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7504A - 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87504A CN115787504A CN202211625108.0A CN202211625108A CN115787504A CN 115787504 A CN115787504 A CN 115787504A CN 202211625108 A CN202211625108 A CN 202211625108A CN 115787504 A CN115787504 A CN 115787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vertical
- solid section
- hollow tower
- bea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吊架平台,包括固定在空心塔墩的腹板顶部的竖向支撑,沿横桥向的相邻两个腹板顶部的竖向支撑上支撑有上支撑,空心塔墩的相邻两个腹板之间的内箱内设有水平的下支撑,下支撑上铺设有平台底模板,上支撑通过竖向拉杆下穿平台底模板后连接下支撑。其不会影响索塔混凝土质量、安拆方便、施工效率高、施工更加安全。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将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在竖向上分成至少两层浇筑,底层浇筑设置较轻型的吊架平台施工,底层以上的每一层浇筑合理利用前面已经浇筑的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体系,大大减少了吊架平台的材料使用量,较大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架体安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心墩墩顶实心段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如斜拉桥等的索塔空心塔墩顶的实心段施工通常采用牛腿支架法和满堂落地支架法一次浇筑实心段方法施工,在顶板设置人孔拆除内部支架,最后二次浇注封闭人孔。(1)采用牛腿支架法,如索塔塔墩顶实心段厚4m,一次浇筑需要设计较为庞大的牛腿作为支撑,牛腿安装需要在混凝土表面预埋焊有钢筋的钢板作为预埋件,型钢牛腿与预埋件进行焊接,然后安装主纵横梁、分配梁、安装模板、预留人孔浇注混凝土,后期通过人孔进入空心塔墩内拆除牛腿支架,牛腿支架拆除工作量大,且内部空间狭窄,又位于高处,拆除支架操作较困难,安全风险较大;且牛腿与预埋件拆除需要采用氧气乙炔切割,高温对周围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若预埋板无法去除,须做钢材防腐处理,工序复杂,成本大;实心段顶板受力较为复杂,在顶板开人孔,对顶板受力有较大影响。(2)采用满堂落地支架法,如索塔塔墩顶实心段厚4m,需要设计较为密集的满堂落地支架,且满堂落地支架施工盘扣支架搭设高度较高,搭设宽度较窄,支架搭设高宽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稳定性较差,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支架拆除工作量大,且在内部较密闭狭窄空间内通风条件较差,操作空间有限,拆除支架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且实心段顶板受力较为复杂,在顶板开人孔,对顶板受力有较大影响。
故现有的斜拉桥索塔空心塔墩顶实心段施工需要在墩壁内预埋钢板焊接型钢牛腿或者搭设较高的满堂落地支架,后期需要拆除支架或牛腿,存在影响索塔混凝土质量、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且在顶板开人孔,使得顶板结构受力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施工斜拉桥索塔空心塔墩顶实心段,需要在墩壁内预埋钢板焊接型钢牛腿或者搭设较高的满堂落地支架,后期需要在墩壁内拆除支架或牛腿,存在影响索塔混凝土质量、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吊架平台,包括固定在空心塔墩的腹板顶部的竖向支撑,沿横桥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腹板顶部的竖向支撑上支撑有上支撑,所述空心塔墩的相邻两个所述腹板之间的内箱内设有水平的下支撑,所述下支撑上铺设有平台底模板,所述平台底模板上表面对齐所述腹板顶面,所述平台底模板上表面能够封堵所述内箱顶部,所述上支撑通过竖向拉杆下穿所述平台底模板后连接所述下支撑,在所述平台底模板上方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所述竖向拉杆能够下放所述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
本方案中,空心塔墩具有内箱,内箱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内箱的横桥向两侧均是空心塔墩的腹板,即空心塔墩的腹板包括横桥向两侧的墩壁。
本方案所述吊架平台,平台底模板上表面对齐所述腹板顶面,所述平台底模板上表面能够封堵所述内箱顶部,即平台底模板配合腹板顶面能够形成空心塔墩的实心段的底模板,通过设置侧模板即可对空心塔墩的实心段进行浇筑;平台底模板设置于内箱内的下支撑上,下支撑通过竖向拉杆穿过平台底模板后连接于平台底模板上方的上支撑,上支撑固定于横桥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腹板顶部的竖向支撑上,即竖向支撑、上支撑和下支撑形成一个吊架将平台底模板向上吊住,使得平台底模板能够承受实心段浇筑混凝土后的重量,且这些浇筑后的混凝土的重量均竖向传递给腹板,被空心塔墩的空心段分摊。且在平台底模板上方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所述竖向拉杆能够下放所述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即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能够与成型的混凝土脱离,便于从内箱中拆除,而成型的混凝土上方的竖向支撑和上支撑可以浇筑在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内,用于增强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强度,提高空心塔墩的质量。
