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893A -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6893A
CN117376893A CN202210761559.0A CN202210761559A CN117376893A CN 117376893 A CN117376893 A CN 117376893A CN 202210761559 A CN202210761559 A CN 202210761559A CN 117376893 A CN117376893 A CN 117376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ssage
type
indicating
termina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15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康
诸华林
徐艺珊
李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15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8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9473 priority patent/WO20240017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6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6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简化携带电子标签的终端接入核心网的交互流程,并且基于不同类型的电子标签对应不同的接入流程,提高终端的接入效率。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元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含终端的标识信息;识别终端的类型,若终端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若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触发终端的认证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上的电子标签可以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或监管等功能。其中的无源或半无源物联网(Passive IoT,P-IoT),是指物联网中的部分网络节点可以是无源的或半无源的,即这些节点自身不配备或不主要依赖电池等电源设备,而是从环境中获取电能以支持数据的感知、传输和计算。例如,无源或半无源物联网架构中可以包括无源或半无源的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服务器等节点,其中,读写器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识别无源或半无源的电子标签,然后,读写器可以将识别到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目前,终端设备在接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网络时,与3GPP的多个网元进行注册及鉴权认证流程等一系列交互,但是对于无源或半无源的电子标签来说,复杂的入网流程会增加电子标签接入网络的时延,从而降低物联网的盘点效率。另外,统一的入网流程也无法满足物联网对于无源电子标签和半无源电子标签在时延、识别效率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无源或半无源的电子标签接入3GPP网络的交互流程复杂,且无法满足不同电子标签的差异化需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触发所述终端的认证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则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确定所述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配置有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或者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应用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终端的传输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类型的传输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终端类型的传输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移动与接入性功能管理网元或者标签管理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类型为无源电子标签,第二终端类型为半无源电子标签。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认证请求;与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完成认证;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具体包括: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若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相匹配,则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移动与接入性功能管理网元,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为携带无源电子标签,所述第二终端类型为半无源电子标签。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匹配的终端建立连接;向所述第一网元转发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匹配的终端建立连接,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终端的类型是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移动与接入性功能管理网元,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为携带无源电子标签,所述第二终端类型为半无源电子标签。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标签的接入方法,应用于应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第二消息指示终端类型匹配规则,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接收来自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为移动与接入性功能管理网元,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为携带无源电子标签,所述第二终端类型为半无源电子标签。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触发所述终端的认证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确定所述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配置有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或者从所述应用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的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认证请求;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与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完成认证;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若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相匹配,则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处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匹配的终端建立连接;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转发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终端的类型是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第二消息指示终端类型匹配规则,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五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和如第六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如第七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如第八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等,均可以由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来实现,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的盘点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读写器与终端建立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的入网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也可称为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或全球定位技术等,实时采集目标对象的过程,例如,可以采集目标对象相关的声、光、热、电、力学或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电子标签:也称为无线电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射频标签或应答器等。具体的,电子标签可以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标识ID或电子编码,附着或集成在物体上用于标识目标对象。基于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读写器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上包括的电子标签并获取该电子标签的相关数据,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对象的目的。
其中,根据电子标签内部是否具有供电模块(如电池),可以将电子标签分为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以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其中,源可以指电源。
