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7510B - 剪力墙支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剪力墙支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7510B
CN115467510B CN202211021051.3A CN202211021051A CN115467510B CN 115467510 B CN115467510 B CN 115467510B CN 202211021051 A CN202211021051 A CN 202211021051A CN 115467510 B CN115467510 B CN 115467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unloading
side templates
force unloa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10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67510A (zh
Inventor
刘桂华
蒋爱民
花建卫
葛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b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b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ba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b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10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7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7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67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7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08Forms, which are completely dismantled after setting of the concrete and re-built for next pou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04G17/065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the element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E04G17/0657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the element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fully recover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14Bracing or strutting arrangements for formwalls; Devices for aligning 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支模系统,包括:两个侧面模板;支撑件,其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之间;加固组件,其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的外侧;第一对拉组件,其至少部分穿过两个侧面模板,并与加固组件相抵接;两组卸力组件,每组卸力组件均包括第一卸力件和第二卸力件,第一卸力件滑移设置在加固组件上,第一卸力件与第二卸力件的一侧相互抵接,并且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卸力件的另一侧与侧面模板的外侧相抵接,第二卸力件的另一侧与地面相抵接。本申请通过设置卸力组件在侧面模板与地面之间建立了新的传力路径,且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将侧面模板受到的压迫力先进行分解再进行抵消,可以有效降低两个侧面模板相互远离的趋势。

Description

剪力墙支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支模系统。
背景技术
剪力墙顾名思义是具有抗剪切力的建筑墙体,其主要用于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剪力墙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浇筑剪力墙时通常借助于剪力墙支模系统。剪力墙支模系统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面模板、设置在侧面模板的外侧的加固组件、两端分别与两个侧面模板的内侧相抵接的支撑件以及穿过两个侧面模板并抵接在加固组件上的对拉组件。支撑件用于保持两个侧面模板不易相互靠近,而对拉组件则用于保持两个侧面模板不易相互远离,进而以保障剪力墙的结构尺寸合格。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将混凝土浇筑在剪力墙支模系统内后,两个侧面模板受到混凝土的压迫而容易相互远离,虽然对拉组件可以对两个侧面模板进行限位,但是两个侧面模板被限位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两个侧面模板进行相互远离的限位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剪力墙支模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剪力墙支模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剪力墙支模系统,所述剪力墙支模系统包括:
两个侧面模板,其间隔设置;
支撑件,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模板之间,并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模板的内侧相抵接;
加固组件,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模板的外侧,并与两个所述侧面模板的外侧相抵接;
第一对拉组件,其至少部分穿过两个所述侧面模板,并与所述加固组件相抵接;
两组卸力组件,其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的外侧,每组所述卸力组件均包括第一卸力件和第二卸力件,所述第一卸力件滑移设置在加固组件上,所述第一卸力件与所述第二卸力件的一侧相互抵接,并且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第一卸力件的另一侧与所述侧面模板的外侧相抵接,所述第二卸力件的另一侧与地面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卸力件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卸力件,且沿纵向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第一卸力件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压板,所述限位螺杆穿过所述压板并与限位螺母连接,以使得所述压板锁紧在第二卸力件上,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用于限位螺杆滑动以调节其穿过位置的调节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卸力件与所述第二卸力件的抵接面上均设置有防滑齿,所述第一卸力件和所述第二卸力件的所述防滑齿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卸力件通过卸力杆与地面相抵接,所述卸力杆的长度可调。
