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2656A - 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72656A CN114572656A CN202210372624.0A CN202210372624A CN114572656A CN 114572656 A CN114572656 A CN 114572656A CN 202210372624 A CN202210372624 A CN 202210372624A CN 114572656 A CN114572656 A CN 1145726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or belt
- bullet
- warhead
- reversing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3/00—Manufacture of ammunition; Dismantling of ammuni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换向板和换向槽;换向槽用于安装在弹头输送带的尾端;换向板安装在换向槽的槽口处、且远离弹头输送带的一端;换向板倾斜设置,且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弹头输送带一端的高度;换向槽和换向板满足以下功能: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尾部超前时,在重力作用下弹头尾顺势向下落下进入换向槽;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头部超前时,弹头离开弹头输送带继续向前运动,弹头尖部在换向板的支撑下向上翻转,最后受重力作用弹头尾部向下滑落进入换向槽。本发明能够实现弹头有效、自动理料,适用于枪弹或成弹等装配生产中弹头自动排序送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枪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枪弹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目前枪弹装配生产弹头采用手工方式或振动理料等方式,该方式存在理料易损伤产品表面及标记,效率低,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弹头产品质量和理料效率直接影响枪弹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弹头自动理料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应用于枪弹生产技术领域,其自动完成弹头的自动理料及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枪弹生产弹头理料过程,存在效率低、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弹头有效、自动理料,适用于枪弹装配生产中弹头自动排序送料。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弹头理料部件,包括换向板和换向槽;所述换向槽用于安装在弹头输送带的尾端;所述换向板安装在换向槽的槽口处、且远离弹头输送带的一端;换向板倾斜设置,且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弹头输送带一端的高度;所述换向槽和换向板满足以下功能: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尾部超前时,在重力作用下弹头尾顺势向下落下进入换向槽;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头部超前时,弹头离开弹头输送带继续向前运动,弹头尖部在换向板的支撑下向上翻转,最后受重力作用弹头尾部向下滑落进入换向槽。
本发明设计的弹头理料部件,能够实现换向槽内实现弹头下料的姿态一致(均为弹头胃部向下下落的姿态),通过换向槽底部槽口出料,完成弹头的自动理料、排序送料。
本发明提供的弹头理料部件,使得整个弹头粒料部件能够作为增加在自动运输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无需改变现有弹头输送设备、且利于实现自动化理料、弹头自动化生产。
进一步优选,所述换向槽的槽口内径大于槽底部内径;且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向外倾斜设置。
设计换向槽的槽口内径大于槽底部内径,以给予弹头在换向槽的槽口处换向的活动空间。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向外倾斜设置,通过将该侧壁倾斜设置(即相对于竖直方向向外倾斜一定角度),主要起到导向、缓冲作用。
进一步优选,所述换向槽的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由上至下包括多个倾斜段,相邻倾斜段的倾斜角度不同。主要起到导向、缓冲作用,在保障弹头换向、高效回收的同时,保护弹头不受过度冲击碰撞受损。
更优选设计,换向槽的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由上至下包括三个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三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三倾斜段依次首尾连接,第一倾斜段的倾斜角与第三倾斜段的倾斜角相等、且均大于第二倾斜段的倾斜角,第一倾斜段主要起到换向导向作用,第二倾斜段主要起到缓冲和下落导向作用,第三倾斜段主要起到加速回收导向作用。
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顶端与换向槽的底端槽口连接;所述下料管的内径大小设计允许一个弹头通过。
下料管主要起到保持弹头换向后的朝向、且按排列顺序输送弹头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用于对下料管内弹头进行满料检测;所述下料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检测孔,检测孔位置安装有检测元件。
一种弹头理料装置,包括第二段输送带和上述的一种弹头理料部件;所述第二段输送带在外力驱动作用下用于输送弹头;弹头理料部件设置在第一段输送带的尾端。
