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5094A -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5094A
CN116765094A CN202310600200.XA CN202310600200A CN116765094A CN 116765094 A CN116765094 A CN 116765094A CN 202310600200 A CN202310600200 A CN 202310600200A CN 116765094 A CN116765094 A CN 116765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bin
solid
crushing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002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65094B (zh
Inventor
傅玉清
杨力
李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ji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ji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ji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ji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002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5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5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5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65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5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主要包括粉碎、热解、粉碎、溶解和分离步骤。第一次粉碎时,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热解时,对该块状废弃物进行热解,以得到一部分容易被热解出来的有机物,使得块状废弃物在失去一部分热解物质后的脆性变大,而更易粉碎为粉末。热解后,对块状废弃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的废弃物,并将其与溶解液进行混合,以使得溶解液将粉末状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进行溶解得到固液混合物。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粉碎‑热解得到一部分有机物,然后再将热解后的有机固体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溶解,进而利用有机固体废物中不同有机物的性质来提高有机物的回收率。

Description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固体废弃物就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物质。有机固体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成分,这部分有机物若直接采用填埋等回归大自然的方法,势必会导致资源浪费,并且一部分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损害。为此,有机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回收。
现有技术通常包括物理方式回收、化学方式回收及生物方式回收。这些回收方式存在有机物回收完全程度相对较低的技术不足。比如,以化学方式回收为主的热解工艺中,如公开号为CN107446599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包括炉壁、保温层、传动轴、电阻片、刮板、托盘、导流板、导流伞盖、进料口、出料口、热解气出口;电阻片置于炉壁的保温层内壁,进料口位于上部,分层设置的刮板固定于传动轴,分层设置的刮板置于分层设置的托盘上,导流板固定于托盘内侧,导流伞盖置于导流板下侧,炉壁设置热解气出口,热解完后的残渣由底部出料口排出。采用该热解后,热解完成后的残渣中仍旧含有一部分有机物成分。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固体废弃物有机物回收程度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粉碎机构内,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
通过第一引导机构,将所述废弃物引导至到热解仓内的第一轨道上;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在重力方向上呈螺旋布置,所述第一轨道上布置有位于其轨道面上的若干凸起;
在所述热解仓内,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运动;在运动中,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凸起的作用下翻转;
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内,将热解后的块状废弃物粉碎为粉末状的废弃物;
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的粉碎下料仓内,将溶解液与所述粉末状的废弃物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
通过第二引导机构,将所述固液混合物引导至溶解仓内;所述溶解仓在重力方向上呈变径设置,且所述溶解仓内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在重力方向上螺旋布置;
在所述溶解仓内,所述固液混合物在所述第二轨道的引导下朝向分离机构进行螺旋运动;
在所述分离机构内,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溶解有有机物质的液体和除去有机物质的固体粉末。
可选地,所述热解仓分为沿重力方向自上而下的预热段和加热段;所述预热段的温度小于所述加热段的温度,使得在所述热解仓内,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运动的过程中,先预热后加热。
可选地,所述第一轨道包括沿重力方向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所述第一轨道段布置与所述预热段内,所述第二轨道段布置于所述加热段上;
所述第一轨道段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轨道段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可选地,布置于所述第二轨道段上的凸起的布置密度大于布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段上的凸起的布置密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轨道构造有气体输送通道和与所述气体输送通道连通的设置于所述轨道面上的气孔;所述气体输送通道与气体输送机构连通,以向所述热解仓内输送吹扫气体。
可选地,每一所述凸起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孔。
可选地,所述溶解仓包括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仓体的直径;
