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1871A - 摄像支援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摄像支援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1871A
CN114761871A CN202080082669.3A CN202080082669A CN114761871A CN 114761871 A CN114761871 A CN 114761871A CN 202080082669 A CN202080082669 A CN 202080082669A CN 114761871 A CN114761871 A CN 114761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ke correction
imaging
irradiation
irradiation rang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26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1871B (zh
Inventor
藤川哲也
藤木伸一郎
田中淳一
川中子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761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1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1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1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4Vertical adjustment of lens; Rising fro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15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displac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normal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5Blu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摄像支援装置的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在摄像装置的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获取与基于抖动校正机构的抖动校正量及摄像装置的焦距有关的数据;根据所获取的与抖动校正量及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向对象被摄体的来自照射装置的光的照射范围。

Description

摄像支援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涉及一种摄像支援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10-322590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检测单元,检测摄像单元的抖动并输出抖动信号;处理单元,处理选择了不使用辅助光的发光单元时的抖动振动而生成抖动校正信号;抖动校正单元,根据抖动校正信号来光学校正抖动;及控制单元,在选择了不使用发光单元时的摄影时,将处理单元控制为规定的状态。
在日本特开2004-128584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分割单元,将摄像单元的曝光时间分割为多个时间;读出单元,在进行拍摄时,在两个期间分别读出积蓄在受光部的电荷信号作为第1图像数据及第2图像数据;比较单元,对第1图像数据和第2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及检测单元,根据基于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来检测被摄体与摄像装置的相对抖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抖动校正机构的工作状态来调整向对象被摄体的来自照射装置的光的照射范围的摄像支援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程序。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方式为一种摄像支援装置,其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连接或内置于处理器,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在摄像装置的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获取与基于抖动校正机构的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及与摄像装置的焦距有关的数据;根据所获取的与抖动校正量及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向对象被摄体的来自照射装置的光的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2方式为第1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获取与从摄像装置至对象被摄体为止的被摄体距离有关的数据,并且除了与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及与焦距有关的数据以外,还根据与被摄体距离有关的数据来调整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3方式为第2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照射装置能够变更光的强度,处理器还根据被摄体距离来调整光的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4方式为第1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处理器根据与照射装置的透镜的光轴和摄像装置的透镜的光轴之间的间隔有关的数据、与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及与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5方式为第2方式或第3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处理器根据与照射装置的透镜的光轴和摄像装置的透镜的光轴之间的间隔有关的数据、与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与被摄体距离有关的数据及与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6方式为第1方式至第5方式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当通过使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而进行使摄像图像位移的对位控制时,处理器调整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7方式为第6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处理器在既定时间内的对位控制中在根据摄像图像内的对象被摄体图像的位移量的最大值而受到限制的范围内调整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8方式为第1方式至第7方式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当进行通过抖动校正机构的工作而校正以从外部施加于摄像装置的振动为原因而引起的图像抖动的抖动校正控制时,处理器调整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9方式为第8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处理器在既定时间内的抖动校正控制中在根据像抖动的最大校正量而受到限制的范围内调整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0方式为第1方式至第9方式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照射装置将光向对象被摄体面照射,处理器对照射装置进行使从照射装置面照射的光中的中央区域照射到对象被摄体的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1方式为第1方式至第10方式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摄像装置具有能够沿着光轴移动的透镜,处理器根据与在透镜的光轴上的位移量有关的数据、与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及与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2方式为一种摄像系统,其包括:第1方式至第11方式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照射装置;及摄像装置,照射装置向由摄像支援装置调整的照射范围照射光,摄像装置拍摄光照射到照射范围的状态的对象被摄体。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3方式为第12方式所涉及的摄像系统,其具有安装照射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安装部件。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4方式为第13方式所涉及的摄像系统,其中,处理器根据相对于安装部件的照射装置的安装位置与相对于安装部件的摄像装置的安装位置的安装位置差来调整光向对象被摄体的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5方式为第13方式或第14方式所涉及的摄像系统,其中,安装部件能够使照射装置及摄像装置进行回转。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6方式为一种摄像支援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具有抖动校正机构的摄像装置中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获取基于抖动校正机构的抖动校正量及摄像装置的焦距;及根据所获取的抖动校正量及焦距来调整向作为摄像对象的对象被摄体的来自照射装置的光的照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7方式为一种程序,其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处理:在具有抖动校正机构的摄像装置中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获取基于抖动校正机构的抖动校正量及摄像装置的焦距;及根据所获取的抖动校正量及焦距来调整向作为摄像对象的对象被摄体的来自照射装置的光的照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的光学系统及电气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射装置的光学系统及电气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从照射装置照射的光的照射范围及强度分布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装置及回转机构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装置中所包括的CPU的功能的一例的功能框图。
图7是表示监控摄像机的抖动校正量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表。
图8A是表示对象被摄体位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的正面的状态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8B是在图8A所示的状态下利用监控摄像机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9A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中进行抖动校正控制的状态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9B是在图9A所示的状态下利用监控摄像机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0A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中进行抖动校正控制的状态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0B是在图10A所示的状态下利用监控摄像机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对象被摄体位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的正面的状态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2是表示对象被摄体位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的正面的状态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装置中所包括的CPU的功能的一例的功能框图。
图15是表示抖动校正量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表。
图16A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中进行对位控制的状态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6B是在图16A所示的状态下利用监控摄像机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9是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管理装置及回转机构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0是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照射装置进行了旋转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21是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照射装置进行了旋转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22A是表示在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中进行抖动校正控制的状态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22B是在图22A所示的状态下利用监控摄像机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3是表示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照射装置的光学系统及电气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4A是表示在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监控摄像机中进行抖动校正控制的状态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24B是在图24A所示的状态下利用监控摄像机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5是表示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26是表示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管理装置中所包括的CPU的功能的一例的功能框图。
