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2947A -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2947A
CN114622947A CN202210261945.3A CN202210261945A CN114622947A CN 114622947 A CN114622947 A CN 114622947A CN 202210261945 A CN202210261945 A CN 202210261945A CN 114622947 A CN114622947 A CN 114622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ipe
water
fire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19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2947B (zh
Inventor
徐湃
朱代强
邢荣军
胡政攀
宗宝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2619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29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2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2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2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2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5/00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 E21F5/02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by wetting or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2/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 B05B12/004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comprising sensors for monitoring the delivery, e.g. by displaying the sensed value or generating an ala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2/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 B05B12/0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for controlling time, or sequence, of delivery
    • B05B12/04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for controlling time, or sequence, of delivery for sequential operation or multiple out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2/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 B05B12/08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be discharged, of ambient medium or of target ;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spray devices or of supply means, e.g. pipes, pumps or their drive means
    • B05B12/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be discharged, of ambient medium or of target ;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spray devices or of supply means, e.g. pipes, pumps or their drive mean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of ambient medium or target, e.g. humidity, temperature position or movement of the target relative to the spray apparatus
    • B05B12/12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be discharged, of ambient medium or of target ;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spray devices or of supply means, e.g. pipes, pumps or their drive mean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of ambient medium or target, e.g. humidity, temperature position or movement of the target relative to the spray apparatu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r shape of targ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6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supporting or holding spraying apparatus
    • B05B15/65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fluid connection of the spraying apparatus or its outlets to flow cond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9/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 B05B9/03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B9/0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 pressurised or compressible container; with pump
    • B05B9/0403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 pressurised or compressible container; with pump with pumps fo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14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portals, day-light attenuation at tunnel open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21F1/14Air partitions; Air locks
