186分别构成第一后侧开口部162和第二后侧开口部166,以及使贯通孔120向后开放的开放口。这里的“连续”是指,连续开口部186的左侧缘部186a和右侧缘部186b各自从上侧开口部160至下侧开口部164在单数的部件连续。这里的“单数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便器本体14。在连续开口部186,在与第一分隔部34相比靠近上方设置第一后侧开口部162,在与第一分隔部34相比靠近下方设置第二后侧开口部166。
由此,在便器本体14的上下方向的全长范围内,在不用在连续开口部186的后方设置偏差吸收空间的基础上,不用设置便器本体14的后壁部。因此,在便器本体14的上下方向的全长范围内,能够实现落地式的便器装置10的前后尺寸的小型化。
在得到这样的效果的基础上,构成连续开口部186的左侧缘部186a的单数的部件可以与构成连续开口部186的右侧缘部186b的单数的部件为分体。例如,左侧缘部186a可以通过便器本体14构成,右侧缘部186b可以通过罩部件190(后述)构成。
对便器装置10的第三独创点进行说明。参照图2~图4、图8。便器本体14在与便钵部12相比靠近后方处形成后方空间220。本实施方式的后方空间220是形成于前述的第一空洞部28的内部的第三配置空间116。后方空间220在处于仅将便器本体14固定于卫生间的状态时,向上方开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方空间220配置功能组件152。配置于后方空间220的功能组件152是搭载电子零件的电器零件204。本实施方式的电器零件204是指,作为电子零件搭载了开闭阀92的阀门单元153。除此之外,电器零件204例如可以是局部清洗装置、干燥装置、脱臭装置等。在任何情况下,电器零件204的具体例均没有被特别限定。
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部构成溢出缘208。这里的溢出缘208是指,在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缘中,从便钵部12内即将溢出的水能够越过的部位,不包含该即将溢出的水不能够越过的特定部位。该特定部位是指,例如在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缘中,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与功能装置150重叠的位置的部位S1(参照图8)。本实施方式的溢出缘208的后端208a与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部的后端209相比设置于前方。这里“从便钵部12内溢出水”是例如假设在排水管路16堵塞污物等的物体的情况。
参照图3、图9。上表面部24具备俯视时设置于上表面部24和后方空间220边界的边界部222。本实施方式的边界部222是前述的第一空洞部28的上侧开口部160。
在上表面部24,为使便钵部12的溢出缘208具有高低差,而设置相互高度不同的高位区域216和低位区域218。由此,在溢出缘208,在与溢出缘208的高度中心Ch相比靠近下方处设置低位部位208b。这里的高位区域216是指,与溢出缘208的高度中心Ch相比靠近上方的部位,低位区域218是指与该高度中心Ch相比靠近下方的部位。这里的高度中心Ch是指,溢出缘208的上下方向范围S2的中心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高位区域216设置于俯视时与通过溢出缘208并且在左右方向Y延伸的边界线Lb位于后方的位置,低位区域218与该边界线Lb相比设置于前方。也能够认为低位区域218与溢出缘208的后端208a相比设置于前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表面部24设置倾斜面214,而在上表面部24形成高位区域216和低位区域218。
本实施方式的低位区域218以俯视时不与上表面部24的边界部222连接而与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外周缘部24a连接的方式设置。这样的低位区域218能够使以越过溢出缘208的低位部位208b的方式溢出的水通过低位区域218上而不经由后方空间220地将其引导至便器本体14的外部。在图9中,表示从溢出缘208溢出的水的引导方向Pa。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低位区域218由倾斜面214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低位区域218上的水以顺着倾斜面214的斜度而向下(在图9中朝向纸面上方)流动的方式被引导。
在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设置前述的倾斜面214。倾斜面214以朝向前方而高度持续变低的方式设置。这里的“高度”是指,从通过地面F的水平面的上下方向的距离。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面214设置于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前端部24b至后端部24c的范围。对于倾斜面214来说,以上表面部24的后端部24c位于最高位置,其前端部24b位于最低位置的方式倾斜。倾斜面214在前后方向X的全范围中均匀地倾斜。换言之,倾斜面214在前后方向X的全范围中,以相对于水平面的斜度均等的方式设置。
对于以上的第三独创点的效果进行说明。
(C1)便器本体14的低位区域218能够将以越过溢出缘208的低位部位208b的方式溢出的水不经由后方空间220地,向便器本体14的外部引导。由此,能够容易避免从便钵部12溢出的水流入后方空间220的情况。从便钵部12溢出的水能够通过低位区域218,向便器本体14的前方和侧方的任意的空间引导。这样的空间与后方空间220相比较大,因而容易放置用户的身体的一部分和清扫工具。因此,即使在水从便钵部12溢出的情况下,通过将水引导至这样容易清扫的部位,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清扫性。
除此之外,容易避免从便钵部12溢出的水将配置于后方空间220的电器零件204打湿的情况。因此,能够实现搭载于电器零件204的电子零件的保护。
在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设置形成高位区域216和低位区域218的倾斜面214。因此,与设置形成高位区域216和低位区域218的段差部的情况相比,在外观上难以显眼。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设计性。
便器本体14的倾斜面214均匀地倾斜。因此,由于不在便器本体14的倾斜面214设置拐点,外观变得清爽,而能够得到良好的设计性。在搬运便器本体14的便器素坯(后述)和便器本体14时,存在将便器本体14上下颠倒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存在能够使与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接触的接受台的接受面平坦,而容易制作接受台的优点。
便器本体14的倾斜面214以其前端部24b处于低位置的方式倾斜。因此,与设置以上表面部24的前后方向X的中间位置处于最低位置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214相比,外观上难以显眼,而能够得到良好的设计性。
对第三的独创点相关的其他特征进行说明。参照图1。在便座20设置从便座20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的多个脚部20a。便座20通过使多个脚部20a搭载于便器本体14的倾斜面214而被便器本体14的倾斜面214支承。该倾斜面214均匀地倾斜。因此,即使便座20在前后方向X错位,相对于便座20的倾斜面214的接触状态也难以变化。因此,与便器本体14的倾斜面214不均匀地倾斜的情况相比,通过该倾斜面214能够稳定地支承便座20。
接下来,对真空断路器100相关的内容进行说明。参照图6。真空断路器100在给液路90与开闭阀92相比设置于下游侧。真空断路器100在给液路90内与真空断路器100相比的上游侧产生负压时,为了防止其逆流而使用。
参照图10A、图10B。图10A、图10B是图2的真空断路器100的剖视图,也是图4的C-C剖视图。图10A表示阀体240处于外部气体遮断位置Pa1的状态,图10B表示阀体240处于外部气体吸入位置Pa2的状态。真空断路器100具备使给液路90的一部分形成于内部的本体230。本体230具备:流入路232,清洗水从其上游侧流入;流出路234,其使从流入路232流入的清洗水流出;通气孔236,其使流出路234的内部空间和本体230的外部空间连通。流入路232以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计。流出路234的上游侧部分以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计。
本体230进一步具备:筒状部230a,其从流出路234的内下表面向上突出并且使流入路232的一部分在其内部形成;流入口232a,流入路232的流入口232a,其在筒状部230a的上端部开口。在筒状部230a的上端部设置构成流入口232a的周缘部的阀座238。
真空断路器100具备收纳于本体230的阀体240。阀体240以相对于本体230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被支承。阀体240通过相对于本体230上下运动,而能够在外部气体遮断位置Pa1(参照图10A)和外部气体吸入位置Pa2(参照图10B)之间移动。阀体240通过在从流入路232供给清洗水时,被从流入路232流入的清洗水向上推,而从外部气体吸入位置Pa2向外部气体遮断位置Pa1移动。阀体240在不从流入路232供给清洗水时,利用自重向下运动,而从外部气体遮断位置Pa1向外部气体吸入位置Pa2移动。
如图10A所示,阀体240在处于外部气体遮断位置Pa1时,通过从阀座238分离而打开流入路232的流入口232a,将流入路232和流出路234连通。此时,阀体240关闭通气孔236,遮断外部空间和流出路234的连通。其结果为,能够不通过通气孔236而将外部气体吸入流出路234内,从流入路232向流出路234供给清洗水。
如图10B所示,阀体240在处于外部气体吸入位置Pa2时,通过与阀座238接触来关闭流入路232的流入口232a,而遮断流入路232和流出路234的连通。此时,阀体240使通气孔236开放,而使外部空间和流出路234连通。其结果为,外部气体通过通气孔236被吸入流出路234内。因此,即使在与给液路90的流入路232相比的上游侧产生负压,通过将外部气体吸入给液路90的流出路234内,也能够防止其逆流。
在这里,如图2所示,将在溢出缘208从便钵部12内开始溢出水时能够越过的部位的高度为Ha,将真空断路器100的流入口232a的高度为Hb。此时,真空断路器100的流入口232a的高度Hb和溢出缘208的高度Ha的差ΔH1越大,则与该高度差相当的水头水压作用于真空断路器100的流出路234内的水,而容易防止给液路90内的逆流。因此,为了确保所需要的逆流防止性能,通常,便器装置10的销售国家的法律规定等要求真空断路器100的流入口232a配置于相对于溢出缘208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部位。因此,在溢出缘208具有高低差的情况下,降低真空断路器100的上端的位置也存在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中,为使溢出缘208具有高低差ΔH2,而在上表面部24设置高位区域216和低位区域218。因此,与使溢出缘208全体与溢出缘208的最高高度Hc为相同高度的情况相比,能够仅使溢出缘208中从便钵部12内开始溢出水时能够越过的部位的高度低ΔH2。伴随该情况,能够使真空断路器100的流入口232a的位置降低高度ΔH2。其结果为,能够以真空断路器100的上端位置变低的方式使第一空洞部28内的真空断路器100的位置降低。因此,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的上下尺寸的小型化。
接下来,对向便钵部12内排出清洗水的排出孔250A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参照图3。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如前述那样,为使便钵部12的溢出缘208具有高低差,以朝向前后方向X的一方侧的前侧降低的方式设置。便钵部12具备构成便钵部12的上端侧部分的缘部242。缘部242的内周面构成从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部朝向下方的一部分的范围。
参照图11。便器装置10具备排出部252A、252B,其使对便钵部12内进行清洗的清洗水从孔250A、250B向便钵部12内排出。本实施方式的排出部252A、252B由便器本体14的一部分构成。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排出部252A、252B也可以与便器本体14分体设计。本实施方式的排出部252A、252B包含具备第一排出孔250A的第一排出部252A和具备第二排出孔250B的第二排出部252B。第一排出孔250A和第二排出孔250B向便钵部12的内周面,详细地说,向缘部242的内周面开口。第一排出孔250A和第二排出孔250B向周向的一方侧开放。这里的“周向的一方侧”是指,在图11的纸面中的逆时针,以下,也单独称为“逆时针”。
本实施方式的排出部252A、252B具备形成于便钵部12的外周侧的通水路254。各排出部252A、252B使从给液路90向通水路254供给的清洗水以逆时针的方式从排出孔250A、250B排出,形成在便钵部12内逆时针旋转的旋流。通过该旋流清洗便钵部12的内周面,并且将便钵部12内的污物通过排水管路16排出。
在这里,假定俯视时将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部12a的左右尺寸Dy二等分的左右中心线Lc1、将其前后尺寸Dx二等分的前后中心线Lc2、左右中心线Lc1与前后中心线Lc2的交点Pi。左右中心线Lc1是沿着前后方向X延伸的直线,前后中心线Lc2是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的直线。左右尺寸Dy是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部12a的内面部分的左右方向Y的最大尺寸。前后尺寸Dx是便钵部12的上端开口部12a的内面部分的前后方向X的最大尺寸。假定俯视时使左右中心线Lc1围绕交点Pi向周向一方侧(本实施方式中为逆时针)旋转45°的第一基准线Lc3和使左右中心线Lc1围绕交点Pi向周向的另一方侧旋转45°的第二基准线Lc4。这里的“周向的另一方侧”是指,在图11的纸面中为顺时针,以下,也单独称为“顺时针”。
