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2193A - 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及自动拆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及自动拆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2193A
CN117682193A CN202311795087.1A CN202311795087A CN117682193A CN 117682193 A CN117682193 A CN 117682193A CN 202311795087 A CN202311795087 A CN 202311795087A CN 117682193 A CN117682193 A CN 117682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opening
drape
breaking
material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50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82193B (zh
Inventor
杜保东
苏运安
金旭东
张旺
王凯
胡圣登
万伦
万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950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2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2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2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82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2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69/0033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cutting
    • B65B69/0041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cutting by pun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69/0008Opening and emptying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自动拆袋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拆袋系统包括识别机构、盖布分离机构和破袋机构,识别机构用于识别物料袋的方位。盖布分离机构用于与物料袋的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的下料口,下料口开设于物料袋的外袋的底部,盖布组件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破袋机构用于穿过下料口破开物料袋的内袋,内袋位于外袋的内腔。在本申请中,识别机构能够识别物料袋的方位,配合盖布分离机构打开下料口,便于破袋机构避开外袋,避免产生碎屑,减少对物料以及作业环境的污染,满足产品质量和环保的需求。拆袋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提升拆袋效率。

Description

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及自动拆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装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自动拆袋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医药和建材等行业,物料袋被应用于包装和运输大宗散装物料。在将物料袋运输至指定位置后,需要进行破袋操作以完成卸料。为满足大规模生产线对物料的需求量,通常采用全自动的拆袋系统完成卸料操作。然而,目前拆袋系统在破袋过程中可能会将杂质引入物料中,对物料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自动拆袋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拆袋系统,拆袋系统包括识别机构、盖布分离机构和破袋机构。识别机构用于识别物料袋的方位。盖布分离机构用于与物料袋的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的下料口,下料口开设于物料袋的外袋的底部,盖布组件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破袋机构用于穿过下料口破开物料袋的内袋,内袋位于外袋的内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拆袋系统的破袋机构通过破开物料袋将物料分离出来。其中,物料袋包括外袋和内袋,内袋位于外袋的内腔,内袋用于容纳物料并与物料直接接触,外袋用于承受物料的重量,以及用于在物料的装运过程中与其他机构连接。外袋可采用聚酯纤维材质,内袋可采用铝塑复合材质。聚酯纤维材质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好等优势,外袋采用聚酯纤维材质有利于起到承重作用。内袋采用铝塑复合材质有利于满足物料防潮、防紫外线和防污染的需求。
其中,如果通过直接破开外袋来进行卸料操作,在破袋时产生的异物难以避免混入到物料中,而且异物一般为编织碎丝或碎屑,混入物料中很难将其分离出来,可能会影响物料在后续工序中的正常使用。为避免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在外袋的底部开设下料口,在破袋过程中,破袋机构可通过下料口直接破开内袋,避免对外袋造成破坏,内袋为铝塑复合材质,在破开内袋时不易产生碎屑,从而有利于防止编织碎丝或碎屑随物料一起下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外袋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在物料袋的运输过程中,为避免下料口附近的内袋被物料挤破,需要利用盖布组件对物料进行辅助承重,下料口处于关闭状态。在破袋机构对物料袋进行破袋前,需要通过盖布组件打开下料口。为实现自动拆袋,拆袋系统中的盖布分离机构用于与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的下料口。当物料袋被运输至盖布分离机构时,需要提前识别物料袋的朝向。
其中,如果通过人工去识别物料袋的朝向,将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为实现自动拆袋,拆袋系统中的识别机构用于自动识别物料袋的方位,再配合盖布分离机构打开下料口,便于破袋机构破开内袋以完成卸料操作,提升拆袋效率。
因此,在拆袋系统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先利用识别机构识别物料袋的方位,然后通过盖布分离机构将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以打开下料口,再利用破袋机构穿过下料口破开内袋,完成拆袋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拆袋系统:识别机构实现对物料袋所处方位的自动识别,便于盖布分离机构与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使下料口处于打开状态,进而有利于破袋机构避开外袋,直接对内袋进行破袋操作,避免因破坏外袋产生的编织碎屑污染物料,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异物的影响。同时,还能够避免编织碎屑等异物散落在作业环境中,提升拆袋系统的环保性能,对于创造环保绿色环境具有实际意义。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还包括调向机构,识别机构和调向机构电连接,调向机构用于驱动物料袋对位。当识别机构识别到物料袋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调向机构用于驱动物料袋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机构用于判断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调向机构用于根据识别机构的识别结果决定是否驱动物料袋对位。如果不设置调向机构,无法确保物料袋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进而将使得盖布分离机构难以与盖布组件相互作用,进而使得破袋机构的工作过程受到干扰。预设分离方位是指盖布分离机构能够分离盖布组件以打开下料口时物料袋所处的方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机构和调向机构电连接,当识别机构识别到物料袋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识别机构释放电信号调向机构,调向机构接收电信号后驱动物料袋对位,以使物料袋处于预设分离方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识别机构用于识别标签并根据识别结果判断物料袋的方位,标签设置于外袋的周侧部的外表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袋的周侧部朝向识别机构的表面是否具有标签,是识别机构判断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的依据,即当识别机构识别到标签时,识别机构能够判断出物料袋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其中,标签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条形码、数字、文字和符号,只要识别机构能够识别到标签即可。该识别方法简单可靠,成本较低,且标签本身还可以用于标识其他信息,实现标签的复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还包括运输机构,调向机构包括对位机构,运输机构用于将物料袋运输至对位机构,对位机构用于驱动物料袋相对识别机构对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位机构用于承接运输机构上的物料袋,并根据识别机构的识别结果驱动物料袋对位,其中外袋的底部朝向对位机构,对位机构能够带动物料袋相对识别机构旋转,使得外袋的周侧部的各个外表面均能被识别机构进行扫描识别,有利于提升识别机构的识别效率。对位机构还能够调整物料袋与识别机构的距离,避免因距离不符合要求而导致识别机构对物料袋的方位做出错误的判断,有利于提升识别机构的识别精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调向机构还包括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和对位机构相连接,运输机构用于将物料袋运输至运输机构的第一工位的上方,顶升机构和对位机构位于第一工位的下方。顶升机构用于驱动物料袋和对位机构沿第一方向远离运输机构或者沿第二方向靠近运输机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运输机构将物料袋运输至第一工位的上方,此时位于第一工位下方的对位机构未直接与物料袋接触,无法直接驱动物料袋对位。在对物料袋进行调向的过程中,顶升机构自第一工位的下方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得对位机构和物料袋逐渐远离运输机构,此时对位机构才用于承接物料袋。待物料袋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并回到运输机构后,运输机构可将物料袋进一步运输至拆袋系统的其他机构,有利于实现拆袋系统各机构之间的联动配合,实现自动拆袋。
在一种实施例中,物料袋包括外袋、内袋和盖布组件,外袋用于容纳内袋,盖布组件位于外袋的底部远离内袋的一侧,外袋的底部包括下料口,至少部分盖布组件与外袋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盖布组件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袋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破袋机构穿过下料口破开内袋。可以理解的,内袋装填物料后会发生形变,由于内袋的投影与下料口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使得内袋能够暴露于下料口中。盖布组件位于外袋的底部远离内袋的一侧。由于外袋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如果不设置盖布组件,在下料口周侧的内袋需要独自承受物料的重量,内袋的强度小于外袋,在运输物料袋的过程中,物料可能会将内袋挤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盖布组件能够对内袋起保护作用,确保在卸料之前,物料不会提前发生泄露。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盖布组件与外袋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使得下料口有关闭和打开两种状态,其中,盖布分离机构用于将至少部分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使得下料口从关闭状态转换为打开状态。具体地,当盖布组件与外袋的底部连接时,下料口处于关闭状态,即下料口被盖布组件所覆盖,下料口的投影位于盖布组件的投影内,此时盖布组件能够辅助内袋承重,保护内袋不被物料挤破。当盖布分离机构与盖布组件相互作用后,盖布组件与外袋的底部分离,下料口处于打开状态,内袋暴露于下料口中,此时破袋机构可对内袋进行破袋操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盖布组件包括盖布本体和辅助分离结构,盖布本体与外袋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盖布本体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辅助分离结构连接于盖布本体远离内袋的表面,盖布分离机构用于与辅助分离结构相互作用,以使盖布本体打开下料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辅助分离结构是盖布组件中用于与盖布分离机构相互作用的部分,外袋的底部、盖布本体和辅助分离结构依次排列,辅助分离结构能够降低盖布分离机构分离盖布本体的难度,有利于提升拆袋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分离结构包括相连接的分离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位于分离部的两端,连接部设置于盖布本体远离内袋的表面,分离部与盖布本体的平均距离大于连接部与盖布本体的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离部与盖布本体之间具有间隙,连接部分别与分离部、盖布本体连接。盖布分离机构与分离部相互作用,使得作用力传导至盖布本体,进而导致盖布本体与外袋分离。
