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4950A - 电声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声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4950A
CN117714950A CN202310714612.6A CN202310714612A CN117714950A CN 117714950 A CN117714950 A CN 117714950A CN 202310714612 A CN202310714612 A CN 202310714612A CN 117714950 A CN117714950 A CN 117714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conversion device
frequency
electroacoustic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46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华
李运海
白琦凡
蒋元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46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49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4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49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声转换装置,例如耳机。该电声转换装置包括外壳、发声组件、架体以及导管。外壳上设置有出音口,外壳内形成有内腔。发声组件设置于内腔内。第一共振腔体,位于内腔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的一侧;第一共振腔体与出音口相通;第二共振腔体,位于内腔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的一侧;第二共振腔体与出音口相通;其中,发声组件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第一共振腔体和第二共振腔体向出音口输出,第一共振腔体的体积小于第二共振腔体的体积。该电声转换装置可以在保持电声转换装置的低频性能的同时,优化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

Description

电声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声换能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声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增长的无损音频需求,要求电声转换装置(如耳机)在整个音域上表现出良好性能,尤其是在高音域上具有出色的性能,hi-res金标更是对高频提出了40kHz的要求。然而,电声转换装置通常在中低音域表现出良好性能,却难以在高音域上表现出色。例如,目前大多数的电声转换装置的频率响应曲线接近图1所示的哈曼曲线,高频在7kHz附近开始衰减,难以满足使用者对高音域的音效要求。
为满足使用者对高音域的音效要求,目前通常使用多发声单元来提升高频。如图2所示,采用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双发声单元,其中,高音单元采用动铁式结构,可以做到16kHz后才开始衰减。
可见,如何在保持电声转换装置的低频性能的同时优化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声转换装置,可以在保持电声转换装置的低频性能的同时,提升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声转换装置如耳机。该电声转换装置包括外壳、发声组件、第一共振腔体以及第二共振腔体。其中,外壳上设置有出音口,外壳内形成有内腔。发声组件设置于内腔内。第一共振腔体,位于内腔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的一侧;第一共振腔体与出音口相通;第二共振腔体,位于内腔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的一侧;第二共振腔体与出音口相通;其中,发声组件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第一共振腔体和第二共振腔体向出音口输出,第一共振腔体的体积小于第二共振腔体的体积。
该电声转换装置中,第一共振腔体可以输出高频声音信号,从而优化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第二共振腔体可以输出低频声音信号,从而保证电声转换装置的低频性能。下面具体对第一共振腔体可以输出高频声音信号,而第二共振腔体可以输出低频声音信号的原理进行分析。
根据空气共振原理,在声学中,当某一空腔中的空气受到外界的声波激励时,如果作为激励源的声波的频率与该空腔内空气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使得声波的振幅(即音响)在共振频率处得以提升。本实施例中,发声组件产生的声音信号作为一种声波,对于第一共振腔体而言是一种外界的激励源,当该声音信号传输至第一共振腔体时,声音信号中与第一共振腔体内空气的固有频率相等的部分,将与第一共振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以声音信号与第一共振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的共振频率为第一共振频率为例,第一共振腔体的存在使得声音信号的音响在第一共振频率处得以提升,从而使得电声转换装置能够在第一共振频率处具有好的表现力。由于该第一共振腔体的体积相较于内腔更小,因此第一共振频率更高,从而使得电声转换装置在更高的共振频率处新产生一个共振,如此,可以覆盖更高的共振频率处具有好的表现力,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得以优化。
同理,声音信号中与第二共振腔体内空气的固有频率相等的部分,将与第二共振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以声音信号与第二共振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的共振频率为第二共振频率为例,第二共振腔体的存在使得声音信号的音响在第二共振频率处得以提升,从而使得电声转换装置能够在第二共振频率处具有好的表现力。由于该第二共振腔体的体积相较于第一共振腔体更大,因此第二共振频率更低,从而使得电声转换装置在更低的共振频率处具有好的表现力,电声转换装置的低频性能得以保证。
可见,该电声转换装置可以通过第一共振腔体实现优化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还可以利用第二共振腔体保持电声转换装置的低频性能。
具体地,发声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的部件。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中最靠近出音口的发声单元为第一发声单元。
可选地,发声组件为一个发声单元的部件。对于只有一个发声单元的电声转换装置而言,该个发声单元即为上述第一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既通过第一共振腔体输出高频声音信号,又通过第二共振腔体输出低频声音信号。可见,通过一个发声单元既可以保持低频性能又可以优化高频性能。如此,可以降低现有技术中为获得电声转换装置在高音域和低音域的高音质需设置多个发声而付出的高额成本。
