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9180A -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9180A
CN115059180A CN202210716990.3A CN202210716990A CN115059180A CN 115059180 A CN115059180 A CN 115059180A CN 202210716990 A CN202210716990 A CN 202210716990A CN 115059180 A CN115059180 A CN 115059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platform
earthquake
wall
moun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69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9180B (zh
Inventor
黄金坤
路希鑫
钱元弟
程攀
张首锋
单冬
程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169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9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9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9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9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9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1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 E04B1/34321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mainly constituted by pa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立式布置有墙体,所述墙体与安装平台整体围合成盒腔状构造,所述墙体的上端设置有叠合楼板,多个叠合楼板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所述安装平台的一侧板面与墙体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套,所述墙体的一端与叠合楼板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二缓冲套;所述墙体的侧面相互拼接,且所述墙体之间的拼接间隙内设置有缓冲止震垫,所述缓冲止震垫沿着墙体的高度方向贯穿布置。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拟提供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的抗震问题,使得整个装配式建筑抗震施工更为快捷有效,抗震等级高。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而中高建筑物的荷载随高度增高而受力增大,尤其是水平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成为控制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因素。在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性的损坏修复费用很高,填充墙等倒塌会威胁人的生命。由于受到地震的威胁,需要建筑物具有抵抗地震的缓冲能力。
现有技术中针对于普通的建筑抗震等级的提高,比如框架构造的建筑,主要是通过提高主题框架的强度来提高抗震强度,然而框架构造的非承重墙体一般采用加气砖进行衬砌,试验数据表明,当强度较高的地震产生后,往往出现非承重墙体位置容易出现开裂或者倒塌等问题,针对于逐年推广的装配式建筑,抗震问题的解决也是主要建筑企业的研究对象,因此,本申请设计一款装配式建筑抗震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的抗震问题,使得整个装配式建筑抗震施工更为快捷有效,抗震等级高。
经检索,有关装配式建筑抗震系统已有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1811535310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抗震方法,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及其抗震方法,包括地基以及建设在地基上面的建筑物,所述建筑物与地基之间设置有建筑基板及位于建筑基板下方的隔离层,隔离层内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横向减震装置和纵向减震装置。该发明通过横向减震装置和纵向减震装置对建筑物进行支撑,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减震,从而提高建筑物的减震性能。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拟提供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的抗震问题,使得整个装配式建筑抗震施工更为快捷有效,抗震等级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立式布置有墙体,所述墙体与安装平台整体围合成盒腔状构造,所述墙体的上端设置有叠合楼板,多个叠合楼板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所述安装平台的一侧板面与墙体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套,所述墙体的一端与叠合楼板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二缓冲套;所述墙体的侧面相互拼接,且所述墙体之间的拼接间隙内设置有缓冲止震垫,所述缓冲止震垫沿着墙体的高度方向贯穿布置。
优选的,墙体的一侧面与安装平台的同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梁,且所述第一连接梁与墙体及安装平台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
优选的,安装平台为整板构造,所述安装平台的上板面周边设置有嵌条,所述嵌条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立式布置的连接丝杆,所述墙体的下端开设有与嵌条相配合的嵌槽,所述嵌槽内设置有多个插接孔,所述第一缓冲套套设于连接丝杆外周,且所述第一缓冲套伸入插接孔内。
优选的,连接丝杆上还设置有旋拧螺母,所述旋拧螺母的一端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缓冲套的底部抵靠在垫片上。
优选的,叠合楼板与墙体的同一侧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梁,且所述第二连接梁与叠合楼板及墙体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
