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1466B -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11466B CN117311466B CN202311601148.6A CN202311601148A CN117311466B CN 117311466 B CN117311466 B CN 117311466B CN 202311601148 A CN202311601148 A CN 202311601148A CN 117311466 B CN117311466 B CN 1173114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uter
- mobile storage
- storage terminal
- magnet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包括计算机和移动存储终端,本发明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移动存储终端快速转换为计算机内的便携存储硬盘或高速处理硬盘,从而利用高速处理硬盘的高速读写优势进行大数据处理或计算任务,或者利用便携存储硬盘可以提供便携性和灵活性,满足用户的存储需求,同时计算机内采用磁力及弹簧机构实现了无接触式固定结构,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移动存储终端与计算机的连接与拆卸,内置降温组件的散热设计,有效降低移动存储模块在高负荷操作下的温升,提高运行稳定性,可实现移动存储终端快速地在高速存储模式和移动存储模式间切换,其模块化及多模态设计融合了移动存储的便携优势与高速处理的高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
背景技术
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计算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通常由一个便携式计算机和一个移动存储终端组成,便携式计算机的主要计算和处理单元与传统的台式电脑主机相似,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重要组件。与传统的台式电脑不同的是,便携式计算机可能采用更小尺寸和更紧凑的设计,以便于携带和移动。它具有高性能的处理器、大容量的内存、触摸屏显示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可以支持各种计算和通信任务。
移动存储终端是一种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的便携式设备,如USB闪存驱动器、便携式硬盘或存储卡。它具有高容量的存储空间和快速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方便地将数据从计算机传输到移动存储终端或反之。移动存储终端可以通过USB接口或其他数据传输接口与便携式计算机连接,实现数据的备份、共享和交换。
传统的移动硬盘提供了便携性和大容量存储的优势,但在读写速度和数据传输效率方面存在瓶颈。而固态硬盘具有快速的读写速度和高性能,但无法满足移动性和灵活性的需求,同时移动硬盘体积小,难有效散布内部热量,高速读写时容易过热。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搭载组件、挤压组件、降温固定组件和导热半球,所述计算机上安装有开关,且计算机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对流孔,所述计算机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口,且计算机上开设有导入端口;所述搭载组件包括搭载台,所述搭载台上开设有拆卸槽,且搭载台与导入端口滑动连接;所述挤压组件设置在计算机内,且挤压组件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一端与计算机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固定组件设置在计算机内,且降温固定组件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降温固定板,所述降温固定板顶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动杆,所述阻尼转动杆顶端与计算机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半球设置在降温固定板上,且导热半球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计算机内壁顶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且计算机内壁底端安装有处理器,所述计算机内壁且位于散热风扇和处理器中间处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位于连接块一端上下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搭载台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搭载台一端且位于第一磁铁上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动块,所述阻尼转动块上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与第一磁铁相匹配的弹性磁屏蔽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滑动板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磁铁和滑块,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滑块下侧,且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下侧所述滑动板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条,所述挤压条与第二磁铁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铁和第一磁铁互为同名磁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磁铁和滑块相互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连接杆,且第二磁铁和滑块靠近降温固定板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弹性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和多个均匀分布的降温