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7963A - 一种隔条储料机、隔条收放设备和隔条供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条储料机、隔条收放设备和隔条供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27963A CN115027963A CN202210958070.2A CN202210958070A CN115027963A CN 115027963 A CN115027963 A CN 115027963A CN 202210958070 A CN202210958070 A CN 202210958070A CN 115027963 A CN115027963 A CN 1150279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ing
- storage
- frame
- feeding
- parting b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9/06—De-stack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ack
- B65G59/061—De-stack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ack articles being separated substantially along the axis of the stack
- B65G59/062—De-stack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ack articles being separated substantially along the axis of the stack by means of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escapement-like mechanisms
- B65G59/063—De-stack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ack articles being separated substantially along the axis of the stack by means of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escapement-like mechanisms comprising lif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65G15/2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arranged side by side, e.g. for conveyance of flat articles in vertical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58—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with means for holding or retaining the loads in fixed position, e.g. magneti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7/00—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7/30—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stack
- B65G57/301—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stack by means of reciprocatory or oscillatory lifting and holding or gripp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条储料机、隔条收放设备和隔条供收方法。该隔条储料机包括隔条承托机构、隔条进出料机构和进出料输送机构,能够实现隔条的稳定供收料。该隔条收放设备包括取放料装置和上述的隔条储料机,能够实现型材转运框中隔条的自动化供给和收纳,具有结构简单有效,效率高等优点。该隔条供收方法基于上述的隔条收放设备,实现了隔条物料的批量供给和收纳,且隔条的供给和收纳效率高,型材转运框的隔条的自动化供给、收纳过程耗时较短,对转运生产影响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条储料机、隔条收放设备和隔条供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型材转运框基本都是上敞开式的,通过两侧的挡边将铝型材限制在转运框内。在转运框中,隔条和铝型材相互垂直排列,层层间隔堆叠,每层型材之间都放置有隔条,使得铝型材能够叠放在转运框内进行转运。这种装框方式中,底层的铝型材容易受压损坏,大大限制了转运框的容量,效率较低;而且放置在上层的型材随高度增加容易晃动,转运输送较为困难。
对于铝型材的时效处理或静置存放,采用大容量装料的型材转运框能够节省场地和空间。授权公告号为CN208868613U的《一种太阳能铝边框型材转运框结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其中一种大容量的转运框。类似这样的铝型材转运框,其主体框架中通过可拆卸的隔条分隔成多层储料空间。每层储料空间内的铝型材物料的重量能够通过隔条传递到转运框的框架结构上,铝型材之间不会相互挤压,也不易晃动,因此型材能够多层堆放,转运框容量大,转运效率大大增加。
对于这种大容量的型材转运框,在更换型材物料规格时,需要调整型材的数量和上下间隔,以适应不同厚度规格的型材物料。然而,对于这种型材转运框中,隔条的自动化供给、收纳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条储料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隔条储料机,包括:隔条承托机构、隔条进出料机构和进出料输送机构;
所述隔条承托机构具有可升降的接料部;
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供料输送面,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成对分设于所述隔条承托机构的左右两侧;
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包括隔条储料框、卡料构件和料框升降构件,所述隔条储料框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和隔条承托机构的上方,所述料框升降构件用于带动所述隔条储料框相对进出料输送机构上下移动,所述隔条储料框具有上下贯穿的储料槽,所述卡料构件成对分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框的左右两侧并与隔条储料框连接,所述卡料构件包括卡料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卡料件自外伸入至所述储料槽下端的卡料驱动单元。
