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9458A - 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9458A
CN114979458A CN202110221175.5A CN202110221175A CN114979458A CN 114979458 A CN114979458 A CN 114979458A CN 202110221175 A CN202110221175 A CN 202110221175A CN 114979458 A CN114979458 A CN 114979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amera
electronic device
preview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11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9458B (zh
Inventor
吕帅林
张俪耀
孙斐然
李宏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11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9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9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9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9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9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可以提高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质量。具体方案包括: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响应于拍照操作,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其中,第一图像包括第一对焦区域,第二图像包括第二对焦区域,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存在交集。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第三图像,该第三图像包括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是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对焦区域的交集。接着,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大多数电子设备中均可以安装摄像头,使电子设备具有拍摄图像的功能。
目前,电子设备在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时,通常会将摄像头对焦到某一区域,以提高拍摄得到的图像中该区域的清晰度。然而,电子设备在拍摄图像时,还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例如,当用户拍照时,若手部有抖动,电子设备拍摄出的图片可能会比较模糊。又例如,当光线较差时,电子设备拍摄出的图片的噪点可能比较严重。因此,即使电子设备将摄像头对焦到某一区域,也难以保证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中该区域的清晰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图像对焦区域的清晰度,保障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该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响应于拍照操作,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其中,第一图像包括第一对焦区域,第二图像包括第二对焦区域,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存在交集。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第三图像,该第三图像包括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是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对焦区域的交集。
可以理解的是,图像融合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因此,电子设备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的第三图像的图像质量将高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并且,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可以理解的是,图像增强能够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因此,电子设备对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能够进一步提高第四图像中的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进而保障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对焦区域的清晰度,保障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预设增强算法(例如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以提高第四图像中显示的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保障了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该非目标区域为第三图像中除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其中,第四图像包括图像增强后的目标区域和图像增强后的非目标区域。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以提高第四图像中显示的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保障了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方法包括: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电子设备则可以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目标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说明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低。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如此,可以大幅提高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从而保障图像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电子设备则可以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目标区域。其中,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用于表征电子设备对图像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也就是说,电子设备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优于电子设备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说明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高。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如此,可以略微提高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从而保障图像质量。
并且,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较大的算法所耗费的功耗较高;因此,第三预设增强算法所消耗的功耗小于第一预设算法所消耗的功耗。因此,电子设备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能够降低手机电子设备的功耗,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方法包括: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电子设备则可以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的非目标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说明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低。因此,手机100可以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如此,可以大幅提高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从而保障图像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电子设备则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处理非目标区域。
其中,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也就是说,电子设备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优于电子设备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对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说明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高。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如此,可以略微提高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从而保障图像质量。并且,第四预设增强算法所消耗的功耗小于第二预设算法所消耗的功耗。因此,手机100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非目标区域能够降低手机100的功耗,延长手机100的使用时长,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摄像头为黑白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响应于拍照操作,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拍照操作,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且,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结合第二摄像头相对于第一摄像头的位置,调整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使第二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二图像的位置与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相同。然后,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调整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摄像头(例如彩色摄像头)的对焦速度慢于第一摄像头(例如黑白摄像头)的对焦速度时;手机100可以根据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结合彩色摄像头相对于黑白摄像头的位置,对区域A进行对焦,从而加快第二摄像头的对焦速度,减少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所花费的时间,进而提高第二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陀螺仪,陀螺仪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航向角。上述“响应于拍照操作,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的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陀螺仪采集电子设备的第一航向角和第二航向角,第一航向角为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时电子设备的航向角,第二航向角为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时电子设备的航向角。之后,电子设备可以计算第一航向角和第二航向角之间的差值,得到电子设备的角度偏移量。接着,电子设备可以依据角度偏移量,调整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并通过调整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摄像头(例如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是固定安装在电子设备中的,即电子设备与摄像头的相对位置不变。因此,当电子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则说明摄像头在地理坐标系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一些外力因素(例如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抖动),电子设备在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时的位置,相较于电子设备在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时的位置发生了轻微变化。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依据角度偏移量,调整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使得第二摄像头能够准确地对焦到区域A,提高了第二摄像头的对焦精确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目标区域包括人脸图像、人体图像或动物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可以显示第一请求界面,该第一请求界面用于请求用户确认是否使用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对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一操作。响应于第一操作,电子设备可以确定使用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愿,确定使用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如此,可以提升用户与电子设备交互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其中,第一预览图像是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第二预览图像是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请求界面显示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供用户参考。如此,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对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二操作。