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三轨道段和第四轨道段;所述第三轨道段设置于所述第一仓体内,所述第四轨道段设置于所述第二仓体内;所述第三轨道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四轨道段与水平向方向的夹角为第四夹角;
其中,所述第三夹角小于所述第四夹角。
可选地,所述分离机构为离心分离机构,所述第二仓体配置为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所述分离机构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离心分离机构直接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仓体至少具有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仓体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仓体。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粉碎机构内、第一引导机构、热解仓、第二粉碎机构、溶解仓和分离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粉碎机构,用于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
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用于将所述废弃物引导至到热解仓内的第一轨道上;
在所述热解仓内,所述第一轨道在重力方向上呈螺旋布置,所述第一轨道上布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运动;在运动中,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凸起的作用下翻转;
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内,用于将热解后的块状废弃物粉碎为粉末状的废弃物;其中,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具有粉碎下料仓内,用于将溶解液与所述粉末状的废弃物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
所述第二引导机构,用于将所述固液混合物引导至溶解仓内;其中,所述溶解仓在重力方向上呈变径设置,且所述溶解仓内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在重力方向上螺旋布置;在所述溶解仓内,所述固液混合物在所述第二轨道的引导下朝向所述分离机构进行螺旋运动;
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溶解有有机物质的液体和除去有机物质的固体粉末。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主要包括粉碎、热解、粉碎、溶解和分离步骤。第一次粉碎时,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通常而言,第一次粉碎采用挤压破碎的方式,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破碎为小径的块状废弃物,比如,在实施例中,将块状废弃物破碎为大小在0.5~2cm之间的块状固体。热解时,对该块状废弃物进行热解,以得到一部分容易被热解出来的有机物,使得块状废弃物在失去一部分热解物质后的脆性变大,而更易粉碎为粉末。热解后,对块状废弃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的废弃物,并将其与溶解液进行混合,以使得溶解液将粉末状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进行溶解得到固液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有机物液体和除去有机物的粉末。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粉碎-热解得到一部分有机物,然后再将热解后的有机固体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溶解,进而利用有机固体废物中不同有机物的性质来提高有机物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中热解仓内第一轨道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图1所示,主要包括粉碎、热解、粉碎、溶解和分离步骤。第一次粉碎时,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通常而言,第一次粉碎采用挤压破碎的方式,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破碎为小径的块状废弃物,比如,在实施例中,将块状废弃物破碎为大小在0.5~2cm之间的块状固体。热解时,对该块状废弃物进行热解,以得到一部分容易被热解出来的有机物,使得块状废弃物在失去一部分热解物质后的脆性变大,而更易粉碎为粉末。热解后,对块状废弃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的废弃物,并将其与溶解液进行混合,以使得溶解液将粉末状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进行溶解得到固液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有机物液体和除去有机物的粉末。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粉碎-热解得到一部分有机物,然后再将热解后的有机固体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溶解,进而利用有机固体废物中不同有机物的性质来提高有机物的回收率。
此外,所述“除去有机物的粉末”可以理解为大部分的除去有机物成分,而非完全去除,是指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去除的有机固体废弃物中有机物成分后留下的粉末,其可能仍旧含有一些无法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回收的有机物。这部分回收物可以通过生物发酵、厌氧处理等方式进一步地回收。比如,热解时,能够将容易热解回收有机物有效地从有机固体中回收出来;溶解时,能够将容易溶解回收有机物有效地从有机固体中回收出来;而还存在一部分无法热解和回收的有机物残留于粉末中。只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在热解时,对该块状废弃物进行热解,以得到一部分容易被热解出来的有机物,使得块状废弃物在失去一部分热解物质后的脆性变大,而更易粉碎为粉末。热解后,对块状废弃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的废弃物,并将其与溶解液进行混合,以使得溶解液将粉末状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进行溶解得到固液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有机物液体和除去有机物的粉末,进而利用有机固体废物中不同有机物的性质来提高有机物的回收率。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结合图2至图3所示,所述资源利用方法具体包括:
在第一粉碎机构10内,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第一粉碎机构10通常采用挤压破碎、切割破碎等方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块状废弃物的外形是不规律的。
