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5746A -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5746A
CN116695746A CN202310748643.3A CN202310748643A CN116695746A CN 116695746 A CN116695746 A CN 116695746A CN 202310748643 A CN202310748643 A CN 202310748643A CN 116695746 A CN116695746 A CN 116695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groundwater
side slope
drain pipe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86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95746B (zh
Inventor
孙东
张志鹏
董建兴
杨涛
毛旦东
王世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86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5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5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5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95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5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7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means incorporating sheet piles or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08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employing open ditches arranged below the level of the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10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watering, draining, de-aerating or blasting, e.g. by installing sand or wick dra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03F3/046Open sewage cha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E03F7/10Wheeled apparatus for emptying sewers or cesspo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填方边坡顶部的截水沟,底部还设置有急流槽,所述急流槽的出口处设置有消力槛,所述填方边坡上还设置有明沟,且所述明沟与所述截水沟或急流槽连通,所述填方边坡的内部设置有暗沟,所述填方边坡内还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置有排水管;本发明的防结件减少了溶液与管壁接触时间,从而降低了结晶物的附着几率;流速较小时,液体与绒毛接触时间较长,在地下水的毛细效应作用下,管内液体会依附在绒毛上,绒毛越长,依附的溶液越多,从而形成的结晶物也越多,因此,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排水管内部的结晶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水活动容易引起岩体蠕变和表土流动变形,降低岩体强度并增大填方边坡失稳概率,地下水对填方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静水压力使得边坡滑体的滑动力增加且抗滑力减小,因而从边坡稳定性角度考虑,降低了边坡稳定性系数,对边坡稳定性不利;
2、由地下水作用产生的动水压力,作用在边坡岩体上推动岩体向下滑动;
3、粘土质岩体和节理、裂隙发育的岩体,随含水量的增加,静水压力使饱水岩体受到浮力而产生浮重。
此外,地下水汇集于填方边坡内部造成上述不利影响的原因之一,如部分填方边坡缺少地下排水系统,没有建设有效的倒排水系统,受纳场内积水未能导出排泄,致使堆渣的渣土含水过饱和,形成底部软弱滑动带,造成了严重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填方边坡地下水过饱和形成底部软弱滑动带的问题,并且还能够用于对排水管内部的结晶堵塞情况进行防治。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填方边坡采用坡率放坡并结合锚杆结构进行防护,且沿填方边坡的坡面分级设置有马道,底部设置有排水盲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填方边坡顶部的截水沟,底部还设置有急流槽,所述急流槽的出口处设置有消力槛,所述填方边坡上还设置有明沟,且所述明沟与所述截水沟或急流槽连通,所述填方边坡的内部设置有暗沟,所述填方边坡内还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置有排水管;其中,所述排水管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减少结晶的防结件,所述系统还包括对所述排水管进行结晶清理的防治件。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现场调查、结晶物微观分析可以发现,排水管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石灰质围岩结晶:地下水流经富含碳酸钙的岩土体时,会携带大量的钙盐物质,流经排水管时,在排水管中流速变缓或有积水的部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经长时间积累沉淀会形成块状结晶,最终导致排水管堵塞;(2)泥砂的沉积: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会携带一些细小颗粒,尤其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区,地下水会在岩土体中会产生管涌现象,会携带岩土体中大量的泥砂,在排水管中,由于重力作用泥砂会沉积在排水管底部,进而导致排水管堵塞。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通过在排水管的内部设置防结件来减少地下水在排水管内的结晶情况,其主要结合了生物仿生原理,即人体血管中大量绒毛蠕动使血管内血液循环流通而不堵塞,具体地,蠕动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管内壁的绒毛,绒毛的存在改变了管内水流迹线,局部水流速度会有所增加,与普通排水管相比,减少了溶液与管壁接触时间,从而降低了结晶物的附着几率;流速较小时,液体与绒毛接触时间较长,在地下水的毛细效应作用下,管内液体会依附在绒毛上,绒毛越长,依附的溶液越多,从而形成的结晶物也越多。因此,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排水管内部的结晶情况。
