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3587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3587A
CN116523587A CN202310359713.6A CN202310359713A CN116523587A CN 116523587 A CN116523587 A CN 116523587A CN 202310359713 A CN202310359713 A CN 202310359713A CN 116523587 A CN116523587 A CN 116523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resentation
user
articl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97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威
孟昶
张恒煜
郭慧丰
唐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97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3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3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3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1Item recommend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3Feature extraction, e.g. by transforming the feature space; Summarisation; Mappings, e.g. subspace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2Market predictions or forecasting for commercial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3Market surveys; Market polls

Abstract

一种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人工智能的信息推荐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第一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第一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一操作行为,第二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第二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二操作行为,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获取第一特征表示中与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并预测用户对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本申请利用求解上游行为中与下游行为的相关特征,显式建模了上游和下游行为的相关性,避免上游信息中的独立部分的有害信息迁移到下游,提升模型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也就是研究各种智能机器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使机器具有感知、推理与决策的功能。
推荐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应用商店等各种在线服务中,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为平台提供最大的利益。研究者们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提出了先进的推荐算法。在实际场景中,用户行为有多种,例如,用户通过浏览、加入购物车、购买等方式与物品交互。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最近的工作在推荐模型中考虑了多种行为。在用户的多种行为中,通常有我们最关注的一种特定行为(如购买),该行为与商业平台的营收以及对提升用户的体验有显著而直接的关系,将其定义为目标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预测用户的目标行为,研究人员通常会探索用户的其他辅助行为(例如浏览、加入购物车等),以帮助预测目标行为。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行为,早期的多行为研究通过扩展矩阵分解或调整采样策略的方式充分利用辅助行为。然而,由于架构简单,这些方法无法有效捕获多行为的复杂依赖。或者是,虽然考虑到了这种多行为间的层次递进关系,但是只是通过任务特定的提取器进行信息传递来“隐式”地建模不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造成了负迁移现象,从而导致推荐模型的推荐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提升训练后的推荐模型的推荐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一操作行为,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二操作行为,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缓解负转移,利用求解上游行为中与下游行为的相关特征(也就是从上游行为表征中提取出和下游行为的表征中的共享信息),使用的投影机制“显式”建模了上游和下游行为的相关性,只转移细化后的共享表征,以避免上游信息中的独立部分的有害信息迁移到下游,进而可以提升训练后的推荐模型的推荐精度。
其中,用户的属性信息可以为与用户喜好特征相关的属性,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爱好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性别可以为男或者女,年龄可以为0-100之间的数字,职业可以为教师、程序员、厨师等等,爱好可以为篮球、网球、跑步等等,受教育程度可以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等;本申请并不限定用户的属性信息的具体类型。
其中,物品可以为实体物品,或者是虚拟物品,例如可以为APP、音视频、网页以及新闻资讯等物品,物品的属性信息可以为物品名称、开发者、安装包大小、品类以及好评度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以物品为应用程序为例,物品的品类可以为聊天类、跑酷类游戏、办公类等等,好评度可以为针对于物品的打分、评论等;本申请并不限定物品的属性信息的具体类型。
其中,操作类型可以为用户针对于物品的行为操作类型,在网络平台和应用上,用户往往和物品有多种多样的交互形式(也就是有多种操作类型),比如用户在电商平台行为中的浏览、点击、加入购物车、购买等操作类型。这些多种多样的行为反映了用户的偏好,对于准确的刻画用户特征有很大的帮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行为,而且第一操作行为是第二操作行为的关联行为,也就是第一操作行为是进行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大概率或者一定需要执行的操作行为,例如用户需要浏览一下物品,才会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或者是在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之后才会进行购买,或者是用户需要浏览一下物品,才会进行购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包括: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三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浏览操作,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收藏或者购买;或者,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购买;或者,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点击或者浏览,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下载或者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二预测结果;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二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三预测结果;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三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四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四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一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五特征表示;根据所述第五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一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四预测结果;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四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四特征表示,包括: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的正交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四特征表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重投影方法,利用重投影将独立表征传输到上游,然后通过提取网络将生成的重新投影表征传输到上游,以从特征增强的角度更多地关注上游独立的交互信息,从而避免上游独立信息混合到下游传输的共享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四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或者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五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了独立部分的标签信息,同时促进了互补共享部分的学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六特征表示;所述第六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三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三操作行为,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三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获取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