通过第一引导机构20,将所述废弃物引导至到热解仓30内的第一轨道31上;其中,所述第一轨道31在重力方向上呈螺旋布置,所述第一轨道31上布置有位于其轨道面上的若干凸起31a;在所述热解仓30内,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31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40运动;在运动中,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凸起31a的作用下翻转。在实施例中,第一引导机构20可以为第一粉碎机构10和热解仓30之间设置的沿重力方向延伸设置的管道,第一粉碎机构10位于热解仓30的上方,使得块状废弃物能够基于自重落到热解仓30内;又比如,第一引导机构20可以为输送机,将块状废弃物输送至热解仓30内。在热解仓30内,由于设置有在重力方向上呈螺旋布置的第一轨道31,块状废弃物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第一轨道31自上而下运动;运动过程,在热解仓30内高温环境下,块状废弃物中的易被热解出来的有机物被热解出来,而热解后的废弃物进入到第二粉碎机构40内。在热解仓30内,无需设置任何搅拌和输送装置,块状废弃物便能在重力作用下主动运动,进而减小热解仓30内设置动力装置的成本和结构复杂程度;此外由于第一轨道31上设置有凸起31a,凸起31a可以促使块状废弃物无序翻滚,以达到搅拌的目的,进而使内部能够被热解出来的有机物充分地被热解出来。
通常而言,热解出来的气体通过热解仓30上的烟道排出至后处理装置中,对热解气进行后序提纯。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电磁加热、高温气体加热装置等。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40内,将热解后的块状废弃物粉碎为粉末状的废弃物。第二粉碎机构40通常采用挤压破碎的方式对热解后的块状废弃物粉碎为粉末状的废弃物。通常而言,第二粉碎结构包括反向运动的细碎辊,以将状废弃物粉碎至少粉碎为毫米级的粉末状的颗粒。
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40的粉碎下料仓41内,将溶解液与所述粉末状的废弃物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在实施例中,溶解液的选择根据有机固体物内的有机物性质确定,以能够将其内部的有机物溶解出来。因而,在实施例中,未对溶解液进行具体限制。溶解液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粉碎下料仓41内。一般情况下,粉碎下料仓41内布置有喷头,喷头与输送管道连通,喷头喷出溶解液体达到与粉末状的废弃物混合的目的。通常而言,至少部分喷头朝向第二粉碎机构40设置,使得喷出的溶解液体能够对第二粉碎机构40的粉碎器具清洗。
通过第二引导机构50,将所述固液混合物引导至溶解仓60内;在实施例中,第二引导机构50可以包括泵,泵将溶解有粉末状的废弃物的液体泵送至溶解仓60内,以使得有机物能够充分地被溶解出来。又比如,溶解仓60位于粉碎下料仓41的下侧,溶解有粉末状的废弃物的液体通过管道流向溶解仓60内。所述溶解仓60在重力方向上呈变径设置,且所述溶解仓60内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在重力方向上螺旋布置。在所述溶解仓60内,所述固液混合物在所述第二轨道的引导下朝向分离机构70进行螺旋运动。固液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溶解仓60内流动,由于溶解仓60在重力方向上呈变径设置,且所述溶解仓60内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在重力方向上螺旋布置,因而在流动过程中,其流动压力存在变化,且流动中具有一定的离心加速度,使得溶解液能充分地将有机物提取出来,以提高有机物的回收率。
在所述分离机构70内,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溶解有有机物质的液体和除去有机物质的固体粉末。在实施例中,分离机构70可以为离心分离机、板框式滤机等装置,其在于将溶解有有机物的液体和固体粉末分离。溶解有有机物的液体可以送往后处理设备,进行后续处理;而固体粉末可以填埋或者进行生物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解仓30分为沿重力方向自上而下的预热段321和加热段322;所述预热段321的温度小于所述加热段322的温度,使得在所述热解仓30内,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31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40运动的过程中,先预热后加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块状废弃物进入到热解仓30内后,先经过预热后再进行加热,避免其温升过快。通常而言,预热段321的温度一般配置为加热段322温度的1/3至1/2。在实施例中,预热段321和加热段322是连通的。在实施例中,加热段322的温度根据有机固体废弃物内的有机物的类型所确定的,通常情况下设置在400~500℃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31包括沿重力方向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轨道段311和第二轨道段312;所述第一轨道段311布置与所述预热段321内,所述第二轨道段312布置于所述加热段322上;所述第一轨道段311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轨道段312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在实施例中,第一轨道段311和第二轨道段312相接的。由于块状废弃物在加热段322仅需要预热,因而第一轨道段311与水平方向的角度设置的更大,使得其在预热段321的运动速度更快;而第二轨道段312与水平方向的角度设置的更小,使得其在加热段322上的运送速度变慢,以在热解仓30内停留足够的时间,利于其热解。
具体而言,预热段321上的长度小于加热段322的长度,第一轨道段311的螺旋长度小于第二轨道段312的螺旋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布置于所述第二轨道段312上的凸起31a的布置密度大于布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段311上的凸起31a的布置密度。在实施例中,布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段311上的凸起31a的布置密度可以为0,也即凸起31a仅布置在第二轨道段312上。一般而言,凸起31a也可以在第一轨道段311上和第二轨道段312上布置。通过在第二轨道段312上和第二轨道段312上布置凸起31a,有利于凸起31a促使块状废弃物无序运动,利于其受热均匀而得以升温以及热解。由于块状废弃物的预热温度相对较低,设置更少的凸起31a可以减少其运动的阻力。而块状废弃物需要更多的时间热解,故而在第二轨道上设置更多的凸起31a,一方面可以促使其具有更多的翻滚,达到搅拌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可以减缓其运动速度,使其在加热段322停留足够的时间,便于其充分热解。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31构造有气体输送通道和与所述气体输送通道连通的设置于所述轨道面上的气孔31b;所述气体输送通道与气体输送机构连通,以向所述热解仓30内输送吹扫气体。在实施例中,通过输送吹扫气体,有利于提高热解气的排出速度。在实施例中,气孔31b按照一定的规律布置在第一轨道31上,使得吹扫气体通过第一轨道31上的气孔31b基本均匀的吹出,便于吹扫气体。比如,气孔31b均匀阵列在第一轨道31上。在实施例中,吹扫气体不含氧气或者含有少量的氧气。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图4所示,每一所述凸起31a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孔31b。在一些情况下,较小的块状废弃物可能被凸起31a阻挡而在凸起31a处堆积,因而通过吹扫气体向这部分块状废弃物提供动力以吹动块状废弃物运动而避免堆积。