所述系统还包括间隔均布在所述填方边坡坡面上的防护锚杆,且所述防护锚杆设置在所述锚杆结构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将带有螺丝钉的锚头被钻杆钻入孔内,螺丝钉锚头上开设有置放孔,钻杆进入螺丝钉锚头的置放孔可拆卸连接,待钻杆将螺丝钉钻到预定的孔深后,钢筋穿过钻杆进入置放孔内与螺丝钉锚头连接,随后钻杆和螺丝钉锚头前端的连接头脱离,钻杆向上提的同时,向孔内注入水泥浆,钢筋与锚头留于孔内做抗浮桩,但锚孔成孔时周边会产生碎石垃圾,且锚孔成孔后会出现反水现象,会与锚孔周边未及时清理的淤泥接触,则导致淤泥污水流入锚孔内影响注浆效果。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对锚杆进行针对性改进,具体地,所述防护锚杆包括锚头与钻杆,所述钻杆上滑动设置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外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若干连杆,所述钻杆上还滑动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外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若干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限位筒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滑筒的外周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板的中部铰接,当所述滑筒在所述钻杆上进行滑动时,能够带动防护板对锚孔进行防护。基于上述结构,在钻杆向上提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防护板对锚孔进行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钻杆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筒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凸起,所述滑筒能够在所述限位槽的范围内进行滑动。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够对滑动的移动进行限位与导向,继而实现稳定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防结件包括蠕动层,所述蠕动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管内壁的绒毛。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治件包括动力件、传动件、支架以及若干清理件,所述清理件呈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件包括电机与电源,所述传动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清理件包括:蜗轮、齿轮组以及清理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且所述齿轮组与所述蜗轮同轴,所述清理轮与所述齿轮组啮合,当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清理轮对所述排水管的内壁进行清理。基于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对排水管内结晶的动态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清理件还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转动板,所述蜗轮、齿轮组以及清理轮均设置在两所述转动板之间,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支架上还滑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连接块的外周面铰接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铰接,当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弹性件在支架上进行滑动时,所述转动杆能够使得转动板进行转动。基于上述结构,当转动杆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清理件进行伸张,以匹配不同口径的排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外倾4°至6°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填方边坡的坡面上设置有土工格栅,且含有草种的基质的厚度为30mm,不含有草种的基质的厚度为50mm。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防治方法,使用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进行地下水防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防结件减少了溶液与管壁接触时间,从而降低了结晶物的附着几率;流速较小时,液体与绒毛接触时间较长,在地下水的毛细效应作用下,管内液体会依附在绒毛上,绒毛越长,依附的溶液越多,从而形成的结晶物也越多,因此,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排水管内部的结晶情况。
2.本发明的防治件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对不同管径的排水管进行适应性清理,能够较大程度地清理掉附着在排水管内壁的结晶,进而减少堵塞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护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防治件在排水管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防治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防治件中清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防结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排水管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所代表的为:
1-锚杆结构,2-防护锚杆,3-排水盲沟,4-截水沟,5-急流槽,9-排水孔,10-排水管,11-防结件,12-防治件,13-蠕动层,21-锚头,22-钻杆,23-滑筒,24-连杆,25-限位筒,26-防护板,27-限位槽,121-动力件,122-传动件,123-清理件,124-电机,125-蜗杆,126-蜗轮,127-齿轮组,128-清理轮,129-支架,130-转动板,131-连接块,132-弹性件,133-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实施例1:
请一并参考附图1至图9,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填方边坡采用坡率放坡并结合锚杆结构1进行防护,且沿填方边坡的坡面分级设置有马道,底部设置有排水盲沟3,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填方边坡顶部的截水沟4,底部还设置有急流槽5,所述急流槽5的出口处设置有消力槛6,所述填方边坡上还设置有明沟,且所述明沟与所述截水沟4或急流槽5连通,所述填方边坡的内部设置有暗沟,所述填方边坡内还设置有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9内设置有排水管10;其中,所述排水管10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减少结晶的防结件11,所述系统还包括对所述排水管10进行结晶清理的防治件1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现场调查、结晶物微观分析可以发现,排水管10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石灰质围岩结晶:地下水流经富含碳酸钙的岩土体时,会携带大量的钙盐物质,流经排水管10时,在排水管10中流速变缓或有积水的部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经长时间积累沉淀会形成块状结晶,最终导致排水管10堵塞;(2)泥砂的沉积: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会携带一些细小颗粒,尤其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区,地下水会在岩土体中会产生管涌现象,会携带岩土体中大量的泥砂,在排水管10中,由于重力作用泥砂会沉积在排水管10底部,进而导致排水管10堵塞。
具体地,地下水对填方边坡的主要作用有:动水压力、水对边坡岩体的物理化学作用,对于动水压力,地下水在土体或破碎岩体中流动时受到土颗粒或岩石碎块的阻力水要流动时就得对土颗粒或岩石碎块施以作用力以克服对水的阻力这就产生了动水压力渗透力其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对于水对边坡岩体的物理化学作用,水对岩体具有明显的物理化学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岩体矿物吸收和失去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和脱水作用在吸水或脱水过程中都能引起矿物体积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导致岩体松散、破碎或改变其化学成分特别是当水中含有等气体时水的化学溶解和潜蚀能力将大为增强。在气温等物理作用配合下将促使风化作用向深部发展使岩体的破坏更为严重。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通过在排水管10的内部设置防结件11来减少地下水在排水管10内的结晶情况,其主要结合了生物仿生原理,即人体血管中大量绒毛蠕动使血管内血液循环流通而不堵塞,具体地,蠕动层13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管10内壁的绒毛,绒毛的存在改变了管内水流迹线,局部水流速度会有所增加,与普通排水管10相比,减少了溶液与管壁接触时间,从而降低了结晶物的附着几率;流速较小时,液体与绒毛接触时间较长,在地下水的毛细效应作用下,管内液体会依附在绒毛上,绒毛越长,依附的溶液越多,从而形成的结晶物也越多。因此,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排水管10内部的结晶情况。
所述系统还包括间隔均布在所述填方边坡坡面上的防护锚杆2,且所述防护锚杆2设置在所述锚杆结构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将带有螺丝钉的锚头21被钻杆22钻入孔内,螺丝钉锚头21上开设有置放孔,钻杆22进入螺丝钉锚头21的置放孔可拆卸连接,待钻杆22将螺丝钉钻到预定的孔深后,钢筋穿过钻杆22进入置放孔内与螺丝钉锚头21连接,随后钻杆22和螺丝钉锚头21前端的连接头脱离,钻杆22向上提的同时,向孔内注入水泥浆,钢筋与锚头21留于孔内做抗浮桩,但锚孔成孔时周边会产生碎石垃圾,且锚孔成孔后会出现反水现象,会与锚孔周边未及时清理的淤泥接触,则导致淤泥污水流入锚孔内影响注浆效果。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对锚杆进行针对性改进,具体地,所述防护锚杆2包括锚头21与钻杆22,所述钻杆22上滑动设置有滑筒23,所述滑筒23的外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若干连杆24,所述钻杆22上还滑动设置有限位筒25,所述限位筒25的外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若干防护板26,所述防护板26与所述限位筒25铰接,所述连杆24的一端与所述滑筒23的外周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板26的中部铰接,当所述滑筒23在所述钻杆22上进行滑动时,能够带动防护板26对锚孔进行防护。基于上述结构,在钻杆22向上提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防护板26对锚孔进行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钻杆22上开设有限位槽27,所述滑筒23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27匹配的凸起,所述滑筒23能够在所述限位槽27的范围内进行滑动。通过限位槽27的设置,能够对滑动的移动进行限位与导向,继而实现稳定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防结件11包括蠕动层13,所述蠕动层13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管10内壁的绒毛。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治件12包括动力件121、传动件122、支架129以及若干清理件123,所述清理件123呈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支架129上,所述动力件121包括电机124与电源,所述传动件122包括蜗杆125,所述蜗杆125与所述电机1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清理件123包括:蜗轮126、齿轮组127以及清理轮128,所述蜗轮126与所述蜗杆125啮合,且所述齿轮组127与所述蜗轮126同轴,所述清理轮128与所述齿轮组127啮合,当电机124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清理轮128对所述排水管10的内壁进行清理。基于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对排水管10内结晶的动态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清理件123还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转动板130,所述蜗轮126、齿轮组127以及清理轮128均设置在两所述转动板130之间,所述转动板130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29铰接,所述支架129上还滑动设置有连接块131,所述连接块131与所述支架129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32,所述连接块131的外周面铰接设置有转动杆133,所述转动杆133的自由端与所述转动板130的另一端铰接,当所述连接块131通过所述弹性件132在支架129上进行滑动时,所述转动杆133能够使得转动板130进行转动。基于上述结构,当转动杆133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清理件123进行伸张,以匹配不同口径的排水管10。
