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6085A - 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6085A
CN117656085A CN202211020358.1A CN202211020358A CN117656085A CN 117656085 A CN117656085 A CN 117656085A CN 202211020358 A CN202211020358 A CN 202211020358A CN 117656085 A CN117656085 A CN 117656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robot
tensioning section
length
coordin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03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昌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ay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ay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ay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ay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03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6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6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6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包括:a.设定高空至地面的墙面做为机器人行走的工作面,在该工作面上建立坐标系;b.安装第一天索绳、第二天索绳、第一地索绳及第二地索绳;c.根据需要行走的目标位置的坐标,与当前的位置坐标进行比对,计算得到目标位置的第一拉紧段、第二拉紧段、第三拉紧段及第四拉紧段的收放长度;d.控制器控制抓绳机,使第一拉紧段、第二拉紧段、第三拉紧段及第四拉紧段移动收放变化长度,机器人即行走至目标位置。本发明可实现机器人在整个工作面区域任意位置的移动,实现机器人的自由行走,有效的提升了机器人的行走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空的危险作业,采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现有的高空作业,如幕墙清洗、外墙喷涂、外墙安装、玻璃更换等,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作业。
如公开号为CN106476923A、CN208551642U的专利,现有的幕墙清洗机器人在进行高空清洗的时候,在机器人的顶部都必须设置保险绳以防止掉落,通过保险绳吊装于建筑物顶端的卷扬机上,通过启动卷扬机,保险绳吊装机器人在建筑物竖直方向上移动,当清洗好几列时,要移动建筑物上的卷扬机才可以继续进行清洗,清洗的过程须要人工不断移动保险绳的位置,导致清洗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以实现机器人在高空的快速移动。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所述机器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控制器、风机、四组抓绳机及四组绳体,所述抓绳机分别为设置在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的第一抓绳机、第二抓绳机、第三抓绳机及第四抓绳机,所述四组绳体分别为安装在第一抓绳机上的第一天索绳、安装在第二抓绳机上的第二天索绳、安装在第三抓绳机上的第一地索绳、安装在第四抓绳机上的第二地索绳;机器人自由行走的方法包括:
a.设定高空至地面的墙面做为机器人行走的工作面,在该工作面上建立坐标系:X轴和Y轴互相垂直且位于工作面,Z轴垂直于X轴和Y轴。
b.将第一天索绳的一端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高空左侧的顶端,另一端穿过第一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一天索绳与第一抓绳机的连接点为第一受力点,第一天索绳固定端至第一受力点为第一拉紧段。
第二天索绳的一端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高空右侧的顶端,另一端穿过第二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二天索绳与第二抓绳机的连接点为第二受力点,第二天索绳固定端至第二受力点为第二拉紧段。
第一地索绳的一端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左侧的底端,另一端穿过第三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一地索绳与第三抓绳机的连接点为第三受力点,第一地索绳固定端至第三受力点为第三拉紧段。
第二地索绳的一端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右侧的底端,另一端穿过第四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二地索绳与第四抓绳机的连接点为第四受力点,第二地索绳固定端至第四受力点为第四拉紧段。
c.根据需要行走的目标位置的坐标,与当前的位置坐标进行比对,计算得到目标位置的第一拉紧段、第二拉紧段、第三拉紧段及第四拉紧段的收放长度。
d.控制器控制抓绳机,使第一拉紧段、第二拉紧段、第三拉紧段及第四拉紧段移动收放变化长度,机器人即行走至目标位置。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传感器;还包括步骤e.机器人行走至目标位置后,传感器将当前机器人的姿态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当前姿态与机器人初始设定的姿态进行对比,调整当前姿态至初始姿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机为单侧安装或者双侧安装,当所述机架单侧安装时,安装于机架上远离墙面的一侧,所述风机启动给机架施加沿Z轴方向的水平推力,多个所述风机的布置重心与机架重心重合。
进一步的,机器人由当前的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同一工作面位置M的计算过程包括:S1.计算四组绳体的收放长度△L。△L=LN-LM,LN为机架在N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M为机架在M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为正数时,表示该绳体收紧,当△L为负数时,表示该绳放松。S2.计算各抓绳机的收放速度v。v=△L/t,t为机架从位置N移动到位置M的预先设定的时间;所述控制器控制各抓绳机按照速度v进行收紧或放松绳体,运行时间为t,从而使各组绳体移动收放长度△L。
