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80C - 光盘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380C
CN1152380C CNB971178011A CN97117801A CN1152380C CN 1152380 C CN1152380 C CN 1152380C CN B971178011 A CNB971178011 A CN B971178011A CN 97117801 A CN97117801 A CN 97117801A CN 1152380 C CN1152380 C CN 11523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lock
support
recorded
reference c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7117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323A (zh
Inventor
金大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2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3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16In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 i.e. generating a desired one of a number of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using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18In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 i.e. generating a desired one of a number of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using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using a frequency divider or counter in the loop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5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frequency- or phase-detection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e filtering or amplification of its output signal
    • H03L7/087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frequency- or phase-detection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e filtering or amplification of its output signal using at least two phase detectors or a frequency and phase detector in the loop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和装置,用于将一时钟稳定信息附加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中的不连续记录位置上,在所述光盘上,预先格式化有一处于软件扇区系统中的支援信号。所述方法和装置将一个时钟同步信息记录在与光盘信号轨迹内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部分单元块上,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元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一用于将所述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信号。另外,用户信息被记录在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单元块上。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其中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一个区域上预先格式化有表示一个信号轨迹物理位置的支援信号的光盘记录信息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信息记录到信号轨迹不连续记录位置上的光盘记录方法和装置。
在诸如此后称之为“CD”的高密度盘(此后简称之为DVD的数字通用盘的传统光盘)中以螺旋或同心形状形成将被用于记录信息的信号轨迹。另外,在光盘中,以所述信号轨迹能够被随机访问的方式预先格式化一支援信号。这个支援信号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具有恒定尺寸的单元存储区域并指出这些单元存储区域的物理位置。
利用两种方法将支援信号预先格式化在光盘上,即,在硬件扇区系统中和在软件扇区系统中。根据前者的硬件扇区系统,通过在光盘信号轨迹的部分区域中限定的浮雕坑而在光盘上预先格式化支援信号。在以这种方式对支援信号进行格式化的光盘中,如图1所示,同心或螺旋形状的信号轨迹被划分成具有恒定尺寸的多个扇区14。这些扇区14中的每一个都由识别信号部分16和主信息信号部分18组成。扇区识别信号部分16包括同步模式、地址标记、轨迹数和扇区数,借此以指出和相邻扇区的边界部分,并被用做表示所述扇区物理位置的支援信号。在这种硬件扇区系统中的支援信号占据将被用于记录用户信息的信号轨迹的部分区域。这导致了光盘记录容量的减少。
另一方面,在后者软件扇区系统中的支援信号被置于不同于光学区域信号轨迹的其它单独的区域、即所谓的摆动区域上,所以,它可以使光盘的记录容量很大。如图2所示,在其中利用这种软件扇区系统预先格式化支援信号的光盘中,从光盘中心到圆周按照螺旋或同心形状规定的摆动槽(此后称之为“槽轨迹”)22在某个周期是摆动的(此后称之为“结合区轨迹”),结合区(lands)20与在槽轨迹22之间的槽轨迹22平行布置。支援信号在槽轨迹的两侧之一内的摆动部分(此后称之为“摆动区域”)上被预先格式化。
记录在其中处于这种软件扇区系统中的支援信号被格式的光盘信号轨迹上的用户信息块由用户块识别部分和用户块信息部分组成。这个用户块识别部分以类似于硬件扇区系统中支援信号的方式包括同步模式、地址标记、轨迹数和块数等。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用户块识别部分指出再现时光盘信号轨迹的物理位置。因此,软件扇区系统中的支援信号主要用在将用户信息记录到光盘上的情况。
另外,在光盘上的支援信息以与具有恒定周期的时钟信号同步的模式被预先格式化,以便表示用户信息的传输速率,即,记录和再现速度。换言之,时钟信号的恒定周期被包括在光盘上被格式化的支援信号中。包括在用户块识别信号部分和在硬件扇区系统中扇区识别信号部分中的每一个识别信号部分中的时钟信号具有与用户信息位数相同的周期,同时,包括在在软件扇区系统中支援信号内的时钟信号具有与用户信息比较相对较大的周期。就是说,包括在在软件扇区系统中支援信号内的基准时钟信号与用户信息位比较具有较低的频率。由这个原因,在其中在软件扇区系统中支援信号被预先格式化的光盘中,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可以被突然改变。假如如上所述时钟信号的相位被突然改变,那么,由于具有不同于用户信息位的周期的时钟信号被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部分用户信息块就变得不能够被精确再现。这个现象发生在光盘信号轨迹中不能够连续记录的记录位置处,该位置此后称之为“不连续记录部分”。同时,当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上的信息文件增加时,这个现象会更加频繁的发生。在第一个信息文件被记录在从信号轨迹开始位置到信号轨迹中间一个任选位置的一个范围内的情况下,以及在经过某段时间之后,第二个信息文件从所述任选位置开始记录,并且,在新的信息被写到其上记录有一个信息的信号轨迹的任选位置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不连续记录位置。
实际上,如图3所示,如果第一个用户信息被记录在从光盘信号轨迹20或22左侧开始到光盘点DCP设置的区域S1内,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第二个用户信息被从光盘点DCP、即不连续记录位置开始记录,那么,在信号轨迹20或22上记录的记录时钟的相位如图4A中所示在不连续记录位置Lt处突然变化。这是由于在包括在处于软件扇区系统中支援信号内的基准时钟信号的基础上产生记录在光盘轨迹20或22上的记录时钟所引起的。利用光盘再现装置再现这个记录时钟,会使得它在从不连续记录位置DCP向一个预定区域扩展的时间周期内具有较长的周期,如图4B所示,或使得它在从不连续记录位置DCP向一个预定区域扩展的时间周期内具有较短的周期,如图4C所示。如上所述,由于记录在从信号轨迹20或22不连续记录位置DCP开始的一个预定区域内的记录时钟信号被再现得具有较长或较短周期,所以,记录在那个区域内的用户信息就变得不能够被精确记录。
为了避免在光盘信号轨迹不连续记录位置处用户信息中的这种误差,已经提供了一种方法,即:将一个被称做“变频振荡信号”(此后称之为VFO信号)的时钟稳定信息加到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上。但是,这个时钟稳定信息通常被记录在从不连续记录位置开始的一个单个扇区区域内,从而引起光盘信号轨迹不必要的浪费。结果是添加时钟稳定信息的方法具有一个缺点,即:当光盘信号轨迹中的不连续记录位置增加时,它减少了光盘的记录容量。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和装置,它们能够以在用户信息被稳定再现的同时使光盘记录容量具有很大增长的方式在光盘信号轨迹中的不连续记录位置处记录用户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一个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在所述的光盘信号轨迹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内格式化有用于将所述信号轨迹划分成所述单元块的支援信号;将用户信息记录在其余部分的单元块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上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的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利用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利用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上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的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在所检测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利用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利用支援同步信号和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上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的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在所检测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再现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利用再现的同步信号和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利用