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2737A - 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82737A CN117082737A CN202310969160.6A CN202310969160A CN117082737A CN 117082737 A CN117082737 A CN 117082737A CN 202310969160 A CN202310969160 A CN 202310969160A CN 117082737 A CN117082737 A CN 1170827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duct
- dust
- station
- processing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70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7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275 binding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60 loading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H05K3/0044—Mechanical working of the substrate, e.g. drilling or punch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6—Inspection; Monitoring; Aligning
- H05K2203/162—Testing a finished product, e.g. heat cycle testing of solder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其属于PCB板加工技术领域,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上料工位、加工工位、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处能够存储待加工产品;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待加工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用于对所述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在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能够判断完成加工的所述产品是否合格;经由所述检测工位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下料工位。本发明使得生瓷片的加工效率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PCB板制作时,在生瓷片上印刷电路图形或电容、电阻等无源元件,之后将生瓷片叠压成多层并烧结,最终制成低温共烧陶瓷电路基板。
目前,生瓷片的加工设备功能单一,生产线的集成性较差,不同的加工工序在不同的厂房之间进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亟需一种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瓷片的加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
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处能够存储待加工产品;
加工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待加工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用于对所述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
检测工位,在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能够判断完成加工的所述产品是否合格;
下料工位,经由所述检测工位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下料工位。
可选地,所述检测工位包括视觉检测件,所述视觉检测件能够对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的产品进行合格检测。
可选地,所述检测工位还包括移动平台,在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能够相对所述视觉检测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一产品移动装置,所述第一产品移动装置用于将所述加工工位处的产品移动至所述检测工位。
可选地,所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二产品移动装置,所述第二产品移动装置用于将所述检测工位处的产品移动至所述下料工位。
可选地,所述下料工位包括合格产品存储位和不合格产品存储位,合格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合格产品存储位,不合格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不合格产品存储位。
可选地,所述合格产品存储位和所述不合格产品存储位为并排设置的产品缓存架。
可选地,所述不合格产品存储位为回收盒,所述合格产品存储位为产品缓存架,所述回收盒位于所述产品缓存架的前侧。
可选地,所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还包括除尘工位,所述除尘工位位于所述加工工位和所述检测工位之间。
可选地,所述除尘工位包括吸尘机构,自所述加工工位输出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吸尘机构。
可选地,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组件和与所述吸尘组件连通的集尘器,所述吸尘组件能够将所述产品表面的灰尘吸至所述集尘器。
可选地,所述加工工位包括打孔装置、开窗装置和划线装置的中的至少一个。
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加工产品存储至上料工位;
S2、将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待加工产品输送至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对所述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以形成产品;
S3、将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判断所述产品是否合格;
S4、将经由所述检测工位的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
可选地,所述下料工位包括合格产品存储位和不合格产品存储位;
所述将经由所述检测工位的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包括:
将合格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合格产品存储位,将不合格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不合格产品存储位。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所述产品输送至除尘工位,所述除尘工位对所述产品进行除尘后,再将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集成有上料工位、加工工位、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待加工产品存储在上料工位。在对产品进行加工时,上料工位处的待加工产品被输送至加工工位,加工工位完成对待加工产品的加工,从而形成产品。产品在检测工位处进行合格检测,检测完成后将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生瓷片加工流水线集成有上料、加工、检测等功能,使得生瓷片加工的不同工序在该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处均可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在对产品进行加工时,上料工位处的待加工产品被输送至加工工位,加工工位完成对待加工产品的加工,从而形成产品。产品在检测工位处进行合格检测,检测完成后将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也即完成生瓷片的连续生产,提高生瓷片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缓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主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除尘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吸尘机构安装在除尘机架上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A处的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粘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B处的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的C处的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吸尘工位和粘尘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吸尘工位和粘尘工位的俯视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吸尘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吸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吸尘本体的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粘尘机构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粘轮辊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上料工位;101、上料机机架;102、上料缓存架;
20、加工工位;30、检测工位;301、视觉检测件;302、移动平台;303、移动平台导轨;40、下料工位;401、合格产品存储位;402、不合格产品存储位;50、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1、第一导轨;60、第二产品移动装置;601、第二导轨;70、除尘工位;80、首端产品输送组件;
1、吸尘机构;12、下表面吸尘组件;121、真空吸附板;13、上表面吸尘组件;131、上表面吸尘机架;132、第二吸尘单元;134、安装板;14、水平移动组件;141、水平移动座;142、水平移动滑块;143、水平导轨;144、水平移动驱动件;145、升降驱动件;146、侧板;15、废料回收组件;151、废料回收盒;152、限位挡板;16、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1、第一传送带;162、主动传动杆;163、主动轮;164、张紧轮;17、集尘器;
2、粘尘机构;21、粘尘机架;211、粘尘辊安装架;2111、粘尘辊安装架滑块;2112、粘尘辊安装架导轨;22、粘尘辊子组件;221、粘尘辊;23、粘尘辊子清洁组件;231、清洁件;232、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3、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5、升降输送带;2351、上传送轮;2352、下传送轮;2353、连接板;2354、上传送轮驱动件;2355、伸缩气缸;
3、产品缓存机构;31、缓存机架;311、竖向丝杠驱动组件;312、升降平台;32、缓存料架;321、产品存储腔;322、产品支撑凸起;33、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1、产品压边部;3311、压边滚轮;332、第二产品输送架;3321、第二传送带;3322、主动轴驱动件;3323、压边滚轮安装轴;3324、产品限位挡板;333、主动轴;334、产品导向件;3341、导向片;
20、加工装置;
5、除尘机架;
610、吸尘本体;6101、正压气体接口;6102、负压气体接口;6103、第一腔体;6104、第二腔体;620、第一气缸;630、排刷;
