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1452A -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1452A
CN117661452A CN202311589777.1A CN202311589777A CN117661452A CN 117661452 A CN117661452 A CN 117661452A CN 202311589777 A CN202311589777 A CN 202311589777A CN 117661452 A CN117661452 A CN 117661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road
beams
working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97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杰
李定有
祝平华
王明刚
许小永
石春光
陈蕾
周雨超
黄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23115897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14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1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1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包括根据模拟施工的过程对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进行修改;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所述施工现场路的两侧及所述路中间位置设置混凝土基础,并将多根立柱的底部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内;在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支撑梁安装贝雷梁,在所述贝雷梁上根据预设距离排列若干第一工作梁,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安装第二工作梁;在所述第二工作梁上通过连接工字钢安装有支撑件,以使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工作梁的下方形成浇梁空间,验收所述浇梁空间是否合格,若所述浇梁空间合格,则在所述浇梁空间上进行浇梁施工,节约了跨路桥梁下方空间,提高净空高度便于通车。

Description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浇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蓬勃发展,不断出现跨省道、国道等跨路施工桥梁结构类型,尤其是低净空跨路施工桥梁,相关技术中现浇梁支架的传统做法大跨度现浇梁,钢管立柱+工字钢横梁+贝雷片主梁的施工方法,由于贝雷梁高度1.5m,对有通车(净空)要求的跨路施工,此方法易导致净空不足,不能满足通车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遇到低净空跨路现浇梁施工时,传统的支架搭设方法不能满足通车净空要求的问题。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及现浇梁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所述自然环境条件及所述施工条件绘制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
根据所述施工图纸及所述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施工,并根据模拟施工的过程对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进行修改;
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所述施工现场路的两侧及所述路中间位置设置混凝土基础,并将多根立柱的底部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内;
在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支撑梁安装贝雷梁,在所述贝雷梁上根据预设距离排列若干第一工作梁,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安装第二工作梁;
在所述第二工作梁上通过连接工字钢安装有支撑件,以使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工作梁的下方形成浇梁空间,验收所述浇梁空间是否合格,若所述浇梁空间合格,则在所述浇梁空间上进行浇梁施工。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所述第一工作梁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安装第二工作梁,在第二工作梁上安装支撑件,以使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工作梁的下方形成浇梁空间,从而通过浇梁空间进行施工跨路桥梁,通过立柱支撑于贝雷梁,以使贝雷梁支撑于跨路桥梁的上方,形成倒挂的形式对跨路桥梁进行支撑,使支撑件代替了现有的贝雷梁直接对跨路桥梁,从而节约了跨路桥梁下方空间,提高净空高度,便于通车。
进一步的,获取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的步骤包括:
利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采集所述施工现场的土壤,并对所述土壤进行成分分析,记录分析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及水文条件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所述施工条件包括场征拆情况、现场管线勘察情况、交通条件、施工用水及施工用电;
所述现浇梁的参数包括现浇梁的跨度、纵坡坡度、空间高度及承受荷载值。
进一步的,在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支撑梁安装贝雷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上安装横向工字钢,在所述横向工字钢上间隔安装多个纵向工字钢,在所述路两侧的所述立柱上安装纵向工字钢;
在所有的所述纵向工字钢上多个贝雷片,每一所述纵向工字钢上多个所述贝雷片采用型钢连接固定,以形成贝雷梁。
进一步的,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上安装横向工字钢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上焊接钢管斜撑,在该立柱上安装横向工字钢,将所述钢管斜撑与所述横向工字钢焊接。