时钟稳定信息和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上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的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在所检测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再现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利用再现的同步信号、支援同步信号和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利用时钟稳定信息和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上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的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在所检测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再现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利用再现的同步信号、支援同步信号和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利用所述时钟稳定信息产生一个伪同步信号;利用所述伪同步信号和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上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的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在所检测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在所检测支援同步信号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同步信号;再现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利用再现的同步信号、支援同步信号和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部分单元块上;利用所述时钟稳定信息产生一个伪同步信号;利用所述伪同步信号和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利用基准同步信号和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跟随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单元块后面的单元块的至少一个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装置包括: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与其中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信号的光盘信号轨迹中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将用户信息记录到其余的部分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装置包括: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与光盘信号轨迹中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装置包括: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从支援信号检测装置输出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与光盘信号轨迹中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第一记录装置的时钟同步信息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装置包括: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支援信号检测装置输出的所检测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再现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再现装置的再现同步信号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与光盘信号轨迹中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第一记录装置的时钟稳定信息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的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装置包括: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支援信号检测装置输出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再现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再现装置的再现同步信号、来自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信号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与光盘信号轨迹中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第一记录装置的时钟稳定信息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的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装置包括: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从支援信号检测装置输出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再现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来自再现装置的再现同步信号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与光盘信号轨迹中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伪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使用来自第一记录装置的时钟稳定信息产生伪同步信号;和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伪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的伪同步信号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的单元块上。
再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光盘记录装置包括: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指出来自其中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支援信号的光盘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支援同步信号和支援时钟;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从支援信号检测装置输出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基准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在来自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同步信号;再现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来自再现装置的再现同步信号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伪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利用来自第一记录装置的时钟稳定信息产生伪同步信号;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伪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的伪同步信号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去部分单元块上;和第三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基准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的基准同步信号和来自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跟随在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后面单元块之后的至少一个单元块上。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一个光盘,在该光盘上预先格式化有处于硬件扇区系统的支援信号。
图2示出了一个光盘,在该光盘上预先格式化有处于软件扇区系统的支援信号。
图3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信息被不连续地记录在图2所示光盘的信号轨迹中。
图4A-C示出了与时钟信号再现状态一起记录在图3所示信号轨迹上的时钟信号。
图5的方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记录装置的结构。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结构每个部分的输出波形。
图7是图5所示基准时钟产生器的电路图。
图8是方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记录装置的结构。
图9到图12分别示出了图8所示结构每个部分的输出波形。
图13示出了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第一实施例的详细电路。
图14示出了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第二实施例的详细电路。
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可变相位延时电路的详细电路。
图16示出了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第三实施例的详细电路。
图17示出了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第四实施例的详细电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记录装置。参看图5,所述记录装置包括:用于转动光盘24的主轴电机26、连接到光拾取器28上的伺服部分30和连接到主轴电机26上的电机驱动器32。如图2所示,光拾取器28向光盘24的槽轨迹22发出一束主光束MB和两束支援光束SB1和SB2,以便在利用支援光束SB1和SB2读出预先格式化的支援信号的同时,利用主光束MB写入信息。为此目的,光拾取器28包括一个设置在激光二极管LD和光检测器PD之间的光分路器BS,用于分配激光束,并包括一个设置在光盘24和光分路器BS之间的物镜OL。该物镜OL对从光分路器BS射向光盘24的激光束进行会聚。光分路器BS允许在激光二极管LD中产生的激光束经过物镜OL照射到光盘24的表面上,同时,允许由光盘24反射的光束经过检测透镜SL射向光检测器PD。检测透镜SL对从光束分路器BS射向光检测器PD的激光进行会聚,借此,借助于所谓的象散(Astigmatism)方法控制聚焦。借助于衍射栅GT在激光二极管LD中产生的激光束被分离成三束光束MS、SB1和SB2。然后,利用衍射栅GT分离的激光束MS、SB1和SB2穿过光分路器BS,并随后被物镜OL会聚,使其被分配在图2所示光盘24的槽轨迹22上。另一方面,由光盘24的槽轨迹22反射的光束MS、SB1和SB2,穿过物镜OL和光束分路器BS,然后被检测透镜SL会聚到光检测器PD的表面。另外,光检测器PD将支援光束SB1和SB2转换成电信号。伺服部分30通过利用来自光检测器PD的电信号驱动光拾取器28中的执行器ACT执行聚焦伺服、跟踪伺服等功能。另外,电机驱动器32根据来自伺服部分30的信号控制主轴电机的旋转速度。
