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83919B -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83919B
CN116383919B CN202310102434.1A CN202310102434A CN116383919B CN 116383919 B CN116383919 B CN 116383919B CN 202310102434 A CN202310102434 A CN 202310102434A CN 116383919 B CN116383919 B CN 116383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cabinet
evaluation resul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24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83919A (zh
Inventor
李小红
孙立华
徐林
徐辉
刘晨
杨奕飞
苏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nag Klockner Moeller Electrical Systems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nag Klockner Moeller Electrical Systems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nag Klockner Moeller Electrical Systems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enjinag Klockner Moeller Electr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24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3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83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3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83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3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6Segmentation of patterns in the image field; Cutting or merging of image elements to establish the pattern region, e.g. clustering-based techniques; Detection of occlusion
    • G06V10/267Segmentation of patterns in the image field; Cutting or merging of image elements to establish the pattern region, e.g. clustering-based techniques; Detection of occlusion by performing operations on regions, e.g. growing, shrinking or watershe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56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relating to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5Organisation of the matching processes, e.g.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comparisons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Coarse-fine approaches, e.g. multi-scale approaches; using context analysis; Selection of dictionaries
    • G06V10/751Comparing pixel values or logical combinations thereof, or feature values having positional relevance, e.g. template matc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64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using classification, e.g. of video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采集获得配电柜的基础配置信息,获得联排设备信息,进行测试场景搭建,通过大数据构建测试参数集合,进行震动拟合设备的设备控制,读取配电柜的交互信号,根据交互信号输出第一性能评估结果,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震鉴定采用单机安装,只考虑设备的主体结构,使得地震发生时设备之间的耦合影响无法体现出来,导致抗震性能评估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采用多设备联排安装做抗震鉴定,充分考虑地震对设备各方面造成的破坏,达到提升抗震性能评估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抗震鉴定是配电柜设备环境试验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验证样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其抗震鉴定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几何参数、抗地震荷载能力、地震发生时及前后整机的工作状态、机械性能、电气特性等,如何对配电柜设备进行合理的抗震考核,对全面评价其抗震性能非常重要。而现今常用的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还存在着一定的可提升空间。
现有技术中抗震鉴定采用单机安装,只考虑设备的主体结构,使得地震发生时设备之间的耦合影响无法体现出来,导致抗震性能评估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抗震鉴定采用单机安装,只考虑设备的主体结构,使得地震发生时设备之间的耦合影响无法体现出来,导致抗震性能评估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获得配电柜的基础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电柜进行关联设备分析,获得联排设备信息;基于所述基础配置信息和所述联排设备信息进行测试场景搭建;通过大数据构建测试参数集合,将所述震动拟合设备布设至所述测试场景中,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所述震动拟合设备的设备控制;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读取所述配电柜的交互信号,根据所述交互信号输出第一性能评估结果;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配电柜的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通过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所述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础配置信息获取模块,所述基础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采集获得配电柜的基础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电柜进行关联设备分析,获得联排