图27A是表示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轴间隔与照射范围导出表的组合的一例的图。
图27B是表示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轴间隔与照射范围导出表的组合的与图27A不同的一例的图。
图27C是表示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轴间隔与照射范围导出表的组合的与图27A及图27B不同的一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在第三变形例中使监控摄像机的光轴与照射装置的光轴之间的间隔连续可变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29是表示由焦距短的状态变为焦距长的状态的状态下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0是表示在存在光轴偏移的情况下由焦距短的状态变为焦距长的状态的状态下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1是表示在考虑到光轴偏移而调整了照射范围的情况下由焦距短的状态变为焦距长的状态的状态下的摄像图像及光的照射范围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2是从存储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处理程序及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将显示控制处理程序及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安装于管理装置内的计算机中的方式的一例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词语进行说明。
CPU为“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简称。RAM为“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简称。ROM为“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的简称。ASIC为“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的简称。PLD为“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简称。FPGA为“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简称。AFE为“Analog Front End(模拟前端)”的简称。DSP为“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简称。ISP为“Image SignalProcessor(图像信号处理器)”的简称。SoC为“System-on-a-chip(片上系统)”的简称。CMOS为“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简称。CCD为“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的简称。SWIR为“Short-wavelength infrared(短波红外光)”的简称。
SSD为“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的简称。USB为“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简称。HDD为“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的简称。EEPROM为“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简称。EL为“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的简称。A/D为“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的简称。I/F为“Interface(接口)”的简称。UI为“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WAN为“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的简称。CRT为“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的简称。OIS为“Optical Image Stabilizer(光学图像稳定器)”的简称。BIS为”BodyImage Stabilizer(身体图像稳定器)”的简称。
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平行”是指除了完全平行以外,包含本发明的技术所属技术领域中通常允许的误差的含义的平行。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垂直”是指除了完全垂直以外,包含本发明的技术所属技术领域中通常允许的误差的含义的垂直。
[第一实施方式]
作为一例,如图1所示,监控系统2具备监控摄像机10、照射装置112、安装部件114及管理装置11。监控系统2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摄像系统”的一例,监控摄像机10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管理装置11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摄像支援装置”的一例。如后述,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114兼作回转机构16。
监控摄像机10经由安装部件114设置于室内外的路面、柱子、墙壁、地面或建筑物的一部分(例如,屋顶)等,并拍摄作为被摄体的监控对象(以下,也称为“摄像区域”),通过进行拍摄而生成动态图像。动态图像中包括通过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多帧图像。监控摄像机10将通过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动态图像经由通信线路12发送到管理装置11。
管理装置11具备显示器13。作为显示器13,例如可以举出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及CRT显示器等。
在管理装置11中,接收由监控摄像机10发送的动态图像,并将所接收到的动态图像显示于显示器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114具有支柱116和安装于该支柱116的上部的支撑台118。在支撑台118上安装有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相对于支撑台118被固定。
支撑台118能够相对于支柱116进行回转,通过该回转,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也能够与支撑台118一同进行回转。具体而言,回转机构16为能够向以俯仰(pitch)轴PA为中心轴的回转方向(以下,称为“俯仰方向”)进行旋转且能够向以偏航(yaw)轴YA为中心轴的回转方向(以下,称为“偏航方向”)进行旋转的双轴回转机构。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114兼作回转机构16。作为回转机构16,示出了双轴回转机构的例子,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三轴回转机构。
作为一例,如图2所示,监控摄像机10具备光学系统15及摄像元件25。摄像元件25位于光学系统15的后段。摄像元件25具备受光面25A。摄像区域的光通过光学系统15成像于受光面25A,并通过摄像元件25拍摄摄像区域。
监控摄像机10具备计算机19、位移用驱动器22、位移用驱动器23、变焦用驱动器28、DSP31、图像存储器32、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通信I/F34、位置传感器39及47、抖动量传感器40以及UI系器件43。计算机19具备存储器35、存储器36及CPU37。
位移用驱动器22、位移用驱动器23、摄像元件25、变焦用驱动器28、DSP31、图像存储器32、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通信I/F34、存储器35、存储器36、CPU37、位置传感器39及47、抖动量传感器40以及UI系器件43连接于总线38。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了方便图示,作为总线38,图示出一根总线,但也可以为多根总线。总线38可以为串行总线,也可以为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及控制总线等的并行总线。
存储器35临时存储各种信息,且用作工作存储器。作为存储器35的一例,可以举出RAM,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存储装置。
存储器36中存储有监控摄像机10用的各种程序。CPU37通过从存储器36中读出各种程序并在存储器35上执行所读出的各种程序而控制监控摄像机10整体。作为存储器36,例如可以举出闪存、SSD、EEPROM或HDD等。并且,例如,也可以代替闪存或与闪存并用磁阻存储器、铁电存储器等各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元件25为CMOS图像传感器。摄像元件25在CPU37的指示下以既定的帧速率拍摄对象被摄体。在此所说的“既定的帧速率”是指例如几十帧/秒至几百帧/秒。另外,在摄像元件25其本身中也可以内置有控制装置(摄像元件控制装置),在该情况下,摄像元件控制装置根据CPU37所输出的摄像指示进行摄像元件25内部的详细控制。并且,摄像元件25也可以在DSP31的指示下以既定的帧速率拍摄对象被摄体,在该情况下,摄像元件控制装置根据DSP31所输出的摄像指示进行摄像元件25内部的详细控制。另外,DSP31有时也称为ISP。
摄像元件25的受光面25A由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感光像素(省略图示)形成。在摄像元件25中,各感光像素被曝光,按每个感光像素进行光电转换。
通过按每个感光像素进行光电转换而得到的电荷为表示对象被摄体的模拟摄像信号。在此,作为多个感光像素,采用对红外光具有灵敏度的多个光电转换元件(作为一例,配置有红外光透射滤光片的光电转换元件)。
在监控摄像机10中,通过使用这样的对红外光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进行基于红外光(例如,比约700纳米更长波长侧的光)的摄像。尤其,对于关于SWIR的摄像,例如作为摄像元件25,代替CMOS图像传感器而使用InGaAs传感器和/或二型量子阱(T2SL;Simulation of Type-II Quantum Well)传感器等即可。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使用对可见光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进行基于可见光(例如,约700纳米以下的短波长侧的光)的摄像,也可以使用对可见光和红外光这两个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或者将透射了光学系统15的入射光利用滤光片或二向色棱镜等分离为可见光和红外光并使用对各个光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
摄像元件25通过对模拟摄像信号实施A/D转换等信号处理而生成数字图像。摄像元件25经由总线38连接于DSP31,将所生成的数字图像经由总线38以帧单位输出到DSP31。在此,数字图像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摄像图像”的一例。
另外,在此,作为摄像元件25的一例,举出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CCD图像传感器作为摄像元件25。在该情况下,摄像元件25经由CCD驱动器内置的AFE(省略图示)连接于总线38。AFE通过对由摄像元件25得到的模拟摄像信号实施A/D转换等信号处理而生成数字图像,并将所生成的数字图像输出到DSP31。CCD图像传感器由内置于AFE中的CCD驱动器驱动。当然,也可以单独设置CCD驱动器。
DSP31对数字图像实施各种数字信号处理。各种数字信号处理例如是指去马赛克处理、噪声去除处理、灰度校正处理及色彩校正处理等。
DSP31按每个帧将数字信号处理后的数字图像输出到图像存储器32。图像存储器32存储来自DSP31的数字图像。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中的数字图像也称为“摄像图像”。
抖动量传感器40例如为包括陀螺仪传感器的器件,其检测监控摄像机10的抖动量。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围绕俯仰轴PA、偏航轴YA及翻滚(roll)轴RA(与光轴OA平行的轴)的各轴的旋转抖动的量。抖动量传感器40通过将由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的围绕俯仰轴PA的旋转抖动的量及围绕偏航轴YA的旋转抖动的量转换为与俯仰轴PA及偏航轴YA平行的二维状面内的抖动量来检测监控摄像机10的抖动量。抖动量传感器40将所检测到的抖动量输出到CPU37。
在此,作为抖动量传感器40的一例,举出了陀螺仪传感器,但这仅仅是一例,抖动量传感器40也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与俯仰轴PA和偏航轴YA平行的二维状面内的抖动量。
并且,在此,举出了由抖动量传感器40这一物理传感器检测抖动量的方式例,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通过比较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中的时间序列前后的摄像图像而得到的移动矢量用作抖动量。并且,也可以根据由物理传感器检测到的抖动量和通过图像处理而得到的移动矢量导出最终使用的抖动量。