对于便钵部12来说,利用这些左右中心线Lc1、前后中心线Lc2、第一基准线Lc3和第二基准线Lc4将其划分为八个分割区域Da1~Da8。八个分割区域Da1~Da8是俯视时以各线Lc1~Lc4为边界划分的便钵部12的不同部位。八个分割区域Da1~Da8中,以相对于前后中心线Lc2逆时针相邻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X的一方侧)的分割区域为第一分割区域Da1。将在八个分割区域Da1~Da8中,从第一分割区域Da1以逆时针顺序设置的剩余分割区域分别作为第二~第八分割区域Da2~Da8。
此时,第一排出孔250A设置于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c4与第一分割区域Da1为相反侧的多个分割区域Da2~Da5中的任一个。第一排出孔250A设置于作为满足该条件的分割区域的第三分割区域Da3。第二排出孔250B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第六分割区域Da6。对其优点进行说明。
设想为使便钵部12的溢出缘208具有高低差,以朝向前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的一方侧)变低的方式设置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常与缘部242的前侧部分相比,后侧部分在上下方向的范围更大。
(C2)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c4与第一分割区域Da1为相反侧分割区域Da3设置第一排出孔250A。因此,与在第一分割区域Da1和第八分割区域Da8设置第一排出孔250A相比,容易使强水势的清洗水到达缘部242的后侧部分。伴随该情况,即使在如缘部242的后侧部分那样应当清洗的上下范围大的情况下,也容易利用强水势的清洗水对其缘部242的后侧部分进行良好地清洗。
在得到这里说明的效果的基础上,第一排出孔250A除了第三分割区域Da3之外,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分割区域Da2、第四分割区域Da4、第五分割区域Da5。第二排出孔250B的位置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也可以没有。
对便器装置10的第四独创点进行说明。参照图12、图13。排水管路16具备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和第二配管部件302。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是便器本体14,第二配管部件302是连接配管50。
在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设置前述的封水存留部52。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具备与第二配管部件302连接的筒状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第二配管连接部304设置于构成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排水管路16的部位的下游侧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便器排水路46的下游侧端部。第二配管连接部304向后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构成为圆形并且呈直线延伸。在像这样构成为圆形的基础上,只要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作为全体构成为圆形即可,在其周向的一部分可以存在凸部和凹部的至少一种。
在排水管路16和排水管44(无图示)的内部,形成从便钵部12内排出的污物和水通过的内部水路306。第二配管部件302与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相比设置于内部水路306的下游侧。第二配管部件302通过将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插入其上游侧部分的内侧,来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连接。在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和第二配管部件302之间配置密封部件308。密封部件308是弹性体。密封部件308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环状。密封部件308对第二配管部件302和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之间进行密封。
排水管路16和排水管44具备形成内部水路306的水路形成面310。在封水存留部52的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在上升管路54的内侧设置随着朝向下游侧而连续上升的上斜面312。在封水存留部52的水路形成面310,在封水存留部52的下游侧端部设置顶部314(以下,称为水路顶部314)。水路顶部314的一部分由上斜面312的上端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水路顶部314设置排水管路16内朝向下游侧呈直线状延伸的直线区域318。
在水路顶部314设置规定处于静水状态的封水56的最高水位的溢出缘316。在超出溢出缘316的水流入排水管路16内时,通过该水从溢出缘316向下游侧溢出,而规定残留于排水管路16内的封水56的最高水位。
将水路顶部314设置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内侧。在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内侧设置排水管路16的上斜面312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是下游侧端部)和溢出缘316。
考虑与通过水路顶部314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剖面(以下称为特定剖面)。这里的流动方向是指,水在排水管路16内向下游侧流动的方向,是沿着排水管路16的水路形成面310的中心线的方向。图13是表示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特定剖面的图。
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在前述的特定剖面中,具备:外周壁部320,其构成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并且分隔内外;中空部322,其设置于水路形成面310的下方;分隔部324,其分隔中空部322的内部空间和水路形成面310。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部322和分隔部324设置于便器排水路46的下游侧端部。
水路形成面310的轴芯C1在特定剖面中,相对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的轴芯C2向上侧偏心。本实施方式的水路形成面310在特定剖面中,设置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为相似状的第一相似面326。本说明书中的“相似状”是指,所提及的两者作为全体为相似状,可以存在由它们的一部分具有凸部或凹部的任一个导致的差异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相似面326包含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上表面,并且,设置于上下横贯水路形成面310的轴芯C1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水路形成面310,在特定剖面中,设置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为非相似状的第一非相似面328。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非相似面328设置于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与第一相似面326的周向两端部连接。第一非相似面328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分隔部324的上表面。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非相似面328是与水平面平行的平坦面330。在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在通过水路顶部314的特定剖面中,设置与水平面平行的平坦面330。平坦面330在特定剖面中,设置于水路形成面310中的最低部位。平坦面330设置于前述的直线区域318的流动方向的全域范围。本说明书中的“平行”并不是限定于几何学中严密的平行,也包含大致平行。
中空部322在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下游侧端面304a开口,构成从该开口位置朝向内侧封闭的有底状。在中空部322设置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为相似状的第二相似面332和与该外周面为非相似状的第二非相似面334。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相似面332设置于中空部322的内下表面,第二非相似面334设置于中空部322的内上表面。第二非相似面334构成分隔部324的下表面,与构成分隔部324的上表面的第一非相似面328设置为相似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非相似面334与第一非相似面328同样,为与水平面平行的平坦面。
外周壁部26在设置有第一相似面326的周向范围中具有同等的厚度而围绕轴芯C2延伸。外周壁部26在设置有第二相似面332的周向范围中具有同等的厚度而围绕轴芯C2延伸。分隔部324在特定剖面中,设置为具有与外周壁部26同等的厚度。
对以上的第四独创点的效果进行说明。
封水存留部52的水路顶部314设置于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内侧。因此,与将水路顶部314设置于与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相比的上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前后尺寸的小型化,因而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的前后尺寸的小型化。
水路形成面310的轴芯C1在通过封水存留部52的水路顶部314的特定剖面中,相对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的轴芯C2向上侧偏心。因此,与使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和水路形成面310全体为相似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与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的形状相关的设计的自由度。伴随该情况,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能够成为与第二配管部件302的连接适配的形状,并且以实现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为相似形状的情况不同的水的流动方式的方式设计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实现这样的不同的水的流动方式的基础上,在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设置与水平面平行的平坦面330。通过参照图14A、图14B对该优点进行详细说明。图14A是从与图13相同的视点观察第一变形例的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特定剖面的剖视图。在第一变形例的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中,在通过水路顶部314的特定剖面中,在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设置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为相似状的凹曲面。
如图14A、图14B所示,在第一变形例的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和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中,考虑在通过水路顶部314的特定剖面中,水位仅上升规定的高度H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变形例相比,能够使即将超过水路顶部314的水的流量变大。这能够从与图14A的阴影线表示的部位相比,图14B的阴影线表示的部位的面积大的情况得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即将超过水路顶部314的水的水位低的情况下,容易确保大的排水流量。这里的排水流量是指,流经排水管路16的水的流量。
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作为前述的“与第二配管部件302的连接适配的形状”成为圆形。由此,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为多边形的情况相比,配置于第二配管部件302和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之间的密封部件308的弹性变形量与周向位置无关而容易变得稳定。伴随该情况,密封部件308的密封性能与周向位置无关而稳定。因此,容易在第二配管部件302和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之间确保稳定的密封性能。
在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内侧,在特定剖面中在水路形成面310的下方设置中空部322。由此,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内侧的中空部322处为实心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中空部322部分的轻量化。除此之外,与这样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中空部322周围部位的冗余量。伴随该情况,通过抑制冗余量造成的劣化等的影响,而能够实现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形状的稳定化。