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10外倾4°至6°安装。
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的是,所述填方边坡的坡面上设置有土工格栅,且含有草种的基质的厚度为30mm,不含有草种的基质的厚度为50mm。
实施例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针对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防治方法,因此其仅描述区别于实施例1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下段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上段采用分级放坡+钢筋砼锚杆+预应力锚索+下部喷射混凝土上部格构梁的方式进行支护。
更为具体地,本实施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过程为:锚杆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施工试验锚杆(不少于3根)并进行锚杆基本试验,以确定施工参数。2.锚杆锚筋采用直径25mm的三级螺纹钢筋,钢筋设计强度为360MPa,锚筋按图纸要求设置对中支架129。3.锚杆成孔直径为Φ150mm,成孔时采用机械干法成孔,成孔深度应超过锚杆设计深度0.5米,成孔后及时放置锚筋并进行注浆,以防孔内泡水或塌孔。锚杆入中风化岩6m可提前终孔。4.锚杆注浆时采用42.5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0.40-0.45,常压注浆,注满全孔,注浆第二天应从孔口补浆。5.注浆管应与锚筋一起放入钻孔,注浆管内端距孔底500mm。6.锚杆锚头211米范围内涂防锈环氧保护漆防腐。7.锚杆水泥浆保护层不少于25mm。
对于防护锚杆2,
1.预应力锚索正式施工前需按规范要求进行基本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设计参数。
2.锚筋采用4股Φ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锚筋按图纸要求设置自由段,自由段锚筋先涂防锈漆一道,然后涂防腐油脂,最后外套软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两端用铁丝扎紧,锚固段锚筋严格按图纸要求设置对中支架129,以保证锚筋保护层的厚度;锚筋下料时应预留张拉段,严格按设计要求下料,允许误差不大于50mm。
3.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锚索水泥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
4.预应力锚索成孔直径为Φ150mm,钻孔深度应超过锚索设计深度0.5米,成孔时必需带套管偏心冲击钻进,不得采用泥浆护壁,成孔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层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进行处理。成孔完毕后在套管内安装锚筋并逆向进行一次注浆,然后才能拔出套管,拔出套管后利用一次注浆管进行第一次补浆,补浆量为一次注浆量的50%。第一次补浆完成后孔口不得封闭,待孔口水泥浆凝固收缩后,再在孔口进行第二次补浆,然后用麻丝浸泡水泥浆后封孔。
5.锚索一次注浆及补浆时水灰比0.40-0.45,常压注浆,注满全孔;二次注浆时水灰比0.50-0.60,二次注浆压力不小于2.5MPa,注浆量不少于一次注浆总量。
6.注浆管应与锚筋一起放入钻孔,一次注浆管内端距孔底500mm,二次高压注浆管只在锚固段开孔,出浆孔和端头应可靠密封,保证一次注浆时浆液不进入二次注浆管内。
7.锚固体设计强度不低于30MPa;锚杆锚固体强度达到25MPa后,可进行逐根锁定,锁定时张拉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05倍,稳定10分钟后卸荷,安装夹片后张拉至锁定荷载锁定。
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
1.喷射混凝土需分层施工。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人工清理坡面至坡面平整,清坡后喷射第一层素混凝土厚30~50mm,绑扎第一层钢筋网,然后喷至约厚100mm,再喷射至厚约130~150mm,绑扎第二层钢筋网后喷射至设计厚度。
2.坡面初喷后按图示绑扎双层钢筋网Φ8@200×200和焊接加强筋。钢筋绑扎和焊接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加强筋完成后复喷至设计厚度。锚杆头位置可喷射成拱形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少于30mm。
3.喷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20,粗骨料粒径不大于15mm,施工前应进行配合比试验。
4.当工程需要采用外掺料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添加外掺料后的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需满足设计要求。
5.喷射混凝土干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拌合,随拌随用,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6.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7.喷射混凝土面层每隔20米设一条纵向变形缝,缝宽2~3c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
8.坡面上每隔一排锚杆中间部位设系统泄水管,泄水管选用Φ100PVC管,管长100cm,孔内侧30cm范围均匀打孔后外包土工布,外倾5%安装,水平间距为2.5米。
实施例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针对植被护坡方法,因此其仅描述区别于实施例1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喷洒反应液之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边坡的注浆固化操作,将护坡模块更换为注浆单元,伸缩钻管钻入边坡土壤中,同时压力泵工作,在土壤内部注入菌液和固化液,钻管缓慢向土壤外部提出的同时压力泵压力减小,使伸缩钻管输出菌液和固化液的量逐渐减少,直至伸缩钻管完全提出土壤,实现梯度注浆;随后控制护坡车移动,对整个填方边坡都进行梯度注浆,待注浆固化12h后进行后续步骤。
