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3470B - 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 - Google Patents
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63470B CN117663470B CN202410132211.4A CN202410132211A CN117663470B CN 117663470 B CN117663470 B CN 117663470B CN 202410132211 A CN202410132211 A CN 202410132211A CN 117663470 B CN117663470 B CN 1176634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driving
- pipe
- air inlet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21 disti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63 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22—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H1/40—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with water tube or tub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5/0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 F24H15/3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utpu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to be controlled
- F24H15/355—Control of heat-generating means in heaters
- F24H15/36—Control of heat-generating means in heaters of burn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3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 F24H9/184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using solid fu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5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solid fu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暖锅炉技术领域,公开了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包括:锅炉主体,所述锅炉主体的中部固定设有与锅炉主体内部相连通的进气框,使得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气框进入锅炉主体的内部;用于将燃料充分燃烧的干馏燃烧组件,所述干馏燃烧组件包括固定嵌入在锅炉主体顶部且向锅炉主体内部进料的进料口。本发明通过底部燃料在接料架处燃烧,并对燃料进行热解干馏气化,产生焦油、热解气和半焦,使得未燃尽的半焦炭和热解气在接料架处充分燃烧,并转化焦炭,再利用焦炭烘烤散热,不像火苗燃烧迅速且无烟尘产生,使得该装置无需风机辅助自然燃烧,排量低节约大量电能供热成本和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16048340U提供的一种新型环保低耗能采暖锅炉,其避免了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提高装置的环保使用性,同时提高了装置的热量利用率,降低煤耗,提高了装置的经济使用性;包括锅炉主体、隔热板、炉套、多组连接杆、炉渣收集盒、拉手、支撑架、水箱、小型水泵、第一三通管、第一循环水管、第二三通管、第二循环水管、排烟管、隔板、过滤箱、吸尘网、活性炭吸附网、两组电动推杆、两组清理刷和两组烟尘收集盒,锅炉主体的内部设置于腔室,隔热板固定在锅炉主体腔室的上部,并且炉套固定在锅炉主体腔室的中下部,炉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多组连接杆分别均匀固定在炉套底端开口的前后两端。
但是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因燃烧过程并不充分从而造成烟尘的产生,且还需要采用其他设备去过滤烟尘,使得燃烧效率较低且环保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以解决燃烧过程并不充分从而造成烟尘的产生,且还需要采用其他设备去过滤烟尘,使得燃烧效率较低且环保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锅炉主体,所述锅炉主体的中部固定设有与锅炉主体内部相连通的进气框,使得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气框进入锅炉主体的内部;
用于将燃料充分燃烧的干馏燃烧组件,所述干馏燃烧组件包括固定嵌入在锅炉主体顶部且向锅炉主体内部进料的进料口,所述锅炉主体相对应进料口底部位置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用于导料的挡板,且锅炉主体相对应挡板位置内壁的底部固定设有倾斜设置的接料架,使得在支撑燃料时让燃烧后的小颗粒灰渣掉落在锅炉主体的底部,所述锅炉主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且锅炉主体相对应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换热管,以使在锅炉主体的内部形成循环流道,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充分地与换热管进行热交换,所述锅炉主体的顶部固定设有与锅炉主体内部相连通的烟囱管,以使烟囱管顶部底部存在温度差从而形成虹吸原理并将锅炉主体内部热空气抽出,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料在接料架位置燃烧并烘烤顶部的燃料进行干馏,使其将燃料转变为焦炭、焦油和可燃气并在此燃烧利用,提高燃烧效率同时无烟尘产生。