710、粘尘本体;7101、粘轮辊;7102、支架;320、第二气缸;
800、粘轮辊清洁组件;810、粘尘纸;820、粘尘纸平台;8201、连接座;8202、平板;8203、弹性件;830、放料组件;8301、第一轴;8302、第一传动组件;840、收料组件;8401、第二轴;8402、第二转动组件;850、编码器;8501、码盘;860、更换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能够快速完成生瓷片的加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上料工位10、加工工位20、检测工位30和下料工位40。
其中,上料工位10处能够存储待加工产品。
上料工位10处的待加工产品能够被输送至加工工位20,加工工位20用于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
在加工工位20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检测工位30,检测工位30能够判断完成加工的产品是否合格。
经由检测工位30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下料工位40。
本实施例提供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集成有上料工位10、加工工位20、检测工位30和下料工位40,待加工产品存储在上料工位。在对产品进行加工时,上料工位10处的待加工产品被输送至加工工位20,加工工位20完成对待加工产品的加工,从而形成产品。产品在检测工位30处进行合格检测,检测完成后将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40。
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集成有上料、加工、检测等功能,使得生瓷片加工的不同工序在该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处均可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可以对产品进行全检或者抽检。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检测工位30包括视觉检测件301,视觉检测件301能够对输送至检测工位30的产品进行合格检测。
具体地,检测工位30能够对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状态及清洁程度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产品在进入到检测工位30前的清洁度,本实施例中,生瓷片加工流水线还包括除尘工位70,除尘工位70位于加工工位20和检测工位30之间。
具体地,除尘工位70包括吸尘机构1,自加工工位20输出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吸尘机构1。
进一步具体地,吸尘机构1包括吸尘组件和与吸尘组件连通的集尘器17,吸尘组件能够将产品表面的灰尘吸至集尘器17。
进一步地,除尘工位70还包括粘尘机构2,产品能够经由吸尘机构1后进入到粘尘机构2,吸尘机构1对产品进行吸尘操作,粘尘机构2对产品进行粘尘操作,充分保证产品的洁净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工工位20包括打孔装置、开窗装置和划线装置的中的至少一个。打孔装置能够对生瓷片进行打孔操作,开窗装置能够对生瓷片进行开窗操作,划线装置能够对生瓷片进行划线操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料工位10包括上料机。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上料机包括上料机机架101和可升降安装在上料机机架101上的上料缓存架102。上料缓存架102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物料存储位,每一物料存储位能够存储一个待加工产品。加工前可由机械手或者人工将若干个待加工产品逐一放置在上料缓存架102的物料存储位。
可选地,上料缓存架102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实现其在上料机机架101上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生瓷片加工流水线还包括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的一端位于上料缓存架102内,另一端延伸至加工工位20的出口位置处。
具体地,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的位于上料缓存架102内的部分的宽度尺寸小于产品的尺寸;控制上料缓存架102相对上料机机架101下降设定距离,即可使得原来承载在物料存储位的待加工产品承载在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上,从而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能够将上料工位10处的产品输送至加工工位20。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生瓷片加工流水线进行进一步限制。
进一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视觉检测件301为线阵检测相机,线阵检测相机对产品进行拍照。检测工位30还包括检测分析件,线阵检测相机将照片输送至检测分析件,检测分析件对照片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示例性地,检测分析件能够对产品的加工精度、清洁度等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进一步可选地地,检测工位30还包括移动平台302,在加工工位20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移动平台302,移动平台302能够相对视觉检测件301移动,从而使得该视觉检测件301能够对产品进行全面拍照。
具体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固定工作台,固定工作台设置于加工工位20的出口端,除尘工位70和检测工位30均设置于固定工作台上。
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用于将加工工位20处的产品移动至检测工位30。
进一步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二产品移动装置60,第二产品移动装置60用于将检测工位30处的产品移动至下料工位40。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为机械手,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一导轨501,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可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501上,由第一导轨501对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的移动进行导向。
可选地,第二产品移动装置60为机械手,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二导轨601,第二产品移动装置60可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601上,由第二导轨601对第二产品移动装置60的移动进行导向。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粘尘机构2包括粘尘载台,产品放置在粘尘载台上,由转动设置在粘尘载台上的粘尘辊对产品的一个表面进行粘尘处理。对该表面清理完成后,机械手将产品翻转,粘尘辊对产品的另一个表面进行清理。
在粘尘辊完成粘尘操作后,采用粘尘纸对粘尘辊进行清洁
具体地,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下料工位40包括合格产品存储位401和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合格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合格产品存储位401,不合格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合格产品存储位401和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为并排设置的产品缓存架。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对产品逐一进行合格检测。
进一步具体地,两个产品缓存架的排布方向垂直于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地,固定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对移动平台302进行导向的移动平台导轨303,移动平台导轨303沿垂直于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的方向设置。
两个产品缓存架分别位于移动平台导轨303的两端。
具体地,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产品缓存架包括缓存机架31、缓存料架32和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缓存机架31固定设置于固定工作台,缓存料架32可升降设置于缓存机架31,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设置于缓存机架31,经由检测工位30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将产品输送至缓存料架32。
具体地,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包括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第二产品输送架332设置于缓存机架31上,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设置有第二传送带3321。具体地,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传送带3321,两个第二传送带3321相对间隔设置,完成对产品的稳定输送。具体地,第二产品输送架332设置于缓存机架31的上表面。当完成除尘的产品被输送至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时,产品承载在第二传送带3321上。
具体地,缓存料架32内设置有产品存储腔321,产品存储腔321的两端具有开口,方便产品的存取。产品存储腔321的一端开口朝向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的输出端设置,使得第二传送带3321能够直接将产品输送至产品存储腔321。
具体地,第二传送带3321的远离检测工位30的一端位于产品存储腔321内,以将产品输送至产品存储腔321,无需在产品存储腔内再设置产品输送结构。
进一步地,产品存储腔321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产品分隔槽,每一产品分隔槽处能够存储一张生瓷片。
产品存储腔321为空时,缓存料架32处于最低位置,第二传送带3321能够将产品输送至最高处的产品分隔槽内。
缓存料架32可升降设置于缓存机架31,产品可以在缓存料架32内自上而下开始存储;每完成一个产品的缓存,控制缓存料架32上升一个产品分隔槽的距离,以使得最下方产品的下方的产品分隔槽上升至与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相对于,以便进行下一个产品的存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缓存料架32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可升降设置于缓存机架31上。示例性地,缓存机架31上设置有竖向丝杠及竖向丝杠驱动组件311,竖向丝杠上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母,升降螺母上固定设置有升降平台312,缓存料架32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312上。通过竖向丝杠驱动组件311驱动竖向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即可实现缓存料架32的升降。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缓存料架32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结构实现自身的升降,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示例性地,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产品在生瓷片加工流水线的加工过程为:
上料工位10处存储有多个待加工产品,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与上料缓存架102配合,将上料缓存架102处的待加工产品逐一输送至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
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将待加工产品输送至加工工位20,由加工工位20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操作,将待加工产品加工成产品;
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将产品输送至加工工位20的出口端,由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将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上的产品输送至除尘工位70;
除尘工位70完成对产品的除尘操作;
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将完成除尘操作的产品移动至检测工位30的移动平台302,移动平台302带动产品沿垂直于首端产品输送组件80的方向移动,视觉检测件301对产品进行拍照,检测分析件根据视觉检测件301的拍照结果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若判断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则移动平台302带动产品沿移动平台导轨303移动至靠近合格产品存储位401,第一产品移动装置50将合格产品转移至合格产品存储位401;若判断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则移动平台302带动产品沿移动平台导轨303移动至靠近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第二产品移动装置60将不合格产品移动至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
实施例三
参见图6-图9,本实施例提供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生瓷片加工流水线进行进一步限制。
具体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固定工作台,固定工作台设置于加工工位20的出口端,除尘工位70和检测工位30均设置于固定工作台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检测工位30为三坐标设备,视觉检测件301设置于三坐标设备的执行端,产品放置在三坐标设备的工作台上,执行端带动视觉检测件301移动,可完成对产品的检测。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机械手实现产品在除尘工位70、检测工位30和下料工位40之间的转移。
进一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下料工位40包括产品缓存架,该产品缓存架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的产品缓存架的结构相同。
该生瓷片加工流水线的产品检测方式优选为抽检。
若产品合格,则机械手将产品转移至产品缓存架;若产品不合格,则机械手或操作人员将产品转移走。
实施例四
参见图10-图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生瓷片加工流水线进行进一步限制。
具体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固定工作台,固定工作台设置于加工工位20的出口端,除尘工位70和检测工位30均设置于固定工作台上。
具体地,参见图13-图16,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装置,其包括水平移动组件14、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
水平移动组件14能够沿第一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除尘装置还包括除尘机架5,水平移动组件14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于除尘机架5,下表面吸尘组件12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14,上表面吸尘组件13和粘尘机构2均设置于除尘机架5。
其中,吸尘机构1包括下表面吸尘组件12和上表面吸尘组件13。下表面吸尘组件12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14,能够吸附产品的下表面且能够对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上表面吸尘组件13位于水平移动组件14的上方,能够对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
水平移动组件14能够将吸尘机构1处理的产品输送至粘尘机构2。
本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能够自动实现对产品的除尘操作。
在进行除尘时,产品的下表面被下表面吸尘组件12吸附,避免产品在除尘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下表面吸尘组件12对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上表面吸尘组件13对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避免发生传统除尘方式中灰尘向四周散落的现象。采用吸尘机构1对产品进行吸尘式除尘后,水平移动组件14将产品输送至粘尘机构2,再由粘尘机构2对产品进行粘尘式除尘,充分保证产品的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中,设置水平移动组件14,并将下表面吸尘组件12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14,如此,水平移动组件14能够带动下表面吸尘组件12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水平移动组件14能够带动下表面吸尘组件12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吸附在下表面吸尘组件12上的产品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保证产品的上表面经过上表面吸尘组件13,从而保证对产品上表面的吸尘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产品为生瓷片。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产品也可以为其他板状产品。
上表面吸尘组件13相对于水平移动组件14的吸尘高度能够调节。进一步地,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上表面吸尘组件13相对于除尘机架5的吸尘高度能够调节,以便根据产品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吸尘高度。
如,当产品的截面尺寸较大时,需要调高上表面吸尘组件13的吸尘高度,保证上表面吸尘组件13能够对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充分的吸尘操作。当产品的截面尺寸较小时,可以调低上表面吸尘组件13的吸尘高度,保证上表面吸尘组件13的吸尘效果。
具体地,参见图14,本实施例中,上表面吸尘组件13包括上表面吸尘机架131、离子释放件和第二吸尘单元132。
上表面吸尘机架131位于水平移动组件14的旁侧。进一步地,上表面吸尘机架131设置于除尘机架5。
离子释放件设置于上表面吸尘机架131上,能够朝向产品释放除静电离子。
可选地,离子释放件可以为离子风刀,离子风刀能够释放离子,中和产品上的正负电荷,消除产品外表面的静电,减小灰尘在产品上的附着力,从而提到吸尘效果,使得产品能够得到高度清洁。
第二吸尘单元132设置于上表面吸尘机架131且其在上表面吸尘机架131上的安装高度可调。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吸尘单元132的高度调高后,上表面吸尘组件13的吸尘高度也变高,吸尘范围变大。第二吸尘单元132的高度调低后,上表面吸尘组件13的吸尘高度也变低,吸尘范围变小。如此,使得上表面吸尘组件13能够使用不同横截面尺寸的产品。
可选地,第二吸尘单元132为负压吸附件,负压吸附件通过管道和外置空气吸尘器相连,能够将产品上表面的灰尘吸走并收集起来,从而将产品上表面的灰尘清除干净,并避免灰尘向四周散落。
可选地,第二吸尘单元132的高度调节方式可以为自动调节,也可以为手动调节。
示例性地,参见图14,当第二吸尘单元132的高度调节方式为手动调节时,上表面吸尘机架131上设置有长条形槽,第二吸尘单元132通过安装板134安装在上表面吸尘机架131上,安装板134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能够通过连接螺栓安装至长条形槽内,调节安装板134在上表面吸尘机架131上的安装位置,即可实现对第二吸尘单元132的高度调节。
当第二吸尘单元132的高度调节方式为自动调节时,上表面吸尘机架131上设置有调节电机,第二吸尘单元132设置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调节电机能够调节第二吸尘单元132的高度。具体地,该调节电机为直线电机。
示例性地,当产品经过上表面吸尘组件13时,离子释放件先驱动吹气,消除产品上的静电,使得产品上的灰尘变得松动;最后第二吸尘单元132启动,将产品的上表面的灰尘吸走,使得产品上表面的灰尘被清除干净。
进一步地,参见图15,本实施例中,下表面吸尘组件12包括真空吸附板121和第一吸尘单元。
真空吸附板121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14,其上设置有真空吸附孔。
第一吸尘单元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14,第一吸尘单元的吸入口与真空吸附孔连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真空吸附板121包括蜂窝铝支撑件,蜂窝铝支撑件上设置有呈蜂窝状排布的多个真空吸附孔。
可选地,第一吸尘单元可以采用内置于真空吸附板121内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相对真空吸附板121外置的设置方式。
具体地,当第一吸尘单元采用内置于真空吸附板121内的设置方式时,真空吸附板121包括外框体和设置于外框体上表面的蜂窝铝支撑件,第一吸尘单元设置于外框体内且能够朝向蜂窝铝支撑件的真空吸附孔吸气,从而实现对产品下表面的吸附和吸尘。
具体地,当第一吸尘单元采用相对真空吸附板121外置的设置方式时,蜂窝铝支撑件的真空吸附孔的下端用过管道连接外置的第一吸尘单元。
可选地,第一吸尘单元为吸尘器。
具体地,参见图14和图15,水平移动组件14包括水平移动座141,水平移动座141的下表面设置有水平移动滑块142,除尘机架5上设置有与水平移动滑块142配合的水平导轨143,水平导轨143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水平移动滑块142能够沿第一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保证产品的移动方向不会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水平移动组件14还包括水平移动驱动件144,水平移动驱动件144设置于除尘机架5上,能够驱动水平移动座141沿水平导轨143往复移动。
可选地,水平移动驱动件144可以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水平移动座14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14,本实施例中,吸尘机构1还包括废料回收组件15,废料回收组件15设置于除尘机架5上,水平移动组件14能够带动下表面吸尘组件12移动以避让或者遮挡废料回收组件15。
具体地,废料回收组件15包括废料回收盒151和废料回收盒安装位,废料回收盒151的上端具有开口,侧面设置有抽拉把手。废料回收盒151可抽拉设置于废料回收盒安装位。进一步地,废料回收盒安装位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限位挡板152,废料回收盒151能够位于两个限位挡板152之间。