另外,所述光盘记录装置包括以串联方式连接到光拾取器28中光检测器PD上的一个载波信号检测器34和一个支援信号检测器36。载波信号检测器34从来自光检测器PD的电信号中检测载波信号Pc,支援信号检测器36根据载波信号Pc重新构成有支援地址PAdd、支援时钟PCLK和如图6所示的支援同步信号PYre。这个支援同步信号PYre将光盘24的信号轨迹20或22划分成具有恒定尺寸的单元块,支援地址PAdd指出相对多个单元块中每一个的物理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光盘记录装置包括:一个基准同步信号产生器38,用于从支援信号检测器36输入一个基准同步信号PYre,伪同步信号产生器42,用于从基准时钟产生器40输入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和VFO信号产生器44,用于使用来自基准时钟产生器40的基准时钟SCLK产生VFO信号。基准同步信号产生器38产生基准同步信号SYre,该信号SYre在相位上与支援同步信号PYre同步。基准时钟产生器40产生如图6所示的基准时钟SCLK,该时钟SCLK在相位上与来自支援信号检测器36的支援时钟PCLK同步。这个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在开始记录时的某个间隔期间内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倍上升到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在经过所述某个间隔之后,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再次下降到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倍。特别是,基准时钟SCLK在与从不连续记录位置DCP到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这个范围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变得具有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倍到支援时钟PCLK频率M倍的频率,在所述轨迹20和22中,记录有VFO信号。在记录VFO信号之后,基准时钟SCLK在与从由VFO信号记录的区域终点位置到与不连续记录位置DCP相邻的单元块的终点位置的范围对应的时间间隔内或在与某些单元块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变得具有逐渐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下降到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倍的频率。另外,基准时钟产生器40利用来自控制器50的图6所示记录开始信号WRsta和支援同步信号PYre产生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这个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允许VFO信号被插入到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上的不连续记录位置内,其中,记录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上的时钟信号的相位突然变化。与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上单元块相比较,如图6所示,该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具有非常短的脉冲宽度,因而,所述VFO信号能够被记录在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同时,基准时钟产生器40能够产生一个具有规定逻辑的锁定信号LK,例如,当基准时钟SCLK具有与乘数的某个范围对应的频率时,即:在与支援时钟PCLK频率比较过程中从N倍到M倍的范围对应的频率时,具有高逻辑。伪同步信号产生器42产生伪同步信号PSre,该信号保持一个规定逻辑,例如,在从终点开始的某个时间间隔、例如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下降缘内保持为高逻辑。这个伪同步信号Psre是一个其宽度窄于基准同步信号宽度的规定逻辑脉冲。为此目的,伪同步信号产生器42可以包括一个单稳态多谐振荡器。
另外,所述光盘记录装置包括:一个用于输入用户信息的记录信息处理器46;一个控制开关SW1,用于选择性将来自VFO信号产生器44的VFO信号和来自记录信息处理器46的记录信号加到光控器48上。记录信息处理器46将用户信息划分成恒定尺寸以便产生用户块信息部分,并将这些用户块信息部分的标头加到来自支援信号译码器36的支援地址PAdd和来自伪同步信号产生器42的伪同步信号PSre上,借此形成用户信息块。当记录信号符合来自基准时钟产生器40的基准时钟SCLK时,记录信息处理器46将用户信息块提供给控制开关SW1。利用频率为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的基准时钟SCLK传送包括伪同步信号在内的用户信息块,借此以允许它能够与VFO信号一起被记录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的唯一单元块上。换言之,包括伪同步信号PSre在内的用户信息块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压缩成与包括基准同步信号SYre在内的用户信息块比较具有较短的时间周期。控制开关SW1根据来自基准时钟产生器40的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逻辑状态,选择性地将VFO信号和记录信号传输给光控器48。特别是,如果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被保持在规定逻辑(即:高逻辑),那么,控制开关SW1将来自VFO信号产生器44的VFO信号提供给光控器48。另一方面,如果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被保持在地逻辑(即:低逻辑),那么,它将来自记录信息处理器46的记录信号提供给光控器48。光控器48根据控制开关SW1输出信号的逻辑值暂停激光二极管LD的工作,借此以允许用户信息块被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即光盘24的结合区轨迹20或槽轨迹22上。此时,如图6所示,伪同步信号PSre、块识别码和包括作为时钟稳定信息的VFO信号的用户信息被陆续记录在与轨迹20或22不连续记录位置DCP相邻的单元块、即在开始记录时其上记录有用户信息标头的信号轨迹20或22中任选的单元块上。另一方面,基准同步信号SYre、块识别码和用户块信息被记录在远离不连续记录位置DCP的每个块区域上。
最后,控制器50控制伺服部分30和电机驱动器32的操作以及光控器48的工作模式。控制器50产生记录开始信号WRsta,该信号在开始记录时具有规定逻辑,即高逻辑的脉冲。这个记录开始信号WRsta被加给基准时钟产生器40,以将作为时钟稳定信号的VFO信号记录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从不连续记录位置延展的某个区域中。另外,控制器50可以输入一个来自基准时钟发生器40的锁定信号LK。控制器50根据锁定信号LK的逻辑状态选择性地启动光控器48的记录操作。特别是,控制器50只允许光控器48在锁定信号LK保持在规定逻辑,即高逻辑时才执行记录,借此以保持光盘24记录容量的恒定以及避免发生误差。
图7的方框图详细地示出了图5所示的基准时钟产生器40。在图7中,基准时钟产生器40包括用来经过第一“与”门62从压控振荡器52输入基准时钟SCLK的分频器54,以及相位比较器56和频率比较器58共同输入分频器54的输出信号。第一“与”门62根据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把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转接给可变分频器54。特别是,当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保持在高逻辑时,第一“与”门62允许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被提供给分频器54。换言之,第一“与”门62向分频器54提供一个低逻辑的逻辑信号。因此,在分频器54处产生低或高逻辑的逻辑信号。此时,相位比较器56将来自图5所示支援信号译码器36的支援时钟PCLK的相位和来自分频器54的逻辑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将具有突然增加电压信号的相位误差信号施加给积分器60。另外,用于将支援时钟PCLK的频率与来自分频器54的逻辑信号进行比较的频率比较器59向积分器60施加一个具有电压突然增加的频率误差信号。积分器60对来自相位比较器56的相位误差信号和来自频率比较器58的相位误差信号分别进行积分,并且删除包括在这些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噪声。压控振荡器52根据由积分器60积分的相位误差信号和频率误差信号,将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倍突然提升到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结果是在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上升缘处,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突然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倍上升到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然后,保持支援时钟PCLK的M倍,直到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下降缘为止。反之,如果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保持在低逻辑,那么,第一“与”门62允许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施加到分频器54上。在这种情况下,分频器54使来自第一“与”门62的基准时钟SCLK被N分频。此时,相位比较器56根据来自分频器54的分频后的信号和支援时钟PCLK之间的相位差产生具有逐渐减小电压信号的相位误差信号。类似地,频率比较器58根据来自分频器54的时钟信号和支援时钟PCLK之间的频率差产生具有逐渐减小电压的频率误差信号。然后,经过积分器60输入相位误差信号和频率误差信号的压控振荡器52将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逐渐减小到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倍。因此,在从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下降缘开始的某个时间期间内,例如,在与从其上记录有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信号轨迹20或22中所述区域的终点位置到其上记录有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单元块的终点位置的区域对应的时间期间内,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被从支援时钟频率的M倍逐渐减小到支援时钟频率的N倍。另外,这个基准时钟SCLK被提供给VFO信号产生器44和记录信息产生器46,如图5所示。再有,在分频后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支援时钟PCLK的频率具有某些差异的情况下,即:在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是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到M倍的情况下,频率比较器58能够产生具有规定逻辑,即高逻辑的锁定信号LK。这个锁定信号LK被提供给控制器50,如图5所示。