优选的,所述燃料包括但不限于煤炭、木块以及生物质燃料,所述第一隔板固定在锅炉主体内壁的底部,且第三隔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的顶部,所述第四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位于第一隔板的两端,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接料架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的一端,且接料架位于第三隔板的底部,所述接料架由多个圆管横向阵列组成,且每个圆管之间存在缝隙,以使燃烧后的小颗粒灰渣掉落,所述锅炉主体相对应接料架位置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表面扣合有出料盖,所述进料口的顶部扣合有进料盖,所述进气框为几字形结构,且进气框内壁的一端以及锅炉主体相对应位置的侧壁均开设有进气口,以使进气框的内部通过进气口与锅炉主体的内部相连通,且进气口的位置位于接料架的正上方,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贯穿并延伸至锅炉主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进气框的中部固定设有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物理变化的温敏组件,所述温敏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进气框中部的通气管和通液管,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嵌入在烟囱管的中部并与烟囱管的内部相连通,且通气管的两端上下设置,其中所述通气管位于下方的一端向下弯曲设置,且通气管位于上方的一端水平嵌入在烟囱管侧壁的中部,以使烟囱管内部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会通过通气管向下弯曲的一端进入通气管的内部,并通过通气管另一端随着烟囱管内部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产生的贝努利效应,使得从烟囱管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中的一部分会途经通气管并重新回到烟囱管内部并向上流动,所述通液管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嵌入在换热管的中部并与换热管的内部相连通,其中位于所述换热管出水端位置的通液管一端向与出水端相反的方向弯曲设置,且通液管的另一端水平嵌入在换热管进水端侧壁的中部,以使换热管内部完成热交换的热水会通过通液管弯曲的一端进入通液管的内部,并通过通液管另一端随着换热管内部流动的热水产生的贝努利效应,使得从换热管出水端内部流动的热水中的一部分会途经通液管并重新从换热管进水端再次进入换热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和通液管的中部均分别固定嵌入有多个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金属片,且双金属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柱,且驱动柱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罩的外部,所述驱动柱远离双金属片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球,所述固定罩相对应驱动柱位置的侧壁固定嵌入有用于维持驱动柱稳定移动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远离固定罩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且波纹管固定连接在驱动柱的表面,以使固定罩内部的流体不从驱动柱与固定罩的连接处泄漏。
优选的,所述进气框相对应通气管和通液管中部固定罩之间位置固定设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进风调节组件,所述进风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嵌入在进气框顶部的调节框,所述调节框为镂空结构,且调节框的中部开设有六个第一导向槽,所述调节框的中部转动设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顶部与调节框之间位置活动设有呈环形阵列的六个开合瓣,且六个开合瓣紧密贴合,所述开合瓣相对应第一导向槽位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柱,且第一导向柱活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槽的内壁,所述调节盘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开合瓣相对应第二导向槽位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且导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导向槽的内壁,以使调节盘转动时,通过第二导向槽与导向块相配合以及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导向槽相配合使得六个开合瓣相对远离或靠近并在中部形成或闭合让空气进入的孔洞,所述调节框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以使盖板将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与导向块相对移动区域密闭,防止灰尘进入增大相对移动时所需要的驱动力。
优选的,所述调节盘表面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挂耳,且挂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柱,且旋转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进气框内壁的底部,所述旋转柱与驱动架倾斜设置,以使旋转柱与进气框的表面平行时驱动架在通气管与通液管之间呈单一方向的最大倾斜状态,所述驱动架中部的两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板,且驱动板活动连接在驱动架的内壁,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活动连接在驱动架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架为凵字形结构,所述调节框的内壁开设有容纳调节盘旋转的容纳槽,且调节盘转动连接在容纳槽的内壁,所述从动板底部远离旋转柱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第三导向槽远离旋转柱位置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力绳。
优选的,所述进气框的中部设有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进气框相对应旋转柱位置中部的驱动杆,且驱动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进气框的内部,所述驱动杆相对应进气框内部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块,且驱动块相对应驱动杆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且阻尼弹簧固定连接在进气框的内壁,所述驱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臂,且驱动板相对应驱动臂位置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底部燃料在接料架处燃烧,并提供热量对上方的燃料进行热解干馏气化,产生焦油、热解气和半焦,其中热解干馏气化中热解气向接料架燃烧位置流动,使得未燃尽的半焦炭和热解气在接料架处充分燃烧,并转化焦炭,再利用焦炭烘烤散热,不像火苗燃烧迅速且无烟尘产生,使得该装置无需风机辅助自然燃烧,排量低节约大量电能供热成本和人工成本;2、本发明同时还通过通气管或者通液管内部具有温度的流体会进入固定罩的内部,并使得双金属片膨胀和收缩从而带动驱动柱前后移动,即当固定罩内部流体温度变高并使得双金属片受热膨胀时,此时双金属片会带动驱动柱从固定罩的内部伸出,反之则双金属片带动驱动柱缩向固定罩的内部,使得可以将温度变化转化为驱动柱移动的物理变化,方便后续对进风量的调节;3、本发明同时还通过与磁块磁吸的磁球从固定罩的内部向外伸出时,会使得磁球推动磁块移动,并使得磁块通过从动板配合第二导向柱、第三导向槽和驱动架带动调节盘转动,进而使得调节盘带动第二导向槽转动,并通过导向块驱动开合瓣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会使得第一导向柱沿着第一导向槽的内壁移动,进而使得六个开合瓣相互靠近,并逐渐闭合六个开合瓣之间形成的孔洞即进风孔,以减少空气进入的量,从而起到通过阻燃来降低温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整体结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整体结构剖视图二;