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机,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隔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在储料槽内上下堆叠排列,形成隔条弹夹。所述卡料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卡料件伸入储料槽下端,使得隔条能够被卡料件承托在储料槽内。成对设置的卡料构件能够分别对隔条的左右两端进行承托。隔条承托机构设于隔条储料框下方,并通过可升降的接料部对隔条弹夹进行承托。本发明的隔条储料机,隔条能整齐堆叠在储料槽内,隔条承托机构配合隔条进出料机构能够从储料槽的隔条弹夹中分出单个隔条,并传递到进出料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能够实现隔条的稳定供料,供料过程隔条的碰撞少,避免了隔条的磨损,噪音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隔条承托机构包括接料托件和接料驱动单元,所述接料托件与所述储料基架沿上下方向滑移连接,所述接料部设于所述接料托件的上端,所述接料驱动单元设有与所述接料托件传动连接、并使接料托件相对储料基架上下移动的接料驱动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料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接料托件上下移动,当接料托件将储料槽内的隔条顶起进行承托时,料框升降构件能够带动隔条储料框和卡料构件改变卡料位置,实现单个隔条的分出;当接料托件往下移动时,能够将分出的隔条传递到隔条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料槽上下贯穿,所述储料槽的下端具有出料口,所述卡料件具有卡料部,所述卡料部设于出料口的左右两端,所述卡料件与隔条储料框沿左右方向滑移连接,所述卡料驱动单元设有与所述卡料件传动连接、并使卡料件相对隔条储料框左右移动的卡料驱动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料驱动单元能够带动卡料件相对出料口左右移动,使得卡料部能够自外插入到出料口内,对储料槽底端的隔条进行承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料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料槽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卡料部与储料槽一一对应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储料槽能够实现多个隔条的同步出料,提高出料效率。卡料部与储料槽一一对应,能够同时对多个储料槽的隔条进行卡料和分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隔条收放设备,包括取放料装置和上述的隔条储料机;
所述取放料装置设于隔条储料机的前侧或后侧,所述取放料装置包括取放托件和移载驱动机构,所述取放托件的上侧具有多个前后等间距排列的托料槽,所述移载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取放托件相对所述隔条储料机移动;
所述隔条储料框具有多个前后等间距排列设置的所述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排列间距与所述托料槽的排列间距一致;
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具有循环移动的输送件,所述输送件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排列间距与所述储料槽的排列间距一致。
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收放设备,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所述隔条储料机能够实现多个隔条的等间距出料或收纳。等间距排列的隔条物料通过进出料输送机构进行输送,间隔设置的限位部能够使隔条物料保持等间距排列。所述移载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取放托件移动,实现隔条物料在型材转运框和进出料输送机构之间的搬移。取放托件通过托料槽的方式在型材转运框内进行隔条取放,无需对隔条进行夹持搬运,隔条在型材转运框内能够较为紧密地上下排列,适应较薄的铝型材转运,节省空间和成本。取放托件设置多个托料槽,能够减少取放托件在型材转运框和进出料输送机构之间的移动次数,提高效率。本发明的隔条收放设备,能够实现型材转运框中隔条的自动化供给和收纳,具有结构简单有效,效率高等优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条储料机还包括回收输送机构,所述回收输送机构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和隔条承托机构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机构具有前后延伸的回收输送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条物料在进出料输送机构上通过取放料装置进行取放,或通过隔条承托机构和隔条进出料机构进行供料和收料;而所述回收输送机构能够将多余的隔条往后输送,或是对隔条进行暂存,避免后续工序的暂缓导致隔条进出料机构和隔条输送机构的等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沿前后方向排列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具有外露于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的出料端,所述取放料装置设于靠近所述出料端一侧,所述隔条承托机构与隔条进出料机构一一对应设置。隔条堆叠数量较多时,重量较大,出于安全和卡料件强度的考虑,储料槽的储料量不能过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能够轮流进行出料,增加了隔条储备量,延长了隔条补充的周期时间。在其中一个隔条进出料机构正常出料时,能够对其余的隔条进出料机构进行隔条的补充,避免停机等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隔条收放设备的隔条供收方法,具体地:
在需要对型材转运框补充隔条时:
首先,通过所述隔条承托机构配合料框升降构件和卡料构件,将多个储料槽内最底层的隔条物料分离到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上;接着,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将等间距排列的隔条往取放料装置的输送;然后,所述移载驱动机构带动取放托件移动,通过等间距设置的托料槽能够将隔条从进出料输送机构上取出,并搬运到型材转运框上的对应位置逐条放下;
而在需要从型材转运框取出隔条时:
首先,移载驱动机构带动取放托件移动,通过取放托件将型材转运框各个位置上的隔条逐条取出、并与托料槽一一对应;然后,取放托件将隔条放置在进出料输送机构,进出料输送机构将隔条等间距地输送到隔条储料框下方;接着,通过隔条承托机构将隔条往上顶起,配合料框升降构件和卡料构件,将隔条顶入到多个储料槽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供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取放托件设置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托料槽,每次取放料都能进行批量操作,从而减少取放托件在型材转运框和进出料输送机构之间的移动次数,提高取放料效率。隔条物料在隔条储料框、进出料输送机构和取放托件三者之间传递输送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等间距排列,从而实现隔条物料的批量供给和收纳,且隔条的供给和收纳效率高,型材转运框的隔条的自动化供给、收纳过程耗时较短,对铝型材的转运生产影响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隔条储料框的具体进出料方法如下:
在隔条供料过程中:
首先,通过隔条承托机构将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往上顶起;然后,所述料框升降构件带动隔条储料框和卡料构件往上移动,使得卡料件能够与下端倒数第二层隔条物料对齐;接着,卡料驱动单元带动卡料件伸入储料槽,对倒数第二层的隔条物料进行承托支撑;最后,料框升降构件和隔条承托机构同时复位,倒数第二层以及其上侧的隔条物料仍然被承托在储料槽内,最底层的隔条物料随隔条承托机构下降到进出料输送机构上;如此重复循环工作,实现多个隔条的等间距供料;
在隔条收料过程中:
首先,通过隔条承托机构将隔条物料从进出料输送机构上顶起,当等间距的隔条被往上顶入到对应的储料槽内,并将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一同顶起时,所述料框升降构件配合带动隔条储料框和卡料构件往上移动;然后,卡料件从储料槽内退出并往下移动,使得原本与倒数第二层隔条物料对齐的卡料件与最下层顶入到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对齐;接着,卡料驱动单元带动卡料件伸入到储料槽内,对最下层的隔条进行承托支撑;最后,料框升降构件和隔条承托机构同时复位,隔条物料仍然被承托在储料槽内,隔条承托机构的接料部下降到进出料输送机构下侧;如此重复循环工作,实现多个隔条的等间距收料。
在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数量较多时其重量较大。在物料进出所述隔条储料框的过程中,隔条料垛的重量通过隔条承托机构进行顶升,大大降低了料框升降构件的负载,料框升降构件只需要带动隔条储料框和卡料构件进行升降即可。另外,隔条的横截面面积一般较小,通过不同卡料机构采用卡料升降的方式进行单个隔条的分料或者收纳的难度较大。本发明的进出料方法中,通过隔条承托机构配合卡料构件和料框升降构件进行隔条的分料以及收纳。隔条在分离或收纳单个物料的过程中,隔条物料能够被隔条承托机构承托,无需通过多个卡料件进行隔条物料的交接,隔条储料框和卡料件在料框升降构件带动下上下移动即可实现最底层物料的分离或收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收放设备,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收放设备,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收放设备,其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机,其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机,其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机,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机,其一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机,其一实施例的前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框,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进出料机构,其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中:10、隔条储料机;20、取放料装置;30、型材转运框;100、储料基架;200、隔条承托机构;210、接料托件;220、接料驱动单元;230、导柱;300、隔条进出料机构;310、隔条储料框;311、外框;312、横栅;313、左隔柱;314、右隔柱;315、左挡边;316、右挡边;317、延伸架;320、卡料构件;321、卡料件;322、卡料部;323、卡料驱动单元;330、料框升降构件;400、进出料输送机构;410、输送驱动单元;420、同步输送带;421、限位部;430、同步轮;440、出料端;500、回收输送机构;600、取放托件;610、托料槽;700、移载驱动机构;710、直线驱动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1,本发明的隔条收放设备作出如下实施例:
一种隔条收放设备,包括:隔条储料机10和取放料装置20。
所述取放料装置20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机10的前侧。
所述隔条储料机10,包括:储料基架100、隔条承托机构200、隔条进出料机构300、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和回收输送机构500。
所述储料基架100为框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料基架100为方通焊接成型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料基架100可以是采用铝型材或角铁等搭设而成。
所述储料基架100的上侧中部设有输送承托部。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和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均设置于所述输送承托部。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具有可升降的接料部。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供料输送面。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设于输送承托部的中部,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成对设置于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的左右两侧。
所述储料基架100能够对隔条承托机构200和隔条进出料机构300提供承托支撑和安装基础。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设于所述承托部,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与出料承托部连接,使得隔条进出料机构300能够架设在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的上方,实现隔条弹夹下端出料的方式进行供料。
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包括:接料托件210和接料驱动单元220。所述接料托件210与所述储料基架100沿上下方向滑移连接。所述接料部设于所述接料托件210的上端。所述接料驱动单元220设有与所述接料托件210传动连接、并使接料托件210相对储料基架100上下移动的接料驱动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托件210为方通拼接件,所述接料托件210呈方框形状。所述接料部为接料托件210的上侧面。方框形状的接料托件210能够形成方形环状的接料部。所述接料托件210的下侧设有多条上下延伸的导柱230。所述储料基架100设有与所述导柱230一一对应的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同轴滑移套设于所述导柱230外侧。所述接料托件210通过所述导柱230和直线轴承与所述储料基架100沿上下方向滑移连接。所述接料驱动单元220可采用气缸、电动推杆、液压推杆又或者丝杆螺母驱动组件等直线驱动构件。
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沿前后方向排列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的上方。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具有外露于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的出料端440。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与隔条进出料机构300一一对应设置为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与隔条进出料机构300一一对应,使得不同的隔条进出料机构300能够独立出料。设置多个隔条进出料机构300能够增加隔条的储备量,延长两次隔条补充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其中一个隔条进出料机构300进行隔条供料时,能够对其余的隔条进出料机构300进行隔条补充,避免停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也可以同时出料。