优选的,安装平台与墙体相配合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四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桩台,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安装桩台,所述第二安装桩台和第三安装桩台均上套设有减震套,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套设在减震套外周,且安装套管与第二安装桩台及第三安装桩台上的减震套构成插接配合。
优选的,相邻墙体的结合侧面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燕尾卡接条及燕尾卡接槽,所述燕尾卡接条及燕尾卡接槽沿着墙体的高度方向贯穿布置,且所述燕尾卡接条与燕尾卡接槽之间设置有圆柱止震橡胶条。
优选的,水平相邻墙体同一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水平相邻墙体的固定支架板,所述固定支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墙体上;其中固定支架板的内侧面夹持有沿墙体高度方向设置的夹紧辊,所述夹紧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缓冲止震垫,所述缓冲止震垫与夹紧辊均呈圆柱形且平行设置于相邻墙体之间。
优选的,水平相邻墙体同一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水平相邻墙体的锁紧梁,所述锁紧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墙体上;其中第二缺口内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伸出墙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内设置有橡胶圈,所述锁紧梁的两端设置有锁紧销杆,所述锁紧销杆插置于橡胶圈内。
优选的,竖直相邻墙体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内安装有用于连接竖直相邻墙体的纵梁,所述纵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套,所述卡套卡置于橡胶圈外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在实际施工时,通过基座体伸入地基下方,增加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在基座体的上方设置安装平台,进而可有使得安装平台上方的建筑在地震的情况下呈现摆动的状态,避免应力集中造成的断裂倒塌问题,所述安装平台的一侧板面与墙体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套,能够有效解决安装平台与墙体之间水平方向的缓冲问题,当发生地震时,安装平台与墙体之间设置的第一缓冲套,当墙体产生横向摆动时,墙体与第一缓冲套结合,能够有效吸附墙体横向摆动产生的冲击力,进而能够起到止震的目的,避免墙体的倾倒,从而确保整个建筑的抗震强度。
(2)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在墙体与叠合楼板之间的活动间隙内设置第二缓冲套,第二缓冲套能够有效吸附墙体横向摆动产生的冲击力,使得墙体能够基于水平面呈现一定强度的晃动,从而起到吸附能量的作用,进而达到止震的目的,能够有效避免墙体发生倾倒,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平叠合楼板与墙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进而确保整个建筑的抗震强度。
(3)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为提高墙体与安装平台之间的连接强度,墙体的一侧面与安装平台的同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梁,且第一连接梁与墙体及安装平台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第一连接梁能够使得墙体的侧面与安装平台之间实现可靠连接,当发生地震时,墙体与安装平台之间通过斜撑第一连接梁的连接,能够有效吸收对墙体多方向摆动而产生的能量,进而可有效避免墙体出现的倾倒,提高整个装配式建筑系统的抗震性。
(4)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在实施对相邻墙体的水平横向连接安装时,通过设置在墙体上设置的第一缺口,在第一缺口内设置固定支架板,再通过锁紧螺栓将夹紧辊挤压缓冲止震垫,进而可有效填充水平相邻墙体之间的横向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安装平台与基座体配合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中墙体与安装平台结合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发明中叠合楼板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叠合楼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叠合楼板与墙体结合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叠合楼板与墙体结合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安装平台、墙体及叠合楼板结合的左视图;
图11和图12为本发明中墙体与叠合楼板结合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本发明中墙体与墙体水平方向安装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5和图16为本发明中墙体与墙体之间结合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墙体与墙体水平方向安装的主视图;
图18和图19为本发明中墙体与墙体水平方向安装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200、安装平台;210、第四凹槽;230、连接丝杆;231、旋拧螺母;240、嵌条;250、第二安装桩台;
400、墙体;401、预留连接槽;402、填充槽;403、填充管;404、第一缺口;405、第二缺口;4051、穿孔;406、台阶槽;407、第三缺口;408、橡胶圈;410、缓冲止震垫;420、第一连接梁;430、第二连接梁;440、嵌槽;441、插接孔;450、第一凹槽;451、第一安装桩台;452、第三凹槽;453、第三安装桩台;460、减震套;470、燕尾卡接条;480、燕尾卡接槽;490、圆柱止震橡胶条;491、固定支架板;4911、条状孔;492、夹紧辊;493、锁紧螺栓;494、锁紧梁;4941、锁紧销杆;495、纵梁;
