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5828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5828A
CN114975828A CN202210578668.9A CN202210578668A CN114975828A CN 114975828 A CN114975828 A CN 114975828A CN 202210578668 A CN202210578668 A CN 202210578668A CN 114975828 A CN114975828 A CN 114975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ayer
substrate
anod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86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86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5828A/zh
Priority to US17/789,813 priority patent/US20240179996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01437 priority patent/WO20232261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5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5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6Multilayers, e.g. transparent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7Multilayers, e.g. transparent multi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第一平坦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第一ITO层,所述第一ITO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阳极,所述阳极设置在所述第一ITO层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ITO层设置有第一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ITO层上设置第一凹槽,使得阳极可以部分设置于第一凹槽内,且第一凹槽与第一过孔在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改善了由于第一过孔不平而带来的清洗时应力冲击过大造成阳极断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相比,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器具有薄、轻、宽视角、主动发光、发光颜色连续可调、响应速度快、能耗小、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以及可柔性显示等优点,受到了产业界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然而,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在制成过程中需要在平坦层设置过孔,而过孔易造成沉积的金属膜层不平整,进而导致在阳极的制成过程中,因应力分布不均导致断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改善OLED显示面板在制作阳极时产生断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第一平坦层,所述第一平坦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
第一ITO层,所述第一ITO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阳极,所述阳极设置在所述第一ITO层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ITO层设置有第一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小于所述第一ITO层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和驱动晶体管,所述像素设置在所述阳极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所述阳极包括每个所述像素中体积最小的子像素的子阳极,所述子阳极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驱动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驱动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外,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ITO层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ITO层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平坦层,所述第三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所述第三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三过孔,所述第一ITO层上设置有第三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三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四平坦层,所述第四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所述第四平坦层上设置有第四过孔,所述第一ITO层上设置有第四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所述第四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不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所述第三凹槽的槽深和所述第四凹槽的槽深相等。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四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三平坦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四平坦层和所述第三平坦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ITO层,所述第二ITO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坦层靠近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
第三ITO层,所述第三ITO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平坦层靠近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在基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平坦层、第一ITO层和阳极,其中,第一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第一ITO层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以使得部分阳极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且第一凹槽在基板上的投影与第一过孔在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ITO层上设置第一凹槽,使得阳极可以部分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缓解了阳极凸起的情况,且第一凹槽与第一过孔在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更好的改善了由于第一过孔不平而带来的清洗时应力冲击过大造成阳极断裂的问题,减小裂纹扩散,使像素单元不会出现显示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第一ITO层设置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在制成过程中需要在平坦层设置过孔,而过孔易造成沉积的金属膜层不平整,产生凸起,而阳极下方的ITO层走线过细,则在清洗过程中会因冲击力造成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ITO层与阳极层分裂,也会导致阳极断裂。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10、第一平坦层30、第一ITO层20和阳极10,第一平坦层30设置在基板110的一侧,第一平坦层30上设置有第一过孔310;第一ITO层20设置在第一平坦层30远离基板110的一侧;阳极10设置在第一ITO层20远离第一平坦层30的一侧;其中,第一ITO层20设置有第一凹槽210,以使部分阳极10设置于第一凹槽210内,且第一凹槽2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与第一过孔3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的阳极10出现凸起是因为在第一平坦层30上设置第一过孔310后,再设置其他金属膜层时会沉积部分金属,导致后面沉积的膜层会在对应第一过孔310的地方出现凸起,进而会使得阳极10出现凸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ITO层20上设置第一凹槽210,使得阳极10可以部分设置于第一凹槽210内,缓解了阳极10凸起的情况,且第一凹槽210与第一过孔3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更好的改善了由于第一过孔310而导致阳极10凸起的情况,也解决了阳极10在制作过程中产生断裂的问题。