图5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进气框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进气框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进气框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通气管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进风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切换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12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进风调节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13为本发明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切换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锅炉主体;
201、进料口;202、挡板;203、接料架;204、第一隔板;205、第二隔板;206、第三隔板;207、第四隔板;208、烟囱管;209、出料口;210、进料盖;211、出料盖;
3、换热管;4、进气框;5、进气口;
601、通气管;602、通液管;603、固定罩;604、双金属片;605、驱动柱;606、磁球;607、导向管;608、波纹管;
701、调节框;702、第一导向槽;703、容纳槽;704、调节盘;705、开合瓣;706、第一导向柱;707、第二导向槽;708、导向块;709、盖板;710、驱动架;711、旋转柱;712、第三导向槽;713、第二导向柱;714、驱动板;715、从动板;716、磁块;717、弹力绳;
801、驱动杆;802、驱动块;803、阻尼弹簧;804、驱动臂;805、驱动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
锅炉主体1,锅炉主体1的中部固定设有与锅炉主体1内部相连通的进气框4,使得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气框4进入锅炉主体1的内部;
用于将燃料充分燃烧的干馏燃烧组件,燃料包括但不限于煤炭、木块以及生物质燃料,干馏燃烧组件包括固定嵌入在锅炉主体1顶部且向锅炉主体1内部进料的进料口201,锅炉主体1相对应进料口201底部位置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用于导料的挡板202,且锅炉主体1相对应挡板202位置内壁的底部固定设有倾斜设置的接料架203,使得在支撑燃料时让燃烧后的小颗粒灰渣掉落在锅炉主体1的底部,锅炉主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且锅炉主体1相对应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之间固定设置有换热管3,以使在锅炉主体1的内部形成循环流道,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充分地与换热管3进行热交换,锅炉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与锅炉主体1内部相连通的烟囱管208,以使烟囱管208顶部底部存在温度差从而形成虹吸原理并将锅炉主体1内部热空气抽出,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料在接料架203位置燃烧并烘烤顶部的燃料进行干馏,使其将燃料转变为焦炭、焦油和可燃气并在此燃烧利用,提高燃烧效率同时无烟尘产生,第一隔板204固定在锅炉主体1内壁的底部,且第三隔板206固定安装在第一隔板204的顶部,第四隔板207和第二隔板205分别位于第一隔板204的两端,第三隔板206的底部倾斜设置,接料架203固定安装在第一隔板204的一端,且接料架203位于第三隔板206的底部,接料架203由多个圆管横向阵列组成,且每个圆管之间存在缝隙,以使燃烧后的小颗粒灰渣掉落,锅炉主体1相对应接料架203位置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209,且出料口209的表面扣合有出料盖211,进料口201的顶部扣合有进料盖210,进气框4为几字形结构,且进气框4内壁的一端以及锅炉主体1相对应位置的侧壁均开设有进气口5,以使进气框4的内部通过进气口5与锅炉主体1的内部相连通,且进气口5的位置位于接料架203的正上方,换热管3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贯穿并延伸至锅炉主体1的外部。
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煤炭、木块或生物质等燃料从进料口201处加入,燃料通过挡板202的导向落在接料架203上堆积,由于热空气在烟囱管208内部上升,并使得烟囱管208内部形成虹吸,并将锅炉主体1内部气体自动带动从烟囱管208顶部排出,这就使得锅炉主体1内部的气体会按照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形成的流通通道向烟囱管208的顶部流通,此时从进气框4通过进气口5进入锅炉主体1内部的空气会在接料架203处助燃,并在接料架203处燃烧提供热量的作用下对上方的燃料进行热解干馏气化,产生焦油、热解气和半焦,其中热解干馏气化中热解气向接料架203燃烧位置流动,使得未燃尽的半焦炭和热解气在接料架203处充分燃烧,并转化焦炭,再利用焦炭烘烤散热,最终燃烧后的灰渣从出料口209排出,无烟尘产生也无须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烟尘,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可使得锅炉主体1内部的热解气会充分燃烧,进而提高燃烧效率,由于采用焦炭烘烤散热,不像火苗燃烧迅速,使得该装置具有一次添加300斤燃料可以燃烧七天以上,无需风机辅助,自然燃烧,二十四小时恒温供热,且因为干馏产生的焦油、热解气和半焦可以被再次燃烧,使得排量只有传统锅炉排量的1%,节约大量电能供热成本和人工成本。