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孔31b通常围绕设置于凸起31a周围,优选在每个凸起31a的上游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溶解仓60包括第一仓体622和第二仓体621,所述第一仓体6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仓体621的直径。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三轨道段612和第四轨道段611;所述第三轨道段612设置于所述第一仓体622内,所述第四轨道段611设置于所述第二仓体621内;所述第三轨道段61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四轨道段611与水平向方向的夹角为第四夹角;其中,所述第三夹角小于所述第四夹角。在实施例中,通过将溶解仓60分为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仓体,并且较大直径的仓体上的第三轨道段612的第三夹角小于较小直径的仓体上的第四轨道段611的第四夹角。固液混合物进入在较小直径的仓体内流动时,由于直径小、第四夹角更大,其流动速度大、离心力大进而湍动能大,利于搅动固液混合物,利于有机物的溶解。不过在第二仓体621内流动时,固液混合物的离心力更大,因而可能会导致固液存在一定的分离;为此,设置较大直径的仓体和更小的第三夹角,以在固液混合物进入到较大直径的仓体内流动时,由于直径大、第四夹角更小,流速变慢且能舒缓固液混合物的离心力,使得固体粉末又能够均匀地扩散至溶解液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仓体621至少具有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仓体62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仓体622。也即固液混合物在溶解仓60内时,按照运动速度块和离心速度大、运动速度变慢和离心速度变小、运动速度变块和离心速度变大的运动趋势进行运动,以促使粉末状的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能够充分地溶解。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机构70为离心分离机构70,所述第二仓体621配置为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所述分离机构70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离心分离机构70直接相连。在实施例中,第二仓体621流出的固液混合物是旋转的具有离心力的,以在其流入离心分离机构70时,离心分离机构70利用其离心惯性对其固液分离,有利于提高离心分离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粉碎机构10内、第一引导机构20、热解仓30、第二粉碎机构40、溶解仓60和分离机构70;其中,
所述第一粉碎机构10,用于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
所述第一引导机构20,用于将所述废弃物引导至到热解仓30内的第一轨道31上;
在所述热解仓30内,所述第一轨道31在重力方向上呈螺旋布置,所述第一轨道31上布置有若干凸起31a;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31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40运动;在运动中,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凸起31a的作用下翻转;
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40内,用于将热解后的块状废弃物粉碎为粉末状的废弃物;其中,所述第二粉碎机构40具有粉碎下料仓41内,用于将溶解液与所述粉末状的废弃物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
所述第二引导机构50,用于将所述固液混合物引导至溶解仓60内;其中,所述溶解仓60在重力方向上呈变径设置,且所述溶解仓60内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在重力方向上螺旋布置;在所述溶解仓60内,所述固液混合物在所述第二轨道的引导下朝向所述分离机构70进行螺旋运动;
所述分离机构70用于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溶解有有机物质的液体和除去有机物质的固体粉末。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粉碎机构内,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
通过第一引导机构,将所述废弃物引导至到热解仓内的第一轨道上;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在重力方向上呈螺旋布置,所述第一轨道上布置有位于其轨道面上的若干凸起;
在所述热解仓内,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运动;在运动中,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凸起的作用下翻转;
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内,将热解后的块状废弃物粉碎为粉末状的废弃物;
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的粉碎下料仓内,将溶解液与所述粉末状的废弃物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
通过第二引导机构,将所述固液混合物引导至溶解仓内;所述溶解仓在重力方向上呈变径设置,且所述溶解仓内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在重力方向上螺旋布置;
在所述溶解仓内,所述固液混合物在所述第二轨道的引导下朝向分离机构进行螺旋运动;
在所述分离机构内,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溶解有有机物质的液体和除去有机物质的固体粉末。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仓分为沿重力方向自上而下的预热段和加热段;所述预热段的温度小于所述加热段的温度,使得在所述热解仓内,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运动的过程中,先预热后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包括沿重力方向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所述第一轨道段布置与所述预热段内,所述第二轨道段布置于所述加热段上;
所述第一轨道段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轨道段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于所述第二轨道段上的凸起的布置密度大于布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段上的凸起的布置密度。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构造有气体输送通道和与所述气体输送通道连通的设置于所述轨道面上的气孔;所述气体输送通道与气体输送机构连通,以向所述热解仓内输送吹扫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凸起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仓包括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仓体的直径;