500、叠合楼板;510、卡接条;520、插接螺杆;530、搭接边;540、卡接边;541、圆柱橡胶条;550、第二凹槽;551、连接板;560、连接滑杆;561、挡片;562、冲击弹簧;563、连接套杆;600、第一缓冲套;700、第二缓冲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图19,本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抗震系统,包括安装平台200,所述安装平台200上立式布置有墙体400,所述墙体400与安装平台200整体围合成盒腔状构造,所述墙体400的上端设置有叠合楼板500,多个叠合楼板500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该装配式建筑抗震系统在实际施工时,通过基座体伸入地基下方,增加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在基座体的上方设置安装平台200,进而可有使得安装平台200上方的建筑在地震的情况下呈现摆动的状态,避免应力集中造成的断裂倒塌问题,所述安装平台200的一侧板面与墙体400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套600。在安装平台200与墙体400之间设置第一缓冲套600能够有效解决安装平台200与墙体400之间水平方向的缓冲问题,当发生地震时,安装平台200与墙体400之间设置的第一缓冲套600,当墙体400产生横向摆动时,墙体400与第一缓冲套600结合,能够有效吸附墙体400横向摆动产生的冲击力,进而能够起到止震的目的,避免墙体400的倾倒,从而确保整个建筑的抗震强度。
优选地,该装配式建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当安装平台200上的墙体400施工完毕后,所述墙体400的一端与叠合楼板500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二缓冲套700。在墙体400的上端安装叠合楼板500,叠合楼板500通过工厂按照设计尺寸生产出来后,在墙体400与叠合楼板500之间的活动间隙内设置第二缓冲套700,第二缓冲套700能够有效吸附墙体400横向摆动产生的冲击力,使得墙体400能够基于水平面呈现一定强度的晃动,从而起到吸附能量的作用,进而达到止震的目的,能够有效避免墙体400发生倾倒,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平叠合楼板500与墙体4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进而确保整个建筑的抗震强度。
本实施例中水平相邻的两个墙体400侧面相互拼接,所述墙体400之间的拼接间隙内设置有缓冲止震垫410,所述缓冲止震垫410沿着墙体400的高度方向贯穿布置。在实现墙体400之间的连接时,墙体400之间通过缓冲止震垫410实现弹性连接,当墙体400承受横向震动时,通过缓冲止震垫410能够有效吸附墙体400之间的冲击力,进而使得墙体400呈现沿着墙体400宽度方向的摆动,通过缓冲止震垫410能够有效进行吸附,从而可有效避免墙体400之间受力集中而出现的倾倒。
优选地,为提高墙体400与安装平台200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墙体400的一侧面与安装平台200的同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梁420,且所述第一连接梁420与墙体400及安装平台200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梁420能够使得墙体400的侧面与安装平台200之间实现可靠连接,当发生地震时,墙体400与安装平台200之间通过斜撑第一连接梁420的连接,能够有效吸收对墙体400多方向摆动而产生的能量,进而可有效避免墙体400出现的倾倒,提高整个装配式建筑系统的抗震性。
优选地,在实施叠合楼板500与墙体400之间的连接时,所述叠合楼板500与墙体400的同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梁430,且所述第二连接梁43与叠合楼板500及墙体400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梁430能够有效提高墙体400的侧面与叠合楼板5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当发生地震时,墙体400与叠合楼板500之间通过斜撑第二连接梁430的连接,能够有效吸收对墙体400多方向摆动而产生的能量,有效避免墙体400出现的倾倒,提高整个装配式建筑系统的抗震性。
优选地,在实施对安装平台200与墙体400的安装时,所述安装平台200为整板构造,所述安装平台200的上板面周边设置有嵌条240,所述嵌条240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立式布置的连接丝杆230,所述墙体400的下端开设有与嵌条240相配合的嵌槽440,所述嵌槽440内设置有多个插接孔441,所述第一缓冲套600套设于连接丝杆230外周,且所述第一缓冲套600伸入插接孔441内。
通过吊装设备,使得上述的安装平台200的上板面的嵌条240内嵌入墙体400的下端的嵌槽440内,能够对安装平台200与墙体400下端实现初步连接定位,使得连接丝杆230伸入插接孔441内,并且连通第一缓冲套600伸入插接孔441内,当墙体400出现横向作用力时,当墙体400出现横向摆动力时,使得墙体400能够位于第一缓冲套600产生一定余量的活动,进而可有效避免墙体400受力集中而出现的开裂或倾倒的问题。
在实施对第一缓冲套600位于连接丝杆230上位置调整时,所述连接丝杆230上设置有旋拧螺母231,所述旋拧螺母231的一端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缓冲套600的底部抵靠在垫片上。通过旋拧旋拧螺母231,实现对第一缓冲套600位于连接丝杆230上位置调整。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提高墙体400与安装平台200的安装可靠度时,本实施例的安装平台200与墙体400相配合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四凹槽210和第三凹槽452,所述第四凹槽210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桩台250,所述第三凹槽452内设置有第三安装桩台453,所述第二安装桩台250和第三安装桩台453均上套设有减震套460,所述第一连接梁420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套设在减震套460外周,且安装套管与第二安装桩台250及第三安装桩台453上的减震套160构成插接配合。通过上述的第一连接梁420及减震套460实现墙体400与安装平台200之间的可靠连接,第一连接梁420、减震套460、墙体400构成三角形构造,能够进一步夯实整个墙体400与安装平台200的连接可靠度,可承受更大的横向摆动,进而进一步提高抗震等级。
结合图10所示,上述的安装平台200作为整个抗震系统的初始楼层,安装平台200上方通过上述构造实现对墙体400的安装,墙体400的上端安装有叠合楼板500,叠合楼板500与墙体400的上端通过凸筋及凹槽的嵌合构造结合在一起,凸筋上设置插接钢筋,凹槽内设置缓冲橡胶套,进而实现对能量的吸收,达到减震的目的。在叠合楼板500与墙体400的连接时,所述叠合楼板500的边缘与墙体400的结合位置设置有卡接条510,所述卡接条510与嵌槽440构成卡接配合,所述卡接条510上等距间隔设置有插接螺杆520,所述插接螺杆520与墙体400的嵌槽440的槽底设置的插接孔441构成插接配合,所述第二缓冲套700套设在插接螺杆520上,且第二缓冲套700伸入插接孔441内。
