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2321A - 包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包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62321A CN117062321A CN202311303498.4A CN202311303498A CN117062321A CN 117062321 A CN117062321 A CN 117062321A CN 202311303498 A CN202311303498 A CN 202311303498A CN 117062321 A CN117062321 A CN 1170623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adhesive tape
- encapsulation
- seat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0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073 coating (rubb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RZVAJINKPMORJF-UHFFFAOYSA-N Acetaminophen Chemical compound CC(=O)NC1=CC=C(O)C=C1 RZVAJINKPMOR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09 Tef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62 Tef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81 anti-ad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1—Tool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used during processing
- H05K2203/0104—Tool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used during processing for patterning or coat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1—Tool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used during processing
- H05K2203/0182—Using a temporary spacer element or stand-off during proc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5—Patterning and lithography; Masks; Details of resist
- H05K2203/0562—Details of resis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3—Moulding and encapsulation; Deposition techniques; Protective layers
- H05K2203/1377—Protective layers
- H05K2203/1383—Temporary protective insulating lay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公开了包胶设备,包胶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固定装置、供胶装置和粘胶机构。固定装置包括转动座和第一夹持机构;供胶装置具有胶带输送路径,供胶装置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切胶机构以及拉胶机构;粘胶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吸附件,吸附件具有吸附面和压紧面,两个吸附件的压紧面之间形成包胶通道,适于在待包胶产品进入包胶通道内时对待包胶产品的表面包胶。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元器件机械化包胶,不依赖员工的熟练程度,产品的一致性好,包胶效率高,能够对元器件同时实现上、下、侧面的三面同时包胶,节省了翻转的工序,节约了包胶时长,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包胶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路板制作加工过程,工作人员的手会频繁接触多个元器件,因此手指印成为业界最为棘手的问题。人体汗液对金属导电部分起腐蚀作用,造成的后果是轻者焊点不上锡,重者腐蚀断电路,造成断路。所以往往生产时会对元器件做包胶带处理,将金属导电部进行覆盖。
目前防止不良的方式为人员手工贴附胶带,在全部生产结束,装入外壳内之前将胶带揭掉。贴附效果的优良很大程度的依靠员工的熟练程度,产品一致性差,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胶设备,以解决人工包胶效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胶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固定装置、供胶装置和粘胶机构。固定装置包括转动座以及设于转动座上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适于夹持待包胶产品;供胶装置具有胶带输送路径,供胶装置包括沿胶带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第二夹持机构、切胶机构以及拉胶机构;粘胶机构沿胶带输送路径设于切胶机构和拉胶机构之间,且位于胶带输送路径的一侧,粘胶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吸附件,吸附件具有吸附面和压紧面,两个吸附件的吸附面朝向相同,适于吸附胶带的背胶面,两个吸附件的压紧面相对设置,两个吸附件的压紧面之间形成包胶通道。
有益效果: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包胶设备,供胶装置沿胶带输送路径进行胶带的输送,胶带靠近自由端由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由拉胶机构将胶带拉出一定长度,通过位于切胶机构和拉胶机构之间的粘胶机构吸附,再通过切胶机构切断,拉胶机构释放胶带,胶带便转移至粘胶机构中,粘胶机构的两个吸附件之间形成的包胶通道,当元器件向包胶通道内移动时,元器件和胶带的有胶面接触,元器件的上下表面分别和位于包胶通道的上下两侧的压紧面压紧,从而实现将胶带粘贴于元器件的金属导电部上。本发明提供的包胶设备能够实现对元器件的机械化包胶,相比于人工手工贴附胶带,不依赖员工的熟练程度,产品的一致性好,包胶效率高,且能够对元器件一侧边的金属导电部同时实现上表面、下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侧面这三面的同时包胶,相比于每次只对元器件的一侧面进行包胶,本发明节省了元器件翻转的工序,节约了包胶时长,生产效率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粘胶机构包括移动座,两个吸附件设于移动座上,移动座连接有移动驱动机构。
有益效果:将粘胶机构设置移动座和移动驱动机构,使得粘胶机构可移动,使得固定装置的位置固定不动,由粘胶机构靠近或远离待包胶产品,实现包胶,能够简化固定装置的结构,使得整个包胶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座包括一级平移座和二级平移座,吸附件设于二级平移座上;移动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一级驱动机构以及设于一级平移座上的二级驱动机构,一级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和一级平移座连接,适于带动一级平移座及其上的二级驱动机构移动第一距离;二级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和二级平移座连接,适于带动二级平移座移动第二距离。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一级平移座和二级平移座,能够将粘胶机构的动作分为粘胶和包胶两级动作,便于控制,且能够提高包胶动作的控制精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架上设有导向机构,一级平移座和导向机构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机构,能够对一级平移座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提高吸附件的移动精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吸附件连接有间距调节机构。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间距调节机构,使得两个吸附件之间的间距可调,即两个吸附件的压紧面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可以适用于多种厚度的待包胶产品,提高本发明的包胶设备的通用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附件包括调节臂,调节臂设有螺纹孔,两个调节臂的螺纹孔的螺纹反向设置;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双向丝杆和止转限位结构,两个吸附件的调节臂分别和双向丝杆的两个螺栓段螺纹连接,两个吸附件分别和止转限位结构连接。