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9159A - 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09159A CN117509159A CN202311689991.4A CN202311689991A CN117509159A CN 117509159 A CN117509159 A CN 117509159A CN 202311689991 A CN202311689991 A CN 202311689991A CN 117509159 A CN117509159 A CN 1175091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ems
- rotation
- ems convey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4—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incorporating rotary and rectilinear mov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2—Frames mounted on wheels for movement on rail tra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23—Devices for tilting and emptying of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EMS输送轨道、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转运框,EMS输送轨道用于设置在酒曲存放区域和酒曲发酵区域的上方;EMS输送小车滑动装配在EMS输送轨道上,EMS输送小车用于在EMS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上往复移动以输送酒曲;顶部框架连接在所述EMS输送小车的底部;底部框架连接在顶部框架的下方,顶部框架上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与底部框架连接,以驱动底部框架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转运框用于盛放待发酵的酒曲,转运框绕水平方向可转动的设于底部框架的下方,底部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运框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以在EMS输送小车带动转运框移动至酒曲发酵区域上方时驱动转运框转动设定角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酿酒生产线中,需要先制作酒曲,再人工将酒曲搬运至发酵容器内进行发酵处理,酒曲发酵有专用的发酵罐体,发酵罐体具有一定的高度,如果只通过人工进行搬运,一次只能带着少量的酒曲爬至发酵罐体顶端并将酒曲倒至发酵罐体内,这样的酒曲输送方式转运效率较慢,会影响整体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将酒曲搬运至酒曲发酵区域处的酒曲输送方式输送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包括:
EMS输送轨道,用于设置在酒曲存放区域和酒曲发酵区域的上方;
EMS输送小车,滑动装配在所述EMS输送轨道上,EMS输送小车用于在EMS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上往复移动以输送酒曲;
顶部框架,连接在所述EMS输送小车的底部;
底部框架,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下方,所述顶部框架上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与底部框架连接,以驱动底部框架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
转运框,用于盛放待发酵的酒曲,转运框绕水平方向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底部框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运框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以在所述EMS输送小车带动转运框移动至酒曲发酵区域上方时驱动转运框转动设定角度,使转运框内的酒曲倒入酒曲发酵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提升机构带动底部框架上装满酒曲的转运框向上移动,之后EMS输送小车带动转运框沿EMS输送轨道移动,将装满酒曲的转运框移送至酒曲发酵区域的上方,之后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转运框翻转,将转运框内的酒曲倒入酒曲发酵区域,实现对酒曲的自动化搬运,与人工搬运相比,搬运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EMS输送轨道的横截面呈工字形,EMS输送轨道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板和底板以及垂直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竖向肋板,竖向肋板与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两个分别位于竖向肋板的前后两侧的输送轮槽;
所述EMS输送轨道上滑动装配有两组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EMS输送小车,所述EMS输送小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以及连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之间的底部连接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位于所述EMS输送轨道的前后两侧,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朝向EMS输送轨道的一侧均设有移动轮,移动轮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移动轮分别插设在所述竖向肋板前后两侧的两个输送轮槽内,移动轮与底板的顶面相接触,以在底板上滚动,前侧板或后侧板上设有移动轮驱动电机,移动轮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对应的移动轮在输送轮槽内滚动,以带动EMS输送小车在EMS输送轨道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连接有除渣块,除渣块与移动轮在EMS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除渣块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相贴合,除渣块的背向移动轮的一侧具有除渣面,除渣面在EMS输送小车的移动方向上朝向所述竖向肋板倾斜,以在EMS输送小车带动除渣块移动时,除渣面推动底板顶面上的残渣将残渣推离底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EMS输送小车自左向右移动时,位于右侧的除渣块先将EMS输送轨道的底板顶面上的残渣推落,对底板的顶面进行清理,之后移动轮滚压在被清理过的底板上,避免移动轮压在残渣上造成EMS输送小车行驶不平稳。
