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3182A -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3182A
CN114623182A CN202210316415.4A CN202210316415A CN114623182A CN 114623182 A CN114623182 A CN 114623182A CN 202210316415 A CN202210316415 A CN 202210316415A CN 114623182 A CN114623182 A CN 114623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valve
shock absorber
cavity
oil seal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64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志为
杨俊伟
张凤平
朱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64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31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3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3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涉及减震技术领域。该前减震器包括外筒,以及插设于外筒且与外筒滑动连接的内筒,内筒包括插入外筒的插入端,以及用于和转向器连接的外露端,插入端设置有第一油封件,外露端设置有第二油封件,外筒的封闭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穿过第一油封件与内筒内设置的单向阻尼阀连接,单向阻尼阀与第二油封件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单向阻尼阀与第一油封件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单向阻尼阀与第二油封件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用于设置液压油,以使液压油从第一腔室流回第二腔室时,受单向阻尼阀产生的阻尼作用力。能够简化设置形式,并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车辆中,如电动组行车以及汽车等,通常用来加速车架与车身震动的衰减,以改善行驶的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如果振幅过大会易导致减震弹簧断裂,如果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若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的正常工作,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来保证车辆形式过程中的舒适性的。
目前的减震器主要有液压和充气两种形式,其中,液压减震器是通过活塞在减震器的外筒内往复移动时,在外筒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外筒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与外筒相对运动的内筒。此时,液体与内壁的摩擦及液体分子的内摩擦便形成对震动的阻尼力。
采用上述形式,需要在内筒和外筒同时填充液压油,使液压油在内筒和外筒之间流动,这样一来,使得内筒与外筒之间配合时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液压油来填充内筒和外筒的空腔,使得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能够简化设置形式,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前减震器,包括外筒,以及插设于所述外筒且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的内筒,所述内筒包括插入所述外筒的插入端,以及用于和转向器连接的外露端,所述插入端设置有第一油封件,所述外露端设置有第二油封件,所述外筒的封闭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油封件与所述内筒内设置的单向阻尼阀连接,所述单向阻尼阀与所述第二油封件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单向阻尼阀与所述第一油封件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单向阻尼阀与所述第二油封件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用于设置液压油,以使所述液压油从所述第一腔室流回所述第二腔室时,受所述单向阻尼阀产生的阻尼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单向阻尼阀包括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导向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抵持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弹性件和阻尼阀片,以使所述阻尼阀片弹性抵持于所述活塞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所述阻尼阀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且所述第二过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径。
可选地,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外圈的活塞环,所述活塞本体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孔,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环形槽孔的槽底。
