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7260B -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7260B
CN114967260B CN202210612206.4A CN202210612206A CN114967260B CN 114967260 B CN114967260 B CN 114967260B CN 202210612206 A CN202210612206 A CN 202210612206A CN 114967260 B CN114967260 B CN 114967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groove
binding
lay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22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7260A (zh
Inventor
刘弘
谢建云
徐敬义
肖振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22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7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7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72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1822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68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7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7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阵列基板、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显示区和绑定区,绑定区位于显示区的一侧;阵列基板还包括:配向层,从显示区延伸至绑定区;绑定端子,位于绑定区,且配向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绑定端子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其中,在平行于衬底所在的平面、且沿显示区指向绑定区的方向上,绑定端子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配向层位于绑定区的部分的边缘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该阵列基板制备的显示装置的边框窄、且可靠性和品质高。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及编码图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窄边框显示逐渐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显示产品,由于显示产品的绑定区的走线排布密集,其尺寸难以缩减,从而使得显示产品中设置有绑定区的一侧的边框尺寸无法进一步减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显示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配向层,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
绑定端子,位于所述绑定区,且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绑定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其中,在平行于所述衬底所在的平面、且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的方向上,所述绑定端子到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配向层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部分的边缘到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覆盖所述绑定端子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绑定端子以外的区域,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配向层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包括第一绑定子区和第二绑定子区,所述第一绑定子区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子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部分所述绑定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子区,部分所述绑定端子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子区;
其中,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子区远离所述第二绑定子区的一侧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绑定区的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衬底之间;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子区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子区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断开设置,所述第一绑定子区的各所述绑定端子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绑定子区的各所述绑定端子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的区域与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各所述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上还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三凹槽沿第一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子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的方向;在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所述第二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均位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所述第三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衬底所在的平面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到所述连接层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00μm,且小于或等于800μ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的扇出区;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连接走线,所述连接走线从所述扇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所述连接走线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绑定区中除所述第一绑定子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子区之外的区域,所述连接走线与所述绑定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三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部分所述连接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栅极层和源漏金属层,所述栅极层和所述源漏金属层之间绝缘设置;所述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平坦层与所述衬底之间,所述栅极层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与所述衬底之间;
部分所述连接走线包括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位于所述栅极层,所述第二线段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
