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7477B -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7477B
CN117067477B CN202311314982.7A CN202311314982A CN117067477B CN 117067477 B CN117067477 B CN 117067477B CN 202311314982 A CN202311314982 A CN 202311314982A CN 117067477 B CN117067477 B CN 117067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rod
cavity
rod
pipe
carbon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4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67477A (zh
Inventor
曹全青
靳宏斌
刘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TANGRONG MOTOR PARTS MANUFACTURING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TANGRONG MOTOR PARTS MANUFACTURING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TANGRONG MOTOR PARTS MANUFACTURING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TANGRONG MOTOR PARTS MANUFACTURING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149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7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7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7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67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7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4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6Mould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52Heating or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10Drums for externally- or internally-engaging br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16Frictional elements, e.g. brake or clutch li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涉及制动鼓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配制箱、模具和调节组件;所述配制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配制箱顶部设置有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所述第一料箱和所述第二料箱分别用于放置树脂和碳纤维原料;所述第一料箱和所述配制箱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二料箱和所述配制箱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所述模具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模具上开设有成型槽;所述模具上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用于对所述模具进行加热;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用于自动调节进入所述配制箱内的原料的配比。本申请能够提高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动鼓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鼓是车桥制动系统中主要的制动元件。汽车在制动时,通过刹车片和制动鼓内壁的摩擦作用来产生制动力。
传统的金属制动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与刹车片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容易使得金属制动鼓发生翘曲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熔融粘结。相比于金属,碳纤维因自身耐磨、耐高温和高强度的性能,被逐渐运用于制动鼓的加工。
在进行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时,操作人员需将热成型树脂与切碎的碳纤维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倒入模具中进行加热,热成型树脂在高温下融化,与碳纤维融为一体,通过冲压机进行冲压,使碳纤维制动鼓成型,最后进行冷却脱模,则碳纤维制动鼓铸造完成,最后经过精加工,则碳纤维制动鼓加工完毕。
上述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所铸造的碳纤维制动鼓的性能,操作人员需要人工将热成型树脂与切碎的碳纤维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不仅操作繁琐,且存在工时的浪费,降低了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包括机架、配制箱、模具、送料组件、冲压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配制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配制箱顶部设置有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所述第一料箱和所述第二料箱分别用于放置树脂和碳纤维原料;所述第一料箱和所述配制箱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二料箱和所述配制箱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所述模具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模具上开设有成型槽;所述模具上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用于对所述模具进行加热;所述送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将所述配制箱内配制好的原料送入所述模具中;所述冲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用于对进入所述模具内的原料进行冲压;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用于自动调节进入所述配制箱内的原料的配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时,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内的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进入配制箱内,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自动调节进入配制箱内的原料的配比,然后通过送料组件将配制好的原料送至成型槽内,通过电加热板加热使得原料融化为一体,最后通过冲压组件对融为一体的原料进行冲压,使得模具内的原料成型,最后冷却脱模。