上述步骤完成后,将护坡车的护坡模块更换为储存罐和喷洒单元,启动电机124,使固化液喷洒单元喷洒固化液,同时使护坡车匀速朝向坡顶运行,待护坡车运行到坡顶后,菌液喷洒单元启动喷洒菌液,同时护坡车匀速朝向坡底运行;
其中喷洒的固化液浓度为0.4~0.6mol/L,用此浓度的固化液能提高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效率,固化液浓度提供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促使生成更多的碳酸钙沉淀吸附在土颗粒孔隙中,增强土颗粒内部力链强度,使试样内部骨架得到进一步加强,进而极大降低水对土颗粒骨架破坏程度,有效降低土体冲刷侵蚀。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填方边坡采用坡率放坡并结合锚杆结构(1)进行防护,且沿填方边坡的坡面分级设置有马道,底部设置有排水盲沟(3),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填方边坡顶部的截水沟(4),底部还设置有急流槽(5),所述急流槽(5)的出口处设置有消力槛,所述填方边坡上还设置有明沟,且所述明沟与所述截水沟(4)或急流槽(5)连通,所述填方边坡的内部设置有暗沟,所述填方边坡内还设置有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9)内设置有排水管(10);
其中,所述排水管(10)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减少结晶的防结件(11),所述系统还包括对所述排水管(10)进行结晶清理的防治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间隔均布在所述填方边坡坡面上的防护锚杆(2),且所述防护锚杆(2)设置在所述锚杆结构(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锚杆(2)包括锚头(21)与钻杆(22),所述钻杆(22)上滑动设置有滑筒(23),所述滑筒(23)的外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若干连杆(24),所述钻杆(22)上还滑动设置有限位筒(25),所述限位筒(25)的外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若干防护板(26),所述防护板(26)与所述限位筒(25)铰接,所述连杆(24)的一端与所述滑筒(23)的外周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板(26)的中部铰接,当所述滑筒(23)在所述钻杆(22)上进行滑动时,能够带动防护板(26)对锚孔进行防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22)上开设有限位槽(27),所述滑筒(23)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27)匹配的凸起,所述滑筒(23)能够在所述限位槽(27)的范围内进行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结件(11)包括蠕动层(13),所述蠕动层(13)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管(10)内壁的绒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件(12)包括动力件(121)、传动件(122)、支架(129)以及若干清理件(123),所述清理件(123)呈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支架(129)上,所述动力件(121)包括电机(124)与电源,所述传动件(122)包括蜗杆(125),所述蜗杆(125)与所述电机(1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清理件(123)包括:蜗轮(126)、齿轮组(127)以及清理轮(128),所述蜗轮(126)与所述蜗杆(125)啮合,且所述齿轮组(127)与所述蜗轮(126)同轴,所述清理轮(128)与所述齿轮组(127)啮合,当电机(124)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清理轮(128)对所述排水管(10)的内壁进行清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件(123)还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转动板(130),所述蜗轮(126)、齿轮组(127)以及清理轮(128)均设置在两所述转动板(130)之间,所述转动板(130)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29)铰接,所述支架(129)上还滑动设置有连接块(131),所述连接块(131)与所述支架(129)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32),所述连接块(131)的外周面铰接设置有转动杆(133),所述转动杆(133)的自由端与所述转动板(130)的另一端铰接,当所述连接块(131)通过所述弹性件(132)在支架(129)上进行滑动时,所述转动杆(133)能够使得转动板(130)进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外倾4°至6°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方边坡的坡面上设置有土工格栅,且含有草种的基质的厚度为30mm,不含有草种的基质的厚度为50mm。
10.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
CN202310748643.3A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Active CN116695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8643.3A CN116695746B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8643.3A CN116695746B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5746A true CN116695746A (zh) 2023-09-05
CN116695746B CN116695746B (zh) 2024-05-14

Family

ID=87835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8643.3A Active CN116695746B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574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2880A (zh) * 2014-04-16 2014-06-25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边坡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87799A (zh) * 2016-04-06 2016-08-24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用于浅层淤泥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及布设方法
