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3137A -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3137A
CN116873137A CN202310853616.2A CN202310853616A CN116873137A CN 116873137 A CN116873137 A CN 116873137A CN 202310853616 A CN202310853616 A CN 202310853616A CN 116873137 A CN116873137 A CN 116873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ody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fram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36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超
李成
高亚杰
周源
蒋凡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man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man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man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man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536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3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3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3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63B2035/4433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 B63B2035/4453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for converting solar energy into electric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该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包括:浮体单元,其设为多个且间隔分布,浮体单元设为能够漂浮于海平面上,且浮体单元的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上;第一框架,其设于浮体单元的顶部,第一框架包括多个立柱,每个立柱相对应地与浮体单元连接固定;第二框架,其与浮体单元的底面连接固定;其中,第二框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沿浮体单元的周向间隔分布,且连接杆与相邻的两个浮体单元连接;光伏板,其铺设于第一框架的顶面上;系泊件,其设于立柱的侧面上,系泊件与锚绳的一端连接,锚绳的另一端与锚连接。通过采用上下框架结构设计,以提升平台整体的受力强度,可抵挡海上的风浪流各种荷载。

Description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光伏是一种全新的海洋能源利用和资源开发方式。海上环境不同于陆地,在同等光照条件下,海面开阔,无遮挡物,日照时间长、辐射量高等优势使得海上光伏项目的光照利用效率更高,海上光伏电站发电量显著提升。但海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平台由于处于海洋开放水域,相较于目前在封闭水域的水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平台,海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平台面临着更为恶劣的环境荷载。现有的用于内陆湖泊、池塘等封闭水域的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其采用的是简易支架,因此无法抵御海上的风浪。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包括:
浮体单元,其设为多个且间隔分布,所述浮体单元设为能够漂浮于海平面上,且所述浮体单元的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上;
第一框架,其设于所述浮体单元的顶部,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多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相对应地与所述浮体单元连接固定;
第二框架,其与所述浮体单元的底面连接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浮体单元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连接杆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浮体单元连接;
光伏板,其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面上;
系泊件,其设于所述立柱的侧面上,所述系泊件与锚绳的一端连接,锚绳的另一端与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单元包括浮体和连接构件;
所述浮体设为扁平状的立方体的形状,且所述浮体的内腔设为中空;
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浮体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浮体,所述连接构件分别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中空的圆柱体、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所述圆柱体贯穿于所述浮体,且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浮体,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分别套设且夹持于所述圆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套包括法兰和与所述法兰连接的套筒;
所述套筒上设有切口和夹板,所述切口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套筒;所述夹板设于所述切口的两侧且所述夹板平行于所述切口;
当两个所述夹板贴合且锁紧,则所述套筒夹持于所述圆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设为空心管状结构;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安装板;
所述套筒的外周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且所述底板设为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以使所述连接杆纵横交错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还包括多个桁架;
所述立柱设为H型钢;所述桁架与所述立柱的各个侧面和腹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桁架纵横交错分布;
所述立柱插入所述圆柱体内,且所述立柱与所述圆柱体的内腔过盈配合;
所述圆柱体的内腔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填充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圆柱体的内腔之间的空隙,以阻隔空气和水进入所述圆柱体的内腔;
所述圆柱体的底部设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板设为倾斜,且所述光伏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设为5-15度;
