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8126B - 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8126B
CN116658126B CN202310920915.3A CN202310920915A CN116658126B CN 116658126 B CN116658126 B CN 116658126B CN 202310920915 A CN202310920915 A CN 202310920915A CN 116658126 B CN116658126 B CN 116658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liquid
circulation jet
pipe
je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09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58126A (zh
Inventor
张景南
韩克楚
张广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engl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engl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engl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engl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209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8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8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8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58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8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the obtained fluid to or in wells
    • E21B43/121Lifting well fluids
    • E21B43/124Adaptation of jet-pump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02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liquid
    • F04F5/1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liquid displacing liquids, e.g. containing solids, or liquids and elastic fluids
    • F04F5/12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liquid displacing liquids, e.g. containing solids, or liquids and elastic fluids of multi-stag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正循环射流泵的下部安装上泵分离接头,正循环射流泵的下端通过第二油管连接反循环射流泵,在反循环射流泵下部连接下泵分离接头,反循环射流泵的下端连接带固定阀式尾管,在带固定阀式尾管的外侧与套管之间安装封隔器。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上部的正循环射流泵的排出的一部分混合液作为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的动力液,有效减少了动力液的输送距离和泵注量,实现了深井及超深井的石油开采的需要;另外,泵芯为活动式结构,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投捞起下,不需要在检泵、换泵、修泵时将全部管柱起出井筒,提高了工效,大幅降低了作业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中,低压深井和超深井油气井的举升及排采只凭单级抽吸工具与装置难以完成,有杆泵同无杆泵串接还处于试验完善阶段,但仍难达到4500米以上的举升扬程、且适应井况较少。仅有的气举工艺也受到气源、低效率和易于降温析蜡等不足制约了应用。现有射流泵的举升扬程多低于3000米,且套管承压能力也对动力液压力有限高制约,对于井下液面深度大于3500米的深井与超深井,现有的提液工艺及排采装置已所不及。按现有射流泵的设计思路,若将双级或多级水力泵串联接力式射流泵组,会因液流循环路径过长、水力摩擦阻力过大、动力液需用量也过大,其泵效与经济效益较差。对于深井及超深井的老井套管承压能力所限,较多井将难于适应举升扬程大于4500米动力液压力的要求,用单级射流泵同其他方式的泵抽装置串接接力,又因其故障率高、管理难度大、投资高等难以推广实用。
