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0003B - 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0003B
CN117240003B CN202311228960.9A CN202311228960A CN117240003B CN 117240003 B CN117240003 B CN 117240003B CN 202311228960 A CN202311228960 A CN 202311228960A CN 117240003 B CN117240003 B CN 117240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gear
transmission
slid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89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40003A (zh
Inventor
李越
林凯
谢汝峰
蓝瑜
商益诚
龚铭
杨俊�
莫炳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12289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0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0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0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40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0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驱动轴、温度传感器和控温装置,控温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固定罩、遮蔽组件、扇叶、旋转轴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滑动组件、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本发明通过传动齿轮为锥形结构,使得多个驱动齿轮依次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时,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齿轮比不同,由此使旋转轴的转速会因为齿轮比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转速,从而改变扇叶速度,更好的对于电机进行控温,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配合遮蔽组件的移动,使电机能始终保持最适宜的温度,实现节能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其不会因为磁性部件对于电机的工作造成干扰,且结构紧凑,使电机的体积更小。

Description

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现有技术中,电机具有一个理想工作温度,当电机升到理想温度时,其工作效率最高,从而实现节能,小型电机由于体积较小,其温度的较容易通过环境温度改变,在较大型的电机工作时,由于其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当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不仅仅会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使能量过多散失,同时温度过高也有可能引起过载现象,从而使电机报废,大型电机本身价格昂贵,修理起来较为麻烦,如果将温控器设置在电机内部来进行温度控制的方式并不合理,电机内部工作会产生较强的磁场和电场,会影响电机的工作,中国专利CN114142675B公开了一种节能电动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翻转组件,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输出轴,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外壳的内周壁固定有多个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周壁固定有金属钆块,所述外壳的两端内壁均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的内壁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分别安装有前盖组件和后盖组件,所述后盖组件位于外壳内部一侧安装有离合散热组件,所述翻转组件位于移动组件和固定框架之间,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此发明虽然通过电磁部件实现对于温度的吸热和放热,但是其会增加整个电机的体积,不方便使用,且由于电磁部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任然容易对电机造成干扰,影响电机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本发明通过传动齿轮为锥形结构,而驱动齿轮的大小一致,使得多个驱动齿轮依次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时,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齿轮比不同,由此使得旋转轴的转速会因为齿轮比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转速,使得扇叶能随温度传感器的监测到的温度的不同而对于自身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对于电机进行控温,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配合遮蔽组件的移动,使得电机能始终保持最适宜的温度,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其不会因为磁性部件对于电机的工作造成干扰,且结构紧凑,使得电机的体积更小。