进一步的,在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安装第二工作梁的步骤包括:
在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双螺母的螺纹钢,所述双螺母的螺纹钢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梁的下方,在所述双螺母的螺纹钢的底部安装第二工作梁,且所述第二工作梁与所述第一工作梁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工作梁上通过连接工字钢安装有支撑件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的所述第二工作梁上安装若干连接工字钢,在所述连接工字钢上依次布置防护方木和竹胶板,其中,所述竹胶板的厚度范围为1cm~3cm。
进一步的,在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支撑梁安装贝雷梁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卸落沙箱。
进一步的,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立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中间安装有Z字形固定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混凝土基础;11、立柱;111、钢管斜撑;112、固定架;12、支撑梁;121、横向工字钢;122、纵向工字钢;13、贝雷梁;14、卸落沙箱;20、第一工作梁;21、螺纹钢;22、第二工作梁;23、连接工字钢;30、支撑件;31、浇梁空间;32、防护方木;33、竹胶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数据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用于监测被测物与地面发生非点接触情况下的位姿,包括步骤S01至步骤S04:
S01:获取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及现浇梁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所述自然环境条件及所述施工条件绘制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
所述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及水文条件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具体的,地形地貌为施工现场的是否存在场地及其周邻地段未发现滑坡、崩塌、塌陷、冲沟切割侵蚀等不良地质作用;
所述施工条件包括场征拆情况、现场管线勘察情况、交通条件、施工用水及施工用电;
所述现浇梁的参数包括现浇梁的跨度、纵坡坡度、空间高度及承受荷载值。
其中,利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采集所述施工现场的土壤,并对所述土壤进行成分分析,记录分析数据,然后跟根据测量数据和分析数据绘制施工图纸。
S02:根据所述施工图纸及所述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施工,并根据模拟施工的过程对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进行修改;
具体的,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可以在三维模型上建立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对图纸的尺寸和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改进,修改起初设定的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
S03: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所述施工现场路的两侧及所述路中间位置设置混凝土基础10,并将多根立柱11的底部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0内;
施工准备:
1.施工前需对测量仪器进行标定、检验校正、仪器标定、校正报告存档。
2.施工前需完成导线复测,曲线要素和中桩坐标复核等工作。
3.开工前技术员需熟悉图纸、下发施工技术交底。
4.对施工队伍需进行人员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技术交底培训。
5.现场要做到“四通、一平”,四通:水通、电通、通信通、路通。
6.施工前需完成现有茂湛高速实际标高与图纸设计标高的复核。
具体的,浇筑前预埋钢板,钢管立柱11与预埋钢板采用焊接连接在路两侧及路中间位置设置装配式钢管立柱11,便于周转使用,装配式钢管立柱11标准节与调整节之间采用法兰连接,路两侧位置分别设置4根装配式钢管立柱11,箱梁两侧各两根;道路中间位置设置8根装配式钢管立柱11,箱梁两侧各四根。
具体的,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立柱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11中间安装有Z字形固定架112。
立柱11安装时需要注意:
(1)地基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对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和检测,应满足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安全要求。
(2)钢管柱、横向分配梁、贝雷梁13及钢梁的关键部位、受力点的焊缝应经检验检测,满足《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第8.2节的要求方可使用。
(3)钢立柱11纵、横向间距和高度应根据架体设计方案确定,钢管柱上的槽钢应当位于钢管柱的中心位置。
(4)立柱11应支撑在混凝土垫块或承台上,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1500墩身高度,且不大于2cm。底座与基础垫块预埋件的焊接应牢固,同时进行横向和斜向连接固定,形成整体承重体系。
(5)应采取措施防止立柱11顶部横向分配梁及高度调节件坠落。
(6)贝雷梁13吊装前应对贝雷梁13拼装质量进行复检,跨径较大的贝雷梁13应增设加强悬杆,以增强贝雷梁13的稳定性。同时,应事先对贝雷架的锈蚀程度进行评估,检查各种销栓是否齐全等。
(7)钢管支架上的横向分配梁应支在贝雷架的节点部位,不得支在弦杆上。
(8)钢管柱关键部位受力点的焊缝应按方案要求进行焊缝质量检测,满足承载力要求。