可选地,发声组件为多个发声单元的部件。对于具有多个发声单元的电声转换装置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声单元中的每个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可以均通过第一共振腔体和第二共振腔体输出。如此,可以使得各个发声单元的低频性能和高频性能均得以保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声单元按照产生的声音信号的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沿出音方向依次排列。如此,相较于其它发声单元而言,第一发声单元为多个发声单元中输出更高频率的发声单元。该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第一共振腔体输出,以保持高频性能;其它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第二共振腔体输出,以保持低频性能。如此,可以使得各发声单元中用于产生高频的声音信号的第一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不被削减而达到预期的高频性能,以保持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还可以使得各发声单元中用于产生低频的声音信号的其它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也可以在传播过程中不被削减而达到预期的低频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电声转换装置包括架体和导管。架体设置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的一侧;内腔包括沿出音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位于架体远离出音口的一侧,第二内腔位于架体靠近出音口的一侧;发声组件位于第一内腔内;架体上开设有第一出音孔。导管设置于第二内腔内;导管的第一端与架体连接,导管的第二端朝出音口的方向延伸,导管形成第一共振腔体。第一内腔经第一出音孔与导管相通。
该实施方式中,导管形成第一共振腔体,第一内腔经第一出音孔与导管相通。如此,位于第一内腔内的发声组件产生的声音信号可以经第一出音孔传输至导管后经导管向出音口输出,从而实现发声组件的声音信号通过第一共振腔体向出音口输出,从而优化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相通,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是指第二内腔位于导管外侧的区域;其中,围成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的腔体形成第二共振腔体。
该实施方式中,围成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的腔体形成第二共振腔体,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相通。如此,位于第一内腔内的发声组件产生的声音信号可以经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向出音口输出,从而实现发声组件的声音信号通过第二共振腔体向出音口输出,从而优化电声转换装置的低频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组件为一个发声单元的部件;架体上还开设有第二出音孔;第一内腔经第二出音孔与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相通。也就是说,通过在架体上开设第二出音孔,实现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相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只有一个发声单元的电声转换装置而言,为了在高音域和低音域均具有较好的表现力,则需要用该一个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既形成高频声音信号又形成低频声音信号。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架体上还开设有第二出音孔,如此,位于第一内腔内的单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不仅可以经过架体上的第一出音孔传输,从而形成高频声音信号,还可以经过架体上的第二出音孔传输从而形成低频声音信号,从而在高音域和低音域均具有较好的表现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为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中最靠近出音口的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包括前盖;前盖设置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的一侧;其中,前盖用于上述架体。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对于第一发声单元具有前盖的电声转换装置而言,复用前盖作为架体,来达到优化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声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三共振腔体;第三共振腔体包括第一颈口部和第一腔体部;其中,第一腔体部设置于架体的第一表面;第一颈口部贯穿架体的第一表面和架体的第二表面;第一内腔经第一颈口部与第一腔体部连通。该实施例中,第三共振腔体使得电声转换装置可以在共振频率f0处新产生一个共振峰,通过调节第一腔体部的体积、第一颈口部的横截面积、第一颈口部的长度可以实现第三共振腔体的共振频率f0的调节,将共振频率f0调节到高频,进一步优化电声转换装置的高频性能。应理解,当增设第三共振腔体形成的共振峰的共振频率f0位于未增设第三共振腔体形成的共振峰的共振频率之前时,出现衰减的频率段更窄,出现衰减的频率更少,电声转换装置的音响在整个频率段上更平滑,在不同频率处出现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形更少,越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声转换装置还包括第四共振腔体;第四共振腔体包括第二颈口部和第二腔体部;其中,第二腔体部设置于导管的外侧;第二颈口部贯穿导管的管壁;导管的内侧经第二颈口部与第二腔体部连通。该实施例的效果可以参照第三共振腔体的实施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第三共振腔体和第四共振腔体可以仅设置一种,也可以同时设置。
具体地,导管的至少部分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比如,导管的整个外壁可以均与外壳的内壁间隔开,或者导管的一部分外壁与外壳的内壁间隔开而导管的另一部分外壁与外壳的内壁接触。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管的至少部分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可以实现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与出音口相通,从而形成上述第二通道。
可选地,外壳包括出音管;出音管用于承载软套;导管的第二端伸入出音管。相较于不伸入出音管的情况而言,导管的第二端伸入出音管内,可以使得高频声音信号直接传入出音管内而不外漏,以优化高频声音的音质。应理解,当导管的第二端不伸入出音管时,上述第三共振腔体与导管外侧的区域共通,体积又被放大,共振频率更低,且高频声音信号传导过程中衰减更多,高频音响更小,电声转换装置在高频处无法呈现更好的表现力。
可选地,导管为等直径圆形管道,导管的管径为1.2mm至1.6mm中的任一值。在该管径范围内,既可以保证良好的高频性能,又能够不占用过多尺寸,从而有利于电声转换装置的小型化。
可选地,导管为等直径圆形管道,导管的长度为0.6mm至4.6mm中的任一值。在该长度范围内,既可以保证良好的高频性能,又能够不占用过多尺寸,从而有利于电声转换装置的小型化。
可选地,导管的第一端的管径沿出音方向逐渐缩小。通过调节导管的形状,可以调节第一共振频率大小,比如,将第一共振频率往更低频率偏移。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第一共振频率往更低频率偏移,发生衰减的频率越少。应理解,发生衰减的频率越少,电声转换装置的音响在整个频率段上越平滑,在不同频率处出现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形越少,越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哈曼曲线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双发声单元的耳机的频率效应曲线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3所示的耳机的一种可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一种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对照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对照图二;
图8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形状的导管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图;
图10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使用不同长度的导管时的频率响应曲线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使用不同管径的导管时的频率响应曲线对照图;