六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七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七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八特征表示;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三特征表示和所述第八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也就是说,可以将上游行为对应的特征表示中和中游行为对应的特征表示共享的特征、中游行为对应的特征表示、以及下游行为到中游行为的重投影特征三者之间进行融合(上、中、下游是彼此之间相对而言的,例如上游行为是第一操作行为,中游行为是第二操作行为,下游行为是第三操作行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六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六预测结果;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六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一操作行为,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二操作行为,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三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浏览操作,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收藏或者购买;或者,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购买;或者,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点击或者浏览,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下载或者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二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二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三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三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四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四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一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五特征表示;
根据所述第五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一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四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四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的正交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四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四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或者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五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第六特征表示;所述第六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三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三操作行为,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三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获取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六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七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七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八特征表示;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三特征表示和所述第八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六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六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六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方面得到的更新后的用户的特征表示和更新后的物品的特征表示,通过推荐模型,得到用户对物品的推荐信息,当推荐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确定向所述用户推荐所述物品。
在实际推理时,可以利用更新后的用户的特征表示和更新后的物品的特征表示,通过推荐模型,得到用户对物品的推荐信息,当推荐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确定向所述用户推荐所述物品。
接下来描述预设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对用户进行信息推荐时,可以计算得到用户对多个物品(包括物品)进行多个操作类型的概率,并基于多个操作类型的概率来确定各个物品的对于该用户的推荐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选择用户对各个物品的多个操作类型的概率中的最大概率来表征各个物品对用户的推荐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计算用户对各个物品的多个操作类型的概率的综合值来表征各个物品对用户的推荐指数,综合值可以是基于加权求和的方式,具体可以对各个操作类型设置对应的权重,例如购买操作的权重大于加入购物车操作的权重,之后可以结合各个操作类型对应的权重以及各个操作类型对应的概率基于加权求和来得到各个操作类型的推荐指数;
在得到各个物品的对于该用户的推荐指数之后,可以对推荐指数进行排序,并向用户推荐推荐指数最大的M个物品(包括物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可以选择可以设置一个概率阈值,当用户对物品的多种操作类型的概率中有至少一个操作类型对应的概率大于上述概率阈值,就可以向所述用户推荐所述物品。
在进行信息推荐时,可以以列表页的形式将推荐信息推荐给用户,以期望用户进行行为动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可选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可选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任一可选的方法、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可选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代码,当代码被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任一可选的方法、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可选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执行设备或训练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执行设备或训练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工智能主体框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推荐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设备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设备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首先对人工智能系统总体工作流程进行描述,请参见图1,图1示出的为人工智能主体框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下面从“智能信息链”(水平轴)和“IT价值链”(垂直轴)两个维度对上述人工智能主题框架进行阐述。其中,“智能信息链”反映从数据的获取到处理的一列过程。举例来说,可以是智能信息感知、智能信息表示与形成、智能推理、智能决策、智能执行与输出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经历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凝练过程。“IT价值链”从人智能的底层基础设施、信息(提供和处理技术实现)到系统的产业生态过程,反映人工智能为信息技术产业带来的价值。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计算能力支持,实现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并通过基础平台实现支撑。通过传感器与外部沟通;计算能力由智能芯片(CPU、NPU、GPU、ASIC、FPGA等硬件加速芯片)提供;基础平台包括分布式计算框架及网络等相关的平台保障和支持,可以包括云存储和计算、互联互通网络等。举例来说,传感器和外部沟通获取数据,这些数据提供给基础平台提供的分布式计算系统中的智能芯片进行计算。
(2)数据
基础设施的上一层的数据用于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来源。数据涉及到图形、图像、语音、文本,还涉及到传统设备的物联网数据,包括已有系统的业务数据以及力、位移、液位、温度、湿度等感知数据。
(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通常包括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搜索,推理,决策等方式。
其中,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可以对数据进行符号化和形式化的智能信息建模、抽取、预处理、训练等。
推理是指在计算机或智能系统中,模拟人类的智能推理方式,依据推理控制策略,利用形式化的信息进行机器思维和求解问题的过程,典型的功能是搜索与匹配。
决策是指智能信息经过推理后进行决策的过程,通常提供分类、排序、预测等功能。
(4)通用能力
对数据经过上面提到的数据处理后,进一步基于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形成一些通用的能力,比如可以是算法或者一个通用系统,例如,翻译,文本的分析,计算机视觉的处理,语音识别,图像的识别等等。
(5)智能产品及行业应用
