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9966A -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多梳的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多梳的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49966A CN115449966A CN202211156006.9A CN202211156006A CN115449966A CN 115449966 A CN115449966 A CN 115449966A CN 202211156006 A CN202211156006 A CN 202211156006A CN 115449966 A CN115449966 A CN 1154499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spandex
- comb
- warp
- we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29920002334 Spandex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2
- 239000004759 spandex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2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10000001520 comb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792 cor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38 degrea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41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0 car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37 degreasing ag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27 degreas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28 e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0 fin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46 outsourc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06 polyurethane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8 textile fin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04—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 D02G3/045—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all components being made from artificial or synthetic material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6—Cored or coated yarns or thread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21/08—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0—Open-work fabric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1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该多梳经编织物在编织经向和纬向上都具有高弹性,且具有满足服装要求的抗脱散性能,改变了传统多梳经编织物在纬向上弹性小且经向上存在逆编织方向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组织易脱散的问题,让多梳经编织物的应用广度增加,提高产品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意裁产品的定义是:是一种以化纤丝加弹力丝织成的,具有四面高弹力效果的面料,边缘部分带自锁边。产品具有不散边特点,能够随意裁剪,而无需缝边,随心裁面料让衣物从此摆脱边痕的束缚,具有自由舒适、无拘无束的穿着体验。
随意裁面料目前用得多的是纬编织物,多梳经编织物做任意裁主要受纬向弹性不够的影响,常规的多梳经编织物,纬向弹性只有30%左右,与达到随意裁面料的四面弹性都在80%以上的高要求之间的差距巨大,另外,难以做到良好的防脱散效果也是限制随意裁产品开发的重要因素。
如何将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的多梳经编织物具有随意裁功能,将是一个重大的革新,将会极大地提升多梳经编织物的应用广度。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复合纱生产的一定区域难题被一个个攻破,为多梳经编织物在随意裁方向开发创造了可能性,另外,多梳经编产品的织造水平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为多梳拉舍尔经编机在随意裁方向上研发产品创造了良好条件。
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些技术来解决四面弹性性能或防脱散性能: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了防脱散功能后,就会限制不能有弹性,或者弹性会降低,满足不了随意裁四面高弹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能够让自由裁织物具有多梳经编织物产品的轻薄通透、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以满足对新类型产品的需要。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具体生产方法,能够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实现产品编织,以及和后整理结合上实现织物的随意裁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所述多梳经编织物利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编织而成;所述多梳经编织物的成品经向密度为24横列/厘米以上,纬向密度为10纵行/厘米以上;所述多梳经编织物包括地网层和花纱层;所述地网层采用对拉网眼结构;所述地网层中采用的地网纱线包括成圈地纱、衬纬贾卡纱、衬纬氨纶纱,所述成圈地纱采用热熔氨纶包芯纱,所述衬纬贾卡纱采用普通氨纶包芯纱,所述衬纬氨纶纱采用氨纶纱。