该中空部322设置于便器排水路46的下游侧端部。由此,在后述的便器素坯的铸造成型时,通过在与便器本体14的中空部322对应的部位配置后模366的一部分(参照图16),而能够容易地形成该中空部322。
接下来,对第四独创点的其他特征进行说明。参照图12。在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水路顶部314,设置在内部水路306中朝向下游侧而阶段性降低的排水部340。这里的“阶段性”是指,以排水部340为边界,在内部水路306中存在不连续的高低差的情况。本实施方式的排水部340以在第二配管部件302的内下表面和水路顶部314之间形成不连续的高低差的方式设置。也能够认为排水部340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段差部的方式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排水部340由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下游侧端面构成,在水路顶部314之间形成角部342。排水部340能够利用重力将越过水路顶部314的水排出。
由此,通过在排水部340的下游侧利用重力将越过水路顶部314的水向方向Pb排出,而容易使水在排水管路16的内部水路306内向下游侧流动。伴随该情况,与水路顶部314没有排水部34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在排水管路16内流动的水的阻力变小。因此,能够容易确保排水流量。
接下来,对便器素坯的铸造成型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15。便器素坯是为了得到陶瓷制的便器本体14所必须的半成品,能够通过铸造成型得到。便器本体14的便器素坯350具备:上表面侧部分352,其包含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至少一部分;便钵侧部分354,其包含便钵部12的大部分并且与上表面侧部分352相比靠近下侧。上表面侧部分352和便钵侧部分354是将便器本体14上下分割的形状。在便钵侧部分354设置前述的便器排水路46和第二配管连接部304。
便器本体14能够通过利用铸造成型使上表面侧部分352和便钵侧部分354各自的便器素坯成型,通过粘合将它们接合之后,经过烧成工序得到。以下,主要对通过铸造成型得到便钵侧部分354的便器素坯的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16。在铸造成型中使用多个模具360、362、364、366。多个模具360、362、364、366通过石膏等具有吸水性的材料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模具360、362、364、366包含配置于便器素坯的上下的上模360、下模362和配置于便器素坯的前后的前模364、后模366。前模364通过左右一对分割模(无图示)构成。前模364、后模366对便钵侧部分354的外观面进行成型。
后模366对面向便钵侧部分354的后方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成型。后模366具备对便器排水路46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进行成型的成型凹部370和对中空部322进行成型的成型凸部372。成型凹部370形成于后模366的前面部并且向后凹陷。成型凸部372从成型凹部370的底部向前突出。
铸造成型中包含下述的工序。首先,通过使多个模具360、362、364、366合模,而进行形成用于对便器素坯进行成型的模空间374的工序。之后,进行将未硬化状态的泥浆376注入模空间374内的工序。经过该工序,泥浆376沿着各模具360、362、364、366的表面硬化,利用泥浆376的硬化部分使便器素坯成型。之后,进行将残留于泥浆的硬化部分内部的未硬化状态的泥浆376排出的工序。之后,进行将各模具360、362、364、366从便器素坯脱模的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使后模366相对于便器素坯在前后方向相对移动,来将后模366的成型凸部372从便器素坯350的中空部322拔出。
后模366的成型凹部370使从下游侧堵塞便器排水路46的内部空间的堵塞壁378成型于便器素坯350。便器素坯350的堵塞壁378在前述的脱模工序之后,趁着烧成前的便器素坯处于柔软状态时,使用手指、工具等切除。
像这样,通过使用具备成型凹部370和成型凸部372的后模366,能够容易得到设置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内侧及水路形成面310的下方的中空部322的便器本体14。
对便器装置10的第五独创点进行说明。参照图17。便器装置10具备附属于便器本体14的附属设备500、外部的对象设备502和连接附属设备500的绳索状部件504。
本实施方式的附属设备500搭载于便器本体14。是经由壳体154搭载于本实施方式的便器本体14的阀门单元153(参照图2等)。本实施方式的附属设备500是通过使用电力驱动的动力源而动作的电动机械。本实施方式的阀门单元153的动力源是通过电力驱动的开闭阀92(电磁阀)的螺线管。动力源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是电机等。电动机械并没有限定于阀门单元153,例如,可以是局部清洗装置、脱臭装置、干燥装置,给泡装置等。
附属设备500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一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该条件至少在相对于附属设备500的绳索状部件504的一端部的连接部位处满足即可。这里的左右中心位置Px是指,位于俯视时沿着将便器本体14的外表面部分的左右方向Y的最大尺寸二等分的前后方向X延伸的平面上的位置。
对象设备502是附属设备500的连接对象。本实施方式的对象设备502在卫生间内配置于便器装置10的外部。本实施方式的对象设备502是设置于给液路90上的止水栓(参照图6)。对象设备502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配置于左右方向Y的另一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本实施方式的对象设备502相对于在前后方向与便器装置10X重叠的位置而配置于左右方向Y的外侧。
参照图18~图20。在图20中省略分隔部件32。本实施方式的附属设备50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设置在便器装置10的内部的装置内空间506。装置内空间506设置于外周壁部26的内侧。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内空间506除了前述的第一配置空间112、第二配置空间118、第三配置空间116和第四配置空间117之外,还包含后述的中空部520的内部空间。本实施方式的附属设备50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空洞部28的内侧的第三配置空间116。本实施方式的附属设备500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与排水管路16Y重叠的位置。
附属设备500的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与排水管路16的水路顶部314相比设置于上方。在满足该条件的基础上,排水管路16的水路顶部314与附属设备500在前后方向X的相对位置无关紧要。本实施方式的附属设备500配置于俯视时与排水插口48不重叠的位置。该条件至少在第三配置空间116中满足。
绳索状部件504是具有可动性并且呈绳索状的长型物体。只要绳索状部件504作为全体呈绳索状即可,可以通过单数部件和多个部件的任意一种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绳索状部件504通过软管构成,将水从作为对象设备502的止水栓向附属设备500内的给液路90供给。绳索状部件504以通过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的内侧的方式配置。绳索状部件504的一端部504a配置于便器装置10的装置内空间506,与附属设备500机械连接。绳索状部件504的另一端部配置于便器装置10的外部,与对象设备502机械连接。
绳索状部件504在与排水管路16相比的下方,以在左右方向横穿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重叠的重叠位置Pc的方式配置。绳索状部件504以在左右方向横穿设置于重叠位置Pc的前述的第一配置空间112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绳索状部件504在相对于排水管路16的下降管路58的前方,以横穿与下降管路58在前后方向X重叠的位置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绳索状部件504以在左右方向横穿排水管路16的下降管路58和液体供给装置18之间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绳索状部件504以与配置于前述的第二配置空间118的排水插口48的一部分相比而位于上方的方式配置。这里的排水插口48的一部分是指调节管76、下游侧配管74。
本实施方式的绳索状部件504以不经由与排水管路16的全体相比的后方的方式配置。绳索状部件504的正交剖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在前后方向X与便器本体14重叠处的全域,从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的后端26a向前方的方式设置。这里的正交剖面是指,与绳索状部件504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剖面。绳索状部件504的正交剖面的全体在与便器本体14的前后方向X重叠的部位的全域中,也能够认为以不位于与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的后端26a相比的后方的方式设置。
绳索状部件504相对于前述的重叠位置Pc在左右方向的一方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与附属设备500连接。绳索状部件504在载置于便器装置10的载置部122的状态下,以横穿前述的重叠位置Pc的方式配置。绳索状部件504相对于前述的重叠位置Pc在左右方向的另一方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从外周壁部26的内侧通过引出孔516(后述)而向外部引出。
使用固定夹具508将绳索状部件504固定于载置部122。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夹具508具备对绳索状部件504进行挟持的扣片508a和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将扣片508a固定于便器本体14的螺栓508b。
对于绳索状部件504来说,与从引出孔516将其向外部引出的位置同样、在相对于重叠位置Pc的左右方向的另一方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使用固定夹具508将其固定于便器本体14。由此,即使在便器本体14的外部绳索状部件504活动,也能够抑制便器本体14的内部的绳索状部件504的大幅活动。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绳索状部件504来说,除此之外,在相对于重叠位置Pc的左右方向的一方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也使用固定夹具508将其固定于便器本体14。
从同样的观点来看,使用固定夹具508在引出孔516的附近将绳索状部件504固定于便器本体14。这里的附近是指,例如从引出孔516开始10cm以内的距离。除此之外,在从相对于引出孔516的绳索状部件504的通过位置至利用固定夹具508的绳索状部件504的固定位置之间,没有设置除它们之外的挂于绳索状部件504的部位。
参照图19。外周壁部26具备设置于外周壁部26的下部的向下的段差部510。这里的外周壁部26的下部是指,在以外周壁部26的上下方向Z的全长为Lh时,外周壁部26的下端位置至Lh×0.5的位置Pd的范围。本实施方式的段差部510设置于外周壁部26的下端部。这里的外周壁部26的下端部是指,外周壁部26的下端位置至Lh×0.2的位置Pe的范围。本实施方式的段差部510设置于外周壁部26构成的一对外侧壁部30的各自的前端部至后端部的范围。
外周壁部26具备:上侧部分512,其从段差部510的外周缘部510a向上延伸;下侧部分514,其与段差部510相比设置于下侧。段差部510以使在外周壁部26的上侧部分512和下侧部分514之间沿着水平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Y)的外形尺寸有区别的方式设置。
参照图21。段差部510具备:下表面510b,其与段差部510的外周缘部510a连接;凹部510c,其相对于下表面510b向上凹陷;壁部510d,其分隔装置内空间506和外部空间。本实施方式的壁部510d设置于凹部510c的底部。
便器装置10具备形成于外周壁部26的引出孔516。绳索状部件504如前述所述,通过引出孔516向外部引出。引出孔516形成于外周壁部26中段差部510下方的范围。对于该条件来说,引出孔516的至少一部分满足即可。本实施方式的引出孔516形成于段差部510的壁部510d。
引出孔516以避开上侧部分512的外表面的方式形成。引出孔516不在上侧部分512的外表面形成。引出孔516以避开下侧部分514的外表面的方式形成。引出孔516不在下侧部分514的外表面形成。
参照图19、图21。便器本体14除了收纳附属设备500的前述第一空洞部28之外,还具备在第一空洞部28和外周壁部26之间设置于段差部510的上方的中空部520(也参照图4)。中空部520的内部空间是在铸造成型中没有配置模具的部位。该中空部520的内部空间是在铸造成型中,为了成为与成型品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而泥浆硬化时,未硬化状态的泥浆所残留的部位。中空部520具备从后方覆盖中空部520的内部空间的后壁部520a。