所述第一框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支撑件的顶部连接;
所述立柱的高度设为可调节,以调整所述倾斜夹角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的材质包括高强钢;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浮体的材质包括聚氨酯或高密度聚乙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海上光伏发电系统,包括:
多个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
过渡连接装置,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海上光伏发电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连接装置包括:
固定件,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固定件向靠近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延伸;
过渡件,其两端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内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孔内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轴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销轴的轴线为水平设置,第二销轴的轴线为纵向设置;所述过渡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
连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件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浮体单元的上下方分别设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将每个间隔分布的浮体单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连接成一个整体,可承受较大拉力;并且第二框架通过各个浮体单元与第一框架在竖直方向上也可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由此可提升海上光伏发电平台整体的受力强度。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可适用于水深10米左右海域,可与海上风机组成风光同场一体化电站,使其可独立抵挡海上的风浪流各种荷载。
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与连接构件连接,可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将浮体固定于连接构件上,这样可以使浮体更好地提供浮力,以避免浮体长期承受第一框架和光伏的重力而遭受损坏。
4、第一框架通过采用钢结构的形式,桁架及立柱等各部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大大保证了施工质量,在施工现场组装在一起即可;第二框架通过螺纹紧固件即可组装为一个整体,因此与混凝土浮台相比,省去了现场施工的工序,可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过渡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海上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过渡连接装置200;
浮体单元11、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13、光伏板14、系泊件15、密封件16、锚绳17、锚块18;
浮体111、圆柱体112、第一夹套113、第二夹套114、底板115、立柱121、桁架122、支撑件123、连接杆131、安装板132、拉杆124;
固定件210、过渡件220、连杆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如图1-图7所示,包括:浮体单元11、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13、光伏板14和系泊件15。浮体单元11设为多个且间隔分布,及所述浮体单元11设为能够漂浮于海平面上,且所述浮体单元11的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上;第一框架12,其设于所述浮体单元11的顶部,所述第一框架12包括多个立柱121,每个所述立柱121相对应地与所述浮体单元11连接固定;第二框架13,其与所述浮体单元11的底面连接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框架13包括连接杆131,所述连接杆131沿所述浮体单元1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连接杆131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浮体单元11连接;光伏板14,其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12的顶面上;系泊件15,其设于所述立柱121的侧面上,所述系泊件15与锚绳17的一端连接,锚绳17的另一端与锚块18连接。浮体单元11位于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之间,浮体单元11可提供浮力;例如第一框架12可由12榀桁架组成一个大的刚性平台,第一框架12的上方可布置约30块光伏板14组件。例如,浮体单元11按照横向和纵向间隔分布,形成一个矩形阵列,连接杆131沿浮体单元11的周向间隔分布,将每个间隔分布的浮体单元11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连接成一个整体,可承受较大拉力;并且第二框架13通过各个浮体单元11与第一框架12在竖直方向上也可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因此可提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整体的受力强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可适用于水深10米左右海域,可与海上风机组成风光同场一体化电站,使其可独立抵挡海上的风浪流各种荷载。锚块18可设置于底部海床上,例如可以是混凝土的重力锚块、桩锚或船舶常用的吸力锚等,可以根据水深和海底地质情况的不同去选用合适的锚固方式;通过锚绳17可将海上光伏发电平台锚固在固定海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体单元11包括浮体111和连接构件,所述浮体111设为立方体的形状,且所述浮体111的内腔设为中空;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浮体111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浮体111,所述连接构件分别与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连接固定。浮体111可设为扁平状的立方体,每个浮体单元11中浮体111的个数可设为多个,这样可通过调整浮体111的个数灵活调节浮力,满足各种不同光伏组件规格和不同海域荷载要求;例如当浮体单元11设为上下叠加的两个浮体111时,浮体111的顶面和底面均相对应地设有相配合的凹槽或凸块,通过顶面上的凹槽和底面上的凸块,以使上下叠加的两个浮体111贴合更加紧密;浮体111设为立方体的形状,相较于圆筒形的浮体可减小波浪在其后产生的漩涡和乱流等。连接构件可上下贯穿浮体111并与浮体111连接固定,或者也可制作为一个整体;浮体111通过连接构件与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连接固定,可以使浮体111更好地提供浮力,以避免浮体111长期承受第一框架12和光伏的重力而遭受损坏。通过设计浮体111上下叠加的个数来控制浮体111位于海平面上的高度,避免过于增高第一框架12的高度,可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成本。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承受荷载较大时,浮体111的内腔可填充疏水材料,疏水材料例如可以是聚氨酯,这样不仅可以使浮体111提供更大的浮力,而且可以增强浮体111的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中空的圆柱体112、第一夹套113和第二夹套114,所述圆柱体112贯穿于所述浮体111,且所述圆柱体112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浮体111,所述第一夹套113和第二夹套114分别套设且夹持于所述圆柱体112上。圆柱体112贯穿于浮体111,且圆柱体112与浮体111可制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第一夹套113和第二夹套114夹持于圆柱体112上,可防止浮体111上下移动。