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驱动轴,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壳体内温度变化的温度传感器,壳体上远离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与能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而调节的控温装置,控温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固定罩、遮蔽组件、扇叶、旋转轴和调节机构;固定罩固定连接于壳体上远离驱动轴的一端,固定罩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壳体内温度的散热格栅;遮蔽组件能转动的设置于固定罩内,遮蔽组件用于调节散热格栅的大小;传动齿轮能转动设置于壳体上远离驱动轴的一端,且传动齿轮与驱动轴传动连接,传动齿轮为圆锥状结构;旋转轴呈水平状态能转动的连接于固定罩内,旋转轴和传动齿轮的轴线均与驱动轴的轴线同轴设置;调节机构位于旋转轴和传动齿轮之间,调节机构包括能沿传动齿轮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组件、与遮蔽组件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和多个能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滑动组件套设于传动齿轮上,多个传动组件等距环绕设置于滑动组件上,且多个传动组件上均设置有与传动齿轮相互匹配的驱动齿轮,驱动组件安装于遮蔽组件上,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多个传动组件的驱动齿轮随遮蔽组件的转动依次沿传动齿轮的径向滑动,使得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旋转轴与多个传动组件的驱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壳体上远离驱动轴的一端设置多个环绕于其轴线的第一滑槽,多个第一滑槽均沿传动齿轮的径向延伸,滑动组件包括滑动环、驱动盘、多个连接杆和多个滑块,连接杆和滑块的数量与第一滑槽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驱动盘能转动的设置于壳体上远离驱动轴的一端,驱动盘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驱动盘的切线方向延伸,滑块能滑动的设置于第一滑槽上,且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连接杆位于滑块与滑动环之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动环铰接。
优选的,壳体上远离驱动轴的一端还设置有四个导向柱,滑动环上设置有与四个导向柱相互匹配的连接座,连接座套设于导向柱上且与其滑动配合,驱动盘的外缘设置有第一齿圈,固定罩的内部设置有用与第一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旁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
优选的,多个传动组件均包括驱动杆和弹性件,滑动环设置有与传动组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沿滑动环的径向延伸,驱动杆能滑动的设置于第三滑槽上,驱动杆上远离滑动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滑动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轴,弹性件套设于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上,驱动齿轮套设于驱动杆上靠近滑动环的一端,驱动杆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优选的,滑动环上设置有多个与其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的数量与传动组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支撑轴能转动的设置于滑动环上,每个第一支撑轴上均套设有第二齿轮,且多个第一支撑轴上套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为弹性结构,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轴,驱动齿轮套设于第二支撑轴上,传送带的两侧分别与支撑轴的外缘和第二支撑轴的外缘传动连接,旋转轴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圈。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架和固定块,固定块位于滑动环的旁侧,固定块设置有弧形的滑轨,滑轨包括收缩段和两个引导段,收缩段位于固定块的中央,收缩段的轴线与传动齿轮的轴线同轴设置,两个引导段分别位于收缩段的两端,两个引导段用于带动传动组件沿传动齿轮的径向往其轴心侧滑动,收缩段用于保持传动组件的位置,传动组件上设置有滑轨相互匹配的滑轮,连接架为L型结构,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遮蔽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遮蔽组件包括转动盘,挡板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径向延伸的贯通槽,贯通槽等距环绕于转动盘的轴线设置,散热格栅具有多个,多个散热格栅等距环绕于固定轴的轴线,且每个散热格栅均由多个与固定罩的轴线同轴的弧形槽组成,多个弧形槽沿固定轴的径向等间隔设置,弧形槽的其中一端往其另外一端逐渐收窄。
优选的,遮蔽组件还包括第三齿圈、第三齿轮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第三齿圈套设于转动盘上,第三齿轮位于固定轴内,且第三齿轮与第三齿圈啮合连接,第二旋转驱动电机位于第三齿轮的旁侧,且第三齿轮与第二旋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优选的,转动筒能转动的套设于壳体上,转动筒内设置有多个与壳体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通道,多个通道均等距的环绕于转动筒的轴线,通道上靠近传动齿轮的一端与固定罩连通,壳体上靠近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环形板,环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等距环绕于其轴线的气孔,通道上靠近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气孔相互匹配的挡板,挡板的数量与气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转动筒上靠近传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四齿圈,第四齿圈的旁侧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第四齿轮的旁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三旋转驱动电机。
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遮蔽组件的设置,不仅可用于调节电机的温度,在遮蔽组件关闭时还能通过关闭散热格栅,从而有助于防止灰尘进入电机的内部,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遮蔽组件的转动带动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的转动能带动多个传动组件的驱动齿轮依次沿传动齿轮的径向滑动,并使得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由此带动与多个驱动齿轮传动连接的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带动与其连接的扇叶,通过扇叶的转动对于电机进行散热。