采用本方案所述吊架平台,无需在空心塔墩的墩壁内预埋钢板焊接型钢牛腿,不会破坏空心塔墩的混凝土质量,且成型的混凝土上方的竖向支撑和上支撑可以浇筑在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内,用于增强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强度,提高空心塔墩的质量,即使成型的混凝土上方的竖向支撑和上支撑需要拆除,也有成型的混凝土作为模板,拆除方便;且位于空心塔墩的内箱内的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通过竖向拉杆下放,便于与成型的混凝土脱离,从内箱中拆除较为方便,即其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施工效率高,且安装和拆卸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安全。
优选的,所述竖向支撑包括若干立柱,所述立柱竖向设置,所述立柱沿纵桥向间隔预埋于对应的所述腹板顶部,相邻两个所述腹板的横桥向具有对应的所述立柱。
竖向支撑采用若干立柱的方式预埋于对应的所述腹板顶部,前期安装方便,安装后承载能力强,满足较好的受力需求,使得浇筑实心段混凝土时,受力能够通过立柱分散传递至腹板内。且相比于设置一个尺寸巨大的承力结构,其成本更低。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包括若干上横梁,所述上横梁沿横桥向设置,所述上横梁沿纵桥向间隔分布,所述上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腹板的对应的所述立柱上;
所述下支撑包括若干下横梁,所述下横梁通过竖向拉杆连接对应的所述上横梁。
上支撑采用若干上横梁,下支撑采用若干下横梁的方式,在高空作业的情况下,重量较轻,尺寸较小,便于安装,且成本更低;且安装后的下横梁通过竖向拉杆连接上横梁,传力稳定,能够保证受力需求。
优选的,所述下横梁沿纵桥向设置,所述下横梁沿横桥向间隔分布,所述竖向拉杆上下端均连接于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上横梁的水平交叉投影处。
下横梁和上横梁采用纵桥向和横桥向交叉设置的方式,使得下横梁的受力能够传递至多个上横梁上,受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更好的满足受力需求。
优选的,所述下横梁和所述平台底模板之间还铺设有若干分配梁,所述分配梁沿纵桥向设置,所述分配梁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分配梁与下横梁采用纵桥向和横桥向交叉设置的方式,使得分配梁的受力能够传递至多个下横梁上,受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更好的支撑平台底模板,保证对平台底模板各部位均能够稳定的支撑。
优选的,沿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系;
和/或,
沿纵桥向相邻的所述上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系;
和/或,
所述上横梁端部和对应所述立柱之间安装有斜撑;
和/或,
所述上横梁为双拼工字钢结构,所述双拼工字钢结构的第一钢腹板的宽度方向沿竖向设置,所述立柱为工字钢结构,所述立柱的第二钢腹板的宽度方向沿横桥向设置,所述第二钢腹板的厚度方向两侧对称设有加劲板。
第一连接系用于将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连接成整体;第二连接系用于将纵桥向相邻的所述上横梁连接成整体;斜撑用于将上横梁和对应所述立柱连接成整体;加劲板用于加强立柱对上横梁的支撑;采用上述方式的至少一种,能够加强吊架平台的整体性,提高吊架平台的支撑能力。
优选的,沿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安装有上下两道第一连接系,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连接系设置于所述立柱顶部的侧面,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连接系设置于距离所述立柱顶面1m~1.5m。
通过上下两道第一连接系连接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使得立柱的整体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竖向拉杆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穿过所述平台底模板、上端延伸至所述上支撑,所述竖向拉杆能够在所述套管滑动,所述竖向拉杆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支撑。
浇筑实心段的混凝土后,套管与混凝土形成一体,因为套管对混凝土的隔离,使得套管内的竖向拉杆能够在所述套管滑动,在实心段的混凝土成型后,通过接触竖向拉杆上端和上支撑的连接,即可下放竖向拉杆,使得能够下放所述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
一种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将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在竖向上分成至少两层浇筑,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采用上述的吊架平台浇筑底层的实心段混凝土;
S2、以待浇筑层以下的已浇筑成型的实心段混凝土作为待浇筑层的支撑平台来浇筑待浇筑层的实心段混凝土,直至整个实心段浇筑完成。
本方法将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在竖向上分成至少两层浇筑,底层浇筑设置较轻型的吊架平台施工,底层以上的每一层浇筑合理利用前面已经浇筑的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体系,大大减少了吊架平台的材料使用量,较大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架体安拆成本。
优选的,在步骤S1中,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架平台浇筑底层的实心段混凝土;
