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3179A - 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3179A
CN117673179A CN202310629582.9A CN202310629582A CN117673179A CN 117673179 A CN117673179 A CN 117673179A CN 202310629582 A CN202310629582 A CN 202310629582A CN 117673179 A CN117673179 A CN 117673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layer
battery piece
area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95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宇
李中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aiyangji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aiyangji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aiyangji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aiyangjing New Ener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73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3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01L31/022433Particular geometry of the gri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01L31/050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the interconnection mea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其中,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电池片的正面和/或反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根据掩膜的性质,对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对位于显影反应区的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在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去除掩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可以在电池片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该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被封装到光伏组件中以后,可以增加发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的栅线采用丝网印刷银浆的方式制备时,银浆在透过网版预制的开孔后转移到基板上形成未凝固的栅线,在网版与基板分离时,未凝固的栅线与网版纱线接触处被拉抬,网版与基板分离后,未凝固的栅线有一定的流平性,导致最终成形的栅线的纵截面呈下宽上窄的类似半圆弧的形状,称为圆弧形栅线。这样的圆弧形栅线在封装到组件中以后,具有对入射光多角度反射的作用,而这种反射,有一定的几率在组件内部的材料界面上再次反射回电池片表面,从而增加发电效率(光电转化效率),这种现象称为增反效果。
为了进一步降低光伏电池成本和提升电池效率,使用铜电镀取代丝网印刷银浆制作光伏电池的栅线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当采用铜电镀工艺取代银浆印刷工艺制备栅线时,铜电镀的掩膜开口通常是矩形或近似矩形,使得成形的栅线的纵截面为矩形或近似矩形,称为矩形栅线。然而矩形栅线无法增加栅线表面向各个方向的反射,因此在组件封装后会产生超过圆弧形栅线的封装损失,进而影响发电效率和生命周期内的发电量。圆弧形栅线的增反效果,用栅线的光学宽度来表征,通常为其物理最宽处的宽度的70%;矩形栅线的光学宽度通常为其物理最宽处的宽度的90%以上。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缩小栅线的光学宽度以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申请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之前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缩小栅线的光学宽度以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
S 1、在电池片的正面和/或反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所述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
S2、根据所述掩膜的性质,对所述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S3、对位于所述显影反应区的所述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
S4、在所述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
S5、去除所述掩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步骤S6、在所述栅线表面覆盖反射层或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或者有机保护层;
其中,所述步骤S6设置在所述步骤S4之后且在所述步骤S5之前,或者所述步骤S6设置在所述步骤S5之后。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电池片的双面涂布所述掩膜材料,至少在所述电池片的受光面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当所述电池片的结构为双面发电结构时,在所述电池片的双面上均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步骤S2包括:曝光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升高,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所述掩膜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降低,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所述步骤S3包括:根据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升高或者逐渐降低的情形,选择相应的显影剂与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中的掩膜发生显影反应,以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 11、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涂布形成多层所述掩膜,每一层所述掩膜具有不同的感光度;
S21、曝光多层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升高,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多层所述掩膜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降低,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其中,调整光敏组分和/或光敏成分的浓度以形成不同感光度的多层所述掩膜;
或者,
S 12、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涂布形成多层所述掩膜,每一层所述掩膜具有不同的吸收峰值;
S22、曝光多层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升高,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多层所述掩膜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降低,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或者,
S 13、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一层所述掩膜;
S23、曝光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调整曝光的焦点位置和/或光强和/或波长,使得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对曝光能量的吸收逐渐增多,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所述掩膜上需要开口的区域,调整曝光的焦点位置和/或光强和/或波长,使得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对曝光能量的吸收逐渐减少,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或者,
S 14、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一层所述掩膜,所述掩膜的透光量随光线穿透所述掩膜的厚度值递减;
S24、曝光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电池片的表面被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掩膜,在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二掩膜;
根据所述第一掩膜的性质,对所述第一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第一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显影反应区;
对位于所述第一显影反应区的所述第一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第一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掩膜开口;
在所述第一掩膜开口中电镀第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栅线;
根据所述第二掩膜的性质,对所述第二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第二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显影反应区;
对位于所述第二显影反应区的所述第二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第二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掩膜开口;
在所述第二掩膜开口中电镀第二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栅线;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和所述第二金属可以为相同的金属或者不同的金属;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位于电池片的同一面上,或者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电池片的两个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片的侧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所述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掩膜的性质,对所述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
对位于所述显影反应区的所述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显影反应区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掩膜开口;