本公司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号为ZL202310458258.5,专利名称为《一种气水接力射流开采油气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级射流泵、第二级射流泵和气液雾化射流器,第二级射流泵的下端通过一定长度的小直径油管和射流泵内管连接到第一级射流泵,所述气液雾化射流器的下端通过一定长度的油管连接第二级射流泵的上端;所述气液雾化射流器包括气液雾化主体、雾化器、引流管、气体进口、气液分离罩和气液分离器。该发明采用了两级水力射流泵接力和一级气液雾化射流的串联累加举液,可以满足5000-6000米的举升扬程,从而满足深井和超深井的石油开采和气井排采需要;其举升扬程可以满足超深井的提液需求,但是,因其采用的双级射流举升泵的泵芯为固定式结构,如要检泵、换泵、修泵则需要将全部管柱起出井筒,其存在作业成本高、作业时间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其采用的正循环射流泵和反循环射流泵的泵芯为活动式结构,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投捞起下,不需要在检泵、换泵、修泵时将全部管柱起出井筒,提高了工效,满足了免动管柱检泵、换泵、调参需求。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正循环射流泵,还包括第一投捞器总成、上泵分离接头、反循环射流泵、下泵分离接头、带固定阀式尾管和第二投捞器总成,在正循环射流泵的上方连接第一投捞器总成,在正循环射流泵的下部安装上泵分离接头,上泵分离接头内设有上泵液体吸入流道和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正循环射流泵的下端通过第二油管连接反循环射流泵,所述反循环射流泵的泵芯上部连接第二投捞器总成,在反循环射流泵下部连接下泵分离接头,下泵分离接头上设有下泵液体吸入流道和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反循环射流泵的下端连接带固定阀式尾管,在带固定阀式尾管的外侧与套管之间安装封隔器,第二油管与套管之间安装有油管锚。
优选的,上述的正循环射流泵包括正循环射流泵泵筒和正循环射流泵泵芯,正循环射流泵泵芯安装在正循环射流泵泵筒内,所述正循环射流泵泵芯包括第一喷嘴、第一喉管、第一扩散管、上泵下接头,所述第一喷嘴的下方设有第一喉管,第一喉管的下层设有第一扩散管,第一扩散管的下端设有上泵下接头,上泵下接头的外部安装有上泵分离接头,所述上泵下接头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下接头流道。
优选的,上述的上泵分离接头为圆筒形结构,外壁的竖直方向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用于混合液被吸入到第一喉管;外壁的水平方向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用于动力液与混合液混合后喷出到上泵分离接头与套管形成的环形空腔,大部分混合液排出到地面,另一小部分混合液作为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的动力液。
优选的,上述的反循环射流泵的泵芯包括第二喷嘴、第二喉管、第二扩散管、下泵下接头,所述第二喷嘴的上部设有第二喉管,第二喉管的上部设有第二扩散管;所述第二喷嘴的下部设有下泵下接头,下泵下接头的外部设有下泵分离接头,所述下泵下接头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下接头流道。
优选的,上述的下泵分离接头为圆筒形结构,外壁的竖直方向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液体吸入流道,用于地层液被吸入到第二喉管;外壁的水平方向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用于来自上方的混合液被送入到第二喷嘴,与来自油层的地层液混合后被送到第二扩散管,再通过第二扩散管上部的扩散管出液孔被送入到第二油管内腔,继续上提到正循环射流泵下端的上泵分离接头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
优选的,上述的第一投捞器总成包括第一打捞头、第一进液孔、第一压缩弹簧、打捞筒体和起泵皮碗,所述打捞筒体的下端与正循环射流泵泵芯连接,打捞筒体外壁设有多个起泵皮碗,在打捞筒体的顶部安装第一打捞头,第一打捞头的下部设有第一压缩弹簧,在打捞筒体的上部设有多个第一进液孔。
优选的,在安装反循环射流泵时,在上泵分离接头内下入投泵验位器,通过投泵验位器将上泵分离接头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封堵住。
优选的,上述的投泵验位器包括第二打捞头、第二进液孔、第二压缩弹簧、投泵验位器筒体、提升皮碗、上密封环、下密封环,所述投泵验位器筒体的上侧设有第二进液孔,在投泵验位器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二打捞头,第二打捞头的下端安装第二压缩弹簧,在投泵验位器筒体的外壁上侧设有提升皮碗,在投泵验位器筒体的中下部外壁设有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
本发明提到的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通过第二油管连接并向套管内下入反循环射流泵泵筒和下泵分离接头,在下泵分离接头的下端连接带固定阀式尾管,带固定阀式尾管的外侧安装封隔器,第二油管的外侧安设有油管锚,第二油管的上端连接正循环射流泵泵筒和上泵分离接头,通过第一油管将整体装置下入到井下设计位置;
其次,再沿着第一油管下入反循环射流泵的泵芯,使反循环射流泵的泵芯坐在带固定阀式尾管的上侧,再下入投泵验位器,通过正循环的动力液使投泵验位器坐在上泵分离接头处,通过投泵验位器筒体外设有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将上泵分离接头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封堵住;并且使封隔器胀开实现油层封隔作用;然后,取出投泵验位器,再向第一油管内投入正循环射流泵的泵芯,双级泵芯投送完成;