进一步的,两组EMS输送小车上的底部连接板上均连接有一根连接轴,所述顶部框架连接在两根连接轴的底部,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两组滚筒组,两组滚筒组分别设于所述顶部框架下方的前后两侧,每组滚筒组均包括两个同轴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滚筒,所述滚筒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底部框架上对应于各滚筒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个吊耳,各滚筒上的钢丝绳的绳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吊耳上;
所述顶部框架的下方连接有升降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位于两组滚筒组之间,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一级升降减速器,一级升降减速器的前后两侧各具有一个一级输出轴端,每组滚筒组中的两个滚筒之间均设有二级升降减速器,二级升降减速器具有一个二级输入轴端和两个二级输出轴端,两个二级输出轴端分别位于二级升降减速器的左右两侧,二级输入轴端与对应的一级输出轴端传动连接,二级输出轴端与对应的滚筒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机构包括四个滚筒,升降驱动电机的动力经一级升降减速器和二级升降减速器传递至四个滚筒,带动四个滚筒转动,以带动四个滚筒上的钢丝绳收放卷,从而带动底部框架及转运框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包括套筒和中心轴,所述套筒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底部连接板上,所述中心轴的底端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且套筒与中心轴之间设有轴承以使所述套筒与中心轴之间能相对转动,所述套筒与中心轴在上下方向上挡止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筒与中心轴之间可相对转动,使得EMS输送小车与顶部框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从而当EMS输送小车移动至EMS输送轨道上的弧形转弯位置时,两个EMS输送小车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适应弧形的EMS输送轨道,保证两组EMS输送小车可以顺利实现转弯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轴承槽,轴承槽的底面形成一个挡止台阶,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轴承安装在轴承槽内且轴承外圈的底面贴设在挡止台阶上,所述中心轴插设在轴承内圈的内孔中,中心轴的顶端穿过轴承的内孔且螺纹连接有挡止螺母,中心轴上于挡止螺母与轴承内圈之间还套设有挡止垫圈,挡止螺母用于将挡止垫圈压紧在轴承的内圈上,以实现套筒与中心轴在上下方向上的挡止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框架包括支吊架和对称布置在支吊架左右两侧的水平支架,所述吊耳连接在支吊架上;每个水平支架与顶部框架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剪叉式升降机构,两个剪叉式升降机构关于支吊架左右对称,每个剪叉式升降机构的上下两侧各具有两个剪叉端,均分别为固定剪叉端和活动剪叉端,所述水平支架上和所述顶部框架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上滑动装配有滑块,剪叉式升降机构上侧的固定剪叉端与水平支架铰接,剪叉式升降机构下侧的活动剪叉端铰接在位于水平支架上的导向滑轨上的滑块上,剪叉式升降机构上侧的固定剪叉端与顶部框架铰接,剪叉式升降机构上侧的活动剪叉端铰接在顶部框架上的导向滑轨上的滑块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上的水平支架之间连接有剪叉式升降结构,可以避免通过滚筒收放卷钢丝绳带动底部框架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钢丝绳发生晃动的现象,剪叉式升降结构使底部框架可以直上直下运动,使底部框架的移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每个水平支架的底部均连接有安装架,每个安装架上均连接有一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回转式减速器、转动驱动电机和转动盘,所述回转式减速器具有回转输入端和回转输出端,回转输出端的回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转动驱动电机与回转输入端传动连接,转动盘连接在回转输出端,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回转输出端带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运框连接在两个转动盘之间且与转动盘止转配合,以使所述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时带动转运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沿左右方向滑动装配在所述水平支架上,每组水平支架的下方均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连接有安装架驱动机构,两组安装架驱动机构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架连接以驱动对应的安装架带动转动盘朝向所述转运框移动以夹紧所述转运框。