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1773A - 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31773A CN115231773A CN202210853225.6A CN202210853225A CN115231773A CN 115231773 A CN115231773 A CN 115231773A CN 202210853225 A CN202210853225 A CN 202210853225A CN 115231773 A CN115231773 A CN 1152317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sewage treatment
- water
- sedimentation tank
- sew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664 nicotinic ac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41000238557 Decapod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273 Canna coccin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8555 Canna flacc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5493 Crypt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ZSJDYOACSA-N Heavy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2H]O[2H] XLYOFNOQVPJJNP-ZSJDYOAC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0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05574 Acorus calam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43060 Americamysis bah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9128 Bambu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8015 Bambusicola <bird>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996 Calamus deerrat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1143 Hyp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633663 Iris pseudaco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502129 Mul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9490 Nympha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6791 Nymphaea odorata subsp odor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1398 Typha doming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123263 Zos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YUWBVKYVJWNVLE-UHFFFAOYSA-N [N].[P] Chemical compound [N].[P] YUWBVKYVJWNVL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477 organic nitr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13 oxy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82 swim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 B44C5/06—Natural ornaments; Imitations thereo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5—Phosphorus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2—Liquid leve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7—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characteris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塔、假山处理系统及水池生态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塔包括第一沉淀池、污水处理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出水机构;假山处理系统包括山体以及山体生态处理模块;所述山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污水处理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水池生态处理系统包括水池以及动植物;所述水池设置在所述山体的底部,且所述水池与所述山体的流水面的排水口连接。本发明将污水处理耦合庭园假山流水设计,在山体的流水面的各梯面上设有水生植物过滤装置,保持了假山、流水、生态花草等生态庭院景观,此外在山体的山脚处建设水池,从而实现村镇、小区等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与庭院生态景观相结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受限于村镇经济状况和村镇居民建筑和建设特点,目前,我国许多村镇生活污水排水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率低,主要是利用自然沟或农田灌溉系统进行排水,大部分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到附近池塘或河流,污水乱排乱倒现象严重,对周围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村镇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影响村镇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目前所选用技术主要有地埋A/O-人工湿地、地埋A/O-生态塘、地埋A2/O-人工湿地、生物滴滤-人工湿地、一体化MBR技术;以上5种处理技术基本都是农村污水中常用的处理工艺,都能够处理后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
但是,村镇农民居住集中程度不及城市,生活污水产生强度低于城市,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装置,成本高,经济性较差,导致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欠缺。因此,在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与居民生活及居住特点相适应的分散式集约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技术显得十分重要,以推广使用并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尤其适用于村镇、小区等小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并且与庭院景观耦合设计,符合居民建筑景观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塔、假山处理系统以及水池生态处理系统;