    • E21F1/145Air 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隧道本体正面两侧上部均开设有排烟道,排烟道内设置有排烟风机,隧道本体内腔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排烟道配合使用的排烟口,排烟口内设置有调节机构,隧道本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辅助灭火机构,隧道本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辅助灭火机构配合使用的卡接槽,隧道本体内腔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卡接槽配合使用的安装槽;解决传统海底沉管隧道火灾排烟消防装置的排烟效果差,无法做到均匀排烟,且无法快速灭火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底沉管隧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海底沉管隧道是将隧道管段分段预制,每段两端设置临时止水头部,然后浮运至隧道轴线处,沉放在预先挖好的地槽内,完成管段间的水下连接,移去临时止水头部,回填基槽保护沉管,铺设隧道内部设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下通道。为了保证海底沉管隧道运营安全,需要安装火灾排烟消防装置,以便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将火灾产生的烟雾及时排除并快速灭火。
然而传统海底沉管隧道火灾排烟消防装置的排烟效果差,无法做到均匀排烟,烟气大多从靠近排烟风机的排烟口排出,导致火源附近的高温烟气不能及时从附近排烟口排出,烟气需要蔓延并卷吸大量新鲜空气后才能从后续排烟口排出,增大了烟气的覆盖范围,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装置的排烟和排热的效率,会给隧道内被困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传统海底沉管隧道内消防箱为手动,间距固定,需要来回移动灭火器并靠近火源才能灭火,存在不能快速灭火而导致火势进一步扩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海底沉管隧道火灾排烟效果差,无法做到均匀排烟,且隧道内快速灭火效率低,不利于火势快速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正面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排烟道,所述排烟道内设置有排烟风机,所述隧道本体内腔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排烟道配合使用的排烟口,所述排烟口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隧道本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辅助灭火机构,所述隧道本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辅助灭火机构配合使用的卡接槽,所述隧道本体内腔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卡接槽配合使用的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部与排烟口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排烟口内腔的顶部,所述固定框和防护罩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在排烟口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框顶部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防护罩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齿板且齿板的一侧滑动设置在防护罩上,所述固定框顶部的背面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齿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底端均贯穿至固定框内并固定连接有排烟阀板,所述排烟阀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贴合。
进一步,所述辅助灭火机构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设置在卡接槽内,所述储水箱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撑框固定连接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吸水口连通有吸水管,所述潜污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总管,所述总管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潜污泵位于电磁阀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总管的两端均贯穿储水箱并延伸至安装槽内,所述总管远离安装槽的一侧沿前后方向连通有多组分管,所述分管的一端连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内插设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所述通水管内腔的顶部嵌设有与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套,所述延伸管的顶端连通有喷头,所述隧道本体顶部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三组明火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延伸管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卡杆,所述隧道本体内腔两侧的底部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座且第一卡座的一侧与通水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卡座上开设有与限位卡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插孔,所述第一卡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警报器。
进一步,所述储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储水箱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远离储水箱的一端贯穿隧道本体并向外侧延伸。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内腔的外侧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内侧固定连接在齿板上。
进一步,所述延伸管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内圈套设在延伸管上。
进一步,所述隧道本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通水管配合使用的第二卡座,所述第二卡座位于第一卡座的底部,所述通水管上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通过控制火灾发生点附近调节机构的开启数量,可有效缩小烟气的蔓延范围,同时调节机构利用微型电机作为驱动源,可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同步转动,从而可带动齿板进行移动,同时齿板可同步带动两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并保持与第一齿轮的转速一致,随后第二齿轮可同步带动第二转轴进行旋转,此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同步带动排烟阀板进行转动,利用改变多组固定框内排烟阀板的转动角度,使多组固定框内排烟阀板的转动角度沿火源点向外侧不断减小,利用对固定框的开启面积进行控制,改变其局部阻力,从而平衡经过固定框的进烟量和压力损失,使排烟量平衡,提高排烟效率,有效减小烟气蔓延距离,避免烟气大多从靠近排烟风机的排烟口排出。
2、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通过设置辅助灭火机构,在明火传感器的辅助下,可及时知晓隧道本体内有火灾产生,并控制潜污泵和总管上对应火灾方向的电磁阀开启,方便对其集中供水,保证水压,此时潜污泵将净水经由总管传输至对应方向的分管内,并经由伸缩管和连接管传输至通水管和延伸管内,此时利用螺纹套与延伸管上螺纹的啮合,可快速将延伸管抽出并对其进行固定,延长了通水管的长度,有效避免使用者需要靠近火源过近才能灭火,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净水经由喷头喷出,对火源点进行喷水灭火,进一步提高了受困人员的安全性,有效避免火势进一步扩大。