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上朝向所述转运框的一侧垂直连接有至少两根插接杆,所述转运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数量和位置均与转动盘上的插接杆对应的插接孔,所述安装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朝向转运框移动以使插接杆插入插接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动盘上连接有至少两根插接杆,使转动盘与转运框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保证转动盘转动时能够带动转运框转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中的EMS输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中的EMS输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中的顶部框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中的底部框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中的连接轴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EMS输送轨道;101、顶板;102、竖向肋板;103、底板;104、输送轮槽;2、车架;201、前侧板;202、后侧板;203、底部连接板;3、移动轮驱动电机;4、移动轮;5、除渣块;501、除渣面;6、顶部框架;7、底部框架;8、水平支架;9、剪叉式升降机构;901、活动剪叉端;902、固定剪叉端;10、导向滑轨;11、滑块;12、定位柱;1201、锥形导向段;13、转运框;14、吊耳;15、安装架;16、固定支架;17、直线驱动电缸;18、安装架减速器;19、伺服驱动电机;20、回转式减速器;21、滚筒;22、二级减速器固定板;23、一级减速器固定板;24、二级减速器;25、一级减速器;26、升降驱动电机;27、转动盘;28、插接杆;29、移动轮减速器;30、连接杆;31、连接板;32、安装架滑轨;33、移动块;34、套筒;35、中心轴;36、轴承;37、挡止垫圈;38、挡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的其中一种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包括EMS输送轨道1、EMS输送小车、顶部框架6、底部框架7和转运框13。EMS输送轨道1用于设置在酒曲存放区域和酒曲发酵区域的上方,EMS输送轨道1的一端与酒曲存放区域相对应,EMS输送轨道1的另一端与酒曲发酵区域相对应。如图3和图4所示,EMS输送轨道1的横截面呈工字型,EMS输送轨道1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板101和底板103以及垂直连接在顶板101和底板103之间的竖向肋板102,竖向肋板102和顶板101及底板103之间形成两个分别位于竖向肋板102的前后两侧的输送轮槽104。
上述EMS输送轨道1上滑动装配有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EMS输送小车,EMS输送小车包括车架2,车架2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侧板201和后侧板202以及垂直连接在前侧板201和后侧板202的底部之间的底部连接板203。前侧板201和后侧板202分别设于EMS输送轨道1的前后两侧,前侧板201和后侧板202上朝向EMS输送轨道1的一侧均连接有一移动轮4,移动轮4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车架2上的两个移动轮4分别插设在EMS输送轨道1上对应的输送轮槽104内,移动轮4与底板103的顶面相接触,以使移动轮4能够在底板103上滚动。后侧板202上设有移动轮驱动电机3,移动轮驱动电机3通过移动轮减速器29与移动轮4传动连接,以驱动移动轮4在底板103上滚动,进而带动EMS输送小车在EMS输送轨道1上移动。
定义EMS输送小车在EMS输送轨道1上自左向右移动,上述前侧板201和后侧板202的右侧均连接有一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杆30,连接杆30延伸至对应的底板103的上方,连接杆30上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一块除渣块5,除渣块5的底面与底板103的顶面贴合,除渣块5的右侧具有一个除渣面501,除渣面501自左向右朝向竖向肋板102倾斜,以在EMS输送小车自左向右移动时,除渣块5上的除渣面501将顶板101上的残渣从底板103上推落。
上述两个EMS输送小车中的底部连接板203上均连接有连接轴,上述顶部框架6连接在两根连接轴的底部。如图7所示,连接轴包括套筒34和中心轴35,套筒34的顶端连接在底部连接板203上,中心轴35的底端连接在顶部框架6上,具体连接方式为,顶部框架6上焊接有两块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的连接板31,中心轴35的底部垂直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连接板31上。套筒34的顶部设有轴承槽,轴承槽的底面形成一个挡止台阶,轴承槽内设有轴承36,轴承36包括内圈和外圈,轴承36的外圈的底面贴设在挡止台阶上,中心轴35插设在轴承36的内圈的内孔中,中心轴35的顶端穿过轴承36的内孔且螺纹连接有挡止螺母38,中心轴35上于挡止螺母38与轴承36的内圈之间还套设有挡止垫圈37,挡止螺母38用于将挡止垫圈37压紧在轴承36的内圈上,以实现套筒34与中心轴35在上下方向上的挡止配合。
如图5所示,顶部框架6上连接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两组滚筒组,两组滚筒组分别设于顶部框架6下方的前后两侧,每组滚筒组均包括两个同轴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滚筒21,各滚筒21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四个滚筒21在顶部框架6上呈长方形分布。各滚筒21均转动装配在顶部框架6上,具体转动装配方式为,滚筒21的左右两端均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滚筒轴端,顶部框架6上对应于辊筒21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连接有一个轴承座,滚筒21两端的滚筒轴端分别插设在轴承座上的轴承内孔中,以实现滚筒21在顶部框架6上的转动装配。