优选的,以工作面的中心位置为坐标系原点,以坐标系原点沿X轴,Y轴方向划定四个象限,以左上角为第一象限,顺时针划分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机器人在工作面位置时绳体的拉紧段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设定第一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1,YD1),第二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2,YD2),第一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3,YD3),第二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4,YD4),第一受力点的坐标为(X1,Y1),第二受力点的坐标为(X2,Y2),第三受力点的坐标为(X3,Y3),第四受力点的坐标为(X4,Y4);则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的计算公式如下:
a.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一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b.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二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c.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三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d.受力点的坐标在第四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进一步的,机器人由当前的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不同工作面位置M’的方法为:先将机器人由位置N移动至同一工作面位置M,然后将机器人由位置M移动至位置M',位置M'为位置M在Z轴上移动一段距离得到,计算机器人在位置M'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M’,控制风机的风速给机架水平推力,使得机器人沿Z轴方向移动至位置M'的位置,同时控制各绳体的收放长度△L'=LM’-LM
其中,机器人在位置M'时绳体的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位置M'与位置M的Z轴方向上的距离为H,则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进一步的,机器人由当前的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不同工作面位置M’的方法为:计算机器人在当前位置N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N,计算位置M'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M’,控制风机的风速给机架水平推力,使得机器人沿Z轴方向移动至位置M'的位置,同时控制各绳体的收放长度:△L'=LM’-LN
进一步的,机器人由位置M’移动至位置T’,其中位置M'与位置T'均不位于工作面上,则其过程为:S1.计算四组绳体的收放长度△L,△L=LM’-LT’,LM’为机架在M’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T’为机架在T’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为正数时,表示该绳体收紧,当△L为负数时,表示该绳放松。S2.计算各抓绳机的收放速度v,v=△L/t,t为机架从位置M’移动到位置T’的预先设定的时间;S3.控制风机的风速给机架水平推力,使得机器人沿Z轴方向移动至位置T’的位置,同时控制器控制各抓绳机按照速度v进行收紧或放松绳体,运行时间为t,从而使各组绳体移动收放长度△L。
其中,以工作面的中心位置为坐标系原点,以坐标系原点沿X轴,Y轴方向划定四个象限,以左上角为第一象限,顺时针划分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机器人不在工作面位置时绳体的拉紧段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设定第一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1,YD1,0),第二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2,YD2,0),第一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3,YD3,0),第二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4,YD4,0),第一受力点的坐标为(X1,Y1,Z1),第二受力点的坐标为(X2,Y2,Z2),第三受力点的坐标为(X3,Y3,Z3),第四受力点的坐标为(X4,Y4,Z4);则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的计算公式如下:
a.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一象限时:
b.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二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c.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三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d.受力点的坐标在第四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测距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清洗装置,或者喷涂装置,或者钻孔装置,或者运输箱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四根受力绳体,通过控制四组绳体的拉紧段的收放,只需在施工前固定好四根绳体的固定端,即可实现机器人在整个工作面区域任意位置的移动,实现机器人的自由行走,有效的提升了机器人的行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隐藏风机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机器人安装在高空时,坐标系的构建示意图。
图6是工作面P的坐标系和象限的划分示意图。
图7是机器人各受力点及拉紧段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机器人在位置N时各坐标的示意图(图中将各个绳体的自由段隐藏)。
图9是机器人在位置M时各坐标的示意图(图中将各个绳体的自由段隐藏)。