通过调节组件自动调节进入配制箱内的原料的配比,无需进入人工手动配制,既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配制错误,也避免了工时的浪费,从而提高了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管的管径与所述第二进料管的管径成一定比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一弹簧、第二伸缩杆、第二弹簧、托板、第三伸缩杆、第三弹簧、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伸缩杆活动端插设在所述第一进料管上,所述第一伸缩杆活动端将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杆腔内;所述第二伸缩杆活动端插设在所述第二进料管上,所述第二伸缩杆活动端将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无杆腔内;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配制箱内,且与所述配制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配制箱底部,所述第三伸缩杆活动端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活动端将所述第三伸缩杆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三有杆腔和第三无杆腔;所述第三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无杆腔内;所述第一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有杆腔和所述第三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有杆腔内、所述第一无杆腔内、所述第二有杆腔内和所述第三有杆腔内均预设有液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内的液体使得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此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处于收缩状态,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处于连通状态。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内的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成比例落至托板上,随着托板上的原料的重力逐渐增大,托板逐渐挤压第三伸缩杆收缩,使得第三有杆腔容积逐渐增大,第一有杆腔内的液体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受挤压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第三有杆腔内,使得第一伸缩杆延伸,第一伸缩杆延伸使得第一无杆腔容积增大,第二有杆腔内的液体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受挤压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第一无杆腔内,使得第二伸缩杆延伸。当托板上的原料重力达到预设值时,第一伸缩杆延伸至活动端远离第一伸缩杆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一进料管壁抵接,第二伸缩杆延伸至活动端远离第二伸缩杆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二进料管壁抵接,此时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两端均处于隔绝状态,停止向配制箱内进料,完成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的配制。实现了自动成比例的调节进入配制箱内的两种原料的量。
可选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推料板、第四伸缩杆、第四弹簧、油箱、送料管和控制部件;所述推料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上,且与所述配制箱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固定端与所述配制箱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活动端与所述推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活动端将所述第四伸缩杆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四有杆腔和第四无杆腔;所述第四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无杆腔内;所述油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油箱与所述第四无杆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出油管和回油管;所述出油管上安装有油泵;所述回油管上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配制箱的远离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所述送料管连通设置在所述配制箱的开口处;所述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无杆腔内,且用于控制所述油泵和所述电动阀门的工作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制箱内的原料配制完毕时,在控制部件的控制下油泵启动,电动阀门关闭,油箱内的油液通过出油管进入第四无杆腔,从而使得第四伸缩杆拉伸第四弹簧延伸,从而带动推料板滑动,滑动的推料板将配制好的原料推送至送料管内,最后沿送料管进入模具内,实现了将配制箱内的原料输送至模具内。
可选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与所述第三伸缩杆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插座与所述第三伸缩杆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配合使用,当所述插头插设在所述插座上时,所述油泵启动,所述电动阀门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制箱内的原料配制完毕时,此时第三伸缩杆活动端处于压缩状态,插头插设在插座上,则油泵启动,电动阀门关闭,实现了对油泵和电动阀门的工作状态的控制。