设备信息;测试场景搭建模块,所述测试场景搭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础配置信息和所述联排设备信息进行测试场景搭建;震动拟合设备控制模块,所述震动拟合设备控制模块用于通过大数据构建测试参数集合,将所述震动拟合设备布设至所述测试场景中,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所述震动拟合设备的设备控制;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读取所述配电柜的交互信号,根据所述交互信号输出第一性能评估结果;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配电柜的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所述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所述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采集获得配电柜的基础配置信息,并对配电柜进行关联设备分析,获得联排设备信息,基于基础配置信息和联排设备信息进行测试场景搭建,通过大数据构建测试参数集合,将震动拟合设备布设至测试场景中,通过测试参数集合进行震动拟合设备的设备控制,通过数据交互设备读取配电柜的交互信号,根据交互信号输出第一性能评估结果,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配电柜的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通过第一性能评估结果和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震鉴定采用单机安装,只考虑设备的主体结构,使得地震发生时设备之间的耦合影响无法体现出来,导致抗震性能评估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采用多设备联排安装做抗震鉴定,充分考虑地震对设备各方面造成的破坏,达到提升抗震性能评估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中获得第一性能评估结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中获得第二性能评估结果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础配置信息获取模块10,测试场景搭建模块20,震动拟合设备控制模块30,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40,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50,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抗震鉴定采用单机安装,只考虑设备的主体结构,使得地震发生时设备之间的耦合影响无法体现出来,导致抗震性能评估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震动拟合设备、数据交互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采集获得配电柜的基础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电柜进行关联设备分析,获得联排设备信息;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应用于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震动拟合设备、数据交互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进行配电柜的图像采集,所述震动拟合设备用于进行震动拟合、所述数据交互设备用于读取配电柜的交互信号。
随着核电事业的蓬勃发展,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对抗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核电站配电柜抗震设计的目的就是保证设备在发生安全停堆地震时能够维持结构完整性和可运行性,执行其安全功能。通过配电柜标识等获取配电柜的基础信息,包括电气柜的柜体构成、外形规格、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配电柜见的连接方式等,其中,电器柜的柜体一般由侧板、顶板、立柱及横梁组成,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和许用应力等。配电柜一般由多个柜体组成,如核电站的仪表屏、电气开关柜等在现场是联排安装方式安装在底架上,获取多个柜体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结构、质量及连接方式等。
通过基础配置信息的获取,解决了现有技术一些产品实际使用及安装状态与在振动台上安装状态不相吻合,导致地震考核结果难以代表实际技术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配电柜的初步掌握,为后续进行测试场景搭建打下基础。
步骤S200:基于所述基础配置信息和所述联排设备信息进行测试场景搭建;
具体而言,配电柜侧板、顶板采用板壳单元模,梁、柱组成的框架采用三维梁单元建模,配电柜内部的电气元件简化为集中质量单元,柜体与底架连接的螺栓简化为梁单元,梁一端释放三个转动自由度安装底架及基础锚固板采用板壳单元建模,采用一个大质量点单元模拟大地,锚固板与大质量点之间为刚性连接,用多点约束单元模拟,地震作用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单元传递到底架结构上,以此搭建测试场景。静力分析时,将锚固板所有节点处理为固定点,约束六个方向自由度。通过测试场景的搭建,实现了通过模拟特定场景发生的事来观察最终结果,达到确保完整的测试覆盖率的效果。
步骤S300:通过大数据构建测试参数集合,将所述震动拟合设备布设至所述测试场景中,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所述震动拟合设备的设备控制;
具体而言,通过互联网调取历史地震数据,包括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地震面波、质点运动、震中距等,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考虑到地震波在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来确定的。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因此还需考虑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通过采集到的多组地震数据,根据地震数据的强弱进行分级排列,以此作为测试参数集合,震动拟合设备为振动台,振动台可以用于评估非建筑结构对象、建筑部件和子结构、缩比建筑模型和足尺建筑结构等对象在实际地震条件下的行为和表现。根据测试参数集合控制、调整震动拟合设备的参数,进行地震事件的复现。
步骤S400: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读取所述配电柜的交互信号,根据所述交互信号输出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交互信号包括对于不同震动,配电柜能否识别出来地震,进而生成自我保护的控制信息,如是否能及时关闭电路,避免短路之类的造成二次伤害,以及在震后配电柜是否还能正常连通进行数据交互。对于具有电脑控制的配电柜来说,其核心部件为微电脑控制器及断路器,地震发生前后以及发生时的工作状态直接反应设备是否能履行其功能,通过数据交互设备获取配电柜对于地震的识别时间以及识别结果,包括震级和与之对应的自我保护措施等,根据震级和自我保护措施判断的准确性、地震识别速度生成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步骤S500: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配电柜的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配电柜框架多以型钢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经长途运输可能会导致结构紧固件松动、焊接处出现裂纹或构件自身变形等。