便器装置10具备:前述的第一内壁部36,其分隔第一空洞部28的内部空间和中空部520的内部空间;插入贯通孔522,其形成于第一内壁部36。第一空洞部28具备内底面28a、从内底面28a直立的内侧面28b、与内底面28a和内侧面28b相交的内角部28c。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贯通孔522形成于内角部28c。
绳索状部件504经由第一空洞部28、插入贯通孔522、中空部520而从引出孔516向外部引出。绳索状部件504不经由相对于段差部510设置于水平方向内侧的第二空洞部40地从引出孔516向外部引出。
参照图19、图22。引出孔516具备向与配置于引出孔516内的绳索状部件504的一部分的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开放的开放口526。这里的“相交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水平方向,详细地说是后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开放口526除了引出孔516之外,也在中空部520的后壁部520a和插入贯通孔522连续,也使它们向外部空间开放。绳索状部件504的轴线方向的中间部分引出孔516和外部空间之间通过开放口526而能够向方向Pf进出。该方向Pf是与配置于引出孔516内的绳索状部件504的一部分的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绳索状部件504插入贯通形成于前述的分隔部件32的贯通孔528。在贯通孔528也形成向与配置于贯通孔528内的绳索状部件504的一部分的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开放的开放口530。
参照图2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述状态时,在引出孔516(无图示)和外部空间之间通过开放口526使绳索状部件504能够向方向Pf进出。该状态是指,将便器排水路46从排水插口48取出的状态,即将便器本体14固定于卫生间之前的状态。此时,与连接于绳索状部件504的附属设备500一同,使绳索状部件504相对于便器本体14相对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固定于附属设备500的功能装置150的壳体154(无图示)一同而使附属设备500相对于便器本体14相对移动。
对以上的第五独创点的效果进行说明。
绳索状部件504以在左右方向横贯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使在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在左右两侧配置附属设备500和对象设备502的情况下,能够在排水管路16的后方不确保绳索状部件504的配置空间。伴随该情况,能够使便器本体14靠近卫生间壁部W,而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的前出尺寸的小型化。除此之外,能够使排水插口48尽可能地靠近卫生间壁部W,这部分能够使能够应对的排水芯的范围变大。
绳索状部件504在与排水管路16相比的下方,以横贯相对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排水管路16的上方不需要绳索状部件504的配置空间,而能够使其作为便器装置10的其他附属设备的配置空间灵活使用。除此之外,能够将容易成为排水管路16的下方的死角的部位作为绳索状部件504的配置空间灵活使用。因此,能够通过省空间化来对便器装置10的小型化做出贡献。
绳索状部件504相对于排水管路16的下降管路58在前方,以横贯与下降管路58在前后方向X重叠的位置的方式配置。排水管路16在具备下降管路58的情况下,下降管路58的前方更容易成为死角。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容易成为该死角的部位作为绳索状部件504的配置空间灵活使用。因此,能够通过省空间化对便器装置10的进一步小型化做出贡献。
(F)引出孔516在外周壁部26形成于从朝下的段差部510向下方的范围。考虑在外周壁部26中在上下方向无段差的顺滑连续的部位(例如上侧部分512)形成引出孔516的情况。与该情况相比,通过被外周壁部26的上侧部分512遮蔽,在从外部观察便器装置10时难以目视辨认引出孔516。该效果在外周壁部26的段差部510形成引出孔516的情况特别有效。伴随该情况,便器装置10的外观容易变得清爽,而能够提高便器装置10的设计性。
引出孔516形成于外周壁部26的下部。因此,与在外周壁部26的上部形成引出孔516的情况相比,难以被处于站位姿势的用户难以目视辨认。伴随该情况,也难以目视辨认从引出孔516向外部引出的绳索状部件504,而能够得到良好的设计性。
存在在绳索状部件504的一部分安装外径尺寸比绳索状部件504大的附属部件的情况。该附属部件例如在绳索状部件504为软管的情况下是连接器。附属部件在绳索状部件504为电缆的情况下是插座。根据附属部件的大小,在引出孔516的周边部悬挂附属部件。因此,存在由于附属部件的过大而不能将绳索状部件504从绳索状部件504的端部向引出孔516内插入贯通的情况。
对于该点来说,本实施方式的绳索状部件504的中间部分通过引出孔516的开放口526而能够进出。因此,不论附属部件的大小,都能够将绳索状部件504配置于引出孔516内。
假设考虑在外周壁部26的后壁部设置段差部510,在该段差部510形成引出孔516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外周壁部26和卫生间壁部W之间,需要从引出孔516引出的绳索状部件504的配置空间。
对于该点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周壁部26的外侧壁部30设置段差部510,在该段差部510形成引出孔516。因此,可以不在外周壁部26设置后壁部。伴随该情况,能够使利用排水插口应对的排水芯的范围扩大第二空洞部40的后壁部的部分。
引出孔516以避开上侧部分512的外表面的方式形成。因此,从外部观察时,更加难以辨认便器装置10。伴随该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便器装置10的设计性。
便器本体14的中空部520通常在铸造成型中容易成为不配置模具的部位,而容易成为死角。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该中空部520从引出孔516向外部引出绳索状部件504。因此,能够将容易成为死角的部位作为绳索状部件504的配置空间而灵活使用。因此,能够通过省空间化来对便器装置10的小型化做出贡献。
对第五独创点的其他特征进行说明。参照图24。将前后方向X和左右方向Y中的一方称为特定方向。本实施方式的特定方向是指左右方向Y。外周壁部26具备作为朝向特定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Y)的外侧的外壁部532的前述外侧壁部30。外壁部532在特定方向分隔装置内空间506和外部空间。
将以通过引出孔516的方式沿着特定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Y)剖切的剖面称为特定剖切面。图24表示特定剖切面。在该特定剖切面中,将相对于水平面呈Ph60°角度、沿着基准面Ps向下的方向称为基准方向Pg。该基准面Ps是朝向特定方向的内侧而连续向下延伸的面。将该基准方向Pg假设为用户的视线方向。在该基准面Ps与段差部510的外周缘部510a接触时,与外壁部532的上侧部分512相比的内侧,即与基准面Ps相比靠近上方的范围是指配置于被外壁部532的上侧部分512遮蔽的位置的部分。
此时,引出孔516在该特定剖切面中,配置于从基准方向Pg观察,被外壁部532的上侧部分512遮蔽的位置。也能够认为引出孔516是在特定剖切面中,配置于从基准方向Pg观察而不能目视辨认的位置。由此,在从外部观察便器装置10时更加难以目视辨认引出孔516。伴随该情况,能够更加进一步提高便器装置10的设计性。
该基准方向Pg基于下述的想法设定。在相对于便器本体14而位于侧方的卫生间壁部W和便器本体14之间形成侧方空间534。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至卫生间壁部W的间隔通常最大不过为435mm。将该侧方空间534作为作业空间,考虑一般体格的成人女性以膝盖触地并向前倾的姿势来进行清扫的情况。假设该成人女性的身高为160cm,其视点位于从地面F向上方空出40cm(160cm×0.25)间隔的位置。在该情况下,最容易目视辨认的形成于外壁部532的下端部的引出孔516的位置是该视点Vp位于卫生间壁部W上的情况。
在这里假设视点Vp存在的情况下,将通过该视点Vp并且与段差部510的外周缘部510a接触的基准面作为Ps’,则该基准面Ps’相对于水平面Ph的角度θ0例如为56.5°。此时,与该基准面Ps’相比上方的范围是在从该视点Vp观察时,配置于被外壁部532的上侧部分512遮蔽的位置的部分。换言之,如果位于与外壁部532的上侧部分512相比的内侧,即位于与该基准面Ps’相比的上方,则在一般体格的成人进行清扫的情况下,不能够目视辨人引出孔516。
基于该想法,将作为与角度θ0相比而难以目视辨认的角度设定为60°,从该角度设定的概念成为前述的基准方向Pg。在从该基准方向Pg观察,将引出孔516配置于不能够目视辨认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认为在一般体格的成人进行清扫的情况下,不能够目视辨认引出孔516。该清扫部位假设为相对于便器本体14位于侧方的侧方空间534。除此之外,与该侧方空间534相比狭隘的、相对于便器本体14位于后方的空间的情况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除此之外,第二螺钉部件174在该特定剖切面中,配置于从基准方向Pg观察,被外壁部532的上侧部分512遮蔽的位置。同样地,外壁部523的下侧部分514在该特定剖切面中,设配置于从基准方向Pg观察,被外壁部532的上侧部分512遮蔽的位置。
对象设备502的配置位置根据便器装置10的设置场所而变化。图17表示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将对象设备50配置于左右方向Y的另一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的例子。图25表示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将对象设备502配置于左右方向Y的一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的例子。以下,对用于与该例对应的构造进行说明。
参照图19、图26。引出孔516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部520和插入贯通孔522也相对于左右中心位置Px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在图17的位置配置对象设备502的情况下,绳索状部件504以除了右侧的引出孔516之外,也通过右侧的中空部520的内部空间和插入贯通孔522的方式配置。在将对象设备502配置于图25的位置的情况下,绳索状部件504以除了左侧的引出孔516之外,也通过左侧的中空部520的内部空间和插入贯通孔522的方式配置。在任一种情况下,附属设备500维持相对于左右中心位置Px而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一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的状态。由此,不论对象设备502的左右方向的配置位置,都能够将绳索状部件504从装置内空间506引出至外部。
从在火灾时保护功能组件152的观点来看,能够避免对收纳有优选功能组件152的第三配置空间116的火炎的侵入。从这样的观点来看优选采用下述的构成。
分隔部件32使用具有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程度的硬度的阻燃材料构成。分隔部件32作为一例,使用铁等的金属、陶器等构成。缓冲材料176可以使用阻燃材料构成。缓冲材料176作为一例,使用玻璃棉、岩棉等的阻燃性纤维材料构成。引出孔516、插入贯通孔522和贯通孔52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具有阻燃性以及柔软性的盖材堵塞。在实现该情况的基础上,盖材例如被夹紧固定于附属设备500和分隔部件32之间(参照图19的范围S3)。作为该盖材的一例,可以使用与缓冲材料176同样的纤维材料。在附属设备500中夹紧固定盖材的部位可以与分隔部件32同样,使用具有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程度的硬度的阻燃材料构成。
(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27~图29。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主要与前述的第一独创点关联。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18是具备水箱400的水箱装置402。水箱装置402除了贮存向便器本体14供给的液体L的水箱400之外,还具备设置于与水箱400连通的液路上的水箱用单元404A、404B。本实施方式的水箱用单元404A、404B包含作为第一水箱用单元的阀门单元404A和作为第二水箱用单元的泵单元404B。
阀门单元404A设置于作为与水箱400连通的液路的、将液体从给液源向水箱400供给的第一液路406A上。本实施方式的给液源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是上水道,供给作为液体L的水。阀门单元404A具备开闭阀408和构成第一液路的下游侧端部的第一配管部410A。开闭阀408是电磁阀等的电气驱动阀,基于无图示的控制部的控制,而能够开闭第一液路406A。在开闭阀408处于开阀状态时,液体L通过第一配管部410A流入水箱400。
泵单元404B设置于作为与水箱400连通的液路的、将液体L从水箱400向便器本体14供给的第二液路406B上。泵单元404B具备泵412和构成第二液路406B的上游侧端部的第二配管部410B。泵412基于无图示的控制部的控制,能够通过第二液路406B,将从水箱400吸入的液体送出。
对与以上的箱装置402关联的便器装置10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便器装置10具备检测贮存于水箱400内的液体L的液位是否超过设定液位的浮动开关(无图示)。控制部基于浮动开关的检测结果,如果判定水箱400内的液位位于设定液位以下,则将开闭阀408从闭阀状态切换为开阀状态。由此,能够通过第一液路406A将液体L向水箱400内供给。
控制部基于浮动开关的检测结果,如果判定水箱400内的液位超过设定液位,则将开闭阀408从开阀状态切换为闭阀状态。由此,停止通过第一液路406A的向水箱400内的液体L的供给。通过以上的一系列的动作,在水箱400内贮存设定量的液体L。
控制部如果满足规定的开始条件,则开始泵412的驱动。该开始条件例如是通过对无图示的开关等的操作,而输入液体供给开始信号。泵412如果驱动,将水箱400内的液体L通过第二液路406B供给。控制部如果开始泵412的驱动并经过规定的时间,则停止泵412的驱动。通过以上的一系列的动作,而从水箱400供给设定量的液体L。