通过吊装设备,上述的叠合楼板500的边缘与墙体400的结合位置的卡接条510与墙体400下端的嵌槽440配合,能够有效实现对叠合楼板500与墙体400之间的连接,使得插接螺杆520伸入插接孔441内,并且连同第二缓冲套700伸入插接孔441内,当墙体400出现横向作用力时,当墙体400出现横向摆动力时,使得墙体400能够位于第二缓冲套700产生一定余量的活动,进而可有效避免墙体400受力集中而出现的开裂或倾倒的问题。
为实现叠合楼板500之间的相互连接,所述叠合楼板500之间相互嵌合为整板状构造,相邻叠合楼板500的一侧面分别设置有搭接边530及卡接边540,所述卡接边540长度方向上平行间隔贯穿设置有两组卡接槽,所述搭接边530上对于设置有两组卡接凸起,所述两组卡接凸起与两组卡接槽配合,相邻叠合楼板500的边缘还设置有圆柱橡胶条541。通过圆柱橡胶条541、搭接边530及卡接边540的相互配合设计,使得相邻叠合楼板500之间相互嵌合,并且使得叠合楼板500之间能够产生一定的活动余量,当产生较大震动时,通过圆柱橡胶条541,可有效吸附叠合楼板500相互挤压产生的应力,避免叠合楼板500产生横向的冲击力过大而出现的塌方问题。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叠合楼板500的侧面开设有沿叠合楼板500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550,所述第二凹槽550内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连接板551,所述连接板551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滑杆560,且所述连接滑杆560沿第二凹槽550的长度方向延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51上设置有供连接滑杆560穿过的通孔,连接板551为连接滑杆560提供滑动运行的基座。所述连接滑杆560伸出连接板551的两端位置均设置有挡片561,所述连接滑杆560上套设有冲击弹簧562,且所述冲击弹簧56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挡片561抵靠连接。
其中与墙体400相结合的叠合楼板500侧面的连接滑杆560上靠近墙体40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套杆563,所述连接套杆563上设置有减震套460。本实施例中墙体400靠近第二连接梁430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450,所述第一凹槽450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桩台451,所述第一安装桩台451上套设有减震套460,所述第二连接梁430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套设于减震套460外周,且安装套与第一安装桩台451及连接套杆563上的减震套460构成插接配合。本实施例中相邻叠合楼板500的一端通过连接滑杆560、冲击弹簧562构成活动连接组件,当墙体400承受横向摆动时,第二连接梁430的摆动力,拉动连接滑杆560,使得相邻叠合楼板500之间拉紧结合更为可靠,从而实现对相邻叠合楼板500的可靠连接。
为实施对墙体400与叠合楼板500之间可靠的二次连接,以实现对墙体400与叠合楼板500的密封连接,避免出现渗水问题,所述墙体400与叠合楼板500的配合面设置有预留连接槽401,所述预留连接槽401与嵌槽440平行布置,所述预留连接槽401的槽壁边缘设置有填充槽402,所述填充槽402槽底设置有填充管403,所述填充管403的一端伸出墙体400的一侧面。当吊装设备将墙体400吊装在叠合楼板500上后,向填充管403内填充水泥,并且使得水泥浆通过导入预留连接槽401内,进而实现墙体400之间、墙体400与叠合楼板500之间的可靠密封连接。
为实现对墙体400与墙体400之间的连接,水平相邻墙体400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燕尾卡接条470及燕尾卡接槽480,所述燕尾卡接条470及燕尾卡接槽480沿着墙体400的侧面高度贯穿布置,所述燕尾卡接条470与燕尾卡接槽480之间设置有圆柱止震橡胶条490,所述缓冲止震垫410设置在相邻墙体400之间位置。在实施对相邻墙体400之间连接时,通过燕尾卡接条470与燕尾卡接槽480实现两组水平墙体400之间的横向连接,并且通过圆柱止震橡胶条490与缓冲止震垫410配合,能够有效吸收墙体400横向的冲击波,进而有效提高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抗震强度。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缓冲止震垫410与墙体410之间缝隙结合时,所述缓冲止震垫410呈圆柱形且设置在相邻墙体400之间,水平相邻墙体400同一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缺口404,所述第一缺口404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水平相邻墙体400的固定支架板491,所述固定支架板49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墙体400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板491上设置有锁紧螺栓493,所述锁紧螺栓493穿过墙体400上的预留孔且与墙体400另一侧面的螺母连接;所述固定支架板491上设置有条状孔4911,所述锁紧螺栓493穿过条状孔4911且与螺母连接。锁紧螺栓493穿过条状孔4911且与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墙体400上的预留孔内的缓冲胶套内,使得锁紧螺栓493能够产生横向的相变,进而可配合相邻墙体400之间的横向位移,从而可有效提高墙体400之间的抗震等级。
其中固定支架板491的内侧面夹持有沿墙体400高度方向设置的夹紧辊492,所述夹紧辊49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缓冲止震垫410,所述缓冲止震垫410与夹紧辊492均呈圆柱形且平行设置于相邻墙体400之间。在实施对相邻墙体400的水平横向连接安装时,通过设置在墙体400上设置的第一缺口404,在第一缺口404内设置固定支架板491,再通过锁紧螺栓493将夹紧辊492挤压缓冲止震垫410,进而可有效填充水平相邻墙体400之间的横向间隙。
本实施例中水平相邻墙体400同一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第二缺口405,所述第二缺口405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水平相邻墙体400的锁紧梁494,所述锁紧梁49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墙体400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水平相邻墙体400通过吊装设备安装在一起后,通过锁紧梁494,分别与相邻墙体400的第二缺口405底面连接,进而实现对水平方向两组墙体400上端的可靠连接安装。为方便两组墙体400之间锁紧梁494的快速插接,本实施例中第二缺口405内设置有穿孔4051,所述穿孔4051伸出墙体400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台阶槽406,所述台阶槽406内设置有橡胶圈408,所述锁紧梁494的两端设置有锁紧销杆4941,所述锁紧销杆4941插置于橡胶圈408内。通过橡胶圈408能够有效吸收两组墙体400之间的冲击力,进而可提高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抗震强度。