再有,基准时钟产生器40包括用于输入记录开始信号WRsta的第一锁存电路64和用于输入来自图5所示支援信号检测器36的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与非”门66。当具有高逻辑的记录开始信号WRsta被输入给其置位端S时,第一锁存电路64在其输出端Q处产生高逻辑输出信号。“与非”门66提供第一锁存电路64输出信号和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与非”运算,并根据运算生成值选择第二锁存电路68。特别是,“与非”门66只有当第一锁存电路64的输出信号和支援同步信号PYre中的一个保持在高逻辑时才产生一个高逻辑脉冲。第二锁存电路68在其输出端Q处在来自“与非”门66的低逻辑脉冲的上升缘时将逻辑信号从低逻辑改变为高逻辑。第一和第二锁存电路64和68利用具有地逻辑的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即施加到它们复位端R的低逻辑初始化。
另外,基准时钟产生器40包括:用于输入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的第二“与”门70、用于输入第二锁存电路68输出信号的计数器72和用于输入来自计数器72的进位信号的反相器74。只有当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保持在规定逻辑、即高逻辑时,第二“与”门70才将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传送给计数器72的时钟端CLK。在高逻辑信号被从第二锁存电路68施加给计数器72复位端R的期间内,计数器72的计数被从第二“与”门70施加的基准时钟SCLK增加。当得到“K”的计数值时,计数器72产生高逻辑的进位信号。另外,在产生进位信号之后,计数器72的计数操作被从第二锁存电路68施加到其复位端R的低逻辑信号停止。反相器74将来自计数器72的进位信号反相并将反相后的进位信号施加给第一和第二“与”门62和70、第一和第二锁存电路64和68以及控制开关SW1和伪同步信号产生器42,如图5所示的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结果是第二锁存电路68、第二“与”门70、计数器72和反相器74起单稳态脉冲产生器作用,用于产生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该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是一个具有从在开始记录时的第一支援同步信号PYre下降缘开始的恒定宽度的高逻辑脉冲。
图8的方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记录装置。与图5所示的光盘记录装置相比较,图8所示的光盘记录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控制开关SW1和光控器48之间的一个第二控制开关SW2。另外,在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光盘记录装置中,利用一个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代替基准时钟产生器40。
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以类似于图5所示基准时钟产生器40的方式产生图9所示基准时钟SCLK,并将该基准时钟SCLK施加给记录信息处理器46和VFO信号产生器44。如图9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产生间隔控制信号Cspc和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这些信号是在产生记录开始信号WRsta之后从第一支援同步信号PYre下降缘开始顺序安置的。利用这个间隔控制信号Cspc,第二控制开关SW2选择性地将记录信息处理器46连接到光控器48上,借此以在光盘24没有记录信息的信号轨迹20或22中产生间隔区域。这个间隔区域被设置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不连续记录位置之间。换言之,如图9所示,间隔区域SPC、VFO信号VFO、伪同步信号PSre、块识别信号和用户块信息被记录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块区域中。
另外,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光盘记录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再现信号处理器51,用于在光拾取器28中再现光检测器PD的输出信号和将再现的同步信号RYre提供给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在这种情况下,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根据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相位和支援信号PYre的相位之间的顺序关系改变间隔控制信号Cspd的逻辑状态。特别是,如图10和11所示,在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相位超前于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的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相位的情况下,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允许间隔控制信号Cspc只保持在地逻辑、即低逻辑,借此以允许在光盘24的信号轨迹20或22上不出现间隔区域。换言之,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DCP相邻的单元块上,记录有VFO信号VFO、伪同步信号PSre、块识别信号和用户块信息。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在再现同步信号PYre的相位滞后于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情况下,自适应时钟产生器76允许间隔控制信号Cspc从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下降缘开始到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上升缘为止保持在高逻辑,借此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产生间隔区域。换言之,如图9所示,间隔区域SPC、VFO信号VFO、伪同步信号PSre、块识别信号和用户块信息被记录在与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不连续记录位置DCP相邻的单元块中。
图13示出了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参看图13,与图7所示基准时钟产生器40相比,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还包括第三锁存电路78、第二计数器84和串联连接在“与非”门66和第二锁存电路68之间的第二反相器、第二分频器80以及连接在压控振荡器52和第二计数器84时钟端CLK之间的第三“与”门82。还有,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包括第四“与”门88,用于从压控振荡器52输入基准时钟SCLK、从第一反相器74输入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以及从替代图7所示第一“与”门62的第二反相器86中输入间隔控制信号Cspc
第三锁存电路78在“与非”门66输出信号的下降缘处将输出端Q的逻辑信号从低逻辑变成高逻辑。换句话说,如图9所示,在产生记录开始信号Wsta之后,第三锁存电路78在以第一顺序输入的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下降缘处产生一个高逻辑的输出信号。第二分频器80将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进行N分频并将N分频的基准时钟提供给第三“与”门82。只有当图9所示的间隔控制信号Cspc保持在规定逻辑、即高逻辑时,第三“与”门82才将从第一分频器80获得的分频基准时钟传送给第二计数器84的时钟端CLK。第二计数器84在一个高逻辑信号被从第三锁存电路82施加给它的复位端R时,利用来自第三“与”门82的分频后基准时钟增加计数。当计数值达到“L”时,第二计数器84产生高逻辑进位信号。另外,在产生进位信号之后,通过从第三锁存电路78提供给其复位端R的低逻辑信号计数器72停止计数操作。第二反相器86将来自第二计数器84的进位信号反相并向第三和第四“与”门82和88、第三锁存电路78和第二控制开关SW2提供作为间隔控制信号Cspc的被反相后的进位信号。结果是第三锁存电路78、第三“与”门82、第二计数器84和第二反相器86被用做单稳态脉冲产生器,用于产生所述间隔控制信号Cspc,该间隔控制信号Cspc是一个在记录开始时从第一支援同步信号PYre下降缘开始的具有恒定宽度的高逻辑脉冲。利用这个间隔控制信号Cspc,第二锁存电路68确定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产生时间。换言之,第二锁存电路68在来自第二反相器86的间隔控制信号Cspc的下降缘处启动第一计数器72的计数操作,然后,利用来自第一反相器74低逻辑的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初始化,借此允许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具有从间隔控制信号Cspc下降缘开始的恒定宽度的高逻辑,如图9所示。
同时,第四“与”门88根据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和间隔控制信号Cspc把将被施加的基准时钟SCLK从压控振荡器52转换到第一分频器54。特别是,如果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和间隔控制信号Cspc中的任何一个保持在高逻辑,则第四“与”门88允许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不被提供给第一分频器54。换句话说,在所述间隔信号和VFO信号被记录在光盘24的信号轨迹20或22上的期间间隔内,第四“与”门88允许基准时钟SCLK不被施加给第一分频器54。反之,如果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和间隔控制信号Cspc都被保持在低逻辑,那么,第四“与”门88允许基准时钟SCLK被从压控振荡器52施加到第一分频器54。
由于除了第二和第三锁存电路68和78、第三和第四与门82和88、分频器80以及第二计数器86和第二反相器86以外,上述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的结构和操作与图5所示基准时钟产生器40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对它们的解释。