响应于第二操作,电子设备可以显示第二请求界面,其中,第二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第一预览图像是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第二预览图像是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对第二请求界面的第三操作。响应于第三操作,电子设备可以确定使用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为用户提供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即第二预览图像)和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即第一预览图像)。这样,可以便于用户对比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的图像效果。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愿,确定使用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如此,可以提升用户与电子设备交互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存储器、显示屏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存储器、显示屏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响应于拍照操作,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第一图像包括第一对焦区域,第二图像包括第二对焦区域,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存在交集。之后,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第三图像,第三图像包括目标区域,目标区域是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对焦区域的交集。接着,对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非目标区域为第三图像中除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其中,第四图像包括图像增强后的目标区域和图像增强后的非目标区域。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则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目标区域。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则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目标区域;其中,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则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的非目标区域。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电子设备则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处理非目标区域;其中,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摄像头为黑白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拍照操作,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之后,根据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结合第二摄像头相对于第一摄像头的位置,调整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使第二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二图像的位置与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相同。接着,通过调整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陀螺仪,该陀螺仪与处理器耦合,陀螺仪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航向角;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通过陀螺仪采集电子设备的第一航向角和第二航向角,第一航向角为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时电子设备的航向角,第二航向角为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时电子设备的航向角。之后,计算第一航向角和第二航向角之间的差值,得到电子设备的角度偏移量、接着,依据角度偏移量,调整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并通过调整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目标区域包括人脸图像、人体图像或动物图像。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显示第一请求界面,第一请求界面用于请求用户确认是否使用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接收用户对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一操作。响应于第一操作,确定使用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其中,第一预览图像是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第二预览图像是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用户对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二操作。响应于第二操作,显示第二请求界面,其中,第二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第一预览图像是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第二预览图像是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之后,接收用户对第二请求界面的第三操作。响应于第三操作,确定使用第一摄像头协助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该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该信号,该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第三方面所述的芯片系统,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第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理坐标系的实例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状态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航向角的示意图;
图2A-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的实例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的实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实例示意图;
图5C-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区域与图像位置关系的实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的实例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的视野范围的实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的实例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的实例示意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的实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者”的关系。例如,A/B可以理解为A或者B。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的拍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专业名词进行介绍。
1、RAW格式。
RAW格式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RAW格式的图像所包含的数据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或者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感应器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RAW文件是一种记录了摄像头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时记录了由摄像头拍摄图像所产生的一些元数据(ISO的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的文件。其中,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
2、图像信号处理(Image Signal Processing,ISP)。
在摄像头采集到原始图像(即RAW格式的图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将原始图像传送到ISP中。之后,ISP可以对原始图像进行分析,检查图像中相邻像素之间的密度差距。接着,ISP可以使用ISP中的预设调节算法对该原始图像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摄像头的电子设备。多个摄像头包括预览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该预览摄像头是用于采集(或拍摄)电子设备所显示的预览图像的摄像头。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在拍摄图像(或者照片)的过程中所显示的预览图像是电子设备通过上述预览摄像头采集的。该辅助摄像头为除预览摄像头以外的任一摄像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均为:ISP对摄像头采集到原始图像进行调整后的图像。也就是说,电子设备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为:由ISP对辅助摄像头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调整后的图像;电子设备通过预览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为:由ISP对预览摄像头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调整后的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电子设备采用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时,可以利用辅助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中的对焦区域,对预览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电子设备拍摄得到的图像中对焦区域的清晰度,改善拍摄得到的图像的图像质量。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车载设备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像的拍摄装置,该执行装置可以为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同时,该执行装置还可以为该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该电子设备中的用于拍摄图像的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执行图像的拍摄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的拍摄方法。
请参考图1A,本申请这里以电子设备为图1A所示的手机100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介绍。其中,图1A所示的手机100仅仅是电子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手机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1A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如图1A所示,手机100(如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module,SIM)卡接口195等。
其中,上述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和骨传导传感器等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环境光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环境光亮度。该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亮度,可以用于手机100判断手机100是否处于暗光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陀螺仪传感器,可以用于采集手机100的航向角。其中,航向角包括:方位角、俯仰角和翻滚角。该陀螺仪传感器采集的航向角,可以用于手机100判断手机100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其中,可以通过手机100在地理坐标系中的坐标判断手机100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摄像头193是固定安装在手机100中的,即手机100与摄像头193的相对位置不变。因此,当手机100的位置发生变化,则说明摄像头193在地理坐标系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陀螺仪传感器采集的航向角,可以用于手机100判断摄像头193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下面,本申请实施例结合图1B和图1C对陀螺仪传感器采集手机100的航向角的原理进行说明。
其中,陀螺仪传感器是基于地理坐标系来测量手机100的航向角的。如图1B所示,地理坐标系的原点O位于运载体(即包含陀螺仪传感器的设备,如手机100所在的点);x轴沿当地纬线指向东(E);y轴沿当地子午线线指向北(N);z轴沿当地地理垂线指向上,并与x轴和y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与y轴构成的平面即为当地水平面,y轴与z轴构成的平面即为当地子午面。因此,可以理解的是,陀螺仪传感器的坐标系是:以IMU为原点O,沿当地纬线指向东为x轴,沿当地子午线线指向北为y轴,沿当地地理垂线指向上(即地理垂线的反方向)为z轴。
例如,假设用户将手机100放置在平行于水平面的桌面上,呈图1C所示的状态。如图1C所示,手机100的a边(即短边)与地理坐标系的x轴平行,手机100的b边(即长边)与地理坐标系的y轴平行,地理坐标系的z轴垂直于手机100屏幕向上。
其中,手机100的方位角为:手机100的b边在xoy面的投影与地理坐标系的y轴的夹角。例如,手机100的方位角为图1D所示的α。其中,OB平行于手机100的b边,oB′为oB在xoy面的投影,BB′垂直于oB′,α为oB′与y轴的夹角。