竖直相邻墙体400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三缺口407,所述第三缺口407内安装有用于连接竖直相邻墙体400的纵梁495,所述纵梁495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套,所述卡套卡置于橡胶圈408外周,通过橡胶圈408能够有效吸收两组墙体400之间的冲击力,进而可提高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抗震强度。
本发明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200),所述安装平台(200)上立式布置有墙体(400),所述墙体(400)与安装平台(200)整体围合成盒腔状构造,所述墙体(400)的上端设置有叠合楼板(500),多个叠合楼板(500)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所述安装平台(200)的一侧板面与墙体(400)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套(600),所述墙体(400)的一端与叠合楼板(500)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第二缓冲套(700);所述墙体(400)的侧面相互拼接,且所述墙体(400)之间的拼接间隙内设置有缓冲止震垫(410),所述缓冲止震垫(410)沿着墙体(400)的高度方向贯穿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400)的一侧面与安装平台(200)的同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梁(420),且所述第一连接梁(420)与墙体(400)及安装平台(200)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00)为整板构造,所述安装平台(200)的上板面周边设置有嵌条(240),所述嵌条(240)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立式布置的连接丝杆(230),所述墙体(400)的下端开设有与嵌条(240)相配合的嵌槽(440),所述嵌槽(440)内设置有多个插接孔(441),所述第一缓冲套(600)套设于连接丝杆(230)外周,且所述第一缓冲套(600)伸入插接孔(4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杆(230)上还设置有旋拧螺母(231),所述旋拧螺母(231)的一端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缓冲套(600)的底部抵靠在垫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楼板(500)与墙体(400)的同一侧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梁(430),且所述第二连接梁(430)与叠合楼板(500)及墙体(400)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00)与墙体(400)相配合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四凹槽(210)和第三凹槽(452),所述第四凹槽(210)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桩台(250),所述第三凹槽(452)内设置有第三安装桩台(453),所述第二安装桩台(250)和第三安装桩台(453)均上套设有减震套(460),所述第一连接梁(420)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套设在减震套(460)外周,且安装套管与第二安装桩台(250)及第三安装桩台(453)上的减震套(160)构成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相邻墙体(400)的结合侧面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燕尾卡接条(470)及燕尾卡接槽(480),所述燕尾卡接条(470)及燕尾卡接槽(480)沿着墙体(400)的高度方向贯穿布置,且所述燕尾卡接条(470)与燕尾卡接槽(480)之间设置有圆柱止震橡胶条(4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相邻墙体(400)同一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缺口(404),所述第一缺口(404)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水平相邻墙体(400)的固定支架板(491),所述固定支架板(49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墙体(400)上;其中固定支架板(491)的内侧面夹持有沿墙体(400)高度方向设置的夹紧辊(492),所述夹紧辊(49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缓冲止震垫(410),所述缓冲止震垫(410)与夹紧辊(492)均呈圆柱形且平行设置于相邻墙体(4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相邻墙体(400)同一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第二缺口(405),所述第二缺口(405)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水平相邻墙体(400)的锁紧梁(494),所述锁紧梁(49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墙体(400)上;其中第二缺口(405)内设置有穿孔(4051),所述穿孔(4051)伸出墙体(400)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台阶槽(406),所述台阶槽(406)内设置有橡胶圈(408),所述锁紧梁(494)的两端设置有锁紧销杆(4941),所述锁紧销杆(4941)插置于橡胶圈(408)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竖直相邻墙体(400)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三缺口(407),所述第三缺口(407)内安装有用于连接竖直相邻墙体(400)的纵梁(495),所述纵梁(495)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套,所述卡套卡置于橡胶圈(408)外周。
CN202210716990.3A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Active CN115059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6990.3A CN115059180B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6990.3A CN115059180B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9180A true CN115059180A (zh) 2022-09-16