有源电子标签是指电子标签本身具有内部供电模块,可以自主探测读写器的信号并随时主动发射信号,以将存储在电子标签芯片中的信息发送到读写器。半无源电子标签是指介于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之间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重点针对无源电子标签以及半无源电子标签这两种类型电子标签接入核心网的接入方法。
无源电子标签:也就是说,该电子标签本身不具有内部供电模块,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供应,可以通过天线捕获读写器发送的无线电波获取能量,然后将存储在电子标签芯片中的信息发出,读写器接收无源电子标签发送的信息,完成无源电子标签的识别。当读写器能够连续发射射频电波时,可以识别读写器发射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源电子标签。
半无源电子标签:也可称为半有源电子标签,是指电子标签本身虽然具有内部供电模块,该供电模块可以通过太阳能等方式持续的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并存储在本地,例如储存在本地的电容中。也就是说半无源电子标签可以持续的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并且不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者给供电模块充电。平常情况下,半无源电子标签是处于休眠状态的,不工作且不对外发送射频信号,相当于无源电子标签,无需电池能量消耗。当半无源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的信号范围内时,该电子标签收到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的激励,才被激活进入工作状态。与无源电子标签相比,半无源电子标签在相同读写器信号下,覆盖更广,工作时的功耗也相对更大。此外,半无源标签还可以支持更多的标签能力,如远距离的读写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部分的半无源电子标签可以通过太阳能等方式存储部分电能,使得半无源电子标签可以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从而读写器接收信号并解码获取该半无源电子标签的信息,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
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应用于物流或仓储,可以通过识别物品对应的电子标签,达到快速识别物品的目的,还可以对识别的物品信息进行管理。因此,在物流或仓储等领域,可以将对电子标签的识别称为盘点,下文对此不再说明。
示例性的,可以给货品嵌入或贴上无源电子标签或半无源电子标签,存放在仓库或商场等,货品在物流过程中,通过读写器自动采集获取电子标签的信息,管理人员就可以在货品盘点系统中查询到货品的相关信息,降低货品丢弃或者被盗的风险,还可以提高货品交接速度,相比人工手动盘点可以有效提高盘点的准确率和盘点效率,并且防止窜货和防伪等。
另外,还可以应用于资产管理或工业制造等领域,例如,图书馆、艺术馆及博物馆等资产庞大或者物品贵重的管理,要有完整的管理程序或者严谨的保护措施,当书籍或贵重物品的存放信息有异常变动,可以通过预设的提醒机制提醒管理人员,从而处理相关情况。
示例性的,下述表1列出了部分无源电子标签和半无源电子标签的差异对比,可以看出无源电子标签的功耗较低,成本较低,无源电子标签传输的数据仅为标签的标识信息ID,因此安全需求较低。通常无源电子标签的数量较大,因此,对于识别或判断的效率要求较大。
表1:无源电子标签和半无源电子标签的对比
如图1所示,无源或半无源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读写器及服务器。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主要是指IoT终端,即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技术与读写器进行识别与交互的终端设备,该设备包括无源电子标签或半无源电子标签,或者,该设备集成有无源电子标签或半无源电子标签。
读写器(Reader)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技术与终端的电子标签实现非接触的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对电子标签或射频卡(Tag)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终端和进行数据交换的目的。
服务器具体可以是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用于实现某些特定应用或服务的业务逻辑生成和管理功能等,服务器还可以是应用层功能(ApplicationFunction,AF)网元,用于实现应用层的各种服务,如可以是运营商内部的应用,也可以是第三方的AF,如视频服务器或游戏服务器等。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服务器主要指可以用于实现电子标签管理的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向读写器下发盘点指令,用于指示读写器对满足特定要求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盘点。
图2示出了无源电子标签或半无源电子标签的识别流程,或可以称为盘点流程。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服务器向读写器发送操作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读写器对电子标签下发的操作指令一般包括接入、读写或写入操作。其中,接入操作用于获取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也可以将对电子标签的接入流程称为盘点流程。读取操作用于获取电子标签的存储区或者用户区的数据信息,写入操作用于向电子标签的存储区写入某些信息,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也可以将对电子标签的读取或写入流程称为盘存流程。对于盘存流程,通常会先执行标签的盘点/接入,然后再执行读取或者写入流程。
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读写器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电子标签进行接入操作,即获取符合一定条件的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可选的,操作指令还可以用于指示读写器对满足条件的电子标签进行读取操作,例如,通过执行读取操作获取电子标签的存储区或者用户区的数据信息。可选的,操作指令还可以用于指示读写器对满足条件的电子标签进行写入操作,例如,通过执行写入操作向电子标签的存储区写入某些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操作指令可以包括标签过滤器,用于指示进行接入/读取/写入操作的电子标签的范围或者条件。例如,操作指令可以包括具体的盘点规则或接入规则,盘点规则用于指示本次操作指令对应的盘点任务是对哪些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示例性的,可以包括电子标签的类别,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区间或范围,或者,还可以包括盘点的时间范围、空间位置等信息。
示例性的,某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每个小时对标签标识范围为[1~5]的电子标签进行一次识别,并获取上述标签标识范围为[1~5]的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S202:读写器与终端建立连接,获取终端的标签信息。
其中,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可以包括标识ID,例如,具体的标签标识可以为电子产品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和/或标签识别号(Tag identifier,TID)和/或其他用于标识电子标签的标签标识。
可选的,标签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如电子标签的传感器数据或标签存储区的数据等。
S203:读写器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签信息。
其中,对于配置有无源电子标签的终端来说,通常终端的标签信息为标签标识ID,读写器可以将获取的该终端的标识ID发送至服务器。某些情况下,无源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储存在用户区的数据等,则读写器可以将标签标识ID+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对于配置有半无源电子标签的终端来说,终端的标签信息为标签标识ID,或者,标签信息为标签标识ID+数据,读写器可以将获取的该终端的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步骤S202中,读写器与终端建立连接,并获取终端的标签信息的具体过程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301:读写器广播标签请求信息。
具体的,读写器可以根据前述步骤S201中接收到的来自服务器的操作指令,生成标签请求信息,进行广播,从而该读写器发送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可以接收到读写器广播的标签请求信息。
示例性的,服务器向读写器发送的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对标签标识范围为[1~5]的电子标签进行盘点,则读写器可以根据该操作指令生成标签请求消息,如Select命令,该Select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标签标识ID为[1~5]的指示信息。
从而广播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终端可以接收读写器广播的该Select命令,在接收到该Select命令之后,可以根据Select命令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判断自身的标签标识ID是否与Select命令中指示的标识范围相匹配,如果匹配,则终端被激活并等待读写器后续的请求消息,如步骤S302的查询消息;如果不匹配,则该终端可以不做任何响应,或该终端可以保持在休眠状态。
S302:读写器广播查询消息。
示例性的,查询消息可以为Query命令,用于指示标签开始随机接入。
S303:终端生成随机数与临时口令,若随机数为0则向读写器发送响应消息。
相对应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终端可以接收到该查询消息。终端接收到上述查询消息之后,生成一定范围内的一个随机数。
也就是说,对于读写器信号范围内接收到该查询消息的多个终端,其中,随机数为0的终端向读写器发送响应消息。
其中,该响应消息中可以包括临时口令,例如,该临时口令可以为一个16比特的随机数(random number,RN16),用于后续终端对读写器进行身份验证。
S304:读写器向终端发送确认消息。
相对应的,读写器接收到来自终端的响应消息,并获取响应消息中的临时口令。
然后,读写器根据响应消息向该终端发送一个确认消息,并将响应消息中的临时口令携带在该确认消息中。例如,读写器向终端发送的确认消息为ACK消息,该ACK消息中可以携带响应消息中的临时口令RN16。
S305:终端根据确认消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向读写器发送消息,其中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
相对应的,终端接收来自读写器的确认消息,根据确定消息中的临时口令与之前步骤S303中终端生成的临时口令进行验证。具体的,终端判断接收的确定消息中携带的临时口令是否是终端自身生成的,若是,则认为验证成功;若不是,在认为验证失败。
