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2666B -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2666B
CN115142666B CN202210986523.2A CN202210986523A CN115142666B CN 115142666 B CN115142666 B CN 115142666B CN 202210986523 A CN202210986523 A CN 202210986523A CN 115142666 B CN115142666 B CN 1151426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ylinder
template
platform
lifting
lif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65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2666A (zh
Inventor
邢鹤遥
潘鹏
崔寿凯
周伟伟
曹沛霖
陈胜西
崔爱珍
郭大智
靳文杰
王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65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2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2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2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04G11/22Sliding forms raised continuously or step-by-step and being in contact with the poured concrete during raising and which are not anchored in the hardened concrete; Arrangements of lifting means therefor
    • E04G11/24Construction of lifting jacks or climbing rods for sliding 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4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lintels, beams, or transoms to be encased separately;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02Workplatforms, railings; Arrangements for pouring concrete, attached to the for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9/00Auxiliary treatment of forms, e.g. dismantling; Clea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2Handles to carry construction bl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3Ja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up build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04Storage and transport racks for scaffolding compon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07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recting scaffolds, e.g. automatic scaffold erec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4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5/046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for fastening scaffoldings o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14Rai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8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which are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able to be rolled up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30Water-to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34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or lowering towers, masts, poles, chimney stacks, or the like
    • E04H12/341Arrangements for casting in situ concrete tower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2003/286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mobile vertical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2005/008Hois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as part of a scaffold syst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2017/008Pin and hole connection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支筒施工装置、水箱施工装置和环托梁(12);支筒施工装置包括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提升平台(5)、支筒模板(6)、支承杆(7)和第一千斤顶(8);水箱施工装置包括双环形梁(9)、提升杆(10)和第二千斤顶(11);环托梁(12)施工在支筒(100)上,使水箱(200)的底部支设在环托梁(12)上。本发明能高效、安全的进行支筒和水箱的提升施工,保证了倒锥壳水塔的施工质量。

Description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塔施工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水塔是一种传统的储水构筑物,在基本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钢铁及冶炼等需要大量水资源储存备用的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水塔的形式较多,其中,倒锥壳形水塔出水量大且外形较为美观,在水塔的施工建造中较为常见。
倒锥壳形水塔的主要结构包括支筒和水箱,支筒和水箱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现有技术的水塔支筒采用拉模法施工,即在支筒内搭设井架作支撑,再用手动链条葫芦拉升支筒模板,该方法易造成水塔支筒的混凝土壁表面拉裂,安全隐患多,施工进度慢,效率低,且受大风天气等影响严重。现有技术的水塔水箱的施工方法是:在水塔支筒的四周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水箱的模板支撑系统,通过外井架的上料系统来完成模板、钢筋的运输及水箱的现场浇筑。水箱施工过程中需搭设大量脚手架,效率低,高空作业隐患多;同时,水箱体积庞大,外形复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长,高空养护难,其抗渗性难以保证,存在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能高效、安全的进行支筒和水箱的提升施工,保证了倒锥壳水塔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包括支筒施工装置、水箱施工装置和环托梁;