图10是机器人从位置M至位置M'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机器人从位置M'至位置T'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机器人在位置T'时各坐标的示意图(图中将各个绳体的自由段隐藏)。
图13是风机双侧安装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机架,2:风机,3:抓绳机,31:第一抓绳机,32:第二抓绳机,33:第三抓绳机,34:第四抓绳机,4:绳体,41:第一天索绳,41a:第一拉紧段,42:第二天索绳,42a:第二拉紧段,43:第一地索绳,43a:第三拉紧段,44:第二地索绳,44a:第四拉紧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为了实现自由行走,本发明的机器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控制器、传感器、风机2、四组抓绳机3及四组绳体4。
控制器及传感器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包括测距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测距传感器可以选用现有的红外测距传感器、光电测距传感器、激光位移测距传感器等,用于测量机架的位置。角度传感器可以选用现有的倾角传感器(建大仁科RS485)、陀螺仪姿态角度传感器BWT61CL等,用于测量机架的偏移角度。控制器用于对四组抓绳机3以及若干组风机2进行控制,控制抓绳机3收紧或放松绳体4,以及控制风机2以某一速度启动或者减速或者关闭。
结合图3、图4所示,抓绳机3分别为设置在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的第一抓绳机31、第二抓绳机32、第三抓绳机33及第四抓绳机34。抓绳机3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14105052A、CN111675164A公开的结构,或者市售的现有抓绳机。四组绳体4分别为安装在第一抓绳机31上的第一天索绳41、安装在第二抓绳机32上的第二天索绳42、安装在第三抓绳机33上的第一地索绳43、安装在第四抓绳机34上的第二地索绳44。四组绳体4均包括固定端及自由端,固定端固定在不移动物体上,自由端向下自由垂放。启动四组抓绳机3,四组抓绳机3在绳体4上移动,从而带动机架1整体在绳体4上移动。
风机用于给机架施加沿Z轴方向的水平推力,风机在机架上为单侧安装或者双侧安装。如图1、2为单侧安装,单侧安装时,安装于机架上远离墙面的一侧,通过启动风机,对机架施加水平推力FN,使机架贴合至墙面上,当需要远离墙面时,减小风机的风速,使得机架的推力减小,向外侧运动一小段距离。如图13所示,风机双侧安装,外侧的风机对机架具有向内的水平推力FN,内侧的风机对机架具有向外的水平推力FW,当风机需要贴合墙面时启动外侧的风机,当风机需要远离墙面向外运动时,关闭外侧的风机,打开内侧的风机。风机数量可以为多个,依据机架重量及移动速度进行选择,多个风机的位置布设的重心与机架重心重合,以使得多个风机启动时对机架的水平推力沿Z轴方向。
机器人自由行走的方法包括:
a.如图5所示,设定高空至地面的墙面做为机器人行走的工作面P,在该平面P上建立坐标系:X轴和Y轴互相垂直且位于工作面,Z轴垂直于X轴和Y轴。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编程计算,以工作面的中心位置为坐标系原点O,以坐标系原点O沿X轴,Y轴方向划定四个象限,以左上角为第一象限Q1,顺时针划分第二象限Q2、第三象限Q3及第四象限Q4。
b.如图7所示,将第一天索绳41的一端(即固定端D1)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高空左侧的顶端,另一端(即自由端F1)穿过第一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一天索绳41与第一抓绳机31的连接点为第一受力点S1,第一天索绳固定端D1至第一受力点S1为第一拉紧段41a。
第二天索绳42的一端(即固定端D2)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高空右侧的顶端,另一端(即自由端F2)穿过第二抓绳机32并自由下垂,第二天索绳42与第二抓绳机32的连接点为第二受力点S2,第二天索绳固定端D2至第二受力点S2为第二拉紧段42a。
第一地索绳43的一端(即固定端D3)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左侧的底端,另一端(即自由端F3)穿过第三抓绳机33并自由下垂,第一地索绳43与第三抓绳机33的连接点为第三受力点S3,第一地索绳固定端D3至第三受力点S3为第三拉紧段43a。
第二地索绳44的一端(即固定端D4)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右侧的底端,另一端(即自由端F4)穿过第四抓绳机34并自由下垂,第二地索绳44与第四抓绳机34的连接点为第四受力点S4,第二地索绳固定端D4至第四受力点S4为第四拉紧段44a。
c.根据需要行走的目标位置的坐标,与当前的位置坐标进行比对,计算得到目标位置的第一拉紧段41a、第二拉紧段42a、第三拉紧段43a及第四拉紧段44a的收放长度。
d.控制器控制抓绳机3,使第一拉紧段41a、第二拉紧段42a、第三拉紧段43a及第四拉紧段44a移动收放变化长度,机器人即行走至目标位置。
为了便于下次行走,每次行走至目标位置后,还包括步骤e.机器人行走至目标位置后,传感器将当前机器人的姿态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当前姿态与机器人初始设定的姿态进行对比,调整当前姿态至初始姿态。即初始姿态时机架1为水平设置,行走后,可能机架1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角度传感器感应当前机架1的角度,若角度倾斜,则将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中心将调整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机架1调整至水平。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如在机架1上加上清洗装置可用于清洗墙面(幕墙),加上喷涂装置可以喷涂墙面,加上钻孔装置可以用于外墙钻孔,加上运输箱经过改装可用于消防救援和空中运送物品等。
根据在空间自由行走的路径,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为从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同一工作面位置M,一种为从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不同工作面位置M',一种为从不在工作面上的位置M'移动至不在工作面上的位置T',分别通过以下三个实施例进行详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机器人由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同一工作面位置M的计算方法。
S1.计算四组绳体的收放长度△L
△L=LN-LM