3.本发明通过传动齿轮为锥形结构,而驱动齿轮的大小一致,使得多个驱动齿轮依次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时,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齿轮比不同,由此使得与多个驱动齿轮传动连接的旋转轴的转速会因为齿轮比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转速,由此能提高和减慢旋转轴的转速从而调节与其连接的扇叶的转动速度,使得扇叶能随温度传感器的监测到的温度的不同而对于自身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对于电机进行控温,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配合遮蔽组件的移动,使得电机能始终保持最适宜的温度,使得电机在启动时和工作的过程中均能保持最佳状态,由此提高电机的效率,不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到电机的工作情况,工作稳定性较好,没有太多能量因温度过高而散失,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其不会因为磁性部件对于电机的工作造成干扰,且结构紧凑,使得电机的体积更小。
4.本发明通过转动筒和通道的设置,配合遮蔽组件的使用,能通过风扇将气流带动至通道中,由此能更好的带动温度在电机的周侧流动,在电机的刚启动时,使得通道上挡板挡住环形板上的气孔,使得电机刚运行产生的热量不易流失,由此能较快提高电机的工作温度,使得电机在一些低温环境中具有较快的启动效率,实现节能;通过遮蔽组件、调节机构和转动筒的配合,使得电机具有多种组合,由此能更好的控制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转动筒和固定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壳体和转动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壳体、转动筒和控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控温装置的正视图。
图9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调节机构和遮蔽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滑动组件和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3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滑动组件和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4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旋转轴、扇叶和遮蔽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中遮蔽组件和固定罩的正视图。
图中标号为:
1-壳体;11-驱动轴;12-温度传感器;13-第一滑槽;14-导向柱;15-转动筒;151-通道;152-挡板;16-环形板;161-气孔;17-第四齿圈;171-第四齿轮;172-第三旋转驱动电机;2-控温装置;21-固定罩;211-散热格栅;22-遮蔽组件;221-转动盘;2211-贯通槽;222-第三齿圈;2221-第三齿轮;2222-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3-旋转轴;231-扇叶;232-第二齿圈;24-传动齿轮;3-调节机构;31-滑动组件;311-驱动盘;3111-第二滑槽;3112-第一齿圈;3113-第一齿轮;3114-第一旋转驱动电机;312-滑动环;3121-连接杆;3122-滑块;3123-连接座;3124-第二固定轴;3125-第三滑槽;3126-第一支撑轴;3127-第二齿轮;3128-传送带;32-驱动组件;321-连接架;322-固定块;323-滑轨;3231-收缩段;3232-引导段;33-传动组件;331-驱动齿轮;3311-第二支撑轴;332-驱动杆;3321-第一固定轴;3322-滑轮;33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4所示: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驱动轴11,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壳体1内温度变化的温度传感器12,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与能随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而调节的控温装置2,控温装置2包括传动齿轮24、固定罩21、遮蔽组件22、扇叶231、旋转轴23和调节机构3;固定罩21固定连接于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固定罩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壳体1内温度的散热格栅211;遮蔽组件22能转动的设置于固定罩21内,遮蔽组件22用于调节散热格栅211的大小;传动齿轮24能转动设置于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且传动齿轮24与驱动轴11传动连接,传动齿轮24为圆锥状结构;旋转轴23呈水平状态能转动的连接于固定罩21内,旋转轴23和传动齿轮24的轴线均与驱动轴11的轴线同轴设置;调节机构3位于旋转轴23和传动齿轮24之间,调节机构3包括能沿传动齿轮24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组件31、与遮蔽组件22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32和多个能与传动齿轮24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3,滑动组件31套设于传动齿轮24上,多个传动组件33等距环绕设置于滑动组件31上,且多个传动组件33上均设置有与传动齿轮24相互匹配的驱动齿轮331,驱动组件32安装于遮蔽组件22上,驱动组件32用于带动多个传动组件33的驱动齿轮331随遮蔽组件22的转动依次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滑动,使得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24传动连接,旋转轴23与多个传动组件33的驱动齿轮331传动连接。