图14示出了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除了第四“与”门88被时钟控制器90取代以外,图14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具有与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相同的电路结构。这个时钟控制器90允许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在间隔控制信号Cspc被使实现的时间点开始的某个时间间隔内、例如在与从不连续记录位置DCP到一个单元块终点的范围对应的时间间隔内恒定保持为支援时钟PCLK的M倍。为此目的,在来自第二反相器86的间隔控制信号Cspc从低逻辑变换成高逻辑之后,时钟控制器90在与一个单元块对应的时间间隔期间内每个恒定时间周期逐一地删除由压控振荡器52传输的基准时钟SCLK。在这种情况下,在相位比较器56中产生的相位误差信号和在频率比较器58中产生的频率误差信号分别另外增加和减少每个恒定周期。因此,通过控制基准时钟SCLK的相位和频率,响应相位误差信号和频率误差信号的压控振荡器52允许基准时钟SCLK的相位变得与支援时钟PCLK的相位相同,并在此时允许频率时钟SCLK的频率恒定保持为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反之,如果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和间隔控制信号Cspc中的任何一个保持在地逻辑、即低逻辑,那么,通过将基准时钟SCLK从压控振荡器52传送给第一分频器54,时钟控制器90允许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恒定保持为支援时钟OCLK频率的N倍。
图15详细地示出了图14所示可变相位延时电路的电路图。参看图15,可变相位延时电路90包括:“或”门92,用于从图14所示第一和第二反相器74和86输入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和间隔控制信号Cspc;第五“与”门94;第二分频器96和通常用于从图14所示压控振荡器52输入基准时钟SCLK的“异或”门,此后简称之为“XOR”门98。“或”门92执行稳定控制信号CVFO和间隔控制信号Cspc的“或”运算,借此以产生在与这两个信号的高逻辑间隔的和对应的时间间隔内保持高逻辑的脉冲信号。第五“与”门94在“或”门92的输出信号保持高逻辑的时间间隔内将基准时钟SCLK传送给第三计数器100的时钟端CLK。第三计数器100对从第五“与”门94施加给其时钟端CLK的时钟信号数量进行计数。另外,第三分频器利用例如4的某个分频比对基准时钟SCLK分频,并将分频后基准时钟经过第六“与”门102提供给第四计数器104。第四计数器104对来自第六“与”门102的分频后基准时钟计数。利用比较器106对第三计数器的计数值和第四计数器104的计数值进行比较。在两个计数值彼此相等的情况下,这个比较器106提供一个高逻辑的比较信号给第六“与”门102,借此,允许从第三分频器96输出的分频后基准时钟不被施加给第四计数器104和XOR门98。换言之,第六“与”门102变得只有在从开始记录时间点到第四计数器104的计数值变得与第三计数器100的计数值相等的时间点延展的时间期间内才向XOR门98提供分频后基准时钟。无论在甚么时候,只要来自第六“与”门102的分频后基准时钟保持在一个高逻辑,那么,通过将基准时钟SCLK的相位反相180°,XOR门98将丢失来自被施加给图14所示第一分频器54的基准时钟SCLK中一个周期基准时钟。第三分频器96的分频比是由单元块的间隔和与间隔控制信号Cspc处于高逻辑的宽度和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处于高逻辑的宽度之和对应的间隔的比值确定的。
图16示出了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第三实施例的详细电路。这个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包括:从压控振荡器52经过第一“与”门108输入基准时钟SCLK的第一分频器54、相位比较器56和通常用于输入第一分频器54的输出信号的频率比较器58。第一“与”门62根据转换控制信号转换基准时钟SCLK。特别是,当转换控制信号保持在高逻辑时,第一“与”门108允许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不被提供给第一分频器54。换句话说,第一“与”门108提供一个低逻辑信号给分频器54。因此,还可以在第一分频器54处产生低或高逻辑信号。此时,相位比较器56将来自图8所示支援信号检测器36的支援时钟PCLK与来自第一分频器54的逻辑信号相比较,借此以将具有突然增加电压信号的相位误差信号施加给积分器60。另外,用于将支援时钟PCLK的频率与来自第一分频器54的逻辑信号的频率相比较的频率比较器58将具有突然增加电压的频率误差信号提供给积分器60。积分器60分别对来自相位比较器56的相位误差信号和来自频率比较器58的频率误差信号积分,并删除包括在这些信号中的高频分量的噪声信号。压控振荡器52根据由积分器60积分的相位误差信号和频率误差信号将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倍突然提升到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结果是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在转换控制信号的上升缘处突然从支援时钟PCLK的N倍上升到该时钟频率的M倍,然后保持在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直到所述转换控制信号的下降缘为止。反之,如果转换控制信号保持在低逻辑,那么,第一“与”门108允许基准时钟SCLK从压控振荡器52提供给第一分频器54。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分频器54对来自第一“与”门108的基准时钟SCLK进行N分频。此时,相位比较器56根据来自分频器54的分频后时钟信号和支援时钟PCLK之间的相位差产生具有电压信号逐渐减小的相位误差信号。类似地,频率比较器58根据来自第一分频器54的时钟信号和支援时钟PCLK之间的频率误差产生具有电压逐渐减小的频率误差信号。接着,用于经过积分器60输入相位误差信号和频率误差信号的压控振荡器52将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逐渐减小到该时钟频率的N倍。因此,在从转换控制信号下降缘开始的某个时间间隔期间内,例如是在与从其上记录有时钟稳定信息的信号轨迹20或22内的所述区域终点位置到其上记录有时钟稳定信息的所述单元块终点位置的一个范围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逐渐从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减小到该时钟频率的N倍。另外,基准时钟SCLK被提供给图8所示的VFO信号产生器44和记录信息产生器46。再有,在分频后基准时钟的频率与支援时钟PCLK的频率有某些差异的情况下,即在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是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N到M倍的情况下,频率比较器58能够产生具有规定逻辑、即高逻辑的锁定信号LK。这个锁定信号LK被提供给图8所示控制器50。
再有,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包括用于输入如图10到12所示记录开始信号Wsta的第一锁存电路110、用于输入来自图8所示支援信号解码器36的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与非”门112和用于输入来自图8所示再现信号处理器5 1的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第二“与”门116。当具有高逻辑的记录开始信号Wsta被输入给第一锁存电路110的置位端S时,该第一锁存电路110在其输出端Q处产生高逻辑的输出信号。“与非”门112提供第一锁存电路110输出信号和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与非”运算,并根据预算生成值选择地触发第二锁存电路114。特别是,“与非”门112只有当第一锁存电路110的输出信号或者支援同步信号PYre被保持在高逻辑时才产生低逻辑脉冲。在来自“与非”门112低逻辑脉冲的上升缘外,第二锁存电路114将输出端Q处的逻辑信号从低逻辑改变成高逻辑。同时,第二“与”门116对第一锁存电路110的输出信号和再现同步信号PYre进行“与”运算,并且,只有当第一锁存电路110的输出信号被保持在高逻辑时,即只有当第一顺序用户信息块在开始记录时被记录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上时,才可以使再现同步信号RYre通过。
再有,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包括第二分频器118和串联连接到压控振荡器52上的第三“与”门120、第一计数器122和第一反相器124。第二分频器118利用一个恒定的分频比N对来自压控振荡器52的基准时钟SCLK进行分频,并将分频后的基准信号提供给第三“与”门120。第三“与”门120只有当间隔控制信号Cspc保持规定逻辑、即高逻辑时才将来自第二分频器122的分频后基准信号传送给第一计数器122的时钟端CLK。在高逻辑信号被从第二锁存电路114施加给第一计数器122复位端R的期间内,利用来自第三“与”门120的分频后基准时钟使该计数器122的计数增加。当计数值达到“L”时,第一计数器122产生高逻辑进位信号。另外,在产生进位信号之后,利用从第二锁存电路114施加给第一计数器122的复位端R的低逻辑信号使该计数器122停止计数操作。反之,在一个低逻辑再现同步信号RYre被从第二“与”门116、即第一顺序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终点输入的情况下,第一计数器122能够产生一个规定逻辑、例如是高逻辑信号。因此,在第一计数器122处产生的进位信号仅保持在高逻辑,或具有地逻辑,即具有从支援同步信号PYre终点开始的某个宽度、即小于或等于N×L基准时钟时间周期宽度的低逻辑脉冲。第一反相器124将来自第一计数器122的进位信号反相并将反相后的信号提供给第三“与”门120和图8所示的第二控制开关SW2作为间隔控制信号Cspc。根据第一计数器122的操作模式,即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相位和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相位之间的顺序关系,这个间隔控制信号Cspc选择性地变成具有规定逻辑、即高逻辑。特别是,如图10和11所示,当在再现同步信号RYre之后终止支援同步信号PYre时,间隔控制信号Cspc保持在地逻辑、即低逻辑。在这种情况下,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不会产生任何间隔区域。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当再现同步信号RYre被确定得比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终点更晚时,间隔控制信号Cspc变成具有规定逻辑的脉冲。此时,间隔控制信号Cspc的脉冲具有与从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终点到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终点扩展的时间间隔对应的宽度。在如上所述间隔控制信号Cspc中存在有规定逻辑脉冲的情况下,在光盘24信号轨迹20或22中产生与规定逻辑脉冲宽度对应的间隔区域SPC。
再有,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还包括第四“与”门和串联连接到第二“与”门116输出端的第三锁存电路128、第五“与”门126、第二计数器132和第二反相器134,所有的这些都被连接到压控振荡器52上。第四“与”门126对来自第一反相器124的间隔控制信号Cspc和来自第二“与”门116的输出信号执行“与”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触发第三锁存电路128。特别是,第四“与”门126在间隔控制信号Cspc的下降缘处、即在间隔控制信号Cspc的终点处,或在第二“与”门116输出信号的下降缘处、即在第一顺序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终点处触发第三锁存电路128。此时,第三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从低逻辑变成高逻辑。第五“与”门130只有当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保持在规定逻辑、即高逻辑时才将基准时钟SCLK从压控振荡器52传送给第二计数器132的时钟端CLK。当一个高逻辑信号从第三锁存电路128提供给第二计数器132的复位端R时,第二计数器132利用由第五“与”门130提供的基准时钟SCLK增加计数。另外,当第二计数器132的计数值达到“K”时,第二计数器132产生高逻辑进位信号。随后,在产生进位信号之后,利用从第三锁存电路128提供给第二计数器132复位端R的低逻辑信号,第二计数器132停止计数操作。第二反相器134将来自第二计数器132的进位信号反相,并将反相后的进位信号提供给第五“与”门130、第三锁存电路128、第一控制开关SW1和图8所示伪同步信号产生器42作为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在规定逻辑脉冲被包括在图12所示的间隔控制信号Cspc之中的情况下,在从间隔控制信号Cspc终点开始的某个时间间隔期间内,这个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变得保持在规定逻辑、即高逻辑。另一方面,在规定逻辑脉冲没有被包括在图10和11所示的间隔控制信号Cspc之中的情况下,在从第一顺序再现同步信号RYre的下降缘、即从其终点开始的某个时间隔期间内,所述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保持为高逻辑。因此,第三锁存电路128利用地逻辑、即施加到其复位端R的低逻辑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初始化。