进气框4的中部固定设有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物理变化的温敏组件,温敏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进气框4中部的通气管601和通液管602,通气管601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嵌入在烟囱管208的中部并与烟囱管208的内部相连通,且通气管601的两端上下设置,其中所述通气管601位于下方的一端向下弯曲设置,且通气管601位于上方的一端水平嵌入在烟囱管208侧壁的中部,以使烟囱管208内部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会通过通气管601向下弯曲的一端进入通气管601的内部,并通过通气管601另一端随着烟囱管208内部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产生的贝努利效应,使得从烟囱管208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中的一部分会途经通气管601并重新回到烟囱管208内部并向上流动,通液管602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嵌入在换热管3的中部并与换热管3的内部相连通,其中位于换热管3出水端位置的通液管602一端向与出水端相反的方向弯曲设置,且通液管602的另一端水平嵌入在换热管3进水端侧壁的中部,以使换热管3内部完成热交换的热水会通过通液管602弯曲的一端进入通液管602的内部,并通过通液管602另一端随着换热管3内部流动的热水产生的贝努利效应,使得从换热管3出水端内部流动的热水中的一部分会途经通液管602并重新从换热管3进水端再次进入换热管3的内部,通气管601和通液管602的中部均分别固定嵌入有多个固定罩603,固定罩60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双金属片604,且双金属片6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柱605,且驱动柱605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罩603的外部,驱动柱605远离双金属片604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球606,固定罩603相对应驱动柱605位置的侧壁固定嵌入有用于维持驱动柱605稳定移动的导向管607,导向管607远离固定罩603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波纹管608,且波纹管608固定安装在驱动柱605的表面,以使固定罩603内部的流体不从驱动柱605与固定罩603的连接处泄漏,通过通气管601或者通液管602内部具有温度的流体会进入固定罩603的内部时,会使得双金属片604膨胀和收缩从而带动驱动柱605前后移动,即当固定罩603内部流体温度变高并使得双金属片604受热膨胀时,此时双金属片604会带动驱动柱605从固定罩603的内部伸出,反之则双金属片604带动驱动柱605缩向固定罩603的内部,通过设置导向管607可以对驱动柱605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同时通过波纹管608可以防止固定罩603与驱动柱605连接处发生流体泄漏。
进气框4相对应通气管601和通液管602中部固定罩603之间位置固定设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进风调节组件,进风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嵌入在进气框4顶部的调节框701,调节框701为镂空结构,且调节框701的中部开设有六个第一导向槽702,调节框701的中部转动设有调节盘704,调节盘704顶部与调节框701之间位置活动设有呈环形阵列的六个开合瓣705,且六个开合瓣705紧密贴合,开合瓣705相对应第一导向槽702位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柱706,且第一导向柱706活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槽702的内壁,调节盘70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导向槽707,第二导向槽707为正六边形结构,开合瓣705相对应第二导向槽707位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块708,且导向块708活动连接在第二导向槽707的内壁,以使调节盘704转动时,通过第二导向槽707与导向块708相配合以及第一导向柱706与第一导向槽702相配合使得六个开合瓣705相对远离或靠近并在中部形成或闭合让空气进入的孔洞,调节框70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709,以使盖板709将第一导向柱706与第一导向槽702以及第二导向槽707与导向块708相对移动区域密闭,防止灰尘进入增大相对移动时所需要的驱动力,调节盘704表面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挂耳,且挂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架710,驱动架710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柱711,且旋转柱7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进气框4内壁的底部,旋转柱711与驱动架710倾斜设置,以使旋转柱711与进气框4的表面平行时驱动架710在通气管601与通液管602之间呈单一方向的最大倾斜状态,驱动架710中部的两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三导向槽712,第三导向槽71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柱713,第二导向柱713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板714,且驱动板714活动连接在驱动架710的内壁,第二导向柱7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从动板715,从动板715活动连接在驱动架710的底部,驱动架710为凵字形结构,调节框701的内壁开设有容纳调节盘704旋转的容纳槽703,且调节盘704转动连接在容纳槽703的内壁,从动板715底部远离旋转柱711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块716,第三导向槽712远离旋转柱711位置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弹力绳717;
上述结构在工作时,初始状态时通气管601和通液管602中部的其中一个磁球606与磁块716处于磁性相吸状态,且当与磁块716磁吸的磁球606从固定罩603的内部向外伸出时,会使得磁球606推动磁块716移动,并使得磁块716通过从动板715配合第二导向柱713、第三导向槽712和驱动架710带动调节盘704转动,进而使得调节盘704带动第二导向槽707转动,并通过导向块708驱动开合瓣705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会使得第一导向柱706沿着第一导向槽702的内壁移动,进而使得六个开合瓣705相互靠近,并逐渐闭合六个开合瓣705之间形成的孔洞即进风孔,以减少空气进入的量,从而起到通过阻燃来降低温度的目的,反之当固定罩603内部温度下降,则驱动柱605向固定罩603内部移动,会使得驱动柱605通过磁球606吸引磁块716,并使得磁块716通过从动板715配合第二导向柱713、第三导向槽712和驱动架710带动调节盘704反向转动,使得六个开合瓣705相互远离,并逐渐打开六个开合瓣705之间形成的孔洞即进风孔,使得更多的空气可以进入锅炉主体1的内部,从而通过助燃起到提供温度的目的。