通过温度传感器12对于电机壳体1内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监测到的数据会传输给后端的控制器,通过后端的控制器对于控温装置2进行调节,使得电机始终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在电机的初始工作时,通过遮蔽组件22封堵位于固定罩21上的散热格栅211,使得电机初期产生的温度能使得电机因工作产生的温度用于对电机进行升温,使得电机能更快的达到最适宜的工作温度,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在电机工作的过程中,电机会迅速升温,温度持续升高易造成电机的过载,在温度传感器12监测到壳体1内的温度超过阈值时,此时转动遮蔽组件22,通过遮蔽组件22打开固定罩21上的散热格栅211,使得散热格栅211上面积产生变化,由此便于风扇将热量通过散热格栅211散发出来,由此控制电机的温度,随着遮蔽组件22的转动角度越大,散热格栅211上所打开的面积就越大,电机散热的速度就更快,通过遮蔽组件22的设置,不仅可用于调节电机的温度,在遮蔽组件22关闭时还能通过关闭散热格栅211,从而有助于防止灰尘进入电机的内部,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在遮蔽组件22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与其连接的驱动组件32,通过驱动组件32的转动能带动多个传动组件33的驱动齿轮331依次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滑动,并使得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24传动连接,由此带动与多个驱动齿轮331传动连接的旋转轴23,通过旋转轴23带动与其连接的扇叶231,通过扇叶231的转动对于电机进行散热。在多个传动组件33依次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移动的过程中,滑动组件31通过沿传动齿轮24的轴线方向滑动带动多个传动组件33移动,使得多个传动组件33上的驱动齿轮331只有一个与传动齿轮24保持传动,由于传动齿轮24为锥形结构,而驱动齿轮331的大小一致,使得多个驱动齿轮331依次与传动齿轮24传动连接时,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24的齿轮比不同,由此使得与多个驱动齿轮331传动连接的旋转轴23的转速会因为齿轮比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转速,由此能提高和减慢旋转轴23的转速从而调节与其连接的扇叶231的转动速度,使得扇叶231能随温度传感器12的监测到的温度的不同而对于自身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对于电机进行控温,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配合遮蔽组件22的移动,使得电机能始终保持最适宜的温度,使得电机在启动时和工作的过程中均能保持最佳状态,由此提高电机的效率,不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到电机的工作情况,工作稳定性较好,没有太多能量因温度过高而散失,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其不会因为磁性部件对于电机的工作造成干扰,且结构紧凑,使得电机的体积更小。
如图1至图6和图8至图13所示: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设置多个环绕于其轴线的第一滑槽13,多个第一滑槽13均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延伸,滑动组件31包括滑动环312、驱动盘311、多个连接杆3121和多个滑块3122,连接杆3121和滑块3122的数量与第一滑槽1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驱动盘311能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驱动盘311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滑槽3111,第二滑槽3111沿驱动盘311的切线方向延伸,滑块3122能滑动的设置于第一滑槽13上,且滑块3122与第二滑槽3111滑动配合,连接杆3121位于滑块3122与滑动环312之间,连接杆3121的两端分别与滑块3122和滑动环312铰接。
通过转动驱动盘311,驱动盘311的转动会带动多个第二滑槽3111的转动,第二滑槽3111的转动带动了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3122,使得滑块3122沿第一滑槽13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滑块3122铰接的连接杆3121的移动,通过连接杆3121的移动带动了与其铰接的滑动环312的移动,使得滑动环312沿传动齿轮24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多个传动组件33上的驱动齿轮331能与传动齿轮24啮合,从而使得与驱动齿轮331传动连接的旋转轴23实现变速运动,由此能提高和减慢旋转轴23的转速从而调节与其连接的扇叶231的转动速度,使得扇叶231能随温度传感器12的监测到的温度的不同而对于自身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对于电机进行控温,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实现节能的效果。
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3所示: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还设置有四个导向柱14,滑动环312上设置有与四个导向柱14相互匹配的连接座3123,连接座3123套设于导向柱14上且与其滑动配合,驱动盘311的外缘设置有第一齿圈3112,固定罩21的内部设置有用与第一齿圈3112啮合的第一齿轮3113,第一齿轮3113的旁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3114。
在驱动盘311通过第一滑槽13、第二滑槽3111、滑块3122带动连接杆3121移动的过程中,滑动环312可能因为多个连接杆3121的同步程度不一致导致偏移,从而影响后续传动齿轮24对于驱动齿轮331的传动效果,通过四个导向柱14和连接座3123的设置,使得滑动环312在沿传动齿轮24的轴线滑动的过程中是通过连接座3123套设于导向柱14上滑动,由此实现滑动环312的滑动的准确性,提高后续传动的稳定性,通过启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3114,第一旋转驱动电机3114的输出轴会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3113,通过第一齿轮3113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一齿圈3112,通过第一齿圈3112带动驱动盘311转动,由此实现滑动组件31沿传动齿轮24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效果,从而便于多个传动组件33上的驱动齿轮331依次与传动齿轮24传动连接。
