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8821B - 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58821B CN115058821B CN202210729229.3A CN202210729229A CN115058821B CN 115058821 B CN115058821 B CN 115058821B CN 202210729229 A CN202210729229 A CN 202210729229A CN 115058821 B CN115058821 B CN 1150588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nitting
- yarn
- tissues
- surface layer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4—Openwork fabric, e.g. pelerine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该针织面料由双面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而成,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该针织面料包括至少一部分透孔区,在所述透孔区中,所述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面呈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沿其织列方向与所述第一纱线间隔套嵌连接。通过面层间隔设置的成圈组织与浮线组织,搭配底层的编织组织,一体编织出具有多种透气网孔效果的双层针织面料,且整个面料整体较为轻薄,透气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网眼面料多是通过经编机编织而成,圆型纬编机编织的网眼种类和方法较少,且形成的网孔都是在面料的基础上相互移圈,孔洞有局限性,较为单一,这是因为圆型纬编机在编织时通常是横列方向上纱线延伸并在纵向上套嵌连接,网眼的结构大小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且透孔较多时形成的面料的稳定性和通透性较差,不适用于鞋面面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由双面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而成,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该针织面料包括至少一部分透孔区,在所述透孔区中,所述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面呈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沿其织列方向与所述第一纱线间隔套嵌连接。
进一步的,该针织面料还包括至少一部分半透区,所述半透区的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与所述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层呈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为浮线组织。
进一步的,该针织面料还包括至少一部分不透区,所述不透区的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在底层为满针成圈组织。
进一步的,该针织面料的第二纱线包括A1纱和B1纱,其中A1纱和B1纱在底层为满针成圈组织,且B1纱的至少一部分集圈到面层与第一纱线套嵌连接;其中,B1纱集圈到面层与第一纱线套嵌连接方式为与局部面层的第一纱线所有成圈组织相连以形成局部区域镂空结构,或与局部面层的第一纱线成圈组织间隔相连以形成点状镂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为单丝,所述第二纱线为复丝。
进一步的,所述单丝为涤纶单丝、锦纶单丝、TPU单丝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复丝为涤纶复丝、锦纶复丝、丙纶复丝、聚乳酸复丝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透孔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该针织面料包括面层和底层,以及至少一部分透孔区,在所述透孔区中,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
所述第二纱线在底层与所述第一纱线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编织成圈组织,与所述第一纱线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翻针后与第一纱线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纱线与所述第一纱线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继续在底层编织成圈组织后形成镂空结构;
所述第二纱线在底层与所述第一纱线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编织成圈组织,与所述第一纱线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翻针后与第一纱线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纱线与所述第一纱线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层编织集圈组织后再编织成圈组织形成镂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透孔区的网孔大小可以调节,其具体调节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增加面层的浮线长度,例如面层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除一隔一设置,还可以是一隔二设置,一隔三设置、二隔一设置等,但应注意,浮线的长度不宜过长,以免造成面料的不稳定;(2)当第二纱线采用翻针与第一纱线套嵌连接时,其可以连续两行或多行进行翻针,连续翻针行数越过,则形成的底层的透孔约大,其相应的面料整体的透孔也越大;应当注意,在连续翻针时,其可以是同一织列进行翻针,也可以交错进行,每织行的翻针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可以根据所需的透孔效果进行设置。(3)当第二纱线采用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组织时,适当延长两个集圈组织之间的距离,即增加两个集圈组织之间的浮线长度,可以增大底层透孔,从而增加整个面料的透孔大小和透气效果。
进一步的,该针织面料还包括半透区,所述半透区的编织工艺为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与所述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层编织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编织浮线组织。
进一步的,所述针织面料还包括至少一部分不透区,所述不透区的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在底层满针编织。
进一步的,该针织面料的第二纱线包括A1纱和B1纱,其中A1纱和B1纱在底层为满针成圈组织,B1纱的至少一部分集圈到面层与第一纱线套嵌连接;其中,B1纱集圈到面层与第一纱线套嵌连接方式为与局部面层的第一纱线所有成圈组织相连,或与局部面层的第一纱线成圈组织间隔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针织面料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为一隔一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鞋面,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透孔针织面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面层间隔设置的成圈组织与浮线组织,搭配底层的编织组织,一体编织出具有多种透气网孔效果的双层针织面料,且整个面料整体较为轻薄,透气性好。
