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3271A - 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3271A
CN115283271A CN202210939843.2A CN202210939843A CN115283271A CN 115283271 A CN115283271 A CN 115283271A CN 202210939843 A CN202210939843 A CN 202210939843A CN 115283271 A CN115283271 A CN 115283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articles
transfer
conveying bel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98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立
陈燕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2109398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3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3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327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02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3/08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using arrangements of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1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destination, e.g. by code mark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包括主输送系统、翻转回送系统;主输送系统对途径的物件进行扫描识别、根据识别信息进行分拣,并将未扫描识别到相关信息的物件送至翻转回送系统处;翻转回送系统对途径的物件依次进行翻转及二次扫描识别,并对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拣至外部,对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回送至主输送系统处、进行扫描识别及分拣;其结构新颖,可对物件进行自动识别及分拣,并且可对一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进行分流、翻转、二次扫描识别、回送,防止因物件摆放位置不对而造成无法识别的问题,有效提高自动、智能识别的效果,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物件投料,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分拣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背景技术
电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物流分拣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物流公司每日面对大量货物需要分拣、运输,采用人工分拣显然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很多物流公司配置有自动分拣的设备;
但是,目前的分拣设备大多不具备自动翻转的功能,也就限制了仅能人为手动将物件放置到分拣设备处,还要确保快递单的朝向位于扫码识别的朝向处才可进行正常的扫描识别及分拣;对此,也就需要工作人员在投料时需要进行初步的查看及大体的判断,无法实现随意投放或者自动单件上料的功能,因此,在整体工作效率上仍有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结构新颖,可对物件进行自动识别及分拣,并且可对一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进行分流、翻转、二次扫描识别、回送,防止因物件摆放位置不对而造成无法识别的问题,有效提高自动、智能识别的效果,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物件投料,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包括主输送系统、翻转回送系统;主输送系统对途径的物件进行扫描识别、根据识别信息进行分拣,并将未扫描识别到相关信息的物件送至翻转回送系统处;翻转回送系统对途径的物件依次进行翻转及二次扫描识别,并对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拣至外部,对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回送至主输送系统处、进行扫描识别及分拣。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主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识别装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多条第三输送带、第一中转输送台、第二中转输送台及多个第三中转输送台;第一中转输送台设于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第二中转输送台设于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之间,第三中转输送台设于相邻的两第三输送带之间,第一识别装置横跨设于第二输送带处、用以对途径物件的顶面及两侧进行扫描。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翻转回送系统设于主输送系统的一侧,翻转回送系统的输入端靠近第二中转输送台的一侧设置,翻转回送系统的第一输出端靠近第一中转输送台的一侧设置,翻转回送系统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翻转装置、第二识别装置、第四中转输送台,翻转装置对途径的物件进行翻转,第二识别装置对翻转后的物件进行二次扫描识别,第四中转输送台将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往主输送系统方向移送,将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流至第二输出端处、并送至外部。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翻转回送系统包括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第六输送带、翻转装置、第二识别装置、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第四中转输送台、第五中转输送台;第四输送带、翻转装置、第五输送带、第四中转输送台、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五中转输送台、第二滚筒输送线、第一中转输送台、第二输送带、第二中转输送台依次相接,形成方形闭环状的输送路径;第二识别装置横跨设于第五输送带处、对翻转后的物件进行二次扫描识别;第六输送带设于第四中转输送台远离第一滚筒输送线的一侧,将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送至外部。