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双向丝杆,结构简单,通过转动双向丝杆,能够使两个调节臂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间距的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附件的吸附面上设有至少两个负压气孔,吸附件包括吸附臂以及设于吸附臂上的气接头,负压气孔和气接头连通,气接头适于连接负压机构。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负压气孔,采用负压机构能够和负压气孔连通,使负压气孔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实现对胶带进行吸附抓取的作用。采用负压结构实现对胶带的吸附抓取,通过负压机构调节气压,从而能够调节吸附件的吸附面的吸力,以保证稳定吸附抓取胶带。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附件的压紧面设有若干压紧辊轴,压紧辊轴沿包胶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压紧辊轴,在待包胶产品进入包胶通道的过程中,压紧辊轴能够对待包胶产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压紧,使得胶带牢牢地粘贴在元器件上,提升包胶品质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架上设有胶带安装座,沿胶带输送路径,胶带安装座设于第二夹持机构的上游,在胶带安装座和第二夹持机构之间设有预拉机构,预拉机构包括可活动的第一辊轴以及可往复运动的抵推机构,第一辊轴具有初始位置和预拉位置,预拉位置和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点错位布置;抵推机构的驱动端适于在初始位置与第一辊轴抵接,以推动第一辊轴由初始位置移动至预拉位置,并在预拉位置与第一辊轴分离;第一辊轴适于在由初始位置移动至预拉位置的过程中顶推胶带,使胶带拉出预拉距离,在拉胶机构拉胶过程中,第一辊轴适于在胶带的推动下由预拉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预拉机构,在每次拉胶机构进行拉胶动作之前,先启动抵推机构,将第一辊轴抵推出去,由于第一辊轴设在胶带安装座和第二夹持机构之间,第一辊轴在被顶推移动的过程中,会顶推胶带,由于胶带的自由端被第二夹持机构夹持,因此,在第一辊轴的顶推作用下,会拉出一段胶带,起到缓存胶带的作用,实现在拉胶之前预拉,一段长度的胶带,能够防止直接拉胶带因冲力作用导致拉出的胶带长度长短不一。通过设置预拉机构,能够预拉缓存一定长度的胶带,拉胶机构拉长的胶带至少部分为该缓存的胶带,因不存在冲力作用,能够保证每次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长度的一致性好,同时也能减少胶带的浪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拉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机架上的预拉导轨,第一辊轴的一端滑动设于预拉导轨上。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预拉导轨,第一辊轴的一端欢动设于预拉导轨上,使得第一辊轴能够沿着预拉导轨移动,对第一辊轴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对胶带的预拉长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抵推机构包括推头以及驱动推头往复移动的抵推驱动机构,推头设有与第一辊轴适配的抵推槽,抵推槽的开口朝向第一辊轴。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抵推槽,抵推槽能够和第一辊轴配合,保证在抵推过程中,推头和第一辊轴的稳定接触,抵推槽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能够对第一辊轴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辊轴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一步提高第一辊轴移动路径的精确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胶机构具有可活动的刀头组件,沿胶带输送方向,刀头组件设于吸附件的上游。
有益效果:由于刀头组件可活动,在拉胶机构拉出所需长度的胶带后,将刀头组件移动至胶带输送路径上,将胶带切断。在其余时候,刀头组件移动至胶带输送路径的一侧,避让胶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刀头组件具有切割位和避让位,切割位位于胶带输送路径上,刀头组件连接有刀头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刀头组件在切割位和避让位之间移动。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刀头驱动机构,可以实现刀头组件的机械化操作,便于实现切胶的自动化。当需要切断胶带时,由刀头驱动机构带动刀头组件移动至切割位,将胶带切断后,再由刀头驱动机构带动刀头组件移动至避让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位于切割位的刀头组件和第二夹持机构的夹爪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mm。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当刀头组件位于切割位时,将胶带切断,胶带的末端和第二夹持机构的夹爪之间留有3mm的胶带头,便于拉胶机构夹持进行拉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可开合的第一夹爪组件,第一夹爪组件连接有第一夹持驱动机构,第一夹持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夹爪组件开合运动。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夹爪组件,第一夹爪组件的开合能够实现夹持和释放胶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爪组件包括分设于胶带输送路径的两侧的第一固定夹爪和第一活动夹爪,第一活动夹爪与第一夹持驱动机构连接。
有益效果:第一夹爪组件中的两个夹爪,一个固定,另一个可活动,将第一夹持驱动机构和第一活动夹爪连接,单独控制第一活动夹爪的移动,可实现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夹爪,从而实现夹持或释放。这样设置,便于简化结构,易于控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夹爪设有第三辊轴,第一活动夹爪设有面向第三辊轴的第一夹持面,第一夹持面和第三辊轴配合用于夹持胶带。
有益效果:第一固定夹爪设置第三辊轴,采用第三辊轴和第一活动夹爪的第一夹持面配合来夹持胶带,使得胶带在被拉胶机构拉出的过程中,第三辊轴滚动,胶带受到的阻力小,胶带的移动更加顺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夹爪设于胶带的有胶面,第三辊轴的圆周面上设有抗粘涂层。
有益效果:由于第三辊轴的圆周面和胶带的有胶面接触,因此,在第三辊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抗粘涂层能够防止第三辊轴和胶带之间发生粘连,进一步减少胶带在拉胶过程中的阻力,提升胶带拉胶更加顺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拉胶机构包括第三夹持机构以及可往复运动的拉动机构,第三夹持机构适于夹持胶带的自由端,拉动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连接,适于驱动第三夹持机构往复移动。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三夹持机构,能够夹持胶带的末端,通过启动拉动机构,由拉动机构带动第三夹持机构移动,从而带动胶带拉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拉胶机构还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座,第三夹持机构设于第一滑座上,拉动机构的驱动端和第一滑座连接;第一滑轨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适于通过与第一滑座抵接以限制第一滑座的滑动距离。
有益效果:由于第一滑座滑动设于第一滑轨上,使得第三夹持机构能够沿着第一滑轨移动,提高第三夹持机构移动的精度,有利于保证每次拉胶拉出的胶带的长度一致性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块包括与第一滑轨垂直的限位板以及和限位板连接的固定板,限位板设有与第一滑轨配合的限位槽,固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滑轨上设有至少两组调节孔,固定板的安装孔适于任一组调节孔对齐连接。
有益效果:由于不同规格的元器件,其每个侧边的金属导电部的待包胶长度不同,因此,将限位块和第一滑轨之间设置为位置可调的 ,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元器件的包胶,提升本发明提供的包胶设备的适用范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夹持机构包括可开合的第二夹爪组件,第二夹爪组件连接有第二夹持驱动机构,第二夹持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二夹爪组件开合运动。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夹爪组件,第二夹爪组件的开合能够实现夹持和释放胶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夹爪组件包括分设于胶带输送路径的两侧的第二固定夹爪和第二活动夹爪,第二活动夹爪与第二夹持驱动机构连接。