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安装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架平台的步骤S0;
步骤S0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空心塔墩的空心段最后一段浇筑时预埋所有立柱;
S02、在空心塔墩的空心段最后一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的第一连接系;
S03、安装纵桥向两侧的上横梁在对应的所述立柱上,然后安装上横梁端部和对应所述立柱之间的斜撑;
S04、通过竖向拉杆将下横梁安装在对应上横梁下方,且使得竖向拉杆位于下横梁和上横梁之间的部分外侧套设有套管;
S05、在下横梁上铺设分配梁,在分配梁上铺设平台底模板;
S06、安装剩余的上横梁、斜撑、竖向拉杆和套管;以及安装纵桥向相邻的所述上横梁之间的第二连接系;
S07、吊架平台安装完成;
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包括拆除平台底模板的步骤:
在已达设计强度的底层的实心段混凝土上,通过用卷扬机的钢丝绳拉住竖向拉杆的上端,然后解除竖向拉杆和上横梁的连接,利用卷扬机同步下放所有竖向拉杆使得下横梁、分配梁和平台底模板整体下放至空心塔墩的内部底部。
在上述吊架平台的安装步骤中,预埋立柱后,通过第一连接系将纵桥向的所述立柱连接成整体,依靠立柱整体安装纵桥向两侧的上横梁,暂时未安装纵桥向中部的上横梁,目的是提供空间便于下横梁、分配梁和平台底模板的下放安装,且依靠立柱整体和纵桥向两侧的上横梁来保证下横梁、分配梁和平台底模板依次安装后的稳定性,保证安装的安全性;待下方的下横梁、分配梁和平台底模板安装完成后,再安装上部未安装的上横梁、斜撑、竖向拉杆和套管等,保证后期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以及保证后期的平台底模板的脱模方便。
在上述拆除平台底模板的步骤中,在已达设计强度的底层的实心段混凝土上,通过用卷扬机的钢丝绳拉住竖向拉杆的上端,然后解除竖向拉杆和上横梁的连接,利用卷扬机同步下放所有竖向拉杆使得下横梁、分配梁和平台底模板整体下放至空心塔墩的内部底部,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平台底模板的拆除在空心塔墩的内部底部,避免了高空拆除作业,作业更加方便和安全。且拆解人员可以从空心塔墩底部的人洞进入空心塔墩的内部对下横梁、分配梁和平台底模板整体拆除和运出,无需在实心段上开设人孔,能够避免对实心段的结构受力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吊架平台,无需在空心塔墩的墩壁内预埋钢板焊接型钢牛腿,不会破坏空心塔墩的混凝土质量,且成型的混凝土上方的竖向支撑和上支撑可以浇筑在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内,用于增强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强度,提高空心塔墩的质量,即使成型的混凝土上方的竖向支撑和上支撑需要拆除,也有成型的混凝土作为模板,拆除方便;且位于空心塔墩的内箱内的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通过竖向拉杆下放,便于与成型的混凝土脱离,从内箱中拆除较为方便,即其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施工效率高,且安装和拆卸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安全。
2、本发明所述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将空心塔墩的实心段在竖向上分成至少两层浇筑,底层浇筑设置较轻型的吊架平台施工,底层以上的每一层浇筑合理利用前面已经浇筑的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体系,大大减少了吊架平台的材料使用量,较大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架体安拆成本。
3、本发明所述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在吊架平台的安装步骤中,其保证了安装的方便和安装的安全稳定,且保证了后期浇筑的安全和稳定。在拆除平台底模板的步骤中,能够使得平台底模板的拆除在空心塔墩的内部底部,避免了高空拆除作业,作业更加方便和安全。且拆解人员可以从空心塔墩底部的人洞进入空心塔墩的内部对下横梁、分配梁和平台底模板整体拆除和运出,无需在实心段上开设人孔,能够避免对实心段的结构受力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吊架平台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吊架平台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所述吊架平台浇筑空心塔墩顶部实心段底层混凝土成型后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圆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B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上横梁和立柱的连接示意图一;
图8是上横梁和立柱的连接示意图二。
图标:1-空心塔墩;11-腹板;12-内箱;2-平台底模板;3-竖向拉杆;31-套管;4-立柱;41-第一连接系;42-第二钢腹板;43-加劲板;5-上横梁;51-第二连接系;52-第一钢腹板;54-斜撑;6-下横梁;7-分配梁;81-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架平台,参见图1-2,包括固定在空心塔墩1的腹板11顶部的竖向支撑,沿横桥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顶部的竖向支撑上支撑有上支撑,所述空心塔墩1的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之间的内箱12内设有水平的下支撑,所述下支撑上铺设有平台底模板2,所述平台底模板2上表面对齐所述腹板11顶面,所述平台底模板2上表面能够封堵所述内箱12顶部,所述上支撑通过竖向拉杆3下穿所述平台底模板2后连接所述下支撑,在所述平台底模板2上方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所述竖向拉杆3能够下放所述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2。