3、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通过设置固定套、限位卡杆和第一卡座,利用限位卡杆和限位插孔的插接,方便对通水管进行固定,避免通水管随意放置,易损坏,同时警报器的设计,可使附近人员快速知晓此处通水管内水源充足,便于对火源点进行快速灭火,有效避免火灾过大时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对受困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隧道本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储水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调节机构的结构局部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通水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隧道本体;3、排烟道;4、补水管;5、水位传感器;6、排烟风机;7、排烟口;8、卡接槽;9、安装槽;10、调节机构;101、固定框;102、防护罩;103、第一转轴;104、微型电机;105、第一齿轮;106、齿板;107、第二转轴;108、第二齿轮;109、排烟阀板;11、滑道;12、滑座;13、辅助灭火机构;131、储水箱;132、潜污泵;133、总管;134、分管;135、伸缩管;136、连接管;137、通水管;138、螺纹套;139、延伸管;1310、喷头;1311、明火传感器;14、限位圈;15、密封垫圈;16、固定套;17、限位卡杆;18、第一卡座;19、警报器;20、第二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隧道本体1正面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排烟道3,排烟道3内设置有排烟风机6,隧道本体1内腔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排烟道3配合使用的排烟口7,排烟口7内设置有调节机构10,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辅助灭火机构13,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辅助灭火机构13配合使用的卡接槽8,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卡接槽8配合使用的安装槽9。
本发明中,调节机构10包括固定框101,固定框101的底部与排烟口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框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02且防护罩10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排烟口7内腔的顶部,固定框101和防护罩10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在排烟口7的内壁上,固定框101顶部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3,防护罩10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104且微型电机104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103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0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5,第一齿轮105的一侧啮合有齿板106且齿板106的一侧滑动设置在防护罩102上,固定框101顶部的背面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二转轴107,第二转轴10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8且第二齿轮108与齿板106相互靠近的一侧啮合,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7的底端均贯穿至固定框101内并固定连接有排烟阀板109,排烟阀板109相互靠近的一侧贴合,通过控制火灾发生点附近调节机构10的开启数量,可有效缩小烟气的蔓延范围,同时调节机构10可改变多组固定框101内排烟阀板109的转动角度,使多组固定框101内排烟阀板109的转动角度沿火源点向外侧不断减小,利用对固定框101的开启面积进行控制,可改变其局部阻力,从而可平衡经过固定框101的进烟量和压力损失,便于使排烟量平衡,同时可提高排烟效率。
本发明中,辅助灭火机构13包括储水箱131,储水箱131设置在卡接槽8内,储水箱131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撑框固定连接有潜污泵132,潜污泵132的吸水口连通有吸水管,潜污泵13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总管133,总管133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电磁阀,潜污泵132位于电磁阀相互靠近的一侧,总管133的两端均贯穿储水箱131并延伸至安装槽9内,总管133远离安装槽9的一侧沿前后方向连通有多组分管134,分管134的一端连通有伸缩管135,伸缩管135的一端连通有连接管136,连接管136上设置有阀门,连接管136的一端连通有通水管137,通水管137内插设有延伸管139,延伸管139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通水管137内腔的顶部嵌设有与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套138,延伸管139的顶端连通有喷头1310,隧道本体1的顶部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三组明火传感器1311,利用明火传感器1311可及时知晓隧道本体1内有火灾产生,并控制潜污泵132和总管133上对应火灾方向的电磁阀开启,方便对其集中供水,保证水压,同时利用螺纹套138与延伸管139上螺纹的啮合,可快速将延伸管139抽出并对其进行固定,延长了通水管137的长度,有效避免使用者需要靠近火源过近才能灭火,提高了安全性,有效避免火势过大时会产生浓烟,降低了装置的排烟压力。
本发明中,延伸管139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6,固定套16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卡杆17,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座18且第一卡座18的一侧与通水管137的表面活动连接,第一卡座18上开设有与限位卡杆17配合使用的限位插孔,第一卡座18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警报器19,限位卡杆17和限位插孔的配合,可对通水管137进行固定,避免通水管137随意放置,同时警报器19可使附近人员快速知晓此处通水管137内水源充足,便于对火源点进行快速灭火。
本发明中,储水箱13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5,储水箱131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连通有补水管4,补水管4远离储水箱131的一端贯穿隧道本体1并向外侧延伸,水位传感器5的设计,可对储水箱131内的净水量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因储水箱131内净水不足而降低火灾扑灭速度,同时补水管4的设计,可与外设管道进行对接,方便对储水箱131及时补水。
本发明中,防护罩102内腔的外侧开设有滑道11,滑道11内滑动设置有滑座12,滑座12的内侧固定连接在齿板106上,滑道11和滑座12的滑动连接,可对齿板106进行滑动限位,提高了齿板106移动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齿板106在移动时倾斜。
本发明中,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通水管137配合使用的第二卡座20,第二卡座20位于第一卡座18的底部,通水管137上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第二卡座20可辅助第一卡座18对通水管137进行进一步支撑,同时提拉把手可方便使用者对其抓握,便于将火灾快速扑灭。