有益效果:第二夹爪组件中的两个夹爪,一个固定,另一个可活动,将第二夹持驱动机构和第二活动夹爪连接,单独控制第二活动夹爪的移动,可实现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夹爪,从而实现夹持或释放。这样设置,便于简化结构,易于控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夹爪设有第四辊轴,第二活动夹爪设有面向第四辊轴的第二夹持面,第二夹持面和第四辊轴配合用于夹持胶带,第二夹持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
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二夹持面上设置弹性缓冲层,能够保证两个夹爪对胶带稳定夹持,防止滑脱,可靠性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夹爪设于胶带的有胶面,第四辊轴的圆周面上设有抗粘涂层。
有益效果:由于第四辊轴的圆周面和胶带的有胶面接触,因此,在第四辊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抗粘涂层能够防止第四辊轴和胶带之间发生粘连,使得第二夹爪组件打开时,胶带和第四辊轴容易分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架包括工作台面,工作台面上设有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座,固定装置设于第二滑座上,固定装置具有放料位和包胶位,第二滑座连接有平移驱动机构,平移驱动机构适于带动固定装置在放料位和包胶位之间切换。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座,且固定装置位于第二滑座上,使得固定装置能够沿第二滑轨移动,保证固定装置夹持产品沿确定的路径移动,提升产品移动精度,便于将待包胶产品和粘胶机构对齐,完成包胶动作。通过设置平移驱动机构,由平移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滑座及其上的固定装置在放料位和包胶位之间移动,实现元器件包胶上下料的机械化,便于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控制,提升生产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动座包括转动底座和转动顶座,转动顶座和机架转动连接,第一夹持机构设于转动底座和转动顶座之间。
有益效果:由于第一夹持机构在纵向上占据空间较大,通过设置转动底座和转动顶座,将第一夹持机构的下部和转动底座连接,第一夹持机构的上部和转动顶座连接,使得第一夹持机构在转动时,保证转动动作更加可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机构包括设于转动底座上的第一夹持件以及设于转动顶座上的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均连接有第三夹持驱动机构,第三夹持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通道,夹持通道和包胶通道等高设置。
有益效果: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夹持通道用于防止待包胶产品,待包胶产品被夹持后,待包胶产品和包胶通道等高平齐,使得粘胶机构平移即可实现对待包胶产品的包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动底座连接有旋转机构;转动底座和第二滑座之间设有转动定位机构,转动定位机构包括设于转动底座上的至少三个定位孔,定位孔围绕底座一周均匀布置;转动定位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滑座上的定位柱,定位柱适于在旋转机构带动转动底座转动后与定位孔插接,以限定转动底座每次转动的角度相同。
有益效果:在旋转机构的带动下,转动座及其上的固定装置转动一定角度,为了保证转动角度到位,在固定装置转动某一角度后,将定位机构的位于第二滑座上的定位柱伸长,插入位于转动底座上的定位孔中,保证转动角度到位,提升产品的包胶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包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包胶设备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包胶设备中供胶装置和粘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供胶装置和粘胶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供胶装置中的粘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粘胶机构的吸附件和间距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的供胶装置中预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的供胶装置中的第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所示的供胶装置中的切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4所示的供胶装置中的拉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固定装置中的旋转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胶带输送路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固定装置;11、转动座;111、转动底座;112、转动顶座;12、第一夹持机构;121、第一夹持件;122、第二夹持件;123、第三夹持驱动机构;13、旋转机构;20、供胶装置;3、预拉机构;31、第一辊轴;32、抵推机构;321、推头;3211、抵推槽;322、抵推驱动机构;33、第二辊轴;4、第二夹持机构;41、第一夹爪组件;411、第一固定夹爪;4111、第三辊轴;412、第一活动夹爪;42、第一夹持驱动机构;5、切胶机构;51、刀头组件;52、刀头驱动机构;6、拉胶机构;61、第三夹持机构;611、第二夹爪组件;612、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3、第四辊轴;614、弹性缓冲层;62、拉动机构;63、第一滑轨;64、第一滑座;65、限位块、651、限位板;652、固定板;66、安装孔;67、调节孔;70、粘胶机构;71、吸附件;711、调节臂;72、吸附面;721、负压气孔;722、气接头; 73、压紧面;731、压紧辊轴;74、包胶通道;75、移动座;751、一级平移座;752、二级平移座;76、移动驱动机构;761、一级驱动机构;762、二级驱动机构;77、导向机构;78、间距调节机构;781、双向丝杆;782、止转限位结构;783、传扭结构;8、胶带安装座;100、机架;101、工作台面;102、第二滑轨;103、第二滑座;104、平移驱动机构;105、转动定位机构;1051、定位孔;1052、定位柱;200、待包胶产品;300、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13,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胶设备,包括机架100以及设于机架100上的固定装置10、供胶装置20和粘胶机构70。固定装置10包括转动座11以及设于转动座11上的第一夹持机构12,第一夹持机构12适于夹持待包胶产品200;供胶装置20具有胶带输送路径,供胶装置20包括沿胶带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第二夹持机构4、切胶机构5以及拉胶机构6;粘胶机构70沿胶带输送路径设于切胶机构5和拉胶机构6之间,且位于胶带输送路径的一侧,粘胶机构7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吸附件71,吸附件71具有吸附面72和压紧面73,两个吸附件71的吸附面72朝向相同,适于吸附胶带300的背胶面,两个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相对设置,两个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之间形成包胶通道74。
待包胶产品200,这里以PCB板的金手指为例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胶设备的结构及包胶方法。
PCB板的金手指进行包胶时,先将待包胶产品200放置于固定装置10的第一夹持机构12之间,对PCB板进行夹持固定,利用供胶装置20进行胶带300的输送和供应,利用粘胶机构70完成对待包胶产品200的一侧边的包胶,由于PCB板通常不止在一侧设置金手指,在其中一个侧边的金手指包胶完成后,第一夹持机构12打开,下料。
供胶装置20沿胶带输送路径进行胶带300的输送,胶带300靠近自由端由第二夹持机构4夹持,由拉胶机构6将胶带300拉出一定长度,通过位于切胶机构5和拉胶机构6之间的粘胶机构70吸附,再通过切胶机构5切断,拉胶机构6释放胶带300,胶带300便转移至粘胶机构70中,粘胶机构70的两个吸附件71之间形成的包胶通道74,当PCB板向包胶通道74内移动时,PCB板和胶带300的有胶面接触,PCB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和位于包胶通道74的上下两侧的压紧面73压紧,从而实现将胶带300粘贴于PCB板的金手指上。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包胶设备,能够实现对PCB板的金手指机械化包胶,相比于人工手工贴附胶带300,不依赖员工的熟练程度,产品的一致性好,包胶效率高,且能够对PCB板一侧边的金手指同时实现上表面、下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侧面这三面的同时包胶,相比于每次只对金手指的一侧面进行包胶,本发明节省了PCB板翻转的工序,节约了包胶时长,生产效率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粘胶机构70包括移动座75,两个吸附件71设于移动座75上,移动座75连接有移动驱动机构76。