CPU37获取由抖动量传感器40检测到的抖动量,并根据所获取的抖动量来控制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及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由抖动量传感器40检测到的抖动量用于基于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及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各自的抖动的校正。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抖动校正部24包括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及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即,抖动校正部24使用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及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如后述进行使摄像图像位移的校正来进行抖动校正控制及对位控制。尤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摄像图像的抖动校正控制。
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为包括ASIC的器件。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通过根据由抖动量传感器40检测到的抖动量对利用摄像元件25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存储器32内的摄像图像实施图像处理而校正抖动。
并且,在此,作为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例示出包括ASIC的器件,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包括FPGA或PLD的器件。并且,例如,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可以为包括ASIC、FPGA及PLD中的多个的器件。并且,作为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也可以采用包括CPU、存储器及存储器的计算机。CPU可以为单个,也可以为多个。并且,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可以通过硬件结构与软件结构的组合来实现。
通信I/F34例如为网络接口,经由网络在与管理装置11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传输控制。作为网络的一例,可以举出互联网或公用通信网等WAN。管理监控摄像机10与管理装置11之间的通信。
UI系器件43具备接收器件43A及显示器43B。接收器件43A例如为硬键及触摸面板等,其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指示。CPU37获取由接收器件43A接收到的各种指示,并按照所获取的指示进行动作。
显示器43B在CPU37的控制下显示各种信息。作为显示于显示器43B的各种信息,例如可以举出由接收器件43A接收到的各种指示的内容及摄像图像等。
光学系统15具备物镜15A及透镜组15B。物镜15A及透镜组15B从对象被摄体侧到摄像元件25的受光面25A侧沿着光学系统15的光轴OA以物镜15A及透镜组15B的顺序配置。透镜组15B中包括防振透镜15B1、聚焦透镜(省略图示)及变焦透镜15B2等。另外,作为光学系统15,除了物镜15A及透镜组15B以外,还可以具备各种透镜(省略图示)。此外,光学系统15可以具备光圈。光学系统15中所包括的透镜、透镜组及光圈的位置并不受限定,例如即使是与图2所示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本发明的技术也成立。
监控摄像机10具备致动器17、致动器21及致动器27。防振透镜15B1被支撑为能够通过致动器17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移动。变焦透镜15B2被支撑为能够通过致动器21沿着光轴OA移动。摄像元件25被支撑为能够通过致动器27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移动。
致动器17对防振透镜15B1赋予使其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变动的动力。致动器17由CPU37经由位移用驱动器23控制。位移用驱动器23通过按照来自CPU37的指示使致动器17进行工作而使防振透镜15B1的位置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变动。
致动器21对变焦透镜15B2赋予能够使其沿着光轴OA移动的动力。致动器21由CPU37经由变焦用驱动器28控制。变焦用驱动器28通过按照来自CPU37的指示使致动器21进行工作而使变焦透镜15B2的位置沿着光轴OA移动。
监控摄像机10如此通过使变焦透镜15B2移动而能够连续变更焦距X(参考图8A等),能够采用多个焦距X的值。另外,能够采用多个焦距X的结构并不限于具有变焦透镜15B2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为镜头可换式摄像机,在该情况下,采用分别对可换镜头设定的焦距的值。
致动器27对摄像元件25赋予使其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变动的动力。致动器27由CPU37经由位移用驱动器22控制。位移用驱动器22通过按照来自CPU37的指示使致动器27进行工作而使摄像元件25的位置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移动。
监控摄像机10具有变倍机构18。变倍机构18为由变焦透镜15B2、致动器21及变焦用驱动器28构成且能够变更监控摄像机10的焦距X的机构。CPU37通过经由变焦用驱动器28使致动器21进行工作而变更焦距X。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中图示的变倍机构18的图仅仅是概念图,变倍机构18能够采用各种结构。
施加于监控摄像机10的振动中,若为室外,则有由汽车的通过引起的振动、由风引起的振动及由道路施工引起的振动等,若为室内,则有由空调的动作引起的振动及由人的出入引起的振动等。因此,在监控摄像机10中,以施加于监控摄像机10的振动(以下,也简称为“振动”)为原因而产生抖动。在本说明书中,将以振动为原因而产生的抖动也简称为“抖动”。
在本发明的技术中,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安装于安装部件114。因此,若安装部件114发生振动,则该振动传递到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这两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抖动”是指在监控摄像机10中摄像元件25的受光面25A上的被摄体像因光轴OA与受光面25A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而变动的现象。换言之,“抖动”也可以说是光轴OA以施加于监控摄像机10的振动为原因而倾斜,从而成像于受光面25A上而得到的光学像变动的现象。光轴OA的变动是指例如光轴OA相对于基准轴(例如,发生抖动之前的光轴OA)倾斜。
抖动作为噪声成分而包含于摄像图像中,对摄像图像的画质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去除以抖动为原因而包含于摄像图像内的噪声成分,监控摄像机10具备抖动校正部24。
在本发明的技术中,抖动校正部24具有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及电子设备抖动校正部33。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为如下机构:通过将由马达(例如,音圈马达)等驱动源生成的动力赋予给防振透镜而使防振透镜向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由此校正抖动。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为如下机构:通过将由马达(例如,音圈马达)等驱动源生成的动力赋予给摄像元件而使摄像元件向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由此校正抖动。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通过根据抖动量对摄像图像实施图像处理而校正抖动。即,抖动校正部24通过硬件结构和/或软件结构机械地或电子地进行抖动的校正。在此,机械地抖动校正是指通过使用由马达(例如,音圈马达)等驱动源生成的动力使防振透镜和/或摄像元件等抖动校正元件机械地移动而实现的抖动的校正,电子地抖动校正例如是指通过利用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而实现的抖动的校正。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及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均用于抖动的校正。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抖动的校正”中,除了消除抖动的含义以外,还包括减少抖动的含义。
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为使防振透镜15B1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机构。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为使摄像元件25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使摄像元件25中的摄像图像的区域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机构。电子式抖动校正部33为虽然不使防振透镜15B1及摄像元件25移动,但通过使从摄像元件25中作为摄像范围PE而取出的像素的范围移动而使摄像元件25中的摄像范围PE的区域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机构。
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由防振透镜15B1、致动器17、位移用驱动器23及位置传感器39构成。
作为基于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的抖动的校正方法,能够采用周知的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抖动的校正方法,采用根据由抖动量传感器40检测到的抖动量使防振透镜15B1移动的方法。具体而言,通过向消除抖动的方向使防振透镜15B1仅移动消除抖动的量而进行抖动的校正。
在防振透镜15B1上安装有致动器17。致动器17为搭载有音圈马达的位移机构,其通过驱动音圈马达而使防振透镜15B1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变动。另外,在此,作为致动器17,采用搭载有音圈马达的位移机构,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步进马达或压电元件等其他动力源来代替音圈马达。
致动器17由位移用驱动器23控制驱动。通过在位移用驱动器23的控制下驱动致动器17,防振透镜15B1的位置在与光轴OA垂直的二维平面内机械地变动。
位置传感器39检测防振透镜15B1的当前位置,并输出表示所检测到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号。在此,作为位置传感器39的一例,采用包括霍尔元件的器件。在此,防振透镜15B1的当前位置是指防振透镜15B1的二维平面(以下,称为防振透镜二维平面)内的当前位置。防振透镜二维平面是指与光轴OA垂直的二维平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位置传感器39的一例,采用包括霍尔元件的器件,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磁传感器或光传感器等来代替霍尔元件。
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通过使防振透镜15B1沿着俯仰轴PA及偏航轴YA中的至少一个轴移动而校正抖动。即,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通过在防振透镜二维平面内使防振透镜15B1以与由抖动量传感器40检测到的抖动量相对应的移动量移动而校正抖动。
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由摄像元件25、位移用驱动器22、致动器27及位置传感器47构成。
与基于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的抖动的校正方法同样地,基于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的抖动的校正方法也能够采用周知的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抖动的校正方法,采用位移用驱动器22根据由抖动量传感器40检测到的抖动量并按照来自CPU37的指示使摄像元件25经由致动器27移动的方法。具体而言,通过使摄像元件25向消除抖动的方向移动消除抖动的量而进行抖动的校正。
致动器27为搭载有音圈马达的位移机构,其通过驱动音圈马达而使摄像元件25向与光轴OA垂直的方向变动。另外,在此,作为致动器27,采用搭载有音圈马达的位移机构,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步进马达或压电元件等其他动力源来代替音圈马达。
位置传感器47检测摄像元件25的当前位置,并输出表示所检测到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号。在此,作为位置传感器47的一例,采用包括霍尔元件的器件。在此,摄像元件25的当前位置是指摄像元件25的二维平面(以下,称为摄像元件二维平面)内的当前位置。摄像元件二维平面是指与光轴OA垂直的二维平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位置传感器47的一例,采用包括霍尔元件的器件,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磁传感器或光传感器等来代替霍尔元件。
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通过使摄像元件25沿着俯仰轴PA及偏航轴YA中的至少一个轴移动而校正抖动。即,摄像元件侧抖动校正机构45通过在摄像元件二维平面内使摄像元件25以与由抖动量传感器40检测到的抖动量相对应的移动量移动而校正抖动。
作为一例,如图3所示,照射装置112具备光学系统120及发光部122。发光部122具有发出光的光源124和控制光源124的驱动的光源驱动器126。从光源124射出的光透射光学系统120并照射到照射装置112的外部。光源124能够变更射出光的强度。
此外,照射装置112具备变焦用驱动器128及通信I/F130。
光源驱动器126、变焦用驱动器128及通信I/F130连接于总线132。另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为了方便图示,作为总线132,图示出一根总线,但也可以为多根总线。总线132可以为串行总线,也可以为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及控制总线等的并行总线。
光源124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方式的监控摄像机10中,如上所述,进行基于红外光的摄像,因此光源124发出红外光。在该情况下,作为光源124,能够使用红外线LED或红外线激光。另外,当进行基于可见光的摄像时,光源124可以射出可见光。