进气框4的中部设有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进气框4相对应旋转柱711位置中部的驱动杆801,且驱动杆801活动贯穿并延伸至进气框4的内部,驱动杆801相对应进气框4内部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块802,且驱动块802相对应驱动杆801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尼弹簧803,且阻尼弹簧803固定安装在进气框4的内壁,驱动块8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臂804,且驱动板714相对应驱动臂804位置的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条805;
当需要通气管601内部的温度作为调节的主导因素,此时通过向进气框4的内部推动驱动杆801并拉伸阻尼弹簧803,并使得驱动杆801带动驱动块802挤压旋转柱711,由于旋转柱711是通过轴承转动在进气框4的内壁,且双金属片604在人为干预状态可以发生弹性形变,这就使得驱动块802挤压旋转柱711时,会带动旋转柱711转动,直至旋转柱711与驱动块802处于平行状态,即旋转柱711、驱动块802和进气框4均平行,由于驱动架710与旋转柱711本身就存在倾斜状态,且当旋转柱711与进气框4的表面平行时驱动架710在通气管601与通液管602之间呈单一方向的最大倾斜状态,即驱动架710通过第三导向槽712配合第二导向柱713和从动板715带动磁块716向远离磁球606位置最远距离移动,但是此距离仍然在磁块716和磁球606磁吸范围内,此时根据需要转动驱动杆801,即向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位置的一端转动,使得驱动杆801通过驱动块802带动驱动臂804转动,并使得驱动臂804通过驱动条805带动驱动板714向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位置的一端移动,进而使得驱动板714通过第二导向柱713配合从动板715带动磁块716向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位置的一端移动,且另一端磁块716向远离通液管602中部驱动柱605位置的一端移动,并脱离其磁吸范围,则此时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一端的磁球606会与对应的磁块716吸附,并在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驱动磁球606移动的情况下驱动磁块716移动,进而通过从动板715配合第二导向柱713、第三导向槽712和驱动架710带动调节盘704转动,实现调节进风孔大小的目的;
反之当需要通液管602内部的温度作为主导时,此时反向转动驱动杆801,使得通液管602中部驱动柱605一端的磁球606会与对应的磁块716吸附,并在通液管602内部温度的变化下驱动磁块716移动,进而通过从动板715配合第二导向柱713、第三导向槽712和驱动架710带动调节盘704转动,进行调节进风孔大小,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哪种供暖温度作为主导调节进风孔大小。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该发明通过将煤炭、木块或生物质等燃料从进料口201处加入,燃料通过挡板202的导向落在接料架203上堆积,由于热空气在烟囱管208内部上升,并使得烟囱管208内部形成虹吸,并将锅炉主体1内部气体自动带动从烟囱管208顶部排出,这就使得锅炉主体1内部的气体会按照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形成的流通通道向烟囱管208的顶部流通,此时从进气框4通过进气口5进入锅炉主体1内部的空气会在接料架203处助燃,并在接料架203处燃烧提供热量的作用下对上方的燃料进行热解干馏气化,产生焦油、热解气和半焦,其中热解干馏气化中热解气中的NOx随着气流的流通,向接料架203燃烧位置流动,由于半焦炭燃烧会消耗掉大部分的氧气,形成的还原性环境促使NOx被还原为N2,从而降低了NOx的排放量,未燃尽的半焦炭和热解气在接料架203处充分燃烧,并转化焦炭,再利用焦炭烘烤散热,最终燃烧后的灰渣从出料口209排出,无烟尘产生也无须设置过滤设备过滤烟尘,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可使得锅炉主体1内部的热解气会充分燃烧,进而提高燃烧效率,同时高温气体通过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会形成循环通道,并与换热管3进行充分换热,换热效率高,由于采用焦炭烘烤散热,不像火苗燃烧迅速,使得该装置具有一次添加300斤燃料可以燃烧七天以上,无需风机辅助,自然燃烧,二十四小时恒温供热,且因为干馏产生的焦油、热解气和半焦可以被再次燃烧,使得排量只有传统锅炉排量的1%,节约大量电能供热成本和人工成本;
且当温敏组件工作时,会使得通气管601或者通液管602内部具有温度的流体会进入固定罩603的内部,并使得双金属片604膨胀和收缩从而带动驱动柱605前后移动,即当固定罩603内部流体温度变高并使得双金属片604受热膨胀时,此时双金属片604会带动驱动柱605从固定罩603的内部伸出,反之则双金属片604带动驱动柱605缩向固定罩603的内部,通过设置导向管607可以对驱动柱605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同时通过波纹管608可以防止固定罩603与驱动柱605连接处发生流体泄漏;
初始状态时通气管601和通液管602中部的其中一个磁球606与磁块716处于磁性相吸状态,且当与磁块716磁吸的磁球606从固定罩603的内部向外伸出时,会使得磁球606推动磁块716移动,并使得磁块716通过从动板715配合第二导向柱713、第三导向槽712和驱动架710带动调节盘704转动,进而使得调节盘704带动第二导向槽707转动,并通过导向块708驱动开合瓣705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会使得第一导向柱706沿着第一导向槽702的内壁移动,进而使得六个开合瓣705相互靠近,并逐渐闭合六个开合瓣705之间形成的孔洞即进风孔,以减少空气进入的量,从而起到通过阻燃来降低温度的目的,反之当固定罩603内部温度下降,则驱动柱605向固定罩603内部移动,会使得驱动柱605通过磁球606吸引磁块716,并使得磁块716通过从动板715配合第二导向柱713、第三导向槽712和驱动架710带动调节盘704反向转动,使得六个开合瓣705相互远离,并逐渐打开六个开合瓣705之间形成的孔洞即进风孔,使得更多的空气可以进入锅炉主体1的内部,从而通过助燃起到提供温度的目的;