支筒施工装置包括内收光操作架、外挂收光操作架、操作平台支撑架、外操作平台、提升平台、支筒模板、支承杆和第一千斤顶;内收光操作架由下至上搭设在支筒的内部,支筒模板通过内收光操作架搭设,支筒模板呈环状结构并周向设置在内收光操作架的外侧;提升平台架设在支筒模板上并向上延伸至支筒模板的上方;外操作平台搭设在提升平台上,外操作平台呈环形结构并周向设置在支筒模板的顶部外侧,外操作平台的底部与提升平台的底部外侧之间搭设操作平台支撑架;外挂收光操作架挂设在操作平台支撑架的底部,外挂收光操作架呈环状结构并周向设置在支筒的外侧;支承杆的下端固定在已浇筑的支筒上,支承杆的上端贯穿设置在提升平台上的第一千斤顶,若干根支承杆沿支筒的周向间隔布置;
水箱施工装置包括双环形梁、提升杆和第二千斤顶;支筒施工完成后,提升平台固定设置在支筒的顶部,双环形梁设置在提升平台上,双环形梁呈环形结构且位于支筒的上方;水箱在支筒的底部预制成型,提升杆的下端固定在水箱上,提升杆的上端贯穿设置在双环形梁上的第二千斤顶,若干根提升杆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的外侧;
环托梁施工在支筒上,使水箱的底部支设在环托梁上。
所述的内收光操作架包括内收光架立柱和内收光架横杆;若干根内收光架立柱分别竖向设置在支筒内;内收光架横杆通过连接扣件垂直固连在相邻两根内收光架立柱之间。
所述的外挂收光操作架包括外收光架框架、外收光架防护杆和第一施工踏板;外收光架框架呈矩形框架结构,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沿支筒的外侧周向间隔布置,若干个外收光架防护杆梁环绕设置在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的内侧和外侧;第一施工踏板呈环形结构并架设在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的底部,使第一施工踏板环绕在支筒的外侧。
所述的外操作平台包括外平台横杆、外平台立杆、外平台防护杆和第二施工踏板;外平台横杆沿支筒的径向悬挑连接在提升平台中部,若干根外平台横杆沿支筒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二施工踏板铺设在若干根外平台横杆上,操作平台支撑架搭设在外平台横杆与提升平台之间;每根外平台横杆的外端均通过扣件垂直连接有外平台立杆,多根外平台防护杆分别环绕连接在若干根外平台立杆的外侧。
所述的操作平台支撑架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第一斜杆倾斜连接在外平台横杆的外端与提升平台的外侧底部,外平台横杆、第一斜杆和提升平台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斜杆倾斜连接在第一斜杆的中部与提升平台的外侧中部。
所述的提升平台包括提升平台内立柱、提升平台外立柱和提升平台横梁;若干根提升平台内立柱沿支筒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内并与支筒模板的内模板及其内侧背楞连接,若干根提升平台外立柱沿支筒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外部并与支筒模板的外模板及其外侧背楞连接;提升平台横梁横向连接在提升平台内立柱和提升平台外立柱的上部,若干根提升平台横梁相交于支筒的中轴线处,第一千斤顶设置在提升平台横梁上;双环形梁设置在提升平台横梁上。
所述的双环形梁由两个环形梁间隔设置构成,两个环形梁之间形成提升间隙,提升杆贯穿两个环形梁之间形成提升间隙,双环形梁与支筒的顶面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三斜杆,第三斜杆倾斜连接在双环形梁的底面与提升平台的底部之间。
一种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支筒的底板上,搭设支筒模板的内模板和外模板,在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段支筒;
步骤2:在第一段支筒上搭设支筒施工装置,并进行支筒的滑模提升施工;
步骤3:在支筒的定标高处施工顶板,拆除内收光操作架、外挂收光操作架、操作平台支撑架、外操作平台、支筒模板、第一千斤顶和支筒顶部的支承杆;
步骤4:向内调节提升平台的提升平台外立柱,使提升平台通过提升平台内立柱和提升平台外立柱支设在支筒的顶板上;
步骤5:将双环形梁设置在提升平台的提升平台横梁上,并在提升平台外立柱与双环形梁之间倾斜支设第三斜杆;
步骤6:在支筒的底部预制成型倒锥形的水箱;
步骤7:将第二千斤顶设置在双环形梁上,提升杆的下端锚固在水箱内,提升杆的上端贯穿双环形梁的提升间隙和第二千斤顶,使若干根提升杆周向间隔分布在支筒的外侧;
步骤8:通过第二千斤顶经提升杆将水箱提升至支筒的顶部,且位于环托梁的上方;
步骤9:在支筒上安装支座板,并初步安装水箱,同时在支筒上施工环托梁并支承和固定水箱;
步骤10:在下环梁与支筒的间隙内填充混凝土层和防水层,永久固定水箱;
步骤11:拆除提升平台、提升杆和第二千斤顶。
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2.1:在第一段支筒内搭设内收光操作架;
步骤2.2:在第一段支筒的内壁上部搭设支筒模板的内模板,在第一段支筒的外壁上部搭设支筒模板的外模板;
步骤2.3:将提升平台的提升平台内立柱安装在内模板的内侧,并和内侧背楞固定,提升平台的提升平台外立柱安装在外模板的外侧,并和外侧背楞固定,使提升平台上部的提升平台横梁位于支筒模板的上方;
步骤2.4:将千斤顶安装在提升平台横梁上,将支承杆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段支筒上,支承杆的上端贯穿提升平台横梁和第一千斤顶;
步骤2.5:在提升平台的提升平台外立柱外侧通过操作平台支撑架悬挑安装外操作平台;
步骤2.6:在提升平台的提升平台外立柱的外侧底部搭设外挂收光操作架;
步骤2.7:在第一段支筒的上方,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段支筒;
步骤2.8:待第二段支筒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第一千斤顶向上顶升提升平台,并同步提升同步提升外挂收光操作架、操作平台支撑架、外操作平台和支筒模板;
步骤2.9:向上搭设内收光操作架至提升后的支筒模板的底部,通过内收光操作架和对外挂收光操作架第二段支筒进行收光作业;
步骤2.10:重复步骤2.6-步骤2.9,直至完成整个支筒的混凝土浇筑和收光作业。
所述的步骤9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9.1:在支筒的外壁上安装支座,水箱的底部形成有下环梁,将水箱的下环梁降至支座上的支座板上,并初步固定水箱;
步骤9.2:在支筒的外围安装吊篮平台,吊篮平台连接在提升平台的底部;
步骤9.3:在下环梁的下口预埋吊环,并通过吊环设置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连接在提升平台的底部;
步骤9.4:在支筒上剔凿环托梁浇筑孔,并在环托梁浇筑孔的内侧搭设环托梁内模板,环托梁内模板与支筒的内壁之间留有浇筑间隙,在环托梁浇筑孔的外侧搭设环托梁外模板;
步骤9.5:环托梁内模板与环托梁外模板之间通过贯穿环托梁浇筑孔的对拉螺杆拉结固定;
步骤9.6:在环托梁外模板的底部与支筒的外壁之间倾斜搭设环托梁斜模板,环托梁斜模板的下端低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下口;
步骤9.7:在环托梁内模板的底部与支筒的内壁之水平搭设环托梁底模板,环托梁底模板低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下口;
步骤9.8:支座板与环托梁斜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固定,支座板与支筒的外壁之间留有浇筑间隙;
步骤9.9:通过浇筑间隙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形成环托梁,其中,支筒外侧的浇筑高度与环托梁浇筑孔的上口齐平,支筒内侧的浇筑高度高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上口;