其中,所述第一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内,所述第二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外,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段包括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一子线段通过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子线段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子线段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且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绑定端子与所述连接走线之间,所述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位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绑定子区中沿所述第一凹槽侧壁排列的各所述绑定端子到所述第一凹槽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绑定子区中沿所述第二凹槽侧壁排列的各所述绑定端子到所述第二凹槽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值为工艺偏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层覆盖所述绑定端子的部分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到所述衬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层的其余部分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到所述衬底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断开设置,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的至少一个导电图案,一个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图案,且所述导电图案到所述第四凹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指向所述第四凹槽的方向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的方向垂直;
所述平坦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四凹槽之间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文所述的阵列基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连接层与所述绑定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层包括异方性导电胶膜,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导电层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绑定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电层包括异方性导电胶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对置基板,所述对置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对置基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与所述绑定区重叠。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4A和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种相关技术中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B为图4A沿M1M12方向的截面图;
图2和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窄边框的阵列基板的绑定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1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十种阵列基板的绑定区的凹槽结构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特定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极致窄边框的显示产品成为客户关注的热点。相关技术中,参考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的配向层的边缘PI Edge位于的显示区的边缘AA Edge与绑定区BB中的驱动芯片IC的上边缘之间,且配向层的边缘PI Edge沿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上到驱动芯片IC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D3通常在1.57mm左右,配向层的边缘PI Edge到显示区的边缘AA Edge之间的距离D4通常在0.6mm~1.2mm左右,驱动芯片IC的上边缘到显示面板的边缘Panel Edge之间的距离D2通常在1.57mm左右,这样,显示区的边缘AA Edge到显示面板的边缘Panel Edge之间的距离D1(下边框尺寸)的范围为2.8mm~3.2mm。
另外,在相关技术中,结合图1和图4A所示,在绑定区BB中的平坦层PLN中设置凹槽K1,使得输出端的绑定端子均设置在凹槽K1中,驱动芯片IC设置在各绑定端子上并与各绑定端子电连接,在制备配向层的过程中,当工艺不稳定或出现异常时,流向绑定区BB的配向材料PI围绕凹槽K1的边缘流动,使得配向材料PI不覆盖输出端的绑定端子。相关技术中,为了改善配向材料PI流向异常,设置配向层的边缘PI Edge与驱动芯片IC的上边缘具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不利于窄边框显示产品的设计和制备。
基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参考图2所示,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显示区AA和绑定区BB,绑定区BB位于显示区AA的一侧;阵列基板还包括:
配向层PI,从显示区AA延伸至绑定区BB;
绑定端子1,位于绑定区BB,且配向层PI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绑定端子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其中,在平行于衬底所在的平面、且沿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上,绑定端子1到显示区AA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D5小于或等于配向层PI位于绑定区BB的部分的边缘PIEdge到显示区的边缘AA Edge之间的最大距离D6。
其中,图1和图2中标记IC的虚线框指的是在焊接驱动芯片之后,驱动芯片的外轮廓所圈定的区域,仅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的周边区域,周边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绑定区BB,其中,在显示区AA与绑定区BB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扇出区CC。
上述从显示区AA延伸至绑定区BB可以理解为:从显示区AA先延伸至扇出区CC,再延伸到绑定区BB。后文中的相关描述的含义与此处类似,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相关附图中,标记FPC的区域指的是在绑定柔性电路板之后,绑定柔性电路板的外轮廓所圈定的区域。
这里对于阵列基板的显示区AA中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这里对于绑定区BB中绑定端子1的具体结构和数量不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确定。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绑定端子1到显示区AA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D5指的是:各绑定端子1中,最靠近显示区AA的绑定端子1沿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上到显示区AA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示例性的,D5的范围为0.5mm~1.1mm,例如,1.05mm或1.06mm。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配向层PI位于绑定区BB的部分的边缘PI Edge到显示区的边缘AA Edge之间的最大距离D6指的是:配向层的边缘PI Edge距离显示区边缘AA Edge最远的部分沿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上到显示区AA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示例性的,D6的范围为0.6mm~1.2mm,例如,1.1mm或1.06mm。