通过将插头和插座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三伸缩杆活动端和第三伸缩杆固定端,使得当配制箱内的原料配制完毕后,油泵及时进行启动,将配制箱内的原料推送至模具内,避免不必要的工时浪费,从而提高了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五伸缩杆、第五弹簧、第三连通管、弹性件和第四连通管;所述第五伸缩杆活动端插设在所述第二连通管上,所述第五伸缩杆活动端将所述第五伸缩杆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五有杆腔和第五无杆腔;所述第五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无杆腔内;所述第三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连通;所述弹性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有杆腔内,且与所述第四伸缩杆固定端靠近所述第四伸缩杆活动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为空腔结构;所述第四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弹性件内部和所述第五有杆腔内部连通;所述第五有杆腔内、所述第三连通管内、所述弹性件内部、所述第四连通管内、所述第二无杆腔内均预设有液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制箱内的原料的重力达到预设值时,此时第二伸缩杆处于延伸状态,第五有杆腔内的液体在第五弹簧的作用下通过第三连通管进入第二无杆腔内,第五伸缩杆延伸至活动端远离第五伸缩杆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二连通管管壁抵接,使得第二连通管两端处于隔绝状态。在送料组件进行送料过程中,由于第二连通管两端处于隔绝状态,即使托板上的原料质量减小,第三有杆腔内的液体无法流出,使得第三伸缩杆保持原来的状态。
当第四伸缩杆带动推料板位于配制箱开口处时,第四伸缩杆活动端挤压弹性件,弹性件内的液体受挤压通过第四连通管进入第五有杆腔内,推动第五伸缩杆收缩,第五伸缩杆活动端远离第五伸缩杆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二连通管管壁远离,使得第二连通管两端处于连通状态,由于托板上此时没有原料,使得第三有杆腔内的液体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第一有杆腔内,同时第三伸缩杆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延伸复位。
当第三伸缩杆复位带动插头远离插座时,油泵关闭,电动阀门打开,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第四无杆腔内的油液迅速通过回油管进入油箱内,同时第四伸缩杆收缩复位,从而带动推料板滑动复位。在第四伸缩杆活动端远离弹性件时,第二无杆腔内的液体通过第三连通管进入第五有杆腔内,从而推动第五有杆腔内的液体通过第四连通管进入弹性件内,完成复位。
可选的,所述送料管为软管,所述送料管管壁内部开设有充水腔;所述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五连通管,所述第五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有杆腔和所述充水腔连通;所述第四有杆腔内、所述第五连通管内和所述充水腔内均预设有液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伸缩杆延伸过程中,第四有杆腔内的液体受挤压通过第五连通管进入充水腔内,使得送料管伸张,送料管远离配制箱的一端位于模具正上方,当第四伸缩杆收缩复位时,充水腔内的水在送料管的挤压下通过第五连通管进入第四有杆腔内,送料管失去支撑,远离模具。实现了在送料结束后,自动使送料管远离模具,避免在后续对原料进行冲压时产生干涉,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所造成的工时浪费,从而提高了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压头和液压缸;所述冲压头设置在所述模具顶部,所述冲压头与所述模具配合使用,用于将原料冲压成型;所述液压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模具顶部,且用于驱使所述冲压头沿竖直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模具内的原料进行冲压时,液压缸驱使冲压头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对模具内的原料施压,从而使模具内融化的原料成型。
可选的,所述配制箱上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叶轮和电机;所述搅拌叶轮设置在所述配制箱内,且用于对进入所述配制箱的原料进行搅拌;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配制箱上,且用于驱使所述搅拌叶轮进行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进入配制箱内后,落至搅拌叶轮上,在搅拌叶轮的作用下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呈圆周状撒落至配制箱内,使得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混合在一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纤维制动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包括固定盘和碳纤维鼓体;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碳纤维鼓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用于对所述碳纤维鼓体固定安装;所述碳纤维鼓体采用树脂与碳纤维原料铸造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通过固定盘对碳纤维鼓体进行固定安装,制动鼓的工作摩擦面采用树脂与碳纤维原料制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使得制动鼓充分发挥耐磨、耐高温和高强度的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在进行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时,通过调节组件自动调节进入配制箱内的原料的配比,无需进入人工手动配制,既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配制错误,也避免了工时的浪费,从而提高了碳纤维制动鼓的加工效率;
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当配制箱内的原料配制好,在送料组件进行送料过程中,通过控制组件使得第二连通管两端处于隔绝状态,即使托板上的原料质量减小,第三有杆腔内的液体无法流出,使得第三伸缩杆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处于隔绝状态。当送料完毕后,通过控制组件使得第二连通管处于连通状态,从而使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处于连通状态,继续进行后续原料的配制;
通过碳纤维制动鼓,在使用时通过固定盘对碳纤维鼓体进行固定安装,制动鼓的工作摩擦面采用树脂与碳纤维原料制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使得制动鼓充分发挥耐磨、耐高温和高强度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为了显示调节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为了显示第二连通管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为了显示送料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为了显示第四连通管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碳纤维制动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模具;21、成型槽;22、电加热板;