通过设置移动座75,并且移动座75连接移动驱动机构76,在移动驱动机构76的带动下,移动座75可以移动,由于两个吸附件71设于移动座75上,从而可以带动两个吸附件71的移动,实现靠近或远离待包胶产品200。由于两个吸附件71吸附能够吸附胶带300,在进行包胶动作时,在移动驱动机构76的带动下,两个吸附件71带着胶带300靠近待包胶产品200,直至待包胶产品200进入包胶通道74内完成贴胶动作,胶带300粘贴到待包胶产品200上后,移动驱动机构76带动两个吸附件71远离待包胶产品200,使得待包胶产品200退出包胶通道74,便于下料。
将粘胶机构70设置移动座75和移动驱动机构76,使得粘胶机构70可移动,使得固定装置10的位置固定不动,由粘胶机构70靠近或远离待包胶产品200,实现包胶,能够简化固定装置10的结构,使得整个包胶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座75包括一级平移座751和二级平移座752,吸附件71设于二级平移座752上;移动驱动机构76包括设于机架100上的一级驱动机构761以及设于一级平移座751上的二级驱动机构762,一级驱动机构761的驱动端和一级平移座751连接,适于带动一级平移座751及其上的二级驱动机构762移动第一距离;二级驱动机构762的驱动端和二级平移座752连接,适于带动二级平移座752移动第二距离。
通过设置一级平移座751和二级平移座752,能够实现对吸附件71的两级平移,两级平移为朝向同一方向的平移,即,沿靠近待包胶产品200的方向,吸附件71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第一位置,吸附件71位于胶带输送路径的一侧,两个吸附件71未吸附胶带300;在第二位置,吸附件71移动至胶带输送路径上,吸附胶带300;在第三位置,待包胶产品200进入包胶通道74内完成贴胶。
进程:吸附件71位于第一位置,利用一级驱动机构761带动一级平移座751移动,带动吸附件71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吸附件71吸附胶带300,且胶带300被切胶机构5切断后,利用二级驱动机构762带动二级平移座752移动,带动吸附件71及胶带30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在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待包胶产品200进入包胶通道74内完成包胶。
回程:利用二级驱动机构762反向动作,带动二级移动座75及其上的吸附件71由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再利用一级驱动机构761反向动作,带动一级移动座75及其上的吸附件71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准备下一次粘胶、包胶。
通过设置一级平移座751和二级平移座752,能够将粘胶机构70的动作分为粘胶和包胶两级动作,便于控制,且能够提高包胶动作的控制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位置至第三位置之间的间距,即一级驱动机构761的移动行程小于二级驱动机构762的移动行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驱动机构761包括一级气缸,二级驱动机构762包括二级气缸。二级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行程大于一级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行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设有第一导向机构77,一级平移座751和第一导向机构77滑动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机构77,能够对一级平移座75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提高吸附件71的移动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机构77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沿吸附件71的移动方向设于机架100上。一级平移座751上设有第一导向孔,一级平移座751通过第一导向孔套装在第一导向柱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柱并列设有两个,一级平移座751上设有两个第一导向孔,一级平移座751的两个第一导向孔分别对应套装在第一导向柱上。通过设置两根第一导向柱,有利于提高一级平移座751移动的稳定性。
当然,第一导向机构77还可以采用滑轨和滑块的结构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吸附件71连接有间距调节机构78。
通过设置间距调节机构78,使得两个吸附件71之间的间距可调,即两个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可以适用于多种厚度的待包胶产品200,提高本发明的包胶设备的通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件71包括调节臂711,调节臂711设有螺纹孔,两个调节臂711的螺纹孔的螺纹反向设置;间距调节机构78包括双向丝杆781和止转限位结构782,两个吸附件71的调节臂711分别和双向丝杆781的两个螺栓段螺纹连接,两个吸附件71分别和止转限位结构782连接。
通过设置双向丝杆781和止转限位结构782,两个调节臂711的螺纹孔的螺旋方向相反,可以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781的两个互为反向的螺栓段上。当转动双向丝杆781时,双向丝杆781的两个螺纹段对两个调节臂711施加传扭的力,而由于被止转限位结构782限位,使得两个调节臂711不会发生旋转,而进行沿双向丝杆781的轴向移动。由于采用双向丝杆781,因此,两个调节臂711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间距的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双向丝杆781的一端设置传扭结构783,可通过传扭的工具驱动双向丝杆781的转动。由于PCB板即使规格不同,但厚度相差不大,因此,可以通过传扭的工具手动调节。具体的,传扭结构783包括传扭凹槽或传扭凸块,传扭工具采用配套的结构。比如,双向丝杆781的一端设置一字型的传扭凹槽,则利用一字型的扳手拧动双向丝杆781,能够实现两个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的间距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双向丝杆781设于二级平移座752上,二级平移座752上设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双向丝杆781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止转限位结构782包括限位孔以及限位柱,限位柱和双向丝杆781并列设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调节臂711上设有限位孔,限位柱穿设于调节臂711的限位孔中,对调节臂711起到止转限位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件71的吸附面72上设有至少两个负压气孔721,吸附件71包括吸附臂以及设于吸附臂上的气接头722,负压气孔721和气接头722连通,气接头722适于连接负压机构。
通过设置负压气孔721,采用负压机构能够和负压气孔721连通,使负压气孔721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实现对胶带300进行吸附抓取的作用。采用负压结构实现对胶带300的吸附抓取,通过负压机构调节气压,从而能够调节吸附件71的吸附面72的吸力,以保证稳定吸附抓取胶带300。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件71为折弯结构,吸附件71还包括与调节臂711呈角度布置的包胶臂,包胶臂内设有负压气道,负压气道的前端贯穿包胶臂的前端面形成负压吸孔,负压气道的后端贯穿包胶臂的后端面,气接头722连接于负压起到的后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设有若干压紧辊轴731,压紧辊轴731沿包胶通道74的延伸方向设置。