在抗震试验之前,须由图像采集装置根据产品装配工艺要求对产品的外观、几何尺寸及机械性能等进行细致检查,以免造成误判。对一些损坏或变形严重构件需使用同型号的产品进行更换,并做相应的记录,以便后续分析评价。抗震试验后再次对产品进行同样的动传递关系,监测数据也会不同,所以要进行检查。因某些设备不要求进行应力监测,所以地震考核试验前后的几何尺寸变化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试件的永久变形程度,以此作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步骤S600:通过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所述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第一性能评估结果反应配电柜在地震时对于地震的抗震荷载能力,第二性能评估结果反应配电柜自身结构的抗震能力、机械性能,构建直角坐标系,以第一性能评估结果为横轴,以第二性能评估结果为纵轴,绘制所述配电柜的抗震性能向量,向量的模即为所述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通过从多方面进行配电柜的抗震鉴定,包括几何参数、抗震荷载能力、地震发生时及前后整机的工作状态、机械性能、电气特性等,实现了对配电柜的合理抗震考核,达到对配电柜进行全面评价的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本申请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获得所述交互信号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控制时间节点和控制内容;
步骤S420: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信息准确性评价,根据信息准确性评价结果生成第一影响值;
步骤S430:根据所述时间节点进行响应速度分析,获得第二影响值;
步骤S440:通过所述第一影响值和所述第二影响值获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控制信息为配电柜对于不同震动,识别出来后生成的对应的自我保护信号,包括地震判断结果、对应地震判断结果的自我保护机制以及控制时间节点。对比测试参数集合与控制信息中的地震判断结果,并利用相似系数算法原理计算得到信息相似指数,其中,信息相似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P(Ii,I)是信息相似指数,I是震级判断结果,Ii是测试参数集合中的地震参数,Qyy是配电柜进行测试时对于地震判断与测试参数集合一致的结果,Qyn是不一致的结果,Q是测试参数集合中总的地震参数,由公式可得,信息相似指数为配电柜进行测试时对于地震判断与测试参数集合一致的结果在测试参数集合中的占比,比值越大说明信息判断却准确,以此作为第一影响值。
时间节点为测试发起后配电柜自我保护的反应节点,记录测试起始节点t0,时间节点为t1,Δt=t1-t0为相应时间间隔,响应速度由公式可知响应时间间隔Δt越大,则响应速度越小,说明配电柜对于地震的反应越慢,以此作为第二影响值。根据配电柜对地震的反应效果和反应时间对配电柜的抗震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440还包括:
步骤S441:获得所述配电柜的测试前运行数据;
步骤S442:根据所述交互信号和所述测试前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比对,获得异常信号集合,其中,所述异常信号集合包括异常信号类型、异常信号数量;
步骤S443:根据所述异常信号集合计算获得信号异常值;
步骤S444:根据所述信号异常值、所述测试参数集合、所述第一影响值和所述第二影响值获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在抗震实验之前,由技术人员根据配电柜抗震要求对配电柜的运行数据进行测试,包括高压两路进线开关柜仪表读数、直流屏仪表读数、变压器运行、发电机运行数据等,在抗震实验后根据交互信号对上述数据进行再次读取,将发生变化的数据标记为异常信号进行提取,包括异常信号类型和异常信号数量,其中,异常信号类型包括断路、短路、线路本身的重要程度,如主线路、分支线路。将每一类异常信号与原数据进行比对,之间的差值即为信号异常值,如某段电路原电压为100v,测试后电压为0v,则说明经过测试这段电路可能出现断路现象。根据所述信号异常值、所述测试参数集合、所述第一影响值和所述第二影响值获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3所示,本申请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10:根据所述基础配置信息进行所述配电柜的特征集合构建;
步骤S520:通过所述特征集合对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同位置特征匹配,获得异常匹配结果;
步骤S530:根据所述异常匹配结果中的异常特征和异常值计算获得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对配电柜的图像进行颜色区分,根据第一图像的颜色色域分布、颜色的连续性进行分区分析,进一步来说,可根据实时拍摄的图像,设定颜色分区色域间隔阈值,根据设定的色域间隔阈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分区处理,根据分区结果对配电柜不同区域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区域进行特征提取,根据特征提取结果构成特征集合。对图像采集结果进行特征匹配,根据不同区域处的特征卷积结果判断目标位置与目标特征的匹配程度,获得特征匹配度的计算结果,当匹配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即为异常匹配结果。其中异常匹配结果中的产生异常的区域特征即为异常特征,异常特征与原状态的匹配程度即为异常值,异常值越低说明该区域形变越严重。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40:根据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所述信号异常值和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获得所述配电柜的基础抗震值;
步骤S550:根据所述测试参数集合和所述基础抗震值生成标定控制信息;
步骤S560:基于所述标定控制信息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匹配分析,生成匹配分析结果;
步骤S570:根据所述匹配分析结果获得所述准确性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第二性能评估结果的图像反映了配电柜的外观情况,信号异常值反映了配电柜的实际通断情况,两个各有不足,结合到一起,就是这个配电柜的基础抗震信息,标定控制信息为根据测试参数集合和基础抗震值设定的该配电柜的目标控制信息,即对于不同地震发生时配电柜应该产生的自我保护类型和速度,为了满足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要求,修改调整或优化控制器内部算法相关参数的过程即为标定过程,设置完成后的数据即为标定控制信息。将目标控制信息与配电柜实际的控制信息进行对比,根据控制类型的相似度和速度差作为匹配分析结果,设置缓冲区间,优选地,设定为90%,当匹配分析结果达到90%即说明配电柜抗震效果基本满足要求。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560包括:
步骤S561:构建预设缓冲区间;
步骤S562:根据所述预设缓冲区间对所述标定控制信息进行标定结果调整,获得调整控制信息;
步骤S563:通过所述调整控制信息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匹配分析,生成所述匹配分析结果。
具体而言,标定控制信息与控制信息不是100%匹配是最好的,需要预留出缓冲区间,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行设置,一般优选设定为90%,以此作为设缓冲区间。在执行抗震动作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不断调整设备的数值进行满足所需要考虑所有性能要求或者达到所有需要考虑性能要求的最佳平衡状态,因此基于预设缓冲区间对标定控制信息的数值进行调整,直到符合配电柜的实际使用情况,以确定满足配电柜最优性能的参数,以此作为调整控制信息。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对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参数密度分析,获得测试密度标识值;