同时出料的多个隔条进出料机构300可通过同一个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进行接料。如图4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输送承托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出料承托部。两个所述出料承托部均高于所述输送承托部并相互平齐。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料承托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为输送带机构。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包括:输送驱动单元410、同步输送带420和两个同步轮430。两个所述同步轮430转动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的前后两端。所述同步输送带420同步传动绕设于两个所述同步轮430。所述输送驱动单元410与其中一个同步轮430驱动连接。所述同步输送带420的带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部421。隔条能够卡设在相邻的限位部421之间,当所述输送驱动单元410驱动同步轮430转动时,同步输送带420能够带动其上的隔条实现前后输送。考虑到便于控制输送的速度和准确度,本实施例中的输送驱动单元410采用伺服电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驱动单元410可为步进电机或气动马达等旋转驱动元件。
循环移动的输送带能够带动其上的隔条进行输送,使得从隔条储料框310分出的单个隔条能够送出隔条储料框310下方空间,方便取用。输送带机构能够连续化、高效率地运输,具有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等优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成对设置两个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两个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同步传动连接。两条所述同步输送带420通过同一个输送驱动单元410带动,使得隔条的左右两端在同步输送带420的带动下同步移动,使得隔条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偏摆。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可以选择链条链轮传动的形式,带动能够承托隔条的部件循环移动,实现隔条在供料输送面上的输送。
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包括:隔条储料框310、卡料构件320和料框升降构件330。
所述隔条储料框310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的上方。所述隔条储料框310具有上下贯穿的、可供隔条放置的储料槽。为避免隔条在储料槽内窜动,所述储料槽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刚好能够容纳隔条为佳。
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用于带动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相对储料基架100上下移动。所述卡料构件320成对分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的左右两侧。所述卡料构件320包括:卡料件321和卡料驱动单元323。所述卡料件321具有用于对储料槽内的隔条进行承托的卡料部322。所述卡料驱动单元323用于驱动所述卡料件321左右移动,并使所述卡料部322自外伸入至所述储料槽下端。
隔条一般为中空的管状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料部322呈扁平块状。所述卡料部322可以插入到隔条的端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料部322可以是与隔条的端部形状对应的承托槽。
为提高出料效率,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的储料槽数量为多个。所述卡料部322的数量与所述储料槽的数量一致。所述卡料部322与储料槽一一对应设置。为使隔条能够等间距出料,多个所述储料槽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条储料框310设有八个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的储料槽。所述卡料部322一一对应设于所述储料槽下端的左右两侧。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储料槽的间距需与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中所述限位部421的间距一致,使得多个储料槽中的隔条能够同时落入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相邻两个限位部421之间,从而对隔条进行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条储料框310下端设有两个“匚”字形的延伸架317。两个所述延伸架317相向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下端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架317的前后两端设有相向的滑动槽,所述卡料件321的前后两端滑移嵌设于所述滑动槽内,实现所述卡料件321与隔条储料框310在左右方向上的滑移连接。所述卡料驱动单元323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气缸。所述卡料驱动单元323的缸体与所述延伸架317连接,所述卡料驱动单元323的活塞杆与卡料件321连接。当所述卡料驱动单元323进行伸缩动作时,所述卡料件321能够相对隔条储料框310和延伸架317左右移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料驱动单元323可采用电动推杆、液压推杆又或者丝杆螺母驱动组件等直线驱动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条储料框310为框架结构。所述隔条储料框310包括:底框、左隔柱313、右隔柱314、左挡边315和右挡边316。所述底框包括呈长方框形状的外框311以及多条左右延伸的横栅312。多条所述横栅312和外框311之间形成矩形的避空区域。所述左隔柱313、右隔柱314、左挡边315和右挡边316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左挡边315和右挡边316分别设于所述外框311的左右两端。所述左隔柱313和右隔柱314分别呈左右设置于所述横栅312的左部和右部。所述左隔柱313、右隔柱314、左挡边315和右挡边316均与所述横栅312一一对应地、沿前后方向等间距设置。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左隔柱313和右隔柱314均与所述横栅312对齐,所述左挡边315和右挡边316设于相邻的左隔柱313或右隔柱314之间。
相邻的横栅312和相邻的左隔柱313能够与对应的左挡边315形成一个朝右开口的容纳腔。同样地,横栅312与右隔柱314、右挡边316能够形成一个朝左开口的容纳腔。左右对齐的两个容纳腔构成所述储料槽。长条形状的隔条的左右两端能够分别放置在左右对齐的两个容纳腔之内。左挡边315和右挡边316能够分别对隔条的左右两端进行限位和导向,相邻的左隔柱313和相邻的右隔柱314能够分别对隔条的前后两侧进行限位导向,使得隔条能够在所述储料槽内层层堆叠、并从横栅312之间的避空区域往下出料。