3、配制箱;31、第一料箱;311、第一进料管;32、第二料箱;321、第二进料管;
4、送料组件;41、推料板;42、第四伸缩杆;421、第四有杆腔;422、第四无杆腔;43、第四弹簧;44、油箱;441、出油管;4411、油泵;442、回油管;4421、电动阀门;45、送料管;451、充水腔;46、控制部件;461、插头;462、插座;47、第五连通管;
5、冲压组件;51、冲压头;52、液压缸;
6、调节组件;61、第一伸缩杆;611、第一有杆腔;612、第一无杆腔;62、第一弹簧;63、第二伸缩杆;631、第二无杆腔;632、第二有杆腔;64、第二弹簧;65、托板;66、第三伸缩杆;661、第三有杆腔;662、第三无杆腔;67、第三弹簧;68、第一连通管;69、第二连通管;
7、控制组件;71、第五伸缩杆;711、第五有杆腔;712、第五无杆腔;72、第五弹簧;73、第三连通管;74、弹性件;75、第四连通管;
8、搅拌组件;81、搅拌叶轮;82、电机;
91、固定盘;92、碳纤维鼓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包括机架1、配制箱3、模具2、送料组件4、冲压组件5和调节组件6。配制箱3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配制箱3顶部设置有第一料箱31和第二料箱32,第一料箱31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311,第二料箱32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料管321,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均与配制箱3内部连通。
参照图1,模具2固定设置在机架1底部,模具2顶壁开设有成型槽21。参照图5,模具2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22,电加热板22用于对模具2进行加热。送料组件4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将配制箱3内配制好的原料送入成型槽21内。冲压组件5设置在机架1顶部,且用于对进入模具2内的原料进行冲压。调节组件6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自动调节进入配制箱3内的原料的配比。
在进行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时,操作人员将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分别放置在第一料箱31和第二料箱32中,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分别通过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进入配制箱3内,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组件6自动调节进入配制箱3内的原料的配比,当配制箱3内的原料配制完毕,则通过送料组件4将配制好的原料送入模具2上的成型槽21内,此时电加热板22处于工作状态,对模具2进行加热,热成型树脂在高温下融化,与碳纤维融为一体,通过冲压组件5对融为一体的原料进行冲压,使得模具2内的原料成型,最后冷却脱模,则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完成。
参照图2,配制箱3水平设置。第一料箱31和第二料箱32底部均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呈缩口状,第一进料管311与第二进料管321均与配制箱3顶部连通。且第一进料管311与第二进料管321的管径成比例设置。模具2水平设置,配制箱3位于模具2上方。
参照图2和图3,调节组件6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61、第一弹簧62、第二伸缩杆63、第二弹簧64、托板65、第三伸缩杆66、第三弹簧67、第一连通管68和第二连通管69。第一伸缩杆61固定端与第一进料管31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61活动端插设在第一进料管311上,第一伸缩杆61活动端远离第一伸缩杆61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一进料管311壁抵接时,第一进料管311两端处于隔绝状态,第一伸缩杆61活动端将第一伸缩杆61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一有杆腔611和第一无杆腔612,第一有杆腔611位于第一无杆腔612和第一进料管311之间。第一弹簧62位于第一无杆腔612内,且长度方向与第一伸缩杆61长度方向相同,第一弹簧62两端分别与第一伸缩杆61活动端和第一伸缩杆61固定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第二伸缩杆63固定端与第二进料管321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63活动端插设在第二进料管321上,第二伸缩杆63活动端远离第二伸缩杆63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二进料管321壁抵接时,第二进料管321两端处于隔绝状态,第二伸缩杆63活动端将第二伸缩杆63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二有杆腔632和第二无杆腔631,第二有杆腔632位于第二无杆腔631和第二进料管321之间。第二弹簧64位于第二无杆腔631内,且长度方向与第二伸缩杆63长度方向相同,第二弹簧64两端分别与第二伸缩杆63活动端和第二伸缩杆63固定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托板65水平设置在配制箱3底部,且与配制箱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三伸缩杆66固定设置在配制箱3底部,第三伸缩杆66活动端插设在配制箱3底壁上,且与托板65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66活动端将第三伸缩杆66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三有杆腔661和第三无杆腔662,第三有杆腔661位于第三无杆腔662上方。第三弹簧67竖直设置在第三无杆腔662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三伸缩杆66固定端和第三伸缩杆66活动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3和图4,第一连通管68两端分别与第一无杆腔612和第二有杆腔632连通。第二连通管69分别与第一有杆腔611和第三有杆腔661连通;第一有杆腔611内、第一无杆腔612内、第二有杆腔632内和第三有杆腔661内均预设有水。
初始状态下,第一有杆腔611和第二有杆腔632内的水使得第一弹簧62和第二弹簧64处于收缩状态,第一伸缩杆61和第二伸缩杆63处于收缩状态,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处于完全连通状态,第一料箱31和第二料箱32内的原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成比例进入配制箱3内,进入配制箱3内的原料落至托板65上,随着托板65上的原料越来越多,托板65向下挤压第三伸缩杆66,第三伸缩杆66压缩第三弹簧67收缩,第三有杆腔661容积增大,第一有杆腔611内的水在第一弹簧62的作用下受挤压通过第二连通管69进入第三有杆腔661内,使得第一伸缩杆61延伸,第一伸缩杆61延伸使得第一无杆腔612容积增大,第二有杆腔632内的水在第二弹簧64的作用下受挤压通过第一连通管68进入第一无杆腔612内,使得第二伸缩杆63延伸,当配制箱3内的原料重力达到预设值时,第一伸缩杆61活动端远离第一伸缩杆61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一进料管311壁抵接,第二伸缩杆63活动端远离第二伸缩杆63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二进料管321壁抵接,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两端均处于隔绝状态,完成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的配制。