示例性的,若该终端验证该临时口令RN16与本地存储的一致后,终端将向读写器发送消息,其中包含终端的标识信息,例如EPC码。可选的,终端在发送上述消息之后进入短暂的休眠状态。
可选的,终端读写器在收到来自终端的消息后,可以向终端反馈一个响应消息,通知终端已成功收到。可选的,终端的成功收到上述响应消息后,进入短暂的休眠状态。
可选的,步骤S302之后,读写器会继续发送QueryRep命令。例如,每间隔一定周期发送一个QueryRep命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03中,若终端生成的初始随机数非0,则当终端收到QueryRep命令之后,可以将生成的随机数减1。可选的,终端每收到一次QueryRep命令,可以将随机数减1,直至该终端的随机数为0,该则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步骤S303至S305,完成读写器与该终端建立连接,实现读写器对该终端的盘点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一次盘点流程中,若超过两个终端生成相同的随机数,相应的终端在上报临时口令RN16时可能会发生冲突,读写器可能通过重新发送Query命令或者其他指令来重新盘点冲突的标签,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对于读写器来说,读写器先后与多个终端之间进行交互执行上述的接入过程,直至满足读写器盘点要求的多个终端完成接入。
目前,随着物联网的扩大,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网络需要支持上述IoT终端,从而IoT终端可以接入3GPP网络,以实现更加复杂的业务交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IoT终端接入3GPP网络的实施场景,接入网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读写器的功能,即接入网设备可以作为读写器与终端建立连接,并获取终端的标签信息。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是指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功能的无线接入网网元,可以包括gNB、gNB-CU、gNB-CU-CP、gNB-CU-UP、gNB-DU等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将终端的标签信息发送至核心网的网元,例如,5G核心网(fifth generation Core Network,5GC),再由5GC转发至服务器,实现终端接入核心网。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4示出了终端接入核心网的入网流程示意图。其中包括:
S401:服务器通过5GC向终端发送标签请求信息。
其中,服务器可以是AS或AF。5GC为5G核心网的网元,具体可以是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或者其他的用于实现标签管理的网元等。
具体的,S401可以包括,服务器向5GC发送标签请求信息,5GC将标签请求信息转发至接入网设备或者5GC识别标签请求信息并向接入网设备通过额外的消息发送上述标签请求信息,接入网设备与终端建立连接,获取终端的标签信息。
其中,标签信息包含标签的标识ID,此外,标签信息还可以包含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可以为存储区的数据信息,或者为用户区的数据信息。对于半无源电子标签的终端,若其与传感器相关联,上述数据信息还可以为传感器数据。
S402:终端通过5GC向服务器发送标签信息。
其中,具体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将获取的标签信息发送至5GC,再由5GC将标签信息转发至服务器。
但是,对于半无源电子标签来说,标签信息通常还包括传感器数据或电子标签存储区的其他数据,并且半无源电子标签可能更适用于室外的场景,因此,对于数据安全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终端与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AAA)服务器之间的认证。具体的认证流程将在下文进行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半无源电子标签的终端,步骤S402之前还可以包括:
S403:终端与AAA服务器进行认证。
其中,该终端与AAA服务器之间的认证通过之后,执行步骤S402。
示例性的,具体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将获取的标签标识ID+数据发送至5GC,再由5GC转发至服务器。
可选的,该终端通过5GC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标签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对标识ID和/或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例如,通过应用层加密或网络层加密传输等,以验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接收端还可以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以验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目前,3GPP标准中对于终端的注册流程包括多个网元之间的一系列鉴权交互流程,以实现终端与网络侧的认证,然而,通常物联网中的终端数量较多,复杂的接入流程使得终端的接入时延较长,大量终端的接入效率较低,从而无法满足物联网的盘点效率以及接入时延的要求。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通过识别终端的电子标签的标签类型,基于不同类型的电子标签对应不同的接入流程,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电子标签对于盘点效率或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从而有效提升盘点效率。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环境和应用场景进行简单介绍。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图5所示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接入网设备、第一网元和服务器。
其中,结合前述图1所述的,终端可以为IoT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表示为电子标签或标签。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R)AN:(R)AN可以是AN,也可以是RAN。具体的,(R)AN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分散单元-控制单元(distribute unit-controlunit,DU-CU)等。另外,上述基站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R)AN主要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
第一网元可以是AMF,或者其他的可以用于实现标签管理的网元,如标签管理网元(Tag Management Function,TMF)等。其中,AMF可以负责控制面消息的处理,负责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移动状态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认证和授权用户。例如,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注册与去注册以及网元选择等。
服务器可以是AS或AF。
进一步的,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Exposure Function,NEF)等。
SMF:主要用于会话管理,会话建立,UE的IP地址分配和管理,负责会话的建立、修改和释放,以及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等。
UPF:主要负责用户数据的转发和接收。UPF可以接收来自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的下行数据,然后通过(R)AN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UE。UPF还可以通过(R)AN接收来自UE的收上行数据,然后将该上行数据转发到DN。
NEF:主要用于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来保证外部应用到通信网络的安全,提供外部应用QoS定制能力开放、移动性状态事件订阅、AF请求分发等功能。
可以理解的,上述图5仅是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比图5所示更少的设备或网元,或者,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或其他网元,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通信系统中设备或网元的数量。
应注意,图5所示的通信系统仅用于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或网元,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各个网元的数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图5中的各网元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例如手机中的通信芯片,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图5中的各网元均可以通过图6中的通信装置600来实现。图6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信线路602,存储器6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4。
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6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例如总线。
通信接口6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接口,RAN接口,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接口等。