对水箱400进行详细描述。水箱400配置于从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和便器排水路46空出间隔的位置。便器本体14由于成型工序中伴随干燥的收缩,而导致该形状产生偏差。因此,假设在与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和便器排水路46接触的位置配置水箱400的情况下,如果便钵部12等的形状的偏差大,则难以将水箱400配置于目标位置。对于该点来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从它们空出间隔的位置配置水箱400,因而能够排除便钵部12等的形状相关的偏差的影响。
水箱400与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和便器排水路46同样,被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从外部遮蔽。假设利用防露材料覆盖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和便器排水路46、水箱400的至少任一个的情况。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便器装置10的外周壁部26遮蔽防露材料,而能够同时实现良好的设计性和防露措施双方。
水箱40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配置空间112配置至少一部分。水箱400具备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第一贮存部420。除此之外,水箱400具备相对于第一贮存部420配置于左右方向Y的至少一侧的第二贮存部422。在满足该条件的基础上,第二贮存部422可以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配置于在前后方向X错开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贮存部422在侧视图中,配置在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在前后方向X重叠的位置。该条件不是必须的。在水箱400的内部,形成贮存液体L的贮存室424。贮存室424在第一贮存部420和第二贮存部422的内部连续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贮存部422以与第一贮存部420的上表面部相比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配置在相对于排水管路16在左右方向Y重叠的位置。第二贮存部422的上部相对于设置在第一贮存部420的上方的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配置在左右方向Y重叠的位置。第二贮存部422的一部分与第一贮存部420相比设置于上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贮存部422相对于排水管路16在左右方向Y的两侧分别配置。
第一贮存部420的至少一部分以与排水管路16的内部水路306的前述中央位置P3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设置。水箱400的贮存室424也以满足该条件的方式设置。贮存于水箱400内的液体L的液面Ls也以满足该条件的方式设置。它们与前述的下端位置P4和下端位置P5的关系也以满足同样的条件的方式设置。
水箱400以从第一配置空间112向左右方向Y突出的方式设置。能够认为水箱400在背视图中,以从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Z重叠部位向左右方向Y突出的方式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水箱400以从第一配置空间112向左右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对以上的便器装置10的效果进行说明。
(E1)水箱400如前述那样,配置于容易成为死角的上升管路54的后方的第一配置空间112。本实施方式的水箱400配置于特别容易成为死角的上升管路54和下降管路58之间的第一配置空间112。因此,与前述(A1)同样,与将水箱400配置于其他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的小型化。这里的“其他位置”假设为前述的第三配置空间116。
(E2)水箱400以从第一配置空间112向左右方向Y突出的方式设置。因此,如前述那样,水箱400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容易成为死角的第一配置空间112在左右方向Y错开的部位。因此,能够不导致便器装置10的大型化地实现水箱400的容量的增大。由于这样的效果,水箱400至少向第一配置空间112的一侧突出即可。
(E3)水箱400除了第一贮存部420之外还具备第二贮存部422。因此,能够仅利用第二贮存部422的部分来实现水箱400的容量的增大。
(E4)第二贮存部422相对于排水管路16在左右方向Y的两侧分别配置。因此,能够仅利用单个的第二贮存部422来实现水箱400的容量的增大。
对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0的其他特征进行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水箱400的下方设置用于配置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的第二配置空间118。由此,与前述的(A2)同样,能够实现在水箱400的下方配置排水管路16的设计。因此,排水管路16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也将排水插口48的一部分配置于第二配置空间118。因此,与前述的(A3)同样,能够仅使排水插口48的前后方向X的长度调整量延长第二配置空间118的量,而能够扩大能够应对的排水芯的范围。
(E5)本实施方式的水箱40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载置于便器装置10的载置部122。水箱400在载置于载置部122的状态下,使用无图示的螺钉等而固定于便器本体14。水箱400配置于从地面F空出间隔的位置,被便器本体14支承。由此,与前述的(A4)同样,能够在水箱400的设置时得到良好的操作性。
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与第一配置空间112相比而配置于上方。第一配管连接部66与设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后方的第一配管部件6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排水插口48)连接。因此,与前述的(A6)同样,在将水箱400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情况下,不必在便器本体14的下侧至第一配置空间112配置液体供给装置18。除此之外,与前述的(A7)同样,与将排水管路16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后方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配置空间112在前后方向X变大。
(E6)便器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使水箱400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能够在水平方向进出地构成。由此,与前述的(A5)同样,在将水箱400载置于载置部122的情况下,不必将便器本体14举起或上下颠倒,因而能够得到良好的操作性。
水箱用单元404A、404B的至少一部分与水箱400相比配置于上方。水箱400具备被水箱用单元404A、404B的配管部410A、410B插入的筒状的配管接受部426A、426B。配管接受部426A、426B包含被第一配管部410A插入的第一配管接受部426A和被第二配管部410B插入的第二配管接受部426B。在配管部410A、410B和配管接受部426A、426B之间配置密封部件428。密封部件428是O环等的弹性体,对配管部410A、410B和配管接受部426A、426B之间进行密封。配管部410A、410B经由密封部件428与配管接受部426A、426B防水连接。
配管接受部426A、426B不向水箱400的外侧突出,而向水箱400的贮存室424侧突出。能够认为配管接受部426A、426B相对于设置在水箱400的配管接受部426A、426B周围的周围壁部430不向外侧突出,而相对于该周围壁部430向内侧突出。
(E7)由此,与配管接受部426A、426B朝向水箱400的外侧突出的情况相比,水箱400周边的构造物与配管接受部426A、426B难以干涉。在本实施方式中,这里的“构造物”是指分隔部件32。伴随该情况,能够使水箱400的周围壁部430靠近该构造物。因此,在将水箱400配置于该构造物的附近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水箱400的容量的增大。
对各构成要素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
便器本体14可以不固定于卫生间的地面F,而固定于卫生间壁部W。便座20可以经由壳体154安装于便器本体14,也可以直接安装于便器本体14。
排水管路16可以不具备排水插口48。排水管路16可以不在与上升管路54相比的下游侧设置下降管路58。这是例如假设使排水路46与埋入卫生间壁部W的排水管44连接的情况。
液体供给装置18只要能够向便器本体14供给液体即可,并不限于该具体例。液体的具体例不限于清洗水,例如可以是液体洗剂等。贮存于液体供给装置18的液体的用途并没有被特别限定。该液体例如除了局部清洗装置之外,以除菌等为目的,能够在向便钵部12内散布的喷雾装置中使用。
液体供给装置18的液体供给目的地是便器本体14即可,并不限于该具体例。例如,除了向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之外,还可以向排水管路16等供给液体。
用于能够对排水插口4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进行调整的具体构造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排水插口48的一部分设置能够在前后方向伸缩的波纹管构造。
作为液体供给装置18的代替,可以在第一配置空间112设置回路基板等。
(关于第一独创点)液体供给装置18可以以从第一配置空间112向左右方向Y突出的方式设置,也可以以沿着上升管路54的流动方向的方式设置。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在第一配置空间112配置液体供给装置18的其他部位。
在液体供给装置18的下方不必设置用于配置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的第二配置空间118。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在第二配置空间118配置排水管路16的便器排水路46。
与实施方式不同,第一配管部件64例如可以是排水管44。
便器装置10可以不必具备第一分隔部34和第二分隔部182(分隔部件32)。第一分隔部34可以与便器本体14分体设置。第二分隔部182作为便器本体14的一部分可以设置于便器本体14。
便器本体14可以不必具备载置部122。液体供给装置18例如可以在被便器本体14悬挂支承的状态下固定。
便器装置10可以不必使液体供给装置18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能够在水平方向进出的方式构成。也存在液体供给装置18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能够从下侧进出的情况。
在得到(A5)的效果的基础上,液体供给装置18的进出方向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是左右方向Y。在使用罩部件190的情况下,液体供给装置18的进出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Y和前后方向X的任一个。在得到(A5)的效果的基础上,便器装置10可以不具备作为便器本体14的一部分的载置部122。也存在载置部122可以与便器本体14分体设置的情况。
水箱400只要具备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第一贮存部420即可,可以不具备第二贮存部422。水箱400将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具体的配置位置和形状。
水箱400的配管接受部426A、426B可以向水箱400的外侧突出。
配置于水箱400的周围壁部430的附近的构造物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功能装置150的壳体154、便器本体14等。
水箱用单元404A、404B可以固定于功能装置150的壳体154,也可以固定于与壳体154不同的其他部位。这里的“其他部位“例如是指分隔部件32。在将水箱用单元404A,404B固定于与壳体154不同的部位的情况下,能够将水箱用单元404A、404B与功能装置150区分处理。
参照图30。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排水管路16的下降管路58设置于排水插口48,第一配置空间112设置于便器排水路46和排水插口48之间。除此之外,第一配置空间112也可以设置于便器排水路46的上升管路54和下降管路58之间。在该变形例中,排水管路16的下降管路58的上游侧部分设置于便器排水路46,其下降管路58的下游侧部分设置于排水插口48。
参照图31。在本变形例中,与图2的实施方式相比,便器本体14为壁挂式的点不同。壁挂式的便器本体14在悬挂于卫生间壁部W的状态下固定于卫生间壁部W。便器本体14配置于从地面F空出间隔的位置。在本变形例的便器本体14也设置喷射排出部80。
在本变形例的排水管路16,除了上升管路54之外也设置下降管路58。本变形例的下降管路58随着朝向下游侧而下降并且向后方延伸。在本例的排水管路16,在与下降管路58相比的下游侧设置随着朝向下游侧而向后方直线延伸并且与排水管44连接的后侧管路78。这些下降管路58和后侧管路78设置于排水插口48。