在一种实施例中,物料袋还包括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第一粘接结构固定于外袋的底部朝向盖布组件的表面,第二粘接结构固定于盖布组件朝向外袋的底部的表面,第一粘接结构与第二粘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下料口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分别位于外袋的底部和盖布组件相对的表面,其中,第一粘接结构与外袋的底部固定,第二粘接结构与盖布组件固定,第一粘接结构与第二粘接结构可拆卸连接,进而使得外袋的底部与盖布组件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部分盖布组件与外袋连接或一体成型,部分盖布组件通过第二粘接结构、第一粘接结构与外袋可拆卸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部分盖布组件与外袋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当第一粘接结构与第二粘接结构不再连接时,盖布组件不会与外袋完全分离,有利于降低物料袋的回收难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盖布组件与外袋为分体结构,盖布组件通过第二粘接结构、第一粘接结构与外袋可拆卸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组件与外袋之间仅有可拆卸连接关系,当第一粘接结构与第二粘接结构不再连接时,盖布组件与外袋呈分体结构,有利于避免因盖布组件自然下垂和摆动导致对破袋造成干扰。
在一种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开启部,主体部用于支撑开启部,开启部用于将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或者开启部用于实现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或者开启部用于与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外袋的下料口。其中开启部可以为:开启部呈钩状,开启部用于勾取盖布组件。开启部呈夹爪状,开启部用于夹取盖布组件。或者,开启部和盖布组件均具有磁性,开启部用于吸取盖布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启部是盖布分离机构中用于直接或间接将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的部分,其中,开启部的结构可根据盖布组件的结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最终实现的效果就是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使得下料口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下料口的面积与外袋的底部的面积之比小于或者等于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料口开设于外袋底部,下料口越大,有利于减小破除内袋的难度,且下料效率更高,但是如果下料口过大,将降低外袋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内袋暴露于下料口的面积也过大,可能会导致内袋提前被物料挤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将下料口的面积与外袋的底部的面积之比限制在小于或者等于1/4的范围,在确保下料效率的前提下,避免内袋受物料挤压而破损。
在一种实施例中,部分破袋机构用于破开内袋,用于破开内袋的部分破袋机构的宽度小于下料口的内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破袋过程中,部分破袋机构需要先穿过下料口,为避免破袋机构对外袋造成破坏,下料口的内径要大于部分破袋机构的宽度,使破袋机构始终与下料口保持适当的间距,从而确保破袋操作不会造成外袋的破损,避免产生编织物碎屑污染物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还包括夹取移动机构,夹取移动机构用于夹取物料袋并将物料袋沿第三方向依次移动至盖布分离机构和破袋机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夹取移动机构便于盖布分离机构和破袋机构对物料袋进行相应的操作,有利于实现拆袋系统各机构之间的联动配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物料袋与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夹取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盖布组件对盖布分离机构施加沿第三方向的作用力,以使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对盖布组件可为被动式分离,即在盖布分离机构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借助物料袋的移动被动地将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物料袋在移动过程中,盖布组件主动对盖布分离机构施加作用力,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夹取移动机构移动物料袋的方向。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物料袋与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盖布分离机构用于对盖布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盖布分离机构对盖布组件可为主动式分离,即在盖布分离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只要物料袋与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无论物料袋是否还在移动,盖布分离机构都会主动对盖布组件施加作用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还包括相邻排列的进料仓、隔门和破袋仓,隔门用于连通或者阻隔进料仓和破袋仓,识别机构位于进料仓和破袋仓外,盖布分离机构固定于进料仓内,破袋机构固定于破袋仓内,夹取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物料袋在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夹取移动机构将物料袋在进料仓与破袋仓之间移动时,隔门打开,以连通进料仓和破袋仓。当物料袋被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隔门关闭,进料仓和破袋仓被阻隔,使得两个仓体内的机构不会互相干扰,其中一个仓体内的粉尘也不会逃逸至另一个仓体。
在一种实施例中,进料仓的内表面和破袋仓的内表面用于围合形成密封腔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料仓和破袋仓用于围合成密封腔体,能够避免拆袋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泄露至进料仓和破袋仓外部,有利于保护生产环境。同时,位于进料仓和破袋仓内的各个机构也能免受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拆袋工序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为密封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避免粉尘外泄至生产环境,从而有利于提升拆袋系统的环保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还包括移动轨道,夹取移动机构与移动轨道滑动连接,夹取移动机构通过移动轨道在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移动。移动轨道设置有与夹取移动机构相配合的密封结构,当夹取移动机构在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移动时,密封结构用于实现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的密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轨道用于引导夹取移动机构的移动,使得物料袋在夹取移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沿既定的路线在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运输,降低拆袋工序出现故障的概率,同时避免物料袋因移动路径不固定而发生反复抖动,确保在物料袋的移动过程中,物料不会提前发生泄露。密封结构与夹取移动机构相配合,密封结构在夹取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保持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的密封,避免进料仓和破袋仓中的粉尘互相泄露,进一步提升进料仓和破袋仓的密封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覆盖于移动轨道,密封结构与夹取移动机构位于移动轨道的同侧或两侧,密封结构用于开启或者关闭移动轨道,以配合夹取移动机构在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的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夹取移动机构在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移动时,密封结构可使部分移动轨道处于开启状态,使另一部分移动轨道处于关闭状态。密封结构对移动轨道的开启和关闭,与夹取移动机构在移动轨道上的位置相适应。即当夹取移动机构在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移动时,沿夹取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位于夹取移动机构前方的密封结构用于打开移动轨道,位于夹取移动机构后方的密封结构用于关闭移动轨道,保持进料仓和破袋仓之间的密封。需要说明的是,夹取移动机构的前方和后方是相对的概念,当夹取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夹取移动机构的前方和后方也随之改变。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还包括储气机构和喷气组件,喷气组件用于将储气机构分别与进料仓、破袋仓连通,储气机构用于通过喷气组件分别向进料仓和破袋仓喷送压缩气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储气机构和喷气组件配合,实现对进料仓和破袋仓喷送压缩气体,能够起到除尘去污的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喷气组件包括多个管道和多个喷嘴,部分喷嘴位于进料仓内且通过部分管道与储气机构连通,部分喷嘴用于朝向物料袋的周侧部和底部喷送压缩气体。另一部分喷嘴位于破袋仓内且通过另一部分管道与储气机构连通,另一部分喷嘴用于在破袋机构破开内袋下料之后将压缩气体喷送至内袋的内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喷气组件包括喷嘴和管道,喷嘴通过管道与储气机构连通。位于进料仓内的喷嘴用于朝向物料袋外侧喷送压缩气体,去除附着在物料袋的周侧部和底部的粉尘,避免在后续的破袋过程中将粉尘污染物引入物料。待破袋机构破开内袋下料之后,位于破袋仓内的喷嘴用于朝向物料袋的内袋喷送压缩气体,将黏附在内袋内表面的物料从固结状态转变为流化状态,使得卸料更加彻底,避免造成物料的浪费。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还包括除尘机构,除尘机构与进料仓、破袋仓均连通,除尘机构用于吸收进料仓和破袋仓内的粉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尘机构与进料仓连通,能够吸收从物料袋周侧部和底部脱离的粉尘,除尘机构与破袋仓连通,能够减少扬尘。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包括多个破袋机构和多个破袋仓,每个破袋机构固定于一个破袋仓内,夹取移动机构用于将多个物料袋分别输送至多个破袋仓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拆袋系统包括多个破袋仓,可对多个物料袋进行破袋操作,提升卸料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拆袋方法,自动拆袋方法包括:将物料袋移动至拆袋系统的识别机构,识别机构识别物料袋的方位。将物料袋移动至拆袋系统的盖布分离机构,通过盖布分离机构与物料袋的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下料口,下料口位于物料袋的外袋的底部,至少部分盖布组件与外袋可拆卸连接。将物料袋移动至拆袋系统的破袋机构,通过破袋机构穿过下料口以破开物料袋的内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通过人工去识别物料袋的朝向,将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为实现自动拆袋,拆袋系统中的识别机构用于自动识别物料袋的方位,再配合盖布分离机构打开下料口,便于破袋机构破开内袋以完成卸料操作,提升拆袋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识别机构识别物料袋的方位,包括:识别机构识别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当识别机构识别到物料袋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拆袋系统的调向机构将物料袋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机构用于判断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调向机构用于根据识别机构的识别结果决定是否调整物料袋的方位。在利用盖布分离机构和破袋机构对物料袋进行处理前,需要先调整物料袋的朝向。如果不提前调整物料袋的朝向,无法确保物料袋处于预设分离方位,使得盖布分离机构难以与盖布组件相互作用,进而使得破袋机构的工作过程受到干扰。预设分离方位是指盖布分离机构能够分离盖布组件以打开下料口时物料袋所处的方位。识别机构和调向机构配合,用于实现将物料袋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便于后续盖布分离机构实施盖布组件分离操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识别机构识别到物料袋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拆袋系统的调向机构将物料袋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包括:调向机构先带动物料袋旋转,再调整物料袋相对识别机构的位置。或者,调向机构先调整物料袋相对识别机构的位置,再带动物料袋旋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向机构驱动物料袋旋转是为了使得物料袋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调向机构调整物料袋相对识别机构的位置是为了便于识别机构对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做出判断。