然后,进行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在地面将高压的动力液打入第一油管,动力液沿着第一投捞器总成的第一进液孔进入到上部的正循环射流泵的第一喷嘴,动力液流经第一喉管和第一扩散管后,通过上泵分离接头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喷出到油套管之间的环空,然后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下行,进入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的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沿着第二喷嘴喷出,来自油层的地层液沿着带固定阀式尾管向上,经过下泵分离接头的下泵液体吸入流道向上被吸入到第二喉管,在第二扩散管与动力液混合后,向上沿着扩散管出液孔被送入到第二油管内腔,继续上提到正循环射流泵下端的上泵分离接头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然后,被吸入到第一喉管,并与来自地面的动力液再次混合,生成新的混合液,再从上部的正循环射流泵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进入油套管环形空间,大部分新的混合液向上排出到地面,另一小部分新的混合液向下作为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的动力液,由此形成了串联循环接力抽汲,将地层液以反循环射流泵和正循环射流泵相叠加,实现高扬程举升到地面,完成深层抽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发明将上部的正循环射流泵排出的一部分混合液作为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的动力液,有效减少了动力液的输送距离和泵注量,具有结构独特简单,有效降低了深井液流的摩擦阻力,动力液与混合液输送过程的无功功耗,节省了动力液的泵入量,降低了地面的动力液泵入的压力、流速,降低了地面设备的成本,满足了5000-6000米的举升扬程,实现了深井及超深井的石油开采的需要;
2、本发明的管柱受力更趋合理,减轻了套管的承压荷载,保护了套管,其适用范围更广,管柱中段的第二油管外部的油管锚和底部的封隔器均衡分担了管柱的轴向载荷,改善了管柱的受力工况,降低了封隔器的受力负荷,延长了管柱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正循环射流泵和反循环射流泵采用的泵芯为活动式结构,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投捞起下,不需要在检泵、换泵、修泵时将全部管柱起出井筒,提高了工效,满足了免动管柱检泵、换泵、调参需求,大幅降低了作业成本,降低了作业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A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B-B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投捞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C-C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D-D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4中的投泵验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第一投捞器总成1、正循环射流泵2、上泵分离接头3、反循环射流泵4、油管锚5、第二油管6、下泵分离接头7、封隔器8、带固定阀式尾管9、套管10、第一油管11、第二投捞器总成12、投泵验位器13;
第一打捞头1.1、第一进液孔1.2、第一压缩弹簧1.3、打捞筒体1.4、起泵皮碗1.5、第一喷嘴2.1、第一喉管2.2、第一扩散管2.3、上泵下接头2.4、上泵下接头流道2.5、正循环射流泵泵筒2.6、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第二喷嘴4.1、第二喉管4.2、第二扩散管4.3、下泵下接头4.4、下泵下接头流道4.5、反循环射流泵泵筒4.6、扩散管出液孔4.3.1、下泵液体吸入流道7.1、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7.2、第二打捞头13.1、第二进液孔13.2、第二压缩弹簧13.3、投泵验位器筒体13.4、提升皮碗13.5、上密封环13.6、下密封环13.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参照图1-图7,本发明提到的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包括正循环射流泵2,还包括第一投捞器总成1、上泵分离接头3、反循环射流泵4、下泵分离接头7、带固定阀式尾管9和第二投捞器总成12,在正循环射流泵2的上方连接第一投捞器总成1,在正循环射流泵2的下部安装上泵分离接头3,上泵分离接头3内设有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和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正循环射流泵2的下端通过第二油管6连接反循环射流泵4,所述反循环射流泵4的泵芯上部连接第二投捞器总成12,在反循环射流泵4下部连接下泵分离接头7,下泵分离接头7上设有下泵液体吸入流道7.1和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7.2,反循环射流泵4的下端连接带固定阀式尾管9,在带固定阀式尾管9的外侧与套管10之间安装封隔器8,第二油管6与套管10之间安装有油管锚5。