排水插口4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备与便器排水路46连接的上游侧连接部68和与排水管44连接的下游侧连接部70。本实施方式的排水插口48的上游侧连接部68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与便器排水路46的下游侧端部直接连接。
本变形例的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也具备与第一配管部件64连接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本变形例的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2是便器本体14,第一配管部件64是排水插口48。本变形例的第一配管连接部66也向后延伸。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第一配置空间112配置液体供给装置18的本体102的至少一部分。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配置空间11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侧视图中设置于上升管路54和下降管路58之间。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不在液体供给装置18的下方的第二配置空间118配置排水管路16的一部分。
像这样,在排水管路16的上升管路54和下降管路58之间设置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基础上,下降管路58的具体例并没有被特别限定。可以不在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后方设置下降管路58。
参照图32。本变形例与图27的实施方式相比,便器本体14是壁挂式的点不同。本变形例的排水管路16是与图31的例子同样的构成。本变形例的水箱400也与图27的实施方式同样,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水箱400与图27的变形例同样,具备第一贮存部420和第二贮存部422(无图示)。
在本例中,也具备前述的(E1)~(E7)中说明的构成要素,而能够得到与它们说明对应的效果。
参照图33、图34。本变形例与图28、图29的实施方式相比,具备多个水箱装置402的点不同。多个水箱装置402包含第一水箱装置402A和第二水箱装置402B。第一水箱装置402A除了水箱400(以下称为第一水箱400A)之外,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还具备阀门单元404A、泵单元404B。第二水箱装置402B除了水箱400(以下,称为第二水箱400B)之外,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还具备阀门单元404A、泵单元404B。在图33中,第一水箱装置402A的泵单元404B、第二水箱装置402B的阀门单元404A没有图示。第一水箱400A和第二水箱400B的任一个配置于便器装置10的第一空洞部28内。
在第一水箱400A和第二水箱400B贮存不同用途的液体L。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水箱400A中,贮存作为液体L的便器清洗用的清洗水,在第二水箱400B中,贮存作为液体L的局部清洗装置用水。便器清洗用的清洗水能够通过向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供给,来将便钵部12内的污物排出并且对便钵部12内进行清洗。局部清洗装置用水经由局部清洗装置向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内供给。
第一水箱400A除了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第一贮存部420之外,还具备相对于第一贮存部420配置于左右方向Y的一侧的单个第二贮存部422。
第二水箱400B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不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而相对于第一水箱400A的第一贮存部420配置在第二贮存部422的左右方向Y的相反侧。第二水箱400B的上部相对于排水管路16配置在第一水箱400A的第二贮存部422的左右方向Y的相反侧。
在本例中,也具备前述的(E1)~(E3)、(E5)~(E7)中说明的构成要素,而能够得到与它们的说明对应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将不同用途的液体L贮存于多个水箱400的情况下,对于一个水箱400来说,能够实现使其容量增大将其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部分。
贮存于多个水箱400的液体L的具体例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任一个的水箱400贮存前述的喷雾装置用液体L。作为该液体L,除了从上水道供给的清洗水之外,也可以使用利用滤材等的改质材对清洗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在使用净水的情况下,存在能够通过净水除去附着于便器本体14的水垢成分的优点。除此之外,作为液体L,也可以使用液体洗剂。该液体洗剂例如具有通过向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内供给,而对便钵部12内进行清洗的作用。局部清洗装置用水也可以通过预先加热而作为温水贮存于水箱400。由此,能够实现从局部清洗装置喷射的温水的大流量化。
泵单元404B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经由局部清洗装置、喷雾装置等的机械装置向便器本体14供给液体L。在该情况下,这样的机械装置设置于前述的第二液路406B上。
(关于第二独创点)第一空洞部28、第二空洞部40可以具备在前后方向分隔各空洞部28、40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后壁部。在该情况下,可以在第一空洞部28设置第一后侧开口部162,也可以在第二空洞部40设置第二后侧开口部166。
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能够不经由缓冲材料176而直接抵接于卫生间壁部W。可以不必在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形成凹口部178。凹口部178可以在外侧壁部30的下端部以外的部位形成。
在得到前述(B1)的效果的基础上,便器装置10可以在不将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抵接于便器装置10的情况下固定。这是假设在卫生间壁部W和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
在得到前述(B2)的效果的基础上,可以不必在便器装置10的第一空洞部28设置上侧开口部160和第一后侧开口部162。
在得到前述(B1)和(B2)的效果的基础上,液体供给装置18的配置位置并不被特别限定。也存在可以将液体供给装置18配置于第一空洞部28的第三配置空间116和第二空洞部40的情况。也可以没有液体供给装置18。
参照图35、图36。本变形例的便器装置10具备对便器本体14的连续开口部186进行覆盖填堵的防水用的罩部件188。由此,能够避免水通过便器本体14的连续开口部186进入便器本体14的内部的情况。伴随该情况,能够实现对配置于便器本体14的内部的电器零件204等的保护。本变形例的罩部件188设置在与便器本体14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在前后方向X对齐的位置。除此之外,罩部件188可以设置于与便器本体14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相比的前方。
本例的便器本体14也在将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抵接于卫生间壁部W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能够得到前述(B2)的效果。
第一后侧开口部162和第二后侧开口部166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彼此不连续。
除此之外,在使用壁挂式的便器本体14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从下侧覆盖填堵第一空洞部28的内部空间的罩部件。该罩部件例如假设覆盖填堵便器本体14的贯通孔120(参照图3)的情况。
参照图37。本变形例的外侧壁部30的一部分由与便器本体14分体设置的罩部件190构成。在本变形例中,一对罩部件190构成一对外侧壁部30各自的一部分。罩部件190在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至横贯前后方向X的一部分的范围构成外侧壁部30。本变形例的罩部件190构成第一空洞部28的一部分。
罩部件190以经由紧固件192能够装拆的方式固定于便器本体14。在便器本体14,在前后方向X空出间隔设置对罩部件190进行固定的多个被固定部191。本变形例的紧固件192由一对安装于便器本体14和罩部件190的左右方向Y的对置位置的勾环扣件构成。紧固件192以能够调整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罩部件190在前后方向X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将罩部件190固定于便器本体14。满足该条件的紧固件192的具体例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作为该具体例,除此之外紧固件192也可以由螺栓与长孔的组合、磁石等构成。
由此,能够对相对于卫生间壁部W的便器本体14的前后方向X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能够使罩部件190构成的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抵接于卫生间壁部W。通过像这样对便器本体14的前后方向X的位置进行调整,而能够对排水管路16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与排水芯的前后方向X的位置偏差进行应对。也就是说,即使在将便器装置10的外侧壁部30抵接于卫生间壁部W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便器本体14的前后方向X的位置,而能够应对排水芯的位置偏差。
罩部件190与图37的变形例不同,可以构成外侧壁部30的全体。像这样罩部件190构成外侧壁部30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这里对罩部件190构成外侧壁部30中的上下方向Z的全范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可以通过罩部件构成外侧壁部30中的上下方向Z的一部分的范围。在该情况下,外侧壁部30中的上下方向Z的其他范围通过便器本体14构成。在该情况下,在罩部件中构成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的部分和在便器本体14中构成外侧壁部30的后端部30a的部分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前述的紧固件192将罩部件固定于便器本体14和功能装置150的壳体154的任一个。
(关于第三独创点)对后方空间220是第一空洞部28的内侧的第三配置空间11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便器装置10不具备第一空洞部28的情况下,后方空间220可以形成于卫生间壁部W和便器本体14之间。可以不在后方空间220配置功能组件152。
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高位区域216和低位区域218可以不是倾斜面214而形成段差部。该段差部例如以朝向前方而高度阶段变低的方式设置。
在得到前述(C1)的效果的基础上,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低位区域218的位置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图38A所示,低位区域218可以仅设置于俯视时与溢出缘208在左右方向Y重叠的前后方向X范围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如图38B所示,低位区域218可以仅设置于俯视时与溢出缘208在前后方向X重叠的左右方向Y范围的一部分。在上述任一种情况下,低位区域218能够将越过溢出缘208的低位部位208b的水不经由后方空间220地向便器本体14的外部引导即可。也能够认为低位区域218可以将越过溢出缘208的低位部位208b的水引导至便器本体14的前方和侧方的任意一方。在图38A、图38B的任一例子中,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高位区域216都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便器本体14的倾斜面214可以不均匀倾斜。存在倾斜面214的斜度可以根据前后方向的位置而不同的情况。例如,形成高位区域216的倾斜面可以和形成低位区域218的倾斜面为不同斜度。
倾斜面214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以上表面部24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最低位置的方式倾斜。倾斜面214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以上表面部24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最高位置的方式倾斜。例如,可以在与便器本体14的便钵部12相比的后方存在倾斜面214的最高位置,在上表面部24的前端部24b存在倾斜面214的最低位置。满足该条件倾斜面214也可以均匀倾斜。
便座20可以被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倾斜面214以外的部位支承。
对成为第一排出孔250A的排出方向的“周向的一方侧”为逆时针,“周向的另一方侧”为顺时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也可以是成为第一排出孔250A的排出方向的“周向的一方侧”为顺时针,“周向的另一方侧”为逆时针。在该情况下,能够认为实施方式的“逆时针”和“顺时针”的表达可以分别替换为“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表达。