在一种实施例中,物料袋包括外袋,外袋的周侧部设置有标签。识别机构识别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包括:识别机构识别标签。当识别机构识别到标签时,判断物料袋的方位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当识别机构未识别到标签时,判断物料袋的方位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袋的周侧部朝向识别机构的表面是否具有标签,是识别机构判断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的依据,即当识别机构识别到标签时,识别机构能够判断出物料袋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该识别方法简单可靠,成本较低,且标签本身还可以用于标识其他信息,实现标签的复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外袋和盖布组件通过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一粘接结构固定于外袋的底部朝向盖布组件的表面,第二粘接结构固定于盖布组件朝向外袋的底部的表面,第一粘接结构与第二粘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连接时的承重量大于位于下料口周侧的物料的重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用于实现外袋与盖布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分离时,下料口处于打开状态,便于破袋机构避开外袋而破除内袋。当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连接时,下料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为保证物料不会冲破盖布组件,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连接时的承重量需大于位于下料口周侧的物料的重量,以避免物料提前泄露,保证拆袋工序正常运行。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物料袋移动至盖布分离机构,通过盖布分离机构与物料袋的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的下料口,包括:当物料袋与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拆袋系统的夹取移动机构驱动盖布组件对盖布分离机构施加作用力,以使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盖布组件对盖布分离机构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物料袋的移动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对盖布组件为被动式分离,即在盖布分离机构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借助物料袋的移动被动地将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物料袋在移动过程中,盖布组件主动对盖布分离机构施加作用力,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夹取移动机构移动物料袋的方向。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物料袋移动至盖布分离机构,通过盖布分离机构与物料袋的盖布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的下料口,包括:当物料袋与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盖布分离机构对盖布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对盖布组件为主动式分离,即在盖布分离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只要物料袋与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无论物料袋是否还在移动,盖布分离机构都会主动对盖布组件施加作用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自动拆袋方法还包括:通过控制装置监控拆袋系统的自动拆袋流程,并将拆袋系统在自动拆袋流程中的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用于监控自动拆袋流程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保证拆袋系统稳定完成拆袋卸料的工作。控制装置还用于存储自动拆袋流程中的数据,示例性地,控制装置存储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拆袋的物料袋的数量、物料种类以及各个机构的故障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自动拆袋方法还包括:当控制装置监控到拆袋系统中的机构出现异常时,报警装置产生警报信号,拆袋系统中出现异常的机构接收警报信号后停止运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拆袋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包括:识别机构识别到物料种类不准确、夹取移动机构未移动至指定位置、盖布分离机构未将盖布组件与外袋分离。拆袋系统中各机构的运转情况处于控制装置的监控之下,当拆袋系统某个机构出现异常情况时,报警装置向出现异常情况的机构发出警报信号,以停止该机构的运转,而拆袋系统中其余未出现异常情况的机构可继续保持工作状态。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配合,有利于及时发现及处理异常情况。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拆袋系统,自动拆袋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拆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S500中包含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S200中包含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S300中包含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S300中包含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拆袋系统;10-识别机构;11-调向机构;111-对位机构;112-顶升机构;12-盖布分离机构;121-主体部;122-开启部;13-破袋机构;14-运输机构;15-物料袋;151-外袋;1511-下料口;152-内袋;153-盖布组件;1531-盖布本体;1532-辅助分离结构;分离部1532a;连接部1532b;154-标签;155-第一粘接结构;156-第二粘接结构;16-夹取移动机构;17-进料仓;18-隔门;19-破袋仓;20-储气机构;21-喷气组件;211-管道;212-喷嘴;22-除尘机构;23-回收机构;3-自动拆袋系统;301-处理器;302-存储器;303-通信接口;304-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结构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结构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此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方便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有关技术术语进行解释和描述。
平行:本申请实施例所定义的平行不限定为绝对平行,此平行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基本平行,允许在组装公差、设计公差、结构平面度的影响等因素所带来的不是绝对平行的情况。
目前的拆袋系统在破袋过程中容易将碎屑等异物混入物料中,物料有被污染的风险。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拆袋系统,拆袋系统包括识别机构、盖布分离机构和破袋机构,识别机构用于识别物料袋的方位。盖布分离机构用于与物料袋的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的下料口,下料口开设于物料袋的外袋的底部,盖布组件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破袋机构用于穿过下料口破开物料袋的内袋,内袋位于外袋的内腔,内袋用于容纳物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机构能够识别物料袋的方位,配合盖布分离机构打开下料口,便于破袋机构避开外袋,避免因破坏外袋产生碎屑,进而有利于减少对物料以及作业环境的污染,避免产品质量受到负面影响,同时满足环保的需求。拆袋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提升拆袋效率。
在新能源、医药和建材等行业,由于物料袋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耐用性等优点,物料袋被广泛应用于装运粉末状和颗粒状的大宗物料。将装有物料的物料袋运输至生产现场后,需要通过破袋操作将物料与物料袋分离,其中,破袋操作可通过人工或者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拆袋相较于人工拆袋,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且有利于降低成本,适用于物料需求量高的大规模产线。
物料袋通常包含外袋和内袋,其中外袋多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能,同时,为实现对物料的防潮、防紫外线和防污染的效果,内袋可采用铝塑复合膜材质。如果拆袋系统直接对外袋进行破除,可能会在下料过程中将破除外袋产生的编织物碎屑等异物引入物料,对产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改进拆袋系统,在破袋前自动识别并调整物料袋的方位,使得破袋操作能够避开外袋,有利于避免将异物引入物料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拆袋系统。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拆袋系统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袋15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袋1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的物料袋15的下料口1511处于关闭状态,图3中的物料袋15的下料口1511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包括识别机构10、盖布分离机构12和破袋机构13(如图1所示)。识别机构10用于识别物料袋15的方位。盖布分离机构12用于与物料袋15的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15的下料口1511,下料口1511开设于物料袋15的外袋151的底部(如图3所示),盖布组件153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1511。破袋机构13用于穿过下料口1511破开物料袋15的内袋152,内袋152位于外袋151的内腔(结合图2和图3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的破袋机构13通过破开物料袋15将物料分离出来。其中,物料袋15包括外袋151和内袋152,内袋152位于外袋151的内腔,内袋152用于容纳物料并与物料直接接触,外袋151用于承受物料的重量,以及用于在物料的装运过程中与其他机构连接。示例性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外袋151为聚酯纤维材质,内袋152为铝塑复合材质。聚酯纤维材质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好等优势,外袋151采用聚酯纤维材质有利于起到承重作用。内袋152采用铝塑复合材质有利于满足物料防潮、防紫外线和防污染的需求。
