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2091A - 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2091A
CN114802091A CN202210497521.7A CN202210497521A CN114802091A CN 114802091 A CN114802091 A CN 114802091A CN 202210497521 A CN202210497521 A CN 202210497521A CN 114802091 A CN114802091 A CN 114802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air bag
adjusting
bag belt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75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2091B (zh
Inventor
高龙翔
张夏霖
吴佩勤
李明杞
徐梓月
金昱彤
赵瑶
张熙哲
高雪怡
吴红洲
高雨悦
肖维桢
张延仓
高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4975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20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2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2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2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2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2Construction of belts or 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79Head-rests with additional features not related to head-rest positioning, e.g. he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or 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调整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步骤二: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进行安全防护;通过车辆智能控制或前排人员干预,在距离事故源一定距离时,气囊带和充气头枕套即可充气防护;压条结合处可承受一定气压,使智能控制或人工根据危险程度充气,优先使各气囊带和头枕充盈变形后,再进行气囊的受气压弹出膨胀,并利用这段时间差,控制系统可进一步判断危险状态,决定是否使气囊带完全膨胀,可减少气囊带完全膨胀次数;步骤三:危险解除后,人工排气并复原气囊片至气囊带中和恢复充气头枕套中的膨胀套。本发明具有可主动充气且复原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交通车辆中乘员的安全防护装备,确切说是通过车载智能安全控制系统或人工预判到危险时,主动触发充气安全带及附属气囊膨胀变形,缩小充气安全带与乘员的间隙,增加安全带弹性和防护面积,减少乘员躯体和头部移动距,危险解除后可人工复原的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常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带、气囊和椅背头枕等。其中常用安全带为三点式,依靠安全带快速滑动时锁死轮轴和扭力杆提供束缚和缓冲,需要人体前移一定行程才能发挥作用;正面安全气囊需要从乘员面前爆炸式充气弹出,形成柔性保护。前移躯体与气囊弹出方向形成相向运动,极易导致面部、颈部伤害,尤其是存在气囊碎片和眼镜片等易尖锐物品情况时。椅背头枕为追尾时的安全装置,常常向前突出,使座位上的乘员颈部悬空极易疲劳。这几种防护装备的设计方法,一般不能采用预见危险时提前进行主动防护措施。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革新,在安全防护上宜应有所突破,可依靠车体雷达感知周边邻车距离、速度差,并设置安全处理标准。但现有车辆气囊弹出方式严重妨碍司机对车辆的控制。现有公开号为CN215826665U,专利名称为《一种驾驶员安全带》,其公开了一种气囊置于安全带内、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安全带外侧,根据车体碰撞导致身体前冲传到的压力,启动气囊工作的驾驶员安全带,其采用常规三点式,含气囊的安全带可伸缩于中柱内,气泵和电路连接均位于扶手箱一侧卡扣附近,其单带斜跨方法充气,仅保护胸及一侧颈部,无法同时对人体的头部、肩部进行有效保护,在车辆损坏或侧翻等情况下,无法有效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且现有的前排气囊都是隐藏式的,只能在事故时弹出,且不能由乘员恢复,需要专业维修人员恢复,成本高且维修耗时(前排气囊每次复原维修的费用为几百至几千,维修时间2~3个小时)。
因此,开发一种在险情过程中不会遮挡视线和过分限制乘员手臂自由;能提前充气、约束人体躯干前移,且当危险解除后,人工可复原气囊的汽车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通过车辆智能控制或前排人员干预,提前充气(即提前使安全带及头枕处气囊充气膨胀),减小安全带与乘员身体间隙,约束人体前移,迅速顶托下颚,并通过上颈枕带动头颈部前移,减少与躯体的位移差;本发明在险情过程中不会遮挡视线和过分限制乘员手臂自由;当危险解除后,人工可复原气囊,成本低、耗时短;克服了现有技术只能在事故时弹出,且不能由乘员恢复,需要专业维修人员恢复,成本高且维修耗时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整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
乘员坐上汽车座椅后,调整头枕高度,使与头枕贴合的颈枕弹性连接件置于后脑颈窝处;取下磁铁片吸附的按压摩擦卡扣,根据身高调整按压摩擦卡扣和固定矩形环连接点位置,并调整各调节带受力端长度;调整定型筋为微受力状态;调整定位于颈部的调节矩形环对应至颈部偏后处;
步骤二: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进行安全防护;
当非驾驶乘员困乏计划闭目养神时,将第二气囊带对应颈部的调节矩形环移动至合适位置,并用橡胶封闭片塞紧,进行人工充气,形成抱枕状供乘员倚靠并扶托头部;乘员睡眠时,右臂环抱第二气囊带、左肩依旧位于第一气囊带下;
根据需要或人工预见到无法避免的突发情况时,立刻开启气源,结合置于椅座处的压力传感器,对所感应到的乘员所在的座椅配套气囊带充气并因气囊带鼓胀而减小安全带与乘员身体间隙;乘员在气囊压力下苏醒或尚处于无意识状态均不影响身体被气囊束缚,第二气囊带上端充气使头颈部回归一定角度,接受充气头枕套膨胀后对头部的压迫和气囊带对下颚的顶托;
当低速行驶被后方车辆追尾时,车载智能安全设备无法提前判断时,各气囊均不能在事故前充分膨胀展开,依靠颈枕弹性连接件受力前移顶托作用,减少一定程度头部与躯干位移差;