对于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的高低差来说,在对朝向“前后方向的一方侧”而变低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该“前后方向的一方侧”为前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前后方向的一方侧”可以为后侧。也就是说,便器本体14的上表面部24为使溢出缘208具有高低差,可以以朝向后侧(也就是说,前后方向的一方侧)而变低的方式设置。在该情况下,通常与缘部242的后侧部分相比,前侧部分在上下方向的范围变大。
参照图39。在该情况下,第一分割区域Da1是相对于前后中心线Lc2设置在与周向的一方侧(图示中为逆时针)相邻的后侧(也就是说,前后方向的一方侧)的分割区域,剩余的分割区域从第一分割区域Da1向周向的一方侧顺序设置。在该情况下,在得到前述的(C2)的效果的基础上,与前述内容同样,可以在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c4与第一分割区域Da1为相反侧的多个分割区域Da2~Da5的任一个设置第一排出孔250A。由此,即使在缘部242的前侧部分中需要清洗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大,也容易通过强水势的清洗水对缘部242的前侧部分进行良好地清洗。
(关于第四独创点)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是连接配管50等。第二配管部件302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是排水管44、排水插口48等。
水路形成面310的轴芯C1在通过水路顶部314的特定剖面中,可以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轴芯C2同芯设置。
使水路形成面310的轴芯C1在通过水路顶部314的特定剖面中,相对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轴芯C2向上侧偏心的基础上,可以不在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设置平坦面330。例如,可以在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设置向上凸的圆弧面等。
在水路形成面310的内下表面设置平坦面330的情况下,对平坦面330由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平坦面330可以由与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不同的部件,例如可以由第二配管部件302构成。
在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内侧,可以不在水路形成面310的下方设置中空部322。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外周面可以不是圆形状,例如可以是多边形等。
溢出缘316可以由在排水管路16内向下游侧呈圆弧状延伸的圆弧状区域的顶点构成。
可以不在水路顶部314设置排水部340。例如,可以在水路顶部314设置朝向下游侧而连续变低的曲面。
参照图40。本变形例与图12的实施方式相比,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周围的构造不同。在本变形例中,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与图12的实施方式同样,为便器本体14。与此相对,第二配管部件302与图12的实施方式不同,为排水插口48。
不在本变形例的水路顶部314设置向下游侧呈直线状延伸的直线区域318(参照图12)。能够认为水路顶部314的下游端由上斜面312的下游端构成。
水路顶部314的最顶部部位314a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下游侧端面304a相比设置于排水管路16的上游侧。与图12的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变形例的水路顶部314,设置在内部水路306中朝向下游侧而阶段变低的排水部340。本变形例的排水部340以在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内下表面和水路顶部314之间形成不连续的高低差的方式设置。本变形例的排水部340在与排水管路16的下降管路58的内部空间相比的上游侧,设置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内部。
由此,与将水路顶部314的最顶部部位314a配置于与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下游侧端面304a对齐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与水路顶部314的最顶部部位314a相比的下游侧在内部水路306确保广阔的空间380。该空间380相对于水路顶部314在封水56的水平方向相反侧,形成于第二配管部件302和水路顶部314之间。因此,容易使越过水路顶部314的水在内部水路306中向下游侧流动,而容易确保大排水流量。特别是在第二配管部件302的内壁面位于靠近水路顶部314的下游侧端面304a部位的情况下,难以在与水路顶部314的最顶部部位314a相比的下游侧在内部水路306使空间380变大。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得到这里说明的效果。
除此之外,与将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下游侧端面304a配置于与水路顶部314的最顶部部位314a对齐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二配管连接部304向内部水路306的流动方向变长。伴随该情况,能够确保为了确保第二配管连接部304和第二配管连接部304之间的密封性所必要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04的长度。
参照图41。在本变形例中,也与图40的变形例同样,在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0的水路顶部314设置排水部340。本变形例与图40的变形例相比,排水插口48的构造不同。在本变形例中,排水插口48具备设置于下降管路58的倾斜管路部382和设置于下降管路58的第一直管部384。
倾斜管路部382设置在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后方,与第一配置空间112在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倾斜管路部382随着朝向下游侧而斜向下,详细地说,以向后方并且向下延伸的方式设置。与倾斜管路部382的内周面的管轴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剖面积以随着朝向下游侧而逐渐变小的方式设置。第一直管部384与倾斜管路部382的下游侧连接,以随着朝向下游侧而铅垂向下的方式延伸。倾斜管路部382和第一直管部384的边界部分386设置在相对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后方与第一配置空间112在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
排水插口48的上游侧连接部68具备呈直线延伸并且安装于弹性部件69的第二直管部388。在第二直管部388的下游侧与倾斜管路部382连接。以倾斜管路部382的上游侧端部的中心轴线CL3相对于第二直管部388的中心轴线CL2呈锐角侧的角度θ1为30°以上的方式设定。
对该优点进行说明。假设从水路顶部314的排水部314落下的厕纸等的物体置于倾斜管路部382的内下表面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于倾斜管路部382以斜向下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容易使其内下表面上的物体向下游侧流动。因此,与大范围设置排水插口48的第二直管部388的情况相比,从排水部314落下的物体难以堵塞。并且,与排水插口48没有倾斜管路部382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配置空间112在前后方向变大。因此,能够实现配置于第一配置空间112的液体供给装置18的大型化。
从得到该效果的观点来看优先满足下述说明的条件。在一次的清洗动作中,将从排水部340流下的水流的最大流量称为Lmax(升/sec)。这里的一次的清洗动作是指,为了便钵部12的清洗,而从无图示的给水装置供给规定量的水的动作。对于倾斜管路部382的内下表面的上游端382a来说,在最大流量Lmax的水从排水部314流呈抛物线状流下时,设置于不被该水流冲击的位置。
除此之外,从得到前述的效果的观点来看,倾斜管路部382的上游端382a优选满足下述的条件。详细地说,倾斜管路部382的上游端382a相对于水路顶部314的最顶部部位314a,优选设置在水路顶部314的下游侧并且水平方向20mm以内的范围内,更优选设置于10mm以内的范围内。
(关于第五独创点)附属设备500是附属于便器本体14的设备接口,其具体例并没有被特别限定。附属设备500例如可以是阀门单元153以外的功能组件,也可以是前述的液体供给装置18。
对象设备502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配置于便器装置10的装置内空间506。在该情况下,仅将绳索状部件504配置于装置内空间506,而不将其从装置内空间506向外部引出。配置于该装置内空间506的对象设备502例如可以是防止便器排水路46内的水冻结的冻结防止加热器,或者对水进行加热而生成温水的温水加热器等。除此之外,配置于装置内空间506的对象设备502例如可以是在局部清洗装置、脱臭装置等中使用的电机等的动力源。
绳索状部件504的具体例并没有被特别限定。绳索状部件504可以配置在与排水管路16相比的上方,相对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排水管路16可以不具备下降管路58。绳索状部件504存在不必相对于下降管路58配置在前方的情况。
引出孔516可以形成于设置在外周壁部26的后壁部的段差部510。引出孔516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在上侧部分512的外表面部分地形成。引出孔516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在下侧部分514的外表面部分地形成。引出孔516与实施方式不同,可以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而仅在左右单侧形成。引出孔516可以不具备开放口526。
本实施方式的外周壁部26构成便器本体14的一部分。外周壁部26的全体和一部分的任一个可以与便器本体14分体设置。
便器本体14可以不具备中空部520。绳索状部件504可以不经由便器本体14的中空部520而从引出孔516向外部引出。
外周壁部26可以具备在前后方向X对外周壁部26的内部空间(装置内空间506)和外部空间进行分隔的后壁部。在将为前述的特定方向认为是前后方向X的情况下,朝向前述的特定方向的外侧的外壁部532相当于该外周壁部26的后壁部。在该情况下,可以在该外壁部532(后壁部)形成段差部510,可以在该段差部510下方的范围设置引出孔516。在该情况下,在前述的特定剖切面中,从基准方向Pg观察,可以在被外壁部532遮蔽的位置配置引出孔516。
参照图42。对象设备502包含第一对象设备502A和第二对象设备502B。第一对象设备502A与图17的实施方式同样,为止水栓。第二对象设备502B是成为供给商用电力的外部电源的插座。各对象设备502A、502B与图17的实施方式同样,相对于便器本体14的左右中心位置Px配置在左右方向Y的另一方侧(在本变形例中为右侧)。
绳索状部件504包含:第一绳索状部件504A,其连接附属设备500和第一对象设备502A;第二绳索状部件504B,其连接附属设备500和第二对象设备502B。第一绳索状部件504A与图17的实施方式同样,是供给水的软管。第二绳索状部件504B是传输电力的电缆。第二绳索状部件504B将电力从作为第二对象设备502B的插座向搭载于附属设备500的电源电路(无图示)供给。电源电路将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向其他的附属设备供给。
多个绳索状部件504经由共通的第一插入贯通孔522A而从共通的第一引出孔516A向外部引出。因此,与从单个引出孔516引出多个绳索状部件504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便器装置10的构造简单化。
多个绳索状部件504以在左右方向横贯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重叠的重叠位置Pc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使在存在多个绳索状部件504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在便器本体14的后方确保绳索状部件504的配置空间。伴随该情况,即使在存在多个绳索状部件504的情况下,如前述那样,也能够实现便器装置10的前出尺寸的小型化。
像这样,绳索状部件504的数量并没有被特别限定。在存在多个绳索状部件504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绳索状部件504以横贯与排水管路16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即可。多个绳索状部件504与图42的变形例不同,可以从单个引出孔516向外部引出。
参照图43。引出孔516在外周壁部26中形成于与段差部510相比的下方。详细地说,引出孔516形成于外周壁部26的下侧部分514。本例的引出孔516在外周壁部26中也形成于段差部510下方的范围。本例的引出孔516由前述的凹口部178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引出孔516与凹口部178同样,具备向后并且向下开放的开放口526。绳索状部件504经由第一空洞部28、第二空洞部40,其从引出孔516向外部引出。由此,与前述的(F)的效果同样,通过被外周壁部26的上侧部分512遮蔽,而在从外部观察便器装置10时难以目视辨认引出孔516。