孔,且降温固定板上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隔热块,所述隔热块一端与导热半球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半球内设置有弹性导热膜,所述弹性导热膜与隔热块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热半球与弹性导热膜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真空,且导热半球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弹性导热膜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延伸至降温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框,所述散热框远离导热半球一端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纤维,所述散热框靠近导热半球一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内设置有传递杆,所述传递杆一端与散热框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套与导热杆滑动连接。
一种便携式移动存储终端,包括移动存储终端,所述移动存储终端包括便携存储硬盘和高速处理硬盘,所述便携存储硬盘和高速处理硬盘活动连接,且便携存储硬盘和高速处理硬盘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设置在移动存储终端上下两侧,所述移动存储终端上搭载有移动存储多模式驱动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存储多模式驱动系统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识别移动存储终端连接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进行相应的驱动和适配;
存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存储空间布局与文件系统,实现两部分数据一致性;
通信模块:实现模块内部高速通信,支持移动存储终端与计算机数据实时同步;
无线电源模块:用于对移动存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模式识别模块:自动检测并控制移动存储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根据连接状态和用户需求进行自动调整;
配置更新模块:支持系统软件的无感升级优化,包括自动检测更新、下载和安装配置更新的能力;
数据加密模块:提供对移动存储终端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移动存储终端快速转换为计算机内的便携存储硬盘或高速处理硬盘,从而利用高速处理硬盘的高速读写优势进行大数据处理或计算任务,或者利用便携存储硬盘可以提供便携性和灵活性,满足用户的存储需求,同时计算机内采用磁力及弹簧机构实现了无接触式固定结构,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移动存储终端与计算机的连接与拆卸,内置驱动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模式并进行适配,给用户带来无感体验,内置降温组件通过真空导热及散热设计,有效降低移动存储终端在高负荷操作下的温升,提高运行稳定性。计算机的风扇与导热设计又能充分散热,保护存储设备,可实现移动存储终端快速地在高速存储模式和移动存储模式间切换,助力用户完成不同工作任务,其模块化及多模态设计融合了移动存储的便携优势与高速处理的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计算机和移动存储终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计算机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风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挤压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降温固定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导热半球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移动存储多模式驱动系统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计算机;2、搭载组件;3、挤压组件;4、降温固定组件;5、导热半球;6、移动存储终端;11、开关;12、对流孔;13、连接端口;14、导入端口;15、散热风扇;16、处理器;17、连接块;21、搭载台;22、拆卸槽;23、第一磁铁;24、阻尼转动块;25、弹性磁屏蔽套;31、滑动板;32、第二磁铁;33、滑块;34、连接杆;35、弹性条;41、降温固定板;42、散热孔;43、阻尼转动杆;44、隔热块;45、降温孔;51、弹性导热膜;52、导热油;53、导热杆;54、隔热套;55、传递杆;56、散热框;57、散热纤维;61、便携存储硬盘;62、高速处理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计算机1、搭载组件2、挤压组件3、降温固定组件4和导热半球5,计算机1上安装有开关11,且计算机1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对流孔12,计算机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口13,且计算机1上开设有导入端口14;搭载组件2包括搭载台21,搭载台21上开设有拆卸槽22,且搭载台21与导入端口14滑动连接;挤压组件3设置在计算机1内,且挤压组件3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滑动板31,滑动板31一端与计算机1内壁固定连接;降温固定组件4设置在计算机1内,且降温固定组件4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降温固定板41,降温固定板41顶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动杆43,阻尼转动杆43顶端与计算机1内壁固定连接;导热半球5设置在降温固定板41上,且导热半球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其中,本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移动存储终端6快速转换为计算机1内的便携存储硬盘61或高速处理硬盘62,从而利用高速处理硬盘62的高速读写优势进行大数据处理或计算任务,或者利用便携存储硬盘61可以提供便携性和灵活性,满足用户的存储需求,同时计算机1内采用磁力及弹簧机构实现了无接触式固定结构,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移动存储终端6与计算机1的连接与拆卸,内置驱动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模式并进行适配,给用户带来无感体验,内置降温组件通过真空导热及散热设计,有效降低移动存储终端6在高负荷操作下的温升,提高运行稳定性。计算机1的风扇与导热设计又能充分散热,保护存储设备,可实现移动存储终端6快速地在高速存储模式和移动存储模式间切换,助力用户完成不同工作任务,其模块化及多模态设计融合了移动存储的便携优势与高速处理的高性能。