LN为机架在N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M为机架在M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为正数时,表示该绳体收紧,当△L为负数时,表示该绳放松。
S2.计算各抓绳机的收放速度v
v=△L/t
t为机架从位置N移动到位置M的预先设定的时间;
所述控制器控制各抓绳机按照速度v进行收紧或放松绳体,运行时间为t,从而使各组绳体移动收放长度△L。
如图9所示,设定第一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1,YD1),第二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2,YD2),第一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3,YD3),第二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4,YD4),第一受力点的坐标为(X1,Y1),第二受力点的坐标为(X2,Y2),第三受力点的坐标为(X3,Y3),第四受力点的坐标为(X4,Y4);则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的计算公式如下:
a.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一象限时:
b.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二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c.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三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d.受力点的坐标在第四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各个受力点所在象限的位置,采用上述公式1-16进行计算,如在图8中,四个受力点均位于第一象限,因此采用公式1-公式4计算四个拉紧段的长度。
如图9所示,当机器人运动至某一位置时,其受力点所在象限的位置不同,则根据不同的象限公式进行计算,图9中,第一受力点、第二受力点、第三受力点、第四受力点分别位于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四象限及第三象限,因此,L1采用公式1计算,L2采用公式6计算,L3采用公式15计算,L4采用公式12计算。
设定图8为位置N时的状态,图9为位置M时的状态,则分别计算时两个位置状态时的L1-L4,然后进行差值计算,求得△L。如假定求得位置N时L1为2m、L2为3.4m、L3为2.5m、L4为3.7m,位置M时L1为3m、L2为2.6m、L3为3m、L4为2.5m,则可得到△L1=-1m,△L2=0.8m,△L3=-0.5m,△L4=1.2m,则将第一天索绳放松1m,即向自由端移动1m,将第二天索绳收紧0.8m,即向固定端移动0.8m,同理,将第一地索绳放松0.5m,第二地索绳收紧1.2m。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机器人由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不同工作面位置M'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可以为两种:
1、先将机器人由位置N移动至同一工作面位置M(如实施例一的计算过程),然后将机器人由位置M移动至位置M'。位置M'为位置M在Z轴上移动一段距离H得到,如图10所示。计算机器人在位置M'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M’,控制风机给机架沿MM'方向的水平推力,使得机器人沿Z轴方向移动,同时控制各绳体的收放长度△L'=LM’-LM
机器人在位置M'时绳体的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位置M'与位置M的Z轴方向上的距离为H,则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2、计算机器人在当前位置N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N,计算位置M'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M’,控制风机给机架Z轴方向的水平推力,使机器人沿Z轴从位置N的位置移动至位置M’的位置,同时控制各绳体的收放长度:△L'=LM’-LN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机器人从不在工作面上的位置M'移动至不在工作面上的位置T'的计算方法。
这种情况的应用场景可能为:在建筑物上存在凸起等障碍物时,此时需要进行空间方向上的一个障碍跨越。
如图11所示,机器人由位置M’移动至位置T’,则其计算过程如下。
S1.计算四组绳体的收放长度△L
△L=LM’-LT
LM’为机架在M’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T’为机架在T’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为正数时,表示该绳体收紧,当△L为负数时,表示该绳放松。
S2.计算各抓绳机的收放速度v
v=△L/t
t为机架从位置M’移动到位置T’的预先设定的时间;
S3.控制风机给机架Z轴方向的水平推力,使机器人沿Z轴方向从位置M’的位置移动至位置T’的位置,同时控制器控制各抓绳机按照速度v进行收紧或放松绳体,运行时间为t,从而使各组绳体移动收放长度△L。
如图12所示,以机器人位于工作面的中心位置为坐标系原点,坐标系原点位于第一拉紧段、第二拉紧段、第三拉紧段及第四拉紧段的对角线交叉点;以坐标系原点沿X轴,Y轴方向划定四个象限,以左上角为第一象限,顺时针划分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机器人不在工作面位置时绳体的拉紧段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设定第一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1,YD1,0),第二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2,YD2,0),第一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3,YD3,0),第二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4,YD4,0),第一受力点的坐标为(X1,Y1,Z1),第二受力点的坐标为(X2,Y2,Z2),第三受力点的坐标为(X3,Y3,Z3),第四受力点的坐标为(X4,Y4,Z4);则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的计算公式如下:
a.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一象限时:
