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39885B - 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39885B
CN117239885B CN202311522855.6A CN202311522855A CN117239885B CN 117239885 B CN117239885 B CN 117239885B CN 202311522855 A CN202311522855 A CN 202311522855A CN 117239885 B CN117239885 B CN 117239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diode
switch
energy storage
charg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28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39885A (zh
Inventor
林俊容
吴享林
朱合进
张桂东
贺远航
陶伟元
吴忠斌
李青霞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Baolij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Baolij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Baolij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Baolij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28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39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39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9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39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9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该储能充电电路中通过变压器起到隔离作用;在变压器的二次侧设置可改变工作模式的升压模块,通过对开关的导通关断的控制实现升压模块的拓扑结构变换,即实现升压模块的工作模式的选择,从而使得充电电路电压增益可以发生变化,能够与负载端的储能电池的高电压需求相匹配;在充电电路的各个工作模式下,变压器的匝数比固定,且功率开关的占空比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本储能充电电路能够在变压器匝数比固定且开关管占空比合理的条件下,具有灵活的电压输出范围调节能力,获得高电压增益,满足于高压储能系统的应用;并且,该储能充电电路中采用了较少的电感以及开关元件,实现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光伏直流发电的输入电压仅有20V左右,而户用储能系统的电压一般在40~60V左右,因此需要配置高电压增益的电能变换电路对光伏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处理。目前,高压户用储能逐渐代替低压储能系统,高压储能系统的电压等级普遍在500V左右,这对电能变换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的经典DC-DC斩波电路,例如BUCK升压电路,BOOST升压电路,ZETA升压电路等,不具备宽电压变换范围的能力,若采用多级电路叠加或者变换器串联升压方式,则在均压均流控制上存在较大难度。单级高增益变换器具有较高升压倍数,但其电路结构上存在过多的电感和开关管器件,使得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庞大,实现成本较高,且部分单级高增益变换器不具备隔离功能。而具有隔离功能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例如LLC,LCC,DAB等拓扑,又由于电压增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变压器的匝数比,在合理的开关管占空比条件下电压增益依旧较低,电压输出变换范围窄,不具备灵活的电压输出范围调节能力,无法适用于高压储能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克服传统光伏升压电路中存在的不具备隔离性,电压变换范围窄,实现成本过高等缺点,能够在变压器匝数比固定且开关管占空比合理的条件下,具有灵活的电压输出范围调节能力,可获得高电压增益满足于高压储能系统的应用,且实现成本较低。
本申请提供一种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包括功率开关Q、变压器、升压模块和模式控制模块;所述变压器包括一次侧绕组LP和二次侧绕组LS;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以及第十二极管D10;所述功率开关Q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并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功率开关Q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LP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LP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并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并形成第一负载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阴极与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并形成第二负载端;所述第一负载端用于连接储能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负载端用于连接储能电池的正极;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储能电池连接,检测储能电池的输出电压信号,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模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输出电压信号获得模式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开关S1和所述第二开关S2,控制所述第一开关S1和所述第二开关S2适时导通关断,以对所述升压模块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
本申请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克服了传统光伏升压电路中存在的不具备隔离性,电压变换范围窄,实现成本过高等缺点。本申请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的技术方案,在储能充电电路中设置了变压器进行升压,能够获得一定的电压增益,且使得充电电路具有隔离性;在变压器的二次侧设置了可改变工作模式的升压模块,升压模块由两个开关、若干电容和若干二极管组成,通过对两个开关的导通关断的控制实现升压模块的拓扑结构变换,即实现升压模块的工作模式的选择,从而使得充电电路的总电压增益可以发生变化,并能够与负载端的储能电池的高电压需求相匹配。