所述隔条储料框310通过对隔条的左右两端进行限位和导向,使得隔条在储料槽内能够堆叠成弹夹形式进行供料。隔条的中部能够外露于所述左隔柱313和右隔柱314之间,隔条的左端能够外露于所述左隔柱313与左挡边315之间、隔条的右端也能够外露与所述右隔柱314与右挡边316之间,便于操作人员对储料槽内的隔条进行理齐摆正。
为使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的升降动作顺畅稳定,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分别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的四个角部,从而同时对隔条储料框310的四个角部进行顶升。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和出料承托部之间。四个料框升降构件330分别对隔条储料框310的四个角部进行顶升,使得隔条储料框310受力均匀,升降过程不容易发生偏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采用气缸。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沿上下方向设置。料框升降构件330的缸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储料基架100,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的活塞杆上端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的角部固定连接。当四个料框升降构件330的活塞杆往上伸出时,所述隔条储料框310能够相对储料基架100往上移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液压推杆又或者丝杆螺母驱动组件等直线驱动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均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的角部外侧。当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往下缩回时,所述隔条储料框310底端的左右两侧能够抵紧在两个所述出料承托部的上侧,使得隔条储料框310连同储料槽内的隔条的重量能够传递到储料基架100上,避免压坏料框升降构件330。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隔条储料框31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也即料框升降构件330的顶升行程,需要根据储料槽内的隔条堆叠间距来设置。
所述回收输送机构500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机构500具有前后延伸的回收输送面。所述回收输送机构500可以参照上述隔条输送机构的各种举例来设置。所述回收输送机构500的前侧设有收料端,所述回收输送机构500的后侧设有隔条回收箱。
所述取放料装置20设于隔条储料机10的旁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端440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的后侧,所述取放料装置20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机10的后侧。
所述取放料装置20包括:取放托件600和移载驱动机构700。
所述取放托件600具有多个前后等间距排列的托料槽610,所述限位部421的排列间距、以及所述托料槽610的排列间距均与所述储料槽的排列间距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放托件600包括托条和连接件。所述托条和连接件均呈薄板形状,所述托条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托料槽610排列设于所述托条的上侧。所述托条有两条并呈左右设置,两条托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左右成对设置的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条所述托条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托件210的接料部也可以设置多个前后排列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间距也与储料槽的排列间距保持一致。通过凹槽结构使得隔条的接料或顶升过程更为稳定,避免隔条晃动造成间距偏差而无法顶入到储料槽内或放入到相邻的限位部421之间。
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用于带动所述取放托件600相对所述隔条储料机10移动。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至少能够带动所述取放托件600相对隔条储料机10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为三轴驱动机构,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包括三个相互垂直、并依次连接的直线驱动模组710组成。三个所述直线驱动模组710分别沿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直线驱动模组710又称作线性模组、直线滑台等,具有单体运动速度快、重复定位精度高、本体质量轻、占设备空间小、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与取放托件600的移动驱动场合。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可以采用多轴机器人。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隔条储料机10所作出的实施例,可参照上述所列的隔条收放设备中涉及的隔条储料机10的各种举例,此处不再进行各种举例说明。
参照图1至图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隔条收放设备的隔条供收方法,具体地,包括:能够对型材转运框30进行隔条补充的隔条供料方法、以及能够从型材转运框30取出隔条进行收纳的隔条收取方法。
对型材转运框30进行隔条补充的隔条供料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将隔条物料堆叠放置在储料槽内,形成隔条弹夹。卡料件321的卡料部322对隔条弹夹最下方的隔条端部进行承托,使得隔条不会脱离储料槽。
所述接料驱动单元220带动接料托件210往上移动,通过接料部将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全部顶起,最下方隔条的端部与卡料部322分离。然后,所述卡料驱动单元323带动卡料件321往储料槽外缩回,料框升降构件330带动隔条储料框310和卡料构件320往上移动,使得卡料件321与最下方的第二个隔条相平齐。这时,卡料驱动单元323再带动卡料件321伸出对最下方的第二个隔条进行承托,使得除最下端的一个隔条外,其余隔条都被承托在储料槽内。
接着,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往下复位,所述接料驱动构件同时带动接料托件210往下缩回,接料部上承托的隔条能够随接料托件210下降,直至隔条的两端放置在成对设置的两个隔条输送机构上,隔条的两端卡在相邻的两个限位部421之间,进行输送供料。
物料经隔条输送机构送往出料端440。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带动取放托件600移动,取放托件600移动到所述出料端440的下方、并使取放托件600上的托料槽610与等间距排列的隔条一一上下对齐。而后,取放托件600将出料端440的多个隔条同时托起,并搬运到型材转运框30上各个位置逐条放置。
如此重复循环工作,实现对型材转运框30的隔条增加补充。
