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4092A - 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04092A CN114704092A CN202210359476.9A CN202210359476A CN114704092A CN 114704092 A CN114704092 A CN 114704092A CN 202210359476 A CN202210359476 A CN 202210359476A CN 114704092 A CN114704092 A CN 1147040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rod
- sliding frame
- steel formwork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101100334009 Caenorhabditis elegans ri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14—Bracing or strutting arrangements for formwalls; Devices for aligning for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 E04G9/06—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the form surface being of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板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滚轮,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框,在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钢模板,所述底座和支撑框之间设置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在底座上滑动设置用于带动钢模板朝向墙体的方向移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滑动框位置的驱动组件,所述墙体导角和地面上均埋设有用于固定底座的固定筋一和固定筋二,所述固定筋一和固定筋二均和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框在底座上转动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框转动的调节装置,本申请具有提升施工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板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支撑模板占用重要的作用,另外模板的技术,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关于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的结构一般包括安装支架,在安装支架上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移动轮,在安装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模板,在墙体的导角处浇筑预埋有钢筋。在安装时,将安装支架移动至墙体处,即移动轮移动至导角处,此时模板和墙体之间间隔设置,使用牵引设备将模板靠近导角的一侧移动至和墙体抵接,将安装支架和导角处预埋的钢筋连接,然后调节再通过牵引设备拉动模板背离移动轮的一侧至墙体侧面抵接,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模板垂直度的调节螺栓,安装过程中使用检测装置检查钢板的垂直度,转动螺栓进行校正,最后再对安装支架进行固定,完成安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安装过程中对钢板的垂直度进行调节时,需要不断的转动调节螺栓,过程繁琐,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滚轮,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框,在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钢模板,所述底座和支撑框之间设置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在底座上滑动设置用于带动钢模板朝向墙体的方向移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滑动框位置的驱动组件,所述墙体导角和地面上均埋设有用于固定底座的固定筋一和固定筋二,所述固定筋一和固定筋二均和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框在底座上转动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框转动的调节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模板安装在支撑框上,然后移动底座至墙体处,将底座通过固定筋一和固定筋二进行固定,通过驱动组件调节滑动框位置,将钢模板调节至墙体处,调节装置带动支撑框转动,进而对钢模板的垂直度进行调节,便于安装,提升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滑动框上靠近底座的一侧沿其在底座上的滑动方向开设有齿槽一,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中间件和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在底座上转动设置,所述驱动件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带动齿轮一转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和齿轮一通过中间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通过中间件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转动通过齿槽一带动滑动框移动,滑动框通过支撑框带动钢模板移动,进而对钢模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上