步骤9.10:在环托梁达到一定强度后,拆卸环托梁内模板、环托梁外模板、设环托梁斜模板和环托梁底模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于采用液压滑模施工支筒,安全可靠、方便经济;同时,水箱采用地面快速现浇预制后整体提升的方式施工,安全可靠,效率高,减少了高空作业量,避免了水箱高空养护困难而导致的渗水质量问题,有利于提高倒锥壳水塔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本发明由于设有提升平台,能用于支筒和水箱的提升施工,在支筒滑模施工完成后,原位改装提升平台,无需重新搭拆提升系统,提高效率,节省工期,采用倒装液压穿孔千斤顶整体提升,施工速度快,保障了操作人员在高空施工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支筒施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支筒施工装置的剖视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提升平台与支筒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提升平台与操作平台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操作平台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水箱施工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水箱施工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环托梁的施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中双环形梁与提升平台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采用本发明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施工的倒锥壳水塔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收光操作架,101内收光架立柱,102内收光架横杆,2外挂收光操作架,21外收光架框架,22外收光架防护杆,23第一施工踏板,3操作平台支撑架,31第一斜杆,32第二斜杆,4外操作平台,41外平台横杆,42外平台立杆,43外平台防护杆,44第二施工踏板,5提升平台,51提升平台内立柱,52提升平台外立柱,53提升平台横梁,6支筒模板,61内模板,62外模板,63内侧背楞,64外侧背楞,7支承杆,8第一千斤顶,9双环形梁,91第三斜杆,10提升杆,11第二千斤顶,12环托梁,121环托梁内模板,122环托梁外模板,123环托梁斜模板,124环托梁底模板,125支座板,100支筒,1001顶板,200水箱,201下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0,一种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包括支筒施工装置、水箱施工装置和环托梁12。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支筒施工装置包括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提升平台5、支筒模板6、支承杆7和第一千斤顶8;内收光操作架1由下至上搭设在支筒100的内部,支筒模板6通过内收光操作架1搭设,支筒模板6呈环状结构并周向设置在内收光操作架1的外侧;提升平台5架设在支筒模板6上并向上延伸至支筒模板6的上方;外操作平台4搭设在提升平台5上,外操作平台4呈环形结构并周向设置在支筒模板6的顶部外侧,外操作平台4的底部与提升平台5的底部外侧之间搭设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挂收光操作架2挂设在操作平台支撑架3的底部,外挂收光操作架2呈环状结构并周向设置在支筒100的外侧;支承杆7的下端固定在已浇筑的支筒100上,支撑杆7的下端焊接固定在支筒100内的水平钢筋上,支承杆7的上端贯穿设置在提升平台5上的第一千斤顶8,若干根支承杆7沿支筒100的周向间隔布置。
请参见附图6和附图7,水箱施工装置包括双环形梁9、提升杆10和第二千斤顶11;支筒100施工完成后,提升平台5固定设置在支筒100的顶部,双环形梁9设置在提升平台5上,双环形梁9呈环形结构且位于支筒100的上方;水箱200在支筒100的底部预制成型,提升杆10的下端固定在水箱200上,提升杆10的上端贯穿设置在双环形梁9上的第二千斤顶11,若干根提升杆10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100的外侧。
请参见附图10,环托梁12施工在支筒100上,使水箱200的底部支设在环托梁12上。
请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述的内收光操作架1包括内收光架立柱101和内收光架横杆102;若干根内收光架立柱101分别竖向设置在支筒100内,内收光架立柱101随支筒100的施工高度从支筒100的底板向上搭设;内收光架横杆102通过连接扣件垂直固连在相邻两根内收光架立柱101之间。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外挂收光操作架2包括外收光架框架21、外收光架防护杆22和第一施工踏板23;外收光架框架21呈矩形框架结构,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21沿支筒100的外侧周向间隔布置,若干个外收光架防护杆梁22环绕设置在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21的内侧和外侧;第一施工踏板23呈环形结构并架设在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21的底部,使第一施工踏板23环绕在支筒100的外侧。
优选的,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的焊接和拼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内、外收光架随滑模上升到适合的高度时,开始组装,外挂收光操作架2的外收光架防护杆22满挂安全网封闭,并设置200mm高的挡脚板;内收光操作架1因需要进行收光操作,可不挂安全网,但应设置1.2m护栏杆和200mm高的挡脚板,安全网、挡脚板、护栏杆等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搭设,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4和附图5,所述的外操作平台4包括外平台横杆41、外平台立杆42、外平台防护杆43和第二施工踏板44;外平台横杆41沿支筒100的径向悬挑连接在提升平台5中部,若干根外平台横杆41沿支筒100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二施工踏板44铺设在若干根外平台横杆41上,操作平台支撑架3搭设在外平台横杆41与提升平台5之间;每根外平台横杆41的外端均通过扣件垂直连接有外平台立杆42,多根外平台防护杆43分别环绕连接在若干根外平台立杆42的外侧。
优选的,第一施工踏板23和第二施工踏板44可采用50mm木脚手板拼接铺设,并在木脚手板上铺设一层15mm厚的层板。
优选的,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和外操作平台4在搭设施工时,施工荷载应均匀布置,集中载荷不得大于250Kg/㎡的允许荷载。
请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4和附图5,所述的操作平台支撑架3包括第一斜杆31和第二斜杆32;第一斜杆31倾斜连接在外平台横杆41的外端与提升平台5的外侧底部,外平台横杆41、第一斜杆31和提升平台5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斜杆32倾斜连接在第一斜杆31的中部与提升平台5的外侧中部。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述的提升平台5包括提升平台内立柱51、提升平台外立柱52和提升平台横梁53;若干根提升平台内立柱51沿支筒100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100内并通过连接杆与支筒模板6的内模板61及其内侧背楞63连接,若干根提升平台外立柱52沿支筒100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100外部并通过连接杆与支筒模板6的外模板62及其外侧背楞64连接;提升平台横梁53横向连接在提升平台内立柱51和提升平台外立柱52的上部,若干根提升平台横梁53相交于支筒100的中轴线处,第一千斤顶8设置在提升平台横梁53上;双环形梁9设置在提升平台横梁53上。
优选的,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外操作平台4和提升平台5是否偏斜,如发现外操作平台4和提升平台5有偏斜现象时,应立即进行纠偏。
所述的提升平台内立柱51底部焊接固定有爬梯(图中未示出),爬梯位于支筒100内部并随提升平台5同步升降;支筒100内间隔设有若干个休息平台(图中未示出),休息平台位于爬梯的旁侧,施工人员的安全带系通过防坠器固定在休息平台上。