智能产品及行业应用指人工智能系统在各领域的产品和应用,是对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的封装,将智能信息决策产品化、实现落地应用,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智能终端、智能交通、智能医疗、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信息推荐领域,该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涉及电商产品推荐、搜索引擎结果推荐、应用市场推荐、音乐推荐、视频推荐等场景,各种不同应用场景中被推荐的物品也可以称为“对象”以方便后续描述,即在不同的推荐场景中,推荐对象可以是APP,或者视频,或者音乐,或者某款商品(如线上购物平台的呈现界面,会根据用户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商品进行呈现,这实质也可以是通过推荐模型的推荐结果来进行呈现)。这些推荐场景通常涉及用户行为日志采集、日志数据预处理(例如,量化、采样等)、样本集训练以获得推荐模型、根据推荐模型对训练样本项对应的场景中所涉及的对象(如APP、音乐等)进行分析处理、例如,推荐模型训练环节中所选择的样本来自于手机应用市场用户对于所推荐APP的操作行为,则由此所训练出来的推荐模型则适用于上述手机APP应用市场,或者可以用于其它的类型的终端的APP应用市场进行终端APP的推荐。推荐模型将最终计算出各个待推荐对象的推荐概率或者分值,推荐系统根据一定的选择规则选定的推荐结果,例如按照推荐概率或者分值进行排序,通过相应的应用或者终端设备呈现给用户、用户对推荐结果中的对象进行操作以生成用户行为日志等环节。
在推荐过程中,当一个用户与推荐系统进行交互会触发一个推荐请求,推荐系统会将该请求及其相关的特征信息输入到部署的推荐模型中,然后预测用户对所有候选对象的点击率。随后,根据预测的点击率对候选对象进行降序排列,按顺序将候选对象展示在不同的位置作为对用户的推荐结果。用户对展示的项目进行浏览并发生用户行为,如浏览、点击和下载等。这些用户行为会被存入日志中作为训练数据,通过离线训练模块不定期地更新推荐模型的参数,提高模型的推荐效果。
比如,用户打开手机应用市场即可触发应用市场的推荐模块,应用市场的推荐模块会根据用户的历史下载记录、用户点击记录,应用的自身特征,时间、地点等环境特征信息,预测用户对给定的各个候选应用的下载可能性。根据预测的结果,应用市场按照可能性降序展示,达到提高应用下载概率的效果。具体来说,将更有可能下载的应用排在靠前的位置,将不太可能下载的应用排列在靠后的位置。而用户的行为也会存入日志并通过离线训练模块对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训练和更新。
又比如,在终身伴侣相关的应用中,可以基于用户在视频、音乐、新闻等域的历史数据,通过各种模型和算法,仿照人脑机制,构建认知大脑,搭建用户终身学习系统框架。终身伴侣可以根据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等来记录用户过去发生的事件,理解用户的当前意图,预测用户未来的动作或行为,最终实现智能服务。在当前第一阶段,根据音乐APP、视频APP和浏览器APP等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包含端侧短信、照片、邮件事件等信息),一方面构建用户画像系统,另一方面实现基于用户信息过滤、关联分析、跨域推荐、因果推理等的学习与记忆模块,构建用户个人知识图谱。
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架构。
参见附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荐系统架构500。数据采集设备560用于采集样本,一个训练样本可以由多个特征信息(或者描述为属性信息,例如用户属性以及物品属性)组成,特征信息可以有多种,具体可以包括用户特征信息和对象特征信息以及标签特征,用户特征信息用于表征用户的特征,例如性别,年龄,职业,爱好等,对象特征信息用于表征向用户所推送的对象的特征,不同的推荐系统对应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对象所需要提取的特征类型也不想同,例如APP市场的训练样本中所提取的对象特征可以为,APP的名称(标识),类型,大小等;而电商类APP的训练样本中所提起的对象特征可以为,商品的名称,所属的类别,价格区间等;标签特征,则是用于表示这个样本是正例还是负例,通常样本的标签特征可以通过用户对所推荐对象的操作信息所获的,用户对所推荐对象有进行操作的样本为正例,用户对所推荐对象没有进行操作,或者仅浏览的样本为负例,例如当用户点击或者下载或者购买了所推荐的对象,则所述标签特征为1,表示该样本是正例,而如果用户没有对所推荐的对象进行任何操作,则所述标签特征为0,表示该样本是负例。在本申请中,训练样本还可以包括用户对物品的操作类型。样本在采集后可以保存在数据库530中,数据库530中的样本中的部分或全部特征信息也可以直接从客户设备540中获取,如用户特征信息,用户对对象的操作信息(用于确定类型标识),对象特征信息(如对象标识)等。训练设备520基于数据库530中样本训练获取模型参数矩阵用于生成推荐模型501。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训练设备520如何训练得到用于生成推荐模型501的模型参数矩阵,推荐模型501能够用于对大量对象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各个待推荐对象的分值,进一步的还可以从大量对象的评估结果中推荐指定或者预设数目个对象,计算模块511基于推荐模型501的评估结果获取推荐结果,通过I/O接口512推荐给客户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训练设备520可以从数据库530中样本集内选取正、负样本添加到所述训练集中,之后采用推荐模型对训练集中的样本进行训练从而得到训练后的推荐模型;计算模块511的实现细节可以参照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训练设备520基于样本训练获得模型参数矩阵后用于构建推荐模型501后,将推荐模型501发送给执行设备510,或者直接将模型参数矩阵发送给执行设备510,在执行设备510中构建推荐模型,用于进行相应系统的推荐,例如基于视频相关的样本训练获得的推荐模型可以用于视频网站或APP中对用户进行视频的推荐,基于APP相关的样本训练获得的推荐模型可以用于应用市场中对用户进行APP的推荐。
执行设备510配置有I/O接口512,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执行设备510可以通过I/O接口512从客户设备540获取用户特征信息,例如用户标识、用户身份、性别、职业、爱好等,此部分信息也可以从系统数据库中获取。推荐模型501基于用户特征信息和待推荐对象特征信息向用户推荐目标推荐对象。执行设备510可以设置在云端服务器中,也可以设置于用户客户端中。
执行设备510可以调用数据存储系统550中的数据、代码等,同时也可以将输出的数据存入数据存储系统550中。数据存储系统550可以设置于执行设备510中,也可以独立设置,或者设置于其他网络实体中,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计算模块511使用推荐模型501对用户特征信息,待推荐对象特征信息进行处理,例如,该计算模块511使用推荐模型501对用户特征信息,以及待推荐对象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该待推荐对象的分值,对待推荐对象按照分值进行排序,其中,排序靠前的对象将作为推荐给客户设备540的对象。
最后,I/O接口512将推荐结果返回给客户设备540,呈现给用户。
更深层地,训练设备520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基于不同的样本特征信息生成相应的推荐模型501,以给用户提供更佳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附图2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设备、器件、模块等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构成任何限制,例如,在附图2中,数据存储系统550相对执行设备510是外部存储器,在其它情况下,也可将数据存储系统550置于执行设备510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训练设备520、执行设备510、客户设备540可以分别为三个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能该训练设备520和执行设备510在同一个物理设备或者一个集群上,也可能该执行设备510与该客户设备540在同一个物理设备或者一个集群上。
执行设备51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实现,可选的,与其它计算设备配合,例如:数据存储、路由器、负载均衡器等设备;执行设备510可以布置在一个物理站点上,或者分布在多个物理站点上。执行设备510可以使用数据存储系统550中的数据,或者调用数据存储系统550中的程序代码实现对象推荐的功能,具体地,将待推荐的对象的信息输入到推荐模型中,推荐模型为每个待推荐对象生成预估分数,然后按照预估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向用户推荐该待推荐对象。例如,将排序结果中的前10个对象推荐给用户。
其中,数据存储系统550用于接收和存储训练设备发送的推荐模型的参数,以及用于存储通过推荐模型得到的推荐结果的数据,当然还可能包括该存储系统550正常运行所需的程序代码(或指令)。数据存储系统550可以为部署在执行设备510以外的一个设备或者多个设备构成的分布式存储集群,此时,当执行设备510需要使用存储系统550上的数据时,可以由存储系统550向执行设备510发送该执行设备所需的数据,相应地,该执行设备510接收并存储(或者缓存)该数据。当然数据存储系统550也可以部署在执行设备510内,当部署在执行设备510内时,该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可选的,存在多个存储器时,不同的存储器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通过训练设备生成的推荐模型的模型参数和通过推荐模型得到的推荐结果的数据可以分别存储在两个不同的存储器上。
用户可以操作各自的用户设备(例如客户设备540)与执行设备510进行交互。每个本地设备可以表示任何计算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工作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摄像头、智能汽车或其他类型蜂窝电话、媒体消费设备、可穿戴设备、机顶盒、游戏机等。
每个用户的本地设备可以通过任何通信机制/通信标准的通信网络与执行设备510进行交互,通信网络可以是广域网、局域网、点对点连接等方式,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另一种实现中,执行设备510可以由本地设备实现。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大量神经网络的应用,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及神经网络等相关概念进行介绍。
1、点击概率(click-throughrate,CTR)
点击概率又可以称为点击率,是指网站或者应用程序上推荐信息(例如,推荐物品)被点击次数和曝光次数之比,点击率通常是推荐系统中衡量推荐系统的重要指标。
2、个性化推荐系统
个性化推荐系统是指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并以此对新请求进行预测,给出个性化的推荐结果的系统。
3、离线训练(offlinetraining)
离线训练是指在个性化推荐系统中,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信息),对推荐模型参数按照器学习的算法进行迭代更新直至达到设定要求的模块。
4、在线预测(onlineinference)
在线预测是指基于离线训练好的模型,根据用户、物品和上下文的特征预测该用户在当前上下文环境下对推荐物品的喜好程度,预测用户选择推荐物品的概率。
5、多行为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多行为历史交互行为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和建模,并以此对新的用户请求进行预测,给出个性化的推荐结果的系统。