当行车事故发生后,按下车门侧双卡槽卡扣或使调节带脱离双卡槽卡扣,使第三气囊带脱离车门侧限位调节件,推开身体两侧气囊带对肩部的约束,离开车辆;
步骤三:危险解除后,人工排气并复原气囊片至气囊带中、恢复充气头枕套中的膨胀套;
当触发安全充气组合工作后,在智能驾驶系统或司机控制下危险解除,打开各气囊带上的排气孔排气;
当车辆安全停泊后,人工排空各气囊带与充气头枕套中的剩余气体,并将气囊片复位;
当乘员下车时,按下车门侧双卡槽卡扣,使第三气囊带脱离双卡槽卡扣,推开身体两侧气囊带,将单卡槽卡扣吸附于扶手箱侧面磁铁片上,将双卡槽卡扣吸附于座椅侧面,安全防护结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包括安全充气组合和限位件组;限位件组设置在安全充气组合及座椅上;
安全充气组合包括充气带、气囊带和充气头枕套;
充气头枕套设置在汽车座椅头枕处;
气囊带呈双层带状,以乘员胸部为中心,各气囊带均为远侧边缘缝合,近侧边缘由缝合于气囊带边缘的压条控制开合;气囊带的双层带间内置气囊片;
气囊带包括用于双肩限位的第一气囊带和第二气囊带、以及用于腿部限位的第三气囊带;
第一气囊带和第二气囊带分别设置在汽车座椅椅背两侧、且呈对称设置;
第三气囊带设置在第一气囊带与第二气囊带之间、且位于汽车座椅椅座上方;
充气带、第一气囊带、充气头枕套、第二气囊带依次连通;
第三气囊带进气端与第一气囊带下端重合,且呈直角状连通,第三气囊带进气末端位于车门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充气带呈带状;
充气带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座椅侧面,下端与气源中的压缩空气箱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囊带包括上层带和下层带;
压条顺气囊带近侧布置于上层带和下层带边缘;
压条包括上压条和下压条,上压条位于上层带下面,上压条包括与上层带相连的固定片及卡球;
下压条位于下层带上;下压条包括与下层带相连的固定片、卡球槽和柔性筋;
卡球与卡球槽重合;
柔性筋外露于下层带边缘;
气囊片为尼龙材质,整体呈矩形片状结构;
气囊片置于气囊带中,长边长度与压条一致;气囊片顺长边折叠偶数层,折叠宽度小于气囊带宽度,折叠后缝合短边;
气囊片上下两层的长边分别与上层带和下层带近侧边缘缝合,并且两侧端点均封闭于本发明所述的安全带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充气头枕套包括内层套、膨胀套、弹性套;内层套位于膨胀套内部,膨胀套位于弹性套内部;
内层套为尼龙材质,呈枕形结构,与汽车座椅头枕形状一致;
膨胀套为尼龙材质,展开呈矩形片状,按短边叠瓦型错位折合,左右两边再进行折边,折叠后剩余宽度与内层套宽度一致,并在内折边区域与内层套缝合及封闭,并与第一气囊带、第二气囊带连通;
弹性套为弹性透气材质;弹性套覆盖于膨胀套、下端缝合上颈枕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件组包括缝合片、限位调节件、调节矩形环、尼龙粘扣片、颈枕弹性连接件、充气孔、排气孔、定型筋和磁铁片;
缝合片分别位于第一气囊带、第二气囊带和颈枕弹性连接件上;
限位调节件分别设置在椅座两侧的第一气囊带、第二气囊带上以及第三气囊带进气末端与第二气囊带进气末端之间;
调节矩形环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带、第二气囊带和限位调节件上;
尼龙粘扣片分别位于第一气囊带与颈枕套的贴合处、第二气囊带与颈枕套的贴合处;
颈枕弹性连接件位于头枕与椅背之间,形状与头枕底面一致;通过椭圆竖向孔使头枕限位杆置于颈枕弹性连接件中;第一气囊带、第二气囊带与颈枕弹性连接件连接于头枕限位杆外侧;
充气孔布置于第二气囊带上;
排气孔布置于各气囊带与充气头枕套上;
定型筋附着于颈枕弹性连接件上面、及气囊带上段;
磁铁片布置在扶手箱侧面及车门侧座椅底座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调节件包括按压摩擦卡扣、固定矩形环和调节带;
按压摩擦卡扣安装在调节带上,固定矩形环分别安装在第一气囊带、第二气囊带和第三气囊带上,按压摩擦卡扣与固定矩形环连接;
按压摩擦卡扣包括单卡槽卡扣和双卡槽卡扣,
单卡槽卡扣与第一气囊带相连;双卡槽卡扣与第二气囊带相连;
按压摩擦卡扣包括按压端和摩擦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矩形环呈中空的矩形片状,固定矩形环的后端与缝合片连接、前端与按压摩擦卡扣可拆卸连接;
固定矩形环包括第一矩形环、第二矩形环和第三矩形环;第一矩形环与第一缝合片连接;第二矩形环与第二缝合片连接;第三矩形环前端与双卡槽卡扣侧向槽连接,后端设置摩擦端;
调节带包括受力端、中段和自由端;调节带受力端端点固定于座椅底座中部、中段连接按压摩擦卡扣、自由端置于按压摩擦卡扣摩擦端下方;
调节带有三条,分别设置在座椅两侧、以及第三气囊带的进气末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调节矩形环为弹性橡胶材质,呈中空矩形框状结构;
调节矩形环分别布置在颈部两侧的第一气囊带和第二气囊带上、缝合片上方、以及调节带的受力端与自由端的重叠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颈枕弹性连接件材质为弹性橡胶;
颈枕弹性连接件包括竖向孔和梭形厚片;两个竖向孔对称设置在梭形厚片上;
竖向孔呈椭圆形或矩形;竖向孔临近梭形厚片两端的孔壁与头枕限位杆紧密接触;颈枕弹性连接件前面附着整体型缝合片、且将气囊带连接至头枕限位杆外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为一种可充气安全带与头枕套组合的使用方法,通过车辆智能控制或前排人员干预,在距离事故源一定距离时,气囊带和充气头枕套即可充气防护;压条结合处可承受一定气压,使智能控制或人工根据危险程度充气,优先使各气囊带和头枕充盈变形后,再进行气囊的受气压弹出膨胀,并利用这段时间差,控制系统可进一步判断危险状态,决定是否使气囊带完全膨胀,可减少气囊带完全膨胀次数。该设计安全设备在险情过程中不会遮挡视线和过分限制乘员手臂自由;当危险解除后,人工可复原气囊(本发明在判断到危险时提前让安全带充气,会存在安全带充气后事故并未发生的情况,本发明中的安全带能多次手动能复原,复原成本低、耗时短(本发明中的安全带正常使用情况下无复原成本,当重复使用过度以及压力过大造成损坏时、安全带复原成本约为100~300元,采用人工排期复原耗时30分钟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D-D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颈枕弹性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调节矩形环的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橡胶封闭片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橡胶封闭片的断面图。
图8为图1的Q处放大图。
图9为图1的P处放大图。
在图1中,E表示头枕;F表示上颈枕;G表示椅背;H表示椅座。