2采用本发明编织方法编织得到的透气网孔双面针织面料,其网孔大小可调,打破了传统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网孔时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编织方法,且编织得到的面料整体结构稳定。
3本发明的面层采用单丝,底层采用复丝或者亲肤性天然纤维纱线,其可以兼具挺括性、耐磨性和舒适性,可被广泛应用于鞋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编织结构和针法符号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另一编织结构和针法符号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编织结构和针法符号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编织结构和针法符号示意图;
第一纱线1,第二纱线2,底纱一2A,底纱二2B,A1纱20,B1纱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由双面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而成,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1,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2,如图1所示,该针织面料包括至少一部分透孔区,在所述透孔区中,所述第一纱线1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2与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面呈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2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沿其织列方向与所述第一纱线1间隔套嵌连接。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上述结构的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
该针织面料包括面层和底层,以及至少一部分透孔区,在所述透孔区中,第一纱线1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
所述第二纱线2在底层与所述第一纱线1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编织成圈组织,与所述第一纱线1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翻针并编织成圈组织与第一纱线1套嵌连接;
例如,如图2所示,该透孔针织面料的第一织行为第一纱线1进行编织一隔一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第二织行为第二纱线2进行满针位的成圈组织编织,第三织行为第二纱线2的第1、5织列为底层翻针至面层的翻针编织,第四织行为第一纱线1进行编织一隔一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第五织行为第二纱线2进行除翻针位的集圈和浮线组织编织外其余满针位的成圈组织编织,第六、七织行的编织动作与第四、五织行相同,第八织行为第二纱线2的第3、7织列为底层翻针至面层的翻针编织,第九、十支行的编织工作与第一、二织行的编织动作相同。
应当注意,本实施例给出的翻针针位和翻针后的编织方式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还可以将其设置在其他织列,每一织行翻针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的透孔的大小和数量进行设置,当一织行中需要多个透孔时,可在该织行进行多次翻针。
或者,本实施例给出第二种编织透孔区的编织工艺,其第一纱线1的编织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纱线2的编织动作,在本编织工艺中,所述第二纱线在底层与所述第一纱线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编织成圈组织,与所述第一纱线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翻针后与第一纱线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纱线与所述第一纱线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层编织集圈组织后再编织成圈组织形成镂空结构。
如图3所示,第一织行为第一纱线1进行一隔一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编织,第二织行为第二纱线2包括底纱一2A和底纱二2B编织成圈和集圈组织,其中第4/7织列为底纱一2A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编织,第三织行为第二纱线的第2/3织列为底层翻针至面层的翻针编织,第四、五、六织行的编织动作与第一、二、三织行的编织动作相同。
本实施例的第二纱线2包括底纱一2A和底纱二2B,该两根纱线在针筒编织时处于同一织行编织,在集圈到针盘上时,仅其中一根进行集圈编织,可以是底纱一2A或底纱二2B集圈到针盘进行编织,以此可以在面层呈现提花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孔区的网孔大小可以调节,其具体调节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增加面层的浮线长度,例如面层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除一隔一设置,还可以是一隔二设置,但应注意,浮线的长度不宜过长,以免造成面料的不稳定;(2)当第二纱线2采用翻针与第一纱线1套嵌连接时,其可以连续两行或多行进行翻针,连续翻针行数越多,则形成的底层的透孔约大,其相应的面料整体的透孔也越大;应当注意,在连续翻针时,其可以是同一织列进行翻针,也可以交错进行,其形成的透孔形状不同,并且,每织行的翻针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可以根据所需的透孔效果进行设置。通过面层间隔设置的成圈组织与浮线组织,搭配底层的编织组织,一体编织出具有多种透气网孔效果的双层针织面料,且整个面料整体较为轻薄,透气性好。
采用本发明编织方法编织得到的透气网孔双面针织面料,其网孔大小可调,打破了传统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网孔时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编织方法,且编织得到的面料整体结构稳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延伸实施例,其除包括实施例1的透孔区,还包括至少一部分半透区,所述半透区的第一纱线1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2与所述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层呈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2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为浮线组织。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上述结构的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
第一纱线1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2与所述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层编织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2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编织浮线组织。
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织行为第一纱线1进行一隔一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编织,第二织行为第二纱线2编织成圈组织,其中第2/3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组织,第五织列为浮线组织,第六织列为成圈组织,第6/7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组织。第三、四织行的编织工作与第一、二织行的编织动作相同。