上述顶部框架6上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一块一级减速器固定板23,一级减速器固定板23上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一个一级减速器25,一级减速器25具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级输入轴端和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级输出轴端,两个一级输出轴端分别位于一级减速器25的前后两侧,上述一级输入轴端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电机26。上述顶部框架6上对应于每一组中的两个滚筒21之间的位置处均焊接有一块二级减速器固定板22,二级减速器固定板22的下方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二级减速器24,二级减速器24位于属于同一组的两个滚筒21之间,二级减速器24具有一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二级输入轴端和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二级输出轴端,两个二级输出轴端分别位于二级减速器24的左右两侧。二级输入轴端朝向所述一级减速器25且与对应的一级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二级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对应的滚筒21的滚筒轴端传动连接。上述升降驱动电机26用于带动一级减速器25及两个二级减速器24运动以将动力传递至四个滚筒21上,从而带动四个滚筒21转动。
上述底部框架7平行于顶部框架6设于顶部框架6的下方,底部框架7包括支吊架和对称布置在支吊架左右两侧的水平支架8,支吊架的顶面上对应于顶部框架6上的四个滚筒21的位置处分别连接有四个吊耳14,上述滚筒21上均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绳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吊耳14上。
上述水平支架8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剪叉式升降机构9,剪叉式升降机构9连接在底部框架7和顶部框架6之间。剪叉式升降机构9的上下两侧各具有两个剪叉端,均分别为固定剪叉端902和活动剪叉端901,水平支架8上和顶部框架6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导向滑轨10,导向滑轨10上滑动装配有滑块11。剪叉式升降机构9底部的固定剪叉端902铰接在水平支架8上的固定位置处,剪叉式升降机构9底部的活动剪叉端901铰接在位于水平支架8上的导向滑轨10上的滑块11上。剪叉式升降机构9顶部的固定剪叉端902铰接在顶部框架6上的固定位置处,剪叉式升降机构9顶部的活动剪叉端901铰接在顶部框架6上的导向滑轨10上的滑块11上。剪叉式升降机构9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描述其具体结构。
两个水平支架8的底部均连接有安装架15,每个安装架15上均连接有一组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回转式减速器20、转动驱动电机和转动盘27,回转式减速器20包括传动连接的传动蜗杆和传动蜗轮,传动蜗杆的其中一端为回转输入端,传动蜗轮为回转输出端,回转输出端的回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转动驱动电机与回转输入端传动连接,转动盘27连接在回转输出端,转动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回转输出端带动转动盘27转动。上述回转式减速器20为现有技术,通过市购获得,此处不再介绍其具体结构。
如图6所示,转运框13连接在两个转动盘27之间且与转动盘27止转配合,止转配合指转动盘27与转运框13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该处止转配合的具体配合方式为,转动盘27上朝向转运框13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两根呈圆柱形的插接杆28,转运框13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与转动盘27上的插接杆28位置对应的插接孔,转动盘27上的插接杆28插入转运框13上对应的插接孔内,以实现止转配合。
上述安装架15沿左右方向滑动装配在水平支架8上,具体滑动装配方式为,水平支架8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架滑轨32,安装架15上连接有移动块33,移动块33滑动装配在安装架滑轨32上。每组水平支架8的下方均连接有固定支架16,固定支架16上连接有安装架驱动机构,安装架驱动机构包括伺服驱动电机19、安装架减速器18及直线驱动电缸17,直线驱动电缸17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16上,直线驱动电缸17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电缸推杆,电缸推杆的杆端与安装架15连接,伺服驱动电机19通过安装架减速器18连接在直线驱动电缸17的动力输入端,伺服驱动电机19用于驱动直线驱动电缸17的电缸推杆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带动安装架15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使转动盘27上的插接杆28插入转运框13上的插接孔内,将转运框13夹紧在两个转动盘27之间。
上述底部框架7上的两对角位置处各连接有一根定位柱12,定位柱12的底端具有一段锥形导向段1201。
本发明在使用时,升降驱动电机26先驱动各滚筒21转动放出滚筒21上的钢丝绳,底部框架7向下移动至酒曲存放区域,定位柱12插设在酒曲存放区域中的转运框13旁侧的定位孔内,之后两组伺服驱动电机19驱动安装架15移动,使两组安装架15上的回转式减速器20上的转动盘27上的插接杆28插入转运框13上的插接孔内,夹紧转运框13,之后升降驱动电机26驱动滚筒21转动将钢丝绳进行收卷,底部框架7及转运框13上升至远离地面的高处,避免后续移动过程中对地面上的物品造成干涉,之后EMS输送小车上的移动轮驱动电机3驱动移动轮4滚动,带动EMS输送小车在EMS输送轨道1上移动,将转运框13输送至酒曲发酵位置处,之后转动驱动电机驱动回转式减速器20的回转输出端转动,带动转动盘27转动,转动盘27带动转运框13转动设定角度,以将转运框13内的酒曲倒入酒曲发酵区域,完成对酒曲的搬运。
本发明实现了对酒曲的自动化搬运,搬运效率更高,省时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盘上设有两根呈圆柱形的插接杆,通过将两根插接杆插入转运框上对应的插接孔内以实现止转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插接杆仅设置一根且插接杆的横截面呈方形或三角形,插接孔的横截面与插接杆对应的呈方形或三角形,这样同样可实现止转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盘上设有插接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插接杆,而是将转动盘直接与转运框通过螺栓连接,在使用时,酒曲存放位置存放的是零散的酒曲,转运框移动到酒曲存放区域时,需要先将酒曲搬运进转运框内再进行转移,整体驱动转运框移动进行接料和放料。
在本实施例中,EMS输送小车的车架上连接有除渣块,在其它实施例中,EMS输送小车的车架上不连接除渣块,此时在使用前需人工对EMS输送轨道进行清理。