图中1-安全充气组合,1-1-充气带,1-2-气囊带,1-2A-上层带,1-2B-下层带,1-2-1-第一气囊带,1-2-2-第二气囊带,1-2-3-第三气囊带,1-2-4-压条,1-2-4-1-上压条,1-2-4-2-下压条,1-2-4-3-卡球,1-2-4-4-卡球槽,1-2-4-5-柔性筋,1-2-5-气囊片,1-3-充气头枕套,1-3-1-内层套,1-3-2-膨胀套,1-3-3-弹性套,2-限位件组,2-1-缝合片,2-1-1-第一缝合片,2-1-2-第二缝合片,2-1-3-第三缝合片,2-2-限位调节件,2-2-1-按压摩擦卡扣,2-2-1-1-单卡槽卡扣,2-2-1-2-双卡槽卡扣,2-2-2-固定矩形环,2-2-2-1-第一矩形环,2-2-2-2-第二矩形环,2-2-2-3-第三矩形环,2-2-3-调节带,2-2-3-1-第一调节带,2-2-3-2-第二调节带,2-2-3-3-第三调节带,2-3-调节矩形环,2-3-1-封闭橡胶片,2-4-尼龙粘扣片,2-5-颈枕弹性连接件,2-5-1-竖向孔,2-5-2-梭形厚片,2-6-充气孔,2-7-排气孔,2-8-定型筋,2-9-磁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本发明中的气囊置于安全带内,且可弹出及复原;本发明中的压力传感器安置于各椅座内,作为电路控制一部分,在智能安全系统或人工预见危险,需结合压力传感器数据,对存在乘员的座椅气囊充气;本发明采用气泵和压缩空气箱供气至固定于扶手箱与座椅间隙的双层充气带;本发明的安全带上设置多个固定矩形环,采用人工方法根据身高调整气囊带在人体的位置,使第三气囊带根据身材进行调节至腹部或大腿根部,本发明中的安全带受力点为两侧椅座及头枕限位杆,缓冲设备采用置于头枕限位杆上的颈枕弹性连接件,本发明通过安全充气组合对乘员的头颈、两肩、腹部各点充气限位保护,有效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本发明中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采用背带式结构,不需要回缩,在车辆损坏或侧翻、安全带的连接处卡扣发生损坏时,乘员可以通过与第三气囊带连接的调节带脱离按压卡扣,解除腿部束缚,并推开背带式气囊带或增加调节带受力端长度后逃生,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本发明采用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包括安全充气组合和限位件组两部分,主要应用于双肩限位的安全带,如其它类型安全带采用相似充气结构,亦在本发明要求权利保护范围。发明内容中近侧、远侧等用语是以乘员胸部为中心,上端、下端等用语是以空间位置确定,两边、两端用语是以叙述物体正视投影面长边和短边确定。
本发明设计内容为可充气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其它相关配套设备,应根据需要另行设计。其中安全控制系统可依托雷达和车载电脑感知判断及启闭气源,各座椅垫压力传感器应为控制本座椅气囊工作的必要器件;气源宜采用清新空气,由气泵产生、压缩空气箱储存和提供,气压控制满足安全带相关部件承受范围,充气速度应在2s内使各气囊膨胀鼓出;发明中充气带、气囊材质与常用安全带、气囊材质基本相同,透气性应在0.1kPa压强时小于5%/min;第二气囊带内置橡胶涂层,减少漏气速度;发明中各限位件材质、尺寸和细部结构设计应在运动测试中确定,本发明中一般不详细涉及。本发明要求所依托的座椅椅背、头枕限位杆强度,以及椅背角度调整设备强度均满足运动测试要求。
参阅附图可知: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整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
乘员坐上汽车座椅(如,副驾座椅)后,根据需要调整头枕高度,使与头枕贴合的颈枕弹性连接件2-5置于后脑颈窝处;取下磁铁片2-9吸附的按压摩擦卡扣2-2-1;
根据身高调整按压摩擦卡扣2-2-1和固定矩形环2-2-2连接点位置,并调整各调节带2-2-3受力端长度;调整定型筋2-8为微受力状态;调整定位于颈部的调节矩形环2-3对应至颈部偏后处(如,当身高较低,可将按压摩擦卡扣2-2-1与第一矩形环2-2-2-1连接;当身高较高,则将按压摩擦卡扣2-2-1与第二矩形环2-2-2-2连接);
下移座椅两侧调节带2-2-3上的调节矩形环2-3,分别翘起座椅两侧按压摩擦卡扣2-2-1摩擦端,轻拽调节带2-2-3自由端,使两侧气囊带1-2(即,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贴合身体并保持适度间隙;将第三矩形环2-2-2-3前端与双卡槽卡扣2-2-1-2侧向槽连接,轻拽第三调节带2-2-3-3自由端,使第三气囊带1-2-3贴合腿腹弯曲处,并保持适度间隙;调整定型筋2-8为微受力状态,调整颈部处的调节矩形环2-3位置,使颈部处于舒适状态;
当上述调整后,如因身高较小导致两侧按压摩擦卡扣2-2-1位置仍然过低,不方便操作时,可将第一缝合片2-1-1处的调节矩形环2-3上移一定高度,采用备用钩挂部件,使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在此次接触呈“X型”弯曲);
准备工作结束;
步骤二: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进行安全防护;
当非驾驶乘员困乏计划闭目养神时,将第二气囊带1-2-2对应颈部的调节矩形环2-3向下移动至合适位置,并用橡胶封闭片塞紧(调节矩形环2-3是柔性材料,可以受力产生变形和少量的弹性变形,封闭橡胶片2-3-1塞到调节矩形环2-3与气囊带1-2-2之间,使调节矩形环2-3达到最大弹性变形,二者(即调节矩形环2-3和封闭橡胶片2-3-1)共同压迫气囊带1-2-2,避免其漏气),使第二气囊带1-2-2上下封闭隔断,通过充气孔2-6将第二气囊带1-2-2中下端充气膨胀,形成抱枕状供乘员倚靠并扶托头部;乘员睡眠时,右臂环抱第二气囊带1-2-2,左肩依旧位于第一气囊带1-2-1下;
根据需要或人工预见到无法避免的突发情况时,立刻开启气源,结合置于椅座处的压力传感器,对所感应到的乘员所在的座椅配套气囊带充气并因气囊带鼓胀而减小安全带与乘员身体间隙;乘员在气囊压力下苏醒或尚处于无意识状态均不影响身体被气囊束缚,第二气囊带1-2-2上端充气使头颈部回归一定角度(由人工使中下段膨胀并隔断与上端的连通,通过调节矩形环2-3和辅助封闭物体进行隔断,实现仅第二气囊带1-2-2上端充气膨胀、而下端不充气),接受充气头枕套1-3膨胀后对头部的压迫和气囊带1-2膨胀变形对下颚的顶托;
事故发生时乘员状态和安全效果,应结合车辆运动测试试验进行。本发明中的气囊带1-2膨胀,可限制头部前移速度超过躯干时,颈部弯曲角度过大;本发明中的颈枕弹性连接件2-5可在乘员躯干惯性前移时,受气囊带1-2拉力产生一定距离的变形量,可缓解胸部承受的勒压损伤;或者在被追尾导致头部前移速度小于躯干时,弹性连接件2-5变形并顶托颈窝带动头部前移,减少头部与躯干位移差产生的颈部损伤;
当低速行驶被后方车辆追尾时,车载智能安全设备无法提前判断时,各气囊均不能在事故前充分膨胀展开,依靠颈枕弹性连接件2-5受力前移顶托作用(人体受惯性前冲,带动安全带拉扯与之相连的颈枕弹性连接件2-5,并使其向人体一侧变形,即可顶托),亦可以减少一定程度头部与躯干位移差;
当行车事故发生后,应按下车门侧双卡槽卡扣2-2-1-2或使调节带2-2-3脱离双卡槽卡扣2-2-1-2,使第三气囊带1-2-3脱离车门侧的限位调节件2-2,推开身体两侧气囊带1-2对肩部的约束,离开车辆;
步骤三:危险解除后,人工排气并复原气囊片至气囊带中、恢复充气头枕套中的膨胀套;
当触发安全充气组合1工作后,在智能驾驶系统或司机控制下危险解除,副驾乘员可打开各气囊带1-2上的排气孔2-7,并辅助司机打开司机座椅配套的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三气囊带1-2-3上的排气孔2-7排气;