从型材转运框30取出隔条进行收纳的隔条收取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带动取放托件600移动,通过取放托件600将型材转运框30各个位置上的隔条逐条取出。具体地,先将取放托件600移动到需要去除的隔条下方、并使隔条与托料槽610对齐,再将隔条托起使其留置在托料槽610内,如此逐条将隔条与托料槽610一一对应。
然后,取放托件600将隔条放置在进出料输送机构400的出料端440。取放托件600上成对设置的托条分别对隔条的中部左右两侧进行承托,取放托件600从两个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之间往下移动,使得隔条的左右两端能够分别卡设在两个进出料输送机构400的相邻两个限位部421之间,从而让隔条在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上进行输送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等间距排列。
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将隔条等间距排列地输送到隔条储料框310下方时,所述接料驱动单元220带动接料托件210往上移动,将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上等间距排列的隔条物料往上顶起。当隔条物料被往上顶入到对应的储料槽内,并将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一同顶起时,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往上伸出,带动隔条储料框310和卡料构件320往上移动。
然后,卡料驱动单元323带动卡料件321从储料槽内退出,料框升降构件330带动隔条储料框310和卡料构件320往下移动,使得原本与倒数第二层隔条物料对齐的卡料件321与最下层顶入到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对齐。
最后,卡料驱动单元323带动卡料件321伸入到储料槽内,通过卡料部322对最下层的隔条进行承托支撑。这时,料框升降构件33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同时复位,隔条物料仍然被承托在储料槽内,隔条承托机构200的接料部下降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下侧。
如此重复循环工作,实现从型材转运框30取出隔条并进行收纳。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的隔条储料机10设有回收输送机构500。当需要更换铝型材的厚度规格差别较大时,需要从型材转运框30上取出较多的隔条。所述取放料装置20的取放托件600从型材转运框30上取下隔条之后,能够将隔条放置在回收输送机构500的回收输送面上,通过回收输送机构500输送到后侧的隔条回收箱内。若不考虑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的使用率,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的数量可以根据型材转运框30上的隔条重量来设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隔条储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条承托机构(200)、隔条进出料机构(300)和进出料输送机构(400);
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具有可升降的接料部;
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供料输送面,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成对分设于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的左右两侧;
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包括隔条储料框(310)、卡料构件(320)和料框升降构件(330),所述隔条储料框(310)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的上方,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用于带动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相对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上下移动,所述隔条储料框(310)具有上下贯穿的储料槽,所述卡料构件(320)成对分设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的左右两侧并与隔条储料框(310)连接,所述卡料构件(320)包括卡料件(321)和用于驱动所述卡料件(321)自外伸入至所述储料槽下端的卡料驱动单元(3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条储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储料机(10)还包括储料基架(100),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和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均与所述储料基架(100)连接,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设有与所述隔条储料框(31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相对储料基架(100)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条储料机,其特征在于:隔条承托机构(200)包括接料托件(210)和接料驱动单元(220),所述接料托件(210)与所述储料基架(100)沿上下方向滑移连接,所述接料部设于所述接料托件(210)的上端,所述接料驱动单元(220)设有与所述接料托件(210)传动连接、并使接料托件(210)相对储料基架(100)上下移动的接料驱动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条储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槽上下贯穿,所述储料槽的下端具有出料口,所述卡料件(321)具有卡料部(322),所述卡料部(322)设于出料口的左右两端,所述卡料件(321)与隔条储料框(310)沿左右方向滑移连接,所述卡料驱动单元(323)设有与所述卡料件(321)传动连接、并使卡料件(321)相对隔条储料框(310)左右移动的卡料驱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条储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料槽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卡料部(322)与储料槽一一对应设置。
6.一种隔条收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放料装置(20)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隔条储料机(10);
所述取放料装置(20)设于隔条储料机(10)的前侧或后侧,所述取放料装置(20)包括取放托件(600)和移载驱动机构(700),所述取放托件(600)的上侧具有多个前后等间距排列的托料槽(610),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用于带动所述取放托件(600)相对所述隔条储料机(10)移动;
所述隔条储料框(310)具有多个前后等间距排列设置的所述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排列间距与所述托料槽(610)的排列间距一致;