光学系统120具备对物透镜134A及透镜组134B。对物透镜134A及透镜组134B从对象被摄体侧即照射对象侧到光源124侧沿着光学系统120的光轴OB以对物透镜134A及透镜组134B的顺序配置。透镜组134B中包括变焦透镜134B2及各种透镜(省略图示)等。另外,作为光学系统120,除了对物透镜134A及透镜组134B以外,也还可以具备各种透镜(省略图示)。此外,光学系统120可以具备光圈。光学系统120中所包括的透镜、透镜组及光圈的位置并不受限定,例如即使是与图3所示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本发明的技术也成立。
照射装置112具备致动器136。变焦透镜134B2被支撑为能够通过致动器136沿着光轴OB移动。
致动器136对变焦透镜134B2赋予能够使其沿着光学系统120的光轴OB移动的动力。致动器136由管理装置11的CPU60A经由变焦用驱动器128控制。变焦用驱动器128通过按照来自CPU60A的指示使致动器136进行工作而使变焦透镜134B2的位置沿着光轴OB移动。通过如此沿着光轴OB移动变焦透镜134B2来调整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即光的发散角度。
光源驱动器126向光源124指示射出所确定的光量的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调整从照射装置112照射的光的强度。光源124由管理装置11的CPU60A经由光源驱动器126控制。
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中,作为调整照射装置112中的光的照射范围的机构而图示的具有变焦透镜134B2、致动器136及变焦用驱动器128的机构仅仅是概念图,调整光的照射范围的机构能够采用各种结构。
通信I/F130接收来自管理装置11的控制信号。根据来自该管理装置1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照射装置112。更详细而言,通信I/F130例如为网络接口。通信I/F130连接成能够经由网络向管理装置11的通信I/F80(参考图5)进行通信,且在与管理装置11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传输控制。例如,通信I/F130向管理装置11请求发送与光的照射范围有关的信息。在管理装置11中,根据照射装置112的请求从通信I/F80发送信息。
在本发明的技术中,从照射装置112射出的光向对象被摄体TH(参考图8A等)面照射。例如,作为向对象被摄体TH照射的光的强度分布,如图4所示,是在照射光的中央区域中为高强度且随着朝向周边区域而逐渐成为低强度的光。另外,该“光的强度分布”例如为与光轴OB垂直的二维平面上的强度分布。
作为一例,如图5所示,管理装置11具备显示器13、计算机60、接收器件62、通信I/F66、通信I/F67、通信I/F68及通信I/F80。并且,回转机构16具备偏航轴回转机构71、俯仰轴回转机构72、马达73、马达74、驱动器75及驱动器76。计算机60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计算机”的一例。
计算机60具备CPU60A、存储器60B及存储器60C。CPU60A为本发明的技术中的“处理器”的一例。显示器13、接收器件62、CPU60A、存储器60B、存储器60C及通信I/F66~68、80各自连接于总线70。另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为了方便图示,作为总线70,图示出一根总线,但也可以为多根总线。总线70可以为串行总线,也可以为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及控制总线等的并行总线。
存储器60C临时存储各种信息,且用作工作存储器。作为存储器60C的一例,可以举出RAM,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存储装置。存储器60B中存储有管理装置11用的各种程序(以下,简称为“管理装置用程序”)。CPU60A通过从存储器60B中读出管理装置用程序并在存储器60C上执行所读出的管理装置用程序而控制管理装置11整体。
通信I/F66例如为网络接口。通信I/F66连接成能够经由网络向监控摄像机10的通信I/F34进行通信,且在与监控摄像机10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传输控制。例如,通信I/F66向监控摄像机10请求发送摄像图像,并接收根据摄像图像的发送请求从监控摄像机10的通信I/F34发送的摄像图像。
通信I/F67及通信I/F68例如为网络接口。通信I/F67连接成能够经由网络向回转机构16的驱动器75进行通信。CPU60A通过经由通信I/F67及驱动器75控制马达73来控制偏航轴回转机构71的回转动作。通信I/F68连接成能够经由网络向回转机构16的驱动器76进行通信。CPU60A通过经由通信I/F68及驱动器76控制马达74来控制俯仰轴回转机构72的回转动作。
通信I/F80例如为网络接口。通信I/F80连接成能够经由网络向照射装置112的通信I/F130进行通信,且在与照射装置112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传输控制。例如,通信I/F80向照射装置112发送与光的照射范围有关的信息来控制照射装置112中的光的照射。
接收器件62例如为键盘、鼠标及触摸面板等,其接收来自用户等的各种指示。CPU60A获取由接收器件62接收到的各种指示,并按照所获取的指示进行动作。例如,当由接收器件62接收到对监控摄像机10和/或回转机构16的处理内容时,CPU60A按照由接收器件62接收到的指示内容使监控摄像机10和/或回转机构16进行工作。
显示器13在CPU60A的控制下显示各种信息。作为显示于显示器13的各种信息,例如可以举出由接收器件62接收到的各种指示的内容及由通信I/F66接收到的摄像图像等。如此,计算机60进行使显示器13显示由通信I/F66接收到的摄像图像的控制。如此,计算机60进行使显示器13显示由通信I/F66接收到的摄像图像的控制。
在回转机构16中,马达73通过在驱动器75的控制下驱动而生成动力。偏航轴回转机构71通过接受由马达73生成的动力而使监控摄像机10向偏航方向进行回转。马达74通过在驱动器76的控制下驱动而生成动力。俯仰轴回转机构72通过接受由马达74生成的动力而使监控摄像机10向俯仰方向进行回转。
作为一例,如图6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理装置11的存储器60B中存储有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及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
监控摄像机10的存储器35具有焦距存储区域35A。在焦距存储区域35A中,每次变焦透镜15B2移动而焦距X被变更时,覆盖保存最新的焦距X。
监控摄像机10具有被摄体距离获取部41。被摄体距离获取部41获取作为从监控摄像机10至对象被摄体TH为止的距离的被摄体距离L(参考图8A等)。该被摄体距离L例如为从设置于监控摄像机10的基准点(作为一例,透镜组15B中的预先规定的透镜的中心点)至对象被摄体TH为止的距离。
获取被摄体距离L的结构并不受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向对象被摄体TH照射激光束并根据激光束的往复所需要的时间计算被摄体距离L的结构。也能够采用向对象被摄体TH照射光并通过三角法计算被摄体距离L的结构。另外,被摄体距离获取部41可以设置于监控摄像机10的内部,但也可以为设置于监控摄像机10的外部,并且与监控摄像机10另行获取被摄体距离L并将所获取的被摄体距离L发送到监控摄像机10的结构。
CPU60A从存储器60B中读出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并在存储器60C(参考图5)上执行所读出的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CPU60A的控制部60H作为控制显示器13上的显示的显示控制部进行动作。
控制部60H接收存储于监控摄像机10的图像存储器32中的摄像图像并使显示器13以即时预览图像形式显示所接收到的摄像图像。另外,在此,作为显示于显示器13的图像,例示出即时预览图像,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于此,显示于显示器13的图像也可以为记录在存储器60B中的动态图像或静止图像。
控制部60H从监控摄像机10的焦距存储区域35A获取焦距X。在控制部60H中,判定所获取的焦距X是否发生了变化。具体而言,在管理装置11内的CPU60A的内部存储器(省略图示)中预先存储前一次获取的焦距(以下,也称为“前一次焦距”)。
另外,在控制部60H中,可以对存储于内部存储器中的前一次焦距与本次获取的最新的焦距(以下,称为“最新焦距”)进行比较,若前一次焦距与最新焦距不同,则判定为焦距X发生了变化,若相同,则判定为焦距X未发生变化。若最新焦距与前一次焦距相等,则能够判定为焦距未发生变化。
此外,控制部60H从存储器60B中导出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存储器60B中存储有照射范围导出表60T。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中登记有与抖动校正量D、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相对应的照射范围R。登记在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中的照射范围R为在该抖动校正量D、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的情况下覆盖摄像范围PE的范围。控制部60H从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中导出与从监控摄像机10获取的抖动校正量D、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对应的照射范围R。
在图7中示出摄像图像的抖动校正控制中的摄像图像的校正量的时间变化的一例。控制部60H获取抖动校正控制的既定时间内的抖动校正量的最大值即最大校正量作为用于导出照射范围R的抖动校正量D。最大校正量例如通过如下处理而得到:以既定时间内的一定周期获取抖动校正量,当本次获取的抖动校正量大于前一次获取的抖动校正量时,将本次获取的抖动校正量依次更新为最大校正量。
在此,在图8A~图10B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基于监控摄像机10的摄像范围PE与基于照射装置112的照射范围R的关系。
在图8A中示出监控摄像机10的焦距X和视角α。实际焦距X的变化在监控摄像机10的内部发生,但在监控摄像机10的外部表现为视角α的变化。即,若变焦透镜15B2比当前时点向长焦侧移动,则焦距X变长,因此视角α变窄。视角α变窄是指摄像范围PE变窄。并且,若变焦透镜15B2比当前时点向广角侧移动,则焦距X变短,因此视角α变宽。视角α变宽是指摄像范围PE变宽。因此,基于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也根据焦距X而被变更(参考图11及图12)。
图8A是对象被摄体TH位于监控摄像机10的正面且抖动校正部24未进行工作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如图8B所示,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覆盖监控摄像机10的摄像范围PE。
图9A是安装部件114发生振动而安装部件114由图8A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进行了旋转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通过由监控摄像机10的抖动校正部24执行抖动校正控制,如图9B所示,对象被摄体TH的图像落在摄像范围PE内。但是,在照射装置112中,当未进行光的照射范围R的调整时,如图9A及图9B中双点划线所示,照射范围R从摄像范围PE向左侧偏离,照射范围R无法覆盖摄像范围PE。因此,控制部60H从照射范围导出表00中导出与抖动校正量D、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相对应的照射范围R,并将所导出的照射范围R的信息发送到照射装置112。在照射装置112中,根据所发送的信息,以图9A及图9B中实线所示那样加宽照射范围R。由此,实现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另外,在图9A及图9B中,例示出调整为与抖动校正量D1、焦距X1及被摄体距离L1相对应的照射范围R1的情况。
并且,图10A是安装部件114发生振动而安装部件114由图8A的状态向顺时针方向进行了旋转的状态。即使在该情况下,也通过由监控摄像机10的抖动校正部24执行抖动校正控制,如图10B所示,对象被摄体TH的图像落在摄像范围PE内。但是,在照射装置112中,当未进行光的照射范围R的调整时,如图10A及图10B中双点划线所示,照射范围R从摄像范围PE向右侧偏离,,与图9A及图9B的情况同样地,照射范围R无法覆盖摄像范围PE。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0H也会从照射范围导出表00中导出与抖动校正量D、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相对应的照射范围R,并将所导出的照射范围R的信息发送到照射装置112。在照射装置112中,根据所发送的信息,以图10A及图10B中实线所示那样加宽照射范围R。由此,实现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另外,在图10A及图10B中,例示出调整为与抖动校正量D2、焦距X2及被摄体距离L2相对应的照射范围R2的情况。
图11是与图8A所示的情况相比监控摄像机10的焦距X长的情况。在图11中,与图8A所示的情况相比,视角α窄。由于视角α窄,因此当对象被摄体TH位于监控摄像机10的正面时,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被设定为较窄。而且,在该情况下,当安装部件114发生了振动时,考虑到焦距X长即视角α窄的情况而调整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
图12是与图8A所示的情况相比被摄体距离L短的情况。在图12中,与图8A所示的情况相比,视角α宽。由于视角α宽,因此当对象被摄体TH位于监控摄像机10的正面时,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被设定为较宽。而且,在该情况下,当安装部件114发生了振动时,考虑到被摄体距离L短的情况而调整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中发生了振动时,从照射装置112照射的光的照射范围R被调整为覆盖摄像范围PE。
与图8A所示的情况相比,在图11所示的情况下,视角α窄。而且,从照射装置112照射的光的发散角度也窄。在该情况下,在不改变光的强度的状态下,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变多。CPU60A经由光源驱动器126控制光源124来降低光的强度,由此能够抑制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变多。
与图8A所示的情况相比,在图12所示的情况下,视角α宽。而且,从照射装置112照射的光的发散角度也宽。在该情况下,在不改变光的强度的状态下,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变少。CPU60A经由光源驱动器126控制光源124来提高光的强度,由此能够抑制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变少。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监控摄像机10的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以使对于对象被摄体TH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接近均匀的方式调整从照射装置112照射的光的强度。