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滚筒输送线及第二滚筒输送线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阻挡结构,阻挡结构包括底座、第一电动推杆、挡板,第一电动推杆安装在底座上,挡板固定设于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顶端,挡板顶部的厚度小于滚筒输送线的两滚筒之间的间距,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挡板升降,可带动挡板上移至突出于滚筒的顶部、对途径的物件形成阻挡。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翻转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旋转托架,旋转托架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旋转托架由驱动电机带动旋转;旋转托架包括转轴,固定设于转轴外壁的四块托板,四块托板绕转轴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托板上转动安装有多条支撑辊,支撑辊突出于托板的两壁面,多条支撑辊沿托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形成滚动托面;第四输送带将物件送至旋转托架上,旋转托架经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带动物件送至第五输送带处,形成翻转。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托板的两侧壁均为倾斜斜面、且朝转轴的一侧靠拢收窄,托板的中心平面不途径转轴的中心线;托板摆动至平置状态时,靠近第四输送带的托板的顶面朝靠近转轴的方向向下倾斜,第四输送带的输出端的顶面高于临近支撑辊的顶面;靠近第五输送带的托板的顶面朝远离转轴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五输送带的输入端的顶面低于临近支撑辊的顶面。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转轴为空心结构,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端部安装有导电滑环,转轴的内部安装有振动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结构新颖,包括主输送系统、翻转回送系统,主输送系统对途径的物件进行扫描识别、根据识别信息进行分拣;对于一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则分流至翻转回送系统处,翻转回送系统则可对物件进行翻转、二次扫描识别,并将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拣至外部,对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回送至主输送系统处、进行扫描识别及分拣,可防止因物件摆放位置不对而造成无法识别的问题,有效提高自动、智能识别的效果,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物件投料,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箱盒包装的物件一次扫描识别不成功时在主输送系统与翻转回送系统移动过程的位置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转托架、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阻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主输送系统;111、第一输送带;112、第二输送带;113、第三输送带;121、第一中转输送台;122、第二中转输送台;123、第三中转输送台;131、第一识别装置;200、翻转回送系统;210、翻转装置;211、驱动电机;212、旋转托架;213、转轴;214、托板;215、支撑辊;216、导电滑环;217、振动电机;220、第二识别装置;230、第四中转输送台;244、第四输送带;245、第五输送带;246、第六输送带;251、第一滚筒输送线;252、第二滚筒输送线;260、阻挡结构;261、底座;262、第一电动推杆;263、挡板;270、第五中转输送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包括主输送系统100、翻转回送系统200;主输送系统100对途径的物件进行扫描识别、根据识别信息进行分拣,并将未扫描识别到相关信息的物件送至翻转回送系统200处;翻转回送系统200对途径的物件依次进行翻转及二次扫描识别,并对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拣至外部,对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回送至主输送系统处、进行扫描识别及分拣。
上述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结构新颖,包括主输送系统、翻转回送系统,主输送系统对途径的物件进行扫描识别、根据识别信息进行分拣;对于一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则分流至翻转回送系统处,翻转回送系统则可对物件进行翻转、二次扫描识别,并将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拣至外部,对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回送至主输送系统处、进行扫描识别及分拣,可防止因物件摆放位置不对而造成无法识别的问题,有效提高自动、智能识别的效果,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物件投料,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主输送系统100包括第一识别装置131、第一输送带111、第二输送带112、多条第三输送带113、第一中转输送台121、第二中转输送台122及多个第三中转输送台123;第一中转输送台设于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第二中转输送台设于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之间,第三中转输送台设于相邻的两第三输送带之间,第一识别装置131横跨设于第二输送带112处、用以对途径物件的顶面及两侧进行扫描;进一步地,各第三中转输送台的两侧均设有分流槽,分流槽远离第三中转输送台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根据扫描识别的情况进行对应分流分拣。
进一步地,翻转回送系统200设于主输送系统100的一侧,翻转回送系统200的输入端靠近第二中转输送台122的一侧设置,翻转回送系统200的第一输出端靠近第一中转输送台121的一侧设置,翻转回送系统200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翻转装置210、第二识别装置220、第四中转输送台230,翻转装置210对途径的物件进行翻转,第二识别装置220对翻转后的物件进行二次扫描识别,第四中转输送台230将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往主输送系统方向移送,将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流至第二输出端处、并送至外部。
进一步地,翻转回送系统200包括第四输送带244、第五输送带245、第六输送带246、翻转装置210、第二识别装置220、第一滚筒输送线251、第二滚筒输送线252、第四中转输送台230、第五中转输送台270;第四输送带、翻转装置、第五输送带、第四中转输送台、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五中转输送台、第二滚筒输送线、第一中转输送台、第二输送带、第二中转输送台依次相接,形成方形闭环状的输送路径;第二识别装置220横跨设于第五输送带245处、对翻转后的物件进行二次扫描识别;第六输送带246设于第四中转输送台230远离第一滚筒输送线251的一侧,将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送至外部。