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具有循环移动的输送件,所述输送件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部(421),所述限位部(421)的排列间距与所述储料槽的排列间距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条收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储料机(10)还包括回收输送机构(500),所述回收输送机构(500)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的下方,所述回收输送机构(500)具有前后延伸的回收输送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条收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沿前后方向排列设于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的上方,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具有外露于所述隔条进出料机构(300)的出料端(440),所述取放料装置(20)设于靠近所述出料端(440)一侧,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与隔条进出料机构(300)一一对应设置。
9.一种隔条供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供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隔条收放设备,基于所述隔条收放设备的隔条供收具体方法如下:
在需要对型材转运框(30)补充隔条时:
首先,通过所述隔条承托机构(200)配合料框升降构件(330)和卡料构件(320),将多个储料槽内最底层的隔条物料分离到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上;接着,所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将等间距排列的隔条往取放料装置(20)的输送;然后,所述移载驱动机构(700)带动取放托件(600)移动,通过等间距设置的托料槽(610)能够将隔条从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上取出,并搬运到型材转运框(30)上的对应位置逐条放下;
而在需要从型材转运框(30)取出隔条时:
首先,移载驱动机构(700)带动取放托件(600)移动,通过取放托件(600)将型材转运框(30)各个位置上的隔条逐条取出、并与托料槽(610)一一对应;然后,取放托件(600)将隔条放置在进出料输送机构(400),进出料输送机构(400)将隔条等间距地输送到隔条储料框(310)下方;接着,通过隔条承托机构(200)将隔条往上顶起,配合料框升降构件(330)和卡料构件(320),将隔条顶入到多个储料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条供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隔条物料在所述隔条储料框(310)的具体进出料方法如下:
在隔条供料过程中:
首先,通过隔条承托机构(200)将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往上顶起;然后,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带动隔条储料框(310)和卡料构件(320)往上移动,使得卡料件(321)能够与下端倒数第二层隔条物料对齐;接着,卡料驱动单元(323)带动卡料件(321)伸入储料槽,对倒数第二层的隔条物料进行承托支撑;最后,料框升降构件(33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同时复位,倒数第二层以及其上侧的隔条物料仍然被承托在储料槽内,最底层的隔条物料随隔条承托机构(200)下降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上;如此重复循环工作,实现多个隔条的等间距供料;
在隔条收料过程中:
首先,通过隔条承托机构(200)将隔条物料从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上顶起,当等间距的隔条被往上顶入到对应的储料槽内,并将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一同顶起时,所述料框升降构件(330)配合带动隔条储料框(310)和卡料构件(320)往上移动;然后,卡料件(321)从储料槽内退出并往下移动,使得原本与倒数第二层隔条物料对齐的卡料件(321)与最下层顶入到储料槽内的隔条物料对齐;接着,卡料驱动单元(323)带动卡料件(321)伸入到储料槽内,对最下层的隔条进行承托支撑;最后,料框升降构件(330)和隔条承托机构(200)同时复位,隔条物料仍然被承托在储料槽内,隔条承托机构(200)的接料部下降到进出料输送机构(400)下侧;如此重复循环工作,实现多个隔条的等间距收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58070.2A CN115027963B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一种隔条储料机、隔条收放设备和隔条供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58070.2A CN115027963B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一种隔条储料机、隔条收放设备和隔条供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27963A true CN115027963A (zh) | 2022-09-09 |
CN115027963B CN115027963B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3130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58070.2A Active CN115027963B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一种隔条储料机、隔条收放设备和隔条供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27963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42891A (ja) * | 1993-11-15 | 1995-06-0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基板搬送装置 |
CN205187068U (zh) * | 2015-10-29 | 2016-04-27 | 苏州凡特斯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供料升降机 |
CN206735153U (zh) * | 2017-01-25 | 2017-12-12 | 傅昌明 | 新型的自动装框机 |
CN107572179A (zh) * | 2017-08-17 | 2018-01-12 | 佛山市法比澳挤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大容量装框机 |
CN209367366U (zh) * | 2018-12-21 | 2019-09-10 |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上料和收料设备 |
CN111874640A (zh) * | 2020-07-20 | 2020-11-03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铝条堆垛流水线 |