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置在支撑框靠近墙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框以转动杆为转轴在滑动框上转动设置,所述滑动框背离底座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用于调节钢模板垂直度的调节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装置带动支撑框转动,支撑框带动钢模板转动,进而对钢模板的垂直度进行调节,提升施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调节槽沿垂直于转动杆的方向设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件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在调节槽内转动设置,另一端和支撑框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转动轴线和转动杆平行设置,所述调节件设置在调节槽内和调节杆连接用于带动调节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带动调节杆在调节槽内转动,对调节杆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调节杆带动支撑框转动,进而对钢模板的垂直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滑动框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杆在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所述安装槽呈半圆柱状且背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绕安装槽呈圆弧状设置,所述放置槽内转动设置有限制板,所述安装块背离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和放置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和放置槽的开口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的两侧,所述限制板通过放置槽开口转动至卡扣槽内,所述限制板内侧和转动杆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限制板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块延伸至卡扣槽内和限制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转动杆放置在安装槽内,然后转动限制板至和卡扣槽连接,通过安装槽和限制板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转动杆安装槽和限制板之间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滑动框上。
可选的,所述滑动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限制板位置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齿轮二和推杆,所述推杆在滑动框上沿朝向底座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齿轮二在安装块上转动设置,所述限制板的外侧绕其轴线开设有齿槽二,所述安装块上贯穿开设有和放置槽连通的通口,所述齿轮二通过通口和齿槽二啮合,所述推杆上靠近齿轮二的一侧开设有齿槽三,所述齿槽三和齿轮二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限制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时,移动推杆,推杆通过齿槽三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通过齿槽二带动限制板在放置槽内转动,直至限制板的端部转动至卡扣槽内,然后转动固定螺栓至和限制板的侧面抵接,对限制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可选的,所述滑动框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杆、承接杆和连接套,所述承接杆和推杆背离滑动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套设置在控制杆背离推杆的一侧,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在滑动框上转动设置,另一端穿过连接套延伸至滑动框的外部,所述控制杆的侧面和连接套的内壁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控制杆,控制杆通过连接套带动承接干移动,承接杆移动带动推杆移动,进而对推杆的位置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固定筋一背离墙体的一端和滑动框连接,所述底座上背离固定筋一的一侧开设有插口,所述固定筋二的一端通过插口和底座连接,所述滑动框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筋一固定在滑动框上的卡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筋一和底座连接,然后通过卡接组件将固定筋一连接在底座上,然后将固定筋二通过和插口配合并固定,对底座进行固定。