所述污水处理塔包括第一沉淀池、污水处理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将经过污水处理塔处理后的水供给至假山处理系统中的出水机构;所述第一沉淀池与污水排放口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腔的高液位点和低液位点,所述第一沉淀池上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侧面底端,所述第一沉淀池与所述污水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三液位传感器和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和第四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腔的高液位点和低液位点;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连接管以及与所述出水连接管连接的出水泵,所述出水连接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假山处理系统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假山处理系统包括山体以及设置在山体上的山体生态处理模块;所述山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污水处理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山体的流水面呈阶梯式设置;所述山体生态处理模块包括多个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多个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山体的流水面的每个梯面上;所述假山处理系统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山体的流水面的上端;
所述水池生态处理系统包括水池以及养殖或种植在水池中的用于净化污水的动植物;所述水池设置在所述山体的底部,且所述水池与所述山体的流水面的排水口连接;经过所述污水处理塔处理后的污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出,并从上往下依次流过所述山体的各梯面上的水生植物过滤装置,最终排流至所述水池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污水处理模组以及所述第二沉淀池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排污口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较低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较高端对应处。
作为优选,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内均设有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的仿生植物构造层;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厌氧池连接;所述厌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之间通过第三排水管连通,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有排水端口,所述排水端口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通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厌氧池的低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厌氧池的高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缺氧池的低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三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缺氧池的高液位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沿横向方向排列设置,并将所述好氧池的内腔分为多个跌水空间,每个跌水空间中均设有所述仿生植物构造层;所述第三排水管的出水端与一侧的跌水空间连接,所述排数端口与另一侧的跌水空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底部从上往下逐渐收缩,且呈锥形设置;所述第二排污口设置在第二沉淀池的底部收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包括框体、过滤结构以及种植在过滤结构上的水生植物;所述框体内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框体分隔为进水腔和过滤腔,所述进水腔位于所述山体的梯面的内侧,所述过滤腔位于所述山体的底面的外侧;所述框体的外侧比所述框体的内侧以及所述间隔板低;所述间隔板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水腔和过滤腔的通水口,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过滤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砾石填料床、粗砂填料床以及细砂填料床,所述砾石填料床、粗砂填料床以及细砂填料床从上往下依次铺设在所述过滤腔中。
作为优选,养殖或种植在水池中的用于净化污水的动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以及鱼虾类动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污水处理耦合庭园假山流水设计,将污水处理塔隐藏于假山处理系统的山体中,并且在山体的流水面的各梯面上设有水生植物过滤装置,保持了假山、流水、生态花草等生态庭院景观,此外在山体的山脚处建设水池,从而实现村镇、小区等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与庭院生态景观相结合。
2、本发明通过污水处理塔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经过假山处理系统上的多个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的过滤净化,最后还有水池生态处理系统的生态化处理,有机污染物质及氮、磷等营养元素得到最大去除,从而使污水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保护了周围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污水处理塔的示意图。
图4为假山处理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示意图。
图6为水池生态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
1-污水处理塔,2-假山处理系统,3-水池生态处理系统,4-容纳腔,5-山体,6-水生植物过滤装置,7-连接管,8-过滤池,9-提篮过滤篓,10-第一液位传感器,11-第一排污口,12-第二液位传感器,13-第一排水管,14-第一沉淀池,15-厌氧池,16-第二排水管,17-仿生植物构造层,18-第一控制阀,19-缺氧池,20-第三排水管,21-好氧通风口,22-好氧池,23-排水端口,24-分隔板,25-跌水空间,26-第二沉淀池,27-第四液位传感器,28-第三液位传感器,29-观察窗,30-第二排污口,31-出水连接管,32-出水泵,33-框体,34-进水腔,35-间隔板,36-通水口,37-过滤结构,38-水生植物,39-水池,40-鱼虾类动物,41-基石,42-沉水植物,43-浮游植物,44-挺水植物,45-过滤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塔1、假山处理系统2以及水池生态处理系统3。