其中,第一凹槽2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与第一过孔3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设计不一样,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第一凹槽2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过孔3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面积,使得第一凹槽210可以通过容纳部分阳极10以完全消除凸起的存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证第一凹槽210可以消除阳极10凸起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第一凹槽2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过孔3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面积完全重合,以增大第一ITO层20和阳极10的连接面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过孔310上沉积的金属物质不多时,即阳极10的凸起不大时,在保证第一凹槽210可以消除阳极10凸起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第一凹槽2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一过孔3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面积,以增大第一ITO层20和阳极10的连接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10的槽深小于第一ITO层20的厚度,即第一凹槽210为盲孔,以避免阳极10通过第一凹槽210与第一平坦层30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第一ITO层设置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在显示面板100中,为了减小阳极10与驱动晶体管之间的电容,会将阳极10进行小尾巴设计,而阳极10的小尾巴120处下方的第一ITO层20走线过细,在清洗过程中会因冲击力造成应力分布不均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ITO层20上设置的第一凹槽210是在对应阳极10的小尾巴120位置处,并且,第一凹槽210与第一过孔310至少部分重合,以此可以改善应力分布不均的情况,从而解决了阳极10与第一ITO层20之间断裂的情况。
具体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像素和驱动晶体管,像素设置在阳极远离第一平坦层的一侧,阳极10包括每个像素中体积最小的子像素的子阳极,子阳极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即小尾巴120)。其中,主体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驱动晶体管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驱动晶体管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位于连接部(即小尾巴120)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外,即子阳极的主体部设置在驱动晶体管的上方,子阳极的连接部(即小尾巴120)设置在部分驱动晶体管的上方。而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ITO层对应连接部(即小尾巴120)的位置。
其中,连接部(即小尾巴120)的形状可以是有规则的条形状或片状,例如长方形,连接部(即小尾巴120)的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像素中体积最小的子像素可以是红绿蓝中体积最小的子像素,例如G像素,也可以是红绿蓝白中体积最小的子像素,也可以是红绿蓝黄中体积最小的子像素,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地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面板100具有屏下摄像头(Camera under Panel,CUP)技术,带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100具有CUP区域和普通显示区域,该CUP区域设置有ITO走线和PLN层,该普通显示区域设置有第一ITO层20和阳极10。即本发明中设置第一凹槽210的第一ITO层20设置在普通显示区域。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二平坦层50和第二ITO层40,其中,第二平坦层50设置在第一平坦层30远离第一ITO层20的一侧,第二ITO层40设置在第二平坦层50靠近第一ITO层20的一侧,其中,为了进一步的改善过孔不平的情况,在第二平坦层50上设置有第二过孔510,第一ITO层2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20,以使部分阳极10设置于第二凹槽220内,且第二凹槽22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与第二过孔5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通过在第一ITO层20上设置第二凹槽220,使得阳极10可以部分设置于第二凹槽220内,缓解了阳极10凸起的情况,且第二凹槽220与第二过孔5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更好的改善了由于第二过孔510而导致阳极10凸起的情况,也解决了阳极10在制作过程中产生断裂的问题。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平坦层70和第三ITO层60,第三ITO层60设置在第三平坦层70靠近第一ITO层20的一侧,第三平坦层70设置在第二平坦层50远离第一ITO层20的一侧,为了进一步的改善过孔不平的情况,在第三平坦层70上设置有第三过孔710,第一ITO层20上设置有第三凹槽230,以使部分阳极10设置于第三凹槽230内,且第三凹槽23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与第三过孔7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通过在第一ITO层20上设置第三凹槽230,使得阳极10可以部分设置于第三凹槽230内,缓解了阳极10凸起的情况,且第三凹槽230与第三过孔7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更好的改善了由于第三过孔710而导致阳极10凸起的情况,也解决了阳极10在制作过程中产生断裂的问题。
显示面板100包括第四平坦层90,第四平坦层90设置在第三平坦层70远离第一ITO层20的一侧,第四平坦层90上设置有第四过孔910,为了进一步的改善过孔不平的情况,在第一ITO层20上设置有第四凹槽240,以使部分阳极10设置于第四凹槽240内,且第四凹槽24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与第四过孔9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通过在第一ITO层20上设置第四凹槽240,使得阳极10可以部分设置于第四凹槽240内,缓解了阳极10凸起的情况,且第四凹槽240与第四过孔9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更好的改善了由于第四过孔910而导致阳极10凸起的情况,也解决了阳极10在制作过程中产生断裂的问题。