在本实施例中,EMS输送轨道上设有两组EMS输送小车,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一组EMS输送小车。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宽度”、“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另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EMS输送轨道,用于设置在酒曲存放区域和酒曲发酵区域的上方;
EMS输送小车,滑动装配在所述EMS输送轨道上,EMS输送小车用于在EMS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上往复移动以输送酒曲;
顶部框架,连接在所述EMS输送小车的底部;
底部框架,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下方,所述顶部框架上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与底部框架连接,以驱动底部框架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
转运框,用于盛放待发酵的酒曲,转运框绕水平方向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底部框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运框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以在所述EMS输送小车带动转运框移动至酒曲发酵区域上方时驱动转运框转动设定角度,使转运框内的酒曲倒入酒曲发酵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EMS输送轨道的横截面呈工字形,EMS输送轨道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板和底板以及垂直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竖向肋板,竖向肋板与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两个分别位于竖向肋板的前后两侧的输送轮槽;
所述EMS输送轨道上滑动装配有两组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EMS输送小车,所述EMS输送小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以及连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之间的底部连接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位于所述EMS输送轨道的前后两侧,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朝向EMS输送轨道的一侧均设有移动轮,移动轮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移动轮分别插设在所述竖向肋板前后两侧的两个输送轮槽内,移动轮与底板的顶面相接触,以在底板上滚动,前侧板或后侧板上设有移动轮驱动电机,移动轮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对应的移动轮在输送轮槽内滚动,以带动EMS输送小车在EMS输送轨道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连接有除渣块,除渣块与移动轮在EMS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除渣块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相贴合,除渣块的背向移动轮的一侧具有除渣面,除渣面在EMS输送小车的移动方向上朝向所述竖向肋板倾斜,以在EMS输送小车带动除渣块移动时,除渣面推动底板顶面上的残渣将残渣推离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EMS输送小车上的底部连接板上均连接有一根连接轴,所述顶部框架连接在两根连接轴的底部,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两组滚筒组,两组滚筒组分别设于所述顶部框架下方的前后两侧,每组滚筒组均包括两个同轴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滚筒,所述滚筒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底部框架上对应于各滚筒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个吊耳,各滚筒上的钢丝绳的绳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吊耳上;
所述顶部框架的下方连接有升降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位于两组滚筒组之间,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一级升降减速器,一级升降减速器的前后两侧各具有一个一级输出轴端,每组滚筒组中的两个滚筒之间均设有二级升降减速器,二级升降减速器具有一个二级输入轴端和两个二级输出轴端,两个二级输出轴端分别位于二级升降减速器的左右两侧,二级输入轴端与对应的一级输出轴端传动连接,二级输出轴端与对应的滚筒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套筒和中心轴,所述套筒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底部连接板上,所述中心轴的底端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且套筒与中心轴之间设有轴承以使所述套筒与中心轴之间能相对转动,所述套筒与中心轴在上下方向上挡止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轴承槽,轴承槽的底面形成一个挡止台阶,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轴承安装在轴承槽内且轴承外圈的底面贴设在挡止台阶上,所述中心轴插设在轴承内圈的内孔中,中心轴的顶端穿过轴承的内孔且螺纹连接有挡止螺母,中心轴上于挡止螺母与轴承内圈之间还套设有挡止垫圈,挡止螺母用于将挡止垫圈压紧在轴承的内圈上,以实现套筒与中心轴在上下方向上的挡止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支吊架和对称布置在支吊架左右两侧的水平支架,所述吊耳连接在支吊架上;每个水平支架与顶部框架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剪叉式升降机构,两个剪叉式升降机构关于支吊架左右对称,每个剪叉式升降机构的上下两侧各具有两个剪叉端,均分别为固定剪叉端和活动剪叉端,所述水平支架上和所述顶部框架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