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1936A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91936A CN115091936A CN202210724874.6A CN202210724874A CN115091936A CN 115091936 A CN115091936 A CN 115091936A CN 202210724874 A CN202210724874 A CN 202210724874A CN 115091936 A CN115091936 A CN 1150919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spension
- engine
- support
- support arm
- shaped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发动机左侧安装有变速器,变速器与发动机连接处的前端安装有前悬置支架,发动机后端安装有后悬置支架,发动机右侧的底部安装有侧悬置支架,前悬置支架包括L形板、第一U形架、第一支臂和悬置衬套,L形板的内壁分别与变速器左侧壁以及发动机前端面固定,L形板前端安装有第一U形架,第一U形架内与第一支臂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相连。本发明采用非对称布置的三个悬置支架,当发生正面碰撞时,动力总成会从前、后悬置支架向后下方失效,通过侧悬置支架来避免动力总成直接向后位移,减少正面碰撞后前舱X方向的溃缩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舒适体验感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人们对作为动力总成与车身链接的关键零部件起到了减振降噪的作用的动力总成悬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NVH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现有的新能源动力总成悬置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低速电动汽车,因为没有法规的强制性要求,故很多低速电动汽车不做碰撞,高速电动汽车虽借用燃油车的碰撞要求,动力总成系统在碰撞后,有许多仍满足不了碰撞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采用非对称布置的三个悬置支架,在设计时考虑到了整车发生碰撞时动力悬置的失效,可使动力总成位移有一定的导向,当发生正面碰撞时,动力总成会从前、后悬置支架向后下方失效,通过侧悬置支架来避免动力总成直接向后位移,减少正面碰撞后前舱X方向的溃缩量,从而有效降低或避免车内人员的正面碰撞伤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所述的发动机左侧安装有变速器,该变速器与发动机连接处的前端安装有前悬置支架,所述的发动机后端安装有后悬置支架,所述的发动机右侧的底部安装有侧悬置支架,所述的前悬置支架包括L形板、第一U形架、第一支臂和悬置衬套,所述的L形板的内壁分别与变速器左侧壁以及发动机前端面固定,该L形板前端安装有第一U形架,所述的第一U形架内与第一支臂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相连,该第一支臂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V形安装支架。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L形板的内壁安装有多个安装垫环,该安装垫环与变速器左侧壁的孔位对齐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包括第二U形架、第二支臂和悬置衬套,所述的第二U形架内与第二支臂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相连,该第二支臂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二V形安装支架,所述的第二U形架外侧安装有定位块,所述的发动机后端开设有与定位块相配的对接凹槽,所述的第二U形架侧壁通过紧固件与发动机后端固定。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发动机右侧的下部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的侧悬置支架包括对接支架、第三支臂和悬置衬套,所述的对接支架端部插入到安装缺口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该对接支架上并排布置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与第三支臂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相连,所述的第三支臂的自由端安装有L形安装支架。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采用非对称布置的三个悬置支架,在设计时考虑到了整车发生碰撞时动力悬置的失效,可使动力总成位移有一定的导向,当发生正面碰撞时,动力总成会从前、后悬置支架向后下方失效,通过侧悬置支架来避免动力总成直接向后位移,减少正面碰撞后前舱X方向的溃缩量,从而有效降低或避免车内人员的正面碰撞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前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后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侧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1、发动机,2、变速器,3、前悬置支架,4、后悬置支架,5、侧悬置支架,6、L形板,7、第一U形架,8、第一支臂,9、第一V形安装支架,10、悬置衬套,11、安装垫环,12、第二U形架,13、第二支臂,14、第二V形安装支架,15、定位块,16、安装缺口,17、对接支架,18、立板,19、第三支臂,20、L形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发动机1和变速器2,所述的发动机1左侧安装有变速器2,该变速器2与发动机1连接处的前端安装有前悬置支架3,所述的发动机1后端安装有后悬置支架4,所述的发动机1右侧的底部安装有侧悬置支架5,所述的前悬置支架3包括L形板6、第一U形架7、第一支臂8和悬置衬套10,所述的L形板6的内壁分别与变速器2左侧壁以及发动机1前端面固定,该L形板6前端安装有第一U形架7,所述的第一U形架7内与第一支臂8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10相连,该第一支臂8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V形安装支架9。
所述的L形板6的内壁安装有多个安装垫环11,该安装垫环11与变速器2左侧壁的孔位对齐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安装垫环11能避免L形板6内壁与变速器2之间的直接摩擦,降低部件损坏。
所述的后悬置支架4包括第二U形架12、第二支臂13和悬置衬套10,所述的第二U形架12内与第二支臂13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10相连,该第二支臂13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二V形安装支架14,所述的第二U形架12外侧安装有定位块15,所述的发动机1后端开设有与定位块15相配的对接凹槽,所述的第二U形架12侧壁通过紧固件与发动机1后端固定。