参照图3,配制箱3上设置有搅拌组件8,搅拌组件8包括搅拌叶轮81和电机82,搅拌叶轮81水平设置在配制箱3内,电机82固定设置在配制箱3顶部,电机82输出轴插设在配制箱3顶壁上,且与搅拌叶轮81同轴固定连接。
在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进入配制箱3内后,落至搅拌叶轮81上,在搅拌叶轮81的作用下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呈圆周状撒落至配制箱3内,使得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混合在一起。
参照图4和图5,送料组件4包括推料板41、第四伸缩杆42、第四弹簧43、油箱44、送料管45、第五连通管47和控制部件46。推料板41竖直设置在托板65上,且与配制箱3滑动连接,滑动轴线与配制箱3长度方向相同。第四伸缩杆42水平设置,第四伸缩杆42固定端与配制箱3侧壁滑动连接,滑动轴线竖直设置,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插设在配制箱3上,且与推料板41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将第四伸缩杆42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四有杆腔421和第四无杆腔422,第四有杆腔421位于第四无杆腔422与配制箱3之间。配制箱3远离第四伸缩杆42的一侧为开口结构。
参照图4和图5,第四弹簧43位于第四无杆腔422内,第四弹簧43长度方向与第四伸缩杆42长度方向相同,第四弹簧43两端分别与第四伸缩杆42固定端和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固定连接。油箱44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油箱44内预设有油液。油箱44与第四无杆腔422之间连通设置有出油管441和回油管442,出油管441上安装有油泵4411,油泵4411用于将油箱44内的油液输送至第四无杆腔422内,回油管442管径较大,且回油管442上安装有电动阀门4421。送料管45连通设置在配制箱3的开口处,送料管45为软管,且为弹性材料制成,送料管45管壁内部开设有充水腔451。第五连通管47两端分别与第四有杆腔421和充水腔451连通。第四有杆腔421内、第五连通管47内和充水腔451内均预设有水。
参照图5和图6,控制部件46包括插头461和插座462,插头461和插座462均位于第三无杆腔662内,插头461与第三伸缩杆66活动端固定连接,插座462与第三伸缩杆66固定端固定连接,插头461和插座462配合使用,当插头461插设再插座462上时,油泵4411启动,电动阀门4421关闭,当插头461远离插座462时,油泵4411关闭,电动阀门4421打开。
当配制箱3内的原料配制完成时,第三伸缩杆66活动端在托板65上原料的重力作用下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插头461插设在插座462上,油泵4411启动,电动阀门4421关闭,油箱44内的油液在油泵4411作用下通过出油管441进入第四无杆腔422内,从而推动第四伸缩杆42拉伸第四弹簧43延伸,带动推料板41向靠近配制箱3开口的一侧滑动,从而将配制箱3内的原料推送至送料管45内。在第四伸缩杆42延伸过程中,第四有杆腔421内的水受挤压通过第五连通管47进入充水腔451内部,在充水的作用下送料管45伸张为倾斜向下的状态。进入送料管45的原料在重力作用下沿送料管45向下落至模具2内,完成送料。
参照图4和图7,机架1上设置有控制组件7,控制组件7包括第五伸缩杆71、第五弹簧72、第三连通管73、弹性件74和第四连通管75。第五伸缩杆71固定端与第二连通管69固定连接,第五伸缩杆71活动端插设在第二连通管69上,第五伸缩杆71活动端远离第五伸缩杆71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二连通管69壁抵接时,第二连通管69两端处于隔绝状态,第五伸缩杆71活动端将第五伸缩杆71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五有杆腔711和第五无杆腔712,第五有杆腔711位于第五无杆腔712和第二连通管69之间。
参照图7,第五弹簧72位于第五无杆腔712内,第五弹簧72长度方向与第五伸缩杆71长度方向相同,第五弹簧72两端分别与第五伸缩杆71固定端和第五伸缩杆71活动端固定连接。参照图3和图7,第三连通管73两端分别与第五有杆腔711和第二无杆腔631连通。参照图8和图9,弹性件74固定设置在第四有杆腔421内,且与第四伸缩杆42固定端靠近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件74为空腔结构。第四连通管75两端分别与弹性件74内部和第五有杆腔711内部连通。第五有杆腔711内、第三连通管73内、弹性件74内部、第四连通管75内、第二无杆腔631内均预设有水。
当配制箱3内的原料的重力达到预设值时,此时第二伸缩杆63处于延伸状态,第五有杆腔711内的水在第五弹簧72的作用下通过第三连通管73进入第二无杆腔631内,第五伸缩杆71活动端远离第五伸缩杆71固定端的端面与第二连通管69管壁抵接,第二连通管69两端处于隔绝状态。在送料组件4进行送料过程中,由于第二连通管69两端处于隔绝状态,即使托板65上的原料质量减小,第三有杆腔661内的水无法流出,使得第三伸缩杆66保持原来的状态。
在第四伸缩杆42延伸带动推料板41进行送料过程中,当第四伸缩杆42延伸至最大延伸状态,推料板41位于配制箱3开口处时,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挤压弹性件74,弹性件74内的水受挤压通过第四连通管75进入第五有杆腔711内,推动第五伸缩杆71收缩,此时,第二连通管69两端处于连通状态,第三有杆腔661内的水在第三弹簧67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连通管69进入第一有杆腔611内,同时第三伸缩杆66在第三弹簧67的作用下延伸复位。
当第三伸缩杆66复位带动插头461远离插座462时,油泵4411关闭,电动阀门4421打开,在第四弹簧43的作用下第四无杆腔422内的油液迅速通过回油管442进入油箱44内,同时第四伸缩杆42收缩复位,从而带动推料板41滑动复位。在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远离弹性件74时,第二无杆腔631内的水通过第三连通管73进入第五有杆腔711内,从而推动第五有杆腔711内的水通过第四连通管75进入弹性件74内,完成复位。在第四伸缩杆42收缩复位时,充水腔451内的水在送料管45的挤压下通过第五连通管47进入第四有杆腔421内,送料管45失去支撑,远离模具2。
在第三伸缩杆66延伸复位过程中,进入第一有杆腔611的水挤压第一伸缩杆61收缩复位,从而使得第一无杆腔612内的水进入第二有杆腔632内,使得第二伸缩杆63收缩复位,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均处于连通状态。
参照图1,冲压组件5包括冲压头51和液压缸52,冲压头51同轴设置在模具2正上方,冲压头51与模具2配合使用,用于将原料冲压成型。液压缸52同轴设置在模具2正上方,液压缸52固定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液压缸52活动端与冲压头51固定连接。