作业人员使用随提升平台5同步滑升且位于支筒内部的钢质爬梯实现上、下,爬梯预埋件应与提升平台内立柱51焊牢,待提升平台5开始滑升后,且混凝土达到终凝后再安装爬梯。支筒100内每隔5m设有休息平台,平台顶安装有防坠器,施工人员必须将安全带系在防坠器上,才能上下爬梯。
请参见附图6、附图7和附图9,所述的双环形梁9由两个环形梁间隔设置构成,两个环形梁之间形成提升间隙,提升杆10贯穿两个环形梁之间形成提升间隙,双环形梁9与支筒100的顶面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三斜杆91,第三斜杆91倾斜连接在双环形梁9的底面与提升平台5的底部之间。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10,一种倒锥壳水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支筒100的底板上,通过内侧背楞63搭设支筒模板6的内模板61,通过外侧背楞64搭设支筒模板6的外模板62,在内模板61与外模板62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段支筒100。
步骤2:在第一段支筒100上搭设支筒施工装置,并进行支筒100的滑模提升施工。
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2.1:在第一段支筒100内搭设内收光操作架1。内收光操作架1可采用钢管以脚手架形式进行搭设,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2:在第一段支筒100的内壁上部通过内侧背楞63搭设支筒模板6的内模板61,在第一段支筒100的外壁上部通过外侧背楞64搭设支筒模板6的外模板62。
优选的,内模板61和外模板62均采用现有施工工艺进行支设,此处不再赘述。内模板61和外模板62可采用尺寸为1200mm×250×3mm定型钢模板通过M12螺栓连接组装而成,其拼接误差为5mm,内模板61和外模板62的加固围圈点焊固定在提升平台横梁53上。
优选的,内侧背楞63和外侧背楞64可采用钢管制成,内侧背楞63和外侧背楞64各设置两圈,内侧背楞63与内模板61焊接固定,外侧背楞64与外模板62焊接固定。支筒模板6安装完后应对其半径、坡度、壁厚、钢筋保护层等进行检查校正,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
步骤2.3:将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内立柱51安装在内模板61的内侧,并通过连接杆和内侧背楞63固定,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外立柱52安装在外模板62的外侧,并通过连接杆和外侧背楞64固定,使提升平台5上部的提升平台横梁53位于支筒模板6的上方。
用水准仪抄平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横梁53,使用25T汽车吊将预先组装好的门字形的提升平台5进行就位,提升提升平台5安装要垂直,其偏差不得大于5mm。就位加固围圈。
步骤2.4:将千斤顶8安装在提升平台横梁53上,将支承杆7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段支筒100上,支承杆7的上端贯穿提升平台横梁53和第一千斤顶8。
具体的,安装就位第一千斤顶8,插支承杆7,安装第一千斤顶8的液压控制台及油路﹑油管、接通电力电源。液压控制台安装前必须经过试压,试验合格后方能安装,试验时接通所有的油路、油管、电源,第一次加压80KPa联动试验无渗漏油,第二次加压120KPa联动试验无渗漏油,设备组装完毕后即可进入初滑阶段。
支承杆7可采用φ48钢管制作,标准节6m,初装分四种规格,长度变化顺序排列,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25%,相邻两根错接高差不小于1m,以后采用同等长度支承杆7连接。支承杆7采用对接坡口焊,当滑过第一千斤顶8后,接头采用双帮条单面焊,焊缝长10d。
步骤2.5:在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外立柱52外侧通过操作平台支撑架悬挑安装外操作平台4。
步骤2.6:在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外立柱52的外侧底部搭设外挂收光操作架2。
步骤2.7:在第一段支筒100的上方,内模板61与外模板62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段支筒100。
步骤2.8:待第二段支筒100达到一定强度(例如设计强度或设计强度的70%等)后,通过第一千斤顶8向上顶升提升平台5,并同步提升同步提升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和支筒模板6。
优选的,第一千斤顶8可采用现有技术的滚珠式液压千斤顶,由缸体、缸盖、上下卡头体及排油弹簧等组成,它的作用有两个部分;活塞与上卡头体部分为一组,缸体、缸盖、下卡头体部分为一组,中间为排油弹簧,由液压力和弹簧力使两部分交替动作,其上升步骤为(已插入Φ48×3.2mm钢管作支撑杆);前一组的上卡体部分的双层钢珠卡紧钢管,锁紧在原来的位置上当千斤顶进油时,后一组的双层钢珠卡紧钢管锁紧,由中间弹簧的张力将前一组复位,至此,当液压控制台向第一千斤顶8供应高压液压油,完成加压、滑升、回油复位一个循环,重复这个过程,第一千斤顶8就能沿支承杆7不断向上滑升。
液压控制台与电焊机对称设在提升平台5的两边,液压组件油管,第一千斤顶8组装前应清洗干净,组装好的液压设备试验压力达到80Mpa方能使用,机油必须保持清洁无杂质,严禁不同型号和优劣成份不同的机油混合使用。
根据支筒施工装置有限元稳定性安全验算结果,为确保支筒施工装置整体的抗位移和稳定性能,在原有8根支承杆7的基础上,可增设4根附加支承杆7,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同时,在提升平台5爬升过程中,所有支承杆7与支筒100水平钢筋定焊固定。
在初升阶段:提升平台5和支筒模板6初次滑升时,将支筒100按4层分30min一层(即四段支筒100)浇筑完毕,在第一层浇筑的砼强度达到0.1-0.3MPa进行初滑。
开始滑升前,先进行试滑升,试滑升时,将全部第一千斤顶8同时升起5~10cm,观察砼出模强度,符合要求即可将支筒模板6滑升到20cm高,对所有提升设备和支筒模板6进行全面检查。修整后,可转入正常滑升,正常出模强度控制在0.2-0.4MPa。
在提升平台5爬升的过程中,首先把第一千斤顶8的行程帽调整一致,以免出现爬升差。用水准仪在支承杆7上抄平作好标记,标高用钢卷尺每3m划一标记,用以控制提升平台5水平。
步骤2.9:向上搭设内收光操作架1至提升后的支筒模板6的底部,通过内收光操作架1和对外挂收光操作架第二段支筒100进行收光作业。
步骤2.10:重复步骤2.7-步骤2.9,直至完成整个支筒100的混凝土浇筑和收光作业。
在步骤2.10中,包括:在第二段支筒100的上方,内模板61与外模板62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三段支筒100;待第三段支筒100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第一千斤顶8向上顶升提升平台5,并同步提升同步提升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和支筒模板6,以此类推,形成第四段支筒100、第五段支筒100直至最后一段支筒100。
在正常滑升阶段:当初滑以后,即按计划的正常班次和流水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滑升。正常滑升时,两次滑升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现场实测结果达到0.1~0.3MPa强度的时间来确定。每模(1.2m)控制在2h内完成,每个浇筑层控制高度为30cm。每天滑升总高度不超过3m,每次连续滑升不超过2m。
每天最后一次浇灌标高应保持在同一标高面上,当每天浇筑总高度到限时,为避免支筒模板6与混凝土粘结,支筒模板6停滑前,滑升速度放慢5-10cm/h,可滑升1-2个千斤顶行程,但支筒模板6的最大空滑量不得大于支筒模板6全高的1/2,即高度0.6m。
每班恢复施工时,混凝土的接茬位置,严格按照施工缝要求处理,并对第一千斤顶8的液压系统及模具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
在滑模提升过程中,提保持升平台5水平,各第一千斤顶8的相对高差不大于5cm,相邻两个第一千斤顶8的升差不得大于2.5cm。如果超过允许值,及时检查各系统的工作情况以及砼出模强度,并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地措施以排除。
在末升阶段:当支筒模板6滑升到距支筒100顶1m左右时,即放慢滑升速度,并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整个支筒模板6的抄平、找正,应在滑升到距顶标高最后1m以前作好,以便顶部均匀地交圈,保证支筒100的顶部标高及位置的正确。
