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5720A - 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15720A CN117515720A CN202311595926.5A CN202311595926A CN117515720A CN 117515720 A CN117515720 A CN 117515720A CN 202311595926 A CN202311595926 A CN 202311595926A CN 117515720 A CN117515720 A CN 1175157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filter
- air
- curtain wall
- frame st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227—Manipulating filters or filter elements, e.g. handles or extracting too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60—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 F24S20/66—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in the form of facade constructions, e.g. wall construc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2007/005—Cyclic ventilation, e.g. alternating air supply volume or reversing flow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涉及幕墙的领域,包括边框、内玻璃板和外玻璃板,内玻璃板和外玻璃板分别嵌设于边框内侧,内玻璃板、外玻璃板之间形成空气隔间;边框包括上框条、下框条和两个侧框条,上框条设有排气口,下框条的室外侧设有第一进气口,下框条的室内侧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对齐,边框设有连通切换机构,连通切换机构用于控制空气隔间分别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状态,当空气隔间连通第一进气口时,连通切换机构封闭第二进气口,当空气隔间连通第二进气口时,连通切换机构封闭第一进气口。本申请能够通过控制进入空气隔间的空气的路径,使幕墙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幕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呼吸式幕墙又称热通道幕墙、通风式幕墙、节能幕墙等。由内外两层立面构造组成,形成一个室内外之间的空气缓冲层。呼吸式幕墙下部有进风口,上部有排风口,可控制空气在其间流动状态。设有可控制的进风口、排风口、遮阳板和百叶等。
在夏季,通过烟囱效应使空气缓冲层产生对流效应,将外侧空气引入空气隔间,并将空气隔间内原本的温热空气排出,从而在保证玻璃层内的气体稳定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空气隔间中的空气可以被阳光加热,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将室内热量更多地保留在屋内,降低能耗。
呼吸式幕墙根据换气时吸入空气的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内循环呼吸式幕墙和外循环呼吸式幕墙,其中内循环呼吸式幕墙换气时吸入室内的空气,适于空气雾霾或沙尘环境突出的地区,外循环呼吸式幕墙换气时吸入室外的空气,对室内的冷气使用影响较小,较为节能。内循环呼吸式幕墙与外循环呼吸式幕墙结构不同,一般需要实际安装需求,选择不同形式的呼吸式幕墙,使得现有的呼吸式幕墙的适用范围受限,使用过程中灵活性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呼吸式双层幕墙使用过程中,适用范围受限,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包括边框、内玻璃板和外玻璃板,所述内玻璃板和所述外玻璃板分别嵌设于所述边框内侧,所述内玻璃板、所述外玻璃板之间形成空气隔间;所述边框包括上框条、下框条和两个侧框条,所述上框条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连通建筑的通风系统,所述下框条的室外侧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下框条的室内侧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对齐,所述边框设有连通切换机构,所述连通切换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空气隔间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状态,当所述空气隔间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时,所述连通切换机构封闭所述第二进气口,当所述空气隔间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时,所述连通切换机构封闭所述第一进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幕墙结构的连通切换机构能够控制空气隔间分别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连通状态,当空气隔间与第一进气口连通时,空气隔间连通室外环境,当空气隔间与第二进气口连通时,空气隔间连通室内环境。夏季时,幕墙结构的空气隔间内的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逐渐升高,幕墙结构的空气隔间通过排气孔连通建筑的通风系统,建筑通风系统内的空气流动时压强小于空气隔间内的空气,使空气隔间内的空气经排气口进入建筑通风系统,使空气隔间内的压强减小,从而空气隔间通过第一进气口吸入室外的空气,或通过第二进气口吸入室内的空气,使空气隔间内的空气受到置换,通过控制进入空气隔间的空气的路径,使幕墙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使幕墙的适用范围更广,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增强。