当判断从上一工位输送至吸尘机构1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时,水平移动组件14带动下表面吸尘组件12移动,以避让出废料回收盒151的上端开口,直接将不合格产品放入废料回收盒151内。当废料回收盒151内的不合格产品达到设定数量后,将废料回收盒151从废料回收盒安装位拉出,将其内的不合格产品倒出后,重新将废料回收盒151放入回收盒安装位。
进一步地,参见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中,吸尘机构1还包括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14且能够将吸尘机构1处的产品输送至粘尘机构2。
具体地,水平移动组件14在移动至第一指定位置时停止,此时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能够将产品输送至粘尘机构2。优选地,在除尘机架5上于第一指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接近传感器,当水平移动组件14在移动至第一指定位置时,第一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水平移动组件14移动至第一指定位置,系统控制水平移动驱动件144停止。
具体地,下表面吸尘组件12能够相对除尘机架5升降,以使得产品承托于下表面吸尘组件12或者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
具体地,参见图15,水平移动组件14上设置有升降驱动件145,下表面吸尘组件12的真空吸附板121设置于升降驱动件145的输出端,升降驱动件145的输出端升降,能够控制真空吸附板121的升降,从而使得产品承载在真空吸附板121或者承载在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上。
优选地,升降驱动件145设置于水平移动座141的上表面。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145为升降气缸。
进一步地,水平移动座141上还设置有两个侧板146,两个侧板146相对间隔设置在水平移动座141的上表面,下表面吸尘组件12的真空吸附板121位于两个侧板146之间的空间内,以避免侧板146干涉真空吸附板121的升降。
升降驱动件145位于两个侧板146之间的空间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61,两个第一传送带161分别在两个侧板146的内侧表面设置,下表面吸尘组件12的真空吸附板121位于两个第一传送带161之间的空间。当真空吸附板121升至高于第一传送带161时,由真空吸附板121承载产品;当真空吸附板121降低至低于第一传送带161且取消对产品的真空吸附力时,由第一传送带161输送产品。
具体地,在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将产品从吸尘机构1传送至粘尘机构2时,水平移动座141先朝向粘尘机构2移动。水平移动座141移动到位后,由第一传送带161承载产品,第一传送带161转动并将产品输送至粘尘机构2。
具体地,参见图15,本实施例中,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还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14上的主动传动杆162,主动传动杆16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设置于两个侧板146,由设置在水平移动座141上表面的主动传动杆驱动件驱动主动传动杆162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动传动杆162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主动轮163,在每一侧板146的内侧设置有一个第一从动轮,位于同一个侧板146上的第一从动轮与主动轮163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第一从动轮在侧板146的位置为:侧板146的设置有主动传动杆162的一端且位于主动轮163的上方;每一侧板146的内侧远离第一从动轮的一端还设置有一个第二从动轮,位于同一个侧板146上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一一对应设置,第一传送带161套设在对应设置的主动轮163、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由主动轮163带动第一传送带161传动,从而使得第一传送带161能够传送产品。
优选地,一个主动轮163还对应设置有两个张紧轮164,张紧轮164位于主动轮163和该主动轮163对应的第一从动轮之间,两个张紧轮164分别位于第一传送带161的两侧且分别与第一传送带161的外侧抵接,保证第一传送带161始终为绷紧状态。
示例性地,上游产线输送过来的产品为合格产品时,吸尘机构1的工作流程为:
真空吸附板121高于第一传送带161的高度,上游产线输送过来的合格产品放置在真空吸附板121上,由下表面吸尘组件12进行对产品的下表面的吸尘操作;
水平移动组件14缓慢移动,使得产品缓慢经过上表面吸尘组件13,上表面吸尘组件13对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操作;
真空吸附板121撤去真空吸附力,真空吸附板121下降直至产品承载在第一传送带161上,水平移动组件14带动产品朝向粘尘机构移动,直至产品移动至粘尘机构2的入口处;
第一传送带161启动,将产品输送至粘尘机构2的工作位。
示例性地,上游产线输送过来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时,水平移动组件14带动下表面吸尘组件12水平移动,以使得废料回收盒151的上端开口外露,将不合格产品放置在废料回收盒151内即可。当该废料回收盒151内堆满不合格产品时,操作人员将废料回收盒151从除尘机架5上拉出,更换一个空的废料回收盒151即可。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16,本实施例中,粘尘机构2包括粘尘机架21、粘尘辊子组件22和粘尘辊子清洁组件23。
其中,粘尘机架21设置于除尘机架5。具体地,粘尘机架21和除尘机架5通过法兰面和螺栓配合锁紧。进一步具体地,粘尘机架21设置于除尘机架5的上表面。
粘尘辊子组件22设置于粘尘机架21,粘尘辊子组件22包括产品输送狭缝,经由吸尘机构1处理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产品输送狭。也即,第一传送带161能够将产品从吸尘机构1输送至粘尘机构2。
具体地,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能够将经由吸尘机构1处理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产品输送狭,由粘尘辊子组件22对产品进行粘尘处理。
粘尘辊子清洁组件23设置于粘尘机架21,用于对粘尘辊子组件22进行清洁,避免粘尘辊子组件22因洁净度较差而影响对产品的清洁效果。
具体地,参见图16,粘尘辊子组件22包括可转动设置于粘尘机架21的两个粘尘辊221,两个粘尘辊221之间设置有产品输送狭缝。进一步具体地,粘尘辊221为粘尘包胶辊。
进一步地,粘尘辊子组件22在工作位置时,产品输送狭缝的高度与第一传送带161的高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粘尘辊子组件22在工作位置时对产品进行粘尘处理;非工作位置时,粘尘辊子组件22通过粘尘辊子清洁组件23完成自身的清洁。
粘尘辊子清洁组件23包括清洁件231,清洁件231固定设置于粘尘机架21,清洁件231上设置有粘性大于粘尘辊221的粘性的物料,粘尘辊221能够在物料上滚动。
两个粘尘辊221上下设置。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能够将经由吸尘机构1处理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两个粘尘辊221之间,两个粘尘辊221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两个粘尘辊221的转动过程中,产品沿水平方向运动,产品的上表面残留的灰尘被上侧的粘尘辊221清理,产品的下表面残留的灰尘被下侧的粘尘辊221清理。
当需要对粘尘辊221进行清理时,控制粘尘辊221沿清洁件231上的物料滚动,由于清洁件231上的物料的粘性大于粘尘辊221的粘性,物料将粘尘辊221上的灰尘粘附,从而实现对粘尘辊221的清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清洁件23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粘尘机架21上的清洁板。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清洁件231上的物料的更换,并保持物料在清洁件231上的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粘尘辊子清洁组件23还包括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和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
其中,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可转动设置于粘尘机架21。
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可转动设置于粘尘机架21,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和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分别位于清洁件231的两侧,物料的两端分别卷绕于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和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和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分别位于清洁件231的上下两侧。
具体地,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和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二者的收集废料的一个为主动辊子,另一个是被动辊子,在主动辊子和物料的带动作用下,被动辊子也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
示例性地,物料的尾端卷绕于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物料的首段卷绕于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也即物料从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经由清洁件231后连接于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和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将物料绷紧铺贴在清洁件231上。当当前铺设在清洁件231上的物料需要更换时,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转动,带动物料向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卷绕,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也绕自身轴线转动。
可选地,物料为粘尘纸。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粘尘辊221在清洁件231上的滚动,本实施例中,粘尘机架21上可升降设置有粘尘辊安装架211,两个粘尘辊221可转动设置于粘尘辊安装架211上。粘尘辊安装架211上设置有粘尘辊安装架滑块2111,粘尘机架2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粘尘辊安装架导轨2112,粘尘辊安装架滑块2111可滑动设置于粘尘辊安装架导轨2112。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粘尘辊安装架211的升降,本实施例中,粘尘机架21的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上传送轮2351,粘尘机架21的两侧的下端均设置有下传送轮2352,同侧的上传送轮2351和下传送轮2352上套设有升降输送带235,粘尘辊安装架2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输送带235固定连接,两个上传送轮2351中的一个设置有上传送轮驱动件2354,上传送轮驱动件2354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上传送轮2351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粘尘辊安装架211升降。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两个升降输送带235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2353,粘尘辊安装架21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2353固定设置在升降输送带235上。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粘尘辊221在清洁件231上滚动时,粘尘辊221能够压紧在清洁件231上,本实施例中,每一连接板2353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伸缩气缸2355,伸缩气缸2355的输出端与粘尘辊安装架211固定连接。当粘尘辊221运动至清洁件231上时,控制伸缩气缸2355收缩,使得粘尘辊221与清洁件231之间存在一定压力,保证粘尘辊221能够得到充分清洁。