进一步地,第四输送带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中转输送台的一侧,翻转装置设于第四输送带及第五输送带之间,第二识别装置横跨设于第五输送带处,第五输送带的另一端延伸至第四中转输送台的一侧,第一滚筒输送线的一端与第四中转输送台的一侧相接,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输送带平行、且第一滚筒输送线设于第四中转输送台靠近第一输送带的一侧;第六输送带设于第四中转输送台远离第一滚筒输送线的一侧;第五中转输送台设于第一滚筒输送线的另一端,第二滚筒输送线设于第五中转输送台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第二滚筒输送线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中转输送台处;
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对于箱盒装的物件,对于其一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具体运作如下:
物件经过第一识别装置时,扫描识别的是顶面、A侧壁及B侧壁,未扫描识别到快递信息时,则送入翻转回送系统处;翻转装置将物件翻转后,第二识别装置扫描检测的是物件的底面、C侧壁及D侧壁,若第二识别装置未检测到有快递信息时,则意味着此物件未粘贴快递单、或快递单异常,则送至外部;
若第二识别装置扫描识别检测到物件的底面贴有快递单时,后续则进行正常的运输;若在C侧壁或D扫描识别侧壁检测到有快递单时,则在后续的输送过程中,需要在第五中转输送台处对物件进行转动,使得物件进行90°的旋转,使得物件途径第一识别装置时,物件的C侧壁及D侧壁位于第一识别装置的扫描识别区域,以便后续进行相应的分拣;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识别装置及第二识别装置均为自动化三面扫码设备,物件途径时可对顶面及两侧进行扫码检测;此设备是本领域常用的扫码装置,在市面上可直接采购使用,具体结构不做赘述;第一中转输送台、第二中转输送台、第三中转输送台、第四中转输送台、第五中转输送台均为多向传送带结构,可带动途径的物件进行多向的移动或转动,其可在市面上采购使用,具体结构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滚筒输送线251及第二滚筒输送线252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阻挡结构260,如图4所示,阻挡结构260包括底座261、第一电动推杆262、挡板263,第一电动推杆安装在底座上,挡板固定设于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顶端,挡板顶部的厚度小于滚筒输送线的两滚筒之间的间距,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挡板升降,可带动挡板上移至突出于滚筒的顶部、对途径的物件形成阻挡;
进一步地,第一滚筒输送线的底部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阻挡结构,第二滚筒输送线的底部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阻挡结构,从而在第一滚筒输送线及第二滚筒输送线上形成多个阻挡区域,使得后续送入的物件独立分离,以便后续可根据主输送系统的物件输送间隔进行移送,防止过多的物件进入翻转回送系统中造成堆叠;第一滚筒输送线及第二滚筒输送线处对应阻挡结构的间隔处设有红外传感器,用以检测途径的物件;
更具体的,阻挡结构在第一滚筒输送线及第二滚筒输送线形成多个阻挡,当检测到主输送系统的物件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隔时,解除第二滚筒输送线靠近第一中转输送台处的阻挡结构,使此处的物件进入主输送系统处,进行再次的扫描识别及后续的分拣;并且,后续的物件在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阻挡结构之间的配合下,进行逐步的向前移送,以便后续进行陆续的送料;进一步地,当第一滚筒输送线及第二滚筒输送线上累积过多物件时,可通过停止第一输送带,此时可解除全部的阻挡结构,将物件全部送入主输送系统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滚筒输送线及第二滚筒输送线均为常见的输送结构,在市面上可直接采购使用,具体结构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翻转装置210包括驱动电机211、旋转托架212,旋转托架212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第四输送带及第五输送带均安装在机架上;旋转托架由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如图3所示,旋转托架212包括转轴213,固定设于转轴213外壁的四块托板214,四块托板214绕转轴213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转轴21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1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托板214上转动安装有多条支撑辊215,支撑辊215突出于托板214的两壁面,多条支撑辊沿托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形成滚动托面;第四输送带244将物件送至旋转托架212上,旋转托架212经驱动电机211带动旋转、带动物件送至第五输送带245处,形成翻转;在使用过程中,物件移送至旋转托架的托板上时,由于滚动托面的设置,可使物件继续移动至抵持竖向状态的托板,以便在后续的翻转过程中维持承托的状态;当翻转完成后,物件随着滚动托面进行移动,物件顺利的进入第五输送带处,进行后续的扫描识别。
进一步地,托板214的两侧壁均为倾斜斜面、且朝转轴213的一侧靠拢收窄,托板214的中心平面不途径转轴213的中心线;托板摆动至平置状态时,靠近第四输送带的托板的顶面朝靠近转轴的方向向下倾斜,第四输送带的输出端的顶面高于临近支撑辊的顶面;靠近第五输送带的托板的顶面朝远离转轴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五输送带的输入端的顶面低于临近支撑辊的顶面;可确保第四输送带上的物件顺利的移送到旋转托架上,也确保旋转托架上的物件可顺利的移送至第五输送带处。
进一步地,转轴213为空心结构,转轴213远离驱动电机的端部安装有导电滑环216,转轴213的内部安装有振动电机217;振动电机的设计可使得旋转托架具有轻微的振动,从而促使物件顺利的移动;采用导电滑环进行供电,既不影响旋转托架的正常转动,也可维持振动电机的正常接电。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输送系统、翻转回送系统;
主输送系统对途径的物件进行扫描识别、根据识别信息进行分拣,并将未扫描识别到相关信息的物件送至翻转回送系统处;
翻转回送系统对途径的物件依次进行翻转及二次扫描识别,并对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拣至外部,对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回送至主输送系统处、进行扫描识别及分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
主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识别装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多条第三输送带、第一中转输送台、第二中转输送台及多个第三中转输送台;
第一中转输送台设于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第二中转输送台设于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之间,第三中转输送台设于相邻的两第三输送带之间,第一识别装置横跨设于第二输送带处、用以对途径物件的顶面及两侧进行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