可选的,所述卸力杆包括外管和内杆,所述外管和所述内杆螺纹连接,并且其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卸力件上,另一个与地面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卸力杆沿纵向设置,所述剪力墙支模系统还包括第二对拉组件,所述第二对拉组件包括连接梁和插接件,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卸力组件的第二卸力件搭接,所述插接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件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梁的两端,以对两组所述卸力组件的第二卸力件进行水平限位。
可选的,所述卸力杆的底端抵接在压力测试装置上,所述压力测试装置设置在地面上,并用于测量和显示压力数据。
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两组加固梁,两组所述加固梁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的外侧,且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对拉组件包括对拉螺杆、两个对拉螺母和四个钢管,所述对拉螺杆穿过两个所述侧面模板,四个所述钢管分两组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且每组所述钢管分两个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杆的两侧,两组所述钢管分别与两组加固梁相抵接,两个所述对拉螺母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且将所述钢管锁紧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卸力件包括卸力梁和卸力体,所述卸力体与所述第二卸力件一一对应设置,且相互抵接,所述卸力梁平行于所述加固梁设置,且与所述卸力体连接,所述卸力梁与所述加固梁其中的一个设置有滑槽,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本申请通过设置卸力组件在侧面模板与地面之间建立了新的传力路径,并且通过将卸力组件的第一卸力件和第二卸力件的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将侧面模板受到的压迫力先进行分解再进行抵消,可以有效降低两个侧面模板相互远离的趋势,进而以提高对两个侧面模板进行相互远离的限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剪力墙支模系统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剪力墙支模系统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卸力件和第二卸力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卸力件和第二卸力件的受力分析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对拉组件和第二卸力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卸力件与加固梁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侧面模板;2、支撑件;3、加固梁;4、第一对拉组件;41、对拉螺杆;42、对拉螺母;43、钢管;44、构件;5、卸力组件;51、第一卸力件;511、卸力梁;512、卸力体;52、第二卸力件;6、端面模板;7、限位螺杆;8、压板;81、调节孔;9、限位螺母;10、防滑齿;11、卸力杆;12、外管;121、橡胶垫;13、内杆;14、把手;15、第二对拉组件;16、连接梁;17、插接件;18、插槽;19、压力测试装置;20、滑槽;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剪力墙支模系统,所述剪力墙支模系统包括:
两个侧面模板1,其间隔设置;
支撑件2,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之间,并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的内侧相抵接;
加固组件,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的外侧,并与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的外侧相抵接;
第一对拉组件4,其至少部分穿过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并与所述加固组件相抵接;
两组卸力组件5,其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1的外侧,每组所述卸力组件5均包括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所述第一卸力件51滑移设置在加固组件上,所述第一卸力件51与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一侧相互抵接,并且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第一卸力件51的另一侧与所述侧面模板1的外侧相抵接,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另一侧与地面相抵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侧面模板1设置为矩形,其材质可以是铝合金材料。两个侧面模板1可以跨设在两个已施工完成的建筑结构之间,并且分别位于两个建筑结构的两侧;此时由两个侧面模板1与两个建筑结构围合形成剪力墙的浇筑空间。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剪力墙支模系统还可以包括端面模板6,端面模板6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1之间,并且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1的同一端。端面模板6的形状可以设置为“U”字形,其“U”字形的封闭一端靠近浇筑空间,其“U”字形的开口一端远离浇筑空间。可以理解的是,端面模板6可以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侧面模板1的两端;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其设置在侧面模板1的一端,而侧面模板1的另一端搭接在已施工完成的建筑结构上。
如图1所示,支撑件2可以设置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杆状结构,其轴向的长度即为剪力墙的厚度,其用于保持两个侧面模板1之间的间隔,以避免两个侧面模板1相互靠近,进而以保障剪力墙的厚度不会偏薄。沿侧面模板1的厚度方向,支撑件2可以在两个侧面模板1之间呈矩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以使得支撑件2对侧面模板1进行支撑时侧面模板1受力更加均匀。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对拉组件4将加固组件压紧在两个侧面模板1的外侧上,以与加固组件相配合而避免两个侧面模板1相互远离,进而以保障剪力墙的厚度不会偏厚。沿竖直方向,加固组件和第一对拉组件4可以设置有若干组,并且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以增强对侧面模板1的限位效果。