可选的,所述滑动框上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靠近固定筋一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筋一靠近滑动框的一端设置有扩展部,所述扩展部和滑动框侧面抵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杆和中间杆,所述中间杆设置在滑动框上滑动设置,所述卡杆包括一体设置的抵接部和连接部,所述抵接部和连接部呈L形设置,所述抵接部通过连接部和中间杆连接,所述固定筋一的侧面分别与抵接部和连接部抵接,所述中间杆通过螺母固定在滑动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筋一移动至卡接口内后,移动中间杆,中间杆通过连接部带动抵接部移动,直至抵接部移动至和固定筋一的侧面抵接,同时在固定筋一的端部设置扩展部,对固定筋一的位置进行限制,将固定筋一和滑动框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中间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齿轮一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和蜗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齿轮一转动,对滑动框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蜗轮和蜗杆配合具有自锁性,提升对滑动框的位置调节后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支撑框的转动杆放置在安装槽内后,转动限制板的位置至和限制板和卡扣槽扣合,通过转动杆完成对支撑框的安装,同时通过调节件对钢模板的垂直度进行调节,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中支撑框的结构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中的局部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中卡接口的结构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中推动组件的结构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中卡接组件的结构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中控制组件的结构视图。
附图标记:01、墙体;02、固定筋一;021、扩展部;03、固定筋二;1、底座;11、滚轮;12、钢模板;13、支撑缸;2、滑动框;21、齿槽一;22、卡接口;23、调节槽;24、推动组件;241、齿轮二;242、推杆;243、齿槽三;3、支撑框;4、驱动组件;41、驱动件;42、中间件;421、蜗轮;422、蜗杆;43、齿轮一;5、卡接组件;51、卡杆;511、连接部;512、抵接部;52、中间杆;6、转动杆;7、调节装置;71、调节件;72、调节杆;8、安装块;81、安装槽;82、放置槽;83、卡扣槽;84、限制板;841、齿槽二;85、通口;86、固定螺栓;9、控制组件;91、控制杆;911、手柄;92、承接杆;93、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参照图1和图2,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滚轮11,在底座1上背离滚轮11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框2,滑动框2上安装有支撑框3,在支撑框3的一侧安装有钢模板12,滑动框2在底座1上滑动设置,滑动框2移动通过支撑框3带动钢模板12移动至墙体01处。
参照图3和图4,在底座1上设置用于调节滑动框2位置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件41、中间件42和齿轮一43,在滑动框2上靠近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齿槽一21,齿槽一21在滑动框2上沿其滑动方向设置,齿轮一43在底座1上转动设置,齿轮一43和齿槽一21啮合,驱动件41设置在底座1上,驱动件41可设置为电机,驱动件41的输出端和齿轮一43通过中间件42连接,驱动件41通过中间件42带动齿轮一43转动,齿轮一43转动通过齿槽一21带动滑动框2滑动,对滑动框2的位置进行调节。
参照图1和图3,在底座1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缸13,多个支撑缸13在底座1上均匀分布,支撑缸13和地面抵接对底座1进行支撑。同时设置多个支撑缸13,以便在底座1移动至地面凹凸不平处时,通过多个支撑缸13分别与地面抵接,对底座1进行支撑同时使得底座1处于水平状态,提升底座1的稳定性。
参照图4,中间件42包括蜗轮421和蜗杆422,蜗轮421和齿轮一43同轴固定连接,蜗杆422和驱动件41的输出端连接,蜗杆422和蜗轮421啮合,驱动件41通过蜗杆422带动蜗轮421转动,蜗轮421带动齿轮一43转动。蜗轮421和蜗杆422配合具有自锁性,在对滑动框2的位置进行调节后,减少滑动框2出现偏移的现象,进而提升钢模板12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4,在墙体01靠近地面的导角内预埋浇筑有固定筋一02,固定筋一02背离导角的一侧和滑动框2连接。在底座1上远离固定筋一02的一侧开设有插口,在地面内埋设有固定筋二03,固定筋二03插设在插口内,在固定筋二03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固定筋二03通过螺栓和底座1固定连接,在滑动框2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筋一02固定在滑动框2上的卡接组件5。通过固定筋一02和固定筋二03对底座1进行和滑动框2进行固定,提升底座1的稳定性,减少底座1出现偏移的现象。
参照图4和图5,在滑动框2上开设有卡接口22,且卡接口22靠近固定筋一0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在滑动框2移动时,固定筋一02通过开口滑动进入到卡接口22内,在固定筋一02背离墙体01的一端设置有扩展部021,扩展部021呈圆盘状,扩展部021和滑动框2侧面抵接。结合图7,卡接组件5包括卡杆51和中间杆52,中间杆52设置在滑动框2上,且中间杆52沿垂直于固定筋一02在卡接口22内滑动的方向设置,中间杆52设置在卡接口22背离其开口的一侧,且在滑动框2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卡杆51设置在中间杆52的一侧,卡杆51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部511和抵接部512,连接部511和中间杆52靠近卡接口22的一侧连接,抵接部512和连接部511背离中间杆52的一端连接,抵接部512和连接部511呈L形设置,即抵接部512和中间杆52间隔设置,中间杆52的一端延伸至滑动框2的外部,且中间杆52的端部螺纹配合有螺母,可转动螺母至和滑动框2的侧壁抵接对中间杆52进行固定。