根据滑模作业面高度的变化,钢筋、钢管、混凝土等物料使用汽车吊吊运至操作平台,30m及以下,使用25T汽车吊,30m以上,使用50T汽车吊。
在滑升过程中,每提升一个浇灌层高度,应检查和记录一次结构垂直度、扭转和结构截面尺寸等偏差数值。其具体操作为:
1)观测措施
在支筒100的中心点设置中心吊锤,挂设在提升平台横梁53中间的连接圆板中心,对正中心轴线,每次滑升都做一次中轴线垂直度观测,另外,滑升过程中,在提升平台外立柱52外沿设4个纵横垂直度、位移观测点,使用全站仪观测,所有观测由专职测量员做好记录,作为过程质量控制资料。在支筒100的外壁+0.5m高度设置1个沉降观测点。
2)纠偏措施
纠偏主要采取微调第一千斤顶8的爬升高度,倾斜提升平台5的方法来纠偏,纠正垂直度偏差时,应徐缓进行,避免出现过大弯曲;如果整个支筒施工装置向某一个方向偏移,则关掉相反方向的第一千斤顶8以达到纠偏的目的。纠偏时应注意提升平台5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以内,消除偏差后应立即恢复水平滑升。
3)纠扭措施
如果发生扭转情况,可采取调整第一千斤顶8的底座,即松动用于固定第一千斤顶8底脚的螺丝来解决,螺丝的松动方向为相反于扭转方向。当垂直度和扭向纠正以后,应及时打开已关闭的第一千斤顶8并固定好松动的第一千斤顶8的底脚螺丝。
步骤3:在支筒100的定标高处施工顶板1001,拆除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支筒模板6、第一千斤顶8和支筒100顶部的支承杆7。
支筒100的混凝土施工至设计顶标高,混凝土初凝后即可脱模,待最上段支筒10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50%,即可进行拆除工作。
提升平台5拆除前,先完成支筒100的顶板1001结构的施工,施工方法为:在支筒100的筒壁最顶层混凝土浇筑时,在内壁留置4组共8个钢板埋件,间距750mm;内模板61拆除后,用钢管与8个钢板埋件焊接作为顶板1001的模板主楞,再辅设木方次楞和面板,绑扎顶板1001内的钢筋,再完成顶板1001的混凝土浇筑、养护。
支筒100内休息平台的施工方法与顶板1001的施工方法相同,钢管主楞焊接和支筒模板6安装,随着支筒100滑模施工,利用内收光操作架1及时安装。各层休息平台钢筋、混凝土施工,待支筒100封顶后,由上而下逐层施工。顶板1001和休息平台施工搭设的钢管和模板的拆除待养护完成后,由施工人员搭设平台后进行拆除。
提升平台5上的电气设备及油压控制设备、提升平台内立柱51和提升平台外立柱52等构件均保留,为水箱200的整体提升使用。
在拆除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支筒模板6和第一千斤顶8前,地面10m范围提前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拆除时地面设监护人,统一指挥,上面作业时下面不准有人操作和停留。
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支筒模板6和第一千斤顶8的拆除以汽车吊为主,人工配合的方法,采取高空分段拆除、地面拆解的传统方式进行,此处不再赘述。拆除顺序:拆除内模板61→搭设顶层操作平台、拆除内收光操作架1→顶板1001结构施工、养护→拆除提升平台5→拆除外模板5→继续向上提升1m后,拆除外挂收光操作架3→拆除第一千斤顶8及顶部支承杆7。
步骤4:向内调节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外立柱52,使提升平台5通过提升平台内立柱51和提升平台外立柱52支设在支筒100的顶板1001上。
提升平台内立柱51和提升平台外立柱52通过顶板1001内预埋钢板的方式焊接固定。优选的,预埋钢板可采用200*200*10mm钢板和200*300*10mm钢板。
步骤5:将双环形梁9设置在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横梁53上,并在提升平台外立柱52的底部与双环形梁9之间倾斜支设第三斜杆91。
双环形梁9的两个环形梁可采用14#槽钢,两个环形梁焊接固定在提升平台横梁53外端上口。提升平台横梁53可采用双层结构,两层提升平台横梁53可采用双槽钢制成。
为增强提升平台外立柱52的刚度和承载力,在每组提升平台外立柱52两边再增设2根“八”字形布置的14号槽钢作为第三斜杆91,起到剪刀撑加固的作用,并加10mm厚的钢垫板焊接牢固。第三斜杆91与提升平台外立柱52和双环形梁9通过φ16螺栓连接成整体。
步骤6:在支筒100的底部预制成型倒锥形的水箱200。
请参见附图6和附图7,步骤7:将第二千斤顶11设置在双环形梁9上,提升杆10的下端锚固在水箱200内,提升杆10的上端贯穿双环形梁9的提升间隙和第二千斤顶11,使若干根提升杆10周向间隔分布在支筒100的外侧。
支筒100施工完成后,将64只楔块式千斤顶分32组均匀放置在双环形梁9上,每组串联2只,与水箱200上提升杆10的安装位置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第二千斤顶11可采用QYD-35型楔块式千斤顶,额定起重量为3吨,通过中心穿提升杆,在液压动力作用下,提升杆10作爬升动作,逐行程分段将水箱200整体提升至设计标高。第二千斤顶11的液压控制系统采用YHJ-56成套设备,分4路供油,每路控制16个第二千斤顶11。油管采用HOSE6028-2-WP48MPa.XKB-022-00072液压橡胶管、油管接头采用滚压式接头,各部件使用前单件试压,油管需先用空压机吹干净,油液根据气温选择,气温低时选用10号液压油,气温高时选用20号或30号液压油。每个第二千斤顶11设一个针型阀门,每根主油管上的分油管与第二千斤顶11的针型阀并联,其加压、回油较快,便于调整千斤顶高差,且可以精确控制每个第二千斤顶11的供油压力。
第二千斤顶11及其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顺序是:支筒100施工完成→顶板1001顶部预埋件安装→提升平台外立柱52改装→安装双环形梁9→安装第二千斤顶11→提升杆10制作、安装→安装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调试、检查。
优选的,提升杆10可采用φ25HRB400级螺纹钢筋制作,32根均匀分布,单根总长45m。提升杆10的连接方法采用坡口对焊接长,经现场取样进行拉拔试验合格,接头抗拉强度不低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随机取样1组:3个试件。焊缝需打磨平整,以便第二千斤顶11顺利通过。在水箱200的下环梁201内预埋环形铁件及32根φ32mm的钢套管,作为吊装时穿设提升杆10使用。
提升杆10在安装前,在地面定长测量并划好控制线,通过卷扬机牵引,人力辅助逐根插入第二千斤顶11的中心孔内,将提升杆10底部锚固在水箱200的下环梁201内后,检查每根提升杆10位置,确保提升杆10与提升平台5上的各第二千斤顶11同心。定位复核完成后,将液压操作台内的溢流阀压力调到1MPa,通过爬升动作将每根提升杆10拉紧,通过控制线测量检查每根提升杆10的松紧保持一致,在提升平台5的工作面再次找平并做好水平标记线。
步骤8:通过第二千斤顶11经提升杆10将水箱200提升至支筒100的顶部,且位于环托梁12的上方。
在支筒100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且水箱200的混凝土达到14天养护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起吊安装。在吊装前提前完成水箱200的外壳保温及装饰、栏杆等工程。
在水箱200的提升前,准备工作如下:
水源配置:自钢筋加工场总水源接至水塔施工现场,分二路φ25mm支管,一支接至地面用水,另一支用于模板、混凝土施工用水。
电源配置:由现场钢筋场二级配电箱接至水塔施工用三级配电箱,供液压设备、振捣棒和照明回路。
第二千斤顶11的液压控制台安装在提升平台5中央,液压设备、油管、液压元件、第二千斤顶11组装前都要清洗检查,试验压力达到120㎏/c㎡并无渗油方能使用,液压油必须保持清洁无杂质,用过一次的液压油要经过沉淀,滤清才能再次使用,严禁不同型号及化学成份不相同的液压油混合使用。
油路使用前应冲洗干净,联接件安装,加满油箱启动油泵先行试压,一次升压至20㎏/c㎡检查没有渗漏,则再次升压至60㎏/c㎡检查没有渗漏,直至升压120㎏/c㎡稳定5分钟,检查无渗漏为合格。定压80㎏/c㎡无负荷联动反复多次送油运行,检查所有的液压设备设施完好为试运行合格。
水箱200的提升过程具体为:
1)水箱200初升:将液压控制台的溢流阀压力调到5MPa,开动油泵,第二千斤顶11的卡头带动提升杆10爬升使水箱慢慢升起,至离地面10cm左右,暂停提升24h,对提升平台5、液压管路系统及水箱结构本身,提升杆10的锚固、接头和预埋件焊缝等进行全面检查。与此同时,撤掉水箱200的底部垫板、木方及缝隙处的垃圾等。