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前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均是表示具体例的方式。本说明书所涉及的形状自然包括相对于涉及的形状而偏离尺寸误差、制造误差等误差的形状。对于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内容来说,能够有构成要素的变更、追加、削除等多种设计变更。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能够进行这样的设计变更的内容标注“实施方式”的标记进行强调。但是,即使是没有这样的标记的内容,也允许设计变更。附于附图的剖面的阴影线并不对附有阴影线的对象的材质进行限定。
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也有效。例如,可以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配置空间112配置第一实施方式的蓄压装置98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水箱400双方。除此之外,可以对实施方式进行其他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任意说明事项进行组合。除此之外,可以对变形例进行实施方式和其他变形例的任意说明事项进行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0…便器装置,12…便钵部,14…便器本体,16…排水管路,18…液体供给装置,20…便座,24…上表面部,26…外周壁部,28…第一空洞部,30…外侧壁部,34…第一分隔部,40…第二空洞部,44…排水管,46…便器排水路,48…排水插口,52…封水存留部,54…上升管路,56…封水,58…下降管路,62…第一管路构成部件,64…第一配管部件,66…第一配管连接部,98…蓄压装置,100…真空断路器,102…本体,112…第一配置空间,118…第二配置空间,122…载置部,124…出入口,150…功能装置,152…功能组件,154…壳体,160…上侧开口部,162…第一后侧开口部,164…下侧开口部,166…第二后侧开口部,176…缓冲材料,178…凹口部,182…第二分隔部,190…罩部件,204…电器零件,208…溢出缘,210…中间区域,214…倾斜面,216…高位区域,218…低位区域,220…后方空间,250A…第一排出孔,252A…第一排出部,300…第二管路构成部件,302…第二配管部件,304…第二配管连接部,306…内部水路,310…水路形成面,314…顶部,316…溢出缘,322…中空部,330…平坦面,340…排水部,366…后模,370…成型凹部,372…成型凸部,400…水箱,404A,404B…水箱用单元,410A,410B…配管部,420…第一贮存部,422…第二贮存部,424…贮存室,426A,426B…配管接受部,428…周围壁部,500…附属设备,502…对象设备,504…绳索状部件,510…段差部,512…上侧部分,516…引出孔,520…中空部,524…出入口部,Da1~Da8…第一分割区域~第八分割区域,Lc1…左右中心线,Lc2…前后中心线,Lc3…第一基准线,Lc4…第二基准线。

Claims (11)

1.一种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便器本体,其具有便钵部,并且固定于卫生间的地面;
排水管路,其设置有构成封水存留部的上升管路,并且与所述便钵部的底部连接;
蓄压装置,其在侧视图中,配置于在所述上升管路的后方与所述上升管路在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且在所述排水管路的下方与所述排水管路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设置的配置空间,将液体向所述便器本体供给,
空洞部,其设置于所述便钵部的后方,并且收纳有功能组件;
一对外侧壁部,其在内侧设置有所述空洞部,在左右空出间隔配置;
上侧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空洞部,向上开放;
后侧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空洞部,使所述上侧开口部向后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
所述空洞部是第一空洞部,
所述后侧开口部是第一后侧开口部,
所述便器装置进一步具备:
便器排水路,其设置于所述便器本体;
排水插口,其将埋入地面的排水管与所述便器排水路连接;
第二空洞部,其收纳有所述排水插口;
在所述第二空洞部,设有向下开放的下侧开口部并且设有使所述下侧开口部向后开放的第二后侧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
具备连续开口部,该连续开口部从所述上侧开口部至所述下侧开口部连续,并且构成所述第一后侧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后侧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
不在所述第一空洞部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对所述第一空洞部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进行分隔的后壁部,
不在所述第二空洞部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对所述第二空洞部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进行分隔的后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
具备搭载于所述便器本体的功能装置,
所述功能装置具备所述功能组件和对所述功能组件进行收纳的壳体,
对于所述外侧壁部的后端部来说,在侧视图中,设置于与所述功能装置的后端部在前后方向对齐的位置和与所述功能装置的后端部相比靠近后方的位置的任一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
所述便器本体在使所述外侧壁部的后端部与卫生间的壁部抵接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
所述外侧壁部的后端部经由缓冲材料抵接于所述卫生间的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外侧壁部的后端部,形成使本便器装置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的凹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具备:
所述功能组件;
分隔部,其配置于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功能组件之间,与所述便器本体一体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
所述外侧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由与所述便器本体分体设置的罩部件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器装置,其中,具备:
引出孔,其形成于所述外侧壁部;
绳索状部件,其通过所述引出孔从所述外侧壁部的内侧向外部引出;
所述引出孔具备向与所述绳索状部件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开放的开放口,
所述绳索状部件的中间部分能够在所述引出孔与外部空间之间通过所述开放口进出。
CN202410002699.9A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 Pending CN1177382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8638 2019-12-27
JP2019238640A JP7433904B2 (ja) 2019-12-27 2019-12-27 便器装置
JP2019-238633 2019-12-27
JP2019238634A JP7433903B2 (ja) 2019-12-27 2019-12-27 便器装置
JP2019238638A JP7386079B2 (ja) 2019-12-27 2019-12-27 便器装置
JP2019238633A JP7365897B2 (ja) 2019-12-27 2019-12-27 便器装置
JP2019-238640 2019-12-27
JP2019-238634 2019-12-27
CN202080088909.0A CN114929974A (zh)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以及便器素坯的铸造成型方法
PCT/JP2020/048003 WO2021132261A1 (ja)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及び便器素地の鋳込み成形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8909.0A Division CN114929974A (zh)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以及便器素坯的铸造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8292A true CN117738292A (zh) 2024-03-22

Family

ID=7657413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11379.XA Pending CN117758840A (zh)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
CN202410002699.9A Pending CN117738292A (zh)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
CN202080088909.0A Pending CN114929974A (zh)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以及便器素坯的铸造成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11379.XA Pending CN117758840A (zh)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8909.0A Pending CN114929974A (zh) 2019-12-27 2020-12-22 便器装置以及便器素坯的铸造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17758840A (zh)
WO (1) WO20211322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7112A (ja) * 2000-05-02 2001-11-16 Inax Corp 洋風水洗式便器
JP2006241698A (ja) * 2005-02-28 2006-09-14 Toto Ltd 水洗大便器
JP4600325B2 (ja) * 2006-03-24 2010-12-1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局部洗浄装置付便器
CN2923858Y (zh) * 2006-06-28 2007-07-18 陈朝龙 马桶
JP5361250B2 (ja) * 2008-05-29 2013-12-04 株式会社Lixil 洋風水洗式便器
CN202745171U (zh) * 2012-05-30 2013-02-20 曾龙 马桶
JP6348053B2 (ja) * 2014-11-25 2018-06-27 株式会社Lixil 水洗大便器
JP6611162B2 (ja) * 2015-08-25 2019-11-27 株式会社Lixil 水洗式便器
JP6750959B2 (ja) * 2016-04-28 2020-09-02 株式会社Lixil 便器装置
JP6956943B2 (ja) * 2016-09-14 2021-11-02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GB2557319B (en) * 2016-12-06 2020-06-24 Project No 2 Ltd Toilet for use while squatting,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cesses for its manufa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8840A (zh) 2024-03-26
CN114929974A (zh) 2022-08-19
WO2021132261A1 (ja)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097B (zh) Flush toilet
US10294644B2 (en) Flush toilet
CN111970945A (zh) 盥洗台
CN117738292A (zh) 便器装置
JP7386079B2 (ja) 便器装置
JP7433903B2 (ja) 便器装置
JP7365897B2 (ja) 便器装置
JP7401304B2 (ja) 便器装置
JP7433904B2 (ja) 便器装置
JP7461740B2 (ja) 便器装置及び便器素地の鋳込み成形方法
KR102037505B1 (ko) 누수 방지가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용 무전원 가습 모듈
JP2016180305A (ja) 便器洗浄タンク
JP6735027B2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
JP3821014B2 (ja) 浴槽洗浄装置
JP2021107623A (ja) 便器装置
CN1820104A (zh) 具有通风系统的洗衣机
JPH03253628A (ja) 水洗式便器
US11624178B2 (en) Flush toilet
CN204311523U (zh) 水箱以及用于马桶的水箱组件
EP0396118B1 (en) Delivery fitting for hydromassage bath tub
KR101619901B1 (ko) 물 유입 방지유닛을 가지는 에어덕트
CN112575859B (zh) 冲水大便器
KR101226143B1 (ko) 친환경 화장실
CN112703310B (zh) 空气滤清器用端盖
JP6712404B2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