其中,上述的正循环射流泵2包括正循环射流泵泵筒2.6和正循环射流泵泵芯,正循环射流泵泵芯安装在正循环射流泵泵筒2.6内,所述正循环射流泵泵芯包括第一喷嘴2.1、第一喉管2.2、第一扩散管2.3、上泵下接头2.4,所述第一喷嘴2.1的下方设有第一喉管2.2,第一喉管2.2的下层设有第一扩散管2.3,第一扩散管2.3的下端设有上泵下接头2.4,上泵下接头2.4的外部安装有上泵分离接头3,所述上泵下接头2.4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下接头流道2.5。
另外,上述的上泵分离接头3为圆筒形结构,外壁的竖直方向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用于混合液被吸入到第一喉管2.2;外壁的水平方向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用于动力液与混合液混合后喷出到上泵分离接头3与套管10形成的环形空腔,大部分混合液排出到地面,另一小部分混合液作为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4的动力液。
另外,上述的反循环射流泵4的泵芯包括第二喷嘴4.1、第二喉管4.2、第二扩散管4.3、下泵下接头4.4,所述第二喷嘴4.1的上部设有第二喉管4.2,第二喉管4.2的上部设有第二扩散管4.3;所述第二喷嘴4.1的下部设有下泵下接头4.4,下泵下接头4.4的外部设有下泵分离接头7,所述下泵下接头4.4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下接头流道4.5。
优选的,上述的下泵分离接头7为圆筒形结构,外壁的竖直方向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液体吸入流道7.1,用于地层液被吸入到第二喉管4.2;外壁的水平方向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7.2,用于来自上方的混合液被送入到第二喷嘴4.1,与来自油层的地层液混合后被送到第二扩散管4.3,再通过第二扩散管4.3上部的扩散管出液孔4.3.1被送入到第二油管6内腔,继续上提到正循环射流泵2下端的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
参照图8,本发明的第一投捞器总成1包括第一打捞头1.1、第一进液孔1.2、第一压缩弹簧1.3、打捞筒体1.4和起泵皮碗1.5,所述打捞筒体1.4的下端与正循环射流泵泵芯连接,打捞筒体1.4外壁设有多个起泵皮碗1.5,在打捞筒体1.4的顶部安装第一打捞头1.1,第一打捞头1.1的下部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3,在打捞筒体1.4的上部设有多个第一进液孔1.2。
优选的,在安装反循环射流泵4时,在上泵分离接头3内下入投泵验位器13,通过投泵验位器13将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封堵住。
参照图7,本发明提到的投泵验位器13包括第二打捞头13.1、第二进液孔13.2、第二压缩弹簧13.3、投泵验位器筒体13.4、提升皮碗13.5、上密封环13.6、下密封环13.7,所述投泵验位器筒体13.4的上侧设有第二进液孔13.2,在投泵验位器筒体13.4的顶部设有第二打捞头13.1,第二打捞头13.1的下端安装第二压缩弹簧13.3,在投泵验位器筒体13.4的外壁上侧设有提升皮碗13.5,在投泵验位器筒体13.4的中下部外壁设有上密封环13.6和下密封环13.7。
本发明提到的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通过第二油管6连接并向套管10内下入反循环射流泵泵筒4.6和下泵分离接头7,在下泵分离接头7的下端连接带固定阀式尾管9,带固定阀式尾管9的外侧安装封隔器8,第二油管6的外侧安设有油管锚5,第二油管6的上端连接正循环射流泵泵筒2.6和上泵分离接头3,通过第一油管11将整体装置下入到井下设计位置;
其次,再沿着第一油管11下入反循环射流泵4的泵芯,使反循环射流泵4的泵芯坐在带固定阀式尾管9的上侧,再下入投泵验位器13,通过正循环的动力液使投泵验位器13坐在上泵分离接头3处,通过投泵验位器筒体13.4外设有的上密封环13.6和下密封环13.7将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封堵住;并且使封隔器8胀开实现油层封隔作用;然后,取出投泵验位器13,再向第一油管11内投入正循环射流泵2的泵芯,双级泵芯投送完成;
然后,进行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在地面将高压的动力液打入第一油管11,动力液沿着第一投捞器总成1的第一进液孔1.2进入到上部的正循环射流泵2的第一喷嘴2.1,动力液流经第一喉管2.2和第一扩散管2.3后,通过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喷出到油套管之间的环空,然后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下行,进入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4的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7.2,沿着第二喷嘴4.1喷出,来自油层的地层液沿着带固定阀式尾管9向上,经过下泵分离接头7的下泵液体吸入流道7.1向上被吸入到第二喉管4.2,在第二扩散管4.3与动力液混合后,向上沿着扩散管出液孔4.3.1被送入到第二油管6内腔,继续上提到正循环射流泵2下端的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然后,被吸入到第一喉管2.2,并与来自地面的动力液再次混合,生成新的混合液,再从上部的正循环射流泵2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进入油套管环形空间,大部分新的混合液向上排出到地面,另一小部分新的混合液向下作为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4的动力液,由此形成了串联循环接力抽汲,将地层液以反循环射流泵4和正循环射流泵2相叠加,实现高扬程举升到地面,完成深层抽液。