6、负迁移现象:负迁移现象表示在不同任务之间传输有害信息时,导致的模型性能下降的现象。将影响目标行为学习的信息定义为有害信息。
7、多任务学习:多任务学习是一种利用同一表征处理不同任务的范式,这种联合优化的方式被广泛用于推荐等领域,使得模型能更好地学到复杂的多源异构信息。
例如,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推荐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一个用户进入统,会触发一个推荐的请求,推荐系统会将该请求及其相关信息输入到推荐模型,然后预测用户对系统内的物品的选择率(或者是进行特定操作行为的概率)。进一步,根据预测的选择率或基于该选择率的某个函数将物品降序排列,即推荐系统可以按顺序将物品展示在不同的位置作为对用户的推荐结果。用户浏览不同的处于位置的物品并发生用户行为,如浏览、选择以及下载等。同时,用户的实际行为会存入日志中作为训练数据,通过离线训练模块不断更新推荐模型的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
例如,用户打开智能终端(例如,手机)中的应用市场即可触发应用市场中的推荐系统。应用市场的推荐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日志,例如,用户的历史下载记录、用户选择记录,应用市场的自身特征,比如时间、地点等环境特征信息,预测用户下载推荐的各个候选APP的概率。根据计算的结果,应用市场的推荐系统可以按照预测的概率值大小降序展示候选APP,从而提高候选APP的下载概率。
示例性地,可以将预测的用户选择率较高的APP展示在靠前的推荐位置,将预测的用户选择率较低的APP展示在靠后的推荐位置。
上述推荐模型可以是神经网络模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神经网络的相关术语和概念进行介绍。
(1)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可以是由神经单元组成的,神经单元可以是指以xs(即输入数据)和截距1为输入的运算单元,该运算单元的输出可以为:
其中,s=1、2、……n,n为大于1的自然数,Ws为xs的权重,b为神经单元的偏置。f为神经单元的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s),用于将非线性特性引入神经网络中,来将神经单元中的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该激活函数的输出信号可以作为下一层卷积层的输入,激活函数可以是sigmoid函数。神经网络是将多个上述单一的神经单元联结在一起形成的网络,即一个神经单元的输出可以是另一个神经单元的输入。每个神经单元的输入可以与前一层的局部接受域相连,来提取局部接受域的特征,局部接受域可以是由若干个神经单元组成的区域。
(2)深度神经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也称多层神经网络,可以理解为具有很多层隐含层的神经网络,这里的“很多”并没有特别的度量标准。从DNN按不同层的位置划分,DNN内部的神经网络可以分为三类: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一般来说第一层是输入层,最后一层是输出层,中间的层数都是隐含层。层与层之间是全连接的,也就是说,第i层的任意一个神经元一定与第i+1层的任意一个神经元相连。虽然DNN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就每一层的工作来说,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如下线性关系表达式:其中,/>是输入向量,/>是输出向量,/>是偏移向量,W是权重矩阵(也称系数),α()是激活函数。每一层仅仅是对输入向量/>经过如此简单的操作得到输出向量/>由于DNN层数多,则系数W和偏移向量/>的数量也就很多了。这些参数在DNN中的定义如下所述:以系数W为例:假设在一个三层的DNN中,第二层的第4个神经元到第三层的第2个神经元的线性系数定义为/>上标3代表系数W所在的层数,而下标对应的是输出的第三层索引2和输入的第二层索引4。总结就是:第L-1层的第k个神经元到第L层的第j个神经元的系数定义为/>需要注意的是,输入层是没有W参数的。在深度神经网络中,更多的隐含层让网络更能够刻画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情形。理论上而言,参数越多的模型复杂度越高,“容量”也就越大,也就意味着它能完成更复杂的学习任务。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也就是学习权重矩阵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得到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的所有层的权重矩阵(由很多层的向量W形成的权重矩阵)。
(3)损失函数
在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过程中,因为希望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出尽可能的接近真正想要预测的值,所以可以通过比较当前网络的预测值和真正想要的目标值,再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异情况来更新每一层神经网络的权重向量(当然,在第一次更新之前通常会有初始化的过程,即为深度神经网络中的各层预先配置参数),比如,如果网络的预测值高了,就调整权重向量让它预测低一些,不断的调整,直到深度神经网络能够预测出真正想要的目标值或与真正想要的目标值非常接近的值。因此,就需要预先定义“如何比较预测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异”,这便是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或目标函数(objective function),它们是用于衡量预测值和目标值的差异的重要方程。其中,以损失函数举例,损失函数的输出值(loss)越高表示差异越大,那么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就变成了尽可能缩小这个loss的过程。
(4)反向传播算法
可以采用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在训练过程中修正初始模型中参数的大小,使得模型的误差损失越来越小。具体地,前向传递输入信号直至输出会产生误差损失,通过反向传播误差损失信息来更新初始模型中的参数,从而使误差损失收敛。反向传播算法是以误差损失为主导的反向传播运动,旨在得到最优的模型参数,例如权重矩阵。
(5)图(Graph):
图为包括至少一个顶点以及至少一条边的数据结构。在一些场景中,图中的顶点可以映射为实体,图中的边可以映射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图可以是有向图或无向图。当然,图还可以包括顶点以及边以外的其他数据,例如顶点的标签以及边的标签等。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应用于推荐的场景中,图中的每个顶点可以表示一个用户或者物品,图中的每条边可以表示用户对物品之间的交互关系,例如购买关系、收藏关系、点击关系等,图中每个顶点的数据为用户的属性信息,例如用户的年龄、职业、爱好、学历等。
(6)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
GNN是一种带有结构信息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用于计算节点当前的状态。图神经网络的信息传递按照给定的图结构进行,可以根据相邻节点更新每个节点的状态。具体地,其可以根据当前节点的结构图,以神经网络作为点信息的聚合函数,将所有相邻节点的信息传递到当前节点,结合当前节点的状态进行更新。图神经网络的输出为所有节点的状态。
推荐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应用商店等各种在线服务中,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为平台提供最大的利益。研究者们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提出了先进的推荐算法。在实际场景中,用户行为有多种,例如,用户通过浏览、加入购物车、购买等方式与物品交互。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最近的工作在推荐模型中考虑了多种行为。在用户的多种行为中,通常有我们最关注的一种特定行为(如购买),该行为与商业平台的营收以及对提升用户的体验有显著而直接的关系,将其定义为目标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预测用户的目标行为,研究人员通常会探索用户的其他辅助行为(例如浏览、加入购物车等),以帮助预测目标行为。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行为,早期的多行为研究通过扩展矩阵分解或调整采样策略的方式充分利用辅助行为。然而,由于架构简单,这些方法无法有效捕获多行为的复杂依赖。或者是,虽然考虑到了这种多行为间的层次递进关系,但是只是通过任务特定的提取器进行信息传递来“隐式”地建模不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造成了负迁移现象,从而导致推荐模型的推荐精度较低。
接下来以模型推理阶段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如图4示出的那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401、获取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一操作行为,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二操作行为,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401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便携式移动设备,例如但不限于移动或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设备(例如平板)或膝上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游戏控制台或控制器、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移动电话、具有可穿戴或配件形状因子(例如,手表、眼镜、头戴式耳机或耳塞)的移动计算和/或通信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上面的系统或设备中的任何一种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401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云侧的服务器。
为了方便描述,以下不对执行主体的形态进行区分,都描述为执行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设备可以获取到多个用户的操作信息集,其中,操作信息集可以基于用户与物品之间的交互记录(例如用户的行为日志)得到,该操作信息集中的信息可以包括多个用户以及每个用户对至少一个物品的真实操作记录,操作信息集可以包括用户的属性信息、各个物品的属性信息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进行的操作行为的操作类型(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操作行为和第二操作行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分别对用户、物品、以及指示用户对物品存在一种操作行为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该操作行为对应的用户和物品的特征表示。其中,每种操作行为对应的用户和物品的特征表示中均可以包括每个用户的嵌入特征以及每个物品的嵌入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以第一操作行为和第二操作行为为例,可以通过特征提取网络处理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第一特征表示,通过特征提取网络处理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第二特征表示。其中,第一特征表示可以包括每个用户的嵌入特征以及每个物品的嵌入特征。其中,第二特征表示可以包括每个用户的嵌入特征以及每个物品的嵌入特征。