接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3对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部分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图13中示出由管理装置11的CPU60A按照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执行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的流程的一例。图13所示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的流程为本发明的技术中的“照射范围调整方法”的一例。
在图13所示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T32中,控制部60H判定基于抖动校正部24的摄像图像的抖动校正控制是否正在工作中。当在步骤ST32中抖动校正控制不在工作中时,判定被否定,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2。
当在步骤ST32中抖动校正控制正在工作中时,判定被肯定,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34。
在步骤ST34中,控制部60H从监控摄像机10获取抖动校正量D。然后,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3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控制部60H获取抖动校正控制的既定时间内的抖动校正量的最大值即最大校正量。在步骤ST34中获取的抖动校正量D为最大校正量。
在步骤ST36中,控制部60H从监控摄像机10获取焦距X。然后,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38。
在步骤ST38中,控制部60H从监控摄像机10获取被摄体距离L。然后,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0。
在步骤ST40中,控制部60H根据已获取的抖动校正量D、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从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中导出照射范围R。然后,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2。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0H在步骤ST38中获取被摄体距离L。因此,在步骤ST40中,能够根据被摄体距离L调整从光源124射出的光的强度。
在步骤ST42中,控制部60H向照射装置112指示照射范围R的变更。由此,如图9A~图10B所示,在照射装置112中变更照射范围R,照射范围R会覆盖摄像范围PE。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4。
在步骤ST44中,控制部60H判定是否满足结束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的条件(以下,称为“结束条件”)。作为结束条件,例如可以举出由接收器件62接收到结束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的指示的条件。当在步骤ST44中不满足结束条件时,判定被否定,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32。当在步骤ST44中满足结束条件时,判定被肯定,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结束。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进行监控摄像机10的抖动校正控制的状态下,根据抖动校正量D、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调整向对象被摄体TH的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因此,当监控摄像机10中产生的抖动通过抖动校正部24的工作得到校正时,能够调整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60A获取抖动校正控制的既定时间内的抖动校正量的最大值即最大校正量。在上述步骤ST34中,获取既定时间内的最大校正量,在步骤ST40中的照射范围R的导出中,在根据最大校正量而受到限制的范围内导出照射范围R。在无需设置这种根据最大校正量的限制而调整照射范围R的结构中,伴随抖动变化而进行的照射范围R的调整有时会变得过度频繁。通过在根据最大校正量而受到限制的范围内调整照射范围R,能够抑制照射范围R的调整变得过度频繁。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代替照射范围导出表60T而将抖动校正量D、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作为自变量且照射范围R作为因变量的照射范围函数预先存储于存储器60B中并使用该照射范围函数来计算照射范围R。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件、部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并且,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监控摄像机及照射装置的整体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作为一例,如图14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抖动校正部24进行工作而进行使摄像图像位移的对位控制。
作为使摄像图像位移的方法,可以考虑使用回转机构16使监控摄像机10向俯仰方向和/或偏航方向移动的方法。但是,在基于回转机构16的方法中,有时监控摄像机10的移动量变得过大而导致对象被摄体TH从摄像范围PE大幅偏离。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回转机构16而使用抖动校正部24使摄像图像位移。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CPU60A具备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及图像位置判定部60L。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从监控摄像机10的图像存储器32获取摄像图像。而且,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在从图像存储器32获取的摄像图像的摄像范围PE内检测对象被摄体TH的图像(以下,称为被摄体图像)。并且,当检测到被摄体图像时,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检测在摄像范围PE内的被摄体图像的位置(被摄体图像位置)。
图像位置判定部60L判定由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检测到的被摄体图像位置在摄像图像内是否位于预先规定的中央区域内。作为一例,当因对象被摄体TH本身移动而从摄像范围PE偏离时,成为被摄体图像位置不在中央区域的状态。
当在图像位置判定部60L中判定为被摄体图像位置不在中央区域内时,偏移校正量计算部60M计算偏移校正量Z。偏移校正量Z为以消除被摄体图像位置相对于中央区域的偏移(相对位置之差)而使被摄体图像位于中央区域的方式调整摄像范围PE的量,是具有俯仰轴PA及偏航轴YA这两个轴的值的矢量。作为偏移校正量Z,例如可以举出被摄体图像的中心与中央区域的中心的偏移量。作为一例,被摄体图像的中心能够以被摄体图像的沿俯仰轴PA的方向的坐标及沿偏航轴YA的方向的坐标这两个值的组合的形式求出。
在此,在图15中示出上述摄像图像的对位控制中的偏移校正量Z的时间变化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CPU60A在对位控制的既定的时间内求出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作为用于导出照射范围R的偏移校正量Z。该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例如能够通过进行如下处理而得到:以既定的时间内的一定周期获取偏移校正量Z,当本次获取的偏移校正量Z大于前一次获取的偏移校正量Z时,将本次获取的偏移校正量Z依次更新为“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
控制部60H根据偏移校正量Z使抖动校正部24进行工作。例如,通过使透镜侧抖动校正机构29进行工作而使防振透镜15B1在防振透镜二维平面内移动。如此,通过在控制部60H的控制下使抖动校正部24进行工作,被摄体图像位置落在中央区域内。另外,偏移校正量Z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抖动校正量”的一例。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存储于存储器60B中的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中登记有与偏移校正量Z、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相对应的照射范围R。登记在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中的照射范围R为在该偏移校正量Z、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的情况下覆盖摄像范围PE的范围。控制部60H从照射范围导出表00中导出与由偏移校正计算部60M计算出的偏移校正量Z和从监控摄像机10获取的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对应的照射范围R。
在图16A及图16B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基于监控摄像机10的摄像范围PE与基于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的关系。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对象被摄体TH位于监控摄像机10的正面的状态下,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也覆盖监控摄像机10的摄像范围PE(参考图8A及图8B)。
如图16B所示,若对象被摄体TH移动(在图16B的例子中,向右移动),则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6A所示,支撑台118、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的朝向维持未变化的状态,并且在监控摄像机10中抖动校正部24进行工作。由此,摄像范围PE以使对象被摄体TH的相对图像位置在摄像范围PE内落在中央区域内的方式移动。但是,由于摄像范围PE移动,光的照射范围R无法覆盖摄像范围PE。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部60H从照射范围导出表00中导出与偏移校正量Z、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相对应的照射范围R,并将所导出的照射范围R的信息发送到照射装置112。在照射装置112中,根据所发送的信息,以图17A及图17B中实线所示那样加宽照射范围R。由此,实现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
在图17中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管理装置11的CPU60A按照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执行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的流程的一例。图17所示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的流程为本发明的技术中的“照射范围调整方法”的一例。
在图17所示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中,在步骤ST24中,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对从监控摄像机10获取的摄像图像判定是否从摄像图像内检测到被摄体图像。当在步骤ST24中在摄像图像内未检测到被摄体图像时,判定被否定,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4。
当在步骤ST24中由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从摄像图像内检测到被摄体图像时,判定被肯定,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26。
在步骤ST26中,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从摄像图像内检测被摄体图像位置。例如,当被摄体图像为站立姿势且为正面观察的人物图像时,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将人物图像的头顶部作为被摄体图像的上端部并将人物图像的足尖部作为被摄体图像的下端部而检测被摄体图像位置。并且,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将人物图像的右肩部或右臂部作为对象被摄体图像的右端部并将人物图像的左肩部或左臂部作为对象被摄体图像的左端部而进行检测。
在接下来的步骤ST28中,图像位置判定部60L判定被摄体图像位置是否位于中央区域内。当在步骤ST28中被摄体图像位置在中央区域内时,判定被否定,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4。当在步骤ST28中被摄体图像位置不在中央区域内时,判定被肯定,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30。
在步骤ST30中,偏移校正量计算部60M计算偏移校正量Z。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控制部60H获取对位控制的既定时间内的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也是摄像图像内的对象被摄体图像的位移量的最大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T32中,控制部60H通过按照步骤ST30中所获取的偏移校正量Z使抖动校正部24进行工作而进行对象被摄体的对位控制。通过对位控制,如图17B所示,位于中央区域的外部的被摄体图像位置落在中央区域。