本方案中,空心塔墩1具有内箱12,内箱1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内箱12的横桥向两侧均是空心塔墩1的腹板11,即空心塔墩1的腹板11包括横桥向两侧的墩壁。如图1所示,一共具有三个内箱12,为三箱断面结构。
本方案所述吊架平台,如图4所示,平台底模板2上表面对齐所述腹板11顶面,所述平台底模板2上表面能够封堵所述内箱12顶部,即平台底模板2配合腹板11顶面能够形成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的底模板,通过设置侧模板即可对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进行浇筑。且平台底模板2设置于内箱12内的下支撑上,下支撑通过竖向拉杆3穿过平台底模板2后连接于平台底模板2上方的上支撑,上支撑固定于横桥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顶部的竖向支撑上,即竖向支撑、上支撑和下支撑形成一个吊架将平台底模板2向上吊住,使得平台底模板2能够承受实心段浇筑混凝土后的重量,且这些浇筑后的混凝土的重量均竖向传递给腹板11,被空心塔墩1的空心段分摊。且在平台底模板2上方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所述竖向拉杆3能够下放所述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2,即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2能够与成型的混凝土脱离,便于从内箱12中拆除,而成型的混凝土上方的竖向支撑和上支撑可以浇筑在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内,用于增强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强度,提高空心塔墩1的质量。
采用本方案所述吊架平台,无需在空心塔墩1的墩壁内预埋钢板焊接型钢牛腿,不会破坏空心塔墩1的混凝土质量,且成型的混凝土上方的竖向支撑和上支撑可以浇筑在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内,用于增强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强度,提高空心塔墩1的质量,即使成型的混凝土上方的竖向支撑和上支撑需要拆除,也有成型的混凝土作为模板,拆除方便;且位于空心塔墩1的内箱12内的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2通过竖向拉杆3下放,便于与成型的混凝土脱离,从内箱12中拆除较为方便,即其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施工效率高,且安装和拆卸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安全。
如图1-2所示,所述竖向支撑包括若干立柱4,所述立柱4竖向设置,所述立柱4沿纵桥向间隔预埋于对应的所述腹板11顶部,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的横桥向具有对应的所述立柱4,便于上支撑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4可以采用型钢,以工字钢为最佳。竖向支撑采用若干立柱4的方式预埋于对应的所述腹板11顶部,前期安装方便,安装后承载能力强,满足较好的受力需求,使得浇筑实心段混凝土时,受力能够通过立柱4分散传递至腹板11内。且相比于设置一个尺寸巨大的承力结构,其成本更低。
所述上支撑包括若干上横梁5,所述上横梁5沿横桥向设置,所述上横梁5沿纵桥向间隔分布,如图2所示,所述上横梁5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的对应的所述立柱4上;所述下支撑包括若干下横梁6,所述下横梁6通过竖向拉杆3连接对应的所述上横梁5。上支撑采用若干上横梁5,下支撑采用若干下横梁6的方式,在高空作业的情况下,重量较轻,尺寸较小,便于安装,且成本更低;且安装后的下横梁6通过竖向拉杆3连接上横梁5,传力稳定,能够保证受力需求。如图4所示,所述下横梁6沿纵桥向设置,所述下横梁6沿横桥向间隔分布,所述竖向拉杆3上下端均连接于所述下横梁6和所述上横梁5的水平交叉投影处。使得下横梁6和上横梁5采用纵桥向和横桥向交叉设置的方式,使得下横梁6的受力能够传递至多个上横梁5上,受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更好的满足受力需求。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下横梁6和所述平台底模板2之间还铺设有若干分配梁7,所述分配梁7沿纵桥向设置,所述分配梁7沿横桥向间隔分布。分配梁7与下横梁6采用纵桥向和横桥向交叉设置的方式,使得分配梁7的受力能够传递至多个下横梁6上,受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更好的支撑平台底模板2,保证对平台底模板2各部位均能够稳定的支撑。
如图1-2所示,沿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4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系41,第一连接系41用于将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4连接成整体。沿纵桥向相邻的所述上横梁5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系51,第二连接系51用于将纵桥向相邻的所述上横梁5连接成整体。所述上横梁5端部和对应所述立柱4之间安装有斜撑54,斜撑54用于将上横梁5和对应所述立柱4连接成整体。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加强吊架平台的整体性,提高吊架平台的支撑能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所述上横梁5为双拼工字钢结构,所述双拼工字钢结构的第一钢腹板52的宽度方向沿竖向设置,所述立柱4为工字钢结构,所述立柱4的第二钢腹板42的宽度方向沿横桥向设置,所述第二钢腹板42的厚度方向两侧对称设有加劲板43,加劲板43用于加强立柱4对上横梁5的支撑,加劲板43适宜采用三角结构,其能够加强吊架平台的整体性,提高吊架平台的支撑能力。