其中,用户的属性信息可以为与用户喜好特征相关的属性,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爱好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性别可以为男或者女,年龄可以为0-100之间的数字,职业可以为教师、程序员、厨师等等,爱好可以为篮球、网球、跑步等等,受教育程度可以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等;本申请并不限定用户的属性信息的具体类型。
其中,物品可以为实体物品,或者是虚拟物品,例如可以为APP、音视频、网页以及新闻资讯等物品,物品的属性信息可以为物品名称、开发者、安装包大小、品类以及好评度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以物品为应用程序为例,物品的品类可以为聊天类、跑酷类游戏、办公类等等,好评度可以为针对于物品的打分、评论等;本申请并不限定物品的属性信息的具体类型。
其中,操作类型可以为用户针对于物品的行为操作类型,在网络平台和应用上,用户往往和物品有多种多样的交互形式(也就是有多种操作类型),比如用户在电商平台行为中的浏览、点击、加入购物车、购买等操作类型。这些多种多样的行为反映了用户的偏好,对于准确的刻画用户特征有很大的帮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行为,而且第一操作行为是第二操作行为的关联行为,也就是第一操作行为是进行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大概率或者一定需要执行的操作行为,例如用户需要浏览一下物品,才会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或者是在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之后才会进行购买,或者是用户需要浏览一下物品,才会进行购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基于操作信息集,来构建图数据,图数据中的节点可以对应于用户或者物品,节点之间的边可以对应于用户对物品的操作行为(例如是否存在某种操作行为)。例如,可以将用户、物品、以及指示用户对物品存在一种操作行为的信息构建为一个图,将用户、物品、以及指示用户对物品存在另一种操作行为的信息构建为另一个图。具体的可以参照图5所示,其中,图5中将用户、物品、以及指示用户对物品存在浏览行为的信息构建一个图,图中节点之间存在连接关系表示用户对该物品存在浏览行为,图5中将用户、物品、以及指示用户对物品存在加入购物车的行为的信息构建一个图,图中节点之间存在连接关系表示用户对该物品存在加入购物车的行为,图5中将用户、物品、以及指示用户对物品存在购买行为的信息构建一个图,图中节点之间存在连接关系表示用户对该物品存在购买行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通过图神经网络对上述构建的每个图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每个图对应的特征表示,每个图对应的特征表示可以包括每个用户的嵌入特征以及每个物品的嵌入特征。
如图5所示,进行每个操作行为下的特征提取的动作可以由基线模型执行,示例性的,通过Embedding层将用户和商品信息(如ID编号)映射成低维连续表征向量。之后,将用户低维表征x和商品低维表征y作为模型的输入,经过基线模型处理,得到不同行为的解耦表征,之后将解耦的表征输入基于投影的迁移网络中。
基线模型对输入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利用初始化用户和物品的权重表征,将高维稀疏的用户和物品交互数据经过嵌入层映射成低维的embedding,将embedding输入编码网络输出得到不同行为的表征。
402、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三特征表示,或者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等方式进行相关的特征表示的提取,本申请并不限定。
其中,第一特征表示包括每个用户的特征嵌入以及每个物品的特征嵌入,第二特征表示包括每个用户的特征嵌入以及每个物品的特征嵌入,在进行投影时,可以将第一特征表示中每个用户的特征嵌入向第二特征表示中对应的用户的特征嵌入所在的方向进行投影,类似的,在进行投影时,可以将第一特征表示中每个物品的特征嵌入向第二特征表示中对应的物品的特征嵌入所在的方向进行投影。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缓解负转移,利用求解上游行为中与下游行为的相关特征(也就是从上游行为表征中提取出和下游行为的表征中的共享信息),使用的投影机制“显式”建模了上游和下游行为的相关性,只转移细化后的共享表征,以避免上游信息中的独立部分的有害信息迁移到下游,进而可以提升训练后的推荐模型的推荐精度。
403、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特征表示和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方式可以为对应位置的加和操作等。
404、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除了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之外,还可以更新用于得到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的特征提取网络(例如图神经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二预测结果;进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二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其中,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二预测结果可以为,用户对物品存在各种操作行为的第二预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三预测结果;进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三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其中,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三预测结果可以为,用户对物品存在各种操作行为的第三预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可以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四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四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一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五特征表示;根据所述第五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一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四预测结果;进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四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的正交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四特征表示,或者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等方式进行无关的特征表示的提取,本申请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重投影方法,利用重投影将独立表征传输到上游,然后通过提取网络将生成的重新投影表征传输到上游,以从特征增强的角度更多地关注上游独立的交互信息,从而避免上游独立信息混合到下游传输的共享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根据所述第四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或者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进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五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了独立部分的标签信息,同时促进了互补共享部分的学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获取第六特征表示;所述第六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和第三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三操作行为,所述第三用户对所述第三物品存在第三操作行为,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三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获取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六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七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七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八特征表示;进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三特征表示和所述第八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也就是说,可以将上游行为对应的特征表示中和中游行为对应的特征表示共享的特征、中游行为对应的特征表示、以及下游行为到中游行为的重投影特征三者之间进行融合(上、中、下游是彼此之间相对而言的,例如上游行为是第一操作行为,中游行为是第二操作行为,下游行为是第三操作行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根据所述第六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六预测结果;进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六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现有的方法要么未考虑不同类型行为间的分层递进关联,仅仅使用耦合的表征作为输入,处理不同行为的预测任务,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的梯度矛盾的问题;要么通过任务特定的提取器进行信息传递来“隐式”建模不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本申请实施例从多行为分层递进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分层投影增强多行为推荐(HPMR)框架,如图5所示,其中客户以包含基线模型和基于投影的迁移网络(PTN)。基线模型主要包含一个可选的神经网络作为主干,以建模高阶行为依赖关系。PTN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独立表征监督(URS)、共享信息迁移(SIT)和独立表征重投影(URR)。