计算机1内壁顶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5,且计算机1内壁底端安装有处理器16,计算机1内壁且位于散热风扇15和处理器16中间处安装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上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位于连接块17一端上下两侧,搭载台2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23,搭载台21一端且位于第一磁铁23上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动块24,阻尼转动块24上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与第一磁铁23相匹配的弹性磁屏蔽套25。
一对滑动板31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第二磁铁32设置在滑块33下侧,且第二磁铁32与第一磁铁23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下侧滑动板31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条,挤压条与第二磁铁32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23互为同名磁极,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相互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连接杆34,且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靠近降温固定板4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弹性条35。
其中,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选择性的将移动存储终端6的一端放置在搭载台21抵接后,用户可通推动搭载台21进入到导入端口14内,在快要推动到极限处时,搭载台21一端固定连接的阻尼转动块24上转动连接的弹性磁屏蔽套25先与连接块17抵接,使其弹性磁屏蔽套25发生翻转,在弹性磁屏蔽套25发生翻转后,且设置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23互为同名磁极,使得第一磁铁23与下侧设置的滑动板31内的第二磁铁32相互排斥,从而使得下侧设置的滑动板31内的第二磁铁32向远离搭载台21一侧移动,进而同步带动滑块33同步移动,通过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的同步移动,且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弹性条35,使得通过弹性条35拉动一对降温固定板41相向转动,从而与移动存储终端6两端相贴合。
在搭载台21未进入到导入端口14内时,通过下侧滑动板31内设置的挤压条挤压第二磁铁32,使得弹性条35未对降温固定板41产生拉力,进而在阻尼转动杆43对降温固定板41的转向作用力下,一对降温固定板41呈八字状,而通过弹性磁屏蔽套25因与连接块17抵接时,解除了对第一磁铁23的屏蔽,且第一磁铁23与第二磁铁32的排斥力远大于挤压条对第二磁铁32的挤压力,从而使得第二磁铁32在下侧滑动板31内滑动,通过弹性条35对降温固定板41的拉力,使得一对降温固定板41由八字状变成平行状,使得一对降温固定板41与移动存储终端6抵接,最后通过搭载台21与导入端口14卡接达到固定,且搭载台21与导入端口14卡接的摩擦力大于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23的排斥力,在进行拆卸时,用户则通过拉动搭载台21上开设的拆卸槽22即可打开,其内部初始形态。
请参阅图5-6,降温固定板41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42和多个均匀分布的降温孔45,且降温固定板41上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隔热块44,隔热块44一端与导热半球5相连接,导热半球5内设置有弹性导热膜51,弹性导热膜51与隔热块44一端相连接,导热半球5与弹性导热膜51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真空,且导热半球5内设置有导热油52,弹性导热膜51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杆53,导热杆53延伸至降温孔45内,降温孔45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框56,散热框56远离导热半球5一端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纤维57,散热框56靠近导热半球5一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套54,隔热套54内设置有传递杆55,传递杆55一端与散热框56固定连接,隔热套54与导热杆53滑动连接。
其中,当一对降温固定板41与移动存储终端6抵接时,且移动存储终端6上的接头与连接块17上的接口相连接后即建立联系,这时则启动散热风扇15实现对移动存储终端6进行散热,通过散热孔42上设置的导热半球5在与移动存储终端6抵接后,使得导热半球5与移动存储终端6外端相抵接,因弹性导热膜51与导热半球5形成的空腔为真空,使得导热半球5及其内壁设置的导热油52初始温度较低且不会因计算机1内部温度较高而被影响较大,当导热半球5与移动存储终端6外端抵接时,使得导热半球5受到挤压力而变形,从而使得导热半球5与弹性导热膜51相抵接,进而能够将移动存储终端6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油52中,与此同时弹性导热膜51在受挤压后再次使得导热杆53与传递杆55相抵接,进而能够将热量传递至传递杆55和散热框56上,在导热半球5未受到挤压时,其导热杆53与传递杆55未接触,且传递杆55外包围设置有隔热套54,这样设计同样也是保证导热油52的初始温度不会因计算机1内壁温度较高而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确保在传递移动存储终端6热量时效率更高。