参见图1-图3,所述污水处理塔1包括第一沉淀池14、污水处理池、第二沉淀池26以及将经过污水处理塔1处理后的水供给至假山处理系统2中的出水机构;所述第一沉淀池14与污水排放口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14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0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2,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0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14内腔的高液位点和低液位点,所述第一沉淀池14上设有第一排污口11,所述第一排污口11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14侧面底端,所述第一沉淀池14与所述污水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13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1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8;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沉淀池26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沉淀池26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口30,所述第二沉淀池26内设有第三液位传感器28和第四液位传感器27,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28和第四液位传感器2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池26内腔的高液位点和低液位点;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连接管31以及与所述出水连接管31连接的出水泵32,所述出水连接管31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沉淀池26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31的出水端与所述假山处理系统2的出水口连接;
参见图1、图2和图4,所述假山处理系统2包括山体5以及设置在山体5上的山体生态处理模块;所述山体5内部设有容纳腔4,所述污水处理塔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4中,所述山体5的流水面呈阶梯式设置;所述山体生态处理模块包括多个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多个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山体5的流水面的每个梯面上;所述假山处理系统2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山体5的流水面的上端;
参见图1、图2和图6,所述水池生态处理系统3包括水池39以及养殖或种植在水池39中的用于净化污水的动植物;所述水池39设置在所述山体5的底部,且所述水池39与所述山体5的流水面的排水口连接;经过所述污水处理塔1处理后的污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出,并从上往下依次流过所述山体5的各梯面上的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最终排流至所述水池39中。
参见图2-图3,所述第一沉淀池14、所述污水处理模组以及所述第二沉淀池26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污水处理塔1可参见现有技术采用塔筒的形式实现,并在塔筒内设置隔板、平板等结构,从而将塔筒内腔分隔为多个腔体,进而构成所述第一沉淀池14、污水处理模组和第二沉淀池26等。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沉淀池14上方设有提篮过滤篓9,用于过滤隔出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提篮过滤篓9及其上方的塔筒空间形成过滤池8,用于污水进入的初步过滤;在过滤池8顶部处设有连接管7,用于与污水排放口连接。本实施例的提篮过滤篓9可拆卸设置在过滤池8中,当过滤隔出的固体杂质堆积一定量时,即可取出提篮过滤篓9进行清理。
参见图3,所述第一沉淀池14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排污口11与所述第一沉淀池14的底部较低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2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14的底部较高端对应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沉淀池14的底部为一倾斜安装的平板,该平板的角度可设置为10°-20°,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平板角度定位15°;此外,将平板的较高端的上侧附近作为低液位点,将第二液位传感器12设置在此处,而第一液位传感器10设置在第二液位传感器12的上方且设置在接近提篮过滤篓9底面的位置;第一液位传感器10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2可采用液位浮球。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排污口11处设有圆形法兰盖,该圆形法兰盖上可装设观察窗29,用于观察第一沉淀池14内的沉淀物情况,圆形法兰盖可通过螺栓密封安装在第一沉淀池14的侧壁(塔筒)上。
污水经过提篮过滤篓9后进入第一沉淀池14,由于农村家用污水的间歇性排放特点,污水可暂存在第一沉淀池14中,并静置沉淀,直至水位到达第一液位传感器10处时,再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18打开,通过第一排水管13将第一沉淀池14中的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模组中;当第一沉淀池14中的污水液位下降至第二液位传感器12处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18关闭。此外,通过圆形法兰盖的观察窗29观察第一沉淀池14中的沉淀物情况,若沉淀物堆积一定量,则可打开圆形法兰盖,定时排放沉淀物。
参见图2-图3,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厌氧池15、缺氧池19和好氧池22,所述厌氧池15、所述缺氧池19和所述好氧池22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厌氧池15、所述缺氧池19和所述好氧池22内均设有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的仿生植物构造层17;所述第一排水管13与所述厌氧池15连接;所述厌氧池15与所述缺氧池19之间通过第二排水管16连通,所述缺氧池19与所述好氧池22之间通过第三排水管20连通,所述好氧池22的底部设有排水端口23,所述排水端口23与所述第二沉淀池26连通设置。
参见图2-图3,所述第一排水管13的出水端与所述厌氧池15的低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16的进水端与所述厌氧池15的高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16的出水端与所述缺氧池19的低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三排水管20的进水端与所述缺氧池19的高液位点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厌氧池15和缺氧池19的低液位点和高液位点可参见附图3。