由于该装置存在两种供热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加热换热管3内部的水,使得可以作为加热生活用水来使用,第二种是热空气进入烟囱管208的内部,可将热空气通过管道设置在房间内部,起到房间供暖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两者的温度会存在偏差,例如使用者需要房间达到舒适的温度时,即通气管601内部的温度作为调节的主导因素,此时通过向进气框4的内部推动驱动杆801并拉伸阻尼弹簧803,并使得驱动杆801带动驱动块802挤压旋转柱711,由于旋转柱711是通过轴承转动在进气框4的内壁,且双金属片604在人为干预状态可以发生弹性形变,这就使得驱动块802挤压旋转柱711时,会带动旋转柱711转动,直至旋转柱711与驱动块802处于平行状态,即旋转柱711、驱动块802和进气框4均平行,由于驱动架710与旋转柱711本身就存在倾斜状态,且当旋转柱711与进气框4的表面平行时驱动架710在通气管601与通液管602之间呈单一方向的最大倾斜状态,即驱动架710通过第三导向槽712配合第二导向柱713和从动板715带动磁块716向远离磁球606位置最远距离移动,但是此距离仍然在磁块716和磁球606磁吸范围内,此时根据需要转动驱动杆801,即向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位置的一端转动,使得驱动杆801通过驱动块802带动驱动臂804转动,并使得驱动臂804通过驱动条805带动驱动板714向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位置的一端移动,进而使得驱动板714通过第二导向柱713配合从动板715带动磁块716向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位置的一端移动,且另一端磁块716向远离通液管602中部驱动柱605位置的一端移动,并脱离其磁吸范围,则此时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一端的磁球606会与对应的磁块716吸附,并在通气管601中部驱动柱605驱动磁球606移动的情况下驱动磁块716移动,进而通过从动板715配合第二导向柱713、第三导向槽712和驱动架710带动调节盘704转动,实现调节进风孔大小的目的,反之当需要生活用水温度作为主导时,此时反向转动驱动杆801,使得通液管602中部驱动柱605一端的磁球606会与对应的磁块716吸附,并在通液管602内部温度的变化下驱动磁块716移动,进而通过从动板715配合第二导向柱713、第三导向槽712和驱动架710带动调节盘704转动,实现调节进风孔大小的目的,通过设置弹力绳717,使得当驱动臂804驱动驱动条805移动至最大距离时,此时第二导向柱713会拉伸弹力绳717,并在驱动臂804转过驱动条805时,即驱动臂804与驱动条805相互交错并分离时,此时弹力绳717收缩并带动第二导向柱713反向移动一段距离,使得驱动杆801驱动驱动块802反向转动时,驱动条805仍然会与驱动臂804接触,并在驱动臂804的反向转动作用下始终能够带动驱动条805反向移动,即驱动臂804无论正反转,始终能够带动驱动条805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
1.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主体(1),所述锅炉主体(1)的中部固定设有与锅炉主体(1)内部相连通的进气框(4),使得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气框(4)进入锅炉主体(1)的内部,所述进气框(4)的中部固定设有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物理变化的温敏组件,所述温敏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进气框(4)中部的通气管(601)和通液管(602),所述通气管(601)和通液管(602)的中部均分别固定嵌入有多个固定罩(603);
用于将燃料充分燃烧的干馏燃烧组件,所述干馏燃烧组件包括固定嵌入在锅炉主体(1)顶部且向锅炉主体(1)内部进料的进料口(201),所述锅炉主体(1)相对应进料口(201)底部位置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用于导料的挡板(202),且锅炉主体(1)相对应挡板(202)位置内壁的底部固定设有倾斜设置的接料架(203),使得在支撑燃料时让燃烧后的小颗粒灰渣掉落在锅炉主体(1)的底部,所述锅炉主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且锅炉主体(1)相对应第二隔板(205)、第三隔板(206)和第四隔板(207)之间固定设置有换热管(3),以使在锅炉主体(1)的内部形成循环流道,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充分地与换热管(3)进行热交换,所述锅炉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与锅炉主体(1)内部相连通的烟囱管(208),以使烟囱管(208)顶部底部存在温度差从而形成虹吸原理并将锅炉主体(1)内部热空气抽出,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料在接料架(203)位置燃烧并烘烤顶部的燃料进行干馏,使其将燃料转变为焦炭、焦油和可燃气并在此燃烧利用,提高燃烧效率同时无烟尘产生,所述第一隔板(204)固定在锅炉主体(1)内壁的底部,且第三隔板(206)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204)的顶部,所述第四隔板(207)和第二隔板(205)分别位于第一隔板(204)的两端,所述第三隔板(206)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接料架(203)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204)的一端,且接料架(203)位于第三隔板(206)的底部,所述接料架(203)由多个圆管横向阵列组成,且每个圆管之间存在缝隙,以使燃烧后的小颗粒灰渣掉落,所述锅炉主体(1)相对应接料架(203)位置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209),且出料口(209)的表面扣合有出料盖(211),所述进料口(201)的顶部扣合有进料盖(210),所述进气框(4)为几字形结构,且进气框(4)内壁的一端以及锅炉主体(1)相对应位置的侧壁均开设有进气口(5),以使进气框(4)的内部通过进气口(5)与锅炉主体(1)的内部相连通,且进气口(5)的位置位于接料架(203)的正上方,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贯穿并延伸至锅炉主体(1)的外部;
所述进气框(4)相对应通气管(601)和通液管(602)中部固定罩(603)之间位置固定设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进风调节组件,所述进风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嵌入在进气框(4)顶部的调节框(701),所述调节框(701)为镂空结构,且调节框(701)的中部开设有六个第一导向槽(702),所述调节框(701)的中部转动设有调节盘(704),所述调节盘(704)顶部与调节框(701)之间位置活动设有呈环形阵列的六个开合瓣(705),且六个开合瓣(705)紧密贴合,所述开合瓣(705)相对应第一导向槽(702)位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柱(706),且第一导向柱(706)活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槽(702)的内壁,所述调节盘(70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导向槽(707),所述第二导向槽(707)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开合瓣(705)相对应第二导向槽(707)位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708),且导向块(708)活动连接在第二导向槽(707)的内壁,以使调节盘(704)转动时,通过第二导向槽(707)与导向块(708)相配合以及第一导向柱(706)与第一导向槽(702)相配合使得六个开合瓣