手机100的俯仰角为:手机100的b边在yoz面的投影与地理坐标系的y轴的夹角。例如,手机100的俯仰角为图1D所示的β。其中,OB平行于手机100的b边,oB〃为oB在yoz面的投影,BB〃垂直于oB〃,β为oB〃与y轴的夹角。
手机100的翻滚角为:手机100的b边在xoz面的投影与地理坐标系的x轴的夹角。例如,手机100的翻滚角为图1D所示的γ。其中,OB平行于手机100的b边,oB”’为oB在xoz面的投影,B B”’垂直于o B”’,γ为o B”’与y轴的夹角。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手机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手机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例如,手机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向其他设备发送应用的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
手机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该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94可以用于显示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即预览图像)。显示屏还可以用于显示手机100与用户的各种交互界面,如用于请求用户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的界面。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拍摄模式是指:手机100在拍摄图像时,启动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照的模式。
手机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动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2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摄像头193可以包括:主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红外摄像头、深度摄像头或者黑白摄像头等至少一种摄像头。上述N个摄像头193中,主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或者黑白摄像头等任一摄像头都可以作为手机100的预览摄像头。上述深度摄像头、主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或者黑白摄像头等任一摄像头均可以作为手机100的辅助摄像头。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览摄像头与辅助摄像头可以为同一种摄像头,也可以为不同的摄像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下面简单介绍上述各个摄像头的特点(即优势和劣势)以及适用场景。
(1)主摄像头。主摄像头具有进光量大、分辨率高,以及视野范围居中的特点。主摄像头一般作为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默认摄像头。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如手机)响应于用户启动“相机”应用的操作,可以默认启动主摄像头,在预览界面显示主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2)长焦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的焦距较长,可适用于拍摄距离手机较远的拍摄对象(即远处的物体)。但是,长焦摄像头的进光量较小。在暗光场景下使用长焦摄像头拍摄图像,可能会因为进光量不足而影响图像质量。并且,长焦摄像头的视野范围较小,不适用于拍摄较大场景的图像,即不适用于拍摄较大的拍摄对象(如建筑或风景等)。
(4)深度摄像头。例如,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摄像头或者结构光摄像头等均为深度摄像头。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深度摄像头是ToF摄像头为例。ToF摄像头具有准确获取拍摄对象的深度信息的特点。ToF摄像头可适用于人脸识别等场景中。但是,ToF摄像头的分辨率较低。
(5)黑白摄像头。由于黑白摄像头没有滤光片;因此,相比于彩色摄像头而言,黑白摄像头的进光量较大;并且,黑白摄像头的对焦速度比彩色摄像头的对焦速度快。但是,黑白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只能呈现出不同等级的灰度,不能呈现出拍摄对象的真实色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等均为彩色摄像头。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可以具备多种拍摄模式。例如,该多种拍摄模式包括:人像拍摄模式长焦拍摄模式和夜景拍摄模式等。手机100的预览摄像头由手机100的拍摄模式确定。例如,当手机100的拍摄模式为人像拍摄模式时,手机100的预览摄像头为主摄像头。又例如,当手机100的拍摄模式为长焦拍摄模式时,手机100的预览摄像头为长焦摄像头。
并且,每个摄像头均包括摄像头模组,该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马达、马达驱动芯片和感光芯片。其中,镜头和感光芯片主要用于摄像头的成像功能,马达和马达驱动芯片主要用于使摄像头自动对焦。当拍摄对象的位置发生变化,该拍摄对象在感光芯片上成像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为了使摄像头能够采集到清晰的图像,手机100可以获取镜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镜头和感光芯片的距离,使得感光芯片始终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其中,手机100调整镜头和感光芯片的距离的过程,即为手机100对某一区域(或者拍摄对象)进行对焦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手机100的摄像头模组而言,镜头是固定在手机100上,即手机100与镜头的相对位置不变。若需要调整镜头和感光芯片的距离时,可以通过马达带动感光芯片移动,调整镜头和感光芯片的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镜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表述。例如,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为镜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中的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
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storage,UFS)等。
手机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手机100的接触和分离。手机100可以支持1个或M个SIM卡接口,M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
尽管图1A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装置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实施例中的方法均可以在具有上述硬件结构的电子设备中实现。以下实施例中以上述电子设备是手机100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其中,该手机100中包括多个摄像头(例如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该第一摄像头可以作为辅助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可以作为预览摄像头。
该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辅助摄像头(即第一摄像头)和预览摄像头(即第二摄像头)分别采集图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将辅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例如第一图像)和预览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例如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第三图像。其中,第一图像中的对焦区域与第二图像中的对焦区域存在交集。也就是说,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均包括对焦区域的图像。接着,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目标区域是第一图像的对焦区域与第二图像的对焦区域的交集。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图像融合能够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电子设备在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之后,得到的第三图像的清晰度大于第一图像(或者第二图像)的清晰度。并且,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第四图像中的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电子设备拍摄得到的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保障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质量。
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之前,用户可以控制手机100启动拍照应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100可以启动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不启动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示例性的,如图2A所示,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1(例如点击相机图标201的操作)。响应于用户的操作1,手机100可以启动预览摄像头(例如主摄像头)采集图像。
并且,响应于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100可以显示如图2B所示的图像预览界面202。该图像预览界面202包括取景框203、摄像头转化键204、拍摄键205、相册键206、预览图像207、闪光灯选项208、“录像”选项、“拍照”选项、“人像”选项等。
其中,图2B所示的取景框203用于显示上述预览摄像头采集的预览图像(例如预览图像207)。该预览图像207为预设区域对应的图像,该预设区域为手机100通过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区域。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控制手机100,使手机100的摄像头朝向预设区域。之后,预览摄像头可以采集该预设区域的图像,并在上述取景框203中显示。闪光灯选项208用于触发手机100在拍摄照片时打开或者关闭闪光灯。“录像”选项用于触发手机100显示录像的取景界面(附图未示出)。拍摄键205用于控制手机100保存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相册键406用于查看手机100中保存的图像。“拍照”选项用于触发手机100显示拍照的取景界面(如图2B所示的图像预览界面)。“全景”选项用于触发手机100显示手机拍摄全景照片的取景界面(附图未示出)。摄像头转化键204用于触发手机100转化使用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来采集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览图像可以是预览摄像头对预设区域中的某个区域(例如区域A,该区域A包括拍摄对象)进行对焦之后,采集到的图像。上述预览图像也可以是预览摄像头未对预设区域中的任一区域进行对焦,采集到的图像。具体的,预览摄像头可以通过实现方式(a)采集对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进行对焦之后的图像,通过实现方式(b)采集对焦之前的图像。
在实现方式(a)中,预览摄像头可以对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进行对焦,并采集对焦后的图像。示例性的,响应于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100可以获取拍摄对象与预览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之后,手机100可以根据拍摄对象与预览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使马达带动感光芯片移动,调整感光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使得感光芯片可以清晰成像。在预览摄像头对焦到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之后,手机100可以在取景框显示预览摄像头对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进行对焦之后,采集到的图像。
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手机100可以使预览摄像头对焦到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即与预览图像301中的区域302对应的区域)。可选的,预览图像301中可以显示对焦框303,该对焦框303所包含的区域为区域302。其中,该对焦框303可以在预览摄像头对焦到区域A之后,在预览图像301中显示第一预设时长(例如1秒)。或者,该对焦框303可以在预览摄像头对焦到区域A之后,一直在预览图像301中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获取拍摄对象与预览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获取镜头与对焦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预览图像是预览摄像头对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进行对焦之后,采集到的图像时,预览摄像头已经对焦到区域A。因此,在手机100启动拍照功能时,预览摄像头无需再次对焦即可采集图像,缩短了手机100拍摄图像的时间,提高了手机100的拍摄效率。
在实现方式(b)中,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预览摄像头未对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进行对焦,而是直接采集图像。示例性的,响应于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100未对预设区域进行对焦,可以直接显示上述图像预览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该外界因素包括环境亮度、手机100在拍摄过程中位置发生改变、或者手机100在拍摄过程中拍摄对象的位置发生改变等。例如,由于手机100处于暗光场景(即可见光较弱的场景),预览摄像头的进光量不足,导致手机100对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进行对焦的速度较慢,使得预览摄像头未能对区域A进行对焦。又例如,手机100对焦到的区域A中存在正在移动的拍摄对象,导致手机100未能对区域A进行对焦。又例如,用户手持手机时抖动了一下,手机100的位置发生改变,导致手机100未能对区域A进行对焦。
可以理解的是,在预览摄像头未进行自动对焦的情况下,手机100能够以较低功耗显示预览图像,但是,手机100启动拍照功能时,预览摄像头需要对焦到区域A之后,再采集图像。