通过散热风扇15的启动,使得散热风扇15产生的风吹向移动存储终端6上,通过降温固定板41上开设的散热孔42,以及降温固定板41上导热半球5与移动存储终端6相抵接,使得降温固定板41和移动存储终端6之间能够产生较大的缝隙,且通过导热半球5与其抵接,能够更好的固定移动存储终端6,同时通过设置散热框56一端安装的多个散热纤维57,使得在风力下散热纤维57持续共振摆动,进而更好的将热量传递出来,最后通过计算机1两侧开设的对流孔12将热量传递出去。
请参阅图1和图7,一种便携式移动存储终端,包括移动存储终端6,移动存储终端6包括便携存储硬盘61和高速处理硬盘62,便携存储硬盘61和高速处理硬盘62活动连接,且便携存储硬盘61和高速处理硬盘6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设置在移动存储终端6上下两侧,移动存储终端6上搭载有移动存储多模式驱动系统。
驱动模块:用于识别移动存储终端6连接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进行相应的驱动和适配;
存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存储空间布局与文件系统,实现两部分数据一致性;
通信模块:实现模块内部高速通信,支持移动存储终端6与计算机1数据实时同步;
无线电源模块:用于对移动存储终端6进行无线充电;
模式识别模块:自动检测并控制移动存储终端6工作模式的切换,根据连接状态和用户需求进行自动调整;
配置更新模块:支持系统软件的无感升级优化,包括自动检测更新、下载和安装配置更新的能力;
数据加密模块:提供对移动存储终端6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其中,其中,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当用户需要进行大容量数据的快速读写、高性能计算或处理大型文件时,可以选择将移动存储终端6中的高速处理硬盘62上开设的第二接头与连接块17上设置的第二接口相匹配,即将移动存储终端6放置在搭载台21上,且高速处理硬盘62上的第二接头为靠近连接块17一侧,用户可以利用高速处理硬盘62内部的固态存储器以及计算机1内设置的挤压组件3和降温固定组件4以及散热风扇15,实现快速的数据读写和高性能计算,同时有效降低移动存储终端6温度,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处理和计算的任务,如视频编辑、大型数据库操作等。
当用户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存储或在不同设备之间共享文件时,可以选择将移动存储终端6中的便携存储硬盘61上设置的第一接头与连接块17上设置的第一接口相连接,即将移动存储终端6放置在搭载台21上,且便携存储硬盘61上的第一接头为靠近连接块17一侧,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可以直接访问移动存储终端的存储空间,将文件复制、传输或存储到移动存储终端中,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文件、备份数据或作为临时存储设备的场景。
同时因便携存储硬盘61和高速处理硬盘62为可拆卸设计,用户还可以依据实际的需求,可将高速处理硬盘62连接到计算机1,以获得快速的读写速度和高性能计算能力。一旦用户完成了需要高性能的任务,比如大型文件处理或数据分析,可以拆卸移动存储终端6中的便携存储硬盘61,将其取出,而高速处理硬盘62则继续放置在计算机1内,以提供持久的高性能存储和计算能力,而便携存储硬盘61可以作为独立的存储设备,用于数据传输到其他计算机1或进行备份,同时也可以将移动存储终端6中的便携存储硬盘61放置在计算机1内,而将高速处理硬盘62取出,进行与其他计算机1的使用。
驱动模块这个模块用于识别移动存储终端6连接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进行相应的驱动和适配。它负责确保连接的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与移动存储终端进行通信。
存储管理模块:这个模块用于管理存储空间布局和文件系统,确保数据的存储和组织以及文件系统的一致性。它负责管理移动存储终端中便携存储硬盘61和高速处理硬盘62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通信模块:这个模块实现模块内部的高速通信,支持移动存储终端6与计算机1之间的数据实时同步。它负责传输数据并确保移动存储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畅通。
无线电源模块:这个模块用于计算机1对移动存储终端6进行无线充电,提供便捷的充电方式。它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技术为移动存储终端提供电力,使用户无需使用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
模式识别模块:这个模块自动检测并控制移动存储终端6的工作模式切换,根据连接状态和用户需求进行自动调整。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和连接情况自动切换移动存储终端的工作模式,以提供最佳的性能和功能。
配置更新模块:这个模块支持系统软件的无感升级优化,包括自动检测更新、下载和安装配置更新的能力。它可以确保移动存储终端的系统软件始终保持最新版本,并提供最新的功能和修复。
数据加密模块:这个模块提供对移动存储终端6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它可以对存储在移动存储终端中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工作原理:
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选择性的将移动存储终端6的一端放置在搭载台21抵接后,用户可通推动搭载台21进入到导入端口14内,在快要推动到极限处时,搭载台21一端固定连接的阻尼转动块24上转动连接的弹性磁屏蔽套25先与连接块17抵接,使其弹性磁屏蔽套25发生翻转,在弹性磁屏蔽套25发生翻转后,且设置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23互为同名磁极,使得第一磁铁23与下侧设置的滑动板31内的第二磁铁32相互排斥,从而使得下侧设置的滑动板31内的第二磁铁32向远离搭载台21一侧移动,进而同步带动滑块33同步移动,通过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的同步移动,且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弹性条35,使得通过弹性条35拉动一对降温固定板41相向转动,从而与移动存储终端6两端相贴合。
