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的目的是:(1)配制高稳定性、高浓度的Mo、Ni(Co)、P溶液;(2)简化催化剂生产过程,降低成本;(3)改善催化剂活性和机械强度。
本发明Mo、Ni(Co)、P溶液,每100ml溶液含45-80g MoO3,8-20g NiO,0-15g CoO,P/MoO3重量比为0.08-0.18。
本发明的高浓溶液配制方法是:按溶液浓度要求将所需的磷酸加入水中,制成磷酸水溶液。将上述磷酸水溶液加入到所需量的氧化钼中。将该体系在搅拌下加热至微沸,使氧化钼全部或大部分溶解。将体系温度降至60-70℃,加入需要量的碱式碳酸镍,再次升温至微沸并加热搅拌使碱式碳酸镍全部溶解。最后加热蒸发,除去多余的水分使溶液浓缩,制得高浓度、高稳定性的Mo、Ni、P溶液。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溶液蒸发浓缩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硝酸镍和/或硝酸钴,搅拌溶解,以调节溶液的PH值,并增加Ni含量或引入Co组分,再蒸发浓缩制得高浓度、高稳定性的Mo、Ni(Co)、P溶液。
本发明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磷酸水溶液加入氧化钼中,搅拌,缓缓加热升温至微沸,并加热至氧化钼全部或大部分溶解。
(2).将上述溶液降温至60-70℃后,缓缓加入碱式碳酸镍,放置15分钟后再升温至微沸,加热至沉淀物基本溶解。降至室温后过滤以除掉不溶性杂质(该杂质是由不纯原料带入的。如果使用纯净原料,可省去过滤步骤)。
(3).按照需要,可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镍和/或硝酸钴,以制得所需要PH的Mo、Ni、P或Mo、Ni、Co、P溶液。
(4).将上述溶液加热浓缩至所需要的浓度。根据本发明所制得的Mo、Ni(Co)、P溶液,具有以下性质:
(1).每100ml溶液可含MoO3 45-80g,NiO 8-20g,CoO 0-15g,P/MoO3重量比为0.08-0.18。
(2).可根据需要制备不同PH的溶液。溶液PH值变化范围为0-3.8。
(3).该溶液在室温下可稳定3年以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Mo、Ni(Co)、P溶液,制备过程简单,易行。
(2)本发明的Mo、Ni(Co)、P溶液,金属Mo和Ni(Co)浓度可以很。经一次浸渍过程便可制备高金属含量的加氢处理催化剂。
(3).本发明的Mo、Ni(Co)、P溶液,即使在很高金属浓度下也很稳定。在室温下可稳定3年以上不产生混浊或沉淀。
(4).本发明的催化剂,其加氢处理反应活性比用普通方法制得的催化剂要高。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A).Mo、Ni(Co)、P溶液的制备实施例1
将20ml磷酸(85%)溶于600ml水中。在搅拌下将溶液加入到100g氧化钼中。升温至微沸并加热3小时至氧化钼大部分溶解。降温至60-70℃。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碱式碳酸镍35g,再升温至微沸并加热3小时,至沉淀物基本溶解。过滤。将滤液浓缩至250ml。实施例2
将17ml磷酸(85%)溶于600ml水中。在搅拌下将溶液加入到100g氧化钼中。升温至微沸并加热4小时至氧化钼全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87g硝酸镍。溶解后浓缩至250ml。实施例3
将10g硝酸镍加入到实施例1所制备的溶液中。溶解。将溶液加热浓缩至200ml。实施例4
将15g硝酸钴加入到实施例1所制备的溶液中。溶解。将溶液加热浓缩至200ml。制得Mo、Ni、Co、P溶液。实施例5
将按实施例3所制得的溶液加热浓缩至160ml。实施例6
将按实施例3所制得的溶液加热浓缩至130ml。实施例7
将40ml磷酸(85%)溶于600ml水中。在搅拌下将溶液加入到100g氧化钼中。升温至微沸并加热3小时至氧化钼大部分溶解。降温至60-70℃,在搅拌下缓缓加入45g碱式碳酸镍。再升温至微沸并加热3小时,至沉淀物基本溶解。过滤。将滤液浓缩至200ml。比较例1
将313ml水(21℃),5.0ml磷酸(75%)和100g氧化钼制成浆状。缓缓加入28.5g碳酸镍(15分钟以上加完)。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93℃,搅拌,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将制得的溶液浓缩至347ml。比较例2
将比较例1所制得的溶液加热浓缩至200ml。以上各例所得的Mo、Ni、P和Mo、Ni、Co、P溶液的物化性质列于表1中。
表1各例溶液的性质
溶液浓度,g/l00ml