进一步的,所述热熔氨纶包芯纱包括芯纱部分和外包纱部分,所述芯纱部分为热熔氨纶组成,或外层是热熔氨纶、芯层是普通氨纶的结构组成,或热熔氨纶和普通氨纶合捻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的花纱梳栉数大于24把,上机密度为12 横列/厘米以上。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经编机机器的选取:选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中的衬纬机型作为编织机器;
S2.地网原料的选用:成圈地纱选用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热熔氨纶包芯纱,衬纬贾卡纱选用的是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普通氨纶包芯纱,衬纬氨纶纱采用的是线密度小于等于280D的氨纶纱;
S3.经编机器的穿纱:成圈地纱梳采用满穿,衬纬贾卡梳采用满穿,衬纬氨纶梳采用一空一穿,花梳按工艺选择性穿纱,成圈地纱梳采用的满机号配置,衬纬贾卡梳采用的是半机号配置,衬纬氨纶梳采用的是满机号配置;
S4.走针方式:成圈地纱梳走直编链结构或者变化直编链结构,衬纬贾卡梳走对拉网眼结构,衬纬氨纶梳也是走对拉网眼结构;花梳按照工艺设定的走针要求进行运动编织;
S5.零位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已经配备的标准花宽零位,减少装针量;
S6.花纱纱线的选取:根据花型特点选取对应的原料;
S7.上机参数:上机密度为12横列/厘米以上,成品经向密度24横列/厘米以上,纬向密度为10纵行/厘米以上,成圈地纱的送经量为1100-1700mm/Rack,衬纬贾卡纱的送经量为400-750mm/Rack,衬纬氨纶纱的送经量为 200-300mm/Rack;
S8.后整理:采用除油-预定型-染色-复定型的方式,预定型温度采用190-198度,预定型时间为40-55秒,复定型温度采用160-180度,复定型时间为40-50秒。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的所述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中的衬纬机型是配备有1把成圈地纱梳,1套衬纬贾卡梳,2把衬纬氨纶梳和24把以上衬纬花梳的编织机器。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的所述编织机器机号为18-28E机号配置。
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所述成圈地纱梳走直编链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 0-1/1-0//或1-0/0-1//,所述成圈地纱梳走变化直编链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1-0/0-1/1-0/1-2/2-1/1-2//。
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所述衬纬贾卡梳包括贾卡1、贾卡2,所述贾卡1 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0-0/2-2//,所述贾卡2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2-2/0-0//;所述衬纬氨纶梳包括氨纶1、氨纶2,所述氨纶1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0-0/1-1//,所述氨纶2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1-1/0-0//。
进一步的,步骤S5中的所述花宽零位为自行定义的标准花宽零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和步骤S8之间还包括一步骤:在生产前对产品进行评估和花型的试织。
本发明的增益效果是:区别现有技术,本发明公布的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以及该织物的生产方法,织物主要用在时尚服饰,产品具有比较好的触感,良好的亲肤性。产品在具有多梳经编织物的华丽外观,复杂的花纹图案的基础上,同时具有随意裁产品的随性和舒适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布类之间的界限,拓宽了多梳经编织物的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网结构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网组织垫纱数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地网组织穿纱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的衬纬类多梳拉舍尔经编机梳栉排布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的包芯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衬纬类纱线使用实例表;
图7是本发明织物弹性测试报告实例表;
图8是本发明织物洗后外观质量评估报告测试实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实施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多梳经编织物利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编织而成;所述多梳经编织物的成品经向密度为24横列/厘米以上,纬向密度为10纵行/ 厘米以上;所述多梳经编织物包括地网层和花纱层;所述地网层采用对拉网眼结构,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中有一套衬纬氨纶梳,一套衬纬氨纶梳包括氨纶1和氨纶 2,有两把衬纬贾卡梳,两把衬纬贾卡梳包括贾卡1和贾卡2;地网的对拉网眼结构的走针情况如图2,其中氨纶1和氨纶2走针相对,贾卡1和贾卡2走针相对,形成对拉网眼的结构,如图1所示,衬纬贾卡纱2衬纬和贾卡纱3是间隔分布的,且任意两根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对网眼造成对拉效应;又如图1所示,衬纬氨纶纱4和衬纬氨纶纱5是间隔分布的,且任意两根衬纬氨纶纱4和衬纬氨纶纱5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对网眼造成对拉效应;所述地网层中采用的地网纱线包括成圈地纱、衬纬贾卡纱、衬纬氨纶纱,所述成圈地纱采用热熔氨纶包芯纱,所述衬纬贾卡纱采用普通氨纶包芯纱,普通氨纶包芯纱的芯纱是氨纶材质,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该氨纶的熔化温度是 230-250撮氏度,该氨纶的后整理定型温度远低于这个温度,该氨纶在后整理过程中不会被熔融,但是该氨纶的软化温度是175-220摄氏度,这个温度能让该氨纶变软,相对容易的改变形状,温度降下来形状相对固定,达到定型效果,所述衬纬氨纶纱采用氨纶纱,氨纶纱采用的氨纶材质,该氨纶的熔化温度是230-250 摄氏度,软化温度是175-220摄氏度。