在储能充电电路的工作过程中,变压器的匝数比固定,且功率开关的占空比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本储能充电电路能够在变压器匝数比固定且开关管占空比合理的条件下,具有灵活的电压输出范围调节能力,可获得高电压增益,满足于高压储能系统的应用;并且,该储能充电电路中采用了较少的电感以及开关元件,实现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5分别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第四工作模式的输出波形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的第四工作模式的模态1的等效电路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的第四工作模式的模态2的等效电路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的第四工作模式的电容充放电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的第四工作模式的二极管通断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至少两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例如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或光伏发电系统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光伏发电系统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简称光伏(photovoltaic),是指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如图1所示,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包括:功率开关Q、变压器、升压模块和模式控制模块。其中,变压器包括一次侧绕组LP和二次侧绕组LS;升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以及第十二极管D10
在储能充电电路的连接结构上,功率开关Q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功率开关Q的第二端与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LP的第一端、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LP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与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并形成第一负载端。
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与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与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极管D10的阴极与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并形成第二负载端。
第一负载端用于连接储能电池的负极,第二负载端用于连接储能电池的正极;储能电池可以为高压户用储能电池。
如图10所示,模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储能电池连接,检测储能电池的输出电压信号,模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S1的第三端以及第二开关S2的第三端连接;模式控制模块根据输出电压信号获得模式控制信号,输出至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控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适时导通关断,以对升压模块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对升压模块的拓扑升压结构进行选择获得对应的电压增益,在变压器的匝数比固定的情况下使得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得以改变,并于负载端(输出端)获得宽电压范围。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输入电源可以为光伏直流输入电源,储能电池可以为高电压需求的可充电电池。
本实施例上述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克服了传统光伏升压电路中存在的不具备隔离性,电压变换范围窄,实现成本过高等缺点。本实施例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的技术方案,在充电电路中设置了变压器进行升压,使得储能充电电路具有隔离性;在变压器的二次侧设置了可改变工作模式的升压模块,升压模块由两个开关、若干电容和若干二极管组成,通过对两个开关的导通关断的控制实现升压模块的拓扑结构变换,即实现升压模块的工作模式的选择,从而使得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可以发生变化,并能够与负载端的储能电池的高电压需求相匹配。
在充电电路的工作过程中,变压器的匝数比固定,且功率开关的占空比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本储能充电电路能够在变压器匝数比固定且开关管占空比合理的条件下,具有灵活的电压输出范围调节能力,可获得高电压增益,满足于高压储能系统的应用;并且,该储能充电电路中采用了较少的电感以及开关元件,整体体积较小,实现成本较低。
以下对储能充电电路的工作方式以及原理进行描述。
在模式控制模块对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的控制下,升压模块可在多个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改变了接入储能充电电路的拓扑升压结构,获得了对应的电压增益。多个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以及第四工作模式,每个工作模式的拓扑升压结构不同,因此电压增益均不同。
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第一开关S1关断,控制第二开关S2关断,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为:,式中,/>为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和一次侧绕组LP的匝数比,为功率开关Q的占空比。
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第一开关S1导通,控制第二开关S2关断,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第三工作模式下,控制第一开关S1关断,控制第二开关S2导通,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第四工作模式下,控制第一开关S1导通,控制第二开关S2导通,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由上述电压增益计算公式可知,第一工作模式的电压增益较低,第二工作模式的电压增益中等,第三工作模式的电压增益较高,第四工作模式的电压增益最高,实现电压增益的改变。
结合图2-5来看,相同变压器匝数比,相同功率开关占空比的情况下,四种工作模式下的输出波形均不同。四种工作模式的理想输出电压分别为:300V、450V、600V、750V,考虑实际压降的情况下输出电压分别约为:297V、446V、588、733V,与理想输出电压接近。
在各个工作模式下,开关驱动模块控制功率开关Q的导通或关断,以使升压模块在两个模态之间切换,并通过对功率开关Q的占空比的微调实现输出电压的微调,从而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提高充电电路可靠性。
以下以第四工作模式为例说明一个开关周期内两个工作模态之间的切换。
在第四工作模式下,功率开关Q导通时,升压模块工作于模态1,功率开关Q关断时,升压模块工作于模态2。