在固定筋一02进入到卡接口22内后,扩展部021和滑动框2背离底座1的一侧抵接,然后滑动中间杆52,中间杆52带动抵接部512移动至和固定筋一02背离中间杆52的一侧抵接,将固定筋一02卡扣在卡接口22内,然后通过螺母对中间杆52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将固定筋一02和滑动框2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固定筋一02设置有多个,在滑动框2上和多个固定筋一02对应的也开设有多个,卡杆51也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杆51在中间杆52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卡杆51和多个固定筋一02分别对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固定筋一02和多个卡杆51,提升滑动框2和墙体0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在支撑框3上靠近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6,且转动杆6设置在支撑框3靠近墙体01的一侧,支撑框3通过转动杆6在滑动框2上转动设置,在滑动框2背离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23,在调节槽23内设置有用于调节钢模板12垂直度的调节装置7。
参照图3和图4,调节槽23沿垂直于转动杆6的方向设置,调节装置7包括调节件71和调节杆72,调节杆72的一端在调节槽23内转动设置,另一端和支撑框3连接,调节杆72的转动轴线和转动杆6平行设置,调节件71设置在调节槽23内和调节杆72连接,调节件71可设置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和调节槽23内壁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和调节杆72转动连接,且气缸的活塞杆在调节杆72上相对调节杆72滑动设置,支撑框3和调节杆72转动连接。调节件71带动调节杆72在调节槽23内转动,调节杆72带动支撑框3转动,支撑框3转动带动钢模板12转动,进而对钢模板12的垂直度进行调节。
调节槽23设置有多组,多组调节槽23沿转动杆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调节装置7和多个调节槽23对应也设置有多组,多个调节杆72均和支撑框3连接,通过多个调节杆72同时带动支撑框3转动,提升支撑框3转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5和图6,在滑动框2上设置有安装块8,安装块8上开设有安装槽81,转动杆6在安装槽81内转动设置,安装槽81呈半圆柱状,且背离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以便通过开口将转动杆6放置在安装槽81内,在安装块8上开设有放置槽82,放置槽82呈圆弧状且绕安装槽81设置,在放置槽82内设置有限制板84,限制板84呈圆弧状,限制板84在放置槽82内绕安装槽81转动设置,在安装块8上还开设有卡扣槽83,放置槽82在安装块8背离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卡扣槽83和放置槽82分别设置在安装槽81的两侧。在将转动杆6放置在安装槽81内后,转动限制板84,将限制板84的端部转动至卡扣槽83内,同时转动至转动杆6的外部,使得转动杆6在安装槽81和限制板84内转动,减少转动杆6出现脱离安装槽81的现象,以便转动杆6进行安装。
参照图5和图6,在滑动框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限制板84位置的推动组件24,推动组件24包括齿轮二241和推杆242,推杆242在滑动框2上沿朝向底座1的方向滑动设置,齿轮二241在安装块8上转动设置,在限制板84的外侧绕其转动轴线方向开设有齿槽二841,在安装块8上贯穿开设有和放置槽82连通的通口85,齿轮二241通过通口85延伸至放置内和齿槽二841啮合,推杆242设置在齿轮的一侧,在推杆24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齿槽三243,齿槽二841和齿轮啮合,通过移动推杆242,通过齿轮二241和齿槽二841调节限制板84的位置,进而对转动杆6进行固定。
参照图6,在安装块8上设置有固定螺栓86,固定螺栓86和安装块8螺纹配合,固定螺栓86穿过安装块8延伸至卡扣槽83内,在将限制板84转动至卡扣槽83内后,转动固定螺栓86至其端部和限制板84的侧面抵接,对限制板84进行固定,提升限制板84对转动杆6固定的稳定性。
参照图2滑动框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块8,多个安装块8沿转动杆6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和多个安装块8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限制板84和推动组件24,设置多个限制板84进而提升转动杆6和滑动框2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便于同时对多个推杆242的位置进行调节。结合图8,在滑动框2上设置有控制组件9,控制组件9包括控制杆91、承接杆92和连接套93,控制杆91和承接杆92均沿多个推杆242排列的方向设置,且承接杆92设置在推杆242背离滑动框2的一端和推杆242连接,连接套93设置在承接杆92背离滑动框2的一侧,控制杆91的一端在滑动框2上转动设置,另一端经过连接套93延伸至滑动框2的外部,控制杆91插设在连接套93内,且和连接套93内壁间隔设置,在控制杆91背离其转动的一端设置有手柄911,以便通过手柄911转动控制杆91。
参照图8,在需要对限制板84的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手柄911转动控制杆91,控制杆91通过连接套93带动承接杆92移动,承接杆92同时带动多个推杆242移动,同时对多个推杆242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沿不同的方向转动控制杆91,将限制板84调节至放置槽82内或者调节至放置槽82的外部,以便转动杆6的安装或者拆卸。