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将第一夹套113和第二夹套114夹持于圆柱体112上,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第二夹套114包括法兰和与所述法兰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切口和夹板,所述切口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套筒;所述夹板设于所述切口的两侧且所述夹板平行于所述切口;当两个所述夹板贴合且锁紧,则所述套筒夹持于所述圆柱体112上。套筒上可设有一个切口,当设有两个切口时,则第二夹套114可分为两部分,切口的宽度可设为2-3mm,切口两侧的夹板上可设有安装孔,螺栓穿过安装孔,当将螺母旋紧产生的预紧力迫使两侧的夹板贴合时,使得套筒变形从而箍紧圆柱体112。同理,第一夹套113也可有相同的设计,将第二夹套114和第一夹套113的法兰均贴紧浮体111,从而实现第一夹套113和第二夹套114对浮体111上下移动的限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131设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连接杆131的两端设有安装板132;所述套筒的外周上设有底板115,所述底板115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且所述底板115设为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底板115与所述安装板132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以使所述连接杆131纵横交错分布。连接杆131设为空心管状结构,可进水不提供浮力,可主要受拉力作用且不受弯矩作用,连接杆131可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制作,耐腐蚀;第二夹套114的套筒的外周上设有底板115,底板115设为沿套筒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分布,例如在套筒的圆周方向上设有4个底板115,安装板132和底板115上可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螺栓插入安装孔内,采用螺母将安装板132和底板115锁紧,以使连接杆131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夹套114连接固定,从而使连接杆131构成一个整体的方形阵列框架,可提升框架整体的受力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12还包括多个桁架122;所述立柱121设为H型钢;所述桁架122与所述立柱121的各个侧面和腹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桁架122纵横交错分布;所述立柱121向下延伸插入所述圆柱体112内,且所述立柱121与所述圆柱体112的内腔过盈配合;所述圆柱体112的内腔设有密封件16,所述密封件16填充于所述立柱121与所述圆柱体112的内腔之间的空隙,以阻隔空气和水进入所述圆柱体112的内腔;所述圆柱体112的底部设有密封盖。桁架122可包括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腹杆位于间隔分布的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桁架122的两端与相邻的两个立柱121的侧面或腹板可采用焊接固定,从而使桁架122构成一个整体的方形阵列框架,可提升框架整体的受力强度。通过向下延长立柱121的高度也能控制光伏板离水面的高度,避免过于增高桁架122的高度,可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成本。
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框架12的整体受力强度,优选的方案为第一框架12还可包括拉杆124,拉杆124的两端分别与横向设置的桁架122和纵向设置的桁架122连接固定,因此拉杆124与横向设置的桁架122和纵向设置的桁架122构成三角形,以增加第一框架12的整体稳固性。具体地,拉杆124可与桁架122的上横梁通过螺纹紧固件进行可拆卸性地连接固定,这样便于对整个框架结构的运输和安装。
由于海水含盐量大,对钢结构的腐蚀速度极大地快于内陆地区,对于液面干湿交替处的钢结构是腐蚀最为严重的地方,浸泡在海水中及位于海平面上的钢结构都需要进行防腐设计和处理,因此在第一框架12上刷防腐漆,圆柱体112可采用HDPE管制作,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立柱121与圆柱体112的内腔之间的间隙可填充密封件16,密封件16可采用聚氨酯等疏水材料制作,密封件16填充于立柱121与圆柱体112的内腔之间的空隙,以阻隔空气和水进入圆柱体112的内腔;并且圆柱体112的底部设有密封盖,这样可防止海水进入圆柱体112的内腔,以避免立柱121浸泡在海水中造成腐蚀;通过该特殊设计可实现该钢结构长期使用过程中免维护。以上工序均可在工厂预制完成,到现场直接安装拼接即可,HDPE管也将减少现场施工安装过程中对立柱121油漆的磕碰损伤,提高整体防腐质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板14设为倾斜,且所述光伏板14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设为5-15度;所述第一框架12还包括支撑件123,所述支撑件123与所述立柱121的顶部连接,所述光伏板14与所述支撑件123的顶部连接;所述立柱121的高度设为可调节,以调整所述倾斜夹角的大小。根据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所在海域的纬度以确定光伏板14倾斜的方向,尽可能更长时间面向太阳,以得到最大的发电量。支撑件123可设为空心的方管,可减轻重量,立柱121设为H型钢,可将立柱121的顶部腹板处开设凹槽,将支撑件123嵌入该凹槽内,交将支撑件123与立柱121采用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光伏板14可包括安装组件,安装组件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支撑件123连接固定,从而使光伏板14固定于支撑件123上。将每排立柱121的高度设为逐渐降低或增高,以形成第一框架12的顶面形成斜面,而且通过将立柱121的高度设为不同,以实现调整倾斜夹角的不同,并可灵活控制光伏板14底沿到水面的高度,可满足不同海域的使用需要。光伏板14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根据不同海域的纬度进行计算得到,考虑到排水和防止积灰,将该倾斜夹角最小可设为5度;由于倾斜夹角变大会极大增加迎风面,因此该倾斜夹角最大可设为15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12的材质包括钢,例如可采用高强钢制作,以满足强度要求;所述第二框架13和所述浮体111的材质包括聚氨酯或高密度聚乙烯,以实现防腐要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海上光伏发电系统,如图8-图11所示,包括:多个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过渡连接装置200,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连接,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保持间隔距离和倾斜角度不同。