所述热熔氨纶包芯纱包括热熔氨纶芯纱和长丝外包纱,所述热熔氨纶芯纱为热熔氨纶组成,或外层是热熔氨纶、芯层是普通氨纶的结构组成,或热熔氨纶和普通氨纶合捻而成。当为单纯热熔氨纶时,环境温度超过设计温度热熔氨纶可以全部熔断;当为外层是热熔氨纶,芯层是普通氨纶时,该普通氨纶的熔化温度是 230-250撮氏度,该普通氨纶的软化温度是175-220撮氏度,这种结构在环境温度超过设计温度时,只有表层的热熔氨纶部分受热熔融,重新组合形状或粘连,芯层普通氨纶保留;或当为热熔氨纶和普通氨纶合捻而成时,在环境温度超过设计温度时,热熔氨纶部分的单纱熔融,覆在普通氨纶的表面,部分热熔氨纶包芯纱的外包纱粘连或者和其他纱线粘连,当线圈存在粘连情况时,就会让线圈不会容易滑脱。其中热熔氨纶包芯纱的芯纱中的热熔氨纶材质,该热熔氨纶熔化温度是90~150℃摄氏度,而氨纶的后整理定型温度远高于这个温度,普通氨纶在后整理过程中不会被熔融,但是热熔氨纶部分会被融化,能实现液体态和固体态之间的转化,从而达到熔融粘合的目的。
所述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的花纱梳栉数大于24把,设定的上机密度为12横列 /厘米以上。
该多梳经编织物在编织经向上有100-150%弹性、纬向上有超过80%的弹性,编织经向和纬向上都具有高弹性,且具有满足服装要求的抗脱散性能,其抗脱散性是指能够满足服装面料在正常的缝纫,洗涤,穿着时的抗脱散要求;其中经向和纬向上的高弹性,是按照玛莎测试标准LTD03方法测得,达到双向高弹织物标准。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实现织物的随意裁功能。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了另一实施例: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经编机机器的选取:选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中的衬纬机型作为编织机器;如图4所示的衬纬类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结构,生产出的是衬纬类产品,衬纬类产品具有布面平整,薄透和布料易打理的特点。
S2.地网原料的选用:成圈地纱选用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热熔氨纶包芯纱,热熔氨纶包芯纱能在成品时对织物的防脱散功能起到主要作用,衬纬贾卡纱选用的是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普通氨纶包芯纱,普通氨纶包芯纱能在成品时,对纬向弹性提供良好的保证,并对织物的防脱散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衬纬氨纶纱采用的是线密度小于等于280D的氨纶纱,该氨纶编织物提供足够的纵向回缩,为纵向弹性的实现提供前提保证,并为织物的穿着舒适感提供保证;
S3.经编机器的穿纱:成圈地纱梳采用满穿,衬纬贾卡梳采用满穿,衬纬氨纶梳采用一空一穿,花梳按工艺选择性穿纱,成圈地纱梳采用的满机号配置,衬纬贾卡梳采用的是半机号配置,衬纬氨纶梳采用的是满机号配置;
S4.走针方式:成圈地纱梳走直编链结构或者变化直编链结构,衬纬贾卡梳走对拉网眼结构,衬纬氨纶梳也是走对拉网眼结构;花梳按照工艺设定的走针要求进行运动编织,如图2所示;
S5.零位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的标准花宽零位,减少装针量,受设计时产品宽度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花宽零位,为了加快改花速度,花宽零位进行了标准化,减少装针量;花朵越细小,循环数越多,那么在机上装的花针也越多,花纹就更加丰富和复杂,从而在设计之初就定下来了织物的风格和使用范围,更加针对性地为织物的使用提前做好规划,让产品更加有特色型和适用性;
S6.花纱纱线的选取:根据花型特点选取对应的原料,由设计和工艺时按风格和结合机器编织条件确定;
S7.上机参数:上机密度为12横列/厘米以上,成品经向密度24横列/厘米以上,纬向密度为10纵行/厘米以上,成圈地纱的送经量为1100-1700mm/Rack,衬纬贾卡纱的送经量为400-750mm/Rack,衬纬氨纶纱的送经量为 200-300mm/Rack,地网纱线的送经量是受上机密度、花纱种类和分布情况、地网网眼等因素共同影响,每个织物花型都有不同的上机参数;
S9.后整理:采用除油-预定型-染色-复定型的方式,预定型温度采用 190-198度,预定型时间40-55秒,复定型温度采用160-180度,复定型时间40-50 秒。预定型和复定型参数受坯布的种类,厚薄,所处流程的位置相关,染色参数与纱线材质和染料的种类相关,除油参数与坯布的含油量和除油剂种类相关。后整理的目的是使得产品有比较好的保形性,平整性,均匀的颜色,与目标颜色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让产品具有尺寸稳定性,耐冲击,耐拉扯,耐水洗,抗脱散等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所述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中的衬纬机型是配备有1把成圈地纱梳,1套衬纬贾卡梳,2把衬纬氨纶梳和24把以上衬纬花梳的编织机器。在正常情况下,花纱梳栉数越多,编织的产品花纹更复杂,表达力越高。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所述编织机器机号为18-28E机号配置,其中机号优选为18机号配置、24机号配置、 28机号配置等等。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4中的所述成圈地纱梳走直编链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0-1/1-0//或1-0/0-1//,所述成圈地纱梳走变化直编链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1-0/0-1/1-0/1-2/2-1/1-2//。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4中的所述衬纬贾卡梳包括贾卡1、贾卡2,两把贾卡梳运动方向相对,走对拉网眼结构,所述贾卡1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0-0/2-2//,所述贾卡2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2-2/0-0//;所述衬纬氨纶梳包括氨纶1、氨纶2,两把氨纶梳也是运动方向相对,走对拉网眼结构,所述氨纶1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0-0/1-1//,所述氨纶2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1-1/0-0//,具体图2所示。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5中的所述花宽零位为自行定义的标准花宽零位。花宽零位进行了标准化,减少装针量。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7和步骤 S8之间还包括一步骤:在生产前对产品进行评估和花型的试织。通过试织和提前控制,能够尽快发现产品的不足,及时低成本地解决问题。