可选地,所述内筒的插入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座,所述内筒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导向座卡接于所述卡槽处且与所述第一油封件抵持。
可选地,所述导向杆上还穿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定位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外筒的内壁设置有隔套,所述内筒穿设于所述隔套的内壁,以使所述内筒通过所述隔套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隔套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所述外筒设置有与所述喇叭口配合的圆台形连接部,所述外筒的内圈还设置有卡簧,以使所述隔套与所述外筒卡接。
可选地,所述外筒的封闭端设置有盖板,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盖板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封闭端设置有盖帽,所述盖帽用于扣合所述盖板。
可选地,所述导向杆上还套设有缓冲垫块,所述缓冲垫块与所述盖板抵持。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减震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通过外筒,以及与外筒滑动连接的内筒,外筒的封闭端设置的导向杆与内筒设置的单向阻尼阀连接,且单向阻尼阀与第二油封件之间设置减震弹簧。在减震弹簧受到冲击力变形时,使得内筒向外筒的封闭端滑动,此时,导向杆伸入内筒的长度增长,在推动单向阻尼阀向第二油封件所在方向运动时,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大小的变化,第二腔室内的液压油则可以顺畅的流入第一腔室内。在减震弹簧恢复弹性形变过程中,带动内筒向远离封闭端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则要恢复至变化前的状态,在变化过程中,流入第一腔室的液压油则要回流至第二腔室,在液压油从第一腔室流回第二腔室时,受单向阻尼阀产生的阻尼作用力,液压油的流动则没有那么顺畅,从而抑制了减震弹簧的跳跃。采用上述形式,只需要在内筒注入液压油即可实现所需的阻尼效果,而且阻尼的实现只在内筒内实现,减少了阻尼损耗,提高了阻尼效率,而且能够简化设置形式。与传统的设置形式相比,由于内筒的直径较小,大大减少了液压油的用量,约为传统设置形式的1/3,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向阻尼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前减震器;110-外筒;112-导向杆;114-圆台形连接部;116-卡簧;118-盖板;120-内筒;121-第一油封件;122-第二油封件;123-第一腔室;124-第二腔室;125-导向座;130-单向阻尼阀;132-活塞;1322-活塞本体;1324-活塞环;1326-第一过孔;1328-环形槽孔;134-定位座;136-弹性件;138-阻尼阀片;1382-第二过孔;140-减震弹簧;150-缓冲弹簧;160-隔套;170-盖帽;180-缓冲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针对目前的液压减震器需要在内筒和外筒同时填充液压油,使液压油在内筒和外筒之间流动来提供所需的阻尼力,使得内筒与外筒之间配合时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液压油来填充内筒和外筒的空腔,使得制造成本较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以简化设置形式,并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减震器100,包括外筒110,以及插设于外筒110且与外筒110滑动连接的内筒120,内筒120包括插入外筒110的插入端,以及用于和转向器连接的外露端,插入端设置有第一油封件121,外露端设置有第二油封件122,外筒110的封闭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12,导向杆112穿过第一油封件121与内筒120内设置的单向阻尼阀130连接,单向阻尼阀130与第二油封件122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40,单向阻尼阀130与第一油封件121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123,单向阻尼阀130与第二油封件122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124,第一腔室123和第二腔室124内用于设置液压油,以使液压油从第一腔室123流回第二腔室124时,受单向阻尼阀130产生的阻尼作用力。
具体的,通过在内筒120的插入端设置第一油封件121、在内筒120的外露端设置第二油封件122,并在内筒120设置单向阻尼阀130,单向阻尼阀130与导向杆112之间连接,在内筒120与外筒110之间相对滑动时,使得导向杆112伸入内筒120的距离发生变化,也带动单向阻尼阀130相对内筒120滑动。在单向阻尼阀130在内筒120滑动时,第一腔室123和第二腔室124之间的大小则对应发生变化,此时,第一腔室123和第二腔室124内的液压油则会具有相对流动。通过单向阻尼阀130的作用,在减震弹簧140受力压缩时,第二腔室124内的液压油可以顺畅的流入第一腔室123,在减震弹簧140恢复弹性形变过程中,液压油从第一腔室123流回第二腔室124则受单向阻尼阀130产生的阻尼作用力,液压油的流入则没有那么顺畅,从而抑制了减震弹簧140的跳跃,起到了稳定车身的作用。