其中,第一凹槽210的槽深、第二凹槽220的槽深、第三凹槽230的槽深和第四凹槽240的槽深可以相等,也可以都不相等,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0的槽深、第二凹槽220的槽深、第三凹槽230的槽深和第四凹槽240的槽深都相等,以此可以方便同时制备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以简化工艺流程,节约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0的槽深、第二凹槽220的槽深、第三凹槽230的槽深和第四凹槽240的槽深可以不相等,可以根据第一过孔310的大小、第二过孔510的大小、第三过孔710的大小和第四过孔910的大小来进行设计,以精准的消除阳极10的凸起,防止阳极10与第一ITO层20产生断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220的槽深、第三凹槽230的槽深和第四凹槽240的槽深均小于第一ITO层20的厚度,即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均为盲孔,以避免阳极10通过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或第四凹槽240与第一平坦层3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不重合,因为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分别设置在第一ITO层20的不同位置上,即在第一ITO层20上有用于设置第一凹槽210的第一部分、用于设置第二凹槽220的第二部分、用于设置第三凹槽230的第三部分和用于设置第四凹槽240的第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相互间隔设置。因此,虽然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与第一过孔310、第二过孔510、第三过孔710和第四过孔910的位置相对应,但即使第一过孔310、第二过孔510、第三过孔710和第四过孔910分别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重合在第一ITO层上也只会在与该过孔对应的地方出现凹槽,而在其余地方不出现凹槽因此,当第一过孔310、第二过孔510、第三过孔710和第四过孔910分别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重合或不重合,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均不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均设置在第一ITO层20对应阳极10的小尾巴120下方,通过在此处设置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才可以消除由于过孔不平而引起的阳极10凸起,进而可以避免在清洗过程中因冲击力造成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第一ITO层20与阳极10出现断裂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孔310的深度、第二过孔510的深度、第三过孔710的深度和第四过孔910的深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具体的,第一过孔310的深度与第一平坦层30的厚度相关,第二过孔510的深度与第二平坦层50的厚度相关,第三过孔710的深度与第三平坦层70的厚度相关,第四过孔910的深度与第四平坦层90的厚度相关。因此,第一过孔310的深度、第二过孔510的深度、第三过孔710的深度和第四过孔910的深度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金属层820和第二金属层810,第一金属层820设置在第四平坦层90远离第三平坦层70的一侧,第二金属层810设置在第四平坦层90和第三平坦层70之间。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驱动晶体管,阳极10的部分区域的一侧盖在驱动晶体管上,以减小阳极10与驱动晶体管形成的寄生电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设置有阳极10的第一ITO层20上设置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使得阳极10可以部分设置于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和第四凹槽240,进而可以改善阳极10出现凸起的情况,另第一过孔3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和第一凹槽2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部分重合,第二过孔5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和第二凹槽22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部分重合、第三过孔7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和第三凹槽23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部分重合、第四过孔91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和第四凹槽240在基板110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可以将进一步的消除由于过孔不平而引起的阳极10凸起,进而可以避免在清洗过程中因冲击力造成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第一ITO层20与阳极10出现断裂的情况。请继续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应用该制作方法可得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该制作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101、提供一基板。
基板可以是柔性基板,也可以是玻璃基板,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制。
102、在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平坦层,第一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平坦层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先在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一金属层。
然后在第一金属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第四平坦层,并在第四平坦层上设置第四过孔。
然后在第四平坦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金属层。
然后在第二金属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三平坦层,并在第三平坦层上设置第三过孔。
然后在第三平坦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三ITO层。
然后在第三ITO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平坦层,并在第二平坦层上设置第二过孔。
然后在第二平坦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ITO层。
然后在第二ITO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平坦层,并在第一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
其中,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的结构大小以及相关关系均可见上述,在此不再赘叙。
103、在第一平坦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一ITO层,并在第一ITO层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在基板上的投影与第一过孔在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平坦层上还设置有对应第二过孔的第二凹槽、对应第三过孔的第三凹槽或对应第四过孔的第四凹槽。具体设置情况可详见上述,在此不再赘叙。
104、在第一ITO层远离第一平坦层的一侧设置阳极,且部分阳极设置于第一凹槽内。
通过在阳极下方的第一ITO层上设置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正投影与第一过孔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得部分阳极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内,进而可以改善因为第一过孔带来的不平,进而可以避免在清洗过程中因冲击力造成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第一ITO层20与阳极10出现断裂的情况。另外,为了进一步的更好的改善这种情况,还可以在第一ITO层上对应第二过孔的第二凹槽、对应第三过孔的第三凹槽或对应第四过孔的第四凹槽,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更好。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第一平坦层,所述第一平坦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