步骤S620:对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参数极值评价,获得极值标识信息;
步骤S630:根据所述测试密度标识值和所述极值标识信息对所述抗震性能评估结果标识。
具体而言,地震荷载一般由地震反应谱来确定,地震反应谱是根据该核电站所在地区历年来已发生地震的概率统计、综合判断及计算得到的统计平均值,是一个比较宽的包络谱线,与实际发生的地震比具有更宽的幅频特性,参数密度为不同地震的地震荷载之间的差值,反应了配电柜对于不同地震的抗震性能。参数极值包括极大值和极小值,即配电柜对测试的最大震级和最小震级是否都能快速反应并保持抗震性能。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系统,系统包括:
基础配置信息获取模块10,所述基础配置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采集获得配电柜的基础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电柜进行关联设备分析,获得联排设备信息;
测试场景搭建模块20,所述测试场景搭建模块20用于基于所述基础配置信息和所述联排设备信息进行测试场景搭建;
震动拟合设备控制模块30,所述震动拟合设备控制模块30用于通过大数据构建测试参数集合,将所述震动拟合设备布设至所述测试场景中,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所述震动拟合设备的设备控制;
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40,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40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读取所述配电柜的交互信号,根据所述交互信号输出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50,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50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配电柜的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60,所述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6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所述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控制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所述交互信号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控制时间节点和控制内容;
信息准确性评价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信息准确性评价,根据信息准确性评价结果生成第一影响值;
第二影响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节点进行响应速度分析,获得第二影响值;
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影响值和所述第二影响值获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测试前运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所述配电柜的测试前运行数据;
异常信号集合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号和所述测试前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比对,获得异常信号集合,其中,所述异常信号集合包括异常信号类型、异常信号数量;
信号异常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信号集合计算获得信号异常值;
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异常值、所述测试参数集合、所述第一影响值和所述第二影响值获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特征集合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配置信息进行所述配电柜的特征集合构建;
同位置特征匹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特征集合对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同位置特征匹配,获得异常匹配结果;
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匹配结果中的异常特征和异常值计算获得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基础抗震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所述信号异常值和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获得所述配电柜的基础抗震值;
标定控制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参数集合和所述基础抗震值生成标定控制信息;
匹配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标定控制信息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匹配分析,生成匹配分析结果;
准确性评价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分析结果获得所述准确性评价结果。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预设缓冲区间构建模块,用于构建预设缓冲区间;
标定结果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缓冲区间对所述标定控制信息进行标定结果调整,获得调整控制信息;
匹配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调整控制信息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匹配分析,生成所述匹配分析结果。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参数密度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参数密度分析,获得测试密度标识值;
参数极值评价模块,用于对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参数极值评价,获得极值标识信息;
标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密度标识值和所述极值标识信息对所述抗震性能评估结果标识。
本说明书通过前述对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震动拟合设备、数据交互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获得配电柜的基础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电柜进行关联设备分析,获得联排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基础配置信息和所述联排设备信息进行测试场景搭建;
通过大数据构建测试参数集合,将所述震动拟合设备布设至所述测试场景中,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所述震动拟合设备的设备控制;