应当注意的是,第五织列的浮线组织还可以变成两个织列的浮线组织,以增加该半透孔的大小,但应注意浮线距离不应过长,以免影响面料的物性,第三、七织列的集圈是为了与面层连接,其之间相隔的织列数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延伸实施例,其除包括实施例1的透孔区,还包括至少一部分不透区,所述不透区的第一纱线1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2在底层为满针成圈组织,在该不透区中,面层为隔针编织结构,底层为满针编织结构,其形成单双层织列交替的不透区,相较于传统单面面料其具有更好的立体感,相较于传统的双面针织面料,其整体较为轻薄。
本实施例示例性给出一种上述结构的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
所述不透区的第一纱线1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2在底层满针编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又一延伸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纱线2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针织面料的第二纱线2包括两种纱线,即A1纱20和B1纱21,其中A1纱20和B1纱21在底层为满针成圈组织,其中B1纱21的部分线圈集圈到面层与第一纱线1套嵌连接。
本实施例示例性给出一种上述结构的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第一纱线1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第二纱线2的A1纱20进行隔针底面编织,第三纱线的B1纱21进行隔针底面编织,且B1纱21的成圈组织与A1纱20的浮线组织对应。
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织行为第一纱线1进行一隔一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编织,第二织行为A1纱20进行隔针底面编织,且第2-4织列浮线组织,第三织行为B1纱21进行浮线组织编织,且第2-4织列为成圈编织,第四织行为A1纱20的第5、7织列进行翻针,第五至七织行与第一至三织行的编织动作相同,第八织行与第四织行的编织动作相同,第九至十一织行与第一至三织行的编织动作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A1纱与B1纱的规格不同,例如颜色、粗细等不同,其可以形成双色提花效果。
应当注意,第八织行的翻针动作也可以与第四织行不同,例如其翻针针位还可以是第1、5织列进行翻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翻针可以是针盘翻针至针筒,也可以是针筒翻针至针盘,其可以根据面料所需网孔所在的相应表层进行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纱线1优选为单丝,其可以是涤纶单丝、锦纶单丝、TPU单丝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其还可以是丙纶丝以及其他可用于编织的单丝类型,且在同一面料中,所述单丝可以是同一种单丝进行编织,也可以是两种及以上单丝进行交替编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所述第二纱线2优选为复丝,所述复丝为涤纶复丝、锦纶复丝、丙纶复丝、聚乳酸复丝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其还可以是其他可用于编织的化学长丝复丝,除此之外,第二纱线2还可以包括天然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纺制的单纱或混纺纱,例如涤棉混纺纱、纯棉纱线、棉锦混纺纱、棉竹纤维混纺纱、竹纤维纱线、竹纤维涤纶混纺纱等,采用天然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纺制的纱线,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亲肤性,可以提高面料的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的面层采用单丝,底层采用复丝或者亲肤性天然纤维纱线,其可以兼具挺括性、耐磨性和舒适性,可被广泛应用于鞋面。
应当注意,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针织面料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为一隔一设置,其为使该针织面料兼具透气性和稳定性时的较优选择,但不限于此,其还可以是二隔一设置或一隔二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上述针织面料可以应用于服装、鞋面面料等,在服装或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上述透孔针织面料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其由双面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而成,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该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包括至少一部分透孔区,在所述透孔区中,所述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面呈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的线圈翻针,沿其织列方向与所述第一纱线套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透孔针织提花面料还包括至少一部分半透区,所述半透区的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与所述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层呈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为浮线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透孔针织提花面料还包括至少一部分不透区,所述不透区的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设置有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在底层为满针成圈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透孔针织提花面料的第二纱线包括A1纱和B1纱,其中A1纱和B1纱在底层为满针成圈组织,B1纱集圈到面层与第一纱线套嵌连接;其中,B1纱集圈到面层与第一纱线套嵌连接方式为与局部面层的第一纱线所有成圈组织相连,或与局部面层的第一纱线成圈组织间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为单丝,所述第二纱线为复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包括涤纶单丝、锦纶单丝、TPU单丝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丝包括涤纶复丝、锦纶复丝、丙纶复丝、聚乳酸复丝、天然纤维纱线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透孔针织提花面料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包括面层和底层,以及至少一部分透孔区,在所述透孔区中,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