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图2所示,由于设置配向层PI绕过绑定端子1所在的区域,配向层的边缘PI Edge距离显示区边缘AA Edge最远的部分通常位于绑定端子1所在的区域两侧。
参考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设置配向层PI向绑定区BB延伸,且设置配向层PI绕过绑定端子1所在的区域,使得在平行于衬底所在的平面、且沿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上,绑定端子1到显示区AA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D5小于或等于配向层PI位于绑定区BB的部分的边缘PI Edge到显示区的边缘AA Edge之间的最大距离D6,这样,一方面,避免配向层PI覆盖在绑定端子1影响绑定端子1与驱动芯片的正常导通,另一方面,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小绑定端子1所在的区域沿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到显示区AA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缩小显示装置的绑定区BB所在侧的边框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配向层的边缘PI Edge不完全是直线线段,由于配向层PI材料的流动性,其边缘会出现弧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的配向层的边缘PI Edge仅为示意配向层的轮廓位置。
另外,参考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驱动芯片IC的上边缘到阵列基板的边缘Panel Edge之间的距离D2可以在1.4mm~1.6mm范围内,例如1.57mm左右,结合绑定端子1到显示区AA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D5的尺寸,通过实际试验以及测量可知,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显示区的边缘AA Edge到阵列基板的边缘Panel Edge之间的距离D7(下边框尺寸)的范围为2.4mm~2.8mm,例如,2.5mm左右。显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阵列基板的下边框的尺寸,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绑定区所在侧的边框的尺寸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缩减,可以实现极致窄边框产品的制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左右”相关的描述指的是在工艺允许范围内,相关尺寸的波动值,其波动范围可根据实际工艺的差异确定,这里不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5、图6、图10和图11所示,阵列基板包括位于绑定区BB的连接层102,连接层102覆盖绑定端子1远离衬底100的一侧的表面,且延伸至绑定端子以外的区域,连接层10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配向层PI位于绑定区BB的部分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参考图3所示,标记ACF的虚线框指的是在形成连接层之后,连接层的外轮廓所圈定的区域,另外,在图3中,将连接层的正投影与配向层的正投影存在交叠的区域用斜线填充,仅以示例说明。
示例性的,连接层可以为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连接层用于将驱动芯片和绑定端子电连接在一起。
这里对于配向层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配向层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I),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标记PI的结构代表配向层,但并不说明配向层的材料只能为聚酰亚胺(PI)。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绑定区BB包括第一绑定子区B1和第二绑定子区B2,第一绑定子区B1位于第二绑定子区B2和显示区AA之间,部分绑定端子位于第一绑定子区B1,部分绑定端子位于第二绑定子区B2;其中,连接层102,例如ACF,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配向层PI位于第一绑定子区B1远离第二绑定子区B2的一侧的部分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绑定子区B1中的绑定端子1为输出端子,第二绑定子区B2中的绑定端子1为输入端子。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阵列基板,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层向靠近显示区AA的方向移动,使得连接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配向层位于绑定区的部分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沿平行于衬底所在平面且显示区指向绑定区的方向上,连接层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阵列基板的绑定区的尺寸,从而有利于窄边框显示产品的制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6、图10和图14所示,阵列基板还包括平坦层101,平坦层101从显示区AA延伸至绑定区BB,平坦层101设置在绑定区BB的部分位于连接层102与衬底100之间;平坦层101位于第一绑定子区B1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K1,平坦层101位于第二绑定子区B2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凹槽K2;第一凹槽K1和第二凹槽K2断开设置,第一绑定子区B1的各绑定端子1均位于第一凹槽K1内,第二绑定子区B2的各绑定端子1均位于第二凹槽K2内,
其中,参考图10和图14所示,第一凹槽K1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和第二凹槽K2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区域与配向层PI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平坦层起到绝缘和平坦化的作用,平坦层的材料为有机绝缘材料,例如树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凹槽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连接层10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各凹槽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配向层PI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阵列基板的边缘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尺寸,可以设置配向层延伸至绑定区中,然而,在形成配向层之后的后续工艺中,所有绑定端子需要通过连接层与驱动芯片绑定在一起,考虑到配向层可能会影响绑定连接层与绑定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参考图10和图14所示,设置配向层PI延伸到第一凹槽K1左右两侧的位置附近,但配向层PI不能延伸到第一凹槽K1和第二凹槽K2之间的区域,这样,在减小了阵列基板的边框尺寸、利于制备窄边框的显示产品的同时,确保了阵列基板中绑定端子、连接层以及驱动芯片之间的导通稳定性,提高了显示产品的可靠性和品质。
在相关技术中,一方面,为了实现窄边框,配向层延伸至绑定区中,由于当前工艺中配向层的涂覆能力为900μm±300μm,配向层的材料可能沿着第一凹槽K1的边缘流到如图4A中虚线椭圆圈所标记的区域中,使得第一凹槽K1两侧的连接层覆盖在配向层上;另一方面,在形成连接层并将连接层压合在绑定端子的上表面上时,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第一凹槽K1的外轮廓所圈定的区域远远大于第一凹槽K1中的绑定端子所在的区域,位于第一凹槽K1中的绑定端子1的高度较高,位于第一凹槽K1中的导电图案(例如第一对位标记图案2和第二对位标记图案3)的高度较低,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差,使得压头在向连接层施加压力时,如图4B所示的K1-3区域中的连接层容易受力,且这部分连接层与绑定端子之间紧密接触,如图4B所示的K1-1区域和K1-2区域中的连接层不容易受力,这部分的连接层与导电图案或衬底的之间的接触粘附力不足。其中,图4B为图4A中沿M1M2方向的截面图。