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第一段输送带,所述第一段输送带在外力驱动作用下用于输送弹头;第一段输送带的尾端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的首端,且第二段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一段输送带的传送速度。
本发明通过设计双段输送带设计,将第一段输送带上的堆积在一起的弹头通过第二段输送带时作加速运动,实现与后一发产品拉开距离,避免在第二段输送带后端下落时相互影响,导致卡料情况,从而提高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送料盘和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接至送料盘的输出端、滑道的另一端接至第一段输送带的首端。
一种弹头理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弹头输送带的尾端安装换向槽,在换向槽的槽口处、且远离弹头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换向板,使换向板倾斜设置,且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弹头输送带一端的高度;
然后,通过弹头输送带输送弹头,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尾部超前时,在重力作用下弹头尾顺势向下落下进入换向槽;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头部超前时,弹头离开弹头输送带继续向前运动,弹头尖部在换向板的支撑下向上翻转,最后受重力作用弹头尾部向下滑落进入换向槽。
进一步优选,采用双段输送带输送弹头:第一段输送带的尾端和第二段输送带的首端衔接排列;且设置第二段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一段输送带的输送速度,换向槽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的尾端;将第一段输送带上的堆积在一起的弹头通过第二段输送带时作加速运动,实现与后一发产品拉开距离。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弹头理料部件、弹头理料装置及控制方法。目的在于替换现有的枪弹装配生产弹头采用手工方式或振动理料等方式,该方式存在理料易损伤产品表面及标记,效率低,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利于实现在枪弹生产中弹头高速自动理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弹头理料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弹头理料装置整体结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弹头理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送料盘,2-滑道,3-输送带座,4-第一段输送带,5-底座,6-控制系统,7-动力机构Ⅰ,8-第二段输送带,9-动力机构Ⅱ,10-换向板,11-换向槽,12-下料管,13-检测孔,14-检测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头理料部件,包括换向板10和换向槽11;换向槽采用顶部敞口的槽体结构,顶部敞口(顶部槽口)用于接收弹头输送带输送的弹头,槽体用于容纳弹头;优选槽体底部也开设槽口(底部槽口),便于输出弹头,使得整个弹头粒料部件作为增加在自动运输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无需改变现有弹头输送设备、且利于实现自动化理料、弹头自动化生产。
换向槽11用于安装在弹头输送带的尾端;换向板10安装在换向槽11的顶部槽口处、且远离弹头输送带的一端;换向板10倾斜设置,且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弹头输送带一端的高度。换向板10的结构设计主要保障与弹头接触的上表面为平面、且该平面如上倾斜设计。换向槽11和换向板10的结构设计、安装位置设计等需满足以下两个功能:
(1)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尾部超前时,在重力作用下弹头尾顺势向下落下进入换向槽11;
(2)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头部超前时,弹头离开弹头输送带继续向前运动,弹头尖部在换向板的支撑下向上翻转,最后受重力作用弹头尾部向下滑落进入换向槽11。
这样能够实现换向槽内实现弹头下料的姿态一致(均为弹头胃部向下下落的姿态),通过换向槽底部槽口出料,完成弹头的自动理料、排序送料。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换向槽11的槽口内径大于槽底部内径,以给予弹头在换向槽11的槽口处换向的活动空间。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向外倾斜设置,起到导向、缓冲作用。本实施例优选换向槽11的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由上至下包括多个倾斜段,相邻倾斜段的倾斜角度不同。通过将该侧壁倾斜设置(即相对于竖直方向向外倾斜一定角度),主要起到导向、缓冲作用,在保障弹头换向、高效回收的同时,保护弹头不受过度冲击碰撞受损。本实施例优选设计,换向槽11的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由上至下共三个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三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的倾斜角与第三倾斜段的倾斜角相等、且均大于第二倾斜段的倾斜角,第一倾斜段主要起到换向导向作用,第二倾斜段主要起到缓冲和下落导向作用,第三倾斜段主要起到加速回收导向作用。