PH MoO3 NiO CoO P P/MoO3重量比 稳定性*实施例1 3.0 40.0 8.0 - 3.6 0.09 3年以上实施例2 0.1 40.0 8.9 - 3.0 0.08 3年以上实施例3 1.9 50.0 11.2 - 4.5 0.09 3年以上实施例4 1.8 50.0 10.0 1.9 4.5 0.09 3年以上实施例5 1.6 62.5 14.0 - 5.6 0.09 3年以上实施例6 1.4 76.9 17.2 - 6.9 0.09 3年以上实施例7 1.3 50.0 12.9 - 9.0 0.18 3年以上比较例1 3.0 22.8 4.8 - 1.2 0.05 0.5年比较例2 2.1 39.5 8.3 - 2.1 0.05 浓缩过程
出现沉淀*在室温下放置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7的溶液不仅浓度高而且极其稳定。比较例中的溶液,浓度稍有提高便出现沉淀,变得不稳定。
(B).通过制备加氢处理催化剂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施例8
称取100gγ-Al2O3,加入130ml按照(A)实施例3制备的Mo、Ni、P溶液,在室温下浸渍4小时后,滤出多余溶液。湿催化剂在空气中干燥过夜后,在105-115℃下烘干3小时。干燥后的样品以3-5℃/分钟速度升温至190℃,恒温0.5小时。再以3-5℃/分钟速度升温至368℃,恒温1小时。最后以3-5℃/分钟速度升温至470℃,恒温焙烧3小时。实施例9
采用按照(A)实施例5制备的溶液为浸渍液。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步骤同实施例8。比较例3
采用按照(A)比较例1制备的溶液为浸渍液。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步骤同实施例8。比较例4
将比较例1制得的催化剂用按照(A)比较例1制备的溶液浸渍第2遍。浸渍、干燥、焙烧条件同实施例8。以上各例所制得的MoNiP/Al2O3催化剂及所用的γ-Al2O3的物化性质分别列于表2及表3中。评价催化剂活性所用原料油的性质及反应工艺条件见表4及表5。
评价催化剂用含二硫化碳1.5%(V)的大庆航空煤油馏分在260℃和370℃下分别硫化8小时。硫化完毕,换进原料油,稳定8小时后开始进行试验。评价各例催化剂时,通过调节反应温度,使总脱氮率达到95w%,即生成油含氮量为0.06w%。当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时,就能达到这一脱氮率,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反之亦然。
表6列出各例催化剂加氢脱氮反应活性评价结果。
从表3及表6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要高得多,与普通的一次浸渍法相比反应温度要低13℃(实施例8与比较例3相比)或低19℃(实施例9与比较例3相比)。与普通的二次浸渍法相比,尽管步骤简单了,反应温度仍然要低7℃(实施例9与比较例3相比)。此外,本发明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在物化性质方面,例如机械强度,比表面积及孔容等方面,均优于普通的二次浸渍法。
表2制备各例催化剂所用的γ-Al2O3的物化性质
比表面积,M2/g 308
孔容积,ml/g 0.607
平均孔直径,nm 7.76
机械强度,N/mm* 17.3*Ф1.0mm条状
表3各例催化剂的物化性质
实施例8 实施例9 比较例3 比较例4比表面,m2/g 162 138 195 127孔容,ml/g 0.320 0.300 0.380 0.290平均孔直径,nm 8.16 8.23 7.93 8.19化学组成,w%MoO3 24.1 29.6 16.8 28.9NiO 4.31 5.60 3.71 6.32P 2.60 2.70 0.35 1.38Al2O3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堆比重,g/ml 0.930 0.952 0.870 0.897机械强度,N/mm*19.6 18.9 17.6 8.3*φ1.0mm条状
表4原料油性质原料油 胜利VGO比重d(20℃),g/ml 0.903硫,w% 0.46氮,w% 0.12凝点,℃ 36残炭,w% 0.05馏程,℃IBP/10% 290/34930%/50% 375/39270%/90% 406/43695%/EBP 446/467
表5反应工艺条件反应压力,MPa 6.37LHSV,h-1 1.00氢/油体积比 1,000
表6各例催化剂的加氢脱氮反应活性比较催化剂 实施例8 实施例9 比较例3 比较例4反应温度,℃ 380 372 393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