在对模具2内的原料进行冲压时,液压缸52驱使冲压头51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对模具2内的原料施压,从而使模具2内融化的原料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在进行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时,第一料箱31和第二料箱32中的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分别通过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进入配制箱3内,在搅拌组件8的作用下,两种原料混合在一起落至托板65上。随着托板65上堆积的原料越来越多,则托板65向下挤压第三伸缩杆66,使得第三有杆腔661内的容积增大,第一有杆腔611内的水进入第三有杆腔661内,第一伸缩杆61延伸,使得第一无杆腔612内的容积增大,第二有杆腔632内的水进入第一无杆腔612,使得第二伸缩杆63延伸,当托板65上的原料的量达到预设值时,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两端处于断开状态,完成热成型树脂和碳纤维原料的定量配制。
第二伸缩杆63延伸使得第二无杆腔631内的容积增大,第五有杆腔711内的水进入第二无杆腔631内,第五伸缩杆71延伸,使得第二连通管69两端处于隔绝状态。
当托板65上的原料的量达到预设值时,此时第三伸缩杆66受重力收缩,使得插头461插设在插座462上,油泵4411启动,电动阀门4421关闭,油箱44内的油进入第四无杆腔422,使得第四伸缩杆42延伸,带动推料板41将配制好的原料推入至送料管45内。第四伸缩杆42延伸过程中,第四有杆腔421内的水进入充水腔451内,将送料管45远离配制箱3的一端支撑至模具2上方,使得原料通过送料管45进入成型槽21内。
当第四伸缩杆42延伸至最大长度时,弹性件74受挤压,内部的水进入第五有杆腔711内,使得第五伸缩杆71收缩,第二连通管69两端连通,由于托板65上此时已经没有原料,在第三弹簧67的作用下,第三伸缩杆66延伸复位,使得插头461远离插座462,水泵关闭,电动阀门4421打开,在第四弹簧43的作用下,第四伸缩杆42迅速收缩复位,第四无杆腔422内的油液迅速回流至油箱44内。
第三伸缩杆66复位时,第三有杆腔661内的水进入第一有杆腔611内,使得第一伸缩杆61收缩复位,第一无杆腔612内的水进入第二有杆腔632内,使得第二伸缩杆63收缩复位,第一进料管311和第二进料管321处于连通状态,第二无杆腔631内的水进入第五有杆腔711内,将第五有杆腔711内的水挤压至弹性件74内。第四伸缩杆42复位过程中,冲水腔内的水受挤压进入第四有杆腔421内,送料管45远离模具2。
进入模具2内的原料在电加热板22的作用下融为一体,在冲压组件5的作用下,在模具2内成型,最后冷却脱模,完成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碳纤维制动鼓。
参照图10,一种碳纤维制动鼓,包括固定盘91和碳纤维鼓体92。固定盘91与碳纤维鼓体92固定连接,固定盘91上开设油安装用的螺栓孔,固定盘91用于对碳纤维鼓体92固定安装。碳纤维鼓体92采用树脂与碳纤维原料铸造而成。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配制箱(3)、模具(2)、送料组件(4)、冲压组件(5)和调节组件(6);所述配制箱(3)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配制箱(3)顶部设置有第一料箱(31)和第二料箱(32);所述第一料箱(31)和所述第二料箱(32)分别用于放置树脂和碳纤维原料;所述第一料箱(31)和所述配制箱(3)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311),所述第二料箱(32)和所述配制箱(3)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进料管(321);所述模具(2)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模具(2)上开设有成型槽(21);所述模具(2)上设置有电加热板(22),所述电加热板(22)用于对所述模具(2)进行加热;所述送料组件(4)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将所述配制箱(3)内配制好的原料送入所述模具(2)中;所述冲压组件(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用于对进入所述模具(2)内的原料进行冲压;所述调节组件(6)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用于自动调节进入所述配制箱(3)内的原料的配比;
所述第一进料管(311)的管径与所述第二进料管(321)的管径成一定比例;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第一伸缩杆(61)、第一弹簧(62)、第二伸缩杆(63)、第二弹簧(64)、托板(65)、第三伸缩杆(66)、第三弹簧(67)、第一连通管(68)和第二连通管(69);所述第一伸缩杆(61)活动端插设在所述第一进料管(311)上,所述第一伸缩杆(61)活动端将所述第一伸缩杆(61)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一有杆腔(611)和第一无杆腔(612);所述第一弹簧(6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杆腔(612)内;所述第二伸缩杆(63)活动端插设在所述第二进料管(321)上,所述第二伸缩杆(63)活动端将所述第二伸缩杆(63)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二有杆腔(632)和第二无杆腔(631);所述第二弹簧(6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无杆腔(631)内;所述托板(65)设置在所述配制箱(3)内,且与所述配制箱(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66)固定设置在所述配制箱(3)底部,所述第三伸缩杆(66)活动端与所述托板(6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66)活动端将所述第三伸缩杆(66)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三有杆腔(661)和第三无杆腔(662);所述第三弹簧(67)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无杆腔(662)内;所述第一连通管(68)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无杆腔(612)和所述第二有杆腔(632)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69)分别与所述第一有杆腔(611)和所述第三有杆腔(661)连通;所述第一有杆腔(611)内、所述第一无杆腔(612)内、所述第二有杆腔(632)内和所述第三有杆腔(661)内均预设有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4)包括推料板(41)、第四伸缩杆(42)、第四弹簧(43)、油箱(44)、送料管(45)和控制部件(46);所述推料板(41)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65)上,且与所述配制箱(3)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42)固定端与所述配制箱(3)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与所述推料板(4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将所述第四伸缩杆(42)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