本发明中,第一齿轮105和第二齿轮108的直径相同,可使第一齿轮105和第二齿轮108的转速一致,从而使排烟阀板109的转动角度保持一致,避免影响固定框101的进烟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7所示,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隧道本体1正面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排烟道3,所述排烟道3内设置有排烟风机6,隧道本体1内腔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排烟道3配合使用的排烟口7,排烟口7内设置有调节机构10,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辅助灭火机构13,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辅助灭火机构13配合使用的卡接槽8,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卡接槽8配合使用的安装槽9。
本发明中,调节机构10包括固定框101,固定框101的底部与排烟口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框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02且防护罩10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排烟口7内腔的顶部,固定框101和防护罩10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在排烟口7的内壁上,固定框101顶部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3,防护罩10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104且微型电机104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103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0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5,第一齿轮105的一侧啮合有齿板106且齿板106的一侧滑动设置在防护罩102上,固定框101顶部的背面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二转轴107,第二转轴10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8且第二齿轮108与齿板106相互靠近的一侧啮合,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7的底端均贯穿至固定框101内并固定连接有排烟阀板109,排烟阀板109相互靠近的一侧贴合,通过控制火灾发生点附近调节机构10的开启数量,可有效缩小烟气的蔓延范围,同时调节机构10可改变多组固定框101内排烟阀板109的转动角度,使多组固定框101内排烟阀板109的转动角度沿火源点向外侧不断减小,利用对固定框101的开启面积进行控制,可改变其局部阻力,从而可平衡经过固定框101的进烟量和压力损失,便于使排烟量平衡,同时可提高排烟效率。
本发明中,辅助灭火机构13包括储水箱131,储水箱131设置在卡接槽8内,储水箱131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撑框固定连接有潜污泵132,潜污泵132的吸水口连通有吸水管,潜污泵13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总管133,总管133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电磁阀,潜污泵132位于电磁阀相互靠近的一侧,总管133的两端均贯穿储水箱131并延伸至安装槽9内,总管133远离安装槽9的一侧沿前后方向连通有多组分管134,分管134的一端连通有伸缩管135,伸缩管135的一端连通有连接管136,连接管136上设置有阀门,连接管136的一端连通有通水管137,通水管137内插设有延伸管139,延伸管139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通水管137内腔的顶部嵌设有与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套138,延伸管139的顶端连通有喷头1310,隧道本体1的顶部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三组明火传感器1311,利用明火传感器1311可及时知晓隧道本体1内有火灾产生,并控制潜污泵132和总管133上对应火灾方向的电磁阀开启,方便对其集中供水,保证水压,同时利用螺纹套138与延伸管139上螺纹的啮合,可快速将延伸管139抽出并对其进行固定,延长了通水管137的长度,有效避免使用者需要靠近火源过近才能灭火,提高了安全性,有效避免火势过大时会产生浓烟,降低了装置的排烟压力。
本发明中,延伸管139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6,固定套16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卡杆17,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座18且第一卡座18的一侧与通水管137的表面活动连接,第一卡座18上开设有与限位卡杆17配合使用的限位插孔,第一卡座18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警报器19,限位卡杆17和限位插孔的配合,可对通水管137进行固定,避免通水管137随意放置,同时警报器19可使附近人员快速知晓此处通水管137内水源充足,便于对火源点进行快速灭火。
本发明中,储水箱13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5,储水箱131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连通有补水管4,补水管4远离储水箱131的一端贯穿隧道本体1并向外侧延伸,水位传感器5的设计,可对储水箱131内的净水量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因储水箱131内净水不足而降低火灾扑灭速度,同时补水管4的设计,可与外设管道进行对接,方便对储水箱131及时补水。
本发明中,防护罩102内腔的外侧开设有滑道11,滑道11内滑动设置有滑座12,滑座12的内侧固定连接在齿板106上,滑道11和滑座12的滑动连接,可对齿板106进行滑动限位,提高了齿板106移动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齿板106在移动时倾斜。
本发明中,延伸管139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4,限位圈14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15,密封垫圈15的内圈套设在延伸管139上,限位圈14的设计,可对延伸管139进行限位,防止延伸管139易脱离通水管137,影响使用者对火灾的扑灭速度,同时密封垫圈15可在限位圈14与螺纹套138接触时,对延伸管139的四周进行密封,避免净水经由缝隙处漏出通水管137,影响对火灾的扑灭速度。
本发明中,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通水管137配合使用的第二卡座20,第二卡座20位于第一卡座18的底部,通水管137上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第二卡座20可辅助第一卡座18对通水管137进行进一步支撑,同时提拉把手可方便使用者对其抓握,便于将火灾快速扑灭。
本发明中,第一齿轮105和第二齿轮108的直径相同,可使第一齿轮105和第二齿轮108的转速一致,从而使排烟阀板109的转动角度保持一致,避免影响固定框101的进烟量。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延伸管139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4,限位圈14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15,密封垫圈15的内圈套设在延伸管139上,限位圈14的设计,可对延伸管139进行限位,防止延伸管139易脱离通水管137,影响使用者对火灾的扑灭速度,同时密封垫圈15可在限位圈14与螺纹套138接触时,对延伸管139的四周进行密封,避免净水经由缝隙处漏出通水管137,影响对火灾的扑灭速度。