其中,外筒110包括封闭端和开口端,以便于内筒120从开口端插入外筒110。同时,通过在外筒110的封闭端设置导向杆112,导向杆112通过第一油封件121插入至内筒120,在内筒120相对导向杆112移动时,能够避免内筒120内的液压油泄露,同时带动单向阻尼阀130运动,以起到活塞杆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减震器100,通过外筒110,以及与外筒110滑动连接的内筒120,外筒110的封闭端设置的导向杆112与内筒120设置的单向阻尼阀130连接,且单向阻尼阀130与第二油封件122之间设置减震弹簧140。在减震弹簧140受到冲击力变形时,使得内筒120向外筒110的封闭端滑动,此时,导向杆112伸入内筒120的长度增长,在推动单向阻尼阀130向第二油封件122所在方向运动时,受第一腔室123和第二腔室124大小的变化,第二腔室124内的液压油则可以顺畅的流入第一腔室123内。在减震弹簧140恢复弹性形变过程中,带动内筒120向远离封闭端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一腔室123和第二腔室124则要恢复至变化前的状态,在变化过程中,流入第一腔室123的液压油则要回流至第二腔室124,在液压油从第一腔室123流回第二腔室124时,受单向阻尼阀130产生的阻尼作用力,液压油的流动则没有那么顺畅,从而抑制了减震弹簧140的跳跃。采用上述形式,只需要在内筒120注入液压油即可实现所需的阻尼效果,而且阻尼的实现只在内筒120内实现,减少了阻尼损耗,提高了阻尼效率,而且能够简化设置形式。与传统的设置形式相比,由于内筒120的直径较小,大大减少了液压油的用量,约为传统设置形式的1/3,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3和图4所示,单向阻尼阀130包括与内筒120滑动连接的活塞132,活塞132与导向杆112固定连接,活塞132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1326,导向杆112上还设置有与活塞132抵持的定位座134,定位座134位于第一腔室123内,定位座134上设置有弹性件136和阻尼阀片138,以使阻尼阀片138弹性抵持于活塞132朝向第一腔室123的一侧,阻尼阀片138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1382,且第二过孔1382的孔径小于第一过孔1326的孔径。
具体的,通过在活塞132上设置多个第一过孔1326,以便于液压油在第一腔室123和第二腔室124之间相互流动。通过在导向杆112上设置与活塞132抵持的定位座134,以便于对活塞132进行限位,避免活塞132沿轴向窜动。另外,在导向杆112上还设置有螺母,螺母和定位座134分别位于活塞132的相对两侧。在导向杆112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有盲孔,以便于在盲孔处设置铆钉,用于防止螺母与导向杆112之间发生松动,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通过在定位座134上设置弹性件136和阻尼阀片138,以使阻尼阀片138弹性抵持于活塞132朝向第一腔室123的一侧,在液压油从第二腔室124流向第一腔室123时,液压油能够克服弹性件136的弹性作用力,使阻尼阀片138与活塞132之间具有缝隙,在液压油流动时,不仅可以从第二过孔1382流动,也可以从阻尼阀片138与活塞132之间产生的缝隙流动,对减震弹簧140的压缩几乎没有阻尼性。在液压油从第一腔室123流向第二腔室124时,阻尼阀片138受弹性件136和液压油的共同作用力,时阻尼阀片138与活塞132之间紧密贴合,此时,液压油只能依次从第一过孔1326和第二过孔1382流向第二腔室124,由于第二过孔1382的孔径小于第一过孔1326的孔径,使得液压油的流动受阻,以达到阻尼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弹性件136可以采用压缩弹簧或者弹片来提供所需的弹性力,也可以采用波形垫圈来实现所需的弹性力。
如图3和图4所示,活塞132包括活塞本体1322,以及设置在活塞本体1322外圈的活塞环1324,活塞本体1322朝向第一腔室123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孔1328,第一过孔1326位于环形槽孔1328的槽底。
具体的,通过活塞本体1322与活塞环1324之间的配合,有利于保证活塞132与内筒12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液压油从活塞132与内筒120之间的连接处溢流,有利于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在活塞本体1322朝向第一腔室123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孔1328,第一过孔1326位于环形槽孔1328的槽底,在阻尼阀片138与活塞132之间配合时,无需使第一过孔1326与第二过孔1382相对应即可实现液压油的流动性,有利于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内筒120的插入端还设置有与导向杆112配合的导向座125,内筒120的侧壁设置有卡槽,导向座125卡接于卡槽处且与第一油封件121抵持。
具体的,通过在内筒120的插入端设置导向座125,能够对导向杆112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在导向杆112相对内筒120滑动时发生歪斜。另外,通过在内筒120的侧壁设置卡槽,使得导向座125卡接于卡槽处且与第一油封件121抵持,在保证导向座125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对第一油封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保证相对配合关系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导向杆112上还穿设有缓冲弹簧150,缓冲弹簧150位于导向座125和定位座134之间。
具体的,通过设置缓冲弹簧150,在减震弹簧140恢复弹性形变的过程中,会使缓冲弹簧150受力压缩,这样一来,就可以缓冲掉减震弹簧140自身的跳跃性,使减震弹簧140恢复弹性形变的过程中更加平稳,有利于保证车身的平稳性。
如图6所示,外筒110的内壁设置有隔套160,内筒120穿设于隔套160的内壁,以使内筒120通过隔套160与外筒110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形式,能够避免内筒120和外筒110之间直接产生接触摩擦,隔套160可以采用PUM材质,在保证耐磨性同时,还能减小相互间的摩擦力,使得配合更加顺畅。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隔套160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外筒110设置有与喇叭口配合的圆台形连接部114,外筒110的内圈还设置有卡簧116,以使隔套160与外筒110卡接。