可选的,所述连通切换机构包括滤筒,所述滤筒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内玻璃板,所述滤筒与所述下框条转动连接,所述滤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端壁,所述滤筒靠近所述外玻璃板的端壁设有外进气口,所述滤筒远离所述外玻璃板的端壁设有内进气口,所述外进气口与所述内进气口之间沿所述滤筒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滤筒的中心线位于所述外进气口和所述内进气口的分布范围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进气口和外进气口之间沿滤筒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而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互相对齐,因此,当滤筒绕自身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滤筒通过内进气口和外进气口交替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从而控制空气隔间分别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的连通情况;滤筒具有过滤功能,当室外或室内的空气经过滤筒时受到过滤作用,有利于减少室外或室内的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空气隔间,有利于使空气隔间内保持清洁。
可选的,所述连通切换机构设有两个,每个所述连通切换机构的所述滤筒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滤筒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进气口和一个所述第二进气口;同一所述连通切换机构的多个所述滤筒之间沿所述下框条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所述滤筒套设有齿圈,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滤筒的所述齿圈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连通切换机构还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具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框条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齿圈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切换机构的滤筒设置成多个,能够增大外侧空气进入空气隔间的通路的横截面积,减少空气进入空气隔间内的阻力,有利于提升空气隔间内外空气流通的速率。位于相邻滤筒的齿圈之间相互啮合,当驱动齿轮驱动其中一个齿圈旋转时,多个滤筒能够在齿圈的两两啮合传动下同步旋转,以便于同时切换各个滤筒连通外侧空间的端口,较为便捷。当连通切换机构设置呈两个的前提下,通过使其中一个连通切换机构的滤筒连通室内环境,另一个连通切换机构的滤筒连通室外环境时,室外的空气经过连通室外的滤筒后进入空气隔间,再从空气隔间进入连通室内的滤筒,然后进入室内,在此过程中,连通室内的滤筒受到反吹清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滤筒的清理或更换周期。
可选的,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外玻璃板的一端穿出所述下框条的室内侧的表面,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外玻璃板的一端设有螺丝刀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各个滤筒连通外侧空间的端口时,利用只需要利用螺丝刀插入螺丝刀槽,即可带动转轴旋转,从而使驱动齿轮同时带动各个齿圈以及对应各个齿圈的滤筒旋转。
可选的,所述滤筒的外周面包覆有橡胶套圈,所述橡胶套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齿圈的节圆直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滤筒的橡胶套圈之间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滤筒之间通过橡胶套圈相互抵接,使相邻滤筒之间形成摩擦阻尼,当滤筒旋转至一定的角度后,在相邻的滤筒之间的摩擦阻尼的作用下,相邻的滤筒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稳定,从而减少滤筒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情况,使得空气隔间与室内环境连通或与室外环境连通的状态保持稳定。
可选的,所述下框条的室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滤筒的安装孔,每个所述滤筒对应一个所述安装孔,所述下框条的室内侧可拆卸连接有侧盖板,所述滤筒远离所述外玻璃板的端壁抵接所述侧盖板,所述第二进气口开设于所述侧盖板;所述滤筒包括外壳体、筒状滤棉和滤网,所述外壳体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外壳体均布有通孔,所述滤筒的端壁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筒状滤棉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外壳体的内周面,所述滤网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筒状滤棉的内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筒使用时,主要通过筒状滤棉进行过滤。筒状滤棉安装在外壳体与滤网之间的环形间隙内,滤网能够使筒状滤棉保持筒状的形态,使筒状滤棉不易皱缩,从而有利于使筒状滤棉能够充分过滤经过滤筒的空气。滤筒的外壳体与下框条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筒状滤棉与滤网与外壳体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当筒状滤棉经过长期使用后,出现透气效率降低的情况时,可以将下框条的侧盖板拆下,接着拆卸滤筒靠近侧盖板的端壁,以更换新的筒状滤棉,从而保障滤筒的通气效率。