(9)吊装时,应对已就位的相邻横向分配梁、贝雷梁13、钢梁、楞梁进行临时固定,防止倾倒。贝雷梁13、钢梁在按专项施工方案规定的位置就位后,增设横向联系;两侧临空面采用限位措施,防止侧向滑移。
S04:在所述立柱11的顶部通过支撑梁12安装贝雷梁13,在所述贝雷梁13上根据预设距离排列若干第一工作梁20,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20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21安装第二工作梁22;
具体的,在所述立柱11的顶部通过支撑梁12安装贝雷梁13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11上安装横向工字钢121,在所述横向工字钢121上间隔安装多个纵向工字钢122,在所述路两侧的所述立柱11上安装纵向工字钢122;
在所有的所述纵向工字钢122上多个贝雷片,每一所述纵向工字钢122上多个所述贝雷片采用型钢连接固定,以形成贝雷梁13。
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11上安装横向工字钢121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11上焊接钢管斜撑111,在该立柱11上安装横向工字钢121,将所述钢管斜撑111与所述横向工字钢121焊接。
具体的,在所述立柱11的顶部通过支撑梁12安装贝雷梁13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立柱11的顶部安装卸落沙箱14;以便于拆卸立柱11上的部件。
可选择的,在所有的所述纵向工字钢122上放置9片贝雷片,贝雷片之间采用型钢连接固定。
具体的,在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20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21安装第二工作梁22的步骤包括:
在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20的两端分别安装双螺母的螺纹钢21,所述双螺母的螺纹钢21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梁20的下方,在所述双螺母的螺纹钢21的底部安装第二工作梁22,且所述第二工作梁22与所述第一工作梁20一一对应。
具体实施时,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11上安装双拼I56a横向工字钢121,在所述横向工字钢121上间隔安装四组双拼I56a纵向工字钢122,在所述路两侧的所述立柱11上安装一组双拼I56a纵向工字钢122;在所有的所述纵向工字钢122上9片贝雷片,每一所述纵向工字钢122上多个所述贝雷片采用型钢连接固定,以形成贝雷梁13,在所述贝雷梁13上排列若干双拼Ⅰ56a工字钢(第一工作梁20),设置间距为3m,在道路中桩处适当调整,与贝雷梁13连接为整体。倒挂采用φ40精轧螺纹钢21,采用双螺母,间距和贝雷梁13上的第一工作梁20的分配及数量相同,精轧螺纹钢21底部横向布置双拼I56a工字钢,间距与精轧螺纹钢21间距相同。
S05:在所述第二工作梁22上通过连接工字钢23安装有支撑件30,以使所述支撑件30在所述第一工作梁20的下方形成浇梁空间31,验收所述浇梁空间31是否合格,若所述浇梁空间31合格,则在所述浇梁空间31上进行浇梁施工。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所述第一工作梁20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21安装第二工作梁22,在第二工作梁22上安装支撑件30,以使所述支撑件30在所述第一工作梁20的下方形成浇梁空间31,从而通过浇梁空间31进行施工跨路桥梁,通过立柱11支撑于贝雷梁13,以使贝雷梁13支撑于跨路桥梁的上方,形成倒挂的形式对跨路桥梁进行支撑,使支撑件30代替了现有的贝雷梁13直接对跨路桥梁,从而节约了跨路桥梁下方空间,提高净空高度,便于通车。
具体的,在所述第二工作梁22上通过连接工字钢23安装有支撑件30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的所述第二工作梁22上安装若干连接工字钢23,在所述连接工字钢23上依次布置防护方木32和竹胶板33,其中,所述竹胶板33的厚度范围为1cm~3cm。在本实施例中,竹胶板33的厚度为1.5cm。
施工过程中,总工程师组织技术、设备物资部门对专控工序进行自检和监控,确保施工工序满足规定的技术、安全要求。
每道专控工序完成后,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提交相应的自检资料,申请现场验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的,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按照专业监理工程师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做好记录工作,整改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综上,通过所述第一工作梁20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21安装第二工作梁22,在第二工作梁22上安装支撑件30,以使所述支撑件30在所述第一工作梁20的下方形成浇梁空间31,从而通过浇梁空间31进行施工跨路桥梁,通过立柱11支撑于贝雷梁13,以使贝雷梁13支撑于跨路桥梁的上方,形成倒挂的形式对跨路桥梁进行支撑,使支撑件30代替了现有的贝雷梁13直接对跨路桥梁,从而节约了跨路桥梁下方空间,提高净空高度,便于通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及现浇梁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所述自然环境条件及所述施工条件绘制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
根据所述施工图纸及所述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施工,并根据模拟施工的过程对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进行修改;
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施工方案及所述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所述施工现场路的两侧及所述路中间位置设置混凝土基础,并将多根立柱的底部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内;
在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支撑梁安装贝雷梁,在所述贝雷梁上根据预设距离排列若干第一工作梁,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安装第二工作梁;