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读取所述配电柜的交互信号,根据所述交互信号输出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配电柜的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通过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所述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
其中,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配置信息进行所述配电柜的特征集合构建;
通过所述特征集合对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同位置特征匹配,获得异常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异常匹配结果中的异常特征和异常值计算获得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交互信号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控制时间节点和控制内容;
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信息准确性评价,根据信息准确性评价结果生成第一影响值;
根据所述时间节点进行响应速度分析,获得第二影响值;
通过所述第一影响值和所述第二影响值获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配电柜的测试前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交互信号和所述测试前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比对,获得异常信号集合,其中,所述异常信号集合包括异常信号类型、异常信号数量;
根据所述异常信号集合计算获得信号异常值;
根据所述信号异常值、所述测试参数集合、所述第一影响值和所述第二影响值获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所述信号异常值和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获得所述配电柜的基础抗震值;
根据所述测试参数集合和所述基础抗震值生成标定控制信息;
基于所述标定控制信息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匹配分析,生成匹配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分析结果获得所述准确性评价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预设缓冲区间;
根据所述预设缓冲区间对所述标定控制信息进行标定结果调整,获得调整控制信息;
通过所述调整控制信息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匹配分析,生成所述匹配分析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参数密度分析,获得测试密度标识值;
对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参数极值评价,获得极值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测试密度标识值和所述极值标识信息对所述抗震性能评估结果标识。
7.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震动拟合设备、数据交互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基础配置信息获取模块,所述基础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采集获得配电柜的基础配置信息,并对所述配电柜进行关联设备分析,获得联排设备信息;
测试场景搭建模块,所述测试场景搭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础配置信息和所述联排设备信息进行测试场景搭建;
震动拟合设备控制模块,所述震动拟合设备控制模块用于通过大数据构建测试参数集合,将所述震动拟合设备布设至所述测试场景中,通过所述测试参数集合进行所述震动拟合设备的设备控制;
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设备读取所述配电柜的交互信号,根据所述交互信号输出第一性能评估结果;
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配电柜的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输出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所述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性能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所述配电柜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输出模块包括:
特征集合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配置信息进行所述配电柜的特征集合构建;
同位置特征匹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特征集合对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同位置特征匹配,获得异常匹配结果;
第二性能评估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匹配结果中的异常特征和异常值计算获得所述第二性能评估结果。
CN202310102434.1A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383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2434.1A CN116383919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2434.1A CN116383919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3919A CN116383919A (zh) 2023-07-04
CN116383919B true CN116383919B (zh) 2023-11-10

Family

ID=86962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2434.1A Active CN116383919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839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9650B (zh) * 2023-08-25 2023-12-22 南通龙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仪器仪表检定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103449D0 (sv) * 2000-10-17 2001-10-17 Toshiba Kk Boiling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CN101944140A (zh) * 2010-08-08 2011-01-12 顺特阿海珐电气有限公司 核电用干式变压器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CN103559383A (zh) * 2013-09-30 2014-02-05 上海交通大学 核电站防波堤抗强震性能预测与评价方法
CN104933637A (zh) * 2015-06-29 2015-09-23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地震下继电器震颤的评估方法
CN109919409A (zh) * 2019-01-08 2019-06-2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变电站或换流站耦连回路地震风险评估方法