可选的,所述滤网为卷筒结构,所述滤网具有两个纵向边缘,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有供所述滤网其中一个纵向边缘抵接的限位柱,所述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作为所述滤筒的端壁,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体螺纹连接,端盖的内侧面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抵接所述滤网其中一端的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环绕形成卷筒状,在滤网其中以纵向边缘受到限位柱限位的情况下,将滤筒的端盖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滤筒能够通过橡胶层带动滤网沿周向舒张,使滤网与外壳体之间的间隙尺寸发生变化,使筒状滤棉的过滤孔隙因受压而发生变化,进而使筒状滤棉能够过滤更小粒径的粉尘。当滤筒的端盖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则可使滤网从舒张的状态逐渐松弛恢复。
可选的,两个所述端盖之间共同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端盖之间通过连接杆串接,由于连接杆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使得连接杆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端盖旋转,使两个端盖能够同时带动滤网舒张。连接杆能够使两个端盖能够同时相对外壳体进行螺旋转动,当两个端盖同时螺旋移动的过程中,两个端盖之间的间距总体保持不变,有利于减少两个端盖对滤网形成沿滤筒轴向的挤压作用
可选的,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区域供所述滤网的纵向边缘插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的纵向边缘插入限位凸缘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区域,能够使滤网的纵向边缘与限位柱之间的相对位置更为稳定。
可选的,所述下框条的室外侧设有用于遮蔽所述第一进气口的防雨罩,所述防雨罩具有朝下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时,防雨罩能够遮蔽第一进气口,有利于减少雨水进入滤筒内侧,雨水沾湿筒状滤棉,影响筒状滤棉的使用功能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幕墙结构的连通切换机构能够控制空气隔间分别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连通状态;通过控制进入空气隔间的空气的路径,使幕墙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使幕墙的适用范围更广,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增强。
通过使其中一个连通切换机构的滤筒连通室内环境,另一个连通切换机构的滤筒连通室外环境时,室外的空气经过连通室外的滤筒后进入空气隔间,再从空气隔间进入连通室内的滤筒,然后进入室内,在此过程中,连通室内的滤筒受到反吹清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滤筒的清理或更换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一个连通切换机构的示意图。
图4式实施例1用于体现滤筒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防雨挡帘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边框;11、上框条;12、下框条;121、第一进气口;122、第二进气口;123、安装孔;124、侧盖板;125、防雨罩;126、防雨挡帘;13、侧框条;14、排气口;2、内玻璃板;3、外玻璃板;4、电动百叶帘;5、空气隔间;6、连通切换机构;61、驱动齿轮;611、转轴;612、螺丝刀槽;62、滤筒;621、外壳体;622、筒状滤棉;6221、通孔;6222、限位柱;6223、限位凸缘;623、滤网;624、端盖;626、连接杆;627、橡胶套圈;628、内进气口;629、外进气口;63、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参照图1,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包括边框1、内玻璃板2、外玻璃板3和电动百叶帘4,内玻璃板2和外玻璃板3分别嵌设于边框1内侧,内玻璃板2、外玻璃板3之间形成空气隔间5,电动百叶帘4安装于边框1的顶部,且位于空气隔间5内;边框1包括上框条11、下框条12和两个侧框条13;上框条11设有排气口14,排气口14用于连通建筑的通风系统,下框条12的室外侧设有第一进气口121,下框条12的室内侧设有第二进气口122,第二进气口122与第一进气口121对齐;边框1设有连通切换机构6,连通切换机构6用于控制空气隔间5分别与第一进气口121和第二进气口122连通的状态。
当空气隔间5连通第一进气口121时,连通切换机构6封闭第二进气口122,当空气隔间5连通第二进气口122时,连通切换机构6封闭第一进气口121。因此,通过连通控制机构能够选择使空气隔间5与室外环境连通或与室内环境连通。
参照图2和图3,连通切换机构6设有两个,连通切换机构6包括驱动齿轮61和多个滤筒62,同组的多个滤筒62之间沿下框条1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滤筒62的中心线垂直于内玻璃板2和外玻璃板3,滤筒62与下框条12转动连接,滤筒62套设有齿圈63,位于相邻两个滤筒62的齿圈63之间相互啮合;驱动齿轮61具有转轴611,转轴611的两端分别与下框条12转动连接,转轴611远离外玻璃板3的一端穿出下框条12的室内侧的表面,转轴611远离外玻璃板3的一端设有螺丝刀槽612;驱动齿轮61与其中一个齿圈63啮合,驱动齿轮61能够通过齿圈63带动滤筒62旋转。