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4所示:多个传动组件33均包括驱动杆332和弹性件333,滑动环312设置有与传动组件3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三滑槽3125,第三滑槽3125沿滑动环312的径向延伸,驱动杆332能滑动的设置于第三滑槽3125上,驱动杆332上远离滑动环3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轴3321,滑动环3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轴3124,弹性件333套设于第一固定轴3321和第二固定轴3124上,驱动齿轮331套设于驱动杆332上靠近滑动环312的一端,驱动杆332与驱动组件32传动连接。
通过第三滑槽3125的设置,使得驱动杆332能沿滑动环312的径向滑动,从而带动驱动齿轮331往传动齿轮24靠近,直至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24啮合。驱动齿轮331的初始位置为远离传动齿轮24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轴3321、第二固定轴3124和弹性件333的设置,使得驱动组件32在带动驱动杆332移动时会带动驱动齿轮331往传动齿轮24的一侧靠近,此时弹性件333会被挤压,在驱动组件32随遮蔽组件22的转动而远离所述传动组件33后,驱动杆332能通过弹性件333的复位使得驱动杆332回到初始位置,使得驱动齿轮331远离传动齿轮24,由此使得每次只能有一个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24啮合连接。
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4所示:滑动环312上设置有多个与其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轴3126,第一支撑轴3126的数量与传动组件3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支撑轴3126能转动的设置于滑动环312上,每个第一支撑轴3126上均套设有第二齿轮3127,且多个第一支撑轴3126上套设有传送带3128,传送带3128为弹性结构,传动组件33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轴3311,驱动齿轮331套设于第二支撑轴3311上,传送带3128的两侧分别与支撑轴的外缘和第二支撑轴3311的外缘传动连接,旋转轴23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齿轮3127啮合连接的第二齿圈232。
通过遮蔽组件22的转动会带动驱动组件32的转动,通过驱动组件32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3,使得传动组件33上的驱动齿轮331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滑动,从而使得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24啮合连接,由于多个第一支撑轴3126的设置,使得多个传动组件33上的驱动齿轮331不往传动齿轮24靠近时,传送带3128呈多边形结构,在驱动齿轮331往传动齿轮24移动时会带动第二支撑轴3311往传动齿轮24一侧靠近,此时第二支撑轴3311会与多个第一支撑轴3126的传送带3128相抵接,传送带3128在第二支撑轴3311的移动下往传动齿轮24一侧收紧形成对于第二支撑轴3311的包角,此时驱动齿轮331会被传动齿轮24带动,传动齿轮24会将动力传递至驱动齿轮331上,驱动齿轮331的转动会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支撑轴3311的转动,通过第二支撑轴3311的转动带动了与其抵接的传送带3128的转动,通过传送带3128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连接的多个第一支撑轴3126的转动,通过第一支撑轴3126的转动带动了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齿圈232的转动,通过第二齿圈232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连接的旋转轴23,由此通过旋转轴23带动了与其连接的扇叶231的转动,由于驱动组件32和滑动组件31的设置,使得每次只会有一个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24相抵接,由此使得与传送带3128也能实现变速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圈232变速,由此实现旋转轴23的变速,从而能提高和减慢旋转轴23的转速从而调节与其连接的扇叶231的转动速度,使得扇叶231能随温度传感器12的监测到的温度的不同而对于自身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对于电机进行控温,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实现节能的效果。为了确保第二齿轮3127能与第二齿圈232保持传动,第二齿轮3127为长齿轮,使得第二齿轮3127在滑动的过程中依然能保持与第二齿圈232的传动连接。
如图2、图8至图13所示:驱动组件32包括连接架321和固定块322,固定块322位于滑动环312的旁侧,固定块322设置有弧形的滑轨323,滑轨323包括收缩段3231和两个引导段3232,收缩段3231位于固定块322的中央,收缩段3231的轴线与传动齿轮24的轴线同轴设置,两个引导段3232分别位于收缩段3231的两端,两个引导段3232用于带动传动组件33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往其轴心侧滑动,收缩段3231用于保持传动组件33的位置,传动组件33上设置有滑轨323相互匹配的滑轮3322,连接架321为L型结构,连接架32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322和遮蔽组件22固定连接。
通过连接架321的设置,使得遮蔽组件22转动时能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架321,由此带动固定块322,从而使得固定块322上的滑轨323能绕传动齿轮24的轴线转动,且无需为驱动组件32设置新的动力源。通过引导段3232的设置,使得传动组件33的滑轮3322与滑轨323接触后能沿滑轨323滑动,从而带动传动组件33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滑动,从而带动传动组件33上的驱动齿轮331往传动齿轮24靠近,直至两者啮合。通过收缩段3231的设置,使得驱动齿轮331在移动至传动齿轮24后能保持位置,使得其能稳定的被传动齿轮24带动,从而更好的带动旋转轴23的转动,通过旋转轴23带动扇叶231的转动,由此实现对于电机的温度控制,使得电机能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实现节能的效果。通过滑轮3322的设置,能减少传动组件33与驱动组件32接触时的摩擦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传动齿轮24为锥形结构,在驱动齿轮331往传动齿轮24移动时,多个传动组件33上的滑轮3322位置会因传动齿轮24的锥面而调整,使得驱动组件32带动传动组件33移动时,驱动齿轮331均能与传动齿轮24保持传动,避免因移动距离一致而导致驱动齿轮331的卡死或者两者未啮合。