然后,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启动拍照功能的操作(例如图3B所示的操作2)。响应于用户触发手机100启动拍照功能的操作,手机100可以启动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触发手机100启动拍照功能的操作,手机100可以通过辅助摄像头和预览摄像头分别采集图像。其中,手机100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与手机100通过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可能不同。例如,手机100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早于手机100通过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也就是说,辅助摄像头和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顺序可以为:辅助摄像头先采集图像,预览摄像头后采集图像。又例如,手机100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晚于手机100通过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也就是说,辅助摄像头和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顺序可以为:预览摄像头先采集图像,辅助摄像头后采集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辅助摄像头和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顺序与摄像头进行对焦的速度有关。对焦速度快的摄像头采集图像早于对焦速度慢的摄像头。例如,辅助摄像头为黑白摄像头,预览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由于黑白摄像头的对焦速度比彩色摄像头的对焦速度快;因此,辅助摄像头和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顺序为:辅助摄像头先采集图像,预览摄像头后采集图像。其中,当辅助摄像头和预览摄像头为同一种摄像头(例如彩色摄像头)时,由于两个摄像头的进光量等存在微小差异。因此,两个相同的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也可能不相同。
当然,手机100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与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时刻也可能相同。也就是说,响应于用户触发手机100启动拍照功能的操作,手机100可以通过辅助摄像头和预览摄像头在同一时刻采集图像。
以下实施例中,以辅助摄像头为黑白摄像头,预览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且上述预览图像是预览摄像头通过上述实现方式(b)采集的对焦之前图像(即预览摄像头还未对焦到区域A)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的拍摄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401-S405。
S401、手机100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
其中,该拍照操作用于触发手机100启动拍照功能。也就是说,手机100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可以拍摄图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拍摄键的操作,启动手机100的拍照功能。例如,结合图3B,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拍摄键205的操作2,启动手机100的拍照功能。又例如,手机100的图像预览界面可以显示移动拍摄键,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移动拍摄键的操作2,启动手机100的拍照功能。该移动拍摄键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拖拽操作,改变移动拍摄键在图像预览界面中的位置。示例性的,手机100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拖拽操作,将移动拍摄键从取景框内移动到取景框外。
其中,该操作2可以为单击、双击或者长按。当操作2为单击时,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拍摄键205的单击操作,拍摄得到一张图片。当操作2为双击时,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拍摄键205的双击操作,拍摄得到两张图片。当操作2为长按时,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拍摄键205的长按操作,拍摄得到多张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拍摄得到的每张图片中的图像,均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拍摄得到的。例如,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拍摄键205的长按操作,拍摄得到20张图片,该20张图片中每张图片中的图像均是手机100执行S402-S405得到的图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锁屏键的连续两次按压操作,启动手机100的拍照功能。又或者,手机100可以接收用户对图像预览界面的双击操作,启动手机100的拍照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拍照操作不作限定。
S402、响应于拍照操作,手机100通过黑白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
其中,该第一图像为由ISP对黑白摄像头采集的原始图像进行调整后的图像,第一图像包括第一对焦区域。示例性的,结合图3B,响应于用户对拍摄键205的操作2,手机100可以通过黑白摄像头采集到如图5A所示的第一图像501。其中,第一图像501包括第一对焦区域50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相较于彩色摄像头的对焦速度,黑白摄像头的对焦速度更快。因此,响应于拍照操作,黑白摄像头可以先对区域A进行对焦,并采集第一图像;之后,手机100可以通过彩色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即S403)。其中,黑白摄像头对区域A进行对焦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现方式(a),此处不予赘述。
S403、手机100可以通过彩色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
其中,该第二图像为由ISP对彩色摄像头采集的原始图像进行调整后的图像,该第二图像包括第二对焦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是由黑白摄像头和彩色摄像头在不同时刻采集到的图像;而不同时刻下摄像头的位置可能会因为手机位置发生变化,导致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发生变化,使彩色摄像头采集的区域的图像和黑白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不完全相同。因此,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能是相同的,或者近乎相同(例如,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的相同图像占第一图像(或者第二图像)的比例大于预设阈值,如99%)。同理,第一对焦区域和第二对焦区域可能是相同的,或者近乎相同(例如,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中的相同对焦区域占第一对焦区域(或者第二对焦区域)的比例大于预设阈值,如99%)。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黑白摄像头对区域A进行对焦的过程中,手机100可以获取彩色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彩色摄像头相对于黑白摄像头的位置,调整彩色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使彩色摄像头可以对焦到区域A;之后,手机100通过彩色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根据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黑白摄像头与彩色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彩色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使彩色摄像头对焦到区域A。其中,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可以用于表征区域A(或者拍摄对象)相对于黑白摄像头的位置。
示例性的,结合图3B,手机100在接收到对拍摄键205的操作2之后,手机100可以通过黑白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获取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其中,手机100可以通过第一对焦区域在第一图像的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以及第一对焦区域在第一图像的深度信息,确定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
示例性的,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可以通过坐标系表示。例如,第一图像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可以是第一图像中任意一个角(如左上角或左下角),x轴和y轴为相邻的两条边。如图5B所示,点o为坐标原点,x轴为第一图像501的下侧边,y轴为第一图像501的左侧边。第一对焦区域502的左上角A3和右下角A4在图5B所示的xoy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A3(x3,y3)和A4(x4,y4)。并且,手机100可以通过ToF摄像头获取第一对焦区域的深度信息。其中,二维坐标A3(x3,y3)、A4(x4,y4)和第一对焦区域的深度信息可以体现出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
并且,手机100可以获取彩色摄像头相对于黑白摄像头的位置。之后,手机100可以根据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结合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黑白摄像头与彩色摄像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得到拍摄对象与彩色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接着,手机100可以根据拍摄对象与彩色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使马达带动感光芯片移动,调整感光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使得感光芯片可以清晰地显示区域A的图像。在感光芯片可以清晰地显示区域A的图像之后,手机100可以通过彩色摄像头采集到如图5C所示的第二图像503。其中,第二图像503包括第二对焦区域504。第二对焦区域504相对于第二图像503的位置,与图5A所示的第一对焦区域502相对于第一图像501的位置相同。
例如,第二图像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可以是第二图像中任意一个角(如左上角或左下角),x轴和y轴为相邻的两条边。如图5D所示,点o为坐标原点,x轴为第二图像503的下侧边,y轴为第二图像503的左侧边。第二对焦区域504的左上角A5和右下角A6在图5B所示的xoy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A5(x3,y3)和A6(x4,y4)。其中,图5D中二维坐标A5(x3,y3)与图5B中二维坐标A3(x3,y3)相同,图5D中二维坐标A6(x4,y4)与图5B中二维坐标A4(x4,y4)相同,第二对焦区域的深度信息与第一对焦区域的深度信息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获取黑白摄像头与彩色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电子设备获取不同镜头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赘述。并且,手机100根据SLAM技术,结合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黑白摄像头与彩色摄像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得到拍摄对象与彩色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电子设备根据SLAM技术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彩色摄像头对焦速度较慢。手机100根据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结合彩色摄像头相对于黑白摄像头的位置,对区域A进行对焦,可以加快彩色摄像头的对焦速度,减少彩色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所花费的时间,进而提高彩色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效率。
此外,由于一些外力因素(例如用户手持手机100抖动),手机100在彩色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时的位置,相较于手机100在黑白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时的位置发生了轻微变化(例如向左偏移1°,或者向右偏移1°)。如此,可能使彩色摄像头对焦的区域与黑白摄像头对焦的区域出现偏差,影响彩色摄像头的对焦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彩色摄像头的对焦精确度,手机100可以通过陀螺仪(例如陀螺仪传感器)调整彩色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使彩色摄像头能够对焦到区域A。具体的,在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的拍照操作之后,手机100可以通过陀螺仪获取手机100的第一航向角和第二航向角。其中,第一时航向角为手机100通过黑白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时手机100的航向角,第二航向角为手机100通过彩色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时手机100的航向角。之后,手机100可以计算第一航向角和第二航向角之间的差值,得到手机100的角度偏移量(即彩色摄像头的角度偏移量)。然后,手机100可以根据手机100的角度偏移量,调整彩色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例如调整感光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以使得彩色摄像头能够准确地对焦到区域A,提高了彩色摄像头的对焦精确度。
S404、手机100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三图像。