另外,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包括由第一“与非”门112输出信号触发的第四锁存电路138、“或”门136和通常用于输入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第三反相器140。“或”门136执行间隔控制信号Cspc和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或”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初始化第二锁存电路114的输出信号。与第二锁存电路114类似,第四锁存电路138在来自第一“与非”门112的低逻辑脉冲的上升缘处、即在记录开始时第一顺序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终点处将其输出端Q处的信号从低逻辑变成高逻辑。另外,第四锁存电路138将它自己的输出信号提供给第一“与”门108和第二“与非”门144以作为转换控制信号。第三反相器140将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反相,并将反相后的稳定信息控制信号提供给第五锁存电路142的触发端T。在从第三反相器140提供给触发端T的稳定信息控制信号的上升缘处、即在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终点处,第五锁存电路142在其输出端Q产生高逻辑信号。第五锁存电路142的输出信号被提供给第一锁存电路110和第二“与非”门144。第二“与非”门144对第一锁存电路110的输出信号、第四锁存电路138的输出信号和第五锁存电路142的输出信号进行“与”运算并产生一个低逻辑脉冲。利用来自第二“与非”门144的这个低逻辑脉冲,第一锁存电路110的输出信号、第二锁存电路138的输出信号和第三锁存电路142的输出信号被初始化。因此,在从记录开始信号WRsta的上升缘、即从记录开始点到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下降缘扩展的时间期间内,第一锁存电路110的输出信号保持在高逻辑。在从支援同步信号PYre的下降缘、即其终点到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的下降缘、即其终点扩展的时间间隔期间内,在第四锁存电路138中产生的转换控制信号保持高逻辑。另一方面,由于第五锁存电路142与第二“与非”门144构成了一个电路回路,所以,第五锁存电路142的输出信号变得具有高逻辑的脉冲形状。同时,第一“与”门108根据转换控制信号将需要应用的基准时钟SCLK从压控振荡器52转换到第一分频器54。特别是,当转换控制信号保持在高逻辑时,第一“与”门108允许基准时钟SCLK不从压控振荡器52提供给第一分频器54。另一方面,当转换控制信号保持在低逻辑时,第一“与”门108允许基准时钟SCLK被提供给第一分频器54。
图17示出了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的第四实施例的详细电路。除了利用时钟控制器146代替了第一“与”门108以外,图8所示自适应基准时钟产生器76具有与图16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相同电路。在从转换控制信号启动的时间点开始的某个时间间隔周期内,例如是在与从不连续记录点DCP到一个单元块的终点的范围对应的时间间隔期间内,这个时钟控制器146允许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恒定保持在支援时钟PCLK的M倍。为此目的,在转换控制信号从低逻辑转换到高逻辑之后,时钟控制器146在与一个单元块对应的时间间隔期间内每经过一个恒定时间周期逐一地删除从压控振荡器52传输的基准时钟SCLK。在这种情况下,由相位比较器56产生的相位误差信号和由频率比较器58产生的频率误差信号被轮流增加和减少。因此,响应相位误差信号和频率误差信号的压控振荡器52允许基准时钟SCLK的相位与支援时钟PCLK的相位相同,在同一个时间,通过控制基准时钟SCLK的相位和频率,使基准时钟SCLK的频率被保持为支援时钟PCLK频率的M倍。另外,可以通过在图15所示时钟控制器90的电路设备中去除用于输入稳定信息控制信号CVFO和间隔控制信号Cspc的“或”门92和通过允许从第四锁存电路138提供转换控制信号以构成时钟控制器146。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一个时钟稳定信息被与用户信息一起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块区域上,在所述光盘中与信号轨迹不同的单独区域上预先格式化有一个支援信号。因此,记录在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块区域上的用户信息不仅可以被稳定再现,而且,光盘的记录容量可以被放大。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根据再现同步信号和包括在支援信号中的支援同步信号的顺序关系,在光盘信号轨迹中不连续记录位置和时钟稳定信息之间选择性地产生间隔区域。结果是在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块区域中可与再现同步信号同步地记录时钟稳定信息。再有,根据本发明,通过只有当基准时钟与包括在支援信号内的支援时钟同步时才将信息记录在光盘上,可以恒定地保持光盘的记录容量并同时产生误差的可能性最小。
虽然已经借助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解释,但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几个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很多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确定。

Claims (44)

1.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一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到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一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在所述光盘上,在与所述信号轨迹不同的一个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用于将所述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信号;和
将用户信息记录到所述单元块的剩余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时钟稳定信息以在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和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之间具有一个间隔区域的方式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包括一具有恒定频率的时钟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还包括在靠近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单元块后面安置的单元块上连续记录用户信息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上的用户信息包括具有比记录在所述后面单元块上用户信息更高频率的时钟信号。
6.一种光记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检测一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一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上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利用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将一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
利用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单元块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时钟稳定信息被记录在与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开始的一定数量所述支援时钟的时间周期对应的一个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利用所述支援同步信号检测所述时钟稳定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以在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和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之间存在间隔的方式记录所述时钟稳定信息。
10.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一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一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与信号轨迹不同的一个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一支援时钟;
在所检测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基准时钟;
利用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将一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
利用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还包括利用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后面的至少一个随后的单元块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当用户信息被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单元块上时,所述基准时钟保持第一频率,当用户信息被记录在所述至少一个随后的单元块上时,所述基准时钟保持第二频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被设置成具有高于所述第二频率的值。
14.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根据所检测的支援时钟产生一基准时钟;
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
利用所述再现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
利用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和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单元块上。