通过设置压紧辊轴731,在待包胶产品200进入包胶通道74的过程中,压紧辊轴731能够对待包胶产品2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压紧,使得胶带300牢牢地粘贴在金手指上,提升包胶品质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设有弹性件,两个压紧面73的弹性件相对的外表面的间距小于待包胶产品200的厚度。当待包胶产品200进入包胶通道74内时,由于弹性件具有弹性形变量,在待包胶产品200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待包胶产品200能够进入包胶通道74内,弹性件对待包胶产品200起到挤压作用,从而实现将胶带300牢固地粘贴到金手指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橡胶垫或海绵垫。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弹簧以及设于弹簧端部的压紧辊轴731。压紧面73设有导向槽,弹簧和压紧辊轴731设于导向槽内。导向槽的槽口设置止挡结构,能够将压紧辊轴731限位在导向槽内,而压紧辊轴731至少部分能露出导向槽的槽口,在弹性作用下对胶带施加压紧力。其中,止挡结构是将槽口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压紧辊轴731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臂711为断面呈矩形的杆状结构。调节臂711的压紧面73和吸附面72之间设有倾斜的导向面,导向面能够对待包胶产品200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引导待包胶产品200进入包胶通道74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设有胶带安装座8,沿胶带输送路径,胶带安装座8设于第二夹持机构4的上游,在胶带安装座8和第二夹持机构4之间设有预拉机构3,预拉机构3包括可活动的第一辊轴31以及可往复运动的抵推机构32,第一辊轴31具有初始位置和预拉位置,预拉位置和第二夹持机构4的夹持点错位布置;抵推机构32的驱动端适于在初始位置与第一辊轴31抵接,以推动第一辊轴31由初始位置移动至预拉位置,并在预拉位置与第一辊轴31分离;第一辊轴31适于在由初始位置移动至预拉位置的过程中顶推胶带300,使胶带300拉出预拉距离,在拉胶机构6拉胶过程中,第一辊轴31适于在胶带300的推动下由预拉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
胶带安装座8用于安装胶带300卷。胶带300卷引出的胶带300的自由端由第二夹持机构4夹持。通过设置预拉机构3,在每次拉胶机构6进行拉胶动作之前,先启动抵推机构32,将第一辊轴31抵推出去,由于第一辊轴31设在胶带安装座8和第二夹持机构4之间,第一辊轴31在被顶推移动的过程中,会顶推胶带300,由于胶带300的自由端被第二夹持机构4夹持,因此,在第一辊轴31的顶推作用下,会拉出一段胶带300,起到缓存胶带300的作用,实现在拉胶之前预拉,一段长度的胶带300,能够防止直接拉胶带300因冲力作用导致拉出的胶带300长度长短不一。通过设置预拉机构3,能够预拉缓存一定长度的胶带300,拉胶机构6拉长的胶带300至少部分为该缓存的胶带300,因不存在冲力作用,能够保证每次拉胶机构6拉出的胶带300长度的一致性好,同时也能减少胶带300的浪费。
胶带300被第一辊轴31顶出后,形成缓存段的胶带300。而抵推机构32在将第一辊轴31由初始位置顶推到预拉位置时,抵推机构32进行回程动作,抵推机构32的驱动端和自由一辊轴分离。
在拉胶机构6启动拉胶时,缓存段的胶带300会被拉直并被拉出,缓存段的胶带300在拉胶机构6的拉力作用下被拉直的过程中,会对第一辊轴31起到反向顶推的作用,将第一辊轴31从预拉位置推回至初始位置,以备下一次预拉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还设有导向用的两个第二辊轴33,第二辊轴33设于胶带安装座8和第二夹持机构4之间;两个第二辊轴33沿胶带输送路径分设于第一辊轴31的上下游。第一辊轴31的初始位置可与两个第二辊轴33共线,第一辊轴31的预拉位置和两个第二辊轴33错位布置。第一辊轴31和第二辊轴33分别用于和胶带300的两个面抵接。具体的,第一辊轴31和胶带300的背胶面抵接,第二辊轴33和胶带300的有胶面抵接。由于第二辊轴33和胶带300的有胶面抵接,因此,为了防止第二辊轴33和胶带300发生粘连,第二辊轴33的表面设置抗粘涂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抗粘涂层包括铁氟龙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拉机构3包括固定设于机架100上的预拉导轨,第一辊轴31的一端滑动设于预拉导轨上。
通过设置预拉导轨,第一辊轴31的一端欢动设于预拉导轨上,使得第一辊轴31能够沿着预拉导轨移动,对第一辊轴3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对胶带300的预拉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拉导轨上在预拉位置设置限位块65,从而使得第一辊轴31每次的预拉移动的行程相同,即预拉出的缓存段的胶带300的长度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推机构32包括抵推气缸,抵推气缸的伸缩行程和第一辊轴31的初始位置至预拉位置的间距相等。这样能够实现对第一辊轴31的移动行程进行更加精准地控制,进一步提升预拉出的缓存段的胶带300的长度一致性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推机构32包括推头321以及驱动推头321往复移动的抵推驱动机构322,推头321设有与第一辊轴31适配的抵推槽3211,抵推槽3211的开口朝向第一辊轴31。
通过设置抵推槽3211,抵推槽3211能够和第一辊轴31配合,保证在抵推过程中,推头321和第一辊轴31的稳定接触,抵推槽321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能够对第一辊轴3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辊轴3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一步提高第一辊轴31移动路径的精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推槽3211的槽底设于第一辊轴31的初始位置,这样,抵推槽3211的槽底还能够对第一辊轴31形成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辊轴31在胶带300的推力作用下从预拉导轨上滑脱。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胶机构5具有可活动的刀头组件51,沿胶带300输送方向,刀头组件51设于吸附件71的上游。
由于刀头组件51可活动,在拉胶机构6拉出所需长度的胶带300后,将刀头组件51移动至胶带输送路径上,将胶带300切断。在其余时候,刀头组件51移动至胶带输送路径的一侧,避让胶带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刀头组件51具有切割位和避让位,切割位位于胶带输送路径上,刀头组件51连接有刀头驱动机构52,适于驱动刀头组件51在切割位和避让位之间移动。
通过设置刀头驱动机构52,可以实现刀头组件51的机械化操作,便于实现切胶的自动化。当需要切断胶带300时,由刀头驱动机构52带动刀头组件51移动至切割位,将胶带300切断后,再由刀头驱动机构52带动刀头组件51移动至避让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刀头驱动机构52包括刀头驱动气缸,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动作迅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切割位的刀头组件51和第二夹持机构4的夹爪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mm。
这样设置,使得当刀头组件51位于切割位时,将胶带300切断,胶带300的末端和第二夹持机构4的夹爪之间留有3mm的胶带300头,便于拉胶机构6夹持进行拉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刀头组件51包括刀架以及设于刀架上的刀片,刀片的刀刃设于胶带300的有胶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刀片具有平直刀刃,刀片的刀刃和胶带300平行。
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刀头组件51包括剪刀,刀头驱动机构52可用于驱动剪刀开合,以剪断胶带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机构4包括可开合的第一夹爪组件41,第一夹爪组件41连接有第一夹持驱动机构42,第一夹持驱动机构42适于驱动第一夹爪组件41开合运动。
通过设置第一夹爪组件41,第一夹爪组件41的开合能够实现夹持和释放胶带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驱动机构42包括第一夹持驱动气缸。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动作迅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爪组件41包括分设于胶带输送路径的两侧的第一固定夹爪411和第一活动夹爪412,第一活动夹爪412与第一夹持驱动机构42连接。
第一夹爪组件41中的两个夹爪,一个固定,另一个可活动,将第一夹持驱动机构42和第一活动夹爪412连接,单独控制第一活动夹爪412的移动,可实现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夹爪411,从而实现夹持或释放。这样设置,便于简化结构,易于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夹爪411设有第三辊轴4111,第一活动夹爪412设有面向第三辊轴4111的第一夹持面,第一夹持面和第三辊轴4111配合用于夹持胶带300。
第一固定夹爪411设置第三辊轴4111,采用第三辊轴4111和第一活动夹爪412的第一夹持面配合来夹持胶带300,使得胶带300在被拉胶机构6拉出的过程中,第三辊轴4111滚动,胶带300受到的阻力小,胶带300的移动更加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夹爪411设于胶带300的有胶面,第三辊轴4111的圆周面上设有抗粘涂层。
由于第三辊轴4111的圆周面和胶带300的有胶面接触,因此,在第三辊轴4111的圆周面上设置抗粘涂层能够防止第三辊轴4111和胶带300之间发生粘连,进一步减少胶带300在拉胶过程中的阻力,提升胶带300拉胶更加顺滑。
在一个实施例中,抗粘涂层包括铁氟龙。