在搭载台21未进入到导入端口14内时,通过下侧滑动板31内设置的挤压条挤压第二磁铁32,使得弹性条35未对降温固定板41产生拉力,进而在阻尼转动杆43对降温固定板41的转向作用力下,一对降温固定板41呈八字状,而通过弹性磁屏蔽套25因与连接块17抵接时,解除了对第一磁铁23的屏蔽,且第一磁铁23与第二磁铁32的排斥力远大于挤压条对第二磁铁32的挤压力,从而使得第二磁铁32在下侧滑动板31内滑动,通过弹性条35对降温固定板41的拉力,使得一对降温固定板41由八字状变成平行状,使得一对降温固定板41与移动存储终端6抵接,最后通过搭载台21与导入端口14卡接达到固定,且搭载台21与导入端口14卡接的摩擦力大于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23的排斥力,在进行拆卸时,用户则通过拉动搭载台21上开设的拆卸槽22即可打开,其内部初始形态。
当一对降温固定板41与移动存储终端6抵接时,且移动存储终端6上的接头与连接块17上的接口相连接后即建立联系,这时则启动散热风扇15实现对移动存储终端6进行散热,通过散热孔42上设置的导热半球5在与移动存储终端6抵接后,使得导热半球5与移动存储终端6外端相抵接,因弹性导热膜51与导热半球5形成的空腔为真空,使得导热半球5及其内壁设置的导热油52初始温度较低且不会因计算机1内部温度较高而被影响较大,当导热半球5与移动存储终端6外端抵接时,使得导热半球5受到挤压力而变形,从而使得导热半球5与弹性导热膜51相抵接,进而能够将移动存储终端6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油52中,与此同时弹性导热膜51在受挤压后再次使得导热杆53与传递杆55相抵接,进而能够将热量传递至传递杆55和散热框56上,在导热半球5未受到挤压时,其导热杆53与传递杆55未接触,且传递杆55外包围设置有隔热套54,这样设计同样也是保证导热油52的初始温度不会因计算机1内壁温度较高而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确保在传递移动存储终端6热量时效率更高。
通过散热风扇15的启动,使得散热风扇15产生的风吹向移动存储终端6上,通过降温固定板41上开设的散热孔42,以及降温固定板41上导热半球5与移动存储终端6相抵接,使得降温固定板41和移动存储终端6之间能够产生较大的缝隙,且通过导热半球5与其抵接,能够更好的固定移动存储终端6,同时通过设置散热框56一端安装的多个散热纤维57,使得在风力下散热纤维57持续共振摆动,进而更好的将热量传递出来,最后通过计算机1两侧开设的对流孔12将热量传递出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机(1),所述计算机(1)上安装有开关(11),且计算机(1)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对流孔(12),所述计算机(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口(13),且计算机(1)上开设有导入端口(14);
搭载组件(2),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搭载台(21),所述搭载台(21)上开设有拆卸槽(22),且搭载台(21)与导入端口(14)滑动连接;
挤压组件(3),所述挤压组件(3)设置在计算机(1)内,且挤压组件(3)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滑动板(31),所述滑动板(31)一端与计算机(1)内壁固定连接;
降温固定组件(4),所述降温固定组件(4)设置在计算机(1)内,且降温固定组件(4)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降温固定板(41),所述降温固定板(41)顶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动杆(43),所述阻尼转动杆(43)顶端与计算机(1)内壁固定连接;
导热半球(5),所述导热半球(5)设置在降温固定板(41)上,且导热半球(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所述搭载台(2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23),所述搭载台(21)一端且位于第一磁铁(23)上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动块(24),所述阻尼转动块(24)上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与第一磁铁(23)相匹配的弹性磁屏蔽套(25),一对所述滑动板(31)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所述第二磁铁(32)设置在滑块(33)下侧,且第二磁铁(32)与第一磁铁(23)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下侧所述滑动板(31)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条,所述挤压条与第二磁铁(3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23)互为同名磁极,所述导热半球(5)内设置有弹性导热膜(51),所述弹性导热膜(51)与隔热块(44)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热半球(5)与弹性导热膜(51)形成的空腔设置为真空,且导热半球(5)内设置有导热油(52),所述弹性导热膜(51)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杆(53),所述导热杆(53)延伸至降温孔(45)内,所述降温孔(45)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框(56),所述散热框(56)远离导热半球(5)一端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纤维(57),所述散热框(56)靠近导热半球(5)一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套(54),所述隔热套(54)内设置有传递杆(55),所述传递杆(55)一端与散热框(56)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套(54)与导热杆(5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1)内壁顶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5),且计算机(1)内壁底端安装有处理器(16),所述计算机(1)内壁且位于散热风扇(15)和处理器(16)中间