在显示产品后期的使用和测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第一凹槽K1靠近侧壁位置处的连接层本身粘附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凹槽K1两侧的连接层覆盖在配向层上,配向层材料的吸水特性使得第一凹槽K1边缘的连接层的粘附力进一步减弱,从而使得在阵列基板制备的显示装置在进行信赖性测试(高温高湿条件)时,局部区域的连接层剥离,最终导致绑定端子与驱动芯片之间导通不良,显示装置显示异常。
基于此,可以通过提高连接层与底层膜层的粘附力或者避免配向层的材料流到如图4A中所示的虚线椭圆圈所示的区域中这两种方式来改善该导通不良造成的显示异常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如图5所示的第一凹槽K1内缩的方案或如图11中所示的第一凹槽K1两侧设置向外延伸的第三凹槽K3的方案以进行改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所示,平坦层101上还设置有第三凹槽K3,第三凹槽K3与第一凹槽K1连通设置,第三凹槽K3沿第一方向OA朝远离第一绑定子区B1的方向延伸,第一方向OA垂直于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在沿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上,第三凹槽K3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尺寸h2小于第一凹槽K1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尺寸h1。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K1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尺寸h1可以根据第一绑定子区B1中各绑定端子1的尺寸、各绑定端子1的排布方式和各绑定端子1之间的间距尺寸共同决定,以确保第一绑定子区B1中各绑定端子1均位于第一凹槽K1内,这里不进行限定。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三凹槽K3时,这里对于第三凹槽K3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尺寸h2的具体数据不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空间的大小进行确定。
示例性的,为了节约设计空间,可以设置第三凹槽K3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尺寸h2的范围为20μm±5μm。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各凹槽均设置在平坦层PLN上,且平坦层在部分区域起到平坦化和绝缘的作用,由于平坦层的部分区域需要设置开口以暴露出底层的膜层结构,用以进行电连接,故而,本申请的发明点涉及的设置在平坦层上的这几种凹槽均为贯穿的凹槽。当然,该阵列基板的平坦层的其它区域还可以设置非贯穿的凹槽,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所示,第一凹槽K1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第二凹槽K2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均位于连接层(例如ACF)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以内;第三凹槽K3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连接层(例如ACF)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凹槽K1的两侧设置连通的第三凹槽K3,在实际制备工艺中,该连通的凹槽对配向层的材料起到阻挡作用,使配向层的材料沿大凹槽(第一凹槽K1和第三凹槽K3连通后形成的凹槽)的边缘流动,最终使得配向层位于大凹槽靠近显示区的一侧,即使在第一凹槽K1靠近侧壁位置处的连接层本身粘附力较弱的情况下,由于大凹槽两侧的配向层距离第一凹槽K1中的绑定端子的距离较远,且大凹槽两侧的配向层距离第一凹槽K1的两侧距离较远,从而减弱了配向层材料的吸水特性对绑定端子1附近的连接层的影响,在阵列基板制备的显示装置进行信赖性测试(高温高湿条件)时,连接层的粘附力减弱程度较轻,绑定端子与驱动芯片之间导通正常,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提高。
另外,通过设置第三凹槽K3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连接层(例如ACF)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且第三凹槽K3远离第一凹槽K1的一端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连接层(例如ACF)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这样,即使在配向层的材料绕过第三凹槽K3远离第一凹槽K1的一端向第一凹槽K1方向流动时,由于第三凹槽K3远离第一凹槽K1的一端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连接层(例如ACF)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配向层的材料从如图11中所示的箭头的方向流入连接层(例如ACF)所在区域的概率,从而降低配向层材料吸水特性对连接层的粘附力的影响,降低连接层与绑定端子导通不良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阵列基板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平行于衬底100所在的平面且沿第一方向OA上,第三凹槽K3远离第一凹槽K1的一端到连接层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h3大于或等于300μm,且小于或等于800μm。
示例性的,第三凹槽K3沿第一方向OA的尺寸可以为1000μm左右。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配向层的材料沿着第三凹槽K3的外轮廓流动时,即使其绕过第三凹槽K3远离第一凹槽K1的一端流朝向位于第一绑定子区B1和第三绑定子区B2之间的连接层流动时,由于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h3大于或等于300μm,配向层的材料很难再流到位于第一绑定子区B1和第三绑定子区B2之间的连接层的边缘处,从而避免了此处配向层材料对连接层的负面影响,提高了阵列基板的绑定端子通过连接层与驱动芯片电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避免第三凹槽K3对阵列基板的走线排布设计的干扰,设置第三凹槽K3远离第一凹槽K1的一端到连接层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h3小于或等于800μm,以简化设计,降低制备工艺难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图13和图14所示,阵列基板还包括连接走线L,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显示区AA和绑定区BB之间的扇出区,连接走线L从扇出区延伸至绑定区,且连接走线L位于绑定区BB的部分设置在绑定区BB中除第一绑定子区B1和第二绑定子区B2之外的区域,连接走线L与绑定端子1电连接;第三凹槽K3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部分连接走线L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交叠。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这里对于连接走线L的延伸方向、连接走线L与绑定端子1的具体电连接方式不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线路排布设计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还包括栅极层和源漏金属层,栅极层和源漏金属层之间绝缘设置;源漏金属层位于平坦层与衬底之间,栅极层位于源漏金属层与衬底之间;参考图12所示,部分连接走线L包括第一线段L1和第二线段L2,第一线段L1位于栅极层Gate,第二线段L2位于源漏金属层SD;