以下,与图1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同样地,在步骤ST36中,控制部60H从监控摄像机10获取焦距X。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38,在步骤ST38中,控制部60H从监控摄像机10获取被摄体距离L。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0,控制部60H根据已获取的偏移校正量Z、焦距X及被摄体距离L从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中导出照射范围R。然后,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2,控制部60H向照射装置112指示照射范围R的变更。由此,如图16A及图16B所示,在照射装置112中变更照射范围R,照射范围R会覆盖摄像范围PE。然后,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转移到步骤ST44,在步骤ST44中,控制部60H判定是否满足结束条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抖动校正部24进行工作而进行使对象被摄体落在摄像图像的中央区域的处理即对位控制处理。然后,在进行该对位控制处理的监控摄像机10中,能够调整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CPU60A获取对位控制的既定时间内的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在上述步骤ST30中,获取既定时间内的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在步骤ST40中的照射范围R的导出中,在根据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而受到限制的范围内导出照射范围R。在无需设置这种根据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的限制而调整照射范围R的结构中,伴随对象被摄体TH的移动而进行的照射范围R的调整有时会变得过度频繁。通过在根据偏移校正量Z的最大值而受到限制的范围内调整照射范围R,能够抑制照射范围R的调整变得过度频繁。
另外,当扩大了照射范围R时,对于对象被摄体TH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变低,因此可以比扩大照射范围R之前提高光源124的输出而接近对象被摄体TH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并且,当未设置照射范围R的上限时,为了确保对象被摄体TH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需要根据照射范围R的扩大提高光源124的输出。因此,通过对照射范围R设定上限,成为无需过度提高光源124的输出的结构。
[第一变形例]
接着,对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一变形例作为一例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中以下所示的结构变形的例子。在第一变形例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件、部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并且,作为第一变形例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监控摄像机及照射装置的整体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作为一例,如图18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在支撑台118上经由旋转台142安装有照射装置112。
如图19所示,安装部件114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外,还具备旋转台回转机构148、马达144及驱动器146。
如图20所示,旋转台回转机构148能够使旋转台142及照射装置112相对于支撑台118向偏航方向进行回转。并且,如图21所示,旋转台回转机构148能够使旋转台142及照射装置112相对于支撑台118向俯仰方向进行回转。图20及图21中的回转方向表示照射装置112中的光射出侧的端部向哪个方向进行回转。例如,图20中的“左回转”是指照射装置112中的光射出侧的端部向沿左方向移动的朝向进行回转。图21中的“上回转”是指照射装置112中的光射出侧的端部向沿上方向移动的朝向进行回转。
马达144通过在驱动器146的控制下驱动而生成动力。旋转台回转机构142通过接受由马达144生成的动力而使旋转台142向偏航方向及俯仰方向进行回转。由于照射装置112固定于旋转台142,因此若旋转台142向俯仰方向及偏航方向进行回转,则照射装置112也与旋转台142一体向俯仰方向及偏航方向进行回转。
在第一变形例中,管理装置11具备通信I/F82。通信I/F82连接于总线70。通信I/F82例如为网络接口。通信I/F82连接成能够经由网络向驱动器146进行通信。CPU60A通过经由通信I/F82及驱动器146控制马达144来控制旋转台回转机构142的回转动作。
在图22A中示出在第一变形例中作为一例支撑台118振动而支撑台118向顺时针方向进行了旋转的状态。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由监控摄像机10的抖动校正部24执行抖动校正控制,如图22B所示,对象被摄体TH的图像落在摄像范围PE内。
而且,在第一变形例中,在照射范围调整处理中,如图22A所示,使旋转台142相对于支撑台118相对向逆时针方向回转即左回转。由此,照射装置112左回转,如图22A及图22B中实线所示,照射范围R相对向左侧移动,实现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
另外,当支撑台118与图22A相反地向逆时针方向进行了旋转时,在照射范围调整处理中,使旋转台142相对于支撑台118相对向顺时针方向回转即右回转。由此,照射装置112右回转,照射范围R相对向右侧移动,实现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
即,在第一变形例中,当支撑台118因振动而向偏航方向进行了旋转时,旋转台142向偏航方向进行回转,但向与支撑台118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回转。由此,照射范围R向偏航方向即左右方向移动,能够维持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
另外,在图22A及图22B中,例示出旋转台142相对于支撑台118相对向偏航方向进行旋转的情况,但在第一变形例中,如图21所示,旋转台142相对于支撑台118还能够相对向俯仰方向进行回转。因此,即使在支撑台118因振动而向俯仰方向进行了旋转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台142及照射装置112向俯仰方向进行回转,照射范围R也会向俯仰方向即上下方向移动。如此,通过照射范围R向上下方向移动,能够维持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
[第二变形例]
接着,对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二变形例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中以下所示的结构变形的例子。在第二变形例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件、部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并且,作为第二变形例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监控摄像机及照射装置的整体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一变形例的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23所示,在第二变形例的照射装置112中,光学系统120的透镜组134B具备变焦透镜134B2,还具备折射透镜134B1。此外,第二变形例的照射装置112具备致动器152。折射透镜134B1被支撑为能够通过致动器152向与光轴OB垂直的方向移动。
致动器152对折射透镜134B1赋予使其向与光轴OB垂直的方向变动的动力。致动器152由管理装置11的CPU60A经由位移用驱动器154控制。位移用驱动器154通过按照来自管理装置的CPU60A的指示使致动器152进行工作而使折射透镜134B1的位置向与光轴OB垂直的方向变动。通过折射透镜134B1如此向与光轴OB垂直的方向变动,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方向相对于光轴OB向偏航方向及俯仰方向被调整。
在图24A及图24B中示出在第二变形例中作为一例支撑台118振动而支撑台118向顺时针方向进行了旋转的状态。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变形例同样地,通过由监控摄像机10的抖动校正部24执行抖动校正控制,如图24B所示,对象被摄体TH的图像落在摄像范围PE内。
而且,在第二变形例中,在照射范围调整处理中,致动器152由管理装置11的CPU60A经由位移用驱动器154控制,折射透镜134B1的位置向与光轴OB垂直的方向变动。由此,例如,如图24A及图24B中实线所示,照射范围R向左侧移动。并且,根据折射透镜134B1的移动方向,照射范围R向右侧、上侧及下侧移动。通过照射范围R如此移动,能够维持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中,当支撑台118向逆时针方向进行了旋转时,在照射范围调整处理中,照射范围R向右侧移动。并且,在第二变形例中,通过调整折射透镜134B1的变动方向,照射范围R也向上下方向移动。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中,能够采用还具备第一变形例的旋转台142的结构。即,能够采用具备第一变形例的旋转台142,还具备第二变形例的照射装置112中的折射透镜134B1及致动器152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执行通过旋转台142的旋转来进行照射方向的粗调,接着,通过折射透镜134B1的变动来进行照射方向的微调的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照射范围R的微调为相对于照射范围的粗调而言调整的分辨率相对高的调整。例如,作为偏航方向上的照射角度,相对于粗调的调整精度的角度偏差在弧度法中为1度左右,微调的调整角度的角度偏差为10分左右。
[第三变形例]
接着,对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三变形例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中以下所示的结构变形的例子。在第三变形例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件、部件等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并且,作为第三变形例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监控摄像机及照射装置的整体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作为一例,如图25所示,在第三变形例中,作为对监控摄像机10的照射装置112的相对安装位置,对支撑台118设定有沿俯仰轴PA的多个部位(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实线所示的中央位置CP、单点划线所示的右侧位置RP及双点划线所示的左侧位置LP这三处)。这些多个部位的安装位置例如可以根据照射装置112的种类(尺寸或射出光的强度)来设定,也可以构成为在一种照射装置112中能够变更安装位置。
如图26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B中存储有与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一对一对应的三种照射范围导出表60T。即,作为一例,如图27A~图27C所示,照射范围导出表60TA与中央位置CP对应,照射范围导出表60TB与右侧位置RP对应,照射范围导出表60TC与左侧位置LP对应。登记在三种照射范围导出表60T各自中的照射范围RCP、RRP、RLP设定有考虑到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的值。
在第三变形例中,光轴间隔OD根据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而不同。该“光轴间隔OD”是指监控摄像机10的光轴OA与照射装置112的光轴OB之间的间隔即光轴间距离,也是安装位置差。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由用户经由接收器件62输入,并发送到控制部60H。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存储于存储器器件60B中。也可以通过利用设置于支撑台118的位置传感器检测照射装置112的位置而得到。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进行照射范围调整处理时,首先,将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从存储器60B读入控制部60H中。然后,控制部60H使用与所读出的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对应的照射范围导出表60T导出照射范围R。
以下,例如按照与图1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流程执行照射范围调整处理。若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不同,则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的照射范围R也不同,但对三种照射范围导出表60T各自设定有考虑到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的照射范围R。因此,即使以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不同为原因而光的照射范围R发生偏移,也能够通过消除该偏移或者减少由偏移产生的影响来维持照射范围R覆盖摄像范围PE的状态。
另外,在第三变形例中,上述中举出了作为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而设定有多个部位的例子,但也可以为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连续可变的结构。作为一例,如图28所示,能够采用在支撑台118上预先设置与俯仰轴PA平行的支撑轨道156,照射装置112在该支撑轨道156上可滑动移动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例如将检测照射装置112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支撑台118并从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中得到照射装置112的位置的信息。并且,在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如此连续可变的结构中,当存储于存储器60B中的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为多个即有限个时,能够设为如下结构:从有限个照射范围导出表60T中近似选择与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对应的照射范围导出表来导出照射范围R。也可以代替照射范围导出表60T而将抖动校正量D、焦距X、被摄体距离L及光轴间隔OD作为自变量且照射范围R作为因变量的照射范围函数预先存储于存储器60B中并使用该照射范围函数来计算照射范围R。