结合图5、图6、图8、图9来看,模态1时,功率开关Q导通,第一开关S1导通,第二开关S2导通;第一二极管D1、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均截止,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十二极管D10均导通;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八电容C8、以及第九电容C9处于充电状态,正向电压上升;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以及第十电容C10处于放电状态,正向电压下降。
结合图5、图7、图8、图9来看,模态2时,模态1时,功率开关Q关断,第一开关S1导通,第二开关S2导通;第一二极管D1、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均导通,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十二极管D10均截止;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八电容C8、以及第九电容C9处于放电状态,正向电压下降;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以及第十电容C10处于充电状态,正向电压上升。
从图5可以看出,在假定条件(变压器匝数比为1:2,功率开关占空比60%)下,输入电压约为20V,输出电压约733V左右,可以实现最高37.5倍左右的电压变换增益;理想条件下输出电压为750V,因此实际输出电压与预期吻合。
在其他工作模式下,模态1和模态2的电路结构可由第四工作模式下的电路结构变换获得,在此不在赘述。
为了对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进行控制实现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的控制,可通过电压采样电路对输出端的电压值进行采样,从而根据输出电压信号生成模式控制信号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管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模式控制模块包括电压采样电路、除法电路和比较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用于与储能电池连接,检测储能电池上的输出电压信号传输至除法电路;除法电路将参考电压信号Vref与输出电压信号Vout进行除法运算获得比值信号K,并传输至比较电路;比较电路将比值信号K与第一参考值K1、第二参考值K2以及第三参考值K3进行比较获得模式控制信号,其中,各个参考值满足关系:K3>K2>K1;K=Vref/Vout
将比值信号K与第一参考值K1、第二参考值K2以及第三参考值K3进行比较可知,K值可能处于四种数值区间。若K2<K<K3,可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第一开关S1关断,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第二开关S2闭合导通,则储能充电电路工作在第三工作模式,获得较高电压增益,此时,电压增益为:,式中,/>为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和一次侧绕组LP的匝数比,/>为功率开关Q的占空比。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输入电压会存在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会导致输出端电压存在一定波动,影响到储能充电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对此,可以通过微调功率开关占空比的方式来解决。
为了对功率开关的占空比实现微调,在具体的实施例方式中,如图10所示,储能充电电路还包括开关驱动模块。开关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储能电池连接,检测储能电池上的输出电压信号,开关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Q的第三端连接;开关驱动模块根据输出电压信号获得开关驱动信号,输出至功率开关Q控制其适时导通关断,以对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进行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开关驱动模块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电压比较电路、PWM控制器、以及驱动电路;通过电压采样电路对负载端的储能电池进行电压采样获得输出电压信号,再通过电压比较电路将输出电压信号与基准参考信号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输出至PWM控制器生成开关驱动信号,然后通过驱动电路传输至功率开关的第三端。当输出电压信号存在电压波动时,PWM控制器可微调节开关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使输出电压信号维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提高储能充电电路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输出电压的粗调是通过控制开关S1和开关S2实现的,对输出电压的细调是通过开关驱动模块实现的;在保证输出电压处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后,可通过控制功率开关Q进一步对输出电压进行细调,以获得较为稳定的输出电压。
上述实施例中,功率开关Q可以为N沟道场效应管。开关驱动模块给场效应管的受控端输送开关驱动信号,开关驱动信号为PWM脉冲调制信号,具有预设占空比,调节开关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可以调节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使得输出电压较为稳定。当各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满足场效应管的导通条件时场效应管导通,否则场效应管关断,因此,可输出对应的PWM脉冲调制信号触发功率开关Q适时导通或关断,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微调。
以上实施例记载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克服了传统光伏升压电路中存在的不具备隔离性,电压变换范围窄,电感及开关元件多成本过高等缺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储能充电电路中设置了变压器进行升压,使得储能充电电路具有隔离性;在变压器的二次侧设置了可改变工作模式的升压模块,升压模块由两个开关、若干电容和若干二极管组成,通过对两个开关的导通关断的控制实现升压模块的拓扑结构变换,即实现升压模块的工作模式的选择,从而使得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可以发生变化,并能够与负载端的储能电池的高电压需求相匹配。
在储能充电电路的工作过程中,变压器的匝数比固定,且功率开关的占空比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本储能充电电路能够在变压器匝数比固定且开关管占空比合理的条件下,具有灵活的电压输出范围调节能力,可获得高电压增益,满足于高压储能系统的应用;并且,该储能充电电路中采用了较少的电感以及开关元件,实现成本较低。
另外,本储能充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性。通用性,储能充电电路具备超宽的电压增益范围,能够契合新能源光伏发电输入波动性,以及不同电压等级的储能电池,具备较强的通用性。高可靠性,由于储能充电电路具备隔离功能,电路中的磁性元件和开关器件较少,相比于传统升压电路设计,本储能充电电路的电磁干扰问题较少,工作可靠性高。易实现性,整个储能充电电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控制操作逻辑简单,并且半导体器件和电容的电压应力较低,易于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开关Q、变压器、升压模块、模式控制模块和开关驱动模块;