其中,第一线段L1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凹槽K3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内,第二线段L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凹槽K3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外,第一线段L1和第二线段L2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阵列基板中的膜层包括依次设置在衬底100上的栅极层、栅绝缘层、源漏金属层、平坦层101、像素电极层和连接层102,其中,当如图12中的连接走线L位于源漏金属层时,由于第三凹槽K3会暴露出与连接走线L交叠的部分区域,源漏金属层的部分区域会暴露在外造成腐蚀,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设置正投影位于第三凹槽K3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内的第一线段L1位于栅极层,通过跳线设计,使得位于栅极层的第一线段L1通过栅绝缘层中的过孔与位于源漏金属层SD的第二线段L2电连接,从而避免设置第三凹槽K3造成对连接走线L的腐蚀,提高了阵列基板的可靠性和品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化设计,第一线段L1与第二线段L2之间的连接过孔均设置在与第二线段L2投影交叠的位置,以避开第三凹槽K3所在的区域,降低设计和制备工艺难度。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如图12中的连接走线L均位于栅极层时,由于栅极层上有栅绝缘层进行保护,在平坦层上设置第三凹槽K3并不会暴露出连接走线,则可以不进行跳线设计。
其中,绑定端子1包括三个子层,具体的,沿远离衬底的方向上,三个子层分别依次位于栅极层、源漏金属层和像素电极层,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所示,第二线段L2包括第一子线段L21和第二子线段L22,第一线段L1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线段L21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线段L2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一子线段L21通过第一线段L1与第二子线段L22电连接;
其中,参考图14所示,第二子线段L22位于第一子线段L21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配向层PI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子线段L21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交叠,且配向层PI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第二子线段L2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配向层PI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第二子线段L22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包括以下情况:
配向层PI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部分第二子线段L2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或者,配向层PI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各第二子线段L2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均不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图14所示,阵列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图案(例如第一对位标记图案2和第二对位标记图案3),导电图案位于绑定端子1与连接走线L之间,导电图案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凹槽K1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1-图14所示,通过在第一凹槽K1的两侧设置连通的第三凹槽K3,在实际制备工艺中,该连通的凹槽对配向层的材料起到阻挡作用,使配向层的材料沿大凹槽(第一凹槽K1和第三凹槽K3连通后形成的凹槽)的边缘流动,最终使得配向层位于大凹槽靠近显示区的一侧,即使在第一凹槽K1靠近侧壁位置处的连接层本身粘附力较弱的情况下,由于大凹槽两侧的配向层距离第一凹槽K1中的绑定端子的距离较远,且大凹槽两侧的配向层距离第一凹槽K1的两侧距离较远,从而减弱了配向层材料的吸水特性对绑定端子1附近的连接层的影响,在阵列基板进行信赖性测试(高温高湿条件)时,连接层的粘附力减弱程度较轻,绑定端子与驱动芯片之间导通正常,阵列基板制备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提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10所示,各凹槽(例如K1、K2、K4)的外轮廓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位于连接层(例如ACF)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以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第一绑定子区B1中沿第一凹槽K1侧壁排列的各绑定端子1到第一凹槽K1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第二绑定子区B2中沿第二凹槽K2侧壁排列的各绑定端子1到第二凹槽K2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为工艺偏差值。
这里对于工艺偏差值的具体数值不进行限定,根据设备的不同,工艺稳定性的不同,工艺偏差值会有所差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可以理解,在第一凹槽K1能够容纳位于第一绑定子区B1中的各绑定端子1的情况下,第一凹槽K1的尺寸尽可能减小,在第二凹槽K2能够容纳位于第二绑定子区B2中的各绑定端子1的情况下,第二凹槽K2的尺寸尽可能减小,这样,参考图6所示,在形成连接层并对其施加压力时,不存在相关技术中如图4B所示的标记K1-1和K1-2的被绑定端子1垫空的区域,从而使得连接层与第一凹槽K1和第二凹槽K2中的绑定端子1之间具有更好的粘附力,提高了连接层102与绑定端子1之间的导通稳定性,故而,即使在配向层的材料流入到第一凹槽K1左右两侧的区域导致配向层材料的吸水特性对连接层102存在负面影响,也不会使得连接层102与绑定端子1之间分离,从而提高了阵列基板的可靠性和品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连接层102覆盖绑定端子1的部分远离衬底100的表面沿垂直于衬底100所在平面的方向到衬底100之间的距离h4小于连接层102的其余部分远离衬底100的表面沿垂直于衬底100所在平面的方向到衬底100之间的距离h5。其中,图6是图5沿M3M4方向的截面图。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仅在绑定端子所在区域(例如第一绑定子区B1和第二绑定子区B2)设置凹槽(包括第一凹槽K1和第二凹槽K2)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绑定子区B1中沿第一凹槽K1侧壁排列的各绑定端子1到第一凹槽K1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第二绑定子区B2中沿第二凹槽K2侧壁排列的各绑定端子1到第二凹槽K2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为工艺偏差值,那么,不考虑工艺偏差的情况下,可以理解,设置有绑定端子1的区域的连接层102的上表面到衬底100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它未设置绑定端子1的区域中的连接层102的上表面到衬底100之间的距离。这样,在绑定工艺过程中,连接层102与位于凹槽内的绑定端子之间具有较强的粘附力,从而提高了连接层102与绑定端子1之间的导通稳定性,故而,即使在配向层的材料流入到第一凹槽K1左右两侧的区域导致配向层材料的吸水特性对连接层102存在负面影响,也不会使得连接层102与绑定端子1之间分离,从而提高了阵列基板的可靠性和品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图8和图9所示,平坦层10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凹槽K4,第四凹槽K4与第一凹槽K1断开设置,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绑定区BB的至少一个导电图案,一个第四凹槽K4内设置有一个导电图案,且导电图案到第四凹槽K4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其中,图8是图7沿M5M6方向的截面图。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导电图案可以包括对位标记图案,例如第一对位标记图案2和第二对位标记图案3。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导电图案还可以包括Dummy图案或其它导电岛。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导电图案可以位于源漏金属层,例如,对位标记图案位于源漏金属层。