存储器6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6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6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所涉及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6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6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6中的处理器601和处理器6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605和输入设备606。输出设备605和处理器6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6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606和处理器6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6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装置6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装置600可以是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嵌入式设备或有图6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装置600的类型。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接入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步骤或者各种步骤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01: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其中,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的具体流程可以参照前述图3所述的读写器与终端的接入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之后,终端可以将终端的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发送至接入网设备。
S702: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之后,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请求接入核心网。示例性的,第一消息可以为注册请求消息Registration Request。
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的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第一网元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
S703: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第一消息转发至第一网元,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第一消息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第一网元。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消息封装报文头或封装其他的报文字段,生成新的消息,然后第一网元将生成的新的消息发送至第一网元,从而第一网元接收消息后通过解封装可以获得第一消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接入网设备是直接转发第一消息,或是将第一消息封装在其他消息中进行转发不做具体限定。
相应的,第一网元接收该终端的第一消息,识别终端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是第二终端类型,从而可以根据终端的类型触发后续的接入流程。其中,不同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后续接入流程是不同的。
其中,终端的类型至少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第二终端类型。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第一终端类型可以为携带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第二终端类型可以为携带半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
第一网元识别终端的类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此时,第一网元识别终端的类型,并根据终端的类型确定继续执行步骤S704,或是执行步骤S705。可选的,若第一网元未能成功识别终端的类型,则可由本地预配置的规则确定如何执行后续流程。例如,若第一网元没有识别出该终端的类型,则根据预配置继续执行步骤S704。
S704:若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
也就是说,若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第一网元可以将从第一消息中获取的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类型可以为携带有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基于无源电子标签数量较多,网络对于盘点效率要求较高,对于入网时延要求较高(相当于要求的时延值较低),因此,对于无源电子标签可以简化入网流程,省去认证流程,第一网元可以直接将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为逐一发送,即一条消息携带一个终端的标识信息;或者,也可以并行发送,即同一条消息中同时携带多个终端的标识信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705:若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触发终端的认证流程。
也就是说,若终端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第一网元可以触发该终端的认证流程,进行终端与AAA服务器之间的认证,认证通过则向服务器传输该终端的标签信息;认证失败则不传输。
示例性的,上述AAA服务器可以位于核心网中,也可以位于上述服务器(如AF或AS)中,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器,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类型可以为携带有半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或者,电子标签携带有对于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数据,如存储区数据或传感器数据等,基于信息安全要求较高,对于入网时延以及盘点效率要求较低,因此,对于半无源电子标签可以执行认证流程,认证通过则可以将终端的标签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终端的认证流程具体可以包括AAA服务器对终端执行认证、终端对AAA服务器执行认证或者AAA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双向认证。后续结合相应的示例对具体的认证过程进行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终端划分为第一终端类型与第二终端类型,是为了区分不同终端类型入网流程的区别,其划分方式可以灵活配置。例如,第一终端类型为携带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第二终端类型可以是携带半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或者,第一终端类型是仅传输标签标识ID的IoT终端,第二终端类型还可以是需要传输除标签标识ID之外的其他数据的IoT终端。本申请对终端类型的划分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同一终端的终端类型是可变的,第一终端携带电子标签(如半无源或无源),在终端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当某次终端仅需传输标签标识ID,且无安全需求时,则可以指示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例如,可以通过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的目标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当某次终端需要传输的数据包括传感器数据或者标签存储区数据,且有安全需求时,则可以指示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下文将对终端类型的确定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前述的盘点流程可知,读写器与终端建立连接之前,即本申请前述步骤S701之前,还可以包括服务器向读写器发送操作指令的流程,用于指示读写器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终端进行盘点。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801: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
其中,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请求对终端进行接入/读取/写入操作。可选的,第二消息可以包括标签过滤器,用于指示进行接入/读取/写入操作的待盘点终端的范围或者条件。
示例性的,第二消息具体可以为标签盘存请求消息,或者是其他用于指示第一网元或者接入网设备执行标签盘存(接入)的消息。其中,执行标签盘存指的是获取标签标识信息,或者是获取标签的数据信息,或者是获取标签相关联的传感器数据信息,或者是对标签执行写入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这里不做限定。
其中,第二消息可能包括用于指示对终端的电子标签执行盘点指令的指示信息,如inventory指示;或者,包括用于指示对待盘点终端的电子标签执行读取指令的指示信息,如Read指示;或者,包括用于指示对待盘点终端的电子标签执行写入指令的指示信息,如access指示。另外,第二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过滤器filter,上述过滤器中可能包括待盘点终端的标识ID范围或者位置等,用于指示对特定标识ID范围或者特定位置区域内的终端进行接入/读取/写入操作。
S802:第一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
相应的,第一网元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二消息,可以根据第二消息生成第三消息,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对待盘点终端进行接入/读取/写入操作的第三消息。
其中,第三消息可以与第二消息相同,即第一网元直接将来自服务器的第二消息转发至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三消息可以包括或携带第二消息,即第一网元可以对第二消息进行封装处理之后,携带其他的信息一并转发至接入网设备,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解封装接收的消息获取第二消息。或者,第三消息还可以是不同于第二消息的新的消息,其中包含第二消息中的部分内容,如过滤器,和/或对标签进行接入/读取/写入操作的指示等。
可选的,第三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网元的标识信息,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指示发送该第三消息的第一网元。从而接入网设备与终端建立连接之后,在步骤S703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网元的标识信息,将接收到的来自终端的第一消息转发至第一网元。
示例性的,第一网元为AMF,则第一网元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为全球唯一的AMF标识符(Globally Unique AMF Identifier,GUAMI),用于指示AMF的唯一标识ID。
803: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参考前述的步骤S701。
S804: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参考前述的步骤S702。