在一个实施例中,拉胶机构6包括第三夹持机构61以及可往复运动的拉动机构62,第三夹持机构61适于夹持胶带300的自由端,拉动机构62和第三夹持机构61连接,适于驱动第三夹持机构61往复移动。
通过设置第三夹持机构61,能够夹持胶带300的末端,通过启动拉动机构62,由拉动机构62带动第三夹持机构61移动,从而带动胶带300拉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拉胶机构6还包括设于机架100上的第一滑轨63和第一滑座64,第三夹持机构61设于第一滑座64上,拉动机构62的驱动端和第一滑座64连接;第一滑轨63上设有限位块65,限位块65适于通过与第一滑座64抵接以限制第一滑座64的滑动距离。
拉胶机构6能够带动第一滑座64移动,从而带动位于第一滑座64上的第三夹持机构61移动。由于第一滑座64滑动设于第一滑轨63上,使得第三夹持机构61能够沿着第一滑轨63移动,提高第三夹持机构61移动的精度,有利于保证每次拉胶拉出的胶带300的长度一致性高。当拉动机构62带动第一滑座64及其上的第三夹持机构61移动时,第三夹持机构61夹持胶带300并拉长,直至第一滑座64和限位块65抵接,胶带300拉长至所需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块65包括与第一滑轨63垂直的限位板651以及和限位板651连接的固定板652,限位板651设有与第一滑轨63配合的限位槽,固定板652上开设有安装孔66,第一滑轨63上设有至少两组调节孔67,固定板652的安装孔66适于任一组调节孔67对齐连接。
当将限位块65的固定板652上的安装孔66和第一滑轨63上的不同组的调节孔67对齐安装时,可调节限位块65相对于第一滑轨63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滑座64的移动行程,即可调节胶带300拉长的长度。由于不同规格的PCB板,其每个侧边的金手指的待包胶长度不同,因此,将限位块65和第一滑轨63之间设置为位置可调的 ,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PCB板的金手指的包胶,提升本发明提供的包胶设备的适用范围。具体的,在固定板652的安装孔66与其中一组调节孔67对齐时,可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夹持机构61包括可开合的第二夹爪组件611,第二夹爪组件611连接有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适于驱动第二夹爪组件611开合运动。
通过设置第二夹爪组件611,第二夹爪组件611的开合能够实现夹持和释放胶带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包括第二夹持驱动气缸。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动作迅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夹爪组件611包括分设于胶带输送路径的两侧的第二固定夹爪和第二活动夹爪,第二活动夹爪与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连接。
第二夹爪组件611中的两个夹爪,一个固定,另一个可活动,将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和第二活动夹爪连接,单独控制第二活动夹爪的移动,可实现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夹爪,从而实现夹持或释放。这样设置,便于简化结构,易于控制。
当然,第二夹爪组件611中的两个夹爪也可以都是可活动的,两个夹爪的中部转动连接,两个夹爪的一端通过连杆和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连接,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能够驱动两个夹爪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实现第二夹爪组件611的开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夹爪设有第四辊轴613,第二活动夹爪设有面向第四辊轴613的第二夹持面,第二夹持面和第四辊轴613配合用于夹持胶带300,第二夹持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614。
通过在第二夹持面上设置弹性缓冲层614,能够保证两个夹爪对胶带300稳定夹持,防止滑脱,可靠性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缓冲层614包括泡棉或橡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夹爪设于胶带300的有胶面,第四辊轴613的圆周面上设有抗粘涂层。
由于第四辊轴613的圆周面和胶带300的有胶面接触,因此,在第四辊轴613的圆周面上设置抗粘涂层能够防止第四辊轴613和胶带300之间发生粘连,使得第二夹爪组件611打开时,胶带300和第四辊轴613容易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抗粘涂层包括铁氟龙。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工作台面101,工作台面101上设有第二滑轨102和第二滑座103,固定装置10设于第二滑座103上,固定装置10具有放料位和包胶位,第二滑座103连接有平移驱动机构104,平移驱动机构104适于带动固定装置10在放料位和包胶位之间切换。
通过设置第二滑轨102和第二滑座103,且固定装置10位于第二滑座103上,使得固定装置10能够沿第二滑轨102移动,保证固定装置10夹持产品沿确定的路径移动,提升产品移动精度,便于将待包胶产品200和粘胶机构70对齐,完成包胶动作。
通过设置平移驱动机构104,由平移驱动机构104带动第二滑座103及其上的固定装置10在放料位和包胶位之间移动,实现金手指包胶上下料的机械化,便于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控制,提升生产效率。
在放料位,固定装置10和粘胶机构70错位,固定装置10中的第一夹持机构12处于打开状态,将待包胶产品200放置于第一夹持机构12中,由第一夹持机构12夹紧固定。平移驱动机构104启动,带动第二滑座103、固定装置10及待包胶产品200移动至包胶位,在包胶位,产品和粘胶机构70的包胶通道74对齐。在完成包胶后,平移驱动机构104进行回程动作,带动第二滑座103、固定装置10及包胶后的产品移动至上料位,上料位同时也是下料位,可进行下料。进行下一个待包胶产品200的上料,可对下一个待包胶产品200进行包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座11包括转动底座111和转动顶座112,转动顶座112和机架100转动连接,第一夹持机构12设于转动底座111和转动顶座112之间。
由于第一夹持机构12在纵向上占据空间较大,通过设置转动底座111和转动顶座112,将第一夹持机构12的下部和转动底座111连接,第一夹持机构12的上部和转动顶座112连接,使得第一夹持机构12在转动时,保证转动动作更加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00的上部设有第三滑轨和第三滑座,第三滑轨和第二滑轨102平行布置。转动顶座112和第三滑座连接,使得固定装置10在放料位和包胶位之间移动时,由第一滑轨63和第二滑轨102同时进行导向,保证固定装置10移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12包括设于转动底座111上的第一夹持件121以及设于转动顶座112上的第二夹持件122,第一夹持件121和第二夹持件122均连接有第三夹持驱动机构123,第三夹持驱动机构123适于驱动第一夹持件121和第二夹持件122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121和第二夹持件122之间形成夹持通道,夹持通道和包胶通道74等高设置。
通过启动第三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能够带动第一夹持件121和第二夹持件122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第一夹持机构12的开合。第一夹持件121和第二夹持件122之间的夹持通道用于防止待包胶产品200,待包胶产品200被夹持后,待包胶产品200和包胶通道74等高平齐,使得粘胶机构70平移即可实现对待包胶产品200的包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夹持驱动机构123包括第三夹持驱动气缸。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底座111连接有旋转机构13;转动底座111和第二滑座103之间设有转动定位机构105,转动定位机构105包括设于转动底座111上的至少三个定位孔1051,定位孔1051围绕底座一周均匀布置;转动定位机构105还包括设于第二滑座103上的定位柱1052,定位柱1052适于在旋转机构13带动转动底座111转动后与定位孔1051插接,以限定转动底座111每次转动的角度相同。
在待包胶产品200的一个侧边完成包胶后,旋转机构13启动,由于待包胶产品200以及夹持待包胶产品200的第一夹持机构12均设置转动座11上,因此,旋转机构13启动能够带动第一夹持机构12以及待包胶产品200进行转动一定角度,对第二侧边的金手指进行包胶,直至将该待包胶产品200的金手指均完成包胶,即包胶完成。在旋转机构13的带动下,转动座11及其上的固定装置10转动一定角度,为了保证转动角度到位,在固定装置10转动某一角度后,将定位柱1052插入定位孔1051中,从而保证转动底座111每次转动的角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柱1052为可伸缩结构,定位柱1052适于缩短以与定位孔1051分离,使转动底座111由旋转机构13带动转动,定位柱1052适于伸长至至少部分穿入定位孔1051。