15.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在所检测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基准时钟;
再现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的一同步信号;
利用所述再现同步信号、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
利用所述时钟同步信息和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16.一种光盘记录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在所检测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基准时钟;
再现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的一同步信号
利用所述再现同步信号、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
利用所述时钟稳定信息产生一伪同步信号;
利用所述伪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到与所述不连续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所述时钟稳定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支援同步信号的相位和所述再现同步信号的相位的顺序关系,在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和其上记录所述时钟稳定信息的一个位置之间有选择地产生一个间隔的步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支援同步信号的相位超前于所述再现同步信号的相位时产生所述的间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的宽度对应于所述支援同步信号相对于所述再现同步信号的相位差。
20.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中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在所检测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基准时钟;
在所检测的支援同步信号的基础上产生一基准同步信号;
再现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的一同步信号;
利用所述再现同步信号、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
利用所述时钟稳定信息产生伪同步信号;
利用所述伪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和
利用所述基准同步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后面的至少一个随后的单元块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当用户信息被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单元块上时,所述基准时钟保持在第一频率;和当用户信息被记录在至少一个所述随后单元块上时,保持第二频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低于所述第一频率。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伪同步信号的脉冲宽度短于所述基准同步信号的宽度。
23.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在所述光盘上在与信号轨迹不同的一个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一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信号;和
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将用户信息记录在所述单元块的其余部分上。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时钟稳定信息以和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具有一个间隔区域的方式记录在所述信号轨迹上。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包括一个具有恒定频率的时钟信号。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记录装置还将用户信息记录在被安置在靠近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至少一个随后单元块上。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比记录在所述至少一个随后单元块上的用户信息更高频率的时钟信号。
28.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
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时钟稳定信息被记录在与来自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一定数量所述支援时钟的时间周期对应的一个区域内。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记录装置利用所述支援同步信号检测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记录装置以在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和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之间存在一个间隔的方式记录所述时钟稳定信息。
32.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所述支援信号的基础上产生基准时钟;
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息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
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第一记录装置的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记录装置利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后面的至少一个随后单元块上。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当用户信息被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单元块上时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允许所述基准时钟保持在第一频率,当用户信息被记录在所述至少一个随后单元块上时,允许所述基准时钟保持在第二频率。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被设置得高于所述第二频率。
36.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所检测时钟的基础上产生基准时钟;
再现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一同步信号;
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所述来自再现装置的所述再现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
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第一记录装置的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
37.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所述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基准时钟;
再现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
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再现装置的再现同步信号、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与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和
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第一记录装置的所述时钟稳定信息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单元块上。
38.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所述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基准时钟;
再现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同步信号;
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再现装置的所述再现同步信号、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与光盘信号轨迹内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
伪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第一记录装置的所述的时钟稳定信息产生一个伪同步信号;
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伪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的所述伪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单元块上。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记录装置根据所述支援同步信号的相位和所述再现同步信号的相位的顺序关系,在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和其上记录有所述时钟稳定信息的位置之间选择性地产生一个间隔。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当所述支援同步信号的相位超前于所述再现同步信号的相位时,所述第一记录装置允许所述间隔产生。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的宽度对应于所述支援同步信号相对于所述再现同步信号的相位差。
42.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于将信号轨迹划分成多个单元块的支援同步信号和用于指出来自光盘信息传输速率的支援时钟,在所述光盘上,在不同于所述信号轨迹的一个单独区域内预先格式化有一支援信号,所述支援信号包括所述支援同步信号和所述支援时钟;
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用于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所述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基准时钟;
基准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在来自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时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基准同步信号;