过渡连接装置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可采用万向连接,以实现上下和前后两个方向自由转动,且可防止两个相邻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相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连接装置200包括:固定件210,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12上,所述固定件210向靠近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延伸;过渡件220,其两端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内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孔内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轴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销轴的轴线为水平设置,第二销轴的轴线为纵向设置;所述过渡件220与所述固定件210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连杆230,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件220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过渡件2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相互垂直,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分设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上,立柱121上可设有固定件210,固定件210上可设有第一挂板,第一挂板可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挂板,第一挂板上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一销孔相适配,第一耳板插入两个挂板之间,这样两个挂板对第一耳板具有限位作用,第一销轴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一销孔内,第一销轴的轴线可设为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水平设置,这样当受到海上风浪冲击时,两个相邻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相互之间可实现上下起伏。在连杆230的端部可设置第二挂板,同理,第二挂板也可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挂板,第二挂板上可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二销孔相适配,第二耳板插入两个挂板之间,第二销轴插入第二通孔和第二销孔内,第二销轴的轴线可设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纵向设置,这样当受到海上风浪冲击时,两个相邻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相互之间可实现前后或左右随意角度的自由摆动,以避免该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受到过大的波浪载荷。连杆230可采用圆钢管制作,通过该硬性连接,可使两个相邻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相互之间始终保持合理的间距,避免碰撞。因此,这种独特的万向连杆结构安全可靠,耐用且免维护。
当多个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通过连杆230连接形成一个矩形阵列时,系泊件15固定于立柱121的侧面上,且系泊件15位于多个海上光伏发电平台100的外侧周边上,通过锚绳17可将海上光伏发电平台阵列锚固在固定海域。
系泊件15可设计为与固定件210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系泊件15上可设有第一挂板,第一挂板可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挂板,第一挂板上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插入第一销轴,锚绳17的一端固定于第一销轴上,锚绳17的另一端与锚块18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体单元,其设为多个且间隔分布,所述浮体单元设为能够漂浮于海平面上,且所述浮体单元的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上;
第一框架,其设于所述浮体单元的顶部,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多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相对应地与所述浮体单元连接固定;
第二框架,其与所述浮体单元的底面连接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浮体单元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连接杆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浮体单元连接;
光伏板,其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面上;
系泊件,其设于所述立柱的侧面上,所述系泊件与锚绳的一端连接,锚绳的另一端与锚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单元包括浮体和连接构件;
所述浮体设为立方体的形状,且所述浮体的内腔设为中空;
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浮体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浮体,所述连接构件分别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中空的圆柱体、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所述圆柱体贯穿于所述浮体,且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浮体,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分别套设且夹持于所述圆柱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套包括法兰和与所述法兰连接的套筒;
所述套筒上设有切口和夹板,所述切口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套筒;所述夹板设于所述切口的两侧且所述夹板平行于所述切口;
当两个所述夹板贴合且锁紧,则所述套筒夹持于所述圆柱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为空心管状结构;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安装板;
所述套筒的外周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且所述底板设为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以使所述连接杆纵横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还包括多个桁架;
所述立柱设为H型钢;所述桁架与所述立柱的各个侧面和腹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桁架纵横交错分布;
所述立柱插入所述圆柱体内,且所述立柱与所述圆柱体的内腔过盈配合;
所述圆柱体的内腔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填充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圆柱体的内腔之间的空隙,以阻隔空气和水进入所述圆柱体的内腔;