CN106869999A (zh) * 2017-03-22 2017-06-2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清除结晶及淤堵物的隧道排水套管及其使用方法
KR101995201B1 (ko) * 2018-10-11 2019-07-02 문광호 유이엠에이 친환경 사면침식방지 시공방법
CN211312550U (zh) * 2019-10-21 2020-08-21 惠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11421169U (zh) * 2019-11-25 2020-09-04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
CN111648383A (zh) * 2020-05-28 2020-09-11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黄土高填方边坡体内部排水方法
CN212405185U (zh) * 2020-04-15 2021-01-2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加筋高填方边坡结构
CN112681348A (zh) * 2020-12-28 2021-04-20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边坡治理方法
CN215057567U (zh) * 2021-05-10 2021-12-07 重庆国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防结晶植绒排水管
CN116220187A (zh) * 2023-03-20 2023-06-06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高边坡排水系统结晶堵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2880A (zh) * 2014-04-16 2014-06-25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边坡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87799A (zh) * 2016-04-06 2016-08-24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用于浅层淤泥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及布设方法
CN106869999A (zh) * 2017-03-22 2017-06-2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清除结晶及淤堵物的隧道排水套管及其使用方法
KR101995201B1 (ko) * 2018-10-11 2019-07-02 문광호 유이엠에이 친환경 사면침식방지 시공방법
CN211312550U (zh) * 2019-10-21 2020-08-21 惠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11421169U (zh) * 2019-11-25 2020-09-04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
CN212405185U (zh) * 2020-04-15 2021-01-2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加筋高填方边坡结构
CN111648383A (zh) * 2020-05-28 2020-09-11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黄土高填方边坡体内部排水方法
CN112681348A (zh) * 2020-12-28 2021-04-20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边坡治理方法
CN215057567U (zh) * 2021-05-10 2021-12-07 重庆国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防结晶植绒排水管
CN116220187A (zh) * 2023-03-20 2023-06-06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高边坡排水系统结晶堵塞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5746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0672B (zh) 弱面岩质边坡注浆方法及用于注浆的锚管
CN104846810B (zh) 自循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4481560B (zh) 巷道顶板含水层治理方法
CN101581088B (zh) 冲填砂浆结石坝施工方法
CN102720196B (zh) 一种防漏浆防腐蚀的锚杆
CN101929163B (zh) 莲藕状分节扩张土层锚杆支护施工工艺
CN101487254A (zh) 一种振动沉管碎石注浆桩施工方法
CN101787698B (zh) 盐渍土地基应用的防腐蚀裹体混凝土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29721B (zh) 用于岛礁软弱地层注浆加固的组合钻注管及施工方法
CN107513995A (zh) 一种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方法
CN103741678B (zh) 带有桩袋的聚氨酯注浆微型桩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4005404A (zh) 一种外包活性材料桩体的预应力管桩及施工方法
CN1309909C (zh) 后压浆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6193132B (zh) 用于深基坑高水位建筑物底板的泄压抗浮系统及其用于泄压抗浮的方法
CN102312482A (zh) 一种主体结构
CN201241344Y (zh) 可控囊式膨胀装置
CN101324064B (zh) 岩土工程用可控膨胀挤压土体装置
CN202227357U (zh) 降水管井结构
CN106930338A (zh) 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加固方法
CN112459078A (zh) 一种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工法
CN201411692Y (zh) 多重防腐型可控膨胀挤压土体锚杆
CN110409511A (zh) 一种咬合桩与地连墙接缝处止水方法
CN116695746B (zh) 一种面向填方边坡地下水防治的系统及防治方法
CN105201525A (zh) 一种可修复的防治底鼓方法
CN115419092A (zh) 一种防渗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