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三轨道段和第四轨道段;所述第三轨道段设置于所述第一仓体内,所述第四轨道段设置于所述第二仓体内;所述第三轨道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四轨道段与水平向方向的夹角为第四夹角;
其中,所述第三夹角小于所述第四夹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为离心分离机构,所述第二仓体配置为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所述分离机构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离心分离机构直接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仓体至少具有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仓体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仓体。
10.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粉碎机构内、第一引导机构、热解仓、第二粉碎机构、溶解仓和分离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粉碎机构,用于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为块状废弃物;
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用于将所述废弃物引导至到热解仓内的第一轨道上;
在所述热解仓内,所述第一轨道在重力方向上呈螺旋布置,所述第一轨道上布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第一轨道上自上而下自由朝向第二粉碎机构运动;在运动中,所述块状废弃物在所述凸起的作用下翻转;
在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内,用于将热解后的块状废弃物粉碎为粉末状的废弃物;其中,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具有粉碎下料仓内,用于将溶解液与所述粉末状的废弃物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
所述第二引导机构,用于将所述固液混合物引导至溶解仓内;其中,所述溶解仓在重力方向上呈变径设置,且所述溶解仓内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在重力方向上螺旋布置;在所述溶解仓内,所述固液混合物在所述第二轨道的引导下朝向所述分离机构进行螺旋运动;
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溶解有有机物质的液体和除去有机物质的固体粉末。
CN202310600200.XA 2023-05-25 2023-05-25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6765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0200.XA CN116765094B (zh) 2023-05-25 2023-05-25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0200.XA CN116765094B (zh) 2023-05-25 2023-05-25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5094A true CN116765094A (zh) 2023-09-19
CN116765094B CN116765094B (zh) 2024-04-26

Family

ID=8801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00200.XA Active CN116765094B (zh) 2023-05-25 2023-05-25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5094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36755A5 (en) * 1978-05-19 1983-06-30 Process Engineering Co Process for the solvent-free production of low-fat, protein-containing foodstuffs and animal feeds from the first hot pressing
JPH10137730A (ja) * 1996-11-18 1998-05-26 Kajima Corp 高圧粉砕式厨芥処理システム
CN1899712A (zh) * 2005-07-18 2007-01-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废旧印刷电路板资源回收的方法
JP2008272595A (ja) * 2007-03-13 2008-11-13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加熱粉砕装置、有害物質の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処理方法
DE202013101154U1 (de) * 2013-03-18 2013-04-22 Matthias Überdiek Pyrolyseaggregat für feuchte Biomasse
CN105670675A (zh) * 2014-11-22 2016-06-15 张家港华程机车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弃废有机物热裂解处理方法
CN205328945U (zh) * 2015-12-03 2016-06-22 安徽金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原油生产设备的反应器
CN206046040U (zh) * 2016-08-31 2017-03-29 浙江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装置
CN107718359A (zh) * 2017-06-02 2018-02-23 江山市华顺有机硅有限公司 基于气固非均相连续法的硅橡胶裂解灰渣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10066667A (zh) * 2019-04-11 2019-07-30 嘉禾聚能(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固体热载体循环的立式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反应系统
CN110788110A (zh) * 2019-09-28 2020-02-14 中原环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综合利用的工艺方法
CN110883050A (zh) * 2019-11-13 2020-03-17 蚌埠学院 一种高含水生活垃圾快速资源化清洁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1334317A (zh) * 2020-04-30 2020-06-26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保护进料热解时间可控的热解装置及热解方法
US20210040392A1 (en) * 2017-11-27 2021-02-11 PyroGenesys Limited Pyrolysis reactor and method of pyrolyzing biomass waste residue
CN216188548U (zh) * 2021-10-22 2022-04-05 杭州襄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饲料输送装置