可以理解的是,伸缩气缸2355的收缩量极小,不会影响粘尘辊安装架滑块2111与粘尘辊安装架导轨2112之间的相对滑动,也不会影响粘尘辊221绕自身轴线的滚动。
具体地,上传送轮驱动件2354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上传送轮2351连接。
粘尘辊安装架211上升时,能够带动粘尘辊221从工作位置运动至清洁件231,粘尘辊221在清洁件231上滚动,从而实现粘尘辊221的清洁。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粘尘辊安装架211上设置有两个粘尘辊驱动件,两个粘尘辊驱动件与两个粘尘辊221一一对应设置。粘尘辊驱动件对粘尘辊221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以使得产品在粘尘辊221的作用下能够从产品输送狭缝缓慢通过。
由于两个粘尘辊221的外表面有粘性,可以将产品上下表面的灰尘转移到粘尘辊221上,对产品进行清洁,达到二次清洁的作用。
具体地,以图14和图16所示方位为例,当吸尘机构1将完成吸尘的产品输送至粘尘机构2时,粘尘辊子组件22在工作位置,粘尘辊安装架211位于粘尘辊子清洁组件23的下侧,避免粘尘辊子清洁组件23干涉产品在产品输送狭缝中的输送。
可以理解的是,沿俯视方向投影,两个粘尘辊221的投影重叠,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和第二物料卷绕辊子233的投影重叠,粘尘辊221的投影和第一物料卷绕辊子232的投影分别位于清洁件231的两侧,粘尘辊221在远离粘尘机架21的一侧。
示例性地,粘尘辊221的清洁流程如下:粘尘辊子组件22的粘尘辊安装架211上升,直至粘尘辊221运动至清洁件231上,此时控制粘尘辊221压至清洁件231的物料上,粘尘辊安装架211继续匀速缓慢上升,同时粘尘辊221也绕自身轴线运动,实现对粘尘辊221的清洁。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完成除尘的产品的缓存,参见图1、图2和图6,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还包括产品缓存机构3和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
经由粘尘机构2处理的产品能够被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输送至产品缓存机构3,避免操作人员需要频繁收集完成除尘操作的产品。
具体地,参见图17,本实施例中,产品缓存机构3包括缓存机架31和缓存料架32。
缓存机架31设置于除尘机架5。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设置于缓存机架31。
具体地,缓存机架31和除尘机架5通过法兰面和螺栓配合锁紧。进一步地,缓存机架31连接在除尘机架5的侧面。
缓存料架32设置于缓存机架31。粘尘机构2输出的产品能够经由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输送至缓存料架32,沿垂直于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输送方向的方向,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伸入缓存料架32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缓存料架32的尺寸
参见图17,本实施例中,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包括产品压边部331,产品压边部331设置于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的入口端,用于对进入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的产品进行压边,防止产品的边缘翘起。
也即,设置产品压边部331,避免完成除尘操作的生瓷片发生翘边,影响生瓷片的后续缓存和加工。
优选地,产品压边部331与产品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避免产品压边部331损伤产品表面。
具体地,参见图17和图18,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包括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第二产品输送架332设置于缓存机架31上,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设置有第二传送带3321。具体地,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传送带3321,两个第二传送带3321相对间隔设置,完成对产品的稳定输送。
具体地,第二产品输送架332设置于缓存机架31的上表面。
具体地,第二传送带3321的高度与产品输送狭缝在工作位置时的高度相同。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产品输送架332靠近粘尘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轴333,第二产品输送架332远离粘尘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被动轴;主动轴333的两端均同轴固设有主动轮,被动轴的两端均同轴固设有被动轮,沿垂直于主动轴333的方向依次设置的主动轮和被动轮对应设置,第二传送带3321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设置的主动轮和被动轮。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还设置有主动轴驱动件3322,主动轴驱动件3322通过带传动机构驱动主动轴333绕自身轴线转动。
具体地,主动轴驱动件3322位于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的下方的靠近粘尘机构2的一端。
当完成除尘的产品被输送至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时,产品承载在第二传送带3321上。
具体地,产品压边部331位于第二传送带3321的入口处的上方,产品压边部331能够对进入到第二传送带3321的产品的两侧边沿施加向下的压力,避免产品发生翘边。
具体地,产品压边部331对产品的平行于产品输送方向的两个侧边进行压边。
产品压边部331包括两个压边滚轮3311,两个压边滚轮3311均可转动杆设置在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两个压边滚轮3311沿垂直于产品输送方向的方形相对间隔设置,从而对产品的平行于产品输送方向的两个侧边进行压边,防止产品发生翘边。
具体地,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固定设置有压边滚轮安装轴3323,两个压边滚轮3311分别可转动设置于压边滚轮安装轴3323的两端。
也即,本实施例中,一个压边滚轮3311位于一个第二传送带3321的入口处的上方,另一个压边滚轮3311位于另一个第二传送带3321的入口处的上方。当产品从粘尘机构输出后,产品进入压边滚轮3311和第二传送带3321之间,在第二传送带3321的传送作用下,产品向下一个工位传送,压边滚轮3311在自身边缘与产品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绕压边滚轮安装轴3323转动,同时对产品的边缘提供向下的作用力,避免产品发生翘边。
进一步地,为了对产品进入压边滚轮3311和第二传送带3321之间进行导向,本实施例中,在第二产品输送架332靠近粘尘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产品导向件334,保证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到压边滚轮3311和第二传送带3321之间。
优选地,两个第二传送带3321的外侧,于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均设置有产品限位挡板3324,保证产品能够沿直线被第二传送带3321稳定输送。
具体地,参见图17,本实施例中,产品导向件334包括两个导向片3341,两个导向片3341分别设置在第二产品输送架332靠近粘尘机构2的一端的两侧,沿产品的输送方向,两个导向片334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将产品稳定导向至第二传送带3321上。
也即产品导向件334能够将产品的一个中心线调整至平行于产品输送方向的方向,将产品的另一个中心线调整至垂直于产品输送方向的方向,从而保证产品压边部331对产品的平行于产品输送方向的两个侧边进行压边。
具体地,缓存料架32内设置有产品存储腔321,产品存储腔321的两端具有开口,方便产品的存取。产品存储腔321的一端开口朝向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的输出端设置,使得第二传送带3321能够直接将产品输送至产品存储腔321。
具体地,第二传送带3321的远离粘尘机构2的一端位于产品存储腔321内,以将产品输送至产品存储腔321,无需在产品存储腔内再设置产品输送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沿垂直于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输送方向的方向,第二传送带3321的远离粘尘机构2的一端的尺寸小于产品存储腔321的尺寸。
进一步地,产品存储腔321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产品分隔槽,每一产品分隔槽处能够存储一张生瓷片。
缓存料架32可升降设置于缓存机架31,产品可以在缓存料架32内自上而下开始存储;每完成一个产品的缓存,控制缓存料架32上升一个产品分隔槽的距离,以使得最下方产品的下方的产品分隔槽上升至与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相对于,以便进行下一个产品的存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缓存料架32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可升降设置于缓存机架31上。示例性地,缓存机架31上设置有竖向丝杠及竖向丝杠驱动组件311,竖向丝杠上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母,升降螺母上固定设置有升降平台312,缓存料架32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312上。通过竖向丝杠驱动组件311驱动竖向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即可实现缓存料架32的升降。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缓存料架32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结构实现自身的升降,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可选地,参见图18,缓存料架32的相对的两个竖直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一一对应的产品支撑凸起322,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产品支撑凸起322对同一产品进行支撑。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产品支撑凸起322之间形成一个产品分隔槽。
优选地,每一产品支撑凸起32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避让斜面,保证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到产品分隔槽内。
示例性地,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的产品存储至产品分隔槽内的过程如下:
从粘尘机构2输送至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的产品经由产品导向件334的导向和压边滚轮3311的压边之后,进入到第二产品输送架332,并在第二传送带3321的传送作用下朝向缓存料架32运动,当产品被输送至靠近缓存料架32的第二指定位置时,设置在第二指定位置的第二接近传感器将产品到达的信号发送给竖向丝杠驱动组件311,竖向丝杠驱动组件311运动并带动缓存料架32上升,从而使得产品脱离第二传送带3321,此时产品存储在产品分隔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的宽度并非是恒定的;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的靠近粘尘机构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的位于产品存储腔321内部分的宽度;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的位于产品存储腔321内部分的宽度小于产品存储腔321的宽度,产品的宽度始终小于第二产品输送架332的宽度,产品的宽度也小于产品存储腔321的宽度。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1、加工合格的产品从除尘装置的上一工位输送过来时,吸尘机构1的下表面吸尘组件12在等待位接住产品,真空吸附板121吸附住产品的下表面,由第一吸尘单元对产品的下表面做清洁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真空吸附板121的高度高于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由真空吸附板121承载产品),同时水平移动组件14朝向粘尘机构2缓慢移动,上表面吸尘组件13启动,完成对合格产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吸尘操作;
2、当水平移动组件14运动至第一指定位置时,也即水平移动组件14带动产品朝向粘尘机构2运动至指定位置时,系统控制水平移动组件14停止运动,下表面吸尘组件12和上表面吸尘组件13停止工作,真空吸附板121下降直至产品承载在第一产品输送组件16的第一传送带161上,也即使得第一传送带161托住产品;
3、第一传送带161转动,此时粘尘辊子组件22位于工作位置,第一传送带161的高度与产品输送狭缝的高度基本相当,第一传送带161将完成吸尘的产品输送产品输送狭缝,两个粘尘辊221对产品进行清洁并将产品朝向产品缓存机构3输送;
4、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的入口端的高度与产品输送狭缝的高度基本相当,两个粘尘辊221将完成粘尘的产品输送至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的入口端,在产品导向件334的导向作用下,产品进入到压边滚轮3311和第二传送带3321之间;
5、位于第二产品输送架332入口端的第三接近传感器检测到产品进入第二传送带3321,第二传送带3321开始转动,压边滚轮3311对产品进行压边,第二传送带3321将第二传送带3321上的产品输送至产品存储腔321内的与第二传送带3321的高度相当的产品分隔槽;此时,承托产品的依然为第二传送带3321;
6、当第二接近传感器检测到产品位于第二指定位置时,控制缓存料架32上升,使得产品承载于产品支撑凸起322并脱离第二传送带3321。
当缓存料架32存满产品后,更换新的缓存料架3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步骤1中,当上一工位输送来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时,控制水平移动组件14移动并让出废料回收组件15的废料回收盒151的上端开口,将不合格产品放至废料回收盒151即可,等待上一工位继续输送产品。
本实施例中,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的产品存储至产品分隔槽的过程中,缓存料架32上升,从而使得产品脱离第二传送带3321,此时产品存储在产品分隔槽内。
可选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的产品存储至产品分隔槽的过程中,也可以为缓存料架32不动,在第二传送带3321上设置有升降板,缓存机架3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板升降的驱动件;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的产品存储至产品分隔槽内的过程为:从粘尘机构2输送至第二产品输送架332上的产品经由产品导向件334的导向和压边滚轮3311的压边之后,进入到第二产品输送架332,并在第二传送带3321的传送作用下朝向缓存料架32运动,当产品被输送至靠近缓存料架32的第二指定位置时,设置在第二指定位置的第二接近传感器将产品到达的信号发送给用于控制升降板升降的驱动件,驱动件控制升降板运动至与待存储的产品分隔槽对应的高度,第二传送带3321继续传送,直至升降板上的产品运动至对应的产品分隔槽,此时驱动件控制升降板复位,以便进行下一个产品的输送。
可以理解的是,缓存料架32不动、升降板升降的方式中,产品在缓存料架32的存放顺序为自上而下;采用该种结构和方式实现产品在缓存料架32的存放,仅需要驱动升降板和一片产品升降即可,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工设备,用于实现对产品的加工。
具体地,该加工设备包括加工装置20和实施例一的除尘装置,加工装置20加工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除尘装置的吸尘机构1。
具体地,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该加工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加工装置20、吸尘机构1、粘尘机构2、缺陷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该加工设备包括产品缓存装置,产品缓存装置设置于除尘装置之后,以缓存最终加工完成的产品。
可选地,产品缓存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除尘装置的产品缓存机构3的结构相同。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产品缓存装置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进行过多限制。
在第五实施例中:
如图19-图2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包括底座、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其中,底座上设置有载台,载台被配置为放置生瓷片(图中未示出)。吸尘机构1可滑动地架设在底座上,且吸尘机构1的至少部分位于载台的上方,吸尘机构1用于清洁生瓷片的表面。粘尘机构2可滑动地架设在底座上,且粘尘机构2的至少部分位于载台的上方,粘尘机构2用于清洁生瓷片的表面。
基于以上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载台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抽真空装置(图中未示出)连通,以使生瓷片被吸附在载台上。加工工位20加工后,将生瓷片搬运至载台上,然后通过抽真空装置对载台进行抽真空,使得生瓷片能够被吸附在载台上,提高生瓷片的稳定性,避免在后续工艺过程中生瓷片发生相对滑动的现象。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通孔设置为多个,多个通孔呈阵列布局。例如,通孔可以设置为排,每一排设置个,这样以“×”的方式进行阵列局部,提高载台吸附生瓷片的稳定性。
如图19-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上设置有导轨,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与导轨均滑动连接。具体地,导轨设置为两条,且两条导轨平行设置。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滑动架设在两条导轨上。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吸尘机构1驱动连接,以使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吸尘机构1在导轨上滑动。第二驱动装置与粘尘机构2驱动连接,以使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带动粘尘机构2在导轨上滑动。
更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其中一条导轨的一侧,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另一条导轨的一侧。示例性地,第一驱动装置采用皮带和电机组成,皮带与吸尘机构1连接,从而使得电机能够带动皮带、皮带带动吸尘机构1在导轨上滑动,进而使得吸尘机构1能够运动至载台上方,对生瓷片的上表面进行清洁。同理,第二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皮带和电机组成,皮带与粘尘机构2连接,从而使得电机能够带动皮带、皮带带动粘尘机构2在导轨上滑动,进而使得粘尘机构2能够运动至载台上方,对生瓷片的上表面进行清洁。
以上设计,通过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共用导轨,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提高了生瓷片清洁装置的集成度,同时,通过采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驱动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使得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能够独立工作,且两者互不干涉,互不影响,从而实现两者的同轨异步动作,提高对生瓷片的清洁效率。
在生瓷片清洁装置正常工作时,抽真空装置对生瓷片进行吸附。然后,吸尘机构1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滑动至载台上方,吸尘机构1开始工作,对生瓷片的上表面进行吹扫和抽吸等清洁动作,待吸尘机构1完成清洁工作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吸尘机构1退回原位;然后粘尘机构2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运动至载台的上方,对载台的上表面进行粘贴工作,实现对生瓷片的上表面的清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生瓷片清洁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的设置,实现在对生瓷片的两种不同方式的清洁工作,进而提高生瓷片的清洁效率,提高后道工序的产品良率。同时,本实施例将吸尘机构1和粘尘机构2集成在一个底座上,提高生瓷片清洁装置的集成度,减少生瓷片清洁装置的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如图21-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吸尘机构1包括吸尘本体
610和第一气缸620,第一气缸620的一端与吸尘本体
610连接,第一气缸620的另一端与导轨连接,第一气缸620能够驱动吸尘本体
610升降运动,从而实现吸尘本体
610靠近或远离生瓷片的上表面,便于对生瓷片的表面进行清洁。
具体地,如图22所示,吸尘本体
610上开设有正压气体接口6101和负压气体接口6102,正压气体接口6101连通有吹气泵,负压气体接口6102连通有抽气泵。在工作时,当第一气缸620调节吸尘本体
610至生瓷片上表面的合适位置时,例如调节至距离生瓷片cm-cm处,(当然,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气缸620也可以调节吸尘本体
610与生瓷片上表面相互接触),然后吹气泵开始工作,使得正压气体接口6101能够吹出离子风高压气体,有效消除生瓷片上表面的静电,降低静电吸附能力。然后,抽气泵开始抽气,使得生瓷片表面的浮沉能被吸尘本体
610吸附。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尘本体
610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6103和第二腔体6104,且第一腔体6103连通正压气体接口6101,第二腔体6104连通负压气体接口6102。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腔体6103和第二腔体6104不连通。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尘本体
610上设置有排刷630,排刷630的下端面突出于吸尘本体
610的下端面。排刷630的设置有利于清除生瓷片表面的尘土,有利于后续吸尘本体
610进行吹扫和吸附工作,提高对生瓷片的清洁效率。