而卸力组件5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1的外侧,可以将侧面模板1受到的混凝土的压迫力进行卸力,以降低两个侧面模板1相互远离的趋势。具体地说,由于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相互抵接,且第一卸力件51的一端与侧面模板1抵接,第二卸力件52与地面相抵接,因此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在侧面模板1与地面之间建立了新的传力路径,以将侧面模板1受到的压迫力传递至地面;与此同时,由于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的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因此在受力分析上,可以将侧面模板1受到的压迫力进行力的分解,以将压迫力进行有效地抵消。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设置卸力组件5在侧面模板1与地面之间建立了新的传力路径,并且通过将卸力组件5的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的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将侧面模板1受到的压迫力先进行分解再进行抵消,可以有效降低两个侧面模板1相互远离的趋势,进而以提高对两个侧面模板1进行相互远离的限位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卸力件51,且沿纵向设置有限位螺杆7,所述第一卸力件51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压板8,所述限位螺杆7穿过所述压板8并与限位螺母9连接,以使得所述压板8锁紧在第二卸力件52上,所述压板8上设置有用于限位螺杆7滑动以调节其穿过位置的调节孔81。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第二卸力件52的顶部靠近侧面模板1的一侧倒斜角,以形成用于与第一卸力件51进行抵接的抵接面。而第一卸力件51设置在第二卸力件52的抵接面与侧面模板1的外侧之间,且第一卸力件51的底部远离侧面模板1的一侧倒角,以形成用于与第二卸力件52相适配的抵接面。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通过前述抵接面进行抵接。
限位螺杆7纵向固定在第二卸力件52的顶部,且可以与第二卸力件52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螺杆7与第二卸力件5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焊接等。压板8设置为矩形,且可以通过铰链转动设置在第一卸力件51的顶部,并且铰链靠近侧面模板1设置。调节孔81设置为腰型孔,其延伸方向为压板8的铰链所在的一端靠近压板8的活动端的方向。压板8的活动端转动至与第二卸力件52的顶部相抵接时,限位螺杆7从调节孔81内穿过压板8。此时将限位螺母9与限位螺杆7螺纹连接,并将限位螺母9与压板8相抵接,即可通过限位螺母9将压板8锁紧固定在第二卸力件52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压板8、限位螺杆7和限位螺母9将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进行连接,增加了第一卸力件51与第二卸力件52之间的限位关系的数量,以使得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不易产生分离,进而保障了卸力的传递路径的有效性。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卸力件51与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抵接面上均设置有防滑齿10,所述第一卸力件51和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所述防滑齿10相啮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防滑齿10与第一卸力件51或者第二卸力件52均一体成型,并且沿第一卸力件51或者第二卸力件52的延伸方向设置。防滑齿10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并且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纵向延伸和水平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防滑齿10增加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相互抵接时的摩擦阻力,以增强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相互抵接时的稳固性,从而使得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不易相互分离,进而以保障卸力的传力路径的有效性。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卸力件52通过卸力杆11与地面相抵接,所述卸力杆11的长度可调。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第二卸力件52可以设置为棱柱状,其水平延伸,并且其纵截面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两个大小不同的直角梯形叠合的异形形状,且两个直角梯形以斜边进行叠合。限位螺杆7固定在较小的直角梯形的直角边所在的一侧,而卸力杆11固定在较大的直角梯形的直角边所在的一侧。卸力杆11设置为伸缩杆,且卸力杆11伸缩后的长度可以保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长度可调的卸力杆11与地面相抵接,可以通过调节卸力杆11的长度以调节第二卸力件52与地面相抵接时的力的大小,进而使得第二卸力件52与地面形成有效的抵接,并避免第二卸力件52窜动而无法保持卸力的传力路径的有效性。
如图2所示,更具体地,所述卸力杆11包括外管12和内杆13,所述外管12和所述内杆13螺纹连接,并且其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卸力件52上,另一个与地面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外管12设置为圆管状,而内杆13设置圆杆状。外管12与内杆13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外管12或者内管,可以调节外管12与内杆13螺纹连接的深度,以调节卸力杆11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内杆13焊接固定在第二卸力件52上,而外管12与地面相抵接。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12和内杆13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换。
为便于驱使外管12转动,外管12的外侧可以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14,两个把手14均沿外管12的轴截面设置,并且可以设置“U”字形。把手14的“U”字形的开口一端与外管12的侧壁焊接固定,其“U”字形的封闭一端用于握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将外管12和内杆13螺纹连接,以构成卸力杆11,通过转动外管12即可便捷地调节卸力杆11的长度,易于安装和调节,可以提高装配剪力墙支模系统的工作效率。