在所述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以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栅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掩膜开口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角为45-89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在所述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未能形成纵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的栅线;在所述栅线表面覆盖反射层或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或者有机保护层,使得栅线的纵截面形成为三角形或梯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片的制备方法,所述电池片上的栅线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S 1、在电池片的正面和/或反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所述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
S2、根据所述掩膜的性质,对所述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S3、对位于所述显影反应区的所述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
S4、在所述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
S5、去除所述掩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包括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能够缩小栅线的光学宽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电池,所述光伏电池包括电池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片上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线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线的表面还覆盖有亮锡或者亮银的反射层;或者
所述栅线的表面覆盖有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所述合金焊层为锡与铅、铋、银、铜、铟和锌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或者
所述栅线的表面覆盖有有机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的至少受光面设置有所述的栅线,或者所述电池片的两面均设置有所述的栅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线为多根,位于电池片同一面上的多根所述栅线的材料为不同金属和/或位于电池片不同面上的多根所述栅线的材料为不同金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线的最小线宽小于50微米且大于或等于5微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可以在电池片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该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被封装到光伏组件中以后,具有对入射光多角度反射的作用;而这种反射作用,能够在光伏组件内部的材料界面上再次反射回电池片表面,从而增加发电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便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栅线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曝光掩膜的光照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去除掩膜后电池片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栅线表面覆膜后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栅线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2-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曝光掩膜的光照示意图;
附图2-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的示意图;
附图2-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的示意图;
附图2-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示意图;
附图2-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覆膜间隙的示意图;
附图2-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栅线表面覆膜后的示意图;
附图2-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去除掩膜后电池片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显影反应区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3-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覆盖掩膜的电池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3-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第一次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3-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次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3-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第三次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显影反应区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4-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覆盖掩膜的电池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4-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第一次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4-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次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4-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第三次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纵截面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栅线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6-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覆盖掩膜的电池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6-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对第一掩膜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6-3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第一掩膜上的第一掩膜开口示意图;
附图6-4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第一掩膜上的第一栅线示意图;
附图6-5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对第二掩膜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6-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第二掩膜上的第二掩膜开口示意图;
附图6-7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第二掩膜上的第二栅线示意图;
附图6-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去除掩膜后的电池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栅线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7-1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覆盖掩膜的电池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7-2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对第一掩膜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7-3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第一掩膜上的第一掩膜开口示意图;
附图7-4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第一掩膜上的第一栅线示意图;
附图7-5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对第二掩膜曝光结果的示意图;
附图7-6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第二掩膜上的第二掩膜开口示意图;
附图7-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第二掩膜上的第二栅线示意图;
附图7-8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去除掩膜后的电池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池片;2、掩膜;21、第一层;22、第二层;23、第三层;2a1、第一掩膜第一层;2a2、第一掩膜第二层;2a3、第一掩膜第三层;2b 1、第二掩膜第一层;2b2、第二掩膜第二层;2b3、第二掩膜第三层;3、掩膜开口;4、栅线;4a、第1层(顶层);4b、第2层;4c、第3层;4d、第4层;L0、底边;L1、侧边;L2、侧边;L3、顶边;5、覆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光伏电池的栅线采用丝网印刷银浆的方式制备。银浆在透过网版预制的开孔后转移到基板上形成未凝固的栅线,在网版与基板分离时,未凝固的栅线与网版纱线接触处被拉抬,网版与基板分离后,未凝固的栅线有一定的流平性,导致最终成形的栅线的纵截面呈下宽上窄的类似半圆弧的形状,称为圆弧形栅线。这样的圆弧形栅线在封装到组件中以后,具有对入射光多角度反射的作用,而这种反射,有一定的几率在组件内部的材料界面上再次反射回电池片表面,从而增加发电效率(光电转化效率),这种现象称为增反效果。
为了进一步降低光伏电池成本和提升电池效率,使用铜电镀取代丝网印刷银浆制作光伏电池的栅线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当采用铜电镀工艺取代银浆印刷工艺制备栅线时,铜电镀的掩膜开口通常是矩形或近似矩形,使得成形的栅线的纵截面为矩形或近似矩形,称为矩形栅线。然而矩形栅线无法增加栅线表面向各个方向的反射,因此在组件封装后会产生超过圆弧形栅线的封装损失,进而影响发电效率和生命周期内的发电量。圆弧形栅线的增反效果,用栅线的光学宽度来表征,通常为其物理最宽处的宽度的70%;矩形栅线的光学宽度通常为其物理最宽处的宽度的90%以上。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缩小栅线的光学宽度以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另一方面,传统的丝网印刷工艺制备银栅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印刷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片施压,对厚度为100微米以下的电池片容易造成坏片率升高;第二,丝网印刷的分辨率低,所印银栅线的高宽比低。由于存在丝网的网络线使得目前的线宽降到50微米以下非常困难,为了使银浆能通过丝网,且不会断线,银浆必须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使得印好的银栅线会向外流淌,使线宽(栅线与电池片接触面的宽度)进一步增加,高宽比降低,增大了遮光面积,影响光电转化效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能够制备低线宽的栅线,降低栅线的遮光面积,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利用光伏电池测量量子效率的方式,通过测量层压后的电池片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载流子的量子效率,结合太阳光谱中的不同波长的光的能量进行积分,计算电池片被光斑覆盖的某个区域的短路电流。