(705)相对远离或靠近并在中部形成或闭合让空气进入的孔洞,所述调节框(70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709),以使盖板(709)将第一导向柱(706)与第一导向槽(702)以及第二导向槽(707)与导向块(708)相对移动区域密闭,防止灰尘进入增大相对移动时所需要的驱动力,所述调节盘(704)表面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挂耳,且挂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架(710),所述驱动架(710)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柱(711),且旋转柱(7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进气框(4)内壁的底部,所述旋转柱(711)与驱动架(710)倾斜设置,以使旋转柱(711)与进气框(4)的表面平行时驱动架(710)在通气管(601)与通液管(602)之间呈单一方向的最大倾斜状态,所述驱动架(710)中部的两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三导向槽(712),所述第三导向槽(71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柱(713),所述第二导向柱(713)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板(714),且驱动板(714)活动连接在驱动架(710)的内壁,所述第二导向柱(7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板(715),所述从动板(715)活动连接在驱动架(710)的底部;
所述进气框(4)的中部设有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进气框(4)相对应旋转柱(711)位置中部的驱动杆(801),且驱动杆(801)活动贯穿并延伸至进气框(4)的内部,所述驱动杆(801)相对应进气框(4)内部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块(802),且驱动块(802)相对应驱动杆(801)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803),且阻尼弹簧(803)固定连接在进气框(4)的内壁,所述驱动块(8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臂(804),且驱动板(714)相对应驱动臂(804)位置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条(805);
所述通气管(601)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嵌入在烟囱管(208)的中部并与烟囱管(208)的内部相连通,且通气管(601)的两端上下设置,其中所述通气管(601)位于下方的一端向下弯曲设置,且通气管(601)位于上方的一端水平嵌入在烟囱管(208)侧壁的中部,所述通气管(601)弯曲的一端位于另一端的下方,以使烟囱管(208)内部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会通过通气管(601)向下弯曲的一端进入通气管(601)的内部,并通过通气管(601)另一端随着烟囱管(208)内部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产生的贝努利效应,使得从烟囱管(208)向上流动的热空气中的一部分会途经通气管(601)并重新回到烟囱管(208)内部并向上流动,所述通液管(602)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嵌入在换热管(3)的中部并与换热管(3)的内部相连通,其中位于所述换热管(3)出水端位置的通液管(602)一端向与出水端相反的方向弯曲设置,且通液管(602)的另一端水平嵌入在换热管(3)进水端侧壁的中部,以使换热管(3)内部完成热交换的热水会通过通液管(602)弯曲的一端进入通液管(602)的内部,并通过通液管(602)另一端随着换热管(3)内部流动的热水产生的贝努利效应,使得从换热管(3)出水端内部流动的热水中的一部分会途经通液管(602)并重新从换热管(3)进水端再次进入换热管(3)的内部,所述固定罩(6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金属片(604),且双金属片(6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柱(605),且驱动柱(605)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罩(603)的外部,所述驱动柱(605)远离双金属片(604)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球(606),所述固定罩(603)相对应驱动柱(605)位置的侧壁固定嵌入有用于维持驱动柱(605)稳定移动的导向管(607),所述导向管(607)远离固定罩(603)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608),且波纹管(608)固定连接在驱动柱(605)的表面,以使固定罩(603)内部的流体不从驱动柱(605)与固定罩(603)的连接处泄漏,所述驱动架(710)为凵字形结构,所述调节框(701)的内壁开设有容纳调节盘(704)旋转的容纳槽(703),且调节盘(704)转动连接在容纳槽(703)的内壁,所述从动板(715)底部远离旋转柱(711)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块(716),所述第三导向槽(712)远离旋转柱(711)位置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力绳(7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包括煤炭以及生物质燃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32211.4A CN117663470B (zh) | 2024-01-31 | 2024-01-31 | 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32211.4A CN117663470B (zh) | 2024-01-31 | 2024-01-31 | 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63470A CN117663470A (zh) | 2024-03-08 |
CN117663470B true CN117663470B (zh) | 2024-04-26 |
Family
ID=90064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32211.4A Active CN117663470B (zh) | 2024-01-31 | 2024-01-31 | 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63470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479109A (en) * | 1937-03-25 | 1938-02-01 | Frederick Arthur Norman | Improvements in water heaters |