所述变压器包括一次侧绕组LP和二次侧绕组LS;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以及第十二极管D10
所述功率开关Q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正极,并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功率开关Q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LP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LP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并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并形成第一负载端;
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阴极与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并形成第二负载端;
所述第一负载端用于连接储能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负载端用于连接储能电池的正极;
所述开关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储能电池连接,检测储能电池的输出电压信号,所述开关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Q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开关驱动模块根据所述输出电压信号获得开关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开关Q控制其适时导通关断,以对所述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进行调节;
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储能电池连接,检测储能电池的输出电压信号,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模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输出电压信号获得模式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开关S1和所述第二开关S2,控制所述第一开关S1和所述第二开关S2适时导通关断,以对所述升压模块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所述升压模块可在多个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多个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开关S1关断,所述第二开关S2关断,所述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式中,为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LS和一次侧绕组LP的匝数比,/>为所述功率开关Q的占空比;
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开关S1导通,所述第二开关S2关断,所述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第三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开关S1关断,所述第二开关S2导通,所述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第四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开关S1导通,所述第二开关S2导通,所述储能充电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工作模式下,所述开关驱动模块控制所述功率开关Q的导通或关断,以使所述升压模块在两个模态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四工作模式下,
所述功率开关Q导通,所述升压模块工作于模态1,所述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八二极管D8、所述第九二极管D9均截止,所述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十二极管D10均导通;所述第二电容C2、所述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五电容C5、所述第八电容C8、以及所述第九电容C9处于充电状态,正向电压上升;所述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三电容C3、所述第六电容C6、所述第七电容C7、以及所述第十电容C10处于放电状态,正向电压下降;
所述功率开关Q关断,所述升压模块工作于模态2,所述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八二极管D8、所述第九二极管D9均导通,所述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十二极管D10均截止;所述第二电容C2、所述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五电容C5、所述第八电容C8、以及所述第九电容C9处于放电状态,正向电压下降;所述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三电容C3、所述第六电容C6、所述第七电容C7、以及所述第十电容C10处于充电状态,正向电压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模块包括电压采样电路、除法电路和比较电路;
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用于与储能电池连接,检测储能电池上的输出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除法电路;所述除法电路将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除法运算获得比值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将所述比值信号与第一参考值、第二参考值以及第三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得模式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Q为N沟道场效应管。
CN202311522855.6A 2023-11-16 2023-11-16 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Active CN117239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2855.6A CN117239885B (zh) 2023-11-16 2023-11-16 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2855.6A CN117239885B (zh) 2023-11-16 2023-11-16 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9885A CN117239885A (zh) 2023-12-15
CN117239885B true CN117239885B (zh) 2024-03-15

Family