b.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二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c.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三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d.受力点的坐标在第四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各个受力点所在象限的位置,采用上述公式17-32进行计算,如在图12中,四个受力点均位于第三象限,因此采用公式25-公式28计算四个拉紧段的长度。若各个受力点所在象限位置不同,则分别套用各个象限的公式对拉紧段的长度进行计算。
根据以上公式即可以计算空间上的点M’位置时和T'位置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计算差值得到△L,△L为正数时,将该绳体收紧(即往固定端移动),当△L为负数时,表示该绳体放松(即往自由端移动)。根据设定的时间t,计算得到抓绳机的收放速度v。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控制器、风机、四组抓绳机及四组绳体,所述抓绳机分别为设置在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的第一抓绳机、第二抓绳机、第三抓绳机及第四抓绳机,所述四组绳体分别为安装在第一抓绳机上的第一天索绳、安装在第二抓绳机上的第二天索绳、安装在第三抓绳机上的第一地索绳、安装在第四抓绳机上的第二地索绳;机器人自由行走的方法包括:
a.设定高空至地面的墙面做为机器人行走的工作面,在该工作面上建立坐标系:X轴和Y轴互相垂直且位于工作面,Z轴垂直于X轴和Y轴;
b.将第一天索绳的一端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高空左侧的顶端,另一端穿过第一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一天索绳与第一抓绳机的连接点为第一受力点,第一天索绳固定端至第一受力点为第一拉紧段;
第二天索绳的一端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高空右侧的顶端,另一端穿过第二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二天索绳与第二抓绳机的连接点为第二受力点,第二天索绳固定端至第二受力点为第二拉紧段;
第一地索绳的一端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左侧的底端,另一端穿过第三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一地索绳与第三抓绳机的连接点为第三受力点,第一地索绳固定端至第三受力点为第三拉紧段;
第二地索绳的一端拉紧固定于工作面的右侧的底端,另一端穿过第四抓绳机并自由下垂,第二地索绳与第四抓绳机的连接点为第四受力点,第二地索绳固定端至第四受力点为第四拉紧段;
c.根据需要行走的目标位置的坐标,与当前的位置坐标进行比对,计算得到目标位置的第一拉紧段、第二拉紧段、第三拉紧段及第四拉紧段的收放长度;
d.控制器控制抓绳机,使第一拉紧段、第二拉紧段、第三拉紧段及第四拉紧段移动收放变化长度,机器人即行走至目标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传感器;还包括步骤e.机器人行走至目标位置后,传感器将当前机器人的姿态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当前姿态与机器人初始设定的姿态进行对比,调整当前姿态至初始姿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为单侧安装或者双侧安装,当所述机架单侧安装时,安装于机架上远离墙面的一侧,所述风机启动给机架施加沿Z轴方向的水平推力,多个所述风机的布置重心与机架重心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由当前的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同一工作面位置M的计算过程包括:
S1.计算四组绳体的收放长度△L
△L=LN-LM
LN为机架在N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M为机架在M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为正数时,表示该绳体收紧,当△L为负数时,表示该绳放松;
S2.计算各抓绳机的收放速度v
v=△L/t
t为机架从位置N移动到位置M的预先设定的时间;
所述控制器控制各抓绳机按照速度v进行收紧或放松绳体,运行时间为t,从而使各组绳体移动收放长度△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工作面的中心位置为坐标系原点,以坐标系原点沿X轴,Y轴方向划定四个象限,以左上角为第一象限,顺时针划分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机器人在工作面位置时绳体的拉紧段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设定第一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1,YD1),第二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2,YD2),第一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3,YD3),第二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4,YD4),第一受力点的坐标为(X1,Y1),第二受力点的坐标为(X2,Y2),第三受力点的坐标为(X3,Y3),第四受力点的坐标为(X4,Y4);则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的计算公式如下:
a.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一象限时:
b.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二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c.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三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d.受力点的坐标在第四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由当前的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不同工作面位置M’的方法为:先将机器人由位置N移动至同一工作面位置M,然后将机器人由位置M移动至位置M',位置M'为位置M在Z轴上移动一段距离得到,计算机器人在位置M'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M’,控制风机给机架水平推力,使得机器人沿Z轴方向移动至位置M'的位置,同时控制各绳体的收放长度△L'=LM’-L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在位置M'时绳体的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位置M'与位置M的Z轴方向上的距离为H,则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由当前的工作面上的位置N移动至不同工作面位置M’的方法为:计算机器人在当前位置N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N,计算位置M'时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为LM’,控制风机给机架水平推力,使得机器人沿Z轴方向移动至位置M'的位置,同时控制各绳体的收放长度:△L'=LM’-L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由位置M’移动至位置T’,其中位置M'与位置T'均不位于工作面上,则其过程为:
S1.计算四组绳体的收放长度△L
△L=LM’-LT
LM’为机架在M’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T’为机架在T’位置时的各绳体的拉紧段长度,△L为正数时,表示该绳体收紧,当△L为负数时,表示该绳放松;
S2.计算各抓绳机的收放速度v
v=△L/t
t为机架从位置M’移动到位置T’的预先设定的时间;
S3.控制风机给机架水平推力,使机器人沿Z轴方向移动至位置T'的位置,同时控制器控制各抓绳机按照速度v进行收紧或放松绳体,运行时间为t,从而使各组绳体移动收放长度△L。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工作面的中心位置为坐标系原点,以坐标系原点沿X轴,Y轴方向划定四个象限,以左上角为第一象限,顺时针划分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机器人不在工作面位置时绳体的拉紧段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设定第一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1,YD1,0),第二天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2,YD2,0),第一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3,YD3,0),第二地索绳固定端的坐标为(XD4,YD4,0),第一受力点的坐标为(X1,Y1,Z1),第二受力点的坐标为(X2,Y2,Z2),第三受力点的坐标为(X3,Y3,Z3),第四受力点的坐标为(X4,Y4,Z4);则第一拉紧段长度L1、第一拉紧段长度L2、第三拉紧段长度L3、第四拉紧段长度L4的计算公式如下:
a.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一象限时:
b.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二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c.受力点的坐标在第三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d.受力点的坐标在第四象限时,计算公式如下:
CN202211020358.1A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Pending CN117656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0358.1A CN117656085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0358.1A CN117656085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6085A true CN117656085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6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0358.1A Pending CN117656085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60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48102B2 (en) Suspended dry dock platform
CN111287417A (zh) 高层楼宇外壁智能喷涂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77662A1 (zh) 一种工业建筑高墙表面涂装系统与方法
US20100130108A1 (en) Aviram
US11230032B2 (en) Cable-drive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CN108265995B (zh) 一种基于绳索并联技术的幕墙清洗设备
CN207402785U (zh) 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架构系统
CN212897417U (zh) 外墙喷涂装置
CN113601485B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智能喷涂机器人
CN117656085A (zh) 一种机器人高空自由行走的方法
WO2020155600A1 (zh) 一种建筑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AU2024200914A1 (en) Building envelope access system
CN107717977A (zh) 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架构系统
JP2775201B2 (ja) 高揚程クレーンの揚重部材位置決め取付装置
GB2548349A (en) Cable robot movement system using adjustable supports
CN112873180A (zh) 高空作业悬挂装置及机器人
CN114802512A (zh) 一种用于横断面为圆弧形构筑物质量检测的壁面爬行自适应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CN117652944A (zh) 一种高空作业机器人跨越底层障碍物的方法
JPH05340107A (ja) 作業用ロボット
CN117717293A (zh) 一种墙面清洗机器人自动清洗墙面的方法
KR102511743B1 (ko) 건설용 드론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관리방법
ES1223632U (es) Aparato para el tratamiento automatico de fachadas de edificios y grandes superficies.
CN118024264A (zh) 一种空中载物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4180628A1 (ja) 移動式作業装置および移動式作業装置を用いた作業方法
CN118024265A (zh) 一种空中载人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