参见图2-图3,所述好氧池22内设有多个分隔板24,多个所述分隔板24沿横向方向排列设置,并将所述好氧池22的内腔分为多个跌水空间25,每个跌水空间25中均设有所述仿生植物构造层17;所述第三排水管20的出水端与一侧的跌水空间25连接,所述排数端口与另一侧的跌水空间25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22的一侧上端,设有好氧通风口21。
当第一沉淀池14中的污水储存在足够的水量时(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10检测反馈),即可打开第一控制阀18,通过第一排水管13将污水排放至厌氧池15中,厌氧池15中的污水量从下往上逐渐提升,当到达高液位点时,则通过第二排水管16排放至缺氧池19中;同样地,缺氧池19中的污水量从下往上逐渐提升,当到达高液位点时,则通过第三排水管20排放至厌氧池15其中一侧的跌水空间25中,并通过跌落充氧的方式依次经过多个跌水空间25,最终从另一侧的跌水空间25底部的排水端口23排放至第二沉淀池26中。污水经过厌氧池15、缺氧池19和好氧池22时,均经过仿生植物构造层17的过滤和微生物吸附,有效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参见图2-图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厌氧池15、缺氧池19和好氧池22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形成;在厌氧池15、缺氧池19和好氧池22中的仿生植物构造层17均设有多个,且沿横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本实施例的污水处理池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塔1。
作为另一实施例,可在过滤池8中增加搅拌破碎机械结构,细碎过滤后的固体废物,进一步对固体废物进行减量化处理。
作为另一实施例,可在好氧池22内可增加曝气结构,增大好氧反应效率。
参见图2-图3,所述第二沉淀池26的底部从上往下逐渐收缩,且呈锥形设置;所述第二排污口30设置在第二沉淀池26的底部收口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沉淀池26上还设有呈矩形设置的观察窗29,通过观察窗29可查看第二沉淀池26内的沉淀物情况;所述出水连接管31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28和第四液位传感器27之间;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28和第四液位传感器27也可采用液位浮球。将第二沉淀池26的底部设置为呈锥形,以便实现对经过上层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有利于杂质沉淀至底部,并通过第二排污口30排出。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排污口30处设置圆形法兰盖组件,当透过观察窗29发现第二沉淀池26内的沉淀物达到一定存量后,即可打开第二排污口30将其中的沉淀物排出。
参见图2、图4和图5,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包括框体33、过滤结构37以及种植在过滤结构37上的水生植物38;所述框体33内设有间隔板35,所述间隔板35将所述框体33分隔为进水腔34和过滤腔45,所述进水腔34位于所述山体5的梯面的内侧,所述过滤腔45位于所述山体5的底面的外侧;所述框体33的外侧比所述框体33的内侧以及所述间隔板35低50mm;所述间隔板35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水腔34和过滤腔45的通水口36,所述过滤结构37设置在所述过滤腔45中。这样,经过污水处理塔1处理后的水从假山处理系统2的出水口流出,沿着山体5的流水面依次流到各个梯面的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中;当水从上层梯面或出水口流出后,自然流到下层梯面上的框体33的进水腔34中,并通过间隔板35上的通水口36逐渐渗入流通至过滤腔45的过滤结构37中;水在过滤腔45中逐渐向上流动,经过过滤结构37和水生植物38的过滤净化,最终溢出框体33外侧,形成下一层假山流水流到下一层梯面的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中,继续进行下一次的过滤净化,最后排流到水池39中。通过设置这样的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利用进水腔34的作用缓存水量,避免水量过大而冲击植物,同时结合过滤腔45中的过滤结构37和水生植物38进行过滤净化,有效地将假山流水与植物生态污水净化相结合,既能保持假山景观流水的美观效果,又能提高污水净化质量,设计巧妙。
参见图5,所述过滤结构37包括从上往下粒径为5~10mm的砾石填料床、粗砂填料床以及细砂填料床,所述砾石填料床、粗砂填料床以及细砂填料床从上往下依次铺设在所述过滤腔45中。进一步地,种植在过滤结构37上的水生植物38,为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38,例如芦苇、菖蒲、香蒲、鸢尾、美人蕉、富贵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可根据景观与污水处理需要进行组合。
参见图6,养殖或种植在水池39中的用于净化污水的动植物,包括挺水植物44、浮游植物43、沉水植物42以及鱼虾类动物40。具体地,在水池39中还可放置基石41,可在水池39中养殖一定数量的鱼,从而形成鱼塘。种植在水池39中的植物品种可选择黄菖蒲、再力花、梭鱼草、荷花、睡莲及沉水的苦草、黑藻等,对污水作进一步处理;水池39岸边周侧均可种植辅助绿化,辅助绿化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从而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更加具有美观性。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污水经过提篮过滤篓9进行过滤,实现初步固液分离后,进入第一沉淀池14进行储存和沉淀以实现进一步固液的分离;考虑到农村污水产生的间歇性,当第一沉淀池14内污水到达高第一液位传感器10处时,第一排水管13上的第一控制阀18开启,将污水引入厌氧池15,启动污水处理;当第二液位传感器12检测到第一沉淀池14内污水到达低液位时,关闭第一控制阀18,进行下一轮蓄水沉淀。
(2)经过滤及沉淀分离后的污水依次进入厌氧池15、缺氧池19和好氧池22处理,厌氧池15、缺氧池19和好氧池22内均设有仿生植物构造层17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大大提高菌落的附着率和反应效率。厌氧池15主要功能为释放磷,使污水中P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5浓度下降,另外,NH3-N因细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的NH3-N浓度下降;缺氧池19内设置分隔板24和好氧通风口21,使污水充分与空气混合,增大反应效率,利用反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与污水中NO3-N和NO2-N反应,将其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降低BOD5浓度和NO3-N浓度;好氧池22的主要功能是将有机物进一步降解,氨化继而硝化有机氮,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同步摄取P,降低P的浓度。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污水处理效果好。
(3)经过厌氧、缺氧、好氧处理的污水进入第二沉淀池26,第二沉淀池26内设置有第三液位传感器28和第四液位传感器27;当第一沉淀池14内污水到达第三液位传感器28处时,将启动出水泵32,将水提升至假山处理系统2的出水口,形成假山流水并进一步生态处理;当第二沉淀池26内污水到达第四液位传感器27时,将停止泵水,进行下一轮蓄水沉淀;第二沉淀池26内底部呈圆锥形设置,利于污泥向低点聚集;在第二沉淀池26低点,设置有第二排污口30,第二排污口30上的圆形法兰盖组件通过螺栓密封安装在第二排污口30处进行阻挡。