利用投影机制显式建模了上下游的关联,并从上游行为表征提取出共享和独立的表征。接着,可以使用独立表征监督(URS)、共享信息迁移(SIT)和独立表征重投影(URR)三个部分分别处理共享和独立的表征,从特征和标签的角度充分提取并利用上游的交互信息,增强了下游行为的预测,并将增强后的表征输出。利用细化后的表征去计算不同任务下的预测分数并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一操作行为,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二操作行为,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缓解负转移,利用求解上游行为中与下游行为的相关特征(也就是从上游行为表征中提取出和下游行为的表征中的共享信息),使用的投影机制“显式”建模了上游和下游行为的相关性,只转移细化后的共享表征,以避免上游信息中的独立部分的有害信息迁移到下游,进而可以提升训练后的推荐模型的推荐精度。
在实际推理时,可以利用更新后的用户的特征表示和更新后的物品的特征表示,通过推荐模型,得到用户对物品的推荐信息,当推荐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确定向所述用户推荐所述物品。
接下来描述预设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对用户进行信息推荐时,可以计算得到用户对多个物品(包括物品)进行多个操作类型的概率,并基于多个操作类型的概率来确定各个物品的对于该用户的推荐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选择用户对各个物品的多个操作类型的概率中的最大概率来表征各个物品对用户的推荐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以计算用户对各个物品的多个操作类型的概率的综合值来表征各个物品对用户的推荐指数,综合值可以是基于加权求和的方式,具体可以对各个操作类型设置对应的权重,例如购买操作的权重大于加入购物车操作的权重,之后可以结合各个操作类型对应的权重以及各个操作类型对应的概率基于加权求和来得到各个操作类型的推荐指数;
在得到各个物品的对于该用户的推荐指数之后,可以对推荐指数进行排序,并向用户推荐推荐指数最大的M个物品(包括物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可以选择可以设置一个概率阈值,当用户对物品的多种操作类型的概率中有至少一个操作类型对应的概率大于上述概率阈值,就可以向所述用户推荐所述物品。
在进行信息推荐时,可以以列表页的形式将推荐信息推荐给用户,以期望用户进行行为动作。
本申请还在多个用户多行为推荐公开数据集和工业数据集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实验设置如下:
使用Beibei、Taobao数据集进行性能的评价。
使用业界公认的测试指标(HR,越高越好)以及(NDCG,越高越好),对比了现有的几种技术:
(1)基于单行为的推荐模型:BPR,NCF,ENMF和LightGCN
(2)基于单任务学习的多行为模型:CMF,MC-BPR,MBGCN和MATN
(3)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多行为模型:NMTR,CML,MBGMN,EHCF和GHCF
表1为推荐性能比较的示意。其中,加粗表示最佳结果,下划线表示次佳结果(即最佳基线)。“*”表示与最佳基线相比在统计学上显着改善(即p值<0.05)。
表1
经过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推荐精度上,本申请实施例在Hit Rate和NDCG三个指标上都取得了最好的实验效果,证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多行为推荐系统的显著有效性。
此外,还在工业数据集上将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工作进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在CTR预测工业场景下的性能示意:
表2
可以看到本申请实施例在真实的工业数据集上有较为显著的提升,适合于落地的应用。
本申请应用的系统场景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应用场景。其中,以推荐系统中的多行为推荐场景为例进行介绍。多行为推荐场景是机器学习应用中的一种典型场景,其主要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展示列表、日志、离线训练模块、线上预测模块。
推荐系统的基本运行逻辑为:用户在前端展示列表中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如浏览、点击、评论、下载等,产生行为数据,存储于日志中。推荐系统利用包括用户行为日志在内的数据进行离线的模型训练,在训练收敛后产生预测模型,将模型部署在线上服务环境并基于用户的请求访问、商品特征和上下文信息给出推荐结果,然后用户对该推荐结果产生反馈形成用户数据。
其中,在离线训练模块,多行为推荐模型通过用户与商品之间的多行为历史交互来对用户的行为方式和动态兴趣进行建模。有效且高效的用户兴趣建模,可以提升推荐模型的准确率和个性化,带来用户体验和收入的极大提升。
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700,所述装置700包括:
处理模块701,用于获取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一操作行为,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二操作行为,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关于处理模块701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步骤401、步骤402、步骤403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更新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关于更新模块702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步骤404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三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浏览操作,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收藏或者购买;或者,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购买;或者,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点击或者浏览,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下载或者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二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二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三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三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四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四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一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五特征表示;
根据所述第五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一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四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四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的正交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四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四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或者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五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第六特征表示;所述第六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三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三操作行为,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三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获取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六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七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七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八特征表示;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三特征表示和所述第八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六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六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六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设备,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执行设备800具体可以表现为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服务器等,此处不做限定。其中,执行设备800上可以部署有图10对应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实现图10对应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功能。具体的,执行设备800包括:接收器801、发射器802、处理器803和存储器804(其中执行设备800中的处理器8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其中,处理器803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8031和通信处理器803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801、发射器802、处理器803和存储器8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