当某个区域中包含一定面积的栅线时,栅线产生的遮光会减小短路电流,减小的比例与遮光面积成正比。
举例来说,当无遮光区域的短路电流为40mA/cm2时,如果在该区域引入2%的光学遮挡面积,那么短路电流将为39.2mA/cm2。而当一个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电池片最宽处在该区域产生的物理遮挡为3%的面积时,可以得出栅线的光学宽度为其物理最宽处的2%/3%=66%。
再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栅线没有宽度梯度,当无遮光区域的短路电流为40mA/cm2时,栅线形成的物理遮挡为3%的面积时,即形成了3%的光学遮挡面积,短路电流为38.8mA/cm2。而如果一个栅线具有宽度梯度,当无遮光区域的短路电流为40mA/cm2时,物理遮挡为3%的面积时,实际只产生了2%的光学遮挡面积,因此获得的短路电流为39.2mA/cm2。相同条件下,设置有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电池片获得的短路电流大于未设置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电池片获得的短路电流,即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电池片光电转化效率更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或者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电池片1的正面和/或反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2;
S2、根据掩膜2的性质,对掩膜2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S3、对位于显影反应区的掩膜2进行显影,以在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
S4、在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
S5、去除掩膜2。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可以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该电池片1在使用时,尤其是被封装到光伏组件中以后,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能够对入射光线产生多角度反射,使得入射光线能够在光伏组件内部的材料界面上再次反射回电池片1的表面,从而增加电池片的发电效率。
现有的网版印刷技术,无法直接印刷出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即使偶然能够获得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同一电池片1上的各栅线4的宽度梯度各不相同,或者说同一电池片1上的各栅线4的宽度梯度不一致,导致增反效果降低。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栅线的制备方法,通过光刻(显影和曝光)的方法,可以获得宽度梯度一致的掩膜开口3,进而在宽度梯度一致的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可以获得宽度梯度一致的栅线4,可以获得较好的增反效果。
现有的网版印刷技术,无法直接印刷出增反效果较好的或者复杂纵截面的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例如图5中示出的各种具有宽度梯度的纵截面,而通过光刻(显影和曝光)的方法,可以获得需求的掩膜开口3,进而在需求的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可以获得增反效果较好的或者复杂纵截面的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
定义:与电池片1厚度方向垂直的两个面为正面和反面,或者电池片1上相背设置的两个较大的面为正面和反面;沿电池片1厚度方向延伸的面为侧面,或者除正面和反面之外的面均为侧面。电池片1的受光面,是指电池片1在使用时能够受光发电的一面或者两面,可以为正面和/或反面。
需要说明的是,曝光是指,掩膜2和光线发生光致交联或聚合或分解的光化学反应过程。显影是指,未经过光化学反应或者经过光化学反应的掩膜2与显影剂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掩膜缺口3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宽度梯度是指沿着对象的上下方向,对象的宽度值从上向下有变化的现象,对象若被划分为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多层,则该顶层的下方存在至少一个宽度扩大层,该宽度扩大层的宽度大于其上方任一层的宽度。具体来说,对象从上到下依次被划分为第1层、第2层、……第N层,上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第1层为顶层,第N层为底层,该底层临近电池片的表面。上述宽度扩大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若第2层的宽度大于第1层的宽度,则第2层为宽度扩大层;第4层的宽度大于第1层至第3层中任一层的宽度,则第4层是宽度扩大层。
比较有代表性的宽度梯度为对象的宽度值从上向下递增的现象,尤其是纵截面为三角形、上窄下宽的梯形或上窄下宽的阶梯形状。例如,显影反应区的纵截面上窄下宽的梯形或上窄下宽的阶梯形状,可以视为显影反应区具有宽度梯度;掩膜开口3的纵截面上窄下宽的梯形或上窄下宽的阶梯形状,可以视为掩膜开口3具有宽度梯度;栅线4的纵截面为三角形、上窄下宽的梯形或上窄下宽的阶梯形状,可以视为栅线4具有宽度梯度。当然,对象的宽度梯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掩膜2的材料可以为耐酸性材料,可以采用碱性溶液浸泡去除掩膜2,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碱性溶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6,在栅线4的表面覆盖反射层或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或者有机保护层,反射层、合金焊层和有机保护层统称为覆盖层5;其中,步骤S6设置在步骤S4之后且在步骤S5之前,或者步骤S6设置在步骤S5之后。合金焊层由锡与铅、铋、银、铜、铟、锌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在栅线4的表面覆盖上述的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能够使得该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在受热熔融回流后可以使得栅线4整体形成近似三角形或梯形。
步骤S6中在栅线4的表面上覆盖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相应实现提升栅线4的表面的反射效果、提升栅线4的表面的焊接性能或保护栅线4的表面免受化学腐蚀的功能,同时使得栅线4的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提升栅线4的增反效果。特别是,当步骤S5中获得的栅线4为阶梯状,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可以作为弥补材料,弥补栅线4上的阶梯空间,使得栅线4的纵截面形成近似三角形或梯形,提升栅线4的增反效果。在栅线4的表面覆盖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均可以采用电镀或者化学镀或者涂覆的方式制备而成。
具体地,如图1所示,可以在步骤S5结束后再执行步骤S6,即在去除掩膜2后再在栅线4的表面覆盖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更方便形成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避免了掩膜2的干扰,提升了栅线4的制备效率。如图2所示,还可以将步骤S6设置在步骤S4之后且在步骤S5之前,亦即先在栅线4的表面覆盖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再去除掩膜2。该方案中,栅线4和掩膜开口3之间可能没有足够的覆膜间隙用于容纳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为了顺利在栅线4的表面上覆盖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采用去膜液预先浸泡或者定点注入到栅线4和掩膜开口3的连接处,以获得覆膜间隙,然后再在栅线4的表面覆盖反射层或合金焊层或有机保护层,最后去除掩膜2;这样能够提前对栅线4进行覆膜保护,可以避免后道工序损伤栅线4。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电池片1的双面(正面和反面)涂布掩膜材料,在电池片1的双面上均形成掩膜2,至少在电池片1的受光面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当电池片1的结构为双面发电结构时,在电池片1的双面上均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
具体地,对电池片1的双面(正面和反面)涂布掩膜材料,在电池片1的双面上均形成掩膜2;若电池片1为单面发电结构,即电池片仅有一面(正面或反面)为受光面,只对受光面上的部分掩膜2进行曝光和显影,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进而在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若电池片1为双面发电结构,即电池片的双面(正面和反面)均为受光面,对电池片1的双面上的部分掩膜2分别进行曝光和显影,在电池片1的双面上分别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进而在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在电池片1的双面上分别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电镀形成栅线4的过程中,电池片1的双面上的非开口区域若直接接触电镀液,也会被电镀,因此,无论电池片1是否为双面发电结构,电池片1的双面上均需要形成掩膜2,避免电池片1的双面上的非开口区域被电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及的单面发电结构电池片1可以为BSF(Alμminiμm Back Surface Field,铝背场电池)、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PSC(Perovskite Solar Cells,钙钛矿电池)或IBC(Interdigitated BackContact,叉指式背接触电池)等结构电池。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及的双面发电结构电池片1可以为HJT、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ing Contacts,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或PSC等结构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曝光掩膜2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升高,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掩膜2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降低,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至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根据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升高或者逐渐降低的情形,选择相应的显影剂与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中的掩膜2发生显影反应,显影反应的反应速率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渐减慢,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法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多层掩膜2,每一层掩膜2具有不同的感光度;曝光多层掩膜2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升高,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多层掩膜2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降低,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其中,调整光敏组分和/或光敏成分的浓度以形成不同感光度的多层掩膜2。在以上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均一光源进行一次性曝光,曝光过程简单,曝光效率更高。