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导电图案可以位于栅极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图9和图10所示,平坦层101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凹槽K1同一侧的两个第四凹槽K4,第一凹槽K1指向第四凹槽K4的方向与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B的方向垂直;平坦层101位于相邻两个第四凹槽K4之间的部分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配向层PI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如图10中所示的配向层的边缘轮廓,在绑定区设置有第四凹槽K1的情况下,配向层的材料沿着凹槽的边缘轮廓流动,使得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配向层,例如,相邻的两个第四凹槽K4之间,相邻的第一凹槽K1和第四凹槽K4之间,这样,能够使得阵列基板的绑定区所在侧的边框的尺寸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缩减,有利于实现极致窄边框产品的制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文所述的阵列基板。
这里对于显示装置包括的阵列基板的具体结构不做赘述,具体可以参考前文的说明。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Display),另外,该显示装置可以是LCD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以及包括这些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示例性的,上述显示装置是ADS(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ADS是以宽视角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统称。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层向靠近显示区AA的方向移动,使得连接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配向层位于绑定区的部分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沿平行于衬底所在平面且显示区指向绑定区的方向上,连接层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绑定区的尺寸,从而有利于窄边框显示产品的制备。
另外,在显示产品后期的使用和测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第一凹槽K1靠近侧壁位置处的连接层本身粘附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凹槽K1两侧的连接层覆盖在配向层上,配向层材料的吸水特性使得第一凹槽K1边缘的连接层的粘附力进一步减弱,从而使得在阵列基板制备的显示装置进行信赖性测试(高温高湿条件)时,局部区域的连接层剥离,最终导致绑定端子与驱动芯片之间导通不良,阵列基板制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异常。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提高连接层与底层膜层的粘附力或者避免配向层的材料流到如图4A中所示的虚线椭圆圈所示的区域中这两种方式来改善该导通不良造成的显示异常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还包括驱动芯片IC,驱动芯片IC通过连接层102与绑定端子1电连接,连接层102包括异方性导电胶膜,驱动芯片IC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层10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以内。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驱动芯片IC可以为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Touch and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TDDI)芯片,或者,也可以是非TDDI芯片。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驱动芯片IC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层10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以内包括以下情况:
驱动芯片IC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连接层10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外轮廓以内;
或者,驱动芯片IC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连接层10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外轮廓重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FPC,柔性电路板通过导电层与阵列基板上的绑定电极电连接,导电层包括异方性导电胶膜。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绑定电极用于将阵列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前文中所述的绑定端子用于将阵列基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并未体现绑定电极的结构。
示例性的,绑定电极的膜层结构可以和绑定端子类似,具体可以参考前文中对绑定端子的相关描述。
另外,导电层与前文中提到的连接层的作用类似,且两者可以均为异方性导电胶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对置基板,对置基板和阵列基板相对设置,对置基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与绑定区重叠。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对置基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阵列基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且对置基板暴露出阵列基板位于绑定区的部分结构,得能够在绑定区中设置驱动芯片和柔性电路板,以使得驱动芯片和柔性电路板向显示装置中的阵列基板传输驱动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阵列基板,其中,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显示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配向层,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
绑定端子,位于所述绑定区,且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绑定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其中,在平行于所述衬底所在的平面、且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的方向上,所述绑定端子到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配向层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部分的边缘到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覆盖所述绑定端子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绑定端子以外的区域,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配向层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绑定区包括第一绑定子区和第二绑定子区,所述第一绑定子区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子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部分所述绑定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子区,部分所述绑定端子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子区;