存储器8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803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NVRAM)。存储器804存储有处理器和操作指令、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其中,操作指令可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处理器803控制执行设备的操作。具体的应用中,执行设备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称为总线系统。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3中,或者由处理器803实现。处理器803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以及视觉处理器(vision processing unit,VPU)、张量处理器(tensorprocessing unit,TPU)等适用于AI运算的处理器,还可进一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该处理器803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4,处理器803读取存储器804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实施例中和模型推理相关的步骤。
接收器801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执行设备的相关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发射器802可用于通过第一接口输出数字或字符信息;发射器802还可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向磁盘组发送指令,以修改磁盘组中的数据;发射器802还可以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训练设备,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训练设备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的,训练设备900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实现,训练设备9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99(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9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942或数据944的存储介质9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932和存储介质9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9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训练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99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930通信,在训练设备900上执行存储介质9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训练设备9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9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958;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9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具体的,训练设备可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步骤401至步骤404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执行设备所执行的步骤,或者,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训练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用于进行信号处理的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执行设备所执行的步骤,或者,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训练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设备、训练设备或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执行设备内的芯片执行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或者,以使训练设备内的芯片执行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端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具体的,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芯片可以表现为神经网络处理器NPU1000,NPU 1000作为协处理器挂载到主CPU(Host CPU)上,由Host CPU分配任务。NPU的核心部分为运算电路1003,通过控制器1004控制运算电路1003提取存储器中的矩阵数据并进行乘法运算。
NPU 1000可以通过内部的各个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图4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数据处理方法。
更具体的,在一些实现中,NPU 1000中的运算电路1003内部包括多个处理单元(Process Engine,PE)。在一些实现中,运算电路1003是二维脉动阵列。运算电路1003还可以是一维脉动阵列或者能够执行例如乘法和加法这样的数学运算的其它电子线路。在一些实现中,运算电路1003是通用的矩阵处理器。
举例来说,假设有输入矩阵A,权重矩阵B,输出矩阵C。运算电路从权重存储器1002中取矩阵B相应的数据,并缓存在运算电路中每一个PE上。运算电路从输入存储器1001中取矩阵A数据与矩阵B进行矩阵运算,得到的矩阵的部分结果或最终结果,保存在累加器(accumulator)1008中。
统一存储器1006用于存放输入数据以及输出数据。权重数据直接通过存储单元访问控制器(Direct Memory Access Controller,DMAC)1005,DMAC被搬运到权重存储器1002中。输入数据也通过DMAC被搬运到统一存储器1006中。
BIU为Bus Interface Unit即,总线接口单元1010,用于AXI总线与DMAC和取指存储器(Instruction Fetch Buffer,IFB)1009的交互。
总线接口单元1010(Bus Interface Unit,简称BIU),用于取指存储器1009从外部存储器获取指令,还用于存储单元访问控制器1005从外部存储器获取输入矩阵A或者权重矩阵B的原数据。
DMAC主要用于将外部存储器DDR中的输入数据搬运到统一存储器1006或将权重数据搬运到权重存储器1002中或将输入数据数据搬运到输入存储器1001中。
向量计算单元1007包括多个运算处理单元,在需要的情况下,对运算电路1003的输出做进一步处理,如向量乘,向量加,指数运算,对数运算,大小比较等等。主要用于神经网络中非卷积/全连接层网络计算,如Batch Normalization(批归一化),像素级求和,对特征平面进行上采样等。
在一些实现中,向量计算单元1007能将经处理的输出的向量存储到统一存储器1006。例如,向量计算单元1007可以将线性函数;或,非线性函数应用到运算电路1003的输出,例如对卷积层提取的特征平面进行线性插值,再例如累加值的向量,用以生成激活值。在一些实现中,向量计算单元1007生成归一化的值、像素级求和的值,或二者均有。在一些实现中,处理过的输出的向量能够用作到运算电路1003的激活输入,例如用于在神经网络中的后续层中的使用。
控制器1004连接的取指存储器(instruction fetch buffer)1009,用于存储控制器1004使用的指令;
统一存储器1006,输入存储器1001,权重存储器1002以及取指存储器1009均为On-Chip存储器。外部存储器私有于该NPU硬件架构。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另外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申请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训练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训练设备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训练设备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训练设备、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23)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一操作行为,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二操作行为,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包括:
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三特征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浏览操作,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收藏或者购买;或者,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购买;或者,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点击或者浏览,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下载或者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二预测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二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三预测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三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四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四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一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五特征表示;
根据所述第五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一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四预测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四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四特征表示,包括:
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的正交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四特征表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四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或者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五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六特征表示;所述第六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三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三操作行为,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三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获取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六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七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七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八特征表示;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三特征表示和所述第八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六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六预测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六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1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一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一操作行为,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二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二操作行为,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相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三特征表示;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三特征表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浏览操作,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收藏或者购买;或者,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购买;或者,
所述第一操作行为为点击或者浏览,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下载或者使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二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二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三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三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四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四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一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五特征表示;
根据所述第五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一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四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四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向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在的方向的正交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第四特征表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四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或者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在存在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的第五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五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第六特征表示;所述第六特征表示为基于用户和物品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对物品的第三操作信息得到,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用户对物品是否存在第三操作行为,所述第二操作行为为用户进行所述第三操作行为之前对物品进行的关联行为;
获取所述第二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六特征表示无关的特征表示为第七特征表示;获取所述第七特征表示中与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有关的特征表示为第八特征表示;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三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表示、所述第三特征表示和所述第八特征表示的融合结果,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行为的第一预测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六特征表示,预测所述用户对所述物品存在操作行为的第六预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结果和所述第六预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一特征表示和所述第二特征表示。
2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代码,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指令,所述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实施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代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代码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0359713.6A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6523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9713.6A CN116523587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9713.6A CN116523587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3587A true CN116523587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9713.6A Pending CN116523587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35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98289A1 (en) Recommendation model training method, selection probability predi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016556A1 (zh) 一种神经网络蒸馏方法以及装置
CN115917535A (zh) 推荐模型的训练方法、推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4002167A1 (zh) 一种操作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185925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41483A1 (zh) 一种推荐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217127A1 (zh) 一种因果关系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87950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009650A (zh) 一种推荐方法以及装置
WO2024012360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67779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21728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684302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91035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25161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05785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308640A (zh) 一种推荐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20470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50143A1 (zh) 一种推荐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5545738A (zh) 一种推荐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07070A (zh) 一种用户行为预测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561806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292583A (zh) 一种项目推荐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652358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51678A1 (zh) 一种推荐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