当车辆安全停泊后,人工排空各气囊带1-2与充气头枕套1-3中的残余气体,并将气囊片1-2-5复位(即,用双手手指伸进气囊带开口侧两端,适度用力,使气囊片1-2-5两端缝合线归位。因现阶段常用气囊片厚度约0.45mm,即使原本多层叠置的气囊片不能完全按折痕复原,也不影响上下包裹有双层安全带的正常使用体感;再次应急膨胀,也不影响安全作用。取下充气头枕套1-3弹性套1-3-3,用双手手指捏住膨胀套1-3-2折痕,适度用力,使膨胀套1-3-2复原,再套上弹性套1-3-3。当气囊片1-2-5存在破损,需要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该座椅所有安全装置);
当乘员下车时,按下车门侧双卡槽卡扣2-2-1-2,使第三气囊带1-2-3脱离双卡槽卡扣2-2-1-2,推开身体两侧气囊带1-2,将单卡槽卡扣2-2-1-1吸附于扶手箱侧面的磁铁片2-9上,将双卡槽卡扣2-2-1-2吸附于座椅侧面,安全防护结束。
本发明中的主动充气相对于事故发生时才被动工作的安全带或气囊而言。本发明的主动充气过程的具体如下:依托雷达和车载电脑感知判断,包括各座椅垫压力传感器为控制本座椅气囊工作的必要器件;气源由气泵产生、压缩空气箱储存和输出至充气带;开启可分两个阶段,即预充和爆发,前段充气速度低,后段会爆发;当开启后瞬间危险解除,可由智能或人工关闭气源。
本发明应用于车辆的座椅上,每辆车可以设置多个本发明所述安全带,在每排座椅上,多个本发明所述安全带共用气源或每排共用气源;储气箱应该位于车体中部,以方便连通各座椅充气带;所有第二气囊带都位于车门一侧。
乘员头颈部伤害主要来源于碰撞或甩动,本发明中的气囊带总体经肩部由身前贯通至身后,受颈部调节矩形环约束,使颈部处膨胀变形小,其余部分均可充分向身体中线膨胀变形为直径约15cm桶状置于身前,即可在一定程度限制头颈部移动距离。
当位于上颈枕后部的弹性连接件受到气囊带拉力,可产生变形及回弹,其中变形阶段可带动颈窝短距离前移,以及缓冲人体前冲时安全带对人体的压迫。
进一步地,所述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包括安全充气组合1和限位件组2;限位件组2设置在安全充气组合1及座椅上;
安全充气组合1包括充气带1-1、气囊带1-2和充气头枕套1-3;
充气头枕套1-3设置在汽车座椅头枕和上颈枕处;
气囊带1-2呈双层带状,平顺贴合于乘员前面,以乘员胸部为中心,各气囊带1-2均为远侧边缘缝合,近侧边缘由缝合于气囊带边缘的压条1-2-4控制开合,使气囊片膨胀弹出时,向人体胸前弹出,方便保护人体及限制头颈部移动;气囊带1-2的双层带间内置气囊片1-2-5;在气囊带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压条口张开,进而气体充填上下两层气囊带和气囊片形成的封闭袋,并使气囊片展开膨胀,整体形成桶状;
气囊带1-2包括用于双肩限位的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以及用于腿部限位的第三气囊带1-2-3;第一气囊带1-2-1位于扶手箱侧,第二气囊带1-2-2位于车门侧,第三气囊带1-2-3位于腿腹弯曲处;
气囊带1-2共3根,根据分布位置分别为中控台侧的第一气囊带1-2-1、车门侧的第二气囊带1-2-2、横置于腰腹部的第三气囊带1-2-3,其中第二气囊带1-2-2各部件内层刷涂密封橡胶,减少气体外泄保持桶形,以使倚靠的乘员舒适;
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分别设置在汽车座椅椅背两侧、且呈对称设置;
第三气囊带1-2-3设置在第一气囊带1-2-1与第二气囊带1-2-2之间、且位于汽车座椅椅座上方;第一气囊带1-2-1位于扶手箱侧,第二气囊带1-2-2位于车门侧;第三气囊带1-2-3位于腿腹部;
安全充气组合1连通顺序为:充气带1-1、第一气囊带1-2-1、充气头枕套1-3、第二气囊带1-2-2依次串联连接;第一气囊带1-2-1与第二气囊带1-2-2上端间距约15cm;具体连通顺序为:充气带1-1下端连接气源、与第一气囊带1-2-1下端连接,第一气囊带1-2-1上端连接于充气头枕套1-3同侧限位杆以外下边内层套1-3-1及膨胀套1-3-2之间,第二气囊带1-2-2上端连接于充气头枕套1-3同侧限位杆以外下边内层套1-3-1及膨胀套1-3-2之间,第二气囊带1-2-2下端达到车门侧座椅底座;
第三气囊带1-2-3进气端与第一气囊带1-2-1下端重合,两者呈近且呈直角状连通、第三气囊带1-2-3进气末端位于车门一侧。
进一步地,充气带1-1呈带状,上下两层重合连接,可充气变形为近圆形;
充气带1-1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座椅侧面,下端与气源中的压缩空气箱连接;前排座椅的充气带1-1下端头位于座椅与中控台扶手箱间隙中,连接气源,位于后排座椅的充气带1-1应结合压缩空气箱位置另行布置。
进一步地,气囊带1-2包括上层带1-2A和下层带1-2B;
压条1-2-4顺气囊带1-2近侧布置于上层带1-2A和下层带1-2B边缘,压条1-2-4的两端略短于气囊带1-2;
压条1-2-4包括上压条1-2-4-1和下压条1-2-4-2,形状、功能同食品包装袋开口处可重复使用的封条,上压条1-2-4-1位于上层带1-2A下面,上压条1-2-4-1包括与上层带1-2A相连的固定片及卡球1-2-4-3;上压条1-2-4-1的断面大致呈倒置的“Ω”;
下压条1-2-4-2位于下层带1-2B上;下压条1-2-4-2包括与下层带1-2B相连的固定片、卡球槽1-2-4-4和柔性筋1-2-4-5;
卡球1-2-4-3与卡球槽1-2-4-4重合;两者重合后可承受一定压力,使气囊带经历外层膨胀和气囊片弹出两个阶段,以适应智能充气设备开启后,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安全级别调整;
柔性筋1-2-4-5外露于下层带1-2B边缘,起体感舒适作用;
气囊片1-2-5为尼龙材质,整体呈矩形片状结构;
气囊片1-2-5置于气囊带1-2中,气囊片1-2-5的长边长度与压条1-2-4一致,短边宽度20~30cm;气囊片1-2-5顺长边折叠偶数层(目的为顶底层边缘可置于气囊带1-2近侧边缘,折叠宽度小于气囊带1-2宽度,折叠后缝合短边);
气囊片1-2-5上下两层的长边分别与上层带1-2A和下层带1-2B近侧边缘缝合,并且两侧端点均封闭于安全带上(使气囊片1-2-5与气囊带1-2封闭紧密);充气后气囊片1-2-5可充分弹出,并与上层带1-2A和下层带1-2B共同形成直径约15cm的圆筒状。
进一步地,充气头枕套1-3总体形状与车内头枕相同,充气头枕套1-3包括内层套1-3-1、膨胀套1-3-2、弹性套1-3-3;内层套1-3-1位于膨胀套1-3-2内部,膨胀套1-3-2位于弹性套1-3-3内部;
内层套1-3-1为尼龙材质,呈枕形结构,与汽车座椅头枕形状一致;
膨胀套1-3-2为尼龙材质,展开呈矩形片状,按短边叠瓦型错位折合,左右两边再进行折边,折叠后剩余宽度与内层套1-3-1宽度一致,并在内折边区域与内层套1-3-1缝合及封闭,并与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连通;膨胀套1-3-2可与内层套1-3-1一起从头枕处取下。
弹性套1-3-3为弹性透气材质,弹性套1-3-3可在0.02KPa时,产生变形膨胀,大致形状同内层套1-3-1;弹性套1-3-3覆盖于膨胀套1-3-2、下端缝合上颈枕套,弹性套1-3-3与内层套1-3-1覆盖贴合,下端缝合可充填柔性材料的上颈枕套,弹性套1-3-3可自由取下。
进一步地,限位件组2包括缝合片2-1、限位调节件2-2、调节矩形环2-3、尼龙粘扣片2-4、颈枕弹性连接件2-5、充气孔2-6、排气孔2-7、定型筋2-8和磁铁片2-9;
缝合片2-1分别位于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和颈枕弹性连接件2-5上,用于连接限位调节件2-2,根据不同位置的缝合片调节气囊带对不同身高乘员的束缚长度;