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相应简单修改或等同变换,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包括正循环射流泵(2),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投捞器总成(1)、上泵分离接头(3)、反循环射流泵(4)、下泵分离接头(7)、带固定阀式尾管(9)和第二投捞器总成(12),在正循环射流泵(2)的上方连接第一投捞器总成(1),在正循环射流泵(2)的下部安装上泵分离接头(3),上泵分离接头(3)内设有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和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正循环射流泵(2)的下端通过第二油管(6)连接反循环射流泵(4),所述反循环射流泵(4)的泵芯上部连接第二投捞器总成(12),在反循环射流泵(4)下部连接下泵分离接头(7),下泵分离接头(7)上设有下泵液体吸入流道(7.1)和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7.2),反循环射流泵(4)的下端连接带固定阀式尾管(9),在带固定阀式尾管(9)的外侧与套管(10)之间安装封隔器(8),第二油管(6)与套管(10)之间安装有油管锚(5);
所述的正循环射流泵(2)包括正循环射流泵泵筒(2.6)和正循环射流泵泵芯,正循环射流泵泵芯安装在正循环射流泵泵筒(2.6)内,所述正循环射流泵泵芯包括第一喷嘴(2.1)、第一喉管(2.2)、第一扩散管(2.3)、上泵下接头(2.4),所述第一喷嘴(2.1)的下方设有第一喉管(2.2),第一喉管(2.2)的下层设有第一扩散管(2.3),第一扩散管(2.3)的下端设有上泵下接头(2.4),上泵下接头(2.4)的外部安装有上泵分离接头(3),所述上泵下接头(2.4)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下接头流道(2.5);
所述的上泵分离接头(3)为圆筒形结构,外壁的竖直方向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用于混合液被吸入到第一喉管(2.2);外壁的水平方向设有一组以上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用于动力液与混合液混合后喷出到上泵分离接头(3)与套管(10)形成的环形空腔,大部分混合液排出到地面,另一小部分混合液作为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4)的动力液;
所述的反循环射流泵(4)的泵芯包括第二喷嘴(4.1)、第二喉管(4.2)、第二扩散管(4.3)、下泵下接头(4.4),所述第二喷嘴(4.1)的上部设有第二喉管(4.2),第二喉管(4.2)的上部设有第二扩散管(4.3);所述第二喷嘴(4.1)的下部设有下泵下接头(4.4),下泵下接头(4.4)的外部设有下泵分离接头(7),所述下泵下接头(4.4)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下接头流道(4.5);
所述的下泵分离接头(7)为圆筒形结构,外壁的竖直方向内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液体吸入流道(7.1),用于地层液被吸入到第二喉管(4.2);外壁的水平方向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7.2),用于来自上方的混合液被送入到第二喷嘴(4.1),与来自油层的地层液混合后被送到第二扩散管(4.3),再通过第二扩散管(4.3)上部的扩散管出液孔(4.3.1)被送入到第二油管(6)内腔,继续上提到正循环射流泵(2)下端的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投捞器总成(1)包括第一打捞头(1.1)、第一进液孔(1.2)、第一压缩弹簧(1.3)、打捞筒体(1.4)和起泵皮碗(1.5),所述打捞筒体(1.4)的下端与正循环射流泵泵芯连接,打捞筒体(1.4)外壁设有多个起泵皮碗(1.5),在打捞筒体(1.4)的顶部安装第一打捞头(1.1),第一打捞头(1.1)的下部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3),在打捞筒体(1.4)的上部设有多个第一进液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其特征是:在安装反循环射流泵(4)时,在上泵分离接头(3)内下入投泵验位器(13),通过投泵验位器(13)将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封堵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其特征是:所述的投泵验位器(13)包括第二打捞头(13.1)、第二进液孔(13.2)、第二压缩弹簧(13.3)、投泵验位器筒体(13.4)、提升皮碗(13.5)、上密封环(13.6)、下密封环(13.7),所述投泵验位器筒体(13.4)的上侧设有第二进液孔(13.2),在投泵验位器筒体(13.4)的顶部设有第二打捞头(13.1),第二打捞头(13.1)的下端安装第二压缩弹簧(13.3),在投泵验位器筒体(13.4)的外壁上侧设有提升皮碗(13.5),在投泵验位器筒体(13.4)的中下部外壁设有上密封环(13.6)和下密封环(13.7)。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通过第二油管(6)连接并向套管(10)内下入反循环射流泵泵筒(4.6)和下泵分离接头(7),在下泵分离接头(7)的下端连接带固定阀式尾管(9),带固定阀式尾管(9)的外侧安装封隔器(8),第二油管(6)的外侧安设有油管锚(5),第二油管(6)的上端连接正循环射流泵泵筒(2.6)和上泵分离接头(3),通过第一油管(11)将整体装置下入到井下设计位置;