弹头理料部件还包括下料管12,下料管12的顶端与换向槽11的底端槽口连接,下料管11的内径大小设计允许一个弹头通过,下料管12主要起到保持弹头换向后的朝向、且按排列顺序输送弹头的作用。还包括检测元件14,所述检测元件14用于对下料管12内弹头进行满料检测;所述下料管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检测孔13,检测孔13位置安装有检测元件1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头理料装置,包括第二段输送带8和实施例2记载的弹头理料部件;第二段输送带8在动力机构Ⅱ9的驱动作用下用于输送弹头;弹头理料部件设置在第一段输送带8的尾端,具体换向槽11安装在第二段输送带8的尾端;换向板10安装在换向槽11的顶部槽口处、且远离第二段输送带8的一端。
弹头理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段输送带4,第一段输送带4在外力驱动作用下用于输送弹头;第一段输送带4的尾端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8的首端,第一输送带8和第二输送带4呈直线排列,且第二段输送带8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一段输送带4的传送速度。
本实施例通过设计双段输送带设计,将第一段输送带上的堆积在一起的弹头通过第二段输送带时作加速运动,实现与后一发产品拉开距离,避免在第二段输送带后端下落时相互影响,导致卡料情况,从而提高可靠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头理料装置,基于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还包括送料盘1、滑道2、输送带座3、底座5、动力机构Ⅰ7、动力机构Ⅱ9和控制系统6。
送料盘1采用振动送料盘,送料盘1固定安装在底座5的轴向一侧,滑道2的一端接至送料盘1的输出端、滑道2的另一端接至第一段输送带4的首端;第一段输送带4通过动力机构Ⅰ7驱动传送弹头,第二段输送带8的首端置于第一段输送输送带4的尾端处,第二段输送带8通过动力机构Ⅱ9驱动传送弹头。第一段输送带4和第二段输送带8均通过输送带座3固定安装在底座5上,且第一段输送带4和第二段输送带8传送方向与底座5的轴向同向布置。换向槽11安装在底座5上、且位于第二段输送带8的尾端。换向板10安装在换向槽11顶部槽口处,换向槽11下端安装有下料管12。送料盘1、动力机构Ⅰ7和动力机构Ⅱ9均通过线缆连接,并连接至控制系统6。下料管12中上部设有检测孔13,检测孔13的位置设有检测元件14,检测孔13的数量为两个,对应两个检测元件14,两个检测孔13上下排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头理料控制方法,步骤如下所示:
首先,在弹头输送带的尾端安装换向槽11,在换向槽11的槽口处、且远离弹头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换向板10,使换向板10倾斜设置,且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弹头输送带一端的高度;
然后,通过弹头输送带输送弹头,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尾部超前时,在重力作用下弹头尾顺势向下落下进入换向槽11;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头部超前时,弹头离开弹头输送带继续向前运动,弹头尖部在换向板的支撑下向上翻转,最后受重力作用弹头尾部向下滑落进入换向槽11。
此外,采用双段输送带输送弹头:第一段输送带4的尾端和第二段输送带8的首端衔接排列;且设置第二段输送带8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一段输送带4的输送速度,换向槽11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8的尾端;将第一段输送带4上的堆积在一起的弹头通过第二段输送带8时作加速运动,实现与后一发产品拉开距离。
具体地,基于实施例4提供的弹头粒料装置,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是:
本发明弹头理料装置及,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是:
弹头无序倒入送料盘1,送料盘1作旋转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弹头被送出,经滑道2送至第一段输送带4,再经第二段输送带8加速送至换向槽11。
当弹头的尾部超前时,在重力作用下弹头尾顺势向下落下进入换向槽11;当弹头的头部超前时,弹头离开经第二段输送带8加速送至换向槽时,弹头继续向前运动,弹头尖部在换向板10的支撑下,弹头尖部向上翻转,最后再受重力作用滑落尾部朝下进入换料槽11。这样弹头在换向槽11内实现弹头下料的姿态一致,通过下料管12出料,完成弹头的自动排序送料。
当下料管12中的弹头满料时,检测元件14通过上端检测孔13检测到满料,反馈给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立即将送料盘1停止,并延时停止动力机构Ⅰ7,将第一段输送带4停止,第二段输送带8继续保持运动,并将第二段输送带8上的弹头送出后停止送出;下端的检测元件14到下料管12缺料时,控制系统6启动动力机构Ⅰ7,第一段输送带4运行送料,延时启动送料盘1。
本发明通过设计双段输送带设计,将第一段输送带4上的堆积在一起的弹头通过第二段输送带8时作加速运动,实现与后一发产品拉开距离,避免在第二段输送带8后端下落时相互影响,导致卡料情况,从而提高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弹头理料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板(10)和换向槽(11);
所述换向槽(11)用于安装在弹头输送带的尾端;所述换向板(10)安装在换向槽(11)的槽口处、且远离弹头输送带的一端;换向板(10)倾斜设置,且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弹头输送带一端的高度;
所述换向槽(11)和换向板(10)满足以下功能:
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尾部超前时,在重力作用下弹头尾顺势向下落下进入换向槽(11);