限位调节件2-2分别设置在椅座两侧、第三气囊带1-2-3进气末端与第二气囊带1-2-2进气末端之间;
调节矩形环2-3可随意调整位置,并可初步变形不影响其束缚的气囊带通气,但需限制其附近气囊片弹出,以减少充气量;可移动目的是可根据身高调整和控制弹出位置,置于颈部主要是减少颈部处压迫,置于下部缝合片处是备用不同身高人的充气要求。
调节矩形环2-3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和限位调节件2-2上;调节矩形环2-3材质为弹性橡胶,可在0.02KPa时产生初步充气形成类圆环型,并可抵抗0.2KPa条件下的拉伸变形,作用为气囊带1-2充气膨胀时保障气体通过,并束缚周边一定范围气囊带1-2的充气变形。调节矩形环2-3整体为中空矩形框状,内径为两种,分别与气囊带1-2或两层重合的调节带2-2-3外部尺寸相近,其中顺带宽的内长边略小于带宽目的是使内短边与气囊带有一定的摩擦力,周边厚度1~3mm,宽度5~10mm,可由人力自由调整位置。一般座椅两侧气囊带1-2各布置2个,分别位于气囊带1-2与乘员颈部结合处,以及下端以上10cm缝合片2-1的上部,目的是限制气囊带膨胀压迫颈部,以及根据乘员身高自由调节下端充气位置。
尼龙粘扣片2-4分别位于第一气囊带1-2-1与上颈枕套(即,颈枕处的弹性套1-3-3下端)的贴合处、第二气囊带1-2-2与颈枕套的贴合处;方便粘合,颈枕套和与之缝合的弹性套可取下;尼龙粘扣片2-4位于弹性套1-3-3下端、上颈枕套的下部,目的是粘合上颈枕套和颈枕弹性连接件上的缝合片。
尼龙粘扣片2-4为现有技术,形状根据需要裁剪。尼龙粘扣片2-4为分别于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与颈枕套贴合处上层带表面和颈枕套下面对应缝合。
颈枕弹性连接件2-5位于头枕与椅背之间,形状与头枕底面一致;通过椭圆竖向孔2-5-1使头枕限位杆3置于颈枕弹性连接件2-5中;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与颈枕弹性连接件2-5通过缝合片连接于头枕限位杆3外侧;
充气孔2-6布置于第二气囊带1-2-2上;充气孔2-6材质为橡胶,可选用排球充气孔结构进行改进。布置于第二气囊带1-2-2中下端,另置气筒、充气针;充气孔2-6在无危险发生时,依靠人工进行第二气囊带充气,方便身体倚靠。
排气孔2-7布置于各气囊带1-2与充气头枕套1-3上;排气孔2-7采用现有技术,要求承受0.2KPa条件下的密闭性和人工开启后的排气速度。布置于各气囊带1-2与充气头枕套1-3适当位置;
定型筋2-8附着于颈枕弹性连接件2-5正面、及气囊带1-2上段;定型筋2-8采用现有材料,要求为薄片或细丝,主要附着于颈枕弹性连接件2-5正面及气囊带1-2上段一定长度的上层带表面,可适度弯折,可承受0.5kg的重力;定型筋2-8用于减少安全带对乘员产生的束缚感。
磁铁片2-9布置在扶手箱侧面及车门侧座椅底座侧面,用于吸附按压摩擦卡扣2-2-1钢制组件。
进一步地,缝合片2-1包括第一缝合片2-1-1、第二缝合片2-1-2和第三缝合片2-1-3;第一缝合片2-1-1和第二缝合片2-1-2均缝合于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的下端;其中,第一缝合片2-1-1位于第二缝合片2-1-2上方;用于确定后面固定矩形环2-2-2位置;
第三缝合片2-1-3缝合于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下层带、且与颈枕弹性连接件2-5连接;缝合片2-1材质与充气带1-1相同,形状根据连接件需求设计,作用为固定限位调节件2-2和颈枕弹性连接件2-5。主要缝合于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下端及向上约10cm处上层带上,其中距气囊带1-2下端10cm的为第一缝合片2-1-1,气囊带1-2下端为第二缝合片2-1-2;缝合于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下层带的第三缝合片2-1-3直接与颈枕弹性连接件2-5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调节件2-2包括按压摩擦卡扣2-2-1、固定矩形环2-2-2和调节带2-2-3;
按压摩擦卡扣2-2-1安装在调节带2-2-3上,固定矩形环2-2-2分别安装在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上,按压摩擦卡扣2-2-1与固定矩形环2-2-2连接;
按压摩擦卡扣2-2-1包括单卡槽卡扣2-2-1-1和双卡槽卡扣2-2-1-2,
单卡槽卡扣2-2-1-1与第一气囊带1-2-1相连;双卡槽卡扣2-2-1-2与第二气囊带1-2-2相连;
与第一气囊带1-2-1相连的按压摩擦卡扣2-2-1为单卡槽卡扣(单卡槽卡扣位于扶手箱侧);与第二气囊带1-2-2相连的按压摩擦卡扣2-2-1为双卡槽卡扣(双卡槽卡扣位于车门侧;安全带解开时,需要将第三气囊带脱离身体,为避免其掉落至车门外,解开应将第三气囊放于扶手箱一侧,双卡槽卡扣置于车门侧);要求为在满足强度和方便的前提下尺寸尽量小。固定矩形环2-2-2,材质为高强度钢材;
按压摩擦卡扣2-2-1包括按压端和摩擦端;按压端要求为按压时脱离固定矩形环2-2-2、自由状态可将固定矩形环2-2-2插入固定。摩擦端要求为受力时压住调节带2-2-3,确保调节带2-2-3定位,自由状态翘起一定角度使调节带2-2-3自由活动。按压摩擦卡扣2-2-1为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固定矩形环2-2-2整体呈中空的矩形片状,固定矩形环2-2-2的一般后端与缝合片2-1连接、前端可方便置于按压摩擦卡扣2-2-1内;
固定矩形环2-2-2包括第一矩形环2-2-2-1、第二矩形环2-2-2-2和第三矩形环2-2-2-3;第一矩形环2-2-2-1与第一缝合片2-1-1连接;第二矩形环2-2-2-2与第二缝合片2-1-2连接;第三矩形环2-2-2-3前端与双卡槽卡扣侧向槽连接,后端设置摩擦端,与按压摩擦卡扣2-2-1摩擦端形状一致;
调节带2-2-3材质与充气带1-1相同,为单层带,包括受力端、中段和自由端;调节带2-2-3受力端端点固定于座椅底座中部附近、中段连接按压摩擦卡扣2-2-1、自由端置于按压摩擦卡扣2-2-1摩擦端下面;
调节带2-2-3有三条,分别为第一调节带2-2-3-1、第二调节带2-2-3-2和第三调节带2-2-3-3;调节带2-2-3分别设置在座椅两侧、以及第三气囊带1-2-3的进气末端;与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相连的第一调节带2-2-3-1和第二调节带2-2-3-2受力端端点固定与座椅底座中部附近,中段连接按压摩擦卡扣2-2-1,自由端置于按压摩擦卡扣2-2-1摩擦端下面;位于第三气囊带1-2-3充气末端的限位调节件2-2组合形式以车门为起点,依次为第二调节带2-2-3-2、双卡槽卡扣2-2-1-2(均与第二气囊带1-2-2共用)、固定矩形环2-2-2-3(后端布置摩擦端)、第三调节带2-2-3-3,第三调节带2-2-3-3的受力端端点与第三气囊带1-2-3充气末端缝合;
调节矩形环2-3整体为中空矩形框状结构;
调节矩形环2-3分别布置在颈部两侧布置、缝合片2-1上方、以及调节带2-2-3的受力端与自由端的重叠处;本发明中的安全带长度固定、不能伸缩;当节矩形环2-3布置在颈枕处时,调节矩形环2-3手动调整后位于不同身高人的颈部(颈枕处的调节矩形环2-3共计2个,分别位于颈枕两侧),减少气囊带1-2膨胀的压迫;当节矩形环2-3布置在缝合片上方时(共计2个),当身材较小人需要增紧安全带或副驾乘员平躺时,调整调节矩形环2-3至胸腹部并十字连接,增加安全;调节矩形环2-3布置调节带2-2-3的受力端与自由端的重叠处时(共计3个),目的是增加摩擦力,避免意外松开(如图1所示)。