其中,如果通过直接破开外袋151来进行卸料操作,在破袋时产生的异物难以避免混入到物料中,而且异物一般为编织碎丝或碎屑,混入物料中很难将其分离出来,可能会影响物料在后续工序中的正常使用。为避免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在外袋151的底部开设下料口1511,在破袋过程中,破袋机构13可通过下料口1511直接破开内袋152,避免对外袋151造成破坏,内袋152为铝塑复合材质,在破开内袋152时不易产生碎屑,从而有利于防止编织碎丝或碎屑随物料一起下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外袋151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1511,在物料袋15的运输过程中,为避免下料口1511附近的内袋152被物料挤破,需要利用盖布组件153对物料进行辅助承重,下料口1511处于关闭状态。在破袋机构13对物料袋15进行破袋前,需要通过盖布组件153打开下料口1511。为实现自动拆袋,拆袋系统1中的盖布分离机构12用于与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15的下料口1511。然而,当物料袋15被运输至盖布分离机构12时,需要提前识别物料袋15的朝向。
其中,如果通过人工去识别物料袋15的朝向,将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为实现自动拆袋,拆袋系统1中的识别机构10用于自动识别物料袋15的方位,再配合盖布分离机构12打开下料口1511,便于破袋机构13破开内袋152以完成卸料操作,提升拆袋效率。
因此,在拆袋系统1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先利用识别机构10识别和调整物料袋15的方位,然后通过盖布分离机构12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以打开下料口1511,再利用破袋机构13穿过下料口1511破开内袋152,完成拆袋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拆袋系统1:识别机构10实现对物料袋15所处方位的自动识别,便于盖布分离机构12与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以使下料口1511处于打开状态,进而有利于破袋机构13避开外袋151,直接对内袋152进行破袋操作,避免因破坏外袋151产生的编织碎屑污染物料,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异物的影响。同时,还能够避免编织碎屑等异物散落在作业环境中,提升拆袋系统1的环保性能,对于创造环保绿色环境具有实际意义。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还包括调向机构11,识别机构10和调向机构11电连接,调向机构11用于驱动物料袋15对位。当识别机构10识别到物料袋15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调向机构11用于驱动物料袋15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机构10用于判断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调向机构11用于根据识别机构10的识别结果决定是否驱动物料袋15对位。如果不设置调向机构11,无法确保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进而将使得盖布分离机构12难以与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进而使得破袋机构13的工作过程受到干扰。预设分离方位是指盖布分离机构12能够分离盖布组件153以打开下料口1511时物料袋15所处的方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机构10用于判断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调向机构11用于根据识别机构10的识别结果决定是否驱动物料袋15对位。示例性地,识别机构10和调向机构11电连接,当识别机构10识别到物料袋15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识别机构10释放电信号调向机构11,调向机构11接收电信号后驱动物料袋15对位,以使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
其中,驱动物料袋15对位是指驱动物料袋15相对识别机构10对位,对位的最终目的是使得识别机构10能够对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做出判断。在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物料袋15相对识别机构10对位包括驱动物料袋15旋转以及调整物料袋15相对识别机构10的位置,两个操作无先后顺序,可先驱动物料袋15旋转再调整物料袋15的位置,或者先调整物料袋15的位置再驱动物料袋15旋转。其中,调整物料袋15相对识别机构10的位置可指调整物料袋15与识别机构10在不同方向上的距离。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识别机构10用于通过识别标签154并根据识别结果判断物料袋15的方位,标签154设置于外袋151的周侧部的外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袋151的周侧部朝向识别机构10的表面是否具有标签154,是识别机构10判断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的依据,即当识别机构10识别到标签154时,识别机构10能够判断出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其中,标签154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条形码、数字、文字和符号,只要识别机构10能够识别到标签154即可。该识别方法简单可靠,成本较低,且标签154本身还可以用于标识其他信息,实现标签154的复用。示例性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标签154用于标识物料信息,识别机构10通过识别标签154判断预设分离方位后,再通过标签154获取物料信息。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识别机构10也可直接对物料袋15的方位进行识别,示例性地,提前将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的图像进行拍摄并将样本图像进行预储存,在实际生产现场,识别机构10对物料袋15进行拍摄,并将所获取的图像与预储存的样本图像进行特征比对,当图像匹配度大于预设值时,判断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还包括运输机构14,调向机构11包括对位机构111,运输机构14用于将物料袋15运输至对位机构111,对位机构111用于驱动物料袋15相对识别机构10对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位机构111用于承接运输机构14上的物料袋15,并根据识别机构10的识别结果驱动物料袋15对位,其中外袋151的底部朝向对位机构111,对位机构111能够带动物料袋15相对识别机构10旋转,使得外袋151的周侧部的各个外表面均能被识别机构10进行扫描识别,有利于提升识别机构10的识别效率。对位机构111还能够调整物料袋15与识别机构10的距离,避免因距离不符合要求而导致识别机构10对物料袋15的方位做出错误的判断,有利于提升识别机构10的识别精度。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调向机构11还包括顶升机构112,顶升机构112和对位机构111相连接,运输机构14用于将物料袋15运输至运输机构14的第一工位的上方,顶升机构112和对位机构111位于第一工位的下方。顶升机构112用于驱动物料袋15和对位机构111沿第一方向A远离运输机构14或者沿第二方向B靠近运输机构14,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运输机构14将物料袋15运输至第一工位的上方,此时位于第一工位下方的对位机构111未直接与物料袋15接触,无法直接驱动物料袋15对位。在对物料袋15进行调向的过程中,顶升机构112自第一工位的下方沿第一方向A运动,使得对位机构111和物料袋15逐渐远离运输机构14,此时对位机构111才用于承接物料袋15。待物料袋15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并回到运输机构14后,运输机构14可将物料袋15进一步运输至拆袋系统1的其他机构,有利于实现拆袋系统1各机构之间的联动配合,实现自动拆袋。其中,上方是第一方向A指向的一侧,下方是第二方向B指向的一侧。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物料袋15包括外袋151、内袋152和盖布组件153,外袋151用于容纳内袋152,盖布组件153位于外袋151的底部远离内袋152的一侧,外袋151的底部包括下料口1511,至少部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盖布组件153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15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袋151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1511,破袋机构13穿过下料口1511破开内袋152。示例性地,在一种实施例中,下料口1511贯穿外袋151的底部,内袋152的投影与下料口151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可以理解的,内袋152装填物料后会发生形变,由于内袋152的投影与下料口151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使得内袋152能够暴露于下料口1511中,其中,内袋152暴露于下料口1511中,是指内袋152的底部接近下料口1511而未穿出外袋151的内腔,或者部分内袋152通过下料口1511穿出外袋151的内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组件153位于外袋151的底部远离内袋152的一侧。由于外袋151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1511,如果不设置盖布组件153,在下料口1511周侧的内袋152需要独自承受物料的重量,内袋152的强度小于外袋151,在运输物料袋15的过程中,物料可能会将内袋152挤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盖布组件153能够对内袋152起保护作用,确保在卸料之前,物料不会提前发生泄露。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使得下料口1511有关闭和打开两种状态,其中,盖布分离机构12用于将至少部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使得下料口1511从关闭状态转换为打开状态。具体地,当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的底部连接时,下料口1511处于关闭状态,即下料口1511被盖布组件153所覆盖,下料口1511的投影位于盖布组件153的投影内,此时盖布组件153能够辅助内袋152承重,保护内袋152不被物料挤破。当盖布分离机构12与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后,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的底部分离,下料口1511处于打开状态,内袋152暴露于下料口1511中,此时破袋机构13可对内袋152进行破袋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料口1511的投影是指下料口1511的内表面所围设的区域的投影。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盖布组件153包括盖布本体1531和辅助分离结构1532,盖布本体1531与外袋15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盖布本体1531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1511,辅助分离结构1532连接于盖布本体1531远离内袋152的表面,盖布分离机构12用于与辅助分离结构1532相互作用,以使盖布本体1531打开下料口15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辅助分离结构1532是盖布组件153中用于与盖布分离机构12相互作用的部分,外袋151的底部、盖布本体1531和辅助分离结构1532依次排列,辅助分离结构1532能够降低盖布分离机构12分离盖布本体1531的难度,有利于提升拆袋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分离结构1532包括相连接的分离部1532a和连接部1532b,连接部1532b位于分离部1532a的两端,连接部1532b设置于盖布本体1531远离内袋152的表面,分离部1532a与盖布本体1531的平均距离大于连接部1532b与盖布本体1531的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离部1532a与盖布本体1531之间具有间隙,连接部分别与分离部1532a、盖布本体1531连接。盖布分离机构12与分离部1532a相互作用,使得作用力传导至盖布本体,进而导致盖布本体1531与外袋151分离。在一种实施例中,分离部1532a和连接部1532b一体成型。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升辅助分离结构1532的结构强度。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物料袋15还包括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第一粘接结构155固定于外袋151的底部朝向盖布组件153的表面,第二粘接结构156固定于盖布组件153朝向外袋151的底部的表面,第一粘接结构155与第二粘接结构156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下料口1511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分别位于外袋151的底部和盖布组件153相对的表面,其中,第一粘接结构155与外袋151的底部固定,第二粘接结构156与盖布组件153固定,第一粘接结构155与第二粘接结构156可拆卸连接,进而使得外袋151的底部与盖布组件153可拆卸连接。