其中,第三图像包括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是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对焦区域的交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完全相同,则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为第一对焦区域或者第二对焦区域。若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近乎相同,则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为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的交集。以下实施例中,以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近乎相同,即目标区域为第一对焦区域与第二对焦区域的交集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通过预设融合算法,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三图像。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融合算法不作限定。例如,该预设融合算法可以为高低频信息融合算法。又例如,该预设融合算法可以为多尺度融合算法。
可以理解的是,图像融合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因此,手机100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的第三图像的图像质量将高于第一图像(或者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如此,能够进一步改善手机100拍摄的图像质量。
S405、手机100对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
其中,该第三图像还可以包括非目标区域,该非目标区域为第三图像中除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不对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示例性的,手机100可以先确定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之后,手机100可以通过预设增强算法(例如超分辨率算法、去噪算法、去模糊算法等)对该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并将进行图像增强后的目标区域和未进行图像增强的非目标区域进行插值合成,得到第四图像(例如图6A所示的图像601,该图像601包括目标区域602和非目标区域603)。其中,插值合成指的是将进行图像增强后的目标区域和未进行图像增强的非目标区域的同一像素的两值用插值算法进行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保存黑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与彩色摄像头的视野范围的对应关系。如此,手机100便可以根据黑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与彩色摄像头的视野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然后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采用以下实现方式确定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手机100可以保存彩色摄像头的初始视野范围中的两个对角(如左上角和右下角,或者右上角和左下角)在黑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的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该二维坐标可以体现出彩色摄像头的视野范围与黑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的对应关系。其中,黑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是黑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中任意一个角(如左上角或左下角),x轴和y轴为相邻的两条边。
请参考图6B,其示出黑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620的一种坐标系实例。如图6B所示,点o为坐标原点,x轴为视野范围620的下侧边,y轴为视野范围620的左侧边。手机100可以保存彩色摄像头的视野范围610的左上角A1和右下角A2在图6B所示的xoy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A1(x1,y1)和A2(x2,y2)。其中,二维坐标A1(x1,y1)和A2(x2,y2)可以体现出彩色摄像头的视野范围与黑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的对应关系。
并且,手机100可以通过图像边缘算法提取黑白摄像头的第一对焦区域630,并确定第一对焦区域630的左上角A3和右下角A4在图6B所示的xoy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A3(x3,y3)和A4(x4,y4)。手机100还可以通过图像边缘算法提取彩色摄像头的第二对焦区域640,并确定第二对焦区域640的左上角A5和右下角A6在图6B所示的xoy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A5(x,y5)和A6(x6,y6)。
手机可以根据二维坐标A3(x3,y3)、A4(x4,y4)、A5(x,y5)和A6(x6,y6),确定出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如图6B所示的目标区域650)。
可以理解的是,图像增强能够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因此,手机100对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能够进一步提高第四图像中的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进而保障手机100拍摄的图像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采用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会增加手机100的功耗。且不同的预设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增强的效果不同,所耗费的功耗也不同。为了降低手机100的功耗,手机100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清晰度,采用合适的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
下面以预设增强算法包括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和第三预设增强算法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的拍摄方法。其中,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而采用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用于表征手机100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也就是说,手机100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优于手机100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如图7所示,S405可以包括S701-S704。
S701、手机100确定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输入清晰度模型,得到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其中,该清晰度模型用于确定图像的清晰度,该清晰度模型可以为mobilenet模型、Adaboost模型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702、手机100确定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
其中,该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可以为90、50、4、0.9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手机100则执行S703。若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手机100则执行S704。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为0.9。若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为0.8,手机100则执行S703。若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为0.92,手机100则执行S704。
S703、手机100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得到第四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说明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低。因此,手机100可以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如此,可以大幅提高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从而保障图像质量。
S704、手机100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得到第四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说明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高。因此,手机100可以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如此,可以略微提高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从而保障图像质量。并且,由于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第三预设增强算法所消耗的功耗小于第一预设算法所消耗的功耗。因此,手机100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能够降低手机100的功耗,延长手机100的使用时长,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手机100也可以不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也就是说,第四图像与第三图像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较大时,若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则说明该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高。因此,手机100无需采用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目标区域,也能保障拍摄的图像质量。并且,由于未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处理,能够降低手机100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区域A包括的拍摄对象可以为人或者动物,目标区域可以包括拍摄对象的图像(如人脸图像、人体图像或动物图像)。手机100可以根据拍摄对象的图像的清晰度,采用不同的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拍摄对象的图像(或者人体图像、动物图像)。示例性的,手机100可以确定出第三图像的目标区域,然后判断该目标区域中是否包括拍摄对象的图像(例如人脸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判断第三图像的目标区域中是否包括拍摄对象的图像的方法,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识别一幅图像中是否包括拍摄对象的图像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若目标区域中包括人脸图像,手机100可以通过清晰度模型确定出人脸图像的清晰度。若人脸图像的清晰度小于第一人脸清晰度阈值,手机100则可以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处理人脸图像。若人脸图像的清晰度大于第一人脸清晰度阈值,手机100则可以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处理人脸图像。其中,第一人脸清晰度阈值可以与第一清晰度阈值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清晰度阈值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对于手机100根据拍摄对象的图像的清晰度,采用不同的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拍摄对象的图像的介绍,可以参考手机100根据目标区域的清晰,采用不同的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目标区域的方法(即S405),此处不予赘述。
此外,若区域A中包括多个拍摄对象(例如多个人),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拍摄对象的图像(例如多个人脸图像),手机100可以根据各个拍摄对象的图像的清晰度,采用不同的预设增强算法处理各个拍摄对象的图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对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均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也就是说,手机100对第三图像中的所有区域均进行图像增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手机100可以采用相同的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示例性的,手机100可以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手机100可以采用不同的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示例性的,手机100可以先确定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和目标区域(具体可以参考S405中对手机100确定目标区域的过程,此处不予赘述)。之后,手机100可以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非目标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采用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目标区域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701-S504,此处不予赘述。下面以预设增强算法还包括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和第四预设增强算法为例,介绍手机100采用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过程。其中,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也就是说,手机100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优于手机100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对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的效果。例如,如图8所示,该图像的拍摄方法还包括S801-S804。
S801、手机100确定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