通过将隔套160的喇叭口与外筒110的圆台形连接部114相配合,以便于在喇叭口的较小孔径所在的方向进行限位,同时,通过在外筒110的内圈设置卡簧116,以使隔套160与外筒110卡接,可以将隔套160在轴向上进行限位,避免隔套160与外筒110的相对运动,有利于保证配合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外筒110的封闭端设置有盖板118,导向杆112与盖板118之间固定连接,且封闭端设置有盖帽170,盖帽170用于扣合盖板118。
具体的,外筒110的封闭端设置的盖板118可以采用冲压件,且具有内凹的凹槽,在导向杆112与盖板118之间固定连接时,可以在导向杆112上设置螺母,螺母和导向杆112之间锁紧时,将盖板118夹持在螺母和导向杆112之间,以起到固定的目的。另外,在导向杆112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有盲孔,以便于在盲孔处设置铆钉,用于防止螺母与导向杆112之间发生松动,以保证盖板118处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螺母可以位于冲压件形成的凹槽内,避免螺母外凸出外筒110所在空间。在盖板118与外筒110之间连接时,可以采用焊接的形式,并通过盖帽170扣合于盖板118处,用于放置尘土或污水等杂物通过连接处进去外筒110内,有利于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考图7,导向杆112上还套设有缓冲垫块180,缓冲垫块180与盖板118抵持。这样一来,在遇到颠簸路面,减震弹簧140受力急速压缩较大行程时,能够使内筒120与缓冲垫块180之间抵持,缓冲垫块180可采用橡胶制成,有利于提供所需的缓冲力,避免内筒120触底与外筒110之间撞击,有利于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前减震器100。该电动自行车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前减震器10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前减震器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以及插设于所述外筒且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的内筒,所述内筒包括插入所述外筒的插入端,以及用于和转向器连接的外露端,所述插入端设置有第一油封件,所述外露端设置有第二油封件,所述外筒的封闭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油封件与所述内筒内设置的单向阻尼阀连接,所述单向阻尼阀与所述第二油封件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单向阻尼阀与所述第一油封件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单向阻尼阀与所述第二油封件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用于设置液压油,以使所述液压油从所述第一腔室流回所述第二腔室时,受所述单向阻尼阀产生的阻尼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阻尼阀包括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导向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抵持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弹性件和阻尼阀片,以使所述阻尼阀片弹性抵持于所述活塞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所述阻尼阀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且所述第二过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外圈的活塞环,所述活塞本体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孔,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环形槽孔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插入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座,所述内筒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导向座卡接于所述卡槽处且与所述第一油封件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上还穿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定位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内壁设置有隔套,所述内筒穿设于所述隔套的内壁,以使所述内筒通过所述隔套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所述外筒设置有与所述喇叭口配合的圆台形连接部,所述外筒的内圈还设置有卡簧,以使所述隔套与所述外筒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封闭端设置有盖板,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盖板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封闭端设置有盖帽,所述盖帽用于扣合所述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上还套设有缓冲垫块,所述缓冲垫块与所述盖板抵持。
10.一种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减震器。
CN202210316415.4A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Pending CN114623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6415.4A CN114623182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6415.4A CN114623182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3182A true CN114623182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6415.4A Pending CN114623182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318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9886A (ja) * 1996-12-03 1998-06-16 Showa:Kk 倒立型ストラットダンパ