示例性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同为魔术贴、磁力贴和双面胶带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只要保证第一粘接结构155与第二粘接结构156之间可拆卸连接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粘接结构155环绕于下料口1511的周侧,第一粘接结构155的投影与第二粘接结构156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接结构155位于下料口1511的周侧,既能够避免第一粘接结构155对破袋操作造成干扰,还有利于防止破袋操作对第一粘接结构155造成损坏,减少破袋操作产生的碎屑。第一粘接结构155的投影与第二粘接结构156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有利于提升第一粘接结构155与第二粘接结构156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强下料口1511处于关闭状态时外袋151与盖布组件153的连接稳定性,确保盖布组件153对内袋152的辅助承重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沿第一粘接结构155的投影与第二粘接结构156的投影完全重叠。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第一粘接结构155与第二粘接结构156的连接强度。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部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连接或一体成型,部分盖布组件153通过第二粘接结构156、第一粘接结构155与外袋151可拆卸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部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当第一粘接结构155与第二粘接结构156不再连接时,盖布组件153不会与外袋151完全分离,有利于降低物料袋15的回收难度。当部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一体成型时,可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对外袋151和盖布组件153加以区分,示例性地,用于容纳内袋152且底部开设有下料口1511的结构是外袋151,用于关闭或者打开下料口1511的结构是盖布组件153。需要说明的是,部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之间的连接不局限于图2和图3所示的连接关系,只要保证与外袋151固定的部分盖布组件153不对打开下料口1511造成干扰即可。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袋15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袋1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中的物料袋15的下料口1511处于关闭状态,图5中的物料袋15的下料口1511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为分体结构,盖布组件153通过第二粘接结构156、第一粘接结构155与外袋151可拆卸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之间仅有可拆卸连接关系,当第一粘接结构155与第二粘接结构156不再连接时,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呈分体结构,有利于避免因盖布组件153自然下垂和摆动导致对破袋造成干扰。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12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121和开启部122,主体部121用于支撑开启部122,开启部122用于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在一种实施例中,开启部122用于实现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在一种实施例中,开启部122用于与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以打开外袋151的下料口1511。
其中,示例性地,开启部122的结构形态包括但不限于钩状和夹爪状,开启部122还可具有磁性。当开启部122呈钩状,开启部122可勾取盖布组件153。当开启部122呈夹爪状,开启部122可夹取盖布组件153。当开启部122和盖布组件153均具有磁性,开启部122可利用磁吸力吸取盖布组件15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启部122是盖布分离机构12中用于直接或间接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的部分,其中,开启部122的结构可根据盖布组件的结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最终实现的效果就是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使得下料口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下料口1511的面积与外袋151的底部的面积之比小于或者等于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料口1511开设于外袋151底部,下料口1511越大,有利于减小破除内袋152的难度,且下料效率更高,但是如果下料口1511过大,将降低外袋151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内袋152暴露于下料口1511的面积也过大,可能会导致内袋152提前被物料挤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将下料口1511的面积与外袋151的底部的面积之比限制在小于或者等于1/4的范围,在确保下料效率的前提下,避免内袋152受物料挤压而破损。
在一种实施例中,部分破袋机构13用于破开内袋152,用于破开内袋152的部分破袋机构13的宽度小于下料口1511的内径(图未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破袋过程中,部分破袋机构13需要先穿过下料口1511,为避免破袋机构13对外袋151造成破坏,下料口1511的内径要大于部分破袋机构13的宽度,使破袋机构13始终与下料口1511保持适当的间距,从而确保破袋操作不会造成外袋151的破损,避免产生编织物碎屑污染物料。需要说明的是,部分破袋机构13的宽度是对破袋机构13尺寸的一种示意性的表达,在一种实施例中,部分破袋机构13的长度小于下料口1511的内径,只要保证破袋机构13在穿过下料口1511破开内袋152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外袋151破损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意性地展示了拆袋系统1各个不同的机构,不代表其具体结构、尺寸和位置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还包括夹取移动机构16,夹取移动机构16用于夹取物料袋15并将物料袋15沿第三方向C依次移动至盖布分离机构12和破袋机构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夹取移动机构16便于盖布分离机构12和破袋机构13对物料袋15进行相应的操作,有利于实现拆袋系统1各机构之间的联动配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物料袋15与盖布分离机构1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夹取移动机构16用于驱动盖布组件153对盖布分离机构12施加沿第三方向C的作用力,以使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12对盖布组件153可为被动式分离,即在盖布分离机构12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借助物料袋15的移动被动地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物料袋15在移动过程中,盖布组件153主动对盖布分离机构12施加作用力,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夹取移动机构16移动物料袋15的方向。示例性的,部分盖布分离机构12可呈钩状。其中,在被动式分离中,盖布分离机构12可保持静止,盖布分离机构12也可与物料袋15相向移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物料袋15与盖布分离机构1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盖布分离机构12用于对盖布组件153施加作用力,以使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12对盖布组件153可为主动式分离,即在盖布分离机构12的工作过程中,只要物料袋15与盖布分离机构1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无论物料袋15是否还在移动,盖布分离机构12都会主动对盖布组件153施加作用力。示例性地,部分盖布分离机构12可呈夹爪状,或者部分盖布分离机构12和盖布组件153均具有磁性,使得盖布分离机构12能够主动施加作用力。其中,在主动式分离中,盖布分离机构12可保持静止,盖布分离机构12也可与物料袋15相向移动。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还包括相邻排列的进料仓17、隔门18和破袋仓19,隔门18用于连通或者阻隔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识别机构10位于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外,盖布分离机构12固定于进料仓17内,破袋机构13固定于破袋仓19内,夹取移动机构16用于驱动物料袋15在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夹取移动机构16将物料袋15在进料仓17与破袋仓19之间移动时,隔门18打开,以连通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当物料袋15被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隔门18关闭,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被阻隔,使得两个仓体内的机构不会互相干扰,其中一个仓体内的粉尘也不会逃逸至另一个仓体。
在一种实施例中,进料仓17的内表面和破袋仓19的内表面用于围合形成密封腔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用于围合成密封腔体,能够避免拆袋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泄露至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外部,有利于保护生产环境。同时,位于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内的各个机构也能免受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拆袋工序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为密封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避免粉尘外泄至生产环境,从而有利于提升拆袋系统1的环保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还包括移动轨道(图未示),夹取移动机构16与移动轨道滑动连接,夹取移动机构16通过移动轨道在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移动。移动轨道设置有与夹取移动机构16相配合的密封结构(图未示),当夹取移动机构16在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移动时,密封结构用于实现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的密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轨道用于引导夹取移动机构16的移动,使得物料袋15在夹取移动机构16的驱动下,能够沿既定的路线在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运输,降低拆袋工序出现故障的概率,同时避免物料袋15因移动路径不固定而发生反复抖动,确保在物料袋15的移动过程中,物料不会提前发生泄露。密封结构与夹取移动机构16相配合,密封结构在夹取移动机构16的移动过程中保持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的密封,避免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中的粉尘互相泄露,进一步提升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的密封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覆盖于移动轨道,密封结构与夹取移动机构16位于移动轨道的同侧或两侧,密封结构用于开启或者关闭移动轨道,以配合夹取移动机构16在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的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夹取移动机构16在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移动时,密封结构可使部分移动轨道处于开启状态,使另一部分移动轨道处于关闭状态。