所述的发动机1右侧的下部开设有安装缺口16,所述的侧悬置支架5包括对接支架17、第三支臂19和悬置衬套10,所述的对接支架17端部插入到安装缺口16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该对接支架17上并排布置有两个立板18,两个立板18与第三支臂19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10相连,所述的第三支臂19的自由端安装有L形安装支架20。
与传统动力总成悬置相比,本发明采用非对称布置的三个悬置支架,在设计时考虑到了整车发生碰撞时动力悬置的失效,可使动力总成位移有一定的导向,当发生正面碰撞时,动力总成会从前、后悬置支架向后下方失效,通过侧悬置支架来避免动力总成直接向后位移,减少正面碰撞后前舱X方向的溃缩量,从而有效降低或避免车内人员的正面碰撞伤害。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发动机(1)和变速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1)左侧安装有变速器(2),该变速器(2)与发动机(1)连接处的前端安装有前悬置支架(3),所述的发动机(1)后端安装有后悬置支架(4),所述的发动机(1)右侧的底部安装有侧悬置支架(5),所述的前悬置支架(3)包括L形板(6)、第一U形架(7)、第一支臂(8)和悬置衬套(10),所述的L形板(6)的内壁分别与变速器(2)左侧壁以及发动机(1)前端面固定,该L形板(6)前端安装有第一U形架(7),所述的第一U形架(7)内与第一支臂(8)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10)相连,该第一支臂(8)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V形安装支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板(6)的内壁安装有多个安装垫环(11),该安装垫环(11)与变速器(2)左侧壁的孔位对齐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悬置支架(4)包括第二U形架(12)、第二支臂(13)和悬置衬套(10),所述的第二U形架(12)内与第二支臂(13)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10)相连,该第二支臂(13)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二V形安装支架(14),所述的第二U形架(12)外侧安装有定位块(15),所述的发动机(1)后端开设有与定位块(15)相配的对接凹槽,所述的第二U形架(12)侧壁通过紧固件与发动机(1)后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1)右侧的下部开设有安装缺口(16),所述的侧悬置支架(5)包括对接支架(17)、第三支臂(19)和悬置衬套(10),所述的对接支架(17)端部插入到安装缺口(16)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该对接支架(17)上并排布置有两个立板(18),两个立板(18)与第三支臂(19)端部之间通过悬置衬套(10)相连,所述的第三支臂(19)的自由端安装有L形安装支架(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4874.6A CN115091936A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4874.6A CN115091936A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91936A true CN115091936A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329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24874.6A Pending CN115091936A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9193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83067A (zh) * | 2022-12-08 | 2023-03-14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货车驾驶室前悬置装置及轻型货车 |
-
2022
- 2022-06-24 CN CN202210724874.6A patent/CN11509193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83067A (zh) * | 2022-12-08 | 2023-03-14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货车驾驶室前悬置装置及轻型货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755354B2 (ja) | 車両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前端部構造 | |
CN115091936A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113459955B (zh) | 一种提升车身侧面耐撞性的自动踏板安装结构 | |
CN112606912B (zh) | 一种后纵梁总成及车辆 | |
CN218085060U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16034685U (zh) | 一种轻量化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 |
CN212709709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导流板 | |
CN214984782U (zh) | 一种可集成整车线束安装位置的悬置结构 | |
CN210390975U (zh) | 汽车b柱碰撞传感器安装支架 | |
CN222933726U (zh) | 一种汽车悬置支架结构 | |
CN115107893A (zh) | 车辆驾驶室以及汽车 | |
CN204095508U (zh) | 变速箱悬置总成及变速箱与空气滤清器的集成安装结构 | |
CN222247356U (zh) |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拉脱结构 | |
CN217553685U (zh) | 一种电子水泵安装支架及车辆 | |
CN219789827U (zh) | 一种高寿命控制臂 | |
CN220996272U (zh) | 一种汽车后门扶手盒的安装支架 | |
CN209683447U (zh) | 一种带有悬置支座的变速器壳体 | |
CN210309806U (zh) | 一种前控制臂 | |
CN220374418U (zh) | 一种三坐标姿态气压传感器安装支架 | |
CN220298613U (zh) | 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09813654U (zh) | 防止板簧与驱动半轴运动干涉的后桥底座机构及汽车 | |
CN220374632U (zh) | 一种车身前部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220096467U (zh) | 一种前围结构、舱体结构及车辆 | |
CN210941561U (zh) | 一种汽车电动踏板及汽车 | |
CN222291662U (zh) | 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