普通多梳经编织物的特点:
1.花纹图案丰富,图案变化自由。
2.织物厚薄风格变化大,设计意图实施便捷。
3.经向弹性容易达到,容易做到40%-80%的弹性(能将规定宽度的织物在指定力的情况下拉伸长的比率,具体按照玛莎测试标准LTD03方法测得),纬向弹性欠缺,只能做到30%附近,如果再增加纬向弹性,困难就很大。
4.多梳经编织物,存在一定的逆编织方向的脱散性,虽然坯布生产参数调试和后面的染整后整理能使得织物有一定的抗脱散能力,但完全满足不了自由裁的需求。
5.多梳经编织物设计广度大,向外拓展性比较强,为织物的特别研发创造可能。
本发明依据上面的特点,针对性地创新,从研发原理上着手,整个设计,工艺,生产,染整,包装等工序统一运筹,实现新功能产品生产。
上表说明:
A.如图1所示,H为不受外力情况的成品一个完整成圈地纱1循环线圈高度, H1为受力状态下一个完整成圈地纱1线圈高度,其中受力状态下的情况包括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编织时一个完整成圈地纱1循环线圈受到张力的高度、对编织完成后的成品进行弹力和抗散脱测试时一个完整成圈地纱1循环线圈受到张力的高度等。在织物的设计时,就存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机器上的线圈高度H1 大于H来增加织物弹性。成圈地纱1是相互串套的线圈结构(如图示1的 0-1/1-0//),这个结构能在织物纵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圈弧变长,圈弧变窄,延展线变短来应对内应力的增加,由于衬纬氨纶纱4和衬纬氨纶纱5有高弹性(200%以上),会在张力下被拉长,随高度H1的变化而变化。在纵向上受到的外力消除时,在利用氨纶纱高弹性,经向上将织物回缩,使织物从H1高度状态回到H高度状态,成圈地纱1线圈圈弧变短、变宽,延展线变长,消耗掉纵向上由于高度变化富余出来的纱线,从而让织物保持动态的平衡。在相同种类下,氨纶越粗,回弹的力越大,但是对网眼的通透度影响越大,所以,选用280D及以下的氨纶,在保证网眼外观的情况下,解决织物弹性以及模量问题。
B.如图1所示,成圈地纱1选用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热熔氨纶包芯纱,热熔氨纶包芯纱的结构如图5所示,分为芯纱6和外包纱7,芯纱6为热熔氨纶,外包纱7为长丝,由于热熔氨纶的弹性远大于长丝的弹性,所以长丝的弹性大小决定了整个热熔氨纶包芯纱的弹性大小,长丝的弹性在20-50%,加上成圈地纱1 形成的线圈结构,在经向力的作用下,圈弧会变小,延展线会变长,从而使得线圈状态接近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的状态,线圈被拉长拉瘦,从而使得H1远远大干H,综合以上两个因素,从而在经向上能够提供明显大于100-150%的弹性值。另外,采用的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热熔氨纶包芯纱,是为地网的清晰度和通透度考虑,纱线越粗,连接纱对网眼的影响越大,网眼越模糊。
C.如图1所示,W为不受外力情况的成品的一个地网循环线圈宽度,W1为一个地网循环线受力状态下的宽度,其中受力状态下的情况包括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机器上编织时一个地网循环线圈受到张力的宽度、对编织完成后的成品进行弹力和抗散脱测试时一个地网循环线圈受到张力的宽度等等任何情况下一个地网循环线圈受到张力宽度。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是成圈地纱1编织成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纱,经过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的连接作用,形成了一整块布。W1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的尺寸是大于W的,纱线处于绷紧状态,为纬向弹性出现提供了条件。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的组合状态直接决定了成品的厚度、孔眼状态。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在多梳贾卡经编机上是被贾卡梳驱动的,贾卡梳的作用是在整个贾卡梳栉运动的基础上,能使图1中单根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能单独运动,出现如下三种状态:只在本根成圈地纱 1上缠绕,在两根成圈地纱1上缠绕(图1的缠绕状态),在三根成圈地纱1上缠绕,综合配合下来,这样就会形成洞,点和面的结构。
决定纬向弹性的因素有如下方面:
1.如图1中的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本身的弹性。纱线弹性越大,则会在纬向上提供越大的延伸性。此处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采用的是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普通氨纶包芯纱,如图5所示,芯纱6是由弹性氨纶,外包纱 7是高弹丝,由于氨纶的弹性远大于高弹丝的弹性,所以高弹丝的弹性大小决定了整个普通氨纶包芯纱的弹性大小,高弹丝的弹性在100-150%,所以,在纬向上能够提供略小于100-150%的弹性值。另外,采用的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普通氨纶包芯纱,是为地网的清晰度和通透度考虑,纱线越粗,连接纱对网眼的影响越大,网眼越模糊。
2.如图1中的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在和成圈地纱1连接处的延展线长度能影响纬向弹性。织物在纬向力作用下,延展线被拉长,导致成圈地纱1 的圈弧变小,产生纱线转移。如果成圈地纱1本身弹性比较大,或者圈弧比较大,则被拉出的长度比较大,表现在纬向上的牵伸长度就比较长,从而弹性值就比较大。
3.如图1中的成圈地纱1,圈弧的高度越高,则圈弧部分的纱线总量就越大,则能被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外力拉出来的延展线的长度就越长,所以,经向循环的密度越小,则圈弧就越长,也就会总长度越长,织物的纬向弹性就越大。
D.如图1中的成圈地纱1,此处H和H1的含义同A中的内容,编织成了线圈,成品线圈循环高度为,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线圈循环高度为H1,这样可以得出织物经向密度(每厘米的线圈循环数),在本发明中成品经向密度为24 横列/厘米以上,纬向密度为10纵行/厘米以上,上机密度为12横列/厘米以上。织物在经过染整后,虽然弹性会有少量损失,但是,在外力作用下,织物线圈成圈高度能比较接近地达到H1,从而经向弹性就比较接近地达到(H1-H)/H*100%,纬向弹性在C中已经详细说明。