翻转回送系统设于主输送系统的一侧,翻转回送系统的输入端靠近第二中转输送台的一侧设置,翻转回送系统的第一输出端靠近第一中转输送台的一侧设置,
翻转回送系统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翻转装置、第二识别装置、第四中转输送台,翻转装置对途径的物件进行翻转,第二识别装置对翻转后的物件进行二次扫描识别,第四中转输送台将二次扫描识别成功的物件往主输送系统方向移送,将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分流至第二输出端处、并送至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
翻转回送系统包括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第六输送带、翻转装置、第二识别装置、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第四中转输送台、第五中转输送台;
第四输送带、翻转装置、第五输送带、第四中转输送台、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五中转输送台、第二滚筒输送线、第一中转输送台、第二输送带、第二中转输送台依次相接,形成方形闭环状的输送路径;
第二识别装置横跨设于第五输送带处、对翻转后的物件进行二次扫描识别;
第六输送带设于第四中转输送台远离第一滚筒输送线的一侧,将二次扫描识别不成功的物件送至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滚筒输送线及第二滚筒输送线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阻挡结构,阻挡结构包括底座、第一电动推杆、挡板,第一电动推杆安装在底座上,挡板固定设于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顶端,挡板顶部的厚度小于滚筒输送线的两滚筒之间的间距,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挡板升降,可带动挡板上移至突出于滚筒的顶部、对途径的物件形成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
翻转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旋转托架,旋转托架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旋转托架由驱动电机带动旋转;
旋转托架包括转轴,固定设于转轴外壁的四块托板,四块托板绕转轴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
托板上转动安装有多条支撑辊,支撑辊突出于托板的两壁面,多条支撑辊沿托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形成滚动托面;
第四输送带将物件送至旋转托架上,旋转托架经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带动物件送至第五输送带处,形成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托板的两侧壁均为倾斜斜面、且朝转轴的一侧靠拢收窄,托板的中心平面不途径转轴的中心线;
托板摆动至平置状态时,靠近第四输送带的托板的顶面朝靠近转轴的方向向下倾斜,第四输送带的输出端的顶面高于临近支撑辊的顶面;靠近第五输送带的托板的顶面朝远离转轴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五输送带的输入端的顶面低于临近支撑辊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物流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
转轴为空心结构,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端部安装有导电滑环,转轴的内部安装有振动电机。
CN202210939843.2A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Withdrawn CN1152832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9843.2A CN115283271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9843.2A CN115283271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3271A true CN115283271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28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9843.2A Withdrawn CN115283271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32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04722A (zh) * 2024-01-31 2024-05-10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渔获物进出舱智能识别分检系统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04722A (zh) * 2024-01-31 2024-05-10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渔获物进出舱智能识别分检系统与方法
CN118004722B (zh) * 2024-01-31 2024-07-30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渔获物进出舱智能识别分检系统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2331B (zh) 一种基于tray盘的物料分拣装置以及分拣方法
CN212126410U (zh) 一种夹抱式存取pcb成品的智能立体仓库
CN114260210B (zh) 一种可平行移动的电子商务拣货装置
CN118719585B (zh) 一种用于物流运输的仓库货品分拣装置及其系统
CN111907844A (zh) 基于水刺非织造行业的自动包装集成系统和包装方法
CN115283271A (zh) 一种物流分拣设备
CN108792557B (zh)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CN112354877A (zh) 自动分拣流水线
CN111332733A (zh) 一种基于局部转动的直线分拣机及其分拣方法
CN215325375U (zh) 一种智能区分货物批次的系统
CN210635292U (zh) 一种快递物流用包裹自动分拣装置
CN212284929U (zh) 一种物流分拣台
CN109290214B (zh) 一种可信息采集上货机械手及上货系统
CN108674875B (zh) 智能拣选平台
CN209834925U (zh) 一种面向多品类商品的智能分拣输送系统
CN211768513U (zh) 一种汽车螺母焊接零件缺陷视角自检装置
CN211134659U (zh) 一种分拣机
CN115301577A (zh) 一种物流供应链的物流产品管理分类装置
CN210312329U (zh) 一种箱体翻转装置
CN112850064A (zh) 一种智能区分货物批次的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21109050U (zh) 一种可调式自动分拣运输机
CN117531713B (zh) 一种货物运输拣选装置
CN113044534B (zh) 一种拆垛装置
CN217512325U (zh) 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
JP3241135B2 (ja) ケース積下ろ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