调节矩形环2-3材质为弹性橡胶,可在安全带内产生0.02KPa时初步变形(周长少量延长),并可抵抗0.2KPa条件下的拉伸变形,作用为气囊带1-2初步充气膨胀时保障气体通过,压强较大时束缚临近压条1-2-4张开,限制其内的气囊片充气变形弹出。调节矩形环2-3整体为中空矩形框状,内径为两种,分别与气囊带1-2或两层重叠的调节带2-2-3外部尺寸相近,其中调节矩形环2-3的短边与气囊带的带厚一致,调节矩形环2-3的长边与带宽相同。在需要调整调节矩形环2-3时,人工轻压调节矩形环2-3的短边、移动调节矩形环2-3的位置,调节矩形环2-3通过摩擦力固定在气囊带或调节带上。一般座椅两侧气囊带1-2各布置2个调节矩形环2-3,调节矩形环2-3分别位于气囊带1-2与乘员颈部结合处,以及下端以上10cm缝合片2-1的上部(目的是限制气囊带膨胀压迫颈部,以及根据乘员身高自由调节下端充气位置)。调节带2-2-2上布置3个调节矩形环2-3,分别位于第一调节带2-2-3-1、第二调节带2-2-3-2、第三调节带2-2-3-3与按压摩擦卡扣2-2-1连接处。
橡胶封闭片2-3-1外径呈扁圆形,长轴与调节矩形环2-3长边一致,橡胶封闭片2-3-1塞在调节矩形环2-3与气囊带1-2-2之间,并使调节矩形环2-3达到最大变形后,二者一起压迫气囊带1-2-2封闭不漏气。
更进一步地,颈枕弹性连接件2-5材质为弹性橡胶,可在120km时速时受到体重40~80kg乘员惯性形成的拉力时,可产生2~5cm的拉伸变形;
颈枕弹性连接件2-5与头枕下端尺寸基本相同并贴合于头枕下面、且位于上颈枕处;弹性套1-3-3通过下端上颈枕套与颈枕弹性连接件2-5贴合;
颈枕弹性连接件2-5大致形状为包括竖向孔2-5-1和梭形厚片2-5-2;两个竖向孔2-5-1对称设置在梭形厚片2-5-2上;梭形厚片2-5-2长度与头枕一致,厚度约1cm;
竖向孔2-5-1呈椭圆形或矩形,可内插头枕限位杆3;竖向孔2-5-1临近梭形厚片2-5-2两端的孔壁与头枕限位杆3紧密接触;颈枕弹性连接件2-5前面附着整体型缝合片2-1-3、且将气囊带1-2连接至头枕限位杆3外侧;第一气囊带1-2-1与第二气囊带1-2-2连接,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分别穿过二个竖向孔2-5-1、且位于间隔设置的二个头枕限位杆3之间。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整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
乘员坐上汽车座椅后,调整头枕高度,使与头枕贴合的颈枕弹性连接件(2-5)置于后脑颈窝处;取下磁铁片(2-9)吸附的按压摩擦卡扣(2-2-1),根据身高调整按压摩擦卡扣(2-2-1)和固定矩形环(2-2-2)连接点位置,并调整各调节带(2-2-3)受力端长度;调整定型筋(2-8)为微受力状态;调整定位于颈部的调节矩形环(2-3)对应至颈部偏后处;
步骤二: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进行安全防护;
当非驾驶乘员困乏计划闭目养神时,将第二气囊带(1-2-2)对应颈部的调节矩形环(2-3)移动至合适位置,并用橡胶封闭片塞紧,进行人工充气,形成抱枕状供乘员倚靠并扶托头部;乘员睡眠时,右臂环抱第二气囊带(1-2-2)、左肩依旧位于第一气囊带(1-2-1)下;
根据需要或人工预见到无法避免的突发情况时,立刻开启气源,结合置于椅座处的压力传感器,对所感应到的乘员所在的座椅配套气囊带充气并因气囊带鼓胀而减小安全带与乘员身体间隙;乘员在气囊压力下苏醒或尚处于无意识状态均不影响身体被气囊束缚,第二气囊带(1-2-2)上端充气使头颈部回归一定角度,接受充气头枕套(1-3)膨胀后对头部的压迫和气囊带(1-2)对下颚的顶托;
当低速行驶被后方车辆追尾时,车载智能安全设备无法提前判断时,各气囊均不能在事故前充分膨胀展开,依靠颈枕弹性连接件(2-5)受力前移顶托作用,减少一定程度头部与躯干位移差;
当行车事故发生后,按下车门侧双卡槽卡扣(2-2-1-2)或使调节带(2-2-3)脱离双卡槽卡扣(2-2-1-2),使第三气囊带(1-2-3)脱离车门侧限位调节件(2-2),推开身体两侧气囊带(1-2)对肩部的约束,离开车辆;
步骤三:危险解除后,人工排气并复原气囊片至气囊带中、恢复充气头枕套中的膨胀套;
当触发安全充气组合(1)工作后,在智能驾驶系统或司机控制下危险解除,打开各气囊带(1-2)上的排气孔(2-7)排气;
当车辆安全停泊后,人工排空各气囊带(1-2)与充气头枕套(1-3)中的剩余气体,并将气囊片(1-2-5)复位;
当乘员下车时,按下车门侧双卡槽卡扣(2-2-1-2),使第三气囊带(1-2-3)脱离双卡槽卡扣(2-2-1-2),推开身体两侧气囊带(1-2),将单卡槽卡扣(2-2-1-1)吸附于扶手箱侧面磁铁片(2-9)上,将双卡槽卡扣(2-2-1-2)吸附于座椅侧面,安全防护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包括安全充气组合(1)和限位件组(2);限位件组(2)设置在安全充气组合(1)及座椅上;
安全充气组合(1)包括充气带(1-1)、气囊带(1-2)和充气头枕套(1-3);
充气头枕套(1-3)设置在汽车座椅头枕处;
气囊带(1-2)呈双层带状,以乘员胸部为中心,各气囊带(1-2)均为远侧边缘缝合,近侧边缘由缝合于气囊带边缘的压条(1-2-4)控制开合;气囊带(1-2)的双层带间内置气囊片(1-2-5);
气囊带(1-2)包括用于双肩限位的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以及用于腿部限位的第三气囊带(1-2-3);
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分别设置在汽车座椅椅背两侧、且呈对称设置;
第三气囊带(1-2-3)设置在第一气囊带(1-2-1)与第二气囊带(1-2-2)之间、且位于汽车座椅椅座上方;
充气带(1-1)、第一气囊带(1-2-1)、充气头枕套(1-3)、第二气囊带(1-2-2)依次连通;
第三气囊带(1-2-3)进气端与第一气囊带(1-2-1)下端重合,且呈直角状连通,第三气囊带(1-2-3)进气末端位于车门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充气带(1-1)呈带状;
充气带(1-1)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座椅侧面,下端与气源中的压缩空气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气囊带(1-2)包括上层带(1-2A)和下层带(1-2B);
压条(1-2-4)顺气囊带(1-2)近侧布置于上层带(1-2A)和下层带(1-2B)边缘;
压条(1-2-4)包括上压条(1-2-4-1)和下压条(1-2-4-2),上压条(1-2-4-1)位于上层带(1-2A)下面,上压条(1-2-4-1)包括与上层带(1-2A)相连的固定片及卡球(1-2-4-3);
下压条(1-2-4-2)位于下层带(1-2B)上;下压条(1-2-4-2)包括与下层带(1-2B)相连的固定片、卡球槽(1-2-4-4)和柔性筋(1-2-4-5);
卡球(1-2-4-3)与卡球槽(1-2-4-4)重合;
柔性筋(1-2-4-5)外露于下层带(1-2B)边缘;
气囊片(1-2-5)为尼龙材质,整体呈矩形片状结构;
气囊片(1-2-5)置于气囊带(1-2)中,长边长度与压条(1-2-4)一致;气囊片(1-2-5)顺长边折叠偶数层,折叠宽度小于气囊带(1-2)宽度,折叠后缝合短边;