CN115059180B CN115059180B (zh) 2023-01-17

Family

ID=83202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6990.3A Active CN115059180B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918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9564A (zh) * 2017-04-19 2018-11-02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209924233U (zh) * 2019-04-04 2020-01-10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结构
CN210049384U (zh) * 2019-04-09 2020-02-11 中和华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
CN210767246U (zh) * 2019-08-03 2020-06-16 重庆市得森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型装配式建筑
KR20200107423A (ko) * 2019-03-07 2020-09-16 한국고무 주식회사 반 건식 층간 소음 완충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2681551A (zh) * 2020-12-18 2021-04-20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平面抗震结构
CN214574887U (zh) * 2021-04-10 2021-11-02 长安大学 一种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耗能装置
WO2022011644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耗能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9564A (zh) * 2017-04-19 2018-11-02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体系
KR20200107423A (ko) * 2019-03-07 2020-09-16 한국고무 주식회사 반 건식 층간 소음 완충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9924233U (zh) * 2019-04-04 2020-01-10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结构
CN210049384U (zh) * 2019-04-09 2020-02-11 中和华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
CN210767246U (zh) * 2019-08-03 2020-06-16 重庆市得森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型装配式建筑
WO2022011644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耗能连接装置
CN112681551A (zh) * 2020-12-18 2021-04-20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平面抗震结构
CN214574887U (zh) * 2021-04-10 2021-11-02 长安大学 一种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耗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9180B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2671A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挂墙板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
US3775928A (en) Erection method for structural system
CN210288752U (zh) 一种阻尼接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调谐质量阻尼墙
CN114876085B (zh) 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96919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混凝土组合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72532A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CN113338669A (zh) 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
CN114737696A (zh) 一种竖向预制减震墙体结构
CN204645343U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挂墙板固定装置
CN115059307A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的施工方法
CN115059180B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系统
CN112627375A (zh) 一种隔震装置以及隔震系统
CN210127560U (zh) 一种消能结构及消能墙
CN111809726A (zh) 一种桁架结构及建筑结构
CN114108813B (zh) 一种装配式钢连接器梁柱及柱基础拼接结构
CN207003638U (zh) 一种框架墙板结构体系
TWM631226U (zh) 消能裝置及抗震結構宅
KR102179190B1 (ko) 치장 벽체의 보강과 전도방지를 위한 전도방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보강공법
CN214090672U (zh) 一种减震型装配式悬挂楼梯间结构
CN211774953U (zh) 一种打包带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的预制楼板安装组件
TWI798086B (zh) 消能裝置及抗震結構宅
CN114562056B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200020560A (ko) 내진용 벽체블록
CN218091404U (zh) 一种自复位减震墙板结构
CN111188331B (zh) 一种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缓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