更具体地,所述卸力杆11沿纵向设置,所述剪力墙支模系统还包括第二对拉组件15,所述第二对拉组件15包括连接梁16和插接件17,所述连接梁16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卸力组件5的第二卸力件52搭接,所述插接件1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件17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梁16的两端,以对两组所述卸力组件5的第二卸力件52进行水平限位。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卸力杆11纵向设置,其用于将侧面模板1受到的压迫力(参考F1)沿纵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分解,以形成有纵向的分解力(参考F2)和水平方向的分解力(参考F3)。可以理解的是,卸力杆11将地面提供的纵向向上的支撑力传递至第二卸力件52,以对纵向的分解力进行抵消。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对拉组件15将两组卸力组件5的第二卸力件52进行水平限位可以理解为:第二对拉组件15将两组卸力组件5的第二卸力件52进行对拉,以使得两组卸力组件5的第二卸力件52不易相互远离。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对拉组件15对水平方向的分解力进行抵消。
具体地说,连接梁16设置为方梁,其长度大于两组卸力组件5的第二卸力件52之间的最小距离,以使得连接梁16可以搭接在两个第二卸力件52上,也即连接梁16跨设在两个第二卸力件52上。连接梁16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槽18,插接件17穿过插槽18且至少部分伸出插槽18外。插接件17可以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的板体,其穿过插槽18后,其一条直角边所在的一侧与第二卸力件52远离侧面模板1的一侧相抵接,以形成所述水平限位。
如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将侧面模板1的受到的压迫力分解为纵向和水平方向的分解力,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压迫力必然两个较小的分解力,因此本实施例将压迫力分解为两个较小的分解力后再分别对其进行抵消,可以降低直接对较大的压迫力直接进行抵消时的难度,并且可以保障卸力的传力路径的有效性。
更具体地,所述卸力杆11的底端抵接在压力测试装置19上,所述压力测试装置19设置在地面上,并用于测量和显示压力数据。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压力测试装置19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例如电子秤、电子压力计等。在本实施例中,外管12的低端与压力测试装置19进行抵接。为了提高外管12抵接在压力测试装置19上时的稳定性,外管12的底端可以设置有橡胶垫121,且橡胶垫121可以卡接固定在外管12上。
可以理解的是,压力测试装置19可以测量和显示纵向的分解力的大小,当两个侧面模板1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受到的压迫力增大,并具有推动第一卸力件51在加固组件上移动的趋势,而进一步地,纵向的分解力也相应地增大,此时通过压力测试装置19显示的力的数值变化,即可判断得到需要对两个侧面模板1进行进一步加固,进而以及时有效地避免两个侧面模板1相互远离。
具体地,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两组加固梁3,两组所述加固梁3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1的外侧,且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加固梁3可以设置为方梁,两组加固梁3分别用于对两个侧面模板1进行加固。沿侧面模板1的纵向,每组加固梁3均可以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将第一对拉组件4通过两组加固梁3间隔对两个侧面模板1进行对拉,相比于通过第一对拉组件4直接对两个侧面模板1进行对拉的方式,可以增加两个侧面模板1受到拉力时的受力面积,进而以使得两个侧面模板1受力更加均匀。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对拉组件4包括对拉螺杆41、两个对拉螺母42和四个钢管43,所述对拉螺杆41穿过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四个所述钢管43分两组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杆41的两端,且每组所述钢管43分两个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杆41的两侧,两组所述钢管43分别与两组加固梁3相抵接,两个所述对拉螺母42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杆41的两端螺纹连接,且将所述钢管43锁紧固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对拉螺杆41和对拉螺母42均可以采用钢材制成,以保证其结构强度。对拉螺杆41水平设置,对拉螺母42螺纹连接在对拉螺杆41的两端。而四个钢管43均纵向设置,且与加固梁3远离侧面模板1的一侧相抵接;与此同时,四个钢管43分两组设置在对拉螺杆41的两端,且每组钢管43的数量均为两个,同一组的两个钢管43分别设置在对拉螺杆41的轴向的两侧。对拉螺母42与钢管43之间可以设置有“3”形构件44,“3”形构件44靠近钢管43的一侧设置有与钢管43相适配的型腔,以提高对拉螺母42对两根钢管43的锁止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对拉螺杆41、两个对拉螺母42和四个钢管43相配合的方式,可以稳定地将两根加固梁3限位在两个侧面模板1上,并对两个侧面模板1进行有效的对拉,进而以避免两个侧面模板1相互远离。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卸力件51包括卸力梁511和卸力体512,所述卸力体512与所述第二卸力件52一一对应设置,且相互抵接,所述卸力梁511平行于所述加固梁3设置,且与所述卸力体512连接,所述卸力梁511与所述加固梁3其中的一个设置有滑槽20,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0相配合的滑块21。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卸力梁511与卸力体512可以采用分体制备加工,且焊接固定为一体的加工方式。其中,卸力梁511可以设置为方梁,其延伸方向与加固梁3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与加固梁3的滑移配合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与其延伸方向相垂直。卸力梁511沿其滑移的方向的宽度小于加固梁3,以避免卸力梁511与钢管43直接抵接而无法实现滑移。可以理解的是,当两个侧面模板1相互远离时,可以推动卸力梁511在加固梁3上滑移。在本实施例中,滑块21设置在加固梁3上,而滑槽20设置在卸力梁511上。而更具体地说,前述第二对拉组件15的连接梁16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第二卸力件52的卸力梁511上,而插接件17则对两个卸力梁511进行限位。