滤筒62的两端分别设有端壁,滤筒62靠近外玻璃板3的端壁设有外进气口629,滤筒62远离外玻璃板3的端壁设有内进气口628,外进气口629与内进气口628之间沿滤筒6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滤筒62的中心线位于外进气口629和内进气口628的分布范围外。
第一进气口121设置有两组,每组第一进气口121设置有多个,两组第一进气口121分别对应两个连通切换机构6,每组第一进气口121分别与每个连通切换机构6的多个外进气口629一一对应;第二进气口122设置有两组,每组第二进气口122设置有多个,两组第二进气口122分别对应两个连通切换机构6,每组第二进气口122分别与每个连通切换机构6的多个内进气口628一一对应。
利用螺丝刀槽612能够带动连通切换机构6的驱动齿轮61旋转,从而带动对应的多个齿圈63以及连接齿圈63的滤筒62旋转;当滤筒62旋转至外进气口629与第一进气口121连通时,空气隔间5与室外环境联通,当滤筒62旋转至内进气口628与第二进气口122连通时,空气隔间5与室内环境连通。
参照图2,下框条12的室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滤筒62的安装孔123,每个滤筒62分别对应一个安装孔123,下框条12的室内侧可拆卸连接有侧盖板124,滤筒62远离外玻璃板3的端壁抵接侧盖板124,第二进气口122开设于侧盖板124。
参照图2和图4,滤筒62包括外壳体621、筒状滤棉622和滤网623,外壳体621的内径小于或等于安装孔123的直径,外壳体621均布有通孔6221,筒状滤棉622的外周面抵接外壳体621的内周面,滤网623的外周面抵接筒状滤棉622的内周面。滤筒62使用时,主要通过筒状滤棉622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筒状滤棉622安装在外壳体621和滤网623之间,滤网623能够使筒状滤棉622保持筒状的形态。
滤网623为卷筒结构,滤网623具有两个纵向边缘,纵向边缘沿滤网623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外壳体621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柱6222,限位柱6222远离外壳体621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6223,限位凸缘6223与外壳体62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供滤网623的纵向边缘插入。外壳体621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624,端盖624作为滤筒62的端壁,端盖624与外壳体621螺纹连接,端盖624的内侧面设有橡胶层,橡胶层抵接滤网623其中一端的边缘。两个端盖624之间共同穿设有连接杆626,连接杆626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本实施中具体设置为方形。
在滤网623其中一个纵向边缘受限位柱6222限位的前提下,当滤筒62的两个端盖624相对外壳体621朝一个方向进行螺旋转动时,两个端盖624能够通过橡胶层带动滤网623舒张,从而使筒状滤棉622受压,进而使滤棉的过滤孔隙减小,使筒状滤棉622能够过滤更小粒径的粉尘。在连接杆626的作用下,两个端盖624能够保持同步转动,使得两个端盖624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从而使滤筒62的整体长度保持不变。
参照图3,滤筒62的外周面包覆有橡胶套圈627,橡胶套圈627的外径等于齿圈63的节圆直径,位于相邻两个滤筒62的橡胶套圈627之间相互抵接,使相邻的两个滤筒62之间具有摩擦阻尼,滤筒62之间两两互相制约,使滤筒62不易绕自身轴线旋转;对应同一滤筒62的橡胶套圈627和齿圈63分别位于所在滤筒62的两端,使相邻两个滤筒62之间沿轴向的相互作用力分布更为均衡。
参照图2,下框条12的室外侧设有防雨罩125,防雨罩125具有朝下的开口,防雨罩125用于沿水平方向同时遮蔽各个第一进气口121,防雨罩125能够阻碍雨水进入第一进气口121。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幕墙结构的连通切换机构6能够控制空气隔间5分别与第一进气口121和第二进气口122的连通状态,当空气隔间5与第一进气口121连通时,空气隔间5连通室外环境,当空气隔间5与第二进气口122连通时,空气隔间5连通室内环境。通过控制进入空气隔间5的空气的路径,使幕墙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使幕墙的适用范围更广,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增强。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雨罩125的下开口的边缘活动设置有防雨挡帘126,防雨挡帘126具有多个平行并排的帘条,相邻的帘条之间部分搭接。防雨罩125呈扁平状结构,防雨罩125的宽侧面平行于下框条12的室外侧的表面。在空气隔间5通过第一进气口121连通室外环境的情况下出现降雨时,防雨挡帘126能够在雨水的粘附作用附着在下框条12的室外侧,以尽快阻碍空气隔间5通过第一进气口121抽吸室外的空气,从而减少室外空气中的微小的雨滴随气流进入滤筒62内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包括边框(1)、内玻璃板(2)和外玻璃板(3),所述内玻璃板(2)和所述外玻璃板(3)分别嵌设于所述边框(1)内侧,所述内玻璃板(2)、所述外玻璃板(3)之间形成空气隔间(5);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包括上框条(11)、下框条(12)和两个侧框条(13),所述上框条(11)设有排气口(14),所述排气口(14)用于连通建筑的通风系统,所述下框条(12)的室外侧设有第一进气口(121),所述下框条(12)的室内侧设有第二进气口(122),所述第二进气口(122)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21)对齐,所述边框(1)设有连通切换机构(6),所述连通切换机构(6)用于控制所述空气隔间(5)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2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