本实施所述吊架平台,在对各个结构件的材料和尺寸进行优化后,比如增大立柱4的截面尺寸,能够满足对整个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一次性浇筑,但整个吊架平台变的庞大笨重,施工难度增大,不方便,也不经济。但采用较小尺寸的吊架平台对空心塔墩1的底层81进行浇筑,能够使得其施工难度减小、方便且经济性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将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在竖向上分成至少两层浇筑,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采用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吊架平台浇筑底层81的实心段混凝土;
S2、以待浇筑层以下的已浇筑成型的实心段混凝土作为待浇筑层的支撑平台来浇筑待浇筑层的实心段混凝土,直至整个实心段浇筑完成。
本方法将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在竖向上分成至少两层浇筑,底层81浇筑设置较轻型的吊架平台施工,底层81以上的每一层浇筑合理利用前面已经浇筑的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体系,大大减少了吊架平台的材料使用量,较大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架体安拆成本。
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安装实施例1所述的吊架平台的步骤S0;
步骤S0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空心塔墩1的空心段最后一段浇筑时预埋所有立柱4;
S02、在空心塔墩1的空心段最后一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4之间的第一连接系41;
S03、安装纵桥向两侧的上横梁5在对应的所述立柱4上,然后安装上横梁5端部和对应所述立柱4之间的斜撑54;
S04、通过竖向拉杆3将下横梁6安装在对应上横梁5下方,且使得竖向拉杆3位于下横梁6和上横梁5之间的部分外侧套设有套管31;
S05、在下横梁6上铺设分配梁7,在分配梁7上铺设平台底模板2;
S06、安装剩余的上横梁5、斜撑54、竖向拉杆3和套管31;以及安装纵桥向相邻的所述上横梁5之间的第二连接系51;
S07、吊架平台安装完成。
在上述吊架平台的安装步骤中,预埋立柱4后,通过第一连接系41将纵桥向的所述立柱4连接成整体,依靠立柱4整体安装纵桥向两侧的上横梁5,暂时未安装纵桥向中部的上横梁5,目的是提供空间便于下横梁6、分配梁7和平台底模板2的下放安装,且依靠立柱4整体和纵桥向两侧的上横梁5来保证下横梁6、分配梁7和平台底模板2依次安装后的稳定性,保证安装的安全性;待下方的下横梁6、分配梁7和平台底模板2安装完成后,再安装上部未安装的上横梁5、斜撑54、竖向拉杆3和套管31等,保证后期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以及保证后期的平台底模板2的脱模方便。
且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包括拆除平台底模板2的步骤:
在已达设计强度的底层81的实心段混凝土上,通过用卷扬机的钢丝绳拉住竖向拉杆3的上端,然后解除竖向拉杆3和上横梁5的连接,利用卷扬机同步下放所有竖向拉杆3使得下横梁6、分配梁7和平台底模板2整体下放至空心塔墩1的内部底部。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平台底模板2的拆除在空心塔墩1的内部底部,避免了高空拆除作业,作业更加方便和安全。且拆解人员可以从空心塔墩1底部的人洞进入空心塔墩1的内部对下横梁6、分配梁7和平台底模板2整体拆除和运出,无需在实心段上开设人孔,能够避免对实心段的结构受力造成影响。
如某桥全长1112m,主桥为800m双塔斜拉桥,索塔最大高度250m,塔墩最大高度100m,塔墩顶实心段厚度4m,塔墩为单箱三室矩形截面,截面尺寸为13m(纵桥向)×28m(横桥向)等截面,参见图2,纵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1.5m。塔墩顶实心段施工底模需要支撑体系才能完成混凝土浇筑,目前常用的墩顶实心段施工方法存在各方面的缺陷,尤其存在影响混凝土质量、顶板结构受力、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本发明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探索一种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无需在顶板设置人孔,对实心段顶板结构受力无影响;无需设置牛腿,对塔壁混凝土质量无影响;支架设计轻型、安拆量小、安拆方便,无需搭设很高的满堂支架。
本实施例中,将塔墩顶实心段施工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厚度1m,只需要使用实施例1中的轻型的吊架平台满足厚度1m的实心段施工即可,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拆除吊架平台的平台底模板2、分配梁7和下横梁6,吊架平台轻型、安拆方便;利用厚度1m的钢筋混凝土实心段(即底层81)作为剩余3m实心段支撑平台,剩余3m实心段的施工可以采用现有技术进行。采用吊架平台施工塔墩顶实心段无需设置人孔,对实心段顶板受力结构无影响;采用吊架平台施工塔墩顶实心段后,拆卸人员无需在塔墩内部通风不良的狭窄空间内进行拆除作业,吊架平台只需在塔墩顶部拆除,安拆方便、安全风险低。
具体的施工方法:将塔墩顶实心段分两次浇筑;且使用实施例1中的轻型吊架平台满足塔墩顶厚1m实心段施工;(1)塔墩空心段最后一段施工时预埋吊架平台型钢立柱4;(2)塔墩最后一节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型钢立柱4之间的第一连接系41;(3)安装吊架平台纵桥向两侧的上横梁5及与立柱4之间的斜撑54,剩余上横梁5待下横梁6、分配梁7、平台底模板2安装完成后在安装;(4)安装吊架平台下横梁6通过精轧螺纹钢作为竖向拉杆3连接吊架平台上横梁5和下横梁6;(5)安装吊架平台的分配梁7;(6)安装吊架平台的平台底模板2;(7)安装剩余上横梁5,上横梁5和下横梁6通过精轧螺纹钢连接;(8)利用吊架平台施工塔墩顶实心段厚度1m的钢筋混凝土;(9)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通过卷扬机拆装吊架平台实心段厚度1m的钢筋混凝土以下部分;(10)利用厚度1m的钢筋混凝土实心段作为剩余厚度3m的实心段支撑平台。