其中,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子区远离所述第二绑定子区的一侧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绑定区的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衬底之间;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子区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子区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断开设置,所述第一绑定子区的各所述绑定端子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绑定子区的各所述绑定端子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的区域与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各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各所述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平坦层上还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三凹槽沿第一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子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的方向;在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所述第二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均位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所述第三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在平行于所述衬底所在的平面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到所述连接层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00μm,且小于或等于8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的扇出区;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连接走线,所述连接走线从所述扇出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所述连接走线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绑定区中除所述第一绑定子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子区之外的区域,所述连接走线与所述绑定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三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与部分所述连接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栅极层和源漏金属层,所述栅极层和所述源漏金属层之间绝缘设置;所述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平坦层与所述衬底之间,所述栅极层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与所述衬底之间;
部分所述连接走线包括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位于所述栅极层,所述第二线段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
其中,所述第一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内,所述第二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外,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二线段包括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一子线段通过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子线段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子线段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且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绑定端子与所述连接走线之间,所述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以内。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各凹槽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位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绑定子区中沿所述第一凹槽侧壁排列的各所述绑定端子到所述第一凹槽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绑定子区中沿所述第二凹槽侧壁排列的各所述绑定端子到所述第二凹槽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值为工艺偏差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连接层覆盖所述绑定端子的部分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到所述衬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层的其余部分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到所述衬底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平坦层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断开设置,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的至少一个导电图案,一个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电图案,且所述导电图案到所述第四凹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平坦层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指向所述第四凹槽的方向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的方向垂直;
所述平坦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四凹槽之间的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配向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17.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连接层与所述绑定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层包括异方性导电胶膜,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导电层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绑定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电层包括异方性导电胶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对置基板,所述对置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对置基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与所述绑定区重叠。
CN202210612206.4A 2022-05-30 2022-05-30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967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206.4A CN114967260B (zh) 2022-05-30 2022-05-30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PCT/CN2023/091822 WO2023231682A1 (zh) 2022-05-30 2023-04-28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206.4A CN114967260B (zh) 2022-05-30 2022-05-30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7260A CN114967260A (zh) 2022-08-30