需要说明的是,对手机100确定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的介绍,可以参考S701,此处不予赘述。
S802、手机100确定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
其中,该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可以为85、45、3.5、0.7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并且,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大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例如,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为0.9,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为0.7。
可以理解的是,非目标区域不是图像中的对焦区域。因此,对于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要求较低。也就是说,当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低时,手机100仍可以采用增强效果较弱的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或者不处理)非目标区域。如此,能够降低手机100的功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手机100则执行S803。若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手机100则执行S804。
示例性的,假设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为0.7。若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为0.6,手机100则执行S803。若第三图像中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为0.75,手机100则执行S804。
S803、手机100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非目标区域,得到第四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说明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低。因此,手机100可以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如此,可以大幅提高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从而保障图像质量。
S804、手机100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非目标区域,得到第四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说明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高。因此,手机100可以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如此,可以略微提高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从而保障图像质量。并且,由于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第四预设增强算法所消耗的功耗小于第二预设算法所消耗的功耗。因此,手机100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第三图像中的非目标区域能够降低手机100的功耗,延长手机100的使用时长,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手机100也可以不处理第三图像中的非目标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手机100采用预设增强算法处理目标区域(即S701-S704)和非目标区域(即S801-S804)的顺序不作限定。例如,手机100可以先执行S701-S704,再执行S801-S804;或者,手机100可以先执行S801-S804,再执行S701-S704;或者,手机100可以同时执行S701-S704和S801-S804。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较大时,若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则说明该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较高。因此,手机100无需采用预设增强算法处理非目标区域,也能保障拍摄的图像质量。并且,由于未对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处理,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手机100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响应于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100启动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不启动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情况下,若预览摄像头是通过上述实现方式(a)采集的图像,即上述预览图像是预览摄像头对预设区域中的某个区域(例如区域A,该区域A包括拍摄对象)进行对焦之后,采集到的图像;则在手机100拍摄图像的过程中,预览摄像头可以协助辅助摄像头对区域A进行对焦。
示例性的,假设预览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辅助摄像头为黑白摄像头。手机100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响应于拍照操作,手机100通过彩色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且手机100能够获取彩色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之后,手机100可以通过彩色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彩色摄像头与黑白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黑白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区域A进行对焦。然后,手机100可以通过黑白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之后,手机100可以执行手机100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处理过程(即S404-405,或者S404-S804)。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预览图像是预览摄像头对预设区域中的区域A进行对焦之后,采集到的图像时,预览摄像头已经对焦到区域A。因此,在手机100启动拍照功能时,预览摄像头无需再次对焦即可采集图像,并且能够协助辅助摄像头对区域A进行对焦,提高辅助摄像头的对焦速度。因此,能够缩短手机100拍摄图像的时间,提高了手机100的拍摄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100可以启动预览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启动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之后,手机100可以显示预览图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预览图像可以是预览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对预设区域中的某个区域(例如区域A,该区域A包括拍摄对象)进行对焦之后,采集到的图像。其中,对焦速度较快的摄像头可以辅助对焦速度慢的摄像头对区域A进行对焦。例如,预览摄像头是彩色摄像头,辅助摄像头是黑白摄像头,则黑白摄像头可以辅助彩色摄像头对区域A进行对焦。具体辅助过程可以参考S402-S403,此处不予赘述。在手机100接收到拍照操作之后,响应于拍照操作,预览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无需对区域A进行对焦,即可采集图像。然后,手机100可以执行手机100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处理过程。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预览图像也可以是预览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未对预设区域中的任一区域进行对焦,采集到的图像。在手机100接收到拍照操作之后,响应于拍照操作,预览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需要对区域A进行对焦,并采集图像。其中,对焦速度较快的摄像头可以辅助对焦速度慢的摄像头对区域A进行对焦。然后,手机100可以执行手机100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处理过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接收到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之后,手机100可以先不启动辅助摄像头。响应于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100可以请求用户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如果用户选择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手机100可以启动辅助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
如图9所示,在S4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S901-S903。
S901、响应由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100显示第一请求界面。
其中,该第一请求界面用于请求用户确认是否采用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在智能拍摄模式中,手机100的辅助摄像头可以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以提高手机100拍摄得到的图像质量。也就是说,上述第一请求界面可以用于请求用户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
示例性的,结合图2A,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操作1,手机100可以显示图10中的(a)所示的第一请求界面1001。该第一请求界面1001包括指示信息1002和提示信息1003。例如,该指示信息1002可以为“请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该提示信息1003可以为“在智能拍摄模式下,手机可启动辅助摄像头协助拍照,可提升图像质量!”。该第一请求界面1001还包括“是”按钮和“否”按钮。“是”按钮用于指示手机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否”按钮用于指示手机不进入智能拍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响应于上述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虽然手机可以先不启动预览摄像头;而是显示第一请求界面。但是,响应于上述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手机也可以启动预览摄像头,预览摄像头可以采集第二图像,并显示预览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即预览图像),并在该预览图像上显示上述第一请求界面。例如,响应于用户在图2A所示的相机图标输入的操作1,手机100可显示图10中的(b)所示的界面1004。该界面1004中,预览摄像头采集的图像1005显示在底层,第一请求界面1006显示在图像1005的上层。
S902、手机100接收用户对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一操作。
S903、响应于上述第一操作,手机100确定使用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
其中,上述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手机100进入智能拍摄模式。例如,该第一操作可以是用户对图10中的(a)或图10中的(b)所示的“是”按钮的点击操作(如单击操作)。或者,该第一操作还可以是用户发出的语音命令,如“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是”或者“进入”等语音信息。或者,该第一操作还可以是用户在第一用户界面输入的预设手势,如S形手势或L形手势等任一手势。
响应于用户在第一用户界面的第一操作,手机100可以确定使用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示例性的,手机100可以启动辅助摄像头,并通过辅助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例如,响应于用户对图10中的(a)或图10中的(b)所示的“是”按钮的点击操作(即第一操作),手机100显示的图像预览界面中的预览图像可以为手机100结合辅助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对预览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进行处理后的图像(如S404-S405,或者S404-S804)。
当然,用户也可能在第一请求界面选择不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即手机100可接收用户在第一请求界面的第四操作。例如,该第四操作可以是用户对图10中的(a)或图10中的(b)所示的“否”按钮的点击操作(如单击操作)。或者,该第四操作还可以是用户发出的语音命令,如“不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否”或者“不进入”等语音信息。响应于该第四操作,手机100不需要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手机100可以按照常规技术中的方法拍摄图像。例如,响应于用户对图10中的(a)或图10中的(b)所示的“否”按钮的点击操作(即第四操作),手机100显示的图像预览界面中的图像为预览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
可选的,上述第一请求界面还可以提供选项“下次不再提示我”等类似内容的提示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选择了“下次不再提示我”的选项,手机可以根据上一次打开拍照界面的操作进行相同的操作,而不再显示上述提示框;如果用户不选择“下次不再提示我”的选项,下次可以继续弹出该提示框提示用户。也可以在用户不选择“下次不再提示我”的选项超过一定次数后,手机自动按照上一次打开拍照界面的操作进行相同的操作,例如,手机用户界面提供提示信息1002的同时也提供选项“下次不再提示我”的选项,用户每次都选择进入智能拍摄模式,但都不勾选“下次不再提示我”的选项,在超过5次或者10次后,手机100不再提供提示1002,而进入智能拍摄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在第一请求界面请求用户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如果用户选择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手机100才会启动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也就是说,手机100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愿,启动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如此,可以提升用户与手机100交互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提供智能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效果预览功能。也就是说,手机100可以为用户展示智能拍摄模式下的效果预览图像,以供用户根据效果预览图像选择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S1101-S1103。