图13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对照图三;
图15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6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7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耳机的低频声音信号的一种传输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性术语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说明。
一、频率响应曲线
增益随频率的变化曲线。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则是指声音响度(即声音大小,也称为音响、声响、或声强)随声音频率(即声音高低,也称为声调或音调)的变化曲线。频率响应曲线可用于评价一个耳机音质好坏。一个音质较好的耳机要求其频率响应曲线无论是低频、中频还是高频均能够呈现较好的音响。
需要说明的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因此,好的耳机追求频率响应曲线覆盖20Hz~20kHz。换句话说,即音响在这个20Hz~20kHz频域内尽量不衰减。
二、哈曼曲线
哈曼曲线是一条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哈曼曲线示意图。目前大多数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接近哈曼曲线。通过图1可以看出,哈曼曲线在7kHz开始衰减,而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高达20kHz,这会使得用户在耳机输出7kHz至20kHz的高频声音信号时,出现声音突然减小甚至出现听不清的现象。很显然,这类耳机无法给用户提供较好的高频音质。
三、共振
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比其它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这些特定频率称之为共振频率。通常来说,当某个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其受到的其它激励的频率相同时,将会出现共振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声转换装置,该电声转换装置为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的装置。示例性地,该电声转换装置可以为耳机等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后续实施例均以耳机为例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耳机1可以为无线耳机。在其它实施例中,耳机1也可以是有线耳机。耳机1可以与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等电子设备连接,以将这些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实现输出各种声音。
耳机1可以包括外壳10。
外壳10可以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为耳机1在使用时更靠近人耳一侧的壳体部分,前壳11可以与后壳12扣合形成图4所示的内腔14,用于容纳耳机1的部分功能部件,如主板、电池、发声模组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前壳11也可以通过胶水或者胶带固定连接于后壳12。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1与后壳12组成一种具有转折外型的外壳10,以与人体耳道及外耳的形状适配,具有舒适的配戴性及较佳的定位效果,且不易脱落。
外壳10还可以包括柄体13,柄体13与后壳12连接,比如连接在后壳12远离前壳11的一侧。应理解,柄体13和后壳12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该柄体13上可以设置充电触点131,以实现对耳机1的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柄体13也可以容纳耳机1的部分功能部件,例如充电线路等。
为了提高用户佩戴耳机1的舒适性,耳机1还包括软套20。该软套20设置于前壳11的一侧,用于在用户佩戴耳机1时与用户的耳孔接触,以提高用户佩戴耳机1的舒适性。示例性地,该软套20可以由硅胶等软性材料制成。
请参照图4,图4为图3所示的耳机的一种可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前壳11内形成有第三内腔143,后壳12内形成有第四内腔144,第三内腔143和第四内腔144共同构成内腔14。前壳11上还开设有出音口111,出音口111与内腔14相通,发声模组50产生的声音通过出音口111传导至耳机1外,从而传入人耳。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前壳11可以包括前壳本体112和出音管113。其中,前壳本体112内形成上述第三内腔143。出音管113设置于前壳本体112的一侧。出音管113的第一端与前壳本体112连通,出音管113的第二端向远离前壳本体112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上述出音口111。应理解,前壳本体112和出音管113可以一体成型。其中,出音管113用于承载软套20,软套20套设在出音管113的外侧。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前壳11也可以不包括出音管113。与此同时,耳机1也可以不设置软套20,例如,半入耳式耳机即未设置出音管113和套设在出音管113外侧的软套20。
请继续参照图4,耳机1还可以包括电池30、主板40以及发声模组50。
其中,电池30用于向耳机1内诸如主板40、发声模组50等元器件提供电量。电池30可以设置在内腔14内。具体地,电池30可以设置在第四内腔144内。
主板40可以设置在内腔14内。具体地,主板40可以设置在第四内腔144内,且位于电池30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主板40用于集成耳机1的部分元器件。比如,主控芯片、蓝牙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在此情况下,柄体13内可以形成连通第四内腔144的空间,该空间内可以设置相应的充电线路,该充电线路将充电触点131电连接至第四内腔144内的主板40。
发声模组50可以设置在内腔14内,且位于主板40远离出音口111的一侧。具体地,发声模组50可以设置在第三内腔143内。发声模组50与主板40电连接,以获取主板40通过蓝牙芯片接收的音频电信号,并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由出音口111传导至耳机1外。
图4所示的发声模组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发声单元是指可以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单元。在发声模组50中,不同的发声单元用于输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发声单元越多,耳机1兼顾在整个音域上的表现力更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声模组50所包含的发声单元可以为动圈式发声单元、动铁式发声单元、或压电式发声单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发声模组50仅包含一个发声单元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单元不仅包含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发声部件,如振膜、动圈式发声单元采用的线圈、动圈式发声单元采用的衔铁等(不同结构的发声单元所包含的发声部件有所不同),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振膜进行防护的前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声单元可以仅包含发声部件,而不包含前盖。