2)水箱200正式提升:液压系统的检查:提升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液压控制台、第二千斤顶11、油路有无漏油和故障。配备足量的备用件,以便随时可以替换发生故障的设备,某个第二千斤顶11发生故障时,采取增加串接一台第二千斤顶11方法。
提升平台5的检查:提升平台5在提升过程中承受水箱200及提升杆10、吊篮平台的全部荷载,所以提升平台5的质量直接影响提升安全,要经常检查提升平台5的水平度和杆件变形情况,节点连接状态,提升平台5和支筒100、水箱200的同心偏差情况。
水箱200的液压提升速度根据厂家第二千斤顶11的液压行程控制指导建议和水箱200的整体工况安全要求确定,优选的,可将每天提升行程控制在3m,即1小时完成一个第二千斤顶11的行程。当下环梁201的提升高度达到30m时,减速一半,降低水箱200在支筒100顶部的动荷载的同时,确保水箱200提升平稳和支筒100的结构安全。
经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开始进行水箱200的正式提升。水箱200每升高3m,将顶部伸出的提升杆10用乙炔切割器切除一次相应的长度。通过提升杆10上的水平标记线,每升高1m检查一次水箱200的水平度,做好调平工作,确保提升杆10受力均匀。通过调节针型阀和各分路油压,实现对第二千斤顶11内提升杆10应力的调整。
每天液压提升工作结束时或者遇到不利天气环境、停电情况必须停止提升作业时,水箱200应采取相应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水箱200在空中摆动和位移,对提升平台5和筒体100的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优选的,可采用短木方制作8个木销,将木销插入下环梁201内壁与支筒100外壁之间的缝隙内并销紧。
步骤9:在支筒100上安装支座板125,并初步安装水箱200,同时在支筒100上施工环托梁12并支承和固定水箱200。
请参见附图8,所述的步骤9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9.1:在支筒100的外壁上安装支座(图中未示出),水箱200的底部形成有下环梁201,将水箱200的下环梁201降至支座上的支座板125上,并初步固定水箱200。
当水箱200提升至设计标高时,立即对水箱200的水平度进行校核,调整并复检合格,同时确保水箱200底与环托梁12的支座预留口上皮处于同一高度,随即将支座板125逐一就位至支座上,校核好支座板125水平度后,将支座板125与支筒100内的预埋件焊接固定牢固,再用铁楔垫塞下环梁201与支座板125间的空隙,完成水箱200初步安装工作。
在环托梁12的施工前,需要在支筒100的外围安装吊篮平台,作为环托梁12的施工平台。优选的,可采用普通钢管扣件围绕支筒100搭设吊篮平台,搭设长宽5600*5600mm,平台走道宽1000mm,内围护栏高度1200mm,外围护栏高度1500mm,内侧与支筒100的外壁之间距离200mm,吊篮平台的外立面防护采用1mm厚冲孔钢板网封闭。
步骤9.2:在支筒100的外围安装吊篮平台,吊篮平台连接在提升平台5的底部。
吊篮主体采用扣件经φ14mm的钢丝绳连接至提升平台5底部的杆件节点,吊篮主体的脚手板采用3mm厚花纹钢板满铺,与提升平台5底部的杆件点焊固定。
步骤9.3:在下环梁201的下口预埋吊环,并通过吊环设置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连接在提升平台5的底部。
优选的,吊环可采用φ32mm的钢筋制成,吊环的等间隔预埋4个,提升机构可采用HSS3型手扳葫芦,提升机构也相应设置4台。吊环采用φ14mm的钢丝绳与提升平台5底部的杆件节点栓接,以水箱200的四个面即4组钢丝绳和吊环,每组设3个吊点,通过手动葫芦实现吊篮主体的整体升降作业。
步骤9.4:在支筒100上剔凿环托梁浇筑孔,并在环托梁浇筑孔的内侧搭设环托梁内模板121,环托梁内模板121与支筒100的内壁之间留有浇筑间隙,在环托梁浇筑孔的外侧搭设环托梁外模板122。环托梁内模板121和环托梁外模板122的上端均高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上口,环托梁内模板121的下端低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下口,环托梁外模板122的下端高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下口。
环托梁内模板121和环托梁外模板122通过50*100mm的木方支设并通过φ25mm的螺纹钢制成的环形箍筋固定。环托梁内模板121和环托梁外模板122厚度为15mm。
步骤9.5:环托梁内模板121与环托梁外模板122之间通过贯穿环托梁浇筑孔的对拉螺杆拉结固定。
对拉螺杆沿支筒100的周向的设置间距为600mm,对拉螺杆采用φ12mm螺纹钢制成。
步骤9.6:在环托梁外模板122的底部与支筒100的外壁之间倾斜搭设环托梁斜模板123,环托梁斜模板123的下端低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下口。
环托梁斜模板123底部通过50*100mm的木方支设并通过φ25mm的螺纹钢制成的环形箍筋固定。环托梁斜模板123的厚度为15mm,环托梁斜模板123底部的木方下端通过钢筋桩与支筒100外壁固定。
步骤9.7:在环托梁内模板121的底部与支筒100的内壁之水平搭设环托梁底模板124,环托梁底模板124低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下口。
环托梁底模板124底部通过50*100mm的木方支设并通过φ25mm的螺纹钢制成的环形箍筋固定。环托梁底模板124的厚度为15mm,环环托梁底模板124底部的木方下端通过钢筋桩与支筒100外壁固定。
步骤9.8:支座板125与环托梁斜模板123之间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固定,支座板125与支筒100的外壁之间留有浇筑间隙。
步骤9.9:沿附图8中的箭头方向,通过浇筑间隙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形成环托梁12,其中,支筒100外侧的浇筑高度与环托梁浇筑孔的上口齐平,支筒100内侧的浇筑高度高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上口。
混凝土送料通过地面汽车吊料斗运至支筒100的顶部平台,再由人工小桶经支筒顶部通行孔送料,人工浇筑和振捣。浇筑时,必须多人配合,连续供料,机械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步骤9.10:在环托梁12达到一定强度后,拆卸环托梁内模板121、环托梁外模板122、设环托梁斜模板123和环托梁底模板124。
步骤10:在下环梁201与支筒100的间隙内填充混凝土层和防水层,永久固定水箱200。
优选的,防水层位于混凝土层上,混凝土层可采用C30细石膨胀混凝土,填充厚度为600mm,防水层可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填充厚度为10mm。填充过程中应捣实,使其与下环梁201及支筒100的表面紧密粘结,防止渗漏水。在填充混凝土层和防水层前,凿毛支筒100的外表面,并刷洗干净。水箱200固定后,通过手动葫芦操作由上而下进行支筒100的外装饰施工。
步骤11:拆除提升平台5、提升杆10和第二千斤顶11。
环托梁12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通过试块取样抗压强度判定),方可拆除提升平台5、提升杆10和第二千斤顶11。拆除前,地面10m范围提前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拆除时地面要设监护人,统一指挥,上面作业时下面不准有人操作和停留。以汽车吊为主,人工配合的方法,采取高空分榀拆除、地面拆解的传统方式进行拆除,此处不再赘述。
提升平台5、提升杆10和第二千斤顶11的拆除顺序是:切除提升杆10→液压控制台泄压→拆除高压油管→拆除第二千斤顶11→拆除提升平台5的连接螺栓→拆除双环形梁9→分榀拆除提升平台内立柱51、提升平台外立柱52及两层提升平台横梁→拆除提升平台5中间的连接板。
提升杆10拆除后,水箱200内预埋管孔的处理方式为:在水箱200提升完毕后用1:3水泥砂浆填实,然后用10mm厚的钢板焊接将管口封闭,保证严密不漏水,最后在下环梁201的顶面抹20mm厚的防水砂浆。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筒施工装置、水箱施工装置和环托梁(12);