S1101、手机100接收用户对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二操作。
其中,该第二操作用于触发手机100显示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该第一预览图像是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该第二预览图像是预览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例如,如图10中的(a)所示,第一请求界面1001还包括第一控件,如“智能拍摄模式的效果预览”按钮1007。如图10中的(b)所示,第一请求界面1006还包括第一控件,如“智能拍摄模式的效果预览”按钮1008。该第二操作可以是用户对上述第一控件(如“智能拍摄模式的效果预览”按钮)的点击操作(如单击操作、双击操作、三击操作等)。或者,上述第二操作可以是用户输入的语音命令,如“智能拍摄模式预览效果”、“预览效果”、“图像预览”或者“效果预览”等语音信息。或者,上述第二操作还可以是用户输入的预设手势,如打勾“√”手势、画圆圈手势、双指并拢、双指画“Z”形、三指下滑等手势,对此手势本申请不进行限定,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1102、响应于该第二操作,手机100显示第二请求界面。
其中,上述第二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也就是说,响应于该第二操作,手机100可以暂时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并执行S402-S405(或者S402-S804),以得到上述第一预览图像。可选的,上述第二请求界面还可以包括手机100未进入智能拍摄模式采集的图像,即第二预览图像(如图5B所示第二图像503)。这样,有助于用户对比智能拍摄模式下的第一预览图像和非智能模式下的第二预览图像,以根据这两个预览图像的图像效果决定是否控制手机100进入智能拍摄模式。
例如,响应于用户对图10中的(a)所示的“智能拍摄模式的效果预览”按钮1007(即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如单击操作),手机100可显示图11A所示的第二请求界面1101。该第二请求界面1101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请根据以下图像效果,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1102、非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1103,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1104。其中,非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1103是手机100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前预览摄像头采集的预览图像(如图5B所示第二图像503)。第二请求界面1101还包括“是”按钮和“否”按钮。“是”按钮用于指示手机100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否”按钮用于指示手机100不用进入智能拍摄模式。
S1103、响应于用户在第二请求界面的第三操作,手机100确定使用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
其中,上述第三操作用于触发手机100进入智能拍摄模式。例如,该第三操作可以是用户对图11A所示的“是”按钮的点击操作(如单击操作)。或者,该第三操作还可以是用户发出的语音命令,如“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是”或者“进入”等语音信息。
响应于用户在第二请求界面的第三操作,手机100可以进入智能拍摄模式。例如,在手机100接收到用户在第二请求界面的第三操作之后,响应于拍照操作,手机100可以执行S401-S405,或者手机100可以执行S401-S804。
当然,用户也可能在第二请求界面选择不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即手机100可接收用户在第二请求界面的第五操作。例如,该第五操作可以是用户对图11A所示的“否”按钮的点击操作(如单击操作)。或者,该第五操作还可以是用户发出的语音命令,如“不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否”或者“不进入”等语音信息。响应于该第五操作,手机100不需要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手机100可以按照常规技术中的方法拍摄图像。例如,响应于用户对图11A所示的“否”按钮的点击操作(即第五操作),手机100可显示预览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为用户提供非智能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效果预览和智能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效果预览功能。这样,可以便于用户对比非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和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根据预览图像的图像效果决定是否控制手机100进入智能拍摄模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在上述第一请求界面显示: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例如,手机100在接收到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之后,可以显示图11B中的(a)所示的第一请求界面1105。该第一请求界面1105不仅包括指示信息“请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提示信息“在智能拍摄模式下,手机100可启动主摄像头协助拍照,可提升图像质量!”、“是”按钮和“否”按钮,还包括非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1106和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1107。
又例如,手机100在接收到用户启动拍照应用的操作之后,可以显示图11B中的(b)所示的第一请求界面1108。该第一请求界面1108不仅包括指示信息“请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提示信息“在智能拍摄模式下,手机100可启动主摄像头协助拍照,可提升图像质量!”、“是”按钮和“否”按钮,还包括非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1109和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1110。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为用户提供非智能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效果预览和智能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效果预览功能。这样,可以便于用户对比非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和智能拍摄模式的预览图像,根据预览图像的图像效果决定是否控制手机100进入智能拍摄模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100显示预览图像之后,手机100可以确定出该预览图像的清晰度。若该预览图像的清晰度小于第三预设清晰度阈值,则手机100可以自动进入智能拍摄模式,通过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或者,手机100可以请求用户确认是否进入智能拍摄模式。如果用户选择进入智能拍摄模式,手机100可以自动进入智能拍摄模式,通过辅助摄像头协助预览摄像头拍摄图像。
上述主要从电子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图像的拍摄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电子设备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该方法示例对图像的拍摄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A所示的手机100),该电子设备中安装有多个预设应用。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摄像头。或者,该电子设备可以外接摄像头。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执行该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1A所示的手机100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如图12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1202。处理器1201和接口电路12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12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12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1201)发送信号。示例性的,接口电路1202可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20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1201执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如图1A所示的手机1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上述电子设备(如图1A所示的手机100)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该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该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
响应于所述拍照操作,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第一对焦区域,所述第二图像包括第二对焦区域,所述第一对焦区域与所述第二对焦区域存在交集;
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包括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对焦区域与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的交集;
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三图像中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三图像中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所述第三图像中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所述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所述非目标区域为所述第三图像中除所述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
其中,所述第四图像包括图像增强后的所述目标区域和图像增强后的所述非目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所述第三图像中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包括:
若所述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则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所述目标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则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所述目标区域;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所述第三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所述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包括:
若所述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则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所述第三图像的所述非目标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则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所述非目标区域;
其中,采用所述第二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所述第四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为黑白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拍照操作,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包括:
响应于所述拍照操作,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图像;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位置,结合所述第二摄像头相对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使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二图像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位置相同;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调整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陀螺仪,所述陀螺仪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航向角;所述响应于所述拍照操作,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陀螺仪采集电子设备的第一航向角和第二航向角,所述第一航向角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时所述电子设备的航向角,所述第二航向角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图像时所述电子设备的航向角;
所述电子设备计算所述第一航向角和所述第二航向角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角度偏移量;