如图1和图6所示,卸力体512则设置为棱柱状,其形状可以视为一角存在倒斜角的矩形,卸力体512的倒角面所在的一侧用于与第二卸力件52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卸力体512沿卸力梁511的轴向设置有两个,与此相对应地,第二卸力件52也设置有两个。当然,卸力体5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卸力件51包括梁体式的卸力梁511,且卸力梁511与加固梁3通过滑槽20与滑槽20的配合,可以对卸力梁511的滑移进行导向,以避免其受到侧面模板1的推动时产生窜动,进而保障了卸力的传力路径的有效性。
本申请一种剪力墙支模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搭建剪力墙支模系统时,先将两块侧面模板1间隔设置,再将支撑件2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1之间,并通过已施工完成的建筑结构或者端面模板6围合形成浇筑剪力墙的浇筑空间。然后将两组加固梁3分别预固定在两个侧面模板1的外侧,并将第一卸力件与加固梁3滑移连接,同时使得卸力梁511与侧面模板1相抵接,再将对拉螺杆41穿过两个侧面模板1,并将四个钢管43分两组设置在对拉螺杆41的两端,且每组钢管43分两个设置在对拉螺杆41的两侧,然后将钢管43与加固梁3抵接,并将“3”形构件44和对拉螺母42依次套设在对拉螺杆41上,再通过对拉螺母42锁紧固定。然后将第二卸力件52与卸力体512相抵接,并在地面对应位置放置压力测试装置19,再通过调节外管12与内杆13的螺纹深度以调节卸力杆11的长度,进而使得卸力杆11纵向设置在第二卸力件52和压力测试装置19之间。然后驱使压板8在第一卸力件51上转动,以使得限位螺杆7通过调节孔81穿过压板8,再将限位螺栓与限位螺母9连接,以通过限位螺母9将压板8压紧固定在第二卸力件52上。然后将连接梁16搭接在两个加固梁3上,并将插接件17穿过插槽18,以与加固梁3远离侧面模板1的一侧相抵接。
本申请通过设置卸力组件5在侧面模板1与地面之间建立了新的传力路径,并且通过将卸力组件5的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的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将侧面模板1受到的压迫力先进行分解再进行抵消,可以有效降低两个侧面模板1相互远离的趋势,进而以提高对两个侧面模板1进行相互远离的限位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剪力墙支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支模系统包括:
两个侧面模板(1),其间隔设置;
支撑件(2),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之间,并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的内侧相抵接;
加固组件,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的外侧,并与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的外侧相抵接;
第一对拉组件(4),其至少部分穿过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并与所述加固组件相抵接;
两组卸力组件(5),其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1)的外侧,每组所述卸力组件(5)均包括第一卸力件(51)和第二卸力件(52),所述第一卸力件(51)滑移设置在加固组件上,所述第一卸力件(51)与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一侧相互抵接,并且抵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第一卸力件(51)的另一侧与所述侧面模板(1)的外侧相抵接,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另一侧与地面相抵接;
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卸力件(51),且沿纵向设置有限位螺杆(7),所述第一卸力件(51)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压板(8),所述限位螺杆(7)穿过所述压板(8)并与限位螺母(9)连接,以使得所述压板(8)锁紧在第二卸力件(52)上,所述压板(8)上设置有用于限位螺杆(7)滑动以调节其穿过位置的调节孔(81);
所述第二卸力件(52)通过卸力杆(11)与地面相抵接,所述卸力杆(11)的长度可调;
所述卸力杆(11)沿纵向设置,所述剪力墙支模系统还包括第二对拉组件(15),所述第二对拉组件(15)包括连接梁(16)和插接件(17),所述连接梁(16)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卸力组件(5)的第一卸力件(51)搭接,所述插接件(1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件(17)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梁(16)的两端,以对两组所述卸力组件(5)的第一卸力件(51)进行水平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支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力件(51)与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抵接面上均设置有防滑齿(10),所述第一卸力件(51)和所述第二卸力件(52)的所述防滑齿(10)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支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杆(11)包括外管(12)和内杆(13),所述外管(12)和所述内杆(13)螺纹连接,并且其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卸力件(52)上,另一个与地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支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杆(11)的底端抵接在压力测试装置(19)上,所述压力测试装置(19)设置在地面上,并用于测量和显示压力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支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两组加固梁(3),两组所述加固梁(3)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模板(1)的外侧,且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力墙支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拉组件(4)包括对拉螺杆(41)、两个对拉螺母(42)和四个钢管(43),所述对拉螺杆(41)穿过两个所述侧面模板(1),四个所述钢管(43)分两组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杆(41)的两端,且每组所述钢管(43)分两个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杆(41)的两侧,两组所述钢管(43)分别与两组加固梁(3)相抵接,两个所述对拉螺母(42)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杆(41)的两端螺纹连接,且将所述钢管(43)锁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力墙支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力件(51)包括卸力梁(511)和卸力体(512),所述卸力体(512)与所述第二卸力件(52)一一对应设置,且相互抵接,所述卸力梁(511)平行于所述加固梁(3)设置,且与所述卸力体(512)连接,所述卸力梁(511)与所述加固梁(3)其中的一个设置有滑槽(20),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0)相配合的滑块(21)。