气囊片(1-2-5)上下两层的长边分别与上层带(1-2A)和下层带(1-2B)近侧边缘缝合,并且两侧端点均封闭于安全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充气头枕套(1-3)包括内层套(1-3-1)、膨胀套(1-3-2)、弹性套(1-3-3);内层套(1-3-1)位于膨胀套(1-3-2)内部,膨胀套(1-3-2)位于弹性套(1-3-3)内部;
内层套(1-3-1)为尼龙材质,呈枕形结构,与汽车座椅头枕形状一致;
膨胀套(1-3-2)为尼龙材质,展开呈矩形片状,按短边叠瓦型错位折合,左右两边再进行折边,折叠后剩余宽度与内层套(1-3-1)宽度一致,并在内折边区域与内层套(1-3-1)缝合及封闭,并与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连通;
弹性套(1-3-3)为弹性透气材质;弹性套(1-3-3)覆盖于膨胀套(1-3-2)、下端缝合上颈枕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限位件组(2)包括缝合片(2-1)、限位调节件(2-2)、调节矩形环(2-3)、尼龙粘扣片(2-4)、颈枕弹性连接件(2-5)、充气孔(2-6)、排气孔(2-7)、定型筋(2-8)和磁铁片(2-9);
缝合片(2-1)分别位于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和颈枕弹性连接件(2-5)上;
限位调节件(2-2)分别设置在椅座两侧、第三气囊带(1-2-3)进气末端与第二气囊带(1-2-2)进气末端之间;
调节矩形环(2-3)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和限位调节件(2-2)上;
尼龙粘扣片(2-4)分别位于第一气囊带(1-2-1)与颈枕套的贴合处、第二气囊带(1-2-2)与颈枕套的贴合处;
颈枕弹性连接件(2-5)位于头枕与椅背之间,形状与头枕底面一致;通过椭圆竖向孔(2-5-1)使头枕限位杆3置于颈枕弹性连接件(2-5)中;第一气囊带(1-2-1)、第二气囊带(1-2-2)与颈枕弹性连接件(2-5)连接于头枕限位杆(3)外侧;
充气孔(2-6)布置于第二气囊带(1-2-2)上;
排气孔(2-7)布置于各气囊带(1-2)与充气头枕套(1-3)上;
定型筋(2-8)附着于颈枕弹性连接件(2-5)上面、及气囊带(1-2)上段;
磁铁片(2-9)布置在扶手箱侧面及车门侧座椅底座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限位调节件(2-2)包括按压摩擦卡扣(2-2-1)、固定矩形环(2-2-2)和调节带(2-2-3);
按压摩擦卡扣(2-2-1)安装在调节带(2-2-3)上,固定矩形环(2-2-2)分别安装在第一气囊带(1-2-1)和第二气囊带(1-2-2)上,按压摩擦卡扣(2-2-1)与固定矩形环(2-2-2)连接;
按压摩擦卡扣(2-2-1)包括单卡槽卡扣(2-2-1-1)和双卡槽卡扣(2-2-1-2),
单卡槽卡扣(2-2-1-1)与第一气囊带(1-2-1)相连;双卡槽卡扣(2-2-1-2)与第二气囊带(1-2-2)相连;
按压摩擦卡扣(2-2-1)包括按压端和摩擦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矩形环(2-2-2)呈中空的矩形片状,固定矩形环(2-2-2)的后端与缝合片(2-1)连接、前端与按压摩擦卡扣(2-2-1)可拆卸连接;
固定矩形环(2-2-2)包括第一矩形环(2-2-2-1)、第二矩形环(2-2-2-2)和第三矩形环(2-2-2-3);第一矩形环(2-2-2-1)与第一缝合片(2-1-1)连接;第二矩形环(2-2-2-2)与第二缝合片(2-1-2)连接;第三矩形环(2-2-2-3)前端与双卡槽卡扣侧向槽连接,后端设置摩擦端;
调节带(2-2-3)包括受力端、中段和自由端;调节带(2-2-3)受力端端点固定于座椅底座中部、中段连接按压摩擦卡扣(2-2-1)、自由端置于按压摩擦卡扣(2-2-1)摩擦端下方;
调节带(2-2-3)有三条,分别设置在座椅两侧、以及第三气囊带(1-2-3)的进气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矩形环(2-3)为弹性橡胶材质,呈中空矩形框状结构;
调节矩形环(2-3)分别布置在颈部两侧、缝合片(2-1-1)上方、以及调节带(2-2-3)的受力端与自由端的重叠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颈枕弹性连接件(2-5)材质为弹性橡胶;
颈枕弹性连接件(2-5)包括竖向孔(2-5-1)和梭形厚片(2-5-2);两个竖向孔(2-5-1)对称设置在梭形厚片(2-5-2)上;
竖向孔(2-5-1)呈椭圆形或矩形;竖向孔(2-5-1)临近梭形厚片(2-5-2)两端的孔壁与头枕限位杆(3)紧密接触;颈枕弹性连接件(2-5)前面附着整体型缝合片(2-1-3)、且将气囊带(1-2)连接至头枕限位杆(3)外侧。
CN202210497521.7A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802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7521.7A CN114802091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7521.7A CN114802091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2091A true CN114802091A (zh) 2022-07-29
CN114802091B CN114802091B (zh) 2024-03-19

Family

ID=8251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7521.7A Active CN114802091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2091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0082A (en) * 1956-04-04 1958-09-02 Paul Goodwin Shoulder harness
US3682498A (en) * 1970-02-21 1972-08-08 Edith Rutzki Safety belts
US3827716A (en) * 1973-04-11 1974-08-06 D Harney Safety vest
US3865398A (en) * 1973-02-05 1975-02-11 Toni Woll Expandable crash-restraining means
US3948541A (en) * 1974-06-27 1976-04-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Inflatable body and head restraint
CN1227526A (zh) * 1996-06-14 1999-09-01 环宇推进器公司 安装有可充气袋囊的安全腰带及其使用方法
CN2406873Y (zh) * 2000-01-06 2000-11-22 廖志成 座位用的辅助安全带结构
JP2011005910A (ja) * 2009-06-24 2011-01-13 Toyota Motor Corp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203528420U (zh) * 2013-10-12 2014-04-09 厦门理工学院 四点式儿童安全带