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头部超前时,弹头离开弹头输送带继续向前运动,弹头尖部在换向板的支撑下向上翻转,最后受重力作用弹头尾部向下滑落进入换向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头理料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槽(11)的槽口内径大于槽底部内径;且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向外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头理料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槽(11)的槽口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侧壁由上至下包括多个倾斜段,相邻倾斜段的倾斜角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头理料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管(12),所述下料管(12)的顶端与换向槽(11)的底端槽口连接;所述下料管(11)的内径大小设计允许一个弹头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头理料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元件(14),所述检测元件(14)用于对下料管(12)内弹头进行满料检测;所述下料管(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检测孔(13),检测孔(13)位置安装有检测元件(14)。
6.一种弹头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段输送带(8)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弹头理料部件;所述第二段输送带(8)在外力驱动作用下用于输送弹头;弹头理料部件设置在第一段输送带(8)的尾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头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段输送带(4),所述第一段输送带(4)在外力驱动作用下用于输送弹头;第一段输送带(4)的尾端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8)的首端,且第二段输送带(8)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一段输送带(4)的传送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弹头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盘(1)和滑道(2);所述滑道(2)的一端接至送料盘(1)的输出端、滑道(2)的另一端接至第一段输送带(4)的首端。
9.一种弹头理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弹头输送带的尾端安装换向槽(11),在换向槽(11)的槽口处、且远离弹头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换向板(10),使换向板(10)倾斜设置,且靠近弹头输送带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弹头输送带一端的高度;
然后,通过弹头输送带输送弹头,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尾部超前时,在重力作用下弹头尾顺势向下落下进入换向槽(11);在弹头输送带上,当弹头到达换向槽位置处、弹头的头部超前时,弹头离开弹头输送带继续向前运动,弹头尖部在换向板的支撑下向上翻转,最后受重力作用弹头尾部向下滑落进入换向槽(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弹头理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段输送带输送弹头:第一段输送带(4)的尾端和第二段输送带(8)的首端衔接排列;且设置第二段输送带(8)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一段输送带(4)的输送速度,换向槽(11)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8)的尾端;
将第一段输送带(4)上的堆积在一起的弹头通过第二段输送带(8)时作加速运动,实现与后一发产品拉开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72624.0A CN114572656A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72624.0A CN114572656A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72656A true CN114572656A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8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72624.0A Pending CN114572656A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72656A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47502A (en) * | 1941-02-28 | 1942-08-31 | Cyril Best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eeding apparatus |
WO2004031057A1 (es) * | 2002-10-03 | 2004-04-15 | Alex Marti Mercade | Maquina para poner de pie y alinear articulos mediante conductos de caida con multiples compartimientos |
CN201614169U (zh) * | 2010-02-12 | 2010-10-27 | 杨晖伟 | 一种玻璃瓶理瓶机的差速机构 |