上滑动装配有滑块,剪叉式升降机构上侧的固定剪叉端与水平支架铰接,剪叉式升降机构下侧的活动剪叉端铰接在位于水平支架上的导向滑轨上的滑块上,剪叉式升降机构上侧的固定剪叉端与顶部框架铰接,剪叉式升降机构上侧的活动剪叉端铰接在顶部框架上的导向滑轨上的滑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水平支架的底部均连接有安装架,每个安装架上均连接有一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回转式减速器、转动驱动电机和转动盘,所述回转式减速器具有回转输入端和回转输出端,回转输出端的回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转动驱动电机与回转输入端传动连接,转动盘连接在回转输出端,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回转输出端带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运框连接在两个转动盘之间且与转动盘止转配合,以使所述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时带动转运框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沿左右方向滑动装配在所述水平支架上,每组水平支架的下方均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连接有安装架驱动机构,两组安装架驱动机构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架连接以驱动对应的安装架带动转动盘朝向所述转运框移动以夹紧所述转运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上朝向所述转运框的一侧垂直连接有至少两根插接杆,所述转运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数量和位置均与转动盘上的插接杆对应的插接孔,所述安装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朝向转运框移动以使插接杆插入插接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89991.4A CN117509159A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89991.4A CN117509159A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09159A true CN117509159A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976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89991.4A Pending CN117509159A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0915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25067A (zh) * | 2024-05-07 | 2024-06-04 | 甘肃公航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物料输送装置 |
CN118811422A (zh) * | 2024-07-01 | 2024-10-22 | 明光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空中运输的升降机的滚床转挂装置 |
-
2023
- 2023-12-07 CN CN202311689991.4A patent/CN11750915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25067A (zh) * | 2024-05-07 | 2024-06-04 | 甘肃公航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物料输送装置 |
CN118811422A (zh) * | 2024-07-01 | 2024-10-22 | 明光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空中运输的升降机的滚床转挂装置 |
CN118811422B (zh) * | 2024-07-01 | 2025-03-07 | 明光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空中运输的升降机的滚床转挂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509159A (zh) | 一种空中物流ems输送设备 | |
EP4086198B1 (en) | Cable-stayed jacking reversing type sixteen-wheel four-way shuttle | |
CN110625105B (zh) | 转运设备和铝液转运系统以及铝液转运方法 | |
CN113173526B (zh) | 叉头组件及三向堆垛车 | |
CN111169958A (zh) | 一种轨枕模具翻转装置 | |
CN212739499U (zh) | 一种制砖系统砖板转运升降轨道车 | |
CN109019353B (zh)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起吊设备和起吊控制方法 | |
CN207259084U (zh) | 一种移载货叉升降机及使用该升降机的车辆生产线 | |
CN210162075U (zh) | 一种单轨运输小车 | |
CN219078629U (zh) | 快速换辊装置 | |
CN216104375U (zh) | 可直角变道的rgv托载运输车 | |
CN217230846U (zh) | 一种多点位全自动装卸料车 | |
CN110315767B (zh) | 一种保温层低温罐的缠绕套合工装 | |
CN211331285U (zh) | 转运设备和铝液转运系统 | |
CN106115208B (zh) | 一种车载式齿条牵引装置 | |
CN211078372U (zh) | 一种回转式轨道叉车 | |
CN213502005U (zh) | 一种转动自卸车车厢 | |
CN114249235A (zh) | 新型滑动小车双丝杆开合钩专用氧化起重机 | |
CN211341984U (zh) | 一种垂直升降循环停放式停车设备 | |
CN219010402U (zh) | 一种料垫空中返回车装置 | |
CN112389924A (zh) | 一种机械手码垛机 | |
CN217625849U (zh) | 一种大跨度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 | |
CN214828853U (zh) | 轨道自行式液压升降平台 | |
CN222906798U (zh) | U形梁堆垛系统 | |
CN218618883U (zh) | 一种集装箱用横移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