示例地,如图1所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三层掩膜2,每一层掩膜2具有不同的感光度,三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感光度逐层降低,即靠近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底层)掩膜2的感光度最高,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上层)掩膜2的感光度最底,位于中间的一层掩膜2,其感光度小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的感光度但是大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的感光度。采用同一束光线对三层掩膜同时进行曝光,曝光三层掩膜2上需要开口的区域,曝光时间相同;在全部的多层掩膜2中,最底层的掩膜2的感光度最高,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多,使得最底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高,固化区域最大(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多);最上层的掩膜2的感光度最低,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少,使得最上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低,固化区域最小(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少);位于中间层的掩膜2,因其感光度小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的感光度但是大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的感光度,使得中间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以及固化区域小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且大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也就是说,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区域逐层减小,即形成了图1-2所示的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
示例地,以电池片1的表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感光度为因变量y,多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上计算的层数为自变量x,当层数x为1时,假设其感光度为b,此时可以获得感光度y的计算公式a和n取决于掩膜2的自身性质,a为正数,主要由掩膜2中的光敏组分和/或光敏成分的浓度决定。理论上,当n为1时,多层掩膜2曝光后形成的显影反应区的截面大致为阶梯形,可以示例性地参考图5-1和图5-2中的图形。
示例地,以电池片1的表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感光度为因变量y,掩膜2与电池片1表面的距离为自变量x,即掩膜2在电池片1上的高度为x,当高度为0时,掩膜2与电池片1表面接触,假设其感光度为b,此时可以获得感光度y的计算公式a和n取决于掩膜2的自身性质,a为正数,主要由掩膜2中的光敏组分和/或光敏成分的浓度决定。理论上,当n为1时,掩膜2曝光后形成的显影反应区的截面大致为梯形或者三角形。
示例地,如图2所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三层掩膜2,每一层掩膜2具有不同的感光度,三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感光度逐层升高,即靠近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底层)掩膜2的感光度最低,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上层)掩膜2的感光度最高,位于中间的一层掩膜2,其感光度大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的感光度但是小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的感光度。采用同一束光线对三层掩膜同时进行曝光,曝光三层掩膜2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曝光时间相同;在全部的多层掩膜2中,最底层的掩膜2的感光度最低,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少,使得最底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低,固化区域最小(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少);最上层的掩膜2的感光度最高,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多,使得最上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高,固化区域最大(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多);位于中间层的掩膜2,因其感光度大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的感光度但是小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的感光度,使得中间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以及固化区域大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且小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也就是说,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多层掩膜2的固化区域逐层增大,同一层掩膜2上的曝光点为间隔设置,间隔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曝光点形成的固化区域不重叠,相邻的两个固化区域之间构成未固化区域,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未固化区域逐层减小,即形成了图2-2所示的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
示例地,以电池片1的表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感光度为因变量y,多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上计算的层数为自变量x,当层数x为1时,假设其感光度为a+b,此时可以获得感光度y的计算公式a和n取决于掩膜2的自身性质,a为正数,主要由掩膜2中的光敏组分和/或光敏成分的浓度决定。理论上,当n为1时,多层掩膜2曝光后形成的显影反应区的截面大致为阶梯形,可以示例性地参考图5-1和图5-2中的图形。
示例地,以电池片1的表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感光度为因变量y,掩膜2与电池片1表面的距离为自变量x,即掩膜2在电池片1上的高度为x,当高度为0时,掩膜2与电池片1表面接触,假设其感光度为a+b,此时可以获得感光度y的计算公式a和n取决于掩膜2的自身性质,a为正数,主要由掩膜2中的光敏组分和/或光敏成分的浓度决定。理论上,当n为1时,掩膜2曝光后形成的显影反应区的截面大致为梯形或者三角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法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多层掩膜2,每一层掩膜2具有不同的吸收峰值;曝光多层掩膜2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掩膜2自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升高,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多层掩膜2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降低,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示例地,如图1所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三层掩膜2,每一层掩膜2具有不同的吸收峰值,选定一个波段范围的光线,例如波段为380nm-410nm,三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逐层降低,即靠近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底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最高,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上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最底,位于中间的一层掩膜2,其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小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但是大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采用同一束光线对三层掩膜同时进行曝光,曝光三层掩膜2上需要开口的区域,曝光时间相同;在全部的多层掩膜2中,最底层的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最高,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多,使得最底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高,固化区域最大(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多);最上层的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最低,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少,使得最上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低,固化区域最小(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少);位于中间层的掩膜2,因其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小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但是大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使得中间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以及固化区域小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且大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也就是说,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区域逐层减小,即形成了图1-2所示的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