具体的,在固定装置10转动某一角度后,将定位机构的位于第二滑座103上的定位柱1052伸长,插入位于转动底座111上的定位孔1051中,保证转动角度到位,提升产品的包胶精度。当待包胶产品200的一侧边的金手指包胶完成后,定位柱1052缩短,与定位孔1051分离,由旋转机构13带动产品再次转动一定角度,定位柱1052伸长,和当前靠近的定位孔1051定位插接。由于三个定位孔1051围绕转动座11一周均匀布置,能够保证待包胶产品200每次转动角度相同,提高产品包胶的一致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柱1052包括定位气缸。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座11的转动底座111上设置四个定位孔1051,四个定位孔1051间隔的角度为90°。这样设置,使得待包胶产品200每次都能转动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机构13包括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和转动座11的转动底座111传动连接。
具体的,机架100包括竖直的安装面板,供胶装置20和粘胶机构70均设于安装面板上。包胶通道74沿水平方向延伸。PCB板呈水平方向布置,被夹持于第二夹持机构4之间。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以及设于所述机架(100)上的:
固定装置(10),包括转动座(11)以及设于所述转动座(11)上的第一夹持机构(12),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2)适于夹持待包胶产品(200);
供胶装置(20),具有胶带输送路径,所述供胶装置(20)包括沿所述胶带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第二夹持机构(4)、切胶机构(5)以及拉胶机构(6),
粘胶机构(70),沿所述胶带输送路径设于所述切胶机构(5)和所述拉胶机构(6)之间,且位于所述胶带输送路径的一侧,所述粘胶机构(7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吸附件(71),所述吸附件(71)具有吸附面(72)和压紧面(73),两个所述吸附件(71)的吸附面(72)朝向相同,适于吸附胶带(300)的背胶面,两个所述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之间形成包胶通道(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机构(70)包括移动座(75),两个所述吸附件(71)设于所述移动座(75)上,所述移动座(75)连接有移动驱动机构(7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75)包括一级平移座(751)和二级平移座(752),所述吸附件(71)设于所述二级平移座(752)上;所述移动驱动机构(76)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00)上的一级驱动机构(761)以及设于所述一级平移座(751)上的二级驱动机构(762),所述一级驱动机构(761)的驱动端和所述一级平移座(751)连接,适于带动所述一级平移座(751)及其上的所述二级驱动机构(762)移动第一距离;所述二级驱动机构(762)的驱动端和所述二级平移座(752)连接,适于带动所述二级平移座(752)移动第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设有导向机构(77),所述一级平移座(751)和所述导向机构(7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附件(71)连接有间距调节机构(7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71)包括调节臂(711),所述调节臂(711)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调节臂(711)的螺纹孔的螺纹反向设置;
所述间距调节机构(78)包括双向丝杆(781)和止转限位结构(782),两个所述吸附件(71)的调节臂(711)分别和所述双向丝杆(781)的两个螺栓段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吸附件(71)分别和所述止转限位结构(78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71)的吸附面(72)上设有至少两个负压气孔(721),所述吸附件(71)包括吸附臂以及设于所述吸附臂上的气接头(722),所述负压气孔(721)和所述气接头(722)连通,所述气接头(722)适于连接负压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71)的压紧面(73)设有若干压紧辊轴(731),所述压紧辊轴(731)沿所述包胶通道(74)的延伸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设有胶带安装座(8),沿所述胶带输送路径,所述胶带安装座(8)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的上游,在所述胶带安装座(8)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之间设有预拉机构(3),所述预拉机构(3)包括可活动的第一辊轴(31)以及可往复运动的抵推机构(32),所述第一辊轴(31)具有初始位置和预拉位置,所述预拉位置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的夹持点错位布置;所述抵推机构(32)的驱动端适于在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第一辊轴(31)抵接,以推动所述第一辊轴(31)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预拉位置,并在所述预拉位置与所述第一辊轴(31)分离;所述第一辊轴(31)适于在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预拉位置的过程中顶推胶带(300),使胶带(300)拉出预拉距离,在所述拉胶机构(6)拉胶过程中,所述第一辊轴(31)适于在胶带(300)的推动下由所述预拉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拉机构(3)包括固定设于机架(100)上的预拉导轨,所述第一辊轴(31)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预拉导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机构(32)包括推头(321)以及驱动所述推头(321)往复移动的抵推驱动机构(322),所述推头(321)设有与所述第一辊轴(31)适配的抵推槽(3211),所述抵推槽(321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辊轴(3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胶机构(5)包括可活动的刀头组件(51),沿胶带(300)输送方向,所述刀头组件(51)设于所述吸附件(71)的上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51)具有切割位和避让位,所述切割位位于所述胶带输送路径上,所述刀头组件(51)连接有刀头驱动机构(52),适于驱动所述刀头组件(51)在所述切割位和所述避让位之间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切割位的所述刀头组件(51)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的夹爪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mm。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包括可开合的第一夹爪组件(41),所述第一夹爪组件(41)连接有第一夹持驱动机构(42),所述第一夹持驱动机构(42)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组件(41)开合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组件(41)包括分设于所述胶带输送路径的两侧的第一固定夹爪(411)和第一活动夹爪(412),所述第一活动夹爪(412)与所述第一夹持驱动机构(42)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夹爪(411)设有第三辊轴(4111),所述第一活动夹爪(412)设有面向所述第三辊轴(4111)的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三辊轴(4111)配合用于夹持胶带(300)。