S805: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
参考前述的步骤S703。
S806:若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
参考前述的步骤S70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第一网元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7: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数据传输响应消息。
相对应的,步骤S806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第一网元的终端的标识信息。之后,服务器可以向第一网元反馈数据传输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服务器成功接收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示例性的,服务器可以通过NEF向AMF发送数据传输响应消息Data TransmissionResponse,其中,可以携带终端的标签标识ID,用于指示该标签标识ID对应的终端的标签信息已经成功接收。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
S808:第一网元向终端发送注册接受消息。
相对应的,第一网元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响应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标签标识ID,向该标签标识ID对应的终端发送接受消息Registration Accept,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完成注册流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还可以在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之后,向该终端发送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完成注册流程。然后,第一网元再向服务器发送该第一终端类型的终端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的几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灵活组合,不局限在同一个实施场景中。如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步骤S801-S806,或者可以包括步骤S801-S808,或者,可以包括步骤S803-S806等,后续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809: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并触发终端的认证流程。
S810:终端与AAA服务器完成认证。
其中,终端与AAA服务器完成认证,具体可以指执行以下任一种认证流程并认证通过:AAA服务器对终端执行认证、终端对AAA服务器执行认证或者AAA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双向认证。
S811:第一网元向终端发送注册接受消息。
其中,该终端与AAA服务器之间的认证通过之后,第一网元可以向终端发送注册接受消息Registration Accept,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完成注册流程。
S812:终端向第一网元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消息。
相对应的,终端接收到来自第一网元的注册接受消息Registration Accept之后,可以向第一网元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消息Data Transmission Request,其中,可以携带该终端的标签信息,如包括标签标识ID+数据。可选的,终端可以加密传输标签信息。
S813:第一网元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签信息。
相对应的,第一网元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数据传输请求消息Data TransmissionRequest之后,将获取的该终端的标签信息传输至服务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第一网元按照上述本申请介绍的实施方式同时对多个终端执行接入流程,并向服务器传输终端的标签信息,且第一网元区分调度优先级,则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终端的类型确定第一网元为该终端传输标签信息的优先级,即基于终端的类型分配对应的调度优先级。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终端对应的数据传输优先级不同。
可选的,可以预定义为:第一终端类型的传输优先级高于第二终端类型的传输优先级。也就是说,第一网元可以为第一终端类型的终端分配较高的调度优先级,为第二终端类型的终端分配较低的调度优先级。从而第一网元可以优先传输第一终端类型的终端对应的标签信息,可以将第一终端类型的终端对应的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之后,再将第二终端类型的终端对应的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示例性的,其中,第一终端类型为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第二终端类型为半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由于通常无源电子标签的数量较大,网络对于发送至服务器的盘点效率要求较高,时延要求也较高,因此,第一网元可以为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分配较高的调度优先级,优先将无源电子标签的标签标识ID发送至服务器。
示例性的,第一网元可以为AMF,服务器可以为AS或AF,AMF可以通过NEF向AS/AF发送终端的标签信息,即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签信息(标识ID和/或数据),具体可以包括,AMF向NEF发送终端的标签信息,NEF再将接收到的终端的标签信息转发至AS/AF。
上述实施方式,第一网元通过识别终端的类型,可以对于不同类型的终端执行差异化的入网流程,从而在满足物联网对不同类型终端的差异化需求之下,有效提高电子标签的盘点效率以及盘点的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的类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第一消息识别终端的类型,其中,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的类型,或者,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的类型,或者,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终端的类型。
第一种方式: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指示终端类型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的类型,从而第一网络可以通过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终端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或是第二终端类型。
示例性的,通过预定义将第一消息中的一个特定指示位用于表示第一指示信息,该指示位为0用于指示第一终端类型,指示位为1用于指示第二终端类型。
第二种方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的类型,从而第一网络可以根据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确定终端的类型。
示例性的,通过预定义,将终端电子标签的标识ID中包括的某几个比特位用于指示终端的类型,如该比特位的值为xxx指示该终端为第一终端类型,该比特位的值为yyy指示该终端为第二终端类型。
或者,还可以通过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定义的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确定终端类型,其中,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具体的,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确定该终端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该终端为第二终端类型。
其中,终端类型匹配规则可以是第一网元预先配置的,或者还可以是终端盘点流程之前,由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动态配置的,或者第一网元从服务器获取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示例性的,第一网元为AMF,可以通过线下本地写入AMF或者网管配置的方式预先存储终端类型匹配规则至AMF。或者,在盘点流程之前,服务器可以通过NEF将终端类型匹配规则发送至AMF。
第三种方式: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的类型,即通过第一消息的不同类型来指示不同的终端类型。示例性的,若第一消息为注册请求消息Registration Request,则表示该终端为第一终端类型,若第一消息为其他消息类型,则该终端为第二终端类型。
第四种方式:通过服务器向第一网元指示盘点特定的终端类型,从而在一定周期内,第一网元可以确定盘点的终端的类型为目标终端类型,从而执行后续的流程。这种方式下,第一网元可以根据服务器下发的指令确定终端的类型,而不需要根据第一消息识别终端的类型。
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901: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
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当前服务器请求对目标终端类型对应的多个终端进行读取/写入操作。
其中,目标终端类型可以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为第二终端类型。示例性的,目标终端类型可以为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或者半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消息可以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例如,第二消息的不同指令类型用于指示不同的目标终端类型。
示例性的,第二消息具体可以为标签盘存请求消息,标签盘存请求消息用于指示请求对终端进行接入/读取/写入操作,还可以包括标签过滤器filter。其中,标签盘存请求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的第二指示信息,或者,标签过滤器filter中携带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的第二指示信息。例如,标签过滤器filter中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为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的指示,从而第一网元确定当前待盘点的是无源电子标签的IoT终端。
S902:第一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