CN212173638U (zh) * | 2020-01-12 | 2020-12-18 | 广州景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血管分拣、下料机构 |
CN213651203U (zh) * | 2020-10-27 | 2021-07-09 | 河南弘康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拆垛码垛装置及其托盘垛拆垛码垛机构 |
CN214568906U (zh) * | 2020-10-14 | 2021-11-02 |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铝材全自动装框机 |
CN215973912U (zh) * | 2021-10-30 | 2022-03-08 | 汕头市灵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托盘连续搬运机构 |
CN216638176U (zh) * | 2021-10-14 | 2022-05-31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供料装置 |
CN114655614A (zh) * | 2022-02-25 | 2022-06-24 | 佛山市法比澳挤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装卸料设备 |
CN216943748U (zh) * | 2022-03-14 | 2022-07-12 | 辽宁忠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装框系统 |
-
2022
- 2022-08-10 CN CN202210958070.2A patent/CN1150279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42891A (ja) * | 1993-11-15 | 1995-06-0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基板搬送装置 |
CN205187068U (zh) * | 2015-10-29 | 2016-04-27 | 苏州凡特斯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供料升降机 |
CN206735153U (zh) * | 2017-01-25 | 2017-12-12 | 傅昌明 | 新型的自动装框机 |
CN107572179A (zh) * | 2017-08-17 | 2018-01-12 | 佛山市法比澳挤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大容量装框机 |
CN209367366U (zh) * | 2018-12-21 | 2019-09-10 |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上料和收料设备 |
CN212173638U (zh) * | 2020-01-12 | 2020-12-18 | 广州景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血管分拣、下料机构 |
CN111874640A (zh) * | 2020-07-20 | 2020-11-03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铝条堆垛流水线 |
CN214568906U (zh) * | 2020-10-14 | 2021-11-02 |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铝材全自动装框机 |
CN213651203U (zh) * | 2020-10-27 | 2021-07-09 | 河南弘康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拆垛码垛装置及其托盘垛拆垛码垛机构 |
CN216638176U (zh) * | 2021-10-14 | 2022-05-31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供料装置 |
CN215973912U (zh) * | 2021-10-30 | 2022-03-08 | 汕头市灵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托盘连续搬运机构 |
CN114655614A (zh) * | 2022-02-25 | 2022-06-24 | 佛山市法比澳挤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装卸料设备 |
CN216943748U (zh) * | 2022-03-14 | 2022-07-12 | 辽宁忠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装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27963B (zh) | 2022-1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43928U (zh) | 一种电池组装料架回转机构 | |
CN109178948A (zh) | 一种自动化料盘移送及装料装置及其移送装料工艺 | |
CN209275665U (zh) | 一种自动化料盘移送及装料装置 | |
WO2020224209A1 (zh) | 一种电池片料盒自动取放装置 | |
CN106865219B (zh) | 自动化输送线 | |
CN111266317B (zh) | 一种圆柱型电池的自动分档设备及自动分档装箱包装系统 | |
CN109128494B (zh) | 焊接系统 | |
CN106882590B (zh) | 用于输送的治具 | |
CN106892267B (zh) | 循环输送动力装置 | |
CN115027963B (zh) | 一种隔条储料机、隔条收放设备和隔条供收方法 | |
CN215796196U (zh) | 一种玻璃板的循环存储设备 | |
JP3796628B2 (ja) | チューブの箱詰め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4291326B (zh) | 一种吸塑包装装置 | |
CN216784825U (zh) | 一种自动排料上料系统 | |
CN112478275B (zh) | 一种小产品多工位装泡沫盒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 |
CN213084475U (zh) | 一种横杆上料机构 | |
CN212291972U (zh) | 料盘输送装置及焊接设备 | |
CN219173671U (zh) | 一种隔条供料设备 | |
CN116040274A (zh) | 双层料盒治具升降式交换收放板设备及收放板方法 | |
CN112520415B (zh) | 一种自动叠装料位库 | |
CN210113227U (zh) | 一种电池片料盒自动取放装置 | |
CN210102160U (zh) | 一种滤棒装盒机 | |
CN111332546A (zh) | 一种茶叶包装生产线中外购茶叶盒的理盒供料系统 | |
CN220264420U (zh) | 一种托盘自动上料机构 | |
CN216469822U (zh) | 一种玻璃储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acing bar storage machine, spacing bar retracting and releasing equipment and spacing bar feeding and collecting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9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Foshan Sanshui sub branch Pledgor: FOSHAN TONGRU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3544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