对于发声模组50包含多个发声单元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发声单元包含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发声部件,而最靠近出音口111的发声单元(后续简称为第一发声单元)还可以设置有前盖,用于对第一发声单元的振膜进行防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单元也可以仅包含发声部件,而不包含前盖。
应理解,对于发声模组50仅包含一个发声单元的情况,该一个发声单元也可以视为第一发声单元。综上可知,对于发声模组50而言,其第一发声单元可以包含前盖,也可以不包含前盖。
本申请实施例将发声模组50中各发声单元所包含的发声部件称为发声组件。应理解,当发声模组50仅包含一个发声单元时,发声组件即指该一个发声单元所包含的发声部件;当发声模组50包含多个发声单元时,发声组件即指该多个发声单元所包含的发声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声组件不包含第一发声单元的前盖,前盖设置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仅为图3所示的耳机1的一种可能的爆炸示意图,并不构成对图3所示的耳机1的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耳机1还可以包括比图4所示更多的部件,例如耳机1还可以包括天线、图5所示的前腔支架60和导管70等。此外,图4中各部件的设置位置也仅仅是一种示意。在其它实施例中,各部件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不同。
请参照图5,图5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一种剖视图。
图5所示的发声模组50包括单发声单元,即一个发声单元。由图5所示,耳机1还可以包括前腔支架60(即架体)和导管70。
前腔支架60设置在发声模组50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也即设置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内腔14包括沿出音方向(图示Z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内腔141和第二内腔142;其中,第一内腔141位于前腔支架60远离出音口111的一侧,第二内腔142位于前腔支架60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
前腔支架60包括沿Z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二表面和第一表面,第一表面更靠近出音口111。前腔支架60上开设有第一出音孔61,第一出音孔61贯穿前腔支架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导管70,设置在前腔支架60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即上述第二内腔142内。导管70的第一端与前腔支架60连接并与第一出音孔61相通,导管70的第二端朝出音口111的方向延伸并伸入出音管113内。如此,第一内腔141经第一出音孔61与导管70相通(后续将第一内腔141经第一出音孔61至导管70的通道称为第一通道),发声模组50产生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内腔141经第一出音孔61送入导管70,然后由导管70传导至出音口111,并通过出音口111传导至耳机1外,从而实现声音信号的传输。
应理解,导管70可以与前腔支架60一体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管70也可以通过胶粘、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设置在前腔支架60上。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声模组50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推动内腔14内的声音传播介质空气进行有规律的振动形成声波,即声音信号。声音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与沿途的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上述导管70的存在,相当于在外壳10内额外形成了一个第一共振腔体。
根据空气共振原理,在声学中,当某一空腔中的空气受到外界的声波激励时,如果作为激励源的声波的频率与该空腔内空气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使得声波的振幅(即音响)在共振频率处得以提升。形成该空腔的腔体为共振器,该共振器的共振频率与空腔的体积成反比。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发声模组50产生的声音信号作为一种声波,对于第一共振腔体而言是一种外界的激励源,当该声音信号传输至第一共振腔体时,声音信号中与第一共振腔体内空气的固有频率相等的部分,将与第一共振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以声音信号与第一共振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的共振频率为第一共振频率为例,第一共振腔体的存在使得声音信号的音响在第一共振频率处得以提升,从而使得耳机1能够在第一共振频率处具有好的表现力。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共振腔体即构成上述共振器,其共振频率与第一共振腔体的体积成反比。由于该第一共振腔体的体积相较于内腔14更小,因此第一共振频率更高,从而使得耳机1在更高的共振频率处新产生一个共振,如此,可以覆盖更高的共振频率处具有好的表现力,耳机1的高频性能得以优化。此外,由于第一共振腔体的体积更小,相当于缩小了声音信号的传播广度,如此可以减小声音传导过程中出现的能量衰减。应理解,声音的能量大小影响音响。高频声音信号能量衰减越小,高频音响越高,耳机1越能输出高音质(能够被用户听到)的高频声音信号。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管70的第二端也可以不伸入出音管113内,而是无限趋近于出音管113。相较于不伸入出音管113的情况而言,图5中导管70的第二端伸入出音管113内,可以使得高频声音信号直接传入出音管113内而不外漏,以优化高频声音信号的音质。应理解,当导管70的第二端不伸入出音管113时,上述第一共振腔体与导管70外侧的区域共通,体积又被放大,共振频率更低,且高频声音信号传导过程中衰减更多,高频音响更小,耳机1在高频处无法呈现更好的表现力。
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对照图一。
其中,曲线6a展示了未设置图5所示的前腔支架60和导管70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曲线6b展示了图5所示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曲线6b在15kHz处新产生了一个共振峰,其幅值高出大约8dB。可见,图5所示的耳机1在15kHz的高频处具有好的表现力,耳机1的高频覆盖到15kHz。因此,耳机1的高频性能得以提升。
请继续参照图5,前腔支架60上还可以开设第二出音孔62。可选地,第二出音孔6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此,第一内腔141经第二出音孔62与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相通。其中,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是指第二内腔142位于导管70外侧的区域,即第二内腔142除导管70之外的区域。导管70具有内侧和外侧,导管内侧是指导管70内壁以内的一侧,即导管70内部的中空区域;导管外侧是指导管70外壁以外的一侧。
在此情况下,导管70的至少部分外壁与出音管113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保证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与出音口111相通。具体而言,导管70的整个外壁可以均与出音管113的内壁间隔开,或者导管70的一部分外壁与出音管113的内壁间隔开而导管70的另一部分外壁与出音管113的内壁接触。