E.如图1中的成圈地纱1,选用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热熔氨纶包芯纱,该类包芯纱中的芯纱部分的热熔氨纶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单纯热熔氨纶,环境温度超过设计温度热熔氨纶可以全部熔断;第二种是皮芯结构,外层是热熔氨纶,芯层是普通氨纶,这种结构在环境温度超过设计温度时,只有表层的热熔氨纶部分受热熔融,重新组合形状或粘连,芯层普通氨纶保留;第三种是并纱结构,将热熔氨纶和普通氨纶并在一起作为热熔氨纶包芯纱的芯纱,在环境温度超过设计温度时,热熔氨纶部分的单纱熔融,覆在普通氨纶的表面,部分和热熔氨纶包芯纱的外包纱粘连或者和其他纱线粘连(如图1所示中的衬纬贾卡纱2,衬纬贾卡纱3和其他花纱的部分相交点粘连)。上述热熔氨纶组分,在受热的情况下,变成熔融状态,液态受表面张力影响,会在纱线交接处或者纱线集中处汇集,在环境温度低于设计温度时,重新成为弹性态的固态。这种再组合后,会有两个增益效果:第一是由于存在粘连情况,那么纱线之间会有粘连节点存在,对阻碍纱线滑动起到了作用,从而线圈不会滑脱,相当于将线圈锁住了,从而实现了防脱散的功能;第二是热熔部分的纱线,在纱线集中处汇聚,虽然不会形成纱线之间的粘连节点,但是,会对积聚部分的纱线起到形状稳定作用,产生形状记忆,这种记忆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能破坏,由于这种积聚位是有弹性的热熔纱实现的,其具有氨纶的弹性,外力消失后会恢复到原来状态,记忆的形状继续起作用,织物也就具有了相应的抗改变能力,也就具有了防脱散性能。当然,这两种增益效果会在极端情况下面使得抗脱散能力会下降,比如,在外力足够大,使得纱线和线圈的延伸性能用尽,在破坏线圈结构和纱线结构时,熔融后的热熔丝形成的粘连节点和形状记忆被破坏,则抗脱散性能会降低。但是,这种破坏,并不会将熔融附着点从纱线上消除,会在纱线上形成凹凸不平的结点,这种节点会增加纱线之间的摩擦力,特别是以线圈为基础单元的地网结构,这种摩擦力会增加成圈地纱1 从线圈中脱出的难度,或者在脱散过程中造成脱散异常,将线圈反结锁死,从而具有一定的抗脱散能力。
F.如图1中,衬纬贾卡选用的是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普通氨纶包芯纱。这种纱线由于芯纱是普通氨纶,氨纶能提供弹性回缩,为纬向的弹性提供保障。同时氨纶回缩,会让衬纬贾卡纱有一定的力拉成圈地纱1的延展线,使得成圈地纱 1的线圈会变紧,线圈结构紧密后,线圈的抗脱散性能会显著提高。
G.对拉网眼的采用,让线圈的抗撕裂强度加强,另外,对拉网眼平衡了各方的内应力,让织物更加稳定,脱散的内在意愿度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脱散性能。当然,对拉网眼结构的采用会增加生产成本,需要有特别的机器配置和工艺设计技术以及生产技术,这些方面的技术将作为技术点在后续专利中详细论述。
实施例1:
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经编机机器的选取:选用多梳拉舍尔经编中的衬纬机型作为编织机器。
如图4所示的衬纬类经编机结构,生产出的是衬纬类产品,衬纬类产品具有布面平整,薄透和布料易打理的特点。本发明中采用的机器为福建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GM84/1(24E)多梳拉舍尔经编机。如图4所示,该多梳拉舍尔经编的配置从机前到机后依次为:
梳栉数量区间:这个是一种梳栉分布状态的书面表述方法,在各类教科书上被广泛定义:GB为底梳的意思,成圈地梳和两把衬纬氨纶梳栉同类型编号;PB 代表花纱梳栉,驱动花纱按照设计轨迹运动,按照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编号;JB是衬纬贾卡梳栉的代号,也是按顺序编号。这样编号后,可以做到设计,工艺和生产完全一一对应,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线:是为了防止多针混乱,规定了相应梳栉上的每一支针的前后左右活动范围,避免相互之间打架,提高了机器的运行准确性和规则性。每一把梳栉,都由对应的唯一电机驱动,拉动梳栉往返运动,带动梳栉上的导纱针,按照花纹文件指令运动,从而实现设计目的。该实例地梳1把,花纱梳80把,贾卡梳一套(两把独立的衬纬贾卡梳),2把衬纬氨纶梳。丰富的花纱梳数量,为编织复杂花型图案创造条件,使花型更具有很强表达力,一套贾卡梳栉(两把独立衬纬的贾卡梳)和2把衬纬氨纶梳,为开对拉网眼结构创造条件。
本实例的多梳拉舍尔经编机机器机号为24E,该机号适合编织精密度比较高的产品,适合大部分的随意裁产品的生产。
S2.地网原料的选用:地网原料的粗细和网眼结构决定了织物的风格。本实例的产品,设计上属于轻薄款产品,原料上采用:
成圈地纱选用线密度30D的热熔氨纶包芯纱,衬纬贾卡纱上选用线密度40D 的普通氨纶包芯纱,衬纬氨纶纱采用线密度70D的氨纶纱。
如图5所示的包芯纱结构,由芯纱6和外包纱7组成,复合加工后,形成适合编织的包芯纱,芯纱6材质为热熔氨纶时,外包纱7材质是长丝,芯纱6材质为普通氨纶时,外包纱7材质是高弹丝,外包纱本身的弹性加上加工工艺的特点,使得包芯纱有比较大的延伸性,为织物的高弹性提供保障。纱线的复合工艺包括且不限于机包纱和空包纱。
地网纱,由于根数多,采用盘头供纱。将纱线通过整经工序整成盘头,能提高纱线张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产品品质。
以上纱线的选用,既能为织物能有比较好的四个方向上的弹性创造条件,又能为织物具有任意裁功能创造条件。
S3.经编机器的穿纱:
本发明的穿纱方式和梳栉初始零位下的相对针位如图3所示,成圈地纱梳采用满穿,衬纬贾卡梳采用满穿,衬纬贾卡梳采用一空一穿的方式;其中成圈地纱梳采用的满机号配置,衬纬贾卡梳采用的是半机号配置,衬纬氨纶梳采用的是满机号配置。衬纬贾卡梳包括贾卡1、贾卡2,衬纬氨纶梳包括氨纶1、氨纶2,在梳栉初始零位下,左边起的相对位置为:成圈地纱梳的第一根针、第一把衬纬贾卡梳的第一根针以及2把衬纬氨纶梳的第一根针位置相对,第二把衬纬贾卡梳的第一根针和成圈地纱梳的第二根针相对。如图3所示穿纱时,成圈地纱梳,贾卡 1,贾卡2全部满穿,氨纶1左起奇数针位穿纱,氨纶2左起偶数针位穿纱。
花梳按工艺选择性穿纱,对于花纱梳上的针,有穿纱和空置差别,按照专门的花纱穿纱要求表进行按需穿纱。
S4.走针方式:成圈地纱梳走直编链结构或者变化直编链结构,衬纬贾卡梳走对拉网眼结构,衬纬氨纶梳也是走对拉网眼结构;如图2所示:成圈地纱梳的垫纱数码为(0-1/1-0//);衬纬贾卡梳包括贾卡1、贾卡2,贾卡1的垫纱数码为(0-0/2-2//),贾卡2的垫纱数码为(2-2/0-0//),两把贾卡梳运动方向相对,走对拉网眼结构;衬纬氨纶梳包括氨纶1、氨纶2,氨纶1的垫纱数码为(0-0/1-1//),氨纶2的垫纱数码为(1-1/0-0//),两把氨纶梳运动方向相对,走对拉网眼结构。花梳按照工艺设定的走针要求进行运动编织;
S5.零位的选择:受设计时产品宽度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花宽零位,为了加快改花速度,花宽零位进行了标准化,减少装针量;花朵越细小,循环数越多,那么在机上装的花针也越多,花纹就更加丰富和复杂,从而在设计之初就定下来了织物的风格和使用范围,更加针对性地为织物的使用提前做好规划,让产品更加有特色型和适用性。本发明采用192针花纱循环零位,机宽134英寸,共 18个循环,一次性能生产两幅1.4米成品幅宽产品。