支筒施工装置包括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提升平台(5)、支筒模板(6)、支承杆(7)和第一千斤顶(8);内收光操作架(1)由下至上搭设在支筒(100)的内部,支筒模板(6)通过内收光操作架(1)搭设,支筒模板(6)呈环状结构并周向设置在内收光操作架(1)的外侧;提升平台(5)架设在支筒模板(6)上并向上延伸至支筒模板(6)的上方;外操作平台(4)搭设在提升平台(5)上,外操作平台(4)呈环形结构并周向设置在支筒模板(6)的顶部外侧,外操作平台(4)的底部与提升平台(5)的底部外侧之间搭设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挂收光操作架(2)挂设在操作平台支撑架(3)的底部,外挂收光操作架(2)呈环状结构并周向设置在支筒(100)的外侧;支承杆(7)的下端固定在已浇筑的支筒(100)上,支承杆(7)的上端贯穿设置在提升平台(5)上的第一千斤顶(8),若干根支承杆(7)沿支筒(100)的周向间隔布置;
水箱施工装置包括双环形梁(9)、提升杆(10)和第二千斤顶(11);支筒(100)施工完成后,提升平台(5)固定设置在支筒(100)的顶部,双环形梁(9)设置在提升平台(5)上,双环形梁(9)呈环形结构且位于支筒(100)的上方;水箱(200)在支筒(100)的底部预制成型,提升杆(10)的下端固定在水箱(200)上,提升杆(10)的上端贯穿设置在双环形梁(9)上的第二千斤顶(11),若干根提升杆(10)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100)的外侧;
环托梁(12)施工在支筒(100)上,使水箱(200)的底部支设在环托梁(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收光操作架(1)包括内收光架立柱(101)和内收光架横杆(102);若干根内收光架立柱(101)分别竖向设置在支筒(100)内;内收光架横杆(102)通过连接扣件垂直固连在相邻两根内收光架立柱(1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挂收光操作架(2)包括外收光架框架(21)、外收光架防护杆(22)和第一施工踏板(23);外收光架框架(21)呈矩形框架结构,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21)沿支筒(100)的外侧周向间隔布置,若干个外收光架防护杆(22)环绕设置在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21)的内侧和外侧;第一施工踏板(23)呈环形结构并架设在若干个外收光架框架(21)的底部,使第一施工踏板(23)环绕在支筒(100)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操作平台(4)包括外平台横杆(41)、外平台立杆(42)、外平台防护杆(43)和第二施工踏板(44);外平台横杆(41)沿支筒(100)的径向悬挑连接在提升平台(5)中部,若干根外平台横杆(41)沿支筒(100)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二施工踏板(44)铺设在若干根外平台横杆(41)上,操作平台支撑架(3)搭设在外平台横杆(41)与提升平台(5)之间;每根外平台横杆(41)的外端均通过扣件垂直连接有外平台立杆(42),多根外平台防护杆(43)分别环绕连接在若干根外平台立杆(42)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操作平台支撑架(3)包括第一斜杆(31)和第二斜杆(32);第一斜杆(31)倾斜连接在外平台横杆(41)的外端与提升平台(5)的外侧底部,外平台横杆(41)、第一斜杆(31)和提升平台(5)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斜杆(32)倾斜连接在第一斜杆(31)的中部与提升平台(5)的外侧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提升平台(5)包括提升平台内立柱(51)、提升平台外立柱(52)和提升平台横梁(53);若干根提升平台内立柱(51)沿支筒(100)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100)内并与支筒模板(6)的内模板(61)及其内侧背楞(63)连接,若干根提升平台外立柱(52)沿支筒(100)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支筒(100)外部并与支筒模板(6)的外模板(62)及其外侧背楞(64)连接;提升平台横梁(53)横向连接在提升平台内立柱(51)和提升平台外立柱(52)的上部,若干根提升平台横梁(53)相交于支筒(100)的中轴线处,第一千斤顶(8)设置在提升平台横梁(53)上;双环形梁(9)设置在提升平台横梁(5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双环形梁(9)由两个环形梁间隔设置构成,两个环形梁之间形成提升间隙,提升杆(10)贯穿两个环形梁之间形成提升间隙,双环形梁(9)与支筒(100)的顶面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三斜杆(91),第三斜杆(91)倾斜连接在双环形梁(9)的底面与提升平台(5)的底部之间。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支筒(100)的底板上,搭设支筒模板(6)的内模板(61)和外模板(62),在内模板(61)与外模板(62)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段支筒(100);
步骤2:在第一段支筒(100)上搭设支筒施工装置,并进行支筒(100)的滑模提升施工;
步骤3:在支筒(100)的定标高处施工顶板(1001),拆除内收光操作架(1)、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支筒模板(6)、第一千斤顶(8)和支筒(100)顶部的支承杆(7);
步骤4:向内调节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外立柱(52),使提升平台(5)通过提升平台内立柱(51)和提升平台外立柱(52)支设在支筒(100)的顶板(1001)上;
步骤5:将双环形梁(9)设置在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横梁(53)上,并在提升平台外立柱(52)与双环形梁(9)之间倾斜支设第三斜杆(91);
步骤6:在支筒(100)的底部预制成型倒锥形的水箱(200);
步骤7:将第二千斤顶(11)设置在双环形梁(9)上,提升杆(10)的下端锚固在水箱(200)内,提升杆(10)的上端贯穿双环形梁(9)的提升间隙和第二千斤顶(11),使若干根提升杆(10)周向间隔分布在支筒(100)的外侧;
步骤8:通过第二千斤顶(11)经提升杆(10)将水箱(200)提升至支筒(100)的顶部,且位于环托梁(12)的上方;
步骤9:在支筒(100)上安装支座板(125),并初步安装水箱(200),同时在支筒(100)上施工环托梁(12)并支承和固定水箱(200);
步骤10:在下环梁(201)与支筒(100)的间隙内填充混凝土层和防水层,永久固定水箱(200);
步骤11:拆除提升平台(5)、提升杆(10)和第二千斤顶(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2.1:在第一段支筒(100)内搭设内收光操作架(1);
步骤2.2:在第一段支筒(100)的内壁上部搭设支筒模板(6)的内模板(61),在第一段支筒(100)的外壁上部搭设支筒模板(6)的外模板(62);
步骤2.3:将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内立柱(51)安装在内模板(61)的内侧,并和内侧背楞(63)固定,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外立柱(52)安装在外模板(62)的外侧,并和外侧背楞(64)固定,使提升平台(5)上部的提升平台横梁(53)位于支筒模板(6)的上方;
步骤2.4:将千斤顶(8)安装在提升平台横梁(53)上,将支承杆(7)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段支筒(100)上,支承杆(7)的上端贯穿提升平台横梁(53)和第一千斤顶(8);
步骤2.5:在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外立柱(52)外侧通过操作平台支撑架悬挑安装外操作平台(4);
步骤2.6:在提升平台(5)的提升平台外立柱(52)的外侧底部搭设外挂收光操作架(2);
步骤2.7:在第一段支筒(100)的上方,内模板(61)与外模板(62)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段支筒(100);
步骤2.8:待第二段支筒(100)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第一千斤顶(8)向上顶升提升平台(5),并同步提升同步提升外挂收光操作架(2)、操作平台支撑架(3)、外操作平台(4)和支筒模板(6);
步骤2.9:向上搭设内收光操作架(1)至提升后的支筒模板(6)的底部,通过内收光操作架(1)和对外挂收光操作架第二段支筒(100)进行收光作业;