四有杆腔(421)和第四无杆腔(422);所述第四弹簧(4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无杆腔(422)内;所述油箱(44)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油箱(44)与所述第四无杆腔(422)之间连通设置有出油管(441)和回油管(442);所述出油管(441)上安装有油泵(4411);所述回油管(442)上安装有电动阀门(4421);所述配制箱(3)的远离所述第四伸缩杆(42)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所述送料管(45)连通设置在所述配制箱(3)的开口处;所述控制部件(46)设置在所述第三无杆腔(662)内,且用于控制所述油泵(4411)和所述电动阀门(4421)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46)包括插头(461)和插座(462);所述插头(461)与所述第三伸缩杆(66)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插座(462)与所述第三伸缩杆(66)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插头(461)和所述插座(462)配合使用,当所述插头(461)插设在所述插座(462)上时,所述油泵(4411)启动,所述电动阀门(4421)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控制组件(7),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第五伸缩杆(71)、第五弹簧(72)、第三连通管(73)、弹性件(74)和第四连通管(75);所述第五伸缩杆(71)活动端插设在所述第二连通管(69)上,所述第五伸缩杆(71)活动端将所述第五伸缩杆(71)固定端内部分隔为第五有杆腔(711)和第五无杆腔(712);所述第五弹簧(7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无杆腔(712)内;所述第三连通管(7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有杆腔(711)和所述第二无杆腔(631)连通;所述弹性件(7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有杆腔(421)内,且与所述第四伸缩杆(42)固定端靠近所述第四伸缩杆(42)活动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74)为空腔结构;所述第四连通管(75)两端分别与所述弹性件(74)内部和所述第五有杆腔(711)内部连通;所述第五有杆腔(711)内、所述第三连通管(73)内、所述弹性件(74)内部、所述第四连通管(75)内、所述第二无杆腔(631)内均预设有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45)为软管,所述送料管(45)管壁内部开设有充水腔(451);所述送料组件(4)还包括第五连通管(47),所述第五连通管(47)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有杆腔(421)和所述充水腔(451)连通;所述第四有杆腔(421)内、所述第五连通管(47)内和所述充水腔(451)内均预设有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组件(5)包括冲压头(51)和液压缸(52);所述冲压头(51)设置在所述模具(2)顶部,所述冲压头(51)与所述模具(2)配合使用,用于将原料冲压成型;所述液压缸(52)固定设置在所述模具(2)顶部,且用于驱使所述冲压头(51)沿竖直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箱(3)上设置有搅拌组件(8),所述搅拌组件(8)包括搅拌叶轮(81)和电机(82);所述搅拌叶轮(81)设置在所述配制箱(3)内,且用于对进入所述配制箱(3)的原料进行搅拌;所述电机(82)固定设置在所述配制箱(3)上,且用于驱使所述搅拌叶轮(81)进行转动。
CN202311314982.7A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Active CN117067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4982.7A CN117067477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4982.7A CN117067477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7477A CN117067477A (zh) 2023-11-17
CN117067477B true CN117067477B (zh) 2023-12-22

Family

ID=8870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4982.7A Active CN117067477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74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7285B (zh) * 2023-11-21 2024-02-02 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制动鼓及其铸造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3130A (en) * 1972-01-17 1975-11-05 Abex Corp Manufacture of friction elements
US4874564A (en) * 1986-12-18 1989-10-17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Molding process and device therefor
JPH10202678A (ja) * 1997-01-28 1998-08-0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摩擦材の製造方法
JP2002295555A (ja) * 2001-04-02 2002-10-09 Sumitomo Denko Brake Systems Kk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050319A1 (en) * 2002-12-03 2004-06-17 Ucar Carbon Company Inc. Manufacture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by hot pressing
DE10312159A1 (de) * 2003-03-19 2004-09-30 Sgl Carbon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ressen von Hohlkörpern
JP2005035077A (ja) * 2003-07-17 2005-02-10 Aisin Seiki Co Ltd 熱硬化性樹脂成形方法
CN1926354A (zh) * 2004-01-30 2007-03-07 莱因韦贝尔机械传动有限公司 制造摩擦片衬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06650A (zh) * 2011-08-15 2012-07-25 清华大学 预应力碳纤维缠绕制动鼓
CN105196463A (zh) * 2015-10-20 2015-12-30 重庆跃发日用品有限公司 预热式塑料模压料掺混筒
CN106608015A (zh) * 2016-12-30 2017-05-03 浙江神州科技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硫化机及其硫化工艺方法