JP2005147209A (ja) * 2003-11-12 2005-06-09 Showa Corp 車両の油圧緩衝装置
CN2808717Y (zh) * 2005-07-25 2006-08-23 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器
CN200971945Y (zh) * 2006-11-21 2007-11-07 陆凯 双变阻尼后减震器
CN202971714U (zh) * 2012-11-16 2013-06-05 温岭市星火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04387191U (zh) * 2014-12-15 2015-06-10 重庆东安渠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车用减震器阻尼器机构
CN109469704A (zh) * 2018-12-07 2019-03-15 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 倒置式前减震器
CN209083886U (zh) * 2018-08-20 2019-07-09 浙江山崎天鹰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倒立式液压阻尼减震器
CN213808640U (zh) * 2020-11-30 2021-07-27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三轮车用自适应前减震器
CN217481835U (zh) * 2022-03-28 2022-09-23 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9886A (ja) * 1996-12-03 1998-06-16 Showa:Kk 倒立型ストラットダンパ
JP2005147209A (ja) * 2003-11-12 2005-06-09 Showa Corp 車両の油圧緩衝装置
CN2808717Y (zh) * 2005-07-25 2006-08-23 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器
CN200971945Y (zh) * 2006-11-21 2007-11-07 陆凯 双变阻尼后减震器
CN202971714U (zh) * 2012-11-16 2013-06-05 温岭市星火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04387191U (zh) * 2014-12-15 2015-06-10 重庆东安渠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车用减震器阻尼器机构
CN209083886U (zh) * 2018-08-20 2019-07-09 浙江山崎天鹰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倒立式液压阻尼减震器
CN109469704A (zh) * 2018-12-07 2019-03-15 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 倒置式前减震器
CN213808640U (zh) * 2020-11-30 2021-07-27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三轮车用自适应前减震器
CN217481835U (zh) * 2022-03-28 2022-09-23 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81835U (zh)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CN102927190A (zh) 减震器的活塞组件
US4893857A (en) Telescopic energy absorber unit for vehicle bumper mounting
JP4929495B2 (ja) ダンパ固定構造
US20130220751A1 (en) Dust lip for shock absorber
CN114623182A (zh) 一种前减震器及电动自行车
US3715139A (en) Shock absorbing bumper
CN216951448U (zh) 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及减振器
US20150054247A1 (en) Shock absorber gas spring seal
KR100877613B1 (ko) 완충기
JPH10238582A (ja) 油圧緩衝器及び油圧緩衝器への作動油充填方法
JP3813782B2 (ja) 車両用緩衝器の密封装置
KR101689320B1 (ko) 액티베이팅 밸브가 구비된 유압버퍼
JP2017025950A (ja) バンプストッパ及び緩衝器
KR20060050224A (ko) 유압 완충기
CN210397676U (zh)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CN111051729B (zh) 缓冲器
CN203297465U (zh) 双密封液压减震器
KR101941602B1 (ko) 거동한계가 향상된 액티베이팅 밸브가 구비된 유압버퍼
KR100502469B1 (ko) 완충기
RU94910U1 (ru) Пневм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подвес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5890924U (zh) 一种全地形车悬架减震装置
CN215293405U (zh) 一种低噪声的液压减振底阀及减振器内筒
KR100455213B1 (ko) 쇽 업소버
CN211059275U (zh) 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