如此,第一内腔141经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与出音口111相通(后续将第一内腔141经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至出音口111的通道称为第二通道),用于供声音信号从第一内腔141经第二出音孔62送入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传导至出音管113,并通过出音口111传导至耳机1外,从而实现声音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未设置出音管113的耳机1中,如半入耳式耳机,导管70的至少部分外壁与外壳10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保证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与出音口111相通。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围合形成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的腔体存在,相当于在外壳10内形成了一个第二共振腔体。应理解,围合形成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的腔体是指外壳10、导管70以及前腔支架60围合形成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的部分。和第一共振腔体类似,当发声模组50产生的声音信号传输至第二共振腔体时,声音信号中与第二共振腔体内空气的固有频率相等的部分,将与第二共振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以声音信号与第二共振腔体内的空气发生共振的共振频率为第二共振频率为例,第二共振腔体的存在使得声音信号的音响在第二共振频率处得以提升,从而使得耳机1能够在第二共振频率处具有好的表现力。同理,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共振腔体即构成上述共振器,其共振频率即第二共振频率与第二共振腔体的体积成反比。基于此,由于该第二共振腔体的体积相较于第一共振腔体更大,因此第二共振频率更低,从而使得耳机1在更低的共振频率处具有好的表现力,耳机1的低频性能得以保证。可见,虽然图5所示的耳机1为单发声单元,但其通过第一共振腔体优化耳机1的高频性能的同时,通过第二共振腔体保持了耳机1的低频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共振腔体和第二共振腔体分别能与第一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的声音信号产生共振,但发声模组50产生的其它频率的声音信号依旧能够通过第一共振腔体和第二共振腔体,只是这些频率的声音信号无法与第一共振频率以及第二共振腔体产生共振而被加强。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共振腔体的存在还可以用于高频修正,即调整耳机1可以覆盖的高频频率。具体地,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来调整耳机1覆盖的高频频率。其中,第二出音孔62的面积越大,耳机1覆盖到的高频频率更高,即在更高的频率上具有更高的音响。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对照图二。
其中,图7中的(a)中涉及两条曲线,分别为曲线7a和曲边7b。其中,曲线7a展示了图5所示的开设有四个第二出音孔62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曲线7b展示了在图5所示的耳机的基础上堵塞一个第二出音孔62的频率响应曲线。应理解,相比于开设有四个第二出音孔62而言,堵塞一个第二出音孔62,相当于减小了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通过观察曲线7a和曲线7b可以发现,曲线7a在15kHz附近产生了共振峰,而曲线7b在14kHz附近产生了共振峰,且曲线7a在15kHz附近产生的共振峰高于曲线7b在14kHz附近产生的共振峰。可见,随着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越大,共振峰的峰值和频率更高,因此,曲线7a对应的耳机1可以覆盖到的高频频率更高。
图7中的(b)中涉及两条曲线,分别为曲线7a和曲边7c。其中,曲线7a同样展示了图5所示的开设有四个第二出音孔62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曲线7c展示了在图5所示的耳机的基础上增加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得到的频率响应曲线。通过观察曲线7a和曲线7c可以发现,曲线7a在15kHz附近产生了共振峰,而曲线7c在15.2Khz附近产生了共振峰,且曲线7b在15.2Khz附近产生的共振峰高于曲线7a在15kHz附近产生的共振峰。可见,随着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越大,共振峰的峰值和频率更高,因此,曲线7c对应的耳机1可以覆盖到的高频频率更高。
图7中的(c)中涉及两条曲线,分别为曲线7c和曲边7d。其中,曲线7c展示了在图5所示的耳机的基础上增加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得到的频率响应曲线,曲线7d展示了图5所示的耳机仅保留前腔支架60上与导管70连接的部分得到的频率响应曲线。应理解,相比于开设有四个第二出音孔62而言,仅保留前腔支架60上与导管70连接的部分,相当于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通过观察曲线7c和曲线7d可以发现,曲线7c在15.5Khz附近产生了共振峰,而曲线7d在16Khz附近产生了共振峰,但曲线7d的共振峰低于曲线7c在15.2Khz附近产生的共振峰。可见,随着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增大,共振峰的峰值和频率的变化趋势出现了变化。也就是说,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并不会继续带来共振峰的峰值和频率的增益。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调整第二出音孔62的孔面积直到得到最优的共振峰峰值和频率。
请继续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管70可以为圆形管道,即导管7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是指沿导管70的径向进行剖切得到的剖面形状。导管70在导管70的长度方向上的各截面呈现为等直径圆形,即导管70为等直径圆形管道。导管70的长度方向是指导管70的轴向。需要说明的是,导管70为等直径圆形管道,并不要求导管70为圆柱,导管70整体可以被构造为转折外型或者弯曲外型等,以便于从第一出音孔61向出音口111延伸。此外,导管7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矩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照图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管70整体上仍为圆形管道的情况下,上述导管70也可以不是等直径圆形管道。换句话说,导管70在导管70的长度方向上的各截面并不是等直径圆形,即导管70为非等直径圆形管道。导管70的第一端(连接前腔支架60的一端)的管径沿Z方向逐渐缩小,类似于“喇叭”状。如此,导管70的内部体积被放大,可以使第一共振频率往更低频率偏移。可见,通过调节导管70的形状,可以调节第一共振频率大小,从而可以调整耳机1覆盖到的高频频率。
请参照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形状的导管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图。其中,曲线9a展示了采用图5所示的导管70得到的频率响应曲线,曲线9b展示了采用图8所示的导管70得到的频率响应曲线。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曲线9a的共振峰在15kHz处,而曲线9b的共振峰在14.5kHz处。可见,相比于采用图5所示的导管70,采用图8所示的导管70,共振峰的频率更低,因此,图8所示的导管70使得耳机1覆盖到的高频频率更低。
通过曲线9b可见,随着第一共振频率往更低频率偏移,共振峰的频率也往更低频率偏移,如此,可以使得在共振峰的频率之前发生衰减的频率段更窄。比如,曲线9b的共振峰的频率(15kHz)与未发生衰减的其它更低频率(如图中的虚线部分对应的频率9kHz)之间的跨度更小,因此在该跨度内发生衰减的频率段更窄,发生衰减的频率越少。应理解,发生衰减的频率越少,耳机1的音响在整个频率段上越平滑,在不同频率处出现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形越少,越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请继续参照图5,图5所示的导管70的长度为2.6mm,导管70的管径可以为1.4mm。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管径是指导管70的内径。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管70的长度可以为0.6mm~4.6mm中的一个值。比如,导管70的长度可以为0.6mm、1.3mm、2.4mm、3.5mm、4.6mm。导管70的管径可以为0.4mm~2mm中的一个值。考虑到出音管113的管径大小(受人耳耳道尺寸限制),管径为1.2mm~1.6mm。比如,导管70的管径可以为1.2mm、1.3mm、1.4mm、1.5mm、1.6mm。