22)连通的状态,当所述空气隔间(5)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121)时,所述连通切换机构(6)封闭所述第二进气口(122),当所述空气隔间(5)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122)时,所述连通切换机构(6)封闭所述第一进气口(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切换机构(6)包括滤筒(62),所述滤筒(62)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内玻璃板(2),所述滤筒(62)与所述下框条(12)转动连接,所述滤筒(62)的两端分别设有端壁,所述滤筒(62)靠近所述外玻璃板(3)的端壁设有外进气口(629),所述滤筒(62)远离所述外玻璃板(3)的端壁设有内进气口(628),所述外进气口(629)与所述内进气口(628)之间沿所述滤筒(6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切换机构(6)设有两个,每个所述连通切换机构(6)的所述滤筒(62)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滤筒(62)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进气口(121)和一个所述第二进气口(122);同一所述连通切换机构(6)的多个所述滤筒(62)之间沿所述下框条(1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所述滤筒(62)套设有齿圈(6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滤筒(62)的所述齿圈(63)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连通切换机构(6)还包括驱动齿轮(61),所述驱动齿轮(61)具有转轴(611),所述转轴(6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框条(1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61)与其中一个所述齿圈(6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11)远离所述外玻璃板(3)的一端穿出所述下框条(12)的室内侧的表面,所述转轴(611)远离所述外玻璃板(3)的一端设有螺丝刀槽(6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62)的外周面包覆有橡胶套圈(627),所述橡胶套圈(627)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齿圈(63)的节圆直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滤筒(62)的橡胶套圈(627)之间相互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条(12)的室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滤筒(62)的安装孔(123),每个所述滤筒(62)对应一个所述安装孔(123),所述下框条(12)的室内侧可拆卸连接有侧盖板(124),所述滤筒(62)远离所述外玻璃板(3)的端壁抵接所述侧盖板(124),所述第二进气口(122)开设于所述侧盖板(124);所述滤筒(62)包括外壳体(621)、筒状滤棉(622)和滤网(623),所述外壳体(621)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123)的直径,所述外壳体(621)均布有通孔(6221),所述滤筒(62)的端壁与所述外壳体(62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筒状滤棉(622)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外壳体(621)的内周面,所述滤网(623)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筒状滤棉(622)的内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623)为卷筒结构,所述滤网(623)具有两个纵向边缘,所述外壳体(621)的内壁设有供所述滤网(623)其中一个纵向边缘抵接的限位柱(6222),所述外壳体(621)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624),所述端盖(624)作为所述滤筒(62)的端壁,所述端盖(624)与所述外壳体(621)螺纹连接,端盖(624)的内侧面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抵接所述滤网(623)其中一端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盖(624)之间共同穿设有连接杆(626),所述连接杆(626)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6222)远离所述外壳体(621)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6223),所述限位凸缘(6223)与所述外壳体(62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供所述滤网(623)的纵向边缘插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条(12)的室外侧设有用于遮蔽所述第一进气口(121)的防雨罩(125),所述防雨罩(125)具有朝下的开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95926.5A CN117515720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95926.5A CN117515720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15720A true CN117515720A (zh) | 2024-02-06 |
CN117515720B CN117515720B (zh) | 2024-05-24 |