处安装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上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位于连接块(17)一端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相互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连接杆(34),且第二磁铁(32)和滑块(33)靠近降温固定板(4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弹性条(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固定板(41)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42)和多个均匀分布的降温孔(45),且降温固定板(41)上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隔热块(44),所述隔热块(44)一端与导热半球(5)相连接。
5.一种便携式移动存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所述便携式移动存储终端包括:
移动存储终端(6),所述移动存储终端(6)包括便携存储硬盘(61)和高速处理硬盘(62),所述便携存储硬盘(61)和高速处理硬盘(62)活动连接,且便携存储硬盘(61)和高速处理硬盘(6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设置在移动存储终端(6)上下两侧,所述移动存储终端(6)上搭载有移动存储多模式驱动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存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存储多模式驱动系统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识别移动存储终端(6)连接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进行相应的驱动和适配;
存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存储空间布局与文件系统,实现两部分数据一致性;
通信模块:实现模块内部高速通信,支持移动存储终端(6)与计算机(1)数据实时同步;
无线电源模块:用于对移动存储终端(6)进行无线充电;
模式识别模块:自动检测并控制移动存储终端(6)工作模式的切换,根据连接状态和用户需求进行自动调整;
配置更新模块:支持系统软件的无感升级优化,包括自动检测更新、下载和安装配置更新的能力;
数据加密模块:提供对移动存储终端(6)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01148.6A CN117311466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01148.6A CN117311466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11466A CN117311466A (zh) | 2023-12-29 |
CN117311466B true CN117311466B (zh) | 2024-03-26 |
Family
ID=89260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01148.6A Active CN117311466B (zh) | 2023-11-28 | 2023-11-28 |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11466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6274A (zh) * | 2009-12-30 | 2011-07-27 | 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两种存储介质的移动硬盘 |
CN202258356U (zh) * | 2011-10-10 | 2012-05-30 | 尚徐伟 | 一种多功能无线移动硬盘 |
CN102937883A (zh) * | 2012-10-15 | 2013-02-20 | 清华大学 | 智能无线移动存储设备 |
CN106331154A (zh) * | 2016-09-27 | 2017-01-11 | 湖南纽思曼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存储设备、后台服务器、移动终端 |
CN211061969U (zh) * | 2019-12-31 | 2020-07-21 | 凯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计算机设备 |
CN111511118A (zh) * | 2020-05-06 | 2020-08-07 | 深圳市华粤世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生产用无尘式自动定位的多轴联动式贴片装置 |
CN212433684U (zh) * | 2020-06-19 | 2021-01-29 | 袁泽韦 | 一种便于拆卸的计算机硬盘扩展架 |
CN112863557A (zh) * | 2021-03-03 | 2021-05-28 | 宿州吾君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加密硬盘用便捷安装拆卸及自动散热装置 |
CN113641328A (zh) * | 2021-07-16 | 2021-11-12 | 深圳市华粤世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语音识别的电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15527254U (zh) * | 2021-10-13 | 2022-01-14 | 重庆冷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硬盘维护组件 |
CN216210840U (zh) * | 2021-10-31 | 2022-04-05 | 广州锐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集成服务器虚拟机存储装置 |
CN216352171U (zh) * | 2021-12-29 | 2022-04-19 | 永城职业学院 | 一种可快速更换硬盘的计算机用机箱 |
CN216901516U (zh) * | 2021-12-16 | 2022-07-05 |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 一种计算机存储安装架 |