所述第二纱线在底层与所述第一纱线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编织成圈组织,与所述第一纱线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翻针后与第一纱线套嵌连接,所述第二纱线与所述第一纱线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继续在底层编织成圈组织后形成镂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透孔针织提花面料还包括半透区,所述半透区的编织工艺为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与所述面层的浮线组织对应的针位在底层编织成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与面层的成圈组织对应的针位编织浮线组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孔针织提花面料还包括至少一部分不透区,所述不透区的第一纱线在面层沿其织行方向间隔编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所述浮线组织形成镂空结构,所述第二纱线在底层满针编织。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孔针织提花面料的成圈组织和浮线组织为一隔一设置。
12.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透孔针织提花面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9229.3A CN115058821B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9229.3A CN115058821B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58821A CN115058821A (zh) | 2022-09-16 |
CN115058821B true CN115058821B (zh) | 2024-07-19 |
Family
ID=83201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29229.3A Active CN115058821B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588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23279B (zh) * | 2023-01-06 | 2025-02-25 | 吴聪辉 | 具有立体质感的镂空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7757842U (zh) * | 2022-06-24 | 2022-11-08 | 百润(晋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薄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842947B1 (de) * | 2006-04-04 | 2009-07-01 | H. Stoll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Stricken eines Kleidungsstücks |
EP2664701B1 (de) * | 2012-05-14 | 2020-03-11 | H. Stoll AG & Co. K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stricks mit mindestens einem Flottfaden sowie damit hergestelltes Gestrick |
TWM500777U (zh) * | 2014-10-31 | 2015-05-11 | Long John Tsung Right Ind Co Ltd | 透氣圓編織物 |
CN211689417U (zh) * | 2019-12-30 | 2020-10-16 | 江阴捷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 一种移圈提花镂空面料 |
CN111549431B (zh) * | 2020-04-30 | 2021-05-18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浮线镂空组织的编织方法 |
US11877605B2 (en) * | 2020-11-19 | 2024-01-23 | Nike, Inc. | Knit lower-body garment |
CN112760793A (zh) * | 2020-12-28 | 2021-05-07 | 江苏聚杰微纤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量速干凉感单向导湿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113046903B (zh) * | 2021-02-05 | 2023-01-10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隔针编织的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用途 |
-
2022
- 2022-06-24 CN CN202210729229.3A patent/CN1150588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7757842U (zh) * | 2022-06-24 | 2022-11-08 | 百润(晋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薄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58821A (zh) | 2022-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44970B (zh) | 一种新型透气面料、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1645541U (zh) | 一种提花网孔面料及鞋面 | |
CN112725993A (zh) | 一种空三提多层针织面料及编织方法、针织鞋面 | |
CN115058821B (zh) | 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 |
CN212737379U (zh) | 一种新型透气面料及鞋面 | |
CN217757842U (zh) | 一种轻薄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 |
CN114960017A (zh) | 一种经编双衬纬纱架贾卡多层次提花鞋面织物及编织方法 | |
CN113265758B (zh) | 一种地梳空针配贾卡对拉提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9709721U (zh) | 一种多层起伏高低层高空气层三明治提花面料 | |
CN218880235U (zh) | 一种提花五明治面料 | |
CN219218307U (zh) |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 |
CN1563537A (zh) | 仿烂花效应针织绒头织物的编织方法 | |
CN115125653B (zh) |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的编织工艺 | |
CN114875559B (zh) | 一种双面微孔纬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5856612U (zh) | 一种空三提多层针织面料及针织鞋面 | |
CN112458602B (zh) | 一种纬编多层立体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1367913U (zh) | 镂空横编面料 | |
CN116163052A (zh) | 一种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 |
CN114921896A (zh) | 一种双面透气孔纬编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1522485U (zh) | 一种具有纵条效应的纬编抗菌速干织物 | |
CN222387751U (zh) | 一种轻盈多层提花透气面料 | |
CN115506077B (zh) | 一种新型经编双贾卡双纱架鞋面织物及编织方法 | |
CN220183522U (zh) | 一种具有通透效果的单层经编贾卡网布 | |
CN220703957U (zh) | 一种不同阶梯组合提花空气层针织织物及其应用的结构 | |
CN221544935U (zh) | 一种具有三角网孔的经编网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