如图1至图5、图10和图15所示:遮蔽组件22包括转动盘221,挡板152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径向延伸的贯通槽2211,贯通槽2211等距环绕于转动盘221的轴线设置,散热格栅211具有多个,多个散热格栅211等距环绕于固定轴的轴线,且每个散热格栅211均由多个与固定罩21的轴线同轴的弧形槽组成,多个弧形槽沿固定轴的径向等间隔设置,弧形槽的其中一端往其另外一端逐渐收窄。
通过拨动转动盘221绕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使得转动盘221上的贯通槽2211会转动至多个弧形槽上,由于弧形槽的其中一端往其另外一端逐渐收窄,且弧形槽与固定轴的轴线同轴设置,由此使得贯通槽2211上与弧形槽之间能供空气通过的面积逐渐增大或者变小,由此能更好的与风扇相互匹配,从而更好的对于电机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得电机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实现节能的效果。
如图2和图10所示:遮蔽组件22还包括第三齿圈222、第三齿轮2221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222,第三齿圈222套设于转动盘221上,第三齿轮2221位于固定轴内,且第三齿轮2221与第三齿圈222啮合连接,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222位于第三齿轮2221的旁侧,且第三齿轮2221与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222传动连接。
通过启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222,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222的输出轴带动了与其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2221的转动,通过第三齿轮2221的转动带动了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三齿圈222的转动,通过第三齿圈222的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转动盘221,通过转动盘221带动了贯通槽2211,通过贯通槽2211改变散热格栅211的空气能穿过的面积,由此实现对于电机的温度控制,使得电机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实现节能的效果。
如图1至图5所示:转动筒15能转动的套设于壳体1上,转动筒15内设置有多个与壳体1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通道151,多个通道151均等距的环绕于转动筒15的轴线,通道151上靠近传动齿轮24的一端与固定罩21连通,壳体1上靠近驱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环形板16,环形板16上设置有多个等距环绕于其轴线的气孔161,通道151上靠近驱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与气孔161相互匹配的挡板152,挡板152的数量与气孔16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通过转动筒15和通道151的设置,配合遮蔽组件22的使用,能通过风扇将气流带动至通道151中,由此能更好的带动温度在电机的周侧流动,在电机的刚启动时,使得通道151上挡板152挡住环形板16上的气孔161,使得电机刚运行产生的热量不易流失,由此能较快提高电机的工作温度,使得电机在一些低温环境中具有较快的启动效率,实现节能,在电机需要散热时,通过转动筒15的转动使得通道151的两端与气孔161和固定罩21连通,由此使得电机上的空气更好的流动,使得电机产生的高温能迅速的流动,由此实现对于电机的温度控制,使得电机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实现节能的效果。通过遮蔽组件22、调节机构3和转动筒15的配合,使得电机具有多种组合,由此能更好的控制温度。
如图1至图7所示:转动筒15上靠近传动齿轮24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四齿圈17,第四齿圈17的旁侧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171,第四齿轮171的旁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三旋转驱动电机172。
通过启动第三旋转驱动电机172,第三旋转驱动电机172的输出轴带动了与其传动连接的第四齿轮171的转动,通过第四齿轮171的转动带动了与其啮合连接的第四齿圈17的转动,通过第四齿圈17的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转动筒15,通过转动筒15带动通道151,使得通道151上的挡板152能与气孔161连通或者遮蔽,配合遮蔽组件22和调节机构3,从而实现对于电机温度控制的多种组合,由此实现对于电机的温度控制,使得电机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提高电机的控温效果和效率,实现节能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驱动轴(1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壳体(1)内温度变化的温度传感器(12),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与能随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而调节的控温装置(2),控温装置(2)包括传动齿轮(24)、固定罩(21)、遮蔽组件(22)、扇叶(231)、旋转轴(23)和调节机构(3);固定罩(21)固定连接于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固定罩(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壳体(1)内温度的散热格栅(211);遮蔽组件(22)能转动的设置于固定罩(21)内,遮蔽组件(22)用于调节散热格栅(211)的大小;传动齿轮(24)能转动设置于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且传动齿轮(24)与驱动轴(11)传动连接,传动齿轮(24)为圆锥状结构;旋转轴(23)呈水平状态能转动的连接于固定罩(21)内,旋转轴(23)和传动齿轮(24)的轴线均与驱动轴(11)的轴线同轴设置;调节机构(3)位于旋转轴(23)和传动齿轮(24)之间,调节机构(3)包括能沿传动齿轮(24)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组件(31)、与遮蔽组件(22)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32)和多个能与传动齿轮(24)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3),滑动组件(31)套设于传动齿轮(24)上,多个传动组件(33)等距环绕设置于滑动组件(31)上,且多个传动组件(33)上均设置有与传动齿轮(24)相互匹配的驱动齿轮(331),驱动组件(32)安装于遮蔽组件(22)上,驱动组件(32)用于带动多个传动组件(33)的驱动齿轮(331)随遮蔽组件(22)的转动依次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滑动,使得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24)传动连接,旋转轴(23)与多个传动组件(33)的驱动齿轮(331)传动连接;