该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工作原理:在隧道本体1内发生火灾时,此时明火传感器1311检测到火灾发生点并报警,随后将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此时控制中心控制火灾发生点附近调节机构10的开启数量,同时微型电机104开启,可带动第一转轴103和第一齿轮105同步转动,从而可带动齿板106进行移动,同时齿板106可同步带动两组第二齿轮108进行转动,并保持与第一齿轮105的转速一致,随后第二齿轮108可同步带动第二转轴107进行旋转,此时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7可同步带动排烟阀板109进行转动,利用改变多组固定框101内排烟阀板109的转动角度,使多组固定框101内排烟阀板109的转动角度沿火源点向外侧不断减小,同时排烟风机6对排烟道3内的烟气进行抽离,并将烟气排放至他处,此时隧道本体1内的烟气会经由火源点附近的固定框101持续性进入排烟道3,利用对固定框101的开启面积进行控制,可改变其局部阻力,从而可平衡经过固定框101的进烟量和压力损失,便于使排烟量平衡,同时可提高排烟效率,避免烟气大多从靠近排烟风机6的排烟口7排出。
同时潜污泵132和总管133上对应火灾方向的电磁阀开启,此时潜污泵132将净水经由总管133传输至对应方向的分管134内,并经由伸缩管135和连接管136传输至通水管137和延伸管139内,此时加压后的通水管137处的警报器19开启,提示周边人群,此处通水管137可使用灭火,若是火势过大,使用者转动延伸管139,利用螺纹套138与延伸管139上螺纹的啮合,可快速将延伸管139抽出并对其进行固定,延长了通水管137的长度,随后净水经由喷头1310喷出,对火源点进行喷水灭火,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微型电机104、排烟风机6、明火传感器1311、警报器19、水位传感器5和潜污泵132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属于本技术领域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包括隧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1)正面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排烟道(3),所述排烟道(3)内设置有排烟风机(6),所述隧道本体(1)内腔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排烟道(3)配合使用的排烟口(7),所述排烟口(7)内设置有调节机构(10),所述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辅助灭火机构(13),所述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辅助灭火机构(13)配合使用的卡接槽(8),所述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卡接槽(8)配合使用的安装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固定框(101),所述固定框(101)的底部与排烟口(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02)且防护罩(10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排烟口(7)内腔的顶部,所述固定框(101)和防护罩(10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在排烟口(7)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框(101)顶部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3),所述防护罩(10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104)且微型电机(104)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10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5),所述第一齿轮(105)的一侧啮合有齿板(106)且齿板(106)的一侧滑动设置在防护罩(102)上,所述固定框(101)顶部的背面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二转轴(107),所述第二转轴(10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8)且第二齿轮(108)与齿板(106)相互靠近的一侧啮合,所述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7)的底端均贯穿至固定框(101)内并固定连接有排烟阀板(109),所述排烟阀板(109)相互靠近的一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灭火机构(13)包括储水箱(131),所述储水箱(131)设置在卡接槽(8)内,所述储水箱(131)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撑框固定连接有潜污泵(132),所述潜污泵(132)的吸水口连通有吸水管,所述潜污泵(13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总管(133),所述总管(133)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潜污泵(132)位于电磁阀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总管(133)的两端均贯穿储水箱(131)并延伸至安装槽(9)内,所述总管(133)远离安装槽(9)的一侧沿前后方向连通有多组分管(134),所述分管(134)的一端连通有伸缩管(135),所述伸缩管(135)的一端连通有连接管(136),所述连接管(136)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连接管(136)的一端连通有通水管(137),所述通水管(137)内插设有延伸管(139),所述延伸管(139)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所述通水管(137)内腔的顶部嵌设有与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套(138),所述延伸管(139)的顶端连通有喷头(1310),所述隧道本体(1)的顶部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三组明火传感器(1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139)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6),所述固定套(16)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卡杆(17),所述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座(18)且第一卡座(18)的一侧与通水管(13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卡座(18)上开设有与限位卡杆(17)配合使用的限位插孔,所述第一卡座(18)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警报器(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3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5),所述储水箱(131)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连通有补水管(4),所述补水管(4)远离储水箱(131)的一端贯穿隧道本体(1)并向外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02)内腔的外侧开设有滑道(11),所述滑道(11)内滑动设置有滑座(12),所述滑座(12)的内侧固定连接在齿板(106)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139)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4),所述限位圈(14)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15),所述密封垫圈(15)的内圈套设在延伸管(139)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通水管(137)配合使用的第二卡座(20),所述第二卡座(20)位于第一卡座(18)的底部,所述通水管(137)上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05)和第二齿轮(108)的直径相同。