CN218298899U (zh) * | 2022-05-27 | 2023-01-13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计算机数据存储硬盘安装定位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96380B2 (en) * | 2009-01-06 | 2010-09-14 | Shu-Nan Lee | Fastening device for computer read/write or storage device |
-
2023
- 2023-11-28 CN CN202311601148.6A patent/CN1173114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6274A (zh) * | 2009-12-30 | 2011-07-27 | 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两种存储介质的移动硬盘 |
CN202258356U (zh) * | 2011-10-10 | 2012-05-30 | 尚徐伟 | 一种多功能无线移动硬盘 |
CN102937883A (zh) * | 2012-10-15 | 2013-02-20 | 清华大学 | 智能无线移动存储设备 |
CN106331154A (zh) * | 2016-09-27 | 2017-01-11 | 湖南纽思曼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存储设备、后台服务器、移动终端 |
CN211061969U (zh) * | 2019-12-31 | 2020-07-21 | 凯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计算机设备 |
CN111511118A (zh) * | 2020-05-06 | 2020-08-07 | 深圳市华粤世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生产用无尘式自动定位的多轴联动式贴片装置 |
CN212433684U (zh) * | 2020-06-19 | 2021-01-29 | 袁泽韦 | 一种便于拆卸的计算机硬盘扩展架 |
CN112863557A (zh) * | 2021-03-03 | 2021-05-28 | 宿州吾君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加密硬盘用便捷安装拆卸及自动散热装置 |
CN113641328A (zh) * | 2021-07-16 | 2021-11-12 | 深圳市华粤世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语音识别的电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15527254U (zh) * | 2021-10-13 | 2022-01-14 | 重庆冷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硬盘维护组件 |
CN216210840U (zh) * | 2021-10-31 | 2022-04-05 | 广州锐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集成服务器虚拟机存储装置 |
CN216901516U (zh) * | 2021-12-16 | 2022-07-05 |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 一种计算机存储安装架 |
CN216352171U (zh) * | 2021-12-29 | 2022-04-19 | 永城职业学院 | 一种可快速更换硬盘的计算机用机箱 |
CN218298899U (zh) * | 2022-05-27 | 2023-01-13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计算机数据存储硬盘安装定位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11466A (zh) | 2023-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311466B (zh) |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终端 | |
CN203299869U (zh) | 一种数据卡 | |
CN118192772B (zh) | 一种主板安装用散热隔板及计算机 | |
CN212433684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计算机硬盘扩展架 | |
CN210038684U (zh) | 一种低功耗云计算机机箱散热系统 | |
CN220965428U (zh) | 一种散热装置 | |
CN207440699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内存条护套 | |
CN222461975U (zh) | 一种计算机的显卡转接架 | |
CN207367601U (zh) | 一种便携式移动影视内容加速传输装置 | |
CN220673439U (zh) | 一种散热型移动电源塑胶壳 | |
CN219067911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 |
CN216052837U (zh) | 一种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 | |
CN221782608U (zh) | 一种带有多扩展功能接口的笔记本电脑 | |
CN213987340U (zh) | 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 | |
CN222801098U (zh) | 一种多个硬盘切换热插拔切换装置 | |
CN222506843U (zh) | 一种多种拓展接口的服务器 | |
CN216123170U (zh) | 一种智能中控主机 | |
CN111966178A (zh) | 一种硬盘架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3211711U (zh) | 一种网络储存装置 | |
CN216210848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信息通信数据自动存储装置 | |
CN215682499U (zh) | 一种分布式输入节点装置 | |
CN221928437U (zh) | 一种储能式电源模组 | |
CN221827326U (zh) | 一种兼容多协议的读卡器 | |
CN221782601U (zh) | 一种具有独立散热结构的平板键盘套 | |
CN221553340U (zh) | 一种视频智能处理盒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