相应的,第一网元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二消息,可以根据第二消息生成第三消息,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对待盘点终端进行读取/写入操作的第三消息。其中,第三消息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指示待盘点的目标终端类型。
在一种实施方式,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例如,第三消息的不同指令类型用于指示不同的目标终端类型。
其中,第三消息可以与第二消息相同,或者第三消息中携带第二消息,或者第三消息包含第二消息中的指示信息,和/或过滤器,和/或操作指示信息。示例性的,第三消息具体可以为标签盘存请求消息,标签盘存请求消息用于指示请求对终端进行读取/写入操作,还可以包括标签过滤器filter。其中,标签盘存请求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的特定指示,或者,标签过滤器filter中携带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的特定指示。
相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三消息,根据第三消息确定当前待盘点的终端的类型为目标终端类型,从而可以结合前述图3所示的交互流程,通过广播盘点指令从而与符合盘点条件的至少一个终端建立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与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903: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
其中,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三消息向终端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当前请求盘点终端,并且请求盘点的待盘点终端的类型为目标终端类型。
此时,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间内仅盘点该目标终端类型这一种类型的终端,从而与该目标终端类型匹配的终端可以与该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而与该目标终端类型不匹配的终端无法与该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示例性的,第四消息可以为标签请求消息,例如可以为前文步骤S301中所述的标签请求消息,或者Select命令。其中,标签请求消息或Select命令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待盘点的目标终端类型的特定指示位。示例性的,第四指示信息的值为0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为1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
S904:若终端与目标终端类型相匹配,则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
相对应的,终端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根据第四消息确定是否与指示的目标终端类型相匹配,即终端判断自身的类型是否与待盘点的目标终端类型一致,若一致,则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若终端的类型与目标终端类型不一致,则终端不发第五消息。
其中,第五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接受该接入网设备的盘点指令。示例性的,对照于前述读写器与终端建立连接过程中的步骤S303,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五消息,相当于步骤S303中的终端向读写器发送响应消息,类型的,第五消息中也可以包括临时口令,例如,该临时口令可以RN16,用于后续终端对接入网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S905: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六消息,用于响应第五消息。
相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五消息之后,根据第五消息向终端反馈第六消息。
示例性的,第六消息相当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S304中,读写器向终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即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五消息,并获取第五消息中的临时口令。
然后,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五消息向该终端发送一个第六消息,并将第五消息中的临时口令携带在该第六消息中。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六消息为ACK响应消息,该ACK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五消息中的临时口令RN16。
S906:终端根据第六消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携带标识信息。
示例性的,如前述图3中所述的认证方式,终端可以根据第六消息中的临时口令与之前步骤S904中终端生成的临时口令进行验证。具体的,终端判断第六消息中携带的临时口令是否是终端自身生成的,若是,则认为验证成功;若不是,在认为验证失败。
终端实现与接入网设备成功建立连接,之后,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注册请求消息,相当于前述实施例中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请求接入核心网。其中,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
S907: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一网元转发该终端的注册请求消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对注册请求消息封装目标标签类型的指示信息,将生成的消息发送至第一网元,从而第一网元根据接收的消息解封装可以获取该接入网设备当前待盘点的是目标标签类型终端。
S908:若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服务器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
详细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704的相关描述。
S909:若第一网元确定终端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触发终端的认证流程。
详细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705的相关描述。
上述的实施方式,通过服务器向接入网设备下发盘点任务的时候指示待盘点的目标终端类型,从而使得接入网设备与目标终端类型相匹配的终端建立连接,并根据当前盘点的终端类型执行后续不同的接入流程,从而简化终端的注册和接入流程,有效提高盘点效率和准确率。
接下来,将结合具体示例,介绍第二终端类型可能的如下三种认证流程。其中,AAA服务器可以位于核心网中,作为核心网的认证鉴权功能网元;或者,可以位于上述的服务器(如AF或AS)中;或者,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述步骤S705中第一网元触发终端的认证流程,具体的,如图10所示,第一网元触发终端的认证流程以及认证流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方式1、终端对AAA服务器执行认证:
S1001:第一网元向终端发送认证请求。
该认证请求用于指示终端对AAA服务器进行安全认证。
S1002:终端生成随机数1,向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并携带随机数1。
该认证响应用于向第一网元反馈该终端接收第一网元触发的认证请求。
其中,该认证响应中可以携带终端生成的随机数1,该随机数1用于终端对AAA服务器进行安全校验。
可选的,为节省信令开销,也可以不执行步骤S1001-步骤S1002,而是在终端向第一网元请求接入的过程中携带终端生成的随机数1,即在终端向第一网元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生成的随机数1,用于终端对AAA服务器进行安全校验。
S1003:第一网元向AAA服务器发送消息1,携带随机数1。
第一网元将该终端的随机数1反馈给AAA服务器。其中,AAA服务器可以与应用服务器部署在一起,或者分开独立部署。
其中,消息1中还可以携带终端的标签标识ID,用于反馈标签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可以通过NEF网元的中转,将终端的随机数1反馈给AAA服务器。可选的,第一网元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的中转向AAA服务器发送随机数1。
S1004:AAA服务器向第一网元发送消息2,携带基于随机数1生成的消息认证码。
可选的,AAA服务器可以根据一定的算法(如AAA服务器与终端预配置相同的安全校验算法以及安全密钥),基于随机数1与预配置的安全秘钥生成消息认证码(Messageauthentication code,MAC)值,并将该MAC值反馈给第一网元。
可选的,消息2具体可以为消息1对应的响应消息,若消息1用于反馈标签信息,则消息2用于指示标签信息接收成功。
S1005:第一网元将消息认证码发送给终端。
可选的,第一网元可以将消息认证码携带在注册接受消息(RegistrationAccept)中,发送给终端,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完成注册流程。
S1006:终端根据消息认证码进行校验。
具体的,终端根据预配置的算法以及安全密钥对接收到的消息认证码进行解密,得到该消息认证码对应的随机数。然后,终端通过校验该随机数是否与原先终端生成的随机数1相同,从而完成对AAA服务器的认证。
示例性的,终端在前述步骤S1002生成随机数1并存储,终端根据第一网元转发的MAC值得到随机数B,若确定随机数1与随机数B一致,则认证通过;若随机数1与随机数B不一致,则认证失败。
可选的,认证通过后终端可以通知第一网元认证成功。
方式2、AAA服务器对终端执行认证:
S1007:第一网元向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携带随机数2。
该认证请求用于指示进行安全认证。其中,该随机数2可以来自于AAA服务器的盘存请求,也可以由第一网元向AAA服务器请求获取随机数用于进行安全认证。
S1008:终端生成消息认证码,向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携带随机数2与消息验证码。
可选的,终端可以根据一定的算法(如终端与AAA服务器预配置相同的安全校验算法),基于随机数2与该终端的标签密钥生成MAC值,并将该MAC值与随机数2一起反馈给第一网元。
S1009:第一网元向AAA服务器发送消息3,携带MAC值与随机数2。
消息3中还可以携带终端的标签标识ID,用于反馈标签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可以通过NEF网元的中转,将终端的MAC值与随机数2反馈给AAA服务器。可选的,第一网元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的中转向AAA服务器发送MAC值与随机数2。
S1010:AAA服务器根据消息认证码进行校验,向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