示例地,如图2所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三层掩膜2,每一层掩膜2具有不同的吸收峰值,选定一个波段范围的光线,例如波段为380nm-410nm,三层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逐层升高,即靠近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底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最低,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上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最高,位于中间的一层掩膜2,其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大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但是小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采用同一束光线对三层掩膜同时进行曝光,曝光三层掩膜2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曝光时间相同;在全部的多层掩膜2中,最底层的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最低,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少,使得最底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低,固化区域最小(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少);最上层的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最高,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多,使得最上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高,固化区域最大(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多);位于中间层的掩膜2,因其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大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但是小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对选定波段范围的光线的敏感度,使得中间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以及固化区域大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且小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也就是说,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多层掩膜2的固化区域逐层增大,同一层掩膜2上的曝光点为间隔设置,间隔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曝光点形成的固化区域不重叠,相邻的两个固化区域之间构成未固化区域,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未固化区域逐层减小,即形成了图2-2所示的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法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一层掩膜2;曝光掩膜2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调整曝光的焦点位置和/或光强和/或波长,使得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对曝光能量的吸收逐渐增多,进而使得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升高,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掩膜2上需要开口的区域,调整曝光的焦点位置和/或光强和/或波长,使得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对曝光能量的吸收逐渐减少,进而使得使得掩膜2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降低,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以上实施例中,采用单层掩膜2,单层掩膜2容易被制备,可以降低掩膜2的生产成本。
示例地,如图3所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一层掩膜2,为了方便描述,将掩膜2划分为虚拟的三层,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依次为第一层21、第二层22和第三层23,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对三层掩膜2逐层曝光,曝光掩膜2上需要开口的区域,曝光的光强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层减少,同一曝光点的曝光次数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层减少,曝光的波长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层加长;其目的是使得靠近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底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多,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上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少,位于中间的一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小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但是大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进而使得最底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高,固化区域最大(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多),最上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低,固化区域最小(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少),中间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以及固化区域小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且大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也就是说,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固化区域逐层减小,最终形成图3-4所示的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
示例地,如图4所示,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一层掩膜2,为了方便描述,将掩膜2划分为虚拟的三层,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依次为第一层21、第二层22和第三层23,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对三层掩膜2逐层曝光,曝光掩膜2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曝光的光强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层增加,同一曝光点的曝光次数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层增加,曝光的波长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层缩短;其目的是使得靠近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底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的一层(最上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最多,位于中间的一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大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但是小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吸收光线的能量;进而使得最底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低,固化区域最小(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少),最上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最高,固化区域最大(也即发生固化的掩膜2的体积最多),中间层的掩膜2的固化程度以及固化区域大于相邻的下一层掩膜2且小于相邻的上一层掩膜2;也就是说,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多层掩膜2的固化区域逐层增大,同一层掩膜2上的曝光点为间隔设置,间隔设置的相邻的两个曝光点形成的固化区域不重叠,相邻的两个固化区域之间构成未固化区域,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未固化区域逐层减小,最终形成图4-4所示的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片1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一层掩膜2,掩膜2的透光量(或者透光能力)随光线穿透掩膜2的厚度值递减;曝光掩膜2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以在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具体地,曝光光线进入掩膜2后,掩膜2会不断吸收和反射光线,使得掩膜2的透光量随光线穿透掩膜2的厚度值递减,进而曝光量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层增加,即曝光区域(固化区域)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逐层增加,掩膜2上两个曝光区域之间的未曝光区域(未固化区域)则构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或者图7所示,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池片1的表面被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掩膜2a,第一掩膜2a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在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二掩膜2b,第二掩膜2b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根据第一掩膜2a的性质(正抗蚀剂或负抗蚀剂),对第一掩膜2a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第一掩膜2a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显影反应区;对位于第一显影反应区的第一掩膜2a进行显影,以在第一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掩膜开口31;在第一掩膜开口31中电镀第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栅线41。根据第二掩膜2b的性质,对第二掩膜2b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第二掩膜2b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显影反应区;对位于第二显影反应区的第二掩膜2b进行显影,以在第二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掩膜开口32;在第二掩膜开口32中电镀第二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栅线42。