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胶机构(6)包括第三夹持机构(61)以及可往复运动的拉动机构(62),所述第三夹持机构(61)适于夹持胶带(300)的自由端,所述拉动机构(62)和所述第三夹持机构(61)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第三夹持机构(61)往复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胶机构(6)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滑轨(63)和第一滑座(64),所述第三夹持机构(61)设于所述第一滑座(64)上,所述拉动机构(62)的驱动端和所述第一滑座(64)连接;所述第一滑轨(63)上设有限位块(65),所述限位块(65)适于通过与所述第一滑座(64)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座(64)的滑动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5)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轨(63)垂直的限位板(651)以及和所述限位板(651)连接的固定板(652),所述限位板(651)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63)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板(652)上开设有安装孔(66),所述第一滑轨(63)上设有至少两组调节孔(67),所述固定板(652)的安装孔(66)适于任一组所述调节孔(67)对齐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机构(61)包括可开合的第二夹爪组件(611),所述第二夹爪组件(611)连接有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所述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爪组件(611)开合运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611)包括分设于所述胶带输送路径的两侧的第二固定夹爪和第二活动夹爪,所述第二活动夹爪与所述第二夹持驱动机构(612)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夹爪设有第四辊轴(613),所述第二活动夹爪设有面向所述第四辊轴(613)的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面和所述第四辊轴(613)配合用于夹持胶带(300),所述第二夹持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614)。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包括工作台面(101),所述工作台面(101)上设有第二滑轨(102)和第二滑座(103),所述固定装置(10)设于所述第二滑座(103)上,所述固定装置(10)具有放料位和包胶位,所述第二滑座(103)连接有平移驱动机构(104),所述平移驱动机构(104)适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10)在所述放料位和所述包胶位之间切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1)包括转动底座(111)和转动顶座(112),所述转动顶座(112)和所述机架(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2)设于所述转动底座(111)和所述转动顶座(112)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2)包括设于所述转动底座(111)上的第一夹持件(121)以及设于所述转动顶座(112)上的第二夹持件(122),所述第一夹持件(1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2)均连接有第三夹持驱动机构(123),所述第三夹持驱动机构(123)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1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2)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1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2)之间形成夹持通道,所述夹持通道和所述包胶通道(74)等高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包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底座(111)连接有旋转机构(13);所述转动底座(111)和所述第二滑座(103)之间设有转动定位机构(105),所述转动定位机构(105)包括设于所述转动底座(111)上的至少三个定位孔(1051),所述定位孔(1051)围绕所述底座一周均匀布置;所述转动定位机构(105)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滑座(103)上的定位柱(1052),所述定位柱(1052)适于在所述旋转机构(13)带动所述转动底座(111)转动后与所述定位孔(1051)插接,以限定所述转动底座(111)每次转动的角度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03498.4A CN117062321B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包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03498.4A CN117062321B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包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2321A true CN117062321A (zh) | 2023-11-14 |
CN117062321B CN117062321B (zh) | 2024-01-23 |
Family
ID=88662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03498.4A Active CN117062321B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包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62321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826499U (zh) * | 2014-03-31 | 2014-09-10 | 姜文涛 | 一种侧面包胶设备 |
CN107394252A (zh) * | 2017-08-21 | 2017-11-24 | 苏州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自动化测厚称重设备、六面零件自动包胶机及包胶方法 |
CN219730068U (zh) * | 2023-05-09 | 2023-09-22 | 深圳奥莱科思自动化机器有限公司 | 一种包胶机 |
-
2023
- 2023-10-10 CN CN202311303498.4A patent/CN1170623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826499U (zh) * | 2014-03-31 | 2014-09-10 | 姜文涛 | 一种侧面包胶设备 |
CN107394252A (zh) * | 2017-08-21 | 2017-11-24 | 苏州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自动化测厚称重设备、六面零件自动包胶机及包胶方法 |
CN219730068U (zh) * | 2023-05-09 | 2023-09-22 | 深圳奥莱科思自动化机器有限公司 | 一种包胶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2321B (zh) | 2024-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33126A (zh) | 贴膜设备 | |
CN110416593B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WO2018219359A1 (zh) | 一种线缆自动剥皮装置 | |
CN212355960U (zh) | 一种工件贴胶设备 | |
CN111640622A (zh) | 一种用于保险管成型加工的转动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7062321B (zh) | 包胶设备 | |
CN108471205A (zh) | 自动贴磁设备 | |
CN112040645A (zh) | 一种电路板贴胶方法和贴胶设备 | |
US4682391A (en) | Cable harness assembly apparatus | |
CN109411831B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CN209077890U (zh) | 剪板机 | |
CN213827512U (zh) | 自动冷雕机 | |
CN219730068U (zh) | 一种包胶机 | |
CN112247543A (zh) | 一种用于生产活塞组件的限位螺母上料拧紧装置及活塞组件组装设备 | |
CN217437357U (zh) | 一种锂电池自动贴双面胶设备 | |
DE3236702C1 (de) | Vorrichtung zum Auftragen von Streifen | |
CN115837754A (zh) | 一种自动贴合设备 | |
CN215625782U (zh) | 料带处理设备 | |
CN212580259U (zh) | 一种自动捆绑设备 | |
CN111731566B (zh) | 一种自动捆绑设备 | |
EP0708508A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stücken von Steckergehäusen | |
CN111640623A (zh) | 一种用于保险管成型加工的保险管电极裁切装置和方法 | |
CN214114434U (zh) | 一种胶带切割装置 | |
CN220873606U (zh) | 一种电池串双面同步贴膜设备 | |
DE102004021622B3 (de) | Vorrich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s Klebeband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