密封结构对移动轨道的开启和关闭,与夹取移动机构16在移动轨道上的位置相适应。即当夹取移动机构16在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移动时,沿夹取移动机构16的移动方向位于夹取移动机构16前方的密封结构用于打开移动轨道,位于夹取移动机构16后方的密封结构用于关闭移动轨道,保持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之间的密封。需要说明的是,夹取移动机构16的前方和后方是相对的概念,当夹取移动机构16的移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夹取移动机构16的前方和后方也随之改变。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还包括储气机构20和喷气组件21,喷气组件21用于将储气机构20分别与进料仓17、破袋仓19连通,储气机构20用于通过喷气组件21分别向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喷送压缩气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储气机构20和喷气组件21配合,实现对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喷送压缩气体,能够起到除尘去污的作用。示例性地,压缩气体可为空气。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喷气组件21包括多个管道211和多个喷嘴212,部分喷嘴212位于进料仓17内且通过部分管道211与储气机构20连通,部分喷嘴212用于朝向物料袋15的周侧部和底部喷送压缩气体(图未示)。另一部分喷嘴212位于破袋仓19内且通过另一部分管道211与储气机构连通,另一部分喷嘴212用于在破袋机构13破开内袋152下料之后将压缩气体喷送至内袋152的内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喷气组件21包括喷嘴212和管道211,喷嘴212通过管道211与储气机构20连通。位于进料仓17内的喷嘴212用于朝向物料袋15外侧喷送压缩气体,去除附着在物料袋15的周侧部和底部的粉尘,避免在后续的破袋过程中将粉尘污染物引入物料。待破袋机构13破开内袋152下料之后,位于破袋仓19内的喷嘴212用于朝向物料袋15的内袋152喷送压缩气体,将黏附在内袋152内表面的物料从固结状态转变为流化状态,使得卸料更加彻底,避免造成物料的浪费。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还包括除尘机构22,除尘机构22与进料仓17、破袋仓19均连通,除尘机构22用于吸收进料仓17和破袋仓19内的粉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尘机构22与进料仓17连通,能够吸收从物料袋15周侧部和底部脱离的粉尘,除尘机构22与破袋仓19连通,能够减少扬尘。
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包括多个破袋机构13和多个破袋仓19,每个破袋机构13固定于一个破袋仓19内,夹取移动机构16用于将多个物料袋15分别输送至多个破袋仓19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包括多个破袋仓19,可对多个物料袋15进行破袋操作,提升卸料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还包括回收机构23,回收机构23位于进料仓17内,回收机构23用于回收完成卸料操作的物料袋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破袋机构13对物料袋15进行破袋,物料从内袋152卸下,然后夹取移动机构16将完成卸料操作的物料袋15移动至回收机构23,回收机构23对物料袋15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拆袋方法,自动拆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00、S200、S300和S400。关于步骤S100至S400的详细描述如下。
S100:将物料袋15移动至拆袋系统1的识别机构10,识别机构10识别物料袋15的方位。
S200:判断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如果是,则依次进行到步骤S300和步骤S400。
S300:将物料袋15移动至拆袋系统1的盖布分离机构12,通过盖布分离机构12与物料袋15的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以打开下料口1511。下料口1511位于物料袋15的外袋151的底部,至少部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可拆卸连接。
S400:将物料袋15移动至拆袋系统1的破袋机构13,通过破袋机构13穿过下料口1511以破开物料袋15的内袋15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利用盖布分离机构12和破袋机构13对物料袋15进行处理前,需要先识别物料袋15的朝向。其中,如果通过人工去识别物料袋15的朝向,将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为实现自动拆袋,拆袋系统1中的识别机构10用于自动识别物料袋15的方位,当识别到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配合盖布分离机构12打开下料口1511,便于破袋机构13破开内袋152以完成卸料操作,提升拆袋效率,同时由于破袋机构13未对外袋151造成破坏,有利于避免碎屑污染物料以及生产环境,对提升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预设分离方位是指盖布分离机构12能够分离盖布组件153以打开下料口1511时物料袋15所处的方位。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至S400表述了当物料袋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对应的拆袋流程,不代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无法适应物料袋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的情况。当物料袋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可能有多种解决手段,示例性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可先将物料袋退回拆袋系统外,通过人工或电动干预进行纠偏对位后,再次返回拆袋系统,或者,通过拆袋系统对物料袋进行自动调向。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如何解决物料袋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的问题。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的流程图,在一种实施例中,自动拆袋方法还包括步骤S500,关于步骤S500详细描述如下。
S500:拆袋系统1的调向机构11调整物料袋15至预设分离方位。其中,步骤S500是否执行需依据步骤S200的结果。如果步骤S200的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500。完成步骤S500后,重复步骤S100和S2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机构10用于判断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调向机构11用于根据识别机构10的识别结果决定是否驱动物料袋15对位。如果不设置调向机构11,无法确保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进而将使得盖布分离机构12难以与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进而使得破袋机构13的工作过程受到干扰。识别机构10和调向机构11配合,用于实现将物料袋15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便于后续盖布分离机构12实施盖布组件153分离操作,破袋机构13破开内袋152以完成卸料操作,提升拆袋效率。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S500中包含的流程图,在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500拆袋系统1的调向机构11将物料袋15调整至预设分离方位,包括步骤S510和S520,关于步骤S510和S520详细描述如下。
S510:调向机构11带动物料袋15旋转。
S520:调向机构11调整物料袋15相对识别机构10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向机构11驱动物料袋15旋转是为了使得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调向机构11调整物料袋15相对识别机构10的位置是为了便于识别机构10对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做出判断。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10和S520无先后顺序,即可先驱动物料袋15旋转再调整物料袋15的位置,或者先调整物料袋15的位置再驱动物料袋15旋转。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S200中包含的流程图,在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200判断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包括步骤S210、S220和S230,关于步骤S210至S230详细描述如下。
S210:识别机构10是否识别到标签154。如果是,则进行到步骤S220。否则,进行到步骤S230。
S220:判断物料袋15的方位处于预设分离方位。
S230:判断物料袋15的方位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
物料袋15包括外袋151,外袋151的周侧部设置有标签15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袋151的周侧部朝向识别机构10的表面是否具有标签154,是识别机构10判断物料袋15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的依据,即当识别机构10识别到标签154时,识别机构10能够判断出物料袋15处于预设分离方位。该识别方法简单可靠,成本较低,且标签154本身还可以用于标识其他信息,实现标签154的复用。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外袋151和盖布组件153通过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可拆卸连接,第一粘接结构155固定于外袋151的底部朝向盖布组件153的表面,第二粘接结构156固定于盖布组件153朝向外袋151的底部的表面,第一粘接结构155与第二粘接结构156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连接时的承重量大于位于下料口1511周侧的物料的重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用于实现外袋151与盖布组件15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分离时,下料口1511处于打开状态,便于破袋机构13避开外袋151而破除内袋152。当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连接时,下料口1511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为保证物料不会冲破盖布组件153,第一粘接结构155和第二粘接结构156连接时的承重量需大于位于下料口1511周侧的物料的重量,以避免物料提前泄露,保证拆袋工序正常运行。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S300中包含的流程图,在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300将物料袋15移动至拆袋系统1的盖布分离机构12,通过盖布分离机构12与物料袋15的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15的下料口1511,包括步骤S310,关于步骤S310详细描述如下。
S310:当物料袋15与盖布分离机构1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拆袋系统1的夹取移动机构16驱动盖布组件153对盖布分离机构12施加作用力,以使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盖布组件153对盖布分离机构12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物料袋15的移动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12对盖布组件153为被动式分离,即在盖布分离机构12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借助物料袋15的移动被动地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物料袋15在移动过程中,盖布组件153主动对盖布分离机构12施加作用力,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夹取移动机构16移动物料袋15的方向。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S300中包含的流程图,在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300将物料袋15移动至盖布分离机构12,通过盖布分离机构12与物料袋15的盖布组件153相互作用以打开物料袋15的下料口1511,包括步骤S320,关于步骤S320详细描述如下。