并且,设定有多个光轴间隔OD的结构及光轴间隔OD可变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为除了照射装置112以外或代替照射装置112而设定有多个监控摄像机10的安装位置的结构及监控摄像机10的安装位置可变的结构。
如此,在第三变形例中,CPU60A根据光轴间隔OD、抖动校正量D及焦距X调整照射范围R。与未考虑到光轴间隔OD而调整照射范围R的结构相比,能够将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精度良好地照射到摄像范围PE。
尤其,在本发明的技术中,CPU60A还获取被摄体距离L。即,CPU60A除了光轴间隔OD、抖动校正量D及焦距X以外,还根据被摄体距离L调整照射范围R。由于还考虑到被摄体距离L而调整照射范围R,因此能够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将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照射到摄像范围PE。这是因为,当图12所示的被摄体距离L相对短时,与图11所示的被摄体距离L相对长的情况相比,将光从横向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在该情况下,若光轴间隔OD长,则与光轴间隔OD短的情况相比,将光进一步从横向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还考虑到被摄体距离L而调整照射范围R,能够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将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照射到摄像范围PE。
在第三变形例中,可以说光轴间隔OD根据安装部件114(具体而言为相对于支撑台118的监控摄像机10的安装位置与照射装置112的安装位置的安装位置差)而产生。第三变形例为能够根据这种安装位置差来调整向对象被摄体TH的光的照射范围R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三变形例中,举出了适用于通过抖动校正部42的工作而进行抖动校正控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例子。相对于此,也能够将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三变形例适用于通过抖动校正部24的工作而进行对位控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技术中,在监控摄像机10具有变焦透镜15B2的结构中,能够连续变更焦距X。在图29~图31中示出将监控摄像机10的焦距X由相对短的状态延长时的摄像范围PE与照射范围R的关系。
在图29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为焦距X短的状态,实线所示的状态为延长焦距X之后的状态。当延长了焦距X时,视角α变窄,摄像范围PE也变窄,因此照射范围R也与其相应地变窄。由此,能够设定适合于摄像范围PE的大小的光的照射范围R来照射光。
另外,随着如此延长监控摄像机10的焦距X,构成光学系统15的透镜的一部分有时会在光轴OA上位移。而且,作为一例,如图30所示,由于监控摄像机10的透镜的一部分偏移,与不存在光轴OA的偏移的情况相比,有时摄像范围PE会位移,产生所谓的光轴偏移KZ。由于该光轴偏移KZ,有时在延长了焦距X的状态的摄像范围PE产生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未被照射的部分即暗角VG。
考虑到这种因光轴偏移KZ而产生的暗角VG的情况,例如根据上述透镜在光轴OA上的位移量、抖动校正量D及焦距X,如图31所示,以覆盖改变焦距X之后的摄像范围PE的方式预先较宽地设定照射范围R。由此,能够防止因光轴偏移KZ而产生暗角VG。
在本发明的技术中,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安装于安装部件114。而且,当安装部件114发生了振动时,调整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因此,即使在安装部件114发生了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照射装置112的光照射到摄像范围PE。
尤其,安装部件114的支撑台118能够向偏航方向及俯仰方向进行回转。因此,例如,当对象被摄体TH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首先,通过使支撑台118向偏航方向及俯仰方向进行回转而也使监控摄像机10进行回转,从而能够控制成使对象被摄体TH落在摄像范围PE内。在该情况下,照射装置112与监控摄像机10一同进行回转,能够对摄像范围PE进行照射。而且,例如能够实现如下结构:当对象被摄体TH发生了移动时,在监控摄像机10中进行对象被摄体TH位于摄像范围PE的中央区域的对位控制,并且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精度良好地照射到摄像范围PE。此外,能够实现如下结构:即使在支撑台118的振动作用于监控摄像机10及照射装置112的情况下,在监控摄像机10中也进行抑制对象被摄体的抖动的抖动校正控制,并且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精度良好地照射到摄像范围PE。
如以上说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处理器的一例的CPU60A获取抖动校正量D及焦距X,并根据所获取的抖动校正量D及焦距X调整光的照射范围R。因此,在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抖动校正部24的工作而调整摄像图像的位置的情况及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抖动校正部24的工作而摄像图像追随对象被摄体TH的移动而位移的情况下,均能够将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处理器的一例的CPU60A获取监控摄像机10的被摄体距离L。而且,CPU60A除了抖动校正量D及焦距X以外,还根据被摄体距离L调整从照射装置112照射的光的照射范围R。虽然也能够设为未考虑被摄体距离L而调整照射范围R的结构,但与未考虑被摄体距离L而调整照射范围R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将来自照射装置112的光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被摄体距离L调整从照射装置112照射的光的强度。例如,当被摄体距离L短时,相对降低光的强度,当被摄体距离L长时,相对提高光的强度。如此,根据被摄体距离L调整光的强度,因此与未考虑被摄体距离L而变更光的强度的情况及光的强度恒定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对于对象被摄体TH而言光的强度不足,或者相反地过大强度的光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照射装置112将光向对象被摄体TH面照射。进行使该面照射的光中的中央区域(参考图7)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的控制。能够将光的强度比周边区域高的中央区域的光照射到对象被摄体TH。尤其,在以使对象被摄体TH位于摄像范围PE的中央区域的方式进行对位控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向位于摄像范围PE的中央区域的对象被摄体TH照射中央区域的光。
在本发明的技术中,CPU60A可以接收抖动校正量D、焦距X、被摄体距离L及光轴间隔OD的值,也可以根据与这些有关的数据,通过运算或导出推导值,而并接收非这些值本身。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管理装置11的存储器60B中存储有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而且,举出了在管理装置11的存储器60C中执行这些程序的方式例。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监控摄像机10的存储器36中存储有这些程序,由监控摄像机10的CPU37通过存储器35执行这些程序的例子。进而,作为一例,如图32所示,也可以将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预先存储于作为非临时性存储介质的存储介质100中。在图32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将存储于存储介质100中的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安装于计算机60中。而且,CPU60A按照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执行上述各处理。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CPU60A为单个CPU,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多个CPU。另外,作为存储介质100的一例,可以举出SSD或USB存储器等任意的便携式存储介质。
并且,也可以在经由通信网(省略图示)连接于计算机60的其他计算机或服务器装置等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根据上述管理装置11的请求将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照射范围调整处理程序60Q下载于计算机60中。在该情况下,由计算机60的CPU60A执行所下载的显示控制处理程序60P。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抖动校正量计算部60J、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图像位置判定部60L、偏移校正量计算部60M及控制部60H,举出通过基于计算机60的硬件结构来实现的方式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抖动校正量计算部60J、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图像位置判定部60L、图像位置判定部60L及控制部60H也可以通过包括ASIC、FPGA和/或PLD的器件来实现。并且,抖动校正计算部60J、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图像位置判定部60L、偏移校正量计算部60M及控制部60H也可以通过硬件结构与软件结构的组合来实现。
作为执行上述对位控制处理及照射范围调整处理(以下,将这些处理统称为“控制处理”)的硬件资源,能够使用如下所示的各种处理器。作为处理器,例如,如上所述,可以举出通过执行软件即程序而作为执行控制处理的硬件资源发挥作用的通用的处理器即CPU。并且,作为处理器,例如可以举出FPGA、PLD或ASIC等具有为了执行特定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在任何处理器中都内置或连接有存储器,任何处理器都通过使用存储器来执行控制处理。
执行控制处理的硬件资源可以由这些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构成,也可以由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两个以上的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的组合或CPU与FPGA的组合)构成。并且,执行控制处理的硬件资源也可以为一个处理器。
作为由一个处理器构成的例子,第一,有由一个以上的CPU与软件的组合构成一个处理器,该处理器作为执行抖动校正计算部60J、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图像位置判定部60L、偏移校正量计算部60M及控制部60H各自的处理的硬件资源发挥作用的方式。第二,有以SoC等为代表那样,使用由一个IC芯片实现包括执行控制处理的多个硬件资源的系统整体的功能的处理器的方式。如此,抖动校正计算部60J、被摄体图像检测部60K、图像位置判定部60L、偏移校正量计算部60M及控制部60H各自的处理使用上述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以上作为硬件资源来实现。
另外,作为这些各种处理器的硬件结构,更具体而言,能够使用将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组合而成的电路。
并且,上述的控制处理仅仅是一例。因此,在不脱离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删除不必要的步骤,或者追加新的步骤,或者更换处理顺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例,举出了监控摄像机10,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代替监控摄像机10而对便携式的镜头可换式摄像机、便携式的镜头固定式摄像机、个人电脑、智能器件或可穿戴式终端装置等各种电子设备适用本发明的技术。即使是这些电子设备,也可得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监控摄像机10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以上所示的记载内容及图示内容为关于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部分的详细说明,只不过是本发明的技术的一例。例如,与上述结构、功能、作用及效果有关的说明为与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部分的结构、功能、作用及效果的一例有关的说明。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对以上所示的记载内容及图示内容删除不必要的部分,或者追加或替换新的要件。并且,为了避免错综复杂的情况,并且容易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部分,在以上所示的记载内容及图示内容中省略了与在使得能够实施本发明的技术的方面不特别需要说明的技术常识等有关的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A和/或B”的含义与“A及B中的至少一个”相同。即,“A和/或B”的含义是可以仅为A,也可以仅为B,也可以为A与B的组合。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3个以上的事项用“和/或”连结而表现的情况也适用与“A和/或B”相同的思路。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与具体地且分别地记载通过参考而被并入的各个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考而被并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7)

1.一种摄像支援装置,其包括:
处理器;及
存储器,连接或内置于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