请参照图10,图10所示的导管70的长度比图5更长,伸入出音管113内的深度更深。并且,导管70的管径比图5更大。需要说明的是,导管70的长度越长、管径越大,声音信号在第一共振频率处的音响越高,越容易被人耳听见。
请参照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使用不同长度的导管时的频率响应曲线图。图11中的(a)展示了使用长度为3.6mm、4.1mm以及4.6mm的导管70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图11中的(b)展示了使用长度为2.1mm、2.6mm以及3.1mm的导管70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图11中的(c)展示了使用长度为0.6mm、1.1mm以及1.6mm的导管70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
由图11可见,随着导管70的长度越长,声音信号在16kHz处的波峰越高,即音响越高。此外,通常而言,16kHz处的波峰越高,则波峰之前的波谷(14kHz附近)越低,这将造成耳机1在波峰附近的音响反差较大,影响用户听觉体验。通过图11可以看出,当导管70的长度为4.6mm或4.1mm时,耳机1在具有较低的波谷的情况下却具有较高的波峰,可以降低这种反差。因此,具体实施过程中,导管70的长度可以设置为4.1mm或者4.6mm。
请参照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使用不同管径的导管时的频率响应曲线对照图。
图12中的(a)展示了使用管径为0.4mm(即半径为0.2mm)、0.6mm(即半径为0.3mm)以及0.8mm(即半径为0.4mm)的导管70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图12中的(b)展示了使用管径为1mm(即半径为0.5mm)、1.2mm(即半径为0.6mm)的导管70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由图12可见,随着导管70的管径越来越大,声音信号在16kHz处的波峰越高,即音响越高。
请参照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还可以包括第三共振腔体63。其中,第三共振腔体63包括第一颈口部631和第一腔体部632。其中,第一颈口部631和第一腔体部63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第一腔体部632为中空且具有开口的腔体,设置于前腔支架60的第一表面。
第一颈口部631贯穿前腔支架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将第一内腔141和第一腔体部632连通。应理解,第一颈口部631可以是通过在前腔支架60上开孔形成的构造;也可以是单独形成的一个中空的管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图13所示的第三共振腔体63可以和前腔支架6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
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声音信号从第一颈口部631进入第一腔体部632,使得第一颈口部631内的空气来回运动,压缩第一腔体部632内的空气。整个第三共振腔体63可以等效为一维质量—弹簧模型。第一颈口部631内的空气可以看做一维质量—弹簧模型中的质量块,第一腔体部632内的空气可以看作一个空气弹簧。一维质量-弹簧模型的振动方程如下:
其中,U为体积速度;p(t)为外加声压;为第一颈口部631处空气声质量;s=πr2,表示第一颈口部631的横截面积;d为第一颈口部631的颈口直径;l为第一颈口部631的长度;ρ0为空气密度,通常取1.21kg/m3;r为第一颈口部631的颈口半径;为第一颈口部631处的声阻;μ为空气的切变粘滞系数,常温常压下取1.86×10-5Ns/m2;ω=2πf0;f0为第三共振腔体63的共振频率;/>表示第一腔体部632的声顺,c0为声音信号的速度,通常取344m/s,V0表示第一腔体部632的体积。考虑第一颈口部631管口的声辐射阻抗作用。考虑第一颈口部631管口的声辐射阻抗作用,则第三共振腔体63的共振频率f0为:
由此,第三共振腔体63使得耳机1在共振频率f0处产生一个共振峰,通过调节V0、s、l、d可以实现第三共振腔体63的共振频率f0的调节,将共振频率f0调节到更高的频率,进一步优化耳机1的高频性能。
请参照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率响应曲线对照图三。
其中,曲线14a展示了图10所示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曲线14b展示了图13所示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图10而言,图13所示的耳机1额外设置了第三共振腔体63。通过对比曲线14a和曲线14b可以发现,曲线14a仅在16kHz附近形成了一个共振峰。而曲线14b中,除了在16kHz附近形成的共振峰外,还在14kHz附近额外形成了一个共振峰。可见,通过增设第三共振腔体63,并调节V0、s、l、d,可以使得耳机1在高频处额外多形成一个共振峰,以优化耳机1的高频性能。应理解,如图14中的曲线14b所示,当增设第三共振腔体63额外形成的共振峰(14kHz附近)位于未增设第三共振腔体63形成的共振峰(16kHz附近)之前时,出现衰减的频率段更窄,出现衰减的频率更少,耳机1的音响在整个频率段上更平滑,在不同频率处出现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形更少,越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上述图13中在前腔支架60处设置第三共振腔体63。应理解,也可以在耳机1的第一通道的其它位置设置类似于第三共振腔体63的结构。例如,设置在导管70上,下面结合图15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还可以包括第四共振腔体64。第四共振腔体64包括第二颈口部641和第二腔体部642。
第二腔体部642也为中空且具有开口的腔体,设置于导管70的外侧。第二颈口部641贯穿导管70的管壁,将导管70的内侧与第二腔体部642连通。第二颈口部641的具体实施可以参照图13中的第一颈口部631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应理解,第四共振腔体64和第三共振腔体63的共振频率和实施效果类似,可以参照实施。
上述图13和图15的实施例中,第三共振腔体63和第四共振腔体64分别设置在图13的前腔支架60和图15的导管70上,即仅在一处设置。应理解,耳机1也可以同时设置上述第三共振腔体63和第四共振腔体64。并且,第三共振腔体63和第四共振腔体64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更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照图16,图16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另一种剖视图。
区别于图5,该发声模组50所包含的一个发声单元还可以包括前盖80(即架体),也称为喇叭前盖或扬声器前盖。
该前盖80设置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与发声模组50的振膜510之间间隔设置,用于防护振膜510。需要说明的是,发声组件的概念在介绍图4所示的实施例时进行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在此情况下,前盖80可以用作上述前腔支架60,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单独的前腔支架60。
应理解,上述图5至图15所示的相关技术方案中,均可以在图16所示的结构中实现。例如,有关图5至图15所示的前腔支架60的设置和连接关系,可以在图16的前盖80上实现,相应的实施效果也可以参照,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请参照图17,图17为图3所示的耳机沿剖切线A-A剖切可能得到的另一种剖视图。