其次,再沿着第一油管(11)下入反循环射流泵(4)的泵芯,使反循环射流泵(4)的泵芯坐在带固定阀式尾管(9)的上侧,再下入投泵验位器(13),通过正循环的动力液使投泵验位器(13)坐在上泵分离接头(3)处,通过投泵验位器筒体(13.4)外设有的上密封环(13.6)和下密封环(13.7)将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封堵住;并且使封隔器(8)胀开实现油层封隔作用;然后,取出投泵验位器(13),再向第一油管(11)内投入正循环射流泵(2)的泵芯,双级泵芯投送完成;
然后,进行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在地面将高压的动力液打入第一油管(11),动力液沿着第一投捞器总成(1)的第一进液孔(1.2)进入到上部的正循环射流泵(2)的第一喷嘴(2.1),动力液流经第一喉管(2.2)和第一扩散管(2.3)后,通过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喷出到油套管之间的环空,然后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下行,进入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4)的下泵混合液流出流道(7.2),沿着第二喷嘴(4.1)喷出,来自油层的地层液沿着带固定阀式尾管(9)向上,经过下泵分离接头(7)的下泵液体吸入流道(7.1)向上被吸入到第二喉管(4.2),在第二扩散管(4.3)与动力液混合后,向上沿着扩散管出液孔(4.3.1)被送入到第二油管(6)内腔,继续上提到正循环射流泵(2)下端的上泵分离接头(3)的上泵液体吸入流道(3.1);然后,被吸入到第一喉管(2.2),并与来自地面的动力液再次混合,生成新的混合液,再从上部的正循环射流泵(2)的上泵混合液流出流道(3.2)进入油套管环形空间,大部分新的混合液向上排出到地面,另一小部分新的混合液向下作为下部的反循环射流泵(4)的动力液,由此形成了串联循环接力抽汲,将地层液以反循环射流泵(4)和正循环射流泵(2)相叠加,实现高扬程举升到地面,完成深层抽液。
CN202310920915.3A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6658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0915.3A CN116658126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0915.3A CN116658126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8126A CN116658126A (zh) 2023-08-29
CN116658126B true CN116658126B (zh) 2023-10-20

Family

ID=87724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0915.3A Active CN116658126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81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48016B (zh) * 2024-07-26 2024-10-22 山东成林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免动管柱气举转射流排采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92029A1 (ru) * 1987-08-19 1989-07-07 Азербайдж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проект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нефтя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Газопесоч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дл скважины, эксплуатирующейс глубинным насосом
RU2211920C2 (ru) * 2001-10-08 2003-09-10 Афиногенов 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Способ гидроразрыва пласта и повышения проницаемости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1818328A (zh) * 2006-03-24 2006-08-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压裂四联作工艺技术
CN103899581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循环生产、反循环起水力喷射泵泵芯方法及装置
WO2014131141A1 (zh) * 2013-02-28 2014-09-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适用于多级水力喷射压裂的水力喷射封隔工具
CN210660049U (zh) * 2019-10-18 2020-06-02 吉林大学 一种致密储层垂直井体积压裂二次造缝射孔枪