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设置多个环绕于其轴线的第一滑槽(13),多个第一滑槽(13)均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延伸,滑动组件(31)包括滑动环(312)、驱动盘(311)、多个连接杆(3121)和多个滑块(3122),连接杆(3121)和滑块(3122)的数量与第一滑槽(1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驱动盘(311)能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驱动盘(311)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滑槽(3111),第二滑槽(3111)沿驱动盘(311)的切线方向延伸,滑块(3122)能滑动的设置于第一滑槽(13)上,且滑块(3122)与第二滑槽(3111)滑动配合,连接杆(3121)位于滑块(3122)与滑动环(312)之间,连接杆(3121)的两端分别与滑块(3122)和滑动环(312)铰接;
滑动环(312)上设置有多个与其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轴(3126),第一支撑轴(3126)的数量与传动组件(3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支撑轴(3126)能转动的设置于滑动环(312)上,每个第一支撑轴(3126)上均套设有第二齿轮(3127),且多个第一支撑轴(3126)上套设有传送带(3128),传送带(3128)为弹性结构,传动组件(33)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轴(3311),驱动齿轮(331)套设于第二支撑轴(3311)上,传送带(3128)的两侧分别与支撑轴的外缘和第二支撑轴(3311)的外缘传动连接,旋转轴(23)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齿轮(3127)啮合连接的第二齿圈(2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远离驱动轴(11)的一端还设置有四个导向柱(14),滑动环(312)上设置有与四个导向柱(14)相互匹配的连接座(3123),连接座(3123)套设于导向柱(14)上且与其滑动配合,驱动盘(311)的外缘设置有第一齿圈(3112),固定罩(21)的内部设置有用与第一齿圈(3112)啮合的第一齿轮(3113),第一齿轮(3113)的旁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3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传动组件(33)均包括驱动杆(332)和弹性件(333),滑动环(312)设置有与传动组件(3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三滑槽(3125),第三滑槽(3125)沿滑动环(312)的径向延伸,驱动杆(332)能滑动的设置于第三滑槽(3125)上,驱动杆(332)上远离滑动环(3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轴(3321),滑动环(3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轴(3124),弹性件(333)套设于第一固定轴(3321)和第二固定轴(3124)上,驱动齿轮(331)套设于驱动杆(332)上靠近滑动环(312)的一端,驱动杆(332)与驱动组件(3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32)包括连接架(321)和固定块(322),固定块(322)位于滑动环(312)的旁侧,固定块(322)设置有弧形的滑轨(323),滑轨(323)包括收缩段(3231)和两个引导段(3232),收缩段(3231)位于固定块(322)的中央,收缩段(3231)的轴线与传动齿轮(24)的轴线同轴设置,两个引导段(3232)分别位于收缩段(3231)的两端,两个引导段(3232)用于带动传动组件(33)沿传动齿轮(24)的径向往其轴心侧滑动,收缩段(3231)用于保持传动组件(33)的位置,传动组件(33)上设置有滑轨(323)相互匹配的滑轮(3322),连接架(321)为L型结构,连接架(32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322)和遮蔽组件(2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其特征在于,遮蔽组件(22)包括转动盘(221),挡板(152)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径向延伸的贯通槽(2211),贯通槽(2211)等距环绕于转动盘(221)的轴线设置,散热格栅(211)具有多个,多个散热格栅(211)等距环绕于固定轴的轴线,且每个散热格栅(211)均由多个与固定罩(21)的轴线同轴的弧形槽组成,多个弧形槽沿固定轴的径向等间隔设置,弧形槽的其中一端往其另外一端逐渐收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其特征在于,遮蔽组件(22)还包括第三齿圈(222)、第三齿轮(2221)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222),第三齿圈(222)套设于转动盘(221)上,第三齿轮(2221)位于固定轴内,且第三齿轮(2221)与第三齿圈(222)啮合连接,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222)位于第三齿轮(2221)的旁侧,且第三齿轮(2221)与第二旋转驱动电机(2222)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动筒(15)能转动的套设于壳体(1)上,转动筒(15)内设置有多个与壳体(1)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通道(151),多个通道(151)均等距的环绕于转动筒(15)的轴线,通道(151)上靠近传动齿轮(24)的一端与固定罩(21)连通,壳体(1)上靠近驱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环形板(16),环形板(16)上设置有多个等距环绕于其轴线的气孔(161),通道(151)上靠近驱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与气孔(161)相互匹配的挡板(152),挡板(152)的数量与气孔(16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动筒(15)上靠近传动齿轮(24)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四齿圈(17),第四齿圈(17)的旁侧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171),第四齿轮(171)的旁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三旋转驱动电机(172)。