区别于图5,该发声模组50包括双发声单元,即两个发声单元,分别为低音单元51和高音单元52。此处的高低只是相对概念。不同的发声单元可以输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低音单元51和高音单元52,可以使得耳机1兼顾在低音域和高音域上的表现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音单元51和高音单元52可以沿出音方向(图示Z方向)层叠设置,高音单元52更靠近出音口111。如此,高音单元52产生的短波(声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至出音口111的传输路径更短,更能保证高音质的高频声音信号输出。在此情况下,高音单元52为第一发声单元。其中,高音单元52包括前盖80(即架体),前盖80设置在发声组件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与高音单元52的振膜之间间隔设置,用于防护高音单元52的振膜。需要说明的是,发声组件的概念在介绍图4所示的实施例时进行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高音单元52距离出音口111有一段距离,其产生的高频声音信号经过该段距离的传播后发生衰减,从而使得耳机1在高音域的音响降低,无法在高音域维持预期的音质。基于此,图17所示的耳机1中,同样可以设置导管70,来优化其高频性能。
具体地,图17中的前盖80可以用作上述前腔支架60,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单独的前腔支架60。应理解,上述图5至图15所示的技术方案中涉及的前腔支架60的连接关系,可以在图17所示的前盖80上实现。此外,导管70的具体实施可以参照图5至图15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此外,图13至图14所示的相关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图17中的相应结构中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内腔141经前盖80上的第一出音孔61与导管70相通,导管70与出音口111相通,高音单元52产生的高频声音信号从第一内腔141经第一出音孔61送入导管70,然后由导管70传导至出音口111,并通过出音口111传导至耳机1外,从而实现高频声音信号的传输。
为了实现低频声音信号的传输,低音单元51与高音单元52错开,且前盖80与外壳10之间具有间隙,以预留出低频声音信号的低频通道。
请参照图18,图18为图17所示的耳机的低频声音信号的一种传输路径示意图。图18仅示意了图17的部分外壳内的结构,此外,图18中虚线S4示意了前盖80所在的平面,虚线S4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内腔141和第二内腔142,即第一内腔141位于前盖80远离出音口111的一侧,第二内腔142位于前盖80靠近出音口111的一侧。
由图18可见,低音单元51边缘可以超过高音单元52边缘,以使得低音单元51与高音单元52错开,以避让低音单元51中用于输出低频声音信号的出音通道(曲线S1示意的传播路径对应的通道)。
如此,第一内腔141经低频通道(曲线S2示意的传播路径对应的通道)与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相通,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与出音口111相通,形成低频声音信号的传输通道(曲线S1至曲线S3示意的传播路径对应的通道)。位于第一内腔141内的低音单元51产生的低频声音信号从第一内腔141经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传输至出音口111,并通过出音口111传导至耳机1外,从而实现低频声音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图17所示的发声模组50还可以包括更多的发声单元。各发声单元按照其产生的声音信号的频率高低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沿Z方向层叠设置,各发声单元依次错开,相邻两个发声单元的错开方式可以参考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低音单元51与高音单元52的错开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发声单元越多,越能更细分化地覆盖更多的频段,耳机1在整个音域上的表现力更平滑而不突兀。在此情况下,导管70与第一发声单元的前盖80连通,该第一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通过导管70输出,其它各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则可以通过第二内腔142的剩余区域输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音口,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内腔;
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内;
第一共振腔体,位于所述内腔在所述发声组件靠近所述出音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共振腔体与所述出音口相通;
第二共振腔体,位于所述内腔在所述发声组件靠近所述出音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共振腔体与所述出音口相通;
其中,所述发声组件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共振腔体和所述第二共振腔体向所述出音口输出,所述第一共振腔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共振腔体的体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的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声单元中最靠近所述出音口的所述发声单元为第一发声单元;多个所述发声单元按照产生的声音信号的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沿出音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发声组件为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部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共振腔体和所述第二共振腔体输出;
所述发声组件为多个发声单元的部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共振腔体输出,所述多个发声单元中除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外的其它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共振腔体输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声转换装置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设置在所述发声组件靠近所述出音口的一侧;所述内腔包括沿出音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架体远离所述出音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架体靠近所述出音口的一侧;所述发声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架体上开设有第一出音孔;
导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导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导管的第二端朝所述出音口的方向延伸,所述导管形成所述第一共振腔体;
其中,所述第一内腔经所述第一出音孔与所述导管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相通,所述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是指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导管外侧的区域;
其中,围成所述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的腔体形成所述第二共振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组件为一个所述发声单元的部件;