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将底座1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后,通过调节件71带动调节杆72在调节槽23内转动,进而通过支撑框3带动钢模板12转动,对钢模板12的垂直度进行调节,同时设置限制板84转动对转动杆6的位置进行限制,以便对转动杆6进行安装固定,简化安装过程,提升施工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滚轮(11),在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框(3),在支撑框(3)的一侧设置有钢模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支撑框(3)之间设置有滑动框(2),所述滑动框(2)在底座(1)上滑动设置用于带动钢模板(12)沿朝向墙体(01)的方向移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滑动框(2)位置的驱动组件(4),所述墙体(01)的导角和地面上分别埋设有用于固定底座(1)的固定筋一(02)和固定筋二(03),所述固定筋一(02)和固定筋二(03)均和底座(1)连接,所述支撑框(3)在底座(1)上转动设置,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框(3)转动的调节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2)上靠近底座(1)的一侧沿其在底座(1)上的滑动方向开设有齿槽一(21),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件(41)、中间件(42)和齿轮一(43),所述齿轮一(43)在底座(1)上转动设置,所述驱动件(41)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带动齿轮一(43)转动,所述驱动件(41)的输出端和齿轮一(43)通过中间件(4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3)上靠近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设置在支撑框(3)靠近墙体(01)的一侧,所述支撑框(3)以转动杆(6)为转轴在滑动框(2)上转动设置,所述滑动框(2)背离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23),所述调节槽(23)内设置有用于调节钢模板(12)垂直度的调节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23)沿垂直于转动杆(6)的方向设置,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调节件(71)和调节杆(72),所述调节杆(72)的一端在调节槽(23)内转动设置,另一端和支撑框(3)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72)的转动轴线和转动杆(6)平行设置,所述调节件(71)设置在调节槽(23)内和调节杆(72)连接用于带动调节杆(7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2)上设置有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上开设有安装槽(81),所述转动杆(6)在安装槽(81)内转动设置,所述安装槽(81)呈半圆柱状且背离底座(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安装块(8)上开设有放置槽(82),所述放置槽(82)绕安装槽(81)呈圆弧状设置,所述放置槽(82)内转动设置有限制板(84),所述安装块(8)背离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和放置槽(82)连通的开口,所述安装块(8)上开设有卡扣槽(83),所述卡扣槽(83)和放置槽(82)的开口分别设置在安装槽(81)的两侧,所述限制板(84)通过放置槽(82)开口转动至卡扣槽(83)内,所述限制板(84)内侧和转动杆(6)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块(8)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限制板(84)的固定螺栓(86),所述固定螺栓(86)穿过安装块(8)延伸至卡扣槽(83)内和限制板(84)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限制板(84)位置的推动组件(24),所述推动组件(24)包括齿轮二(241)和推杆(242),所述推杆(242)在滑动框(2)上沿朝向底座(1)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齿轮二(241)在安装块(8)上转动设置,所述限制板(84)的外侧绕其轴线开设有齿槽二(841),所述安装块(8)上贯穿开设有和放置槽(82)连通的通口(85),所述齿轮二(241)通过通口(85)和齿槽二(841)啮合,所述推杆(242)上靠近齿轮二(241)的一侧开设有齿槽三(243),所述齿槽三(243)和齿轮二(24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2)上设置有控制组件(9),所述控制组件(9)包括控制杆(91)、承接杆(92)和连接套(93),所述承接杆(92)和推杆(242)背离滑动框(2)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套(93)设置在控制杆(91)背离推杆(242)的一侧,所述控制杆(91)的一端在滑动框(2)上转动设置,另一端穿过连接套(93)延伸至滑动框(2)的外部,所述控制杆(91)的侧面和连接套(93)的内壁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一(02)背离墙体(01)的一端和滑动框(2)连接,所述固定筋二(03)和底座(1)远离固定筋一(02)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动框(2)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筋一(02)固定在滑动框(2)上的卡接组件(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2)上开设有卡接口(22),所述卡接口(22)靠近固定筋一(0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筋一(02)靠近滑动框(2)的一端设置有扩展部(021),所述扩展部(021)和滑动框(2)侧面抵接,所述卡接组件(5)包括卡杆(51)和中间杆(52),所述中间杆(52)设置在滑动框(2)上滑动设置,所述卡杆(51)包括一体设置的抵接部(512)和连接部(511),所述抵接部(512)和连接部(511)呈L形设置,所述抵接部(512)通过连接部(511)和中间杆(52)连接,所述固定筋一(02)的侧面分别与抵接部(512)和连接部(511)抵接,所述中间杆(52)通过螺母固定在滑动框(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42)包括蜗轮(421)和蜗杆(422),所述蜗轮(421)和齿轮一(43)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422)和蜗轮(421)啮合,所述驱动件(41)的输出端和蜗杆(422)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59476.9A CN114704092B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59476.9A CN114704092B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04092A true CN114704092A (zh) | 2022-07-05 |