Family
ID=89766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95926.5A Active CN117515720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15720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0195A (ja) * | 1993-10-12 | 1995-04-18 | Kansei Corp | 脱臭装置 |
JPH10109519A (ja) * | 1996-10-03 | 1998-04-2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JP2013177756A (ja) * | 2012-02-28 | 2013-09-09 | Shimizu Corp | ダブルスキ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
CN106013538A (zh) * | 2016-06-20 | 2016-10-1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玻璃幕墙 |
CN110657542A (zh) * | 2018-06-29 | 2020-01-0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
CN217150751U (zh) * | 2021-11-18 | 2022-08-09 | 金科(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防堵塞泄水孔墙体结构 |
CN115013888A (zh) * | 2022-06-15 | 2022-09-06 | 净顶新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可自动调节再生区域面积的除湿转轮装置 |
-
2023
- 2023-11-28 CN CN202311595926.5A patent/CN1175157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0195A (ja) * | 1993-10-12 | 1995-04-18 | Kansei Corp | 脱臭装置 |
JPH10109519A (ja) * | 1996-10-03 | 1998-04-2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JP2013177756A (ja) * | 2012-02-28 | 2013-09-09 | Shimizu Corp | ダブルスキ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
CN106013538A (zh) * | 2016-06-20 | 2016-10-1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玻璃幕墙 |
CN110657542A (zh) * | 2018-06-29 | 2020-01-0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
CN217150751U (zh) * | 2021-11-18 | 2022-08-09 | 金科(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防堵塞泄水孔墙体结构 |
CN115013888A (zh) * | 2022-06-15 | 2022-09-06 | 净顶新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可自动调节再生区域面积的除湿转轮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15720B (zh) | 2024-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828445A1 (en) | A window shutter unit for external mounting on a building | |
CN108180592B (zh) | 带有引风机的穿墙净化通风管 | |
CN117515720B (zh) | 一种双层呼吸式幕墙结构 | |
CN103850634B (zh) | 具有防雾霾及降噪功能的可置换式双层百叶窗 | |
CN111852273A (zh) | 一种多功能可调呼吸窗 | |
CN101469719A (zh) | 一种智能新风换气扇 | |
CN208579456U (zh) |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 |
CN214332941U (zh) | 导光通风净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建筑物 | |
CN210373838U (zh) | 一种方舱空调外机防尘罩 | |
CN204787163U (zh) | 一种墙体管道新风装置 | |
CN2864452Y (zh) | 双功能新鲜空气入户交换装置 | |
CN214482694U (zh) | 一种禽舍用可过滤通风窗 | |
CN214403260U (zh) | 一种多功能可调呼吸窗 | |
CN210602120U (zh) | 一种窗用智能新风净化机 | |
CN212319525U (zh) | 空气净化吸顶灯 | |
CN209877262U (zh) |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 |
CN201281030Y (zh) | 一种智能新风换气扇 | |
CN211736966U (zh) | 一种幕墙空气循环系统 | |
CN210460380U (zh) | 一种具有顶框透气机构的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 |
CN111219822B (zh) | 基于排风机和通风窗户的空调房间通风控制方法 | |
CN109695949B (zh) | 一种可调新风装置 | |
CN203066802U (zh) | 一种建筑双层幕墙室内安装的大开口百叶式通风装置 | |
CN1995678B (zh) | 翼扇装置 | |
CN215175705U (zh) | 一种节能新风机组 | |
CN218367653U (zh) | 一种阻燃抗菌汽车内饰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