S6.花纱纱线的选取:根据花型特点选取对应的花纱原料,由设计和工艺时按风格和结合机器编织条件确定。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轻薄、柔软的随意裁产品,在设计上采用的轻薄款设计具体设计以本实例的思路说明如下: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具体原料采用情况,根据每把花梳的原料配置情况,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相应挂纱,并将相应的纱线穿在梳栉上的导纱针孔内。
S7.上机参数:本实例确定为轻薄、柔软类随意裁产品,设计的成品经向密度32横列/厘米,成品的纬向密度为11.2纵行/厘米,采用24E的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生产,上机密度为15.5横列/厘米。成圈地纱的送经量为1380mm/Rack;衬纬贾卡纱(含衬纬贾卡纱2和衬纬贾卡纱3)的送经量为490mm/Rack;衬纬氨纶纱(含衬纬氨纶纱3和衬纬氨纶纱5)的送经量为220mm/Rack。
S8产前样的评估和花型的新样试织。
本实例的产品,经过测试和评估情况:
新样试织,布面疵点情况用纺织行业四分制标准平板,合格率95%以上。
织造效率达到83%以上。
S9.后整理:采用除油-预定型-染色-复定型的方式,预定型温度采用195 度,预定型时间55秒,复定型温度采用170度,复定型时间50秒。染整完毕后,成品布有比较好的保形性,平整性,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冲击,耐拉扯,耐水洗,抗脱散等性能。
除油-预定型-染色-复定型是常规的一种纺织品后整理流程,是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物理兼化学的方法来改善织物手感和外观,提高织物品质并赋予织物新的功能的加工过程。目的是:使面料尺寸和形态稳定;改善服装面料外观;改善服装面料手感;赋予面料特殊性能。除油-预定型-染色-复定型这一流程对于本技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所以其他的内容就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S10.对成品进行内在质量的测试,通过测试,确定产品的弹性、抗脱散性等是否满足要求。在后整理完成后,有一道必要流程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必要的物理检测,只有检测合格后才能销售。检测项目包含了规定的必测项目外,还包括了客人要求必须加强的项目。本发明有专项的特别控制项目:弹性测试项目(经向和纬向)和水洗脱散测试。图7是本发明织物弹性测试实例表;按照测试要求,对布样进行取样,然后进行测试。如图7所示,测试内容分纬向测试数据和经向测试数据。纬向弹性测试平均值为115.27%,经向弹性测试平均值为 163.62%满足设计要求。图8是本发明织物外观质量评估报告(抗脱散)测试实例表。按照测试要求,对布样进行取样,水洗,然后按照规则进行评定,评定时按照相应分项目逐项进行,从如图8表中,各项分指标都合格,综合指标也合格,满足抗脱散要求。如图7和图8可以看出,本产品在物理性能上符合随意裁产品的要求,从数据上验证本发明产品具有优良的四面弹力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脱散功能。
本实例的增益效果是:区别现有技术,此衬纬类具有随意裁性能多梳经编织物主要用在时尚服饰,高档家居装饰产品中,产品具有优良的四面弹力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脱散功能,解决了衬纬类多梳经编织物的纬向弹性问题和逆向脱散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布类之间的界限,拓宽了多梳经编织物的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梳经编织物利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编织而成;所述多梳经编织物的成品经向密度为24横列/厘米以上,纬向密度为10纵行/厘米以上;所述多梳经编织物包括地网层和花纱层;所述地网层采用对拉网眼结构,所述地网层中采用的地网纱线包括成圈地纱、衬纬贾卡纱、衬纬氨纶纱,所述成圈地纱采用热熔氨纶包芯纱,所述衬纬贾卡纱采用普通氨纶包芯纱,所述衬纬氨纶纱采用氨纶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氨纶包芯纱包括芯纱部分和外包纱部分,所述芯纱部分为热熔氨纶组成,或外层是热熔氨纶、芯层是普通氨纶的结构组成,或热熔氨纶和普通氨纶合捻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多梳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的花纱梳栉数大于24把,上机密度为12横列/厘米以上。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经编机机器的选取:选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中的衬纬机型作为编织机器;
S2.地网原料的选用:成圈地纱选用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热熔氨纶包芯纱,衬纬贾卡纱选用的是线密度小于等于70D的普通氨纶包芯纱,衬纬氨纶纱采用的是线密度小于等于280D的氨纶纱;
S3.经编机器的穿纱:成圈地纱梳采用满穿,衬纬贾卡梳采用满穿,花梳按工艺选择性穿纱,衬纬氨纶梳采用一空一穿,成圈地纱梳采用的满机号配置,衬纬贾卡梳采用的是半机号配置,衬纬氨纶梳采用的是满机号配置;
S4.走针方式:成圈地纱梳走直编链结构或者变化直编链结构,衬纬贾卡梳走对拉网眼结构,衬纬氨纶梳也是走对拉网眼结构;花梳按照工艺设定的走针要求进行运动编织;
S5.零位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已经配备的标准花宽零位,减少装针量;
S6.花纱纱线的选取:根据花型特点选取对应的原料;
S7.上机参数:上机密度为12横列/厘米以上,成品经向密度为24横列/厘米以上,纬向密度为10纵行/厘米以上,成圈地纱的送经量为1100-1700mm/Rack,衬纬贾卡纱的送经量为400-750mm/Rack,衬纬氨纶纱的送经量为200-300mm/Rack;