CN115992658A (zh) * 2023-03-22 2023-04-21 山东成林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射流解堵采油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6291332A (zh) * 2023-05-24 2023-06-23 山东成林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喷式抗磨阻垢井下射流排采装置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92029A1 (ru) * 1987-08-19 1989-07-07 Азербайдж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проект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нефтя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Газопесоч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дл скважины, эксплуатирующейс глубинным насосом
RU2211920C2 (ru) * 2001-10-08 2003-09-10 Афиногенов 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Способ гидроразрыва пласта и повышения проницаемости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1818328A (zh) * 2006-03-24 2006-08-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压裂四联作工艺技术
CN103899581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循环生产、反循环起水力喷射泵泵芯方法及装置
WO2014131141A1 (zh) * 2013-02-28 2014-09-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适用于多级水力喷射压裂的水力喷射封隔工具
CN210660049U (zh) * 2019-10-18 2020-06-02 吉林大学 一种致密储层垂直井体积压裂二次造缝射孔枪
CN115992658A (zh) * 2023-03-22 2023-04-21 山东成林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射流解堵采油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6291332A (zh) * 2023-05-24 2023-06-23 山东成林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喷式抗磨阻垢井下射流排采装置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8126A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335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ater drainage and gas production by pressure control and gas lift
CN104024564A (zh) 用于生产储层流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17905424B (zh) 一种空心螺杆驱动环喷射流排采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6658126B (zh) 一种超高扬程井下水力举升泵组及使用方法
CN111701740A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井泡排采气的泡沫雾化器、井筒结构和采气方法
CN111894525B (zh) 一种非常规气藏平台复合一体化排采的装置与方法
CN111088966A (zh) 液驱无杆排水采气装置及二位四通换向阀
CN105089608A (zh) 一种配合井下涡流工具排水采气的喷射工具及应用方法
CN118548016B (zh) 免动管柱气举转射流排采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3806882B (zh) 一种气举采液方法及装置
CN101216028B (zh) 液压动力抽油泵
CN201129290Y (zh) 反循环水力喷射泵
CN111021995B (zh) 一种机抽排水采气井口增压工艺管柱
CN117231177B (zh) 一种井下增压射流深抽采液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914824B (zh) 一种可洗井泵下随动密封增产管柱及高效举升方法
RU168316U1 (ru) Скважинная насос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ых колонн малого диаметра
CN204851192U (zh) 一种防偏磨节能液压排采装置
CN211314172U (zh) 一种空心助抽器
CN113944451A (zh) 气驱生产井气动无杆排液举升管柱及方法
CN103629107A (zh) 一种煤层气井防卡可投捞排水泵
CN203685553U (zh) 一种煤层气井防卡可投捞排水泵
CN204804811U (zh) 一种配合井下涡流工具排水采气的喷射工具
CN111021999B (zh) 一种排液采气一体化管柱
CN218150825U (zh) 一种煤层气井管式泵洗井机抽结构
CN116122773B (zh) 一种单双管组合射流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