具体的,AAA服务器根据预配置的算法对接收到的消息认证码进行解密,得到该消息认证码对应的随机数。然后,AAA服务器通过校验该随机数是否与原先的随机数2相同,从而完成对终端的安全认证。
其中,若AAA服务器对该终端的认证通过,则认证响应用于指示AAA服务器通知第一网元该终端认证成功。
可选的,消息3中携带终端的标签标识ID,用于反馈标签信息,该认证响应还可以用于指示标签信息接收成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网元向终端发送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完成注册流程。
方式三、AAA服务器与终端之间执行双向认证:
S1011:第一网元向AAA服务器发送消息4,携带随机数1。
其中,随机数1为终端对应的用于进行安全验证的随机数,第一网元获取终端的随机数1的方式,可以基于前述步骤S1001-步骤S1002,也可以在终端向第一网元请求接入的过程中携带终端生成的随机数1,即终端向第一网元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生成的随机数1,用于终端对AAA服务器进行安全校验。
消息4中还可以携带终端的标签标识ID,用于向AAA服务器反馈终端的标签信息。
S1012:AAA服务器生成随机数2,根据随机数1与随机数2生成MAC1,向第一网元发送MAC1。
具体的,AAA服务器生成随机数2,可以根据随机数1、随机数2和标签密钥以及预配置的算法生成消息验证码MAC1,并反馈至第一网元。
S1013:第一网元向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携带MAC1。
S1014:终端进行验证,生成随机数3,根据随机数2和随机数3生成MAC2。
示例性的,终端根据接收的认证请求中携带的消息验证码MAC1进行解密,获取MAC1对应的随机数A和随机数B,并校验随机数A(或B)是否与原先终端生成的随机数1相同,如果相同,则终端生成随机数3,并根据随机数2和随机数3以及预配置的算法,标签密钥生成消息验证码MAC2,并通过第一网元发送给AAA服务器,用于AAA服务器侧进行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不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可以向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失败的响应消息。
S1015:终端向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携带MAC2。
S1016:第一网元向AAA服务器发送消息5,携带MAC2。
消息5中还可以携带终端的标签标识ID,用于向AAA服务器反馈终端的标签信息。
S1017:AAA服务器进行校验,向第一网元发送消息6,指示认证通过。
具体的,AAA服务器根据收到的MAC2以及标签密钥进行解密,获取MAC2对应的随机数C和随机数D,并校验随机数C(或D)是否与原先AAA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2相同,如果相同,则认为校验通过。此时AAA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双向认证通过,AAA服务器可以通知第一网元认证成功。
可选的,终端与AAA服务器完成认证流程之后,第一网元可以向终端发送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完成注册流程。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第一网元可以触发第二类型终端完成与AAA服务器之间的安全认证,从而后续终端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加密的方式传输,保证数据安全性,提高通信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示出的步骤仅仅作为概括或示例,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网元之间的交互流程可能包括本文中未示出的其他步骤,完整流程可以参照相关技术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上述的各网元/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操作,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中的各个网元所述执行的步骤。如图11所示,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101和处理模块1102。其中,收发模块1101用以实现收发功能,例如具体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元执行的步骤。如图11所示,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101和处理模块1102。
其中,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1102用于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触发所述终端的认证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1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则所述处理模块11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确定所述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100配置有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或者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中的终端所述执行的步骤。如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101和处理模块1102。
其中,处理模块1102用于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收发模块1101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的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收发模块11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认证请求;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与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完成认证;收发模块110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若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相匹配,则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中的接入网设备所述执行的步骤。如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101和处理模块1102。
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处理模块1102用于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匹配的终端建立连接。
收发模块110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转发来自终端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终端的类型是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中的服务器所述执行的步骤。如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101。
收发模块1101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第二消息指示终端类型匹配规则,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收发模块1101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上述的通信装置1100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形式。比如,图6中的处理器6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网元/通信装置执行的所述的方法。
示例性的,图11中的收发模块11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1中的处理模块11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1中的收发模块11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6中的通信接口604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模块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来实现。当以上任一模块或单元以软件实现的时候,所述软件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方式存在,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并实现以上方法流程。该处理器可以内置于SoC(片上系统)或ASIC,也可是一个独立的半导体芯片。该处理器内处理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实现专用逻辑运算的逻辑电路。
当以上模块或单元以硬件实现的时候,该硬件可以是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人工智能处理器、ASIC、SoC、FPGA、PLD、专用数字电路、硬件加速器或非集成的分立器件中的任一个或任一组合,其可以运行必要的软件或不依赖于软件以执行以上方法流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该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接口与存储器耦合,当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得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可选的,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通信装置的硬盘或内存。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通信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通信装置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上述通信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通信装置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指令。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指令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如计算机、处理器、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或会话管理网元等)完成。该程序可被存储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
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触发所述终端的认证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