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角度偏移量,调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调整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包括人脸图像、人体图像或动物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请求界面,所述第一请求界面用于请求用户确认是否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电子设备确定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所述第二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二请求界面,其中,所述第二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所述第一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所述第二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请求界面的第三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所述电子设备确定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存储器、显示屏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存储器、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用户的拍照操作;
响应于所述拍照操作,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并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第一对焦区域,所述第二图像包括第二对焦区域,所述第一对焦区域与所述第二对焦区域存在交集;
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包括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对焦区域与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的交集;
对所述第三图像中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得到第四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对所述第三图像中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
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对所述第三图像中非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增强,所述非目标区域为所述第三图像中除所述目标区域以外的区域;其中,所述第四图像包括图像增强后的所述目标区域和图像增强后的所述非目标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则采用第一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所述目标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清晰度阈值,则采用第三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所述目标区域;其中,采用所述第一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所述第三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小于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则采用第二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所述第三图像的所述非目标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清晰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则采用第四预设增强算法处理所述非目标区域;
其中,采用所述第二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大于采用所述第四预设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的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为黑白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拍照操作,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位置,结合所述第二摄像头相对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使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二图像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对焦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位置相同;
通过调整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图像。
22.根据权利要求15-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陀螺仪,所述陀螺仪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陀螺仪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航向角;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陀螺仪采集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航向角和第二航向角,所述第一航向角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时所述电子设备的航向角,所述第二航向角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图像时所述电子设备的航向角;
计算所述第一航向角和所述第二航向角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角度偏移量;
依据所述角度偏移量,调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位置;
通过调整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图像。
23.根据权利要求14-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包括人脸图像、人体图像或动物图像。
24.根据权利要求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显示第一请求界面,所述第一请求界面用于请求用户确认是否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接收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确定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其中,所述第一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所述第二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请求界面的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显示第二请求界面,其中,所述第二请求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图像和第二预览图像,所述第一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所述第二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二摄像头单独拍摄的预览效果图像;
接收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请求界面的第三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确定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协助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图像。
2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从所述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21175.5A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979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175.5A CN114979458B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175.5A CN114979458B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9458A true CN114979458A (zh) 2022-08-30
CN114979458B CN114979458B (zh) 2023-08-22

Family

ID=8297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1175.5A Active CN114979458B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94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42280A (zh) * 2024-03-22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682A (zh) * 2016-09-22 2016-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31484A (zh) * 2016-08-24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77360A (zh) * 2017-07-17 2017-10-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切换进行变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CN108416749A (zh) * 2018-02-28 2018-08-17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WO2019006762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捕捉装置及方法
CN109951633A (zh) * 2019-02-18 2019-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月亮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484A (zh) * 2016-08-24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54682A (zh) * 2016-09-22 2016-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006762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捕捉装置及方法
CN107277360A (zh) * 2017-07-17 2017-10-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切换进行变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CN108416749A (zh) * 2018-02-28 2018-08-17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951633A (zh) * 2019-02-18 2019-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月亮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42280A (zh) * 2024-03-22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9458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93793A1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073959A1 (zh) 图像捕捉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50005270A (ko) 전자 장치에 의해 촬영된 이미지들을 프리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CN113382169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01806A1 (zh) 图像变换方法和装置
CN113810604B (zh) 文档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64976B (zh) 一种图像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2549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4071010A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WO2023142830A1 (zh) 切换摄像头的方法与电子设备
KR20210101009A (ko) 복수의 카메라를 이용한 동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4117275A1 (en) Image fus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185374A1 (zh)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530090A (zh) 使用多个相机拍摄照片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4531539B (zh) 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150542B (zh) 一种视频防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071009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14979458B (zh) 一种图像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917295B2 (en) Method for correcting shaking at high magnif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20220385814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plurality of content item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JP712834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撮影装置
CN108881715B (zh) 拍摄模式的启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354624B (zh) 摄像头切换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267781A1 (zh) 建模方法及相关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8512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