DE102018103424A1 (de) * 2018-02-15 2019-08-2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scheibe oder Bremstrommel für eine Bremse und Fahrzeugbremse
CN209289608U (zh) * 2018-08-21 2019-08-23 江苏金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树脂挤压成型设备
CN112248341A (zh) * 2020-09-14 2021-01-22 安徽朗凯奇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防水卷材生产线的沥青调整装置
CN114262837A (zh) * 2021-12-26 2022-04-01 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高导热新材料固液复合制动鼓及其制备方法
CN218171102U (zh) * 2022-08-26 2022-12-30 济宁丰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盒生产用压铸成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1208B2 (en) * 2004-01-13 2007-05-01 Aircraft Braking Systems Corporation Carbon brake disk having noncarbonic material therei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3130A (en) * 1972-01-17 1975-11-05 Abex Corp Manufacture of friction elements
US4874564A (en) * 1986-12-18 1989-10-17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Molding process and device therefor
JPH10202678A (ja) * 1997-01-28 1998-08-0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摩擦材の製造方法
JP2002295555A (ja) * 2001-04-02 2002-10-09 Sumitomo Denko Brake Systems Kk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050319A1 (en) * 2002-12-03 2004-06-17 Ucar Carbon Company Inc. Manufacture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by hot pressing
DE10312159A1 (de) * 2003-03-19 2004-09-30 Sgl Carbon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ressen von Hohlkörpern
JP2005035077A (ja) * 2003-07-17 2005-02-10 Aisin Seiki Co Ltd 熱硬化性樹脂成形方法
CN1926354A (zh) * 2004-01-30 2007-03-07 莱因韦贝尔机械传动有限公司 制造摩擦片衬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06650A (zh) * 2011-08-15 2012-07-25 清华大学 预应力碳纤维缠绕制动鼓
CN105196463A (zh) * 2015-10-20 2015-12-30 重庆跃发日用品有限公司 预热式塑料模压料掺混筒
CN106608015A (zh) * 2016-12-30 2017-05-03 浙江神州科技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硫化机及其硫化工艺方法
DE102018103424A1 (de) * 2018-02-15 2019-08-2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scheibe oder Bremstrommel für eine Bremse und Fahrzeugbremse
CN209289608U (zh) * 2018-08-21 2019-08-23 江苏金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树脂挤压成型设备
CN112248341A (zh) * 2020-09-14 2021-01-22 安徽朗凯奇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防水卷材生产线的沥青调整装置
CN114262837A (zh) * 2021-12-26 2022-04-01 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高导热新材料固液复合制动鼓及其制备方法
CN218171102U (zh) * 2022-08-26 2022-12-30 济宁丰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盒生产用压铸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7477A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67477B (zh) 一种碳纤维制动鼓的铸造装置
CN107662314B (zh) 一种内螺纹塑件全自动脱模模具
CN104841890A (zh) 一种分箱造型机
US4191726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molded parts from granulated plastic materials
CN117267285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制动鼓及其铸造装置
CN106965398A (zh) 一种用于生产手机及电源适配器的塑胶模具
CN115116729B (zh) 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模具及制备方法
CN114932198B (zh) 一种砂型铸造覆膜砂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6900316A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金属注射成型装置
CN114714562B (zh) 一种用于玻璃钢格栅生产的自动成型模具
CN211218570U (zh) 一种汽车轴向助力器机壳成型模具
CN112848112A (zh) 一种可编程精密铸造模具
CN222201358U (zh) 一种尼龙浇注机
CN217169473U (zh) 一种分切圈用精密注塑机
CN116241586B (zh) 一种碳陶复合材料刹车片、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17912742U (zh) 一种汽车左右托臂梁用adi部件浇铸装置
CN218239536U (zh) 一种全自动镶嵌机
CN220348905U (zh) 一种模具注塑机
CN214053595U (zh) 一种覆膜砂成型机
CN220837860U (zh) 一种吸水扒壳体压铸组件
CN115365496B (zh) 一种制造磁环的工装设备
CN201361129Y (zh) 隐形义齿压铸机
CN220499784U (zh) 一种比例阀生产用成型模具
CN222492047U (zh) 一种减速机箱体消失模模具
CN220638598U (zh) 一种基于二次成型嵌件的自动安装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