CN109931878A (zh) * 2018-07-13 2019-06-2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散斑标记的建筑幕墙地震变形监测方法
CN110443881A (zh) * 2019-05-29 2019-11-12 重庆交通大学 桥面形态变化识别桥梁结构损伤的cnn-grnn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103449D0 (sv) * 2000-10-17 2001-10-17 Toshiba Kk Boiling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CN101944140A (zh) * 2010-08-08 2011-01-12 顺特阿海珐电气有限公司 核电用干式变压器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CN103559383A (zh) * 2013-09-30 2014-02-05 上海交通大学 核电站防波堤抗强震性能预测与评价方法
CN104933637A (zh) * 2015-06-29 2015-09-23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地震下继电器震颤的评估方法
CN109931878A (zh) * 2018-07-13 2019-06-2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散斑标记的建筑幕墙地震变形监测方法
CN109919409A (zh) * 2019-01-08 2019-06-2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变电站或换流站耦连回路地震风险评估方法
CN110443881A (zh) * 2019-05-29 2019-11-12 重庆交通大学 桥面形态变化识别桥梁结构损伤的cnn-grnn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BO后备柴油发电机组控制柜抗震试验设计与实现;王强龙;张华;谢李;仪器仪表用户(第4期);79-82页 *
自航式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系统设计;郝光杰;俞孟蕻;洪国军;苏贞;水运工程(012);全文 *
航天测控系统多数据源融合评估方法;李少华;杨奕飞;凌晓冬;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3919A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lasso et al. Validation of ground‐motion simulations for historical events using MDoF systems
CN116383919B (zh)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Tabatabaiefar et al. Detail design, building and commissioning of tall building structural models for experimental shaking table tests
CN109919409A (zh) 一种变电站或换流站耦连回路地震风险评估方法
CN107657393B (zh)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桥梁的抗震评估方法
Iervolino et al. A review of ground motion record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dynamic structural analysis
CN106404914A (zh) 一种对应县木塔的结构损伤及安全状况的测试方法
Prowell et al. Shake table test of a 65 kW wind turbine and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Galasso et al. Elastic and post-elast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to hybrid broadband synthetic ground motions
Ferraioli et al. Dynamic identification and seismic safety of masonry bell towers
Sato et al. Ceiling fragility of Japanese ceiling systems
Jaradat et al. Impact Stiffness of Linear Viscoelastic Model for Seismic Pound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Králik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to determine the seismic fragility of NPP
Coleman et al. Plan to Verify and Validate Multi-Hazard Risk-Informed Margi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ools
Clementi et al. On the dynamics of the civic clock tower of Rotella (Ascoli Piceno) severly damaged by the Central Italy seismic sequence of 2016
Rainieri et al. Structur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Main Building at 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
Zit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de-compliant seismic input for shake table testing of acceleration-sensitive nonstructural elements
Fayaz et al. Guidelines for utilization of site-based simulated ground motions for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of ordinary bridges
Torkian et al. Validation of lumped mass stick models for surface founded structures
Choi et al. Epistemic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of floor responses for a nuclear reactor building
Svendsen et al. Damage detection of steel bridge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measurements
Iervolino Hazard, ground motions, and code-based structural assessment: a few proposals and yet unfulfilled needs
CN117688808A (zh) 一种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试验方法
KR20210052960A (ko) 사용후 핵연료, 저장랙 및 저장조의 지진 구조건전성 평가 장치 및 방법
Odabaşı et al. SCENARIO-BASED PROBABILISTIC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ARCHETYPAL TALL BUILDING IN ISTANBUL USING REAL AND PHYSICS-BASED SYNTHETIC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