在所述第二工作梁上通过连接工字钢安装有支撑件,以使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工作梁的下方形成浇梁空间,验收所述浇梁空间是否合格,若所述浇梁空间合格,则在所述浇梁空间上进行浇梁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的步骤包括:
利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采集所述施工现场的土壤,并对所述土壤进行成分分析,记录分析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及水文条件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所述施工条件包括场征拆情况、现场管线勘察情况、交通条件、施工用水及施工用电;
所述现浇梁的参数包括现浇梁的跨度、纵坡坡度、空间高度及承受荷载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支撑梁安装贝雷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上安装横向工字钢,在所述横向工字钢上间隔安装多个纵向工字钢,在所述路两侧的所述立柱上安装纵向工字钢;
在所有的所述纵向工字钢上多个贝雷片,每一所述纵向工字钢上多个所述贝雷片采用型钢连接固定,以形成贝雷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上安装横向工字钢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所述立柱上焊接钢管斜撑,在该立柱上安装横向工字钢,将所述钢管斜撑与所述横向工字钢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上采用双螺母的螺纹钢安装第二工作梁的步骤包括:
在每一所述第一工作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双螺母的螺纹钢,所述双螺母的螺纹钢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梁的下方,在所述双螺母的螺纹钢的底部安装第二工作梁,且所述第二工作梁与所述第一工作梁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梁上通过连接工字钢安装有支撑件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的所述第二工作梁上安装若干连接工字钢,在所述连接工字钢上依次布置防护方木和竹胶板,其中,所述竹胶板的厚度范围为1cm~3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支撑梁安装贝雷梁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卸落沙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路中间位置的立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中间安装有Z字形固定架。
CN202311589777.1A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76614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9777.1A CN117661452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9777.1A CN117661452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1452A true CN117661452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7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9777.1A Pending CN117661452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14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5109A (zh) 跨越式桥梁现浇平台模拟等荷载分段预压施工方法
CN110004832B (zh) 大跨径悬臂桁架式盖梁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2925807U (zh) 一种现浇连续箱梁边跨直线段模板支撑体系
CN110700100A (zh) 一种高墩小半径曲线匝道桥现浇平台贝雷梁束施工方法
CN109978378A (zh) 一种新建工程穿越既有道路设施的工后评估方法
CN111561175B (zh) 一种预应力托换静力切割拔柱施工工艺
CN110409624A (zh) 一种大型设备安装与主体结构逆作计算与施工方法
CN114396162A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管桁架现场拼装方法
CN114059554A (zh) 带钢桁架及斜抛撑的新型深基坑内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2854004A (zh) 一种鱼腹式箱梁梁柱式支架施工方法
CN217378605U (zh) 一种悬浇变截面连续梁零号块托架预压装置
CN117661452A (zh) 一种低净空跨路现浇梁的施工方法
CN111663451B (zh) 高山峡谷大跨度上承式连续钢桁梁桥的超高塔架施工方法
CN114016420A (zh) 独墩柱钢桥梁装配式施工工法
CN114086473A (zh) 一种高墩现浇梁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2726517A (zh) 桥梁上方渡槽施工方法
CN111622091A (zh) 一种预制桥墩的受力试验方法
CN111549678A (zh) 预制节段梁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11501531A (zh) 一种v型薄壁墩及0#块主梁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114703956B (zh) 一种双层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施工工艺方法
CN220977727U (zh) 一种连续箱梁0号块施工钢管桩支架及预压系统
CN215925661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混凝土现浇梁的自平衡不落地支架
CN214993199U (zh) 一种刚构桥梁施工的挂篮预压三角架
CN215801087U (zh) 一种桥梁顶升预警限位装置
CN215800924U (zh) 高空原位现浇桥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