GB881101A (en) * | 1957-03-06 | 1961-11-01 | English Electric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utomatic shut-off valves |
CN201215387Y (zh) * | 2008-06-12 | 2009-04-01 | 宋福生 | 常压热水锅炉 |
KR20090091530A (ko) * | 2008-02-25 | 2009-08-28 | 김혜경 | 나무 보일러 |
CN101571317A (zh) * | 2009-06-12 | 2009-11-04 | 北京通州通铭锅炉厂 | 燃煤自控锅炉 |
CN101813374A (zh) * | 2010-02-09 | 2010-08-25 | 刘盛里 | 全自动多用途燃气锅炉 |
KR20130064994A (ko) * | 2011-12-09 | 2013-06-19 | 양태허 | 혼합식 냉매 공급 및 제어 기능을 갖춘 온도조절시스템 |
CN104896728A (zh) * | 2015-01-16 | 2015-09-09 | 陈喜春 | 一种可使用生物质燃料的逆正燃烧锅炉 |
CN107238111A (zh) * | 2017-05-08 | 2017-10-10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降低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高效燃煤采暖炉及采暖方法和用途 |
CN107290463A (zh) * | 2016-03-31 | 2017-10-24 | 庞英明 | 一种便携式吹扫捕集采样器 |
CN207922555U (zh) * | 2018-03-13 | 2018-09-28 | 姚晨晨 | 一种节能气化燃料的环保锅炉 |
CN210688170U (zh) * | 2019-10-12 | 2020-06-05 | 孙才章 | 干馏式锅炉 |
CN216048340U (zh) * | 2021-11-15 | 2022-03-15 | 大连金艺供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环保低耗能采暖锅炉 |
-
2024
- 2024-01-31 CN CN202410132211.4A patent/CN1176634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479109A (en) * | 1937-03-25 | 1938-02-01 | Frederick Arthur Norman | Improvements in water heaters |
GB881101A (en) * | 1957-03-06 | 1961-11-01 | English Electric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utomatic shut-off valves |
KR20090091530A (ko) * | 2008-02-25 | 2009-08-28 | 김혜경 | 나무 보일러 |
CN201215387Y (zh) * | 2008-06-12 | 2009-04-01 | 宋福生 | 常压热水锅炉 |
CN101571317A (zh) * | 2009-06-12 | 2009-11-04 | 北京通州通铭锅炉厂 | 燃煤自控锅炉 |
CN101813374A (zh) * | 2010-02-09 | 2010-08-25 | 刘盛里 | 全自动多用途燃气锅炉 |
KR20130064994A (ko) * | 2011-12-09 | 2013-06-19 | 양태허 | 혼합식 냉매 공급 및 제어 기능을 갖춘 온도조절시스템 |
CN104896728A (zh) * | 2015-01-16 | 2015-09-09 | 陈喜春 | 一种可使用生物质燃料的逆正燃烧锅炉 |
CN107290463A (zh) * | 2016-03-31 | 2017-10-24 | 庞英明 | 一种便携式吹扫捕集采样器 |
CN107238111A (zh) * | 2017-05-08 | 2017-10-10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降低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高效燃煤采暖炉及采暖方法和用途 |
CN207922555U (zh) * | 2018-03-13 | 2018-09-28 | 姚晨晨 | 一种节能气化燃料的环保锅炉 |
CN210688170U (zh) * | 2019-10-12 | 2020-06-05 | 孙才章 | 干馏式锅炉 |
CN216048340U (zh) * | 2021-11-15 | 2022-03-15 | 大连金艺供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环保低耗能采暖锅炉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63470A (zh) | 2024-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85004U (zh) | 一种生物质采暖炉 | |
CN117663470B (zh) | 节能环保型馏化炭火供暖锅炉 | |
CN220793430U (zh) | 一种具有可振动炉排的生物质取暖炉 | |
CN110173719B (zh) | 一种小型生物质供热系统 | |
CN103836711B (zh)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供暖系统 | |
CN201547816U (zh) | 多功能生物质气化采暖炉 | |
CN214426200U (zh) | 热风炉 | |
CN107435950A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燃煤炊事热风采暖炉及炊事采暖方法和用途 | |
CN102748779B (zh) | 集直烧、返烧、气化燃烧为一体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 | |
CN204787216U (zh) | 一种带有烟气二次燃烧功能的卧式气化返烧热水锅炉 | |
CN201772500U (zh) | 多功能户用生物质气化供热装置 | |
CN202521841U (zh) | 并燃气化热水炉 | |
CN207316985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燃煤炊事热风采暖炉 | |
CN113405146A (zh) | 一种蓄热式生物质气化供暖系统 | |
CN204757367U (zh) | 一种热风炉 | |
CN115218181B (zh) | 一种基于热光伏系统的燃烧器余热回收发电装置 | |
CN205480944U (zh) | 一体式生物质自力旋风气化燃烧炉 | |
CN112161315B (zh) | 一种新型环保采暖系统及方法 | |
CN212520770U (zh) | 一种醇基燃料烤烟系统 | |
CN204201944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燃煤采暖炉 | |
CN216592268U (zh) | 烧柴热水器 | |
CN211424682U (zh) | 燃气红外辐射热水锅炉 | |
CN2630739Y (zh) | 制暖空调器 | |
CN210688399U (zh) | 家用节能环保多功能采暖炉 | |
CN202145875U (zh) | 带一拖四集中供热炉的双层烤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