(4)经过厌氧、缺氧、好氧处理的污水被提升至假山处理系统2的出水口,形成假山流水,依次通过梯度设置在山体5上的多个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通过水生植物过滤装置6中的过滤结构37对污水进行过滤的同时,水生植物38对污水中的氮磷进一步吸收,降低污水中氮、磷浓度。
(5)假山流水最终汇入水池39中,水池39中含有水体、挺水植物44、浮游植物43、基石41、沉水植物42以及鱼虾类动物40等组成。本实施例中的水池39也可采用梯度设计,为能分解和转化水中有害物质的细菌、微生物和藻类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繁殖的栖息地;在微生物的繁衍和生长过程中和植物生长过程中,进一步消耗了水中有机污染物及氮、磷营养物质,使污水达到排放要求。
此外,污水处理塔1置于山体5的容纳腔4中,山体5的容纳腔4入口可种植美人蕉等植物进行遮蔽,实现了景观的整体性和融合性;山体5亦可根据庭园建造风格等实际情况,可增加亭台楼榭的设计美化等;水池39可提供景观、鱼虾喂养,陶冶情操的同时,亦可兼做消防池,进一步提升该污水处理系统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本实施例将污水处理耦合庭园假山流水设计,将污水处理装置隐藏于假山处理系统2的山体5中,在山体5上种植生态花草,在山脚建设氧化鱼塘(水池39),氧化塘中养鱼,多次利用生物梯度处理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污水处理效果好;而且处理污水的同时,将污水处理系统与周围的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假山、流水、花草、游鱼等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适用于我国村镇、小区等小规模污水的处理与再利用,尤其是别墅住宅的生活污水处理。
本实施例的污水处理塔1集成了过滤池8、第一沉淀池14、厌氧池15、缺氧池19、好氧池22和第二沉淀池26,污水处理塔1处理效率高,且占地面积小,结合假山及水池39所种沉水、挺水植物44生态化处理,有机污染物质及氮、磷等营养元素得到最大去除,从而使污水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保护了周围环境。
本实施例的处理系统,提供了一种庭园景观与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处理的思路,可根据庭园建设需求,构造方式可灵活多变,适用于美丽乡村当下居民建筑景观的要求及污水处理要求。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可根据庭园实际情况增加亭台楼榭的设计,增加庭园景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此外,可将水池39耦合居民中水系统,将处理水再利用,水池39亦可兼消防池的作用,增加污水处理系统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塔、假山处理系统以及水池生态处理系统;
所述污水处理塔包括第一沉淀池、污水处理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将经过污水处理塔处理后的水供给至假山处理系统中的出水机构;所述第一沉淀池与污水排放口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腔的高液位点和低液位点,所述第一沉淀池上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侧面底端,所述第一沉淀池与所述污水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三液位传感器和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和第四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腔的高液位点和低液位点;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连接管以及与所述出水连接管连接的出水泵,所述出水连接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假山处理系统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假山处理系统包括山体以及设置在山体上的山体生态处理模块;所述山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污水处理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山体的流水面呈阶梯式设置;所述山体生态处理模块包括多个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多个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山体的流水面的每个梯面上;所述假山处理系统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山体的流水面的上端;
所述水池生态处理系统包括水池以及养殖或种植在水池中的用于净化污水的动植物;所述水池设置在所述山体的底部,且所述水池与所述山体的流水面的排水口连接;经过所述污水处理塔处理后的污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出,并从上往下依次流过所述山体的各梯面上的水生植物过滤装置,最终排流至所述水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污水处理模组以及所述第二沉淀池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排污口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较低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较高端对应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内均设有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的仿生植物构造层;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厌氧池连接;所述厌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之间通过第三排水管连通,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有排水端口,所述排水端口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厌氧池的低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厌氧池的高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缺氧池的低液位点连接,所述第三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缺氧池的高液位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沿横向方向排列设置,并将所述好氧池的内腔分为多个跌水空间,每个跌水空间中均设有所述仿生植物构造层;所述第三排水管的出水端与一侧的跌水空间连接,所述排数端口与另一侧的跌水空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底部从上往下逐渐收缩,且呈锥形设置;所述第二排污口设置在第二沉淀池的底部收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包括框体、过滤结构以及种植在过滤结构上的水生植物;所述框体内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框体分隔为进水腔和过滤腔,所述进水腔位于所述山体的梯面的内侧,所述过滤腔位于所述山体的底面的外侧;所述框体的外侧比所述框体的内侧以及所述间隔板低;所述间隔板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水腔和过滤腔的通水口,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过滤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砾石填料床、粗砂填料床以及细砂填料床,所述砾石填料床、粗砂填料床以及细砂填料床从上往下依次铺设在所述过滤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或种植在水池中的用于净化污水的动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以及鱼虾类动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53225.6A CN115231773A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53225.6A CN115231773A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31773A true CN115231773A (zh) | 2022-10-25 |