吊架平台的立柱4:立柱4采用I50、L75×75×10组合而成,立柱4为高度2m的I50工字钢,L75×75×10角钢作为I50工字钢上下翼缘板加强。立柱4布纵桥向间距均为2m,布置3根;立柱4横桥向间距0.8-1m之间不等。立柱4与立柱4之间设置上下两道横向的第一连接系41,第一道设置在立柱4顶面,第二道设置在距离立柱4顶1m位置;
吊架平台的上横梁5:上横梁5采用双拼I50工字钢设置,工字钢长度8m,纵桥向布置间距2m;
吊架平台的上横梁5与立柱4连接:上横梁5与立柱4连接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且在上横梁5底部的型钢立柱4的第二钢腹板42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道加劲板43,间距28cm;加劲板43为边长20×15×3cm三角形钢。
吊架平台的下横梁6、分配梁7、平台底模板2:吊架平台下横梁6采用双拼20槽钢,横桥向布置,间距0.8m-1m不等,下横梁6通过精轧螺纹钢与上横梁5连接;安装10×10cm方木作为分配梁7,间距20cm,纵桥向安装;安装平台底模板2,平台底模板2采用2cm厚竹胶板。
吊架平台的竖向拉杆3采用精轧螺纹钢:上下横梁通过φ32精轧螺纹钢连接,精轧螺纹钢在上下横梁在水平投影交叉点设置,下横梁6受力通过精轧螺纹钢传递给上横梁5,上横梁5在将力传递到立柱4。
塔墩顶实心段分次浇筑:利用吊架平台施工墩顶实心段施工第一次钢筋混凝土,浇筑高度1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吊架平台,利用第一次浇筑厚度1m的实心段钢筋混凝土作为第二次浇筑支撑体系,浇筑剩余3m实心段。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成本投入低,本方法将塔墩顶实心段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设置较轻型吊架平台施工,第二次浇筑合理利用第一次浇筑的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体系,大大减少了吊架平台的材料使用量,较大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架体安拆成本。2、支架安拆量小、安拆方便、安全风险低,本方法设计一种轻型便捷的吊架平台在塔墩顶拆除支架,无需在塔墩内部狭窄空间、通风不良的环境进行支架拆除作业,只需要在墩顶采用卷扬机将吊架平台的平台底模板2通过塔墩内部下放至塔墩底,然后通过设计人孔将支架取出;3、无需在实心段顶设置人孔拆除支架,对实心段顶板结构受力不产生影响;4、无需在塔墩壁采用氧气乙炔进行作业,对塔墩壁混凝土质量不会产生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吊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空心塔墩(1)的腹板(11)顶部的竖向支撑,沿横桥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顶部的竖向支撑上支撑有上支撑,所述空心塔墩(1)的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之间的内箱(12)内设有水平的下支撑,所述下支撑上铺设有平台底模板(2),所述平台底模板(2)上表面对齐所述腹板(11)顶面,所述平台底模板(2)上表面能够封堵所述内箱(12)顶部,所述上支撑通过竖向拉杆(3)下穿所述平台底模板(2)后连接所述下支撑,在所述平台底模板(2)上方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所述竖向拉杆(3)能够下放所述下支撑和所述平台底模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包括若干立柱(4),所述立柱(4)竖向设置,所述立柱(4)沿纵桥向间隔预埋于对应的所述腹板(11)顶部,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的横桥向具有对应的所述立柱(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包括若干上横梁(5),所述上横梁(5)沿横桥向设置,所述上横梁(5)沿纵桥向间隔分布,所述上横梁(5)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腹板(11)的对应的所述立柱(4)上;
所述下支撑包括若干下横梁(6),所述下横梁(6)通过竖向拉杆(3)连接对应的所述上横梁(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6)沿纵桥向设置,所述下横梁(6)沿横桥向间隔分布,所述竖向拉杆(3)上下端均连接于所述下横梁(6)和所述上横梁(5)的水平交叉投影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6)和所述平台底模板(2)之间还铺设有若干分配梁(7),所述分配梁(7)沿纵桥向设置,所述分配梁(7)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沿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4)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系(41);
和/或,
沿纵桥向相邻的所述上横梁(5)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系(51);
和/或,
所述上横梁(5)端部和对应所述立柱(4)之间安装有斜撑(54);
和/或,
所述上横梁(5)为双拼工字钢结构,所述双拼工字钢结构的第一钢腹板(52)的宽度方向沿竖向设置,所述立柱(4)为工字钢结构,所述立柱(4)的第二钢腹板(42)的宽度方向沿横桥向设置,所述第二钢腹板(42)的厚度方向两侧对称设有加劲板(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沿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4)之间安装有上下两道第一连接系(41),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连接系(41)设置于所述立柱(4)顶部的侧面,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连接系(41)设置于距离所述立柱(4)顶面1m~1.5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吊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拉杆(3)外侧套设有套管(31),所述套管(31)下端穿过所述平台底模板(2)、上端延伸至所述上支撑,所述竖向拉杆(3)能够在所述套管(31)滑动,所述竖向拉杆(3)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支撑。