可选地,排刷630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排刷630可以设置在吸尘本体
610的侧壁上,当然排刷630还可以设置在吸尘本体
610的其他位置,只要保证排刷630的下端面突出于吸尘本体
610的下端面,以使排刷630能够有效清洁生瓷片的表面即可。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粘尘机构2包括粘尘本体
710和第二气缸320,第二气缸320的一端与粘尘本体
710连接,第二气缸320的另一端与导轨连接,第二气缸320能够驱动粘尘本体
710升降运动。从而实现粘尘本体
710靠近或远离生瓷片的上表面,便于对生瓷片的表面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粘尘本体
710包括粘轮辊7101和支架7102,支架7102与第二气缸320连接,支架7102上开设有容置空间,部分粘轮辊7101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且粘轮辊7101的两端与支架7102连接,粘轮辊7101能够相对支架7102转动。部分粘轮辊7101突出于容置空间,即部分粘轮辊7101突出于支架7102的下表面,这样能够有利于粘轮辊7101的滚动。具体地,当第二气缸320调节粘尘本体
710至生瓷片上表面的合适位置时,此时粘轮辊7101的周侧面与生瓷片接触,此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气缸320进行往复运动,使得粘轮辊7101能够将生瓷片表面的浮尘进行粘贴清洁,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粘轮辊7101上包覆有粘性层(图中未示出),该粘性层能够对生瓷片表面的浮尘进行有效粘贴,提高清洁效率。粘性层可以采用粘性硅胶材质制成。
如图24和图2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生瓷片清洁装置还包括粘轮辊7101清洁组件,粘轮辊7101清洁组件上缠绕有粘尘纸810,粘尘纸810被配置为对粘轮辊7101清洁。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粘轮辊7101清洁组件包括粘尘纸810平台、放料组件830和收料组件840,放料组件830和收料组件840均可转动地设置在粘尘纸810平台的相对两端,放料组件830和收料组件840之间张紧有粘尘纸810。当粘轮辊7101完成对生瓷片表面的粘贴工作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粘尘机构2运动至粘尘纸810处,然后第二气缸320驱动粘尘本体
710下降,使得粘贴有生瓷片表面浮尘的粘轮辊7101能够抵接在粘尘纸810上,然后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粘轮辊7101在粘尘纸810上进行往复运动,使得浮尘粘贴在粘尘纸810上,然后第二气缸320驱动粘尘本体
710上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粘尘机构2回到起始位置,从而完成了粘轮辊7101的自清洁动作,提高生瓷片清洁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人工频繁更换粘轮辊7101的问题,节约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25,本实施例中的放料组件830包括第一轴8301和第一传动组件8302,第一传动组件8302与第一轴8301驱动连接,以使第一传动组件8302能够驱动第一轴8301转动。收料组件840包括第二轴8401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轴8401驱动连接,以使第二传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二轴8401转动;第一轴8301和第二轴8401之间张紧有粘尘纸810。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轴8301和第二轴8401均可以设置为气涨轴。即,经过高压充气后表面部分可以膨胀,放气后表面部分迅速缩回。气涨轴的使用极为方便、快捷,只需用户自备气源,空气压力控制在kg-kg范围内即可。由于气涨轴在充气后其内径可以发生变化,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轴8301和第二轴8401可以通过充气后与粘尘纸810的卷筒内壁进行紧密贴合,从而使得第一轴8301和第二轴8401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尺寸的粘尘纸810的卷筒,提高灵活适用性。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组件8302包括电机、滚轮和皮带,且滚轮设置为两个,电机与滚轮驱动连接,皮带套设在滚轮上,第一轴8301的伸出端设置有齿轮,滚轮一端设置有齿牙,从而实现滚轮与齿轮的啮合,这样通过电机的驱动,使得滚轮能够带动第一轴8301上的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轴8301的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动组件8402与第一转动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且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关于粘尘纸810平台的轴线对称设置。因此,此处不再对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进行阐述。在第一轴8301和第二轴8401的协同转动下(例如第一轴8301和第二轴8401可以同时顺时针转动),实现对粘尘纸810的更换。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25,本实施例中的粘轮辊7101清洁组件还包括编码器850,编码器850设置在底座上,编码器850上的码盘8501与粘尘纸810接触,且编码器850与放料组件830和收料组件840均电信号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编码器850为本技术领域中的常见的标准件,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此处不再过多赘述。编码器850能够实现对放料组件830动作和收料组件840动作的实时反馈,即能够实时反馈粘尘纸810的移动距离,使得在粘轮辊7101在被粘尘纸810粘贴后,放料组件830和收料组件840能够同时转动,准确实现粘尘纸810平台上单位清洁面积的粘尘纸810的自动更换,提高生瓷片清洁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施例中的粘尘纸810平台的宽度大于粘尘纸810的宽度,粘尘纸810平台的长度大于粘轮辊7101的圆周长度。从而能够实现粘尘纸810对粘轮辊7101的有效清洁,提高清洁效果。
如图所示25,在本实施例中,粘尘纸810平台包括连接座8201、平板8202和弹性件8203,弹性件8203设置在连接座8201和平板8202之间,弹性件8203被配置为使平板8202沿其厚度方向具有弹性余量。这样能够保证粘轮辊7101与粘尘纸810的有效接触,提高平板8202上的粘尘纸810对粘轮辊7101的清洁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2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8201上设置有更换组件860,更换组件860与连接座8201可拆卸连接,更换组件860被配置为更换放料组件830或收料组件840。可选地,更换组件860可以设置为卡扣等形式,通过卡扣与连接座8201可拆卸地卡接连接,第一轴8301的两个端部和第二轴8401的两个端部均穿设在连接座8201上,当需要更换粘尘纸810时,作业人员可以便捷地将更换组件860打开,以解除卡接连接,从而实现灵活便捷地更换粘尘纸810的效果。当然,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更换组件860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8203可以设置为弹簧或硅胶垫等等,且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四个弹性件8203,进而提高平板8202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生瓷片加工设备,该生瓷片加工设备包括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上述生瓷片清洁装置,上料工位和生瓷片清洁装置分别设置在加工工位的两侧。该生瓷片加工设备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能够提高对生瓷片的清洁效率,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
进一步地,生瓷片加工设备还包括搬运装置和检测工位,搬运装置能够将生瓷片清洁装置清洁后的生瓷片搬运至检测工位中进行检测。示例性地,检测工位能够通过相机拍照的方式检测生瓷片的外观是否存在划伤或裂痕等情况。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生瓷片的加工方法,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应用于以上生瓷片加工设备。该生瓷片的加工方法步骤简单,利用该加工方法能够提高生瓷片的清洁效率,提高产品良率。
该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上料工位将生瓷片上料至加工工位中。
S2、加工工位对生瓷片进行加工,机械手将加工后的生瓷片下料至载台上。
S3、底座上的吸尘机构1对生瓷片的上表面进行清洁,待清洁完毕后,吸尘机构1移动至底座的末端;
具体地,机械手将加工工位中完成加工工序的生瓷片放置在载台上,抽真空装置对生瓷片进行吸附。然后,第一气缸620驱动吸尘本体
610升起,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气缸620在导轨上滑动,使得吸尘本体
610滑动至载台上方,第一气缸620驱动吸尘本体
610下降,吸尘本体
610开始工作,对生瓷片的上表面进行吹扫和抽吸清洁动作,待吸尘机构1完成清洁工作后,第一气缸620升起,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吸尘机构1退回原位。
S1、粘尘机构2中的粘轮辊7101对生瓷片的上表面进行清洁,待清洁完毕后,粘轮辊7101运动至粘轮辊7101清洁组件上进行自清洁;
具体地,第二气缸320驱动粘尘本体
710升起,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气缸320在导轨上滑动,使得粘尘本体
710滑动至载台上方,第二气缸320驱动粘尘本体
710下降,使得粘轮辊7101与生瓷片的上表面接触,然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粘尘机构2往复运动,实现粘轮辊7101对生瓷片上表面的清洁工作。待粘尘机构2完成清洁工作后,第二气缸320升起,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粘尘机构2朝向靠近粘轮辊7101清洁组件的方向运动,使得粘轮辊7101运动至粘尘纸810平台上方,然后第二气缸320下降,使得粘轮辊7101与粘尘纸810平台上的粘尘纸810抵接,然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粘尘机构2往复运动,实现粘轮辊7101的自清洁效果。随后,第二气缸320升起,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粘尘机构2退回初始原位。
S2、待粘轮辊7101完成自清洁后,粘轮辊7101清洁组件中的放料组件830进行放料,收料组件840进行收料,实现更新粘尘纸810;
再然后,放料组件830和收料组件840同时转动,实现粘尘纸810平台上单位清洁面积的粘尘纸810的更换,同时编码器850实时精确反馈粘尘纸810的移动距离,控制放料组件830和收料组件840的转动,使得粘尘纸810能够准确移动一个单位清洁面积,等待下一个循环工作。
S3、在进行S2步骤的同时,搬运装置吸附并升起生瓷片,粘轮辊7101作用于生瓷片的下表面进行清洁,待清洁完毕后,搬运装置将生瓷片搬运至检测工位中进行检测。
S4、若生瓷片检测不合格,第一下料机将生瓷片搬运至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内;若生瓷片检测合格,第二下料机将生瓷片搬运至合格产品存储位401内。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产品的清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产品输送至吸尘机构1的下表面吸尘组件12;
控制下表面吸尘组件12吸附产品的下表面并对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同时控制上表面吸尘组件13对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