Family
ID=8367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53225.6A Pending CN115231773A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31773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4587A (zh) * | 2015-05-28 | 2015-09-30 | 天津大学 | 组装式人工湿地假山系统 |
CN106630405A (zh) * | 2016-12-09 | 2017-05-10 | 亚太水处理(天长)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二次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 |
CN109399800A (zh) * | 2018-12-05 | 2019-03-01 |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
CN109721213A (zh) * | 2019-01-31 | 2019-05-07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多级人工湿地系统 |
CN110482798A (zh) * | 2019-09-09 | 2019-11-22 | 扬州绿都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 |
CN111977889A (zh) * | 2020-07-21 | 2020-11-24 | 安徽美自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景观式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
-
2022
- 2022-07-07 CN CN202210853225.6A patent/CN1152317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4587A (zh) * | 2015-05-28 | 2015-09-30 | 天津大学 | 组装式人工湿地假山系统 |
CN106630405A (zh) * | 2016-12-09 | 2017-05-10 | 亚太水处理(天长)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二次检测的污水处理系统 |
CN109399800A (zh) * | 2018-12-05 | 2019-03-01 |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
CN109721213A (zh) * | 2019-01-31 | 2019-05-07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多级人工湿地系统 |
CN110482798A (zh) * | 2019-09-09 | 2019-11-22 | 扬州绿都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 |
CN111977889A (zh) * | 2020-07-21 | 2020-11-24 | 安徽美自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景观式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十一五中国环境学科发展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20677B (zh) |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及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8503035B (zh) |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体处理的阶梯式复合生态浮岛 | |
CN101475284A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 |
KR20080007964A (ko) | 수생초목을 이용한 오수의 자연고도 정화장치 | |
CN203768124U (zh) |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生态滤池 | |
CN106830576B (zh) | 一种湿地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 |
CN108503136A (zh) | 河道治理系统 | |
CN113072188A (zh) | 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 | |
CN111204927A (zh) | 生态公厕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及污水处理再利用方法 | |
CN117164167B (zh) | 一种渔业光伏互补的养殖尾水生态过滤坝系统 | |
CN212198931U (zh) | 一种流水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装置 | |
CN103265145A (zh) | 利用自然生物膜反应器净化低负荷低温河水的方法 | |
CN202063793U (zh) |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 | |
CN104098183B (zh) | 通过优化景观改善地表径流水质的系统 | |
CN107364973B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和污水处理方法 | |
CN211896515U (zh) | 运用于低浓度污染水体超级限净化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 |
CN209872675U (zh) | 一种农村小型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 | |
CN101891348B (zh) | 缺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污、雨水的贮存及深度处理方法 | |
CN102398991B (zh) | 潜流式园林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6161796A (zh) | 利用河道构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的方法 | |
CN206337080U (zh) | 新型生态塘复合系统 | |
CN205973964U (zh) | 地埋式内嵌载体固化微生物的悬浮床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3596109U (zh) | 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 | |
CN115231773A (zh) | 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2982578U (zh) | 一种一体化村镇污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