所述圆柱体的底部设有密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板设为倾斜,且所述光伏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设为5-15度;
所述第一框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支撑件的顶部连接;
所述立柱的高度设为可调节,以调整所述倾斜夹角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浮体的材质包括聚氨酯或高密度聚乙烯。
9.一种海上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平台;
过渡连接装置,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海上光伏发电平台连接,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海上光伏发电平台保持间隔距离和倾斜角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上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装置包括:
固定件,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固定件向靠近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延伸;
过渡件,其两端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内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孔内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轴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销轴的轴线为水平设置,第二销轴的轴线为纵向设置;所述过渡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
连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件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
CN202310853616.2A 2023-07-12 2023-07-12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Pending CN116873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3616.2A CN116873137A (zh) 2023-07-12 2023-07-12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3616.2A CN116873137A (zh) 2023-07-12 2023-07-12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3137A true CN116873137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1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3616.2A Pending CN116873137A (zh) 2023-07-12 2023-07-12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31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63093A (zh) * 2024-03-29 2024-05-03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检测平台及监测装置
CN118457839A (zh) * 2024-06-11 2024-08-09 天津大学 一种海上光伏用柔性拼接式浮体系统及光伏支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63093A (zh) * 2024-03-29 2024-05-03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检测平台及监测装置
CN117963093B (zh) * 2024-03-29 2024-06-11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检测平台及监测装置
CN118457839A (zh) * 2024-06-11 2024-08-09 天津大学 一种海上光伏用柔性拼接式浮体系统及光伏支架
CN118457839B (zh) * 2024-06-11 2024-10-29 天津大学 一种海上光伏用柔性拼接式浮体系统及光伏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8193B2 (en) Self-aligning to wind facing floating platform supporting multi-wind turbines and solar for wind and solar power gene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n
DK3115600T3 (en) FLOATING STRETCH STRAP WINDOW FOUNDATION OF THE TYPE
CN110450917B (zh) 一种漂浮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
KR102027445B1 (ko) 해안 풍력 터빈의 지지를 위한 워터-엔트랩먼트 플레이트 및 비대칭 무링 시스템을 가진 칼럼-안정화된 해안 플랫폼
US9592889B2 (en) Submersible active support structure for turbine towers and substations or similar elements, in offshore facilities
CN111021393A (zh) 漂浮式风机基础、风机及其施工方法
CN116873137A (zh) 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及发电系统
CN103010415A (zh) 支撑海上风机和海洋能发电机的预应力混凝土浮式平台
CN216034989U (zh) 一种半潜式漂浮风机基础和浅水系泊系统
CN114932983B (zh) 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
IL256290A (en) Stable floating platform structure
CN113653601A (zh) 一种半潜式漂浮式风机装置及系统
CN210555481U (zh) 一种漂浮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
CN111942533A (zh) 一种三立柱型式海上风力发电平台系统
CN217416055U (zh) 一种水上光伏多边形漂浮式基础结构
CN203767042U (zh) 外飘式张力腿浮动风机基础和海上风力发电机
CN212951052U (zh) 一种三立柱型式海上风力发电平台系统
CN220465744U (zh) 海上光伏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NO347179B1 (en) A mooring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floating units
CN113236502B (zh) 一种漂浮式海上风机基础
Wong Wind tracing rotational semi-submerged raft for multi-turbine wind power generation
CN214092145U (zh) 一种桁架拉索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
CN219524193U (zh) 一种冰区的抗浪型海上漂浮式光伏浮体结构
KR102093240B1 (ko) 다중 칼럼으로 구성된 자기 선회식 해상풍력 부선
CN222674186U (zh) 一种浮力装置及其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