CN202311228960.9A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Active CN117240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8960.9A CN117240003B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8960.9A CN117240003B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0003A CN117240003A (zh) 2023-12-15
CN117240003B true CN117240003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090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8960.9A Active CN117240003B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0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91944B (zh) * 2024-02-18 2024-08-16 深圳市凯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用电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3290A (zh) * 2022-09-08 2022-10-11 中北大学 一种自除尘式变电站用通风过滤设备
CN115459526A (zh) * 2022-10-13 2022-12-09 江苏三江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节能电机
CN115528849A (zh) * 2022-10-08 2022-12-27 浙江欣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伺服电机
CN116388466A (zh) * 2023-04-23 2023-07-04 深圳市富宇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风扇用电机散热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3290A (zh) * 2022-09-08 2022-10-11 中北大学 一种自除尘式变电站用通风过滤设备
CN115528849A (zh) * 2022-10-08 2022-12-27 浙江欣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伺服电机
CN115459526A (zh) * 2022-10-13 2022-12-09 江苏三江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节能电机
CN116388466A (zh) * 2023-04-23 2023-07-04 深圳市富宇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风扇用电机散热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0003A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40003B (zh) 一种能防止过载的节能电机
US11480190B2 (en) Fan having first body and second body slidabl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EP3591233B1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N114567116A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风扇电机及其降温方法
WO2022166571A1 (zh) 送风装置、空调
CN105811735A (zh) 一体化永磁调速变速器
CN110107519B (zh) 一种桌面小风扇结构
CN115388018A (zh) 风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92692B (zh) 一种电缆交联用恒温加速器
CN106838248A (zh) 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
CN116317303A (zh) 一种除草机用动力电机
CN111502919B (zh) 一种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
CN211183657U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
CN111555584B (zh) 一种风冷调速型永磁耦合器
CN118659580B (zh) 转子可移动的非变频式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及使用方法
CN119134785B (zh) 一种具有内部散热结构的永磁一体机
CN206533049U (zh) 一种配电柜用散热设备
LU102783B1 (e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Big Data Modular Technology
CN220325025U (zh) 电力施工用电力柜
CN112360693B (zh) 一种功率可调的风力发电设备
CN117439336B (zh) 一种电容式低噪音马达及厨师机
CN217583747U (zh) 一种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监测装置
CN218042166U (zh) 一种电子工程用的大型计算机电路保护装置
CN115173614B (zh) 发电机组散热结构和具有其的发电机
CN222509779U (zh) 一种电机驱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215

Assignee: XUZHOU LAN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0855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energy-saving motor that can prevent overloa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3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62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