CN216346278U (zh) * 2021-10-24 2022-04-19 无锡爱普特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热解反应器结构
CN216378052U (zh) * 2021-10-08 2022-04-2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多段绞龙式连续化改性生物炭生产设备
CN115366461A (zh) * 2022-06-13 2022-11-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木本油料榨油装置及方法
CN218811525U (zh) * 2022-11-04 2023-04-07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车载秸秆快速预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96A (ja) * 1996-06-12 1998-01-06 Maribitsuku Internatl Kk 有機性物質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36755A5 (en) * 1978-05-19 1983-06-30 Process Engineering Co Process for the solvent-free production of low-fat, protein-containing foodstuffs and animal feeds from the first hot pressing
JPH10137730A (ja) * 1996-11-18 1998-05-26 Kajima Corp 高圧粉砕式厨芥処理システム
CN1899712A (zh) * 2005-07-18 2007-01-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废旧印刷电路板资源回收的方法
JP2008272595A (ja) * 2007-03-13 2008-11-13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加熱粉砕装置、有害物質の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処理方法
DE202013101154U1 (de) * 2013-03-18 2013-04-22 Matthias Überdiek Pyrolyseaggregat für feuchte Biomasse
CN105670675A (zh) * 2014-11-22 2016-06-15 张家港华程机车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弃废有机物热裂解处理方法
CN205328945U (zh) * 2015-12-03 2016-06-22 安徽金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原油生产设备的反应器
CN206046040U (zh) * 2016-08-31 2017-03-29 浙江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装置
CN107718359A (zh) * 2017-06-02 2018-02-23 江山市华顺有机硅有限公司 基于气固非均相连续法的硅橡胶裂解灰渣处理工艺及系统
US20210040392A1 (en) * 2017-11-27 2021-02-11 PyroGenesys Limited Pyrolysis reactor and method of pyrolyzing biomass waste residue
CN110066667A (zh) * 2019-04-11 2019-07-30 嘉禾聚能(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固体热载体循环的立式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反应系统
CN110788110A (zh) * 2019-09-28 2020-02-14 中原环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综合利用的工艺方法
CN110883050A (zh) * 2019-11-13 2020-03-17 蚌埠学院 一种高含水生活垃圾快速资源化清洁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1334317A (zh) * 2020-04-30 2020-06-26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保护进料热解时间可控的热解装置及热解方法
CN216378052U (zh) * 2021-10-08 2022-04-2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多段绞龙式连续化改性生物炭生产设备
CN216188548U (zh) * 2021-10-22 2022-04-05 杭州襄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饲料输送装置
CN216346278U (zh) * 2021-10-24 2022-04-19 无锡爱普特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热解反应器结构
CN115366461A (zh) * 2022-06-13 2022-11-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木本油料榨油装置及方法
CN218811525U (zh) * 2022-11-04 2023-04-07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车载秸秆快速预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5094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98307B (zh) 一种飞灰高温熔融循环再利用处理工艺
CN107384449B (zh) 一种用于气、液、固三种状态物料的热解系统及热解方法
CN113701163B (zh) 一种飞灰高温熔融处理系统
CN216953964U (zh) 一种脱氯飞灰烘干装置
CN116765094B (zh)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和装置
CN104157925A (zh) 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109482268A (zh) 一种污废杂质自动处理设备
CN106516604B (zh) 一种加热螺旋式物料输送装置
CN110804699B (zh) 一种危险废物回收处理生产线
CN104797721B (zh) 在悬浮熔炼炉中熔炼有色金属硫化物的方法和悬浮熔炼炉
CN106395410A (zh) 生物质加压进料装置
CN216159615U (zh) 一种飞灰高温熔融炉
CN206691865U (zh) 输送装置
CN216378328U (zh) 一种冶炼厂矿粉球团处理设备
CN215480726U (zh) 废塑料处理装置
CN213656817U (zh) 一种用于固废耦合燃烧的物料输送装置
CN215447441U (zh) 贫化炉渣处理装置
CN113564354A (zh) 一种冶炼厂矿粉球团处理新工艺及设备
CN111397334B (zh) 生物质燃料生产用系统及方法
CN208023074U (zh) 工业含锌废料综合处理系统
CN210287125U (zh) 一种淤泥脱水系统
CN206337222U (zh) 生物质加压进料装置
CN106705621A (zh) 冶金原料的干燥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干燥方法
KR100907956B1 (ko) 금속 용융 설비의 재료 예열 장치
CN116726781B (zh) 一种高温快速混合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