在摄像装置的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获取与基于所述抖动校正机构的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及与所述摄像装置的焦距有关的数据;
根据所获取的与所述抖动校正量及所述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向对象被摄体的来自照射装置的光的照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
获取与从所述摄像装置至所述对象被摄体为止的被摄体距离有关的数据,并且除了与所述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及与所述焦距有关的数据以外,还根据与所述被摄体距离有关的数据来调整所述照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所述照射装置能够变更所述光的强度,
所述处理器还根据所述被摄体距离来调整所述光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根据与所述照射装置的透镜的光轴和所述摄像装置的透镜的光轴之间的间隔有关的数据、与所述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及与所述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所述照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根据与所述照射装置的透镜的光轴和所述摄像装置的透镜的光轴之间的间隔有关的数据、与所述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与所述被摄体距离有关的数据及与所述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所述照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当通过使所述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而进行使摄像图像位移的对位控制时,所述处理器调整所述照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在既定时间内的所述对位控制中在根据所述摄像图像内的对象被摄体图像的位移量的最大值而受到限制的范围内调整所述照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当进行通过所述抖动校正机构的工作而校正以从外部施加于所述摄像装置的振动为原因而引起的图像抖动的抖动校正控制时,所述处理器调整所述照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在既定时间内的所述抖动校正控制中在根据所述图像抖动的最大校正量而受到限制的范围内调整所述照射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所述照射装置将所述光向所述对象被摄体面照射,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照射装置进行使从所述照射装置面照射的所述光中的中央区域照射到所述对象被摄体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具有能够沿着光轴移动的透镜,
所述处理器根据与在所述透镜的光轴上的位移量有关的数据、与所述抖动校正量有关的数据及与所述焦距有关的数据来调整所述照射范围。
12.一种摄像系统,其包括: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支援装置;
所述照射装置;及
所述摄像装置,
所述照射装置向由所述摄像支援装置调整的所述照射范围照射所述光,
所述摄像装置拍摄所述光照射到所述照射范围的状态的所述对象被摄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系统,其具有安装所述照射装置及所述摄像装置的安装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系统,其中,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照射装置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摄像装置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的安装位置的安装位置差来调整光向所述对象被摄体的照射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摄像系统,其中,
所述安装部件能够使所述照射装置及所述摄像装置进行回转。
16.一种摄像支援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具有抖动校正机构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获取基于所述抖动校正机构的抖动校正量及摄像装置的焦距;及
根据所获取的所述抖动校正量及所述焦距来调整向作为摄像对象的对象被摄体的来自照射装置的光的照射范围。
17.一种程序,该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处理:
在具有抖动校正机构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抖动校正机构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获取基于所述抖动校正机构的抖动校正量及摄像装置的焦距;及
根据所获取的所述抖动校正量及所述焦距来调整向作为摄像对象的对象被摄体的来自照射装置的光的照射范围。
CN202080082669.3A 2019-11-29 2020-10-22 摄像支援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618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7418 2019-11-29
JP2019217418 2019-11-29
PCT/JP2020/039714 WO2021106447A1 (ja) 2019-11-29 2020-10-22 撮像支援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1871A true CN114761871A (zh) 2022-07-15
CN114761871B CN114761871B (zh) 2024-08-02

Family

ID=76129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2669.3A Active CN114761871B (zh) 2019-11-29 2020-10-22 摄像支援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0280B2 (zh)
JP (1) JP7289929B2 (zh)
CN (1) CN114761871B (zh)
WO (1) WO2021106447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231A (ja) * 1993-06-18 1995-01-17 Canon Inc カメラのストロボシステム
US20060165399A1 (en) * 2005-01-26 2006-07-27 Asia Optical Co., Inc.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ordinating flash intensity and camera system as the same
CN102131054A (zh) * 2011-03-24 2011-07-20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摄像时同步变焦聚焦的补光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42958A (zh) * 2016-06-15 2016-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70230580A1 (en) * 2016-02-10 2017-08-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onitoring camera and swing correction method
CN107295223A (zh) * 2016-04-04 2017-10-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发光装置、发光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0522B2 (ja) * 1992-06-30 2001-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
JPH0667255A (ja) * 1992-08-24 1994-03-11 Canon Inc 防振カメラ
JP3088052B2 (ja) * 1993-05-31 2000-09-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
JPH086126A (ja) * 1994-06-15 1996-01-12 Canon Inc 撮影装置
JPH10322590A (ja) 1997-05-20 1998-12-04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4128584A (ja) 2002-09-30 2004-04-22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
JP2007033543A (ja) * 2005-07-22 2007-02-0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撮影装置
JP4666191B2 (ja) * 2006-05-26 2011-04-06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画像揺れ補正装置
JP2009080244A (ja) * 2007-09-26 2009-04-16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における照射領域補正方法
WO2014188820A1 (ja) * 2013-05-20 2014-11-27 日本エー・シー・ピー株式会社 医療用撮像記録装置
JP6435265B2 (ja) * 2013-08-21 2018-12-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38671B2 (ja) * 2014-04-10 2018-12-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装置の焦点調節方法
JP6281796B2 (ja) * 2014-08-27 2018-02-21 株式会社ニコンビジョン 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測距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231A (ja) * 1993-06-18 1995-01-17 Canon Inc カメラのストロボシステム
US20060165399A1 (en) * 2005-01-26 2006-07-27 Asia Optical Co., Inc.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ordinating flash intensity and camera system as the same
CN102131054A (zh) * 2011-03-24 2011-07-20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摄像时同步变焦聚焦的补光方法及其装置
US20170230580A1 (en) * 2016-02-10 2017-08-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onitoring camera and swing correction method
CN107295223A (zh) * 2016-04-04 2017-10-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发光装置、发光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5842958A (zh) * 2016-06-15 2016-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94967A1 (en) 2022-09-15
WO2021106447A1 (ja) 2021-06-03
US11930280B2 (en) 2024-03-12
JPWO2021106447A1 (zh) 2021-06-03
JP7289929B2 (ja) 2023-06-12
CN114761871B (zh) 2024-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2224B (zh) 摄像头防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7741B (zh) 基于对焦处理的防抖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0192480A1 (zh) 摄像头防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
CN109951638B (zh) 摄像头防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WO2009011105A1 (ja) 撮像装置
US11678055B2 (en) Imaging support device, imaging support system, imaging system, imaging support method, and program
CN114631056B (zh) 摄像支援装置、摄像支援系统、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87521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1217368A (ja) 撮像装置、カメラ本体及び交換レンズ
US20220174217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616820B (zh) 摄像支援装置、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
JP7451795B2 (ja) ブレ検出装置、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本体
CN114761871B (zh) 摄像支援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支援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917297B2 (en) Imaging support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system, imaging support system, imaging support method, and program
WO2023008102A1 (ja) 撮影制御装置、撮影システム、撮影制御方法、及び撮影制御プログラム
TW202414333A (zh) 車輛環景影像顯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