其中,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可以为相同的金属或者不同的金属。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位于电池片1的同一面上,或者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位于电池片1的两个面上,或者电池片1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若第一掩膜2a为单层,为了方便描述,将第一掩膜2a划分为虚拟的三层,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依次为第一掩膜第一层2a1、第一掩膜第二层2a2和第一掩膜第三层2a3,参考前述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掩膜2a每一层的感光度和/或吸收峰值,或者控制在第一掩膜2a每一层上的曝光参数,例如曝光的焦点位置,同一曝光点的曝光次数,曝光光强或者波长,以获得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显影反应区。同理,将第二掩膜2b划分为虚拟的三层,自电池片1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1的表面方向依次为第二掩膜第一层2b1、第二掩膜第二层2b2和第二掩膜第三层2b3,参考前述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掩膜2b每一层的感光度和/或吸收峰值,或者控制在第二掩膜2b每一层上的曝光参数,例如曝光的焦点位置,同一曝光点的曝光次数,曝光光强或者波长,以获得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显影反应区。
当然,若第一掩膜2a和第二掩膜2b均为多层,也可以采用应用于单层掩膜2上的技术手段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示例地,如图6所示,电池片1可以为IBC结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位于电池片1的同一面上(例如正面上),在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掩膜2a,在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二掩膜2b;对第一掩膜2a的开口区域进行曝光,以在第一掩膜2a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显影反应区;对位于第一显影反应区的第一掩膜2a进行显影,以在第一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掩膜开口31;在第一掩膜开口31中电镀第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栅线41。对第二掩膜2b的开口区域进行曝光,以在第二掩膜2b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显影反应区;对位于第二显影反应区的第二掩膜2b进行显影,以在第二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掩膜开口32;在第二掩膜开口32中电镀第二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栅线42。其中,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可以为相同的金属或者不同的金属。优选地,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分别选自银、铜、铝、镁、铬、镍、钼、锡、钛、钨或者以上任意两者以上组成的合金或者叠层。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提升涂布效率,在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掩膜2a和在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二掩膜2b可以同步进行,接着完成第一掩膜开口31以及在第一掩膜开口31中电镀第一金属,最后完成第二掩膜开口32以及在第二掩膜开口32中电镀第二金属。如果同时完成第一掩膜开口31和第二掩膜开口32,在第一掩膜开口31中电镀第一金属时,若不对第二掩膜开口32进行保护,在第二掩膜开口32中也会电镀第一金属,而先完成第一掩膜开口31以及在第一掩膜开口31中电镀第一金属,再完成第二掩膜开口32以及在第二掩膜开口32中电镀第二金属,在电镀第一金属时,第二掩膜开口32还不存在,也就不会在第二掩膜开口32中电镀第一金属。进一步地,在第二掩膜开口32中电镀第二金属时,位于第一掩膜开口31中的第一金属(第一栅线41)的表面可能也会被电镀上第二金属;如果工艺需要,可以在第一栅线41的表面电镀上第二金属,即第一栅线41为金属叠层结构,第二栅线42单一金属,例如第一金属为铜,第二金属为锡,而铜容易氧化,因此可以继续在铜的表面电镀锡;如果需要避免在第一栅线41的表面电镀上第二金属,可以在电镀第二金属之前,预先在第一栅线41的表面涂布保护层,例如涂布掩膜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片1的侧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2,在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时,可以避免:在电池片1的侧面电镀金属,导致电池片1的正面和背面导通,影响电池片1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掩膜2的性质(正抗蚀剂或负抗蚀剂),对掩膜2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掩膜2上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对位于显影反应区的掩膜2进行显影,以在显影反应区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掩膜开口3;在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以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栅线4。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包括纵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的栅线4,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栅线4容易通过电镀直接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在栅线4的表面覆盖反射层或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或者有机保护层,使得栅线4的纵截面形成为三角形或梯形,即纵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的栅线4制备过程简单。
优选地,掩膜开口3的纵截面为梯形,梯形的底角为45-89度,使得在掩膜开口3中可以电镀获得纵截面为梯形的栅线4,梯形栅线4的纵截面的底角为45-89度,能够平衡栅线4的导电性能的同时,使得栅线4的增反效果最好。对于纵截面为梯形的栅线4,当梯形的底边和高度值固定不变,梯形的底角越大,梯形的面积(栅线4纵截面的面积)越大,栅线4的体积越大,栅线4的导电性能越好,但是栅线4的增反效果越差。因此,为了平衡栅线4的增反效果和导电性能,需要控制梯形栅线4的纵截面的底角大小,优选的范围为45-89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等形状,是指在整体观察的情况下,对象构成近似的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等形状,在微小尺度下观察,这些形状的边线可能不是直线,这些形状的角可能不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可以理解的是,工业上无法生产出几何形状的产品,对任何工业产品的几何形状的描述,都是近似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1上设置有介质层,在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之后,去除掩膜开口3正下方的介质层,可以采用激光去除或者化学刻蚀去除,使得掩膜开口3连通到电池片1的导电结构层,例如种子层、TCO层或者半导体掺杂层,进而使得金属能够被顺利电镀到导电结构层形成栅线4。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除了纵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的栅线4外,还可以为满足宽度梯度定义的其他形状,图5示例性地给出了一些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的纵截面的示意图。
图5-1至图5-5示出的5个子实施例中,栅线4被划分为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4层,分别为第1层4a、第2层4b、第3层4c、第4层4d,其中,第1层4a为顶层,第4层4d为底层,第2层4b的宽度大于第1层4a的宽度,第3层4c的宽度大于第2层4b及第1层4a的宽度,第4层4d的宽度大于第3层4c、第2层4b及第1层4a的宽度,如此,这5个子实施例中,此处的第2层4b、第3层4c、第4层4d均为宽度扩大层。这5个子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每一层的形状不同,具体如下:
图5-1示出的第一子实施例中,栅线4每一层的纵截面的两个侧边均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线,也就是说,栅线4上下方向上每一层的纵截面呈矩形或方形,该栅线4的纵截面整体呈阶梯状。
图5-2示出的第二子实施例中,栅线4每一层的纵截面的两个侧边均为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斜线,此处,该斜线由上至下向外逐渐倾斜延伸,使得每一层的纵截面均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且在实施例中,栅线4所有层中沿上下方向任意相邻的两层中,上层的最大宽度小于下层的最小宽度,如第1层4a的最下部的宽度值小于第2层4b最上部的宽度值,第2层4b最下部的宽度值小于第3层4c最上部的宽度值,第3层4c最下部的宽度值亦小于第4层4d最上部的宽度值。
图5-3示出的第三子实施例中,栅线4所有层中,一些层纵截面的两个侧边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线,这些层的纵截面呈矩形或方形,此处具体为第1层4a与第3层4c;另一些层的纵截面的两个侧边均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倾斜延伸的斜线,这些层的纵截面呈梯形,此处具体为第2层4b与第4层4d。其中,第1层4a的宽度值小于第2层4b的最小宽度值,第2层4b的最大宽度值小于第3层4c的宽度值,第3层4c的宽度值小于第4层4d的最小宽度值。
图5-4示出的第四子实施例中,栅线4所有层中,每一层纵截面的两个侧边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弧线,此处,该弧线为由上至下向内拱起的弧线,使得每一层的纵截面均呈弧边梯形。需要说明的是,弧边梯形是指梯形的两个腰边至少一个被替换为弧线后形成的图形。
图5-5示出的第五子实施例中,栅线4第1层4a的纵截面的两个侧边为沿上下方向逐渐向外倾斜延伸的斜线,该第1层4a的纵截面为梯形;第2层4b的纵截面的两个侧边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线,该第2层4b的纵截面为矩形或方形;第3层4c的纵截面的两个侧边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弧线,此处弧形具体为由上至下向外拱起的弧形,该第3层4c的纵截面呈弧边梯形;第4层4d的纵截面的两个侧边为沿上下方向逐渐向外倾斜延伸的斜线,该第4层4d的纵截面为梯形。其中,第1层4a最下部的宽度值小于第2层4b的宽度值,第2层4b的宽度值小于第3层4c最上部的宽度值,第3层4c最下部的宽度值小于第4层4d最上部的宽度值。
图5-6示出的第六子实施例与前述图5-1至图5-5示出的5个子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子实施例中第2层4b、第4层4d为宽度扩大层。具体地:第1层4a、第2层4b、第3层4c、第4层4d的纵截面均为梯形,每一层的纵截面的两个侧边为沿上下方向逐渐向外倾斜延伸的斜线。第2层4b的宽度大于第1层4a的宽度;第3层4c的宽度小于第2层4b的宽度;第4层4d的宽度大于第3层4c的宽度且大于第2层4b、第1层4a的宽度,上述第2层4b相对于第1层4a为一个宽度扩大层,第4层4d相对于第1层4a、第2层4b及第3层4c为另一个宽度扩大层。