ID=8908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2855.6A Active CN117239885B (zh) 2023-11-16 2023-11-16 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3988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8340A (ja) * 2002-10-31 2004-07-22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CN105515391A (zh) * 2016-01-20 2016-04-20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模块化超导储能连续脉冲功率电源
CN105958816A (zh) * 2016-05-30 2016-09-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14583951A (zh) * 2022-03-11 2022-06-03 南通大学 一种用于光伏直流模块的高增益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6404942A (zh) * 2023-02-06 2023-07-0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多相开关磁阻电机的变结构驱动电路、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6846186A (zh) * 2023-06-05 2023-10-03 深圳易能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及扩展电源电路及其实现pfc/升压/降压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577B (zh) * 2009-01-29 2014-10-01 布鲁萨电子公司 用于单相和三相操作的转换器、直流电压源及电池充电器
TWI438600B (zh) * 2011-06-23 2014-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斷電延遲電路及電源供應系統
US10879813B2 (en) * 2018-09-21 2020-12-29 Delta-Q Technologies Corp. Bridgeless single-stage AC/DC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8340A (ja) * 2002-10-31 2004-07-22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CN105515391A (zh) * 2016-01-20 2016-04-20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模块化超导储能连续脉冲功率电源
CN105958816A (zh) * 2016-05-30 2016-09-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14583951A (zh) * 2022-03-11 2022-06-03 南通大学 一种用于光伏直流模块的高增益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6404942A (zh) * 2023-02-06 2023-07-0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多相开关磁阻电机的变结构驱动电路、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6846186A (zh) * 2023-06-05 2023-10-03 深圳易能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及扩展电源电路及其实现pfc/升压/降压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Improv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Split Battery Configur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Discharging;Pavan Singh Tomar 等;2018 8th IEEE Ind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IICPE);第1-6页 *
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高增益DC2DC变换器综述;颜伟鹏 等;通信电源技术;第27卷(第6期);第1-5、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9885A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ien et al. Novel three-port converter with high-voltage gain
CN108512423B (zh) 一种高效大功率车载dcdc电源
CN102832809A (zh) 电感调节开关电容式无源箝位软开关高增益升压型变换器
CN102882370A (zh) 双向双输入buck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10912245B (zh) 一种三端口集成式光伏储能变换器
CN108988634B (zh) 一种三相交错式双向大变比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94975A (zh) 一种高电压增益dc-dc直流变换器
CN110829837B (zh) 一种低电压应力ZVS高增益Boost变换器
CN117175932B (zh) 光伏智能变结构电源插座
CN112968603B (zh) 一种宽变比无变压器buck-boost变换器
CN113783427A (zh) 一种可扩展的非隔离型高升压比谐振dc-dc变换器
CN108736707B (zh) 一种具有开关电感结构的boost变换器
US20100277117A1 (en) Bidirectional Power Converting Device
CN115347788B (zh) 一种非隔离三端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电路
CN117239885B (zh) 宽电压范围的储能充电电路
Halder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a Bi-Directional DC to DC Converter System
Chen et al. A multiple-winding bidirectional flyback converter used in the solar system
CN109905025B (zh) 一种高增益dc-dc开关变换器
Xu et al. Four-Switches Three-Port Converter with Seamles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Phase Shift Modulation (PSM)
CN112234817A (zh) 一种大降压比和低电压应力的Buck电路
Chen et al. A isolated bidirectional interleaved flyback converter for battery backup system application
CN111030221A (zh) 一种充电机电源系统及充电机
Mandal et al. A Novel Non-Isolated DC-DC Converter with Active Switched-Inductor for High Voltage Gain Applications
CN216331444U (zh) 一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电路
CN114285272B (zh)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可变结构dcdc变换拓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