吸尘机构1工作结束后,水平移动组件14将产品输送至粘尘机构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产品的清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完成粘尘的产品输送至产品缓存机构3;具体地,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将完成粘尘的产品输送至产品缓存机构3的缓存料架32,沿垂直于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输送方向的方向,第二产品输送组件33伸入缓存料架32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缓存料架32的尺寸。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粘尘机构和检测工位30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从产品输送狭缝输出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传送带,再由机械手将传送带上的产品转移至检测工位30。
具体地,参见图11,本实施例中,下料工位40包括合格产品存储位401和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合格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合格产品存储位401,不合格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为回收盒,合格产品存储位401为产品缓存架,回收盒位于产品缓存架的前侧。
具体地,该产品缓存架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的产品缓存架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则由机械手将检测工位30处的产品转移至回收盒;若产品为合格产品,则由机械手将检测工位30处的产品转移至产品缓存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加工产品存储至上料工位10;
S2、将上料工位10处的待加工产品输送至加工工位20,加工工位20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以形成产品;
S3、将加工工位20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输送至检测工位30,检测工位30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S4、将经由检测工位30的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4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下料工位40包括合格产品存储位401和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
将经由检测工位30的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40包括:
将合格的产品输送至合格产品存储位401,将不合格的产品输送至不合格产品存储位402。
进一步地,在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将加工工位20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输送至除尘工位70,除尘工位70对产品进行除尘后,再将产品输送至检测工位30。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5)
1.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处能够存储待加工产品;
加工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待加工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用于对所述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
检测工位,在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能够判断完成加工的所述产品是否合格;
下料工位,经由所述检测工位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下料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位包括视觉检测件,所述视觉检测件能够对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的产品进行合格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位还包括移动平台,在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能够相对所述视觉检测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一产品移动装置,所述第一产品移动装置用于将所述加工工位处的产品移动至所述检测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二产品移动装置,所述第二产品移动装置用于将所述检测工位处的产品移动至所述下料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工位包括合格产品存储位和不合格产品存储位,合格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合格产品存储位,不合格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不合格产品存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格产品存储位和所述不合格产品存储位为并排设置的产品缓存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合格产品存储位为回收盒,所述合格产品存储位为产品缓存架,所述回收盒位于所述产品缓存架的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瓷片加工流水线还包括除尘工位,所述除尘工位位于所述加工工位和所述检测工位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工位包括吸尘机构,自所述加工工位输出的所述产品能够被输送至所述吸尘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组件和与所述吸尘组件连通的集尘器,所述吸尘组件能够将所述产品表面的灰尘吸至所述集尘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位包括打孔装置、开窗装置和划线装置的中的至少一个。
13.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加工产品存储至上料工位;
S2、将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待加工产品输送至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对所述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以形成产品;
S3、将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判断所述产品是否合格;
S4、将经由所述检测工位的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工位包括合格产品存储位和不合格产品存储位;
所述将经由所述检测工位的产品输送至下料工位包括:
将合格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合格产品存储位,将不合格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不合格产品存储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瓷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加工工位处完成加工的所述产品输送至除尘工位,所述除尘工位对所述产品进行除尘后,再将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69160.6A CN117082737A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69160.6A CN117082737A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82737A true CN117082737A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16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69160.6A Pending CN117082737A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8273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37913A (zh) * | 2024-05-20 | 2024-06-25 | 广东欧智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体化蜂窝铝扣板的自动加工设备 |
CN118434018A (zh) * | 2024-07-04 | 2024-08-02 | 常州博安和达电器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生产系统及方法 |
-
2023
- 2023-08-03 CN CN202310969160.6A patent/CN11708273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37913A (zh) * | 2024-05-20 | 2024-06-25 | 广东欧智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体化蜂窝铝扣板的自动加工设备 |
CN118434018A (zh) * | 2024-07-04 | 2024-08-02 | 常州博安和达电器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生产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082737A (zh) | 生瓷片加工流水线及生瓷片的加工方法 | |
CN110053969B (zh) | 一种机器人自动搬运清洗系统及方法 | |
CN112520413B (zh) | 全自动老化测试上下料系统及方法 | |
CN110646724B (zh) | 一种半导体芯片分选测试装置的上料输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5716048A (zh) | 一种物流快速分拣设备及其运行工艺 | |
CN115963062A (zh) | 半导体载板缺陷检测及标识系统 | |
CN114354645A (zh) | 一种背光源壳体自动整平及检测设备 | |
CN210390436U (zh) | 一种丝网印刷生产线 | |
CN116812549A (zh) | 一种自动贴胶设备 | |
CN208133774U (zh) | 多层物料全自动贴装生产线 | |
CN217121339U (zh) | 一种背光源壳体自动整平及检测设备 | |
CN215542830U (zh) | 柔性屏双面3d检测设备 | |
CN113019988B (zh) | 视觉检测设备 | |
CN213149190U (zh) | 一种电池自动检测设备 | |
CN211085104U (zh) | 一种瓷片尺寸检测装置及应用其的瓷片尺寸检测机 | |
CN210390435U (zh) | 一种便于抽检的丝网印刷机 | |
CN211768882U (zh) | 一种lcd液晶玻璃生产线 | |
CN211034357U (zh) | 电路板装入tray盘设备 | |
CN219464079U (zh) | 一种中框去毛刺检测系统 | |
CN116944075A (zh) | 显示屏用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 |
CN218223598U (zh) | 玻璃屏测试设备 | |
CN218429571U (zh) | Molding上下料机 | |
CN218260735U (zh) | 带有工件转运装置的镜片工件自动擦拭系统 | |
CN111115268A (zh) | 一种lcd液晶玻璃生产线 | |
CN117644044A (zh) | 柔板外观自动检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