CN114704092B CN114704092B (zh) | 2023-03-17 |
Family
ID=82172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59476.9A Active CN114704092B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0409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9130A (zh) * | 2018-07-30 | 2018-12-11 |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模板高度的侧墙单侧立模装置和施工方法 |
CN210948709U (zh) * | 2019-11-18 | 2020-07-07 |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单侧墙模板台车 |
CN212105101U (zh) * | 2020-02-27 | 2020-12-08 | 乾日安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建筑爬模模板的推动装置 |
CN112609964A (zh) * | 2020-12-17 | 2021-04-06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可移动模板组件和建筑模板施工方法 |
CN212985243U (zh) * | 2020-09-17 | 2021-04-16 | 成都利方致远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无穿墙螺栓隧道外墙模板加固架 |
-
2022
- 2022-04-07 CN CN202210359476.9A patent/CN1147040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9130A (zh) * | 2018-07-30 | 2018-12-11 |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模板高度的侧墙单侧立模装置和施工方法 |
CN210948709U (zh) * | 2019-11-18 | 2020-07-07 |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单侧墙模板台车 |
CN212105101U (zh) * | 2020-02-27 | 2020-12-08 | 乾日安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建筑爬模模板的推动装置 |
CN212985243U (zh) * | 2020-09-17 | 2021-04-16 | 成都利方致远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无穿墙螺栓隧道外墙模板加固架 |
CN112609964A (zh) * | 2020-12-17 | 2021-04-06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可移动模板组件和建筑模板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04092B (zh) | 2023-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976217U (zh) | 一种建筑装饰幕墙主梁和横梁可调节固定结构 | |
CN114412207B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校正工具 | |
CN116480108A (zh) | 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安装设备与方法 | |
CN114704092A (zh) | 一种可移动大型侧墙钢模板支架体系 | |
CN214615405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 | |
CN112709409A (zh) | 建筑装饰墙安装辅助支撑装置 | |
CN113417473A (zh) | 一种微调工具及其工作方法 | |
CN220790487U (zh) | 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装置 | |
CN220889331U (zh) | 一种水泥砂浆抹平机 | |
CN219045321U (zh) | 一种可调节装配式建筑墙体安装支架 | |
CN219316334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 | |
CN221958307U (zh) |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的可周转式泵送弯管固定装置 | |
CN221722330U (zh) | 一种无级调节角度的石材拼接架 | |
CN222435898U (zh) |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 |
CN217196260U (zh) | 一种螺纹管安装用辅助装置 | |
CN216542035U (zh) | 一种用于摊铺机叶片加工的夹持装置 | |
CN216616747U (zh) | 一种绿色环保瓷砖铺设的辅助结构 | |
CN220408490U (zh) | 一种电梯门板加工用辅助夹具 | |
CN222390921U (zh) | 一种自动墙面砖铺贴机 | |
CN221545299U (zh) | 一种路桥用钢腹板的辅助定位装置 | |
CN211007207U (zh) | 一种能够移动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 | |
CN219973952U (zh) | 一种铝板安装固定用拼接辅助装置 | |
CN222120990U (zh) | 一种玻璃幕墙龙骨快速安装施工装置 | |
CN222362786U (zh) | 一种装配建筑施工用装配校正装置 | |
CN219870823U (zh) | 一种混凝土用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