步骤2.10:重复步骤2.7-步骤2.9,直至完成整个支筒(100)的混凝土浇筑和收光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9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9.1:在支筒(100)的外壁上安装支座,水箱(200)的底部形成有下环梁(201),将水箱(200)的下环梁(201)降至支座上的支座板(125)上,并初步固定水箱(200);
步骤9.2:在支筒(100)的外围安装吊篮平台,吊篮平台连接在提升平台(5)的底部;
步骤9.3:在下环梁(201)的下口预埋吊环,并通过吊环设置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连接在提升平台(5)的底部;
步骤9.4:在支筒(100)上剔凿环托梁浇筑孔,并在环托梁浇筑孔的内侧搭设环托梁内模板(121),环托梁内模板(121)与支筒(100)的内壁之间留有浇筑间隙,在环托梁浇筑孔的外侧搭设环托梁外模板(122);
步骤9.5:环托梁内模板(121)与环托梁外模板(122)之间通过贯穿环托梁浇筑孔的对拉螺杆拉结固定;
步骤9.6:在环托梁外模板(122)的底部与支筒(100)的外壁之间倾斜搭设环托梁斜模板(123),环托梁斜模板(123)的下端低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下口;
步骤9.7:在环托梁内模板(121)的底部与支筒(100)的内壁之水平搭设环托梁底模板(124),环托梁底模板(124)低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下口;
步骤9.8:支座板(125)与环托梁斜模板(123)之间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固定,支座板(125)与支筒(100)的外壁之间留有浇筑间隙;
步骤9.9:通过浇筑间隙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形成环托梁(12),其中,支筒(100)外侧的浇筑高度与环托梁浇筑孔的上口齐平,支筒(100)内侧的浇筑高度高于环托梁浇筑孔的上口;
步骤9.10:在环托梁(12)达到一定强度后,拆卸环托梁内模板(121)、环托梁外模板(122)、设环托梁斜模板(123)和环托梁底模板(124)。
CN202210986523.2A 2022-08-17 2022-08-17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151426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6523.2A CN115142666B (zh) 2022-08-17 2022-08-17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6523.2A CN115142666B (zh) 2022-08-17 2022-08-17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666A CN115142666A (zh) 2022-10-04
CN115142666B true CN115142666B (zh) 2024-06-14

Family

ID=83415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6523.2A Active CN115142666B (zh) 2022-08-17 2022-08-17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26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93220B (zh) * 2024-09-12 2024-11-22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筒仓钢筋混凝土锥壳预应力索网模架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8936A (zh) * 2009-03-19 2009-09-23 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水塔的液压滑提施工方法及其液压滑模装置、提升装置和吊杆连接件
CN101634197A (zh) * 2009-07-17 2010-01-27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倒锥壳水塔水箱提升的新型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21697B4 (de) * 2012-10-30 2015-02-19 Friedrich Grimm Tragsystem für die Stabilisierung von mindestens einem Mast
CN107313591B (zh) * 2017-09-05 2019-08-13 温州焕宏纺织品有限公司 千吨级水塔施工方法
CN216076217U (zh) * 2022-02-21 2022-03-18 河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倒锥形保温水塔水箱施工操作平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8936A (zh) * 2009-03-19 2009-09-23 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水塔的液压滑提施工方法及其液压滑模装置、提升装置和吊杆连接件
CN101634197A (zh) * 2009-07-17 2010-01-27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倒锥壳水塔水箱提升的新型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666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5855B (zh) 一种双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主桥的施工工艺
CN107697818B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风电塔筒壁施工方法及专用施工设备
CN113513160B (zh)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0952456A (zh) 一种桩柱式桥梁施工工艺
CN111794119B (zh) 一种提篮式钢箱系杆拱临时支撑系统及吊装方法
CN113235467A (zh) 一种用于大跨预应力现浇箱梁拆除施工方法
CN108842624B (zh) 高墩现浇盖梁复合式悬挑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152262A (zh) 一种桥梁独柱墩加固施工方法
CN115142666B (zh)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CN112942808A (zh) 一种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组合模板施工方法
CN216616802U (zh) 一种用于竖井的三层液压自升施工平台
CN111236089A (zh) 现有桥梁上部结构不均匀顶升系统及不均匀顶升施工方法
CN112227369B (zh) 一种盖挖逆作永久钢管立柱安装施工方法
CN114108485A (zh) 一种门式墩盖梁施工方法
CN112227817A (zh) 一种分段浇筑冷却塔圆形人字柱施工方法
CN117287044A (zh) 一种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方法
CN117071448A (zh) 钢结构拱架安装分段施工方法
CN105804448A (zh) 冷却塔人字柱垂直预制施工方法
CN116537534A (zh) 一种高大模板工程支撑系统施工方法
CN115075143A (zh)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CN210737452U (zh) 水上装配式靠船墩
CN114164763A (zh) 一种桥梁墩柱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3338537A (zh) 一种超高、大截面的混凝土框架柱的施工方法
CN112942809A (zh) 一种可机械化施工的组合模板拼装方法
CN113152978A (zh) 一种基于倒锥壳水箱的液压自提升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