9.一种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空心塔墩(1)的实心段在竖向上分成至少两层浇筑,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吊架平台浇筑底层(81)的实心段混凝土;
S2、以待浇筑层以下的已浇筑成型的实心段混凝土作为待浇筑层的支撑平台来浇筑待浇筑层的实心段混凝土,直至整个实心段浇筑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架平台浇筑底层(81)的实心段混凝土;
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安装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架平台的步骤S0;
步骤S0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空心塔墩(1)的空心段最后一段浇筑时预埋所有立柱(4);
S02、在空心塔墩(1)的空心段最后一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纵桥向相邻的所述立柱(4)之间的第一连接系(41);
S03、安装纵桥向两侧的上横梁(5)在对应的所述立柱(4)上,然后安装上横梁(5)端部和对应所述立柱(4)之间的斜撑(54);
S04、通过竖向拉杆(3)将下横梁(6)安装在对应上横梁(5)下方,且使得竖向拉杆(3)位于下横梁(6)和上横梁(5)之间的部分外侧套设有套管(31);
S05、在下横梁(6)上铺设分配梁(7),在分配梁(7)上铺设平台底模板(2);
S06、安装剩余的上横梁(5)、斜撑(54)、竖向拉杆(3)和套管(31);以及安装纵桥向相邻的所述上横梁(5)之间的第二连接系(51);
S07、吊架平台安装完成;
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包括拆除平台底模板(2)的步骤:
在已达设计强度的底层(81)的实心段混凝土上,通过用卷扬机的钢丝绳拉住竖向拉杆(3)的上端,然后解除竖向拉杆(3)和上横梁(5)的连接,利用卷扬机同步下放所有竖向拉杆(3)使得下横梁(6)、分配梁(7)和平台底模板(2)整体下放至空心塔墩(1)的内部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25108.0A CN115787504B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25108.0A CN115787504B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87504A true CN115787504A (zh) | 2023-03-14 |
CN115787504B CN115787504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8542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25108.0A Active CN115787504B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8750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16812A (zh) * | 2023-06-09 | 2023-09-08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20587C1 (en) * | 1986-06-19 | 1987-08-13 | Bilfinger Berger Bau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concrete or prestressed-concrete bridge superstructures in sections |
JP2004225275A (ja) * | 2003-01-20 | 2004-08-12 | Taisei Corp | 波形鋼板ウエブ箱桁橋の架設装置および波形鋼板ウエブ箱桁橋の施工方法 |
JP2005016078A (ja) * | 2003-06-24 | 2005-01-20 |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 現場打ち中空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とその施工方法およびそこに用いるスペーサ兼支持具 |
CN105625195A (zh) * | 2016-03-16 | 2016-06-01 | 河南大建桥梁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波形钢腹板scc工法移动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537617A (zh) * | 2018-12-03 | 2019-03-29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悬吊式底模托架浇筑悬空承台的施工方法 |
CN111441244A (zh) * | 2020-04-17 | 2020-07-24 | 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施工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691300A (zh) * | 2020-05-17 | 2020-09-22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的混凝土浇筑支架装置 |
CN114016417A (zh) * | 2021-11-15 | 2022-02-08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向空心墩墩顶盖板封顶施工底模板及方法 |
CN114622492A (zh) * | 2022-04-02 | 2022-06-14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空心薄壁墩大断面横隔板及施工方法 |
-
2022