CN202211021051.3A 2022-08-24 2022-08-24 剪力墙支模系统 Active CN115467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1051.3A CN115467510B (zh) 2022-08-24 2022-08-24 剪力墙支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1051.3A CN115467510B (zh) 2022-08-24 2022-08-24 剪力墙支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7510A CN115467510A (zh) 2022-12-13
CN115467510B true CN115467510B (zh) 2024-04-19

Family

ID=84366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1051.3A Active CN115467510B (zh) 2022-08-24 2022-08-24 剪力墙支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75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26613U (zh) * 2015-07-30 2015-12-02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外墙模板根部加固的锁脚器
CN207348461U (zh) * 2017-09-24 2018-05-11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铝合金模板早拆模支撑体系
CN209457390U (zh) * 2018-12-10 2019-10-01 王晨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
CN112282360A (zh) * 2020-11-25 2021-01-2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剪力墙与圆柱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3710399U (zh) * 2020-10-28 2021-07-16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
CN113237454A (zh) * 2021-06-09 2021-08-10 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涨模预警装置及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16832B1 (es) * 2011-12-29 2014-06-03 Rúbrica Ingenieria Y Arquitectura, S.L. Sistema de calce para transmitir las cargas de un encofrado al terren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26613U (zh) * 2015-07-30 2015-12-02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外墙模板根部加固的锁脚器
CN207348461U (zh) * 2017-09-24 2018-05-11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铝合金模板早拆模支撑体系
CN209457390U (zh) * 2018-12-10 2019-10-01 王晨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
CN213710399U (zh) * 2020-10-28 2021-07-16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
CN112282360A (zh) * 2020-11-25 2021-01-2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剪力墙与圆柱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37454A (zh) * 2021-06-09 2021-08-10 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涨模预警装置及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7510A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7085B1 (de) Kanaldiele und Kammerplatten-Verbaueinheit
AU2020260386A1 (en) Connection system
CN115467510B (zh) 剪力墙支模系统
CN105424478A (zh) 混凝土构件施加轴向拉伸荷载的试验装置
US3779515A (en) Adjustable decking and framing tool
US201202339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structure
CN213898119U (zh) 一种模板加固龙骨
WO2022007608A1 (zh) 夯土与木梁节点抗弯承载与变形性能的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09087481A2 (de) Verbindungsvorrichtung und verstärkungsplatte dafür
CN213509634U (zh) 一种房屋建筑拱式支护体
CN212769546U (zh) 一种带有限位预警结构的抱箍式塔吊附墙
WO2009083002A1 (de) Stahlbetonbauelement mit queranker
CN211524076U (zh) 一种横梁木板的夹持装置
CN211229122U (zh)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CN111364760A (zh) 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洞口支撑装置
CN108867403B (zh) 一种桁片式组合桥梁钢拱架
US3826460A (en) Monolithic structure forming means with metal tubular bracing
CN112359710A (zh) 一种钢结构拼接桥梁
CN221277229U (zh) 一种脚手架连墙件装置
CN111119478A (zh) 双向锁紧器、龙骨锁紧结构、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CN112681770A (zh) 混凝土预埋钢板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9158390U (zh) 一种剪力墙木模板阴角木枋高效加固系统
CN114606980B (zh) 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
CN219528402U (zh) 一种梁侧模支撑夹具
CN204940843U (zh) 非防水部位墙模板对拉螺栓与预制支撑套管安装加固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