S8.后整理:采用除油-预定型-染色-复定型的方式,预定型温度采用190-198度,预定型时间为40-55秒,复定型温度采用160-180度,复定型时间为40-50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中的衬纬机型是配备有1把成圈地纱梳,1套衬纬贾卡梳,2把衬纬氨纶梳和24把以上衬纬花梳的编织机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编织机器机号为18-28E机号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所述成圈地纱梳走直编链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0-1/1-0//或1-0/0-1//,所述成圈地纱梳走变化直编链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1-0/0-1/1-0/1-2/2-1/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所述衬纬贾卡梳包括贾卡1、贾卡2,所述贾卡1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0-0/2-2//,所述贾卡2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2-2/0-0//;所述衬纬氨纶梳包括氨纶1、氨纶2,所述氨纶1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0-0/1-1//,所述氨纶2走对拉网眼结构时的垫纱数码为1-1/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的所述花宽零位为自行定义的标准花宽零位。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和步骤S8之间还包括一步骤:在生产前对产品进行评估和花型的试织。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56006.9A CN115449966B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JP2023149872A JP7644187B2 (ja) | 2022-09-22 | 2023-09-15 | フリーカット性能を有するマルチバー経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56006.9A CN115449966B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49966A true CN115449966A (zh) | 2022-12-09 |
CN115449966B CN115449966B (zh) | 2025-03-14 |
Family
ID=8430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56006.9A Active CN115449966B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的多梳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644187B2 (zh) |
CN (1) | CN115449966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48080A (zh) * | 2022-12-21 | 2023-03-07 | 杭州汇盛针纺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力经编织物 |
CN116623357A (zh) * | 2023-06-29 | 2023-08-22 | 厦门和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四面弹经编提花塑身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
WO2025107274A1 (zh) * | 2023-11-24 | 2025-05-30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不易脱散的蕾丝织物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509217U (zh) * | 2012-03-23 | 2012-10-31 | 广东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 一种防脱散多梳栉经编贾卡提花织物 |
CN103572493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用以制造超强抗疲劳弹性织物的方法 |
CN205000085U (zh) * | 2015-08-26 | 2016-01-27 | 福建永丰针纺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束腰成型的提花面料 |
CN107287755A (zh) * | 2017-08-14 | 2017-10-24 | 广州市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 多梳经编机的编织方法 |
CN206591238U (zh) * | 2016-12-13 | 2017-10-27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花边织物 |
CN111172667A (zh) * | 2020-01-16 | 2020-05-19 | 广东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 双衬纬贾卡提花多梳经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CN111424365A (zh) * | 2020-04-15 | 2020-07-17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柔软手感且吸湿快干的功能性蕾丝织物 |
JP2021014653A (ja) * | 2019-07-12 | 2021-02-12 | 宮城レース株式会社 | ラッセルレース編地の製造方法 |
CN213681137U (zh) * | 2020-09-10 | 2021-07-13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
CN213978069U (zh) * | 2020-11-17 | 2021-08-17 | 绍兴越辉针织有限公司 | 一种镂空蕾丝提花网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41467A (ja) | 2001-07-26 | 2003-02-13 | Nippon Mayer Ltd | 柄入り織物調経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編成される経編地 |
JP6757951B2 (ja) | 2016-02-23 | 2020-09-23 | 岩崎編織株式会社 | 伸縮性経編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衣料 |
CN107532350A (zh) | 2016-04-08 | 2018-01-02 | 日商吉田特雷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蕾丝针织物 |
JP6857583B2 (ja) | 2017-09-20 | 2021-04-14 | 吉田産業株式会社 | パワーネット経編地 |
JPWO2020031383A1 (ja) | 2018-08-10 | 2021-08-02 | 株式会社クロダレース | レース編地 |
JP2021141653A (ja) | 2020-03-03 | 2021-09-1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整流子モータおよび電気機器 |
-
2022