CN202210261945.3A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Active CN114622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1945.3A CN114622947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1945.3A CN114622947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2947A true CN114622947A (zh) 2022-06-14
CN114622947B CN114622947B (zh) 2024-07-02

Family

ID=8190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1945.3A Active CN114622947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29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23935A (zh) * 2024-05-23 2024-06-21 河南盼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程隧道通风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895A (zh) * 2015-01-19 2015-07-15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断面沉管隧道火灾综合试验系统
JP2015146930A (ja) * 2014-02-07 2015-08-20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水噴霧設備
CN105080017A (zh) * 2015-07-30 2015-11-25 武汉科技大学 隧道导轨式智能喷淋灭火系统
KR102006770B1 (ko) * 2018-12-27 2019-10-01 주식회사 태영티에스 도로터널 화재 조기진압 및 인명구조장치
CN210128087U (zh) * 2019-06-22 2020-03-06 天津市新滨平安消防安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补风阀
CN210509265U (zh) * 2019-05-25 2020-05-12 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消防系统
CN213144524U (zh) * 2020-09-23 2021-05-07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消防系统
CN113107568A (zh) * 2021-04-20 2021-07-13 任海文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46930A (ja) * 2014-02-07 2015-08-20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水噴霧設備
CN104778895A (zh) * 2015-01-19 2015-07-15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断面沉管隧道火灾综合试验系统
CN105080017A (zh) * 2015-07-30 2015-11-25 武汉科技大学 隧道导轨式智能喷淋灭火系统
KR102006770B1 (ko) * 2018-12-27 2019-10-01 주식회사 태영티에스 도로터널 화재 조기진압 및 인명구조장치
CN210509265U (zh) * 2019-05-25 2020-05-12 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消防系统
CN210128087U (zh) * 2019-06-22 2020-03-06 天津市新滨平安消防安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补风阀
CN213144524U (zh) * 2020-09-23 2021-05-07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消防系统
CN113107568A (zh) * 2021-04-20 2021-07-13 任海文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LINJIE: "A study on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rise and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in tunnel fires with one opening portal", 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 vol. 28, 30 November 2021 (2021-11-30) *
徐湃;邢荣军;蒋树屏;殷杰;: "均匀风量集中排烟隧道火灾烟气流动分析与足尺试验", 中国公路学报, no. 10, 15 October 2018 (2018-10-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23935A (zh) * 2024-05-23 2024-06-21 河南盼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程隧道通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2947B (zh) 202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89404B2 (ja) ビル火災救命システムおよびビル火災救命システムの使用方法
CN114622947A (zh)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火灾侧向均匀排烟与辅助消防装置
CN113198128B (zh) 一种全自动排烟灭火系统
CN111991738A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18647B (zh) 一种防火节能门窗
CN213609570U (zh) 一种应用于消防水管连接的连接结构
CN208525706U (zh) 智慧自动灭火喷淋装置
TW201641787A (zh) 送風機及換氣系統
CN216048184U (zh) 一种用于建筑电气消防工程的自动排烟装置
CN209900480U (zh) 一种适用于地下车库的消防系统
CN213516216U (zh) 一种消防呼吸器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5738128A (zh) 一种油罐用高压电动阀门火情关闭装置
CN204299417U (zh) 一种具有连续灭火降温及空气净化功能的结构框架
CN211410806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建设用防火装置
CN108653965A (zh) 智慧自动灭火喷淋装置
CN115235021A (zh) 一种基于智能监控的室内消防排烟系统
CN206664912U (zh) 一种鹅颈式空气管头
KR100745189B1 (ko) 소방용 연결송수구
CN214466719U (zh)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管道
CN208416376U (zh) 一种喷水式防火卷帘门
CN212743800U (zh) 一种免喷涂钢质智能防火门
CN220327845U (zh) 一种消防分水器
CN214199025U (zh) 板式排烟口
CN215166125U (zh) 一种地埋式消防栓
CN217977403U (zh) 一种便于拆装固定的防火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