CN201614171U (zh) * | 2010-02-12 | 2010-10-27 | 杨晖伟 | 一种玻璃瓶理瓶机的方向调整机构 |
CN107255429A (zh) * | 2017-08-10 | 2017-10-17 | 张立东 | 一种便捷机械式弹匣自动装填系统 |
CN208460711U (zh) * | 2018-05-21 | 2019-02-01 | 深圳市美丽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二极管换向加工装置 |
CN109878982A (zh) * | 2019-04-19 | 2019-06-14 | 长沙康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整理塑料空瓶的设备 |
CN111422591A (zh) * | 2020-03-11 | 2020-07-17 | 常州大学 | 筷子转向掉头排列装置 |
CN214582787U (zh) * | 2020-12-22 | 2021-11-02 | 刘哲纲 | 子弹整向装置 |
CN113942783A (zh) * | 2021-11-03 | 2022-01-18 | 浙江玉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机的物料自动换头装置 |
CN215556979U (zh) * | 2021-06-30 | 2022-01-18 | 泸州国之酿酒有限公司 | 一种酒瓶定向排列运输装置 |
-
2022
- 2022-04-11 CN CN202210372624.0A patent/CN1145726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47502A (en) * | 1941-02-28 | 1942-08-31 | Cyril Best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eeding apparatus |
WO2004031057A1 (es) * | 2002-10-03 | 2004-04-15 | Alex Marti Mercade | Maquina para poner de pie y alinear articulos mediante conductos de caida con multiples compartimientos |
CN201614169U (zh) * | 2010-02-12 | 2010-10-27 | 杨晖伟 | 一种玻璃瓶理瓶机的差速机构 |
CN201614171U (zh) * | 2010-02-12 | 2010-10-27 | 杨晖伟 | 一种玻璃瓶理瓶机的方向调整机构 |
CN107255429A (zh) * | 2017-08-10 | 2017-10-17 | 张立东 | 一种便捷机械式弹匣自动装填系统 |
CN208460711U (zh) * | 2018-05-21 | 2019-02-01 | 深圳市美丽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二极管换向加工装置 |
CN109878982A (zh) * | 2019-04-19 | 2019-06-14 | 长沙康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整理塑料空瓶的设备 |
CN111422591A (zh) * | 2020-03-11 | 2020-07-17 | 常州大学 | 筷子转向掉头排列装置 |
CN214582787U (zh) * | 2020-12-22 | 2021-11-02 | 刘哲纲 | 子弹整向装置 |
CN215556979U (zh) * | 2021-06-30 | 2022-01-18 | 泸州国之酿酒有限公司 | 一种酒瓶定向排列运输装置 |
CN113942783A (zh) * | 2021-11-03 | 2022-01-18 | 浙江玉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机的物料自动换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04459U (zh) | 一种轴承套圈输送装置 | |
CN109704017A (zh) | 烟花筒自动排列上料装置 | |
CN108946089A (zh) | 一种泡壳自动阵列上料机 | |
US7708003B1 (en) | Football throwing system | |
US3143201A (en) | Unscrambler and erector for articles such as plastic bottles | |
CN208761490U (zh) | 转斗连续提升输送机 | |
CN110976310B (zh) | 翻转式分拣系统 | |
CN114572656A (zh) | 一种弹头理料部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JP5932964B2 (ja) | 物品搬送装置 | |
WO1983002407A1 (en) | Conveyor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and sorting articles | |
CN118306780B (zh) | 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 | |
US5404991A (en) | Article orienting device | |
CN211914606U (zh) | 一种大块矿石分选装置 | |
CN217704787U (zh) | 一种保温管材定位套管装置 | |
CN217024272U (zh) | 一种用于零散元器件的供料装置 | |
JP2008308320A (ja) | 錠剤用バケットリフターの錠剤投入装置 | |
CN220077662U (zh) | 一种枪头自动上料装置 | |
CN221821319U (zh) | 装车分拣系统 | |
CN221139963U (zh) | 一种汽车排气管上料用防偏移装置 | |
CN221816743U (zh) | 自动分拣系统 | |
CN210709262U (zh) | 物料推板送料机 | |
JP7417379B2 (ja) | シート供給装置 | |
CN205110678U (zh) | V法铸造中的砂处理系统 | |
CN222453578U (zh) | 供料装置 | |
CN218114379U (zh) | 一种物品形状排选用旋转推送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