CN114967260B true CN114967260B (zh) 2023-10-13

Family

ID=82957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2206.4A Active CN114967260B (zh) 2022-05-30 2022-05-30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7260B (zh)
WO (1) WO20232316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9064B (zh) * 2022-01-07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4967260B (zh) * 2022-05-30 2023-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15458537A (zh) * 2022-09-30 2022-12-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6044A (zh) * 2019-02-27 2019-04-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38604A (zh) * 2020-06-30 2020-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1665665A (zh) * 2020-07-17 2020-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65658A (zh) * 2020-06-29 2020-09-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12675816U (zh) * 2020-08-12 2021-03-0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78198A (zh) * 2021-03-29 2021-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45696A (zh) * 2022-02-25 2022-05-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母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8998B (zh) * 2015-09-14 2017-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05499091A (zh) * 2016-01-04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向液的涂布方法及涂布装置
CN105974676A (zh) * 2016-07-22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配向层的制造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27318B (zh) * 2018-01-15 2020-11-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柔性电路板引脚短路的方法
JP2022036345A (ja) * 2018-10-18 2022-03-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10032014B (zh) * 2019-05-31 2022-01-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74676A (zh) * 2019-09-30 2021-10-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64455A (zh) * 2020-05-20 2020-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967260B (zh) * 2022-05-30 2023-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6044A (zh) * 2019-02-27 2019-04-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65658A (zh) * 2020-06-29 2020-09-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38604A (zh) * 2020-06-30 2020-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1665665A (zh) * 2020-07-17 2020-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2675816U (zh) * 2020-08-12 2021-03-0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78198A (zh) * 2021-03-29 2021-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45696A (zh) * 2022-02-25 2022-05-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母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7260A (zh) 2022-08-30
WO2023231682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67260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1160020B (zh) 柔性基板、具备其的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200142237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99178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1391774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767785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2068338B (zh) 显示面板
CN111354774A (zh) 显示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022848B2 (en) Sealing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96962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90010900A (ko) 배선 기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장치
US20240055443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40344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20220393087A1 (en) Le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US2022039078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38892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circuits on opposing sides of insulating substrate connected by tapered through hole and pa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824162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360619B2 (en) Touch panel, fabrication method, repair method, and touch device
CN111290156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0827683A (zh) 一体化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5109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230510A (ja) 電気装置の接続に用いる可撓性基板構造
CN112867226B (zh) 高频传输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JP3341733B2 (ja) 液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68922B1 (ko) 전기적접속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