CN105253088A (zh) * 2015-10-22 2016-01-20 成都易默生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CN105711536A (zh) * 2016-04-06 2016-06-29 戴姆勒股份公司 一种头枕安全气囊
CN108189801A (zh) * 2017-12-28 2018-06-22 江苏大学 机动车气囊式安全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18843A (zh) * 2018-09-13 2019-02-12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后碰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及方法
CN209739016U (zh) * 2019-04-18 2019-12-06 陈仙武 简易型儿童五点式安全带
CN213799346U (zh) * 2020-06-30 2021-07-27 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缓冲组件、安全带装置及儿童安全载具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0082A (en) * 1956-04-04 1958-09-02 Paul Goodwin Shoulder harness
US3682498A (en) * 1970-02-21 1972-08-08 Edith Rutzki Safety belts
US3865398A (en) * 1973-02-05 1975-02-11 Toni Woll Expandable crash-restraining means
US3827716A (en) * 1973-04-11 1974-08-06 D Harney Safety vest
US3948541A (en) * 1974-06-27 1976-04-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Inflatable body and head restraint
CN1227526A (zh) * 1996-06-14 1999-09-01 环宇推进器公司 安装有可充气袋囊的安全腰带及其使用方法
CN2406873Y (zh) * 2000-01-06 2000-11-22 廖志成 座位用的辅助安全带结构
JP2011005910A (ja) * 2009-06-24 2011-01-13 Toyota Motor Corp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203528420U (zh) * 2013-10-12 2014-04-09 厦门理工学院 四点式儿童安全带
CN105253088A (zh) * 2015-10-22 2016-01-20 成都易默生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CN105711536A (zh) * 2016-04-06 2016-06-29 戴姆勒股份公司 一种头枕安全气囊
CN108189801A (zh) * 2017-12-28 2018-06-22 江苏大学 机动车气囊式安全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18843A (zh) * 2018-09-13 2019-02-12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后碰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及方法
CN209739016U (zh) * 2019-04-18 2019-12-06 陈仙武 简易型儿童五点式安全带
CN213799346U (zh) * 2020-06-30 2021-07-27 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缓冲组件、安全带装置及儿童安全载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2091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05615A (en) Inflatable body and head restraint
EP0642431B1 (en) Inflatable body and head restraint system
US3948541A (en) Inflatable body and head restraint
US6315245B1 (en) Ejection seat with blast protection system
US5871230A (en) Lap mounted inflatable bag and method of use
US9745065B2 (en) Device for protecting an individual sitting on a seat, a seat, and a vehicle
CN107284393A (zh) 乘员保护装置
EP1783012B1 (en) A Restraint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3786677B (zh) 一种充气安全带系统
US5277440A (en) Air bag retention device
US20030057761A1 (en) Head restraint for a passenger of a vehicle
WO2020034252A1 (zh)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US5911612A (en) Foldable, inflatable flotation device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means
US7926839B1 (en) Head and neck restraint system
US6394866B1 (en) 1-step safety belt inflatable into a life vest
CN1332989A (zh) 自动膨胀式衣服
US20030201635A1 (en) Occupant restraint belt presenter
CN1227526A (zh) 安装有可充气袋囊的安全腰带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17143B (zh) 儿童乘车安全束缚系统
CN114802091A (zh) 一种可主动充气及复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CN109606303A (zh) 一种可调整包形的连体主动式校车安全气囊及其控制方法
CN211893137U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保护装置
CN209870189U (zh) 一种带有救生气囊的头枕
CN2376403Y (zh) 充气式汽车安全座位
US6550805B1 (en) Occupant restraint belt with inflatable presen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