所述架体上还开设有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内腔经所述第二出音孔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剩余区域相通。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声单元包括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声单元中最靠近所述出音口的所述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前盖;其中,所述前盖用作所述架体。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共振腔体;
所述第三共振腔体包括第一颈口部和第一腔体部;其中,第一腔体部设置于所述架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颈口部贯穿所述架体的第一表面和所述架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内腔经所述第一颈口部与所述第一腔体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还包括第四共振腔体;
所述第四共振腔体包括第二颈口部和第二腔体部;其中,所述第二腔体部设置于所述导管外侧;
所述第二颈口部贯穿所述导管的管壁;所述导管的内侧经所述第二颈口部与所述第二腔体部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至少部分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出音管;所述出音管用于承载软套;
所述导管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出音管。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等直径圆形管道,所述导管的管径为1.2mm至1.6mm中的任一值。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等直径圆形管道,所述导管的长度为0.6mm至4.6mm中的任一值。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第一端的管径沿所述出音方向逐渐减小。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声转换装置为耳机。
CN202310714612.6A 2023-06-15 2023-06-15 电声转换装置 Pending CN1177149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4612.6A CN117714950A (zh) 2023-06-15 2023-06-15 电声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4612.6A CN117714950A (zh) 2023-06-15 2023-06-15 电声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4950A true CN117714950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59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4612.6A Pending CN117714950A (zh) 2023-06-15 2023-06-15 电声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495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5473A (en) * 1989-09-04 1992-05-19 Sony Corporation Transducer having two ducts
CN105704589A (zh) * 2014-11-25 2016-06-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耳机
CN206620264U (zh) * 2017-04-25 2017-11-07 中山雄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分频耳机
CN107592584A (zh) * 2017-07-11 2018-01-16 *宏 耳机
US20190191251A1 (en) * 2017-12-18 2019-06-20 Audio-Technica Corporation Diaphragm an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10366061A (zh) * 2018-04-09 2019-10-22 袁泉 一种双通道分频耳机
CN115914913A (zh) * 2021-09-30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声音输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5473A (en) * 1989-09-04 1992-05-19 Sony Corporation Transducer having two ducts
CN105704589A (zh) * 2014-11-25 2016-06-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耳机
CN206620264U (zh) * 2017-04-25 2017-11-07 中山雄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分频耳机
CN107592584A (zh) * 2017-07-11 2018-01-16 *宏 耳机
US20190191251A1 (en) * 2017-12-18 2019-06-20 Audio-Technica Corporation Diaphragm an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10366061A (zh) * 2018-04-09 2019-10-22 袁泉 一种双通道分频耳机
CN115914913A (zh) * 2021-09-30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声音输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8368B (zh) 耳机
JP2014014074A (ja) 音響チューニング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イヤホン
JP2024502888A (ja) 音響出力装置
CN214708013U (zh) 一种耳机
US8983103B2 (en) Earpiece with hollow elongated member having a nonlinear portion
CN113242485B (zh) 入耳式耳机
CN214708014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7999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15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08U (zh) 一种耳机
CN117714950A (zh) 电声转换装置
CN214960048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02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17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10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7997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03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09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16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20U (zh) 一种耳机
CN214960049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11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7998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12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01U (zh) 一种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