- 2022-12-16 CN CN202211625108.0A patent/CN1157875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20587C1 (en) * | 1986-06-19 | 1987-08-13 | Bilfinger Berger Bau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concrete or prestressed-concrete bridge superstructures in sections |
JP2004225275A (ja) * | 2003-01-20 | 2004-08-12 | Taisei Corp | 波形鋼板ウエブ箱桁橋の架設装置および波形鋼板ウエブ箱桁橋の施工方法 |
JP2005016078A (ja) * | 2003-06-24 | 2005-01-20 |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 現場打ち中空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とその施工方法およびそこに用いるスペーサ兼支持具 |
CN105625195A (zh) * | 2016-03-16 | 2016-06-01 | 河南大建桥梁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波形钢腹板scc工法移动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537617A (zh) * | 2018-12-03 | 2019-03-29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悬吊式底模托架浇筑悬空承台的施工方法 |
CN111441244A (zh) * | 2020-04-17 | 2020-07-24 | 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施工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691300A (zh) * | 2020-05-17 | 2020-09-22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的混凝土浇筑支架装置 |
CN114016417A (zh) * | 2021-11-15 | 2022-02-08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向空心墩墩顶盖板封顶施工底模板及方法 |
CN114622492A (zh) * | 2022-04-02 | 2022-06-14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空心薄壁墩大断面横隔板及施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兰帆;: "盖板法空心墩封顶施工工艺",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no. 03, pages 98 - 100 * |
张伟华;: "浅谈薄壁空心墩封顶施工方法", 黑龙江科技信息, no. 02, pages 294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16812A (zh) * | 2023-06-09 | 2023-09-08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87504B (zh) | 2023-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75103Y (zh) | 液压中心顶升爬模装置 | |
CN111119059B (zh) | 高墩现浇箱梁超高复合式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0409319B (zh) |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现浇桥面板用托架及施工方法 | |
JP7429940B2 (ja) | 斜張橋の鋼コンクリート主桁の施工方法 | |
CN110878522B (zh) | 主塔下横梁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 |
WO2024082690A1 (zh) | 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15787504A (zh) | 一种吊架平台及空心塔墩顶实心段的施工方法 | |
CN211772852U (zh) | 一种可承受三向荷载的主塔横撑结构体系 | |
CN115233960B (zh) |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 |
CN102767282A (zh) | 一种超大异型转换层悬挑梁可装配式高支模施工方法 | |
CN209780193U (zh) | 一种悬吊式脚手架 | |
CN113914223A (zh) | 一种高墩弧形上横梁轻体量支架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2611890U (zh) | 一种隧道内跨越溶洞的钢混组合拱桥 | |
CN218061492U (zh) | 一种在钢结构框架上浇筑砼平台的装置 | |
CN112726442A (zh) | 大跨度薄壁混凝土声屏障浇筑台车的施工方法 | |
CN217104743U (zh) | 一种大倾角塔柱的下横梁支架 | |
CN115045505A (zh) | 一种在钢结构框架上浇筑砼平台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214656383U (zh) | 一种路线交叉低净空拼宽现浇箱梁支架 | |
CN212200101U (zh) | 一种空腹式刚构桥三角区上弦箱梁悬浇支撑立柱及结构 | |
JP5437876B2 (ja) | 鉄道rcラーメン構造高架橋の構築工程における支持部材の解体撤去方法 | |
CN218150027U (zh) | 一种新型箱式梯笼 | |
CN219808272U (zh) | 一种适用于现浇箱梁的托架体系 | |
CN114182639B (zh) | 一种带有防撞墙的预制边箱梁抗倾覆装置的施工方法 | |
CN205476466U (zh) | 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分段吊装支模体系 | |
CN114855624B (zh) | 一种悬浇连续箱梁横隔板的内模吊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