其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则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确定所述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配置有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或者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应用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与接入性功能管理网元,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为无源电子标签,所述第二终端类型为半无源电子标签。
8.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认证请求;
与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完成认证;
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具体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若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相匹配,则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12.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匹配的终端建立连接;
向所述第一网元转发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匹配的终端建立连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终端的类型是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
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则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触发所述终端的认证流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识别所述终端的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确定所述终端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有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或者从所述应用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类型匹配规则。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的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或者,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类型。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的类型为第二终端类型,则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认证请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与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完成认证;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认证响应。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若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相匹配,则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指示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终端类型,或者第二终端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匹配的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转发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三消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接入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终端的类型是所述目标终端类型;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五消息。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20所述的通信装置,如权利要求21-24所述的通信装置,如权利要求25-27所述的通信装置。
CN202210761559.0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376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1559.0A CN117376893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PCT/CN2023/099473 WO2024001726A1 (zh) 2022-06-30 2023-06-09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1559.0A CN117376893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893A true CN117376893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82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1559.0A Pending CN117376893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6893A (zh)
WO (1) WO20240017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2313B (zh) * 2011-06-10 2015-08-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方法
JP5858305B1 (ja) * 2014-10-24 2016-02-10 アクアエンタープライ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チェックポイント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チェックポイント管理方法
JP6668890B2 (ja) * 2016-03-31 2020-03-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11464995A (zh) * 2019-01-18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标签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22110184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095645A (zh) * 2021-11-05 2023-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1726A1 (zh)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inetti et al. Integration of RFID and WSN technologies in a Smart Parking System
JP6138184B2 (ja) 近距離通信における多重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16021219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vice control
US8978113B2 (en) Allocation of identifiers for application discovery
US10624022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A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EP3253021A1 (en) A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status of a connected device
US20210289353A1 (en) Network access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20072557A (ko) 이동 단말기, 서버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US20130223361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access channel
CN112235767B (zh)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2572818A (zh) 一种mtc组设备的应用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1388147B1 (ko) Nfc 태그를 이용한 페어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기록 매체
KR101388148B1 (ko) Nfc 태그를 이용한 페어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201804B (zh) 启用数据连续性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25654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ateway Managing Terminal
KR20150142656A (ko) 무인 차량 렌탈 시스템
CN11609564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3071977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4001726A1 (zh)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KR101388150B1 (ko) Nfc 태그를 이용한 페어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20104102A1 (en) Proximity device network
CN110474891A (zh) 基于多系统智能设备的业务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388149B1 (ko) Nfc 태그를 이용한 페어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2314256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CN113170376B (zh) 用于装置集群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