- 2022-09-22 CN CN202211156006.9A patent/CN115449966B/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9-15 JP JP2023149872A patent/JP7644187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509217U (zh) * | 2012-03-23 | 2012-10-31 | 广东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 一种防脱散多梳栉经编贾卡提花织物 |
CN103572493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用以制造超强抗疲劳弹性织物的方法 |
CN205000085U (zh) * | 2015-08-26 | 2016-01-27 | 福建永丰针纺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束腰成型的提花面料 |
CN206591238U (zh) * | 2016-12-13 | 2017-10-27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花边织物 |
CN107287755A (zh) * | 2017-08-14 | 2017-10-24 | 广州市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 多梳经编机的编织方法 |
JP2021014653A (ja) * | 2019-07-12 | 2021-02-12 | 宮城レース株式会社 | ラッセルレース編地の製造方法 |
CN111172667A (zh) * | 2020-01-16 | 2020-05-19 | 广东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 双衬纬贾卡提花多梳经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CN111424365A (zh) * | 2020-04-15 | 2020-07-17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柔软手感且吸湿快干的功能性蕾丝织物 |
CN213681137U (zh) * | 2020-09-10 | 2021-07-13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
CN213978069U (zh) * | 2020-11-17 | 2021-08-17 | 绍兴越辉针织有限公司 | 一种镂空蕾丝提花网布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杨建忠: "新型纺织材料及应用(第二版)", 31 October 2011, 东华大学出版社, pages: 89 - 90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48080A (zh) * | 2022-12-21 | 2023-03-07 | 杭州汇盛针纺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力经编织物 |
CN116623357A (zh) * | 2023-06-29 | 2023-08-22 | 厦门和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四面弹经编提花塑身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
WO2025107274A1 (zh) * | 2023-11-24 | 2025-05-30 |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不易脱散的蕾丝织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644187B2 (ja) | 2025-03-11 |
JP2024046617A (ja) | 2024-04-03 |
CN115449966B (zh) | 2025-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449966A (zh) |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多梳的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
JP3214172U (ja) | 両面面ファスナー織物 | |
CN107287755B (zh) | 多梳经编机的编织方法 | |
CN103255570B (zh) | 一种经编弹力麂皮绒织物 | |
CN103437050B (zh) | 尺寸稳定型针织物的加工工艺 | |
NO781384L (no) | Sammensatt maskebane og fremgangsmaate til fremstilling av denne | |
CN113235216B (zh) | 具有立体镂雕提花的三明治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475075U (zh) | 尺寸稳定型针织物 | |
CN112030344B (zh) | 一种孔中提绒工艺网布、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 |
CN112391730A (zh) | 一种具有良好通透性且不脱散的蕾丝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203284582U (zh) | 经编弹力麂皮绒织物 | |
Anand | Technical fabric structures–2. Knitted fabrics | |
CN105908355A (zh) | 一种提花千鸟格弹性经编牛仔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9853118B (zh) |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214244786U (zh) | 一种具有良好通透性且不脱散的蕾丝织物 | |
CN109736006A (zh) | 一种新型经编双针床织物 | |
CN212051788U (zh) | 一种仿毛皮织带 | |
CN113604956A (zh) | 一种局部绒感凹凸毛圈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2505286U (zh) | 一种多变化底纹的蕾丝织物 | |
CN216141707U (zh) | 一种细腻且柔软的织物 | |
CN215856628U (zh) | 一种局部绒感凹凸毛圈网布 | |
CN111648021B (zh) | 一种多变化底纹的蕾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3835777U (zh) | 一种具有柔软手感且吸湿快干的功能性蕾丝织物 | |
CN210394719U (zh) | 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 | |
CN115323603A (zh) | 一种毛感多梳经编织物及其制作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