第一ITO层,所述第一ITO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阳极,所述阳极设置在所述第一ITO层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ITO层设置有第一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小于所述第一ITO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和驱动晶体管,所述像素设置在所述阳极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所述阳极包括每个所述像素中体积最小的子像素的子阳极,所述子阳极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驱动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驱动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外,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ITO层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ITO层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平坦层,所述第三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所述第三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三过孔,所述第一ITO层上设置有第三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三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四平坦层,所述第四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所述第四平坦层上设置有第四过孔,所述第一ITO层上设置有第四凹槽,以使部分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所述第四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过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不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所述第三凹槽的槽深和所述第四凹槽的槽深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四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三平坦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四平坦层和所述第三平坦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ITO层,所述第二ITO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坦层靠近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
第三ITO层,所述第三ITO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平坦层靠近所述第一ITO层的一侧。
CN202210578668.9A 2022-05-25 2022-05-25 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4975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8668.9A CN114975828A (zh) 2022-05-25 2022-05-25 显示面板
US17/789,813 US20240179996A1 (en) 2022-05-25 2022-06-27 Display panel
PCT/CN2022/101437 WO2023226138A1 (zh) 2022-05-25 2022-06-27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8668.9A CN114975828A (zh) 2022-05-25 2022-05-25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5828A true CN114975828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6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8668.9A Pending CN114975828A (zh) 2022-05-25 2022-05-25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9996A1 (zh)
CN (1) CN114975828A (zh)
WO (1) WO20232261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3438B2 (en) * 2003-10-16 2011-02-22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planarization patter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091894A (zh) * 2014-06-30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19186807A1 (ja) * 2018-03-28 2019-10-03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904211A (zh) * 2019-03-28 2019-06-18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45272B (zh) * 2020-05-29 2024-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965310B (zh) * 2021-02-26 2023-0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14464656B (zh) * 2022-01-25 2024-08-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6138A1 (zh) 2023-11-30
US20240179996A1 (en) 2024-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1944B2 (en) Display panel
US10763450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988905B (zh) 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
US2022010903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US20160071887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CN110806666B (zh) Coa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0828535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206780A1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2850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机发光二极管对置基板
US20220005908A1 (en) Display panel
WO2017128711A1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1079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823735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9841754A (zh) Oled显示面板
CN114975828A (zh) 显示面板
US11404450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1127528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gate lead line
TWI612645B (zh) 顯示面板
CN111490066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KR102315749B1 (ko) Oled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oled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110076641A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CN114460773B (zh) 一种待切割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3835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70479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40057424A1 (en)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