S320:当物料袋15与盖布分离机构1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盖布分离机构12对盖布组件153施加作用力,以使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布分离机构12对盖布组件153为主动式分离,即在盖布分离机构12的工作过程中,只要物料袋15与盖布分离机构1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无论物料袋15是否还在移动,盖布分离机构12都会主动对盖布组件153施加作用力。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的流程图,在一种实施例中,自动拆袋方法还包括步骤S101,关于步骤S101详细描述如下。
S101:通过控制装置监控拆袋系统1的自动拆袋流程,并将拆袋系统1在自动拆袋流程中的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用于监控自动拆袋流程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保证拆袋系统1稳定完成拆袋卸料的工作。控制装置还用于存储自动拆袋流程中的数据,示例性地,控制装置存储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拆袋的物料袋的数量、物料种类以及各个机构的故障信息。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的流程图,在一种实施例中,自动拆袋方法还包括步骤S102,关于步骤S102详细描述如下。
S102:当控制装置监控到拆袋系统1中的机构出现异常时,报警装置产生警报信号,拆袋系统1中出现异常的机构接收警报信号后停止运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拆袋系统1可能出现的异常包括:识别机构10识别到物料种类不准确、夹取移动机构16未移动至指定位置、盖布分离机构12未将盖布组件153与外袋151分离。拆袋系统1中各机构的运转情况处于控制装置的监控之下,当拆袋系统1某个机构出现异常情况时,报警装置向出现异常情况的机构发出警报信号,以停止该机构的运转,而拆袋系统1中其余未出现异常情况的机构可继续保持工作状态。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配合,有利于及时发现及处理异常情况。
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系统3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拆袋系统3,自动拆袋系统3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处理器301上运行的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301用于从存储器302里读取和运行指令,存储器302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301上运行的指令,其中,存储器3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30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3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自动拆袋系统3还包括通信接口303和总线304,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通过总线304相互连接。其中,通信接口303用于实现处理器301与存储器302之间的数据传输。总线3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304或一种类型的总线304。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袋方法被执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自动拆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指令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指令在执行时,可包括如自动拆袋方法的各实施例的流程。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示例性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指令可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PLC)程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自动拆袋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例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35)

1.一种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包括:
识别机构,用于识别物料袋的方位;
盖布分离机构,用于与所述物料袋的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所述物料袋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开设于所述物料袋的外袋的底部,所述盖布组件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下料口;
破袋机构,用于穿过所述下料口破开所述物料袋的内袋,所述内袋位于所述外袋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还包括调向机构,所述识别机构和所述调向机构电连接,所述调向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物料袋对位;
当所述识别机构识别到所述物料袋未处于预设分离方位时,所述调向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物料袋调整至所述预设分离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用于识别标签并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物料袋的方位,所述标签设置于所述外袋的周侧部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还包括运输机构,所述调向机构包括对位机构,所述运输机构用于将所述物料袋运输至所述对位机构,所述对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物料袋相对所述识别机构对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机构还包括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和所述对位机构相连接,所述运输机构用于将所述物料袋运输至所述运输机构的第一工位的上方,所述顶升机构和所述对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下方;
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物料袋和所述对位机构沿第一方向远离所述运输机构或者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运输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袋包括外袋、内袋和盖布组件,所述外袋用于容纳内袋,所述盖布组件位于所述外袋的底部远离所述内袋的一侧,所述外袋的底部包括下料口,至少部分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布组件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下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布组件包括盖布本体和辅助分离结构,所述盖布本体与所述外袋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布本体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下料口,所述辅助分离结构连接于所述盖布本体远离所述内袋的表面,所述盖布分离机构用于与所述辅助分离结构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盖布本体打开所述下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分离结构包括相连接的分离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分离部的两端,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盖布本体远离所述内袋的表面,所述分离部与所述盖布本体的平均距离大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盖布本体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袋还包括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所述第一粘接结构固定于所述外袋的底部朝向所述盖布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粘接结构固定于所述盖布组件朝向所述外袋的底部的表面,所述第一粘接结构与所述第二粘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连接或一体成型,部分所述盖布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粘接结构、所述第一粘接结构与所述外袋可拆卸连接;或者,
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为分体结构,所述盖布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粘接结构、所述第一粘接结构与所述外袋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5、7-10任一项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布分离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开启部,所述主体部用于支撑所述开启部,所述开启部用于将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分离,或者所述开启部用于实现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分离,或者所述开启部用于与所述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所述外袋的下料口;其中所述开启部可以为:
所述开启部呈钩状,所述开启部用于勾取所述盖布组件;或者,
所述开启部呈夹爪状,所述开启部用于夹取所述盖布组件;或者,
所述开启部和所述盖布组件均具有磁性,所述开启部用于吸取所述盖布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5、7-10任一项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的面积与所述外袋的底部的面积之比小于或者等于1/4。
13.根据权利要求1-5、7-10任一项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破袋机构用于破开所述内袋,用于破开所述内袋的部分所述破袋机构的宽度小于所述下料口的内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5、7-10任一项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还包括夹取移动机构,所述夹取移动机构用于夹取所述物料袋并将所述物料袋沿第三方向依次移动至所述盖布分离机构和所述破袋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料袋与所述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所述夹取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盖布组件对所述盖布分离机构施加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分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料袋与所述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所述盖布分离机构用于对所述盖布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分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还包括相邻排列的进料仓、隔门和破袋仓,所述隔门用于连通或者阻隔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所述识别机构位于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外,所述盖布分离机构固定于所述进料仓内,所述破袋机构固定于所述破袋仓内,所述夹取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物料袋在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之间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的内表面和所述破袋仓的内表面用于围合形成密封腔体;或者,
所述拆袋系统为密封系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还包括移动轨道,所述夹取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夹取移动机构通过所述移动轨道在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之间移动;