图5-7至图5-9示出的3个子实施例中,栅线4的纵截面为弧边三角形,该栅线4的宽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增,具体地,该纵截面包括底边L0以及侧边L1、侧边L2,其中,侧边L1与侧边L2均为弧线。其中,图5-7示出的第七子实施例中,侧边L1与侧边L2均为自上而下向内拱起的弧线;图5-8示出的第八子实施例中,侧边L1与侧边L2均为自上而下向外拱起的弧线;图5-9示出的第九子实施例中,一条侧边L1为自上而下向外拱起的弧线,另一条侧边L2为自上而下向内拱起的弧线。
图5-10至图5-12示出的3个子实施例中,栅线4的纵截面为弧边梯形,该栅线4的宽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增,具体地,该纵截面包括底边L0、顶边L3以及侧边L1、侧边L2,其中,侧边L1与侧边L2均为弧线。其中,图5-10示出的第十子实施例中,侧边L1与侧边L2均为自上而下向内拱起的弧线;图5-11示出的第十一子实施例中,侧边L1与侧边L2均为自上而下向外拱起的弧线;图5-12示出的第十二子实施例中,一条侧边L1为自上而下向外拱起的弧线,另一条侧边L2为自上而下向内拱起的弧线。
当然,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的纵截面的形状不限于以上示例。电镀制备的栅线4,掩膜开口3类似于栅线4的模子,栅线4的形状由掩膜开口3的形状决定,因此,显影反应区的纵截面的形状和栅线4的纵截面的形状相同,掩膜开口3的纵截面的形状和栅线4的纵截面的形状相同,即显影反应区的纵截面和掩膜开口3的纵截面的形状可以参考图5中的示例。
需要说明的是,栅线的纵截面是指与栅线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与栅线所相交的截面。
需要说明的是,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和封装层,光伏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片1及其上的栅线4。
在一些实施例中,掩膜2为多层,优选为2~10层,进一步优选为3~5层。掩膜的层数太少,无法较好地制备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掩膜的层数太多,则使得制备工艺以及实现该工艺的设备较为复杂,使得制备成本升高,制备效率降低。当相邻两层的掩膜开口3之间具有较小的宽度差,所有的掩膜开口3沿上下方向相互拼合使得其纵截面形成梯形或阶梯形状,优选形成等腰梯形,电镀后可以形成相应形状的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利用光致交联或聚合或分解产生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能够获得较小宽度的显影反应区;通过显影可以获得较小宽度的掩膜开口3,在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可以获得较小线宽的栅线4,栅线4的线宽w可以达到5微米≤w<50微米,优选为5微米≤w≤20微米或者20微米≤w≤40微米,更优选为5微米≤w<10微米。而网版印刷受限于网版开口尺寸,以及印刷的材料本身的性能,无法获得较小线宽的栅线4,其栅线4的线宽w一般为50微米≤w≤200微米。前述实施例形成的栅线4的线宽相比现有技术中栅线4的线宽更低,降低了栅线4的遮光面积,有利于提升电池片1的光电转化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片的制备方法,电池片1上的栅线4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S 1、在电池片1的正面和/或反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2;
S2、根据掩膜2的性质,对掩膜2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掩膜2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S3、对位于显影反应区的掩膜2进行显影,以在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3;
S4、在掩膜开口3中电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
S5、去除掩膜2。
该电池片的制备方法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栅线的制备方法,因此该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具备前述实施例中栅线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效果。另外,前述实施例中针对栅线的制备方法的全部改进和技术方案也可以直接引用或者间接应用到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中。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该光伏电池包括电池片1和设置在电池片1上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4,该宽度梯度的栅线4具有增反效果,能够增加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宽度梯度的栅线4可以根据前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线4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线4的表面还覆盖有亮锡或者亮银的反射层;或者栅线4的表面覆盖有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合金焊层为锡与铅、铋、银、铜、铟和锌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或者栅线4的表面覆盖有有机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的至少受光面设置有的栅线4,或者电池片的两面均设置有的栅线4。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线4为多根,位于电池片同一面上的多根栅线4的材料为不同金属和/或位于电池片不同面上的多根栅线4的材料为不同金属。栅线4的材料可以选自银、铜、铝、镁、铬、镍、钼、锡、钛、钨或者以上任意两者以上组成的合金或者叠层。
例如,电池片的正面或者反面上设置有多根栅线4,电池片的正面或者反面被划分为A区域和B区域,其中位于A区域的栅线4为第一种金属,位于B区域的栅线4为第二种金属;优选地,第一种金属为银或铜,第二种金属为铝。
例如,电池片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置有多根栅线4,电池片正面上的栅线4均为第一种金属,电池片反面上的栅线4均为第二种金属;第一种金属为银或铜,第二种金属为铝。
例如,电池片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置有多根栅线4,电池片的正面被划分为A区域和B区域,其中位于A区域的栅线4为第一种金属,位于B区域的栅线4为第二种金属;电池片反面上的栅线4均为第一种金属或第二种金属或第三种金属;优选地,第一种金属为银或铜,第二种金属为铝,第三种金属为镍。
例如,电池片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置有多根栅线4,电池片的正面被划分为A区域和B区域,其中位于A区域的栅线4为第一种金属,位于B区域的栅线4为第二种金属;电池片的反面被划分为C区域和D区域,其中位于C区域的栅线4为第一种金属或第二金属,位于D区域的栅线4为第三种金属;优选地,第一种金属为银或铜,第二种金属为铝,第三种金属为镍。
例如,电池片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置有多根栅线4,电池片的正面被划分为A区域和B区域,其中位于A区域的栅线4为第一种金属,位于B区域的栅线4为第二种金属;电池片的反面被划分为C区域和D区域,其中位于C区域的栅线4为第三种金属,位于D区域的栅线4为第四种金属;优选地,第一种金属为铜外镀锡的叠层,第二种金属为铝,第三种金属为镍,第四种金属为锡。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线的最小线宽小于50微米且大于或等于10微米,比现有技术中栅线4的线宽更低,降低了栅线4的遮光面积,可以提升电池片1的光电转化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选择T1,T2和T3三组210mm×105mm异质结双面电池进行试验,每组包括20片电池片,均采用单面光照,栅线材料为铜,除表中列出的因素外,电池片的其他参数保持相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栅线的线宽对电池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
其中,短路电流和效率是20片电池片的平均值,细栅线宽和细栅数量的乘积称为总线宽,短路电流和总线宽的比值称为线宽电流,效率和总线宽的比值称为线宽效率。
从表1中T1和T2组数据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栅线越细,短路电流越大,效率越高,线宽电流越大,线宽效率越高,即细栅线可以提升电池片的效率。T3组中的细栅线宽和细栅数量,与T1和T2组均不相同,为了在单一变量的前提下进行比较,引入了总线宽的概念,总线宽能够体现全部栅线对电池的遮挡面积;在T1至T3组试验中,随着总线宽值逐渐减小,短路电流逐渐曾大,效率逐渐增大,线宽电流逐渐增大,线宽效率逐渐增大,同样可以得出细栅线可以提升电池片的效率。因此,有必要采取电镀的方法制备更细的栅线以及具有更细的栅线的电池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选择T4和T5两组210mm×105mm异质结双面电池进行试验,每组包括20片电池片,均采用单面光照,栅线材料为铜,全部的电池片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镀方法电镀形成栅线,除表中列出的因素外,电池片的其他参数保持相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宽度梯度的栅线对电池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
从T4和T5组试验可以得出,梯形栅线(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比矩形栅线(不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功率封装效率以及电流封装效率都要高,即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的电池片,经过封装获得的光伏组件效率更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电池片的正面和/或反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所述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
S2、根据所述掩膜的性质,对所述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S3、对位于所述显影反应区的所述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
S4、在所述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
S5、去除所述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步骤S6、在所述栅线表面覆盖反射层或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或者有机保护层;
其中,所述步骤S6设置在所述步骤S4之后且在所述步骤S5之前,或者所述步骤S6设置在所述步骤S5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电池片的双面涂布所述掩膜材料,至少在所述电池片的受光面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当所述电池片的结构为双面发电结构时,在所述电池片的双面上均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包括:曝光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升高,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所述掩膜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降低,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所述步骤S3包括:根据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渐升高或者逐渐降低的情形,选择相应的显影剂与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中的掩膜发生显影反应,以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涂布形成多层所述掩膜,每一层所述掩膜具有不同的感光度;