再现装置,用于再现记录在信号轨迹上的一同步信号;
第一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所述支援信号检测装置的支援同步信号、来自所述再现装置的再现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时钟稳定信息记录在光盘信号轨迹中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的部分区域中;
伪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第一记录装置的所述的时钟稳定信息产生一个伪同步信号;
第二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伪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的所述伪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其余部分单元块上;和
第三记录装置,用于利用来自所述基准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同步信号和来自所述基准时钟产生装置的所述基准时钟,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与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单元块后面的至少一个随后单元块上。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当所述用户信息被记录在与所述不连续记录位置相邻的单元块上时,所述的基准时钟产生装置允许所述基准时钟保持在第一频率,而当所述用户信息被记录在所述至少一个随后单元块上时,允许所述基准时钟保持在第二频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低于所述第一频率。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伪同步信号的脉冲宽度短于所述基准同步信号的宽度。
CNB971178011A 1996-07-23 1997-07-22 光盘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523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9776/1996 1996-07-23
KR29776/96 1996-07-23
KR19960029776 1996-07-23
KR1019970032606A KR100269688B1 (ko) 1996-07-23 1997-07-14 광디스크 기록방법 및 그 장치
KR32606/97 1997-07-14
KR32606/1997 1997-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23A CN1172323A (zh) 1998-02-04
CN1152380C true CN1152380C (zh) 2004-06-02

Family

ID=2663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7801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2380C (zh) 1996-07-23 1997-07-22 光盘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991250A (zh)
JP (1) JP3911195B2 (zh)
KR (1) KR100269688B1 (zh)
CN (1) CN1152380C (zh)
NL (1) NL1006650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8668B2 (ja) * 1997-04-09 2005-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Efm出力タイミング制御回路及び記録タイミング制御回路
JP2001307433A (ja) * 2000-04-25 2001-11-02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20030021016A (ko) * 2001-09-05 2003-03-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워블 위상 동기 루프에서의 위상 에러 보정장치 및 방법
EP1618406A4 (en) * 2003-04-25 2009-09-09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SIGNAL ACQUISITION ASSISTANCE DATA
TW200523883A (en) * 2003-10-24 2005-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clock signal using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tegrated circuit,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lock signal using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4778B2 (ja) * 1989-09-26 1996-09-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再生方式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563138B2 (ja) * 1989-12-19 1996-12-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単位の先頭検出方法,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記録媒体
US5333126A (en) * 1990-01-03 1994-07-26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ing same
US5182740A (en) * 1990-09-20 1993-01-26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ly storing data recorded on a rotational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despite occurrence of clock synchronization disorder
JPH0562367A (ja) * 1991-09-03 1993-03-12 Hitachi Ltd データ再生装置
JP2807362B2 (ja) * 1991-09-30 1998-10-0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再生装置
JPH08147702A (ja) * 1994-11-11 1996-06-0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書き込み方法
US5835478A (en) * 1995-06-15 1998-11-10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having address information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ata at correct positions
JP3850060B2 (ja) * 1996-02-13 2006-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708668B2 (ja) * 1997-04-09 2005-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Efm出力タイミング制御回路及び記録タイミング制御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L1006650C2 (nl) 1999-12-03
KR100269688B1 (ko) 2000-10-16
NL1006650A1 (nl) 1998-01-28
JP3911195B2 (ja) 2007-05-09
JP2003006878A (ja) 2003-01-10
US5991250A (en) 1999-11-23
KR980011013A (ko) 1998-04-30
CN1172323A (zh) 1998-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5732C (zh) 判断地址数据的方法
JP2589370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214366C (zh) 记录首标信号,再现首标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0278006A1 (en) A disc device and a disc-like recording medium
JPH0252328B2 (zh)
US5638350A (en) Multibeam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in which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plurality of light beams is determined based on order in which each of light beams crosses track
CN1104723C (zh) 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信息记录装置
CN1156086C (zh) 锁相环电路和用它装备的再生装置
CN1096067C (zh) 光盘再现设备
JP2891125B2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154013C (zh) 控制激光二极管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JPH0680555B2 (ja) デ−タ媒体の光学的書込み読取り装置に於ける同期信号の位相再生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272767C (zh) 数据记录开始时刻的补偿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磁盘装置
JPS6314424B2 (zh)
CN1092827C (zh) 用于重现光盘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152380C (zh) 光盘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JP3485088B2 (ja) 信号処理回路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CN1901050A (zh) 光盘重放方法和光盘重放装置
CN1825444A (zh)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CN1119329A (zh) 光盘重放设备
US20060239151A1 (en) Optical disc drive system for data recording that does not need to be synchronized with disc rot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5978338A (en)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short length data stored on an optical disk
CN1144200C (zh) 光盘装置
CN1774763A (zh) 再现设备和方法
JP3472090B2 (ja) 光ディスクへの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