所述移动轨道设置有与所述夹取移动机构相配合的密封结构,当所述夹取移动机构在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之间移动时,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实现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之间的密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覆盖于所述移动轨道,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夹取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移动轨道的同侧或两侧,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移动轨道,以配合所述夹取移动机构在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之间的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还包括储气机构和喷气组件,所述喷气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气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料仓、所述破袋仓连通,所述储气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喷气组件分别向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喷送压缩气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组件包括多个管道和多个喷嘴,部分所述喷嘴位于所述进料仓内且通过部分所述管道与所述储气机构连通,所述部分喷嘴用于朝向所述物料袋的周侧部和底部喷送压缩气体;
另一部分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破袋仓内且通过另一部分所述管道与所述储气机构连通,所述另一部分喷嘴用于在所述破袋机构破开所述内袋下料之后将压缩气体喷送至所述内袋的内腔。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与所述进料仓、所述破袋仓均连通,所述除尘机构用于吸收所述进料仓和所述破袋仓内的粉尘。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任一项所述的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袋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破袋机构和多个所述破袋仓,每个所述破袋机构固定于一个所述破袋仓内,所述夹取移动机构用于将多个所述物料袋分别输送至多个所述破袋仓内。
25.一种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袋方法包括:
将物料袋移动至拆袋系统的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识别所述物料袋的方位;
将所述物料袋移动至所述拆袋系统的盖布分离机构,通过所述盖布分离机构与所述物料袋的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位于所述物料袋的外袋的底部,至少部分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可拆卸连接;
将所述物料袋移动至所述拆袋系统的破袋机构,通过所述破袋机构穿过所述下料口以破开所述物料袋的内袋。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识别所述物料袋的方位,包括:
所述识别机构识别所述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
当所述识别机构识别到所述物料袋未处于所述预设分离方位时,所述拆袋系统的调向机构将所述物料袋调整至所述预设分离方位。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识别机构识别到所述物料袋未处于所述预设分离方位时,所述拆袋系统的调向机构将所述物料袋调整至所述预设分离方位,包括:
所述调向机构先带动所述物料袋旋转,再调整所述物料袋相对所述识别机构的位置;或者,
所述调向机构先调整所述物料袋相对所述识别机构的位置,再带动所述物料袋旋转。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袋包括外袋,所述外袋的周侧部设置有标签;
所述识别机构识别所述物料袋是否处于预设分离方位,包括:
所述识别机构识别所述标签;
当所述识别机构识别到所述标签时,判断所述物料袋的方位处于所述预设分离方位;当所述识别机构未识别到所述标签时,判断所述物料袋的方位未处于所述预设分离方位。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和所述盖布组件通过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粘接结构固定于所述外袋的底部朝向所述盖布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粘接结构固定于所述盖布组件朝向所述外袋的底部的表面,所述第一粘接结构与所述第二粘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粘接结构和所述第二粘接结构连接时的承重量大于位于所述下料口周侧的物料的重量。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物料袋移动至盖布分离机构,通过所述盖布分离机构与所述物料袋的盖布组件相互作用以打开所述物料袋的下料口,包括:
当所述物料袋与所述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所述拆袋系统的夹取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盖布组件对所述盖布分离机构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分离,所述盖布组件对所述盖布分离机构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物料袋的移动方向。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物料袋移动至盖布分离机构,通过所述盖布分离机构与所述物料袋的盖布相互作用以打开所述物料袋的下料口,包括:
当所述物料袋与所述盖布分离机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所述盖布分离机构对所述盖布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盖布组件与所述外袋分离。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袋方法还包括:
通过控制装置监控所述拆袋系统的自动拆袋流程,并将所述拆袋系统在自动拆袋流程中的数据进行存储。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袋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控制装置监控到所述拆袋系统中的机构出现异常时,报警装置产生警报信号,所述拆袋系统中出现异常的机构接收警报信号后停止运转。
34.一种自动拆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袋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25至3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25至3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拆袋方法被执行。
CN202311795087.1A 2023-12-22 2023-12-22 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及自动拆袋系统 Active CN117682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5087.1A CN117682193B (zh) 2023-12-22 2023-12-22 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及自动拆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5087.1A CN117682193B (zh) 2023-12-22 2023-12-22 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及自动拆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2193A true CN117682193A (zh) 2024-03-12
CN117682193B CN117682193B (zh) 2024-08-06

Family

ID=9013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5087.1A Active CN117682193B (zh) 2023-12-22 2023-12-22 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及自动拆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219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2736A (ja) * 2003-07-02 2005-01-27 Toho Kk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CN101700816A (zh) * 2009-11-24 2010-05-05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袋装粉状物料拆袋机
CN102689755A (zh) * 2011-03-23 2012-09-26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活性炭受料料斗
CN205499880U (zh) * 2016-03-28 2016-08-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料包
JP2018184191A (ja) * 2017-04-26 2018-11-22 西松建設株式会社 土嚢の破袋装置及びその破袋方法
JP3221632U (ja) * 2019-03-29 2019-06-0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KR20200002012U (ko) * 2019-03-06 2020-09-16 박원철 내용물의 배출이 용이한 배출구를 갖는 톤백
CN218609771U (zh) * 2022-11-21 2023-03-14 上海煜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密闭式飞灰破袋破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2736A (ja) * 2003-07-02 2005-01-27 Toho Kk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CN101700816A (zh) * 2009-11-24 2010-05-05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袋装粉状物料拆袋机
CN102689755A (zh) * 2011-03-23 2012-09-26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活性炭受料料斗
CN205499880U (zh) * 2016-03-28 2016-08-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料包
JP2018184191A (ja) * 2017-04-26 2018-11-22 西松建設株式会社 土嚢の破袋装置及びその破袋方法
KR20200002012U (ko) * 2019-03-06 2020-09-16 박원철 내용물의 배출이 용이한 배출구를 갖는 톤백
JP3221632U (ja) * 2019-03-29 2019-06-0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CN218609771U (zh) * 2022-11-21 2023-03-14 上海煜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密闭式飞灰破袋破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2193B (zh) 202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69734B1 (ko) Iot 기반의 로터리형 자동 포장시스템
CN105600511A (zh) 一种样品桶自动转运系统
CN106904470A (zh) 自动接带装置
CN115485200A (zh) 包装箱折叠系统
CN117682193B (zh) 拆袋系统、自动拆袋方法及自动拆袋系统
KR101199003B1 (ko) 긴 박스 테이핑 장치
CN217375860U (zh) 一种智能辅助上料装车机器人
CN208037566U (zh) 一种物料终端搬运系统
WO2012124638A1 (ja) 直方体状被包装物包装体、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直方体状被包装物包装体の収納体、及び収納方法
CN113734505A (zh) 一种真空包装设备及真空包装设备的使用方法
JPH1045103A (ja) 包装装置
JP2015058958A (ja) 包装装置および包装システム
CN218199199U (zh)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包装机
CN106628296A (zh) 一种用于高温液体包装的上袋、灌装、封口和出包装置
CN211139830U (zh) 打包设备
JP6772990B2 (ja) ピッキング設備
JPWO2007142114A1 (ja) 包装装置
CN210047716U (zh) 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封口设备
CN211920830U (zh) 全自动拔盖机
CN110626553A (zh) 打包设备
KR200275316Y1 (ko) 포장라인용 빈 용기의 대기 급송장치
CN218490949U (zh)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机构及装载系统
KR20200028279A (ko) 접착제 도포 장치
CN219857910U (zh) 软管灌装自动加工设备
KR102642705B1 (ko) 링형 부품 자동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