S21、曝光多层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升高,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多层所述掩膜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降低,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其中,调整光敏组分和/或光敏成分的浓度以形成不同感光度的多层所述掩膜;
或者,
S12、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涂布形成多层所述掩膜,每一层所述掩膜具有不同的吸收峰值;
S22、曝光多层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升高,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多层所述掩膜上需要开口的区域,使得多层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固化程度逐层降低,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或者,
S13、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一层所述掩膜;
S23、曝光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调整曝光的焦点位置和/或光强和/或波长,使得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对曝光能量的吸收逐渐增多,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或者,曝光所述掩膜上需要开口的区域,调整曝光的焦点位置和/或光强和/或波长,使得所述掩膜自所述电池片的表面向远离电池片的表面方向对曝光能量的吸收逐渐减少,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所述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或者,
S14、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涂布形成一层所述掩膜,所述掩膜的透光量随光线穿透所述掩膜的厚度值递减;
S24、曝光所述掩膜上不需要开口的区域,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池片的表面被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掩膜,在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二掩膜;
根据所述第一掩膜的性质,对所述第一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第一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显影反应区;
对位于所述第一显影反应区的所述第一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第一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掩膜开口;
在所述第一掩膜开口中电镀第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一栅线;
根据所述第二掩膜的性质,对所述第二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第二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显影反应区;
对位于所述第二显影反应区的所述第二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第二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掩膜开口;
在所述第二掩膜开口中电镀第二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第二栅线;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和所述第二金属可以为相同的金属或者不同的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位于电池片的同一面上,或者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电池片的两个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池片的侧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所述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掩膜的性质,对所述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显影反应区;
对位于所述显影反应区的所述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显影反应区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掩膜开口;
在所述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以形成纵截面为梯形或阶梯形的栅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开口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角为45-89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未能形成纵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的栅线;在所述栅线表面覆盖反射层或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或者有机保护层,使得栅线的纵截面形成为三角形或梯形。
12.一种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上的栅线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S1、在电池片的正面和/或反面涂布掩膜材料,使得所述掩膜材料固化形成掩膜;
S2、根据所述掩膜的性质,对所述掩膜的局部区域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掩膜上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显影反应区;
S3、对位于所述显影反应区的所述掩膜进行显影,以在所述显影反应区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掩膜开口;
S4、在所述掩膜开口中电镀金属,以形成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
S5、去除所述掩膜。
13.一种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包括电池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片上具有宽度梯度的栅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的表面还覆盖有亮锡或者亮银的反射层;或者
所述栅线的表面覆盖有熔点低于300℃的合金焊层,所述合金焊层为锡与铅、铋、银、铜、铟和锌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或者
所述栅线的表面覆盖有有机保护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的至少受光面设置有所述的栅线,或者所述电池片的两面均设置有所述的栅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线为多根,位于电池片同一面上的多根所述栅线的材料为不同金属和/或位于电池片不同面上的多根所述栅线的材料为不同金属。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的最小线宽小于50微米且大于或等于5微米。
CN202310629582.9A 2022-06-02 2023-05-31 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 Pending CN1176731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41970 2022-06-02
CN202210624197 2022-06-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3179A true CN117673179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7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9582.9A Pending CN117673179A (zh) 2022-06-02 2023-05-31 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31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12004000600B4 (de) Herstellungsverfahren einer Metallkontaktstruktur für eine Solarzelle
US20150090317A1 (en) Solar cell,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olar cell
CN114284396B (zh) 栅线电极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
JP7356445B2 (ja)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677801B2 (ja) 結晶シリコン系太陽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126878B2 (ja)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太陽電池
WO2016111339A1 (ja) 太陽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3140644A (zh) 一种单面或双面太阳能电池图形化掩膜和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US1048342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JP5771759B2 (ja) 太陽電池、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7673179A (zh) 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
WO2023232057A1 (zh) 一种栅线的制备方法、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电池
JP2005101426A (ja) 太陽電池装置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7361599U (zh) 一种栅线及具备该栅线的光伏电池
CN111868939B (zh) 太阳能电池以及具备该太阳能电池的电子设备
WO2019181834A1 (ja)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太陽電池
CN115985974A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JP2003305577A (ja) レーザ加工装置、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素子の製造方法
KR20110007499A (ko) 태양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21106526A1 (ja)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9979576U (zh) 一种太阳能薄膜电池
JPS6213829B2 (zh)
JPS62242371A (ja) 光起電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5163230U (zh) 一种单面或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图形化掩膜及太阳能电池
CN221651501U (zh) 一种栅线、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